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31402B -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31402B
TWI431402B TW100117988A TW100117988A TWI431402B TW I431402 B TWI431402 B TW I431402B TW 100117988 A TW100117988 A TW 100117988A TW 100117988 A TW100117988 A TW 100117988A TW I431402 B TWI431402 B TW I43140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body
bending portion
plate
screen device
projection scree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79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8305A (en
Inventor
Li Yen
Hsin Yu Chen
Original Assignee
Acer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cer Inc filed Critical Acer Inc
Priority to TW1001179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3140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48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8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3140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31402B/zh

Links

Landscapes

  • Overhead Projectors And Projection Screens (AREA)

Description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投影布幕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投影裝置為一種用以產生大尺寸畫面的顯示裝置。投影裝置的成像原理是將光源所產生的照明光束藉由光閥轉換成影像光束,再將影像光束通過鏡頭投射到屏幕上以形成影像。隨著投影技術的進步及製造成本的降低,投影裝置的使用已從商業用途逐漸拓展至家庭用途。在各類電子產品皆朝高速、高效能、輕薄短小發展的趨勢之下,微型投影機(pico projector)已漸漸成為未來個人數位市場的主流。
微型投影機具有較小的體積,而讓使用者便於攜帶並可隨時隨地藉其進行畫面的投影。舉例來說,可藉由微型投影機在建築物的牆面或其它適當之平面進行投影。然而,若使用者所處環境沒有適當之投影面可供微型投影機利用,則微型投影機隨處可用之優勢及便利性將因此下降。
本發明提供一種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用以提供投影面且便於攜帶與使用。
本發明提出一種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包括第一板 體、第一彎折部、第二板體、第二彎折部及布幕。第一彎折部的一端可折地連接於第一板體,第二彎折部的一端可折地連接於第二板體,第二彎折部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一彎折部的另一端,而使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適於相對展開或閉闔,且第一彎折部及第二彎折部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布幕的一端固定於第一板體的第一位置,布幕的另一端固定於第二板體的第二位置。當第二板體閉闔於第一板體時,布幕折疊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當第二板體展開於第一板體時,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距離適於藉由第一板體、第一彎折部、第二彎折部及第二板體的相對彎折而增加,以攤開布幕而提供投影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更包括第三彎折部,其中第三彎折部的一端可折地連接於第一彎折部,第三彎折部的另一端可折地連接於第二彎折部。當第二板體展開於第一板體時,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距離適於藉由第一板體、第一彎折部、第三彎折部、第二彎折部及第二板體的相對彎折而增加,以攤開布幕而提供投影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更包括第四彎折部,可折地連接於第一板體遠離第一彎折部的一端,其中當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相對展開時,第四彎折部適於相對第一板體彎折,以使第一板體適於藉由第四彎折部的支撐而直立於平面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四彎折部與第一板 體之間的夾角為固定角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更包括第五彎折部,可折地連接於第二板體遠離第二彎折部的一端,其中當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相對展開時,第五彎折部適於相對第二板體彎折,以使第二板體適於藉由第五彎折部的支撐而直立於平面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五彎折部與第二板體之間的夾角為固定角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相對展開時,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的夾角為固定角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固定角度為180度。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板體、第二板體、第一彎折部及第二彎折部為一體成形的結構。
基於上述,本發明的布幕的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板體上的第一位置與第二板體上的第二位置,且適於隨著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的展開而被攤開以提供投影面。當使用者結束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的使用時,可閉闔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而讓布幕折疊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以使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便於攜帶與收納。第一彎折部及第二彎折部可折地依序連接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因此當第二板體展開於第一板體時,所述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距離適於藉由第一板體、第一彎折部、第二彎折部及第二板體的相對彎折而增加以將布幕拉緊。藉此,可避免布幕過於鬆弛,以維持投影面的平整,進而提升投影品質。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的立體圖。圖2為圖1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展開的立體圖。請參考圖1及圖2,本實施例的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100包括第一板體110、第二板體120及布幕130。第二板體120連接於第一板體110且適於展開或閉闔於第一板體110。布幕130的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板體110及第二板體120。當第二板體120如圖1所示閉闔於第一板體110時,布幕130折疊於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之間。當第二板體120如圖2所示展開於第一板體110時,布幕130攤開而提供投影面132,使用者可使用微型投影機或其它適當類型的投影機投射畫面至投影面132以供觀看。當使用者結束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100的使用時,可閉闔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而讓布幕130折疊於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之間,以使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100便於攜帶與收納。
圖3為圖1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的局部俯視圖。請參考圖1至圖3,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100更包括第一彎折部140及第二彎折部150。第一彎折部140的一端可折地連接於第一板體110,第二彎折部150的一端可折地連接於第二板體120,第一彎折部140 的另一端連接於第二彎折部150的另一端,而使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適於相對展開或閉闔,且第一彎折部140及第二彎折部150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布幕130的一端固定於第一板體110的第一位置110a,布幕130的另一端固定於第二板體120的第二位置120a。當第二板體120如圖2所示展開於第一板體110時,第一位置110a與第二位置120a之間的距離適於藉由第一板體110、第一彎折部140、第二彎折部150及第二板體120的相對彎折而增加以將布幕130拉緊。藉此,可避免布幕130過於鬆弛,以維持投影面132的平整,進而提升投影品質。
更詳細而言,本實施例的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100更包括第三彎折部160。第三彎折部160的一端可折地連接於第一彎折部140,第三彎折部160的另一端可折地連接於第二彎折部150。當第二板體120展開於第一板體110時,第一位置110a與第二位置110b之間的距離適於藉由第一板體110、第一彎折部140、第二彎折部150、第三彎折部160及第二板體120的相對彎折而增加。
請參考圖1及圖2,本實施例的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100更包括第四彎折部170及第五彎折部180,第四彎折部170可折地連接於第一板體110遠離第二板體120的一端,第五彎折部180可折地連接於第二板體120遠離第一板體110的一端。當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相對展開時,第四彎折部170適於相對第一板體110彎折且第五彎折部180適於相對第二板體120彎折,使第一板體110 及第二板體120適於藉由第四彎折部170及第五彎折部180的支撐而直立於桌面50或其它適當平面上,以供使用者觀看投影面132。第四彎折部170與第一板體110之間的夾角可為適當之固定角度,且第五彎折部180與第二板體120之間的夾角可為適當之固定角度,以使第四彎折部170與第五彎折部180能夠穩固地對第一板體110及第二板體120進行支撐。
此外,由於設置了上述第一彎折部140、第二彎折部150及第三彎折部160,使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除了可藉由上述第四彎折部170及第五彎折部180被支撐外,更可藉由第一彎折部140、第二彎折部150及第三彎折部160的支撐而更穩固地直立於桌面50或其它適當平面上。當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相對展開時,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之間的夾角為適當之固定角度,以確實地將布幕130攤開。舉例來說,當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相對展開時,第一板體110與第二板體120之間的夾角例如為180度。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板體110、第二板體120、第一彎折部140、第二彎折部150、第三彎折部160、第四彎折部170及第五彎折部180的材質例如為塑膠且為一體成形的結構。在其它實施例中,第一板體110、第二板體120、第一彎折部140、第二彎折部150、第三彎折部160、第四彎折部170及第五彎折部180亦可由紙板或其它適當之材料製作,本發明不對此加以限制。
綜上所述,本發明的布幕的兩端分別固定於第一板體上的第一位置與第二板體上的第二位置,且適於隨著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的展開而被攤開以提供投影面。當使用者結束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的使用時,可閉闔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而讓布幕折疊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以使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便於攜帶與收納。第一彎折部及第二彎折部可折地依序連接於第一板體與第二板體之間,因此當第二板體展開於第一板體時,所述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的距離適於藉由第一板體、第一彎折部、第二彎折部及第二板體的相對彎折而增加以將布幕拉緊。藉此,可避免布幕過於鬆弛,以維持投影面的平整,進而提升投影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50‧‧‧桌面
100‧‧‧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110‧‧‧第一板體
110a‧‧‧第一位置
120‧‧‧第二板體
120a‧‧‧第二位置
130‧‧‧布幕
132‧‧‧投影面
140‧‧‧第一彎折部
150‧‧‧第二彎折部
160‧‧‧第三彎折部
170‧‧‧第四彎折部
180‧‧‧第五彎折部
圖1為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的立體圖。
圖2為圖1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展開的立體圖。
圖3為圖1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的局部俯視圖。
50‧‧‧桌面
100‧‧‧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110‧‧‧第一板體
110a‧‧‧第一位置
120‧‧‧第二板體
120a‧‧‧第二位置
130‧‧‧布幕
132‧‧‧投影面
140‧‧‧第一彎折部
150‧‧‧第二彎折部
160‧‧‧第三彎折部
170‧‧‧第四彎折部
180‧‧‧第五彎折部

Claims (9)

  1. 一種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包括:一第一板體;一第一彎折部,該第一彎折部的一端可折地連接於該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一第二彎折部,該第二彎折部的一端可折地連接於該第二板體,該第二彎折部的另一端連接於該第一彎折部的另一端,而使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適於相對展開或閉闔,且該第一彎折部及該第二彎折部的相對位置保持不變;以及一布幕,該布幕的一端固定於該第一板體的一第一位置,布幕的另一端固定於該第二板體的一第二位置,當該第二板體閉闔於該第一板體時,該布幕折疊於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之間,當該第二板體展開於該第一板體時,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的距離適於藉由該第一板體、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二彎折部及該第二板體的相對彎折而增加,以攤開該布幕而提供一投影面。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更包括一第三彎折部,其中該第三彎折部的一端可折地連接於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三彎折部的另一端可折地連接於該第二彎折部,當該第二板體展開於該第一板體時,該第一位置與該第二位置之間的距離適於藉由該第一板體、該第一彎折部、該第三彎折部、該第二彎折部及該第 二板體的相對彎折而增加,以攤開該布幕而提供該投影面。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更包括一第四彎折部,可折地連接於該第一板體遠離該第一彎折部的一端,其中當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相對展開時,該第四彎折部適於相對該第一板體彎折,以使該第一板體適於藉由該第四彎折部的支撐而直立於一平面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其中該第四彎折部與該第一板體之間的夾角為一固定角度。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更包括一第五彎折部,可折地連接於該第二板體遠離該第二彎折部的一端,其中當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相對展開時,該第五彎折部適於相對該第二板體彎折,以使該第二板體適於藉由該第五彎折部的支撐而直立於該平面上。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其中該第五彎折部與該第二板體之間的夾角為一固定角度。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或5項所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其中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相對展開時,該第一板體與該第二板體之間的夾角為一固定角度。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其中該固定角度為180度。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其中該第一板體、該第二板體、該第一彎折部及該第二彎折部為一體成形的結構。
TW100117988A 2011-05-23 2011-05-23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TWI43140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7988A TWI431402B (zh) 2011-05-23 2011-05-23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7988A TWI431402B (zh) 2011-05-23 2011-05-23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8305A TW201248305A (en) 2012-12-01
TWI431402B true TWI431402B (zh) 2014-03-21

Family

ID=481386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7988A TWI431402B (zh) 2011-05-23 2011-05-23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3140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81431B (zh) * 2020-05-11 2021-04-13 江苏舜合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投影画面跟随可卷曲屏幕同步升降或同步平移的实现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8305A (en) 2012-12-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628197B2 (en) Display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mobile devices
TWI503499B (zh) 摺疊支架
US9022581B2 (en) Projection display system with two reflecting mirrors
JP6517717B2 (ja) 携帯用折り畳み式仮想現実機器
JP6390973B2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装置
TW201503811A (zh) 電子裝置
TWI816758B (zh) 圖像顯示裝置、投射光學系統及圖像顯示系統
TWI431402B (zh)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JP5097181B2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JP2013142852A (ja) ケース収容型投射装置
TWI431401B (zh)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JP2006292907A (ja) スクリーンスタンド
KR101297233B1 (ko) 4방향으로 전개되도록 절첩부재가 구비된 휴대용 스크린장치
TWI431403B (zh)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
JP5352685B2 (ja) 投写型映像表示システム
US20100177284A1 (en) Projector Display Device
CN210605340U (zh) 一种便携式桌面投影银幕装置
KR100514074B1 (ko) 휴대용 실물화상기와 그 가방
TWM444073U (zh) 具有多重折線組可多角度支撐平板式電子裝置的封套
WO2008105259A1 (ja) プロジェクタ付き携帯スクリーン
JP2009168881A (ja) スクリーン
TW201245847A (en) Projection screen module
JP2010231116A (ja) 映写用スクリーン装置
TWI631372B (zh) Virtual display device
TW201344337A (zh) 可攜式投影布幕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