TWI480638B - 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80638B
TWI480638B TW099145559A TW99145559A TWI480638B TW I480638 B TWI480638 B TW I480638B TW 099145559 A TW099145559 A TW 099145559A TW 99145559 A TW99145559 A TW 99145559A TW I480638 B TWI480638 B TW I48063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guide plate
crystal display
light guide
dispos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555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42423A (en
Inventor
Sehong Park
Eungdo Kim
Jongsin Park
Original Assignee
Lg Displa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Display Co Ltd filed Critical Lg Display Co Ltd
Publication of TW2011424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424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806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8063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374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for displaying permanent signs or mark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528Polarisers
    • G02F1/133538Polarisers with spatial distribution of the polarisation direc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Description

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涉及一種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liquid crystal display,‘LCD’)。本發明尤其涉及一種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在其中將呈現外部影像的某些部份設置在液晶面板之後,從而外部影像將與藉由液晶顯示裝置本身顯示的影像一起顯示。
由於具有質輕、面板薄和較低的驅動電子功耗,LCD的應用遍及於各個領域。例如,LCD用於可擕式電腦,包括:筆記型電腦、辦公自動化裝置、音訊/視訊系統、或戶內/戶外商業廣告裝置。最常用的透明型液晶顯示裝置藉由調變從背光模組發出的光而將視訊資料實施。
第1圖為根據背景技術的液晶顯示裝置之結構的組裝透視圖。參考第1圖,具有側光式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裝置包括液晶顯示面板12,且側光式背光模組設置在液晶顯示面板12的下方。
液晶顯示面板12包括上基板、下基板和介於兩基板間任意類型的液晶層。在液晶顯示面板12的前邊和後邊,分別設置有第一偏光膜21和第二偏光膜23。
側光式背光模組包括光源15、導光板16和複數個光學片14,並藉由改變光源的光為面光源來照亮背光到液晶顯示面板12。光源15提供光至少到導光板16的一側表面。光學片14包括一個或者更多個稜鏡片,和一個或者更多個擴散片,該擴散片用以擴散來自導光板16的光並引導光垂直進入液晶顯示面板12的光發射表面。光學片14可以具有雙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
在光源15和導光板16的下方設置一反射板19。反射板19再次利用通過導光板16的後表面所喪失的光,將其反射到設置有液晶顯示面板12的前邊。
在光源15、導光板16以及反射板19的下方具有底蓋17。底蓋17包括高強度和高熱導率的材料以快速發散來自光源15的熱到LCD裝置的外面。例如底蓋17包括鍍覆金屬板,例如該金屬為鋁、氮化鋁(AlN)、伽凡尼電解鐵(Electrolytic Galvanized Iron,EGI)、不銹鋼、伽凡落(galvaume)鍍鋼板(SGLC)、鍍鋁鐵(ZnAl)、鍍錫板(SPTE)。此外,用於增強導熱性的材料可鍍在底蓋17上。
導板13和頂件11設置在液晶顯示面板12的周圍。導板13為以具有玻璃纖維的合成樹脂(例如聚碳酸酯)所製成的矩形模塑框架,並且纏繞液晶顯示面板12的上周圍和側邊以及背光模組的側邊。導板13支撐液晶顯示面板12,並均勻地維持液晶顯示面板12和光學片14之間的間隙。由和底蓋17一樣的金屬材料製成的頂件11圍住導板13的上表面和側表面,並且使用鉤子或者螺釘與導板13和底蓋17的其中之一固定在一起。
LCD是顯示裝置的其中之一,藉由發射來自光源的光到設置在偏光軸垂直設置的兩偏光片之間的LCD面板,並藉由使用光的偏極化特性和液晶材料的異性向光折射特性控制偏極化光的穿透率,來將視訊資料實施。因此,LCD可根據電氣信號在顯示系統的顯示區域上被動地顯示視訊影像。在有些實施複雜視訊資料的例子中,需要一種混成顯示系統,其中LCD影像與呈現在設置於LCD之後的外部螢幕上的附加影像結合。
然而,根據背景技術的LCD是用於顯示簡單視訊資料的,因為其不能使任何外部影像穿過其本身。此外,沒有辦法使LCD藉由結合或者混合LCD的視訊影像與外部影像來顯示複雜影像。
為了克服上述缺點,本發明的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視訊資料呈現在顯示區域,並且與此同時,在外部螢幕上的附加影像通過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區域的某些部分而顯示。本發明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種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主視訊資料使用液晶顯示裝置而呈現,呈現在外部螢幕的附加影像通過液晶顯示裝置而顯示,或者外部影像可依需要藉由與液晶顯示裝置的主視訊資料重疊來顯示。
為了達成上述目的,本發明提供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具有一顯示區域的液晶顯示面板;以及定義在該顯示區域中的一視窗區域,其中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外面的影像通過該視窗區域而顯示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前面。
該裝置進一步包括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之前表面的第一偏光膜,該第一偏光膜具有與該顯示區域相應的尺寸以及第一偏光軸;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之後表面的導光板;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側面的光源,以提供背光進入該導光板;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之後的第二偏光膜,該第二偏光膜用以將該背光偏極化至垂直於該第一偏光軸的第二偏光軸;設置在該導光板之後表面的反射片,該反射片用以將該背光反射到該導光板的前表面並具有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孔徑區域;以及設置在該反射片的後表面以容納該導光板和該光源並具有與該視窗區域相應的孔徑區域的底蓋。
該第二偏光膜設置在該導光板和該光源之間以將該背光偏極化至該第二偏光軸。
該導光板包括複數個形成在該導光板之後表面的偏極化光保護圖案,以保護具有該第二偏光軸的偏極化光。
該第二偏光膜包括:一側偏光膜,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側面上並在該光源和該導光板之間,其中該側偏光膜將對應於該視窗區域之該背光的一部分偏極化以具有該第二偏光軸;以及一下偏光膜,設置於該液晶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上,並具有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開口區域,其中該下偏光膜將對應於除了該視窗區域的該顯示區域之該背光的一部分偏極化以具有該第二偏光軸。
該導光板包括:複數個偏極化光保護圖案,設置在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該導光板之後表面的一部分上,以保護具有該第二偏光軸的偏極化光;以及複數個反射圖案,設置在除了該視窗區域的該導光板之後表面的一部分上以將該背光反射到該導光板的前表面。
該裝置進一步包含設置在該下偏光膜和該導光板之間的光學片,其中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該等光學片的部分被移除。
該等光學片包括:一下擴散膜,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前表面上;一稜鏡片,堆疊在該下擴散膜的前表面上;以及一上擴散膜,堆疊在該稜鏡片的前表面上。
該第二偏光膜包括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和該導光板之間,並有對應於顯示區域的平面尺寸的下偏光膜。
該下偏光膜具有一對應於視窗區域的部分,其中該下偏光膜的部分具有60%的光透射率。
該導光板包括:複數個反射圖案,設置在除了該視窗區域的該導光板的後表面之一部分上,用以將該背光反射到該導光板的前表面,其中該導光板的該後表面的該部分沒有圖案。
參考第2圖到第6圖,將解釋本發明的較佳實施例。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組裝透視圖。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組裝透視圖。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組裝透視圖。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組裝透視圖。以及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應用示例的透視圖。
參考第6圖,首先,根據本發明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HLCD包括液晶顯示面板(或‘LCD面板’)LCD面板LCP,包含用以呈現視訊資料的顯示區域DA。此外,混成型LCD HLCD有定義在顯示區域DA內的視窗區域WA,外部影像IMG,例如位於LCD面板LCP之後表面的圖片,可以通過該視窗區域WA顯示在LCD面板LCP的前側。
根據本發明的混成型LCD HLCD可以用傳統的方法在顯示區域DA上顯示視訊資料。與此同時,例如安裝在LCD面板LCP後表面之後的圖片或圖畫的外部影像IMG會通過視窗區域WA,也就是由製造商、設計者或使用者設定的顯示區域DA的有些部分。
例如,假設有一新遊戲機,其中液晶顯示裝置結合傳統的吃角子老虎機。對於傳統的吃角子老虎機,拉下控制桿,複數個有著各種符號的輪子藉由機械裝置旋轉。當旋轉的輪子停下時,配點根據符號的排列結果顯示。藉由在傳統的遊戲機前面安裝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就能夠提供使用液晶顯示裝置的各種視訊資料。在此同時,可以通過視窗區域WA享受遊戲。此外,當符號的配點完成時,表示配點的信號可使用液晶顯示面板閃爍。
以下,解釋一些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較佳實施例。第2圖到第5圖主要顯示了實現本發明之主要原理的發揮重要作用的關鍵構件。因此,如果需要可以進一步地增加任何的構件以組成更好的液晶顯示裝置。
參考第2圖,根據第一實施例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具有顯示區域DA的液晶顯示面板LCP。在LCD面板LCP的前側和後側相對應地設置有第一偏光膜POL1和第二偏光膜POL2。第一偏光膜POL1具有第一偏光軸,並且第二偏光膜POL2具有垂直於第一偏光軸的第二偏光軸。
在顯示區域DA中,定義了一視窗區域WA。在第2圖中,所述的視窗區域WA並非實質地存在,而是在LCD面板LCP中程式化地存在。因此視窗區域WA表示為虛線,而非實線。
在第二偏光膜POL2的後側設置了複數個光學片OPT。該等光學片OPT包括堆疊在一起的第一擴散膜DIF1、稜鏡片PR1以及第二擴散膜DIF2。特別地,靠近LCD面板LCP的第二擴散膜DIF2有一雙增亮膜(或‘DBEF’)。
導光板LG放置在光學片OPT的後側。至少一側表面或兩個互相面對的側表面設置有光源LS。在本發明中,確保位於LCD面板LCP之後的外部影像可穿過LCD面板LCP顯示在LCD面板LCP的前面。因此,較佳地將光源LS設置在導光板LG的側表面。
導光板LG通過側表面接收來自光源LS的光,在導光板LG的體內將光擴散,並將光引導到面對LCD面板LCP的前表面。因此,在導光板LG的後表面,形成複數反射圖案PNT以幫助反射和擴散光到導光板LG的前表面。反射圖案PNT可以藉由印製一種有著比導光板LG的折射率更高的材料而形成。如果反射圖案PNT形成為覆蓋了導光板LG之後表面的所有區域,就不可能通過導光板LG看到外部影像。那就是,儘管反射圖案PNT有著半透射特性,但很難通過反射圖案PNT看到影像。因此,反射圖案PNT較佳地不形成在視窗區域WA中。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所述的導光板LG包括一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非圖案區域NPA。
在導光板LG的後表面之後,設置一反射板REF。反射板REF反射從導光板LG喪失的光通過該後表面而返回到LCD面板LCP。如反射圖案,很難通過反射板REF看到設置在液晶顯示裝置的外部影像。因此,較佳地移除對應於視窗區域WA之反射板REF的某些部分。因此,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反射板REF包括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一孔徑區域OPEN。
此外,在反射板REF的後表面之後,在LCD面板LCP的後表面設置一底蓋CB以容納背光單元(由光學片OPT、導光板LG、光源LS、以及反射板REF等構件所構成)。該底蓋CB是以金屬材料或者絕緣材料做成的船型構件。因此,如反射板REF一樣,較佳地移除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底蓋CB的某些部分。因此,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底蓋CB包括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一孔徑區域OPEN。
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LCD面板可應用於如第6圖所示的混成型LCD HLCD。根據第一實施例,該LCD面板LCP設置在第一偏光膜POL1和第二偏光膜POL2之間。此外,LCD面板LCP的所有平面都被第一偏光膜POL1和第二偏光膜POL2所覆蓋。因此,在普通黑色模式中(當電源關閉並且液晶層沒有操作時,顯示黑色色階),LCD面板LCP不能通過視窗區域WA顯示外部影像。然而,當混成型LCD HLCD處於工作且視窗區域WA顯示白色灰階時,位於LCD面板LCP之後的外部影像IMG可通過該視窗區域WA顯示。此外,當LCD面板LCP在視窗區域WA上呈現任何視訊資料時,能夠看到外部影像IMG和視訊資料結合的新複雜影像。
參考第3圖,將解釋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在第二實施例中,很多構件與第一實施例中的相同。因此,將忽略相同構件的詳細解釋。
第二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不同點在於第二偏光膜POL2。如第一實施例一樣,當第二偏光膜POL2為普通產品時,因為普通偏光膜的光透射率低,不能清晰地看到LCD面板LCP前面的外部影像IMG。為了更清晰地呈現外部影像IMG,第二偏光膜POL2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某些部分可以替換為一高透射偏光膜HTP。該高透射偏光膜HTP的光透射率超過60%。因此,根據第二實施例的第二偏光膜POL2包括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高透射偏光膜HTP。
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LCD面板LCP可應用於如圖6所示的混成型LCD HLCD。該LCD面板LCP設置在第一偏光膜POL1和第二偏光膜POL2之間。因此,在普通黑色模式(當電源關閉並且液晶層沒有操作時,顯示黑色色階)中,很難通過LCD面板LCP的視窗區域WA看到外部影像。然而,當混成型LCD HLCD處於工作且視窗區域WA顯示白色灰階時,位於LCD面板LCP之後的外部影像IMG能通過該視窗區域WA顯示。此外,當LCD面板LCP在視窗區域WA上顯示任何視訊資料時,能夠看到外部影像IMG和視訊資料結合的新複雜影像。
參考第4圖,將解釋一種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在第三實施例中,展示的是一種解決被第一偏光膜POL1和第二偏光膜POL2阻擋之外部影像IMG的視線非可視區之結構。許多基本構件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其不同點在於第二偏光膜POL2和光源LS的結構。
在第三實施例中的第二偏光膜POL2具有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孔徑區域OPEN。在此情況下,通過第二偏光膜POL2的該孔徑區域OPEN的背光沒有被偏極化,因此不能正確地在LCD面板LCP的視窗區域WA上顯示視訊影像。為了防止此困難,發生在第二偏光膜POL2的孔徑區域OPEN上的背光必須偏振,如此更可取。
在第三實施例中,較佳地在光源LS和導光板LG之間設置一側偏光膜SPOL。尤其是,該側偏光膜SPOL具有與第二偏光膜POL2相同的偏光軸。因此,射入第二偏光膜POL2的孔徑區域OPEN中的背光有著與穿過第二偏光膜POL2的背光相同的偏極化條件。也就是,偏極化到第二方向的背光進入LCD面板LCP,因此能夠在包括視窗區域WA之LCD面板LCP的所有顯示區域DA上呈現視訊影像。此外,由於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第二偏光膜POL2的該部分被清除,外部影像可以更清晰地顯示。
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LCD面板可應用於如第6圖所示的混成型LCD HLCD。在第三實施例中,該LCD面板LCP設置在第一偏光膜POL1和第二偏光膜POL2之間。然而,該第二偏光膜POL2具有對應於視窗區域WA以穿過外部影像IMG的孔徑區域OPEN。因此,在普通黑色模式(當電源關閉並且液晶層沒有操作時,顯示黑色色階)中,LCD面板LCP可通過視窗區域WA顯示外部影像IMG。此外,當混成型LCD HLCD處於工作且視窗區域WA顯示白灰階時,位於LCD面板LCP之後的外部影像IMG也能通過該視窗區域WA顯示。此外,當LCD面板LCP在視窗區域WA上顯示任何視訊資料時,能夠看到外部影像IMG和視訊資料結合的新複雜影像。
然而,在第三實施例中,只有當有著與第二偏光膜POL2相同偏光軸的偏極化背光通過視窗區域WA進入時,才可能合適地在視窗區域WA上顯示視訊資料。如果混成型LCD HLCD和外部影像IMG之間的間隙部分曝露於環境條件下,例如太陽光或者燈光之任何未偏極化的光可以透過底蓋CB的孔徑區域OPEN進入混成型LCD HLCD,並且該未偏極化的光接著可以進入LCD面板LCP的視窗區域WA。這可能在視窗區域WA上合適地呈現視訊資料上造成了問題。因此,當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混成型LCD HLCD,較佳地使用例如黑箱的殼體裝置以阻擋任何偏極化的光進入該孔徑區域OPEN。作為一個黑箱的例子,作為此該底蓋CB容納背光單元的方法,混成型LCD HLCD使用該黑箱與外部影像IMG容納在一起。
參考第5圖,將解釋一種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在第四實施例中,應用於第三實施例中之第二偏光膜的孔徑區域的結構擴展至LCD面板的整個顯示區域。
參考第5圖,根據第四實施例的一種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具有顯示區域DA的LCD面板LCP。在顯示區域DA中,定義了視窗區域WA。該視窗區域WA是透過其使得位於液晶顯示裝置外面的外部影像IMG可以顯示在液晶顯示裝置前面的區域。在LCD面板LCP的前側,設置了一第一偏光膜POL1,但是在LCD面板LCP的後側沒有設置偏光膜。該第一偏光膜POL1具有第一偏光軸。
與其他實施例不同,根據第四實施例的LCD面板LCP並沒有包含第二偏光膜和光學片。只有一導光板設置在LCD面板LCP的後側。
在LCD面板LCP的四個側邊的至少其中之一設置光源LS。在本發明中,確保位於LCD面板LCP之後的外部影像可以通過LCD面板LCP在LCD面板LCP的前面顯示。因此,更佳地,光源LS設置在導光板LG的側表面。
該液晶顯示裝置藉由在LCD面板的前側和後側設置兩偏光膜、操作兩偏光膜之間的液晶材料、並控制偏極化之背光的偏極化條件來呈現視訊影像。因此,在任何方式中,偏極化光必須進入液晶顯示面板中。在第四實施例中,由於只在LCD面板LCP的前面設置第一偏光膜POL1,較佳地,使用具有垂直於第一偏光膜POL1的偏光軸之偏光軸的偏極化光。
使用偏極化背光的一個例子,在光源LS和導光板LG之間設置一側偏光膜SPOL,而使得偏極化光進入導光板LG。特別地,側偏光膜SPOL必須有垂直於第一偏光軸的第二偏光軸。
該導光板LG接受來自光源透過側表面的光,在導光板LG整體中擴散該光,並輻射該光到面對LCD面板LCP的前表面作為平面背光。一般地,在導光板LG的後側,可以具有用以反射並擴散該光到導光板LG的前側的反射圖案。然而,在第四實施例中,不包括任何反射圖案。而是,可以包括複數個偏極化光保護圖案PPT在導光板LG的後表面以替代反射圖案,藉以幫助從光源LS發射的偏極化光在導光板LG的整體中擴散、以維持該光的偏振特性,並將該偏極化光引導到導光板LG的前邊。與反射圖案不同,該偏極化光保護圖案PPT具有高的光透射率,因此可輕易地通過偏極化光保護圖案PPT而看到外部影像。因此,與其他實施例相反,第四實施例的導光板LG不包括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非圖案區域NPA。
在導光板LG的後表面之後,設置一反射板REF。該反射板REF將從導光板LG所喪失的光通過該後表面反射至LCD面板LCP。很難通過該反射板REF看到任何設置在液晶顯示裝置之後的外部影像。因此,較佳地移除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反射板REF的某些部分。因此,對應於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該反射板REF包括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孔徑區域OPEN。
此外,在該反射板REF的後表面之後,在LCD面板LCP的後側設置一底蓋CB以容納背光單元(由光學片OPT、導光板LG、光源LS、以及反射板REF等構件所構成)。該底蓋CB是由金屬材料或者絕緣材料所製成的船型構件。因此,如反射板REF一樣,較佳地移除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底蓋CB的某些部分。因此,根據本發明的第一實施例的底蓋CB包括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孔徑區域OPEN。
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LCD面板可應用於如第6圖所示的混成型LCD HLCD中。根據第一實施例,LCD面板LCP只在前側具有一第一偏光膜POL1。此外,該第二偏光膜POL2並不直接面對導光板LG的後表面。第二偏光膜POL2的主要目的是將光偏極化至垂直於第一偏光膜POL1的偏光軸。因此,取代第二偏光膜POL2,在光源LS和導光板LG之間設置一側偏光膜SPOL以產生偏極化光。
在第四實施例中,當來自光源LS的光被偏極化,從導光板LG發出的光維持偏極化狀態直到其到達LCD面板LCP。因此,可以移除光學片,並在導光板LG的後表面設置一偏極化光保護圖案PPT。該偏極化光保護圖案PPT用於維持光的偏極化狀態,均勻地將偏極化光擴散在整個LCD面板LCP的顯示區域DA,並偏極化光聚焦到導光板LG的前面方向。
該反射板REF和該底蓋CB都有對應於視窗區域WA的孔徑區域OPEN以使外部影像IMG穿過。因此,LCD面板LCP不僅能在普通白色模式(當電源關閉並且液晶層沒有操作時,顯示白色色階)中也能在普通黑色模式(當電源關閉並且液晶層沒有操作時,顯示黑色色階)中,通過視窗區域WA而顯示外部影像IMG。此外,當混成型LCD HLCD處於工作且視窗區域WA顯示白色灰階時,位於LCD面板LCP之後的外部影像IMG也能通過該視窗區域WA顯示。此外,當LCD面板LCP在視窗區域WA上呈現任何視訊資料時,能夠看到外部影像IMG和視訊資料結合的新複雜影像。
在第四實施例中,只有當具有與第二偏光膜POL2相同的偏光軸的偏極化背光通過視窗區域WA進入時,才可能合適地在視窗區域WA上將視訊資料實施。如果混成型LCD HLCD和外部影像IMG之間的間隙部分曝露於環境條件下,例如太陽光或者燈光之任何未偏極化的光可透過底蓋CB的孔徑區域OPEN進入混成型LCD HLCD,然後該未偏極化的光接著可以進入LCD面板LCP的視窗區域WA。這在視窗區域WA上合適地顯示視訊資料上造成了一個問題。因此,當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混成型LCD HLCD,較佳地使用例如黑箱的殼體裝置阻擋任何未偏極化的光進入該孔徑區域OPEN。作為一個黑箱的例子,作為此該底蓋CB容納背光單元的方法,混成型LCD HLCD使用該黑箱與外部影像IMG收納在一起。
本發明的實施例已參考圖式進行過詳細描述,本領域技術人員可以理解在不改變本發明的技術精神和必要特徵之下,本發明可實施為奇特特定形式。因此,必須注意的是前述的實施例僅僅圖式各個方面且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本發明的範圍由隨後的申請專利範圍所定義,而非本發明的詳細描述。所有不脫離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的範圍和意義中的改變或者修改或其等效體都落入本發明的範圍內。
11...頂件
12...液晶顯示面板
13...導板
14...光學片
15...光源
16...導光板
17...底蓋
19...反射板
21...第一偏光膜
23...第二偏光膜
CB...底蓋
DA...顯示區域
DIF1...第一擴散膜
DIF2...第二擴散膜
HLCD...混成型LCD
HTP...高透射偏光膜
IMG...外部影像
LCP...LCD面板
LG‧‧‧導光板
LS‧‧‧光源
NPA‧‧‧非圖案區域
OPEN‧‧‧孔徑區域
OPT‧‧‧光學片
PNT‧‧‧反射圖案
PPT‧‧‧偏極化光保護圖案
POL1‧‧‧第一偏光膜
POL2‧‧‧第二偏光膜
PR1‧‧‧稜鏡片
REF‧‧‧反射板
SPOL‧‧‧側偏光膜
WA‧‧‧視窗區域
所附圖式其中提供關於本發明實施例的進一步理解並且結合與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份,說明本發明的實施例並且描述一同提供對於本發明實施例之原則的解釋。圖中:
第1圖為根據背景技術之具有側光式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裝置之組裝透視圖;
第2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組裝透視圖;
第3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組裝透視圖;
第4圖為根據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組裝透視圖;
第5圖為根據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組裝透視圖;以及
第6圖為根據本發明之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的應用示例的透視圖。
CB‧‧‧底蓋
DA‧‧‧顯示區域
DIF1‧‧‧第一擴散膜
DIF2‧‧‧第二擴散膜
LCP‧‧‧LCD面板
LG‧‧‧導光板
LS‧‧‧光源
NPA‧‧‧非圖案區域
OPEN‧‧‧孔徑區域
OPT‧‧‧光學片
PNT‧‧‧反射圖案
POL1‧‧‧第一偏光膜
POL2‧‧‧第二偏光膜
PR1‧‧‧稜鏡片
REF‧‧‧反射板
WA‧‧‧視窗區域

Claims (9)

  1. 一種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液晶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域;一視窗區域,定義在該顯示區域中;一第一偏光膜,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表面並具有與該顯示區域相對應的尺寸以及一第一偏光軸;一導光板,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一光源,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側面以提供一背光進入該導光板;一第二偏光膜,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之後以將該背光偏極化到垂直於該第一偏光軸的一第二偏光軸;一反射片,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後表面以將該背光反射到該導光板的該前表面,並具有相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一孔徑區域;以及一底蓋,設置在該反射片的後表面以容納該導光板以及該光源,並具有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孔徑部分,其中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外面的一影像通過該視窗區域顯示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前面,其中該視窗區域並非實質地存在,而是在該液晶顯示面板中程式化地存在,以及其中該第二偏光膜包括:一側偏光膜,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側面上並在該光源和該導光板之間,其中該側偏光膜將對應於該視窗區域之該背光的一部分偏極化,以具有第二偏光軸;以及一下偏光膜,設置於該液晶顯示面板的該後表面上並具有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一開口區域,其中該下偏光膜將對應於除了該視窗區域的該顯示區域之該背光的一部分偏極化至具有該第二偏光軸。
  2. 根據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導光板包括形成在該導光板的背面的複數個偏極化光保護圖案,以保護具有該第二偏光軸的偏極化光。
  3. 根據專利申請範圍第1項所述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導光板包括:複數個偏極化光保護圖案,設置在對應於該視窗區域之該導光板的該後表面的一部分上,以保護具有該第二偏光軸的偏極化光;以及複數個反射圖案,設置在除了該視窗區域的該導光板之該後表面的一部分上,以將該背光反射到該導光板的前表面。
  4. 根據專利申請範圍第3項所述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光學片,設置在該下偏光膜和該導光板之間,其中該等光學片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部分被移除。
  5. 根據專利申請範圍第4項所述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等光學片包括:一下擴散膜,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前表面上;一稜鏡片,堆疊在該下擴散膜的前表面上;以及一上擴散膜,堆疊在該稜鏡片的前表面上。
  6. 一種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包括:一液晶顯示面板,具有一顯示區域;一視窗區域,定義在該顯示區域中;一第一偏光膜,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前表面並具有與該顯示區域相對應的尺寸以及一第一偏光軸;一導光板,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後表面;一光源,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側面以提供一背光進入該導光板;一第二偏光膜,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之後以將該背光偏極化到垂直於該第一偏光軸的一第二偏光軸;一反射片,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後表面以將該背光反射到該導光板的該前表面,並具有相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一孔徑區域;以及一底蓋,設置在該反射片的後表面以容納該導光板以及該光源,並具有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孔徑部分, 其中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外面的一影像通過該視窗區域顯示在該液晶顯示面板的前面,其中該視窗區域並非實質地存在,而是在該液晶顯示面板中程式化地存在,其中該第二偏光膜包括一下偏光膜,該下偏光膜設置在該液晶顯示面板和該導光板之間,並具有對應於該顯示區域的一平面尺寸,以及其中該下偏光膜具有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一部分,其中該下偏光膜的該部分具有60%的光透射率。
  7. 根據專利申請範圍第6項所述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導光板包括:複數個反射圖案,設置在該導光板的一後表面除了該視窗區域的一部分上,以將該背光反射到該導光板的一前表面,其中該導光板的該後表面的該部分沒有圖案。
  8. 根據專利申請範圍第7項所述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進一步包括:複數個光學片,設置在該下偏光膜和該導光板之間,其中該等光學片對應於該視窗區域的部分被移除。
  9. 根據專利申請範圍第8項所述的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等光學片包括:一下擴散膜,設置在該導光板的前表面上;一稜鏡片,堆疊在該下擴散膜的前表面上;以及一上擴散膜,堆疊在該稜鏡片的前表面上。
TW099145559A 2010-04-23 2010-12-23 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 TWI48063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00037870A KR101291807B1 (ko) 2010-04-23 2010-04-23 하이브리드 형 액정표시장치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42423A TW201142423A (en) 2011-12-01
TWI480638B true TWI480638B (zh) 2015-04-11

Family

ID=448155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5559A TWI480638B (zh) 2010-04-23 2010-12-23 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848133B2 (zh)
KR (1) KR101291807B1 (zh)
CN (1) CN102236198B (zh)
TW (1) TWI48063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45305B2 (en) * 2010-06-28 2013-10-01 Wms Gaming Inc.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ynamically simulating a component of a wagering game
JP2014212806A (ja) * 2013-04-22 2014-11-17 株式会社ユニバーサルエンターテインメント ゲーミングマシンのリール帯及びゲーミングマシン
KR102022522B1 (ko) * 2013-06-28 2019-09-18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투명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558252B1 (ko) * 2014-02-25 2015-10-12 주식회사 지티티 부패널을 가진 lcd 장치
KR101738002B1 (ko) * 2015-06-05 2017-05-22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앤라이프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842747B1 (ko) 2015-08-18 2018-03-28 전자부품연구원 투명 3d 디스플레이 시스템 및 방법
JP6653711B2 (ja) 2015-12-25 2020-02-26 富士フイルム株式会社 直下型バックライトユニット
KR101738004B1 (ko) * 2016-09-19 2017-05-22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앤라이프 액정표시장치
KR101929997B1 (ko) * 2017-01-31 2018-12-18 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앤라이프 액정표시장치
TWI732314B (zh) * 2019-10-14 2021-07-01 晶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廣告顯示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9668A1 (en) * 2002-11-20 2004-10-21 Kazuo Okada Gaming machine
US7021812B2 (en) * 2001-06-18 2006-04-04 Fujitsu Limited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80129916A1 (en) * 2006-10-13 2008-06-05 Yuzo Ot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90036208A1 (en) * 2002-08-06 2009-02-05 Igt Reel and video combination machine
TW201001014A (en) * 2009-08-28 2010-01-01 Fu-Yi Li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guide plate with surface having micro-patter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1352474A (ja) * 1998-06-08 1999-12-24 Sharp Corp 液晶表示装置用バックライト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6789910B2 (en) * 2000-04-12 2004-09-14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Illumination apparatus
US20050117095A1 (en) * 2003-12-02 2005-06-02 Yao-Dong Ma Reflective cholesteric displays employing linear polarizer
JP2005342342A (ja) * 2004-06-04 2005-12-15 Aruze Corp 遊技機
JP4124186B2 (ja) * 2004-09-06 2008-07-23 ソニー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CN1967320A (zh) 2005-11-18 2007-05-23 群康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基板和液晶显示装置
TW200819847A (en) * 2006-10-16 2008-05-01 Innolux Display Corp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method of assembling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4909017B2 (ja) * 2006-11-16 2012-04-04 株式会社 日立ディスプレイズ 液晶表示装置
TWI385613B (zh) 2008-03-19 2013-02-11 Teco Nanotech Co Ltd Perspective display device
KR101005466B1 (ko) 2008-05-20 2011-01-05 한국과학기술원 투명한 시-스루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932239B1 (ko) * 2008-05-23 2009-12-16 한국과학기술원 투명 유기발광다이오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풀컬러 액정 디스플레이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21812B2 (en) * 2001-06-18 2006-04-04 Fujitsu Limited Lighting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20090036208A1 (en) * 2002-08-06 2009-02-05 Igt Reel and video combination machine
US20040209668A1 (en) * 2002-11-20 2004-10-21 Kazuo Okada Gaming machine
US20080129916A1 (en) * 2006-10-13 2008-06-05 Yuzo Ot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TW201001014A (en) * 2009-08-28 2010-01-01 Fu-Yi Li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light guide plate with surface having micro-patter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236198B (zh) 2014-12-10
KR20110118331A (ko) 2011-10-31
KR101291807B1 (ko) 2013-07-31
CN102236198A (zh) 2011-11-09
US8848133B2 (en) 2014-09-30
US20110261289A1 (en) 2011-10-27
TW201142423A (en) 2011-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80638B (zh) 混成型液晶顯示裝置
TWI274204B (en) Display device, electronic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and light guider for display devices
US764310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WO2012161260A1 (ja) 表示装置
TWI403802B (zh) 具有改良光導板之背光組件及具有該背光組件之顯示器裝置
US20130050820A1 (en) Display device
JP3865593B2 (ja) 透過型表示装置
US20120154711A1 (en) Transparent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EP2407820B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07065695A (ja) デュアルフロントライトユニットを利用したデュアル液晶表示装置
JP2008090173A (ja) 表示装置
US20170363797A1 (en) Transparent display with improved contrast and transmission
JP2012208212A (ja) 表示装置および電子機器
KR101644518B1 (ko) 투명 표시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투명 표시 방법
US20060033859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KR20120057388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00165248A1 (en) Backlight uni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KR101749748B1 (ko) 고 휘도 투명 액정표시장치
CN212031897U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US20240118573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KR20120075135A (ko) 차광테이프와 이를 적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JP5388037B2 (ja) 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11025741A (zh) 显示模组及显示装置
JP2013161074A (ja) 液晶パネル、液晶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10764184B (zh) 背光模组、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