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8895B - 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8895B
TWI418895B TW099106964A TW99106964A TWI418895B TW I418895 B TWI418895 B TW I418895B TW 099106964 A TW099106964 A TW 099106964A TW 99106964 A TW99106964 A TW 99106964A TW I418895 B TWI418895 B TW I418895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ope
bevel
inclined surface
group
equ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91069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1259A (en
Inventor
Tzeng Ke Shiau
Ching Shiang Li
Wei Chung Chao
Chao Hung Weng
Original Assignee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retronic Corp filed Critical Coretronic Corp
Priority to TW09910696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18895B/zh
Priority to US12/886,539 priority patent/US8228448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1312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12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88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8895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FOPTICAL 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LIGHT BY MODIFICATION OF THE OPTICAL PROPERTIES OF THE MEDIA OF THE ELEMENTS INVOLVED THEREIN; NON-LINEAR OPTICS; FREQUENCY-CHANGING OF LIGHT; OPTICAL LOGIC ELEMENTS; OPTICAL ANALOGUE/DIGITAL CONVERTERS
    • G02F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 G02F1/01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 G02F1/13Devices or arrangement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colour, phase, polarisation or direction of light arriving from an independent light source, e.g. switching, gating or modulating; Non-linear optics for the control of the intensity, phase, polarisation or colour  based on liquid crystals, e.g. single liquid crystal display cells
    • G02F1/1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Operation of liquid crystal cells; Circuit arrangements
    • G02F1/1333Constructional arrangements; Manufacturing methods
    • G02F1/1335Structural association of cells with optical devices, e.g. polarisers or reflectors
    • G02F1/1336Illuminating devices
    • G02F1/133615Edge-illuminating devices, i.e. illuminating from the sid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13/00Stereoscopic video systems; Multi-view video systems; Details thereof
    • H04N13/30Image reproducers
    • H04N13/302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 H04N13/31Image reproducers for viewing without the aid of special glasses, i.e. using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s using parallax barrier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onlinea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光源模組及顯示器,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
隨著顯示技術的進步,畫質更佳、色彩更豐富、效果更好的顯示器不斷地推陳出新。近年來,立體顯示技術更有從電影院推廣至家用顯示器的趨勢。由於立體顯示的關鍵在於讓左眼與右眼分別看到視角不同的左眼畫面與右眼畫面,因此習知立體顯示技術多半是採用讓使用者配戴特製的眼鏡,以篩選左眼畫面與右眼畫面。
然而,讓使用者配戴特製眼鏡通常會造成許多的不便之處,尤其對於本身具有近視或遠視而須配戴校正視力之眼鏡的使用者而言,額外再多配戴一副特製眼鏡往往會產生不適與不便。因此,裸眼立體顯示技術便成為研發重點之一。但時下之裸眼立體顯示技術通常只能產生一個視區,而此視區則常位於顯示器的正中央。當使用者離開此視區後,便無法觀察到立體影像。如此一來,這樣的立體顯示技術便無法讓多人同時觀看。
中華民國專利第475334號揭露了一分色層的上表面具有二維陣列微透鏡,且分色層的下表面具有光柵結構。此外,美國專利第7303323號揭露了一種稜鏡片,其下表面具有稜鏡結構,且稜鏡結構的斜邊為圓弧形。再者,中 華民國專利第M294667號與美國專利第7529048號揭露了一種光學膜片,具有基材薄膜及稜鏡,其中上稜鏡與下稜鏡斜邊斜率不同,且下稜鏡斜邊斜率小於上稜鏡斜邊斜率。美國專利申請公開案第20060209428號揭露了一種光學膜結構,具有微透鏡及稜鏡,其中微透鏡與稜鏡呈一對一對應。
本發明提供一種背光模組,此背光模組可形成分別適於左眼與右眼觀看的光束,且可同時形成複數個視區。
本發明提供一種立體顯示裝置,此立體顯示裝置可形成複數個視區。
本發明的其他目的和優點可以從本發明所揭露的技術特徵中得到進一步的了解。
為達上述之一或部份或全部目的或是其他目的,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出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分光膜片、一導光板及二發光元件。分光膜片包括一透光基板及複數個條狀凸起結構。透光基板具有相對之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第一表面為一出光面。這些條狀凸起結構配置於第二表面上。每一條狀凸起結構具有一第一斜面群組與一第二斜面群組。第一斜面群組與第二斜面群組皆相對於第一表面傾斜,且第一斜面群組相對於第一表面的傾斜方向相反於第二斜面群組相對於第一表面的傾斜方向。第一斜面群組包括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第一斜面相對於第 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第二斜面相對於第一表面的斜率。第二斜面群組包括一第三斜面及一第四斜面,且第三斜面相對於第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第四斜面相對於第一表面的斜率。導光板配置於分光膜片的一側。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一相對於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及二連接第三表面與第四表面的入光面。此二入光面分別位於導光板的相對兩側,第三表面位於第二表面與第四表面之間,且第二表面位於第一表面與第三表面之間。此二發光元件分別配置於此二入光面旁,且適於分別發出二光束。此二光束適於分別經由此二入光面進入導光板中,且經由第三表面傳遞至分光膜片。此外,此二發光元件適於交替閃爍。
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出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上述背光模組及一液晶面板。液晶面板配置於背光模組的一側,且透光基板的第一表面位於液晶顯示面板與透光基板的第二表面之間。
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具有下列優點或功效之至少其一。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分光膜片、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中,由於在每一條狀凸起結構中的第一斜面群組之第一斜面之斜率不等於第二斜面之斜率,且第二斜面群組之第三斜面之斜率不等於第四斜面之斜率,因此會使光束產生不同的反射角度,進而形成複數個視區。如此一來,便可使較多的使用者站在不同的視角上同時觀看並分享立體影像。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 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他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一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的呈現。以下實施例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或後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來說明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
圖1A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而圖1B為圖1A中之分光膜片的立體示意圖。請參照圖1A與圖1B,本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100包括一背光模組200及一液晶面板110。背光模組200包括一分光膜片300、一導光板210及二發光元件220(在圖1A中是以發光元件220a與220b為例)。分光膜片300包括一透光基板310及複數個條狀凸起結構320。透光基板310具有相對之一第一表面312及一第二表面314,其中第一表面312為一出光面。這些條狀凸起結構320配置於第二表面314上。每一條狀凸起結構320具有一第一斜面群組322與一第二斜面群組324。第一斜面群組322與第二斜面群組324皆相對於第一表面312傾斜,且第一斜面群組322相對於第一表面312的傾斜方向相反於第二斜面群組324相對於第一表面312的傾斜方向。舉例而言,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斜面群組322是從圖1A之圖面之左上方向往右下方向傾斜,且第二斜面群組324是從圖面之右上方向往 左下方向傾斜,因此第一斜面群組322與第二斜面群組324的傾斜方向相反。在本實施例中,可將由左上方向往右下方向傾斜之斜率定義為負,而從右上方向往左下方向傾斜之斜率定義為正,且第一表面312的斜率定義為零。第一斜面群組322包括一第一斜面323a及一第二斜面323b,第一斜面323a相對於第一表面312的斜率不等於第二斜面323b相對於第一表面312的斜率。第二斜面群組324包括一第三斜面325a及一第四斜面325b,且第三斜面325a相對於第一表面312的斜率不等於第四斜面325b相對於第一表面312的斜率。
導光板210配置於分光膜片300的一側,其中導光板210具有一第三表面212、一相對於第三表面212的第四表面214及二連接第三表面212與第四表面214的入光面216(在圖1A中是以入光面216a與216b為例)。此二入光面216a、216b分別位於導光板210的相對兩側,第三表面212位於第二表面314與第四表面214之間,且第二表面314位於第一表面312與第三表面212之間。此二發光元件220a、220b分別配置於此二入光面216a、216b旁,且適於分別發出二光束222a、222b。在本實施例中,發光元件220例如為冷陰極螢光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CCFL)。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發光元件220亦可以是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或其他適當的發光元件。此二光束222a、222b分別經由此二入光面216a、216b進入導光板210中,且經由第三表面212傳遞 至分光膜片300。
具體而言,光束222a與222b在進入導光板210後,會不斷地在第三表面212與第四表面214之間全反射。然而,導光板210的表面(例如第三表面212或第四表面214,而圖1A是以第四表面214為例)上之擴散微結構218則可破壞全反射,以使光束222a與222b經由第三表面212離開導光板210而射向分光膜片300,或使光束222a與222b傳遞至導光板210下方之反射片230,進而被反射片230反射而接著穿透第四表面214與第三表面212並傳遞至分光膜片300。
此外,此二發光元件220a與220b交替閃爍。換言之,當發光元件220a發出光束222a時,發光元件220b不發出光束222b,而當發光元件220b發出光束222b時,發光元件220a不發出光束222a。在本實施例中,可藉由一電性連接至此二發光元件220a與220b的控制單元240驅使發光元件220a與220b交替閃爍。
液晶面板110配置於背光模組200的一側,其中第一表面312位於液晶面板110與第二表面314之間。在本實施例中,液晶面板110包括一主動元件陣列基板112、一液晶層114及一對向基板116。主動元件陣列基板112例如為薄膜電晶體陣列基板(thin film transistor array substrate,TFT array substrate),而對向基板116例如為彩色濾光片陣列基板。液晶層114配置於主動元件陣列基板112與對向基板116之間。
在本實施例中,每一條狀凸起結構320與每一條狀凸起結構320的第一斜面群組322與第二斜面群組324沿著一第一方向D1延伸,且這些條狀凸起結構320沿著一第二方向D2排列。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方向D1實質上垂直於第二方向D2。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條狀凸起結構320與透光基板310為各自成型。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條狀凸起結構320與透光基板310亦可以是一體成型。
在本實施例中,第二斜面323b連接第一斜面323a與第四斜面325b,第四斜面325b連接第二斜面323b與第三斜面325a。此外,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斜面323a的斜率之絕對值小於第二斜面323b之斜率之絕對值,且第三斜面325a的斜率之絕對值小於第四斜面325b之斜率之絕對值。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是第一斜面232a的斜率之絕對值大於第二斜面323b之斜率之絕對值,且第三斜面325a之斜率之絕對值大於第四斜面325b之斜率之絕對值。
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斜面323a、第二斜面323b、第三斜面325a及第四斜面325b各為一平面。然而,在另一實施例中,如圖1C所繪示,亦可用條狀凸起結構320i來取代圖1A之條狀凸起結構320,其中條狀凸起結構320i的第一斜面群組322i之第一斜面323ai與第二斜面323bi各為一曲面,且條狀凸起結構320i的第二斜面群組324i之第三斜面325ai與第四斜面325bi各為一曲面。此外,第一斜面323ai之鄰近第二斜面323bi處之切線斜率不等 於第二斜面323bi之鄰近第一斜面323ai處之切線斜率,且第三斜面325ai之鄰近第四斜面325bi處之切線斜率不等於第四斜面325bi之鄰近第三斜面325ai處之切線斜率。換言之,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斜面323ai與第二斜面323bi相接處可為不平滑,且第三斜面325ai與第四斜面325bi相接處可不平滑。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斜面323ai、第二斜面323bi、第三斜面325ai與第四斜面325bi各為一凸面,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是各為一凹面。再者,在其他實施例中,亦可以是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與第四斜面中部分為平面而另一部分為曲面。值得注意的是,在本實施例中,呈曲面之第一斜面、第二斜面、第三斜面與第四斜面之斜率定義為其整體之平均斜率,而第一斜面的整體平均斜率不等於第二斜面之整體平均斜率,且第三斜面之整體平均斜率不等於第四斜面之整體平均斜率。
請再參照圖1A與圖1B,在本實施例中,由於在每一條狀凸起結構320中的第一斜面群組322之第一斜面323a之斜率不等於第二斜面323b之斜率,且第二斜面群組324之第三斜面325a之斜率不等於第四斜面325b之斜率,因此第二斜面群組324會將光束222a往兩個不同的角度折射,且第一斜面群組322會將光束222b往兩個不同的角度折射,進而形成兩個不同的視區A1與A2。
具體而言,來自導光板210的部分光束222a適於依序穿透第一斜面群組322及被第三斜面325a全反射,而往 圖1A中之右上方傳遞至液晶面板110,進而在搭載液晶面板110所提供的影像後,傳遞至位於視區A2的使用者之右眼R2。另一方面,來自導光板210的另一部分光束222a適於依序穿透第一斜面群組322及被第四斜面325b全反射,而往圖1A中之左上方傳遞至液晶面板110,進而在搭載液晶面板110所提供的影像後,傳遞至位於視區A1的使用者之右眼R1。再者,來自導光板210的部分光束222b適於依序穿透第二斜面群組324及被第一斜面323a全反射,而往圖1A中之左上方傳遞至液晶面板110,進而在搭載液晶面板110所提供的影像後,傳遞至位於視區A1的使用者之左眼L1。而來自導光板210的另一部分光束222b適於依序穿透第二斜面群組324及被第二斜面323b全反射,而往圖1A中之右上方傳遞至液晶面板110,進而在搭載液晶面板110所提供的影像後,傳遞至位於視區A2的使用者之左眼L2。
如此一來,傳遞至左眼L1的光束222b與傳遞至右眼R1的光束222a在被位於視區A1之使用者觀察後,便能夠在此使用者的腦中形成立體影像的視覺效果。另一方面,傳遞至左眼L2的光束222b與傳遞至右眼R2的光束222a在被位於視區A2之使用者觀察後,便能夠在此使用者的腦中形成立體影像的視覺效果。因此,本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100便能夠形成兩個視區A1與A2,以使更多的使用者能夠站在不同的視角上同時觀看並分享立體影像。此外,由於可以形成複數個視區以供較多使用者同時 觀看,因此可增大立體顯示裝置100的尺寸,以讓更多人觀看。
圖2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2,本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100’與圖1A之立體顯示裝置100類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在本實施例之分光膜片300’中,條狀凸起結構320’之第一斜面群組322’更包括一第五斜面323c,且第二斜面群組324’更包括一第六斜面325c。第五斜面323c相對於第一表面312的斜率不等於第一斜面323a的斜率且不等於第二斜面323b的斜率,第六斜面325c相對於第一表面312的斜率不等於第三斜面325a的斜率且不等於第四斜面325b的斜率。藉由每一斜面群組具有三種不同斜率的斜面,可使光束222a產生三種不同的反射角度,且使光束222b產生三種不同的反射角度,採用分光膜片300’之立體顯示裝置100’便能夠形成三個不同的視區A1、A2、A3,以使更多使用者同時觀看並分享立體影像。具體而言,部分光束222a依序通過第一斜面群組322’及被第六斜面325c全反射,而往圖2之圖面的上方傳遞,並於搭載液晶面板110的影像後傳遞至位於視區A3之使用者的右眼R3。而部分光束222b依序通過第二斜面群組324’及被第五斜面323c全反射,而往圖2之圖面的上方傳遞,並於搭載液晶面板110的影像後傳遞至位於視區A3之使用者的左眼L3。由圖1A之實施例與本實施例類推,在其他實施例中,每一斜面群組亦可以包含N個斜率彼此不相等的斜面,如此即 可產生N個視區,其中N為大於3的整數。當視區數目適當地增加時,便可進一步提升同時觀看並分享立體影像的使用者之人數。
圖3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中之分光膜片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之分光膜片300”與圖1A之分光膜片300類似,而兩者的差異如下所述。由於人眼觀察立體顯示裝置的左端與右端的視角不同,因此當立體顯示裝置為大尺寸的立體顯示裝置時,觀看左端與觀看右端的視角差異更大。在此情況下,為了提升立體影像的顯示正確性,本實施例可使這些條狀凸起結構320”的這些第一斜面群組322”之遠離透光基板310的一端所指的方向與這些第二斜面群組324”之遠離透基板310的一端所指的方向隨著遠離透光基板310的中心而逐漸朝遠離透光基板310的中心的方向旋轉。換言之,從透光基板310的中心越靠近圖面左方之條狀凸起結構320”的第一斜面323a”、第二斜面323b”、第三斜面325a”及第四斜面325b”越往順時針方向C1旋轉,亦即第一斜面323a”與第二斜面323b”的斜率之絕對值越來越大,且第三斜面325a”與第四斜面325b”的斜率之絕對值越來越小。另一方面,從透光基板310的中心越往圖面右方之條狀凸起結構320”的第一斜面323a”、第二斜面323b”、第三斜面325a”及第四斜面325b”越往逆時針方向C2旋轉,亦即第一斜面323a”與第二斜面323b”的斜率之絕對值越來越小,且第三斜面325a”與第四斜面325b”的斜率之絕對值越來越大。
如此一來,通過分光膜片300”左端的光束便會稍往右偏,而通過分光膜片300”右端的光束則會稍往左偏,如此便能夠提升立體影像的顯示正確性。第一斜面323a”、第二斜面323b”、第三斜面325a”及第四斜面325b”的旋轉程度則可視立體顯示裝置的尺寸、適合使用者觀賞的距離及其他參數來調整。
圖4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中之分光膜片的剖面示意圖。請參照圖4,本實施例之分光膜片300”’與圖2之分光膜片300’類似,而兩者的差異在於第一斜面323a、第二斜面323b、第三斜面325a、第四斜面325b、第五斜面323c與第六斜面325c的排列順序之不同。在本實施例之分光膜片300”’之條狀凸起結構320”’中,第二斜面323b、第五斜面323c、第一斜面323a、第三斜面325a、第六斜面325c與第四斜面325b由圖面左方至右方依序排列。換言之第一斜面群組322”’中的斜面之斜率之絕對值由左而右遞減,且第二斜面群組324”’中的斜面之斜率之絕對值由左而右遞增。然而,在其他實施例中,條狀凸起結構亦可以是左右不對稱結構,例如第一斜面群組中的斜面之斜率的絕對值由左而右遞減,且第二斜面群組中的斜面之斜率之絕對值亦由左而右遞減。再者,在其他實施例中,每一斜面群組中的這些不同斜率之斜面的排列順序亦可是各種不同的可能順序,以形成各種不同的條狀凸起結構,端視使用者需求之不同而採用不同之設計。
綜上所述,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具有下列優點或功效之 至少其一。本發明之實施例可具有下列優點或功效之至少其一。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之分光膜片、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中,由於在每一條狀凸起結構中的第一斜面群組之第一斜面之斜率不等於第二斜面之斜率,且第二斜面群組之第三斜面之斜率不等於第四斜面之斜率,因此會使光束產生不同的反射角度,進而形成複數個視區。如此一來,便可使較多的使用者站在不同的視角上同時觀看並分享立體影像。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即大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另外本發明的任一實施例或申請專利範圍不須達成本發明所揭露之全部目的或優點或特點。此外,摘要部分和標題僅是用來輔助專利文件搜尋之用,並非用來限制本發明之權利範圍。
100、100’‧‧‧立體顯示裝置
110‧‧‧液晶面板
112‧‧‧主動元件陣列基板
114‧‧‧液晶層
116‧‧‧對向基板
200‧‧‧背光模組
210‧‧‧導光板
212‧‧‧第三表面
214‧‧‧第四表面
216、216a、216b‧‧‧入光面
218‧‧‧擴散微結構
220、220a、220b‧‧‧發光元件
222a、222b‧‧‧光束
230‧‧‧反射片
240‧‧‧控制單元
300、300’、300”、300”’‧‧‧分光膜片
310‧‧‧透光基板
312‧‧‧第一表面
314‧‧‧第二表面
320、320’、320”、320”’、320i‧‧‧條狀凸起結構
322、322’、322”、322”’、322i‧‧‧第一斜面群組
323a、323a”、323ai‧‧‧第一斜面
323b、323b”、323bi‧‧‧第二斜面
323c‧‧‧第五斜面
324、324’、324”、324”’、324i‧‧‧第二斜面群組
325a、325a”、325ai‧‧‧第三斜面
325b、325b”、325bi‧‧‧第四斜面
325c‧‧‧第六斜面
A1、A2、A3‧‧‧視區
C1‧‧‧順時針方向
C2‧‧‧逆時針方向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L1、L2、L3‧‧‧左眼
R1、R2、R3‧‧‧右眼
圖1A為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1B為圖1A中之分光膜片的立體示意圖。
圖1C繪示圖1A中之條狀凸起結構的另一變化。
圖2為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的剖面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之又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中之分光 膜片的剖面示意圖。
圖4為本發明之再一實施例之立體顯示裝置中之分光膜片的剖面示意圖。
100‧‧‧立體顯示裝置
110‧‧‧液晶面板
112‧‧‧主動元件陣列基板
114‧‧‧液晶層
116‧‧‧對向基板
200‧‧‧背光模組
210‧‧‧導光板
212‧‧‧第三表面
214‧‧‧第四表面
216、216a、216b‧‧‧入光面
218‧‧‧擴散微結構
220、220a、220b‧‧‧發光元件
222a、222b‧‧‧光束
230‧‧‧反射片
240‧‧‧控制單元
300‧‧‧分光膜片
310‧‧‧透光基板
312‧‧‧第一表面
314‧‧‧第二表面
320‧‧‧條狀凸起結構
322‧‧‧第一斜面群組
323a‧‧‧第一斜面
323b‧‧‧第二斜面
324‧‧‧第二斜面群組
325a‧‧‧第三斜面
325b‧‧‧第四斜面
A1、A2‧‧‧視區
D1‧‧‧第一方向
D2‧‧‧第二方向
L1、L2‧‧‧左眼
R1、R2‧‧‧右眼

Claims (20)

  1. 一種背光模組,包括:一分光膜片,包括:一透光基板,具有相對之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為一出光面;以及複數個條狀凸起結構,配置於該第二表面上,其中每一該條狀凸起結構具有一第一斜面群組與一第二斜面群組,其中該第一斜面群組與該第二斜面群組皆相對於該第一表面傾斜,且該第一斜面群組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傾斜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斜面群組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傾斜方向,該第一斜面群組包括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該第一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該第二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該第二斜面群組包括一第三斜面及一第四斜面,且該第三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該第四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一導光板,配置於該分光膜片的一側,其中該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一相對於該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及二連接該第三表面與該第四表面的入光面,該二入光面分別位於該導光板的相對兩側,該第三表面位於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間,且該第二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之間;以及二發光元件,分別配置於該二入光面旁,且適於分別發出二光束,其中該二光束適於分別經由該二入光面進入 該導光板中,且經由該第三表面傳遞至該分光膜片,該二發光元件適於交替閃爍。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每一該條狀凸起結構與每一該條狀凸起結構的該第一斜面群組與該第二斜面群組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該些條狀凸起結構沿著一第二方向排列。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二方向。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斜面連接該第一斜面與該第四斜面,該第四斜面連接該第二斜面與該第三斜面,該第一斜面的該斜率之絕對值小於該第二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且該第三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小於該第四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二斜面連接該第一斜面與該第四斜面,該第四斜面連接該第二斜面與該第三斜面,該第一斜面的該斜率之絕對值大於該第二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且該第三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大於該第四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斜面群組更包括一第五斜面,且該第二斜面群組更包括一第六斜面,該第五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該第一斜面的該斜率且不等於該第二斜面的該斜率,該第六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該第三斜面的該斜率且不等於該第四斜面的該斜率。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斜面、該第二斜面、該第三斜面及該第四斜面各為一平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斜面、該第二斜面、該第三斜面及該第四斜面各為一曲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第一斜面之鄰近該第二斜面處之切線斜率不等於該第二斜面之鄰近該第一斜面處之切線斜率,且該第三斜面之鄰近該第四斜面處之切線斜率不等於該第四斜面之鄰近該第三斜面處之切線斜率。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些條狀凸起結構的該些第一斜面群組之遠離該透光基板的一端所指的方向,與該些第二斜面群組之遠離該透該基板的一端所指的方向,隨著遠離該透光基板的中心而逐漸朝遠離該透光基板的中心的方向旋轉。
  11. 一種立體顯示裝置,包括:一背光模組,包括:一分光膜片,包括:一透光基板,具有相對之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其中該第一表面為一出光面;以及複數個條狀凸起結構,配置於該第二表面上,其中每一該條狀凸起結構具有一第一斜面群組與一第二斜面群組,其中該第一斜面群組與該 第二斜面群組皆相對於該第一表面傾斜,且該第一斜面群組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傾斜方向相反於該第二斜面群組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傾斜方向,該第一斜面群組包括一第一斜面及一第二斜面,該第一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該第二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該第二斜面群組包括一第三斜面及一第四斜面,且該第三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該第四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一導光板,配置於該分光膜片的一側,其中該導光板具有一第三表面、一相對於該第三表面的第四表面及二連接該第三表面與該第四表面的入光面,該二入光面分別位於該導光板的相對兩側,該第三表面位於該第二表面與該第四表面之間,且該第二表面位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三表面之間;以及二發光元件,分別配置於該二入光面旁,且適於分別發出二光束,其中該二光束適於分別經由該二入光面進入該導光板中,且經由該第三表面傳遞至該分光膜片,該二發光元件適於交替閃爍;以及一液晶面板,配置於該背光模組的一側,其中該第一表面位於該液晶面板與該第二表面之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每一該條狀凸起結構與每一該條狀凸起結構的該第一斜面群組與該第二斜面群組沿著一第一方向延伸,且該些條 狀凸起結構沿著一第二方向排列。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方向實質上垂直於該第二方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斜面連接該第一斜面與該第四斜面,該第四斜面連接該第二斜面與該第三斜面,該第一斜面的該斜率之絕對值小於該第二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且該第三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小於該第四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二斜面連接該第一斜面與該第四斜面,該第四斜面連接該第二斜面與該第三斜面,該第一斜面的該斜率之絕對值大於該第二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且該第三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大於該第四斜面之該斜率之絕對值。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斜面群組更包括一第五斜面,且該第二斜面群組更包括一第六斜面,該第五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該第一斜面的該斜率且不等於該第二斜面的該斜率,該第六斜面相對於該第一表面的斜率不等於該第三斜面的該斜率且不等於該第四斜面的該斜率。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斜面、該第二斜面、該第三斜面及該第四斜面各為一平面。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斜面、該第二斜面、該第三斜面及該第四斜面各 為一曲面。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第一斜面之鄰近該第二斜面處之切線斜率不等於該第二斜面之鄰近該第一斜面處之切線斜率,且該第三斜面之鄰近該第四斜面處之切線斜率不等於該第四斜面之鄰近該第三斜面處之切線斜率。。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立體顯示裝置,其中該些條狀凸起結構的該些第一斜面群組之遠離該透光基板的一端所指的方向,與該些第二斜面群組之遠離該透該基板的一端所指的方向,隨著遠離該透光基板的中心而逐漸朝遠離該透光基板的中心的方向旋轉。
TW099106964A 2010-03-10 2010-03-10 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 TWI4188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06964A TWI418895B (zh) 2010-03-10 2010-03-10 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
US12/886,539 US8228448B2 (en) 2010-03-10 2010-09-20 Backlight module and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9106964A TWI418895B (zh) 2010-03-10 2010-03-10 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1259A TW201131259A (en) 2011-09-16
TWI418895B true TWI418895B (zh) 2013-12-11

Family

ID=445596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9106964A TWI418895B (zh) 2010-03-10 2010-03-10 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228448B2 (zh)
TW (1) TWI4188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00043972A (ko) * 2008-10-21 2010-04-29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신호 집광기와 광 수신기
TW201133082A (en) * 2010-03-18 2011-10-01 Coretronic Corp Backlight module,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beam splitting film
TWI502254B (zh) * 2012-06-26 2015-10-0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組合成之顯示系統
TW201426014A (zh) * 2012-12-28 2014-07-01 Ind Tech Res Inst 立體顯示系統
CN104181697A (zh) * 2013-05-28 2014-12-03 群创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其发光模块
CN103927951A (zh) * 2014-03-19 2014-07-16 玉晶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设备
KR20160117938A (ko) * 2015-04-01 2016-10-1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백라이트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3d 디스플레이 장치
CN105572889B (zh) * 2016-01-08 2018-09-21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3d显示装置
CN113253478A (zh) * 2021-05-20 2021-08-13 武汉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16068677A (zh) * 2021-10-29 2023-05-05 宁波激智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匀光膜、一种复合匀光膜及其制备方法
CN115202067B (zh) * 2022-07-29 2024-02-06 深圳市华星光电半导体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背光显示系统和显示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8795A (en) * 2004-05-25 2005-12-01 Au Optronics Corp 3D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TW200728775A (en) * 2005-10-04 2007-08-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mprovement of lenticular design by applying light blocking feature
TW200946961A (en) * 2008-03-19 2009-11-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with fresnel lens element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75334B (en) 2000-07-14 2002-02-01 Light Opto Electronics Co Ltd High light-sensing efficiency image sensor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ame
KR100725011B1 (ko) 2003-11-12 2007-06-04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프리즘 시트 및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US20060209428A1 (en) 2005-03-09 2006-09-21 Dobbs James N Microreplicated article with moire reducing surface
TWM294667U (en) 2005-12-19 2006-07-21 Apticon Inc Multi-sectional light-collecting optical film
US7529048B2 (en) 2006-03-03 2009-05-05 Ching-Bin Lin Optical film having multi-story prisms and manufacturing process thereof
TW201133082A (en) * 2010-03-18 2011-10-01 Coretronic Corp Backlight module,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beam splitting fil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200538795A (en) * 2004-05-25 2005-12-01 Au Optronics Corp 3D display system and method
TW200728775A (en) * 2005-10-04 2007-08-01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Improvement of lenticular design by applying light blocking feature
TW200946961A (en) * 2008-03-19 2009-11-16 3M Innovative Properties Co Autostereoscopic display with fresnel lens elemen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1259A (en) 2011-09-16
US8228448B2 (en) 2012-07-24
US20110221996A1 (en) 2011-09-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8895B (zh) 背光模組及立體顯示裝置
US8514343B2 (en) Beam splitting film, backlight module, and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US8305511B2 (en) Backlight module, stereo display apparatus, and beam splitting film
TWI638192B (zh) 私密顯示器、雙模式私密顯示系統以及私密顯示方法
TWI364600B (en) An illumination device an image display device using the illumination device and a light diffusing board used by the devices
TW574509B (en) Light guide body, light reflective sheet and surface light source device and liquid crystal device using the light reflective sheet, and the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light reflective sheet
US7255456B2 (en) Direct backlight module
JP4923671B2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I424206B (zh) 導光板及光源模組
US20120188792A1 (en) Light guide plate and light source module
US9429700B2 (en) Backlight module
TWI393926B (zh) 用於液晶背光單元之光導面板以及具有該面板之液晶背光單元
WO2017164117A1 (ja) 表示装置及びヘッドマウントディスプレイ
JPWO2005017407A1 (ja) 照明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US10809959B2 (en) Multi-screen display device
US20140126236A1 (en) Optical sheet and backlight assembly having the same
JP2014503839A (ja) 無眼鏡3次元ディスプレイ
JP5493312B2 (ja) 面発光装置及び画像表示装置
KR101408324B1 (ko) 광 확산렌즈
TWI269107B (en) Transflective film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JP2010026280A (ja) 液晶表示装置
TW200905274A (en) Light guide panel comprising step structure for back light unit of TFT-LCD
US20100103700A1 (en) Light source module
JP6008241B2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表示装置
TWI628467B (zh) 立體顯示裝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