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52377B - 光學系統鏡組 - Google Patents
光學系統鏡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I452377B TWI452377B TW101109508A TW101109508A TWI452377B TW I452377 B TWI452377 B TW I452377B TW 101109508 A TW101109508 A TW 101109508A TW 101109508 A TW101109508 A TW 101109508A TW I452377 B TWI452377 B TW I452377B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lens
- optical system
- optical axis
- image side
- satisfies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0000003287 optical effect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description 24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0
- 239000006185 dispersion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3384 imaging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7
- 230000004075 alter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6
- 201000009310 astigmatism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9000011521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9000005357 flat glas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465 mould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313 glar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286 illumin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10000001747 pupil Anatomy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904 shorten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3—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two lenses
-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5/00—Optical elements other than lenses
- G02B5/20—Filters
- G02B5/208—Filters for use with infrared 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e.g. for separating visible light from infrared and/or ultraviolet radi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電子產品上的小型化光學系統鏡組以及三維(3D)影像延伸應用之光學系統鏡組。
由於電子產品以輕薄可攜為主要訴求,廣泛應用於各種行動裝置上,如智慧型手機、平板電腦、Ultrabook等各種可攜式電子產品,其所搭載的取像系統鏡組的體積尺寸也一再地被要求小型化與低成本,傳統上三枚或三枚以上具屈折力的透鏡組,如美國專利號US 8,094,231 B2、US 8,089,704 B2所揭示,由於過多的透鏡數目配置,使得小型化的程度受到限制,且成本、製造組裝複雜度也相對較高。
目前雖已有兩片式光學系統,如美國專利號US 7,957,076 B2所揭示,其為具有兩片透鏡之光學系統,但該設計於透鏡的選擇,對於短波長與長波長間之色偏產生現象無法有效修正,使得該光學系統之成像能力與品質受限。
因此,本發明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光學系統鏡組,其可有效校正該光學系統鏡組周邊視場之像差,提高周邊視場的相對照度(Relative Illumination),並減少影像邊緣產生亮度劇降或暗角的可能,有利於降低短波長與長波長間之色偏產生現象,以強化該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能力。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一種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以及第二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周邊處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光學系統鏡組中具屈折力透鏡僅為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3,其滿足下列條件:
2.0<(V1+V2)/(V1-V2)<5.0;
1.85<CT2/CT1<4.0;以及
-1.5<R3/R2<1.5。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第一透鏡以及第二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周邊處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光學系統鏡組中具屈折力透鏡僅為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3,光圈至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之物側表面至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
2.0<(V1+V2)/(V1-V2)<5.0;
1.65<CT2/CT1<4.0;
-1.5<R3/R2<1.5;以及
0.90<SD/TD<1.1。
依據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以及第二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周邊處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光學系統鏡組中具屈折力透鏡僅為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3,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上光線通過之最大有效徑的水平偏移量為SAG22,其滿足下列條件:
2.0<(V1+V2)/(V1-V2)<5.0;
1.85<CT2/CT1<4.0;
-1.5<R3/R2<0;以及
-0.60<SAG22/CT2<0。
當(V1+V2)/(V1-V2)滿足上述條件時,有利於降低短波長與長波長之間產生色偏現象,以強化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能力。
當CT2/CT1滿足上述條件時,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厚度的配置有助於鏡片之製作良率,過厚或過薄的鏡片易造成碎裂或成型不良。
當R3/R2滿足上述條件時,調整第一透鏡像側表面之曲率與第二透鏡物側表面之曲率,可使第二透鏡負屈折力適當,以有效修正第一透鏡產生之像差。
當SD/TD滿足上述條件時,可在遠心與廣角特性中取得良好平衡,使光學系統鏡組獲得充足的視場角且不至於使其整體總長度過長。
當SAG22/CT2滿足上述條件時,以配置適當之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形狀與該鏡片厚度,有利於加工製造與組裝。
本揭示內容提供一種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其中光學系統鏡組中具有具屈折力透鏡僅為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
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可適當提供光學系統鏡組所需的正屈折力,且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像側表面為凹面,可適當調整第一透鏡之正屈折力強度,有助於縮短光學系統鏡組的總長度。
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有效對於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所產生的像差作補正。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周邊處為凸面,可有效校正光學系統鏡組周邊視場的像差,並有助於提高周邊視場的相對照度,以減少影像在邊緣產生亮度劇降或暗角的可能。
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其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5.0。藉此,有利於降低短波長與長波長之間產生色偏現象,以強化光學系統鏡組的成像能力。光學系統鏡組更可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3.0。進一步,光學系統鏡組更可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2.6。
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1.65<CT2/CT1<4.0。藉此,第一透鏡及第二透鏡厚度的配置有助於鏡片之製作良率,過厚或過薄的鏡片易造成碎裂或成型不良。光學系統鏡組更可滿足下列條件:1.85<CT2/CT1<4.0。進一步,光學系統鏡組更可滿足下列條件:2.1<CT2/CT1<4.0。
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3,其滿足下列條件:-1.5<R3/R2<1.5。藉此,調整第一透鏡像側表面之曲率與第二透鏡物側表面之曲率,可使第二透鏡負屈折力適當,以有效修正第一透鏡的像差。光學系統鏡組更滿足下列條件:-1.5<R3/R2<0。
光學系統鏡組更包含光圈。光圈至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之物側表面至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0.90<SD/TD<1.10。藉此,可在遠心與廣角特性中取得良好平衡,使光學系統鏡組獲得充足的視場角且不至於使其整體總長度過長。
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其滿足下列條件:0.16<T12/f<0.30。藉此,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間的距離配置適當,有利於透鏡組裝,以提高生產良率。
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0.1<f/R4<1.2。藉此,第二透鏡像側表面之曲率有助於縮短光學系統鏡組後焦距,以促進光學系統鏡組小型化。
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第二透鏡之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1.2<f/f2<-0.4。藉由適當調整第二透鏡之焦距,可有效地對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所產生的像差作補正。
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上光線通過之最大有效徑的水平偏移量為SAG2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0.60<SAG22/CT2<0。藉此,以配置適當之第二透鏡像側表面形狀與該鏡片厚度,有利於加工製造與組裝。
本發明光學系統鏡組中,透鏡之材質可為塑膠或玻璃。當透鏡材質為塑膠,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另當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增加光學系統鏡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可於透鏡表面上設置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透鏡使用的數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發明光學系統鏡組的總長度。
本發明光學系統鏡組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凹面。
本發明光學系統鏡組中,可設置有至少一光闌,其位置可設置於第一透鏡之前、各透鏡之間或最後一透鏡之後均可,該光闌之種類如耀光光闌(Glare Stop)或視場光闌(Field Stop)等,用以減少雜散光,有助於提昇影像品質。
本發明光學系統鏡組中,光圈可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即為前置光圈)或是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即為中置光圈)。光圈若為前置光圈,可使光學系統鏡組的出射瞳(Exit Pupil)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之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影像感測元件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光學系統鏡組的視場角,使光學系統鏡組具有廣角鏡頭之優勢。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請參照第1圖及第2圖,其中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圖可知,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100、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IR Filter)140以及成像面130。
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111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1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Aspheric;Asp),且第一透鏡1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1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121及像側表面122近光軸處皆為凹面,其像側表面122周邊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120為塑膠材質。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4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二透鏡120及成像面13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上述各透鏡之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X: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光軸上頂點之切面的相對高度;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距離;R:曲率半徑;k:錐面係數;以及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之光學系統鏡組中,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光學系統鏡組之光圈值(f-number)為Fno,光學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2.93 mm;Fno=2.70;以及HFOV=30.9度。
第一透鏡110之色散係數為V1,第二透鏡120之色散係數為V2,其滿足下列條件:(V1+V2)/(V1-V2)=2.23。
第一透鏡11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CT2/CT1=2.31。
第一透鏡110之像側表面112曲率半徑為R2,第二透鏡120之物側表面121曲率半徑為R3,其滿足下列條件:R3/R2=-0.16。
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第二透鏡120之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f/f2=-0.71。
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第一透鏡110與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其滿足下列條件:T12/f=0.19。
光學系統鏡組更包含光圈100,其中光圈100至第二透鏡120之像側表面12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第一透鏡110之物側表面111至第二透鏡120之像側表面122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SD/TD=0.96。
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第二透鏡120之像側表面122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f/R4=0.45。
配合參照第19圖,係繪示依照第1圖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二透鏡120之表面上光線通過之最大有效徑的水平偏移量示意圖。由第19圖可知,第二透鏡120之像側表面122上光線通過之最大有效徑的水平偏移量為SAG22,第二透鏡12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SAG22/CT2=-0.10。
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為第1圖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8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表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1-A14則表示各表面第1-14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之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之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述。
請參照第3圖及第4圖,其中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由第3圖可知,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200、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40以及成像面230。
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211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2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2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2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221近光軸處及像側表面222近光軸處皆為凹面,其像側表面222周邊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220為塑膠材質。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4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二透鏡220及成像面230之間,並不影響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FOV、V1、V2、CT1、CT2、R2、R3、R4、f2、T12、SD、TD以及SAG22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三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請參照第5圖及第6圖,其中第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由第5圖可知,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300、第一透鏡310、光闌301、第二透鏡22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40、平板玻璃350以及成像面330。
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311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3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3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3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321近光軸處及像側表面322近光軸處皆為凹面,其像側表面322之周邊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320為塑膠材質。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4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二透鏡320及成像面330之間,而平板玻璃350則設置於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40及成像面330之間,皆不影響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FOV、V1、V2、CT1、CT2、R2、R3、R4、f2、T12、SD、TD以及SAG22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五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請參照第7圖及第8圖,其中第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由第7圖可知,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400、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40以及成像面430。
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411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4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410為玻璃材質。
第二透鏡4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421近光軸處及像側表面422近光軸處皆為凹面,其像側表面422之周邊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420為塑膠材質。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4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二透鏡420及成像面430之間,其不影響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FOV、V1、V2、CT1、CT2、R2、R3、R4、f2、T12、SD、TD以及SAG22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七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請參照第9圖及第10圖,其中第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由第9圖可知,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500、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540以及成像面530。
第一透鏡5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511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5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5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5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521近光軸處及像側表面522近光軸處皆為凹面,像側表面522之周邊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520為塑膠材質。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54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二透鏡520及成像面530之間,其不影響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FOV、V1、V2、CT1、CT2、R2、R3、R4、f2、T12、SD、TD以及SAG22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九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請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其中第1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1圖可知,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600、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640以及成像面630。
第一透鏡6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611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6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6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6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621近光軸處為凸面,而像側表面622近光軸處為凹面、像側表面622之周邊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620為塑膠材質。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64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二透鏡620及成像面630之間,其不影響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FOV、V1、V2、CT1、CT2、R2、R3、R4、f2、T12、SD、TD以及SAG22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一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請參照第13圖及第14圖,其中第1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3圖可知,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700、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740以及成像面730。
第一透鏡7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711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7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710為玻璃材質。
第二透鏡7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721近光軸處及像側表面722近光軸處皆為凹面,像側表面722之周邊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720為塑膠材質。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74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二透鏡720及成像面730之間,其不影響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FOV、V1、V2、CT1、CT2、R2、R3、R4、f2、T12、SD、TD以及SAG22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三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請參照第15圖及第16圖,其中第1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5圖可知,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800、第一透鏡810、第二透鏡82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840以及成像面830。
第一透鏡8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811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8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810為玻璃材質。
第二透鏡8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821近光軸處及像側表面822近光軸處皆為凹面,像側表面822之周邊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820為塑膠材質。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84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二透鏡820及成像面830之間,其不影響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五以及表十六。
第八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FOV、V1、V2、CT1、CT2、R2、R3、R4、f2、T12、SD、TD以及SAG22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五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請參照第17圖及第18圖,其中第1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第1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7圖可知,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910、光圈900、第二透鏡92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940以及成像面930。
第一透鏡9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911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912近光軸處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910為玻璃材質。
第二透鏡9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921近光軸處及像側表面922近光軸處皆為凹面,像側表面922之周邊處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920為塑膠材質。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94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二透鏡920及成像面930之間,其不影響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請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七以及表十八。
第九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FOV、V1、V2、CT1、CT2、R2、R3、R4、f2、T12、SD、TD以及SAG22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七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00、500、600、700、800、900...光圈
301...光闌
110、210、310、410、510、610、710、810、9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711、811、9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812、9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820、9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721、821、9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822、9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830、930...成像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840、94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350...平板玻璃
f...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
Fno...光學系統鏡組之光圈值
HFOV...光學系統鏡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V1...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
V2...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
CT1...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
CT2...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
R2...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
R3...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
R4...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
f2...第二透鏡之焦距
T12...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
SD...光圈至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TD...第一透鏡之物側表面至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
SAG22...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上光線通過之最大有效徑的水平偏移量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
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
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
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
第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
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
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
第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
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
第1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
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
第1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
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
第1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八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
第1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八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
第1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九實施例的一種光學系統鏡組之示意圖。
第1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九實施例的光學系統鏡組之球差、像散以及歪曲曲線圖。
第19圖繪示依照第1圖光學系統鏡組中第二透鏡之表面上光線通過之最大有效徑的水平偏移量示意圖。
100...光圈
110...第一透鏡
111...物側表面
112...像側表面
120...第二透鏡
121...物側表面
122...像側表面
130...成像面
14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Claims (22)
- 一種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以及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周邊處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中,該光學系統鏡組中具屈折力透鏡僅為該第一透鏡及該第二透鏡,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該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該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3,其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5.0;1.85<CT2/CT1<4.0;以及-1.5<R3/R2<1.5。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該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3,其滿足下列條件:-1.5<R3/R2<0。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其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3.0。
- 如請求項1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其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2.6。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更包含:一光圈,該光圈至該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該第一透鏡之物側表面至該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0.90<SD/TD<1.10。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該第一透鏡與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的間隔距離為T12,其滿足下列條件:0.16<T12/f<0.30。
- 如請求項5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2.1<CT2/CT1<4.0。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0.1<f/R4<1.2。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之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1.2<f/f2<-0.4。
- 如請求項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上光線通過之最大有效徑的水平偏移量為SAG22,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0.60<SAG22/CT2<0。
- 一種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光圈;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以及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周邊處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中,該光學系統鏡組中具屈折力透鏡僅為該第一透鏡及該第二透鏡,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該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該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3,該光圈至該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SD,該第一透鏡之物側表面至該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於光軸上的距離為TD,其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5.0;1.65<CT2/CT1<4.0;-1.5<R3/R2<1.5;以及0.90<SD/TD<1.1。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該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3,其滿足下列條件:-1.5<R3/R2<0。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其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3.0。
-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1.85<CT2/CT1<4.0。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其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2.6。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2.1<CT2/CT1<4.0。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之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1.2<f/f2<-0.4。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上光線通過之最大有效徑的水平偏移量為SAG22,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0.60<SAG22/CT2<0。
-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光學系統鏡組之焦距為f,該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4,其滿足下列條件:0.1<f/R4<1.2。
- 一種光學系統鏡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凸面、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以及一第二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且為塑膠材質,其像側表面近光軸處為凹面,周邊處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中,該光學系統鏡組中具屈折力透鏡僅為該第一透鏡及該第二透鏡,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該第一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2,該第二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3,該第二透鏡之像側表面上光線通過之最大有效徑的水平偏移量為SAG22,其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5.0;1.85<CT2/CT1<4.0;-1.5<R3/R2<0;以及-0.60<SAG22/CT2<0。
-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1,該第二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CT2,其滿足下列條件:2.1<CT2/CT1<4.0。
-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光學系統鏡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1,該第二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2,其滿足下列條件:2.0<(V1+V2)/(V1-V2)<3.0。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09508A TWI452377B (zh) | 2012-03-20 | 2012-03-20 | 光學系統鏡組 |
CN 201220396854 CN202748525U (zh) | 2012-03-20 | 2012-08-10 | 光学系统镜组 |
CN201210285541.4A CN103323931B (zh) | 2012-03-20 | 2012-08-10 | 光学系统镜组 |
US13/652,483 US9019631B2 (en) | 2012-03-20 | 2012-10-16 | Optical lens assembly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01109508A TWI452377B (zh) | 2012-03-20 | 2012-03-20 | 光學系統鏡組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1229610A TW201229610A (en) | 2012-07-16 |
TWI452377B true TWI452377B (zh) | 2014-09-11 |
Family
ID=469339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01109508A TWI452377B (zh) | 2012-03-20 | 2012-03-20 | 光學系統鏡組 |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 Link |
---|---|
US (1) | US9019631B2 (zh) |
CN (2) | CN202748525U (zh) |
TW (1) | TWI452377B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452377B (zh) * | 2012-03-20 | 2014-09-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系統鏡組 |
CN103163628A (zh) * | 2013-04-01 | 2013-06-19 | 深圳市长江力伟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投影镜头及人偶玩具 |
TWI480574B (zh) * | 2014-01-24 | 2015-04-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取像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
TWI480575B (zh) * | 2014-02-11 | 2015-04-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攝影鏡頭、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
CN104122653A (zh) * | 2014-03-07 | 2014-10-29 |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
TWI548894B (zh) * | 2015-02-04 | 2016-09-11 |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 光學透鏡組及取像裝置 |
JP5849171B1 (ja) * | 2015-09-18 | 2016-01-27 | エーエーシーアコースティックテクノロジーズ(シンセン)カンパニーリミテッドAAC Acoustic Technologies(Shenzhen)Co.,Ltd | 撮像レンズ |
CN107608054B (zh) * | 2017-09-13 | 2020-04-28 | 华中科技大学鄂州工业技术研究院 | 一种用于内窥镜的取像镜头 |
CN108873311B (zh) * | 2018-08-06 | 2023-10-24 | 中山市众盈光学有限公司 | 一种小尺寸的内窥镜光学系统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100853A (en) * | 2009-06-19 | 2011-01-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
TW201120498A (en) * | 2009-12-03 | 2011-06-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Compact imaging lens assembly |
TW201126198A (en) * | 2010-01-25 | 2011-08-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Compact imaging lens assembly |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5173221A (ja) * | 2003-12-11 | 2005-06-30 |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 光走査装置及び画像形成装置 |
CN100561286C (zh) * | 2004-09-17 | 2009-11-18 |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 数码相机广角镜头 |
JP4902179B2 (ja) * | 2005-11-29 | 2012-03-21 |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
CN100587540C (zh) * | 2007-06-13 | 2010-02-03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化摄像透镜组 |
CN102207605B (zh) * | 2010-03-30 | 2012-12-19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化摄像镜头 |
CN102221738B (zh) * | 2010-04-14 | 2012-10-03 |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 薄型化取像镜头 |
TWI442128B (zh) * | 2010-11-11 | 2014-06-2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薄型化攝影透鏡組 |
JP4792542B1 (ja) * | 2011-01-31 | 2011-10-12 | 株式会社アイ・スクウェアリサーチ | 撮像レンズ |
TWI452377B (zh) * | 2012-03-20 | 2014-09-1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光學系統鏡組 |
-
2012
- 2012-03-20 TW TW101109508A patent/TWI452377B/zh active
- 2012-08-10 CN CN 201220396854 patent/CN202748525U/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 2012-08-10 CN CN201210285541.4A patent/CN103323931B/zh active Active
- 2012-10-16 US US13/652,483 patent/US9019631B2/en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201100853A (en) * | 2009-06-19 | 2011-01-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Optical lens system for taking image |
TW201120498A (en) * | 2009-12-03 | 2011-06-16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Compact imaging lens assembly |
TW201126198A (en) * | 2010-01-25 | 2011-08-01 |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 Compact imaging lens assembly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2748525U (zh) | 2013-02-20 |
CN103323931B (zh) | 2015-07-15 |
CN103323931A (zh) | 2013-09-25 |
US20130250442A1 (en) | 2013-09-26 |
TW201229610A (en) | 2012-07-16 |
US9019631B2 (en) | 2015-04-28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TWI449948B (zh) | 影像擷取光學鏡組 | |
TWI448725B (zh) |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系統 | |
TWI440883B (zh) | 結像鏡頭 | |
TWI460465B (zh) | 光學影像鏡頭系統組 | |
TWI452377B (zh) | 光學系統鏡組 | |
TWI457591B (zh) | 攝影系統鏡片組 | |
TWI476435B (zh) | 結像鏡頭系統組 | |
TWI463169B (zh) | 影像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 |
TWI470265B (zh) | 光學影像擷取系統組 | |
TWI438480B (zh) | 光學影像系統組 | |
TWI422899B (zh) | 光學影像鏡片組 | |
TWI438520B (zh) | 攝像系統鏡頭組 | |
TWI487944B (zh) | 光學結像鏡頭 | |
TWI452332B (zh) | 光學攝影鏡片系統 | |
TWI506297B (zh) | 光學結像系統鏡組及取像裝置 | |
TWI452330B (zh) | 廣視角攝像鏡組 | |
TWI510806B (zh) | 光學拾像系統組 | |
TWI448772B (zh) | 影像鏡片組 | |
TWI449944B (zh) | 廣視角光學鏡頭組 | |
TWI461778B (zh) | 光學成像系統組 | |
TWI461732B (zh) | 影像擷取系統鏡頭組 | |
TWI495899B (zh) | 結像鏡片組 | |
TWI435107B (zh) | 影像擷取光學系統組 | |
TWI448721B (zh) | 影像透鏡系統組 | |
TWI443370B (zh) | 單焦點光學鏡片系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