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5368B - 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 - Google Patents

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5368B
TWI425368B TW97131243A TW97131243A TWI425368B TW I425368 B TWI425368 B TW I425368B TW 97131243 A TW97131243 A TW 97131243A TW 97131243 A TW97131243 A TW 97131243A TW I425368 B TWI425368 B TW I42536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cessor
layer
point
frame
protoc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3124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07471A (en
Inventor
Feng Sui Chuang
Original Assignee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filed Critical Chi Mei Comm Systems Inc
Priority to TW9713124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536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0747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0747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536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5368B/zh

Links

Description

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
本發明涉及一種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尤其涉及一種用於提升雙處理器之間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
近年來由於行動電話所能提供的功能愈來愈多元化,為了加速該等功能執行的速度,部分行動電話製造商採用雙處理器架構,由其中一主要處理器負責作業系統的執行,而另一數位訊號處理器負責其他應用程式的執行,例如:網路連線等。
於該雙處理器架構下,若資料要於雙處理器間進行傳輸,該主要處理器必須先與該數位訊號處理器建立一個點對點協議(Point-to-Point Protocol,PPP)連線,此時,於雙處理器間傳輸的一個封包必須於PPP層針對該封包進行封裝(Encapsulation),再將該經封裝後所得訊框(Frame)於多工(Multiplex layer,MUX)層切割。
然而,於建立PPP連線前,雙處理器需先進行連接控制協定(Link Control Protocol)及網路控制協定(Network Control Protocol)協商程式,該等協商程式都需花費一定的時間。另外,透過PPP連線傳輸的封包,當遇到某些特定字元時,其需透過一“逃脫”(Escaping)程式,將封包內所含該等特定字元取代為 其他字元,該逃脫程式也增加了資料傳送所需的處理時間。
因此,如何簡化封包於傳送時所需封裝的欄位以及縮短連線所需作業時間,成為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重要課題。
鑒於以上內容,有必要提供一種簡化的訊框格式以及可加速建立連線且又減少傳輸額外負擔(overhead)的協定堆疊(protocol stack)。
一種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系統,其包含一第一處理器及一第二處理器。該第二處理器包含一控制器及一點對點協定模組,當該控制器收到由該第一處理器發出的一連接指令後,該控制器將該連接指令傳送至該點對點協定模組,再由該點對點協定模組將連線資訊傳送至該第一處理器,以使得該第一處理器透過一包括新點對點協定層的協定堆疊與該第二處理器建立連線以提升資料傳輸效率。
一種雙處理器間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該雙處理器包含第一處理器及第二處理器,且該第二處理器該包含一控制器及一點對點協定模組,其中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該控制器於收到由該第一處理器發出的一連接指令後,該控制器將該連接指令傳送到該點對點協定模組;該點對點協定模組發送連線資訊到該第一處理器,以使得該第一處理器透過一包括新點對點協定層的協定堆疊與該第二處理器建立連線以提升資料傳輸效率。
相較於習知技術,本發明提供的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系統與方法,其透過一新點對點連線協定(New Point-to-Point Protocol, NPPP),除了省去雙處理器間建立連線所需的協商時間,由於每一封包所需額外封裝的欄位被簡化,除了可減少傳輸的額外負擔,又可減少逃脫程式的執行,從而提升雙處理器間資料傳輸的效率。
10‧‧‧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系統
20‧‧‧主要處理器
30‧‧‧數位訊號處理器
32‧‧‧控制器
34‧‧‧PPP模組
圖1為本發明中提升資料傳輸效率之系統的較佳實施例之系統架構圖。
圖2為本發明中使用NPPP的協定堆疊之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中NPPP層訊框格式之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中提升資料傳輸效率之方法的較佳實施例之流程圖。
圖1所示為本發明中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系統(後稱“系統10”)的較佳實施例的系統架構圖。本系統10包含一主要處理器20、一數位訊號處理器30,其中該主要處理器20及該數位訊號處理器30共用一記憶體架構(圖未示)。該主要處理器20及該數位訊號處理器30並透過一組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相互溝通。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主要處理器20用於執行作業系統、管理人機介面並執行其他一些常規任務,而該數位訊號處理器30用於執行網路連線功能。
該數位訊號處理器30包含一控制器32及至少一PPP模組34。該控制器32用於接收由該主要處理器20傳送的指令,並將該指令分配到相應的模組。而該PPP模組34除了可用於建立NPPP連線(詳細協 定堆疊及訊框格式將於圖2及圖3詳細介紹),也可用於建立習知的PPP連線。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當該控制器32收到由該主要處理器20發出的連接指令後,若該連接指令指明欲建立一NPPP連線,則該控制器32將該指明欲建立NPPP的連接指令傳送至該PPP模組34,再由該PPP模組34傳送一回覆訊息至該主要處理器20確認建立NPPP連線。
於確認建立NPPP連線後,該PPP模組34將相關連線訊息傳送到該主要處理器20以完成連線,該連線資訊包含網際網路位址(IP address),最大可接收單元(Maximum Receive Unit),主要及次要網域名稱伺服器(Domain Name Server)等。當主要處理器20接收到該連線訊息後,此時即可開始傳送資訊到該PPP模組34。
圖2所示為本發明中主要處理器20與PPP模組34於建立了NPPP連線後所使用的協定堆疊。該協定堆疊包含一網際網路層(Internet Protocol Layer,IP層)、一NPPP層及一多工層(Multiplex Layer,MUX層)。
當該主要處理器20欲傳輸資料至該數位訊號處理器30時,該主要處理器20的IP層將欲被傳輸的資料格式化為至少一封包。之後,該至少一封包會由該主要處理器20的IP層往其下一層(即NPPP層)發送。如圖2所示,該封包被往下發送到主要處理器20的NPPP層後,其會經過一封裝程式使其成為一訊框,圖3所示即為經過該封裝後的訊框。
NPPP層的訊框包含一表頭欄位、一長度欄位、該封包、及一結尾 欄位。於本較佳實施例中,該表頭欄位為字元“0xFE”,而該結尾欄位為字元“0xFF”。在其他實施例中,該等字元可變換為其他字元。此外,該長度欄位代表該封包的長度。該封包被封裝為訊框後,其進一步被往該協定堆疊的下一層(即MUX層)發送。
MUX層主要是用於將由上層接收的訊框切割為MUX層可傳輸的片段(Fragment),並將該片段傳送至該數位訊號處理器30,其中,每個片段的長度都是相同的。
當該數位訊號處理器30的MUX層接收到該片段時,其將該片段往該協定堆疊的上一層(即NPPP層)傳送。此時,該NPPP層則依據該訊框中長度欄位的值將該片段重新組合成訊框。之後,該訊框進一步被傳送到該協定堆疊的再上一層(即IP層),並將該訊框解封裝(Unencapsulate)為封包。
圖4所示為本發明中提升資料傳輸效率之方法的較佳實施例之流程圖。首先,步驟S2,該主要處理器20傳送一連接指令至該控制器32。該控制器32於接收到該連接指令後,步驟S4,將該連接指令傳送至該PPP模組34,以要求建立一NPPP連線。
當該PPP模組34收到該連接指令後,步驟S6,傳送一回覆訊息至該主要處理器20確認建立NPPP連線。於步驟S8,該PPP模組34進一步將相關連線訊息傳送到該主要處理器20以完成連線。
當主要處理器20接收到該連線訊息後,步驟S10,該主要處理器20與該PPP模組34即可開始互相傳送資料,並結束本流程。
最後應說明的是,以上實施例僅用以說明本發明的技術方案而非限制,儘管參照較佳實施例對本發明進行了詳細說明,本領域的 普通技術人員應當理解,可以對本發明的技術方案進行修改或等同替換,而不脫離本發明技術方案的精神和範圍。
20‧‧‧主要處理器
32‧‧‧控制器
34‧‧‧PPP模組

Claims (16)

  1. 一種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系統,其包含:第一處理器;及第二處理器,其包含一控制器及一點對點協定模組,當該控制器收到由該第一處理器發出的一連接指令後,該控制器將該連接指令傳送至該點對點協定模組,再由該點對點協定模組將連線資訊傳送至該第一處理器,以使得該第一處理器透過一包括新點對點協定層的協定堆疊與該第二處理器建立連線以提升資料傳輸效率,該協定堆疊還包含一網際網路層及一多工層,該網際網路層將被傳輸的資料格式化為至少一封包,所述新點對點協定層的訊框有固定格式的,包括一表頭欄位、一長度欄位、該封包及一結尾欄位,第一處理器及第二處理器共用一記憶體架構,第一處理器及第二處理器透過一組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相互溝通。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封包由該第一處理器的網際網路層被傳送到該第一處理器的新點對點協定層後,經過一封裝程式而成為一訊框。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訊框被傳送到多工層,並經過一切割程式使其成為該多工層可傳輸的片段,並進一步透過該連線傳送到該第二處理器。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系統,其中於該第二處理器的多工層所接收到的該片段被傳送至該第二處理器的新點對點協定層,該新點對點協定層再依據訊框的長度欄位的值,將該片段組合成為該新點對點協定層的訊框格式。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系統,其中於該第二處理器的新點對點協定 層的訊框進一步被傳送到網際網路層並解封裝為封包。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封裝後的訊框包含一表頭欄位,該封包,一長度欄位及一結尾欄位。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長度欄位代表該封包的長度,且該表頭欄位及該結尾欄位是固定字元。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系統,其中該連線資訊包含網路位址,最大可接收單元,主要及次要網域名稱伺服器。
  9. 一種應用於雙處理器間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該雙處理器包含第一處理器及第二處理器,且該第二處理器該包含一控制器及一點對點協定模組,其中該方法包括如下步驟:該控制器於收到由該第一處理器發出的一連接指令後,該控制器將該連接指令傳送到該點對點協定模組;該點對點協定模組發送連線資訊到該第一處理器,以使得該第一處理器透過一包括新點對點協定層的協定堆疊與該第二處理器建立連線以提升資料傳輸效率,該協定堆疊還包含一網際網路層及一多工層,該網際網路層將被傳輸的資料格式化為至少一封包,所述新點對點協定層的訊框有固定格式的,包括一表頭欄位、一長度欄位、該封包及一結尾欄位,第一處理器及第二處理器共用一記憶體架構,第一處理器及第二處理器透過一組標準的應用程式介面相互溝通。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封包由該第一處理器的網際網路層被傳送到該第一處理器的新點對點協定層後,經過一封裝程式而成為一訊框。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訊框被傳送到多工層,並經過一切割程式使其成為該多工層可傳輸的片段,並進一步透過該連線傳送到該第二處理器。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於該第二處理器的多工層所接收到的該片段被傳送至該第二處理器的新點對點協定層,該新點對點協定層再依據訊框的長度欄位的值,將該片段組合成為該新點對點協定層的訊框格式。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方法,其中於該第二處理器的新點對點協定層的訊框進一步被傳送到網際網路層並解封裝為封包。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封裝後的訊框包含一表頭欄位,該封包,一長度欄位及一結尾欄位。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長度欄位代表該封包的長度,且該表頭欄位及該結尾欄位是固定字元。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連線資訊包含網路位址,最大可接收單元,主要及次要網域名稱伺服器。
TW97131243A 2008-08-15 2008-08-15 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 TWI42536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1243A TWI425368B (zh) 2008-08-15 2008-08-15 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31243A TWI425368B (zh) 2008-08-15 2008-08-15 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7471A TW201007471A (en) 2010-02-16
TWI425368B true TWI425368B (zh) 2014-02-01

Family

ID=448270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31243A TWI425368B (zh) 2008-08-15 2008-08-15 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5368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205230A1 (en) * 2003-03-28 2004-10-14 Alcatel Method for mapping layer-3 packets over SDH/SONET or OTN via GFP layer
US6954797B1 (en) * 1999-02-26 2005-10-11 Nec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equipment, interconnecting install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TW200825758A (en) * 2006-12-07 2008-06-16 Inventec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path selection in dual-controller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954797B1 (en) * 1999-02-26 2005-10-11 Nec Corpor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method, terminal equipment, interconnecting installation, dat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cording medium
US20040205230A1 (en) * 2003-03-28 2004-10-14 Alcatel Method for mapping layer-3 packets over SDH/SONET or OTN via GFP layer
TW200825758A (en) * 2006-12-07 2008-06-16 Inventec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data transmission and a method for communication path selection in dual-controller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07471A (en) 2010-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872702B2 (ja) モビリティおよびマルチホーミングコンテンツ検索アプリケーション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EP3550799B1 (en) Heterogeneous multi-protocol stack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EP2712127A1 (en) Interconnect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11258823B2 (en) Multilayer tunneling of protocols over QUIC
US20160241664A1 (e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for redirecting data by using service proxy
KR20070110344A (ko) 비양립성 전송에 대한 보안 프로토콜들
WO2013024342A1 (en) Method for flow control and for reliable communication in a collaborative environment
US9172554B2 (en) Method and network access device for enabling data forwarding between different physical mediums
WO2023103318A1 (zh) 媒体流传输方法和系统
JP5447522B2 (ja) 移動無線通信装置内のクライアント−サーバ間通信
US8443057B1 (en) System, method, and/or apparatus for establishing peer-to-peer communication
US11522979B2 (en) Transmission control protocol (TCP) acknowledgement (ACK) packet suppression
WO2013185696A2 (zh) 一种数据处理的方法与设备
US20180131609A1 (en) Protocol frame transmiss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and node device
JP6129526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17010388A (ja) Httpサーバとその制御方法、画像形成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WO2017143904A1 (zh)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网关及控制器
TWI425368B (zh) 提升資料傳輸效率的方法與系統
WO2023284231A1 (zh) 报文处理方法和报文处理系统
WO2010060312A1 (zh) Web应用与外部设备网络互连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WO2010097001A1 (zh) 数据业务处理方法、系统以及接入网
WO2014101159A1 (zh) 设置、处理交互式连接建立ice地址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14363427A (zh) 一种基于浏览器实时获取主机设备信息的方法
JP5162641B2 (ja) メディアアダプタ装置とルータ装置の自動設定システム
WO2023274146A1 (zh) 远程接入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