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9769B - 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59769B
TWI459769B TW099146934A TW99146934A TWI459769B TW I459769 B TWI459769 B TW I459769B TW 099146934 A TW099146934 A TW 099146934A TW 99146934 A TW99146934 A TW 99146934A TW I459769 B TWI459769 B TW I45976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voltage
unit
gain
valu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4693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28304A (en
Inventor
Wei Yung Chen
Original Assignee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Phison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914693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59769B/zh
Priority to US13/028,192 priority patent/US8422545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2283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283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597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5976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5/03012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 H04L25/03019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adaptive, i.e. capable of adjustment during data reception
    • H04L25/0305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operating in the time domain adaptive, i.e. capable of adjustment during data reception with a recursive structur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c Digital Transmission (AREA)
  • Cable Transmission Systems, Equalization Of Radio And Reduction Of Echo (AREA)

Description

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及其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等化電路及其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適應化等化電路(adaptive equalizer)及其方法。
一般而言,對於高速傳輸的訊號,經過通道(channel)之後,訊號強度可能會衰減,以致於造成訊號強度太小、雜訊擾動(jitter)太大,進而傳輸結果會造成誤碼率增加,影響通訊品質。圖1即繪示訊號在電子系統中各部份的傳輸波形及其眼圖(eye diagram)。請參照圖1,訊號S1在經過電子系統100發送端的驅動器110強化之後,進入通道130傳輸,在進入通道傳輸之前,由驅動器110輸出之眼圖可以發現,此時訊號S1具有良好的訊號品質。但經過通道傳輸之後,訊號S1在通道130的輸出端即產生了衰減,如通道130輸出之眼圖所示,其訊號品質因衰減及雜訊擾動而劣化。
為解決上述問題,最常見的方式例如是在電子系統100的接收端配置一連續時間線性等化器120(Continuous time linear equalizer,CTLE)。等化器120會提高訊號S1的高頻增益(high frequency boosting),以補償通道損失(channel loss),提升訊號品質。由等化器120輸出之眼圖可以發現,經補償後的訊號S1與驅動器110輸出的訊號S1具有近似的良好品質。
但對實際應用而言,通道損失並非固定,習知的補償方式必須要有可適應化控制(adaptive control)裝置來偵測高頻補償是否達到最佳化。而現行許多架構對可適應化控制的實用有許多的限制,諸如電路架構太複雜、每秒千兆位元組(Gbps)的傳輸速度實現困難、或量產的補償準確度不高等限制。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具有簡易的電路架構,可有效補償通道損失。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適應化等化方法,至少適於上述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可有效補償通道損失。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適應化等化電路,適於補償一通道傳輸之訊號。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包括一訊號增益單元(signal booster)、一放大單元以及一可適應化控制迴路(adaptive control loop)。訊號增益單元接收所述訊號,調整對所述訊號之增益,並輸出調整後之所述訊號。放大單元耦接訊號增益單元,放大並輸出所述訊號至下一級電路。可適應化控制迴路耦接訊號增益單元,偵測訊號之封包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值,並輸出一調整訊號,藉此透過調整該訊號增益單元之增益值而改變最大值或最小值,使最大值及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一特定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適應化控制迴路包括一第一比較單元。第一比較單元耦接訊號增益單元,接收所述訊號,對所述訊號進行整流,並比較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與一儲存電壓。第一比較單元依據比較結果輸出對應於電壓峰值之儲存電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適應化控制迴路更包括一第二比較單元。第二比較單元耦接第一比較單元,調整對應於電壓峰值之儲存電壓,並比較調整後的儲存電壓與電壓峰值,以輸出一控制訊號,並藉此調整訊號增益單元之增益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適應化控制迴路更包括一準位控制單元。準位控制單元耦接第二比較單元,依據控制訊號輸出調整訊號至訊號增益單元,以調整訊號增益單元之增益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若調整後的儲存電壓大於或等於電壓峰值,準位控制單元增加調整訊號之位元數。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若調整後的儲存電壓小於電壓峰值,準位控制單元停止增加調整訊號之位元數。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調整訊號之位元數增加時,訊號增益單元提高訊號之高頻增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訊號之高頻增益提高時,可適應化控制迴路調整最小值,使最大值及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特定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調整訊號之位元數增加時,訊號增益單元降低訊號之低頻增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訊號之低頻增益降低時,可適應化控制迴路調整最大值,使最大值及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特定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比較單元包括一整流器、一第一比較器以及一電壓儲存單元。整流器耦接訊號增益單元,接收所述訊號,對所述訊號進行整流,並輸出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第一比較器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第一比較器之第一輸入端耦接整流器,以接收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第一比較器之第二輸入端接收儲存電壓。第一比較器比較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與儲存電壓,以輸出一比較訊號。電壓儲存單元耦接第一比較器之第二輸入端及輸出端,接收比較訊號,並提供儲存電壓至第一比較器及第二比較單元,其中儲存電壓之大小受控於比較訊號。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比較單元包括一運算單元以及一第二比較器。運算單元耦接電壓儲存單元,調整對應於電壓峰值之儲存電壓。第二比較器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第二比較器之第一輸入端耦接整流器,以接收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第二比較器之第二輸入端耦接運算單元,以接收調整後的儲存電壓。第二比較器比較調整後的儲存電壓與電壓峰值,以輸出控制訊號。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電壓儲存單元包括一電流源、一開關元件以及一電容。電流源提供一充電電流。開關元件耦接電流源及第一比較器之輸出端,依據比較訊號開啟或關閉。電容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電容之第一端耦接開關元件及第一比較器之第二輸入端,以提供儲存電壓至第一比較器。電容之第二端接地。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大於儲存電壓時,第一比較器輸出高準位之比較訊號,以開啟開關元件,使電流源對電容充電。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小於或等於儲存電壓時,第一比較器輸出低準位之比較訊號,以關閉開關元件。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小於或等於儲存電壓時,電容提供對應於電壓峰值之儲存電壓至第二比較單元。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適應化等化方法,適於補償一通道傳輸之訊號。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包括:接收所述訊號,調整對訊號之增益,並輸出調整後之訊號;放大並輸出所述訊號至下一級電路;以及偵測訊號之封包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並透過調整對訊號之增益值而改變最大值或最小值,使最大值及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一特定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偵測訊號之封包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步驟包括:接收所述訊號,對訊號進行整流;比較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與一儲存電壓;以及依據比較結果輸出對應於電壓峰值之儲存電壓。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調整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步驟包括:調整對應於電壓峰值之儲存電壓;以及比較調整後的儲存電壓與電壓峰值,以輸出一控制訊號。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調整最大值或最小值的步驟更包括:依據控制訊號輸出一調整訊號至訊號增益單元,以調整訊號增益單元之增益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若調整後的儲存電壓大於或等於電壓峰值,增加調整訊號之位元數。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若調整後的儲存電壓小於電壓峰值,停止增加調整訊號之位元數。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調整訊號之位元數增加時,提高訊號之高頻增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訊號之高頻增益提高時,調整最小值,使最大值及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特定值。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調整訊號之位元數增加時,降低訊號之低頻增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當訊號之低頻增益降低時,調整最大值,使最大值及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特定值。
基於上述,在本發明之範例實施例中,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具有簡易的電路架構,藉由其等化方法,毋需利用複雜的電路,任何資料圖樣(data pattern)都可使用,毋需預先偵測其圖樣,可有效補償通道損失。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2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的方塊示意圖。請參考圖2A。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可適應化等化電路200適於補償一通道傳輸之訊號S2。可適應化等化電路200包括一訊號增益單元210、一放大單元220以及一可適應化控制迴路230。
詳細而言,圖2B為圖2A之可適應化控制迴路的電路之一範例實施例。請參考圖2B。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訊號增益單元210例如具有正增益,用以接收經通道傳輸之訊號S2,以提高對訊號S2之高頻增益,並輸出高頻增益被提高之訊號Veq至放大單元220及可適應化控制迴路230。放大單元220耦接訊號增益單元210,用以將訊號Veq放大,並輸出放大後的訊號S2’至下一級電路。可適應化控制迴路230耦接訊號增益單元210,用以偵測訊號S2之封包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並輸出一調整訊號EQ_bits,藉此透過調整訊號增益單元210之增益值而改變其最大值或最小值,使最大值及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一特定值。在此,放大單元220例如是一限制放大器,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圖3為圖2A及圖2B之訊號S2’的封包波形圖。圖4為對應訊號S2’之眼圖。請參考圖2B至圖4。經本範例實施例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200補償之訊號S2’,其訊號封包的最大值max與最小值min之比值大於或等於特定值,以使對應訊號S2’之眼圖可如圖4所示者,呈現良好訊號品質。在此,訊號S2’例如是一無損(lossless)的隨機資料。因此,在偵測訊號S2封包的最大值max與最小值min之比值後,若該比值小於該特定值,則可適應化控制迴路230將調整該比值,使其大於或等於該特定值,以達到補償訊號S2之目的。
詳細而言,本範例實施例之可適應化控制迴路包括一第一比較單元232、一第二比較單元234以及一準位控制單元236。第一比較單元232耦接訊號增益單元210,用以接收訊號Veq,以對其進行整流,並比較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Vpeak與一儲存電壓Va。進而,第一比較單元232依據該比較結果輸出對應於電壓峰值Vpeak之儲存電壓Va。第二比較單元234耦接第一比較單元232,用以調整對應於電壓峰值Vpeak之儲存電壓Va,而得到電壓訊號Vm,並比較調整後的儲存電壓(即電壓訊號Vm)與電壓峰值Vpeak,以輸出一控制訊號Vopa2。準位控制單元236耦接第二比較單元234,依據控制訊號Vopa2輸出調整訊號EQ_bits至訊號增益單元210,以調整訊號S2之高頻內容(high frequency content)。
具體而言,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一比較單元232包括一整流器231、一第一比較器233以及一電壓儲存單元235。整流器231耦接訊號增益單元210,用以接收訊號Veq,對訊號Veq進行整流,並輸出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Vpeak,如圖3所示。在圖3中,粗黑訊號為經整流器231處理之訊號,而電壓峰值Vpeak則對應於訊號封包的最大值max處。換句話說,藉由整流器231之作用,對應於訊號封包的最大值max之電壓峰值Vpeak可被找到,並輸出至第一比較器233進行比較。
第一比較器233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在此,第一輸入端及第二輸入端例如分別是非反向端及反向端,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一比較器233之第一輸入端(+)耦接整流器231,以接收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Vpeak。第一比較器233之第二輸入端(-)接收儲存電壓Va。進而,第一比較器233比較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Vpeak與儲存電壓Va,以輸出一比較訊號Vopa1。
電壓儲存單元235耦接第一比較器233之第二輸入端(-)及輸出端,用以接收比較訊號Vopa1,並提供儲存電壓Va至第一比較器233及第二比較單元234,其中儲存電壓Va之大小受控於比較訊號Vopa1。在本範例實施例中,電壓儲存單元235包括一電流源Is、一開關元件T以及一電容Cp。電流源Is用以提供一充電電流,於開關元件T導通時,對電容Cp充電。開關元件T耦接電流源Is及第一比較器233之輸出端,並受控於比較訊號Vopa1,以依據比較訊號Vopa1準位之高低,而開啟或關閉。電容Cp之一端A耦接開關元件T及第一比較器233之第二輸入端(-),以提供儲存電壓Va至第一比較器233,而電容Cp之另一端接地。在本範例實施例中,電流源Is例如是以電流鏡實現的主動式電流源,而開關元件T例如是一NMOS電晶體開關。
因此,當電壓峰值Vpeak大於儲存電壓Va時,第一比較器233輸出高準位之比較訊號Vopa1,以開啟開關元件T,使電流源Is可對電容Cp充電,提高儲存電壓Va。經過一段時間後,儲存電壓Va持續上升。因此,當電壓峰值Vpeak小於或等於儲存電壓Va時,第一比較器233輸出低準位之比較訊號Vopa1,以關閉開關元件T。此時節點A所紀錄者,即電壓峰值Vpeak之大小。換句話說,當電壓峰值Vpeak小於或等於儲存電壓Va時,電容Cp提供至第二比較單元234者為對應於電壓峰值Vpeak之儲存電壓Va。
應注意的是,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第一比較器233之輸入端及輸出端的耦接關係、開關元件T的種類及電流源Is的實施方式僅用以例示說明,並不用以限定本發明。
由上述第一比較單元232之操作可知,其目的在偵測訊號封包的最大值max。也就是說,訊號S2在進入訊號增益單元210後,一部分的訊號會輸出至整流器231,而第一比較器233會比較電壓峰值Vpeak與儲存電壓Va之大小,以使儲存電壓Va充電至電壓峰值Vpeak。
另一方面,第二比較單元234包括一運算單元237以及一第二比較器239。運算單元237耦接電壓儲存單元235,用以調整對應於電壓峰值Vpeak之儲存電壓Va,其可對電壓峰值Vpeak進行一例如是乘或除的運算。在此,運算單元237係將電壓峰值Vpeak乘一個小於1的值而縮小之。因此,運算單元237除了可用乘法器實施外,亦可用除法器實施。接著,運算單元237輸出運算後的訊號Vm至第二比較器239。
第二比較器239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在此,第一輸入端及第二輸入端例如分別是非反向端及反向端,但本發明不限於此。第二比較器239之第一輸入端(+)耦接整流器231,以接收經整流之訊號的電壓峰值Vpeak。第二比較器239之第二輸入端(-)耦接運算單元237,以接收運算後的訊號Vm。第二比較器239比較調整後的儲存電壓與電壓峰值(即運算後的訊號Vm),以輸出控制訊號Vopa2至準位控制單元236。因此,若調整後的訊號Vm大於或等於電壓峰值Vpeak,準位控制單元236增加調整訊號EQ_bits之位元數,以調整訊號增益單元210之增益值,其方法是調整訊號增益單元中一暫存器之位元值。相反地,若調整後的訊號Vm小於電壓峰值Vpeak,準位控制單元236停止增加調整訊號EQ_bits。
換句話說,在本範例實施例中,當調整訊號EQ_bits之位元數增加時,訊號增益單元210提高訊號S2之高頻增益,並調整其訊號封包之最小值min,以使其最大值max及最小值min之比值不小於特定值。由於調整訊號EQ_bits愈高將增加訊號S2之高頻內容,提高訊號S2封包的最小值min,因此若訊號S2封包的最大值max與最小值min之比值小於特定值時,則可適應化控制迴路230可藉由準位控制單元236調整了最小值min,因而連帶地調整了最大值與最小值之比值,使其大於或等於該特定值,以達到補償訊號S2之目的。
由上述第二比較單元234及準位控制單元236的操作可知,其目的在判斷訊號S2封包的最小值min是否已達到最佳化。也就是說,當電壓峰值Vpeak小於或等於儲存電壓Va時,電容Cp停止充電,儲存電壓Va不再上升。接著,儲存電壓Va乘上一特定倍率後,調整為訊號Vm。繼之,第二比較器239再比較電壓峰值Vpeak與調整後的訊號Vm之大小,以控制準位控制單元236之操作,選擇增加或停止增加調整訊號EQ_bits。
是以,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可適應化等化電路200具有電路架構簡易的特性,可適應化控制迴路230只需利用一整流器及比較器來判讀訊號準位。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訊號增益單元210例如具有正增益,用以接收經通道傳輸之訊號S2,以提高其高頻增益,但本發明並不限於此。
在另一範例實施例中,訊號增益單元例如也可以具有負增益,用以接收經通道傳輸之訊號S2,以降低其低頻增益。換句話說,當調整訊號EQ_bits之位元數增加時,訊號增益單元210降低訊號S2之低頻增益,並調整其訊號封包之最大值max,以使其最大值max及最小值min之比值不小於特定值。因此,若訊號S2封包的最大值max與最小值min之比值小於特定值時,則可適應化控制迴路230可藉由準位控制單元236調整最大值max,因而連帶地調整了最大值max與最小值min之比值,使其大於或等於該特定值,以達到補償訊號S2之目的。
在本範例實施例中,可適應化等化電路200也可以是一混合式的等化電路之實施方式,亦即具有增加高頻增益及降低低頻增益之功能。詳細而言,本範例實施例之訊號增益單元210可分段改變增益值,此時準位控制單元236將調整訊號EQ_bit分為數段。舉例而言,調整訊號EQ_bit若有12個位元,可分為四段,各段有3個位元,正負增益在各段間輪流變化。例如,第一、三段位元為正增益;第二、四段位元為負增益。準位控制單元236在每一次接收到一正的控制訊號時,則增加訊號增益單元210一位元。值得一提的是,本範例實施例各元件之關係彼此依存,因此準位控制單元236在每一次接收到一正的控制訊號時,則增加訊號增益單元210一位元,以增加高頻增益值。類似地,準位控制單元236在每一次接收到一負的控制訊號時,則增加訊號增益單元210一位元,以減少低頻增益值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的步驟流程圖。請參照圖2A至圖5,本範例實施例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包括如下步驟。
首先,在步驟S500中,訊號增益單元210接收訊號S2,調整對訊號S2之增益,並輸出調整後之訊號Veq。接著,在步驟S502中,可適應化控制迴路230偵測訊號S2之封包的最大值max與最小值min,並透過調整對訊號S2之增益值而改變其最大值max或最小值min,使最大值max及最小值min之比值不小於一特定值。值得注意的是,在步驟S500中,訊號增益單元210可以設計需求選擇增加訊號S2之高頻增益或降低其低頻增益。是以,對應訊號增益單元210之增益調整,在步驟S502中,可適應化控制迴路230可調整最大值max或最小值min,使兩者之比值不小於一特定值。之後,在步驟S504中,放大單元220放大並輸出訊號S2’至下一級電路。
另外,本範例實施例的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可以由圖1A~圖4的範例實施例之敘述中獲致足夠的教示、建議與實施說明,因此不再贅述。
綜上所述,在本發明之範例實施例中,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具有簡易的電路架構,藉由其等化方法,毋需利用複雜的電路,任何資料圖樣都可使用,毋需預先偵測其圖樣,可有效補償通道損失。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電子系統
110...驅動器
120...等化器
130...通道
200...可適應化等化電路
210...訊號增益單元
220...放大單元
230...可適應化控制迴路
232...第一比較單元
234...第二比較單元
236...準位控制單元
231...整流器
233...第一比較器
235...電壓儲存單元
237...運算單元
239...第二比較器
Is...電流源
Cp...電容
T...開關元件
EQ_bits...調整訊號
Vm...運算後的訊號
Vopa1...比較訊號
Vopa2...控制訊號
Va...儲存電壓
Vpeak...電壓峰值
Veq...高頻增益被提高之訊號
min...訊號封包的最小值
max...訊號封包的最大值
S1...輸入電子系統的訊號
S2...輸入可適應化等化電路之訊號
S2’...輸出可適應化等化電路之訊號
S500、S502、S504...可適應化等化方法的步驟
圖1繪示訊號在電子系統中各部份的傳輸波形及其眼圖。
圖2A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的方塊示意圖。
圖2B為圖2A之可適應化控制迴路的電路示意圖。
圖3為圖2A及圖2B之訊號S2’的封包波形圖。
圖4為對應訊號S2’之眼圖。
圖5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200...可適應化等化電路
210...訊號增益單元
220...放大單元
230...可適應化控制迴路
Veq...高頻增益被提高之訊號
S2...輸入可適應化等化電路之訊號
S2’...輸出可適應化等化電路之訊號
EQ_bits...調整訊號

Claims (26)

  1. 一種可適應化等化電路,適於補償一通道傳輸之訊號,該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包括:一訊號增益單元,接收該訊號,調整對該訊號之增益,並輸出調整後之該訊號;一放大單元,耦接該訊號增益單元,放大並輸出所述訊號至下一級電路;以及一可適應化控制迴路,耦接該訊號增益單元,偵測該訊號之封包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並輸出一調整訊號,藉此透過調整該訊號增益單元之增益值而改變該最大值或該最小值,使該最大值及該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一特定值。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該可適應化控制迴路包括:一第一比較單元,耦接該訊號增益單元,接收該訊號,對該訊號進行整流,比較經整流之該訊號的電壓峰值與一儲存電壓,並依據該比較結果輸出對應於該電壓峰值之該儲存電壓。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該可適應化控制迴路更包括:一第二比較單元,耦接該第一比較單元,調整對應於該電壓峰值之該儲存電壓,並比較調整後的該儲存電壓與該電壓峰值,以輸出一控制訊號,並藉此調整該訊號增益單元之增益值。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該可適應化控制迴路更包括:一準位控制單元,耦接該第二比較單元,依據該控制訊號輸出該調整訊號至該訊號增益單元,以調整該訊號增益單元之增益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若調整後的該儲存電壓大於或等於該電壓峰值,該準位控制單元增加該調整訊號之位元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若調整後的該儲存電壓小於該電壓峰值,該準位控制單元停止增加該調整訊號之位元數。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當該調整訊號之位元數增加時,該訊號增益單元提高該訊號之高頻增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當該訊號之高頻增益提高時,該可適應化控制迴路調整該最小值,使該最大值及該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該特定值。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當該調整訊號之位元數增加時,該訊號增益單元降低該訊號之低頻增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當該訊號之低頻增益降低時,該可適應化控制迴路調整該最大值,使該最大值及該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該特定值。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該第一比較單元包括:一整流器,耦接該訊號增益單元,接收該訊號,對該訊號進行整流,並輸出經整流之該訊號的電壓峰值;一第一比較器,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該第一輸入端耦接該整流器,以接收經整流之該訊號的電壓峰值,該第二輸入端接收該儲存電壓,該第一比較器比較經整流之該訊號的電壓峰值與該儲存電壓,以輸出一比較訊號;以及一電壓儲存單元,耦接該第一比較器之該第二輸入端及該輸出端,接收該比較訊號,並提供該儲存電壓至該第一比較器及該第二比較單元,其中該儲存電壓之大小受控於該比較訊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該第二比較單元包括:一運算單元,耦接該電壓儲存單元,調整對應於該電壓峰值之該儲存電壓;以及一第二比較器,具有一第一輸入端、一第二輸入端及一輸出端,該第一輸入端耦接該整流器,以接收經整流之該訊號的電壓峰值,該第二輸入端耦接該運算單元,以接收調整後的該儲存電壓,該第二比較器比較調整後的該儲存電壓與該電壓峰值,以輸出該控制訊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該電壓儲存單元包括:一電流源,提供一充電電流;一開關元件,耦接該電流源及該第一比較器之該輸出端,依據該比較訊號開啟或關閉;以及一電容,具有一第一端及一第二端,該第一端耦接該開關元件及該第一比較器之該第二輸入端,以提供該儲存電壓至該第一比較器,該電容之該第二端接地。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當經整流之該訊號的電壓峰值大於該儲存電壓時,該第一比較器輸出高準位之該比較訊號,以開啟該開關元件,使該電流源對該電容充電。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當經整流之該訊號的電壓峰值小於或等於該儲存電壓時,該第一比較器輸出低準位之該比較訊號,以關閉該開關元件。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其中當經整流之該訊號的電壓峰值小於或等於該儲存電壓時,該電容提供對應於該電壓峰值之該儲存電壓至該第二比較單元。
  17. 一種可適應化等化方法,適於補償一通道傳輸之訊號,該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包括:接收該訊號,調整對該訊號之增益,並輸出調整後之該訊號;放大並輸出所述訊號至下一級電路;以及偵測該訊號之封包的最大值與最小值,並透過調整對該訊號之增益值而改變該最大值或該最小值,使該最大值及該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一特定值。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其中偵測該訊號之封包的最大值與最小值的該步驟包括:接收該訊號,對該訊號進行整流;比較經整流之該訊號的電壓峰值與一儲存電壓;以及依據該比較結果輸出對應於該電壓峰值之該儲存電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其中調整該最大值或該最小值的該步驟包括:調整對應於該電壓峰值之該儲存電壓;以及比較調整後的該儲存電壓與該電壓峰值,以輸出一控制訊號。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其中調整該最大值或該最小值的該步驟更包括:依據該控制訊號輸出一調整訊號至該訊號增益單元,以調整該訊號增益單元之增益值。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其中若調整後的該儲存電壓大於或等於該電壓峰值,增加該調整訊號之位元數。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其中若調整後的該儲存電壓小於該電壓峰值,停止增加該調整訊號之位元數。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其中當該調整訊號之位元數增加時,提高該訊號之高頻增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其中當該訊號之高頻增益提高時,調整該最小值,使該最大值及該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該特定值。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其中當該調整訊號之位元數增加時,降低該訊號之低頻增益。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可適應化等化方法,其中當該訊號之低頻增益降低時,調整該最大值,使該最大值及該最小值之比值不小於該特定值。
TW099146934A 2010-12-30 2010-12-30 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及其方法 TWI4597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46934A TWI459769B (zh) 2010-12-30 2010-12-30 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及其方法
US13/028,192 US8422545B2 (en) 2010-12-30 2011-02-15 Adaptive equalizer and adaptive equalizing metho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46934A TWI459769B (zh) 2010-12-30 2010-12-30 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28304A TW201228304A (en) 2012-07-01
TWI459769B true TWI459769B (zh) 2014-11-01

Family

ID=463807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46934A TWI459769B (zh) 2010-12-30 2010-12-30 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422545B2 (zh)
TW (1) TWI4597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639736B2 (en) * 2004-05-21 2009-12-29 Rambus Inc. Adaptive receive-side equalization
US9319248B2 (en) 2012-12-21 2016-04-19 Nvidia Corporation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er using current mode processing with CMOS compatible output level
US9231802B2 (en) 2012-12-26 2016-01-05 Nvidia Corporation Influence clock data recovery settling point by applying decision feedback equalization to a crossing sample
US9184907B2 (en) 2012-12-28 2015-11-10 Nvidia Corporation Flexible threshold counter for clock-and-data recovery
US9413518B2 (en) 2013-08-12 2016-08-09 Nvidia Corporation Clock data recovery circuit
US9172566B1 (en) 2013-10-18 2015-10-27 Altera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stage CTLE adaptation
US8958512B1 (en) 2013-10-18 2015-02-17 Altera Corpor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receiver equalization adaptation
US9325536B2 (en) * 2014-09-19 2016-04-26 Dell Products, Lp Enhanced receiver equalization
US9317649B2 (en) 2014-09-23 2016-04-19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of determining high speed resonance due to coupling from broadside layers
US9313056B1 (en) 2014-11-07 2016-04-12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ware transmitter adaptation for high speed serial interfaces
US9942935B2 (en) 2015-11-17 2018-04-10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wireless failover of a management connection in a server rack of a data center
US10216681B2 (en) 2015-12-01 2019-02-26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workloads and hot-swapping a co-processor of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US10241555B2 (en) 2015-12-04 2019-03-26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a battery status in a server in a data center
US9930771B2 (en) 2015-12-16 2018-03-27 Dell Products, Lp Aperiodic routing to mitigate floquet mode resonances
US10298460B2 (en) 2015-12-21 2019-05-21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aggregating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of wireless end-points in a data center
US10116744B2 (en) 2016-02-04 2018-10-30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management network communication and control in a data center
US10373283B2 (en) 2016-03-14 2019-08-06 Dell Products,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normalization of GPU workloads based on real-time GPU data
CN114513393A (zh) * 2020-11-17 2022-05-17 深圳市中兴微电子技术有限公司 模拟均衡器的校正方法、控制芯片、接收机及存储介质
CN113489465B (zh) * 2021-07-22 2023-09-29 苏州瀚宸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放大器电路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36933A (en) * 1990-09-07 1995-07-25 Northern Telecom Ltd. Idle channel noise reduction in a line card having a DSP equalizer
US7068987B2 (en) * 2000-10-02 2006-06-27 Conexant, Inc. Packet acquisition and channel tracking for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configured in a zero intermediate frequency architecture
US7603094B2 (en) * 2006-06-14 2009-10-13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DC offset correction for direct conversion receiver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20170638A1 (en) 2012-07-05
US8422545B2 (en) 2013-04-16
TW201228304A (en) 2012-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59769B (zh) 可適應化等化電路及其方法
US9780979B2 (en) Analog equalizer
US7368985B2 (en) High frequency power amplifier and transmitter
CN102638317B (zh) 一种信号丢失的检测电路、方法及放大器
KR100866091B1 (ko) 문턱 전압을 수렴시키는 광수신 장치, 이를 이용하는광수신 오디오 장치 및 광통신 장치
US20100142606A1 (en) Transmission line loss compensation circuit and transmission line loss compensation method
US8391417B2 (en) Receiver circuitry and related calibration methods
KR101274541B1 (ko) 다이내믹 레인지 압축 회로 및 d급 증폭기
US10027516B2 (en) Receiver with offset calibration
US20210034563A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n interface
CN102594743B (zh) 自适应均衡电路及其方法
US7505520B2 (en) Communication system between integrated circuit devices for propagating data in serial
US11206161B1 (en) Adaptive equilizer and gain controller
JP2010103974A (ja) アダプティブイコライザ回路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セレクタ
CN206259962U (zh) 一种低频增益分段可调的线性均衡器
WO2019016280A1 (e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DRIVING AN AUDIO AMPLIFIER
US10075307B1 (en) Adjustable signal equalization device and adjustment method thereof
WO2019001369A1 (zh) 一种串行解串链路发射机的驱动器
US10135548B2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at least mitigating a signal reflection
KR20230140255A (ko) 차동 출력 신호의 오프셋 보상이 가능한 차동 증폭기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적응형 연속 시간 선형 등화기
TWI457739B (zh) 動態電源控制方法及其相關電路
US9432222B2 (en) Broadband amplifier linearization using captured histogram data
US8174417B2 (en) System and a method of correcting baseline wander
WO2015053165A1 (ja) リミッタアンプ回路及びドライバ回路
CN210693997U (zh) 一种用于jesd204b模块接收器的自适应环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