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7866B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7866B
TWI427866B TW98139719A TW98139719A TWI427866B TW I427866 B TWI427866 B TW I427866B TW 98139719 A TW98139719 A TW 98139719A TW 98139719 A TW98139719 A TW 98139719A TW I427866 B TWI427866 B TW I427866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optical fiber
pressing
elastic member
fiber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397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9150A (en
Inventor
Jia-Yong He
Qi-Sheng Zheng
Original Assignee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Priority to TW9813971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7866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1915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915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786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7866B/zh

Links

Landscapes

  • Optical Couplings Of Light Guides (AREA)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涉及一種連接器,尤其涉及一種具有光纖裝置之連接器。
與通用串列匯流排(Universal Serial Bus,USB)介面作為一種標準的輸入/輸出介面,已被廣泛應用於眾多電子設備的設計中。1994年,英代爾、康柏、數字、IBM、微軟、NEC、Northern Telecom等7家公司聯合成立了USB協會(USB-IF),初步設立USB介面規範。到目前為止,USB協會已經先後發佈了1.0,1.1,2.0及3.0等版本,而USB的傳輸速率也於逐漸地得到提高。
隨著電子工業之發展及技術之進步,有關廠商仍然於不斷努力地提高USB的傳輸速率,目前已經有一種可傳輸光學訊號以進一步提高傳輸速率之USB連接器,該連接器通常包括絕緣本體、固定於絕緣本體上的導電端子、用以進行光學傳輸之光纖裝置及夾持於絕緣本體與光纖裝置之間的彈簧。該USB連接器於對接過程中,光纖裝置向後滑動並壓縮彈簧,從而使得該USB連接器與同樣帶有光纖裝置之對接連接器能夠產生對接,然而彈簧於被壓縮過程中,會於垂直光纖滑動的方向上產生扭曲變形,導致光纖裝置於左右方向上產生相對偏移,以致該USB連接器與對接連接器之間對接不夠平穩,影響了光訊號傳輸品質。
是以,有必要對習知之連接器進行改造以克服上述缺陷。
本創鑒於上述內容,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改善光訊號傳輸品質之連接器。
本發明之目的係藉由如下技術方案達成的:一種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係包括主體部及自主體部向前凸伸之舌板;導電端子,係固持於絕緣本體上;光纖裝置,係用以進行光訊號傳輸,光纖裝置中部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之中心線,光纖裝置設於絕緣本體上並可前後方向滑動;以及彈性件,係夾持於光纖裝置與絕緣本體之間,彈性件包括抵壓於絕緣本體上的第一抵壓部;其中,所述彈性件還包括與第一抵壓部相連並分別抵壓於光纖裝置上的一對第二抵壓部,光纖裝置與兩第二抵壓部相抵壓之部位位於中心線的左右兩側,用以阻止光纖裝置於左右方向上產生相對偏移。
本發明之目的亦可藉由如下技術方案達成:一種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係包括主體部、自主體部向前凸伸之舌板及凹設於舌板上之收容槽;光纖裝置,係用以進行光訊號傳輸,其收容於收容槽內並可沿前後方向滑動;以及彈性件,係收容於收容槽內並被夾持於絕緣本體與光纖裝置之間;其中,所述彈性件設有向前分別抵壓於光纖裝置左右兩側之一對第二抵壓部,用以阻止光纖裝置於滑動過程中於左右方向上產生相對偏移。
與習知技術相比,本發明連接器光纖裝置與一對第二抵壓部相抵壓之部位分別位於中心線的左右兩側,使得光纖裝置於左右方向 上受力均衡,阻止了光纖裝置於滑動過程中於左右方向上產生相對偏移,使得光纖裝置與對接連接器對接平穩,改善了連接器之光訊號傳輸品質。
100‧‧‧連接器
1、1’‧‧‧絕緣本體
11‧‧‧主體部
111‧‧‧定位槽
112‧‧‧固持槽
113‧‧‧固定槽
12、12’‧‧‧舌板
121、121’‧‧‧收容槽
122‧‧‧開槽
124‧‧‧擋止塊
1211‧‧‧定位柱
1212、1212’‧‧‧凸部
127‧‧‧第一端子槽
128‧‧‧第二端子槽
13‧‧‧絕緣塊
2‧‧‧導電端子
21‧‧‧第一端子
211‧‧‧第一接觸部
212‧‧‧第一固持部
213‧‧‧第一尾部
22‧‧‧第二端子
221‧‧‧第二接觸部
222‧‧‧第二固持部
223‧‧‧第二尾部
3、3’‧‧‧光纖裝置
30‧‧‧基座
32‧‧‧凹陷
33‧‧‧透鏡
35、35’‧‧‧光纖
C1、C2‧‧‧中心線
4、4’‧‧‧彈性件
41、41’‧‧‧第一抵壓部
42‧‧‧本體部
43、46’‧‧‧水平部
44、44’‧‧‧第二抵壓部
45、45’‧‧‧傾斜部
46‧‧‧豎直部
5‧‧‧座體
51‧‧‧通槽
6‧‧‧定位塊
7‧‧‧外殼
71‧‧‧頂壁
72‧‧‧側壁
73‧‧‧底壁
8‧‧‧上殼
9‧‧‧外絕緣層
10‧‧‧線纜
1213’‧‧‧凹槽
1214’‧‧‧定位部
411’‧‧‧缺口
47’‧‧‧彎折部
48’‧‧‧收容孔
第一圖係本創作連接器之立體組合圖。
第二圖係本創作連接器另一角度之部分立體組合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另一角度之部分立體組合圖。
第四圖係第三圖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第五圖係本創作連接器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第六圖係第五圖之另一角度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第七圖係本創作連接器另一實施方式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第八圖係第七圖進一步分解之部分立體分解圖。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六圖所示,本創作連接器100設置為一USB插頭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1、固持於絕緣本體1上的複數導電端子2、設於絕緣本體1上的滑動光纖裝置3、夾持於絕緣本體1與光纖裝置3之間的彈性件4、固持於絕緣本體1上的座體5、與座體5相固定之定位塊6、包覆絕緣本體1的金屬外殼7及金屬上殼8、圍繞於外殼7及上殼8週邊的外絕緣層9及與導電端子2連接之線纜10。
絕緣本體1包括主體部11及自主體部11前端向前凸伸之舌板12。主體部11頂部設有向前延伸貫穿主體部11的兩對定位槽111,用 以定位光纖裝置3的光纖35。主體部11的上方後端設有複數用以固定導電端子2的固持槽112,主體部11的下方設有固定座體5的固定槽113。舌板12的上方凹設有一收容槽121及自收容槽121頂部向後延伸之開槽122,絕緣本體1包括固定於開槽122內的絕緣塊13,絕緣塊13前端形成收容槽121的頂部,絕緣本體1於收容槽121內設有向上凸伸之定位柱1211,收容槽121後端設有位於定位柱1211左右兩側並向上凸伸之凸部1212,定位槽111進一步向前延伸至收容槽121並凹設於開槽122底壁及凸部1212頂面上。
舌板12的前端中間位置向上延伸形成一前寬後窄大致呈U形之擋止塊124,舌板12的下方設有一排第一端子槽127及位於第一端子槽127後端的一排第二端子槽128。
導電端子2的排佈符合USB3.0傳輸標準,其包括第一端子21及第二端子22,第一端子21包括平板狀的第一接觸部211、與線纜10電性連接之第一尾部213以及連接第一接觸部211與第一尾部213的第一固持部212。第二端子22包括彈性第二接觸部221、固持於絕緣本體1固持槽112內並與線纜10電性連接之第二尾部223以及連接第二接觸部221與第二尾部223的第二固持部222。該第一接觸部211收容於第一端子槽127內,第二接觸部221收容於第二端子槽128內,從而使得第一接觸部211與第二接觸部221共同位於舌板12的下方並形成前後排佈之兩排,第一固持部212固持於絕緣本體1的主體部11內,座體5開設有固定第二固持部222的通槽51,定位塊6與座體5相配合從而可將第二端子22更好地固定於絕緣本體1內。於其他實施方式中,該第一端子21可鑲埋成型於絕 緣本體1內,該第二端子22可先鑲埋成型於座體5上後再與座體5一同組裝至絕緣本體1上。
光纖裝置3可滑動地收容於絕緣本體1舌板12的收容槽121內,其包括基座30及安裝於基座30上與線纜10連接之光纖35,基座30的前端中間位置設有與擋止塊124相配合且前寬後窄的U形凹陷32。基座30於凹陷3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有一透鏡33及安裝於透鏡33後端並與透鏡33光耦合之光纖35,以提供高速光訊號傳輸。雖然於圖式中只顯示出了兩個透鏡33,但於其他實施方式中,基座30也可以於凹陷32的左右兩側分別設置一對透鏡33或者更多的透鏡33。基座30的後端設有一向後突伸之凸柱36,光纖裝置3中部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之中心線C1即凸柱36之軸線。光纖35收容於絕緣本體1定位槽111內,於基座30滑動過程中,光纖35同時於定位槽111內滑動。
彈性件4收容於舌板12收容槽121內並被夾持於絕緣本體1與基座30之間以推動光纖裝置3向前滑動,絕緣塊13固定於舌板12開槽122內並形成收容槽121的頂部,用以限制彈性件4向上過度偏移。彈性件4整體結構沿光纖裝置3中心線C1相對稱設置。本實施方式中,彈性件4設置為自一金屬桿彎折形成之扭簧,其包括向後抵壓於絕緣本體1上的第一抵壓部41及與第一抵壓部41相連並向前抵壓於基座30上的第二抵壓部44,第一抵壓部41包括套設於定位柱1211上的圓弧本體部42及及自本體部42分別向左右兩側延伸之兩水平部43,水平部43向後抵壓於收容槽121內的凸部1212上,兩第二抵壓部44相對光纖裝置3中心線C1結構相互對稱,使得 兩第二抵壓部440給予基座30的抵壓力始終大小相等,基座30於左右方向上受力均衡,第二抵壓部44包括自水平部43向外側傾斜延伸之傾斜部45及自傾斜部45前端向上凸伸之豎直部46,豎直部46向前抵壓於基座30上,中心線C1位於基座30與兩豎直部46相抵壓之部位的中間。
定位塊6固持於座體5後端進一步將第一端子21固定。
外殼7及上殼8共同包覆絕緣本體1以起到很好地遮罩效果。外殼7包括包覆舌板12上方的頂壁71、與頂壁71相對之底壁73以及連接頂壁71與底壁73的兩側壁72。外殼7與絕緣本體1舌板、第一接觸部211及第二接觸部221之間形成有用以收容對接插座連接器(未圖示)的收容空間(未標號),收容槽121與收容空間沿舌板後端方向隔開設置。
當插頭連接器插入帶有相應光纖裝置之對接插座連接器時,該光纖裝置3可於收容槽121內向後滑動,由於兩第二抵壓部44給予基座30相等大小之抵壓力,使基座30於左右方向上受力均衡,從而使得基座30於向後滑動過程中不會於左右方向上產生相對偏移,使得光纖裝置3與插座連接器對接平穩,改善了連接器100之光訊號傳輸品質。當插頭連接器拔出後,基座30於彈性件4的作用力下向前平穩滑動,基座30也不會於左右方向產生相對偏移,最後擋止塊124抵持於基座30前端的凹陷32內,一方面擋止塊124位於光纖裝置3前端可防止光纖裝置3向前滑出收容槽121,另一方面,擋止塊124與光纖裝置3上的凹陷32相配合從而可防止光纖裝置3於左右方向上的晃動。將光纖裝置3更好地恢復到原始狀態,而 不會於對接過程中發生偏移,從而方便連接器100再次插入插座連接器時,連接器100上的光纖裝置3與插座連接器上對應之光纖裝置平穩對接。
第七圖至第八圖揭示了本創作之另一實施方式,該實施方式中彈性件4’係自一金屬彈片彎折形成,彈性件4’的整體結構相對光纖裝置3’的中心線C2左右相互對稱。彈性件4’包括向後抵壓於絕緣本體1’舌板12’收容槽121’後端壁上並呈豎直板狀結構的第一抵壓部41’及分別自第一抵壓部41’的左右兩端向前延伸之一對第二抵壓部44’。第一抵壓部41’底部設有缺口411’,收容槽121’內向上凸設有凸部1212’,凸部1212’與收容槽121’後端內側壁之間形成有收容第一抵壓部41’的凹槽1213’,凹槽1213’內設有與第一抵壓部41’缺口411’相固定之定位部1214’,用以限制彈性件4’左右移動。每一第二抵壓部44’包括向外側傾斜延伸之傾斜部45’、自傾斜部45’向外側彎折並向外側水平延伸並呈豎直板狀結構之水平部46’及連接於第一抵壓部41’與傾斜部45’之間的彎折部47’,彎折部47’可設有供光纖裝置3’光纖35’穿過之收容孔48’,用以防止光纖35’於收容槽121’內過度偏移。
兩第二抵壓部44’位於光纖裝置3’中心線C2之兩相對側,其對光纖裝置3’的抵壓力大小相等,使得光纖裝置3’於滑動過程中不會於左右方向上偏移,使得該連接器與插座連接器對接也平穩。
綜上所述,本創作符合發明專利要件,爰依法提出專利申請。惟 ,以上所述者僅為本創作之較佳實施例,本創作之範圍並不以上述實施例為限,舉凡熟習本案技藝之人士援依本創作之精神所作之等效修飾或變化,皆應涵蓋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內。
1‧‧‧絕緣本體
12‧‧‧舌板
13‧‧‧絕緣塊
121‧‧‧收容槽
122‧‧‧開槽
2‧‧‧導電端子
21‧‧‧第一端子
22‧‧‧第二端子
3‧‧‧光纖裝置
41‧‧‧第一抵壓部
44‧‧‧第二抵壓部
C1‧‧‧中心線

Claims (26)

  1. 一種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係包括主體部及自主體部向前凸伸之舌板;導電端子,係固持於絕緣本體上;光纖裝置,係用以進行光訊號傳輸,光纖裝置中部具有沿前後方向延伸的中心線,光纖裝置設於絕緣本體上並可前後方向滑動;以及彈性件,係夾持於光纖裝置與絕緣本體之間,彈性件包括抵壓於絕緣本體上的第一抵壓部;其中,所述彈性件還包括與第一抵壓部相連並分別抵壓於光纖裝置上之一對第二抵壓部,光纖裝置與兩第二抵壓部相抵壓之部位位於中心線的左右兩側,用以阻止光纖裝置於左右方向上產生相對偏移,所述絕緣本體還設有固定於舌板上方的絕緣塊,絕緣塊位於彈性件上方,用於限制彈性件向上過度偏移。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兩第二抵壓部給予光纖裝置的抵壓力大小相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兩第二抵壓部相對中心線結構相對稱。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件係自一金屬桿彎折形成,第一抵壓部包括圓弧本體部及自本體部分別向左右兩側延伸之兩水平部,絕緣本體設有定位本體部的定位柱及位於定位柱左右兩側的凸部,兩水平部分別向後抵壓於凸部上。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抵壓部包括自水平部向外側傾斜延伸之傾斜部及自傾斜部向上凸伸並抵壓於光纖裝置上的豎直部。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件自一金屬彈片彎折形成,所述絕緣本體設有收容第一抵壓部的凹槽,第一抵壓部設有缺口,凹槽內設有與缺口相固定之定位部,用以限制彈性件於左右方向上移動。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抵壓部設置為豎直平板狀結構,每一第二抵壓部包括向外側傾斜延伸之傾斜部、自傾斜部向外側彎折並向外側水平延伸並呈豎直板狀結構的水平部及連接於第一抵壓部與傾斜部之間的彎折部,水平部向前抵壓於光纖裝置上。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舌板上設有收容光纖裝置及彈性件的收容槽,光纖裝置可於收容槽內沿前後方向滑動,第一抵壓部向後抵壓於收容槽內側壁上,所述絕緣塊形成收容槽的頂部。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光纖裝置的前端設有前寬後窄的凹陷,舌板於收容槽的前端設有向上延伸並且前寬後窄的擋止塊,所述擋止塊向後並沿左右方向抵持於凹陷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導電端子的排佈符合USB3.0傳輸標準,其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於舌板下方的平板狀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於舌板下方且位於第一接觸部後方的彈性第二接觸部。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光纖裝置包括基 座以及安裝於基座上的光纖,所述基座上設有與光纖光耦合的透鏡以及位於透鏡兩側的定位孔。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件設有用以限制光纖偏移之收容孔,光纖穿過收容孔。
  13. 一種連接器,其包括:絕緣本體,係包括主體部、自主體部向前凸伸之舌板及凹設於舌板上之收容槽;光纖裝置,係用以進行光訊號傳輸,其收容於收容槽內並可沿前後方向滑動;以及彈性件,係收容於收容槽內並被夾持於絕緣本體與光纖裝置之間;其中,所述彈性件設有向前分別抵壓於光纖裝置左右兩側之一對第二抵壓部,用以阻止光纖裝置於滑動過程中於左右方向上產生相對偏移,所述絕緣本體包括固定於舌板上的絕緣塊,絕緣塊圍設於收容槽頂部,用以限制彈性件向上過度偏移。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兩第二抵壓部給予光纖裝置的抵壓力大小相等。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光纖裝置具有位於其中部並沿前後方向延伸之中心線,兩第二抵壓部位於中心線的左右兩側並結構相對稱設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件包括向後抵壓於絕緣本體上的第一抵壓部,第一抵壓部定位於絕緣本體上。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件係自一金 屬桿彎折形成之扭簧,第一抵壓部包括圓弧本體部及自本體部向左右兩側延伸之兩水平部,絕緣本體設有分別與水平部相抵壓之兩凸部及位於兩凸部之間的定位柱,本體部套設於定位柱上。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二抵壓部包括自水平部向外側傾斜延伸之傾斜部及自傾斜部向上凸伸並向前抵壓於光纖裝置上的豎直部。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件自一金屬彈片彎折形成,所述絕緣本體設有收容第一抵壓部的凹槽,第一抵壓部設有缺口,凹槽內設有與缺口相固定之定位部,用以限制彈性件於左右方向上移動。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第一抵壓部設置為豎直平板狀結構,每一第二抵壓部包括向外側傾斜延伸之傾斜部、自傾斜部向外側彎折並向外側水平延伸並呈豎直板狀結構的水平部及連接於第一抵壓部與傾斜部之間的彎折部,水平部向前抵壓於光纖裝置上。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光纖裝置的前端設有前寬後窄的凹陷,舌板於收容槽的前端設有向上延伸並且前寬後窄的擋止塊,所述擋止塊向後並沿左右方向抵持於凹陷內。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連接器還包括排佈符合USB3.0傳輸標準之導電端子,導電端子包括第一端子及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包括位於舌板下方的平板狀第一接觸部,所述第二端子包括位於舌板下方且位於第一接觸部後方的彈性第二接觸部。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光纖裝置包括基 座以及安裝於基座上的光纖,所述基座上設有與光纖光耦合之透鏡以及位於透鏡兩側的定位孔。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連接器還包括包覆舌板之金屬外殼,金屬外殼與舌板、第一接觸部及第二接觸部之間形成有用以收容對接插座連接器的收容空間,收容槽與收容空間沿舌板後端方向隔開設置。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連接器設置為USB插頭連接器,其包括包覆絕緣本體之金屬外殼、圍繞於週邊之外絕緣層及與導電端子及光纖裝置連接之線纜,金屬外殼圍設於舌板及光纖裝置外圍。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所述彈性件設有用以限制光纖偏移之收容孔,光纖穿過收容孔。
TW98139719A 2009-11-23 2009-11-23 連接器 TWI42786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39719A TWI427866B (zh) 2009-11-23 2009-11-23 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39719A TWI427866B (zh) 2009-11-23 2009-11-23 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9150A TW201119150A (en) 2011-06-01
TWI427866B true TWI427866B (zh) 2014-02-21

Family

ID=44935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39719A TWI427866B (zh) 2009-11-23 2009-11-23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7866B (zh)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2591B1 (en) * 1998-06-29 2001-10-16 Yazaki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7572071B1 (en) * 2008-08-01 2009-08-1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assembly utiliz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signal transmission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302591B1 (en) * 1998-06-29 2001-10-16 Yazaki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connector
US7572071B1 (en) * 2008-08-01 2009-08-11 Hon Hai Precision Ind. Co., Ltd. Cable assembly utilized for different kinds of signal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9150A (en) 201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8097B (zh) 連接器
US20100226612A1 (en) Optical receptacle and plug with simple structure
TWI416811B (zh) 連接器
US8696220B2 (en) Optical connector with improved dustproof mechanism
US8251593B2 (en) Connector having an floatable optical module
TWI749684B (zh) 插頭連接器
US8109779B2 (en) Cable assembly with latching member
US20110097043A1 (en) Connector having an floatable optical module
US11316297B2 (en) Electrical plug connector
US20100303420A1 (en) Connector assembly with floatable fiber device
JP2011086624A (ja) コネクタ
TW201115866A (en) Connector
TW201121171A (en) Connector
US20110097041A1 (en) Cable assembly with floatable optical module
TW201115864A (en) Connector
TWI449267B (zh) 連接器組件
TW201122594A (en) Photoelectric connector and assembly
US7387532B1 (en) Power connector
TWI427866B (zh) 連接器
TWI446652B (zh) 連接器
TWI427869B (zh) 連接器
TWM403666U (en) Connector
TWI426666B (zh) 連接器
TWM399337U (en) Connector
TWM385116U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