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73358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73358B TWI473358B TW101143985A TW101143985A TWI473358B TW I473358 B TWI473358 B TW I473358B TW 101143985 A TW101143985 A TW 101143985A TW 101143985 A TW101143985 A TW 101143985A TW I473358 B TWI473358 B TW I473358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bolt
- electronic device
- card
- passage
- sleeve
- Prior art date
Links
Landscapes
- Connection Of Plat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固定結構,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固定板卡的固定結構。
為了增加個人電腦、伺服器、筆記型電腦等電腦的功能,可以透過電腦的擴充槽連接擴充卡。舉例來說,透過PCI插槽或PCI-E插槽連接顯示卡、網路卡、音效卡、記憶卡或電視卡。
以往,為了將一擴充卡固定於電腦的機殼中,在將擴充卡插入擴充槽後,還要將螺絲穿過擋板的彎折部,並鎖附於托架(bracket)的螺絲孔上。然而,藉由螺絲固定板卡的作法需用到鎖固工具,且此作法需用到鎖固工具並且在鬆開螺絲後可能會造成螺絲的遺失。此外,在某些機殼中,也有利用設置一塑膠件,並於塑膠件上增加卡鉤以將板卡固定於電子裝置的方法。但塑膠卡鉤的強度較差,結構的可靠性也較差。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子裝置,能夠不需額外再設置鎖固件,藉由固定結構將板卡固定。
本發明提出一種電子裝置,適於固定板卡。電子裝置包括鎖附壁、抵靠表面及固定結構。鎖附壁具有鎖附孔。抵靠表面連接於鎖附壁。固定結構包括第一定位件及螺栓。第一定位件設置於鎖附壁之鎖附孔,並具有通道及第
一定位表面。螺栓沿中心軸可動地組裝至通道。螺栓包括頭部、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頭部具有第一螺栓表面。第一部分凸伸自第一螺栓表面。第二部分連接於第一部分,並具有至少一螺栓定位表面。當螺栓定位表面抵靠第一定位表面時,螺栓固定於第一位置以將板卡抵靠於抵靠表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定位件包括套筒及第一固定件。套筒穿過鎖附孔且設置於電子裝置。套筒具有套筒頭部、套筒凸出部及貫穿套筒的通道。第一定位表面位於通道內,套筒頭部抵靠鎖附壁之第一表面。第一固定件鎖附於凸出部並抵靠鎖附壁相對第一表面之第二表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螺栓更包括第三部分及螺帽。第三部分連接於第二部分。螺帽與中心軸具有相同的軸心。螺帽適於鎖附於第三部分,以限制螺栓於通道內的移動範圍。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螺栓更包括第二螺栓表面,當螺栓固定於第一位置時,第二螺栓表面抵靠板卡。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括手持件,鎖附於第三部分且相鄰第二部分。手持件底部的周圍具有裙邊帶,群邊帶適於被施力以帶動螺栓移動。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抵靠表面更具有容置孔。當螺栓位於第二位置時,頭部至少一部分旋入容置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部分具有同中心軸的圓柱。當施力於螺栓,使螺栓沿著第一方向移動並離
開第一位置時,第二部分離開通道,且第一部分進入通道,圓柱適於在通道內以中心軸為圓心轉動至第二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括彈性件,套設於第一部分。當螺栓位於第二位置時,彈性件能夠儲存彈性位能。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螺栓定位表面對齊第一定位表面時,彈性件之彈性位能夠被釋放,以帶動螺栓移動使得第一部分離開通道,第二部分進入通道,並使得螺栓定位表面抵靠第一定位表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板卡為PCI卡。
基於上述,本發明之固定結構之螺栓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能夠在第一定位件的通道內移動,使得螺栓的頭部有不同的運動形態。當第二部分位於通道內,且螺栓定位表面抵靠第一定位表面時,螺栓能夠被固定於第一位置以將板卡抵靠於抵靠表面,使得板卡能夠被固定於電子裝置。當本發明的電子裝置應用固定結構以固定板卡時,能夠不需再額外設置鎖固件鎖固板卡,或是避免利用塑膠卡鉤固定板卡會有強度不佳的疑慮。因此,更能夠降低製造成本。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A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的示意圖。圖1B為應用圖1A之固定結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
圖1A至圖1B,在圖1B中,為了清楚示意固定結構100與電子裝置10的相對位置,故省略的部分結構。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0適於固定板卡20。電子裝置10例如是一伺服器或電腦,板卡20例如是一PCI卡,PCI卡例如是一網路卡或記憶卡,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電子裝置10包括鎖附壁12、抵靠表面14及固定結構100。鎖附壁12具有鎖附孔12a。抵靠表面14連接於鎖附壁12。固定結構100包括第一定位件110及螺栓120。
圖2A為圖1A之螺栓的示意圖。圖2B為圖1A之第一定位部部分結構的示意圖。請參考圖1B、圖2A及圖2B,第一定位件110設置於鎖附壁12之鎖附孔12a,並具有通道113及位於通道113內的第一定位表面113a。螺栓120沿中心軸A可動地組裝至通道113,例如是沿著中心軸A轉動及在通道113內移動。螺栓120包括頭部122、第一部分124及第二部分126。頭部122具有第一螺栓表面122a。第一部分124凸伸自第一螺栓表面122a。第二部分126連接於第一部分124,並具有至少一螺栓定位表面126a。當螺栓定位表面126a抵靠第一定位表面113a時,螺栓120固定於第一位置以將板卡20抵靠於抵靠表面14。
在本實施例中,螺栓120的第一部分124及第二部分126能夠在第一定位件110的通道113內移動,使得螺栓120的頭部122有不同的運動形態。當第二部分126位於通道113內時,螺栓120的第二部分126與通道113的形狀相對應,螺栓定位表面126a抵靠第一定位表面113a,
使得螺栓120能夠被固定於第一位置,並以將板卡20抵靠於抵靠表面14。固定結構100能夠發揮如習知之鎖固件固定板卡20於電子裝置10方式,使得電子裝置10能夠不需再額外設置鎖固件以鎖固板卡20,因此,更能夠降低製造成本。
請繼續參考圖1A、圖1B及圖2B,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10包括套筒112及第一固定件114。套筒112穿過鎖附孔12a且設置於電子裝置10。上述之通道113貫穿套筒112,且套筒112具有套筒頭部112a及套筒凸出部112b。套筒頭部112a組裝於鎖附孔12a。第一固定件114鎖附於套筒凸出部112b並抵靠鎖附壁12之第一表面12b。
詳細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件110是由兩個部件(套筒112及第一固定件114),分別於鎖附壁12(圖1A繪示虛線部分)的兩側相互鎖附組裝,且套筒頭部112a是組裝於鎖附孔12a內。第一固定件114與套筒凸出部112b的鎖附方式,例如是在套筒凸出部112b設置螺牙,且第一固定件114之通孔內壁上的螺牙相互咬合。本發明在此不限制第一固定件114與套筒凸出部112b的鎖附方式。在套筒112的通道113內部,具有至少一第一定位表面113a。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定位表面113a例如是一平面,且套筒112的通道113內部例如是一曲面與一平面的組合,曲面的曲率中心與中心軸A同軸。
此外,套筒頭部112a具有一直邊112c的設計,且鎖附孔12a內具有與直邊112c對應的外型。直邊112c的設
計不但能夠在組裝時確認組裝的方向更能夠避免套筒頭部112a在組裝於鎖附孔12a之後,套筒112與鎖附孔12a之間仍會發生相對轉動。然而,本發明在此不對此加以限制。
在圖1A及圖2A中,螺栓120更包括第三部分128及螺帽129。第三部分128連接於第二部分126。螺帽129與中心軸A具有相同的軸心。螺帽129適於鎖附於第三部分128,以限制螺栓120於通道113內的移動範圍。換言之,螺栓120的第三部分128能夠限制螺栓120於通道113內的移動範圍,以避免螺栓120在通道113內移動時,因施力不當導致螺栓120被抽離通道113。此外,螺栓120更包括第二螺栓表面121。當螺栓120固定於第一位置時,第二螺栓表面121抵靠板卡20如圖1B所示。
在本實施例中,第三部分128例如是具有螺牙的螺柱128a(如圖2A所示),且螺柱128a與中心軸A同軸。螺帽129鎖附於螺柱128a上且與中心軸A具有相同的軸心。在本實施例中,中心軸A至螺帽129的一外表面129a的最小距離,大於中心軸A至通道113的最大距離。因此,第三部分128能夠限制螺栓120的移動範圍並且避免螺栓120自通道113被抽離。在本實施例中,螺栓120的頭部122、第一部分124、第二部分126及第三部分128可以是一體成型,例如是利用車削的方式製作,也可以是多段組裝的方式製作。然而,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圖3A為圖1B之電子裝置與固定結構於另一狀態的示意圖。圖3B為圖3A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請參考圖2A、
圖3A及圖3B,在本實施例中,與第二部分126及頭部122連接的第一部分124為圓柱,當施力於螺栓120,使螺栓120沿著一第一方向D1移動並離開第一位置(圖1B所示)時,第二部分126離開通道113,且第一部分124進入通道113。在本實施例中,電子裝置10的抵靠表面14更具有一容置孔14a,當螺栓120的頭部122退後至容置孔14a的位置時,圓柱能夠在通道113內以中心軸A為圓心轉動至如圖3A所示之第二位置,使得頭部122至少一部分旋入容置孔14a。當螺栓120位於第二位置時,板卡20能夠無阻礙地沿著組裝方向D2組裝至電子裝置10。螺栓120能夠在板卡20組裝至電子裝置10之後,再被推回至第一位置以固定板卡20。
在螺栓120的第一部分124上,固定結構100更能夠藉由設置彈性件130,以作為驅動螺栓120在從第二位置復位至第一位置的動力來源。詳細而言,彈性件130例如是一彈簧,套設於第一部分124上。當欲將板卡20組裝於電子裝置10時,施力拉動螺栓120沿第一方向D1移動,使得彈性件130被儲存彈性位能。當螺栓120之頭部122與容置孔14a構成結構性干涉時,能夠限制螺栓120移動並且使彈性件130儲存彈性位能。在板卡20組裝完成之後,轉動螺栓120使頭部122脫離容置孔14a以解除結構性干涉,且彈性件130能夠在當螺栓定位表面126a對齊第一定位表面113a時,釋放彈性位能,以驅動螺栓120復位至第一位置,使得板卡20固定於電子裝置10。本發明在
此並不對彈性件的形式作限制。
另外,為了方便施力於螺栓120相對於第一定位部110轉動或者移動,固定結構100更包括手持件140。手持件140鎖附於第三部分128且相鄰第二部分126。手持件140底部的周圍具有裙邊帶142,群邊帶142適於被施力以帶動螺栓120移動。在本實施例中,群邊帶142凸出於固定結構100,並與鎖附壁12保持一距離,以利施力移動或轉動螺栓120。在本實施例中,手持件140例如是具有一通孔143,且孔壁上具有螺牙以鎖附於第三部分128。然而,本發明在此不加以限制。
圖4A至圖4D繪示圖1A之固定結構組裝至電子裝置的示意圖。請參考圖4A至圖4D,組裝固定結構100於電子裝置10的流程,首先需先將套筒112先組裝於鎖附壁12上的鎖附孔12a,使得套筒頭部112a抵靠鎖附壁12,且套筒凸出部112b穿過鎖附孔12a,如圖4A所示。接著,在圖4B中,第一固定件114在鎖附於套筒凸出部112b,第一固定件114與套筒112構成第一定位部110。在圖4C中,將套設彈性件130的螺栓120穿過通道113組裝於第一定位部110,並露出具有第三部分128。最後在圖4D中,將手持件140及螺帽129先後鎖附於第三部分128以完成固定結構100的組裝。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固定結構之螺栓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能夠在第一定位件的通道內移動,使得螺栓的頭部有不同的運動形態。當第二部分位於通道內,且螺栓定位
表面抵靠第一定位表面時,螺栓能夠被固定於第一位置以將板卡抵靠於抵靠表面,使得板卡被固定於電子裝置。此外,當欲將板卡組裝於電子裝置時,僅需移動螺栓並轉動螺栓使頭部部分旋入容置孔至第二位置,板卡能夠無阻礙地組裝置電子裝置。另外,螺栓上更可以設置彈性件,當板卡組裝完成時,轉動螺栓使頭部離開容置孔,並使螺栓定位表面對齊第一定位表面,彈性件能夠驅動螺栓附位至第一位置以固定板卡。當本發明的電子裝置應用固定結構以固定板卡時,能夠不需再額外設置鎖固件鎖固板卡,更避免利用塑膠卡鉤固定板卡會有強度不佳的疑慮。因此,更能夠降低製造成本。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電子裝置
12‧‧‧鎖附壁
12a‧‧‧鎖附孔
12b‧‧‧第一表面
14‧‧‧抵靠表面
14a‧‧‧容置孔
20‧‧‧板卡
22‧‧‧板卡延伸部
100‧‧‧固定結構
110‧‧‧第一定位件
112‧‧‧套筒
112a‧‧‧套筒頭部
112b‧‧‧套筒凸出部
112c‧‧‧直邊
113‧‧‧通道
113a‧‧‧第一定位表面
114‧‧‧第一固定件
120‧‧‧螺栓
121‧‧‧第二螺栓表面
122‧‧‧頭部
122a‧‧‧第一螺栓表面
124‧‧‧第一部分
126‧‧‧第二部分
126a‧‧‧螺栓定位表面
128‧‧‧第三部分
128a‧‧‧螺柱
130‧‧‧彈性件
129‧‧‧螺帽
129a‧‧‧外表面
140‧‧‧手持件
142‧‧‧群邊帶
A‧‧‧中心軸
D1‧‧‧第一方向
D2‧‧‧組裝方向
圖1A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固定結構的示意圖。
圖1B為應用圖1A之固定結構的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A為圖1A之螺栓的示意圖。
圖2B為圖1A之第一定位部部分結構的示意圖。
圖3A為圖1B之電子裝置與固定結構於另一狀態的示意圖。
圖3B為圖3A的另一視角的示意圖。
圖4A至圖4D繪示圖1A之固定結構組裝至電子裝置
的示意圖。
10‧‧‧電子裝置
12‧‧‧鎖附壁
12a‧‧‧鎖附孔
12b‧‧‧第一表面
14‧‧‧抵靠表面
14a‧‧‧容置孔
20‧‧‧板卡
22‧‧‧板卡延伸部
100‧‧‧固定結構
110‧‧‧第一定位件
112‧‧‧套筒
113‧‧‧通道
114‧‧‧第一固定件
120‧‧‧螺栓
121‧‧‧第二螺栓表面
122‧‧‧頭部
124‧‧‧第一部分
130‧‧‧彈性件
A‧‧‧中心軸
D1‧‧‧第一方向
D2‧‧‧組裝方向
Claims (10)
- 一種電子裝置,適於固定一板卡,包括:一鎖附壁,具有一鎖附孔;一抵靠表面,連接於該鎖附壁;以及一固定結構,適於將該板卡固定於該電子裝置,該固定結構包括:一第一定位件,設置於該鎖附孔,並具有一通道及一第一定位表面;以及一螺栓,沿一中心軸可動地組裝至該通道,該螺栓包括一頭部,具有一第一螺栓表面;一第一部分,凸伸自該第一螺栓表面;以及一第二部分,連接於該第一部分,並具有至少一螺栓定位表面,當該第二部分位於該通道內時,該螺栓定位表面抵靠該第一定位表面,該螺栓固定於一第一位置以將該板卡抵靠於該抵靠表面上。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定位件包括:一套筒,穿過該鎖附孔且設置於該電子裝置,該套筒具有一套筒頭部、一套筒凸出部及貫穿該套筒的該通道,該第一定位表面位於該通道內,該套筒頭部組裝於該鎖附孔內;以及一第一固定件,鎖附於該套筒凸出部並抵靠該鎖附壁 相對該第一表面之一第二表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螺栓更包括:一第三部分,連接於該第二部分;以及一螺帽,與該中心軸具有相同的軸心,該螺帽適於鎖附於該第三部分,以限制該螺栓於該通道內的移動範圍。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螺栓更包括:一第二螺栓表面,當該螺栓固定於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螺栓表面抵靠該板卡。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固定結構更包括:一手持件,鎖附於該第三部分且相鄰該第二部分,該手持件底部的周圍具有一裙邊帶,該群邊帶適於被施力以帶動該螺栓移動。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部分具有同該中心軸的一圓柱,當施力於該螺栓,使該螺栓沿著一第一方向移動並離開該第一位置時,該第二部分離開該通道,且該第一部分進入該通道,該圓柱適於在該通道內以該中心軸為圓心轉動至一第二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抵靠表面更具有一容置孔,當該螺栓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頭部至少一部分旋入該容置孔。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固 定結構更包括:一彈性件,套設於該第一部分,其中當螺栓位於該第二位置時,該彈性件能夠儲存彈性位能。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當該螺栓定位表面對齊該第一定位表面時,該彈性件之彈性位能夠被釋放,以帶動該螺栓復位至該第一位置。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板卡為PCI卡。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43985A TWI473358B (zh) | 2012-11-23 | 2012-11-23 | 電子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43985A TWI473358B (zh) | 2012-11-23 | 2012-11-23 | 電子裝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21812A TW201421812A (zh) | 2014-06-01 |
TWI473358B true TWI473358B (zh) | 2015-02-11 |
Family
ID=513935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43985A TWI473358B (zh) | 2012-11-23 | 2012-11-23 | 電子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I473358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74860B (zh) * | 2018-12-14 | 2019-10-21 | 川湖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托架安裝構造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19585B2 (en) * | 2004-05-28 | 2008-01-15 | Asustek Computer Inc. | Fixing structure for detachable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US20110116213A1 (en) * | 2009-11-17 | 2011-05-19 |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Dual-use fixing structure and accommoda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TWI376587B (en) * | 2008-06-12 | 2012-11-11 | Asus Technology Pte Ltd | Board card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
2012
- 2012-11-23 TW TW101143985A patent/TWI473358B/zh not_active IP Right Cessation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7319585B2 (en) * | 2004-05-28 | 2008-01-15 | Asustek Computer Inc. | Fixing structure for detachable electronic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apparatus |
TWI376587B (en) * | 2008-06-12 | 2012-11-11 | Asus Technology Pte Ltd | Board card module and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the same |
US20110116213A1 (en) * | 2009-11-17 | 2011-05-19 | Accton Technology Corporation | Dual-use fixing structure and accommoda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421812A (zh) | 2014-06-0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519719B (zh) | 螺柱結構及具有其之組裝結構 | |
CN104635919A (zh) | 组合式穿戴电子装置 | |
CN101684840A (zh) | 磁性铰链结构 | |
US20140077053A1 (en) | Projector mount | |
US20090195975A1 (en) | Fixture | |
TW201317479A (zh) | 螺絲結構 | |
US9507387B2 (en) | Pivot mechanism of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 |
TW201302009A (zh) | 鎖固件、鎖固結構及具有該鎖固結構的電子設備 | |
TWI408490B (zh) | 影像擷取裝置及具有該影像擷取裝置的電子設備 | |
TWI473358B (zh) | 電子裝置 | |
US9788442B2 (en) | Housing locking apparatus | |
US8585104B2 (en) | Electronic device | |
TWI510721B (zh) | 緊固組件 | |
TWI594683B (zh) | 固定件及應用其之伺服器 | |
US20150035304A1 (en) | All-in-one device | |
JP4332678B2 (ja) | 部品取付構造 | |
TW201422105A (zh) | 電子裝置及其固定結構 | |
CN210531397U (zh) | 一种转轴及具旋转模块的便携式电子设备 | |
US11435024B2 (en) | Rebounding pivot module | |
US20190252004A1 (en) | Casing and computer including the same | |
CN104653577A (zh) | 双旋扣部的扣件结构及扣接组合件 | |
TW201939196A (zh) | 轉軸結構與電子裝置 | |
CN208079546U (zh) | 旋转定位装置 | |
TWI420027B (zh) | 資料存取器固定裝置 | |
TW202337301A (zh) | 組裝方法及組裝治具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MM4A |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