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43567B - 光感式輸入裝置及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光感式輸入裝置及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43567B
TWI443567B TW100138586A TW100138586A TWI443567B TW I443567 B TWI443567 B TW I443567B TW 100138586 A TW100138586 A TW 100138586A TW 100138586 A TW100138586 A TW 100138586A TW I443567 B TWI443567 B TW I44356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sensing
light sensing
filter
circui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385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317861A (zh
Inventor
Yueh Hung Chung
Ya Ling Hsu
Hsueh Ying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1001385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43567B/zh
Priority to CN201110396429.3A priority patent/CN102520828B/zh
Priority to US13/443,900 priority patent/US8836673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31786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31786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435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43567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In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to be processed into a form capable of being handled by the computer;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transferring data from processing unit to output unit, e.g. interface arrangements
    • G06F3/01Input arrangements or combined input and output arrangements for interaction between user and computer
    • G06F3/03Arrangements for converting the position or the displacement of a member into a coded form
    • G06F3/041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 G06F3/042Digitisers, e.g. for touch screens or touch pads, characterised by the transducing means by opto-electron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Description

光感式輸入裝置及顯示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輸入裝置,尤指一種具有可成功地偵測由光筆所產生之觸碰事件與手指所產生之觸碰事件的光感式輸入裝置及其顯示裝置。
內嵌光感式觸控裝置(In-cell photo-sensor type touch apparatus)係利用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Thin film transistor photo sensor,TFT photo sensor)對於不同的照光強度所產生之不同的光電流(photo current),來做為內嵌光感式觸控裝置偵測觸控輸入事件的判斷依據。請參閱第1A圖,第1A圖係為傳統光感式觸控裝置100之一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因照光而產生一光電流Id於其中的示意圖。由第1A圖所示,照光而產生於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的光電子,於適當的閘-源極(gate-to-drain voltage)偏壓Vgs下,會由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流至一電容器120(耦接於一電壓Va及一參考電壓端Vr之間),亦即光電流Id由電容器120流經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故而電壓Va會於照光前後產生變化,因此,光感式觸控裝置100可藉由致能一讀取薄膜電晶體130來讀取電壓Va之變化值Vout,經由後端電路(並未顯示於圖中)以偵測觸控輸入事件。
請一併參閱第1B圖及第1C圖,第1B圖係為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在以手指觸碰、環境光照射及光筆(light pen)觸控光感式觸控裝置100於未外加閘-源極偏壓Vgs的情形下所造成不同的漏電流(leakage current)Id_s(亦即,Vgs等於0時的光電流Id)之示意圖,以及第1C圖係為以第1B圖所示之不同觸控方式所對應的光電流Id與閘-源極偏壓Vgs的關係圖。如第1B圖所示,由於以手指觸碰光感式觸控裝置100之上基板140時,會遮蔽部分的環境光,使得位於下基板150之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能夠接收到的光強度低於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於環境光照射下所接收的光強度(以箭頭L1之寬度小於箭頭L2之寬度來表示),因此,所造成的漏電流Id_a會小於在環境光照射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所造成的漏電流Id_b。此外,由於以光筆觸控光感式觸控裝置100會增加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所接收到的光強度(以箭頭L3之寬度大於箭頭L2之寬度來表示),因而所造成的漏電流Id_c會大於漏電流Id_b。此外,由第1C圖可知,理論上可藉由設定適當的閘-源極偏壓Vgs,得以僅利用同一個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110來同時辨識使否有由光筆觸控或是手指觸控所觸發的輸入事件,然而,實際上由於環境光本身不穩定等某些因素,要調整出同時可判別手指觸碰、環境光照射及光筆觸控的電壓設定,係為相當困難。
請參閱第2A圖,第2A圖係為光感式觸控裝置之中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因應照光而產生之電壓訊號強度與其位置的關係圖。如2A圖所示,理想狀態下,光筆觸控所產生之電壓訊號與環境光照射所產生之電壓訊號的差值,以及手指觸碰所產生之電壓訊號與環境光照射所產生之電壓訊號的差值,皆足以供後端電路處理,然而,環境光在真實情形下是會變動的,因此,上述兩差值其中之一會過小,使得光感式觸控裝置無法成功地偵測出每一觸控輸入事件。請參閱第2B圖,第2B圖係為將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之電壓(亦即,上述之閘-源極偏壓Vgs)設定成適合偵測光筆觸控所觸發之輸入事件的電壓訊號強度與位置的關係圖。由第2B圖可知,於此電壓設定下,手指觸碰所產生之電壓訊號便難以判定。請參閱第2C圖,第2C圖係為將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之電壓(亦即,上述之閘-源極偏壓Vgs)設定成適合偵測手指觸碰所觸發之輸入事件的電壓訊號強度與位置的關係圖。同樣地,由第2C圖可知,於此電壓設定下,光筆觸控所產生之電壓訊號亦難以判定。
因此,需要有一種創新的光感式觸控裝置設計來解決難以同時辨識不同類型之輸入事件(例如,由手指及光筆所觸發之輸入事件)的問題。
有鑑於此,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同時具有專門用於第一類型輸入事件(例如,由光筆所觸發之照光輸入事件)以及專門用於第二類型輸入事件(例如,由手指所觸發之遮光輸入事件)之光感測元件的光感式輸入裝置,不僅解決上述之問題,進而提升訊號辨識的穩定性以及大幅地降低產品量產的難度。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揭示一種光感式輸入裝置,包含一上基板、一下基板、至少一第一光感測元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測元件。該下基板係對應於該上基板設置。該第一光感測元件係設置於該下基板上,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一類型輸入事件。該第二光感測元件係設置於該下基板上,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二類型輸入事件。其中該第一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係不同於該第二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其揭示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上基板、一下基板、至少一顯示單元、至少一第一光感測元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測元件。該下基板係對應於該上基板設置。該顯示單元係設置於該下基板上。該第一光感測元件係設置於該下基板上,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一類型輸入事件。該第二光感測元件係設置於該下基板上,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二類型輸入事件。其中該第一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係不同於該第二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
首先,請參閱第3圖,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廣義的光感式輸入裝置300的示意圖,其中光感式輸入裝置300包含(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一上基板(upper substrate)310、一下基板(bottom substrate)320、至少一第一光感測元件(photo sensing device)330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下基板310係設置於上基板320的下方。第一光感測元件330係設置於下基板320上,專門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一類型輸入事件IE_1,以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係設置於下基板320上,專門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二類型輸入事件IE_2,其中第一光感測元件330之光感測能力係不同於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之光感測能力。舉例來說,第一類型輸入事件IE_1與第二類型輸入事件IE_2可為兩種不同觸發類型之輸入事件,例如(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由一發光物體(例如,光筆)照射光感式輸入裝置300所觸發之一照光觸碰事件以及由一遮光物體(例如,手指)觸碰光感式輸入裝置300所觸發之一遮光觸碰事件。此外,第一光感測元件330之光感測能力與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之光感測能力之間的差異,在於光感測元件之設計方式,並非來自於同一類型的光感測元件於製程中造成的變異,以第一光感測元件330為例,影響其光感測能力的因素,包含(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第一光感測元件330之感測電路(並未顯示於圖中)與上基板310之間的透光率、第一光感測元件330之感測電路的電路設計以及第一光感測元件330之感測電路的電路驅動設定等。以下將以此三個影響光感測能力的因素為例來說明之。
請參閱第4A圖,第4A圖係為本發明光感式輸入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光感式輸入裝置400係基於第3圖所示之廣義的光感式輸入裝置300的結構,包含第3圖所示之上基板310及下基板320、一第一光感測元件430以及一第二光感測元件440,其中第一光感測元件430之感測電路與上基板310之間的透光率係不同於第二光感測元件440之感測電路與上基板310之間的透光率,也就是說,第一光感測元件430之光感測能力係不同於第二光感測元件440之光感測能力。於此實施例中,如第4A圖所示,光感式輸入裝置400之中的每一第一光感測元件(亦即,第一光感測元件430)包含(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一第一感測電路432以及一濾光片組436。第一感測電路432係用以偵測上述之第一類型輸入事件IE_1(例如,由一發光物體所觸發之一照光觸碰事件)。濾光片組436係設置於第一感測電路432與上基板310之間,其中濾光片組436具有至少一濾光片。此外,每一第二光感測元件(亦即,第二光感測元件440)包含(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一第二感測電路442,其中第二感測電路442係用以偵測上述之第二類型輸入事件IE_2(例如,由一遮光物體所觸發之一遮光觸碰事件),以及第二感測電路442與上基板310之間未設置任何濾光片。舉例來說,請參閱第4B圖,第4B圖係為第4A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400的一實作範例中第一光感測元件430與第二光感測元件440分別的閘-源極偏壓Vgs與因照光所產生之電壓訊號Vo的關係圖。如第4B圖所示,於此實作範例中,光感式輸入裝置400之中的每一第一光感測元件之濾光片組係為一紅色濾光片R、一綠色濾光片G或一藍色濾光片B的其中之一,而光感式輸入裝置400之中的每一第二光感測元件之感測電路與上基板310之間並未設置任何濾光片(係以符號W表示之)。由於未設置濾光片紅色、綠色或藍色濾光片,光感式輸入裝置400之中的每一第二光感測元件之感測電路與上基板310之間的透光率約為每一第一光感測元件之感測電路與上基板310之間的透光率的3倍,因此,可找到一適當的偏壓範圍VE,使得第一光感測元件4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440皆可分別成功地偵測出上述之第一及第二類型輸入事件。於一設計變化中,濾光片組436可具有不同濾光片種類之複數個濾光片,舉例來說(但並不侷限於),其可包含由紅色濾光片R及藍色濾光片B重疊而成的兩層濾光片。
請參閱第5圖,第5圖係為本發明光感式輸入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光感式輸入裝置500係基於第3圖所示之廣義的光感式輸入裝置500的結構,包含第3圖所示之上基板310及下基板320、一第一光感測元件530以及一第二光感測元件540,其中第一光感測元件530之感測電路與上基板310之間的透光率係不同於第二光感測元件540之感測電路與上基板310之間的透光率,也就是說,第一光感測元件530之光感測能力係不同於第二光感測元件540之光感測能力。於此實施例中,光感式輸入裝置500之中的每一第一光感測元件(亦即,第一光感測元件530)包含(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一第一感測電路532以及一第一濾光片組536。第一感測電路532係用以偵測上述之第一類型輸入事件IE_1(例如,由一發光物體所觸發之一照光觸碰事件)。第一濾光片組536係設置於第一感測電路532與上基板310之間,其中濾光片組536具有至少一濾光片。每一第二光感測元件(亦即,第二光感測元件540)包含(但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一第二感測電路542以及一第二濾光片組546,其中第二感測電路542係用以偵測上述之第二類型輸入事件IE_2(例如,由一遮光物體所觸發之一遮光觸碰事件)。第二濾光片組546係設置於第二感測電路542與上基板310之間,其中第二濾光片組546具有至少一濾光片,且第二濾光片組546的透光率不同於第一濾光片組536的透光率。
舉例來說,專門用以偵測上述之第二類型輸入事件IE_2的第二光感測元件540之濾光片組546係具有白色濾光片或鍍膜濾光片(Dichroic Filter)等具有高透光率之濾光片。於一設計變形中,第一濾光片組536及第二濾光片組546之中至少其一具有不同濾光片種類之複數個濾光片,舉例來說(但並不侷限於),只要第一感測電路532與310上基板之間的透光率與第二光感測電路542與上基板310之間的透光率有足夠的差異,第一濾光片組536及第二濾光片組546均可包含兩種以上不同顏色或透光率的複數個濾光片。值得注意的是,為了說明之需,第4A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400所具有的每一第一光感測元件之感測電路設計係設定為與每一第二光感測元件之感測電路設計相同,以及第5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500亦然,也就是說,在同一光感式輸入裝置中,每一第一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不同於每一第二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的原因,在於每一第一光感測元件之感測電路與相對應的上基板之間的透光率係不同於每一第二光感測元件之感測電路與相對應的上基板之間的透光率,然而,本發明並不侷限於此,換言之,上述之第一感測電路532及第一感測電路432之電路設計係可分別與第二感測電路542及第二感測電路442之電路設計相同或不同,請參閱以下說明。
請參閱第6A圖,第6A圖係為第4A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400之第一感測電路432及第二感測電路442的電路設計的示意圖。於此實施例中,第一感測電路432係為一傳統的被動式像素感測器(positive pixel sensor,PPS)設計,其包含一第一電晶體633、一第二電晶體634以及一電容器635,由於熟習技藝者應可輕易地了解上述感測電路設計之運作,故在此便不再贅述。第二感測電路442係為一改良式像素感測器設計,其包含一第三電晶體643、一第二電晶體644、一第三電晶體645、一第一電容器646以及一第二電容器647。由第6A圖可知,第三電晶體643係串接於第二電晶體644,因此,相對應之漏電流會比第一電晶體633相對應之漏電流來得小,所以運用此改良式像素偵測器設計可提升照光前後的電壓輸出差異,亦即,第二感測電路442所對應之光感測能力會高於第一感測電路432所對應之光感測能力。請參閱第6B圖,第6B圖係為第6A圖所示之感測電路設計搭配第4圖所示之第一光感測元件4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440個別的閘-源極偏壓Vgs與因照光所產生之電壓訊號Vo的關係圖。如第6B圖所示,於此實作範例中,除了上述之第一光感測元件430係具有濾光片組436而第二光感測元件440之感測電路與上基板310之間並未設置任何濾光片之外,第一光感測元件430之感測電路係搭配第6A圖所示之傳統被動式像素感測器設計,以及第二光感測元件430之感測電路係搭配第6A圖所示之改良式像素感測器設計,因此,第二光感測元件440之光感測能力更為提升,故而所找到的適當偏壓範圍VE_1會大於第4B圖所示之適當偏壓範圍VE。
請注意,以上僅供範例說明之需,並非用來做為本發明之限制。舉例來說,即便第3圖所示之第一光感測元件330與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之間的差異,僅來自於感測電路設計的不同,只要分別位於第一光感測元件330與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之感測電路以不同的方式來設計,使第一光感測元件330與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之光感測能力有足夠的差異性足以於第一光感測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個別的閘-源極偏壓與電壓輸出的關係圖中找出適當偏壓範圍,皆可供第一光感測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分別成功地偵測出上述之第一及第二類型輸入事件。
於另一實施例中,第3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300亦可利用將第一光感測元件330所具有之一第一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設定為不同於第二光感測元件340所具有之一第二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來實現第一光感測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不同的光感測能力。請參閱第7圖,第7圖係為第3圖所示之第一光感測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於一實作範例中個別的閘-源極偏壓Vgs與因照光所產生之電壓訊號Vo的關係圖。如第7圖所示,於此實作範例中,第一光感測元件330與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係具有相同的濾光片組以及相同的傳統被動式像素感測器之電路設計(例如,第6A圖所示之第一感測電路432),唯一不同之處,在於第一光感測元件330之一第一感測電路驅動設定係設定一第一電壓差Vgs1來驅動該第一感測電路,以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之一第二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係設定不同於第一電壓差Vgs1的一第二電壓差Vgs2來驅動該第二感測電路,因此,第一光感測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之間仍具有足夠的光感測能力之差異,故而仍可找到的適當偏壓範圍VE_2。於一設計變化中,不一定要改變驅動感測電路的電壓差,而是可將該第一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設定為於一第一驅動期間VD1來驅動該第一感測電路,以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之該第二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亦可設定為於不同於第一驅動期間VD1的一第二驅動期間VD2來驅動該第二感測電路,換言之,第一光感測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接收照光的時間不同,因此,即便於同一電壓差之驅動下所引起的光電流亦不同,故而實現兩感測元件具有不同的光感測能力。
請參閱第8A圖及第8B圖,第8A圖及第8B圖係為第3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300之複數個第一光感測元件LS1以及複數個第二光感測元件LS2排列於下基板320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由於複數個第一光感測元件LS1及複數個第二光感測元件LS2在偵測第一或第二類型輸入事件之後,會將所產生之電壓訊號傳送至後端電路處理,因此,只要配合適當的訊號傳送配置之設計,後端電路即可辨識所傳送之電壓訊號是由複數個第一光感測元件LS1及複數個第二光感測元件LS2之中的哪些光感測元件所偵測到的,故而複數個第一光感測元件LS1及複數個第二光感測元件LS2可任意排列於下基板320上。同樣地,於第8B圖中,當該複數個第一及第二光感測元件至少其中一種光感測元件具有複數個濾光片組(例如,紅色濾光片R、綠色濾光片G、藍色濾光片B)以及不具濾光片組或無色(colorless)濾光片組(以符號W表示)時,該複數個濾光片組亦可任意排列於上基板310的下方。
由以上可知,由於上述所揭示之第一光感測元件係專門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一類型輸入事件、上述所揭示之第二光感測元件係專門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二類型輸入事件,以及兩種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係為彼此相異,因此,當該第一類型輸入事件及該第二類型輸入事件同時發生於本發明所揭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時,所揭示之第一光感測元件與所揭示之第二光感測元件可同時成功地偵測到該第一類型輸入事件及該第二類型輸入事件,此外,於另一實施例中,亦可運用切換的方式來同時偵測出該第一類型輸入事件及該第二類型輸入事件。請參閱第9圖,第9圖係為本發明光感式輸入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光感式輸入裝置900係基於第3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300的架構,另包含一切換單元960,其中切換單元960係耦接於第一光感測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用以產生一切換訊號SC來致能第一光感測元件330及第二光感測元件340的其中之一。請參閱第10圖,第10圖係為第9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900於不同圖框(frame)讀取資料的示意圖。舉例來說,如第10圖所示,光感式輸入裝置900可利用切換單元960來於奇圖框(odd frame)讀取第一光感測元件LS1所傳送之電壓訊號與第二光感測元件LS2所傳送之電壓訊號其中之一,以及於偶圖框(even frame)讀取第一光感測元件LS1所傳送之電壓訊號與第二光感測元件LS2所傳送之電壓訊號其中之另一,此外,如上所述,第一光感測元件LS1及第二光感測元件LS2之排列的方式,並不侷限於第10圖所示之排列方式。
請參閱第11圖,第11圖係為運用本發明光感式輸入裝置所實作出的一顯示裝置1100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顯示裝置1100包含一上基板1110、一下基板1120、至少一顯示單元1130、至少一第一光感測元件1140、至少一第二光感測元件1150。下基板1120係設置於上基板1110的下方。顯示單元1130係設置於下基板1120上。第一光感測元件1140係設置於下基板1120上,專門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一類型輸入事件IE_1,以及第二光感測元件1150係設置於下基板1120上,專門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二類型輸入事件IE_2。其中第一光感測元件1140之光感測能力係不同於第二光感測元件1150之光感測能力。由於具有傳統顯示裝置運作原理的熟習技藝者,透過閱讀第3圖~第10圖的相關說明應可輕易地了解顯示裝置1100的運作原理,進一步的說明在此便不再贅述。
請注意,以上關於調整/改變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的方式,僅供說明之需,並非用來做為本發明之限制,舉例來說,亦可改變光感測元件之物理結構以增加/減少吸收之光強度,或是利用不同的材料來製作不同的光感測元件。綜合上述,本發明係運用將兩種光感測能力不同的光感測元件,分別專門用於感測兩種不同感測類型的輸入事件,來分辨不同類型的輸入事件,實作的方式係以利用彩色濾光片排列及搭配、以及調整感測電路之電路設計及驅動設定,因而達成可同時成功地偵測光筆觸控以及手指觸控所觸發之輸入事件的目的,進而提升訊號辨識的穩定性以及大幅地降低產品量產的難度。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00、300、400、500、900‧‧‧光感式觸控裝置
110‧‧‧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
120、635、646、647‧‧‧電容器
130、633、634、643、644、645‧‧‧電晶體
140、310、1110‧‧‧上基板
150、320、1120‧‧‧下基板
330、340、430、440、530、540、1140、1150‧‧‧光感測元件
432、532、542、732、734‧‧‧感測電路
436、536、546‧‧‧濾光片組
960‧‧‧切換單元
1100‧‧‧顯示裝置
1130‧‧‧顯示單元
第1A圖為傳統光感式觸控裝置之一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因照光而產生一光電流於其中的示意圖。
第1B圖為一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在以手指觸碰、環境光照射及光筆觸控一光感式觸控裝置於未外加閘-源極偏壓的情形下所造成不同的漏電流之示意圖。
第1C圖為以第1B圖所示之不同觸控方式所對應的光電流與閘-源極偏壓的關係圖。
第2A圖為光感式觸控裝置之中複數個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因應照光而產生之電壓訊號強度與其位置的關係圖。
第2B圖為將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之電壓設定成適合偵測光筆觸控所觸發之輸入事件的電壓訊號強度與位置的關係圖。
第2C圖為將薄膜電晶體光感測器之電壓設定成適合偵測手指觸碰所觸發之輸入事件的電壓訊號強度與位置的關係圖。
第3圖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廣義的光感式輸入裝置的示意圖。
第4A圖為本發明光感式輸入裝置之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4B圖為第4A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的一實作範例中一第一光感測元件與一第二光感測元件個別的閘-源極偏壓與因照光所產生之電壓訊號的關係圖。
第5圖為本發明光感式輸入裝置之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6A圖為第4A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之第一感測電路及第二感測電路的電路設計的示意圖。
第6B圖為第6A圖所示之感測電路設計搭配第4圖所示之第一光感測元件及第二光感測元件個別的閘-源極偏壓與因照光所產生之電壓訊號的關係圖。
第7圖為第1圖所示之第一光感測元件及第二光感測元件於一實作範例中個別的閘-源極偏壓與因照光所產生之電壓訊號的關係圖。
第8A圖為第3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之複數個第一光感測元件以及複數個第二光感測元件排列於下基板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8B圖為第3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之複數個第一光感測元件以及複數個第二光感測元件排列於下基板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光感式輸入裝置的另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第10圖為第9圖所示之光感式輸入裝置於不同圖框讀取資料的示意圖。
第11圖為運用本發明光感式輸入裝置所實作出的一顯示裝置的一實施例的示意圖。
300...光感式觸控裝置
310...上基板
320...下基板
330、340...光感測元件

Claims (14)

  1. 一種光感式輸入裝置,包含:一上基板;一下基板,對應於該上基板設置;至少一第一光感測元件,設置於該下基板上,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一類型輸入事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測元件,設置於該下基板上,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二類型輸入事件;其中該第一光感測元件之設計方式係不同於該第二光感測元件之設計方式,以使該第一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不同於該第二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當該第一類型輸入事件及該第二類型輸入事件同時發生時,該第一光感測元件與該第二光感測元件同時偵測到該第一類型輸入事件及該第二類型輸入事件。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另包含:一切換單元,耦接於該第一光感測元件及該第二光感測元件,用以產生一切換訊號來致能該第一光感測元件及該第二光感測元件的其中之一。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類型 輸入事件係為由一發光物體所觸發之一照光觸碰事件,以及該第二類型觸發事件係為由一遮光物體所觸發之一遮光觸碰事件。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光感測元件之感測電路與該上基板之間的透光率係不同於該第二光感測元件之感測電路與該上基板之間的透光率。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每一第一光感測元件包含:一第一感測電路,用以偵測該第一類型輸入事件;以及一濾光片組,設置於該第一感測電路與該上基板之間,其中該濾光片組具有至少一濾光片;以及每一第二光感測元件包含:一第二感測電路,用以偵測該第二類型輸入事件,其中該第二感測電路與該上基板之間未設置任何濾光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該濾光片組具有不同濾光片種類之複數個濾光片。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每一第一光感測元件包含:一第一感測電路,用以偵測該第一類型輸入事件;以及一第一濾光片組,設置於該第一感測電路與該上基板之間,其中 該第一濾光片組具有至少一濾光片;以及每一第二光感測元件包含:一第二感測電路,用以偵測該第二類型輸入事件;以及一第二濾光片組,設置於該第二感測電路與該上基板之間,其中該第二濾光片組具有至少一濾光片,且該第二濾光片組的透光率不同於該第一濾光片組的透光率。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第二濾光片組中至少其一具有不同濾光片種類之複數個濾光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光感測元件所具有之一第一感測電路的電路設計係不同於該第二光感測元件所具有之一第二感測電路的電路設計。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光感測元件所具有之一第一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係不同於該第二光感測元件所具有之一第二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係設定一第一電壓差來驅動該第一感測電路,以及該第二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係設定不同於該第一電壓差的一第二電壓差來驅動該第二感測電路。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光感式輸入裝置,其中該第一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係設定於一第一驅動期間來驅動該第一感測電路,以及該第二感測電路的驅動設定係設定於不同於該第一驅動期間的一第二驅動期間來驅動該第二感測電路。
  14. 一種顯示裝置,包含:一上基板;一下基板,對應於該上基板設置;至少一顯示單元,設置於該下基板上;至少一第一光感測元件,設置於該下基板上,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一類型輸入事件;以及至少一第二光感測元件,設置於該下基板上,用於偵測接收到之一第二類型輸入事件;其中該第一光感測元件之設計方式係不同於該第二光感測元件之設計方式,以使該第一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不同於該第二光感測元件之光感測能力。
TW100138586A 2011-10-24 2011-10-24 光感式輸入裝置及顯示裝置 TWI4435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8586A TWI443567B (zh) 2011-10-24 2011-10-24 光感式輸入裝置及顯示裝置
CN201110396429.3A CN102520828B (zh) 2011-10-24 2011-11-29 光感式输入装置及显示装置
US13/443,900 US8836673B2 (en) 2011-10-24 2012-04-11 Photo-sensor type input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different types of input events simultaneously, and related display apparatus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38586A TWI443567B (zh) 2011-10-24 2011-10-24 光感式輸入裝置及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317861A TW201317861A (zh) 2013-05-01
TWI443567B true TWI443567B (zh) 2014-07-01

Family

ID=462917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38586A TWI443567B (zh) 2011-10-24 2011-10-24 光感式輸入裝置及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836673B2 (zh)
CN (1) CN102520828B (zh)
TW (1) TWI4435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032434A (zh) * 2018-08-24 2018-12-18 上海易密值半导体技术有限公司 基于薄膜晶体管的光敏传感器与显示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3073159A1 (en) * 2002-02-20 2003-09-04 Planar Systems, Inc. Light sensitive display
CN1922470A (zh) * 2004-02-24 2007-02-28 彩光公司 用于平板显示器的光笔和触摸屏数据输入系统和方法
US20060007249A1 (en) 2004-06-29 2006-01-12 Damoder Reddy Method for operating and individually controlling the luminance of each pixel in an emissive active-matrix display device
TWI291237B (en) 2005-10-07 2007-12-11 Integrated Digital Technologie Photo detector array
WO2009090789A1 (ja) * 2008-01-15 2009-07-23 Sharp Kabushiki Kaisha タッチパネル用入力ペン、および、タッチパネル入力システム
US20100001978A1 (en) * 2008-07-02 2010-01-07 Stephen Brian Lynch Ambient light interference reduction for optical input devices
KR101521096B1 (ko) * 2008-12-19 2015-05-18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장치
TWI396011B (zh) 2009-06-16 2013-05-11 Au Optronics Corp 觸控面板
KR101074795B1 (ko) * 2009-07-03 2011-10-19 삼성모바일디스플레이주식회사 광 센싱 회로, 이를 포함하는 터치 패널, 및 광 센싱 회로의 구동 방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836673B2 (en) 2014-09-16
CN102520828B (zh) 2016-01-20
US20130100078A1 (en) 2013-04-25
TW201317861A (zh) 2013-05-01
CN102520828A (zh) 2012-06-2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7206598A1 (zh) 指纹识别组件、显示装置和指纹识别方法
KR101521096B1 (ko) 표시장치
WO2010032539A1 (ja) 光センサ内蔵表示パネル
US7773068B2 (en) Display device
CN101907794B (zh) 触摸面板、显示面板和显示单元
TWI612365B (zh) 具有光感應輸入的顯示驅動電路
TWI526899B (zh) 光感式觸控電路及其液晶顯示器
TWI539344B (zh) 光感應電路
TWI488091B (zh) 光學式觸控顯示面板
US20090122024A1 (en) Display Device Provided With Optical Input Function
CN101937291A (zh) 触摸屏及其驱动方法
TWI499826B (zh) 具有觸控螢幕功能的液晶顯示器和使用其來偵測外部照明的方法
KR20130023641A (ko) 리모트 센싱과 터치 센싱이 가능한 광터치 스크린 장치
TWI489354B (zh) 觸控模組的感光畫素電路
WO2018201727A1 (zh) 光电传感器、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TW201312518A (zh) 光感應輸入面板及具光感應輸入機制之顯示裝置
TWI482066B (zh) 光學觸控顯示面板
WO2015014083A1 (zh) 触摸点定位检测电路、光学式触摸屏及显示装置
KR101931676B1 (ko) 광 센서, 이를 포함하는 표시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TWI699683B (zh) 光學指紋偵測系統
TWI443567B (zh) 光感式輸入裝置及顯示裝置
TWI461979B (zh) 應用於觸控螢幕的控制系統
TWI376625B (zh)
JP2011107454A (ja) 表示装置
CN213069766U (zh) 具有光学边缘传感器的显示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