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61915B - 辨識系統和方法、行動裝置,以及週邊裝置 - Google Patents

辨識系統和方法、行動裝置,以及週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61915B
TWI461915B TW101132661A TW101132661A TWI461915B TW I461915 B TWI461915 B TW I461915B TW 101132661 A TW101132661 A TW 101132661A TW 101132661 A TW101132661 A TW 101132661A TW I461915 B TWI461915 B TW I46191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ine
impedance
power
coupled
impedance modul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326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37565A (zh
Inventor
Williams Rodney Owen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1337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37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6191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6191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8SIGNALLING
    • G08CTRANSMISSION SYSTEMS FOR MEASURED VALUES, CONTROL OR SIMILAR SIGNALS
    • G08C19/00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 G08C19/02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signal transmitted is magnitude of current or voltage
    • G08C19/04Electric signal transmission systems in which the signal transmitted is magnitude of current or voltage using variable resista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4Supports for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Description

辨識系統和方法、行動裝置,以及週邊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電子裝置。
多年來,可攜式手持裝置及其週邊元件變得十分普及。最近的需求是希望這些裝置可以自行辨識出何種週邊元件連接其上。辨識週邊元件的常用方式是使用一專門之介面。然而,此類的介面使用將牽涉到許多難題,例如擺放位置的考量,以及其缺乏統一標準。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辨識系統,包括:一第一裝置,包括一第一電源線和一第一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連接器耦接至該第一電源線;以及一第二裝置,包括一第二電源線和一第二連接器,其中該第二連接器耦接至該第二電源線,而該第二連接器接合該第一連接器,使該第一裝置和該第二裝置進行溝通,其中:該第一裝置可調變該第一電源線上所表現之阻抗;以及該第二裝置可偵測該調變過的阻抗,並關聯該調變過的阻抗與該第一裝置之一識別。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行動裝置,適用於與一週邊元件進行溝通,包括:一USB連接器;一電源線,耦接至該USB連接器;一電池充電電路,耦接至該電源線,並可透過該電源線取得電力,以對該行動裝置之一電池進 行充電;以及一裝置偵測系統,電容耦合至該電源線,可偵測施加於該電源線之一阻抗調變,其中該阻抗調變由連接至該USB連接器之一週邊元件施加於該電源線,並關聯該阻抗調變與該週邊元件之一識別。
在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週邊元件,連接至一行動裝置,包括:一USB連接器;一電源線,耦接至該USB連接器;以及一阻抗調變系統,電容耦合至該電源線,可在該電源線上施加一阻抗調變,其中該阻抗調變關聯於該週邊元件之一識別。
在另一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辨識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經由一第一裝置,偵測由一第二裝置所提供之一阻抗調變;以及經由該第一裝置,關聯該阻抗調變與既定之阻抗調變,以決定該第二裝置之一識別。
在總結本發明的各種實施方式後,本發明將更詳細地以敘述和圖式的方式說明。即使本說明書與這些圖式相關,它們並不用以限制揭露的實施例。相反的,這是為了涵蓋各種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的變化和修改,實際保護範圍應以申請專利範圍為準。
本發明提供一種裝置辨識之系統、裝置和方法。大致而言,一頻域窗(Frequency Domain Window)係作為一通道,用以提供裝置偵測之溝通。在一些實施例中,此類頻域窗係以一裝置之形式實施,該裝置具有施加於一電源線上之一高頻振盪信號。該電源線係透過一介面傳送該高頻 振盪信號至耦接於該裝置之另一裝置(例如:一週邊元件)。根據該高頻振盪信號,該週邊元件可產生一阻抗調變(Impedance Modulation),該阻抗調變可由該裝置辨識。值得注意的是,該阻抗調變對應於屬於該週邊元件之一資訊,例如:樣式、模板,或(且)顏色,以及其他。在一些實施例中,關於該週邊元件之資訊可用於改變該裝置之操作方式。例如,該裝置可用該資訊來改變該裝置之一顯示器之背景顏色。
另外,使用阻抗調變來和一裝置溝通之一資訊,可屬於該週邊元件之一目前狀態。例如,該週邊元件可包括一感測器,其用以偵測該裝置之一識別,如溫度或溼度。對應於偵測狀態之該資訊可以編碼入該阻抗調變中。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辨識系統之示意圖。如第1圖所示,辨識系統100包括第一裝置102和第二裝置104。第一裝置102包括一阻抗調變系統105,其透過一連接線108(例如:電源線)與一連接器106(例如:通用串列匯流排連接器Universal Serial Bus Connector,以下簡稱USB連接器)進行溝通。第二裝置104包括一裝置偵測系統109,其透過另一連接線112與另一連接器110進行溝通。前述連接器皆可調整尺寸和形狀,使彼此能互相連接,而令第一裝置102、第二裝置104能互相進行電性通訊或溝通。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之連接線係與一電池充電子系統(未圖示)相關聯。
在操作上,第一裝置102之阻抗調變系統105可調變連接線108上所表現之阻抗,其傳導至第二裝置104。第 二裝置104之裝置偵測系統109可用於偵測該調變過的阻抗。第二裝置104之裝置偵測系統109亦可關聯該調變過的阻抗與該第一裝置之一識別。
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辨識方法之流程圖,該辨識方法可由第1圖所示之辨識系統100所執行。如第2圖所示,該辨識方法由步驟120開始,提供一阻抗調變。例如,該阻抗調變可由一第一裝置(例如:一週邊元件)提供,且該阻抗調變係施加於一電源線。在步驟122,經由電性連接至該第一裝置之一第二裝置,偵測該阻抗調變。在一些實施例中,前述裝置之間的電性連接可用於電池充電、執行偵測,或是功能強化。接著,在步驟124,該阻抗調變係用於決定該第一裝置之識別。例如,該阻抗調變與複數個既定阻抗調變相關聯,以決定該第一裝置之識別,其中該第一裝置提供該阻抗調變。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應於該等既定阻抗調變之一資訊係儲存於可執行該關聯程序之裝置之記憶體中。
第3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第二裝置104實施於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之示意圖。必須注意的是,第二裝置104可執行第2圖所示之步驟122、124,或是其他可能之步驟。
如第3圖所示,第二裝置104包括一處理裝置132、一輸入輸出介面134、一顯示器136、一觸控螢幕介面138、一網路介面140、一記憶體142、一操作系統144、一大量儲存裝置146,前述各元件係透過一本地資料匯流排148互相連接。值得注意的是,本地資料匯流排148可包括複數條匯流排。另外,第二裝置104包括裝置偵測系統109。
處理裝置132可以包括任何客製化或是商業上易取得的處理器、中央處理單元(CPU)、關於一行動裝置之多種處理器中的一輔助處理器(Auxiliary)、半導體微處理器(微晶片)、巨處理器(Macro-Processor)、一或複數個特定應用整合式電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s)、複數個適合之數位邏輯閘,或是其他種類的已知電子組態,其可包括單一或組合之分離元件而與運算裝置的整體操作相連結。
記憶體142可包括任何揮發性記憶體元件(例如:隨機存取記憶體,像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DRAM、靜態隨機存取記憶體SRAM等等)或是非揮發性記憶體元件。記憶體142通常包括原生操作系統144(Native Operating System)216、模擬系統(Emulation System),或是適用於任何操作系統或(且)模擬硬體平台(Emulated Hardeware Platforms)之模擬應用程式(Emulated Application)、模擬操作系統(Emulated Operating System)等等。例如,應用程式可以包括特定應用軟體,其包括行動裝置之部分或是全部元件。在這些實施例中,這些組成元件(軟體)可以儲存於記憶體142中,並由處理裝置132執行之。值得注意的是,與該等既定阻抗調變相關聯之資訊,以及和該等既定阻抗調變相關聯之裝置或(且)識別,皆可以儲存於記憶體142中。
本技術領域人士應能理解,記憶體142通常可以包括其他元件,但此處為了簡潔圖示說明而未顯示。必須注意的是,在本說明書中,可用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 (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Medium)儲存一或多個程式來操作上述步驟,而這些程式可由相關之系統或裝置執行之。
觸控螢幕介面138可用以偵測顯示器136之顯示區域之一觸碰,並提供觸控輸入之功能,例如:螢幕按鍵、螢幕選單、螢幕鍵盤等等,讓使用者可以用觸控的方式進行操作。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行動裝置更可包括一加速計(Accelermeter),其用以偵測該行動裝置之移動或震動。
再參考第3圖,網路介面140可包括各種元件,其用於透過一網路環境傳送或(且)接收資料。當前述元件以應用程式的方式實施時,其可儲存於非暫時性電腦可讀媒體中,並由處理裝置132執行之。
若以軟體方式實施,本發明之方法流程圖中每一個方塊可代表一模組、片段或部分之程式碼,其包括儲存於非暫時性之電腦可讀媒體之程式指令,用以實施特定的邏輯功能。關於這方面,程式指令可實施於原始碼(Source Code)當中,其包括撰寫於程式語言或是機器碼之狀態,這些程式語言或是機器碼包括許多適當的執行程系統可辨識之指令,例如:第1圖所示之第二裝置104。機器碼亦可由原始碼轉換而來。若以硬體方式實施,每一方塊可代表一電路,或是複數個相關聯之電路以實施特定的邏輯功能。即方法流程圖具有特定的執行次序,必須理解的是實際的執行次序可以和圖中所示的不同。
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包括阻抗調變系統之裝置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週邊元件150係 用以連接一行動裝置。如第4圖所示,週邊元件150包括一USB連接器152、電性連接至USB連接器152之一電源線154,以及一阻抗調變系統156。阻抗調變系統156係電容耦合至電源線154(例如:VBUS),且可於一頻域(Frequency Domain)中調變電源線154上所表現之阻抗,該頻域等於或近似於一載波頻率。在本實施例中,編碼進該阻抗調變之一資訊係對應於週邊元件150之識別。
第4圖所示之阻抗調變系統156包括一功率轉換器160、一振盪器162、一脈衝序列產生器(Pulse Sequencer)164,以及一阻抗調變器166。功率轉換器160可儲存擷取自該行動裝置施加於電源線154上之振盪的能量,將於之後之實施例中詳述。根據所接收之該能量,振盪器162產生一調變頻率。脈衝序列產生器164產生一重複資料序列,而阻抗調變器166(例如:電晶體)再將該重複資料序列以阻抗修正(Impedance Modifier)之形式施加於一載波信號(Carrier Signal)中。在本實施例中,阻抗調變系統166電容耦合至電源線154(透過一低阻抗電容器165),可調變電源線154上所表現之阻抗,其中電源線154可用以對耦接之一裝置(例如:手機)進行充電。在一些實施例中,阻抗調變器166至少部分經由施加於行動裝置之電源線並傳送至週邊元件150之振盪所提供之電荷來供應電力。
在第4圖所示之實施例中,該調變頻率為15kHz,而該重複資料序列的內容皆為0。特別的是,阻抗調變器166係週期性地開關(例如:導通或不導通一電晶體),以產生交替之高低阻抗。在其他實施例中,各種不同的調變頻率 皆可使用。
週邊元件150亦可包括一感測器169,以偵測週邊元件150之識別。在本實施例中,感測器169可用以偵測週邊元件150之操作溫度,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用於偵測週邊元件150之其他一或複數個識別。對應於感測之識別之一資訊(在本實施例中為溫度)可以被編碼入該阻抗調變中。例如,根據接受之該資訊其指示週邊元件150係操作於高於一臨界值之溫度,耦接至週邊元件150之一裝置可切斷週邊元件150之充電操作。
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包括裝置偵測系統180之行動裝置170之示意圖。在本實施例中,行動裝置170係用以連接另一裝置(例如:第4圖所示之週邊元件150)。如第5圖所示,行動裝置170(例如:智慧型手機)包括一連接器172、電性連接至連接器172之一電源線174,以及電性連接至電源線174之一電池充電電路176。電池充電電路176係用以透過電源線174接收電力,並可對行動裝置170之一電池178進行充電。值得注意的是,對電池充電之一電力供應信號可先經過濾處理(在本實施例中經由串聯之電感器179進行過濾),以減少進入充電電路之漣波(Ripple),並降低不必要之輻射。
行動裝置170亦可包括一裝置偵測系統180,其透過一電容器182電容耦合至電源線174。裝置偵測系統180偵測施加於電源線174之一阻抗調變,並關聯該阻抗調變與提供該阻抗調變之一裝置之一識別。裝置偵測系統180包括一信號調節器184、一類比數位轉換器186,以及一處 理器188。
在操作上,信號調節器184將該阻抗調變與電源線174所傳送之一電源信號隔離開。類比數位轉換器186耦接至信號調節器184,並由信號調節器184接收一調節信號。根據該調節信號,類比數位轉換器186提供一數位信號給處理器188,其中該數位信號對應於該阻抗調變。處理器188接收該數位信號,並關聯該數位信號與提供該阻抗調變之一裝置之一識別。必須注意的是,由類比數位轉換器186所取得之資料不會受到電池充電器,或其他使用USB連接器之週邊元件之影響,這是因為參考等級(Reference Level)之量測通常早於阻抗調變開始。為了圖式完整,在本圖中顯示一USB收發器,其可監控USB電源線VBUS,以判斷其是否位於一可容忍範圍內。
第6A圖係顯示根據第5圖所述之裝置偵測系統180之輸入信號之信號波形圖。值得注意的是,裝置偵測系統180之一輸入信號係對應於週邊元件150之阻抗調變系統156之輸出信號,其中週邊元件150連接至行動裝置170。第6B圖係顯示根據第5圖所述之類比數位轉換器186之輸入信號之信號波形圖。
如第6A、6B圖所示,該等輸入信號分別包括充電相位190、192、參考相位194、196,以及阻抗調變相位198、200。充電相位190、192分別對應於一段時間,於該時間中,週邊元件150之阻抗調變系統156(例如:功率轉換器)正進行充電。在一些實施例中,此充電過程可經由行動裝置170所提供之信號振盪所完成。參考相位194、196對應 於早於信號調變之區間,在該區間中展示阻抗之一參考等級。阻抗調變相位198、200對應之區間中,週邊元件150將阻抗調變套用至電源線174。必須注意的是,在一些實施例中,關於該阻抗調變之脈衝序列產生器164可選擇性地調整,例如改變週邊元件150之通訊狀態。
如前所述,一些裝置可提供信號振盪來對週邊元件150之阻抗調變系統156進行充電。例如,參考第5圖所示之實施例,行動裝置170更包括一振盪器210,其用以提供給裝置使用之複數個振盪信號。例如,該等振盪信號可位於13MHz到48MHz之頻帶。在本實施例中,該等振盪信號之一者(例如:19.2MHz之緩衝信號)耦合至連接線212,而連接線212連接至電容器182。該振盪信號係與已知之一源電阻值(Source Resistance)相關聯,該源電阻值由一串聯電阻器所提供(例如:電阻器214)。值得注意的是,該源電阻值必須要夠大,以允許由週邊元件阻抗中之時間變化產生之調幅,而該源電阻值也必須要夠小,以允許由週邊元件從載波信號作電源回復。因此,該振盪信號係耦合通過週邊元件150之連接器152,經由提供操作阻抗調變系統156之能量來開啟裝置之間的溝通過程。
在以上的敘述中,裝置辨識之過程可以理解為開啟一行動裝置和一週邊元件之間的電性連接,並致能一時脈緩衝器(Clock buffer)。該時脈緩衝器將阻抗調變產生之負載變化,以及其他屬於時脈信號之電路進行隔離。該時脈緩衝器亦提供足夠之驅動力以維持週邊元件偵測系統之功能性。一些時間是給週邊元件從載波信號中取得能量,以對 阻抗調變系統進行供電。在該些時間中,類比數位轉換器186決定一參考等級,用以對將接收之阻抗調變作比較。根據接收到該阻抗調變,對類比數位轉換器186所讀取的資料進行分析,以決定該阻抗調變之頻率,或(且)調變脈衝序列之頻率。在本實施例中,週邊元件種類可由該頻率定義,而細節可由該脈衝序列定義。例如,週邊元件種類為「Watchband holder」,其關聯到21kHz之頻率,而週邊元件之細節可以解釋為週邊元件之顏色為「藍色」,而週邊元件之樣式為「運動型」。根據所決定之週邊元件之識別,可修正裝置行為以改善使用者的使用經驗。例如,使用者介面模式可以改變。另外,阻抗調變之細節可以進行修正,以增加資料量、改善錯誤校正、減少不必要輻射、或是增強系統之資料傳送和接收。
在一些實施例中,除了以一時脈緩衝器進行之互動,亦可以其他事件來觸發互連裝置之間的溝通。例如,充電偵測、由睡眠模式中回復,或是其他週邊元件之偵測中斷。
第7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與複數個週邊元件互動之裝置之示意圖。如第7圖所示,裝置216係輪流連接到裝置218和裝置220。在本實施例中,裝置216是一行動裝置,而裝置218是一充電器,而裝置220是一揚聲器。
參考第7圖,當行動裝置216未連接到任何其他裝置時,使用者介面222是暗的。然而,當充電器218連接到行動裝置216時,使用者介面222切換模式,使行動裝置216顯示時間和日期。值得注意的是,行動裝置216係經 由阻抗調變辨識出充電器218。充電器218可以在臥室中使用。相對地,當揚聲器220連接到行動裝置216時,使用者介面222切換模式,使行動裝置216顯示關於音樂的資訊,該音樂可由揚聲器220進行播放。
第8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辨識方法之流程圖。如第8圖所示,首先開始,在步驟230,一第一裝置可施加振盪於一電源信號。在步驟232,一第二裝置根據該振盪,施加複數個阻抗調變於該電源信號。在步驟234,該第一裝置偵測該等阻抗調變。在步驟236,根據該等阻抗調變,決定該第二裝置之至少一識別。最後,在步驟238,至少部分根據該第二裝置之該識別,選擇性地改變該第一裝置之一操作模式。
必須說明的是,本說明書和圖式中的「第一裝置」、「第二裝置」僅用以表示不同之二裝置,無先後次序之含義,亦無特定之對應關係。在本說明書內文、圖式及其後之申請專利範圍中,亦可能因提及的順序不同,而將「第一裝置」與「第二裝置」之名稱對調。
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辨識系統
102‧‧‧第一裝置
104‧‧‧第二裝置
105‧‧‧阻抗調變系統
106、110、152、172‧‧‧連接器
108、112、212‧‧‧連接線
109‧‧‧裝置偵測系統
132‧‧‧處理裝置
134‧‧‧輸入輸出介面
136‧‧‧顯示器
138‧‧‧觸控螢幕介面
140‧‧‧網路介面
142‧‧‧記憶體
144‧‧‧操作系統
146‧‧‧大量儲存裝置
148‧‧‧本地資料匯流排
150‧‧‧週邊元件
154、174‧‧‧電源線
156‧‧‧阻抗調變系統
160‧‧‧功率轉換器
162、210‧‧‧振盪器
164‧‧‧脈衝序列產生器
166‧‧‧阻抗調變器
168、182‧‧‧電容器
169‧‧‧感測器
170‧‧‧行動裝置
176‧‧‧電池充電電路
178‧‧‧電池
179‧‧‧電感器
180‧‧‧裝置偵測系統
184‧‧‧信號調節器
186‧‧‧類比數位轉換器
188‧‧‧處理器
210‧‧‧振盪器
214‧‧‧電阻器
190、192‧‧‧充電相位
194、196‧‧‧參考相位
198、200‧‧‧阻抗調變相位
216‧‧‧行動裝置
218‧‧‧充電器
220‧‧‧揚聲器
222‧‧‧使用者介面
第1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辨識系統之示意圖;第2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辨識方法之流程圖;第3圖係顯示第1圖所示之第二裝置實施於智慧型手機(行動裝置)之示意圖;第4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包括阻抗調變系統之裝置之示意圖;第5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包括裝置偵測系統之行動裝置之示意圖;第6A圖係顯示根據第5圖所述之裝置偵測系統之輸入信號之信號波形圖;第6B圖係顯示根據第5圖所述之類比數位轉換器之輸入信號之信號波形圖;第7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所述之與複數個週邊元件互動之裝置之示意圖;第8圖係顯示根據本發明另一實施例所述之辨識方法之流程圖。
100‧‧‧辨識系統
102‧‧‧第一裝置
104‧‧‧第二裝置
105‧‧‧阻抗調變系統
106、110‧‧‧連接器
108、112‧‧‧連接線
109‧‧‧裝置偵測系統

Claims (18)

  1. 一種辨識系統,包括:一第一裝置,包括一第一電源線和一第一連接器,其中該第一連接器耦接至該第一電源線;以及一第二裝置,包括一第二電源線和一第二連接器,其中該第二連接器耦接至該第二電源線,而該第二連接器接合該第一連接器,使該第一裝置和該第二裝置進行溝通,其中:該第一裝置可調變該第一電源線上所表現之阻抗;以及該第二裝置可偵測該調變過的阻抗,並關聯該調變過的阻抗與該第一裝置之一識別;該第一裝置更包括一第一振盪器,而該第二裝置更包括一第二振盪器;該第二振盪器耦接至該第二電源線,並可施加振盪於該第二電源線;該第一裝置可回應該第一電源線上之振盪,其對應在該第二電源線上之所施加之振盪;該第一振盪器電容耦合至該第一電源線;以及該第二振盪器電容耦合至該第二電源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第一裝置更包括一阻抗調變器,該阻抗調變器電容耦合至該第一電源線,而該阻抗調變器至少部份經由施加於該第二電源線並傳送至該第一裝置之該等振盪所提供之電荷來供應電力。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第一裝置為一週邊元件,而該第二裝置為一行動裝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行動裝置為一手機。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第二裝置更包括一電池充電電路,該電池充電電路耦接至該第二電源線;以及該第一裝置可經由提供電力給該電池充電電路,對該第二裝置進行充電。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辨識系統,其中該第一連接器和該第二連接器分別為一USB連接器。
  7. 一種行動裝置,適用於與一週邊元件進行溝通,包括:一USB連接器;一電源線,耦接至該USB連接器;一電池充電電路,耦接至該電源線,並可透過該電源線取得電力,以對該行動裝置之一電池進行充電;以及一裝置偵測系統,電容耦合至該電源線,可偵測施加於該電源線之一阻抗調變,其中該阻抗調變由連接至該USB連接器之一週邊元件施加於該電源線,並關聯該阻抗調變與該週邊元件之一識別。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裝置偵測系統更包括:一信號調節器,可將該阻抗調變與該電源線所傳送之一電源信號隔離; 一類比數位轉換器,耦接至該信號調節器,可由該信號調節器接收一調節信號,且根據該調節信號產生對應於該阻抗調變之一數位信號;以及一處理器,可接收該數位信號,並根據該數位信號關聯該數位信號與該週邊元件之該識別。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行動裝置係用於一智慧型手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裝置,更包括:一振盪器,電容耦合至該電源線,可施加一振盪於該電源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行動裝置,其中該行動裝置係可至少部份根據該週邊元件之該識別,選擇性地改變一操作模式。
  12. 一種週邊裝置,連接至一行動裝置,包括:一USB連接器;一電源線,耦接至該USB連接器;以及一阻抗調變系統,電容耦合至該電源線,可在該電源線上施加一阻抗調變,其中該阻抗調變關聯於該週邊元件之一識別。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週邊裝置,其中該阻抗調變系統更包括一功率轉換器,該功率轉換器可儲存擷取自該行動裝置施加於該電源線上之振盪的能量。
  14. 一種辨識方法,包括下列步驟:經由一第一裝置,偵測由一第二裝置所提供之一阻抗調變;以及 經由該第一裝置,關聯該阻抗調變與既定之阻抗調變,以決定該第二裝置之一識別;其中:該第一裝置包括一第一電源線和一第一振盪器,而該第二裝置包括一第二電源線和一第二振盪器;該第二振盪器耦接至該第二電源線,並可施加振盪於該第二電源線;該第一裝置可回應該第一電源線上之振盪,其對應在該第二電源線上之所施加之振盪;該第一振盪器電容耦合至該第一電源線;以及該第二振盪器電容耦合至該第二電源線。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辨識方法,更包括:透過該第一裝置與該第二裝置之接合之二連接器,將該阻抗調變由該第二裝置傳導至該第一裝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辨識方法,其中該阻抗調變係施加於一電源信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辨識方法,更包括:利用該電源信號對該第一裝置進行充電。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辨識方法,更包括:經由該第一裝置,施加振盪於該電源信號;以及利用該振盪開始該阻抗調變。
TW101132661A 2012-03-08 2012-09-07 辨識系統和方法、行動裝置,以及週邊裝置 TWI46191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3/414,777 US9569957B2 (en) 2012-03-08 2012-03-08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involving device identific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37565A TW201337565A (zh) 2013-09-16
TWI461915B true TWI461915B (zh) 2014-11-21

Family

ID=490297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32661A TWI461915B (zh) 2012-03-08 2012-09-07 辨識系統和方法、行動裝置,以及週邊裝置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569957B2 (zh)
CN (1) CN103309822B (zh)
DE (1) DE102013203858B4 (zh)
TW (1) TWI46191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274578B2 (en) * 2012-05-09 2016-03-01 Apple Inc. Enable power from an accessory to a host device based on whether the accessory is able to alter an electrical characteristic of the power path
US10305293B2 (en) * 2014-05-23 2019-05-2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US20190354154A1 (en) * 2018-05-18 2019-11-21 Hewlett Packard Enterprise Development Lp Inductors
GB2602140A (en) * 2020-12-18 2022-06-22 Buddi Ltd A wearable device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07602A (en) * 2003-06-11 2005-02-16 Research In Motion Ltd Universal serial bus charger for a mobile device
US20110043162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Charger and portab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Family Cites Families (2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870863A (en) * 1987-09-17 1989-10-03 Square D Company Modular switch device
GB2281830B (en) * 1993-09-11 1998-08-1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I/q-modulator and i/q-demodulator
FI96465C (fi) * 1994-05-16 1996-06-25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Menetelmä ja kytkentäjärjestely kannettavan laitteen ladattavien akkujen laturin tunnistamiseksi
JP3673015B2 (ja) * 1996-04-26 2005-07-20 沖電気工業株式会社 半導体装置における周辺デバイス識別方法
US5783926A (en) * 1996-11-05 1998-07-21 Ericsson, Inc.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accessories connected to radiotelephone equipment
US5781077A (en) * 1997-01-28 1998-07-14 Burr-Brown Corporation Reducing transformer interwinding capacitance
US5859522A (en) * 1997-07-16 1999-01-12 Motorola, Inc. Accessory identific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DE19914004B4 (de) 1999-03-29 2005-04-14 Robert Bosch Gmbh Identifizierbares elektrisches Bauteil mit Verfahren zur Identifikation und Auswerteeinheit
US6489752B1 (en) * 2001-05-25 2002-12-03 Black & Deck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US7890284B2 (en) 2002-06-24 2011-02-15 Analog Devices, Inc. Identific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ognizing any one of a number of different types of devices
US20060043937A1 (en) * 2004-08-31 2006-03-02 Joseph Patino Method and system for obtaining ambient temperatures
US7680961B2 (en) 2005-10-25 2010-03-1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Device recognition system and method
US8296565B2 (en) * 2006-03-27 2012-10-23 Kyocera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protocol for device authentication
US7734841B2 (en) * 2006-06-30 2010-06-08 Palm,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serial bus connectivity
US7965981B2 (en) * 2006-09-29 2011-06-21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Device and method for content searching between peer devices
KR100833198B1 (ko) * 2007-03-09 2008-05-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하드디스크 드라이브의 ber 기준 설정 방법 및 번인테스트 방법
CN100495377C (zh) * 2007-03-09 2009-06-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检测插入外设类型的方法和终端接口
GB2453405B (en) * 2007-06-15 2012-08-08 Apple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device-to-device handshaking through a power supply signal
US7825625B2 (en) * 2007-06-29 2010-11-02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charging device with reflected power communication
US7948246B2 (en) * 2007-10-31 2011-05-24 Sony Ericsson Mobile Communications Ab Electronic device utilizing impedance and/or resistance identification to identify an accessory device
US8385822B2 (en) * 2008-09-26 2013-02-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Orientation and presence detection for use in configuring operations of computing devices in docked environments
US8174380B2 (en) * 2009-06-16 2012-05-08 Apple Inc. Electronic device dock with replicating status indicator
US8069356B2 (en) * 2010-01-06 2011-11-29 Apple Inc. Accessory power management
US8442588B2 (en) * 2010-09-08 2013-05-14 Apple Inc. Systems having cables with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apabilities
US20120082246A1 (en) * 2010-09-30 2012-04-05 What-Trend Technology Corp. Ltd. Signal transmitting device, signal receiving device, signal transceiver device and signal transmission method
TW201216070A (en) 2010-10-14 2012-04-16 Asustek Comp Inc Host apparatus, management method and control circuit for universal serial bus
US8683090B2 (en) * 2012-04-19 2014-03-25 Apple Inc.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whether an accessory includes particular circuitry
KR102049781B1 (ko) * 2013-02-26 2019-11-2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단말기의 어플리케이션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와 이를 지원하는 이어폰 장치 및 어플리케이션 제어 시스템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07602A (en) * 2003-06-11 2005-02-16 Research In Motion Ltd Universal serial bus charger for a mobile device
US20110043162A1 (en) * 2009-08-19 2011-02-24 Richtek Technology Corp. Charger and portable device hav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DE102013203858B4 (de) 2015-01-08
CN103309822B (zh) 2015-11-25
CN103309822A (zh) 2013-09-18
TW201337565A (zh) 2013-09-16
DE102013203858A1 (de) 2013-09-12
US9569957B2 (en) 2017-02-14
US20130234839A1 (en) 2013-09-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593868B (zh) 一种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及移动终端
KR101351575B1 (ko) 이어폰 포트를 이용한 신호 처리 시스템 및 방법
CN111124158B (zh) 一种信息输入设备、终端及其控制方法、芯片
JP6472196B2 (ja) センサ信号処理回路及びセンサ信号処理方法
CN101853102B (zh) 一种触控设备配置参数的自动生成方法、系统
AU201921337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controlling communication connection with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controlling same
TWI461915B (zh) 辨識系統和方法、行動裝置,以及週邊裝置
CN109409187A (zh) 使用显示光获取生物识别信息的电子设备及其操作方法
CN108614646A (zh) 触控装置及其触控检测集成电路
CN106447855A (zh) 一种基于摇一摇开锁的方法及终端设备
KR20150028762A (ko) 근접 감지를 이용한 제스처링 구조
EP394051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touch sensor and method for driving touch sensor included in electronic device
CN104376711B (zh) 一种快速配置移动终端红外遥控器的方法及装置
CN109412704A (zh) 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558804A (zh) 指纹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2191345B1 (ko) 전자 기기의 입력 장치, 방법 및 시스템
KR102207110B1 (ko) 메모리 초기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US1099020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pen input device and method of operating the same
US11328469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drawing environment
US20160056902A1 (en) Systems for module and modular mobile electronic device testing
CN108877875B (zh) 生理传感器装置、方法及系统
CN115756530A (zh) 设备升级方法、装置、存储介质、电子设备及服务器
US20200244750A1 (en) System for processing user data and controlling method thereof
CN104122820A (zh) 传感器接口芯片及传感器信号检测系统
CN112789782A (zh) 电子装置和用于无线充电的电力控制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