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1711B - 媒體檔案和特定資訊的分享方法與系統 - Google Patents

媒體檔案和特定資訊的分享方法與系統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1711B
TWI421711B TW098100087A TW98100087A TWI421711B TW I421711 B TWI421711 B TW I421711B TW 098100087 A TW098100087 A TW 098100087A TW 98100087 A TW98100087 A TW 98100087A TW I421711 B TWI421711 B TW I42171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ata
fields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receiv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00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3103A (en
Inventor
Min-Liang Tan
Original Assignee
Joo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ook Inc filed Critical Jook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4310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310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171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171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6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audio data
    • G06F16/6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4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multimedia data, e.g. slideshows comprising image and additional audio data
    • G06F16/4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6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audio data
    • G06F16/6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686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information manually generated, e.g. tags, keywords, comments, title or artist information, time, location or usage information, user rat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6/0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 G06F16/60Information retrieval; Database structures therefor; File system structures therefor of audio data
    • G06F16/68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 G06F16/687Retrieval characterised by using metadata, e.g. metadata not derived from the content or metadata generated manually using geographical or spatial information, e.g. loc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 Y10S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10S707/00Data processing: database and file management or data structures
    • Y10S707/912Applications of a database
    • Y10S707/913Multimedia
    • Y10S707/916Audio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brary & Information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Data Mining & Analysis (AREA)
  • Databases & Information System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wo-Way Televisions, Distribution Of Moving Picture Or The Like (AREA)
  • Information Transfer Between Computers (AREA)

Description

媒體檔案和特定資訊的分享方法與系統
本發明係涉及無線通訊領域,特別是指一種涉及不同設備之間音效與相關資訊之無線通訊。
許多先前技術所使用的媒體設備可接收來自諸如FM、AM或是衛星等無線廣播訊號。有關於耳機的運用,透過廣泛的;及,例如紅外線傳輸、25mhz無線廣播、藍芽2.4ghz無線傳輸科技等,無線耳機可收聽來自媒體設備的音樂。藉由類似方法,媒體設備可在其他類似媒體設備之間無線傳輸媒體檔案,例如音效與/或視頻檔案。通常此種檔案之傳輸,係指從一個儲存媒體傳輸到另一個儲存媒體。
儘管有前述諸多優點,有線耳機與/或耳塞式耳機遭受諸多限制。某些該系統使用者藉由將單邊耳機或是單邊耳塞式耳機交給第三者的;及來分享音樂,但此種分享;及無法使第三者完全享受音樂的立體音效。因為耳機適配器(Headphone adapter jacks)的問世,使得兩副有線耳機可以連結到同一個媒體設備,但是兩個使用者的活動範圍也受到相當限制,必須待在該設備附近。運用儲存媒體之間傳輸媒體檔案的;及分享音樂,通常會侵犯到第三者的智慧財產權。
先前技術無線耳機的大部份使用者,並無法分享同一個媒體設備所播放的音樂,例如MP3播放器。無線耳機也受到無線發射器(wireless transmitter)發射距離的限制,因此無線耳機使用者也不能離開來源設備太遠。同時,諸如藍芽等一般傳輸技術,任何人只要具備接收該資訊的能力,即可使用之。
音效音響(Audio sounds)可來自廣泛的設備,諸如Apple iPod的數位媒體播放器、CD播放器或甚至無線電台商業廣告的廣播。同時,能夠獲得、溝通與/或儲存音效檔案或音效音響,也是一件令人想望的事情。極為流行的MP3與ACC格式大部份音效檔案均具備識別資訊,例如ID3標籤。音效檔案通常會包含一個ID3標籤,或是與一個ID3標籤相關聯,同時該標籤會儲存在一定的格式中(prescribed format)。一般來說,音效檔案的資訊包括作者姓名、音效檔案名稱、商業發行年份、音效檔案風格等。
就先前技術許多傳輸音效的數位通訊設備而言,就算具備分享功能,其音效資訊的分享;及極為有限。更常見的情況是資訊分享受到限制或不夠充分,使得接收該資訊的使用者很難描繪音效檔案或音效音響的特性。尤有甚者,先前技術數位通訊設備使用者,無法針對音效檔案或音效音響相關資訊的特定型態或內容加以選擇或標識(tag)。
有鑑於此,有必要建立一個系統與方法,讓設備與設備使用者能夠選擇性的標識、獲得音效檔案與音效音響相關資訊。
依據本發明第一個觀點,此處揭露一個媒體資訊標識方法(media data tagging method),該方法包括鑑識(survey)至少可自某一設備接收之媒體資訊的一部份,該媒體資訊至少包括音效資訊、視頻資訊或文字資訊其中一項,該項資訊又必須具備相關之後設資料(metadata)。該媒體資訊標識方法進一步包括偵測一個標識指令(tagging instruction)的產生,同時為回應所產生的標識指令,產生標籤資訊(tag data),該標籤資訊對至少一部份後設資料必須具備指示性,以利隨後執行該媒體資訊之識別與定位其中之一。
依據本發明第二個觀點,此處揭露一種設備可判讀的媒體,該媒體儲存複數編程指令。當某一設備執行該等指令時,該等指令會指示該設備鑑識(survey)可自某一設備接收至少媒體資訊的一部份。該媒體資訊至少包括音效資訊、視頻資訊或文字資訊其中一項,該項資訊又必須具備相關之後設資料(metadata)。執行該複數編程指令時,該等指令進一步會指示該設備偵測一個標識指令(tagging instruction)的產生,同時為回應所產生的標識指令,產生標籤資訊(tag data),該標籤資訊對至少一部份後設資料必須具備指示性,以利隨後執行該媒體資訊之識別與定位其中之一。
依據本發明第三個觀點,此處揭露一個媒體資訊標識系統(media data tagging system),該系統包括鑑識(survey)可自某一設備接收至少媒體資訊的一部份的工具,該媒體資訊包括至少音效資訊、視頻資訊或文字資訊其中一項,該項資訊又必須具備相關之後設資料(metadata)。該媒體資訊標識系統進一步包括偵測一個標識指令(tagging instruction)產生的工具,同時為回應所產生的標識指令,產生標籤資訊(tag data),該標籤資訊對至少一部份後設資料必須具備指示性,以利隨後執行該媒體資訊之識別與定位其中之一。
請參閱圖示,針對儲存在一個設備、設備間共享與/或設備間傳輸的媒體檔案資訊,如何提供一個選擇性標識的系統與方法,此處提出本發明具體可行的實例說明如下:
本領域中,有關傳輸媒體檔案及其相關資訊的許多系統與方法已是公開的資訊。媒體檔案可以是音效資訊、視頻資訊與文字資訊其中之一,或是以上三者任何形式的組合。一個媒體檔案的相關資訊是以後設資料(metadata)的形式傳輸之,通常是以媒體檔案的一個頁首(header)或一個頁尾(footer)形式為之。相關資訊可包括媒體檔案名稱、作者或是檔案大小,但後設資料並非總是包括充分的媒體檔案相關資訊。在此一情況下,設備使用者無法適切的識別、分類或評估媒體檔案,因而導致所分享與/或傳輸的媒體檔案並非使用者所要的,或者是錯誤的檔案。本發明的系統與方法能夠選擇性標識某一個媒體檔案相關的資訊,並依據所選取特定參數,讓使用者能夠分享、傳輸、接收與請求該參數(parameters)所定義或描述之媒體檔案。
為提供簡單扼要的說明,以下有關本發明的描述僅限於具備選擇性標識媒體檔案資訊能力的媒體設備。但此種說明;及並無意將本發明各種應用實例,自類似操作;及其他應用系統中排除之。在各式各樣應用實例中,本發明實例所依據的功能性與操作性的原理原則,仍保有其一致性。
該設備以採用獨立性設備為宜,並具備媒體(例如音效與視頻)播放、電信傳輸或個人數位化助理器(PDA)功能。或者該設備是一個能夠與一個媒體設備、一個電信傳輸設備、一具個人數位化助理器(PDA)或類似設備相結合的一個連結器(dongle)。
指定與廣播運用 (Dedicated and Broadcast Use)
如圖1所示,第一設備10使用者可選擇自該設備僅傳輸一個指定訊號(dedicated signal)給第二設備20;在這一實例中,第二設備20為第一設備10唯一的接收設備。第二設備20將來自第一設備10的訊號解碼,以提供第二設備20使用者適切/想望的媒體。以下僅就本發明一個實例進一步闡述,說明如何分享所選取媒體檔案相關資訊。
正如本發明所運用;及,“指定”(dedicated)乙詞係指封閉式網路系統(closed network),在封閉式網路系統中,唯有該系統的使用者才具備解碼/解密(decoding and/or decrypting)科技,隨時可進出運用在該系統內傳輸流通的訊號。一個“封閉式”(closed)網路系統可能涉及運用專屬科技(proprietary technology)的系統,該系統與其他標準導向(standards-based)的網路系統並無直接相互操作性(directly interoperable),也可能是指在標準導向(standards-based)網路系統增加一層編碼。一個“封閉式網路系統”(closed network)也包括私人網路系統(private network),僅有通過授權之設備方可使用之,該系統採用加密;及,限制系統以外使用者進入該系統。因此封閉式網路系統與諸如藍芽等公開網路系統截然不同,在藍芽系統中,只要是藍芽設備(Bluetooth-enabled)(沒有專屬編碼或加密情況下)或許就能夠接收或處理訊號。
可對媒體檔案資訊實施加密措施,以提供在設備之間通聯的資訊更進一步的安全保障。加密;及可保障通聯資訊或儲存資訊的安全,數位通訊即採用加密措施。當消費者逐漸淘汰有線通訊設備,而改採無線通訊設備時,在某些情境下對終端使用者而言,加密;及的運用也變得更形重要。
現在請參閱圖2,第一設備10使用者可選擇設定該設備10進行廣播,如此一來,讓第一設備10傳輸範圍內的第三者,例如第三設備30使用者,或其他可能之使用者,能夠設定渠等個別設備,以接收第一設備10之訊號,或是接收來自第一設備10所設定傳輸頻道之訊號。第三設備30與其他使用者即可將接收自第一設備10的訊號加以解碼,以提供第三設備30與其他使用者適切/想望的媒體檔案。如圖3所示,第一設備10使用者也可選擇設定接收屬於其他使用者傳輸設備(例如第四設備40)的訊號。
再廣播(Rebroadcasting)
本發明的系統與方法也可運用在再廣播(rebroadcasting)情境。如圖4所示,使用者可設定第一設備10執行廣播,接收媒體檔案的第二設備20使用者,可選擇設定第二設備20接收來自第一設備10的媒體檔案,同時可將同一媒體檔案同步再廣播給其他使用者的設備(例如第三設備30與第四設備40)。或者,第二設備20可同步接收來自第一設備10的媒體檔案,並同時將先前已儲存在第二設備20的媒體檔案傳輸給其他使用者的設備。
再廣播可在訊號解碼之前或之後執行之,如果是在解碼之後執行再廣播,訊號傳輸前會再次實施編碼。再次編碼可能和原始編碼一樣,但在某些應用上,再次編碼可能和原始編碼不同。
透過再廣播的運用,使得原先在第一設備10範圍之外,但在第二設備20再廣播範圍之內的某一設備使用者,透過第二設備20再廣播功能,接收來自第一設備10適切的媒體檔案。同理,如果第三設備使用者選擇設定第三設備30再廣播功能,原先在第一設備10廣播範圍之外,同時也不在第二設備20再廣播範圍之內的第四設備40使用者,可選擇設定第四設備40,並透過第二設備20與第三設備30,接收來自第一設備10的適切媒體檔案。針對上述每一廣播選項,第二設備20、第三設備30與第四設備40的使用者,也可設定渠等各自的設備,以接收再廣播的適切媒體檔案。
圖5係說明本發明另一個實例,該實例可執行不同媒體檔案同步接收與傳輸/廣播之功能。如圖5所示,第一設備10使用者可設定第一設備10,以傳輸或廣播特定訊號50。第二設備20使用者可設定其設備,以接收來自第一設備10所傳輸/廣播之特定訊號50。第二設備20使用者可選擇設定第二設備20,在不同頻道同步傳輸或廣播另一不同訊號52,使其他使用者能夠接收到該頻道,例如第三設備30與第四設備40使用者,唯渠等必需設定其個別設備,以接收第二設備20使用者在該頻道所傳輸或廣播之不同訊號52。
藉由操作設備上一個使用者介面,設備使用者可選擇以手動;及設定該設備,以執行接收、傳輸或同步傳輸與接收功能。或者一旦偵測到來自其他設備的訊號時,自動設定該設備,以執行接收、傳輸或同步傳輸與接收功能。
本發明也具備多重頻道(multi-channel)傳輸或廣播功能(不論同步與否),因多個使用者同時在有限度範圍內執行傳輸作業,可能必須採用非指定頻道(un-dedicated channels)以遂行無線傳輸作業,使用者或許可選擇以下二種;及之一接收訊號:
i.透過搜尋與/或跳頻自動接收;或是
ii.以手動;及轉到以下所標誌(denoted)的特定頻率接收:
a.標誌數字的離散頻道(discrete channels)(例如頻道1、頻道等);
b.標誌顏色的離散頻道(discrete channels)(例如紅色、綠色、藍色等);或是
c.不違背本領域專業人士所熟知原則之其他方法。
為了識別某一設備是在何種模式(mode)之下操作(傳輸、廣播、再廣播或接收),該設備使用者可選擇在其設備上設定信號,或是設定該信號在第三者設備上顯示/接收,讓第三者能夠識別設備是在何種模式下操作。信號可能會以各種不同形式呈現,或是以各種形式之組合呈現,例如:
a.視覺信號:包括文字、彩色指示器或指示燈,該等信號會顯示設備操作之各種模式;
b.音效信號:顯示設備操作各種模式之音效信號,該等音效信號可以是聽覺信號,或者是必須透過設備接收之信號。
(例如,第一設備10設定廣播。第一設備10閃爍藍色指示燈,其他設備[例如第二設備20與第三設備30]使用者能夠看到該指示燈信號,然後選擇設定第二設備20與第三設備30,以接收第一設備的廣播)。
標識所選取資訊 (Tagging Selected Information)
接收設備60某一使用者可選擇性標識與某一媒體檔案相關之資訊,該媒體檔案儲存在一個傳輸設備或廣播設備70。正如前述,該媒體檔案可以是音效資訊、視頻資訊或文字資訊其中之一,或是以上三者任何形式的組合。資訊可包括(但不限於)媒體檔案或其他類似位址ID3標籤(一般稱之為後設資料容器[metadata container])內部的資訊,以及傳輸設備70使用者可能以手動;及插入的資訊。
資訊包括(但不限於)以下事項:
a.媒體檔案名稱;
b.媒體背後的藝術家或製作群;
c.媒體作家、作者或製作人(例如一首歌的作曲家);
d.能夠找到該媒體的唱片或專輯;
e.媒體檔案風格;
f.該媒體商業發行年份;
g.如果是數位媒體檔案,該檔案的編碼速率(encoding rate);
h.如果是數位媒體檔案,該檔案的大小;以及
i.使用者對該媒體檔案想知悉的其他資訊。
每一資料欄位(information fields)包括資訊要素(data elements),可設定接收設備60,以接收任何資料欄位編號的資訊要素。此外接收設備60可選擇性標識(tag)任何資料欄位編號。
圖6顯示本發明選擇性標識媒體資訊或資料的一個方法100,該方法100包括建立接收設備60與傳輸設備70之間連結的第一步驟110,該連結以採用一個指定連結(dedicated connection)或直接廣播(direct broadcast)為宜,如圖7所示。或者透過一個第三再廣播設備80建立該連結,如圖8所示。
在步驟112中,接收設備60接收傳輸自傳輸設備70的媒體資訊,然後,接收設備60鑑識或評估步驟114中所接收的媒體資訊或資料。對該媒體資訊或資料的鑑識或評估作業,宜在媒體(音效或視頻)資訊播放過程中實施之。
如果經過鑑識評估認為所接收媒體資訊或資料不完整或不充分,則接收設備60會做一選擇,或是如步驟116中接收設備60使用者所要求,標識特定額外資料欄位。較適宜的;及是透過使用者介面,由接收設備60使用者執行選擇,使用者介面例如觸控式螢幕或是鍵盤,選擇則以程式形式儲存在接收設備60為宜,或者當接收設備60使用者需要時,以再輸入(re-entered);及為之。再則,選擇或標識資訊可特別導向遺失的資料欄位,或是接收設備60所接收音效檔案ID3標籤內部未適切提供的資料欄位。
在步驟118中,傳輸設備70偵測到該選擇或標識指令,然後傳輸設備70產生所標識或選取的資訊或資料,接下來在步驟120中,將該標識資訊傳輸給接收設備60。
必要時,接收設備60使用者具備更改選擇資訊之能力。選取或標識資訊收據(receipt)讓接收設備60使用者能夠作出明智抉擇,決定是否下載、分享、請求、拒絕或購買傳輸設備70的媒體檔案。具備選擇性標識媒體檔案相關資訊的能力,可促進媒體檔案特性之塑造,進而提升音效檔案下載、分享與採購經驗的境界。
依據本發明一個實例,接收設備60自動過濾所連結傳輸設備的播放清單(playlist),以搜尋適合或符合標識資訊或標準的媒體檔案。一旦偵測到適合或符合的媒體檔案,接收設備60即會向該設備使用者示警,或者接收設備60會自動採取傳輸、分享、下載或購買該媒體檔案的行動。
依據本發明更進一步的一個實例,一旦對該媒體檔案採取分享或傳輸動作時,即開始執行方法100。選擇性標識資訊收據(receipt)提供想望的媒體檔案資訊給接收設備69使用者,該選擇性標識資訊收據可促進對想望媒體檔案資訊的蒐集;有助於爾後對該媒體檔案的資訊再蒐集;同時確保對該媒體檔案明智的採購決策。針對媒體資訊或資料,標識資訊或資料必須具備指示性,同時爾後可用來識別或定位該媒體資訊或資料。
一旦收到選擇性標識資訊(selectively tagged information),接收設備60使用者可依自己的意願,選擇刪除分享或傳輸該媒體檔案。或者接收設備60使用者可選擇自傳輸設備70下載分享媒體檔案,並儲存到他自己的接收設備60。再則,接收設備60使用者可選擇購買分享或是傳輸的媒體檔案。依據本發明另一個實例,接收設備60可自動執行媒體檔案刪除、下載與/或購買功能。
使媒體檔案選擇性標識資訊生效(Enabling),讓接收設備使用者得以選取或口述(dictate)所收到的資訊。同時選擇性標識資訊更進一步能夠讓接收設備使用者得以特別塑造媒體檔案之特性,因而做出正確與明智的下載、分享與購買決定。最後,本發明提供接收設備使用者更高境界的媒體分享、傳輸與購買經驗。
依據本發明一個最佳實例,該實例提供一個聯合設備(combined device),該設備同時具備接收設備60與傳輸設備70的功能。該聯合設備可自傳輸設備70接收標識資訊(tagged information)、傳輸標識資訊給接收設備60,且在傳輸標識資訊給接收設備60的同時,可同步接收傳輸設備70的標識資訊。
前述討論主要置重點在分享媒體檔案與相關資訊,但是很顯然的其他應用系統也非常實用。例如遊戲環境的應用,在遊戲環境中,數個玩家可分享類似的音效經驗,例如在虛擬環境中,所有玩家或許可分享一個通訊“頻道”。此外,本發明對教育與訓練領域也有莫大助益。
雖然本發明之描述提及特定之實例,但是本發明並不限於此處所描述或圖示說明的特定實例。
10...第一設備
20...第二設備
30...第三設備
40...第四設備
50...訊號
52...訊號
60...接收設備
70...傳輸設備
80...第三再廣播設備
100...方法
110...步驟
112...步驟
114...步驟
116...步驟
118...步驟
120...步驟
圖1係依據本發明一個觀點,說明一個使用者分享媒體與相關資訊的圖解視圖。
圖2係依據本發明一個觀點,說明複數使用者自單一來源分享媒體(與資訊)的圖解視圖。
圖3與圖4係本發明複數再廣播其他實例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另一個實例示意圖,該實例說明複數廣播的情境,同時該實例也說明相異音效訊號與相關資訊可能在各個不同設備之間交通。
圖6係依據本發明一個觀點,說明一個接收設備在一個傳輸設備選擇性標識資訊的方法之示意圖。
圖7係說明圖6之傳輸設備與接收設備之間連結示意圖。
圖8係說明圖6之傳輸設備與接收設備之間一個不同連結路徑(connection pathway)示意圖。
10...第一設備
20...第二設備
30...第三設備
40...第四設備
50...訊號
52...訊號

Claims (36)

  1. 一種用於從傳輸設備傳輸後設資料到接收設備的後設資料標識方法,此標識方法包括:確認在接收設備的相關後設資料和媒體檔案的複數資料欄位是否完整;標識在接收設備的後設資料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由傳輸設備偵測後設資料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標識;及傳輸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到接收設備。
  2. 如申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建立傳輸設備與接收設備之間的一個連結。
  3. 如申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之傳輸設備與接收設備之間的連結是一種無線連結。
  4. 如申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之連結是透過一種再廣播設備,此再廣播設備被配置去建立一個與接收設備的第一連結和與傳輸設備的第二連結。
  5. 如申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係由接收設備確認在該媒體檔案已被完整接收後,該資料欄位是否被完整的執行。
  6. 如申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的方法,確認媒體檔案播放過程中資料欄位是否被完整的執行。
  7. 如申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的方法,係由傳輸設備於媒體檔案開始分享時確認資料欄位是否被完整的執行。
  8. 如申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進一步包括:產生後設資料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
  9. 如申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後設資料標識不完整的資料欄位被接收設備之執行接收設備的某位使用者的使用者介面收到。
  10. 如申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媒體檔案包括一個音效,視頻和文字資訊。
  11. 如申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確認後設資料的資料欄位是否完整,包括: 針對後設資料相關的每一複數資料欄位與至少複數標識標準其中一項標準實施比對。
  12. 如申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的方法,其中產生後設資料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包括:提供至少一個標識資料欄位(tagging data field),每一個複數資料欄位和後設資料一項複數資訊要素相關;識別至少複數後設資料相關的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為呈現或未呈現其中之一,至少複數後設資料相關的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與至少一個標識資訊欄位為同義語;擷取與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相關聯的至少複數資訊要素其中一個要素作為標籤資訊(tag data),回應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經識別為呈現(presence),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與至少一個標識資訊欄位為同義語;及向該設備請求與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相關聯的至少複數資訊要素其中一個要素,回應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經識別為未呈現(absence),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與至少一個標識資訊欄位為同義語。
  13. 如申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的方法,產生後設資料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包括:儲存媒體檔案;及提供一個指示器(indicator),該指示器對所儲存的媒體檔案必須具備指示性,該指示器為標籤資訊。
  14. 一種非短暫性設備可判讀之含有指令程式的媒體,其中該指令程式被媒體設備執行時,會引起該媒體設備去執行從傳輸設備傳輸後設資料到接收設備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該後設資料標識作業包括:確認在接收設備的相關後設資料和媒體檔案的複數資料欄位是否完整;標識在接收設備的後設資料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由傳輸設備偵測後設資料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標識;及 傳輸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到接收設備。
  15. 如申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該後設資料標識作業進一步包括:建立傳輸設備與接收設備之間的一個連結之前,接收設備先確認資料欄位是否完整。
  16. 如申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係由接收設備確認在該媒體檔案已被完整接收後,該資料欄位是否被完整的執行。
  17. 如申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確認媒體檔案播放過程中資料欄位是否被完整的執行。
  18. 如申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係由傳輸設備於媒體檔案開始分享時確認資料欄位是否被完整的執行。
  19. 如申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進一步包括:產生後設資料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
  20. 如申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後設資料標識不完整的資料欄位被接收設備之執行接收設備的某位使用者的使用者介面收到。
  21. 如申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其中所述媒體檔案包括一個音效,視頻和文字資訊。
  22. 如申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其中確認後設資料的資料欄位是否完整,包括:針對後設資料相關的每一複數資料欄位與至少複數標識標準其中一項標準實施比對。
  23. 如申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的後設資料標識作業,其中產生後設資料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包括:提供至少一個標識資料欄位(tagging data field),每一個複數資料欄位和後設資料一項複數資訊要素相關;識別至少複數後設資料相關的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為呈現或未呈現其中之一,至少複數後設資料相關的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與至少一個標識資訊欄位為同義語; 擷取與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相關聯的至少複數資訊要素其中一個要素作為標籤資訊(tag data),回應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經識別為呈現(presence),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與至少一個標識資訊欄位為同義語;及向該設備請求與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相關聯的至少複數資訊要素其中一個要素,回應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經識別為未呈現(absence),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與至少一個標識資訊欄位為同義語。
  24. 一種用於傳輸後設資料的後設資料標識系統,此系統包括:一接收設備被配置為:確認相關後設資料和媒體檔案的複數資料欄位是否完整;及標識在接收設備的後設資料不完整之資料欄位;及一傳輸設備被配置為:偵測後設資料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標識;及傳輸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到接收設備。
  25. 如申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標識系統,進一步被配置去建立傳輸設備與接收設備之間的一個連結。
  26. 如申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標識系統,其中所述之傳輸設備與接收設備之間的連結是一種無線連結。
  27. 如申專利範圍第26項所述的標識系統,其中所述之連結是透過一種再廣播設備,此再廣播設備被配置去建立一個與接收設備的第一連結和與傳輸設備的第二連結。
  28. 如申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標識系統,所述的接收設備進一步被配置去確認在該媒體檔案已被完整接收後,該資料欄位是否完整。
  29. 如申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標識系統,所述的接收設備進一步被配置去確認媒體檔案播放過程中資料欄位是否完整。
  30. 如申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的標識系統,所述的接收設備進一步被配置去確認由傳輸設備於媒體檔案開始分享時,資料欄 位是否完整。
  31. 如申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標識系統,所述的傳輸設備進一步被配置去產生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
  32. 如申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標識系統,所述的接收設備進一步被配置去標識被接收設備之執行接收設備的某位使用者的使用者介面收到之後設資料標識不完整的資料欄位。
  33. 如申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標識系統,其中所述媒體檔案包括一個音效,視頻和文字資訊。
  34. 如申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的標識系統,所述的接收設備進一步被配置去針對後設資料相關的每一複數資料欄位與至少複數標識標準其中一項標準實施比對。
  35. 如申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的標識系統,當產生後設資料標識不完整之資料欄位的相關資料時,該傳輸設備進一步被配置為:提供至少一個標識資料欄位(tagging data field),每一個複數資料欄位和後設資料一項複數資訊要素相關;識別至少複數後設資料相關的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為呈現或未呈現其中之一,至少複數後設資料相關的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與至少一個標識資訊欄位為同義語;擷取與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相關聯的至少複數資訊要素其中一個要素作為標籤資訊(tag data),回應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經識別為呈現(presence),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與至少一個標識資訊欄位為同義語;及向該設備請求與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相關聯的至少複數資訊要素其中一個要素,回應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經識別為未呈現(absence),至少複數資料欄位其中一個欄位與至少一個標識資訊欄位為同義語。
  36. 一種後設資料標識方法,包括:無線接收在第一媒體播放設備的媒體檔案和後設資料相關的媒體檔案,該後設資料包括一複數資料欄位; 確認在第一媒體播放設備收到的後設資料的資料欄位是否完整;標識在第一媒體播放設備之後設資料不完整的資料欄位;無線傳輸該標識不完整的資料欄位到第二媒體播放設備;及第一媒體播放設備收到第二媒體設備相對應的該標識不完整的資料欄位。
TW098100087A 2008-01-04 2009-01-05 媒體檔案和特定資訊的分享方法與系統 TWI42171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1/969,400 US8719272B2 (en) 2007-01-22 2008-01-04 Sharing of audio files and selected information including tagging inform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3103A TW200943103A (en) 2009-10-16
TWI421711B true TWI421711B (zh) 2014-01-01

Family

ID=408533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0087A TWI421711B (zh) 2008-01-04 2009-01-05 媒體檔案和特定資訊的分享方法與系統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719272B2 (zh)
TW (1) TWI421711B (zh)
WO (1) WO200908836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65892B2 (en) 2007-12-03 2016-10-11 Yahoo! Inc. Associating metadata with media objects using time
JP2012160004A (ja) * 2011-01-31 2012-08-23 Sony Computer Entertainment Inc 識別子付きコンテンツの提供方法およびid管理装置
US20140365486A1 (en) * 2012-09-19 2014-12-11 Cedar Point Partners, Llc Methods, system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tagging a resource
US9652532B2 (en) 2014-02-06 2017-05-16 Sr Homedics, Llc Methods for operating audio speaker systems
KR20160000355A (ko) * 2014-06-24 2016-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Ap 정보를 이용하여 다른 전자 장치를 채팅방에 초대하는 방법 및 전자 장치
US10884727B2 (en) * 2015-05-20 2021-01-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Rolling upgrade of a distributed application
US11657030B2 (en) 2020-11-16 2023-05-23 Bank Of America Corporation Multi-dimensional data tagging and reuse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4659B (en) * 2000-03-21 2004-02-01 Visionarts Inc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an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dding device
US20040267715A1 (en) * 2003-06-26 2004-12-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cessing TOC-less media content
US6973451B2 (en) * 2003-02-21 2005-12-06 Sony Corporation Medium content identif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05160B1 (en) * 1995-07-27 2003-01-07 Digimarc Corporation Connected audio and other media objects
US20030093790A1 (en) * 2000-03-28 2003-05-15 Logan James D. Audio and video program recording, editing and playback systems using metadata
US7756892B2 (en) * 2000-05-02 2010-07-13 Digimarc Corporation Using embedded data with file sharing
US20020048224A1 (en) * 1999-01-05 2002-04-25 Dygert Timothy W. Playback device having text display and communication with remote database of titles
US20020087546A1 (en) * 2000-01-31 2002-07-04 Michael Slater Apparatus,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digital photo management
US7302224B2 (en) * 2000-05-03 2007-11-27 The Directv Group, Inc.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rebroadcasting electronic content within local area network
KR100350505B1 (ko) * 2000-11-24 2002-08-29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휴대형 무선 단말기에서 음악 파일 편집 방법
US7028058B2 (en) * 2002-05-23 2006-04-11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rving metadata in an electronic image file
US7136866B2 (en) * 2002-08-15 2006-11-14 Microsoft Corporation Media identifier registry
KR100511785B1 (ko) * 2002-12-20 2005-08-31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멀티미디어 컨텐츠 기술 메타데이터 저작 시스템 및 저작방법
US7412459B1 (en) * 2003-03-25 2008-08-12 Microsoft Corporation Dynamic mobile CD music attributes database
KR101167827B1 (ko) * 2004-01-16 2012-07-26 힐크레스트 래보래토리스, 인크. 메타데이터 중개 서버 및 방법
JP4529625B2 (ja) * 2004-09-30 2010-08-25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情報表示制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KR101267912B1 (ko) * 2005-12-02 2013-05-27 에스케이커뮤니케이션즈 주식회사 인터넷 리소스에 태그 정보를 부가하여 공유 정보를제공하는 시스템, 장치, 방법 및 이를 구현할 수 있는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 기록 매체
US8321449B2 (en) * 2007-01-22 2012-11-27 Jook Inc. Media rating
US7817960B2 (en) * 2007-01-22 2010-10-19 Jook, Inc. Wireless audio sharing
US7908442B2 (en) * 2007-01-22 2011-03-15 Jook, Inc. Memory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20080177765A1 (en) * 2007-01-22 2008-07-24 Jook, Inc. Profi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20100029196A1 (en) * 2007-01-22 2010-02-04 Jook, Inc. Selective wireless communication
US9009109B2 (en) * 2007-01-22 2015-04-14 Jook, Inc. Profile exchange method and system
US7949300B2 (en) * 2007-01-22 2011-05-24 Jook, Inc. Wireless sharing of audio fil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US7904028B2 (en) * 2007-01-22 2011-03-08 Jook, Inc. Wireless communication device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74659B (en) * 2000-03-21 2004-02-01 Visionarts Inc Information providing system and identification information adding device
US6973451B2 (en) * 2003-02-21 2005-12-06 Sony Corporation Medium content identification
US20040267715A1 (en) * 2003-06-26 2004-12-30 Microsoft Corporation Processing TOC-less media cont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3103A (en) 2009-10-16
WO2009088368A1 (en) 2009-07-16
US20080177780A1 (en) 2008-07-24
US8719272B2 (en) 2014-05-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949300B2 (en) Wireless sharing of audio files and related information
TWI421711B (zh) 媒體檔案和特定資訊的分享方法與系統
US11921781B2 (en) Display apparatus, background music providing method thereof and background music providing system
TWI439156B (zh) 選擇性的無線通訊
US9129014B2 (en) Profile management method and system
US10976995B2 (en) Media sharing community
TWI408562B (zh) 媒體評等
JP2009003552A (ja) 通信端末
US8923747B2 (en) Wireless sharing of audio files and information for streamlined purchasing
CN101855850B (zh) 有效率地获得无线分享音频文件和信息
US20070287486A1 (en) Content reproduction system, content reproduction apparatus and content reproduction method
US20080242228A1 (en) Radio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wireless headphone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395423B (zh) 無線通訊裝置
JP2015222848A (ja) ステーション情報に基づく音楽再生システム、音楽再生装置およびステーション情報の引き継ぎ方法
KR20090006605A (ko) 음원 서버 및 재생 단말기를 포함하는 시스템에서 음원을재생하기 위한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