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7530B - 顯示器驅動方法 - Google Patents

顯示器驅動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7530B
TWI467530B TW101126564A TW101126564A TWI467530B TW I467530 B TWI467530 B TW I467530B TW 101126564 A TW101126564 A TW 101126564A TW 101126564 A TW101126564 A TW 101126564A TW I467530 B TWI467530 B TW I46753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s
display
dark
picture
color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65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01228A (zh
Inventor
Ke Horng Chen
Chun Ho Chen
Shian Jun Chiou
Han Ping David Shieh
Ti Ti Liu
Original Assignee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filed Critical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Priority to TW1011265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6753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301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012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753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7530B/zh

Links

Description

顯示器驅動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顯示器驅動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搭配色序法(Color Sequential Method)來驅動顯示器的驅動方法。
隨著光電與半導體技術的發展,帶動了平面顯示器之蓬勃發展,而諸多平面顯示器中,液晶顯示器因具有高空間利用效率、低消耗功率、無輻射以及低電磁干擾等優越特性,而成為市場之主流。其中,液晶顯示器包括一液晶顯示面板與一背光模組。由於液晶顯示面板本身並不具有發光的功能,因此配置背光模組以提供液晶顯示面板所需之面光源,進而使液晶顯示面板達到顯示的功能。
習知傳統液晶顯示器其背光模組的光源設計為一白光光源,此白光光源會透過彩色濾光片(color filter)來形成每一次畫素所需的背光源。從一畫素陣列來看,一個畫素位置上會設置紅色(R)、綠色(G)與藍色(B)三個彩色濾光片,此法不僅較耗費成本,並於紅色(R)、綠色(G)與藍色(B)三個彩色濾光片之間的相鄰處也會有混色的問題存在。若在紅色(R)、綠色(G)與藍色(B)三個彩色濾光片彼此相鄰處以黑色矩陣(black matrix)相隔,雖可減少混色的問題,卻也造成彩色濾光片透光率愈更為下降。
基於上述的問題,因而發展出利用控制電路搭配色序法的顯示器驅動技術。此種驅動技術是利用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s,LED)來取代傳統白光的背光源以顯示各畫素的色彩。此技術是將彩色濾光片在空間軸上混色(空間軸上紅色(R)、綠色(G)與藍色(B)三個子畫素在小於人眼視角的範圍內混色),改為經由發光二極體背光源在時間軸上的混色(人眼視覺暫留的時間範圍內,紅色(R)、綠色(G)與藍色(B)三種顏色影像在時間軸上快速切換,產生混色效果)。因此,這種顯示技術不需設置彩色濾光片,進而提升畫素顯示的透光率。
雖然搭配色序法的顯示器驅動技術能提升畫素顯示的透光率,有效改善使用彩色濾光片之顯示器的缺陷,但此技術仍會衍生出其他問題,例如此彩虹現象(color breakup,CBU)。由於人眼的隨機跳視或追蹤畫面中物體的本能,會使得畫面中物體在視覺上因為各顏色的色場不落於視網膜同一點,造成物體邊緣發生色彩分離的現象,此即為彩虹現象。
圖1A繪示為彩虹現象產生的示意圖。參照圖1,在利用色序法的顯示過程中,習知驅動技術將一全彩畫面分為三種顏色的次畫面,並藉由快速地依次顯示紅色(R)、綠色(G)和藍色(B)次畫面,來達成影像的顯示。在此以顯示白色(W)影像為例,當要求顯現白色影像時,從移動觀察點看到的白色影像110,其左側邊緣分別是藍色(B)以及藍色加上綠色(B+G)的色彩組合,而其右側邊緣則分別是紅 色(R)以及紅色加上綠色(R+G)的色彩組合,皆不是應該顯現之白色(W)。
因此,針對改善彩虹現象的一些方法也孕育而生。例如,台灣專利申請案第494686號,其是利用移動補償的方式來對一全彩畫面進行影像處理與動態補償,並藉由預測物體的移動方式來消除彩虹現象。另有一方法,如圖1B所繪示之習知驅動技術的顯示流程,其是在色彩序列之間插入全黑的畫面,也就是在紅色(R)、綠色(G)和藍色(B)次畫面之後增加一黑色次畫面,變成紅、綠、藍、黑依序循環的方式來減輕色彩分離。更有一種方法,如圖1C所繪示之另一習知驅動技術的顯示流程,其是利用打亂色彩序列的方式來減輕人眼的效應。例如,第一個全彩畫面F1由紅色(R)、綠色(G)、藍色(B)三個次畫面依序組成,第二個全彩畫面F2卻變為藍色(B)、紅色(R)、綠色(G)三個次畫面依序組成。
然而,上述這些減低彩虹現象之顯示器驅動技術,仍有其不足之處。對於利用移動補償方式的技術,其需要做額外的影像處理與動態補償,並且對於物體的移動實是不易預測。而插入黑色次畫面或打亂色彩序列的方法,其處理的對象皆是一整個畫面,對於減輕人眼色彩分離的感知仍屬有限。
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器驅動方法,利用在時間與空間 上都進行打亂色彩排列順序的方式,來提高顯示面板的光效率,進而讓顯示器的色彩表現更加優異。
另一方面,本發明提供一種顯示器驅動方法,利用顯示面板中每一顯示區域都能接連出現紅色、綠色、藍色以及黑色的方式,來減輕彩虹現象對人眼的影響。
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器驅動方法,此驅動方法包括將一顯示面板劃分成多數個亮態區域與多數個暗態區域,其中暗態區域與亮態區域相互交替排列,以致使亮態區域互不鄰接。之後,將一全彩畫面劃分成以時間為序的四個次畫面,其中這些次畫面與以空間為序的四個色彩順序一對一的對應。藉此,於一畫面週期中,顯示面板隨機顯示這四個次畫面。
此外,顯示第i個次畫面的步驟包括,以一調整方向移動上述之多數個暗態區域,以致使次畫面上的多數個暗態區域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暗態區域,且次畫面上的多數個亮態區域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亮態區域。之後,提供對應第i個色彩順序的影像資料到第i個次畫面上的特定亮態區域,並於第i個次畫面上的特定亮態區域,提供對應第i個色彩順序的背光。而第i個次畫面上的特定暗態區域則顯示黑色。其中,i為整數且1≦i≦4。
從另一觀點來看,本發明提出一種顯示器驅動方法,包括將一顯示面板劃分成多數個亮態區域與多數個暗態區域,其中暗態區域與亮態區域相互交替排列,以致使亮態區域互不鄰接。之後,將一全彩畫面劃分成以時間為序的 四個次畫面,其中這些次畫面與以空間為序的四個色彩順序一對一的對應。藉此,將這些次畫面劃分成一第一群組與一第二群組,並讓顯示面板利用以時間為序的一第一畫面週期與一第二畫面週期,來相繼顯示上述之第一群組與第二群組,以致使這些次畫面以時間為序地接連出現在顯示面板中。
此外,顯示第i個次畫面的步驟包括以一調整方向移動次畫面的每一暗態區域,以致使多數個暗態區域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暗態區域,且多數個亮態區域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亮態區域。之後,提供對應第i個色彩順序的影像資料到多數個特定亮態區域,並於這些特定亮態區域,提供對應第i個色彩順序的背光,而每一特定暗態區域則用以顯示黑色。其中,i為整數且1≦i≦4。
本發明因採用在時間與空間上都進行打亂色彩排列順序的方法,來致使顯示面板中的每一顯示區域都能接連出現紅色、綠色、藍色以及黑色,進而改善彩虹現象對人眼的影響。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在以實施例闡述本發明的精神之前,首先假設使用本發明之方法的顯示器為液晶顯示器,故顯示面板為液晶顯 示面板,且其顯示動態影像將以每秒60張全彩畫面的更新率來顯示影像。再者,假設上述的液晶顯示器使用發光二極體(LED)作為背光源,且發光二極體所發出的光線例如紅色(R)、綠色(G)、藍色(B)。以上述的假設為前提之下,要正常顯示一張全彩畫面必須在1/60秒內依序完成,將對應紅色、綠色與藍色的影像資料傳送至液晶顯示面板,並且提供對應紅色、綠色與藍色的背光,而於此顯示一張畫面的時間稱之為一畫面週期。
雖然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有上述假設,然而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應當知道,當畫面更新率不同時,所謂的畫面週期亦有可能跟著不同。另外,背光源除了上述發光二極體之外,以現有的技術來說,亦有可能使用其他不同的背光源,而未來是否會有其他技術作為背光源則不得而知,故本發明不應僅限制於上述發光二極體。
圖2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器驅動方法的流程圖。請參照圖2,首先,於步驟S210,將顯示面板劃分成多數個亮態區域與多數個暗態區域,其中多數個暗態區域與多數個亮態區域相互交替排列,使得顯示面板中的亮態區域彼此互不鄰接。此外,上述之多數個暗態區域的走向包括第一走向與第二走向。
舉例來說,以圖3所繪示之顯示面板為例,在形成亮態區域與暗態區域的過程中。首先,顯示面板300被劃分成4個縱向區域,且每一縱向區域均包括12個顯示區域,在此以UX,Y 來表示顯示面板300中的每一顯示區域,其中 皆為大於0之整數,且1≦X≦4,1≦Y≦12。譬如,第1個縱向區域包括顯示區域U1,1 ~U1,12 ,而顯示區域U1,2 代表第1個縱向區域中的第2個顯示區域,顯示區域U4,12 代表第4個縱向區域的第12個顯示區域,其餘依此類推。
在了解顯示面板300的劃分後,如何將顯示面板300中的顯示區域區合併成背光區域與暗態區域,將在以下一一敘述。在此,必須先明瞭由於顯示面板300中暗態區域的走向包括第一走向與第二走向,故在將顯示區域合併成背光區域與暗態區域的過程中,必須先從第一走向與第二走向中,擇一作為一特定走向。
舉例而言,當特定走向為第一走向時,將圖3所示之顯示面板300繪示成如圖4A所示。參照圖4A,在此將第i個縱向區域中的第5-i、9-i、13-i、...、4N+1-i個顯示區域各自視為一個部份暗態區域,並依序稱為第i個縱向區域中的第1、2、3...個部份暗態區域,其中N為大於0之整數,i為整數且1≦i≦4。舉例而言,於圖4A中,顯示區域U1,4 、U1,8 、U1,12 分別視為第1個縱向區域中的第1、2、3個部份暗態區域。
之後,將圖4A所示的第1個至第4個縱向區域中的第1個部份暗態區域全部連接起來,即成為如圖4B所示的第1個暗態區域411。相似地,將圖4A所示的第1個至第4個縱向區域中的第2部份暗態區域全部連接起來,即成為如圖4B所示的第2個暗態區域412,以此類推圖4B所示的第3個暗態區域413。最後,參照圖4B,從顯示面 板300中屏除暗態區域411~413,並合併相互鄰接的顯示區域,以得到亮態區域421~424。
值得注意的是,暗態區域411配置在亮態區域421與422之間,且暗態區域412配置在亮態區域422與423之間,以此類推暗態區域413。換言之,亮態區域411~413與暗態區域421~424彼此交替排列配置,而致使顯示面板300中的亮態區域421~424彼此互不鄰接,且由亮態區域421~424所構成的面積與由暗態區域411~413所構成的面積比為3:1。
同樣地,以第二種走向為例時,將圖3所示之顯示面板300繪示成如圖5A所示。參照圖5A,在此將第i個縱向區域中的第i、i+4、i+8、...、i+4N個顯示區域各自視為一個部份暗態區域,並分別稱為第i個縱向區域中的第1、2、3...個部份暗態區域。之後,將圖5A所示的第1個至第4個縱向區域的第1部份暗態區域全部連接起來,即成為如圖5B所示的第1個暗態區域511。相似地,將圖5A所示的第1個至第4個縱向區域中的第2部份暗態區域全部連接起來,即成為如圖5B所示的第2個暗態區域512,以此類推圖5B所示的第3個暗態區域513。
最後,參照圖5B,從顯示面板300中屏除這些暗態區域511~513,並合併相互鄰接的顯示區域,以得到亮態區域521~524。在此,亮態區域511~513與暗態區域521~524彼此交替排列配置,而致使顯示面板300中的亮態區域521~524彼此互不鄰接,且由亮態區域521~524所 構成的面積與由暗態區域511~513所構成的面積比為3:1。
接下來,繼續參照圖2,當劃分出顯示面板的亮態區域與暗態區域後,於步驟S220,以時間為序,將一全彩畫面劃分成4個次畫面,且此4個次畫面與以空間為序的4個色彩順序一對一對應。最後,於步驟S230,顯示面板在一畫面週期中以隨機排列方式先後顯示此4個次畫面。其中,顯示第i個次畫面的步驟包括,首先,於步驟S231,以一調整方向移動多數個暗態區域,以致使多數個暗態區域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暗態區域,且多數個亮態區域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亮態區域。之後,於步驟S232與S233,提供對應第i個色彩順序的影像資料到上述多數個特定亮態區域,並且於多數個特定亮態區域,分別提供對應第i個色彩順序的背光,於多數個特定暗態區域顯示黑色。
舉例而言,圖6繪示為顯示面板隨機顯示4個次畫面的顯示流程,其中圖6實施例以具有第一走向的顯示面板為例。請參照圖6,在以空間為序將顯示面板劃分成多數個亮態區域與多數個暗態區域後,接著以時間為序,將一全彩畫面於時間上劃分為4個次畫面A1~A4依次顯現,即顯示每個次畫面的時間為1/240秒。而在此的4個次畫面A1~A4是藉由部份暗態區域向上或向下移動M個顯示區域(M為大於0之整數),來造成暗態區域的位置不同,並藉此作為劃分4個次畫面的依據。
譬如,當次畫面A1中的所有部份暗態區域向上移動 一個顯示區域後,原本於次畫面A1中的暗態區域111~113將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暗態區域,這些特定暗態區域也就是次畫面A2中的暗態區域211~214。相對地,原本於次畫面A1中的亮態區域121~124也將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亮態區域,而這些特定亮態區域也就是次畫面A2中的亮態區域221~224。以此類推次畫面A3與A4之暗態區域與亮態區域。
之後,若將此4個次畫面A1~A4與以空間為序的4個色彩順序一對一的對應,且第1色彩順序為以紅-綠-藍方式依序循環排列時,則顯示次畫面A1的過程則包括,先提供對應紅色(R)的影像資料至亮態區域121,並提供對應藍色(B)的影像資料至亮態區域122,以此類推亮態區域123與124所接收到的影像資料。當亮態區域121~124都接收到相對應之影像資料後,將於亮態區域121提供紅色(R)的背光,並於亮態區域122提供藍色(B)的背光,以此類推亮態區域121~124所對應之背光。此外,並於暗態區域111~113顯示黑色。
相似地,若第2色彩順序為以綠-紅-藍方式依序循環排列,且第3與第4色彩順序各自以藍-綠-紅依序循環排列,則如圖6所示的,在顯示次畫面A2時,次畫面A2中的亮態區域221~224會分別接收到對應綠色(G)、紅色(R)、藍色(B)、綠色(G)的影像資料。並在接收影像資料後,分別於亮態區域221~224提供對應綠色(G)、紅色(R)、藍色(B)、綠色(G)的背光,以及於暗態區域211~214顯示黑 色。以此類推,次畫面A3與A4中亮態區域所接收到的影像資料與背光。
因此,承上所述,可得到一組具有第一走向的四個次畫面A1~A4(稱之為A組次畫面)。此外,由A組次畫面所構成的全彩畫面,其每一個顯示區域在一畫面週期中,皆呈現過紅色(R)、綠色(G)、藍色(B)。
圖7繪示為顯示面板隨機顯示4個次畫面的另一顯示流程,其中圖7實施例以具有第二走向的顯示面板為例。圖7實施例與圖6實施例相似,4個次畫面B1~B4都是藉由部份暗態區域向上或向下移動M個顯示區域(M為大於0之整數),來造成暗態區域的位置不同,並藉此作為劃分4個次畫面的依據。舉例而言,當次畫面B1中的所有暗態區域向上移動一個顯示區域後,原本於次畫面B1中的暗態區域711~713將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暗態區域,這些特定暗態區域也就是次畫面B2中的暗態區域811~814。相對地,原本於次畫面B1中的亮態區域721~724也將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亮態區域,而這些特定亮態區域也就是次畫面B2中的亮態區域821~824。
之後,若將4個次畫面B1~B4與圖7實施例所述的4個色彩順序一對一的對應,則顯示次畫面B1時,亮態區域721~724將分別接收對應紅色(R)、藍色(B)、綠色(G)、紅色(R)的顯示資料與背光,而暗態區域711~713則用以顯示黑色,以此類推次畫面B2~B4。在此,可得到一組具有第二走向的四個次畫面B1~B4(稱之為B組次畫面)。此 外,由B組次畫面所構成的全彩畫面,其每一個顯示區域在一畫面週期中,皆呈現過紅色(R)、綠色(G)、藍色(B)。
值得注意的是,圖6與圖7實施例所列舉的兩組次畫面(A組與B組),每組中的4個次畫面的顯示順序可以隨機排列或是依據一特定順序來進行排列。舉例來說,於一畫面週期中,顯示面板可以透過隨機排列的方式來顯示A組及/或B組中的4個次畫面。換言之,以圖6實施例所例舉的A組次畫面為例,次畫面A1~A4先後出現的順序有24種顯示變化,例如A1A2A3A4、A1A4A2A3、A2A4A3A1等組合,而於一畫面週期中,顯示面板則可以從24種顯示變化中,隨機地選擇一種顯示變化來次畫面A1~A4。相似地,於一畫面週期中,顯示面板也可以依據特定順序來顯示A組及/或B組中的4個次畫面,其中上述之特定順序例如是A1A2A3A4,以此類推圖7實施例所例舉的B組次畫面。此外,顯示面板也可採用A、B兩組次畫面交替顯示之方式,來顯示多數個全彩畫面。譬如,當顯示面板顯示2個全彩畫面時,第1個全彩畫面可利用A組次畫面來產生,而第2個全彩畫面則可利用B組次畫面來產生。換言之,此時,以時間為序所產生的次畫面為A組(A1A2A3A4)→B組(B1B2B3B4)→A組(A4A2A1A3)→B組(B2B1B4B3)…,其中A組與B組次畫面是以隨機排列的方式來個別顯示一全彩畫面。另一方面,顯示面板交替顯示A、B兩組次畫面之方式,也可以是A組(A1A2A3A4)→B組(B1B2B3B4)→A組(A1A2A3A4)→B組 (B1B2B3B4)…,其中A組次畫面是依據一特定順序(譬如:A1A2A3A4)來顯示一全彩畫面,且B組次畫面也是依據一特定順序(譬如:B1B2B3B4)來顯示一全彩畫面。
圖8繪示為顯示面板以群組劃分的方式來輪流顯示四個次畫面的顯示流程,其中本實施例以上述A組次畫面為例來進行解說。請參照圖8,於畫面週期T1與T2中,次畫面A1~A4被劃分成第一群組與第二群組,其中第一群組包括次畫面A1~A3,而第二群組則包括次畫面A4。為了致使次畫面A1~A4以時間為序地接連出現在顯示面板中,顯示面板利用以時間為序的畫面週期T1與畫面週期T2,來相繼顯示第一群組(次畫面A1~A3)與第二群組(次畫面A4)。其中,於畫面週期T1時,顯示面板是以隨機排列的方式,來顯示第一群組中的次畫面A1~A3。
之後,於畫面週期T2與T3中,次畫面A1~A4也被劃分成第一群組與第二群組,其中第一群組包括次畫面A1~A2,而第二群組則包括次畫面A3~A4。相似地,為了致使次畫面A1~A4以時間為序地接連出現在顯示面板中,顯示面板於畫面週期T2中顯示次畫面A1~A2後,接續在畫面週期T3中顯示次畫面A3~A4。其中,於畫面週期T2與T3時,顯示面板分別是以隨機排列的方式,來顯示第一群組中的次畫面A1~A2與第二群組中的次畫面A3~A4。換言之,本實施例於每一畫面週期中只顯示3個次畫面,且顯示每個次畫面的顯示時間將可增加為1/180秒。譬如,於畫面週期T1中顯示次畫面A1、A2、A3,而 於畫面週期T2中則顯示次畫面A4、A1、A2。
繼續參照圖8,從時間上來看,本實施例只需讓次畫面中的每個顯示區域均接連出現紅色(R)、綠色(G)、藍色(B)、黑色,則可望將一畫面週期顯示4個次畫面的方式,變化成一畫面週期只顯示3個次畫面的方式。舉例而言,由於畫面週期T1對應次畫面A1A2A3,畫面週期T2對應次畫面A4A1A2,且畫面週期T3對應次畫面A3A4A1。是故,從顯示區域U4,1 來看,其於畫面週期T1中已先後顯示過黑色、紅色(R)、綠色(G)。接著,於畫面週期T2中,利用次畫面A4來立刻補上顯示區域U4,1 所缺少的藍色(B)。因此,由於視覺暫留的作用,即可讓人眼將於畫面週期T1與T2中依序出現的次畫面A1A2A3A4視為一全彩畫面。換言之,本實施例是利用於時間上相繼出現的兩個畫面週期,來輪流顯示次畫面A1A2A3A4,進而達到以3個次畫面來顯示一全彩畫面的目的。至於圖8實施例的其他細部流程,以包含在上述各個實施例中,在此不予贅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是應用於無彩色濾光片之色彩序列顯示器之上,故不需使用光效率極低的彩色濾光片,因此能顯著地提高光效率,讓色彩表現更加優異。並且,本發明所採用之色序技術與習知技術不同,其利用在時間軸上與空間軸上兩者並行,將一顯示面板劃分成多數個顯示區域,並將一畫面分為由4個次畫面來構成,進行插黑與隨機排列色彩順序的方式,進而改善彩虹現象的影響,解決習知技術不足之處。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白色影像
S210~S230、S231~S233‧‧‧用以說明圖2實施例之各步驟
300‧‧‧顯示面板
411~413、511~513、111~113、211~214、711~713、811~814‧‧‧暗態區域
421~424、521~524、121~124、221~224、721~724、821~824‧‧‧亮態區域
圖1A繪示為彩虹現象產生的示意圖。
圖1B與1C繪示為習知驅動技術的顯示流程。
圖2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一實施例之顯示器驅動方法的流程圖。
圖3繪示為用以說明圖2實施例之顯示面板的示意圖。
圖4A與4B繪示為具有第一種走向之顯示面板的分區示意圖。
圖5A與5B繪示為具有第二種走向之顯示面板的分區示意圖。
圖6繪示為顯示面板隨機顯示4個次畫面的顯示流程。
圖7繪示為顯示面板隨機顯示4個次畫面的另一顯示流程。
圖8繪示為顯示面板以一循環順序輪流顯示四個次畫面的顯示流程。
S210~S230、S231~S233‧‧‧用以說明圖2實施例之各步驟

Claims (7)

  1. 一種顯示器驅動方法,包括:將一顯示面板劃分成多數個亮態區域與多數個暗態區域,其中該些暗態區域與該些亮態區域相互交替排列,以致使該些亮態區域互不鄰接;將一全彩畫面劃分成以時間為序的四個次畫面,其中該些次畫面與以空間為序的四個色彩順序一對一對應;將該些次畫面劃分成一第一群組與一第二群組;以及該顯示面板利用以時間為序的一第一畫面週期與一第二畫面週期,來相繼顯示該第一群組與該第二群組,以致使該些次畫面以時間為序地接連出現在該顯示面板中,其中顯示第i個次畫面的步驟包括:以一調整方向移動該些暗態區域,以致使該些暗態區域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暗態區域,且該些亮態區域重新分佈成多數個特定亮態區域;提供對應第i個色彩順序的影像資料到該些特定亮態區域;以及於該些特定亮態區域,提供對應第i個色彩順序的背光,並於該些特定暗態區域顯示黑色,其中i為整數且1≦i≦4。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驅動方法,更包括:於該第一畫面週期中,該顯示面板隨機顯示該第一群組中的次畫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驅動方法,更包括:於該第二畫面週期中,該顯示面板隨機顯示該第二群組中的次畫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驅動方法,其中第1色彩順序以紅-藍-綠的方式依序循環排列,第2色彩順序以綠-紅-藍的方式依序循環排列,第3色彩順序與第4色彩順序各自以藍-綠-紅的順序依序循環排列。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驅動方法,其中該些暗態區域的走向包括一第一走向與一第二走向,則將該顯示面板劃分成該些亮態區域與該些暗態區域的步驟包括:將該顯示面板劃分成4個縱向區域,其中每一該些縱向區域包括多數個顯示區域;從該第一走向與該第二走向中,擇一作為一特定走向;當該特定走向為該第一走向時,將第i個縱向區域中的第5-i、9-i、13-i、...、4N+1-i個顯示區域各自視為一部份暗態區域,其中,N為大於0之整數;當該特定走向為該第二走向時,將第i個縱向區域中的第i、i+4、i+8、...、i+4N個顯示區域各自視為一部份暗態區域;依序將第1個至第4個縱向區域中的第j個部份暗態區域連接成第j個暗態區域,其中,j為整數且1≦j≦N;以及 屏除該些暗態區域,並合併相互鄰接的該些顯示區域,以依據合併結果劃分出該些亮態區域。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顯示器驅動方法,其中以該調整方向移動該些暗態區域的步驟包括:將第i個縱向區域中的每一該些部份暗態區域,向上移動M個顯示區域,M為大於0之整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顯示器驅動方法,其中該顯示面板包括一液晶顯示面板。
TW101126564A 2007-04-27 2007-04-27 顯示器驅動方法 TWI46753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6564A TWI467530B (zh) 2007-04-27 2007-04-27 顯示器驅動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6564A TWI467530B (zh) 2007-04-27 2007-04-27 顯示器驅動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1228A TW201301228A (zh) 2013-01-01
TWI467530B true TWI467530B (zh) 2015-01-01

Family

ID=481375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6564A TWI467530B (zh) 2007-04-27 2007-04-27 顯示器驅動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6753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18503B (zh) * 2019-03-21 2021-02-11 明基電通股份有限公司 影像顯示方法及影像顯示系統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4454A (en) * 2002-08-08 2004-03-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lor burst queue for a shared memory controller in a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system
WO2005088987A2 (en) * 2004-03-11 2005-09-2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ght engine for frame-sequential color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having monochromatic light sources,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TW200622973A (en) * 2004-12-22 2006-07-01 Himax Tech Inc Frame-varying addressing method of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TW200627333A (en) * 2005-01-26 2006-08-01 Yu-Kuo Cheng Color gamut and color temperature adjustable apparatus applied to color-sequential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404454A (en) * 2002-08-08 2004-03-16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Color burst queue for a shared memory controller in a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system
WO2005088987A2 (en) * 2004-03-11 2005-09-22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Light engine for frame-sequential color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having monochromatic light sources, system and driving method
TW200622973A (en) * 2004-12-22 2006-07-01 Himax Tech Inc Frame-varying addressing method of color sequential display
TW200627333A (en) * 2005-01-26 2006-08-01 Yu-Kuo Cheng Color gamut and color temperature adjustable apparatus applied to color-sequential typ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01228A (zh) 2013-0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914891B (zh) 显示基板及其驱动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1341526B (zh) 具有双色顺序背光的彩色lcd
CN108206016B (zh) 像素单元及其驱动方法、显示装置
TWI390495B (zh) 色序背光式液晶顯示器及相關方法
JP5059434B2 (ja) フィールドシーケンシャル映像表示装置、及びその駆動方法
CN102708806B (zh) 液晶显示装置和液晶显示装置的驱动方法
TWI387951B (zh) 交錯反轉掃描式顯示方法及其裝置
US11302272B2 (en) Display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for the display device for reducing power consumption and improving display effect
CN102577405A (zh) 自动立体显示装置
US9116357B2 (en) Hybrid multiplexed 3D display and displaying method thereof
US8289351B2 (en) Method for driving a display
JP2006301043A (ja) 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US20130050293A1 (en) Multi-primary display with active backlight
CN110599962B (zh) 不同颜色序列Delta型子像素显示面板的渲染方法
CN106531101A (zh) 显示面板及具有该显示面板的显示装置
US20140049573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US20140043353A1 (en) Image display device and image display method
TWI467530B (zh) 顯示器驅動方法
CN109817158A (zh) 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装置及显示装置
TW201633287A (zh) 顯示裝置及顯示驅動方法
CN108873442B (zh) 显示装置及其驱动方法
US8687143B2 (en) Multi-primary display with area active backlight
TWI424416B (zh) 顯示裝置及其驅動方法
CN113759589A (zh) 显示装置
KR100928267B1 (ko) 입체 영상 디스플레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