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9139B - 側邊式光源模組 - Google Patents

側邊式光源模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9139B
TWI419139B TW099137279A TW99137279A TWI419139B TW I419139 B TWI419139 B TW I419139B TW 099137279 A TW099137279 A TW 099137279A TW 99137279 A TW99137279 A TW 99137279A TW I419139 B TWI419139 B TW I4191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gion
light source
luminance value
guide plat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37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8174A (en
Inventor
Ming Lung Chen
Hao Chung Hsu
Wen Chieh Liu
Chih Yu Yang
Original Assignee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 Op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Au Op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099137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9139B/zh
Priority to US13/023,465 priority patent/US8511880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2181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81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9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913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66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characterised by the light source being coupled to the light guide
    • G02B6/0068Arrangements of plural sources, e.g. multi-colour light sourc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6/00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 G02B6/000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 G02B6/0011Light guides; Structural details of arrangements comprising light guides and other optical elements, e.g. couplings specially adapted for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 light guides being planar or of plate-like form
    • G02B6/0075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 G02B6/0076Stacked arrangements of multiple light guides of the same or different cross-sectional area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側邊式光源模組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側邊式光源模組,且特別是關於一種用於液晶顯示器之側邊式光源模組。
由於液晶顯示面板並不具有發光的功能,故在液晶顯示面板下方必須配置一背光模組(backlight module)以提供一面光源,以使液晶顯示面板能達到顯示的目的。一般來說,背光模組可分為側邊式背光模組與直下式背光模組。
隨著液晶顯示器逐漸朝向大尺寸的趨勢發展,目前已經有人將直下式背光模組切割成M*N個區塊,並且依據每一區塊的影像內容,而對每一區塊所對應的背光源亮度進行調整,即區域點亮(local dimming)技術,以提高畫面的對比度(contrast ratio)。
然而,目前採用區域點亮技術之直下式背光模組所存在的缺點是單一區域的輝度(brightness)的下降低度不足,因而使得顯示面板所顯示的影像邊緣不夠平滑。如要解決上述問題,一般都是提高直下式背光模組之分區區域數目。但是,提高分區區域數目會使成本提高,也會增加背光模組的驅動複雜度。
本發明提供一種側邊式光源模組,其可以解決直下式背光模組之分區域點亮技術會有影像邊緣不夠平滑之問題。
本發明提出一種側邊式光源模組,其具有出光面,且所述出光面具有至少一個中間出光區域以及至少一個邊緣出光區域,此側邊式光源模組包括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以及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產生的光線從中間出光區域出光。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與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彼此堆疊在一起,且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產生的光線從邊緣出光區域出光。當所述中間出光區域為具有輝度值為L1之發亮區時,鄰近此發光區的邊緣出光區為漏光區,所述漏光區的預設輝度值為L2,則所述漏光區的補償輝度值(L2’)滿足L2’=L2-(L1×k1×R1),其中0≦k1≦1,且20%≦R1≦60%。當邊緣出光區域為具有輝度值為L3之發亮區時,鄰近發光區的中間出光區為漏光區,所述漏光區的預設輝度值為L4,則所述漏光區的補償輝度值(L4’)滿足L4’=L4-(L3×k2×R2),其中0≦k2≦1,且10%≦R2≦50%。
本發明另提出一種側邊式光源模組,其具有出光面,且出光面具有多個出光區域,所述側邊式光源模組包括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以及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與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彼此堆疊在一起。當出發區域之其中之一為具有輝度值為L5之發亮區時,鄰接發亮區的出光區域為第一漏光區,且所述第一漏光區的預設輝度值為L6,則第一漏光區的補償輝度值(L6’)滿足L6’=L5×R3,其中30%≦R3≦80%。另外,鄰接上述第一漏光區的出光區域為第二漏光區,第二漏光區的預設輝度值為L7,且第二漏光區的補償輝度值L7’=L5×R4,其中10%≦R4≦50%。倘若第二漏光區的補償輝度值(L7’)大於預設輝度值(L7),則第二漏光區以補償輝度值(L7’)為目標輝度值。倘若第二漏光區的補償輝度值(L7’)小於預設輝度值(L7),則第二漏光區以預設輝度值(L7)為目標輝度值。
基於上述,本發明採用多個側邊式光源裝置堆疊以形成分區域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特別是,本發明對於側邊式光源模組之各區域進行輝度補償,以使影像邊緣更為平滑,進而提高動態畫面之順暢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示意圖。圖2A是圖1之側邊式光源模組中的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的示意圖。圖2B是圖1之側邊式光源模組中的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的示意圖。請同時參照圖1、圖2A以及圖2B,本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10具有出光面50,且所述出光面50具有至少一個中間出光區域30以及至少一個邊緣出光區域20。
上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10包括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以及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且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與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彼此堆疊在一起。換言之,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可以是疊在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上,或者是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是疊在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上。根據一較佳實施例,側邊式光源模組10可進一步設置光學膜80在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以及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之間、上方或下方。
更詳細來說,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包括第一導光板102以及多個第一光源104。第一導光板102具有多個側表面,其包括長邊側表面102a以及短邊側表面102b。第一導光板102之材質可為透明壓克力或是其他合適的導光材料。第一光源104是設置在第一導光板102的至少一側表面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一光源104是設置在第一導光板102的相對向的兩個側表面,較佳的是設置在長邊側表面102a上。第一光源104可以是發光二極體(LED)光源或是其他的發光光源。
特別是,第一光源104的光線在射入第一導光板102之後,是從側邊式光源模組10之中間出光區域30出光。值得一提的是,使第一光源104的光線從側邊式光源模組10之中間出光區域30出光之方法例如是在第一導光板102中之特定位置製作微結構(未繪示)。當第一光源104之光線在射入第一導光板102之後會先以全反射的方式傳遞,直到光線射在上述微結構上時,所述微結構將破壞上述光線之全反射機制而射出第一導光板102,如此便可使光線從特定區域(中間出光區域30)出光。根據本實施例,設置在第一導光板102之一側邊102a處之第一光源104是從其中一中間出光區域30出光,而設置在第一導光板102之另一側邊102a處之第一光源104是從另一中間出光區域30出光。此外,每一中間出光區域30具有多個出光區域70,且每一個出光區域70是對應一個第一光源104。換言之,每一個第一光源104所射出的光線會在對應的一個出光區域70出光。
類似地,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包括第二導光板202以及多個第二光源204。第二導光板202具有多個側表面,其包括長邊側表面202a以及短邊側表面202b。第二導光板202之材質可為透明壓克力或是其他合適的導光材料。第二光源204是設置在第二導光板202的至少一側表面上。在本實施例中,第二光源204是設置在第二導光板202的相對向的兩個側表面,較佳的是設置在長邊側表面202a上。第二光源204可以是發光二極體(LED)光源或是其他的發光光源。
特別是,第二光源204的光線在射入第二導光板202之後,是從側邊式光源模組10之邊緣出光區域20出光。同樣地,使第二光源204的光線從側邊式光源模組10之邊緣出光區域20出光之方法例如是在第二導光板202中之特定位置製作微結構(未繪示)。當第二光源204之光線在射入第二導光板202之後會先以全反射的方式傳遞,直到光線射在上述微結構上時,所述微結構將破壞上述光線之全反射機制而射出第二導光板202,如此便可使光線從特定區域(邊緣出光區域20)出光。根據本實施例,設置在第二導光板202之一側邊202a處之第二光源204是從其中一邊緣出光區域20出光,而設置在第二導光板202之另一側邊202a處之第二光源204是從另一邊緣出光區域20出光。此外,每一邊緣出光區域20具有多個出光區域60,且每一個出光區域60是對應一個第二光源204。換言之,每一個第二光源204所射出的光線會在對應的一個出光區域60出光。
本發明不限中間出光區域30以及邊緣出光區域20的數目,其與光源模組中所堆疊的側邊式光源裝置的數目有關,也與設置在導光板側邊處之光源有關。本發明也不限制第一光源104以及第二光源204的數目。實際上,第一光源104以及第二光源204的數目與光源模組(或顯示面板)的尺寸、與光源模組之分區域數目以及其他相關因素有關。此外,出光區域60,70的數目與第一光源104以及第二光源204的數目有關。
承上所述,本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可實現分區域點亮之目的。特別是,本發明是採用側邊式光源模組進行分區點亮,光源所產生的光線都是經過導光板之導光之後才出光。而傳統分區點亮之直下式被光模組是藉由控制每一區域之LED光源的開啟與關閉來達到分區點亮目的,因而其每一區域與鄰近區域之輝度差異較為明顯。因此,相較於傳統分區點亮之直下式被光模組來說,本發明之側邊式光源模組能使顯示面板之影像邊緣較為平滑。
一般來說,上述分區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在運作時,光線所行經之處可能會有漏光的情形,而導致該處對比下降。另外,在進行分區點亮時,點亮區(又稱為發亮區)的光線也有可能會漏光到鄰近的區域,而使漏光區的對比下降。因此,為了使本實施例之分區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具有更佳的對比並且提高動態影像的順暢度,本實施例更進一步對所述分區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進行輝度補償,如下所述。
圖3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發亮區以及漏光區的示意圖。請參照圖3,其為圖1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上視示意圖。為了清楚說明本實施例,在圖3中之第一光源104與第二光源204是繪示成兩列形式,但實際上,第一光源104與第二光源204兩者是上下堆疊在一起。當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之其中一第一光源104所產生的光線(如箭頭所示)射入第一導光板102之後,所述光線會從中間出光區域30中的其中一個出光區域70出光,其中此出光區域70在此定義為具有輝度值L1之發亮區302。此時,第一光源104在行經邊緣出光區域20中的出光區域60時會在該處產生漏光。所述出光區域60在此定義為漏光區304。
倘若上述漏光區304原先的預設輝度值為L2,然第一光源104在行經該處時的漏光將會貢獻邊緣出光區域20中的出光區域60(漏光區304)一定程度的輝度。因此,本實施例對所述出光區域60(漏光區304)之輝度進行補償, 也就是調整漏光區304之輝度,以使此出光區域60(漏光區304)之補償輝度值L2’接近目標輝度值。上述補償方式為:L2’=L2-(L1×k1×R1)
0<k1≦1
20%≦R1≦60%
換言之,本實施例之補償方式是將此邊緣出光區域20中的出光區域60(漏光區304)原先的預設輝度值(L2)扣除漏光輝度,並以此補償輝度值(L2’)作為此邊緣出光區域20中的出光區域60(漏光區304)的目標輝度值。如此,便可以使所述分區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具有較佳的輝度分佈,進而提高影像邊緣的平滑度以及提高動態影像的順暢度。
圖4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發亮區以及漏光區的示意圖。請參照圖4,其為圖1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上視示意圖。當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之其中一第二光源204所產生的光線(如箭頭所示)射入第二導光板202之後,光線會從邊緣出光區域20之其中一個出光區域60出光,其中此出光區域60在此定義為具有輝度值L3的發亮區402。此時,發亮區402會有些許往鄰近的中間出光區域30(出光區域70)的漏光。所述出光區域70在此定義為漏光區404。
倘若上述漏光區404原先的預設輝度值為L4,然發亮區402之漏光將會貢獻此中間出光區域30中的出光區域 70(漏光區404)一定程度的輝度。因此,本實施例對所述漏光區404之輝度進行補償,也就是調整漏光區404之輝度,以使此中間出光區域30中的出光區域70(漏光區404)之補償輝度值L4接近目標輝度值。上述補償方式為:L4’=L4-(L3×k2×R2)
0<k2≦1
10%≦R2≦50%
換言之,本實施例之補償方式是將此中間出光區域30中的出光區域70(漏光區404)原先的預設輝度值(L4)扣除漏光輝度,以此補償輝度值(L4’)作為此中間出光區域30中的出光區域70(漏光區404)之目標輝度值。如此,便可以使所述分區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具有較佳的輝度分佈,進而提高影像邊緣的平滑度以及提高動態影像的順暢度。
圖5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驅動對比與實際對比的關係圖。請參照圖5,圖5之橫軸表示區域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之原始驅動對比,縱軸表示分區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之前後相鄰區域之實際對比。由圖5可知,原始驅動對比(橫軸)以及前後相鄰區域之實際對比(縱軸)之間並非線性關係。這主要是因為前後相鄰區域會有漏光的問題導致。
因此,本實施例採用上述圖3以及圖4所示之補償方法,即將漏光區的輝度作對應的補償或調整。如此一來,可以本實施例之分區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具有較佳的輝度分佈,進而提高影像邊緣的平滑度以及提高動態影像的順暢度。
在上述圖3以及圖4之實施例中,其輝度補償都是針對沿著第一光源104/第二光源204之前進方向(或稱為光源之主要出光路徑)的相鄰出光區域進行補償。然,本發明亦提供對於沿著第一光源104/第二光源204之排列方向的相鄰出光區域進行補償之方法,如下說明。
圖6與圖7分別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發亮區以及第一及第二漏光區的示意圖。請參照圖6,其為圖1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上視示意圖。此側邊式光源模組具有至少一個中間出光區域30以及至少一個邊緣出光區域20。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所產生的光線從中間出光區域30出光,且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之每一第一光源104所射出的光線會在對應的一個出光區域70出光。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所產生的光線從邊緣出光區域20出光,且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之每一第二光源204所射出的光線會在對應的一個出光區域60出光。
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100之第一光源104所產生的光線(如箭頭所示)射入第一導光板102之後,會從中間出光區域30之其中一個出光區域70出光,在本實施例中,此中間出光區域30之出光區域70較佳係為該中間出光區域30輝度值最大之出光區域,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當中間出光區域30之其中一個出光區域70為具有輝度值L5之發亮區702時,發亮區702會有些許往兩側出光區域70的漏光,在此將漏光的出光區域60定義為第一漏光區704。
倘若上述第一漏光區704原先的預設輝度值為L6,因發亮區702之漏光將會貢獻此出光區域70(第一漏光區704)一定程度的輝度。因此,本實施例對所述第一漏光區704之輝度進行補償,也就是調整第一漏光區704之輝度,以使此出光區域70(第一漏光區704)之補償輝度值L6’接近目標輝度值。上述補償方式為:
L6’=L5×R3
30%≦R3≦80%
此外,發亮區702有可能進一步往第一漏光區704側邊的出光區域70漏光,在此將位於第一漏光區604側邊的出光區域70定義為第二漏光區706。倘若上述第二漏光區706原先的預設輝度值為L7,發亮區702之漏光也有可能會貢獻此出光區域70(第二漏光區706)某些程度的輝度。因此,本實施例對所述第二漏光區706之輝度進行補償,也就是調整第二漏光區706之輝度,以使此出光區域70(第二漏光區706)之補償輝度值L7’接近目標輝度值。上述補償方式為:第二漏光區706的補償輝度值L7’=L5×R4,其中10%≦R4≦50%;倘若第二漏光區706的補償輝度值(L7’)大於預設輝度值(L7),則第二漏光區706以補償輝度值(L7’)作為其目標輝度值;倘若第二漏光區706的補償輝度值(L7’)小於預設輝度值(L7),則第二漏光區706以預設輝度值(L7)作為其目標輝度值。
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針對第一漏光區704,其補償方式是將發光區702的輝度值(L5)乘上特定補償比例(30%~80%),以此補償輝度值(L6’)作為此出光區域70(第一漏光區704)之目標輝度值。
另外,針對第二漏光區706,其補償方式是將發光區702的輝度值(L5)乘上特定補償比例(10%~50%)以作為此出光區域70(第二漏光區706)之補償輝度值(L6’)。特別是,若第二漏光區706的補償輝度值(L7’)大於預設輝度值(L7),則進行上述補償。若第二漏光區706的補償輝度值(L7’)小於預設輝度值(L7),則不進行補償。
接著,請參照圖7,當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200之第二光源204所產生的光線(如箭頭所示)射入第二導光板202之後,會從邊緣出光區域20之其中一個出光區域60出光,其中此邊緣出光區域20之出光區域60在此定義為具有輝度值L5之發亮區602。在本實施例中,此邊緣出光區域20之出光區域60較佳係為該邊緣出光區域20輝度值最大之出光區域,但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此時,發亮區602會有些許往兩側出光區域60的漏光,在此將有漏光的出光區域60定義為第一漏光區604。
倘若上述第一漏光區604原先的預設輝度值為L6,然因發亮區602之漏光將會貢獻此出光區域60(第一漏光區604)一定程度的輝度。因此,本實施例對所述第一漏光區604之輝度進行補償,也就是調整第一漏光區604之輝度,以使此出光區域60(第一漏光區604)之補償輝度值L6’接近目標輝度值。上述補償方式為:
L6’=L5×R3
30%≦R3≦80%
此外,發亮區602有可能進一步往第一漏光區604側邊的出光區域60漏光。在此,將位於第一漏光區604側邊的出光區域60定義為第二漏光區606。倘若上述第二漏光區606原先的預設輝度值為L7,而發亮區602之漏光將可能會貢獻此出光區域60(第二漏光區606)特定程度的輝度。因此,本實施例對所述第二漏光區606之輝度進行補償,也就是調整第二漏光區606之輝度,以使此出光區域60(第二漏光區606)之補償輝度值L7’接近目標輝度值。上述補償方式為:第二漏光區606的補償輝度值L7’=L5×R4,其中10%≦R4≦50%;倘若第二漏光區606的補償輝度值(L7’)大於預設輝度值(L7),則第二漏光區606以補償輝度值(L7’)作為其目標輝度值;倘若第二漏光區606的補償輝度值(L7’)小於預設輝度值(L7),則第二漏光區606以預設輝度值(L7)作為其目標輝度值。
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針對第一漏光區604,其補償方式是將發光區602的輝度值(L5)乘上特定補償比例(30%~80%),以此補償輝度值(L6’)作為此出光區域60(第一漏光區604)之目標輝度值。
另外,針對第二漏光區606,其補償方式是將發光區602的輝度值(L5)乘上特定補償比例(10%~50%)以作為此出光區域60(第二漏光區606)之補償輝度值(L6’)。特別是,若第二漏光區606的補償輝度值(L7’)大於預設輝度值(L7),則進行上述補償。若第二漏光區606的補償輝度值(L7’)小於預設輝度值(L7),則不進行補償。
如此,便可以使所述分區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具有較佳的輝度分佈,進而提高影像邊緣的平滑度以及提高動態影像的順暢度。
在上述圖3以及圖4之實施例中,其輝度補償是針對沿著第一光源104/第二光源204之前進方向的相鄰出光區域進行補償。在上述圖6以及圖7之實施例中,其輝度補償是針對沿著第一光源104/第二光源204之排列方向的相鄰出光區域進行補償。而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其是結合圖3以及圖4之實施例以及圖6以及圖7之實施例,也就是既對沿著第一光源104/第二光源204之前進方向的相鄰出光區域進行補償,也對沿著第一光源104/第二光源204之排列方向的相鄰出光區域進行補償。
綜上所述,本發明採用多個側邊式光源裝置堆疊以形成分區域點亮之側邊式光源模組,並且對所述側邊式光源模組之各區域進行輝度補償,以使影像邊緣更為平滑,進而提高動態畫面之順暢度。採用本發明分區點亮之側邊式光源裝置之顯示器相較於採用分區點亮之直下式光源裝置之顯示器來說,其所呈現之影像具有更佳的顯示品質。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側邊式光源模組
20‧‧‧邊緣出光區
30‧‧‧中間出光區
50‧‧‧出光面
60,70‧‧‧出光區域
100,200‧‧‧側邊式光源裝置
102,202‧‧‧導光板
102a,102b,202a,202b‧‧‧側表面
104,204‧‧‧光源
302,402,602,702‧‧‧發亮區
304,404,604,606,704,706‧‧‧漏光區
圖1是根據本發明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示意圖。
圖2A是圖1之側邊式光源模組中的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的示意圖。
圖2B是圖1之側邊式光源模組中的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的示意圖。
圖3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發亮區以及漏光區的示意圖。
圖4是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發亮區以及漏光區的示意圖。
圖5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驅動對比與實際對比的關係圖。
圖6是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發亮區以及第一及第二漏光區的示意圖。
圖7是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側邊式光源模組的發亮區以及第一及第二漏光區的示意圖。
10...側邊式光源模組
20...邊緣出光區
30...中間出光區
50...出光面
60,70...出光區域
80...光學膜
100,200...側邊式光源裝置
102,202...導光板
104,204...光源

Claims (12)

  1. 一種側邊式光源模組,其具有一出光面,且該出光面具有至少一個中間出光區域以及至少一個邊緣出光區域,該側邊式光源模組包括:一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其產生的光線從該中間出光區域出光;以及一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其與該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彼此堆疊在一起,且該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產生的光線從該邊緣出光區域出光,其中當該中間出光區域為具有輝度值為L1之一發亮區時,鄰近該發光區的該邊緣出光區為一漏光區,該漏光區的一預設輝度值為L2,則該漏光區的一補償輝度值(L2’)滿足L2’=L2-(L1×k1×R1),其中L1×k1×R1為第一漏光輝度,k1為第一補償比值,R1為第一補償比例,0<k1≦1,且20%≦R1≦60%,當該邊緣出光區域為具有輝度值為L3之一發亮區時,鄰近該發光區的該中間出光區為一漏光區,該漏光區的一預設輝度值為L4,則該漏光區的一補償輝度值(L4’)滿足L4,=L4-(L3×k2×R2),其中L3×k2×R2為第二漏光輝度,k2為第二補償比值,R2為第二補償比例,0<k2≦1,且10%≦R2≦50%。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包括:一第一導光板,其具有多個側表面;以及 多個第一光源,設置在該第一導光板的至少一側表面上,且該些第一光源的光線射入第一導光板之後從該中間出光區域出光。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些第一光源設置在該第一導光板的相對向的兩個側表面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包括:一第二導光板,具有多個側表面;以及多個第二光源,設置在該第二導光板的至少一側表面上,且該些第二光源的光線射入第二導光板之後從該邊緣出光區域出光。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些第二光源設置在該第二導光板的相對向的兩個側表面上。
  6. 一種側邊式光源模組,其具有一出光面,且該出光面具有多個出光區域,該側邊式光源模組包括:一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以及一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其與該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彼此堆疊在一起,其中當該些出光區域之其中之一為具有輝度值為L5之一發亮區時,鄰接該發亮區的該些出光區域為一第一漏光區,該第一漏光區的一預設輝度值為L6,則該第一漏光區的一補償輝度值(L6’)滿足L6’=L5×R3,其中30%≦R3≦ 80%,及R3為第一補償比例,且鄰接該第一漏光區的該些出光區域為一第二漏光區,且該第二漏光區的一預設輝度值為L7,該第二漏光區的一補償輝度值L7’=L5×R4,其中10%≦R4≦50%,及R4為第二補償比例,倘若該第二漏光區的該補償輝度值(L7’)大於該預設輝度值(L7),則該第二漏光區以該補償輝度值(L7’)為一目標輝度值;倘若該第二漏光區的該補償輝度值(L7’)小於該預設輝度值(L7),則該第二漏光區以該預設輝度值(L7)為該目標輝度值。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側邊式光源裝置包括:一第一導光板,其具有多個側表面;以及多個第一光源,設置在該第一導光板的至少一側表面上,該些第一光源的光線射入第一導光板之後從對應的出光區域出光。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些第一光源設置在該第一導光板的相對向的兩個側表面上。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一導光板之該些側表面包括多個長邊側表面以及多個短邊側表面,該些第一光源是設置在該些長邊側表面上,且每一個第一光源對應其中一個出光區域設置。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二側邊式光源裝置包括:一第二導光板,具有多個側表面;以及多個第二光源,設置在該第二導光板的至少一側表面上,該些第二光源的光線射入第二導光板之後從對應的出光區域出光。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些第二光源設置在該第二導光板的相對向的兩個側表面上。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側邊式光源模組,其中該第二導光板之該些側表面包括多個長邊側表面以及多個短邊側表面,該些第二光源是設置在該些長邊側表面上,且每一個第二光源對應其中一個出光區域設置。
TW099137279A 2010-10-29 2010-10-29 側邊式光源模組 TWI419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7279A TWI419139B (zh) 2010-10-29 2010-10-29 側邊式光源模組
US13/023,465 US8511880B2 (en) 2010-10-29 2011-02-08 Edge type light source module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37279A TWI419139B (zh) 2010-10-29 2010-10-29 側邊式光源模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8174A TW201218174A (en) 2012-05-01
TWI419139B true TWI419139B (zh) 2013-12-11

Family

ID=459966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37279A TWI419139B (zh) 2010-10-29 2010-10-29 側邊式光源模組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511880B2 (zh)
TW (1) TWI41913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1209585B2 (en) * 2015-04-06 2021-12-28 Saturn Licensing Llc Illuminating unit and display apparatus
US20170299797A1 (en) * 2016-04-15 2017-10-19 Rambus Delaware Llc Lighting assembly with differing light output distribution and/or spectrum outpu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3009B2 (en) * 2004-02-20 2007-05-29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ere Suisse Backlighting device for an information display element of a portable object
EP2081079A2 (en) * 2008-01-15 2009-07-22 Rohm and Haas Denmark Finance A/S Multilayered integrated backlight illumination assembly
TW201001020A (en) * 2008-06-24 2010-01-01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W201025261A (en) * 2008-12-29 2010-07-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Backlight control method for LCD panel and related LCD device
CN101847368A (zh) * 2009-09-23 2010-09-29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调整显示器设备至少一部分背光的亮度级的方法、系统或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223009B2 (en) * 2004-02-20 2007-05-29 Eta Sa Manufacture Horlogere Suisse Backlighting device for an information display element of a portable object
EP2081079A2 (en) * 2008-01-15 2009-07-22 Rohm and Haas Denmark Finance A/S Multilayered integrated backlight illumination assembly
TW201001020A (en) * 2008-06-24 2010-01-01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W201025261A (en) * 2008-12-29 2010-07-01 Chunghwa Picture Tubes Ltd Backlight control method for LCD panel and related LCD device
CN101847368A (zh) * 2009-09-23 2010-09-29 香港应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调整显示器设备至少一部分背光的亮度级的方法、系统或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8174A (en) 2012-05-01
US20120106199A1 (en) 2012-05-03
US8511880B2 (en) 2013-08-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64496B (zh) 液晶顯示裝置用之背光單元及其驅動方法
CN105425334B (zh) 显示设备
US9086512B2 (en) Lighting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including light source and light-guiding plate with reflective plate having a bent portion surrounding the light source
WO2000032981A9 (fr) Illuminateur, dispositif eclairant, feu avant et afficheur a cristaux liquides
WO2011048830A1 (ja) バックライト装置と、それを備えた画像表示装置、並びに、駆動方法
TWI273317B (en) Backlight module for a double-sided LCD device
JP2013101858A (ja) 面光源装置
WO2016194716A1 (ja) エッジライト型バックライト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8545048B2 (en) LED illumination structure without light guide plate
TWI470169B (zh) 光源模組
US20140028953A1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6749824B2 (ja) 表示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KR20050112661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가 구비된액정표시장치
TWI419139B (zh) 側邊式光源模組
US7924370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KR20110046137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KR20110073210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0705737B1 (ko) 다중 반사면의 반사판을 구비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20110039807A (ko) 액정디스플레이용 복합시트 및 이를 이용한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203205B1 (ko) 이중 표시기능을 갖는 백라이트 유닛
US20090103006A1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same
WO2012133118A1 (ja) 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WO2012005320A1 (ja) 照明装置、液晶表示装置
WO2012043406A1 (ja) 導光板モジュール、照明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CN101986014A (zh) 侧边式光源模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