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7858B -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77858B
TWI477858B TW101124947A TW101124947A TWI477858B TW I477858 B TWI477858 B TW I477858B TW 101124947 A TW101124947 A TW 101124947A TW 101124947 A TW101124947 A TW 101124947A TW I477858 B TWI477858 B TW I47785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optical plate
support member
optical
light
backlight modu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49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403183A (zh
Inventor
Yue Hsian Lin
Shin Li Chen
Tsung Yuan Lee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11249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77858B/zh
Priority to CN201210327064.3A priority patent/CN10284051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4031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4031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7785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77858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阻擋結構的背光模組以及應用此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器。
顯示面板中,具有高畫質、空間利用效率佳、低消耗功率、無輻射等優越特性之液晶顯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已逐漸成為市場之主流。液晶顯示器主要由一背光模組以及顯示面板所組成。背光模組可提供液晶顯示器在進行顯示時所需的光源,其主要由光源、光學板以及機構件所組成。依光源的入光方式,背光模組又可分為側光式背光模組或直下式背光模組。
不論是側光式背光模組或是直下式背光模組,都具有一支撐件,此支撐件配置於顯示面板與背光模組的光學板之間。支撐件是橡膠材質的支撐軟墊,並且在避開光學板的可視區的前提下,以貼附方式貼附在光學板周圍。但在液晶顯示器受外力作用的情形下,支撐件會產生位移。當支撐件進入可視區的範圍內會遮蔽部分可視區,造成使用者使用液晶顯示器的不便。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利用阻擋結構以解決支撐 件往可視區移動的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應用前述的背光模組以解決支撐件往可視區移動的問題。
本發明提出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光學板、一光源以及一支撐件。光學板具有一出光面、一入光面與一阻擋結構,其中出光面包括一可視區與一週邊區。前述光源配置於光學板的入光面旁。支撐件配置於光學板的週邊區,用以支撐一顯示面板於光學板的出光面上方,其中阻擋結構接觸支撐件而阻擋支撐件往可視區移動。
本發明提出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一顯示面板以及前述之背光模組。利用將前述之支撐件配置於背光模組中的光學板的週邊區,以支撐顯示面板於光學板的出光面上方。其中,阻擋結構接觸支撐件而阻擋支撐件往可視區移動。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光學板具有一光學微結構,至少分布於出光面的可視區,光學微結構的分布範圍鄰接支撐件,光學微結構鄰接支撐件的部分作為阻擋結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光學微結構為光擴散微結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光學板的週邊區具有一減薄部,支撐件配置於減薄部上,減薄部與光學板的其他部分的交界處為一承靠面,承靠面作為阻擋結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承靠面垂直出光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承靠面與減薄部的夾角大於90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支撐件具有一第一嵌合部,光學板的週邊區具有一第二嵌合部。第一嵌合部嵌合第二嵌合部,第二嵌合部作為阻擋結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阻擋結構為一凹槽。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支撐件具有一夾持部,夾持光學板的週邊區,光學板被夾持部夾持的部分作為阻擋結構。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光學板被夾持部夾持的部分的厚度小於光學板的其他部分的厚度,且光學板被夾持部夾持的部分與光學板的其他部分的交界處具兩承靠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夾持部的底面與光學板的底面共平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支撐件的材質為橡膠。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出光面平行入光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背光模組的出光面垂直連接該入光面。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的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中,利用光學板具有之阻擋結構,以解決背光模組中支撐件往可視區移動的問題。阻檔結構與支撐件可以有相互搭配的各種不同的結構形式,因此具有良好的設計彈性。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液晶顯示器100包括一顯示面板110以及一背光模組120。背光模組120包括一光學板121、一光源122以及一支撐件123。光學板121具有一出光面1211、一入光面1212與一阻擋結構1213。出光面1211包括一可視區1211a與一週邊區1211b。前述光源122配置於光學板121的入光面1212旁。支撐件123配置於光學板121之出光面1211的週邊區1211b,用以支撐顯示面板110於光學板121的出光面1211上方。阻擋結構1213接觸支撐件123而阻擋支撐件123往可視區1211a移動。
由於阻擋結構1213與支撐件123互相接觸,因此當顯示面板110受到外力作用時,若支撐件123往可視區1211a移動,此時阻擋結構1213與支撐件123接觸的部分可以阻擋支撐件123往可視區1211a移動,防止支撐件123進入可視區1211a而遮蔽部分的可視區1211a,進而造成使用者使用液晶顯示器100的不便。
由於支撐件與阻擋結構包括各種不同的結構形式,以下將配合圖式來描述各實施例中,阻擋結構以及與其相互搭配的支撐件的結構形式。此外,亦將配合圖示說明各實施例中阻擋結構如何與支撐件接觸以阻擋支撐件往可視區移動。
請先參考圖1。在第一實施例中,光學板121具有一光學微結構1214,此光學微結構1214至少分布於出光面1211的可視區1211a,而支撐件123則配置在光學板121中沒有光學微結構1214的部分。光學微結構1214的分布範圍是鄰接於支撐件123。由於光學微結構1214可以是利用滾壓製程在光學板121的出光面1211上製作出具有凹凸起伏的結構,因此光學微結構1214鄰接支撐件123的凸起部分可以作為阻擋結構1213,以阻擋支撐件123往可視區1211a移動。當然,光學微結構1214可採用其他製作方式製造,本發明並不限定光學微結構1214的製作方法。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光學微結構1214為光擴散微結構,可讓光源122發出的光線更加均勻地擴散。
請接著參考圖2。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在第二實施例中,光學板121的週邊區1211b具有一減薄部1215,支撐件123配置於減薄部1215上。減薄部1215與光學板121的其他部分的交界處為一承靠面1216,在本實施例中,承靠面1216即為阻擋結構。當液晶顯示器100受外力作用時,可能連帶使支撐件123因此產生位移,此時承靠面1216會限制支 撐件123,使支撐件123無法往可視區1211a移動。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板121的材質可以是塑膠。光學板121可採用射出成型的方式製造,具有製作成本低的優點。此外,在本實例中,承靠面1216是垂直出光面1211。
承上述,承靠面並不限定於垂直出光面。圖3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3,第三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之結構配置類似,兩者間的主要差異在於,第三實施例中承靠面1216a不垂直於出光面1211,承靠面1216a與減薄部1215之間具有一個大於90度的夾角。此外,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板121同樣可採用射出成型的方式製造。由於承靠面1216a與減薄部1215之間具有一大於90度的夾角,此一夾角可使射出成型用之模具更易於加工,且在貼附支撐件123時的組裝難度降低而可提高良率。
圖4是依照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在第四實施例中,支撐件123具有一第一嵌合部123a,且光學板121的週邊區1211b具有一第二嵌合部1217。支撐件123的第一嵌合部123a嵌合於光學板121的第二嵌合部1217。在本實施例中,是以光學板121的第二嵌合部1217作為阻擋結構。在本實施例中的第二嵌合部1217實質上為一凹槽,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在另一個未繪示的實施例當中,第一嵌合部為一凹槽,而第二嵌合部為一凸部,兩者相互嵌合,同樣可以達到阻止支撐件123往可視區1211a移動的效果。另外,習知技術中,支撐件 多採用貼合方式貼附於光學板,因此在將支撐件組裝於光學板前,需要先在支撐件上塗佈背膠。在本實施例中,支撐件123的第一嵌合部123a是直接嵌合於光學板121的第二嵌合部1217,將支撐件123組裝在光學板121前不需要塗佈背膠,直接嵌合兩者即可,故本實施例更兼具節省膠料成本之優點。
在前述的多個實施例當中,背光模組120的光學板121的出光面1211是垂直連接入光面1212。換言之,前述的多個實施例是以側光式的背光模組為例進行說明。
圖5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在第五實施例中,支撐件123具有一夾持部123b,夾持光學板121的週邊區1211b。在本實施例中,光學板121被夾持部123b夾持的部分即為阻擋結構。光學板121被夾持部123b夾持的部分的厚度小於光學板121的其他部分的厚度,且光學板121被夾持部123b夾持的部分與光學板121的其他部分的交界處具兩承靠面1216b。此外,夾持部123b的底面與光學板121的底面共平面。同前述的第四實施例,支撐件123是以夾持部123b夾持光學板121,因此可節省習知技術中塗佈於支撐件的膠料的成本。
在第五實施例中,光學板121的出光面1211是平行光學板121的入光面1212,因此第五實施例是以直下式的背光模組為例進行說明,當然第五實施例同樣可用於側光式的背光模組。雖然前述的第一實施例至第四實施例是以 側光式的背光模組為例,但同樣可用於直下式的背光模組。
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請參考圖6,在第六實施例當中,光學板121的出光面1211是平行光學板121的入光面1212,而光源122的位置在入光面1212旁。換言之,本實施例是以直下式的背光模組120為例。然而,本發明可適用於側光式的背光模組120或是直下式的背光模組120。另外,本實施例實質上與第一實施例類似,兩者的差別在於光學板121的出光面1211、入光面1212以及光源122的相關位置有所不同,在此不再贅述其餘元件的位置與功能。
請接著參考圖1,液晶顯示器100更包括一背板125與一前蓋124。前蓋124組裝至背板125,且前蓋124具有一開口區124a。背光模組120組裝至前蓋124與背板125之間,而顯示面板110組裝至前蓋124與支撐件123之間。背光模組120可以是前述各實施例的背光模組120。使用者可經由前蓋124的開口區124a觀賞到顯示面板110所呈現的顯示畫面。此外,在液晶顯示器100中,支撐件123的材質可以是橡膠。支撐件123除了支撐功用外,橡膠的材料特性使支撐件123在液晶顯示器100受外力衝擊時更兼具有緩衝的效果。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背光模組利用其光學板具有之阻擋結構,以解決背光模組中支撐件往可視區移動的問題。支撐件與光學板的阻擋結構可以有相互搭配的各種不同的結構形式,且同時適用於側光式或者直下式的背光模組, 因此具有良好的設計彈性。此外,採用嵌合或夾持的方式以相互組裝的支撐件以及光學板更具有節省成本的優點。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液晶顯示器
110‧‧‧顯示面板
120‧‧‧背光模組
121‧‧‧光學板
1211‧‧‧出光面
1211a‧‧‧可視區
1211b‧‧‧週邊區
1212‧‧‧入光面
1213‧‧‧阻擋結構
1214‧‧‧光學微結構
1215‧‧‧減薄部
1216、1216a、1216b‧‧‧承靠面
1217‧‧‧第二嵌合部
122‧‧‧光源
123‧‧‧支撐件
123a‧‧‧第一嵌合部
123b‧‧‧夾持部
124‧‧‧前蓋
124a‧‧‧開口區
125‧‧‧背板
圖1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2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3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4是依照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5是依照本發明之第五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圖6是依照本發明之第六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100‧‧‧液晶顯示器
110‧‧‧顯示面板
120‧‧‧背光模組
121‧‧‧光學板
1211‧‧‧出光面
1211a‧‧‧可視區
1211b‧‧‧週邊區
1212‧‧‧入光面
1213‧‧‧阻擋結構
1214‧‧‧光學微結構
122‧‧‧光源
123‧‧‧支撐件
124‧‧‧前蓋
124a‧‧‧開口區
125‧‧‧背板

Claims (15)

  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光學板,具有一出光面以及一入光面,其中該出光面包括一可視區與一週邊區,該可視區具有一光學微結構,該光學微結構為一凹凸起伏的結構,該週邊區不具有該光學微結構;一光源,配置於該光學板的該入光面旁;以及一支撐件,配置於該光學板的該週邊區而不配置於該可視區,用以支撐一顯示面板於該光學板的該出光面上方,其中該光學微結構接觸該支撐件而阻擋該支撐件往該可視區移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光學微結構為光擴散微結構。
  3.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光學板,具有一出光面、一入光面與一阻擋結構,其中該出光面包括一可視區與一週邊區;一光源,配置於該光學板的該入光面旁;以及一支撐件,配置於該光學板的該週邊區,用以支撐一顯示面板於該光學板的該出光面上方,其中該阻擋結構接觸該支撐件而阻擋該支撐件往該可視區移動,該支撐件具有一夾持部,夾持該光學板的該週邊區,該光學板被該夾持部夾持的部分作為該阻擋結構,該光學板被該夾持部夾持的部分的厚度小於該光學板的其他部分的厚度,且該光學板被該夾持部夾持的部分與該光學板的其他部分的交界 處具兩承靠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夾持部的底面與該光學板的底面共平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支撐件的材質為橡膠。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出光面平行該入光面。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3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出光面垂直連接該入光面。
  8.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一顯示面板;一背光模組,包括:一光學板,具有一出光面以及一入光面,其中該出光面包括一可視區與一週邊區,該可視區具有一光學微結構,該光學微結構為一凹凸起伏的結構,該週邊區不具有該光學微結構;以及一光源,配置於該光學板的該入光面旁;以及一支撐件,配置於該光學板的該週邊區而不配置於該可視區,用以支撐該顯示面板於該光學板的該出光面上方,其中該光學微結構接觸該支撐件而阻擋該支撐件往該可視區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光學微結構為光擴散微結構。
  10. 一種液晶顯示器,包括: 一顯示面板;一背光模組,包括:一光學板,具有一出光面、一入光面與一阻擋結構,其中該出光面包括一可視區與一週邊區;以及一光源,配置於該光學板的該入光面旁;以及一支撐件,配置於該光學板的該週邊區,用以支撐該顯示面板於該光學板的該出光面上方,其中該阻擋結構接觸該支撐件而阻擋該支撐件往該可視區移動,該支撐件具有一夾持部,夾持該光學板的該週邊區,該光學板被該夾持部夾持的部分作為該阻擋結構,該光學板被該夾持部夾持的部分的厚度小於該光學板的其他部分的厚度,且該光學板被該夾持部夾持的部分與該光學板的其他部分的交界處具兩承靠面。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夾持部的底面與該光學板的底面共平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支撐件的材質為橡膠。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出光面平行該入光面。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出光面垂直連接該入光面。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或10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更包括一背板與一前蓋,其中該前蓋組裝至該背板且具有一開口區,該背光模組組裝至該前蓋與該背板之間,該顯 示面板組裝至該前蓋與該支撐件之間。
TW101124947A 2012-07-11 2012-07-11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 TWI47785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4947A TWI477858B (zh) 2012-07-11 2012-07-11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
CN201210327064.3A CN102840517B (zh) 2012-07-11 2012-09-06 背光模块与液晶显示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4947A TWI477858B (zh) 2012-07-11 2012-07-11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403183A TW201403183A (zh) 2014-01-16
TWI477858B true TWI477858B (zh) 2015-03-21

Family

ID=47368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4947A TWI477858B (zh) 2012-07-11 2012-07-11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2840517B (zh)
TW (1) TWI47785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91696B (zh) * 2017-12-29 2020-10-09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2823A (en) * 2005-05-30 2007-01-16 Kyocera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354014A (zh) * 2011-08-15 2012-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支撑肋的导光板与使用其的显示模块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624237Y (zh) * 2003-04-25 2004-07-07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JP2009300801A (ja) * 2008-06-13 2009-12-24 Sony Corp 光学包装体、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バックライト、ならびに液晶表示装置
CN101392895B (zh) * 2008-10-08 2010-06-02 友达光电(苏州)有限公司 背光模组
CN102352991B (zh) * 2011-09-28 2015-05-2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led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588846B (zh) * 2012-03-08 2014-06-18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背光模组及液晶显示器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702823A (en) * 2005-05-30 2007-01-16 Kyocera Corp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02354014A (zh) * 2011-08-15 2012-02-15 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具支撑肋的导光板与使用其的显示模块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840517B (zh) 2016-03-30
CN102840517A (zh) 2012-12-26
TW201403183A (zh) 201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280009B2 (en) Double-sided curv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7576976B2 (en) Display device
US9772442B2 (en) Optical film assembly mounting structure
GB2534741A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backlight module
US20140126237A1 (en)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TWI464499B (zh) 背光模組及使用其之顯示裝置
JP7166413B2 (ja) 発光装置、表示装置および照明装置
US9459393B2 (en) Backlight module structure
US10345510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9606286B2 (en) Display device
TWI589968B (zh) 背光模組及其應用之顯示裝置
WO2011001718A1 (ja) 表示装置
WO2016149967A1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US9658390B2 (en) Light source cover including groove and backlight assembly including the light source cover
TW201037421A (en) Backlight module
US8681288B2 (en) Backlight unit and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therewith
TWM392976U (en) Edge-lit backlight module
KR101948170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2017010863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back plate, edge-lit type backlight module and display device
US20140022763A1 (en) Display device
US2013013584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US9322982B2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same
KR20130055338A (ko) 액정표시장치 및 그 제조방법
TWI477858B (zh) 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
WO2015070575A1 (zh) 一种液晶模组及显示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