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20012B - 可旋轉之建築物結構 - Google Patents

可旋轉之建築物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20012B
TWI420012B TW095130985A TW95130985A TWI420012B TW I420012 B TWI420012 B TW I420012B TW 095130985 A TW095130985 A TW 095130985A TW 95130985 A TW95130985 A TW 95130985A TW I420012 B TWI420012 B TW I42001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building structure
floor
core
rotatable
rotatable build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51309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01295A (en
Inventor
David H Fisher
Original Assignee
Fisher Laura Mic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claimed from EP06116656A external-priority patent/EP1876307B1/en
Application filed by Fisher Laura Micol filed Critical Fisher Laura Micol
Publication of TW2008012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012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2001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20012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343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movable, separable, or collapsible parts, e.g. for transport
    • E04B1/346Rotary buildings; Buildings with rotary units, e.g. room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1/00Buildings or groups of buildings for dwelling or office purposes; General layout, e.g. modular co-ordination or staggered storeys
    • E04H1/02Dwelling houses; Buildings for temporary habitation, e.g. summer hou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9/00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 E04H9/02Buildings, groups of buildings or shelters adapted to withstand or provide protection against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e.g. war-like action, earthquake or extreme climate withstanding earthquake or sinking of ground
    • E04H9/021Bearing, supporting or connecting constru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uch build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3MACHINES OR ENGINES FOR LIQUIDS; WIND, SPRING, OR WEIGHT MOTORS; PRODUCING MECHANICAL POWER OR A REACTIVE PROPULSIVE THRUST,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03DWIND MOTORS
    • F03D9/00Adaptations of wind motors for special use; Combinations of wind motors with apparatus driven thereby; Wind motor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ation in particular locations
    • F03D9/20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 F03D9/25Wind mo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driven apparatus the apparatus being an electrical generator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LSEMICONDUCTOR DEVICES NOT COVERED BY CLASS H10
    • H01L31/00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 H01L31/04Semiconductor devices sensitive to infrared radiation, light,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of shorter wavelength or corpuscular radiation and specially adapted either for the conversion of the energy of such radiation into electrical energy or for the control of electrical energy by such radiation; Processe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manufacture or treatment thereof or of parts thereof; Details thereof adapted as photovoltaic [PV] conversion devices
    • H01L31/042PV modules or arrays of single PV cell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10Photovoltaic [PV]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10/00Integration of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in buildings
    • Y02B10/30Wind powe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50Photovoltaic [PV] energ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10/00Energy generation through renewable energy sources
    • Y02E10/70Wind energy
    • Y02E10/72Wind turbines with rotation axis in wind dir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Sustainable Energy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ndensed Matter Physics & Semiconductors (AREA)
  • Wind Motors (AREA)
  • Buildings Adapted To Withstand Abnormal External Influences (AREA)

Description

可旋轉之建築物結構 發明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靜止的結構,且特別是關於一種安裝於可原位變換位置的結構。
尤其,本發明之結構係關於具有可基於一垂直軸而旋轉之樓層單位的建築物。
發明背景
在決定一公寓的暢銷程度與經濟價值時,該公寓能否眺望良好風景的能力是一被承認的因素。然而,大多數建築物僅有限量的公寓具有高度所欲的眺望能力。一種解決此種問題的方法係藉由該建築物之原位變換位置去提供可改變的環境。基本上,可變換位置之建築物的結構被設計為具有一可旋轉地安裝在一軸上之外部圍牆;該種結構基本上被用做眺望樓塔、娛樂裝置、及/或用於提供顧客可變景觀之餐廳,但不用在公寓、飯店和相似的寓所;此種結構的實例已見於美國專利申請案編號3,905,166、6,742,308和841,468。
此些結構的限制在於他們主要不能用在多樓層公寓建築物或飯店或用在提供可選擇的360°景觀能力。其他缺點在於缺乏樓層的獨立性而降低了荷載的穩定性。
發明概要
簡而言之,本發明的本質涉及一種具有一垂直配置之中央核心的建築物結構,該中央核心具有多數水平樓層單元,在高度增加時該等多數水平樓層單元自該核心懸吊且環繞著該核心以透過該核心傳遞平均的垂直荷載。一種在對應的樓層單元中自該核心水平延伸的環狀平台用以提供接近該核心的通道。該樓層單元藉由例如馬達動力致動器、風力、水力、電磁能或其他驅動力在核心周圍獨立地配置。
參看習知,可明顯的看出本發明克服了習知技術的限制並且提供一種改良過的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
因此,總結本發明,可觀察到其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具有在此所述之全部特徵的可旋轉建築物結構,且不具任何前述之限制。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適於高樓層或低樓層建築物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獨立可旋轉的懸吊式樓層單元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該獨立可旋轉的懸吊式樓層單元可改善地震時的穩定性。
另一本發明之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等樓層單元的結構能在外形上被選擇性的改變,如此當該等樓層單元旋轉時,該建築物的外觀將能持續的改變。
又,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包含一不動平台的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該不動平台提供自樓層單元到中央核心的通道。
另外,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具有單一或多數垂直核心以支持該等樓層單元。
再者,本發明之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等樓層單元位置變換係由電腦控制並可接受命令而啟動。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具有預先製造裝潢過的樓層單元去便利建造及現場的安裝。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係提供一種具有以空氣動力學設計之樓層單元的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該等樓層單元能被改變位置以減少颶風時的風力荷載。
本發明之再一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能透過在每一單一樓層上的風壓產生能量,功能就如同”風渦輪機”般將風力荷載轉換成電力。
本發明另一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能透過在水平風渦輪機結構上的風壓產生能量,該水平風渦輪機結構係與該等樓層本身分離,且根據將風力荷載轉換成電力的風壓而旋轉。
本發明另一其他目的係提供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能透過位於每一樓層頂部之太陽嵌板來產生能量,像這種型態的建築物具有與樓層數目相同的多數天花板,該等天花板可安裝產生電力之太陽嵌板。
本發明之其他目的將部份地被顯示且在之後被提出。
就這些目的以觀,本發明依據前述目的及某些隨後才獲得的其他目的舉出關於某些元件組合及部件安排之實施例,本發明目的在此參考附件圖式可得到更詳盡的敘述,且本發明之範圍可在附加申請專利範圍中被特別地指出與顯示。
圖式簡單說明
在附圖中展示了本發明之實施例:第1圖係圖解多樓層建築物中一部分的一立體圖,其具有本發明之環繞中央核心而獨立可旋轉的樓層單元;第2圖係本發明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之一平面圖,其展示了一中央核心、一自該中央核心突出的平台和樓層單元;第3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的立體圖,其展示了自中央核心而懸吊的一樓層單元;第4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的立體圖,詳細地展示樓層單元附接至一個別用於支持該樓層單元的上面與下面的軌道;第5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的斷面圖,詳細地展示了中央核心、平台、上面軌道、下面軌道及用於變換樓層單元位置之驅動馬達;第6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之另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其展示具有處在執行位置之風力工具的樓層單元,該風力工具在樓層單元環繞該中央核心而旋轉的變換位置期間提供風力幫助;第7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之另一實施例的概示圖,其展示了具有用於支持樓層單元之軌道的一平台;第8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的立體圖,其展示由沿著一水平面對於中央核心不對稱地架置之多樓層單元所形成的一可變建築物的外觀;第9圖係展示個個分離之單獨樓層的一概示圖,當一地震之水平與垂直力不會互相交錯但會以持續方向進行循環時,該等單獨樓層特別的耐震。該樓層因此不會將力量從一樓層傳遞至另一樓層,且即使主要結構搖動,該樓層依然維持它的完整性且對抗強烈地震。
第10圖係為一概示圖,展示在建築物上之風荷載,藉由加強阻力對抗由風荷載所產生之自然運動(透過停止或減緩運動)來產生可轉變成電力之能量。
第11圖和第11A圖係為概示圖,展示一個一個相距的樓層,允許在各樓層間去具有一水平的“風渦輪機”,可獨立的運動且與該等樓層本身分離,將可由於風荷載而轉動且根據風速,製造用做建築物部分消耗的電力。
此系統由風捕捉翼(1)所製成,風捕捉翼(1)連接至一轉盤(2),該轉盤(2)環繞該建築物(3)之中央結構旋轉。風以風吹方向移動該翼(4),以強迫一旋轉運動(5)至該能以電力形式被轉換的轉盤。一旋轉的檔板(6)係透過一電腦偵測器機械式的與風對準,以避免當他們轉回呈對抗風向時,風力會去作用在該翼上。
第12圖係為概示圖,展示此種建築物具有多數天花板,如樓層的數目般,且每一天花板覆蓋有用於製造能量的太陽嵌板。
第13圖係為概示圖,展示當個別樓層的排水系統旋轉時,如同存於核心的垂直輸送管系統之排水系統溶液係為固態的。為了使一連結介於該固定輸送管和該旋轉輸送管之間,每一樓層有一連結,在此旋轉的輸送管以一種方式被插入該固定輸送管之內,該種方式為一輸送管被固定然而另一係部份的插入環繞旋轉的另一輸送管,使得清潔用水、廢水或冷氣機冷水的水流可不斷的流動。
第14圖係為概示圖,展示一種介於堅固電線與旋轉線之間的電器連結,係與在移動中之任一電器傳輸相似。
第15圖係為概示圖,展示一種個別預先製造單元的安裝過程,在有限的非專業工人和非常短的時間內沿著核心向上提升且之後機械式的安裝,製造一完成的樓層。
較佳實施例之詳細說明
現在詳細的解說各特定的圖例。已經藉由舉例的方式和以展示本發明較佳實施例為目的來強調顯示特殊處,且相信以最為有用及最容易了解本發明原理以及概念方面的敘述方式來陳述提供。在這點上,並無意圖以一種比必須知道的基礎知識更為詳盡的說法去展示本發明的各方面,敘述伴隨著圖示應可使在所屬技術領域中熟習此藝者清楚的知道本發明的數種形式如何被實際的應用。
詳細的談論第1圖,在此已經顯示一部分之多層的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10,具有一獨立可旋轉的懸吊之樓層單元12。應被了解的是本發明之結構其應用包含了高樓層及/或樓層建築物。箭頭係意圖去展示數個樓層單元12的每一樓層能以相反環狀方向旋轉或理想的能以一相同的環狀方向旋轉。該等樓層單元亦能以不同速度進行。
接下來談論第2圖,在此已經顯示一中央核心14的平面圖,較佳的以圓筒的形狀,且由強化的混凝土、結構鋼材或等同的材料所建造。一平台22接附至中央核心14或與該中央核心14整體的形成。該核心14係被設計去支持該等樓層單元12之所有工作及固定的荷載。該等樓層單元12環繞該核心14且提供均衡的荷載轉移至該核心14。該等樓層單元12能為非統一的形狀和/或相對於該中央核心14呈不對稱的架置,舉例來說,如第8圖所示,應用一平衡力去達成均衡的荷載。需被注意到這些樓層單元12之以後的排列在旋轉期間將提供可變的建築物外觀。如更進一步注意到的,該等樓層單元12能在沿著該中央核心14而增加的垂直高度中,沿著一水平面被連接去形成樓層,且以懸臂樑形式自該中央核心14被懸吊。在地震荷載的事件中,或許各個樓層單元12的自由端容易遭受移動而不會導致應力斷裂,如果各樓層為互相連結的話,則可能會產生應力斷裂。
該機械的/電的組成物如一電梯升降機16,一緊急樓梯通道18;HVAC,水供應系統,垃圾處理,電力電纜,及實 用物如電話、電腦、電視,係共同以代號20標示且包圍在中央核心14之內。應該也注意到該核心14具有一開口(未展示)可提供自該平台22至該核心14前端之通道,例如,使居住人可進入該電梯升降機16。
在第3圖更可注意到,在此較佳的實施例中,該樓層單元12係大體上為一楔形、較佳的為由結構鋼材、鋁、或上述組成所製造之開放骨架部分,然而,其他材料或許也適於利用。多數已連結的樓層單元12被設計來環繞該核心14去提供一環狀的圓周。一天花板構件21及一地板構件23為牢固的骨架部分去形成一圍牆。注意如第3圖所示之地板構件23的一部分已經被換置,係為了展示連結至該核心14之較佳圖示。該樓層單元12也具有一周邊外部的弧狀邊界牆24,最好是由一透明材料所製造,用以提供最大視覺範圍從該樓層單元12的內部和一鄰近該平台22之內部邊界牆(無展示),該平台22具有一通道穿過該內部邊界牆用以使居住者得以進入該平台22。
接下來關於該樓層單元12接附至該中央核心14的牢固性,在此具有一上面軌道26和一下面軌道28,如第3、4及5圖所示,設計用做支持該樓層單元12。關於樓層單元12之旋轉地變換位置,一滾輪軸承30被架置在一臂桿27的遠端,該臂桿27自該天花板構件21延伸。該滾輪軸承30係適合在由上面軌道26所定義之跑道32之內通行。一種安全鎖34,亦從臂桿27所延伸,在跑道32下面可定位,用以牢固該滾輪軸承30在跑道32內。另一跑道36被界定在該下面軌道28且適合去容納一驅動轉盤38。該驅動轉盤38藉由一電馬達40所啟動,該電馬達40機械式地連至該驅動轉盤38藉由一形成斜面的齒輪裝置42或藉由其他驅動力。該齒輪比例可被設計在操作說明書。該驅動馬達40也可以被電腦所操控,經由命令在選定速率上及用於置換該樓層單元12無論是順時鐘或逆時鐘之方向。
該樓層的移動無論如何可由水力或經由磁力。
雖然該樓層單元12已經被敘述當成界定一環繞該核心14之一環狀圓周,供選擇的樓層單元形狀如正方形、橢圓形、或非對稱的形狀在本發明之範圍之內,且在變換位置時提供一持續可變的建築物外觀。也應該注意到該樓層單元12之半徑大小可以改變,例如,從樓層至樓層,也因此能製造一可變的建築物外觀。除此之外,該外部的邊界牆24能依空氣動力學來設計並且可選擇性的定位用以減少風荷載,尤其是在有颶風期間。
去應用預先製造的樓層單元12亦在本發明之範圍之內,其具有個別的單元,包含一工廠-裝潢過的公寓內部、一飯店房間、一辦公室空間、分隔牆、地板、機械裝備、HVAC、排水聯繫、電氣聯繫,諸如此類等。
在一替代的實施例中,其中相同的元件標號被用來標示與前述實施例中相同的部位但在標號字尾加上“a”,如一樓層單元12a以此處所敘述的方式連接至一中央核心14a(參見第6圖)。在這實施例中,一展示的風力工具46被展開用以提供風力幫助至前述之驅動馬達。該風力工具46由一鉸鏈連接至一軸50之平面翼片48所組成,且該軸50係架置至在該樓層單元12之邊界牆24a上。該翼片48可被遙控及/或直接啟動來展開,從一儲藏在該樓層單元12a中之收回模式進入一運作模式。當翼片48在完全展開的狀態時,一桿提供一旋轉上的限制去停止該翼片48更進一步地旋轉。該風力工具46可替代性地被用作電力產生上,例如,用於將一備用電池充電。
去使用該風荷載在每單一樓層之外側上當成動力也在本發明之範圍之內,該動力將可產生能量去用作該建築物本身的電力消耗。
每個單一樓層的旋轉將由住戶或該建築物管理部門所決定,且將透過該建築物的電力系統來達成,然而當風吹且傾向去旋轉該建築物中之每個單一樓層時,該樓層之經監控的旋轉(停止或減速這類風力)產生阻力對抗該風荷載之自然力也因此產生可被轉換成電力用做該建築物消耗之部分能量。
此外,如第11A圖所示,該等單獨樓層與其他樓層相距,容許在各樓層間具有一水平的“風渦輪機”,可獨立的運動且與該等樓層本身分離。該“風渦輪機”將可由於風荷載而轉動且根據風速,製造用做建築物部分消耗的電力。
另外,如第12圖所示,這類建築物具有多數天花板,如樓層的數目般,且每一天花板覆蓋有用於製造能量的太陽嵌板。
在另一替代的實施例中,如第7圖中所示,其中相同的元件標號被用來標示與前述實施例中相同的部位但在標號字尾加上“b”,如一樓層單元12b藉由一張力電纜或鋼支柱26b連接至一中央核心14b。一可滑動的錨狀軸承30b係接附在該支柱26b之遠端。該錨狀軸承30b被包含在一狹縫32b之中。該狹縫32b在一水平面上環繞該中央核心14b之圓周延伸。該支柱26b被設計來支持該樓層單元12b。一改良過的平台22b在該樓層單元12b之一部分之下突出,在那裡去提供額外的支持並更包含一架置在一軌道(未展示)上之滾輪軸承38b或等同的滑動裝置,用以允許該樓層單元12b沿著該平台22b變換位置。
應該另明顯的注意到,舉例來說,如第1圖中所示,與傳統相互連結的樓層相比,因為該等獨立的樓層單元12在每一樓層係相互分離,任一地震力透過該中央核心14傳遞可被吸收,也因此較不可能使該等樓層單元12遭受到應力破壞。同時以空氣動力學設計和可變換位置的該等樓層單元12之邊界牆24,以及介於個別樓層單元12之水平層的開放空間,與傳統的垂直牆結構相比,實際的減少了加諸於上的風荷載。
由此可見在此提供了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達成了本發明之各種不同目的,並且非常適合去滿足實際使用的情況。
因為各種可能的實施例可由本發明所產生或者由上述所示範之實施例經修飾過後產生,可以知道其所展示及敘述之所有物質伴隨著圖示可當成範例被闡述但並不當成是一種限定。
10...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
12...樓層單元
12a...樓層單元
12b...樓層單元
14...中央核心
14a...中央核心
14b...中央核心
16...電梯升降機
18...緊急樓梯通道
20...共同標示
21...天花板構件
22...平台
22b...平台
23...地板構件
24...邊界牆
24a...邊界牆
26‧‧‧上面軌道
26b‧‧‧張力電纜或鋼支柱
27‧‧‧臂桿
28‧‧‧下面軌道
30‧‧‧滾輪軸承
30b‧‧‧錨狀軸承
32‧‧‧跑道
32b‧‧‧狹縫
34‧‧‧安全鎖
36‧‧‧跑道
38‧‧‧驅動轉盤
38b‧‧‧滾輪軸承
40‧‧‧電馬達、驅動馬達
42‧‧‧齒輪裝置
46‧‧‧風力工具
48‧‧‧翼片
50‧‧‧軸
第1圖係圖解多樓層建築物中一部分的一立體圖,其具有本發明之環繞中央核心而獨立可旋轉的樓層單元;第2圖係本發明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之一平面圖,其展示了一中央核心、一自該中央核心突出的平台和樓層單元;第3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的立體圖,其展示了自中央核心而懸吊的一樓層單元;第4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的立體圖,詳細地展示樓層單元附接至一個別用於支持該樓層單元的上面與下面的軌道;第5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的斷面圖,詳細地展示了中央核心、平台、上面軌道、下面軌道及用於變換樓層單元位置之驅動馬達;第6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之另一實施例的正視圖,其展示具有處在執行位置之風力工具的樓層單元,該風力工具在樓層單元環繞該中央核心而旋轉的變換位置期間提供風力幫助;第7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之另一實施例的概示圖,其展示了具有用於支持樓層單元之軌道的一平台;第8圖係本發明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的立體圖,其展示由沿著一水平面對於中央核心不對稱地架置之多樓層單元所形成的一可變建築物的外觀;第9圖係展示個個分離之單獨樓層的一概示圖,當一地震之水平與垂直力不會互相交錯但會以持續方向進行循環時,該等單獨樓層特別的耐震。該樓層因此不會將力量從一樓層傳遞至另一樓層,且即使主要結構搖動,該樓層依然維持它的完整性且對抗強烈地震。
第10圖係為一概示圖,展示在建築物上之風荷載,藉由加強阻力對抗由風荷載所產生之自然運動(透過停止或減緩運動)來產生可轉變成電力之能量。
第11圖和第11A圖係為概示圖,展示一個一個相距的樓層,允許在各樓層間去具有一水平的“風渦輪機”,可獨立的運動且與該等樓層本身分離,將可由於風荷載而轉動且根據風速,製造用做建築物部分消耗的電力。此系統由風捕捉翼所組成(1)連接至一轉盤(2)環繞該建築物之中央結構旋轉(3)風以風吹方向移動該翼(4)強迫一旋轉地運動(5)至該能以電力形式被轉換的轉盤。一旋轉的檔板(6)係透過一電腦偵測器機械式的與風排成直線,為了避免風力會去作用在該翼上,當他們轉回呈對抗風向時。
第12圖係為概示圖,展示此種建築物具有多數天花板,如樓層的數目般,且每一天花板覆蓋有用於製造能量的太陽嵌板。
第13圖係為概示圖,展示當個別樓層的排水系統旋轉時,如同存於核心的垂直輸送管系統之排水系統溶液係為固態的。為了使一連結介於該固定輸送管和該旋轉輸送管之間,每一樓層有一連結,在此旋轉的輸送管以一種方式被插入該固定輸送管之內,該種方式為一輸送管被固定然而另一係部份的插入環繞旋轉的另一輸送管,使得清潔用水、廢水或冷氣機冷水的水流可不斷的流動。
第14圖係為概示圖,展示一種介於堅固電線與旋轉線之間的電器連結,係與在移動中之任一電器傳輸相似。
第15圖係為概示圖,展示一種個別預先製造單元的安裝過程,在有限的非專業工人和非常短的時間內沿著核心向上提升且之後機械式的安裝,製造一完成的樓層。
10...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
12...樓層單元

Claims (29)

  1. 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包含至少一中央核心,至少一可接附至該中央核心的樓層單元,該樓層單元係適於以該中央核心為中心而可旋轉的變換位置,一自該中央核心水平延伸的環狀平台,該平台提供自該樓層單元進入該中央核心的通道,其中該中央核心包含一上部和一下部軌道,該等軌道係適於懸吊式地容納該樓層單元,該樓層單元更可沿著該等軌道變換位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多數的樓層單元在中央核心周圍界定出一環形圓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包含多層的樓層單元,每一層之樓層單元係可獨立的變換位置。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環狀平台提供自該中央核心可進入該樓層單元之通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多層之樓層單元係結構上分離,用於抵抗地震的荷載。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等樓層單元在中央核心周圍界定一非環形圓周,係用於在旋轉變換位置期間提供一可變的外觀。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等樓層單元係藉由一驅動力可旋轉地變換位置。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等樓層單元包含一可展開的風向工具,用以提供一輔助的動力來源。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包含多數垂直核心。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至少一樓層單元裝備有太陽嵌板。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一風能發電器係設置在該中央核心。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風能發電器係旋轉地架置在至少兩個樓層單元之間。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風能發電器係架置在每個樓層單元之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風能發電器包含拱式鏟狀物漿葉,用以截斷風去產生單一風向的旋轉力。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每一樓層單元係裝備有太陽嵌板。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建築物結構,無論可否旋轉,其中個個樓層相距,可容許在每一樓層之間具有一可獨立運動且與樓層本身分離之水平的風渦輪機,將可由於風荷載和根據風速而轉動,產生用做建築物部分消耗之電力。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以固定於該核心且部份地開啟所有環繞通道之一超環面輸送管,以及固定於該能在開端內部滑動之可變換位置樓層且適於密封之一輸送管,來實現輸送管相互連接於可變換位置的樓層與該固定核心之間。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更包括電氣連接於該等樓層單元與該中央核心之間。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建築物結構,無論可否旋轉,其中該等樓層係為預先製造之模件構件,沿著核心向上提升且之後機械式的一個接著一個安裝並固定在核心上,去製造該完整樓層。
  20. 一種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包含至少一垂直核心,自該垂直核心並環繞該垂直核心懸吊的多數樓層單元,該等樓層單元沿著相當於樓高的該核心在垂直增加時可進行定位,一固定連接至該垂直核心之環狀平台,該平台相當於各別的樓層單元且可自該等樓層單元進入,該核心更具有一從該平台至該核心內部之通道,其中該等樓層單元界定一周圍的邊界牆,該牆係以空氣動力學設計且可選擇性的再定位,用於減少風力荷載的影響。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核心內部包含至少一電梯升降機和一樓梯走道。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等樓層單元自架置於該核心之至少一軌道而懸吊且包含一用於與該軌道組件合作的交互作用之滾軸支承係為了將該樓層單位旋轉的變換位置。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樓層單元包含一驅動機制,用以相對該核心來變換該樓層單元之位置。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更包含 一自該樓層單元可展開的風力工具,用以提供風產生的動力。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平台在下面延伸且部分地支持該等樓層單元。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介於該平台與該等樓層單元之界面包含滑動裝置,用以使該樓層單元沿著該平台變換位置。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等樓層單元沿著一水平面被連接,該水平面係相對於該中央核心在沿著該中央核心所選定的高度下。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0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該等樓層單元沿著相對於該中央核心呈一水平面進行不對稱性的設置。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可旋轉的建築物結構,其中對抗該等樓層上之風力荷載的阻力能被轉換去產生電力。
TW095130985A 2006-06-17 2006-08-23 可旋轉之建築物結構 TWI42001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AE43706 2006-06-17
EP06116656A EP1876307B1 (en) 2006-07-05 2006-07-05 Rotatable building structur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01295A TW200801295A (en) 2008-01-01
TWI420012B true TWI420012B (zh) 2013-12-21

Family

ID=391380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5130985A TWI420012B (zh) 2006-06-17 2006-08-23 可旋轉之建築物結構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KR (2) KR20070120004A (zh)
BR (1) BRPI0705490A (zh)
EG (1) EG25789A (zh)
MX (1) MX2007007938A (zh)
TW (1) TWI42001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8332B (zh) * 2011-12-30 2013-11-20 张维中 一种抗冲击防火浮动式可旋转立体生态建筑
CN106760139B (zh) * 2016-11-30 2023-09-22 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 一种外贴式模块化建筑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KR200487816Y1 (ko) * 2016-12-15 2018-11-07 김도훈 지상 및 지하의 복합 건축 구조를 갖는 컨테이너 장치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18203A1 (de) * 1973-04-11 1974-10-24 Jakob Luebbers Turmhaus mit drehbaren wohnungen
US20030035725A1 (en) * 2001-08-13 2003-02-20 Yevgeniya Sosonkina Wind power plant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318203A1 (de) * 1973-04-11 1974-10-24 Jakob Luebbers Turmhaus mit drehbaren wohnungen
US20030035725A1 (en) * 2001-08-13 2003-02-20 Yevgeniya Sosonkina Wind power pla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MX2007007938A (es) 2008-02-21
EG25789A (en) 2012-07-30
TW200801295A (en) 2008-01-01
KR20070120004A (ko) 2007-12-21
BRPI0705490A (pt) 2008-05-27
KR20070120005A (ko) 2007-12-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2654752C (en) Rotatable building structure
CN101131001B (zh) 可旋转的建筑结构
CN206513037U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墙板位置调整装置
WO2007134411A1 (en) Column borne building onstruction
TWI420012B (zh) 可旋轉之建築物結構
CN110371823B (zh) 适用于装配式外加电梯施工的自提升吊装设备及施工方法
US20060230691A1 (en) Rotatable building structure
Weismantle et al. Burj Dubai: an architectural technical design case study
JP5230086B2 (ja) 回転可能な建築物構造
WO2016109615A1 (en) System for a tilting amusement ride
AU2006203654A1 (en) Rotatable building structure
CN206971514U (zh) 基于劲性环梁的大跨度薄壁平面拱桁架屋盖
CN102936923A (zh) 结构整体旋转建筑
WO2022181728A1 (ja) 昇降式シェルター住宅
US11473293B2 (en) Building structure with independently cantilevered stories
CN102936922A (zh) 围护结构旋转建筑
CN201289320Y (zh) 冷却塔悬挂的金属卷帘防冻门
JP2009293470A (ja) 建築物
BRPI0712827A2 (pt) estrutura de prÉdio rotativa
Smith Current technologies and trends of retractable roofs
Cowan Strata SE1, London–propelling sustainable regeneration
WO2015071788A1 (en) Multi-windmill
Scarangello et al. A Statement in Steel: The New York Times Building
RU2057858C1 (ru) Подвижное строение
DE102005008843A1 (de) Schwenkende Windhaube für Höhenba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