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8721B - 影像透鏡系統組 - Google Patents

影像透鏡系統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8721B
TWI448721B TW101121925A TW101121925A TWI448721B TW I448721 B TWI448721 B TW I448721B TW 101121925 A TW101121925 A TW 101121925A TW 101121925 A TW101121925 A TW 101121925A TW I448721 B TWI448721 B TW I44872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image
focal length
refractive power
object sid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112192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1470A (en
Inventor
Tsunghan Tsai
Mingta Chou
Original Assignee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Priority to TW10112192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8721B/zh
Priority to CN201220457202.5U priority patent/CN202837662U/zh
Priority to CN201210328813.4A priority patent/CN103513403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41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1470A/zh
Priority to US13/663,602 priority patent/US8891183B2/en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87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872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18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with lenses having one or more non-spherical faces, e.g. for reducing geometrical aberra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13/00Optical objectives specially designed for the purposes specified below
    • G02B13/001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 G02B13/001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 G02B13/002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 G02B13/0045Miniaturised objectives for electronic devices, e.g. portable telephones, webcams, PDAs, small digital cameras characterised by the lens design having at least one aspherical surface having five or more lens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ses (AREA)

Description

影像透鏡系統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應用於電子產品上的小型化影像透鏡系統組。
近年來,隨著具有攝影功能之可攜式電子產品的興起,光學系統的需求日漸提高。一般光學系統的感光元件不外乎是感光耦合元件(Charge Coupled Device,CCD)或互補性氧化金屬半導體元件(Complementary Metal-Oxide Semiconductor Sensor,CMOS Sensor)兩種,且隨著半導體製程技術的精進,使得感光元件的畫素尺寸縮小,光學系統逐漸往高畫素領域發展,因此,對成像品質的要求也日益增加。
傳統搭載於可攜式電子產品上的光學系統,如美國專利第7,869,142號所示,多採用四片式透鏡結構為主,但由於智慧型手機(Smart Phone)與PDA(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等高規格行動裝置的盛行,帶動光學系統在畫素與成像品質上的迅速攀升,習知的光學系統將無法滿足更高階的攝影系統。
目前雖有進一步發展五片式光學系統,如美國專利第8,000,031號所揭示,為具有五片鏡片之光學系統,雖可提升成像品質,但其最接近成像面之兩透鏡設計並非均具有正屈折力,使得該光學系統其無法有效壓制離軸光線分配於該兩枚透鏡上入射第四透鏡及第五透鏡之角度,若光線 的折射變化過大容易導致高階像差的產生,且不易維持影像週邊的相對照度(Relative Illumination)。
因此,本發明之一態樣是在提供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其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皆具有正屈折力,可壓制離軸光線入射於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之非球面表面上之角度,可使光線折射的變化相對和緩,可進一步減低高階像差的產生。另外,具有正屈折力之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可使光線於透鏡周邊處的折射角度不致過大,對於維持影像週邊相對照度與製造良率及減少敏感度有很大的助益。
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像側表面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且第六透鏡之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第五透鏡之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0<f/f6<0.9;以及0.4<(f/f5)+(f/f6)<1.9。
依據本發明另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像側表面為凸面。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且第六透鏡之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第五透鏡之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0<f5/f6<1.0;以及0.4<(f/f5)+(f/f6)<1.9。
依據本發明又一實施方式,提供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且第六透鏡之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第四透鏡之焦距為f4, 其滿足下列條件:0<f/f6<0.9;以及-2.2<f/f4<-0.75。
當f/f6滿足上述條件時,可適當調整第六透鏡之正屈折力,有助於降低影像透鏡系統組的敏感度,以利於提升鏡片製造良率。
當(f/f5)+(f/f6)滿足上述條件時,適當分配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正屈折力之大小,可使光線折射的變化相對和緩,有利於降低高階像差的產生,以獲得良好的成像品質,並可使該兩枚透鏡於鏡片周邊處的角度不致過大以維持影像週邊相對照度。
當f5/f6滿足上述條件時,可進一步調整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正屈折力之大小,不僅可降低影像透鏡系統組高階像差的產生,且平衡分配兩透鏡之正屈折力,更有助於製造良率提升。
當f/f4滿足上述條件時,適當配置第四透鏡之負屈折力,可進一步對於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所產生的像差作補正。
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第二透鏡、第三透鏡、第四透鏡、第五透鏡以及第六透鏡。
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藉此可適當調整第一透鏡之正屈折力強度,有助於縮短影像透鏡 系統組的總長度。
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有助於平衡影像透鏡系統組的正屈折力配置以減低敏感度。
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像側表面為凸面,可有效對於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所產生的像差作補正並且修正影像透鏡系統組的像散。
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像側表面為凹面,藉此,當調整適當之第五透鏡屈折力,有利於修正影像透鏡系統組的高階像差,提升其解像力以獲得良好成像品質。另外,第五透鏡之物側表面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且第五透鏡之像側表面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藉此,有助於壓制離軸視場的光線入射於影像感測元件上的角度,並且可以進一步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
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用以配合具有正屈折力之第五透鏡,以壓制離軸光線入射於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之非球面表面上之角度,可使光線折射的變化相對和緩,可進一步減低高階像差的產生。第六透鏡之物側表面為凸面,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藉此,有助於修正影像透鏡系統組的像散,並且壓制離軸視場的光線入射於影像感測元件上的角度,進一步修正離軸視場的像差。另外,第六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最厚者,可避免產生鏡片成型不良等製作問題,不僅有助於鏡片在塑膠射出成型時的成型性與均質性,且可使該影像透鏡系統組有良好 的成像品質。
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其滿足下列條件:0<f/f6<0.9。藉由適當調整第六透鏡之正屈折力,有助於進一步降低影像透鏡系統組的敏感度,以利於提升鏡片製造良率。
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第五透鏡之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0.4<(f/f5)+(f/f6)<1.9。適當分配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正屈折力之大小,可使光線折射的變化相對和緩,有利於降低高階像差的產生,以獲得良好的成像品質,並可使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於鏡片周邊處的角度不致過大以維持影像周邊相對照度。
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4,第五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0.2<V4/V5<0.6。藉此,可修正影像透鏡系統組的色差。
第六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2,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30<R12/f<0.75。適當調整第六透鏡像側表面之曲率,可使影像透鏡系統組之光學系統的主點(Principal Point)遠離成像面,藉以縮短後焦長,有利於維持鏡頭的小型化。
第一透鏡之焦距為f1,第二透鏡之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0.8<f1/f2<1.4。適當調整第一透鏡與第二透鏡之屈折力,適當之第二透鏡屈折力配置可降低影像透鏡系統組之敏感度或修正像差。
第三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5、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0<|R6/R5|<0.95。藉由調整 第三透鏡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之曲率,有助於平衡影像透鏡系統組的正屈折力配置以減低敏感度。
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第一透鏡至第六透鏡中,所有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皆滿足下列條件: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藉由平衡配置正透鏡的屈折力,可有效減低敏感度,避免單一透鏡有過強的屈折力而產生球差或像差。
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第五透鏡之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0<f5/f6<1.0。適當分配第五透鏡及第六透鏡正屈折力之大小,不僅可降低影像透鏡系統組高階像差的產生,且平衡分配兩透鏡之正屈折力,更有助於製造良率提升。較佳地,影像透鏡系統組可滿足下列條件:0<f5/f6<0.60。
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第四透鏡之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2.2<f/f4<-0.75。適當配置第四透鏡之負屈折力,可進一步對於具有正屈折力的第一透鏡至第三透鏡所產生的像差作補正。
本發明影像透鏡系統組中,透鏡之材質可為塑膠或玻璃。當透鏡材質為塑膠,可以有效降低生產成本。另當透鏡的材質為玻璃,則可以增加影像透鏡系統組屈折力配置的自由度。此外,可於透鏡表面上設置非球面,非球面可以容易製作成球面以外的形狀,獲得較多的控制變數,用以消減像差,進而縮減透鏡使用的數目,因此可以有效降低本發明影像透鏡系統組的總長度。
本發明影像透鏡系統組中,若透鏡表面係為凸面,則 表示該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凸面;若透鏡表面係為凹面,則表示該透鏡表面於近軸處為凹面。
本發明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可設置有至少一光闌,其位置可設置於第一透鏡之前、各透鏡之間或最後一透鏡之後均可,該光闌之種類如耀光光闌(Glare Stop)或視場光闌(Field Stop)等,用以減少雜散光,有助於提昇影像品質。
本發明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光圈可設置於被攝物與第一透鏡間(即為前置光圈)或是第一透鏡與成像面間(即為中置光圈)。光圈若為前置光圈,可使影像透鏡系統組的出射瞳(Exit Pupil)與成像面產生較長的距離,使之具有遠心(Telecentric)效果,並可增加影像感測元件CCD或CMOS接收影像的效率;若為中置光圈,係有助於擴大影像透鏡系統組的視場角,使影像透鏡系統組具有廣角鏡頭之優勢。
根據上述實施方式,以下提出具體實施例並配合圖式予以詳細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第1圖及第2圖,其中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圖可知,第一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110、光圈10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四透鏡140、第五透鏡150、第六透鏡1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IR Filter)180以及成像面170。
第一透鏡1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111及像側表面11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1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12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121及像側表面12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120為塑膠材質。
第三透鏡13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131為凹面、像側表面132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三透鏡130為塑膠材質。
第四透鏡14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141為凹面、像側表面142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140為塑膠材質。
第五透鏡15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151為凸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其像側表面15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第五透鏡15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151及像側表面152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16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161為凸面,其像側表面16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第六透鏡16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161及像側表面162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鏡16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第一透鏡110至第六透鏡160中最厚者。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18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六透鏡160與成像面170之間,並不影響影像透鏡系統組的焦距。
上述各透鏡之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下: ;其中:X:非球面上距離光軸為Y的點,其與相切於非球面之光軸上頂點切面的相對距離;Y:非球面曲線上的點與光軸的距離;R:曲率半徑;k:錐面係數;以及Ai:第i階非球面係數。
第一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影像透鏡系統組之光圈值(f-number)為Fno,影像透鏡系統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為HFOV,其數值如下:f=3.61 mm;Fno=2.40;以及HFOV=38.2度。
第一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第四透鏡140之色散係數為V4,第五透鏡150之色散係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V4/V5=0.41。
第一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第三透鏡130之物側表面131曲率半徑為R5、像側表面132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R6/R5|=0.35。
第一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該第六透鏡160之像側表面162曲率半徑為R12,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R12/f=0.43。
第一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第一透鏡110之焦距為f1,第二透鏡120之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f1/f2 =0.72。
第一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第四透鏡140之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f/f4=-1.54。
第一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第六透鏡160之焦距為f6,第五透鏡150之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f5/f6=0.17;(f/f5)+(f/f6)=1.04;以及f/f6=0.15。
第一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為第一透鏡110、第二透鏡120、第三透鏡130、第五透鏡150以及第六透鏡160,且皆滿足下列條件式: 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則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配合參照下列表一以及表二。
表一為第1圖第一實施例詳細的結構數據,其中曲率半徑、厚度及焦距的單位為mm,且表面0-16依序表示由物側至像側的表面。表二為第一實施例中的非球面數據,其中,k表非球面曲線方程式中的錐面係數,A1-A16則表示各表面第1-16階非球面係數。此外,以下各實施例表格乃對應各實施例之示意圖與像差曲線圖,表格中數據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之表一及表二的定義相同,在此不加贅 述。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第3圖及第4圖,其中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3圖可知,第二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210、光圈20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四透鏡240、第五透鏡250、第六透鏡2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80以及成像面270。
第一透鏡2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211為凸面、像側表面21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2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22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221為凸面、像側表面22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220為塑膠材質。
第三透鏡23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231及像側表面23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三透鏡230為塑膠材質。
第四透鏡24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241為凹面、像側表面242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240為塑膠材質。
第五透鏡25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251為凸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其像側表面25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第五透鏡25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251 及像側表面252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26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261為凸面,其像側表面26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第六透鏡26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261及像側表面262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鏡26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第一透鏡210至第六透鏡260中最厚者。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28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六透鏡260與成像面270之間,並不影響影像透鏡系統組的焦距。
配合參照下列表三以及表四。
第二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HFOV、V4、V5、R5、R6、R12、f1、f2、f4、f5以及f6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三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二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具有正屈折 力之透鏡為第一透鏡210、第二透鏡220、第三透鏡230、第五透鏡250以及第六透鏡260,且皆滿足下列條件式: 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則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第三實施例>
請參照第5圖及第6圖,其中第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5圖可知,第三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310、光圈300、第二透鏡320、第三透鏡330、第四透鏡340、第五透鏡350、第六透鏡3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80以及成像面370。
第一透鏡3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311及像側表面31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3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3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321為凸面、像側表面32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320為塑膠材質。
第三透鏡33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331及像側表面33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三透鏡330為塑膠材質。
第四透鏡34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341為凹面、像側表面342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340為塑膠材質。
第五透鏡35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351為凸面, 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其像側表面35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第五透鏡35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351及像側表面352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36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361為凸面,其像側表面36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第六透鏡36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361及像側表面362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鏡36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第一透鏡310至第六透鏡360中最厚者。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38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六透鏡360與成像面370之間,並不影響影像透鏡系統組的焦距。
配合參照下列表五以及表六。
第三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HFOV、V4、V5、R5、R6、R12、f1、f2、f4、f5以及f6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五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三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為第一透鏡310、第三透鏡330、第五透鏡350以及第六透鏡360,且皆滿足下列條件式: 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則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第四實施例>
請參照第7圖及第8圖,其中第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7圖可知,第四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410、光圈40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四透鏡440、第五透鏡450、第六透鏡4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80以及成像面470。
第一透鏡4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411及像側表面41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4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42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421為凸面、像側表面42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420為塑膠材質。
第三透鏡43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431及像側表面43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三透鏡430為塑膠材質。
第四透鏡44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441為凹面、 像側表面442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440為塑膠材質。
第五透鏡45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451為凸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其像側表面45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第五透鏡45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451及像側表面452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46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461為凸面,其像側表面46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第六透鏡46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461及像側表面462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鏡46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第一透鏡410至第六透鏡460中最厚者。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48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六透鏡460與成像面470之間,並不影響影像透鏡系統組的焦距。
配合參照下列表七以及表八。
第四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HFOV、V4、V5、R5、R6、R12、f1、f2、f4、f5以及f6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七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四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為第一透鏡410、第二透鏡420、第三透鏡430、第五透鏡450以及第六透鏡460,且皆滿足下列條件式: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則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第五實施例>
請參照第9圖及第10圖,其中第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9圖可知,第五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500、第一透鏡510、第二透鏡520、第三透鏡530、第四透鏡540、第五透鏡550、第六透鏡5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580以及成像面570。
第一透鏡5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511為凸面、像側表面51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5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52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521為凸面、像側表面52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520為塑膠材質。
第三透鏡53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531及像側 表面53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三透鏡530為塑膠材質。
第四透鏡54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541為凹面、像側表面542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540為塑膠材質。
第五透鏡55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551為凸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其像側表面55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第五透鏡55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551及像側表面552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56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561為凸面,其像側表面56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第六透鏡56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561及像側表面562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鏡56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第一透鏡510至第六透鏡560中最厚者。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58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六透鏡560與成像面570之間,並不影響影像透鏡系統組的焦距。
配合參照下列表九以及表十。
第五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HFOV、V4、V5、R5、R6、R12、 f1、f2、f4、f5以及f6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九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五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為第一透鏡510、第三透鏡530、第五透鏡550以及第六透鏡560,且皆滿足下列條件式: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則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第六實施例>
請參照第11圖及第12圖,其中第1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1圖可知,第六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光圈600、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四透鏡640、第五透鏡650、第六透鏡6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680以及成像面670。
第一透鏡6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611為凸面、像側表面61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6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62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621為凸面、 像側表面62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620為塑膠材質。
第三透鏡63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631及像側表面63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三透鏡630為塑膠材質。
第四透鏡64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641為凹面、像側表面642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640為塑膠材質。
第五透鏡65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651為凸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其像側表面65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第五透鏡65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651及像側表面652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66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661為凸面,其像側表面66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第六透鏡66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661及像側表面662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鏡66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第一透鏡610至第六透鏡660中最厚者。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68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六透鏡660與成像面670之間,並不影響影像透鏡系統組的焦距。
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一以及表十二。
第六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HFOV、V4、V5、R5、R6、R12、f1、f2、f4、f5以及f6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一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六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為第一透鏡610、第二透鏡620、第三透鏡630、第五透鏡650以及第六透鏡660,且皆滿足下列條件式: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則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第七實施例>
請參照第13圖及第14圖,其中第1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由第13圖可知,第七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第一透鏡710、光圈70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四透鏡740、第五透鏡750、第六透鏡76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780以及成像面770。
第一透鏡71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711為凸面、像側表面71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一透鏡710為塑膠材質。
第二透鏡72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721為凸面、像側表面722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二透鏡720為塑膠材質。
第三透鏡73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731及像側表面732皆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三透鏡730為塑膠材質。
第四透鏡740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741為凹面、像側表面742為凸面,並皆為非球面,且第四透鏡740為塑膠材質。
第五透鏡75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751為凸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其像側表面75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第五透鏡75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751及像側表面752皆為非球面。
第六透鏡760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761為凸面,其像側表面762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第六透鏡760為塑膠材質,且其物側表面761及像側表面762皆為非球面。另外,第六透鏡760於光軸上之厚度為第一透鏡710至第六透鏡760中最厚者。
紅外線濾除濾光片780之材質為玻璃,其設置於第六透鏡760與成像面770之間,並不影響影像透鏡系統組的焦距。
配合參照下列表十三以及表十四。
第七實施例中,非球面的曲線方程式表示如第一實施例的形式。此外,f、Fno、HFOV、V4、V5、R5、R6、R12、f1、f2、f4、f5以及f6之定義皆與第一實施例相同,在此不加以贅述。
配合表十三可推算出下列數據:
另外,第七實施例之影像透鏡系統組中,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為第一透鏡710、第二透鏡720、第三透鏡730、第五透鏡750以及第六透鏡760,且皆滿足下列條件式: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則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0、300、400、500、600、700‧‧‧光圈
110、210、310、410、510、610、710‧‧‧第一透鏡
111、211、311、411、511、611、711‧‧‧物側表面
112、212、312、412、512、612、712‧‧‧像側表面
120、220、320、420、520、620、720‧‧‧第二透鏡
121、221、321、421、521、621、721‧‧‧物側表面
122、222、322、422、522、622、722‧‧‧像側表面
130、230、330、430、530、630、730‧‧‧第三透鏡
131、231、331、431、531、631、731‧‧‧物側表面
132、232、332、432、532、632、732‧‧‧像側表面
140、240、340、440、540、640、740‧‧‧第四透鏡
141、241、341、441、541、641、741‧‧‧物側表面
142、242、342、442、542、642、742‧‧‧像側表面
150、250、350、450、550、650、750‧‧‧第五透鏡
151、251、351、451、551、651、751‧‧‧物側表面
152、252、352、452、552、652、752‧‧‧像側表面
160、260、360、460、560、660、760‧‧‧第六透鏡
161、261、361、461、561、661、761‧‧‧物側表面
162、262、362、462、562、662、762‧‧‧像側表面
170、270、370、470、570、670、770‧‧‧成像面
180、280、380、480、580、680、78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f‧‧‧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Fno‧‧‧影像透鏡系統組之光圈值
HFOV‧‧‧影像透鏡系統組中最大視角的一半
V4‧‧‧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
V5‧‧‧第五透鏡之色散係數
R5‧‧‧第三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
R6‧‧‧第三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
R12‧‧‧第六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
f1‧‧‧第一透鏡之焦距
f2‧‧‧第二透鏡之焦距
f4‧‧‧第四透鏡之焦距
f5‧‧‧第五透鏡之焦距
f6‧‧‧第六透鏡之焦距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徵、優點與實施例能更明顯易懂,所附圖式之說明如下:第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
第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一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第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
第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二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第5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
第6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三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第7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
第8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四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第9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
第10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五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第11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 系統組之示意圖。
第12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六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第13圖繪示依照本發明第七實施例的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示意圖。
第14圖由左至右依序為第七實施例的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球差、像散及歪曲曲線圖。
100‧‧‧光圈
110‧‧‧第一透鏡
111‧‧‧物側表面
112‧‧‧像側表面
120‧‧‧第二透鏡
121‧‧‧物側表面
122‧‧‧像側表面
130‧‧‧第三透鏡
131‧‧‧物側表面
132‧‧‧像側表面
140‧‧‧第四透鏡
141‧‧‧物側表面
142‧‧‧像側表面
150‧‧‧第五透鏡
151‧‧‧物側表面
152‧‧‧像側表面
160‧‧‧第六透鏡
161‧‧‧物側表面
162‧‧‧像側表面
170‧‧‧成像面
180‧‧‧紅外線濾除濾光片

Claims (25)

  1. 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一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一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一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像側表面為凹面,並皆為非球面;以及一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且該第六透鏡之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中,該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該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該第五透鏡之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0<f/f6<0.9;以及0.4<(f/f5)+(f/f6)<1.9。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四透鏡之物側表面為凹面、像側表面為凸面。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4,該第五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0.2<V4/V5<0.6。
  4. 如請求項2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六透鏡之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12,該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為f,其滿足下列條件:0.30<R12/f<0.75。
  5. 如請求項2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六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中最厚者。
  6. 如請求項2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之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0.8<f1/f2<1.4。
  7.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五透鏡之物側表面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且該第五透鏡之像側表面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三透鏡之物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5、像側表面曲率半徑為R6,其滿足下列條件:0<|R6/R5|<0.95。
  9.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中,所有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皆滿足下列條件: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10.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該第五透鏡之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0<f5/f6<0.60。
  11. 如請求項1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該第四透鏡之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2.2<f/f4<-0.75。
  12. 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一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一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凹面、像側表面為凸面;一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以及一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且該第六透鏡之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中,該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該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該第五透鏡之焦距為f5,其滿足下列條件:0<f5/f6<1.0;以及0.4<(f/f5)+(f/f6)<1.9。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該第四透鏡之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2.2<f/f4<-0.75。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4,該第五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0.2<V4/V5<0.6。
  15.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六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中最厚者。
  16. 如請求項13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之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0.8<f1/f2<1.4。
  17.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五透鏡之物側表面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且該第五透鏡之像側表面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
  18. 如請求項12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中,所有具有正屈折力之透鏡皆滿足下列條件:0<f/fi<1.0,其中fi表示第i透鏡之焦距,f為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
  19. 一種影像透鏡系統組,由物側至像側依序包含:一第一透鏡,具有正屈折力,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一第二透鏡,具有屈折力;一第三透鏡,具有正屈折力; 一第四透鏡,具有負屈折力;一第五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且其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以及一第六透鏡,具有正屈折力並為塑膠材質,其物側表面為凸面,其像側表面為凹面,且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為凸面之變化,且該第六透鏡之物側表面及像側表面皆為非球面;其中,該影像透鏡系統組之焦距為f,該第六透鏡之焦距為f6,該第四透鏡之焦距為f4,其滿足下列條件:0<f/f6<0.9;以及-2.2<f/f4<-0.75。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四透鏡之物側表面為凹面、像側表面為凸面。
  21.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四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4,該第五透鏡之色散係數為V5,其滿足下列條件:0.2<V4/V5<0.6。
  22. 如請求項20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一透鏡之焦距為f1,該第二透鏡之焦距為f2,其滿足下列條件:-0.8<f1/f2<1.4。
  23.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五透鏡之像側表面為凹面。
  24. 如請求項23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五 透鏡之物側表面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凸面轉凹面之變化,且該第五透鏡之像側表面自近光軸處至邊緣處存在由凹面轉凸面之變化。
  25. 如請求項23所述之影像透鏡系統組,其中該第六透鏡於光軸上之厚度為該第一透鏡至該第六透鏡中最厚者。
TW101121925A 2012-06-19 2012-06-19 影像透鏡系統組 TWI4487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925A TWI448721B (zh) 2012-06-19 2012-06-19 影像透鏡系統組
CN201220457202.5U CN202837662U (zh) 2012-06-19 2012-09-07 影像透镜系统组
CN201210328813.4A CN103513403B (zh) 2012-06-19 2012-09-07 影像透镜系统组
US13/663,602 US8891183B2 (en) 2012-06-19 2012-10-30 Image lens assembly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1121925A TWI448721B (zh) 2012-06-19 2012-06-19 影像透鏡系統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1470A TW201241470A (en) 2012-10-16
TWI448721B true TWI448721B (zh) 2014-08-11

Family

ID=4760010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1121925A TWI448721B (zh) 2012-06-19 2012-06-19 影像透鏡系統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91183B2 (zh)
CN (2) CN202837662U (zh)
TW (1) TWI448721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191B (zh) * 2019-09-12 2021-07-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三十九)
US11624895B2 (en) 2019-09-12 2023-04-1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assembly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48721B (zh) * 2012-06-19 2014-08-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透鏡系統組
TWI449948B (zh) 2012-11-30 2014-08-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光學鏡組
TWI447428B (zh) * 2012-12-14 2014-08-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像鏡頭
TWI479191B (zh) * 2013-01-04 2015-04-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結像系統
TWI510806B (zh) 2013-02-04 2015-12-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拾像系統組
TWI474038B (zh) * 2013-02-25 2015-0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成像系統鏡片組
TWI477803B (zh) 2013-03-05 2015-03-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像系統透鏡組
CN103576286B (zh) 2013-05-03 2015-08-1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CN103543520B (zh) 2013-05-03 2015-12-2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与其光学成像镜头
JP6257081B2 (ja) 2013-05-31 2018-01-10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471590B (zh) 2013-06-28 2015-02-0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可攜式電子裝置與其光學成像鏡頭
US10003536B2 (en) 2013-07-25 2018-06-19 Grigore Raileanu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bandwidth usage rates in a packet-switched network
TWI465762B (zh) * 2013-08-09 2014-12-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擷取系統透鏡組及取像裝置
CN103676107B (zh) * 2013-08-29 2015-12-09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六片式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镜头的电子装置
KR102109936B1 (ko) * 2013-11-21 2020-05-13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촬영 렌즈 및 이를 포함한 촬영 장치
TWI467219B (zh) * 2013-11-29 2015-01-0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攝像透鏡組、取像裝置及可攜式裝置
TWI477806B (zh) 2014-01-08 2015-03-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光學攝像鏡頭、取像裝置及可攜裝置
TWI484212B (zh) 2014-03-06 2015-05-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487942B (zh) 2014-03-12 2015-06-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此鏡頭之電子裝置
TWI521231B (zh) * 2014-04-18 2016-02-11 玉晶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成像鏡頭及應用該光學成像鏡頭的電子裝置
TWI500961B (zh) * 2014-07-04 2015-09-2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成像光學透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545341B (zh) 2014-10-08 2016-08-1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攝像用光學鏡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04808320B (zh) 2015-01-23 2017-03-08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及应用该光学成像镜头的电子装置
CN108710193B (zh) * 2015-02-17 2020-09-01 大立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摄影系统及取像装置
JP6501635B2 (ja) 2015-06-08 2019-04-17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CN106324810B (zh) 2015-06-29 2019-08-06 亚太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镜头
CN105068253B (zh) * 2015-09-15 2017-12-05 宿州飞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装置与其光学镜头系统
US10185123B2 (en) 2015-10-22 2019-01-22 Apple Inc. Lens system
TWI571653B (zh) * 2016-02-26 2017-02-2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影像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TWI607238B (zh) 2016-08-22 2017-12-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光學攝像系統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JP6490115B2 (ja) 2017-01-20 2019-03-27 カンタツ株式会社 撮像レンズ
TWI634359B (zh) * 2017-03-24 2018-09-01 大立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取像系統鏡片組、取像裝置及電子裝置
CN110989132B (zh) * 2019-11-26 2021-09-03 玉晶光电(厦门)有限公司 光学成像镜头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07531A (ja) * 2008-10-28 2010-05-13 Fujinon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の撮像レンズ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US20110085254A1 (en) * 2009-10-13 2011-04-14 Young Optics Inc. Fixed-focus lens
TW201200931A (en) * 2010-06-18 2012-01-01 Newmax Technolgy Co Ltd Six-piece imaging lens module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178322B2 (ja) * 2008-05-26 2013-04-10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ズームレンズ及びそれを有する撮像装置
JP2012027085A (ja) * 2010-07-20 2012-02-09 Sony Corp 光学ユニットおよび撮像装置
TW201209471A (en) * 2010-08-30 2012-03-01 Young Optics Inc Lens module
TWI448721B (zh) * 2012-06-19 2014-08-11 Largan Precision Co Ltd 影像透鏡系統組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10107531A (ja) * 2008-10-28 2010-05-13 Fujinon Corp 撮像レンズおよびこの撮像レンズを用いた撮像装置
US20110085254A1 (en) * 2009-10-13 2011-04-14 Young Optics Inc. Fixed-focus lens
TW201200931A (en) * 2010-06-18 2012-01-01 Newmax Technolgy Co Ltd Six-piece imaging lens module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33191B (zh) * 2019-09-12 2021-07-11 大陸商信泰光學(深圳)有限公司 成像鏡頭(三十九)
US11624895B2 (en) 2019-09-12 2023-04-11 Sintai Optical (Shenzhen) Co., Ltd. Lens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130335834A1 (en) 2013-12-19
US8891183B2 (en) 2014-11-18
TW201241470A (en) 2012-10-16
CN103513403A (zh) 2014-01-15
CN103513403B (zh) 2015-09-09
CN202837662U (zh) 2013-03-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8721B (zh) 影像透鏡系統組
TWI440884B (zh) 攝影系統
TWI463169B (zh) 影像系統鏡片組及取像裝置
TWI436089B (zh) 影像拾取光學透鏡組
TWI460465B (zh) 光學影像鏡頭系統組
TWI435107B (zh) 影像擷取光學系統組
TWI510806B (zh) 光學拾像系統組
TWI438480B (zh) 光學影像系統組
TWI448725B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片系統
TWI449947B (zh) 影像鏡片系統組
TWI479191B (zh) 光學結像系統
TWI438520B (zh) 攝像系統鏡頭組
TWI434064B (zh) 攝影光學鏡片系統
TWI461778B (zh) 光學成像系統組
TWI440883B (zh) 結像鏡頭
TWI439753B (zh) 攝像光學鏡片系統
TWI482991B (zh) 成像鏡頭組
TWI443370B (zh) 單焦點光學鏡片系統
TWI461732B (zh) 影像擷取系統鏡頭組
TWI467221B (zh) 拾像光學透鏡組
TWI448772B (zh) 影像鏡片組
TWI452334B (zh) 光學影像拾取系統鏡組
TWI491911B (zh) 結像系統組
TW201312155A (zh) 影像擷取光學鏡組
TW201300868A (zh) 光學影像鏡片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