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8181B - 藉由監測並限制時間提前量以消除分時雙工無線網路中之干擾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藉由監測並限制時間提前量以消除分時雙工無線網路中之干擾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8181B
TWI448181B TW100146911A TW100146911A TWI448181B TW I448181 B TWI448181 B TW I448181B TW 100146911 A TW100146911 A TW 100146911A TW 100146911 A TW100146911 A TW 100146911A TW I448181 B TWI448181 B TW I44818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wireless coverage
coverage area
time
wireless
timing advan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46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1026A (zh
Inventor
Francesc Boixadera
Craig Burnet
Cyril Valadon
Original Assignee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Mstar France S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Mstar Software R&D Shenzhen, Mstar France Sas filed Critical Mstar Semiconductor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3110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10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81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818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4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H04W56/004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compensating for timing error by altering transmission tim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8Re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30Connection releas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藉由監測並限制時間提前量以消除分時雙工無線網路中之干擾的方法
本發明與無線通訊裝置/系統相關,並且尤其與用以減少無線分時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網路中之干擾的技術相關。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分時雙工傳輸於下行(downlink)傳輸和上行(uplink)傳輸時係採用相同的頻率並分配時槽(time slot),使下行傳輸和上行傳輸被安排在不同時間進行。時槽亦稱為時間框(frame)。分頻雙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於下行傳輸和上行傳輸時則是採用不同的頻率。當下行傳輸和上行傳輸之資料傳輸率不對等或是頻帶有限時,分時雙工是較理想的做法。當下行傳輸和上行傳輸之資料傳輸率相當時,分頻雙工則是較有效率的選擇。分頻雙工採用不同上行頻率和下行頻率的做法還可減少干擾。
當分時雙工基地台開始透過無線頻道廣播訊息時,基地台係利用第一時槽或第一子時間框(subframe)傳送訊息。第一子時間框用於下行傳輸,其後跟隨著一個不含任何傳輸的保護期間(guard period)。隨後的第二子時間框則被用於用戶裝置和基地台間的上行傳輸。該等子時間框可與上行時槽或下行時槽相關,但並非上行時槽和下行時槽的組合。雖然上行及下行傳輸係以光速行進,從發射信號的時間點到信號被接收的時間點間仍然存在一個可量測的時間差。該時間差正比於基地台和用戶裝置之間的距離。
每個通訊蜂巢(cell)係以一基地台為中心,分時雙工的時序是由基地台控制。用戶裝置被允許提前在前述保護期間內提前開始進行上行傳輸,藉此使上行傳輸得以在基地台的接收時槽內完成。然而,相較於下一資料框,現行傳輸的資料框過遲或過早抵達的傳輸訊號都可能對鄰近的通訊蜂巢或後續的資料框造成干擾,甚至可能會因無法被基地台接收而遺失。通訊蜂巢的涵蓋半徑愈廣(例如高達100公里),用戶裝置所需要的時間提前量也愈多。例如,當一個涵蓋半徑較小的通訊蜂巢被安排在另一個涵蓋半徑較大的通訊蜂巢旁邊時,在大通訊蜂巢中提前開始的上行傳輸可能會和小通訊蜂巢中的下行傳輸同時發生,因而對小通訊蜂巢中的通訊造成干擾。
為解決上述問題,本發明提出一種減少無線網路中之干擾的技術方案。
於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中,一用戶裝置係位於採用分時雙工傳輸之無線網路的第一無線涵蓋區域內。該用戶裝置為上行傳輸選定一最大時間提前量時,係根據由該用戶裝置或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另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上行傳輸以及針對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至少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下行傳輸間之潛在干擾。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之選定可參考第一和第二無線涵蓋區域的涵蓋半徑或其他蜂巢性質。第一和第二無線涵蓋區域可相同,也可不同(由不同基地台或天線配置涵蓋)。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之選定亦可參考用戶裝置本身可能造成的潛在干擾。
該無線網路可採用分時長期進化(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DT-LTE)通訊方案,且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之選定可以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及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中之至少一個為參考依據。或者,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之選定亦可以第一無線涵蓋區域所使用之特殊子時間框格式及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使用之特殊子時間框格式中之至少一個為參考依據。
該無線網路可採用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通訊方案,並且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之選定亦可以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及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中之至少一個為參考依據。該用戶裝置可自無線網路接收一訊息;該訊息包含最大時間提前量資訊。服務該用戶裝置之基地台可對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的所有用戶裝置廣播一共同最大時間提前量,或針對該區域中的各個用戶裝置分別傳送一專用最大時間提前量。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之選定亦可參考根據用戶裝置於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的位置。基地台亦可以數值範圍的形式來規範最大時間提前量。
此外,當用戶裝置目前採用的時間提前量已達到或超過最大時間提前量,該用戶裝置之通話可被中斷。負責第一無線涵蓋區域的基地台可偵測用戶裝置是否已達到最大時間提前量,並採取相對應的措施。舉例而言,基地台可啟動一交遞(hand-over)程序、改變操作頻率、將用戶裝置的資料分配至與下行-至-上行轉換點不相鄰的子時間框、由基地台中斷通話、或由察覺已達最大時間提前量的用戶裝置自行中斷通話。在因須為用戶裝置重建通話能力而中斷通話後,用戶裝置可進入一無服務程序。可為用戶裝置設定一臨時時間限制,以避免該用戶裝置透過涵蓋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基地台建立通話。
負責第一無線涵蓋區域的基地台可接收一訊息,該訊息包含指示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無線性質之資訊。基地台可根據該無線性質選定最大時間提前量。於其他實施例中,用戶裝置會偵測自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發送之訊號的抵達時間及/或收到的訊號強度,並根據這些信號的抵達時間及/或被接收時的強度來選定時間提前量用戶裝置亦可將自己目前採用的時間提前量以訊息的方式傳送給基地台。基地台可根據該訊息採取適當的措施,以避免該用戶裝置造成干擾。
關於本發明的優點與精神可以藉由以下發明詳述及所附圖式得到進一步的瞭解。
請參閱圖一(A)所示之分時雙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無線通訊系統100。系統100包含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與第二無線涵蓋區域160。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中有基地台(base station,BS) 110和用戶裝置(user equipment,UE) 120,第二無線涵蓋區域160中則有基地台140和用戶裝置150。用戶裝置120和用戶裝置150可為固定式或移動式的裝置。基地台110和140可連接至其他有線資料網路設施(未繪示)並做為一閘道器或存取點,使用戶裝置120和用戶裝置150藉此連接至該等有線資料網路設施。
基地台110和140可包含多個天線,用戶裝置120和用戶裝置150亦可包含多個天線。基地台110和140可利用一寬頻無線通訊協定個別與用戶裝置120或用戶裝置150無線溝通;寬頻通訊的頻寬遠大於同調頻寬。舉例而言,該寬頻無線通訊協定可以是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通訊協定或分時長期進化(time division long term evolution,TD-LTE)通訊協定。
為特定一個用戶裝置提供服務的通訊蜂巢(cell)可被稱為一服務蜂巢,而位在該服務蜂巢附近的通訊蜂巢可被稱為一鄰居蜂巢。以圖一(A)所繪示的情況為例,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為用戶裝置120的服務蜂巢,第二無線涵蓋區域160為用戶裝置150的服務蜂巢。同時,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和第二無線涵蓋區域160互為鄰居蜂巢。
圖一(A)中的時序圖170(1)~170(3)係相對於作為基準之參考時間175所繪示;參考時間175標示了對基地台110、140而言上行傳輸開始的時間點。於此範例中,時序圖170(1)係用以概略表示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中的基地台110之運作時序。時序圖170(3)係用以概略表示第二無線涵蓋區域160中的基地台140之運作時序。時序圖170(2)係用以概略表示用戶裝置120之運作時序。時序圖170(1)中有一保護期間(guard period)180(1)(或稱為一時間間隔(timing gap)),時序圖170(3)中則有一保護期間180(2)(或稱為一時間間隔)。由於第二無線涵蓋區域160的涵蓋半徑小於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的涵蓋半徑,保護期間180(2)短於保護期間180(1)。同理,自參考時間175起算,上行傳輸抵達基地台140所需要的時間提前量(timing advance,TA)較小。為了使分時雙工系統100中的干擾最小化,下行傳輸的開始時間和上行傳輸的開始時間係由基地台同步,目標在於使兩種傳輸的開始時間相同。
自基地台110行進至用戶裝置120或是自用戶裝置120行進至基地台110的傳輸時間都被標示為T1。用戶裝置120利用一時間提前量190(1)補償T1。由於信號抵達用戶裝置120時已延遲T1,用戶裝置120採用的時間提前量必須約略為T1的兩倍。在先前技術中,基地台會先指定一個初始時間提前量,隨後再進行調整。然而,調整時間提前量的訊息有可能被用戶裝置遺漏,或者是因為某些錯誤導致用戶裝置無法將該訊息解碼。因此,基地台110通常無法得知用戶裝置120所採用的時間提前量。當基地台110發現上行傳輸過早或過遲抵達,基地台110會通知用戶裝置120逐步增加或減少其時間提前量,直到上行傳輸的接收時間與參考時間175相符。
用戶裝置120所採用之時間提前量190(1)的問題之一是,用戶裝置120之上行傳輸的開始早於第二無線涵蓋區域160的保護期間180(2),其此段上行傳輸和下行傳輸重疊的時間造成互相干擾,被標示為干擾期間190(2)。時間提前量190(1)愈大,干擾期間190(2)愈長。用戶裝置120和用戶裝置150愈接近,干擾也會愈大。
干擾期間190(2)對用戶裝置150來說是個問題,不僅會使其傳輸資料遺失,也可能會影響用戶裝置150針對鄰近蜂巢之下行傳輸所進行的蜂巢搜尋/監控(cell search and monitoring,CSM)。對各用戶裝置而言,做出與移動相關的決定(例如蜂巢交接)時,蜂巢搜尋/監控是很重要的一環。舉例而言,在蜂巢搜尋/監控程序中,用戶裝置需要在下行頻道獲取相當數量的特定蜂巢參考信號(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SRS)符號。
本發明提出的方案為藉由將時間提前量,例如時間提前量190(1),限制在某個已知的範圍內,以縮短干擾期間,進而增進分時雙工系統100的效率。時間提前量可根據分時雙工系統100的已知性質選定。舉例而言,就TD-SCDMA和TD-LTE系統而言,蜂巢涵蓋半徑為一已知的設計限制,且可做為選定時間提前量的參考值。在TD-LTE系統中,可利用一種特殊的子時間框(subframe)格式來限制時間提前量(容後詳述)。分時雙工系統100中的資訊可在裝置間被動態交換,並傳遞至各個用戶裝置。依照不同的系統設計,時間提前量可由用戶裝置120、基地台110或分時雙工系統100選定,或是由三者共同選定。
圖一(B)係繪示經過一段時間之後的系統100。此時,用戶裝置150已由第二無線涵蓋區域160移動至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因此與第二無線涵蓋區域160(以虛線標示)不再相關。於此範例中,用戶裝置120的時間提前量190(1)已增長至其上行傳輸造成對本身所在的蜂巢造成干擾;在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的時序圖170(1)中,標號190(3)即用以表示重疊時段造成的問題。因此,若不限制用戶裝置120的時間提前量,此干擾可能會對同在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中的其他用戶裝置(例如用戶裝置150)造成影響。限制時間提前量的方法將概述於圖二、圖三,並且將於圖四、圖五被進一步詳細說明。
須說明的是,圖一(A)和圖一(B)為用以說明干擾問題及潛在解決方案的簡圖。實際上,分時雙工系統100中可能包含更多的蜂巢、基地台、用戶裝置和有線網路設施,例如路由器、閘道器、公共交換電話網路(public switched telephone network,PSTN)、內部連線等等。該等裝置於交換訊息時可利用現有的通訊協定,例如網際網路協定和無線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協定。前述無線涵蓋區域130、160的形狀和半徑僅為示意範例,不構成實際射頻涵蓋區域的限制條件。舉例而言,涵蓋區域的形狀可為橢圓形或扇形;實際的涵蓋區域會與地形、建築物、工程設計等因素相關。
亦需說明的是,圖一(A)和圖一(B)中的尺度僅為範例,並未按真實比例繪製。該等時序圖僅為說明之用,未必精確。舉例而言,用戶裝置120的時序圖170(2)不一定會與時序圖170(1)、時序圖170(3)以圖中所示的方式對齊。
請參閱圖二,圖二為一無線通訊裝置的方塊圖範例;該無線通訊裝置可用做用戶裝置120,用以執行一用戶裝置時間提前量限制程序400,用以限制干擾期間。用戶裝置120包含一傳送器210、一接收器220和一控制器230。控制器230係用以提供將交由傳送器210傳送的資料,並用以處理接收器220收到的信號。此外,控制器230亦負責其他與傳送/接收相關的控制功能。傳送器210、接收器220和控制器230的部份功能可利用數據機實現;傳送器210、接收器220的部份功能可以無線收發器的形態實現。需說明的是,該等電路區塊中包含用以轉換信號格式的類比-數位轉換器和數位-類比轉換器。
傳送器210可包含多個傳送電路,分別用以將升頻後的信號提供至天線250(1)~250(M)發送。接收器220負責接收天線250(1)~250(M)偵測到的信號,並將相對應的信號再傳遞至控制器230。接收器220可包含多個接收電路,各自對應於一天線。為求便於說明,該等傳送電路和接收電路未一一繪示。
控制器230為一資料處理裝置,例如一微處理器或一微控制器,其中包含一記憶體240或其他資料儲存區塊,用以儲存控制器230於執行各種程序所需要的資料。記憶體240可建置於控制器230中,亦可獨立於控制器230之外。用以實現用戶裝置時間提前量限制程序400的程式碼可被儲存於記憶體240內,供控制器230讀取。限制程序400係用以選擇或決定將上行傳輸信號提供至傳送器210的時間提前量。
控制器230的功能可利用一個或多個電腦或處理器可讀取媒體(例如特殊應用積體電路、數位信號處理指令、軟體等嵌入式邏輯)中的編碼後邏輯來實現。記憶體240即用以儲存此處所述之運算資料及/或用以實現運算的軟體或處理器指令。因此,限制程序400可利用固定式邏輯電路或可程式規劃邏輯來實現,例如以處理器或場式可編程閘陣列來執行軟體或電腦指令。
圖三為一無線通訊裝置的方塊圖範例;該無線通訊裝置可用做基地台110,用以執行用以限制干擾期間之一基地台時間提前量限制程序500。基地台110包含一傳送器310、一接收器320、一控制器330和一記憶體340。傳送器310、接收器320、控制器330和記憶體340的功能與圖二中的同名電路類似。限制程序500的功能亦類似於前述限制程序400,但係用以限制基地台的時間提前量。
圖四為用戶裝置時間提前量限制程序400的流程圖。在步驟410中,用戶裝置(例如用戶裝置120)根據自己或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另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上行傳輸以及針對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至少一用戶裝置(例如用戶裝置150)所進行之下行傳輸之間的潛在干擾,為用戶裝置120的上行傳輸指定一最大時間提前量。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亦可與任何用戶裝置(包含用戶裝置120)引起的干擾相關。在步驟420中,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之步驟亦以下列因素中的至少一個或多個的組合為參考依據: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第一無線涵蓋區域所採用之一特殊子時間框格式、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採用之一特殊子時間框格式。步驟420為一選擇性步驟(因此以虛線框標示),可與步驟410一起實施。
於此範例中,第一和第二無線涵蓋區域的涵蓋半徑決定了這兩個區域各自需要的時間提前量。因此,用戶裝置120之時間提前量的選定基礎可為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可能大於或小於前者),或是兩個半徑的組合,例如兩個半徑的差異或兩區域的大小差異。或者,該時間提前量的選定基礎可為一子時間框中所包含的訊息,例如第一或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使用之一特殊子時間框格式。
以下進一步描述子時間框的概念。某些時間框包含特殊資訊。舉例而言,在第一個下行子時間框被傳送後,基地台會傳送一個下行導引(Pilot)時槽/頻道訊息(通稱為DwPTS訊息)。在DwPTS訊息後便是保護期間,例如圖一(A)中的保護期間180(1)、180(2)。在保護期間之後則是一上行導引時槽/頻道訊息(通稱為UpPTS訊息)。用戶裝置可利用該保護期間來計算其服務蜂巢和鄰居蜂巢的最大蜂巢尺寸。此外,TD-LTE系統允許八種特殊子時間框格式(special subframe format,SSF)。該等特殊子時間框格式(SSFs)指定了DwPTS訊息的大小、保護期間的長度,以及UpPTS訊息的大小。因此,特殊子時間框格式可被用以做為用戶裝置產生或決定一最大時間提前量的參考依據,以限制干擾量。
上述特殊子時間框格式之定義可參考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36.211號技術文件中的章節4.2(3GPP TS 36.211 Chapter 4.2)。用戶裝置可透過基地台所發送之一系統資訊區塊(SIB)-1獲得該等特殊子時間框格式。基地台亦可利用(SIB)-1訊息來傳遞鄰居蜂巢的特殊子時間框格式,或者是指示鄰居蜂巢和服務蜂巢的特殊子時間框格式是否相同。此格式安排可讓用戶裝置,例如利用演算法或查找表,選擇/指定其時間提前量或最大時間提前量。
於另一範例中,用戶裝置自無線網路所接收一訊息中包含指示最大時間提前量的資訊。負責第一無線涵蓋區域的基地台可對該區域中的所有用戶裝置廣播一共同最大時間提前量。或者,負責第一無線涵蓋區域的基地台可針對該區域中的各個用戶裝置分別傳送一專用最大時間提前量。選定最大時間提前量時,亦可參考根據用戶裝置於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的位置。舉例而言,用戶裝置在第一無線涵蓋區域130中漫遊移動時,該用戶裝置的鄰居蜂巢可能會改變,進而使得最大時間提前量需重新被選定。
用戶裝置亦可將自己目前採用的時間提前量以訊息的方式傳送給基地台。基地台可利用該目前時間提前量來監控並協調其涵蓋區域中的用戶裝置之移動交遞(mobility handoff)。該訊息可為週期性發送,其週期可為固定值,或是此訊息可由基地台選定/通知。該訊息亦可在特定事件發生時發送。以事件觸發的報告訊息可在下列幾種情況產生:1)當時間提前量已達到基地台所指定之一數值,2)當時間提前量已達到對應於最小特殊子時間框格式間隙尺寸(跨越不同組態)之一數值,或是3)當時間提前量已達到對應於服務蜂巢的特殊子時間框格式間隙尺寸之一數值。第2)種和第3)種情況的變形為採用一範圍取代該數值,也就是在時間提前量達到該限制值減去一邊際值(margin value)時,觸發產生一報告訊息。報告訊息亦可由其他條件觸發,不以上述幾種為限。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36.214號技術文件的章節5.1(3GPP TS 36.214 Chapter 5.1)中定義了由用戶裝置報告之一接收-傳送時間差。該接收-傳送時間差亦可被用來決定用戶裝置目前採用的時間提前量。
請參閱圖四。在步驟430中,當用戶裝置目前採用的時間提前量已達到最大時間提前量,該用戶裝置之通話可被中斷。該中斷步驟可由基地台或用戶裝置本身執行。或者,該用戶裝置可將達到最大時間提前量的情況告知基地台,由基地台採取適當的處置行動。一種較佳的處置方式是,通知該用戶裝置進行一交遞(hand-over)程序,轉由另一蜂巢提供服務,以繼續維持其連線。當基地台判定有必要採取交遞程序時,基地台可指示該用戶裝置交遞至另一蜂巢、改變操作頻率,或是將用戶裝置的資料分配至與下行-至-上行轉換點(例如圖一(A)中接近干擾區域190(2)的點)不相鄰的子時間框。如果無法執行無線資源管理程序(例如交遞程序),基地台可停止中斷用戶裝置的通話。基地台可藉由一無線資源管理指令啟動該等處置行動。
於步驟440中,在因須為用戶裝置重建通話能力而中斷通話後,用戶裝置進入一無服務程序。用戶裝置可利用一隨機存取頻道(random access channel,RACH)重建新的通話能力,藉此建立一個適合新的服務蜂巢的時間提前量。用戶裝置有可能希望利用原本的服務蜂巢重建通話能力。因此,可為該用戶裝置設定一等待期間或一臨時時間限制,以避免在重新建立通話前該用戶裝置透過涵蓋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基地台重新建立通話,導致中斷通話的情況反覆發生。
於另一範例中,第一無線涵蓋區域與第二無線涵蓋區域彼此相鄰。用戶裝置會偵測自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發送之訊號的抵達時間及/或訊號強度。舉例而言,鄰近無線涵蓋區域中的基地台(例如涵蓋區域160中的基地台140)會發送信號,用戶裝置可根據這些信號的抵達時間及/或被接收時之強度來決定時間提前量,也可說是獲取位置資訊。用戶裝置的位置資訊可利用第三代合作夥伴計畫第25.907號技術報告中的「定位服務之路徑損失技術研究(Evaluation of path-loss technologies for Location Services)」一文提及之技術獲取。在決定何時應產生時間提前量報告給基地台時,用戶裝置可參考其位置資訊。
圖五為基地台時間提前量限制程序500的流程圖。在步驟510中,基地台(例如基地台110)根據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一用戶裝置或另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上行傳輸以及針對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至少一用戶裝置(例如用戶裝置150)所進行之下行傳輸間之潛在干擾,為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選定上行傳輸之最大時間提前量。在步驟520中,如先前所述,最大時間提前量之選定亦以下列因素中的至少一個或多個的組合為參考依據: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涵蓋半徑中、第一無線涵蓋區域所採用之一特殊子時間框格式、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採用之一特殊子時間框格式。步驟520為一選擇性步驟(因此以虛線框標示),可與步驟510一起實施。如先前所述,最大時間提前量之選定可以用戶裝置在基地台之涵蓋範圍中的位置(例如地理位置)為參考依據。或者,選定最大時間提前量亦可參考特定蜂巢參考信號(cell-specific reference signal,CSRS)符號。基地台亦可指定蜂巢搜尋/監控(cell search and monitoring,CSM)中使用的CSRS符號數量。
在步驟530,該最大時間提前量被傳送至用戶裝置。用戶裝置隨後即可將自己的內部時間提前量設定在該最大時間提前量的限制範圍內。基地台可設定一共通最大時間提前量、一專用最大時間提前量,或是建立一時間提前量範圍。在某些時候,若用戶裝置的時間提前量達到該最大時間提前量,用戶裝置將無法回應基地台所發送的時間調整訊息(用以提高該用戶的時間提前量之訊息)。用戶裝置可主動通知基地台,告知達到最大時間提前量的情況。在步驟540中,負責第一無線涵蓋區域的基地台會偵測用戶裝置是否已達到最大時間提前量,舉例而言,判斷用戶裝置是否不再回應提高其時間提前量的訊息,或是判斷是否收到用戶裝置主動告知的訊息。在步驟550中,當用戶裝置已達到最大時間提前量,基地台即啟動一交遞(hand-over)程序或中斷該用戶裝置的通話。如先前所述,基地台亦可採取其他對應措施。
基地台還可進一步為通話被中斷的用戶裝置設定一臨時時間限制,以避免該用戶裝置試圖重新建立通話。此外,基地台可接收一訊息,該訊息包含指示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無線性質之資訊。基地台可根據該無線性質選定最大時間提前量。該無線性質可包含蜂巢涵蓋半徑、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中的用戶裝置位置,或是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使用的特殊子時間框格式。
綜上所述,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主要是應用在分時雙工無線系統中位於第一無線涵蓋區域內的用戶裝置,根據由該用戶裝置本身或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另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上行傳輸以及針對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至少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下行傳輸之間的潛在干擾,為該用戶裝置的上行傳輸選定一最大時間提前量。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之選定可參考第一和第二無線涵蓋區域的涵蓋半徑或其他蜂巢性質。基地台可選定一最大時間提前量,並將該最大時間提前量傳送給用戶裝置。
藉由以上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詳述,係希望能更加清楚描述本發明之特徵與精神,而並非以上述所揭露的較佳具體實施例來對本發明之範疇加以限制。相反地,其目的是希望能涵蓋各種改變及具相等性的安排於本發明所欲申請之專利範圍的範疇內。
100...無線通訊系統
110、140...基地台
120、150...用戶裝置
130...第一無線涵蓋區域
160...第二無線涵蓋區域
170(1)~170(3)...時序圖
175...參考時間
180(1)、180(2)...保護期間
190(1)...時間提前量
190(2)、190(3)...干擾期間
210、310...傳送器
220、320...接收器
230、330...控制器
240、340...記憶體
250(1)~250(M)...天線
410~440、510~550...流程步驟
400...用戶裝置時間提前量限制程序
500...基地台時間提前量限制程序
圖一(A)和圖一(B)為分時雙工無線通訊系統的示意圖和時序圖範例。
圖二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無線用戶裝置的電路範例。
圖三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基地台的電路範例。
圖四為根據本發明之一用戶裝置時間提前量限制程序的流程圖。
圖五為根據本發明之一基地台時間提前量限制程序的流程圖。
410~440...流程步驟

Claims (25)

  1. 一種消除一無線網路中之干擾的方法,該無線網路係採用分時雙工傳輸,該方法包含:於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一用戶裝置,為一上行傳輸選定一最大時間提前量;其中,根據該用戶裝置或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另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該上行傳輸以及對於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至少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下行傳輸間之潛在干擾,為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之該上行傳輸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係採用分時長期進化(long term evolution,LTE)通訊,並且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係以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一涵蓋半徑及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一涵蓋半徑中之至少其一為參考依據。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係採用分時長期進化通訊,並且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係以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所使用之一特殊子時間框格式及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使用之一特殊子時間框格式中之至少其一為參考依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採用一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time division-synchronous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TD-SCDMA)通訊,並且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係以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一涵蓋半徑及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一涵蓋半徑中之至少一個為參考依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 量包含:接收一訊息,該訊息包含指示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所能使用之最大時間提前量之資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多個用戶裝置係由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服務,並且接收該訊息之步驟包含:接收該訊息,該訊息包含指示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係針對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一特定用戶裝置或針對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所有用戶裝置。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包含:根據該用戶裝置於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一位置,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當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已達到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中斷一通話。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當通話係因須為該用戶裝置重建通話能力而中斷,進入一無服務程序。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為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設定一臨時時間限制,以避免該用戶裝置透過涵蓋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一基地台建立一通話。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與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彼此相鄰,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偵測自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發送之訊號之一抵達時間 及一訊號強度中之至少一個;其中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包含以該抵達時間及該訊號強度中之至少一個為參考依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自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傳送一訊息至一基地台,該訊息包含指示該用戶裝置採用之一目前時間提前量之資訊,該訊息使得該基地台能採取一適當行動,以避免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造成干擾。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與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相同。
  14. 一種消除一無線網路中之干擾的方法,該無線網路係採用分時雙工傳輸,該方法包含:於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一基地台,為一上行傳輸選定一最大時間提前量;其中,根據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一用戶裝置或另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該上行傳輸以及對於該無線網路之一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至少一用戶裝置所進行之下行傳輸間之潛在干擾,為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之該上行傳輸選定一最大時間提前量。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係採用分時長期進化通訊,並且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係以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一涵蓋半徑及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一涵蓋半徑中之至少一個為參考依據。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係採用 分時長期進化通訊,並且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係以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所使用之一特殊子時間框格式及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所使用之一特殊子時間框格式中之至少一個為參考依據。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無線網路係採用分時-同步分碼多重存取通訊,並且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亦以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一涵蓋半徑及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一涵蓋半徑中之至少一個為參考依據。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多個用戶裝置係由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服務,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對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多個用戶裝置廣播該最大時間提前量。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多個用戶裝置係由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服務,並且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包含為該多個用戶裝置中之一用戶裝置選定一特定時間提前量,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將該特定時間提前量傳送給該用戶裝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該基地台接收一訊息,該訊息包含指示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之無線特性之資訊;其中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係包含以該無線性質為參考依據。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選定該最大時間提前量包含:根據該用戶裝置於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一位置選定 該最大時間提前量。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偵測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是否已達到該最大時間提前量;以及當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之一目前時間提前量已達到該最大時間提前量,執行一適當動作,以減少該潛在干擾。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執行該適當動作包含執行下列動作中之至少一動作:初始化一交遞程序、改變一操作頻率、在並非鄰接於一下行-上行傳輸轉換點之子時間框中分配用戶裝置資料,以及中斷通話。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中斷通話時為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中之該用戶裝置設定一臨時時間限制,以避免該用戶裝置透過涵蓋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之該基地台建立通話。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無線涵蓋區域與該第二無線涵蓋區域相同。
TW100146911A 2011-08-18 2011-12-16 藉由監測並限制時間提前量以消除分時雙工無線網路中之干擾的方法 TWI44818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11177931A EP2560446A1 (en) 2011-08-18 2011-08-18 Reducing interference in wireless time division duplex systems by monitoring and limiting timing advan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1026A TW201311026A (zh) 2013-03-01
TWI448181B true TWI448181B (zh) 2014-08-01

Family

ID=4453396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46911A TWI448181B (zh) 2011-08-18 2011-12-16 藉由監測並限制時間提前量以消除分時雙工無線網路中之干擾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9363779B2 (zh)
EP (1) EP2560446A1 (zh)
CN (1) CN102958171B (zh)
TW (1) TWI4481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95985B2 (en) 2011-07-25 2013-03-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ime alignment in multicarrier OFDM network
US8995405B2 (en) 2012-01-25 2015-03-3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athloss reference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8526389B2 (en) 2012-01-25 2013-09-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ower scal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US9237537B2 (en) 2012-01-25 2016-01-12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Random access process in a multicarrier base station and wireless device
EP4075707A1 (en) 2012-02-07 2022-10-1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 timing adjustment
US11943813B2 (en) 2012-04-01 2024-03-2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grouping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8964590B2 (en) 2012-04-01 2015-02-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Random access mechanism for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EP2835023B1 (en) 2012-04-01 2021-09-0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group configuration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with timing advance groups
US8971280B2 (en) 2012-04-20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wireless device
US11252679B2 (en) 2012-04-16 2022-02-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US8995381B2 (en) 2012-04-16 2015-03-31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Power control in a wireless device
US11825419B2 (en) 2012-04-16 2023-11-2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timing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US8958342B2 (en) 2012-04-17 2015-02-17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in a multicarrier wireless device
US8964593B2 (en) 2012-04-16 2015-02-2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transmission power
US11582704B2 (en) 2012-04-16 2023-02-1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ignal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in a wireless device
US9179425B2 (en) 2012-04-17 2015-11-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Transmit power control in multicarrier communications
WO2013158934A1 (en) * 2012-04-18 2013-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radio coexistence
US8971298B2 (en) 2012-06-18 2015-03-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Wireless device connection to an application server
US9107206B2 (en) 2012-06-18 2015-08-11 Ofinne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grou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11622372B2 (en) 2012-06-18 2023-04-04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179457B2 (en) 2012-06-20 2015-11-03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Carrier configuration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084228B2 (en) 2012-06-20 2015-07-14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Auto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9210619B2 (en) 2012-06-20 2015-12-0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Signalling mechanisms for wireless device handover
US11882560B2 (en) 2012-06-18 2024-01-2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arrier grouping in multicarrier wireless networks
US9113387B2 (en) 2012-06-20 2015-08-18 Ofinno Technologies, Llc Handover signalling in wireless networks
US9094176B2 (en) * 2012-08-03 2015-07-28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ime alignment upon time advance group split or creation
US20150215963A1 (en) * 2012-08-09 2015-07-3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Support New Special Sub-Frame in Legacy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WO2014047788A1 (en) * 2012-09-25 2014-04-03 Nec(China)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nhancing coverage
US9215623B1 (en) 2013-03-28 2015-12-15 Sprint Spectrum L.P. Coordination of codec consistency across wireless coverage areas
US9386563B1 (en) * 2013-04-11 2016-07-05 Sprint Spectrum L.P. Coordination of codec consistency based on cross-carrier assignment
KR102272844B1 (ko) * 2015-06-23 2021-07-06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타이밍 어드밴스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KR102419407B1 (ko) * 2015-08-31 2022-07-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시분할 듀플렉싱 방식을 지원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무선 억세스 기술 운영 장치 및 방법
EP3414934B1 (en) * 2016-02-08 2021-09-08 Apple Inc. Rx-tx time difference report for tdd systems and associated devices
US11239972B2 (en) * 2016-11-17 2022-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rge cell support for narrowband random access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12623A1 (en) * 1991-12-11 1993-06-24 Motorola Inc. Handover decision algorithm using power budget values
US5905950A (en) * 1995-07-12 1999-05-18 Telefonaktien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ixed cellular functionality
US20110190011A1 (en) * 2010-02-01 2011-08-0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Radio base stations,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59980A (en) * 1995-06-05 1999-09-28 Omnipoint Corporation Timing adjustment control for efficient time division duplex communication
US5805576A (en) * 1995-10-18 1998-09-08 Cellular Telecom,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DM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employing collector arrays for range extension
CN1627846A (zh) * 2003-12-11 2005-06-15 北京三星通信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低码片速率时分双工码分多址的基站控制调度方法
CN100382634C (zh) * 2004-07-14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td-scdma通讯系统动态信道分配的方法
CN1855767B (zh) 2005-04-18 2010-10-06 大唐移动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在时分同步码分多址通信系统中建立大半径小区的方法
CN101553003A (zh) * 2008-04-02 2009-10-07 中国移动通信集团公司 确定边界漫游小区的方法及装置
US9055527B2 (en) * 2010-05-06 2015-06-09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termining a time synchronization offset between radio base stations
US8611823B2 (en) * 2011-06-16 2013-12-17 Blackberry Limited Mobile guided uplink interference manage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1993012623A1 (en) * 1991-12-11 1993-06-24 Motorola Inc. Handover decision algorithm using power budget values
US5905950A (en) * 1995-07-12 1999-05-18 Telefonaktienbolaget L M Ericss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fixed cellular functionality
US20110190011A1 (en) * 2010-02-01 2011-08-04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Radio base stations,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s,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base station, and methods for controlling a radio communication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2958171B (zh) 2015-12-16
US20130044617A1 (en) 2013-02-21
US9363779B2 (en) 2016-06-07
TW201311026A (zh) 2013-03-01
CN102958171A (zh) 2013-03-06
EP2560446A1 (en) 2013-0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8181B (zh) 藉由監測並限制時間提前量以消除分時雙工無線網路中之干擾的方法
US11825360B2 (en) Uplink selection for handover
US11765738B2 (en) Beam failure recovery procedures using bandwidth parts
US20200351729A1 (en) Wireless resource configuration for simultaneous connectivity
US10869272B2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ed to hyper cell
JP7479426B2 (ja) 基地局、ユーザ機器および方法
EP3598806A1 (en) Resource management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a power saving state
EP3573420A1 (en) Failure detection and recovery for multiple active resources
US8355411B2 (en)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handover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EP3100498B1 (en) Measurement on scc scell and on/off discovery signals
US10461976B2 (en) Cyclic prefix management in new radio
EP4057696A1 (en) Mobility optimization method and related apparatus
JP2008022181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基地局及び移動局並びにプログラム
US20220225258A1 (en) Enhancing timing advance validity in preconfigured uplink resource for wireless networks
CN114557035A (zh) 切换命令中的有条件切换
US20230069615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group-based resource allocation
EP2991401B1 (en) Transmission of old and new system information of a target base station in a handover
CN112312492B (zh) 切换方法、用于切换的系统和终端设备
KR20170030904A (ko) 셀제어장치 및 셀 제어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