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5347B - 錯誤控制方法和裝置,以及適應性調變方法和裝置 - Google Patents

錯誤控制方法和裝置,以及適應性調變方法和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5347B
TWI445347B TW098114796A TW98114796A TWI445347B TW I445347 B TWI445347 B TW I445347B TW 098114796 A TW098114796 A TW 098114796A TW 98114796 A TW98114796 A TW 98114796A TW I445347 B TWI445347 B TW I44534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it
data
data bit
carrier
bit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479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7941A (en
Inventor
Yu Chuan Fang
Ren Chen Jr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ublication of TW2009479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79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53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534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H04L1/1819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with retransmission of additional or different redundanc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67Rate matching
    • H04L1/0068Rate matching by punctu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4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forward error control
    • H04L1/0056Systems characterized by the type of code used
    • H04L1/0071Use of interleav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Digital Transmission Methods That Use Modulated Carrier Wave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Description

錯誤控制方法和裝置,以及適應性調變方法和裝置
本發明主要關於一種資料位元重新排序之方法以及裝置,適用於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
數位通訊系統係根據提供的冗餘資料(redundancy information)處理傳輸錯誤,其中冗餘資料須考慮到錯誤偵測且/或錯誤更正的問題。為了使得錯誤偵測變的容易,冗餘核對資料(redundancy check information),例如循環冗餘核對(cyclic redundancy check)位元,係隨著使用者資料一起傳送。接收器利用冗餘核對資料以判斷在傳輸過程中是否發生錯誤。而錯誤更正一般需要更多的冗餘(redundancy)。複雜的前向錯誤更正碼(forward error correction coding),例如迴旋渦輪碼(convolutional turbo coding,CTC),提供夠多的冗餘給接收器以更正大部分的資料傳輸錯誤。在另一實施例中,當資料封包隨著錯誤一起接收,則接收器將簡單地要求資料封包(data packet)重新傳輸。此機制稱為自動重傳請求(automatic repeat request)機制。然而,部分的前向錯誤更正碼以及重新傳輸之結合已經證明在錯誤更正上的能力是足夠的,並且稱之為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HARQ)。尤其,第一次資料傳輸包括了伴隨前向錯誤更正碼之一部分的使用者資料。當接收器接收傳輸資料,該接收器會試圖更正資料傳輸錯誤,假如嘗試更正失敗的話,接收器則會要求資料重新傳送。在之後的重新傳輸中,傳送器將會重複傳送相同的資料傳輸或傳送冗餘資料之不同的部分以及使用者資料之相同或不同的部分。前者的機制稱之為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chase combining HARQ),而後者的機制稱之為遞增冗餘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incremental redundancy(IR)HARQ)。此後,“重新傳輸”(retransmission)這辭語則表示為在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中資料的請求重新傳輸,其中所接收之資料的第一次傳輸有著不可更正的錯誤。重新傳輸的位元不必一定要與之前次傳輸的位元相同,例如對於遞增冗餘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而言。
即使在遞增冗餘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中,每次的重複傳輸皆與下一次的傳輸不同,但有些資料是重複的。當通道品質沒有改變,相同的資料很可能遭受相同的通道失真(channel distortion)。過去以來有許多方法用以達到通道品質上的分集(diversity)來改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效能。其中一特定方法稱之為星座圖重新排序(constellation rearrangement),其輪流地使用調變機制來重新傳輸資料。例如,松下(Panasonic)在第三代行動通訊系統TSG-RAN下的工作群1的會議#19(3GPP TSG-RAN Working Group 1 Meeting # 19)的提案中,文件編號為TSGR1#19(01)0237,提出了一個藉著重新排序星座圖的方式來增強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效能的方法。以下將簡單描述該提案。
星座圖表示一數位正交振幅調變(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或相位鍵移(phase-shift keying,PSK)機制。在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中,資料位元調變兩個正交載波,例如,一餘弦波(cosine wave)或一同相載波(in-phase carrier)以及一正弦波(sine wave)或一正交載波(quadrature carrier),這兩個載波被結合起來進行傳送。資料位元決定載波的振幅以及相位,雖然在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中,載波的相位為0°或180°。而在相位鍵移機制中,資料位元調變單一載波的相位。第1圖係表示一階數為四的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範例星座圖,其中調變符號具有16個可能的值,因此四個位元表示一個值。
在第1圖中,I軸表示同相載波的振幅而Q軸表示正交載波的振幅。資料位元分為具有四個位元的符號i 1 q 1 i 2 q 2 ,i1 以及i2 調變同相載波,其中i1 調變同相載波的相位而i2 調變同相載波的振幅。尤其,當i1 =0時,相位即為0°;而當i1 =1時,則為180°,以及當i2 =1時的振幅大於當i2 =0時的振幅。同樣地,q1 以及q2 調變正交載波,其中q1 調變同相載波的相位而q2 調變同相載波的振幅。
因為資料位元以不同的方面(aspects)來調變載波,故資料位元具有不同的重要性以及不同的可靠度(reliability)。尤其,正確地偵測絕對值比正確地偵測載波之振幅(或相位)的正負符號(sign)來的更加困難。換句話說,在第1圖的例子中,位元i2 和q2 比i1 和q1 更加容易受到資料傳輸錯誤的影響。
松下提出在每次傳輸過程中更改星座圖的構想,因此相同的位元會映射至星座圖上不同的點,由於如此,大致上所有資料位元的可靠度將會是相同的。第2圖係顯示松下所提出的一特定提案。
如第2圖所示,更改第1圖的星座圖,因此i1 和q1 調變載波的振幅,而i2 和q2 調變載波的相位。因此,改善了i2 和q2 的可靠度,然而i1 和q1 的可靠度卻變差。因此,如果選擇使用如第1圖或第2圖中的星座圖以輪流地重新傳送相同的資料位元,則在這段期間內資料位元大體上具有相同可靠度。
松下所提出的星座圖更改機制係針對於接收器以及傳送器中的使用。第3(a)圖係顯示一傳送器300用以處理代表使用者資料的資訊位元以及利用已處理的資訊位元來調變載波之部份的示意圖。在傳送器300中,循環冗餘核對加法器302將循環冗餘核對位元加至資訊位元中,通道編碼器304對帶有循環冗餘核對位元的資訊位元編碼以提供前向錯誤更正,通道交錯器306用以重新排序編碼的位元以保護位元不受叢集錯誤(burst errors)影響,電路方塊308用以穿刺(puncture)或移除某些已編碼且已交錯位元以增加資料流量(throughput),以及調變器310利用已編碼,交錯與穿刺的資訊位元調變載波。控制器312用以控制通道編碼、交錯、穿刺以及調變等過程,控制器312依照來自通道另一方的確認(acknowledgement,ACK)信息或不確認(negative acknowledgement,NACK)信息以指出先前的資料傳輸是否成功。
關於第3(a)圖,在控制器312以及調變器310中執行星座圖的更改,其中控制器312控制調變器310以針對每次重新傳輸使用相對應的星座圖來調變載波。
第3(b)圖係顯示用以處理來自傳送器300之信號的接收器400的部分。在接收器400中,解調變器402藉由移除載波來解調所接收的信號,以便產生已編碼、交錯以及穿刺的資訊位元。解交錯器404藉著將通道交錯器306所執行的交錯操作做逆向反轉的操作以回復編碼的位元的順序。結合器406用以將重複傳輸之資料位元的多重複製結合起來,以便精準地估測資料位元。通道解碼器408用通道編碼器304所加入的前向錯誤更正資訊來解碼資料位元以還原資料位元以及循環冗餘核對位元。循環冗餘核對檢查器410用以偵測資料位元以及循環冗餘核對位元是否具有錯誤,當循環冗餘核對檢查器410偵測到錯誤時,將送回一不確認信息至傳送器中以起始一重新傳輸的程序。否則,將傳送一確認信息。緩衝器412用以將之前傳輸所接收的位元做緩衝的操作,如此一來結合器406便可將所緩衝的位元與隨後相同資料位元的傳輸中所接收的位元結合起來。控制器414用以控制解調變器402、解交錯器404、結合器406、通道解碼器408、循環冗餘核對檢查器410以及緩衝器412之操作,同時亦控制確認信息或不確認信息的傳送。
同樣地,關於第3(b)圖,當一傳輸抵達接收器400,在控制器414的控制之下,解調變器402使用相對應的星座圖以解調變所接收的信號。
星座圖的變更亦可透過一位元重新排序器來實現,在位元重新排序器中將重新排序每符號內的位元,亦即交錯且/或反向的操作。因此,雖然相同的位元位置映射至星座圖上相同的位置,但因位元已改變了位置且/或已被反向,因此在傳輸之間位元將映射至相同的星座圖上的不同位置。這樣的結果與次傳輸位元於符號中而不交錯或反向是相同的。例如,就如同使用第2圖中的星座圖以傳送四位元i 1 q 1 i 2 q 2 的符號,相同的四個位元以之排列順序重新排序著,其中以及各為i 1 以及q 1 的邏輯反向。位元重新排序器可插入於第3(a)圖中的電路方塊308以及調變器310之間。關於執行星座圖更改的位元重新排序器之範例於Jae-Seung Yoom的美國專利說明書中討論,其發表於2003年四月十七日,發表編號為2003/0072292。
之前提出一適用於正交分頻多工系統(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OFDM)中的方法以改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之效能,稱為子載波重新排序。在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中,將資料位元串載送於一數目的正交頻率子載波之上,因為這些子載波具有不同頻率且遭受不同的通道失真,所以傳送於一子載波之上的資料位元與傳送於另一子載波之上的資料位元是具有不同的可靠度的。子載波重新排序機制可藉著在重新傳輸中以對調子載波的方式處理此一致性不足的問題。
第4圖係表示由Kian Chung Beh等人於2007年美國電子電機工程師學會之個人、室內、移動無線通訊國際會議(IEEE Personal、Indoor、and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s)中所提出之標題為“Performance Evaluation of Hybrid ARQ Scheme of 3GPP LTE OFDMA System”的子載波重新排序方法。尤其,使用者資料被分為由N個子載波個別所載送的N個位元串。在第一次重新傳輸時,位元串位移了N/2個子載波,換句話說,現在的第四分之三的子載波所載送的串資料原先是透過第四分之一的子載波所傳送的,而現在的第四分之四的子載波所載的串資料原先是透過第四分之二的子載波所傳送的等等。在第二次重新傳輸時,位元串更位移了N/4個子載波。在第三次重新傳輸時,位元串更加位移了N/2個子載波,於是,當需要第四次重新傳輸時,則第四次重新傳輸具有與原先傳輸的相同排序方式。
星座圖的變更、用以實現星座圖之變更方法的位元重新排序器,以及子載波重新排序方法等皆牽涉到於符號的基礎之上對位元或星座圖做重新排序,換句話說,這些方法係試著平衡相同符號中的位元之可靠度。然而,符號之間的位元可靠度係容易波動的,這問題並無法為松下的Yoom或Beh等人所提出的方法所解決。
本發明揭露一種錯誤控制方法,包括從複數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一資料符號,傳送包括第一資料符號之第一信號,接收用以進行重新傳送之要求,從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以及傳送包括第二資料符號之一第二信號。其中第一資料符號中之至少一者係由資料位元中之數個位元所產生,使得第二資料符號中無任一者係由資料位元中之數個位元所產生。
此外,本發明另外揭露一種錯誤控制裝置,包括一編碼器、一位元重新排序器和一控制器。編碼器將資訊位元編碼以產生一組編碼的位元。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重新排序以產生所傳送之第一位元串。控制器判斷是否成功接收到第一位元串之傳輸,若第一位元串之傳輸未被成功接收時,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重新排序以產生所傳送之一第二位元串。第一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一資料符號,第二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二資料符號,第一資料符號之至少一者係由上述組編碼的位元之數個位元所產生,使得第二資料符號中無任一者係由資料位元中之上述數個位元所產生。
此外,本發明另外揭露一種錯誤控制裝置,包括一接收器、一位元重新排序器、一儲存裝置和一結合器。接收器從傳送器接收第一信號和第二信號,其中第一信號包括以第一位元串調變的載波,第二信號包括以第二位元串調變的載波,第一位元串包括複數第一資料符號,第二位元串包括複數第二資料符號,第一和第二資料符號由相同資料位元所產生。第一資料符號之至少一者係由相同資料位元之數個位元所產生,使得第二資料符號中無任一者係由上述相同資料位元中之數個位元所產生。位元重新排序器將第一位元串和第二位元串中的位元重新排序。儲存裝置將重新排序之位元儲存於第一位元串和第二位元串之中。結合器將重新排序之位元結合於第一位元串和第二位元串之中。
此外,本發明另外揭露一種適應性調變方法,包括從複數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一資料符號,根據第一調變機制以第一資料符號調變載波,傳送第一信號,第一信號包括以第一資料符號所調變之載波,接收重新傳輸之要求,從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二資料符號,根據與第一調變機制不同之第二調變機制,以第二資料符號調變上述載波,以及傳送第二信號,第二信號包括以第二資料符號所調變之載波。第二資料符號的產生包括修改資料位元的順序。
此外,本發明另外揭露一種錯誤控制裝置,包括一編碼器、一位元重新排序器一調變器和一控制器。編碼器將資訊位元編碼以產生一組編碼的位元。調變器用以調變一載波。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重新排序以產生所傳送之第一位元串。控制器判斷是否成功接收到上述第一位元串之傳輸,當第一位元串之傳輸未被成功接收時,位元重新排序器重新修改上述組編碼的位元的順序以產生所傳送之第二位元串。第一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一資料符號,第二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二資料符號。調變器根據第一調變機制以第一資料符號調變調變載波,以及根據與第一調變機制不同之第二調變機制以第二資料符號調變調變載波。
本發明另外的優點將於以下敘述,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透過以下的說明了解本發明,或藉著實施本發明來學習本發明的優點。本發明的特徵將可藉著後附申請專利範圍中的要件來達成。
必須要了解的是,前述的發明內容和稍後的實施方式係用以說明本發明,並對申請之專利範圍提供更詳細的說明。
為使本發明之上述目的、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說明書提供不同的實施例來說明本發明不同實施方式的技術特徵。其中,實施例中的各元件之配置係為說明之用,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與實施例相同,本發明提出針對正交分頻多工系統的星座圖更改之方法以及裝置。
由IEEE 802.16標準所定義,且通常稱為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的正交分頻多工或正交分頻多工存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系統,係使用例如正交相位鍵移(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且/或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的調變方式。本發明之實施例針對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以及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等調變方式提供星座圖重新排序方法以改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效能。
第5(a)圖係顯示目前定義於IEEE 802.16標準的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星座圖。每一調變符號具有四個位元,分別表示為b3 ,b2 ,b1 ,b0 ,其中b3 和b2 調變同相載波而b1 和b0 調變正交載波。位元b3 和b1 分別調變同相和正交載波的相位,當b3 或b1 為0時,相位為0°,當b3 或b1 為1時,相位為180°。位元b2 和b0 分別調變同相和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b2 和b0 為1時的振幅大於其他情況下的振幅,因此,b3 和b1 比b2 和b0 具有更高的可靠度。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變更的星座圖與第5(a)圖中的星座圖一起使用,而非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於IEEE 802.16標準中規定的)的所有資料傳輸皆使用第5(a)圖中的星座圖。換句話說,即在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中的第一次傳輸係使用第5(a)圖中的星座圖,重新傳輸則使用變更的星座圖。例如,第5(b)-5(d)圖係表示三個變更的星座圖,個別使用在第一次、第二次以及第三次重新傳輸中。尤其,於第5(b)圖中,針對第一次重新傳輸,b3 調變同相載波的振幅(當b3 =0時,為較大的振幅),b2 調變同相載波的相位(當b2 =0時,相位為0°),b1 調變正交載波的振幅(當b1 =0時,為較大的振幅),b0 調變正交載波的相位(當b0 =0時,相位為0°)。於第5(c)圖中,針對第二次重新傳輸,b3 調變同相載波的相位(當b3 =0時,相位為0°),b2 調變同相載波的振幅(當b2 =0時,為較大的振幅),b1 調變正交載波的相位(當b1 =0時,相位為0°),b0 調變正交載波的振幅(當b0 =0時,為較大的振幅)。於第5(d)圖中,針對第三次重新傳輸,b3 調變同相載波的振幅(當b3 =1時,為較大的振幅),b2 調變同相載波的相位(當b2 =0時,相位為0°),b1 調變正交載波的振幅(當b1 =1時,為較大的振幅),b0 調變正交載波的相位(當b0 =0時,相位為0°)。
當資料需要重新傳輸時,第5(a)-5(d)圖中的四個星座圖循環交替地使用,但不一定要依照第5(a)-5(d)圖中的順序。可針對不同的重新傳輸,輪替使用上述四個星座圖,則可平均資料符號中的特定位元之可靠度,並且使得該位元的可靠度大體上與該資料符號中的其他位元的可靠度相同。
位元重新排序可達到與星座圖重新排序相同的效果。例如,如下表1所表示的位元重新排序具有與第5(a)-5(d)圖中的星座圖重新排序之相同效果。
如表1所示,除了某些特定的位元被對調,用以調變載波之振幅的位元可被邏輯反向,以達到較大的分集。
額外的重新傳輸可循環交替地使用星座圖或位元位元重新排序,直到接收確認信息或重新傳輸的數目達到極限為止。
第6圖係顯示第5(a)-5(d)圖和表1中的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的模擬結果,與不具有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的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模擬結果的對照圖。於第6圖中,1TX、2TX、3TX、4TX分別表示初始的傳輸、第一次重新傳輸、第二次重新傳輸以及第三次重新傳輸,CCHARQ表示不具有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的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而CoRe指得是以上有關於第5(a)-5(d)圖以及表1所討論的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資料位元係使用IEEE 801.16標準所規定之迴旋渦輪碼機制,以編碼率R為1/2的方式編碼,其中調變方式的為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該渦輪碼做了八次疊代(iteration),第6圖縱軸係表示訊框錯誤率(frame error rate,FER),橫軸表示位元能量對雜訊比的值(bit energy to noise ratio,Eb/No)。如第6圖所示,在第一次重新傳輸(或第二次傳輸)下,第5(a)-5(d)圖以及表1中所提出的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方法減少了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所需的位元能量對雜訊比值大約1.3dB,在第二次重新傳輸下,大約2dB,在第三次重新傳輸下,大約2.6dB。
本發明之實施例亦提供使用於IEEE 802.16標準中針對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的星座圖重新排序方法。第7(a)圖係表示目前定義於IEEE 802.16標準中針對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的星座圖。每資料位元符號包括六個資料位元,表示為b5 、b4 、b3 、b2 、b1 、b0 ,其中b3 和b2 調變同相載波而b2 、b1 、b0 調變正交載波。三個位元調變每一載波,因此使用一更細微分析來定義振幅。尤其是,b5 以及b2 儘管分別調變了載波的相位,但b4 和b3 共同調變同相載波的振幅於四個離散的層級(discrete level)中,而b1 和b0 共同調變正交載波的振幅於四個離散的層級中。如第7(a)圖所示,當b4 b3 =11時,同相載波的振幅係為最大的,當b4 b3 =01時,同相載波的振幅係為最小的,以及當b4 b3 =10或00時,同相載波的振幅具有中間值,正交載波的調變與同相載波相似,故不在此詳細說明。
本發明之實施例提供變更的星座圖與第7(a)圖中的星座圖一起使用,而非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於IEEE 802.16標準中規定的)的所有資料傳輸皆使用第7(a)圖中的星座圖。換句話說,於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中第一次傳輸係使用第7(a)圖中的星座圖,重新傳輸則使用變更的星座圖。例如,第7(b)-7(f)圖係表示五個變更的星座圖,分別使用五次重新傳輸中。尤其,在第7(b)圖中,b4 調變同相載波的相位,然而b5 以及b3 共同調變同相載波的振幅於離散的層級中,另外,b1 調變正交載波的相位,然而b2 以及b0 共同調變正交載波的振幅於離散的層級中。熟悉此技藝人士可理解第7(c)-7(f)圖中的星座圖,並在此不再次詳細說明。
同樣地,位元重新排序可達到與星座圖重新排序相同的效果。如下表2所示。
如表2所示,除了某些特定的位元被對調,用以調變載波之振幅的至少一個位元可被邏輯反向,以達到較大的分集。
額外的重新傳輸將循環交替地使用星座圖或位元重新排序,直到接收到確認信息或重新傳輸的數目達到極限為止。
第8圖係顯示第7(a)-7(f)圖和表2中的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方法的模擬結果,與不具有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的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模擬結果的對照圖。於第8圖中,1TX、2TX、3TX、4TX、5TX、6TX表示初始的傳輸以及另外五次的重新傳輸,CCHARQ表示不具有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的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而CoRe指得是以上有關於第7(a)-7(f)圖以及表2所討論的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使用碼率R為1/2的迴旋渦輪碼編碼器將資料位元編碼,且調變方式為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該渦輪碼做了八次疊代,第8圖縱軸係表示訊框錯誤率,橫軸表示位元能量對雜訊比比值。如第8圖所示,在第一次重新傳輸(或第二次傳輸)下,第7(a)-7(f)圖以及表2中所提出的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方法減少了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所需的位元能量對雜訊比值大約2.9dB,在第二次重新傳輸下,大約24.1dB,在第三次重新傳輸下,大約4.8dB,在第四次重新傳輸下,大約5.5dB,在第五次重新傳輸下,大約5.9dB。
第5(a)-5(d)圖和第7(a)-7(f)圖,以及表1和表2中所顯示的星座圖重新排序方法僅為範例。這些圖表並非用以限制本發明之實施例。反而,這些用以重新傳輸的星座圖係經過設計以達到最佳的效能,例如利用最少次數的重新傳輸來成功解碼。與實施例相同的定義星座圖之方法係根據原先的星座圖來定義具有最佳效能的第二星座圖,例如,在最低的位元能量對雜訊比比值下具有最低的訊框錯誤率,以及最高的資料流量等等。一旦選定了初始或第二個星座圖後,第三個星座圖則為剩下可用的星座圖中具有最佳效能的那一個星座圖。熟悉此技藝人士能夠了解該方法,因此不在此再次詳細解釋。
然而,必須要了解的是,用以判斷星座圖是否提供最佳效能的方法是很多種的。環境以及應用的特定需求等等都是必須考慮的因素。在某一環境下所執行的星座圖,其效能可能比在另一環境下執行來的佳。有些應用強調效能的一特定方面,且產生良好結果的星座圖使用於其他一方面可能就變成不適合的。另外,當利用電腦模擬以找出最佳的星座圖時,則該判斷很顯然地係根據模擬程式如何成功地模擬真實的通訊環境以及特定應用的需求。
與實施例相同,本發明提供複數方法以透過位元重新排序來改善系統效能。這樣的方法係提供於符號邊界中位元的重新排序,因此平衡了複數調變符號中的位元之可靠度。
第9圖係顯示與實施例相同的用以處理資料之傳送器900。特別是,循環冗餘核對加法器902會在資料位元中加入循環冗餘核對位元以提供接收器的末端方塊偵測錯誤,通道編碼器904將附帶循環冗餘核對位元的資訊位元編碼,電路方塊906提供通道交錯以及穿刺,位元重新排序器908重新排序複數符號中的位元,調變器910使用已編碼,交錯,穿刺以及重新排序的資訊位元來調變載波。控制器912控制位元重新排序的過程。控制器912依照來自通道另一端所接收的確認信息或不確認信息,並根據這些確認信息得知先前的資料傳輸是否成功。控制器912亦控制通道編碼、交錯、穿刺以及調變過程。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傳送器900可包括另一控制器以提供該控制功能。
與實施例相同,位元重新排序器908重新排序數個符號中的位元,因此重新排序的位元具有相似的可靠度,位元重新排序之方法包括將位元交錯以及隨意地將位元邏輯反向,位元交錯係為以偽隨機(pseudorandom)順序重新排序數個符號中的位元,如第10(a)圖所示。位元邏輯反向則以偽隨機的方式將數個位元邏輯反向,如第10(b)圖所示。第10(c)圖則表示結合了位元交錯以及位元邏輯反向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inter-symbol bit rearrangement)。假設第10(a)-10(c)圖中的一封包包括16個編碼的位元,其中16個編碼的位元被分為複數符號,且每符號具有4個位元,標號“L”表示其對應到的位元具有一低位元可靠度,而標號“H”則表示其對應到的位元具有一高位元可靠度。第10(a)-10(c)圖中僅表示以一位元為單位的重新排序方法。針對額外的重新傳輸,則可使用新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在重新傳輸的次數達到某數量之後,重複使用所有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直到接收到確認信息或者是重新傳輸的次數達到上限為止。位元重新排序器908可包括位元交錯器用以交錯位元(如第10(a)圖所示),而位元反向器用以邏輯反向位元(如第10(b)圖所示)。然而,電路單元或一組軟體碼亦皆可執行位元交錯以及位元邏輯反向之功能。
第11(a)-11(d)圖係顯示位元重新排序方法的特定範例。第11(a)-11(d)圖中所顯示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係為在四次資料傳輸下的四種不同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當需要另外的資料傳輸時,則循環交替地重複使用該四種位元重新排序方法,直到接收到確認信息或者是重新傳輸的次數達到上限為止。
關於第11(a)圖,假設16個編碼的位元,b0、b1、...、b15,被分成了四個調變符號,故每個符號內包括了四個位元。根據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方法,利用每一符號中的四個位元來調變兩個正交的載波。
第11(b)圖係表示第一次重新傳輸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之結構圖。特別是,利用交錯以及邏輯反向的方式將每符號內的位元重新排序。接著,該位元再環狀地位移一個符號的長度,亦即四個位元的長度,以產生位元的重新排序來進行第一次重新傳輸。
第11(c)圖係表示第二次重新傳輸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之結構圖。特別是,利用將某些位元做邏輯反向的方式重新排序初始傳輸中的每符號內之位元。接著,該位元再環狀地位移二個符號的長度,亦即八個位元的長度,以產生位元的重新排序來進行第二次重新傳輸。
第11(d)圖係表示第三次重新傳輸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之結構圖。特別是,利用交錯位元的方式重新排序初始傳輸中的每符號內的位元。接著,該位元再以交錯符號的方式重新排序位元。然後,該位元再環狀地向右位移三個符號的長度,亦即向右位移十二個位元的長度,以產生位元的重新排序來進行第三次重新傳輸。
藉著重新排序符號的方法,第11(a)-11(d)圖中所表示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平衡了複數符號中的位元可靠度,且亦重新排序了各個符號內的位元。
透過將位元重新分組到不同的符號且/或將該位元作交錯和邏輯反向的操作,亦可實現位元的重新排序。在一特定的例子中,在兩個成功的資料傳輸之間,利用一些位元來位移位元串中的每一位元,並且該位元串中的所有位元不需以相同位移量來位移,以下的表3係說明於重新傳輸中,每一個位元該位移的位移量。
第一行,標示為“第一次傳輸位置除以4之餘數”,表示初始傳輸中的相關位元之位置除以四之後的餘數值,而第二至第四行表示每重新傳輸下須環狀位移的相對位移值。例如,在初始傳輸中的第一個位元其位元位置為1,因此對應於表3之文字標題下的第一列,如同1除以4的餘數為1。因此,於初始傳輸以及第一次重新傳輸之間第一個位元係位移了四個位元,且於初始傳輸以及第二次重新傳輸之間第一個位元係位移了八個位元等。同樣地,在初始傳輸中的第八個位元對應於表3之文字標題下的第四列,而在初始傳輸中的第十四個位元對應於表3之文字標題下的第二列等。
第12圖係表示根據表3的位元位置,使用位元重新分組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方法。如第12圖所示,初始的傳輸包括複數群組,且每群組包括四個位元,例如,位元1、2、3、4為一組,位元5、6、7、8為一組等。在初始次傳輸的每一群組中的第一位元,例如位元1、5、9…,在第一次重新傳輸下,則該位元位置位移四個位元,而在第二次重新傳輸下,則位移八個位元。在初始次傳輸的每一群組中的第二位元,例如位元2、6、10…,在第一次重新傳輸下,則該位元位置位移八個位元,而在第二次重新傳輸下,則位移十六個位元。在初始次傳輸的群組中的第三位元,例如位元3、7、11…,在第一次重新傳輸下,則該位元位置位移十二個位元,而在第二次重新傳輸下,則位移四個位元。在初始次傳輸的群組中的第四位元,例如位元4、8、12…,在第一次重新傳輸下,則該位元位置位置位移十六個位元,而在第二次重新傳輸下,則位移十二個位元。
於第12圖和表3所表示的利用位元重新分組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方法可與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結合,其中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係表示將每符號內的某些位元作交錯且/或邏輯反向的操作。
另外,包括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位元分離、位元交錯、位元分組,交互符號位元交錯以及符號重新排序/交錯等操作的結合可實現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的機制。該結合並未限制於任何特定的方式,且可用任何的順序來執行該操作,多個操作可結合為單一的邏輯步驟,且任何操作都可以重複執行。此外,也可以針對重新傳輸之次數的不同而改變操作。
第13圖係顯示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之一範例,其中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可包括以上所列舉的複數操作。尤其,爲了建構重新傳輸的位元,首先先前傳輸中的編碼的位元必須執行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的操作,亦即交互符號位元交錯且/或邏輯反向。接著將位元分成數個群組,在每一群組中,再更進一步地交錯位元,最後,排序位元以形成新的群組,該新的群組組成了一重新傳輸的新序列。
在第13圖的特定例子中,係採用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的調變方式,並將編碼的位元分為具有四個位元的複數群組。在每一群組內,交錯該四個位元,例如第一位位元(例如b 0b 4 、...)變成第二位位元,第二位位元(例如b 1b 5 、...)變成第一位位元,第三位位元(例如b 2b 6 、...)變成第四位位元,第四位位元(例如b 3b 7 、...)變成第三位位元。接著,將每群組中新的第一位和第三位位元邏輯反向,接著同一群組中的四個位元各別被分至四個群組中,例如每一群組中的第一位位元(例如、...)形成一新的第一群組,每一群組中的第二位位元(例如b 0b 4 、...)形成一新的第二群組等。在四個群組之每者中,更進一步交錯位元,產生四個序列,第一群組具有c 0c 4c 8c 12c 16 (並未顯示在圖上)等的序列,第二群組具有c 1c 5c 9c 13c 17 (並未顯示在圖上)等的序列,第三群組具有c 2c 6c 10c 14c 18 (並未顯示在圖上)等的序列,第四群組具有c 3c 7c 11c 15c 19 (並未顯示在圖上)等的序列。
接著,進一步地將四個序列中的位元重新分組以形成單一重新傳輸序列,其中該序列包括複數個群組,且每群組具有四位元。尤其,在重新傳輸序列中的第一群組包括位元c 0c 1c 2c 3 ,在重新傳輸序列中的第二群組包括位元c 4c 5c 6c 7 等。
每一額外的重新傳輸可能採用所列舉的操作之不同的組合,且在所有的排序方法都用完之後,當還需要額外的重新傳輸時,則重複使用該方法,直到接收到一確認信息或者是重新傳輸的次數到達一限制為止。
第14(a)-14(c)係顯示九種不同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其中的七種為第10(a)-10(c)、11(a)-11(d)、12以及13圖所提供的機制。1TX、2TX、3TX、4TX係為表示資料傳輸以及和資料重新傳輸,CCHARQ係為表示不具有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的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以及CoRe係為表示第5(a)-5(d)圖以及表1中簡單的星座圖重新排序方法,BitRe0係為表示第10(c)圖所表示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BitRe1係為表示第11(a)-11(c)圖所表示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BitRe2表示係為第12圖以及表3所表示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BitRe3係為表示第13圖所表示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RandPerm係為第10(a)圖所表示的交互符號位元交錯方法,RandSeq係為第10(b)圖所表示的位元反向方法以及CoSubcaRe0係為第5(a)-5(d)圖所表示的星座圖重新排序方法以及隨機重新排序子載波的子載波重新排序方法之結合。資料位元係使用編碼率R為1/2的迴旋渦輪碼機制將編碼,且調變方式為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該模擬做了八次解碼過程的疊代,第14(a)-14(d)圖縱軸係表示訊框錯誤率,橫軸表示位元能量對雜訊比值。第14(a)圖係顯示在第一次重新傳輸下所使用的九個機制之效能圖,第14(b)圖係顯示在第二次重新傳輸下所使用的九個機制之效能圖,以及第14(c)圖係顯示在第三次重新傳輸下所使用的九個機制之效能圖。
如第14(a)-14(c)圖中所顯示的,第10(a)-10(c)、11(a)-11(d)、12以及13圖所表示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具有與星座圖重新排序方法,子載波重新排序方法或兩者方法之結合的媲美效能。
第15(a)-15(e)係顯示調變方式為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的五種不同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另外額外模擬結果,該機制包括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如第7(a)-7(f)圖和表2中所表示的星座圖重新排序機制、第10圖所表示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如第7(a)-7(f)圖所表示的星座圖重新排序機制以及隨機重新排序子載波的子載波重新排序機制之結合,以及第13圖所表示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資料位元係使用編碼率R為1/2的迴旋渦輪碼機制將編碼,且調變方式為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該模擬重複做了八次疊代,第15(a)-15(e)圖係顯示第二次到第六次資料傳輸(例如,第五次資料重新傳輸)。
如第15(a)-15(f)圖所示,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具有與星座圖重新排序機制,子載波重新排序機制或兩者機制之結合媲美的效能。在某些重新傳輸下,與本發明之實施例相同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甚至具有比其他方法更佳的效能。
與實施例相同,根據2M 位元的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的位元單位,本發明亦提供了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之方法。更具體的說,一位元單位包含M/2個位元,其中M/2個位元共同調變兩載波中的一者。以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為例子,I-單位包括兩個位元,其兩個位元調變同相載波;而Q-單位包括兩個位元,其兩個位元調變正交載波。例如,第6圖係顯示具有二十個位元的串流,且二十個位元分成五個符號。包括四個位元的每個符號更分成了兩個單位,因此,從最左邊的位元開始,第一個I-單位包括位元b0 和b1 用以調變同相載波,第一個Q-單位包括位元b2 和b3 用以調變正交載波,第二個I-單位包括位元b4 和b5 用以調變同相載波,以此類推。
在一方面,透過分別交錯複數I-單位以及複數Q-單位的星座圖重新排序以達成交互符號(inter-symbol)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例如,第16圖所表示,10個I-單位可偽隨機地彼此交互排列,而10個Q-單位可偽隨機地彼此交互排列。這兩個步驟,亦即星座圖重新排序以及分離式偶對排列順序(separate couple permutation),可用分開的步驟或單一的步驟來實現,並可實現於不同的電路方塊或不同的軟體程式碼,或單一的電路方塊或單一的軟體程式碼之中。
在另一方面,在I-單位和Q-單位的混合交錯之前,可透過星座圖的重新排序來達到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的目的。換句話說,在交錯操作之後,一個I-單位可變成Q-單位並用以調變正交載波,反之亦然。
當調變方式除了2M 位元的正交振幅調變機制(M=2,4,6,...)之外,可依照類似的方式定義位元單位,因此每位元單位包括一調變符號內所有的位元,且一調變符號內所有的位元共同調變同相載波以及正交載波之一者。與實施例相同,I-單位和Q-單位的交錯機制可分開執行或混合一起執行以改善效能。
第17圖係顯示習知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模擬結果,與根據本發明實施例所述之具有位元重新排序功能之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模擬結果的對照圖。特別是,BitRe4係為以上第16圖中所討論的Q-單位(Q-couples)以及I-單位(I-couples)的分離交錯操作,而BitRe5係為以上第16圖所討論的Q-單位(Q-couples)以及I-單位(I-couples)的混合交錯操作。其他的符號,例如CCHARQ、CoRe、CoSubcaRe0、BitRe3、1TX、2TX等,與之前描述係為相同的。第17圖所顯示的模擬結果說明了Q-單位和I-單位的交錯操作,不論為分離或混合式的操作,皆具有與其他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方法媲美的效能。
與實施例相同,本發明更提供一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該方法在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中橫跨子載波的邊界重新排序位元,該方法稱之為子載波間位元重新排序機制。根據這樣的實施例,位元串首先根據調變方式將其分成調變符號,例如基本的正交調變為每符號具有兩個位元,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則每符號具有四個位元,而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則每符號具有六個位元等。接著,該符號被轉變為複數平行串,且每串流調變複數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之各別一者。第18(a)圖係為一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的具體實施例。一位元串包括十六個編碼的位元,b0 、b1 、b2 、...、b15 ,該十六個位元被分為四個調變符號,且每個符號具有四個位元。因此,b0 、b1 、b2 、b3 調變第一個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b4 、b5 、b6 、b7 調變第二個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b8 、b9 、b10 、b11 調變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以及b12 、b13 、b14 、b15 調變第四個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在這四個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上的四個平行符號則稱之為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
Beh所提出的方法,如上面所討論的,其方法係重新分配每一符號至一個不同的子載波上以便重新傳輸。然而,與實施例相同,重新排序編碼的位元,因此在每次重新傳輸下,不僅僅將符號載至不同的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上,並且位移位元位置,及選擇性地將位元邏輯反向,因此,在傳輸的過程中,每符號包括不同群組中的位元。另外,在重新傳輸的過程中,相同的位元將映射至星座圖上的不同的位置,其中不同的位置具有不同的可靠性。例如,當第一次傳輸包括了如第18(a)圖上所示的位元串,則第18(b)圖則表示第一次重新傳輸下所使用的結構圖,尤其是,比較第18(a)圖,第18(b)圖中的位元環狀位移了九個位元,且以每隔一個位元的方式,將位元邏輯反向。例如,第一個位元b0 從原先第18(a)圖中的第一個位置改變至第18(b)圖中的第十個位置。如果串流中的第一個位元調變第一個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的同相部分之相位,第十個位元則調變第三個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的同相部分之振幅。因此,在此相同的位元載送至不同的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上,並且亦具有不同的可靠度。換句話說,第18(b)圖中所表示的重新傳輸所使用的排序結構提供了星座圖重新排序以及子載波重新排序兩者的好處。
當需要其他的重新傳輸結構時,則需更進一步地重新排序位元,例如,第18(c)以及18(d)圖係表示各適用於第二次重新傳輸以及第三次重新傳輸的重新傳輸排序結構。
第18(a)-18(d)圖所表示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僅為說明用的範例,故亦可實現於其他的調變機制。例如,假設一資料封包包括了N個編碼的位元,且該位元係透過Ts個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來傳送,並且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分為Fn個部分,每一部分包括至少一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一重要的位移值定義為:
其中表示一下整數函數(floor function),表示不大於x的最大整數,以及m為調變階數,當調變方式為QPSR時,m=2;當調變方式為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時,m=4;當調變方式為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時,m=6。所以,針對正交相位鍵移的調變方式,有關初始的傳輸以及在重新傳輸下的位元之位移值定義如下述公式(1):
其中n為TX_No除以四的餘數,其中TX_No為表示第幾次傳送。假設根據正交相位鍵移調變方法,編碼的位元展開於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其中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包括八個符號且每個符號包括兩個位元,且上述兩個位元調變八個子載波中之一者,故N=16、Ts=1以及m=2。更假設八個子載波分成四個部分,則Fn=4。根據這樣的假設,則。因此,第四次傳輸的位元位置則為第一次傳輸的位元位置位移了四個位元,而第三次傳輸的位元位置則為第一次傳輸的位元位置位移了十二個位元。
第19圖係表示根據上述公式(1)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尤其,在每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八個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載了十六個資訊位元,bo 、b1 、...、b15 。在初始的傳輸下,位元b0 以及b1 調變第一個子載波,位元b2 以及b3 調變第二個子載波等。在第二次傳輸下,然而,第一個位元b0 位移了八個位元,故變成了第九個位元。在第三次傳輸下,第一個位元b0 再位移了四個位元,故變成了第十二個位元。
另外的一例子,針對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位移值可依照公式(2)。
其中n為TX_No除以四的餘數,TX_No為表示第幾次傳輸。此外,在位元可靠度相對較低之位置的位元,例如用以調變載波之振幅的位元,可被邏輯反向以獲得星座圖分集。例如,當n=2或3時,邏輯反向偶數位置的位元(例如,b0 、b2 、b4 、...)。假設根據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方法,編碼的位元展開於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其中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包括四個符號且每個符號包括四個位元,且上述四個位元調變四個子載波中之一者,則N=16、Ts=1以及m=4。亦假設四個子載波分成四個部分,即每部分具有一子載波,則Fn=4,因此,。第18(a)-18(d)圖的配置圖係根據公式(2)以及如上述方法將位元邏輯反向。
針對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位移值根據公式(3)求得:
其中n為TX_No除以四的餘數,TX_No為表示第幾次傳輸。此外,在位元可靠度相對較低之位置的位元,例如用以調變載波之振幅的位元,可被邏輯反向以獲得星座圖分集。例如,當n=4、5或0時,邏輯反向每三個連續不斷位元之最後兩個。假設根據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方法,編碼的位元展開於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其中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包括四個符號且每個符號包括六個位元,且上述六個位元調變四個子載波中之一者,則N=24、Ts=1以及m=6。亦假設四個子載波分成四個部分,即每部分具有一子載波,則Fn=4,因此,。第20圖所表示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係根據公式(3)以及如上述方法將位元邏輯反向。於第20圖中的首列,H、M、L表示每符號內的位元之相對位置,其中H表示具有最高位元可靠性之位元位置,L表示具有最低位元可靠性之位元位置,以及M表示中等程度位元可靠性之位元位置。如第20圖所表示,在複數傳輸下,位元之可靠度通常改變於H、M、L之間。
另一實施例中,當編碼的位元被分為六個符號,且每個符號具有六個位元,例如,使用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調變方法,將一個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的三十六個位元載至六個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上,則N=36、Ts=1、m=6以及Fn=6,因此。使用接下來的公式(4):
其中n為TX_No除以六的餘數,TX_No為表示第幾次傳輸。此外,在位元可靠度相對較低之位置的位元,例如用以調變載波之振幅的位元,可被邏輯反向以獲得星座圖分集。例如,當n=4、5或0時,邏輯反向每三個連續不斷位元之最後兩個。第21圖係根據公式(2)的位元重新排序以及上述的邏輯反向操作。
第22和第23圖係顯示比較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HARQ)機制和子載波間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且對照其他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HARQ)機制之模擬結果。尤其是,BitRe6係為第18(a)-18(d)以及20圖所表示的位元重新排序機制,以及BitRe7係為第21圖所表示的位元重新排序機制,以及CoSubcaRel係為第5(a)-5(d)圖(針對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或第7(a)-7(f)圖(針對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所表示的星座圖重新排序機制以及第4圖所表示的子載波重新排序機制之結合。其他符號,例如CCHARQ、CoRe、CoSubcaRe1、BitRe3、1TX、2TX等,與之前所描述的相同。第22圖係顯示第18(a)-18(d)圖中所表示的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模擬結果且第23圖係顯示第20和21圖所表示的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模擬結果。由第22和23圖之模擬結果可知第18(a)-18(d)、20以及21圖所表示的位元重新排序機制具有與其他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HARQ)機制媲美或甚至更好的效能。
以上橫跨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的位元重新排序的結構圖僅為實施例。本發明並未限定於以上所提供的實施例中,熟悉此技藝人士能夠了解,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實現其他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例如,根據不同的公式,計算每次重新傳輸下位元所須的位移量。
例如,當系統只允許四種不同的位元排序方法時,則以上針對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所提供的公式就並非為最理想的解決方法。反而,可改以使用公式(2),或如下的公式(5):
其中n為TX_ No除以四的餘數,TX_ No為表示第幾次傳輸。此外,在位元可靠度相對較低之位置的位元,例如用以調變載波之振幅的位元,可被邏輯反向以獲得星座圖分集。例如,當n=0時,將每三個連續不斷位元之最後兩個邏輯反向。
以上所描述的實施例通常包括位元位移,交錯且/或邏輯反向的操作。然而,可了解的是,並非需要所有的操作來達成分集(頻率、空間或星座圖的分集)。反而,上述操作之一者或其結合可產生良好的效能。例如,可忽略位元反向的操作而不犧牲效能。
另外,本發明之實施例並未限制於第18(a)-18(d)、19-21和公式(1)-(5)所表示的子載波間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亦或第10(a)-10(c)、11(a)-11(d)、12、13和16圖中所表示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方式。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之任一者的結合描述於圖示中且以上描述的位元重新排序方法之任一者的結合亦與實施例相同。例如,如第18(a)-18(d)、19-21和公式(1)-(5)所表示的子載波間位元重新排序保有原有位元序列的順序,然而,就如同第10(a)-10(c)、11(a)-11(d)、12、13和16圖中所表示的,亦可將這些位元交錯。
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的操作,不論在單一載波上或跨於多重正交分頻多工子載波上,可藉著更改現存系統中的硬體/軟體的方式來實現。例如,採用第3(a)圖中的傳送器300以實現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如同第24(a)圖中的傳送器2400。更具體的說明,一循環冗餘核對加法器2402將循環冗餘核對位元加至資訊位元中以提供在接收器末端的錯誤偵測,通道編碼器2404將帶有循環冗餘核對位元的資訊位元編碼,通道交錯器2406重新排序編碼的位元以保護位元不受叢集錯誤的影響,以及選擇性地穿刺已編碼或交錯位元中的某些位元來增加資料流量。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408執行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而調變器2410使用已編碼、交錯、穿刺以及交互符號重新排序的資訊位元來調變載波。控制器2412控制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控制器2412依照自通道另一端所接收的確認信息或不確認信息來動作,其中該信息表示之前的傳輸是否成功。雖然沒有顯示在第24(a)圖中,但控制器2412亦控制通道編碼、交錯、穿刺以及調變過程。在另一實施例中,傳送器2400可包括另一控制器,用以控制通道編碼、交錯、穿刺以及調變等過程。
同樣地,第3(b)圖中所示的接收器可用以接收和處理第24(a)圖中的傳送器2400所傳送的信號,例如,第24(b)圖中的接收器2500。尤其,一解調變器2502藉由移除載波,解調變所接收信號以產生一編碼、交錯以及穿刺的資訊位元。解交錯器2504根據藉著將通道交錯器2406所執行的交錯操作反轉以回復編碼的位元的順序。結合器2506用以將重複傳輸之資料位元的多重複製結合起來,以便精準地估測資料位元。通道解碼器2508根據移除原先通道編碼器2404所加入的冗餘資訊,重新恢復資料位元以及循環冗餘核對位元。循環冗餘核對檢查器2510檢查資料位元以及循環冗餘核對位元是否具有任何錯誤,當循環冗餘核對檢查器2510偵測出錯誤時,則一不確認信息將被傳送回傳送器以開始重新傳輸;否則,將傳送一確認信息。緩衝器2512將之前傳輸所接收的位元做緩衝的操作,如此結合器2506便可將所緩衝的位元與隨後相同資料位元的傳輸中所接收的位元結合起來。
另外,接收器2500亦包括一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516。在解交錯所接收的位元串之前,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516恢復位元的順序,以及假如需要的話,更可將之前已邏輯反向的位元再做邏輯反向的操作,以產生對應於進入第24(a)圖之傳送器2400中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408的通道編碼、交錯、以及穿刺的位元串。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516亦可在控制器2514的控制下執行。
控制器2514亦控制確認信息或不確認信息的傳輸,控制器2514進一步地更控制解調變器2502、解交錯器2504、結合器2506、通道解碼器2508、循環冗餘核對檢查器2510以及緩衝器2512之操作。在另一實施例中,在接收器2500中更包括另一控制器以提供這樣的控制。
為了執行第18(a)-18(d)圖和第19-21圖以及公式(1)-(5)所表示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408更包括了一環狀位移暫存器,其中上述通道編碼、交錯、以及穿刺的位元串係經過緩衝和環狀位移的步驟。對於每次重新傳輸,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408根據對應於公式(1)-(5)之一者所計算出的位移值,從緩衝器的一特定點輸出位元串。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408亦包括一邏輯反向器2414,用以對特定位元執行邏輯反向的操作。然而,如上所述,邏輯反向的操作係可能是需要或不需要的。如此一來,邏輯反向器2414可包括或不包括於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408中。
若需要交互符號位元交錯機制,則交互符號位元交錯機制之操作可實現於通道交錯器和整理器2406之中,使得通道交錯器和整理器2406可於重新傳輸之間反應交互符號位元交錯的機制。對照之下,在現今的系統中在傳輸之間並無交互符號位元交錯或位元重新排序等機制,因此對於相同的資料從某一次的傳輸至下一次的傳輸,通道交錯的機制並不會進一步對資料位元作修改。
另外,位元交錯機制可實現於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408之中。此外,通道交錯和位元交錯的機制皆可結合至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408之中。在這情況下,傳送器和接收器需修改重新傳輸之間的交錯機制,以便有能力傳送和接收重新排序後的新位元串。因此,在設計方面需要少許的修改。
即使第24(a)和24(b)圖所顯示的元件方塊看似電路方塊,但必須要了解的是,方塊圖中的所有或部分的功能皆可用軟體的形式實現並執行於處理器中。
與實施例相同,本發明更提供用於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中的適應性調變方法。根據傳送的品質,降低調變的階數可降低錯誤,而增加調變的階數可增加資料流量。實施例中提供了從一調變機制適應性地切換至另一調變機制的方法,例如正交相位鍵移、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和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任兩者之間的切換。
第25(a)圖顯示從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傳輸切換至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重新傳輸的例子。具體地說,12位元之位元串b0 ,b1 ,...,b11 係分成兩組調變符號,每組包括六個位元,並使用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技術調變兩個正交載波。若所接收的第一次傳輸有無法校正的錯誤,則接收端要求重新傳輸,而傳送器則傳送相同的12位元,但改以不同的調變機制,例如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技術。因此,這12位元重新分組為三個調變符號,每個調變符號包括四個位元,用以調變兩個正交載波。如第25(a)圖所示,某些像是b0 ,b5 ,b6 和b11 的位元仍然於傳輸之間具有相似的位元可靠度。
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可應用於當傳輸之間的調變機制發生改變的情況。第25(b)圖的實施例顯示從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切換到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的期間,將某些位元重新排序使得相同的位元於重新傳輸時具有不同的位元可靠度。舉例來說,位元b5 在第一次傳輸時具有低的位元可靠度,但經過重新排序之後卻具有高的位元可靠度。因此,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效能獲得了提升。
另外,熟悉此技藝之人士亦可採用適當的重新傳輸機制,例如第10(a)-(c)、11(a)-(d)、12、13、16、18(a)-(d)以及19-21與公式(1)-(5)所示。舉例來說,若系統由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切換到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則第21和22圖與公式(3)-(5)中所示的任何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皆可用於重新傳輸。若系統由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切換到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則第10(a)-(c)、11(a)-(d)、12、13、16、18(a)-(d)以及19圖與公式(1)-(2)中所示的任何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皆可用於重新傳輸。
當使用第18(a)至18(d)圖、第19至21圖以及公式(1)至(5)所示的重新傳輸機制時,並無法保證位元可靠度於傳輸之上將會達到平衡的狀態。這樣的情況可稱為位元交錯,亦即於不同調變機制的傳輸之間某些位元會有對調的情況發生。對於每一種可能的位元交換情況,可定義一位元交換表來表示。舉例來說,以下的演算法可用來建立切換於16位元和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間之重新傳輸的位元串:
其中,調變機制由m’階改變至m階。C’指得是初始傳輸的位元串或著是緩衝器中原始代稱(original cordword)的位元串,Cn指得是目前重新傳輸要傳送的位元串。ADD指得是一個表格,用來定義六個位元的群組中位元之間的相對位置,以位元1、位元2、...、位元6來起始及識別(當第一重新傳輸發生時)。此外,旗標switch_lag係用以顯示是否應執行變換的程序。符號”/*”和”*/”之間的文字為註解,並非為演算法的一部分。以下的公式(6)定義從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至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間ADD表格的修正:
其中n為TX_No除6的餘數,而TX_No為目前傳輸的索引。因此,對於第一次重新傳輸(n=2)而言,ADD表格中的第4和第5位元係對調的。對於第三次重新傳輸(n=4)而言,ADD表格中的第1和第6位元係對調的...等等。該位元對調法則係應用至位元串中每一個六位元的資料群組。若調變機制有近一步修改,則可透過ADD表格進行另外的位元對調操作,亦即,ADD表格可紀錄每一適應性調變的對調操作。
以下的公式(7)定義從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至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間ADD表格的修正:
若公式(5)用於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則公式(6)和(7)可簡化為以下的公式(8)和(9):
在位元交換或位元交錯的步驟之後,可執行第18(a)至第18(d)圖以及第19至21圖中所示的位元位移和反向,以達到頻率分集(frequency diversity)和星座分集(frequency diversity)。第26圖顯示根據以上公式(6)和(7)用以切換於16和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間的範例,於根據公式(2)至(3)的位元位移之前執行。第26圖的上半部分顯示傳輸的位元排序,而下半部分顯示每一次傳輸中每一個位元的可靠度。如第26圖所示,在四次的傳輸中,位元串中的每一個位元具有大約相同的平均位元可靠度。
第27圖顯示以上所討論之適應性調變的一實施方式,配合參考第26圖和公式(6)至(9)。第24圖和第27圖中相同的標號代表相同的功能元件,不論是以硬體或軟體的方式實現。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2408中可包括另一方塊2702,用以當傳輸之間的調變機制由一者切換至另一者時執行上述關於第26圖和公式(6)至(9)的位元交換,藉此來提供適當的資料流量和錯誤率。
另外,位元交錯和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的操作亦可於同一個方塊中執行,如第28圖所示。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了解第28圖中所示實施例,因此在此並不詳述其實施細節。
必須要了解的是,第25(b)圖和公式(6)至(9)所述的位元重新排序僅為其中的一個範例,本發明的實施例並非限定於其間任一者的位元重新排序方式。
上述的位元重新排序或星座圖重新排序方法係假設傳輸間的資料為重複的基礎之上。然而,在遞增冗餘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的機制中,並非所有的資料都是重複的。因此,並不一定需要將傳輸中的所有資料的位元或星座圖於傳輸之間做重新排序的操作。在此情況下,對那些代表重複資料的位元採用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或星座圖重新排序的方式,而對新傳輸之位元維持相同的位元順序或星座圖,反而是比較好的方式。然而,必須要了解的是,對於傳輸中的所有符號或位元採用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或星座圖重新排序的方式也一樣是同樣有效率的,其可減少實施的複雜度。
與實施例一樣亦提供了位元重新排序器,用以根據位元的重要性給予位元優先順序,並根據此位元優先順序將一位元串中的位元作重新排序。第29圖顯示一高級的位元排序器。
如第29圖所示,位元重新排序器2900包括一位元交錯器2902和一位元反向器2904。位元交錯器2902更包括一位元優先順序映射器2906和一環狀移位器2908。位元優先順序映射器2906接收一位元串ak ,分配不同的優先順序給該位元串ak ,並且根據這些優先順序將ak 做映射或重新排序的操作來建立一新的序列bk 。由ak 中的位元至bk 中的位元之間的映射係視調變機制和載波結構而定。舉例來說,若使用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ak中一個低優先順序的位元可被映射至bk 中的第二位元,並且該bk 中的第二位元具有低的可靠度。此外,若使用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相同的位元可被映射至bk 中的第三位元,並且該bk 中的第三位元具有低的可靠度。環狀移位器2908可提供位元串bk 的位移功能以產生一新的串ck 來進行重新傳輸。此位移如同一個被重新傳輸的高優先順序位元仍然位於一個高可靠度的位置,因此加強該位元接收的可靠度。或著是一高優先順序的位元和一低優先順序的位元交換傳輸可靠度的位置,因此來均等這些位元的可靠度。位元反向器2904藉著將重新傳輸上的某些位元作邏輯反向的操作來提供更多的多樣性,以便產生一新的串流dk
第30圖顯示使用於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一位元重新排序機制,其可實現於第29圖的位元重新排序器2900之內。特別是,一位元串包括位元s0 、s1 、s2 、...等等,以及i0 、i1 、i2 、...等等。其中,s0 、s1 、s2 、...等位元為重要位元,而i0 、i1 、i2 、...等位元為非重要位元,且s0 、s1 、s2 、...等位元具有較高於i0 、i1 、i2 、...等位元的優先順序。s0 、s1 、s2 、...等位元和i0 、i1 、i2 、...等位元的個別優先順序係根據其相對的重要性而定,例如這些位元是否為系統位元或同位位元、這些位元對應至多或少的重要資訊等等。舉例來說,在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中,系統位元比同位位元具有更高的優先順序,而在遞增冗餘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中,之前尚未傳輸的多餘冗餘位元比之前傳輸的冗餘位元具有較高的優先順序。
根據它們的相對優先順序,可將這些位元執行映射的操作。舉例來說,於位元優先順序映射器2906之上,這些位元可被映射至一新位元串中的不同位置。特別是s0 、s1 、s2 、...等重要位元可被映射至高優先順序的位元位置,而i0 、i1 、i2 、...等非重要位元可被映射至低優先順序的位元位置,最後產生一位元串s0 、i0 、s1 、i1 、s2 、i2 、...等等。該新的位元串將稍後被傳送,比起i1 、s2 、i2 、...等非重要位元,其提供了s0 、s1 、s2 、...等重要位元較高的可靠度。
在重新傳輸的過程中,可藉著於高可靠度的位元位置上再次傳送這些重要位元來加強重要位元的可靠度,或是藉著將這些重要位元位移至低可靠度的位元位置來將重要位元的可靠度均等化。舉例來說,第30圖顯示對於第二次傳輸(2TX)而言-亦即第一次重新傳輸,該位元串s0 、i0 、s1 、i1 、s2 、i2 、...等係經過位移的處理,例如於環狀移位器2908中進行位移,由於其被位移了一數量值,因而s0 、s1 、s2 、...等重要位元仍然傳送於高可靠度的位元位置上,而i1 、s2 、i2 、...等非重要位元仍然傳送於低可靠度的位元位置上,最後大大加強了重要位元的可靠度。
第30圖亦顯示對於第三次傳輸(3TX)-亦即第二次重新傳輸,該位元串係被位移了一數量值,因而使得重要位元傳送於低可靠度的位元位置上,而非重要位元變成傳送於高可靠度的位元位置上,最後使得非重要位元更有機會被正確接收。
第30圖更顯示對於第四次傳輸(4TX)-亦即第三次重新傳輸,該位元串係被位移了一數量值,使得重要位元仍然傳送於低可靠度的位元位置上,而非重要位元仍然傳送於高可靠度的位元位置上。在第圖30中的四次傳輸之後,重要和非重要位元的可靠度被均等化了。
第31圖顯示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之一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由於每一調變符號包括六個位元,其中的三個位元調變同相和正交載波之一者。輸入的位元串可被分配三種等級的重要性或優先順序,包括s0 、s1 、s2 、...等重要或高優先順序位元,i1 、s2 、i2 、...等非重要或低優先順序位元,以及m0 、m1 、m2 、...等中間優先順序位元。之後,這三個不同重要性等級的位元被映射至高(“H”)、中(“M”)和低(“L”)可靠度的位元位置,用以個別產生一新的位元串來進行初始傳輸(1TX)。
對於重新傳輸,位元串經過位移一數量值來增強或均等位元可靠度。特別地說,參考第31圖,第二次傳輸(2TX)加強了第一次傳輸(1TX)的位元可靠度,因為這些位元傳送於相同位元可靠度的位元位置上。然而,對於第3到第6次的傳輸(3TX至6TX),位元串經過移位一數量值使得位元可靠度於傳輸之間發生改變,因而將位元串上的位元可靠度均等化。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充分了解第31圖的技術,因此不在此對其詳述。
每一次傳輸時位元串的位移數量值可視系統組態而定,例如調變機制,或該系統是否使用具有多重子載波的正交分頻多工而定。舉例來說,第30和31圖顯示傳輸間的位移所產生的調變機制改變,亦即16或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可參照第32(a)至32(d)圖其說明了具有多重載波之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中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的應用。
第32(a)、32(c)和32(d)圖顯示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中資源單位(Resource units,RUs)的分配,例如為電機電子工程師學會802.16m(IEEE 802.16m)所定義之正交分頻多工機制。特別來說,子載波被切割成多個群組,每一群組包括例如18個子載波,如第32(a)圖之表格的列所示。每一子載波透過一特定調變機制夾帶資訊位元,例如16或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舉例來說,若是使用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則每一子載波可載送六位元的符號,其中每一符號的三個位元用以調變同相和正交載波之一者,而其他三個位元調變同相和正交載波之另一者。所有同時傳送於單一群組內所有子載波之上的符號則形成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一個資源單位由多個正交分頻多工符號所構成。特別如第32(a)圖所示,每一資源單位包括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號和18個調變符號,分別由每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的18個子載波之調變符號所載送。以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來說,每一資源單位可包括18x6x6=648個位元。
第32(a)圖中的實心方塊顯示傳送於特定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特定子載波上的導航信號(pilot signal)。特別地說,導航信號係傳送於第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的子載波0、第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的子載波16以及第三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的子載波8之上等等。熟悉此技藝之人士會了解導航信號係預定義的信號狀態,其與實際資料信號一起傳送以便加強實際資料信號的接收和偵測。
資源單位的容量係以”頻調(tones)”來衡量,意指調變符號的數量。舉例來說,在第32(a)圖中的例子中,一資源單位具有18x6=108個頻調,包括六個導航頻調和102個資料頻調。
與實施例相同,將要傳送的資料串會根據其個別的重要性給予優先順序。位元串係藉著將資料位元映射至子載波所載送的調變符號上來產生,使得每一資料位元的重要性會對應到調變符號中該資料位元之映射位置的位元可靠度。舉例來說,可將重要的資料位元以一調變符號映射至最可靠的位元位置,而非重要的資料位元可映射至最不可靠的位元位置。資料位元係根據所決定的子載波順序分配給正交分頻多工符號內的調變符號,例如子載波0、子載波1、...、子載波17等等,同時亦根據所決定的正交分頻多工符號的順序來分配,例如正交分頻多工符號0、正交分頻多工符號1、...、正交分頻多工符號5。因此,參考第32(a)圖,假設有198筆資料要以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傳送,前102位元與子載波0上的導航位元將構成正交分頻多工符號0,而剩下的96位元與子載波16上的導航位元將構成一部分的正交分頻多工符號1等等。一旦六個正交分頻多工符號的資源單位填滿之後,額外的資料位元將以同樣的方式分配給下個資源單位。
在第一次傳輸之後,可藉著將調變符號內的資料位元重新排序、將正交分頻多工符號內子載波之間的資料位元重新排序,或將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之間的資料位元重新排序等操作來重新傳輸。舉例來說,第29圖中位元交錯器2902和位元反向器2904可用來重新排序資料位元以便重新傳送。
舉例來說,第32(b)圖顯示藉著將資料位元於正交分頻多工符號間環狀位移來產生重新傳輸的示意圖。第32(b)圖顯示包括255個調變符號的三個射頻單元(radio units,RU)。第二次傳輸(2TX,或第一次重新傳輸)係藉著利用24個子載波將資料位元做相對於第一次傳輸的位移來產生,但不包括載送導航信號的載波。第三次傳輸(3TX,或第二次重新傳輸)係藉著利用36個子載波將資料位元做相對於第一次傳輸的位移來產生,但不包括載送導航信號的載波。而第四次傳輸(4TX,或第三次重新傳輸)係藉著利用12個子載波將資料位元做相對於第一傳送的位移來產生。這些位移皆是環狀的。因此,原本傳送於正交分頻多工符號0中子載波1上的資料位元將會傳送於第二次傳輸中正交分頻多工符號0中的子載波26、第三次傳輸中正交分頻多工符號0中的子載波39,以及第四次傳輸中正交分頻多工符號0中的子載波13之上。此外,資料位元可多經過幾個位元的位移使得調變符號內相對的位元位置於每次的傳輸之間發生改變。舉例來說,假設是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且對於第二次傳輸而言,資料位元除了24個子載波的數量之外可更進一步位移兩個位元,使得原本於第一次傳輸中調變子載波1之同相載波的位元現在改成調變子載波26的正交載波。
上述環狀位移機制可實現於環狀移位器2908中,舉例來說。由於這個方法是將資料位元映射到正交分頻多工符號,爲了實現這24個子載波和兩個位元於第一和第二傳輸之間的位移且同時維持相對的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位置,環狀移位器2908實際上將資料位元位移438位元的數量,其可計算如下:
(17頻調/正交分頻多工符號x6個正交分頻多工符號/資源單位x1個資源單位+7頻調)x4位元/頻調+2額外位元=438位元
相同地,若第三次傳輸是藉著將資料位元位移36個子載波外加一額外位元,則總位移數量將為825位元(=206頻調x4位元/頻調+1)。
第32(a)和32(b)圖僅說明單一位元串的情況。然而,當多重位元串中的資料位元佔據資源單位中不同的頻調時亦可同時傳送多重位元串。舉例來說,第32(c)圖說明兩個位元串同時傳送的情況,而第32(d)圖說明四個位元串同時傳送的情況。如第32(c)圖所示,分別所屬兩個位元串的兩個標示為”P1”和”P2”的導航信號係傳輸於每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如第32(d)圖所示,傳送了分別所屬四個位元串的四個標示為”P1”、”P2”、”P3”和”P4”的導航信號。接著可將每一資源單位中的資料頻調分配給多重位元串。
與實施例相同,本發明提供了一個用以產生重新傳輸之位元串的演算法,如下:
在以上的演算法中:
NDT 為每資源單位資料頻調的數目;
mk 為調變階數(對於正交相位鍵移機制為2、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為4,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為6);
Lk 為封包k中編碼之位元的數目;
NCMS =Lk /mk 為封包k中調變符號的數目;
Nstr 為串流的數目;以及
Lscd 為資料所使用之子載波的數目(若Nstr =1則其為17,若Nstr =2則其為16...等等)。
下表4顯示上述用於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演算法中q1 和q2 的範例值:
舉例來說,對於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且第三次傳輸(NTX mod 4=2)而言,q1 為3而q2 為1。此外,其他的每一位元將被反向,如表四中反向狀態[01]所示。相較之下,對於第四次傳輸(NTX mod 4=3),q1 為1而q2 為1,且沒有位元需要反向。
下表5顯示上述用於遞增冗餘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演算法中q1 和q2 的範例值。
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了解表五的精神,因此在此不再詳細說明。
在以上關於第29、30、31、32(a)至32(d)圖和表4和表5的說明中,其係假設首先給予資料位元優先順序並將這些資料位元根據其相對的重要性映射至它們個別的位元位置以產生一位元串。該位元串稍後經過位元重新排序的處理(亦即位元位移和/或反向)來建立每一次重新傳輸。然而,必須要了解的是,位元優先順序化、位元映射和位元重新排序可不依順序實現。舉例來說,位元重新排序可執行於位元映射之前。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輕易將這些程序以不同的順序實現於電腦化的環境中。
另外,位元重新排序亦可應用於提供空間多樣性(space diversity)的系統以改善其空間多樣性。舉例來說,在一多重輸入多重輸出(multiple-input-multiple-output,MIMO)的系統中,會使用多重的天線來傳送資料流。多重天線之上的位元排序機制可建立於資料位元、調變符號、載波、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之符號等等的基礎之上。舉例來說,一個調變符號中的位元可於一重新傳輸之中產生不同的調變符號,其中某些的不同調變係傳送於不同的天線。此外,一調變符號可包括相同的資料位元,但卻於重新傳輸之間傳送於不同的天線之上。
這樣的位元重新排序機制可進一步與其他的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結合。舉例來說,在一個使用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的多重輸入多重輸出系統中,可將資料位元重新排序,使得不但某些位元於重新傳輸之間會傳送於不同的天線之上,且其他某些位元亦於重新傳輸之間調變不同的載波(亦即,同相載波相對於正交載波)。熟悉此技藝之人士可了解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的變形方式,因此在此不再詳述。
本發明在此討論的實施例係使用資料的二元表示形式來說明,並揭露了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的特定實施例。然而,本發明雖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的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做些許的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302、902、2402...循環冗餘核對加法器
304、904、2404...通道編碼器
306、2406...通道交錯器
308...穿刺機制
310、910、2410...調變器
312、2412...控制器
402、2502...解調變器
404、2504...解交錯器
406、2506...結合器
408、2508...通道解碼器
410、2510...循環冗餘核對檢查器
412、2512...緩衝器
414、912、2514...控制器
900...傳送器
906...通道交錯器和穿刺器
908、2408、2516...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
2702...位元對調
2900...位元重新排序器
2902...位元交錯器2902
2904...位元反向器2904
2906...位元優先順序映射器
2908...環狀移位器
第1圖係顯示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範例星座圖;
第2圖係顯示松下的提案,用以更改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星座圖;
第3(a)圖係顯示根據松下的提案,處理資訊位元以及調變載波之傳送器的部份;
第3(b)圖係顯示根據松下的提案,處理來自傳送器所接收的信號之接收器的部份;
第4圖係顯示針對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子載波重新排序之方法;
第5(a)圖係顯示目前定義於IEEE 802.16標準的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星座圖;
第5(b)-5(d)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重新傳輸下所使用的三個變更的星座圖;
第6圖係顯示第5(a)-5(d)圖和表1中的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的模擬結果,與不具有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的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模擬結果的對照圖;
第7(a)圖係顯示目前定義於IEEE 802.16標準的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星座圖;
第7(b)-7(f)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5次重新傳輸下所使用的五個變更的星座圖;
第8圖係顯示第7(a)-7(f)圖和表2中的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方法的模擬結果,與不具有星座圖/位元重新排序的追蹤結合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的模擬結果的對照圖;
第9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處理資料之傳送器的部份;
第10(a)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位元交錯操作的示意圖;
第10(b)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位元反向操作的示意圖;
第10(c)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操作的示意圖;
第11(a)-11(d)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位元重新排序操作的示意圖;
第12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具有位元重新分組的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的示意圖;
第13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的示意圖;
第14(a)-14(d)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數種不同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模擬結果;
第15(a)-15(f)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數種不同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額外的模擬結果;
第16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顯示將符號位元分組為位元偶對(bit couples)的示意圖;
第17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比較數種不同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模擬結果;
第18(a)-18(d)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的示意圖;
第19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的示意圖;
第20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的示意圖;
第21(a)-21(b)圖係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所述之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機制的示意圖;
第22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數種不同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模擬結果;
第23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數種不同的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模擬結果;
第24(a)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適用於實現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傳送器的部分;
第24(b)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適用於實現混合式自動重傳請求機制之接收器的部分;
第25(a)圖係顯示於重新傳輸期間,用以切換調變機制之一傳統方式的示意圖;
第25(b)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於重新傳輸期間用以切換調變機制的示意圖;
第26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結合位元位移操作之調變機制切換的示意圖;
第27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一適應性調變機制的示意圖;
第28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位元交錯和位元重新排序的示意圖;
第29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一位元重新排序器的示意圖;
第30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位元重新排序操作的示意圖;
第31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位元重新排序操作的示意圖;
第32(a)、32(c)和32(d)圖係顯示由IEEE 802.16m標準所定義之一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中的資源單位的分配示意圖;以及
第32(b)圖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係顯示一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中位元重新排序操作的示意圖。
900...傳送器
902...循環冗餘核對加法器
904...通道編碼器
906...通道交錯器和穿刺器
908...交互符號位元重新排序器
910...調變器
912...控制器

Claims (60)

  1. 一種錯誤控制方法,包括:從複數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一資料符號;傳送包括上述第一資料符號之一第一信號;接收用以進行重新傳輸之一要求;從上述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以及傳送包括上述第二資料符號之一第二信號,其中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係由產生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之上述資料位元中之完全相同之數個資料位元所產生,其中上述第一資料符號中之至少一者係由上述資料位元中之數個位元所產生,使得上述第二資料符號中無任一者係由上述資料位元中之相同上述數個位元所產生,每一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第一半邊之複數位元為映射至一同相載波,以及每一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第二半邊之複數位元為映射至一正交載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用以進行重新傳輸之上述要求係由上述第一信號傳送中的錯誤所引起。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第二資料符號係根據一四階正交振幅調變機制調變載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第二資料符號係根據一六階正交 振幅調變機制調變載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信號更包括複數第三資料符號,上述第二信號更包括複數第四資料符號,而上述第三資料符號和上述第四資料符號係代表不同的資料。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三資料符號係由包括編碼、通道交錯和調變等步驟所產生,上述步驟亦用以產生上述第四資料符號。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產生包括將上述資料位元執行交錯的步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產生包括將上述資料位元的數個位元執行邏輯反向的步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產生包括將上述資料位元執行交錯,以及將上述資料位元的數個位元執行邏輯反向的步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產生包括將上述資料位元的每一位元位移一個別既定位移量的步驟。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接收用以進行重新傳輸之另一要求;從上述資料位元產生另一個資料符號;以及傳送包括上述另一資料符號的另一信號。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資料位元係分成複數位元單元,每一上述位元單元包括一數目之位元,且每一上述位元單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和上述正交載波之一者,其中由上述資料位元產生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步驟包括個別地重新排序上述位元單元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以及個別地重新排序上述位元單元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資料位元係分成複數位元單元,每一上述位元單元包括一數目之位元,且每一上述位元單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和上述正交載波之一者,其中由上述資料位元產生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步驟包括將上述位元單元重新排序。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皆用以調變一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中之複數正交頻率子載波,每一上述頻率子載波為一數目之資料位元所調變,且產生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步驟包括將上述資料位元環狀位移一數目之位元,上述數目之位元非為調變每一上述頻率子載波之資料位元數目的整數倍。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產生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步驟包括將上述資料位元之特定數個位元做邏輯反向的步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決定上述資料位元之每一位元的重要性,其中產生上述第一資料符號的步驟包括根據上述資料位元之每一位元的 重要性,決定上述資料位元之每一位元於上述第一信號中的位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上述資料位元之至少一個位元係於一第一信號之中並傳送於一第一天線之上,以及於一第二信號之中並傳送於一第二天線之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產生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步驟包括根據上述資料位元之每一位元的重要性,決定上述資料位元之每一位元於上述第二信號中的位置。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其中產生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步驟包括對上述第一資料符號中的上述資料位元之位置執行環狀移位的步驟。
  20. 一種錯誤控制裝置,包括:一編碼器,將資訊位元編碼以產生一組編碼的位元;一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重新排序以產生所傳送之一第一位元串;以及一控制器,判斷是否成功接收到上述第一位元串之傳輸,其中,當上述第一位元串之傳輸未被成功接收時,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重新排序以產生所傳送之一第二位元串,上述第一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一資料符號,上述第二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由產生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 之完全相同之上述組編碼的位元之多個編碼的位元所產生,上述第一資料符號之至少一者係由上述組編碼的位元之數個位元所產生,使得上述第二資料符號中無任一者係由上述組編碼的位元中之相同上述數個位元所產生,每一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第一半邊之複數位元為映射至一同相載波,以及每一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第二半邊之複數位元為映射至一正交載波。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更包括一傳送器,傳送包括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一第三位元串之一第一信號,以及包括上述第二位元串和一第四位元串之一第二信號,其中上述第三位元串和上述第四位元串係代表不同的資料。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第三位元串係由包括編碼、通道交錯和調變等步驟所產生,上述步驟亦用以產生上述第四位元串。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執行交錯的步驟以產生上述第二位元串。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之一位元做邏輯反向的步驟以產生上述第二位元串。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執行交錯,並 且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之數個位元做邏輯反向的步驟以產生上述第二位元串。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編碼的位元之每一位元位移一個別的既定位移量以產生上述第二資料串。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控制器判斷是否有成功接收到另一傳輸,若否,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重新排序以產生所傳送之另一位元串,上述錯誤控制裝置更包括一傳送器,傳送包括上述另一位元串之另一信號。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編碼的位元係分成複數位元單元,每一上述位元單元包括一數目之位元,且每一上述位元單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和上述正交載波之一者,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個別地重新排序上述位元單元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以及個別地重新排序上述位元單元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編碼的位元係分成複數位元單元,每一上述位元單元包括一數目之位元,且每一上述位元單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和上述正交載波之一者,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位元單元重新排序。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皆用以調變一正交分頻多工系統中之複數正交頻率子載波,每一上述頻率子載波為一數目之資料位元所調變,且上述位元重新排序 器將上述資料位元環狀位移一數目之位元,上述數目之位元非為調變每一上述頻率子載波之資料位元數目的整數倍。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資料位元之特定數個位元做邏輯反向的步驟。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包括一位元優先順序映射器,決定上述編碼的位元之每一位元的重要性,並根據上述編碼的位元之每一位元的重要性,決定上述編碼的位元之每一位元於上述第一位元串中的位置。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2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優先順序映射器更根據上述編碼的位元之每一位元的重要性,決定上述編碼的位元之每一位元於上述第二位元串中的位置。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包括一環狀位移器,用以對上述第一位元串中的上述組編碼的位元的位置執行環狀移位的步驟。
  3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編碼的位元之至少一個位元係於一第一信號之中並傳送於一第一天線之上,以及於一第二信號之中並傳送於一第二天線之上。
  36. 一種錯誤控制裝置,包括:一接收器,從一傳送器接收一第一信號和一第二信 號,其中上述第一信號包括以一第一位元串調變的載波,上述第二信號包括以一第二位元串調變的載波,上述第一位元串包括複數第一資料符號,上述第二位元串包括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上述第二位元串由相同資料位元所產生,上述第一資料符號之至少一者係由上述相同資料位元之數個位元所產生,使得上述第二資料符號中無任一者係由上述相同資料位元中之相同上述數個位元所產生,其中每一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第一半邊之複數位元為映射至一同相載波,以及每一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和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第二半邊之複數位元為映射至一正交載波;一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上述第二位元串中的位元重新排序;一儲存裝置,將重新排序之位元儲存於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上述第二位元串之中;以及一結合器,將重新排序之位元結合於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上述第二位元串之中。
  3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接收器接收包括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一第三位元串之上述第一信號,以及包括上述第二位元串和一第四位元串之上述第二信號,其中上述第三位元串和上述第四位元串係代表不同的資料。
  3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7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第三位元串係由包括編碼、通道交錯和調變等步驟所產生,上述步驟亦用以產生上述第四位元串。
  3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第二位元串中的位元執行交錯的步驟。
  4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第二位元串中之位元的一者做邏輯反向的步驟。
  4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上述第二位元串中的位元執行交錯的步驟,並將上述第二位元串中之位元的數個位元做邏輯反向的步驟。
  4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第二位元串之每一位元位移一個別的既定位移量。
  4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錯誤控制裝置,其中上述接收器更從上述傳送器接收另一信號,上述另一信號包括以另一位元串調變之載波,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另一位元串中的位元重新排序,上述儲存裝置將重新排序之位元儲存於上述另一位元串中,上述結合器將重新排序之位元結合於上述另一位元串中。
  44. 一種適應性調變方法,包括:從複數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一資料符號;根據一第一調變機制以上述第一資料符號調變載波;傳送第一信號,上述第一信號包括以上述第一資料符號所調變之上述載波;接收重新傳輸之一要求; 從上述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二資料符號;根據與上述第一調變機制不同之一第二調變機制,以上述第二資料符號調變上述載波;以及傳送第二信號,上述第二信號包括以上述第二資料符號所調變之上述載波,其中,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由產生上述第一資料符號之完全相同之多個資料位元所產生,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產生包括藉由將上述資料位元之既定數個位元執行對調及對全部上述複數資料位元環狀位移一既定數目位元修改上述資料位元的順序。
  4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4項所述之適應性調變方法,其中上述第一和第二調變機制係正交相位鍵移、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和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數者。
  46. 一種適應性調變裝置,包括:一編碼器,將資訊位元編碼以產生一組編碼的位元;一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重新排序以產生所傳送之一第一位元串;一調變器,調變一載波;以及一控制器,判斷是否成功接收到上述第一位元串之傳輸,其中,當上述第一位元串之傳輸未被成功接收時,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對上述組編碼的位元之既定數個位元執行對調的步驟及對全部上述組編碼的位元環狀位移一既定數目位元重新修改上述組編碼的位元的順序以產生所傳送之一第二位元串, 上述第一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一資料符號,上述第二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由產生上述第一資料符號之完全相同之上述組編碼的位元之多個編碼的位元所產生,以及其中上述調變器更根據一第一調變機制,以上述第一資料符號調變上述載波,以及根據與上述第一調變機制不同之一第二調變機制,以上述第二資料符號調變上述載波。
  47. 一種適應性調變裝置,包括:一接收器,從一傳送器接收一第一信號和一第二信號;一解調器,根據一第一調變機制解調上述第一信號以還原構成複數第一資料符號之一第一位元串,以及根據與上述第一調變機制不同之一第二調變機制解調上述第二信號以還原構成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一第二位元串,其中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上述第二位元串係由相同資料位元產生,且上述第二位元串所對應之上述相同資料位元的順序與上述第一位元串不同,且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由產生上述第一資料符號之完全相同之多個資料位元所產生;一位元重新排序器,對上述資料位元之既定數個位元執行對調的步驟及對全部上述資料位元環狀位移一既定數目位元,根據上述相同資料位元的順序改變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上述第二位元串中的位元順序;一儲存裝置,將改變的位元儲存於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上述第二位元串中;以及一結合器,將改變的位元結合於上述第一位元串和上述第二位元串中。
  4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7項所述之適應性調變裝置,其中上述第一和第二調變機制係正交相位鍵移、16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和64位元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數者。
  49. 一種錯誤控制方法,用於使用一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一系統內,其中一調變符號包括四資料位元,上述四資料位元中之兩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一同相載波,而另外兩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一正交載波,上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調變機制,其中上述調變符號之上述四資料位元的一第一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調變符號之上述四資料位元的一第二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上述調變符號之上述四資料位元的一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以及上述調變符號之上述四資料位元的一第四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提供一第二調變機制,其中 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以及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180度;提供一第三調變機制,其中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 相位為180度;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以及提供一第四調變機制,其中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以及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180度。
  5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使用上述第一調變機制傳送上述調變符號;接收重新傳輸之一第一要求;以及使用上述第二調變機制、上述第三調變機制和上述第四調變機制之一者再次傳送上述調變符號。
  5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0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接收重新傳輸之一第二要求;以及使用上述第二調變機制、上述第三調變機制和上述第四調變機制之另一者再次傳送上述調變符號。
  5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1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接收重新傳輸之一第三要求;以及使用上述第二調變機制、上述第三調變機制和上述第四調變機制之剩下最後一者重新傳送上述調變符號。
  5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視需求輪流或依照任何適當的順序,使用上述第一調變機制、上述第二調變機制、上述第三調變機制和上述第四調變機制重複傳送上述調變符號,直到收到一確認信息或重新傳輸的次數達到限定值為止。
  54. 一種錯誤控制方法,用於使用一正交振幅調變機制之一系統內,其中一調變符號包括六資料位元,上述六資料位元中之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一同相載波,而另外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一正交載波,上述方法包括:提供一第一調變機制,其中上述調變符號之上述六資料位元的一第一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調變符號之上述六資料位元的一第二資料位元和 一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上述調變符號之上述六資料位元的一第四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以及上述調變符號之上述六資料位元的一第五資料位元和一第六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提供一第二調變機制,其中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 中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第一資料位元和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以及上述第四資料位元和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 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提供一第三調變機制,其中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第一資料位元和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以及上述第四資料位元和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 大,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提供一第四調變機制,其中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第二資料位元和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以及 上述第五資料位元和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提供一第五調變機制,其中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第一資料位元和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 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以及上述第四資料位元和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以及提供一第六調變機制,其中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三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同相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上述第一資料位元和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同相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 二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一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二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同相載波之振幅大;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相位,其中當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0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0度,而當上述第六資料位元為1的時候上述正交載波之相位為180度;以及上述第四資料位元和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用以調變上述正交載波的振幅,其中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0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1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比當上述第四資料位元為1且上述第五資料位元為0時上述正交載波之振幅大。
  5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使用上述第一調變機制傳送上述調變符號;接收重新傳輸之一第一要求;以及使用上述第二調變機制、上述第三調變機制、上述第四調變機制、上述第五調變機制和上述第六調變機制之一者再次傳送上述調變符號。
  5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5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接收重新傳輸之一第二要求;以及使用上述第二調變機制、上述第三調變機制、上述第四調變機制、上述第五調變機制和上述第六調變機制之另一者再次傳送上述調變符號。
  5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接收重新傳輸之另一要求;以及使用上述第二調變機制、上述第三調變機制、上述第四調變機制、上述第五調變機制和上述第六調變機制之數者重新傳送上述調變符號。
  5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所述之錯誤控制方法,更包括視需求輪流或依照任何適當的順序,使用上述第一調變機制、上述第二調變機制、上述第三調變機制和上述第四調變機制重複傳送上述調變符號,直到收到一確認信息或重新傳輸的次數達到限定值為止。
  59. 一種適應性調變方法,包括:從複數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一資料符號;根據一第一調變機制以上述第一資料符號調變載波;傳送第一信號,上述第一信號包括以上述第一資料符號所調變之上述載波;接收重新傳輸之一要求;從上述資料位元產生複數第二資料符號;根據與上述第一調變機制不同之一第二調變機制,以 上述第二資料符號調變上述載波;以及傳送第二信號,上述第二信號包括以上述第二資料符號所調變之上述載波,其中當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或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一者使用一64QAM調變機制,且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或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另一者使用一16QAM調變機制時,上述第二資料符號的產生包括對調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之每六個位元之第一位元和第六位元。
  60. 一種適應性調變裝置,包括:一編碼器,將資訊位元編碼以產生一組編碼的位元;一位元重新排序器,將上述組編碼的位元重新排序以產生所傳送之一第一位元串;一調變器,調變一載波;以及一控制器,判斷是否成功接收到上述第一位元串之傳輸,其中,當上述第一位元串之傳輸未被成功接收時,上述位元重新排序器重新修改上述組編碼的位元的順序以產生所傳送之一第二位元串,上述第一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一資料符號,上述第二位元串具有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上述調變器更根據一第一調變機制,以上述第一資料符號調變上述載波,以及根據與上述第一調變機制不同之一第二調變機制,以上述第二資料符號調變上述載波,以及當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或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 一者使用一64QAM調變機制,且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或上述複數第二資料符號之另一者使用一16QAM調變機制時,對調上述複數第一資料符號之每六個位元之第一位元和第六位元以產生上述第二位元串。
TW098114796A 2008-05-05 2009-05-05 錯誤控制方法和裝置,以及適應性調變方法和裝置 TWI445347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7155008P 2008-05-05 2008-05-05
US12/434,868 US8677204B2 (en) 2008-05-05 2009-05-04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7941A TW200947941A (en) 2009-11-16
TWI445347B true TWI445347B (zh) 2014-07-11

Family

ID=412579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4796A TWI445347B (zh) 2008-05-05 2009-05-05 錯誤控制方法和裝置,以及適應性調變方法和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677204B2 (zh)
CN (2) CN104022847A (zh)
TW (1) TWI44534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565326B2 (en) * 2008-07-08 2013-10-22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System and method for bit allocation and interleaving
KR101334371B1 (ko) * 2008-08-28 2013-11-29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심볼 매핑 방법 및 장치
CN101729224A (zh) * 2008-10-20 2010-06-09 富士通株式会社 传输数据生成装置和接收机
KR20120023833A (ko) * 2008-11-21 2012-03-13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무선 통신에서 다중 캐리어 활용을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US7907512B1 (en) * 2009-03-03 2011-03-15 Urbain A. von der Embse OFDM and SC-OFDM QLM
US20120033752A1 (en) * 2009-04-24 2012-02-09 Panasonic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457354B1 (en) 2009-06-26 2020-09-09 PlusN, LLC System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combined radio signals
US9584262B2 (en) 2009-08-21 2017-02-28 Applied Transform,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variable header repetition in a wireless OFDM network with multiple overlapped frequency bands
US8441396B2 (en) * 2010-11-12 2013-05-1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Systems and methods of providing error tolerant robust simplex wireless data for systems employing time correlated data transfer
GB2496862B (en) * 2011-11-22 2016-06-01 Canon Kk Communication of data blocks ove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19509B1 (en) * 2012-05-04 2015-12-22 Rambus Inc. System performance improvement using data reordering and/or inversion
US9337958B2 (en) * 2014-02-21 2016-05-10 Sogics Corporation Limited Data transmissions over a voice channel
JP6507047B2 (ja) * 2015-02-10 2019-04-24 日本放送協会 送信装置、受信装置、及び半導体チップ
US9338041B1 (en) * 2015-07-24 2016-05-10 Tm Ip Holdings, Llc Extracting carrier signals from modulated signals
US10587365B2 (en) 2017-03-16 2020-03-10 Integrated Silicon Solutions, (Cayman) Inc. Repetition scheme for flexible bandwidth utilization
CN113039731A (zh) * 2018-11-22 2021-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用于支持ieee 802.11的harq的设备和方法
US11329789B2 (en) * 2019-02-14 2022-05-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methods to handle vulnerable symbols
US11621033B2 (en) * 2020-01-14 2023-04-04 Micron Technology, Inc. Techniques for low power oper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738370B2 (en) * 2001-08-22 2004-05-18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implementing re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providing H-ARQ
KR100526525B1 (ko) 2001-10-17 2005-11-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KR100744347B1 (ko) 2001-10-29 2007-07-30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KR100474682B1 (ko) * 2001-10-31 2005-03-0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DE60114849T2 (de) 2001-11-16 2006-04-20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Kadoma ARQ Sendewiederholung mit Anforderungswiederholungs-Schema das mehrere Redundanz-Versionen verwendet und Empfänger/Sender dafür
EP1313248B1 (en) * 2001-11-16 2005-08-31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Hybrid ARQ method for packet data transmission
US20040196780A1 (en) * 2003-03-20 2004-10-07 Chin Francois Po Shin Multi-carrier code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277904B2 (en) * 2003-12-18 2007-10-02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managing intellectual property aspects of software code
MX2008011809A (es) * 2006-03-17 2008-11-18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odo para remapeo de constelacion de señal de modulacion de amplitud de cuadratura adaptable para retransmisiones de paquetes de datos.
WO2007149047A1 (en) * 2006-06-23 2007-12-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Re-transmission in a mimo communication system
GB0625205D0 (en) * 2006-12-19 2007-01-24 Siemens Ag Harq protocol
KR20090036534A (ko) * 2007-10-09 2009-04-1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성상 재배열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7941A (en) 2009-11-16
CN104022847A (zh) 2014-09-03
US20090276671A1 (en) 2009-11-05
CN101582757B (zh) 2014-07-16
CN101582757A (zh) 2009-11-18
US8677204B2 (en) 2014-03-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45347B (zh) 錯誤控制方法和裝置,以及適應性調變方法和裝置
JP5101703B2 (ja) ターボ−コーディングされたmimo−ofdm無線システムのための改善された循環式バッファーレートマッチング方法及び装置
KR100474682B1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JP5781036B2 (ja) Mimo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非同期式ハイブリッドarqプロセス表示
KR100689551B1 (ko)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신 및수신장치 및 방법
JP5596714B2 (ja) 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を送信する方法、受信する方法、送信機及び受信機
KR100450968B1 (ko) 부호분할다중접속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장치 및 방법
KR101505193B1 (ko) 직교주파수분할다중접속방식의 이동 통신시스템에서 심볼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8514959B2 (en) MIMO transmitting apparatus, and data retransmitting method in MIMO system
US7397861B2 (en) Mapping strategy for OFDM-based systems using H-ARQ
KR10122116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US8798200B2 (en) Constellation mapping method
CN1434647A (zh) 码分多址移动通信系统中数据重发和解码的装置及方法
KR20030032381A (ko) 이동통신시스템에서 패킷 재전송을 위한 송수신 장치 및 방법
WO2010131446A1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WO2009065326A1 (fr) Procédé de mappage de bits de modulation d'ordre élevé
WO2010122699A1 (ja)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TWI426735B (zh) 位元分配及交錯的系統與方法
JP2013081247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データの伝送装置及びその伝送方法
WO2009143693A1 (zh) 通信系统中采用交织规则重排的数据重传方法及其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