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3531B - 連接器 - Google Patents

連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3531B
TWI423531B TW099137068A TW99137068A TWI423531B TW I423531 B TWI423531 B TW I423531B TW 099137068 A TW099137068 A TW 099137068A TW 99137068 A TW99137068 A TW 99137068A TW I423531 B TWI423531 B TW I4235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upper cover
connector
accommodating space
insulating body
wal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70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8526A (en
Inventor
Chih Chieh Lin
Wang Kun Tsai
Kuan Yang Wei
Original Assignee
P Two Ind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 Two Ind Inc filed Critical P Two Ind Inc
Priority to TW09913706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23531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852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852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35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3531B/zh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Description

連接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連接器,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穩定電性連接軟性傳輸單元之連接器。
按,連接器係一種以電氣方式連接電線、電路板和其他電路元件的連接裝置。因此,廣泛地運用於吾人生活周遭之各種電子產品,例如筆記本型電腦、手機以及個人數位助理器(PDA)等。
一般的連接器係焊固於電路板上,俾利用其連接端子與電路板上經電路佈局之接觸端接觸,以形成電氣連接,然而在某些運用上,連接器係作為固定另一電路元件,例如固定軟性排線的用途。因此,連接器係介於軟性排線及印刷電路板之間,俾作為電氣訊號之轉接。
一般傳統用來固定軟性排線之連接器,其主要包含有掀蓋式與拉拔式兩種不同的結構態樣,其結構主要包括有絕緣本體、複數導電端子以及固定排線之上蓋或塞塊,並且固定排線之上蓋或塞塊的施力固定於排線的方向相反於排線受外力脫離於連接器的方向,亦即當外力小於上蓋或塞塊的施力作用時,軟性排線就被固定於連接器內,當外力大於上蓋或塞塊的施力作用時,軟性排線就很容易地從連接器中脫離出來。
然而,此種利用上蓋或塞塊施力作用抵壓於軟性排線使其固定於絕緣本體的連接器,很容易發生因為外力拉扯的力量稍大而導致軟性排線從連接器中鬆脫的問題,所以容易導致有客訴問題的產生。
習知連接器之結構對於軟性排線連接固定的可靠度不佳,導致連接器容易產生軟性排線鬆脫的客訴問題。
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包括絕緣本體、複數導電端子、上蓋以及彈片部,其中絕緣本體具有一容置空間、複數個端子插槽以及一固定部。複數導電端子安裝於該些端子插槽中,其中該些導電端子係用以與插入容置空間內之一軟性傳輸單元電性搭接。上蓋設於絕緣本體上,其中上蓋可相對於絕緣本體之第一位置與第二位置之間前後滑動,上蓋設有卡合部以及定位部。彈片部安裝於絕緣本體上,當上蓋滑動至第一位置時,彈片部頂抵於上蓋,使上蓋遠離容置空間,當上蓋往下壓時,定位部係干涉於插入容置空間之軟性傳輸單元,當上蓋滑動至第二位置時,卡合部可卡合於固定部,如此以將上蓋固定於絕緣本體上。
本發明所提供連接器,其係在絕緣本體上設有一上蓋以及彈片部,藉由控制此上蓋的移動以及彈片部、上蓋與絕緣本體之間的干涉關係,來達到穩定地挾持固定軟性傳輸單元的目的。如此可以解決習知連接器容易產生之軟性排線之連接固定的可靠度不佳,所導致之軟性排線容易鬆脫的客訴問題。
請參照第一圖至第九圖,本發明提供一種連接器,此連接器1包含絕緣本體2、上蓋3、複數導電端子4、金屬殼體5、彈片部6以及軟性傳輸單元7,其中絕緣本體2具有一容置空間21以及設於容置空間21之複數個端子插槽23,容置空間21後側設有一固定部25。複數導電端子4安裝於該些端子插槽23中,其中導電端子4之一端具有一接觸端(未標示),導電端子4之另一端具有一焊接端(未標示),接觸端位於容置空間21內,焊接端延伸凸出於絕緣本體2外。在本實施例中,導電端子4的接觸端係用以與插入容置空間21內之軟性傳輸單元7電性連接,導電端子4的焊接端係用以與電路板(未繪示)焊接固定。
上蓋3滑設於絕緣本體2上,其中上蓋3可相對於絕緣本體2之第一位置2a(第三圖虛線部位)與第二位置2b(第三圖實線部位)之間前後滑動,上蓋3設有一卡合部34、一定位部30以及一凸起部36。彈片部6安裝於絕緣本體2上,且位於容置空間21內,當上蓋3滑動至第一位置2a時,彈片部6係可頂抵於上蓋3,使上蓋3遠離容置空間21,該軟性傳輸單元7係可容易地插入於上蓋3與絕緣本體2之間的容置空間21內。當上蓋3往下壓時,定位部30係可干涉於插入容置空間21之軟性傳輸單元7。當上蓋3滑動至第二位置2b時,凸起部36係可抵壓於該些導電端子4上,以使該些導電端子4壓制軟性傳輸單元7,同時卡合部34可卡合於固定部25,如此以將上蓋3固定於絕緣本體2上。
金屬殼體5安裝於絕緣本體2上,且可覆蓋於上蓋3之上,其中金屬殼體5係可電性連接彈片部6。軟性傳輸單元7插入於容置空間21內,且位於上蓋3與絕緣本體2之間,其中軟性傳輸單元7設有一缺口70,上蓋3設有一定位部30,定位部30係可干涉卡合於缺口70中,以將軟性傳輸單元7定位於上蓋3上。在本實施例中,金屬殼體5係可根據客戶的需要選擇安裝或者是不安裝於絕緣本體2上,亦即金屬殼體5並非本創作之必要元件。
此外,軟性傳輸單元7面對於彈片部6之底面上設有一金屬層(未繪示),金屬層係用以與彈片部6搭接,且彈片部6設有接地部62可以接地,如此即可達到連接器1之防止電磁波干擾的目的。在本實施例中,此軟性傳輸單元7係為軟性排線(FFC),此金屬層係為鋁箔,然不限於此,軟性傳輸單元7亦可為軟性印刷電路板(FPC),此金屬層亦可為銀膠塗層。
值得一提的是,複數個端子插槽23包含位於絕緣本體2前側之複數第一端子插槽232以及位於絕緣本體2後側之複數第二端子插槽234,當使用軟性印刷電路板(FPC)作為軟性傳輸單元7時,該些導電端子4包含有安裝於該些第一端子插槽232之複數第一導電端子42以及安裝於該些第二端子插槽234之複數第二導電端子44,當使用軟性排線(FFC)作為軟性傳輸單元7時,該些導電端子4則只需要包含有安裝於該些第一端子插槽232之複數第一導電端子42即可,亦即在本實施例中,該些導電端子4可根據客戶的需求來安裝適當的端子數量,以達到節省製程步驟與材料成本的目的。
在本實施例中,彈片部6除了設有用以與軟性傳輸單元7上之金屬層搭接並且頂抵於上蓋3之金屬彈片60外,還延伸設有一接地部62以及一嵌合部64,此接地部62係用以與電路板接地之用,此嵌合部64係嵌合於絕緣本體2上之一嵌合槽20內,以將彈片部6固定於絕緣本體2上。
另外,上蓋3設有一滑塊32,容置空間21內設有一滑道210,此滑塊32滑設於滑道210內,以導引上蓋3沿著容置空間21前後滑動,且滑道210的尺寸大於滑塊32的尺寸。由於滑道210的尺寸大於滑塊32的尺寸,所以上蓋3滑設於容置空間21內時並非只可以前後移動,也可以稍微上下移動,如此當軟性傳輸單元7要插入於容置空間21內時,上蓋3係可透過彈片部6的頂抵作用而向上移動遠離於容置空間21,以讓出空間讓軟性傳輸單元7順利插入,待軟性傳輸單元7插入完成後,再下壓上蓋3使其向下移動並使定位部30卡合於軟性傳輸單元7之缺口70,如此即可將軟性傳輸單元7干涉於上蓋3上,但此時上蓋3與絕緣本體2之間還未固定完成,之後再將軟性傳輸單元7往後拉,帶動上蓋3滑動至容置空間21的後側,此時上蓋3後側之卡合部34係可剛好卡合於絕緣本體2後側之固定部25,如此以將上蓋3完全固定於絕緣本體2上。在本實施例中,固定部25與彈片部6係呈上下相對設置,如此以將上蓋3以及軟性傳輸單元7挾持固定於兩者之間,且上蓋3固定於絕緣本體2之固定部25係位於後側,所以也不容易會有軟性傳輸單元7向上或向下拉扯脫落的問題。
絕緣本體2包括一前壁22、一左壁24、一右壁26以及一底壁28,且前壁22、左壁24與右壁26設置於底壁28上且形成容置空間21,該些端子插槽23設置於底壁28以及前壁22上。金屬殼體5包括一上殼52、一下殼54以及連接上殼52與下殼54之一後殼56,後殼56之左右兩側上分別設有一插入部562,上殼52覆蓋於前壁22、左壁24、右壁26與上蓋3上面,下殼54覆蓋於底壁28下面,二插入部562係插入於相對應之左壁24與右壁26上之插入孔27並且搭接於彈片部6之嵌合部64上,如此即可達到將金屬殼體5固定於絕緣本體2上並且電性連接於彈片部6之目的。值得一提的是,本創作之金屬殼體5係幾乎整個包覆絕緣本體2,上殼52係覆蓋於前壁22、左壁24、右壁26與上蓋3上面,這種近似全罩式的覆蓋方式與習知掀蓋式之連接器相比,習知掀蓋式之連接器無法在掀蓋部位上設置金屬殼體,因此本創作之連接器1具有較佳之防止電磁波干擾的效果。
在本實施例中,滑塊32設置於上蓋3之左右兩側,且在二滑塊32之間的上蓋3上還增設有滑柱38,絕緣本體2之容置空間21內亦設有對應之滑槽29,此滑柱38係可滑設於滑槽29內,以導引上蓋3沿著容置空間21前後滑動,且滑柱38係可抵靠於軟性傳輸單元7之頂端,以輔助定位部30帶動軟性傳輸單元7前後移動之用。此外,在上蓋3上設有一凸起部36可抵壓於該些導電端子4,以使該些導電端子4能夠緊密搭接於軟性傳輸單元7上之導體接點(未繪示),並使該些導電端子4能夠壓制固定軟性傳輸單元7,同時凸起部36還可提供反作用力,使上蓋3之卡合部34能夠緊密地卡合於固定部25,如此以將上蓋3固定於絕緣本體2上。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連接器其係在絕緣本體上設有上蓋以及彈片部,藉由控制此上蓋的移動以及彈片部、上蓋與絕緣本體之間的干涉關係,來達到挾持固定軟性傳輸單元的目的。此種挾持固定的方式與習知利用上蓋或塞塊施力作用抵壓於軟性排線使其固定於絕緣本體的連接器完全不同,就算是外力大於上蓋的施力作用也不容易會造成軟性排線從連接器中鬆脫出來,因此可以解決習知連接器容易產生之軟性排線之連接固定的可靠度不佳,所導致之連接器容易產生客訴的問題。另外,本創作之金屬殼體係幾乎整個覆蓋絕緣本體以及上蓋上,這種近似全罩式的覆蓋方式與習知掀蓋式之連接器相比,習知掀蓋式之連接器無法在掀蓋上設置金屬殼體,因此本創作之連接器具有較佳之防止電磁波干擾的效果。
上述詳細說明為針對本發明一種較佳之可行實施例說明而已,惟該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凡其它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技藝精神下所完成之均等變化與修飾變更,均應包含於本發明所涵蓋之專利範圍中。
1...連接器
2...絕緣本體
2a...第一位置
2b...第二位置
20...嵌合槽
21...容置空間
210...滑道
22...前壁
23...端子插槽
232...第一端子插槽
234...第二端子插槽
24...左壁
25...固定部
26...右壁
27...插入孔
28...底壁
29...滑槽
3...上蓋
30...定位部
32...滑塊
34...卡合部
36...凸起部
38...滑柱
4...導電端子
42...第一導電端子
44...第二導電端子
5...金屬殼體
52...上殼
54...下殼
56...後殼
562...插入部
6...彈片部
60...金屬彈片
62...接地部
64...嵌合部
7...軟性傳輸單元
70...缺口
第一圖係本發明之連接器未組合軟性傳輸單元的立體示意圖。
第二圖係第一圖之連接器組合完成的立體示意圖。
第三圖係第二圖中之連接器沿AA線段的剖面示意圖。
第四圖係第一圖之連接器的立體分解示意圖。
第五圖係第四圖中之絕緣本體的立體示意圖。
第六圖係第四圖中之上蓋的立體示意圖。
第七圖係第四圖中之金屬殼體的立體示意圖。
第八圖係第四圖中之彈片部的立體示意圖。
第九圖係第四圖中之絕緣本體、導電端子與彈片部的立體組合示意圖。
1...連接器
2...絕緣本體
2a...第一位置
2b...第二位置
3...上蓋
4...導電端子
42...第一導電端子
44...第二導電端子
5...金屬殼體
6...彈片部

Claims (10)

  1. 一種連接器,包括:一絕緣本體,其具有一容置空間、複數個端子插槽以及一固定部;複數導電端子,安裝於該些端子插槽中,其中該些導電端子係用以與插入該容置空間內之一軟性傳輸單元電性搭接;一上蓋,設於該絕緣本體上,其中該上蓋可相對於該絕緣本體之一第一位置與一第二位置之間前後滑動,該上蓋設有一卡合部以及一定位部;以及一彈片部,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當該上蓋滑動至該第一位置時,該彈片部頂抵於該上蓋,使該上蓋遠離該容置空間,當該上蓋往下壓時,該定位部係干涉於插入該容置空間之該軟性傳輸單元,當該上蓋滑動至該第二位置時,該卡合部可卡合於該固定部,如此以將該上蓋固定於該絕緣本體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定位部係干涉卡合於該軟性傳輸單元之缺口中。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些端子插槽包含位於該絕緣本體前側之複數第一端子插槽以及位於該絕緣本體後側之複數第二端子插槽,該些導電端子包含安裝於該些第一端子插槽之複數第一導電端子以及安裝於該些第二端子插槽之複數第二導電端子。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彈片部係設有一接地部。
  5.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上蓋設有一滑柱,該絕緣本體之該容置空間內設有對應之一滑槽,該滑柱滑設於該滑槽內,以導引該上蓋沿著該容置空間前後滑動,且該滑柱可抵靠於該軟性傳輸單元之頂端。
  6. 如請求項1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固定部與該彈片部係呈上下相對設置,該固定部位於該絕緣本體後側。
  7.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上蓋設有一滑塊,該容置空間內設有一滑道,該滑塊滑設於該滑道內,以導引該上蓋沿著該容置空間前後滑動,且該滑道的尺寸大於該滑塊的尺寸。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連接器,更包括:一金屬殼體,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且可覆蓋於該上蓋之上,其中該金屬殼體係可電性連接該彈片部。
  9. 如請求項8所述之連接器,其中該絕緣本體包括一前壁、一左壁、一右壁以及一底壁,且該前壁、該左壁與該右壁設置於該底壁上且形成該容置空間,該金屬殼體包括一上殼、一下殼以及連接該上殼與該下殼之一後殼,該後殼之左右兩側上分別設有一插入部,該上殼覆蓋於該前壁、該左壁、該右壁與該上蓋上面,該下殼覆蓋於該底壁下面,二該插入部係插入於相對應之該左壁與該右壁上之插入孔並且搭接於該彈片部。
  10. 如請求項1至請求項6中任一項所述之連接器,更包括:一金屬殼體,安裝於該絕緣本體上,且可覆蓋於該上蓋之上,其中該金屬殼體係可電性連接該彈片部。
TW099137068A 2010-10-28 2010-10-28 連接器 TWI4235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7068A TWI423531B (zh) 2010-10-28 2010-10-28 連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7068A TWI423531B (zh) 2010-10-28 2010-10-28 連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8526A TW201218526A (en) 2012-05-01
TWI423531B true TWI423531B (zh) 2014-01-11

Family

ID=465525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7068A TWI423531B (zh) 2010-10-28 2010-10-28 連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23531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5323A (ja) * 2008-06-03 2009-12-17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TWM374662U (en) * 2009-07-21 2010-02-21 P Two Ind Inc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89377U (en) * 2010-05-04 2010-09-21 P-Two Ind Inc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9295323A (ja) * 2008-06-03 2009-12-17 I-Pex Co Ltd 電気コネクタ
TWM374662U (en) * 2009-07-21 2010-02-21 P Two Ind Inc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TWM389377U (en) * 2010-05-04 2010-09-21 P-Two Ind Inc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8526A (en) 2012-05-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0774B2 (en) Micro coaxial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US8241057B2 (en) FPC connector for electrically connecting an FPC to PCB and FPC-conne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4493710B2 (ja) 電気コネクタ
JP5606157B2 (ja) 高周波対応の配線材
TWI423531B (zh) 連接器
CN202150588U (zh) 连接器
TWI550972B (zh) 插座連接器與電子裝置
KR20110082543A (ko) 기판 케이블 접속 구조체
KR101525169B1 (ko) Pcb 실장구조가 개선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위한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CN202058886U (zh) 连接器
TWI419414B (zh) 連接器
TWM406826U (en) The electrical connector
JP2009117104A (ja) ケーブル用電気コネクタ
TWI482376B (zh)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623818B (zh) 连接器
TWI612735B (zh) 電連接器
US9017095B2 (en) Flexible flat cable assembly having a protecting portion to protect golden fingers
CN202150589U (zh) 电连接器
JP2016134265A (ja) Fpc用コネクタ
TWI394324B (zh) 連接器
TWI442648B (zh) 連接器
KR101544906B1 (ko) Pcb 실장구조가 개선된 커넥터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위한 플랫 케이블 접속용 커넥터
CN202042638U (zh) 电连接器
CN102738610B (zh) 连接器
TWI431864B (zh) 電連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