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6753B - 用於初始存取之處理 - Google Patents

用於初始存取之處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6753B
TWI426753B TW096122174A TW96122174A TWI426753B TW I426753 B TWI426753 B TW I426753B TW 096122174 A TW096122174 A TW 096122174A TW 96122174 A TW96122174 A TW 96122174A TW I426753 B TWI426753 B TW I42675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rand
request message
message
response
transmitt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21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14681A (en
Inventor
Patrick Fischer
Dragan Vujci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146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46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67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675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47/00Traffic control in data switching networks
    • H04L47/70Admission control;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4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uplink, i.e. towards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02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 H04W74/006Transmission of channel access control information in the downlink, i.e. towards the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8Non-scheduled access, e.g. ALOHA
    • H04W74/0833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 H04W74/0836Random access procedures, e.g. with 4-step access with 2-step acces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初始存取之處理
本發明一般係有關於無線通訊網路,且特別是關於一種藉由使用者裝備來存取一網路的方法。
全球行動通訊系統(UMTS)係第三代(3G)非同步行動通訊系統,其操作於基於歐洲系統之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CDMA)、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及整體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標準化UMTS之第三代行動通信夥伴合作計畫(3GPP)正在討論全球行動通訊系統之長期演進(LTE)。
3GPP LTE係一項支持高速封包通訊之技術。針對LTE這一目標,已提出了包括旨在減少使用者和提供者之成本、改良服務品質及擴充與改良覆蓋率和系統容量之許多方案。如一高層級之需求般,3G LTE要求降低單位位元之成本、提高服務可用性、頻帶之彈性使用、簡單的結構、開放介面及一終端機之適當電源消耗。
第1圖係說明一進化式通用行動通信系統(E-UMTS)網路結構之方塊圖。E-UMTS亦可稱作LTE系統。通信網路被廣泛部署以提供諸如語音與封包資料之各種通信服務。
如第1圖中所示,演進全球行動通訊系統E-UMTS網路包括一進化式UMTS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E-UTRAN)、一進化式封包核心(EPC)與一或更多使用者裝備。進化式地面無線電存取網路可包括一或多個進化式NodeB(eNodeB)20,而複數個使用者裝備(UE)可被配置於一胞中。一或更多E-UTRAN行動性管理實體(MME)/系統架構演進(SAE)閘道(AG)30可定位於該網路的末端並連接到一外部網路。
如此處所用,“下行鏈路”指從eNodeB 20至使用者裝備10之通信,“上行鏈路”指從使用者裝備至eNodeB之通信。使用者裝備10指由使用者攜帶之通信設備,其亦可被稱作行動台(MS)、使用者終端機(UT)、用戶台(SS)或無線裝置。
一eNodeB 20為使用者裝備10提供使用者平面與控制平面之端點。MME/SAE閘道30為使用者裝備10提供對話與移動管理功能之端點。可經由一S1介面連接eNodeB與MME/SAE閘道。
該eNodeB 20通常為一與使用者裝備通信之固定站台,其亦可被稱作基地台(BS)或存取點。在每一胞中可部署一eNodeB 20。在eNodeB 20之間可使用一介面來傳送使用者流量或控制流量。
該MME提供各種功能,包括了對eNodeB 20呼叫(paging)訊息之分布、安全控制、閒置狀態行動控制、SAE載送控制、以及非存取層(non-access stratum,NAS)發訊的加密(ciphering)與完整保護。該SAE閘道主機端提供了匹配功能,包括用於呼叫理由的U平面封包之終端,以及該U平面之切換以支援UE行動性。為了明確表示,MME/SAE閘道30將在此簡稱為一「閘道」,但是吾人應了解到此實體可包括MME以及SAE閘道兩者。
複數個節點可於eNodeB 20以及閘道30之間經由該S1介面所連接。該等eNodeB 20可經由一X2介面而與彼此連接且鄰近eNodeB可擁有一具有該X2介面的網格狀網路結構。
第2(a)圖係說明一典型E-UTRAN及一典型EPC之架構之方塊圖。如所示,eNB 20可為閘道30執行選定功能,在一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RRC)啟動期間繞送至閘道、排程與傳送呼叫訊息、排程與傳送廣播通道(BCCH)資訊、在上行鏈路與下行鏈路兩者中動態為使用者裝備10分派資源、組態與供應eNodeB量測、無線電載送控制、無線電容許控制(RAC)及在LTE_ACTIVE狀態下的連接行動性控制。在該EPC中以及如上所提及,閘道30可執行呼叫起源功能、LTE-IDLE狀態管理、使用者平面之加密、系統架構演進(SAE)載送控制及非存取層(NAS)發信之加密與完整保護。
第2(b)圖與第2(c)圖係說明E-UMTS之使用者平面協定與控制平面協定堆疊之方塊圖。如所示,依據在通信系統技術中之開放系統互連(OSI)標準模型的較低三層,協定層可被劃分為第一層(L1)、第二層(L2)與第三層(L3)。
該實體層,該第一層(L1),藉由使用一實體通道,為一上層提供一資訊傳輸服務。該實體層經傳輸通道與位於較高層級之媒體存取控制(MAC)層連接,且在媒體存取控制(MAC)層與實體層之間的資料係經由傳輸通道傳送。同樣地,在不同實體層之間,即在傳輸側與接收側之實體層之間,資料係經由實體通道傳送。
第二層(L2)之MAC層經由一邏輯通道為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其係一較高層)提供服務。第二層(L2)之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支援資料之可靠傳輸。應注意,若藉由MAC層實施及執行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功能,則無需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本身,故在第2(b)圖與第2(c)圖中無線電鏈路控制(RLC)層以虛線描繪。第二層(L2)之PDCP層執行一標頭壓縮功能,其可減少不必要之控制資訊,從而使藉由使用諸如IPv4或IPv6之網際網路協定(IP)封包傳輸之資料,可通過一具有相對較小頻寬之無線電(無線)介面而有效率地發送。
位於第三層(L3)最低部分之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層僅相對於無線電載送(RB)之組態、重新組態與釋放而界定於控制平面與控制邏輯通道、傳輸通道與實體通道內。在此,無線電載送(RB)為藉由第二層(L2)提供之服務提供信號以用於終端機與E-UTRAN之間之資料傳輸。
如第2(b)圖中所述,無線電鏈路控制(RLC)與MAC層(終止於網路端之一eNodeB 20處)可執行諸如排程、自動重複請求(ARQ)與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等功能。PDCP層(終止於網路端之eNodeB 20處)可執行該等使用者平面功能,諸如標頭壓縮、完整性保護與加密等功能。
在第2(c)圖中,無線電鏈路控制(RLC)與MAC層(終止於網路端之一eNodeB 20處)執行與控制平面相同之功能。如所示,該RRC層(終止於網路端之一eNodeB 20處)可執行諸如廣播、呼叫、RRC連接管理、無線電載送(RB)控制、行動性功能及使用者裝備量測報告與控制等功能。NAS控制協定(終止於網路端之一閘道30之MME處)可針對在該閘道與UE 10之間的發訊步驟,執行諸如SAE載送管理、驗證、閒置模式行動性處理、在LTE_IDLE狀態下之呼叫起源與安全控制等功能。
該NAS控制協定可使用三種不同狀態。第一,如果不存在RRC實體,則處於LTE_DETACHED狀態;第二,如果在儲存最少使用者裝備資訊時不存在RRC連接,則處於LTE_IDLE狀態;第三,如果RRC連接已建立,則處於LTE_ACTIVE狀態。RRC還可劃分為諸如RRC_IDLE與RRC_CONNECTED這兩種不同狀態。
在RRC_IDLE狀態下,使用者裝備可接收系統資訊與呼叫資訊之廣播,同時使用者裝備指定由NAS所組態之一不連續接收(DRX),且使用者裝備已配置在一追蹤區域內唯一識別使用者裝備之識別(ID)。同樣,在RRC-IDLE狀態下,在該eNodeB中未儲存RRC內文。
在RRC_CONNECTED狀態下,使用者裝備具有E-UTRANRRC連接與在E-UTRAN中之內文,從而使得向/自網路(eNB)傳送及/或接收資料成為可能。同樣,UE 10可向eNodeB報告通道品質資訊與回饋資訊。
在RRC_CONNECTED狀態下,E-UTRAN瞭解使用者裝備10所屬之胞。因此,該網路可向/自UE 10傳輸及/或接收資料,該網路可控制UE之行動性(交遞),且網路可為一鄰近胞來執行胞量測。
在RRC_IDLE模式下,該UE 10指定該呼叫DRX(不連續接收)週期。特別是,該UE 10在每一UE特定呼叫DRX週期之一特定呼叫時機監視一呼叫信號。
[技術方案]
該發明之額外特徵與優點將陳述於下列敘述中,且部分將可自該敘述中明顯看出,或可藉由本發明之實行以得知。本發明之目標與其他優點將可藉由在該所寫定之敘述與連同該附加圖示之申請專利範圍中特定所指出之架構所實現並獲得。
根據一具體實施例,一種用於存取一無線通訊網路之方法,其包括傳輸一具有一第一隨機識別符(RAND ID)之第一訊息,以及接收一對該第一訊息之回應,從而該回應包括該第一RAND ID以及發訊資訊。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傳輸一具有一第二RAND ID之第二訊息,該第二RAND使用至少一經配置資源。
在一特徵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傳輸上行鏈路資料,其包含該第二RAND ID。
在另一特徵中,該上行鏈路資料進一步包含識別資料,該識別資料能識別該執行上行鏈路資料之傳輸的使用者裝備(UE)。
在更另一特徵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接收一證實訊息,其證實對該無線通訊網路已成功存取。典型地,該證實訊息包含該第二RAND ID。
在仍另一特徵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偵測到該證實訊息(其證實對該無線通訊網路已成功存取)尚未在時間之一預定週期內被接收,以及若確認未被偵測到,則執行該等傳輸及接收之運作。
在一態樣中,該回應包含該已配置資源以及時間先行值中之至少一者。
在另一態樣中,該第二訊息之傳輸使用複數個已配置資源。
在更另一態樣中,該第一訊息包含一存取請求。
在仍另一態樣中,該第二訊息包含一排程請求。
在一特徵中,該第一RAND ID係相關於傳輸該第一RAND ID的使用者裝備(UE)。
在另一態樣中,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從RAND ID的一第一群組中選擇出該第一RAND ID,以及從RAND ID的一第二群組中選擇出該第二RAND ID。在此範例中,該第一群組含有與該第二群組不同的識別符數目。
根據一替代性具體實施例,一種用於與使用者裝備(UE)通訊的方法,該方法至少包含以下步驟:從該UE處接收一第一訊息,從而該第一訊息包含一第一RAND ID。該方法進一步包括傳輸一對該第一訊息之回應到該UE處,以及從在至少一已配置資源上之該UE處接收一第二訊息。典型地,該回應包含該第一RAND ID以及發訊資訊,而該第二訊息包含一第二RAND ID。
藉由以下具有與隨附圖式相關聯之具體實施例的詳盡說明,熟習此項技術者亦將易於明瞭此等及其他具體實施例,本發明並不限於所揭示之特定具體實施例。
在以下詳細描述中,將參考所附圖式,該等圖式作為本發明之部分,並以說明本發明具體實施例方式示出。本技術領域內普通技術人員應理解可利用其他實施例,而作為結構上、電性上以及過程上的更改而不脫離本發明範圍。在所有圖式中,儘可能用相同參考數字來指示相同或類似部件。
兩種用於一隨機存取程序之概括途徑可視為一種單步驟途徑以及一種雙步驟途徑。特別是,第2(d)圖描述一種單步驟隨機存取程序,而第2(e)圖描述一種雙步驟隨機存取程序。
首先參照第2(d)圖,運作40包括傳輸一存取前序碼以及從該UE到該節點B的訊息。該訊息可暗中地於該前序碼中序列中所傳輸。在回應中,該節點B傳輸時序資訊到該UE(運作41)。此外,該節點B進一步傳輸該資源配置,其中允許該UE以針對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來使用(運作42)。運作43描述該UE使用像是由該節點B所指示的資源配置,來傳輸上行鏈路資料。
第2(e)圖的該雙步驟隨機存取程序包括傳輸一從該UE到該節點B的隨機存取前序碼(運作50)。在回應中,該節點B將時序資訊以及一排程請求資源配置傳輸到該UE(運作51)。運作52包括該UE傳輸一排程請求到該節點B。通常,此傳輸使用該排程請求資源配置,其係在運作51中由該節點B所指示。運作53包括該節點B傳輸一資料資源配置,其中允許該UE以針對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來使用。運作54描述該UE使用像是由該節點B所指示的資源配置,來傳輸上行鏈路資料。
根據本發明之各種具體實施例,可在該前序碼(其在前述途徑之任何一者中)之訊息位元內部所傳輸的候選參數,包括了該隨機識別符(RAND ID)、下行鏈路通道品質識別符(CQI)、建立起因(establishment cause)、以及資源請求等等。
一RAND ID允許不同簽名之使用且可用於針對胞內(intra cell)及胞間(inter cell)兩種情景下的碰撞解決。碰撞機率可表示成簽名之所允許數目以及隨機存取槽之數目的一函數。該隨機存取槽通常係定義在該時間及頻率領域中。增加存取槽及簽名之數目會造成碰撞機率的降低。然而,此通常會造成對資料傳輸及節點B複雜度的資源消耗。
一種可能性包括將一暫時RAND ID當作該前序碼之可用訊息位元數目(例如4或8位元)的一部份來使用。一暫時RAND ID可由該UE所選擇以用於在該前序碼中之傳輸,並依據前序碼確認而由該網路所釋放。
一CQI可被用於在下行鏈路傳輸之鏈結適應。該下行鏈路CQI可具有2位元之長度且亦可連同該前序碼所傳輸。在某些情況下,該下行鏈路CQI可使用不同之簽名集合所傳輸。在許多實例中,該下行鏈路CQI係以接收器效能及路徑遺失(pathloss)為基礎。例如,開路功率控制可被用於決定該初始傳輸功率位準且係以路徑遺失估測為基礎。因此,可藉由用一路徑遺失範圍來關聯該等簽名及隨機存取槽來避免下行鏈路CQI傳輸。
該建立起因之一目的是用於存取優先權之提早處理(例如緊急狀況)。建立起因之數目決定該位元尺寸長度;3位元長度為一般長度。需考慮到這樣的情景,其中建立起因所實作之數目係相同於其在WCDMA中所實作之數目。因此可實作出二十個可能的建立起因。在此情景下,應使用四或更多位元。可藉由於關聯一保留隨機存取槽及/或簽名的方式而忽略該建立起因是有可能的。
一典型資源請求之目的為調整該資源配置。此配置係針對上行鏈路傳輸而以該UE之需求為基礎。該資源配置之尺寸將決定其是否有可能暗中地連同該前序碼傳輸該請求。若其未被傳輸,所需配置之上行鏈路資源的必要數量可為固定或可變。上行鏈路資源之固定數量為一種不顧該隨機存取起因,資源之數量皆不會改變的情況。此可造成上行鏈路資源之浪費。換言之,上行鏈路資源之數量可為可變的,從而該數量是以鏈結到該存取起因之前序碼為基礎。
該單步驟及雙步驟途徑具有不同碰撞解決之能力。三以此些途徑的觀點來看,將考量三種不同的機制。如上所提及,碰撞機率可通常定義成簽名之所允許數目以及隨機存取槽之數目的一函數。吾人通常可了解到,依據資源消耗(例如資源方塊配置)以及節點B複雜度的觀點來看,碰撞具有很高的成本。此是因為配置更多資源方塊/簽名會造成必須在該節點B中所執行之關聯(correlation),其數目的增加。
吾人期望能配置用於碰撞解決的額外簽名,因為若皆為可能則應最小化存取槽之數目。該簽名及存取資源係含括在從節點B所發送之回應訊息中,且因此,若偵測到一碰撞,則可解決此情況。
例如,一種用於解決胞間碰撞的技術,係在鄰近胞中配置不同簽名/存取槽。配置不同頻率/簽名通常不需在進行時間同步。然而,配置布同時槽通常將會需要在該等節點B間的時間同步。其他用於減少胞間碰撞機率的技術包括只針對UE之限制相同資源之使用(例如簽名、存取槽等等),該等UE係位於相對該胞邊界之處。此情景之範例是該UE對於最佳以及次佳胞而言,具有相似的路徑遺失。
一UE識別(UE ID)通常係含括在一RRC訊息中。此識別之範例包括國際移動用戶識別碼(international mobile subscriber identity)、暫時IMSI(T-IMSI)、UTRAN無線電網路暫時識別碼(U-RNTI)等等。對於上行鏈路資料傳輸,該UE ID可被用於解決一未偵測到之碰撞。該UE ID亦可被含括在該回應訊息中。因此該上行鏈路RRC訊息之傳輸的任何碰撞可在那時被解決。然而,若一碰撞發生,上行鏈路資料傳輸之資源會被有效地浪費,因為該等RRC訊息之傳輸以及由此偵測(依據一RRC計時器)所引起之延遲為高。
考慮到分段及/或HARQ連同該MAC-ID而被用於該上行鏈路資料之傳輸的情況。在此情形下,該UE已經包括一已由一較早交易(transaction)所配置的唯一ID(MAC-ID),且此唯一ID可被用於衝突解決上。
為了增加該碰撞解決處理之速度,一雙步驟途徑允許一用於碰撞解決之額外機制,例如藉由增加一第二RAND ID到該排程請求訊息之方式。若在傳輸該排程請求資訊之後,該UE已被配置到一有效MAC-ID,則任何尚未使用該第一RAND ID(例如位於該存取前序碼中)解決之碰撞可藉由將該MAC-ID含括至該排程請求訊息中之方式來解決。替代地,若該UD尚未配置一有效MAC-ID,則該UE可經設置而選擇一第二RAND ID,以用於連同該排程請求訊息而傳輸。此途徑將很可能增加在經該排程請求訊息之傳輸後解決一未經解決之碰撞的機會。
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UE係設置成選擇一隨機識別符(例如MAC-ID之保留數目,其係在系統資訊中之廣播),以用於連同該排程請求訊息而傳輸。
現在將探索一關於該單步驟及雙步驟程序兩者的延遲分析。首先考慮到一單步驟程序,該延遲可視時間之數目而定,其中該UE必須為了能被偵測之緣故而發送該前序碼,像是在以下所描述:TPreamble =a * t△Preamble 其中a為在該功率斜度期間前序碼之平均數。
在節點B中,有可能需要資源配置之額外時間以及資源之指示,且將被視為:TResourceAlloc
對於使用HARQ之該上行鏈路訊息之傳輸所必要的時間,其視該重新傳輸之數目而定,如下表示:TMessage =b*t△Message 其中b為HARQ傳輸之平均數。
一成功傳輸之總共時間可如下表示:T1step =TPreamble +TResourceAlloc +TMessage =a * t△Preamble +TResourceAlloc +b*t△Message.
現將考慮一示範性之雙步驟程序。在此途徑中,一額外延遲被添加到該單步驟程序之延遲。此額外延遲係用於延遲該排程請求之傳輸,像是如下所述:T2step =a * t△Preamble +TScheduling Request +TResourceAlloc +b*t△Message
其經估測為所有的延遲皆為實質上相同。此類延遲係如下:t△Preamble ,t△Message ,TScheduling Request, TResourceAlloc.
在單步驟及雙步驟途徑之間的差異係有關於兩者間之比率:2+a+b/1+a+b.
考慮到一不成功傳輸之情況,從而產生該前序碼之碰撞。在一單步驟途徑中,通常僅在該UE了解到其尚未接收在該上行鏈路RRC訊息上之回答(例如一計時器之到期)後,才會偵測到該碰撞。此類偵測可經由例如一第二隨機ID而完成。現在將描述此一途徑。
第3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而敘述一種用於存取一無線通訊網路的方法。運作100包括由該UE傳輸一第一訊息到該節點B。該第一訊息,其可被實作成一存取請求,通常包括一第一隨機識別符(RAND ID)。在一具體實施例中,該第一RAND ID包括一隨機簽名或一與該UE相關之識別符。
在此運作期間,該UE亦可從存取槽集合(其可用於該UE所測量之路徑遺失)中選擇出該存取槽。可在正待存取之胞以及鄰近胞上來執行該存取槽之選擇。該選擇運作通常係依據所接收之系統資訊而執行。
運作105包括在該UE處接收一對該第一訊息之回應。該回應係因應於該第一訊息之接收而由該節點B所傳輸,且通常包括該第一RAND ID以及發訊資訊。吾人可注意到該由UE所接收之第一RAND ID,是與曾由在運作100中之UE所傳輸之RAND ID相同。該運作105之已接收回應可進一步包括該存取槽連同確認(ACK)/未確認(NACK)資訊之一指示,以指示該已接收第一訊息之錯誤狀態。
若該回應包括一ACK,該節點B亦可指示該UE之一或更多資源,其能有助於發送一排程請求的UE。若該回應包括一NACK或者該節點B未接收該回應,則在一預定時間週期之後,該UE可經設置以重新傳輸該第一訊息。
運作110有關於使用該(等)經配置資源而從該UE傳輸一第二訊息到該節點B。此第二訊息,其可使用一排程請求所實作,包括一第二RAND ID。若干UE已選擇相同隨機識別符(例如第一RAND ID)的情況是有可能的。在此一情景下,因為此第二RAND ID之故,仍然可解決一碰撞。
運作115包括接收一證實訊息,其由該UE證實對該無線通訊網路已成功存取。若有意願,則該證實訊息能包括該第二RAND並指示該等經配置上行鏈路資源,其中該等經配置上行鏈路資源係該UE所准許使用。該證實訊息為該節點B之一範例,該節點B能確認在運作110中所述之該排程請求的接收。
該狀況可發生在,例如該UE已偵測到一證實訊息(其證實對該無線通訊網路已成功存取)尚未在時間之一預定週期內被接收的情形。在此情形下,可重複運作100到110直到偵測到此證實。
運作120包括使用一或更多經配置上行鏈路資源來傳輸上行鏈路資料,其包括在其他資料中間之該第二RAND ID。此運作允許該節點B去證實該等資源之配置。
需注意到關於該單步驟及雙步驟途徑之若干重點。首先,該單步驟技術相較於該雙步驟途徑而言通常具有一較短延遲。差異通常視前序碼傳輸及HARQ傳輸之平均數而定。當有一前序碼碰撞時,該單步驟途徑相較於該雙步驟途徑而言通常將具有較高延遲。針對該前序碼之隨機識別符及資源,該單步驟途徑亦具有較高的需求。吾人可進一步注意到該雙步驟途徑在該等共享上行鏈路通道之錯誤配置上具有一較少數目。
在該單步驟及雙步驟途徑間的選擇包括在各因數間之取捨考量,像是成功及失敗情形下的等待時間(latency)、資源最佳化、及碰撞解決。該單步驟途徑通常需要一較短延遲以傳輸上行鏈路資料。然而,由於在該前序碼中可用的受限資料數量之故,吾人通常可了解到最好是能傳輸該路徑遺失以及在該前序碼/存取槽中隨機識別之最大數目。因而此能將該資源請求之空間最小化。該雙步驟途徑能將該單步驟途徑之某些或全部態樣予以最小化或消除,且因此可為許多情況下的較佳實作。
第4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說明一可設置成一UE之行動通訊裝置300的方塊圖。茲說明例如,該裝置300,像是一行動電話,且其可被設置成能執行各種在此所述之方法。該行動通訊裝置300包括一處理單元310像是一微處理器或數位信號處理器、RF模組335、電源管理模組305、天線340、電池355、顯示器315、鍵盤320、可選擇之用戶識別模組(SIM)卡325、記憶單元330像是一快閃記憶體、ROM或SRAM、揚聲器345以及麥克風350。
一使用者藉由例如按下鍵盤320之按鈕或使用麥克風350進行語音動作的方式,來輸入指令資訊,像是一電話號碼。處理單元310接收並處理該指令資訊以執行適當的功能,像是撥號該電話號碼。可從記憶單元330處接收運作資料以執行該功能。更甚者,處理單元310可為了讓使用者參考及方便而在顯示器315上顯示該指令及運作資訊。
處理單元310發布指令資訊給RF區段335,以初始通訊,像是傳輸包含語音通訊資料的無線電信號。RF區段335包括一接收器以及一傳輸器以接收並傳輸無線電信號。天線340能促進無線電信號之傳輸及接收。在接收無線電信號之後,RF模組335可順向傳送並轉換該等信號到基帶頻率以由處理單元310進行處理。該等經處理信號被轉換成可聽或可讀之資訊輸出,例如經由揚聲器345。
處理單元310係適於執行在其他操作中於此處所揭示之各種方法。對於該領域中熟悉技術人士而言很明顯地,行動通訊裝置300可使用例如處理單元310或其他資料或數位處理裝置而輕易地實現,不論是單獨或是與外部支援邏輯相結合。
雖然本發明係在描述行動通訊之內容,本發明亦可用在任何使用行動裝置之無線通訊系統中,像是配有無線通訊能力的PDA及膝上型電腦。此外,若干描述本發明之術語的使用不應該將本發明之範疇限制在若干無線通訊系統(像是UMTS)之類型內。本發明亦可應用至其他使用不同無線介面(air interface)及/或實體層的無線通訊系統上,例如,TDMA、CDMA、FDMA、WCDMA等等。
該較佳具體實施例可使用標準程式化及/或工程化技術來實作成一方法、設備或製品,以產生軟體、韌體、硬體或其結合。該在此所用之術語「製品」可視為實作在硬體邏輯中(例如一積體電路晶片、場效可程式化邏輯閘陣列(FPGA)、特殊用途積體電路(ASIC)等等)或一電腦可讀取媒體中(例如磁性儲存媒體(例如硬碟機、軟碟機、磁帶等等)、光學儲存(CD-ROM、光碟等等)、揮發及非揮發記憶體裝置(例如EEPROM、ROM、RAM、DRAM、SRAM、韌體、可程式邏輯等等)之編碼或邏輯。在該電腦可讀取媒體中之編碼可由一處理器所存取及執行。
較佳具體實施例所實作之編碼可進一步通過一傳輸媒體或經由一網路從一檔案伺服器處所存取。在此類情形下,該編碼所實作之製品可包含一傳輸媒體,像是一網路傳輸線、無線傳輸媒體、通過空間傳遞之訊號、無線電波、紅外線等等。當然,在該領域中熟悉技藝人士將認知到許多修改可在不離開本發明之範疇的情況下去達成此組態,且該製品可包含任何在該領域中已知媒體所攜載的資訊。
在該等圖式中所示之該邏輯實作係描述以一特定順序發生之特定運作。在替代性具體實施例中,此類邏輯運作可用不同順序來執行、修改、或移除,並仍實作成本發明之較佳具體實施例。更甚者,可將步驟添加到上述邏輯中並仍符合本發明之實作。
上述具體實施例及優點只是說明性的,不應理解為對本發明之限制。上述教示可以很容易地應用於其他類似之設備。本發明之說明旨在進行說明,而不是限制該等申請專利範圍。許多替代、修改及變化應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理解。
300...行動通訊裝置
310...處理單元
335...RF模組
305...電源管理模組
340...天線
355...電池
315...顯示器
320...鍵盤
325...用戶識別模組(SIM)卡
330...記憶單元
345...揚聲器
350...麥克風
為提供進一步對本發明之了解、將附圖併入並且構成本說明書的一部份,其說明本發明的具體實施例並且在連同說明部分來解釋本發明原理。在不同圖式內由相同編號所對照的本發明特徵、元件與態樣,根據一或多個具體實施例,呈現出相同、等同或類似之特徵、元件或態樣。在該等圖式中:第1圖係說明一通訊網路之方塊圖,像是一進化式通用行動通信系統(E-UMTS);第2(a)圖為敘述一典型E-UTRAN以及一典型EPC之架構之方塊圖;第2(b)圖為敘述用於該E-UMTS之使用者平面協定堆疊的方塊圖;第2(c)圖為敘述用於該E-UMTS之E-UTRAN之控制平面協定堆疊的方塊圖;第2(d)圖敘述一單步驟隨機存取程序;第2(e)圖敘述一雙步驟隨機存取程序;第3圖根據本發明之一具體實施例,敘述一種用於存取一無線通訊網路之方法;以及第4圖為一行動通訊終端之方塊圖。

Claims (15)

  1. 一種藉由一使用者設備(UE)存取一無線通訊網路之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藉由該UE傳輸包含一第一隨機識別符(RAND ID)之一存取請求訊息至一基地台(BS);藉由該UE自該BS接收一對該存取請求訊息之回應,其中該回應包括該第一RAND ID以及指示一排程請求資源配置之發訊資訊;以及一旦接收到該回應,即根據該發訊資訊,藉由該UE傳輸一排程請求訊息至該BS,其中該排程請求訊息包含一第二RAND ID。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藉由該UE傳輸上行鏈路資料,該上行鏈路資料包含該第二RAND ID。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資料進一步包含識別資料,該識別資料能識別該UE。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藉由該UE接收一證實訊息,該證實訊息係證實對該無 線通訊網路已成功存取,該證實訊息包含該第二RAND ID。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藉由該UE偵測到一證實訊息尚未在時間之一預定週期內被接收,該證實訊息係證實對該無線通訊網路已成功存取;以及藉由該UE重複傳輸包含一第一隨機識別符(RAND ID)之一存取請求訊息至一基地台(BS)之運作。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回應進一步地包含一時間先行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傳輸該排程請求訊息之步驟使用複數個已配置資源。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RAND ID係相關於傳輸該存取請求訊息的該UE。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藉由該UE從RAND ID的一第一群組中選擇出該第一 RAND ID;以及藉由該UE從RAND ID的一第二群組中選擇出該第二RAND ID,其中該第一群組含有與該第二群組不同的RAND ID數目。
  10. 一種藉由一基地台(BS)與一使用者裝備(UE)通訊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藉由該BS從該UE處接收一存取請求訊息,其中該存取請求訊息包含一第一隨機識別符(RAND ID);藉由該BS傳輸一對該存取請求訊息之回應到該UE處,其中該回應包含該第一RAND ID以及指示一排程請求資源配置之發訊資訊;以及一旦傳輸該回應,即根據該發訊資訊,藉由該BS從該UE處接收一排程請求訊息,其中該排程請求訊息包含一第二RAND ID。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自該UE處接收上行鏈路資料,該上行鏈路資料包含該第二RAND ID。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上行鏈路資料進一步包含識別資料,該識別資料能識別該UE。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進一步包含以下步驟:藉由該BS傳輸一證實訊息到該UE,該證實訊息係證實對該無線通訊網路已成功存取,該證實訊息包含該第二RAND ID。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回應包含一時間先行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第一RAND ID係相關於傳輸該存取請求訊息的該UE。
TW096122174A 2006-06-20 2007-06-20 用於初始存取之處理 TWI42675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0532506P 2006-06-20 2006-06-20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4681A TW200814681A (en) 2008-03-16
TWI426753B true TWI426753B (zh) 2014-02-11

Family

ID=3883387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2174A TWI426753B (zh) 2006-06-20 2007-06-20 用於初始存取之處理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8582511B2 (zh)
EP (1) EP2030470B1 (zh)
TW (1) TWI426753B (zh)
WO (1) WO2007148917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010581B1 (ko) * 2006-08-09 2011-01-25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액세스 프로시져를 이용한 정보의 송수신방법 및 장치
TWI533738B (zh) * 2006-10-20 2016-05-11 內數位科技公司 Lte增強b節點自行配置方法及裝置
TWI543644B (zh) 2006-12-27 2016-07-21 無線創新信號信託公司 基地台自行配置方法及裝置
WO2009040927A1 (ja) * 2007-09-28 2009-04-02 Fujitsu Limited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無線リソースの割当方法並びに無線端末及び無線基地局
US8718694B2 (en) * 2007-12-07 2014-05-06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signaling and procedure to support uplink power level determination
US8995906B2 (en) * 2010-04-19 2015-03-31 Lg Electronics Inc. M2M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scheduling delay
CN103067925B (zh) * 2011-10-21 2017-10-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认知无线电系统前导码格式的重配方法及系统
WO2017193337A1 (zh) * 2016-05-12 2017-1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随机接入的通信方法、终端和基站
JP2020047963A (ja) * 2017-01-20 2020-03-2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EP3777424B1 (en) 2018-03-28 2022-02-23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system for transmitting a temporary identifier
CN113037439B (zh) * 2018-07-27 2022-11-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通信方法和设备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21984A1 (en) * 2000-03-09 2001-09-1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erroneous packet data
US6507601B2 (en) * 2000-02-09 2003-01-14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Collision avoidan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0225903D0 (en) * 2002-11-07 2002-12-11 Siemens Ag Method for uplink access transmissions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EP3461213A1 (en) * 2005-11-04 2019-03-27 LG Electronics Inc. Random access dimensioning methods and procedures fo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access systems
TW200729990A (en) * 2005-12-22 2007-08-0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justing uplink transmission timing immediately for long term evolution handover
US7912471B2 (en) * 2006-01-04 2011-03-22 Wireless Technology Solutions Llc Initial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PI0707460A2 (pt) * 2006-01-20 2011-05-03 Nokia Corp método e aparelho para uso de um terminal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em comunicação com uma estação-base de uma rede de acesso via rádio de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meio de armazenagem legìvel por computador; terminal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para equipamento de usuário; método para uso por uma estação base de uma rede de acesso via rádio de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na comunicação com o terminal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para equipamento do usuário; estação base de uma rede de acesso via rádio de um sistema de configuração sem fio; e aparelho para uso de estação base de uma rede de acesso via rádio de um sistema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em comunicação com o terminal de comunicação sem fio do equipamento do usuário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7601B2 (en) * 2000-02-09 2003-01-14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Collision avoidance
US20010021984A1 (en) * 2000-03-09 2001-09-13 Lg Electronic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erroneous packet data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TS 100 940 V6.11.0 (2000-10)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Digital cellular telecommunications system (Phase 2+); Mobile radio interface layer 3 specification (GSM 04.08 version 6.11.0 Release 1997)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4681A (en) 2008-03-16
EP2030470A4 (en) 2013-05-01
EP2030470A2 (en) 2009-03-04
EP2030470B1 (en) 2018-06-13
WO2007148917A2 (en) 2007-12-27
US8582511B2 (en) 2013-11-12
US20090290509A1 (en) 2009-11-26
WO2007148917A3 (en) 2009-07-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26753B (zh) 用於初始存取之處理
US8570956B2 (en) Method of communicating data in a wireless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ing message separation and mobile terminal for use with the same
US8576780B2 (en) Random access response processing
US9178662B2 (en) Random access method using NDI and user equipment for the same
US8228851B2 (en) Method for handling random access response reception and an E-UTRAN and user equipment thereof
JP4938847B2 (ja) 無線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メッセージ分離を利用する無線アクセス情報送受信方法
US8825050B2 (en)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detection
EP2269398B1 (en) Random access channel preamble selection
US20140177569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resource information
US8693448B2 (en)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US8542648B2 (en) Random access channel frequency diversity
US9462578B2 (en) Method for payload part transmission on contention channels
JP2010507933A (ja) Nsraリソース割当手順
JP2009516982A (ja)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共用チャネルを介した通信を初期化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US11160115B2 (en) Setting of back-off time
KR100992780B1 (ko) 랜덤 액세스 절차를 수행하는 방법
CN113412675B (zh) 通信设备、基础设施设备和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