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2153B - 使用基材之用於拋棄式軟式隱形眼鏡之雙重包裝 - Google Patents

使用基材之用於拋棄式軟式隱形眼鏡之雙重包裝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2153B
TWI432153B TW97127400A TW97127400A TWI432153B TW I432153 B TWI432153 B TW I432153B TW 97127400 A TW97127400 A TW 97127400A TW 97127400 A TW97127400 A TW 97127400A TW I432153 B TWI432153 B TW I4321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package
contact lens
substrate material
ply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274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16380A (en
Inventor
Stephen D Newman
Original Assignee
Menicon Singapore Pte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US11/780,994 external-priority patent/US7832552B2/en
Application filed by Menicon Singapore Pte Ltd filed Critical Menicon Singapore Pte Ltd
Publication of TW200916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16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21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2153B/zh

Links

Landscapes

  • Packages (AREA)
  • Packaging Frangible Articles (AREA)
  • Eyeglasses (AREA)

Description

使用基材之用於拋棄式軟式隱形眼鏡之雙重包裝 【相關申請案】
本申請案基於35U.S.C.§119(e),主張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號60/832,324,申請日為2006年7月21日,名稱為”使用基材之用於拋棄式軟式隱形眼鏡之雙重包裝”的利益,且本申請案為申請日為2006年4月13日的美國專利申請案號11/404,200之部分連續申請案,該美國專利申請案號11/404,200是申請日為2004年2月27日的美國專利申請案號10/789,961之分割申請案,該美國專利申請案號10/789,961是申請日為2004年2月17日的美國專利申請案號10/781,321之部分連續申請案,該美國專利申請案號10/781,321是申請日為2002年8月7日,指定美國的PCT專利申請案號PCT/AUO2/01105之部分連續申請案,這些申請案在此以參考其全文方式併入。
發明領域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使用基材之用於拋棄式軟式隱形眼鏡之雙重包裝。
發明背景
軟式拋棄式隱形鏡片常容納於拋棄式包裝。因包裝本身增加鏡片的整體成本,故須將包裝製作為儘可能經濟,不會有損所要求之包裝標準。傳統拋棄式鏡片(雙週拋型鏡片及日拋型鏡片)之泡胞罩板包裝(如第1-3圖所示)係於鏡 片之聚丙烯容座(後文稱之為「舟皿」)頂上由一多層膜組成,該多層膜係包含聚乙烯、鋁、黏結劑、及聚丙烯。舟皿一般為射出成形塑膠,舟皿具有高挺度,但只能作有限彈性偏轉,且包括預成形凹部。舟皿填充以適當儲存液,較佳為食鹽水,且於原位納置單片鏡片。然後,泡胞罩板包裝使用水蒸氣及高壓高溫加熱滅菌來達成最終無菌程度。此種泡胞罩板包裝係以個別包裝盒(第4-5圖)或多重泡胞長條形式呈現給病人。
行銷的目的係以美感怡人之包裝呈現隱形鏡片給病人,該包裝可滿足無菌性及穩定性等法規要求,同時允許病人安全且方便地取出鏡片。包裝只用一次,而於鏡片取出後拋棄。如此衝擊鏡片/包裝組合之成本。為了降低鏡片之總價,包裝成本須維持於絕對最低值。此外,鏡片包裝之拋棄性必須符合環保生態標準。
鏡片於包裝內部須維持於水合狀態。因此,包裝須徹底密封,包裝須最小化水蒸氣穿透通過舟皿及層合各層,來最大化其儲存壽命,且防止容納於包裝內部之隱形鏡片乾掉。於使用期間,使用者藉回剝包裝蓋,由形成於舟皿上之凸緣去除層合材料,暴露出浸泡於水合液內之鏡片。
拋棄式隱形鏡片產業長久以來需要有一種經濟、空間有效、且方便的拋棄式隱形鏡片包裝,而未有損鏡片之耐用性、無菌性、及使用性。
發明概要
本發明的隱形鏡片包裝,包括一基材、一可移除地密封於該基材的第一側之第一層片,及一密封於該基材的第二側之第二層片。
圖式簡單說明
所附隨圖式是顯示在此所述原理之各種實施例且為說明書的一部分。所示實施例僅作為舉例說明,而非限制申請專利範圍之範圍。
第1圖是典型習用拋棄式泡胞罩板隱形鏡片包裝之平面圖;第2圖是第1圖之包裝之側視平面圖,蓋體被剝離來露出其中的隱形鏡片;第3圖是第2圖之部分開啟包裝之透視圖;第4圖是側視平面圖,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兩個相同之習用隱形鏡片包裝之堆疊排列;第5圖是透視圖,顯示多個泡胞罩板包裝如第4圖堆疊且容納於一紙盒內;第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頂透視圖;第7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底透視圖;第8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側視圖,其包含一中心基材及一於該基材的頂及底面上之箔片層;第9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頂透視圖;第10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側視圖; 第11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頂透視圖;第12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底透視圖;第13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透視剖面圖;第14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分解圖;第15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由一雙料射出模製成形所形成的隱形鏡片包裝基材之側面橫剖圖;第1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包含由一雙料射出模製成形所形成的一中心孔的隱形鏡片包裝基材之側面橫剖圖;第17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頂透視圖;第18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底透視圖;第19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底視圖;第20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底視圖;第21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橫剖圖;第22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材之底透視圖,顯示把手端上的肋部或脊部;第23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材之底透視圖,顯示把手 端上的孔洞;第24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材之底透視圖,顯示把手端上的握持凸部;第25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材之底透視圖,顯示把手端上的摩擦表面;第2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形狀回復構件之頂透視圖;第27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形狀回復構件之頂透視圖;第28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鈕型發泡回復構件頂面之透視圖;第29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中空鈕型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0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實心鈕型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1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雙突起發泡回復構件之透視圖;第32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雙突起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3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凸面突起發泡回復構件頂面之透視圖;第34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中空突起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5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凸面突起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具有一中心凹孔的鈕型發泡 回復構件頂面之透視圖;第37圖是根據一實施例,具有一中心凹孔的鈕型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8圖是根據一實施例之流程圖,表示使用雙料射出模製成形所形成隱形鏡片包裝基材的方法;第39圖是根據一實施例之流程圖,表示用以組裝具有一中心基材及在頂及底面上的密封箔片之隱形鏡片包裝的方法;第40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形狀之頂視圖,其包含一構形成可便於包裝之實質上扁平側部;第41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形狀之側視圖,其包含一構形成可便於包裝之實質上扁平側部;第42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形狀之底視圖,其包含一構形成可便於包裝之實質上扁平側部;第43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數個隱形鏡片包裝之頂視圖,其包含一構形成可便於包裝之實質上扁平側部;及第44圖是根據一實施例,包裝於二次包裝內的數個隱形鏡片包裝之前視圖。
在所有圖式中,相同標號表示相似,但非必定相同之元件。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本發明說明書提供一種經濟型包裝,不會有損隱形鏡片包裝及其他規定須儲存於無菌環境中的物件之法令與醫 藥需求。詳言之,於以下所述的實施例中,例示單次使用包裝相較於習用泡胞罩板包裝概念,提供數個優點。首先,本例示單次使用包裝較傳統泡胞罩板包裝為小且薄,其本身提供可拋特性且非常適合搬動。除此之外,可增加包裝於一二次包裝內的數包裝,而可減少二次包裝的儲存空間。僅僅為了便於解釋說明,本包裝構形將以單次使用包裝來包裝隱形鏡片之背景來敘述。然而,本系統及方法是可使用於形成可被儲存於無菌環境中任何想要物件的包裝,包含,但非限制於眼內植入物、覆蓋物、縫合物、醫藥植入物、醫藥儀器、牙科植入物、牙科設備等等。
進一步地,本例示經濟型包裝可設計成結合任何數目的材質、顏色及/或表面拋光,而仍符合法令規定的醫藥裝置需求。
本例示單次使用型包裝可包含箔片,其附著於一基材的任一側,以將曝光性降至最低且防止氧氣傳送。進一步地,根據一例示實施例,該包裝內沒有空氣,因此不需要泡胞罩板高溫高壓作用。例示包裝內沒有空氣有助於包裝內的鏡片穩定性。因此,可延長單次使用型包裝內隱形鏡片的貨架壽命。大體上,本例示單次使用型包裝相較於傳統泡胞罩板包裝,是更方便且更省成本型式之包裝。
如先前暗示,習用隱形鏡片包裝一般較為僵硬且預先成形有一呈凹孔構形以將鏡片容置於內。習用包裝的預先成形凹孔必須確保可維持鏡片的形狀及不會因包裝造成變形。根據一實施例,在此所揭示的隱形鏡片包裝不維持鏡 片在一平衡位置,而是保持鏡片在一扁平或壓縮狀態。
根據另一實施例,隱形鏡片包裝的內部深度可小於容納於其內的隱形鏡片之總自然矢狀深度。而且,根據一實施例,例示單次使用式包裝可具有彈性且不會變形,且實際上可助於該包裝內的鏡片形狀之調整。
除此之外,在此所揭示的例示隱形鏡片包裝之挺度可變化。更詳言之,該隱形鏡片包裝之挺度先前被視為對保護鏡片是基本要素。然而,若屏除壁面挺度為基本包裝標準,則可考慮另一種具有顯著節省空間優點之鏡片包裝。
於一實施例中,一種隱形鏡片包裝包含一於內具有隱形鏡片之包裝,其中該包裝具有的內部深度是小於當隱形鏡片是在其平衡形式時該隱形鏡片的總自然矢狀深度。
於另一實施例中,一種形成單次使用式隱形鏡片主要包裝的基材構件之方法,包含以雙料射出模製成形的第一注模(first shot)形成該基材構件的一第一部,及以雙料射出模製成形的第二注模(second shot)形成該基材構件的一第二部,其中該第二注模僅注射聚丙烯均聚物於該基材構件之將接觸到隱形鏡片及/或儲存於內的水合媒介的部位上。
於再一實施例中,一種隱形鏡片包裝是以一基材所形成,該基材具有一本體,該本體具有一前面及一背面,其中該本體界定一自該前面通過該後面之中心孔。根據此實施例,該隱形鏡片包裝的形成是先將一頂箔片構件可移除地黏附於該基材的前面上。之後,將一隱形鏡片及一支持媒介插入於該中心孔內。一旦該隱形鏡片及支持媒介插入 於該中心孔內時,可將一水合媒介加入且之後將一後箔片耦接於該基材的背面。
本實例構造之替代實施例提供一種用於固持一隱形鏡片之單次使用包裝,具有至少一障層材料界定一內部空間來持住隱形鏡片;一媒介液於該空間內用以維持鏡片的水合狀態;及可將該鏡片自該空間釋出之裝置;其中至少一障層材料是由均相、順滑材料所形成。
於另一實施例中,是提供一種可持住一隱形鏡片之單次使用包裝。該包裝具有二層材料;及一於該二層材料之間的支持構件。該二層材料是密封於該支持構件的相對側上,以界定一隱形鏡片孔。一隱形鏡片可被壓縮或其他方式限定於該包裝內,使得該鏡片可於該隱形鏡片孔內恆維持於一固定方位上。根據一實施例,該鏡片是維持成其外表面朝向頂密封材料的狀態。如此配置可確保該鏡片以正確構形呈現給配戴者,使其可方便取出且配戴於眼鏡內。
另一實施例包含其內具有一隱形鏡片之單次使用包裝。該包裝包含二層材料,其密封於一基材的各側上,該基材界定有一孔,一呈彈片或海綿形式的回復構件及水合媒介設置於該孔內的二層材料之間。根據此實施例,該鏡片當該包裝密封時可保持成扁平狀態。
以下詳細說明用於隱形鏡片的包裝及製造該隱形鏡片包裝之方法。更詳言之,在此說明的是一種具有一基材的包裝,該基材具有一層材料於頂及底表面上。根據一實施例,該包裝的尺寸小於傳統包裝。進一步地,揭露一種用 以製造上述包裝的方法,以及用以提供一密封的方法,該密封相較於傳統的密封,可較方便打開且對環境的侵害可更加防止。
在使用於說明書與申請專利範圍中,”無菌”一詞概指可與容納於最終形成包裝中的隱形鏡片或其他物體形成實體及流體接觸之任何材料或其組合體。儘管通常以聚丙烯使用作為包裝內的無菌材料,然而亦可使用其他可產生隱形鏡片、醫藥裝置或牙科裝置用的無菌環境之材料在本發明物品及方法中。根據一實施例,可無菌材料可包含適用於消毒醫藥裝置的包裝之食品和藥物管理署(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FDA))可接受的材料。
在以下說明中,為了方便說明,提到許多特定細節是用以提供本系統及方法的完善瞭解。然而,吾人將可瞭解,對於熟悉此技藝人士來說,本發明裝置、系統及方法可在沒有這些特定細節下實施。說明書中所提”一實施例”、”一例子”或其他名詞意指與該實施例或例示有關所述的特定特徵、結構或特性,是包含於至少一實施例中,但於其他實施例並非必要。出現在說明書不同地方的”於一實施例中”片語或其他類似片語的各種情況並非完全指同一實施例。
如第1及2圖所示,是顯示一典型習用拋棄式泡胞罩板隱形鏡片包裝(1),其以二部分形成。該包裝(1)包含一泡胞罩板包裝構件(2),其被一膜(3)密封,該膜(3)於該包裝(1)上形成一蓋,且該泡胞罩板包裝構件(2)可被剝開以拿出其 內的隱形鏡片(4)。於第3圖中,是顯示第2圖的包裝將該膜(3)剝開而露出該隱形鏡片(4)。一般來說,該構件(2)是一預先成形泡胞罩板包裝構件,且包含一顯示輪廓的凹孔(5),其設置可放置鏡片於內的凹孔。該構件(2)一般是以射出成形且是以一密封膜(3)與一凸緣(6)配合形成一無菌密封而完成該包裝。該隱形鏡片(4)浸入於一溶液(7)內,以保持鏡片為水合狀態,直到自該包裝移出為止。該射出成形構件(2)使得包裝的製造昂貴,因此將使得隱形眼鏡對消費者來說必然更為昂貴。
第4圖顯示二相同習用隱形鏡片包裝(10及11)疊置情形。第4圖是顯示說明儘管二包裝可方便地相互配合,該二包裝會佔用較單一包裝的厚度(或深度)更大的厚度。在理想下,鏡片包裝考量相當小尺寸的隱形鏡片必須儘可能使佔用空間愈小。節省儲存空間在大量製造鏡片時是很重要的課題。現有的泡胞罩板包裝會相對於鏡片尺寸造成不相稱量的空間,而導致較多的處理及儲存成本。第5圖顯示數個相似泡胞罩板包裝(12)以如第4圖中的方式疊置且容納於一紙盒(13)內的情形。存在如此過大、不便且材料密集形式的鏡片包裝是由於習知觀念,即鏡片僅能疊置於堅硬容器內以將鏡片與外力隔絕。
例示物品
第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頂面透視圖。如第6圖所顯示,本例示隱形鏡片包裝(100)包含一中心基材(110),該中心基材(110)包含一耦合於該基材的頂面之 頂層片構件(150)。根據一實施例,該頂層片構件(150)是以固接但可拆離的連接方式耦合於該基材(110)的頂面,使得該頂層片構件(150)可以一固定且相當小的拉力自該基材(110)分離。除此之外,如以下將進一步詳述,該頂層片構件(150)耦合於該基材(110)的頂面,足以使該例示隱形鏡片包裝(100)可被加熱滅菌。進一步地,第6圖是顯示該頂層片構件(150)可包含多種不同的字體及/或影像,包含但非限制為品牌名稱(300)、設計(320),及/或有關隱形鏡片(310)的資訊,舉例來說,其是用於左或右眼,及使用指南。
同樣地,第7圖是根據一實施例,例示隱形鏡片包裝(100)的底透視圖。如圖所顯示,一底層片構件(160)耦合於該基材(110)的底面,而相對於該頂層片構件(150)。根據所示的實施例,該底層片構件(160)可為永久地或相當緊固地耦合於該基材(110)的底面。根據第7圖所示的實施例,該底層片構件(160)可被緊固而不用考慮移除,此是因沒有需藉由將該底層片構件(160)自該基材移除才可以接觸到的可移除構件。第7圖亦顯示一例示操作端(220)或握持面,其可形成於該基材(110)的底面上。
根據一實施例,例示頂層(150)及例示底層(160)可包含一疊層箔片。該例示疊層箔片可包含,但不限制為一底或最內層,其包括均相(homogeneous)材料,例如聚丙烯,其涵蓋至少該箔片可實體及流體接觸該鏡片之區域。此最內層必須無潛在毒性可溶濾材料。根據一實施例,在該內層上方可為一金屬箔片層,例如鋁,其可對該層片提供強度 及彈性。在該鋁層上方,可形成一頂層,其包含聚合物,例如,但不限制為聚乙烯、PET或聚醯胺。根據一實施例,該頂及底層是可容許包裝內容物的最終無菌程度,例如,藉由濕熱法、乾式加熱或伽瑪射線輻射,以及在長期儲存時於該隱形鏡片包裝中可保持無菌環境。
同樣地,根據一實施例,該例示底層(160)亦可包含一疊層箔片。如上所提,該底層(160)與鏡片實體或流體接觸的頂或最內層包含一無菌材料。不然該底層(160)可設計以於操作期間維持包裝的整體性,且可包括如該頂層(150)相同的層,如上所提。如所提,該底層(160)一般將不被打開,因此可被永久附接於該基材(110),例如透過一高溫熱封或其他實質上永久耦合方式。於一實施例中,該疊層箔片形成的底層(160)之長度是短於該基材(110),使得該底層可覆蓋且附接於該基材的本體端,但不會覆蓋且附接於該操作部。字體及影像亦可於施加於該基材(110)之前或之後,印刷於該底箔片上。
第8圖顯示根據一實施例,本例示隱形鏡片包裝(100)的側視圖。如圖所示,本隱形鏡片包裝(100)的高度主要是由該基材(110)所組成。第8圖亦顯示耦合於該基材(110)相對側上之該頂層片構件(150)及該底層片構件(160)。於某些實施例中,鏡片(200)於鬆放狀態時的矢狀深度大於該基材由該中心孔(180)所界定的內部深度。根據此實施例,該鏡片(200)被壓縮以配合於該包裝(100)內側或藉由包裝本身。此例示構造可形成較輕且更緊實的包裝(100)。然而, 本實施例隱形鏡片包裝(100)並不限制於將隱形鏡片(200)壓縮於內之包裝。而是,本例子教示及方法可簡單地結合於一種隱形鏡片包裝(100),其具有以該中心孔(180)所界定之內凹孔,該中心孔(180)大於該隱形鏡片(200)的矢狀深度。
第9圖顯示根據一實施例,部分打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頂透視圖。如第9圖所示,該例示基材(110)包含一界定於內之孔(180)。根據一實施例,該隱形鏡片(200)是單獨或與一形狀回復構件(圖中未顯示),例如彈簧片或海綿,設置於該孔(180)內。第9圖亦顯示一密封標記(170),標示該頂箔片(150)黏附於例示基材(110)的頂面上。如第9圖所示,該密封標記(170)可包含一峰(175)或一點,用以開始該頂層片構件(150)自該基材(110)的移除。根據一實施例,該峰(175)的結合使施予該箔片上的啟動力可施加於黏結材料相當小的區域上,藉此可方便啟動該頂層片構件(150)自該基材(110)的分離。根據一實施例,該頂層片構件(150)的一相當大部分可黏結於該基材(110)上,藉以增加大氣與隱形鏡片(200)之間的屏蔽。因此,當相較於傳統隱形鏡片包裝時,本實例隱形鏡片包裝系統(100)可降低發生隱形眼鏡的無菌喪失之風險。
第10圖進一步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將該頂層片構件(150)自該基材(110)移除之結果。如上所提,該隱形鏡片(200)當定位於該基材(110)的中心孔(180)部位內且該頂層片構件(150)與該底層片構件(160)被密封於該基材上時可被壓 縮。一旦該頂層片構件(150)被移除時,該隱形鏡片(200)可回至其原始矢狀深度。如第10圖所示,該鏡片(200)可在無外部推動之下回到其自然彎曲形狀。或者,亦可以一彈片或海綿構件包含於該中心孔(180)內以幫助該鏡片回復至其自然形狀。
第11圖顯示一例示隱形鏡片包裝系統(100),包含一彈片(190)設置於該孔(180)內。為清楚表示,將放置於該彈片(190)上之該隱形鏡片(200,第10圖)移除。根據一實施例,該彈片(190)可定位於該孔(180)內成為該基材(110)的一體部位。或者,該彈片(190)亦可為一獨立構件在無須耦合結構之下設置於該孔(180)內,藉以使該彈片(190)可於該孔中浮動。此外,該彈片(190)可包含干涉特徵,例如一凸緣或其他部件,以與該基材(110)相互作用,以略為維持該彈片的位置,而無須成為該基材的一體部位。
如第12圖所示的例示底部透視圖,該底層片構件(160)在將隱形鏡片(200,第10圖)自該隱形鏡片包裝系統移除期間時不被移除。反之,根據一實施例,該底層片構件(160)是固定黏著於該基材(110)的底面上,而無須取得凸片或任何其他可容許該底層片構件的移除之材料。並如第12圖所顯示,該基材(110)的隆起握持區域(140)有助於該頂層片構件(150)的握持與自該基材的分離。
第13圖是根據一實施例,部分開啟的隱形鏡片包裝的透視剖面圖。如第13圖所示,該基材(110)界定一孔(180),其尺寸是可納置該隱形鏡片(200)及其他包裝元件。舉例來 說,根據一實施例,一形狀回復元件(190),例如一彈片或一海綿,可設置於該鏡片(200)底下。
根據第13圖所示的一實施例,該基材(110)可由數種材料所形成,包括無菌化障層區域(130),其可露出於鏡片(200)外。根據一實施例,此無菌化障層區域(130)可包括一均質(homogeneous)材料,例如天然或聚丙烯均聚物,以維持鏡片最終無菌之後的無菌效果。或者,該無菌區域(130)可由任何數量的FDA核准無菌化材料所形成。根據此實施例,該基材(110)的其他部分是由一質重或核心材料(120)所組成。該核心材料(120)可主要包含任何材質,使該核心材料(120)不接觸且無法露出於該鏡片(200),藉以自該核心材料(120)提供包含任何數量的顏色、表面拋光、堅挺度及其他所要的材料特性之能力。
由於該核心材料(120)不接觸且無法暴露接觸於該鏡片(200),因此無菌性的需求不會限制材料的選擇。舉例來說,根據一實施例,該核心材料(120)可包括,但不限制為玻璃填充聚丙烯、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共聚物、聚苯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丙烯共聚物、聚甲基戊烯、聚碳酸酯樹脂、聚硫碸、酸乙二酯、環烯烴共聚合物、氟化乙烯丙烯等等,以達到所要的色彩、加工潤飾、形狀等。
根據一實施例,以雙料射出模製法可形成包含障層材料(130)與核心材料(120)兩者之該包裝(100),且容許有顯著的設計彈性。該雙料射出模製法的進一步細節將說明於下。如第13圖所顯示,該基材包含一含有該鏡片(200)之包 裝端(210),及一操作端(220),可由病人握持而打開該包裝以供使用。該包裝的操作端(220)是設計使該包裝可方便操作。
現轉到第14圖,其使顯示根據一實施例,本例示隱形鏡片包裝之分解圖。如圖所示,該形狀回復構件(190),其可包含,但不限制為一彈片或一海綿構件,可為與該基材(110)成物理性分離。根據此實施例,具有該形狀回復構件(190)與該基材(110)成物理性分離之特性使該形狀回復構件(190)可於該中心孔(180)中自由浮動。除此之外,根據以下所詳述並參考第39圖之實施例,製造此具有與該基材(110)分離的該形狀回復構件(190)之本例示隱形鏡片包裝(100),可允許該隱形鏡片的後置組裝作業,及允許將該頂層片構件(150)離線預耦合於該基材(110)的頂面之作業。
如先前所提,根據一實施例,以雙料射出模製法形成一障層材料(130)部與一核心材料(120)部兩者之本例示隱形鏡片包裝,可具有對於材料、顏色、表面拋光,及機械特性之設計彈性。第15圖是根據一實施例,以雙料射出模製法形成的隱形鏡片包裝基材(110)之側橫剖圖。如第15圖所示,該基材(110)包含一核心材料(120)及一障層材料被覆(130)。
根據一實施例,該核心材料(120)可包含非FDA核准材料的任何數量之材料所形成。此彈性可提供根據顏色、質地、材料特性、成本等等來選擇材料之能力。根據一實施例,該核心材料(120)可以雙料射出模製法的第一注模形 成。在該核心材料(120)成形之後,該障層材料被覆(130)可以雙料射出模製法的第二注模形成。如圖所示,如此將該障層材料被覆(130)層形成於該核心材料(120)上。儘管如第15圖所述該雙料射出模製基材(110)的成形是先形成該核心材料(120),再形成該障層材料被覆(130),作業及成形順序亦可相反。
根據一實施例,在該核心材料(120)頂層上之該障層材料被覆(130)的厚度可為,但不限制為近0.01mm,且該核心材料可具有,但不限制為近0.7mm之厚度。儘管在本文中所述該基材結構是形成一基材(110)與一頂層片構件(150)及一底層片構件(160)共用,然而使用一雙料射出模製方法來產生一核心材料(120)及一障層材料被覆(130)之相同原理和實務亦可施用於如第1-5圖所示之傳統舟皿上。
如在此所使用及於申請專利範圍中,”障層材料”或”障層材料被覆”一詞意指習知任何無毒及非溶濾(non-leaching)的材料,且可用以形成接觸鏡片及/或水合媒介的合成包裝之部分。
除了使用雙料射出模製法於該基材(110)的頂層形成被覆外,亦可於構形來容置隱形鏡片(200)之該孔(180)被覆該障層材料被覆(130),以確保隱形鏡片於製造或儲藏期間不會暴露於該核心材料(120)。第1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基材之側面橫剖圖,該基材包含以雙料射出模製法所形成的孔。如圖所顯示,該孔(180)的內壁被覆有該障層材料(130),俾以確保隱形鏡片的無菌狀態。如圖所示,隱形 鏡片藉在各側上的該障層材料(130),及分別藉頂及底面上的該頂層片構件(150)及該底層片構件(160),可對外界環境及該核心材料(120)兩者形成隔絕密封。根據一實施例,用來形成於該孔(180)內壁上的障層材料(130)之模,相較於形成於該核心材料(120)頂部上者,可構形為較厚層的無菌障層材料,俾以確保隱形鏡片孔(180)的無菌性。根據一實施例,形成於該孔(180)內壁上的障層材料(130)之厚度可在約0.10mm至0.20mm的範圍中加以變化,但不限制為此。
根據一實施例,該核心材料(120)包括該基材(110)整片。該障層材料(130)是在核心材料(120)上方的一層且環繞該中心孔(180)。在該基材(110)頂部上的障層材料亦可作為將該頂層片構件(150)黏合於該基材(110)的材料。舉例來說,該頂層片構件(150)可於其間藉一所謂便利撕密封條之可剝離熱封件而附著於該基材(110)上。該障層材料(130)可為聚丙烯,且被覆該基材(110)的聚丙烯可經由一可剝離熱封件黏合於在該頂層片構件(150)底部上的聚丙烯。該頂層片構件可依想要的面積附著於該基材(110)的頂面以形成一密封,不致破壞或減弱隱形鏡片(200)的無菌性。第13圖是顯示在該基材(110)上的一密封標記(170)較用於傳統包裝中保護邊緣密封中者為寬。如此可確保強固的密封以保護無菌性。該黏合亦包含一峰(175,第12圖)向該包裝的操作端(220,第13圖)的部位,如此有助於消費者開始開啟該密封且拉回該頂層片構件(150,第13圖)。
現說明本實例隱形鏡片包裝(100)的基材部(110)的形 狀及特徵,第17-18圖顯示根據一實施例,隱形鏡片包裝的一中心基材(110)之頂視圖及底視圖。如第17圖所示,該例示基材(110)的操作端(220)包含該隆起握持面(140),用以幫助病人在打開該包裝(100)期間正確握持及支持該基材。如圖所示,該例示基材(110)的操作端(220)可較該基材的包裝端(210)為薄。根據此實施例,該操作端(220)的較薄部分使該例示基材(110)可於被病人打開期間自該操作端(220)彎折較該包裝端(210)為大的半徑。此特徵有助於該頂層片構件(150,第14圖)於打開期間有較緊固的抓握力。
第18圖是顯示本例示基材(110)的底面之特徵。如圖所示,一固持座(800)可形成於該基材(110)底面上環繞該中心孔(180)。根據此實施例,一形狀回復構件(190,第14圖)或其他特徵之尺寸可大於該中心孔(180)的穿孔,使得該形狀回復構件當自底部插入時可銜接該固持座(800)。一旦插入於該固持座(800)內時,該形狀回復構件(190,第14圖)將會藉該底層片構件(160,第14圖)與該基材(110)底面的耦合固持,藉以限制該形狀回復構件。根據此實施例,該固持座(800)可防止該形狀回復構件(190,第14圖)干涉到打開之後將隱形鏡片(200,第14圖)自該包裝(100,第14圖)之取出。
第19及20圖是根據一實施例,隱形鏡片包裝(100,第14圖)的中心基材(110)之底視圖。不同於先前基材(110,第17及18圖),第19及20圖所顯示的例子之基材包含該形狀回復構件(190),其形成為該基材(110)的一體部分。如圖所 示,該形狀回復構件(190)是直接形成於該中心孔(180)內,該中心孔(180)將納置一插入的隱形鏡片(200)。根據此實施例,該形狀回復構件(190)可完全以一障層材料(130)所形成,或者可由一核心材料(120)被一障層材料(130)被覆,例如以一雙料射出模製法所形成。然而,如圖所示,該形狀回復構件(190)的形狀及結構是可變化,如美國專利申請號碼10/781,321所述,在此將其全文以參考方式併入。
第21圖是根據一實施例,隱形鏡片包裝(100)用的一中心基材(110)的一握持部(140)之側視圖。如圖所示,形成於該基材的操作端(220)上之該握持部(140)包含數隆起,以增加該握持部的表面摩擦力。儘管可藉由形成於該握持部(140)上的隆起來增加摩擦力,然而亦可於該中心基材(110)的握持部上形成任何美觀及人體工學切口及凸緣。
儘管第21圖是顯示突出隆起作為使用來增加該握持部(140)的摩擦力,然而亦可根據多種不同實施例,使用任何構形來增加摩擦力及設置一適意握持部(140)。如第22-25圖所示,可形成幾種例子的操作設計特徵。第22圖顯示該基材(110)的操作端(220)上之肋部或脊部(230)。第23圖顯示該基材(110)的操作端(220)上之孔(240)。第24圖顯示該基材(110)的操作端(220)上之握持桿(250)。第25圖顯示該基材(110)的操作端(220)上,藉由粗糙化或摩擦材料的選擇等來達成之摩擦區域(260)。於一實施例中,該基材(110)長約40mm,寬約25mm及厚約1mm。
如先前所提,該形狀回復構件(190)可假定為任何形狀 及結構。第26及27圖顯示二例子的彈片結構。
除此之外,該形狀回復構件(190)可為一發泡或海綿構件,如第28-37圖所示。根據一實施例,維持該形狀回復構件(190)為發泡體或海綿結構可使該形狀回復構件(190)與隱形鏡片(200)被壓縮,之後當隱形鏡片包裝(100)打開時可膨脹。海綿或發泡體的使用亦有用於製造期間持住流體及有助於放置鏡片(200)。它可包括任何無菌可壓縮材料,例如聚丙烯發泡體,或聚乙烯醇發泡體。該發泡體可具有開孔或閉孔結構。閉孔結構可用於在打開該包裝時對鏡片提供強固的回復力,而閉孔結構可用以在打開該包裝時吸取任何多餘的水合媒介。如圖所示,各海綿或發泡結構包含一特定形狀凸部,其構形以當打開隱形鏡片包裝(100)時有助於隱形鏡片(200,第14圖)的形狀回復及正確設置。理想的是,隱形鏡片是以外表面朝上的方式呈現,使得隱形鏡片的外表面可被指尖抓取而不會汙染到將接觸使用者眼睛的內表面。如第28、29及30圖所示,該發泡回復構件(190)可假定為鈕形。該鈕的核心根據一實施例,可如第29圖所示為中空,或如第30圖所示的實心。第31圖顯示根據一實施例的雙突起發泡回復構件。第32圖顯示第31圖的雙突起發泡回復構件之橫剖圖。於第32圖的實施例中,該雙突起發泡回復構件具有一中空核心,但類似於第29及30圖所示的實施例,該核心亦可為實心。第33、34及35圖顯示根據一實施例的凸面突起發泡回復構件。第36及37圖顯示以具有一中心凹孔的鈕所構形之發泡回復構件。
製造方法例子
根據一例示方法,該基材(110,第15圖)是製造成具有一無菌障層材料覆蓋於一核心材料於至少可與鏡片成實體或流體接觸之區域上。此可藉由多種不同製造方法來達成,例如雙料射出模製法。如第38圖所示,雙料射出模製法涉及在一單穴模具內射出一第一核心(120,第16圖)材料(步驟2100)。根據一實施例,該核心材料(120,第16圖)是形成所要具有第一注模的基材之形狀。一旦該第一材料已開始冷卻,即射出一第二材料(步驟2110)。由於該等材料在整個過程中可保持分離,因此該無菌障層材料可與可能會減低該包裝的無菌性之該核心材料保持以免於污染。亦可使用包膜成型、鑲嵌或任何其他習知被覆方法來產生該二材料基材。因該核心材料(120,第16圖)可選自任何特徵,如顏色、拋光、密度、強度、其他機械特性等,使得可用於設計該包裝(100,第15圖)之彈性大大的提高,而無關於該材料需如何相容於無菌鏡片環境。
現如第39圖所指,其顯示在已製造該基材(110,第14圖)之後鏡片與包裝之組裝過程。之後該頂層(150,第14圖)藉由一可剝離熱封件附著於該基材頂部(步驟5300)。根據一實施例,該方便撕離密封件的形成是藉由將該頂箔片(150,第15圖)包含聚丙烯的無菌障層,放置於該基材(110,第16圖)頂面上包含聚乙烯的無菌層或障層材料(120,第16圖)附近,且施加熱量於該箔片上於所要附接的位置處,例如該密封標記(170,第11圖)的區域。如此可以具有加熱區 域的一壓模來完成。亦可使用多種其他方法,包含,但不限制為雷射熔接。此步驟是在鏡片位於該包裝內之前進行,且不會受到該包裝內鏡片與流體存在的限制。除此之外,該頂層(150,第15圖)與該基材的耦合一般為及時且細微的作業,由於該密封件必須適合可承受高溫高壓滅菌,而仍可設置一順暢及簡單開口。根據一實施例,該頂層片構件(150,第15圖)與該基材(110,第15圖)的耦合可以遠距進行且可堆積,藉以減少組裝時間。傳統包裝用的可剝離密封件具有約2mm的寬度,且須具有強固的密封力,其為維持無菌性可能不易剝離。例示方法可將該頂層片構件(150,第15圖)以所要大小的部分密封於該基材(110,第15圖),以達到更分佈的黏合,其具有較強固的總密封力但使用較輕微的局部黏合以容許該頂層片構件(150,第15圖)可更均勻地撕回。除此之外,該密封件的一峰(175,第11圖)使該層當打開該包裝(100,第13圖)時更便於拆離。此製造階段可在裝入鏡片之前完成;該基材與附接的頂箔片可在工作進行中先儲存,直到製造者準備完成此程序。
一旦該頂層片構件(150,第14圖)與該基材耦合時,鏡片及選配的形狀回復構件可設置於該中心孔內(步驟5310)。根據一實施例組裝方法,該基材(110,第14圖)被倒轉,使該頂層片構件(150,第14圖)朝下。然後,將一鏡片(200,第14圖)附著於一真空吸盤製造臂。該臂將鏡片(200,第14圖)放置於該基材的中心孔(180,第14圖)內。儲存液可在鏡片放入之前或與鏡片一起放置於該包裝內。
一旦該鏡片(200,第14圖)及選配的形狀回復構件(190,第14圖)裝入於該中心孔(180,第14圖)內時,該底層片構件(160,第14圖)可被緊固密封於該基材(110,第14圖)的背側上。根據一實施例,該底層片構件(160,第14圖)是藉壓模或其他製造裝置永久附接於該基材(110,第14圖)上。由於該底層片構件不須被移除,因此該底層片構件可藉全密封更快速製程附接。由於該底層片構件不須被移除,因此可使用任何適當的黏合製程來附接,包含高溫聚丙烯附接法。於附接該頂層片構件(150,第14圖)的製程時,該鏡片(200,第14圖)可根據該基材(110,第14圖)的厚度被壓縮。
根據一替代實施例,該底箔片是藉表面張力或其他方式附接於一海綿構件上。以攜於該海綿內的液體之表面張力將該鏡片(200,第14圖)固持於該海綿構件底下。然後,該底層片構件(160,第14圖)可被附接於該基材(110,第14圖)上,根據該基材的尺寸,沉置及壓縮該鏡片(200)及海綿。或者,亦可使用一碟片取代海綿。
由於該包裝不像傳統包裝一樣填充大量的生理食鹽水,因此當打開時不會像傳統包裝打開時經常發生生理食鹽水噴出的情形。除此之外,由於根據在此所揭露不同實施例中,該鏡片被限位於一位置及方位,且消費者可便於安置,因此可藉將一手指僅放置於鏡片外表面上,使另一側(此側將貼置於眼睛上)保持無菌狀態,將該鏡片方便地自該包裝中取出。因此如傳統包裝經常發生,例如要碰 觸鏡片兩側以在舟皿內的生理食鹽水中找到鏡片,或將鏡片向上推以抗舟皿而可能碰觸舟皿未消毒上緣之情事及可避免。當相較於傳統包裝中,鏡片可能浮動於舟皿內各種不同方位,本實例系統及方法亦有助於鏡片在手指上之方位及位置,以助於將其裝於眼睛上。
除了上述對稱設計外,本實例包裝(100,第14圖)亦可形成任何形狀或構形,以對應於一二次包裝。根據於第40、41及42圖所顯示的一實施例,該包裝(100)的一側(500),其包含該基材(110)及該頂層片構件(150),是實質上呈線形,以供容置一二次包裝的線形壁。
進一步地,如第43圖所示,指定給不同眼睛用之相對包裝可具有相對的邊緣,其形成有該線形邊緣(500),以進一步有助於一二次包裝(505)內之包裝,如第44圖所顯示。
如先前所提,上述例示系統及方法可使用以形成任何想要物件用的包裝,任何想要物件是指可被儲存於無菌環境中,包含,但不限制為眼內植入物、覆蓋物、縫合物、醫藥植入物、醫藥儀器、牙科植入物、牙科設備等等。更具體的說,製造一預先組裝好的包裝之能力,該包裝包含一方便撕離頂箔片及背面裝載內容物且之後設有一永久密封件,如此的能力可用以製造醫學領域、牙科領域、耳科領域、精密電子應用等等上的包裝。
總之,本發明隱形鏡片包裝在許多方面優於傳統包裝。該包裝較輕巧且可方便堆疊在一起。如此使得運送成本較低且對消費者更方便儲放及攜帶。該包裝可將隱形鏡 片保持在固定的方位及位置,使得病人可方便取出鏡片,而無須尋找或以手指碰觸到鏡片的眼睛接觸面或其他未消毒表面。製造程序亦優於傳統程序,此係因該包裝對該箔片產生較寬的密封,使其受污染的風險較低且可更均勻地撕回。除此之外,本發明例示以雙料射出模製法可增加結合任何數量的材料於基材層的製造中之彈性,藉以敞開結合各種不同顏色、質地,及機械特性的可能性,而不會減弱其無菌性。
先前敘述僅用以對該系統及方法進行舉例說明實施例。並非用以徹底或限制該系統及方法成任何揭示的精準形式。可依照上述教示者作許多變更及變化。該系統及方法的範圍應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
習知部分:
1‧‧‧隱形鏡片包裝
2‧‧‧泡胞罩板包裝構件
3‧‧‧膜
4‧‧‧隱形鏡片
5‧‧‧凹孔
6‧‧‧凸緣
7‧‧‧溶液
10,11‧‧‧隱形鏡片包裝
12‧‧‧泡胞罩板包裝
13‧‧‧紙盒
本發明部分:
100‧‧‧隱形鏡片包裝
110‧‧‧中心基材
120‧‧‧核心材料
130‧‧‧障層材料
140‧‧‧握持區域
150‧‧‧頂層片構件
160‧‧‧底層片構件
170‧‧‧密封標記
175‧‧‧峰
180‧‧‧中心孔
190‧‧‧彈片
200‧‧‧鏡片
210‧‧‧包裝端
220‧‧‧操作端
230‧‧‧肋部或脊部
240‧‧‧孔
250‧‧‧握持桿
260‧‧‧摩擦區域
300‧‧‧品牌名稱
310‧‧‧隱形鏡片資訊
320‧‧‧設計
500‧‧‧邊緣
505‧‧‧二次包裝
800‧‧‧固持座
第1圖是典型習用拋棄式泡胞罩板隱形鏡片包裝之平面圖;第2圖是第1圖之包裝之側視平面圖,蓋體被剝離來露出其中的隱形鏡片;第3圖是第2圖之部分開啟包裝之透視圖;第4圖是側視平面圖,顯示根據一實施例,兩個相同之習用隱形鏡片包裝之堆疊排列;第5圖是透視圖,顯示多個泡胞罩板包裝如第4圖堆疊且容納於一紙盒內;第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頂透視圖;第7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底透視圖; 第8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側視圖,其包含一中心基材及一於該基材的頂及底面上之箔片層;第9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頂透視圖;第10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側視圖;第11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頂透視圖;第12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底透視圖;第13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部分開啟隱形鏡片包裝之透視剖面圖;第14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之分解圖;第15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由一雙料射出模製成形所形成的隱形鏡片包裝基材之側面橫剖圖;第1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包含由一雙料射出模製成形所形成的一中心孔的隱形鏡片包裝基材之側面橫剖圖;第17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頂透視圖;第18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底透視圖;第19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底視圖;第20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 底視圖;第21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的中心基材之橫剖圖;第22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材之底透視圖,顯示把手端上的肋部或脊部;第23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材之底透視圖,顯示把手端上的孔洞;第24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材之底透視圖,顯示把手端上的握持凸部;第25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基材之底透視圖,顯示把手端上的摩擦表面;第2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形狀回復構件之頂透視圖;第27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形狀回復構件之頂透視圖;第28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鈕型發泡回復構件頂面之透視圖;第29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中空鈕型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0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實心鈕型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1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雙突起發泡回復構件之透視圖;第32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雙突起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3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凸面突起發泡回復構件頂面 之透視圖;第34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中空突起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5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凸面突起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6圖是根據一實施例,具有一中心凹孔的鈕型發泡回復構件頂面之透視圖;第37圖是根據一實施例,具有一中心凹孔的鈕型發泡回復構件之切開圖;第38圖是根據一實施例之流程圖,表示使用雙料射出模製成形所形成隱形鏡片包裝基材的方法;第39圖是根據一實施例之流程圖,表示用以組裝具有一中心基材及在頂及底面上的密封箔片之隱形鏡片包裝的方法;第40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形狀之頂視圖,其包含一構形成可便於包裝之實質上扁平側部;第41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形狀之側視圖,其包含一構形成可便於包裝之實質上扁平側部;第42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隱形鏡片包裝形狀之底視圖,其包含一構形成可便於包裝之實質上扁平側部;第43圖是根據一實施例的數個隱形鏡片包裝之頂視圖,其包含一構形成可便於包裝之實質上扁平側部;及第44圖是根據一實施例,包裝於二次包裝內的數個隱形鏡片包裝之前視圖。
100‧‧‧隱形鏡片包裝
110‧‧‧中心基材
150‧‧‧頂層片構件
170‧‧‧密封標記
175‧‧‧峰
180‧‧‧中心孔
200‧‧‧鏡片

Claims (22)

  1. 一種隱形鏡片包裝,包括:一包括至少兩種不同材料的基材,一第一基材材料能夠在最終無菌化後維持該包裝內的一無菌環境,以及一第二基材材料是與該無菌環境相隔離;一第一層片,其可移除地密封於該基材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層片,其密封於該基材的一第二側;其中該第一層片、該第二層片以及該第一基材材料界定出一無菌室。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第二層片是永久密封於該基材的第二側。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基材界定一具有第一及第二開口的孔;該第一層片是緊固密封該孔的第一開口;且該第二層片是緊固密封該孔的第二開口;其中界定該孔之該基材的一表面是被襯有該第一基材材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包裝,進一步包括一設置於該孔內之隱形鏡片。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隱形鏡片是被壓縮於該孔中。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包裝,進一步包括一形狀回復構件,其與該隱形鏡片一起設置於該孔內。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形狀回復構件包括彈片、海綿構件,或發泡構件其中一者。
  8. 一種隱形鏡片包裝,包括:一基材,其界定一孔;其中該基材包含一第一基材材料及一第二基材材料;該第一基材材料是一障層材料;以及該第二基材材料與一無菌環境相隔離,該無菌環境被該第一基材材料界定於該隱形鏡片包裝內。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基材包括一第一部及一第二部;該第一部是暴露於容納於該孔內的一隱形鏡片;且該第一部包含一該第一基材材料層。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第一基材材料層當該隱形鏡片設置於該孔內時,於該隱形鏡片與該第二基材材料之間形成一障層。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第一基材材料包括聚丙烯均聚物。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第一基材材料的障層具有至少50微米的厚度。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第一基材材料的障層具有介於100微米與200微米之間的厚度。
  14. 一種製造隱形鏡片包裝之方法,包括:將一第一層片可移除地密封於一基材的一第一 側,其中該基材包括一第一基材材料以及一第二基材材料,該第一基材材料是一界定出一無菌環境的障層材料,以及其中該第二基材材料是與該包裝內的無菌環境相隔離;將一隱形鏡片放置於該基材內的無菌環境中;及將一第二層片密封於該基材的一第二側。
  15. 一種製造隱形鏡片包裝之方法,包括:以雙料射出模製法成形一包含一第一基材材料及一第二基材材料的基材,其中該第一基材材料是一界定出一無菌環境的障層材料,以及其中該第二基材材料不接觸到且絕不暴露至位在該包裝內的該無菌環境;將一第一層片耦合於該基材的一第一側;及將一第二層片耦合於該基材的一第二側。
  16. 一種隱形鏡片包裝,包括:一具有第一及第二側的平面結構構件,其,該平面結構構件包括一第一基材材料及一第二基材材料,該第一材料是一界定出一無菌環境的障層材料,以及其中該第二基材材料與該包裝內的無菌環境相隔離;一第一箔片,其耦合於該平面結構構件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箔片,其耦合於該平面結構構件的一第二側。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結構構件包含一平面形狀。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包裝,進一步包括由該結構構件所界定之一孔,該孔的尺寸是可容納一隱形鏡片;其中界定該孔之該平面結構構件的一表面是被襯有該第一基材材料。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包裝,其中該第一箔片及該第二箔片是緊固密封該孔。
  20. 一種無菌包裝,包括:一基材,其中該基材包括一第一基材材料及一第二基材材料,該第一材料是一界定出一無菌環境的障層材料,以及其中該第二基材材料與該包裝內的無菌環境相隔離;一第一層片,其可移除地密封於該基材的一第一側;及一第二層片,其密封於該基材的一第二側。
  21. 一種形成無菌包裝之方法,包括:提供一基材,其包含一本體,其中該本體界定有一孔,其中該基材包括一第一基材材料及一第二基材材料,該第一材料是一界定出一無菌環境的障層材料,以及其中該第二基材材料與該包裝內的無菌環境相隔離;將一第一層片可移除地密封於該基材的第一側,該第一層片密封該孔的頂部;將一物件載入該孔內;及將一第二層片永久密封於該基材的第二側。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括對該無 菌包裝施以高溫高壓滅菌。
TW97127400A 2007-07-20 2008-07-18 使用基材之用於拋棄式軟式隱形眼鏡之雙重包裝 TWI4321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780,994 US7832552B2 (en) 2002-08-17 2007-07-20 Duo packaging for disposable soft contact lenses using a substrat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6380A TW200916380A (en) 2009-04-16
TWI432153B true TWI432153B (zh) 2014-04-01

Family

ID=44726050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768A TWI531335B (zh) 2007-07-20 2008-07-18 一種製造可消毒之包裝的方法以及一種可消毒之隱形眼鏡包裝
TW97127400A TWI432153B (zh) 2007-07-20 2008-07-18 使用基材之用於拋棄式軟式隱形眼鏡之雙重包裝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3103768A TWI531335B (zh) 2007-07-20 2008-07-18 一種製造可消毒之包裝的方法以及一種可消毒之隱形眼鏡包裝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2) TWI531335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16380A (en) 2009-04-16
TWI531335B (zh) 2016-05-01
TW201422171A (zh) 2014-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227588B2 (ja) 基材を使用した使い捨てソフトコンタクトレンズ用デュオパッケージ
US7938255B2 (en) Internal member for disposable soft contact lens packaging
TWI593402B (zh) 隱形鏡片包裝、用於軟式未使用隱形鏡片的順應性滅菌型包裝以及包裝隱形鏡片的方法
JP3802160B2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用包装容器
TWI657021B (zh) 隱形眼鏡二次包裝及方法
JP5694744B2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用出荷容器
CN101516739B (zh) 使用基底的用于抛弃型软性隐形眼镜的双重包装
TWI432153B (zh) 使用基材之用於拋棄式軟式隱形眼鏡之雙重包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