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16891B - 用於動態時槽預留輪詢之系統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動態時槽預留輪詢之系統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16891B
TWI416891B TW098107662A TW98107662A TWI416891B TW I416891 B TWI416891 B TW I416891B TW 098107662 A TW098107662 A TW 098107662A TW 98107662 A TW98107662 A TW 98107662A TW I416891 B TWI416891 B TW I41689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devices
request
polling
transmission
permiss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76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7924A (en
Inventor
Solomon Trainin
Assaf Kasher
Original Assignee
Intel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l Corp filed Critical Intel Corp
Publication of TW2009479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79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168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1689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QANTENNAS, i.e. RADIO AERIALS
    • H01Q3/00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 H01Q3/26Arrangements for changing or varying the orientation or the shape of the directional pattern of the waves radiated from an antenna or antenna system varying the relative phase or relative amplitude of energis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active radiating elements; varying th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across a radiating apert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antenna switch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0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 H04B7/04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 H04B7/06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 H04B7/0613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 H04B7/0682Diversity systems; Multi-antenna system, i.e. transmission or reception using multiple antennas using two or more spaced independent antennas at the transmitting station using simultaneous transmission using phase diversity (e.g. phase sweep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24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 H04B7/26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 H04B7/2643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for communication between two or more posts at least one of which is mobile using time-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T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6/00Network planning, e.g. coverage or traffic planning tools; Network deployment, e.g. resource partitioning or cells structures
    • H04W16/24Cell structures
    • H04W16/28Cell structures using beam steer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4/00Wireless channel access
    • H04W74/04Scheduled access
    • H04W74/06Scheduled access using po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動態時槽預留輪詢之系統及方法 發明的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有關無線運算的技術領域。更確切來說,本發明係有關多個無線裝置之間之分時多重進接(TDMA)通訊模式的技術領域。
發明的技術背景
“無線運算”是一個用以描述多個運算裝置之間之無線通訊的用語,該等運算裝置包括電腦以及週邊裝置。例如,包括塔式電腦以及膝上型電腦的多種電腦具有包含連接至一天線之一發送器與接收器的一無線通訊卡。此能令該電腦能利用射頻(RF)傳輸與電腦以及週邊裝置構成的一網路進行通訊。無線運算技術提供的彈性以及行動性是它能在市場上成功的一個主要原因。
在一種無線環境中,係透過無線鏈路使主要系統設置於通訊中。因此,一收發器(發送器與接收器)令一電腦能以無線方式連接至無線連接之電腦與週邊裝置(例如,亦配備有收發器的印表機以及掃描器)所構成的一網路。
發明的概要說明
依據本發明之一可行實施例,係特地揭露一種微網控制器,該微網控制器用以對其一網路中的多個無線裝置分配時槽,該微網控制器包含:用以儲存持續時間分配資訊以及從該網路中之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裝置接收到之發送請求的記憶體;一處理器,其用以藉著改變該微網控制器之一天線的定向來連續地輪詢該等裝置中的各個裝置、用以接收來自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裝置的發送請求、用以准予該等裝置中之一裝置進行發送的權限、以及用以准予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進行接收的權限;以及具有一選擇性指向式天線的一收發器,其用以對該等裝置傳遞輪詢訊息與准予權限,並且用以接收來自該等裝置的發送請求。
圖式的簡要說明
第1圖展示出一種由一微網控制器(PNC)接收來自一無線裝置之要求進行發送之一請求的習知方法實施例,以及在下一個後續超級訊框中配置一時槽的情景。
第2圖展示出一種具有一指向式輪詢機構的PNC實施例,該指向式輪詢機構用以選擇性地輪詢該PNC網路中的個別裝置,該PNC亦具有用以進行發送以及接收的一收發器。
第3圖展示出一種可在一PNC之某些實施例中找到的電腦實施例。
第4圖展示出一種可在一PNC中以及該PNC之一網路的一無線裝置中找到的收發器實施例。
第5圖展示出一種保留時槽的配置方式,該配置方式用以提供用於輪詢以及用於准予發送與接收權限的多個時間片段,第5圖亦展示出用以進行發送的一持續時間。
第6圖展示出在輪詢以及准予發送與接收權限的步驟中,一PNC之多個天線的指向性以及該PNC之網路中的多個裝置。
第7圖展示出一種用以在多個裝置之間進行輪詢、准予權限、以及發送的流程圖實施例。
較佳實施例的詳細說明
以下為圖式中解說之實施例的詳細說明。已詳細地說明該等實施例,以便清楚地傳達本發明。然而,所提出的細節並不意圖使本發明實施例的期望變化方案受到限制;但是,相反的,該等細節的意圖係涵蓋受到以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之屬於本發明精神與範圍的修改方案、等效方案、以及替代方案。以下的詳細說明係設計來使熟知技藝者能容易地瞭解本發明的實施例。
本發明說明以及討論的無線通訊系統係意圖代表多種不同無線系統中的任一種。該等系統可包括但不限於:NFC(近場通訊)、WPAN(無線個人區域網路)、WLAN(無線區域網路)、WMAN(無線都會區域網路)、全球互通微波接取技術(WiMAX)、2.5至3G(第2.5代至第3代)蜂巢式系統、3G RAN(無線電接取網路)、4G、RFID(射頻識別)等。該等系統亦可包含符合目前已研發或未來將研發之多種無線標準的系統。
本發明的實施例包括用以對一微網控制器之網路中的多個裝置配置時間的系統以及方法。實施例包含在一輪詢程序中使該微網控制器的一可操縱天線波束選擇性地指向多個連續裝置,以接收來自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裝置的時間配置請求。當接收到不只一個時間配置請求時,該系統選擇一個請求以致能一後續時間區間中的發送動作。在該輪詢程序之後,將進行一項准予程序,其中將准予一裝置在一後續時間區間中進行發送的權限。同樣在該准予程序中,將指示一或多個裝置要從該獲准予發送權限的裝置進行接收動作。該輪詢程序、該准予程序、以及經配置時間中進行的該後續傳輸係在相同的超級訊框中發生。在某些實施例中,一經要求持續時間係在一裝置於該輪詢程序中發送的一發送請求中受到發送。
由於在相當高載波頻率(例如,空中的60GHz)進行發送時所產生的高信號射頻(RF)損失問題,高度指向式天線目前係用來達成耗用相當高頻率(例如,依據每秒十億位元(Gbps)的等級)之多個電子裝置之間的實質上增強範圍。針對多個同等裝置之間的通訊,各個同等裝置將使用高度指向式天線波束來進行傳輸與接收二種動作。在無線傳輸中需要相當高資料率的資料實例為未經壓縮高畫質電視(HDTV)。當在毫米範圍內進行發送與接收動作時,波束成形技術可用來達成空間多樣性。然而,CSMA(載波感測多重進接)技術會變得沒有效率,因此便替代地使用TDMA(分時多重進接)技術。
TDMA的一問題在於時槽配置的緩慢響應性。第1圖展示出一種響應於來自一微網控制器(PNC)之網路中一請求裝置的一請求而配置一時槽的習知方法。在該超級訊框n的開始(區間A),係針對該超級訊框進行時槽配置,且可由該PNC把該等時槽配置傳遞到多個鄰近裝置。在第1圖中,該PNC在超級訊框n(區間B)中接收來自一裝置而針對該裝置之一時間配置的一請求。因此,在該超級訊框n時間的一部分中,該PNC於一種廣播模式中傾聽針對來自該PNC網路中之該等裝置的請求。在此傾聽時間中,當於相同時間接收到來自二或更多個裝置的請求時,便可能會發生衝突。根據習知方法,在該裝置能夠使用該經配置時槽之前,請求一時槽配置的該裝置將等待大約一個超級訊框期間。尤其,在超級訊框n+1的開始,該PNC宣告(廣播)響應於在超級訊框n中接收到之該請求而作出的新進時槽配置。在超級訊框n+1中,係由該裝置使用對該裝置配置的時槽。
習知的時槽配置方法相當沒有效率。例如,在一段關鍵期間中要求一尖峰位元率的一裝置應該要配置完整的持續位元率(Constant Bit Rate)頻寬,以確定它能及時地接收所要求的服務。因此,該裝置未使用的時間將會遺失。換言之,在離峰時間中,該裝置並不使用經配置的完整時間。如果有足夠的保留時槽且可快速地配置各個時槽的話,在接收到針對時間之請求的相同超級訊框中,此狀況可解決上述的持續位元率配置問題,而不會產生上述的使用損失問題。在本發明的實施例中,該裝置將在離峰時間中得到它需要的最少時間。其他時槽可受到保留,並且可動態地受配置到該網路中的不同裝置。隨後,可對在一第一裝置需要時,立即地對該第一裝置配置經保留頻寬。
一問題在於如何有效地且動態地分享時間以及如何針對該配置而僅耗費一段短時間。此問題可套用到具有一集中化微網控制器(PNC)的微網,其針對該網路之多個裝置之間的傳輸動作進行排程。在某些狀況中,可針對某些裝置而保留一時槽(一對裝置係稱為一鏈路),但因指向傳輸的本質,該時槽可由另一個鏈路並行地使用,而不會產生任何干擾。該PNC包含該種鏈路的一記憶體,並且可根據時間保留請求來配置該鏈路。因此,亦需要動態配置已由某個鏈路保留但仍可配置給其他鏈路的該等時槽。
第2圖展示出一種控制裝置272、274、276之間之通訊的微網控制器(PNC)260。裝置272、274以及276可為電腦,如第3圖所示,或為例如印表機、掃描器等的其他裝置。再者,可由執行微網控制程式碼312的一電腦來實行PNC 260的功能,如第3圖所示。替代地,可由應用特定電路來實行PNC 260。在一實施例中,PNC 260包含一請求解譯器262、一時間配置器264、一指向式輪詢機構268、以及一收發器270。收發器270的一實施例係展示於第4圖中。
PNC 260控制該等裝置272、274與276之間的通訊。在一項輪詢操作階段中,指向式輪詢機構268逐一地輪詢各個裝置272、274與276,以接收來自該等裝置的請求。此動作可首先藉著把收發器270的一指向式天線指向裝置1、隨後指向裝置2等來完成。當指向裝置1時,輪詢機構268傳送一訊息到裝置1,以便敦促裝置1要傳送針對一項時槽配置的一請求(如果有針對請求時間的需求的話)。當受到該輪詢訊息敦促時,裝置1傳送其針對一時槽配置的請求(如果它有該種請求的話)。針對一裝置之發送時間的一請求包含在該經配置時間中受指定來接收傳輸之該等裝置的位址。PNC 260的輪詢機構268隨後使收發器270的天線指向裝置2。當指向裝置2時,輪詢機構268隨後向裝置2尋求針對時槽配置的一請求。隨後,輪詢機構268移動到裝置3等。
每當從該等裝置中之一裝置接收到一請求時,請求解譯器262便解譯該請求。例如,來自裝置1的該請求可被發送到裝置2。為了響應,時間配置器264將配置一段期間以供裝置1對裝置2進行發送動作。因此,在輪詢各個裝置的動作完成時,收發器270隨後再次地僅指向該項配置所套用的裝置以傳遞該配置。例如,收發器可對裝置1指出要在該輪詢發生之相同超級訊框的一後續時槽中對裝置2傳遞一項准予發送權限。在傳遞此准予發送權限之後,收發器270隨後指向裝置2並且指示它要在該相同超級訊框的經配置時槽中從裝置1進行接收動作。可在該輪詢程序中於該裝置對該微網控制器發送的發送請求中指定對一裝置配置以進行傳輸的持續時間。因此,該輪詢程序之後接著進行一種准予程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輪詢程序以及該准予程序二者可在相同的超級訊框中發生。
第3圖更詳細地展示出連接至一收發器以與無線裝置通訊的電腦300,如第4圖所示。可在PNC 260的一實施例中或裝置272、274與276中的一或多個裝置中找到電腦300。在本文中,一無線裝置為主要地利用RF或光學性傳輸與其他裝置通訊的裝置,然它可同時具備電纜。電腦300包含一系統記憶體310、一記憶體控制器320、一L2快取記憶體330、以及一處理器340。系統記憶體310包含一硬碟驅動機記憶體、唯讀記憶體(ROM)、以及隨機存取記憶體(RAM)。系統記憶體310儲存微網控制程式碼312、作業系統(OS)程式碼314、基本輸入輸出系統(BIOS)程式碼(未展示),以及用於其他應用程式的程式碼316。系統記憶體310亦儲存資料與檔案318。微網控制程式碼312、作業系統程式碼314、以及應用程式碼316係典型地儲存在一硬碟驅動機上,而BIOS程式碼則典型地儲存在ROM中。相反地,L2快取記憶體330為快速動態隨機存取記憶體(RAM)。
記憶體控制器320完成從系統記憶體310傳輸指令與資料能到L2快取記憶體330的動作,並且完成從L2快取記憶體330傳輸指令與資料到處理器340之L1快取記憶體344的動作。因此,在接近需要使用資料與指令區塊以在處理器340中執行的時候,可從記憶體310的一硬碟驅動機把資料與指令區塊傳輸到L2快取記憶體。L2快取記憶體330為實體上靠近於處理器340的快速記憶體。指令可包括載入與儲存指令、分支指令、運算邏輯指令、浮點指令等。L1快取記憶體344係位於處理器340中,且包含從L2快取記憶體330接收到的資料與指令。理想地,隨著迫近欲執行一程式指令的時間,首先將把該指令以及其資料傳送到該L2快取記憶體,且隨後隨著執行時間迫近,而把該指令以及其資料傳輸送到L1快取記憶體。
除了晶片上的第一級快取記憶體344之外,處理器340亦包含指令擷取器342、指令解碼器346、指令緩衝器348、分配單元350、多個執行單元352、以及控制電路354。指令擷取器342從記憶體擷取指令。指令擷取器342維持一程式計數器,並且從L1快取記憶體330擷取指令。指令擷取器342的一程式計數器包含欲執行之下一個指令的一位址。指令擷取器342亦進行預先擷取操作。因此,指令擷取器342與記憶體控制器320通訊,以從系統記憶體310傳輸指令到指令快取記憶體L2 330,並且到L1指令快取記憶體344。當中從系統記憶體310傳輸一指令到該快取記憶體中的位置係由從該系統記憶體位址取得的一索引判定出來。一標籤可識別出該快取記憶體中的該指令。
指令擷取器342取回傳遞到指令快取記憶體344的指令,並且把它們傳遞到指令解碼器346。指令解碼器346接收並解碼由指令擷取器342擷取的該等指令。指令緩衝器348接收來自指令解碼器346的該等經解碼指令。指令緩衝器348包含用於多個指令的記憶體位置。指令緩衝器348可重新安排從指令解碼器346接收到之指令的執行順序。指令緩衝器348因此包含用以提供一順序的一指令佇列,而在該指令佇列中,指令係被傳送到處理器340的分配單元350。
分配單元350把從指令緩衝器348接收到的指令分配給執行單元352。在一種超標量(superscalar)架構中,執行單元352可包含載入/儲存單元、整數運算/邏輯單元、浮點運算/邏輯單元、以及圖形邏輯單元,上述單元均並行地操作。分配單元350因此把指令分配給該等執行單元中的某些或全部,以便同時執行該等指令。執行單元352包含用以執行從分配單元350接收到之指令之多個步驟的多個階段。由執行單元352處理的資料可儲存在整數暫存器檔案以及浮點暫存器檔案(未展示)中,且可從該整數暫存器檔案以及浮點暫存器檔案來存取由執行單元352處理的資料。因此,多個指令係依序地並且並行地受執行。
第3圖亦展示出用以進行控制處理器300之操作之多種不同功能的控制電路354。例如,控制電路354中的一操作控制器可解譯包含在一指令中的操作碼(OPCode),並且引導適當的執行單元進行該操作碼所指出的操作。同樣地,控制電路354可包含一分支改向單元,其用以在判定出一分支已受到錯誤預估時使指令擷取器342改向。控制電路354可另包含用以沖洗較一錯誤預估分支指令年輕之指令的一清倉(flush)控制器。電腦300另包含未展示於第1圖中的其他部件以及系統,包括RAM、週邊驅動程式、一系統監視器、一鍵盤、軟碟驅動機、可移除式非依電媒體驅動機、CD驅動機、DVD驅動機、例如滑鼠的一指標裝置等。電腦300可為一種個人電腦、一種工作站、一種伺服器、一種大型主機電腦、一種筆記型或膝上型電腦等。
第4圖展示出一種積體電路401的實施例,其包含可與處理器核心402以及其相關電路一同整合到相同晶粒上的一收發器單元400。例如,第4圖的該收發器可位於一微網控制器中,其中處理器核心402執行用於進行該微網控制器之功能的電腦程式碼,如本文中所述。收發器400代表PNC 260中的一收發器,或裝置272、274與276。收發器400包含一接收器404以及一發送器406。接收器404接收RF通訊信號,且發送器406發送RF通訊信號。一發送器的某些實施例包含一編碼器408、一調變器410、一向上轉換器412、以及一放大等級414。一接收器的某些實施例包含一放大等級420、一向下轉換器422、一解調器424、以及一解碼器426。收發器400亦包含一個天線或多個天線418。以下將說明收發器400各個該等部件以及其功能。
發送器406的編碼器408接收來自處理器核心402而預定要受到傳輸的資料。處理器核心可把資料呈塊狀地(例如,資料位元組)呈現給收發器400。編碼器408利用目前已知或未來將研發出之多種演繹法中的任一種來編碼該資料。可進行編碼動作以達成一或多個多種不同目的。例如,可進行編碼動作,以降低必須要傳送以傳輸收發器406將發送之各個資訊符號的位元平均數量。可進行編碼動作,以降低在一接收器上進行符號檢測動作的錯誤可能性。因此,一編碼器可把冗位引入到資料串流中。增加冗位的動作會增加發送該資訊所需的頻道頻寬。然而,增加冗位的動作所導致的錯誤較少,並且能以較低功率來發送該信號。編碼動作亦可包含用於保全的加密動作。
一種編碼類型為區塊編碼。在區塊編碼中,該編碼器把k個資訊位元的區塊編碼到n個程式碼位元的對應區塊中,其中n為大於k的一個整數。來自該編碼器之n個位元區塊的各個區塊在一組M=2k 的可能程式碼字元中構成一程式碼字元。可實行的一種區塊編碼器實例為熟悉編碼技藝的人士所熟知的Reed-Solomon(里德所羅門)編碼器。另一種類型的編碼是線性旋積編碼。可把該旋積編碼器視為一種線性有限狀態移位暫存器,其具有包含一組輸入順序之線性組合的一輸出順序。來自該移位暫存器而用於各個輸入位元的輸出位元數量為該程式碼中的冗位基準。因此,不同實施例可實行不同的編碼演繹法。
發送器406的調變器410接收來自編碼器408的資料。調變器410的一項目的是把從編碼器408接收到之二進位資料的各個區塊轉換為一種在進行向上轉換以及放大動作時可由一天線發送的獨特連續時間波形。該調變器把所接收到的資料區塊壓印到一選定頻率的一正弦曲線上。更確切來說,該調變器使該等資料區塊映射到該正弦曲線的一組對應離散振幅上,或映射到該正弦曲線的一組離散相位上、或映射到相對於該正弦曲線之頻率的一組離散頻率移位上。該調變器的輸出為被向上轉換成一傳輸頻率、被放大、並且被遞送到一天線的一個帶通信號。
在一實施例中,調變器410使一串二進位數字映射到一載波頻率的一組離散振幅中。這稱為脈衝振幅調變(PAM)。可藉著把來自該串資訊的二個分離k-位元符號壓印到標示為以cos(2 πf c t )以及sin(2 πf c t )表示的二個正交載波上以達成正交脈衝振幅調變(QPAM)。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調變器410使從編碼器408接收到的該等資料區塊映射到該載波的一組離散相位,以產生一相移鍵控(PSK)信號。可藉著使一輸入順序的k=log2 M個二進位數字的區塊映射到M個對應相位θ=2π(m-1)/M,來產生一個M-相位PSK信號,其中m為小於或等於M的一個正整數。所得到的等效低通信號可表示為:
其中g(t-nT) 為一基本脈衝,其形狀可受到最佳化以增加在一接收器上進行正確檢測的可能性,例如藉著降低符號間干擾。當該頻道使脈衝變形/失真時,便會產生符號間干擾狀況。當此種狀況發生時,將使鄰近的脈衝弄模糊,而難以區分該等個別脈衝。可因此選出一種脈衝形狀,以降低因為符號間干擾而產生的符號錯誤檢測可能性。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調變器410使從編碼器408接收到之一資訊序列的資料區塊映射到一組離散頻率移位,以產生一頻移鍵控(FSK)信號。所得到的等效低通信號可表示為:
其中I n 為高達M-1的一個奇數整數 Δf 為頻率位移的一單位。因此,在一頻移鍵控(FSK)信號中,一資訊序列的各個符號係映射到M個頻率移位中的一個。
熟知技藝者將可瞭解的是,本發明中討論的數學方程式僅具有例示性以及展示性,且可使用不同數學表達式來代表調變器410所操作的相關信號。此外,可在調變器410中實行的其他調變形式為熟知技藝者已知的。例如,可實行脈衝振幅調變(PAM)以及相移鍵控(PSK)的一組合來產生一個PAM-PSK信號。替代地,可實行正交分頻多工(OFDM)。熟知技藝者亦可瞭解的是,該調變可在基頻或一中間頻率上發生。
調變器410的輸出將被饋送到向上轉換器412。向上轉換器412的一項目的是使從調變器410接收到的經調變波形轉移到一較高頻率。在傳輸之前使該信號轉移到一較高頻率的動作可允許使用實用尺寸的一天線。換言之,傳輸頻率愈高,該天線可能越小。因此,例如,可實行在60GHz(Giga-Hertz)之一額定載波頻率進行操作的一實施例。受發送信號的所需頻寬係部分地依據調變器410的調變方法而定。大約為6GHz(10%)的一頻寬為例示性。在大約60GHz的一傳輸頻率,一波長大約為5毫米(mm),因此天線範圍可依據數毫米的等級。這可用來與CMOS中積體電路的電路佈線範圍進行比較。因此,可使一小毫米波天線或一天線陣列與該晶粒的電路良好地整合。60GHz載波的另一項優點是頻帶並未用於電腦通訊。
一種典型的向上轉換器412將使經調變波形乘上一正弦曲線信號,以取得具有一載波頻率的一信號,其為該波形之中心頻率以及該正弦曲線之頻率的總合。該操作係依據下面的三角恆等式:
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位於總合頻率(A +B )的信號將被傳遞到一濾波器與放大器414,且位於差異頻率(A -B )的信號則會被過濾掉。因此,將備置一帶通濾波器以理想地過濾所有資訊,除了欲發送且集中在該載波(sum)頻率的資訊之外。
經編碼、經調變、經向上轉換、以及經濾波的信號將被傳遞到放大器414。在一實施例中,放大器414提供高功率放大功能以驅動天線418。然而,該功率並不需要為相當高而由位於發送器406近處的接收器接收。在多收發器系統的實施例中,收發器之間的距離可能是短的。因此,可實行一種一般或低功率輸出容量的發送器。用以實行通訊所需的RF發送器功率因此依賴處於行通訊中之多個無線裝置之間的預期距離。當該等距離為長時,通常需要較大的功率。此外,該無線裝置之天線的指向性將影響維持通訊所需的功率量。
第4圖亦展示出連接至天線418的雙工器416。因此,在此實施例中,將使用一單一天線或多個天線來進行傳輸與接收二種動作。當進行發送動作時,來自放大器414的信號穿過雙工器416,並且利用經過向上轉換的資訊承載信號來驅動該天線。該雙工器防止來自放大器414的該信號進入接收器404。當進行接收動作時,天線418所接收到的一資訊承載信號將穿過雙工器416以從天線418遞送該信號到接收器404。在進行接收動作時,該雙工器防止所接收到的信號進入到發送器406。因此,雙工器416便如一切換器般運作,以交替地使該天線連接至該接收器以及該發送器。
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可使用二個分別天線來進行發送動作以及接收動作,且並不使用一雙工器。因此,發送器406可驅動一發送天線或多個天線,且接收器404可從一分別接收天線或多個天線進行接收動作。當有分別的天線時,傳輸動作與接收動作可同時地發生。在一種頻率雙工(FD)組態中,RF傳輸動作可在一頻率發生,而RF接收動作則在一第二頻率發生。因此,一收發器將於頻率f a 進行發送動作且於頻率f b 進行接收動作,而另一個收發器則在頻率f a 進行接收動作且在頻率f b 進行發送動作。當使用二個分別天線來進行傳輸動作與接收動作時,可同時間發生傳輸動作與接收動作。
在本發明說明的實施例中,在PNC 260之一收發器中找到的天線418為選擇性指向式的天線。在裝置272、274、與276之一收發器中找到的天線亦可為選擇性指向式的天線。因此,在一實施例中,天線418可為包含多個天線元件的一種可操縱式相位陣列天線。在另一個實施例中,天線418可包含多個切換式天線,各個天線指向一個不同方向(朝向一個不同裝置)。在某些實施例中,該PNC的該等天線以及該PNC網路中的該等裝置係預先受到訓練,因此知道要以哪個方向操縱以使該指向式天線波束指向一選定裝置。
除了頻率雙工技術以外或者代替頻率雙工技術,本發明的實施例亦使用分時多重進接(TDMA)技術。在TDMA中,該通訊信號係被劃分為多個依序的時槽。一時槽用於對一第一接收器傳輸資訊,而另一個時槽則用於對一第二接收器傳輸資訊。在頻率雙功技術中,當一時槽用於傳輸時,可在相同的時間區間中進行接收動作。因此,在一種TDMA組態中,來自一單一處理器402的資料可受到多工處理,並且在不同時槽中依序地發送到不同接收器。利用相同方式,一接收器可在二個不同時槽中接收來自二個不同發送器的資訊。
發送天線418把該資訊承載信號發射為可由一接收器之一天線接收的一種時變、空間分散的電磁能量。該接收器可隨後摘取出該已接收信號的資訊。各個天線可包含一個單一天線元件或一天線元件陣列。在一實施例中,天線418具有可操縱式指向性,以達成空間分割多重進接(SDMA)。因此,可操縱一天線元件相位陣列,以把一發送天線的中央波束引導至一特定接收器。相似地,可把一接收天線之發射型樣中的波束引導到一特定發送器。再者,可結合其他多重進接方法來實行空間分割多重進接,例如,分時多重進接方法。
可利用現存的印刷電路板金屬化技術來容易地實行天線418。因此,微帶(microstrip)式天線、帶線(stripline)式天線、槽線(slotline)式天線、嵌補(patch)式天線、以及刻痕(notch)式天線均可作為天線418的候選者。如所述地,於大約60GHz(Giga-Hertz)的頻率,印刷電路板天線元件是小型的,如依據數毫米的等級。因此,可把一天線元件陣列與收發器400以及其他電路一同整合在一單一晶粒上,在某些實施例中,包括該無線裝置的處理器。替代地,可把一天線元件陣列印製在一印刷電路板上(與該收發器分離),以接收來自與該處理器電路一起整合到該晶粒上之收發器電路的經調變信號。因此,上面整合有一處理器與接收器的一晶片可具有印製在相同電路板上(其支承住該晶片)之天線元件的出腳(pin-out)。
第4圖亦展示出一種用以接收、放大、向下轉換、解調變、以及解碼一資訊承載信號之接收器404的例示實施例。該信號係從天線418饋送到一低雜訊放大器420。放大器420包含在濾波器電路,其在該濾波器電路之通帶以外的頻率傳遞所欲信號資訊並且過濾出雜訊與不欲信號。向下轉換器422把處於該載波頻率的該信號向下轉換為一中間頻率或基頻。再度地,此動作係根據上述的三角恆等式而藉著使所接收到的信號乘以一正弦曲線以取得一差異頻率來完成。濾波動作接受處於該差異頻率的信號,並且拒絕處於總合頻率的信號。熟知技藝者將可瞭解的是,有不只一個向下轉換階段的實行方案。藉著使所接收的信號轉移成一較低頻率或基頻,可較容易地進行解調變功能。
解調器424解調變所接收到的經向下轉換信號。解調變是一種從已接收到的向下轉換信號摘取出資訊內容以產生一資訊信號的程序。解調變動作可在一中間頻率或在基頻發生。解調變方法係依據用以把資訊調變成已接收信號的方法。因此,例如,如果該調變為相移鍵控(PSK),解調變便包含用以把相位資訊轉換為一串二進位資料的相位檢測。解調變因此對解碼器426提供一串資訊位元。解碼器426解碼從解調器424接收到的二進位資料區塊,並且把經解碼資訊發送到處理器核心402。此種解碼方法係依據傳送經編碼信號的該裝置如何編碼該信號而定。
第4圖之該收發器的拓樸結構僅為代表性。同樣地,熟知技藝者將可瞭解的是,一接收器與發送器將包含多個額外部件以及未展示於第4圖中的電路。該等裝置與電路可典型地包括一參考振盪器、一分頻器、濾波電路、同步化電路、多個可能的頻率轉換等級、以及多個放大等級等。
因此,某些實施例包含一種用以對其網路中的無線裝置配置時槽的微網控制器。該微網控制器包含用以儲存持續時間配置資訊以及從該網路之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裝置接收到之發送請求的記憶體。該微網控制器亦包含一處理器,其用以藉著改變該微網控制器之一天線的定向來連續地輪詢該等裝置中的各個裝置。該處理器亦接收來自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裝置的發送請求,並准予該等裝置中之一裝置進行發送的權限,且准予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進行接收的權。該微網控制器亦包含具有一選擇性指向式天線的一收發器,其用以對該等裝置傳遞輪詢訊息與准予權限,並且用以接收來自該等裝置的發送請求。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微網控制器的處理器另根據指定準則選出要對請求發送權限之多個裝置中的哪個裝置准許進行下一個發送動作的權限。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處理器另指定配置給一發送裝置的一段發送持續時間。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發送請求本身指定了用於發送的一請求持續時間。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收發器的該選擇性指向式天線包含一可操縱相位陣列天線。
第5圖展示出根據本發明所述實施例之一種超級訊框之一部分的分段。當有N個欲受輪詢的不同裝置時,保留時槽500的前N個片段502係供輪詢機構268進行輪詢。因此,在時間片段1中,裝置1受到輪詢,且可在片段1中接收到來自裝置1的一請求。在時間片段2中,裝置2受到輪詢等。在該輪詢動作後,在時間片段N+1中(即,片段504),PNC 260隨後對各個裝置進行指向式發送動作。例如,如果在輪詢動作中,裝置1請求要同時地或依序地對裝置2與裝置3進行發送,那麼在時間片段N+1中,裝置1接收來自PNC 260一准允傳輸權限,而裝置2與裝置3則受指示要在經配置的時間區間中進行接收。在時間片段N+1之後,從裝置1對裝置2與裝置3的請求傳輸將在時間區間506中發生。該請求以及執行該請求的動作將在相同超級訊框中發生,因此克服了先前技藝的無效率方法。亦要注意的是,如第5圖所示,多個保留時槽500可在相同超級訊框中發生,進而進一步增加效率。
因此,本發明揭露的該輪詢機構於高傳輸率使用高度指向式發射。為了支援輪詢動作,係如第5圖所示的方式來建構該時槽。有數個片段用於輪詢動作以及接收裝置請求的動作,而另一個片段則供該PNC對該等不同裝置進行准予。輪詢片段的數量等於受輪詢裝置的數量。在輪詢動作中發送給一裝置的輪詢訊息包含受輪詢裝置的一位址,因此該受輪詢裝置知悉該輪詢訊息是給它的,而不是給另一個裝置。由該裝置答報傳送的該請求包含該等接收裝置的位址。准予片段504根據從該等裝置接收到的該等請求傳遞准予發送的權限以及准予接收的權限。
要注意的是,在輪詢動作中,該PNC 260可能會接收到不只一個裝置發出的一發送請求。若為此狀況,目前技藝中已知或未來將研發出的一種演譯法可建立一裝置高於另一裝置的優先順序,因此在時間區間506中,僅有一個裝置正進行發送,而該等其他裝置中的一或多個裝置則正在進行接收。該種演譯法是一種簡單的循環(round robin)方法,其中各個提出請求的裝置係得到准予權限而可在其各自機會進行發送動作。
第6圖展示出一種輪詢程序以及該准予程序。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等步驟包含以下步驟:
1.與一微網控制器(PNC)相關聯的各個裝置最初受到訓練,因而知悉要把其天線波束指向哪個方向,以形成往來該PNC以及其他裝置之間的指向式傳輸動作與接收動作。因此,各個裝置與該PNC獲悉要把其波束指向哪裡以進行彼此通訊。
2.在該超級訊框的一初始部分,該PNC對所有該等裝置傳播時槽配置資訊,其可包括哪些時槽可用來對該等裝置配置。
3.最初,在該輪詢程序的開始,各個裝置的指向式天線係指向該PNC以取得輪詢訊息。第6A圖展示出各個裝置使其天線波束指向該PNC以傾聽輪詢訊息。
4.在一第一裝置(DEV 1)的輪詢動作中,該PNC把其發送天線指向DEV 1的方向,並且對該裝置發送一輪詢訊息。該PNC隨後切換為一接收模式,以接收來自該裝置的一請求。因此,第6B圖展示出該PNC的波束指向DEV 1的情景。
5.裝置DEV 1,其天線指向該PNC,以該配置請求來答覆一輪詢訊息,該配置請求包含它想要在一可得時槽中對其進行發送之該等接收器的位址。
6.該輪詢程序係重覆對裝置DEV 2以及該系統中的任何其他裝置進行,第6C圖。
7.該PNC決定要把准予發送權限給予誰。當在輪詢動作中,該PNC接收到不只來自該等裝置中之一個裝置的一發送請求時,此決定是必要的。一發送請求可包含要對其進行發送之裝置的位址。在某些實施例中,該發送請求包含一段要求要通知該PNC該裝置用以發送動作所需之時間的持續時間。
8.在該准予片段(即,片段504)中,該PNC首先把其發送天線為調整到選定的發送裝置(第6D圖的DEV 1)、對該裝置傳送包含該裝置之位址的一訊息、告知該裝置它得到准予發送權限而可在經配置時間中進行發送動作,且亦可指定何時要開始進行傳輸,以及傳輸發生的期間有多長。
9.同樣在該准予片段中,該PNC調整其發送天線以連續地指向該等接收裝置中的各個裝置(如第6E圖與第6F圖),並且對各個裝置傳送一訊息(其包含它將在該經配置時槽中從其接收到一項傳輸之該裝置的位址),並且亦可通知該等接收裝置該傳輸何時將發生。
第7圖展示出用以在一單一超級訊框中進行指向式輪詢、准予時間配置、以及執行一請求之方法流程圖700的一實施例。首先,該PNC的天線把其指向式發送天線指向一裝置(不管是第一個裝置或尚未受到輪詢的下一個裝置)(步驟元件702)。當把其指向式發送天線指向該裝置時,該PNC傳送一輪詢訊息(步驟元件704)。該輪詢訊息可包含目前受指向裝置的位址,以及時槽持續期間可得性。隨後,該PNC把其接收天線指向該裝置,並且接收來自該裝置的一請求(若有的話)(步驟元件706)。該請求可包含一發送請求,以及對其進行發送之該(等)裝置的位址。
隨後,該PNC判定所有裝置是否都已受到輪詢(步驟元件708)。若否,便輪詢該等裝置中的下一個裝置(步驟元件702)。如果所有該等裝置都已受到輪詢,該PNC判定要准予哪個裝置發送權限(當不只有一個裝置已遞交一個發送請求時)(步驟元件710)。此動作可根據某些建立優先順序的準則來完成。一種方法是循環(round robin)方法,其中各個要求裝置獲准予發送權限而可在其各自機會中進行發送動作。一旦該發送裝置受該PNC選定,該PNC使發送天線指向要求准予發送權限的該選定裝置(步驟元件712)。該PNC隨後對該選定裝置發送准予發送權限,以對該等指定裝置進行發送動作來接收該傳輸(步驟元件714)。該PNC隨後發送指令給各個指定接收裝置(步驟元件716)。在已經進行所有准予動作之後,該等指定接收裝置將把其天線指向該選定發送裝置,且該選定發送裝置對該等該指定接收裝置進行發送動作(步驟元件718)。
因此,某些實施例包含一種由一微網控制器實行以對該微網控制器之一網路中的多個裝置配置一超級訊框時間的方法。該方法包含:在一輪詢程序中,使該微網控制器之一天線的一波束連續地指向該等裝置中的各個裝置。當在該輪詢程序中使該波束指向該等裝置中之一裝置時,該微網控制器傳送一輪詢訊息到該裝置,且隨後接收來自該裝置的一發送請求。該發送請求指定用以接收該請求發送該裝置之傳輸的一或多個裝置。在一准予程序中,該方法包含使該微網控制器之該天線的一波束指向在該輪詢程序中從其接收到一發送請求的一裝置,並且在受分配時間中從該微網控制器對該裝置發送准予發送權限。同樣在該准予程序中,該微網控制器對該等指定接收裝置發送准予接收權限。
該方法可另包含判定在該輪詢程序中遞交發送請求中之多個裝置中的哪個裝置將接著進行發送。當在該輪詢程序中不只一個裝置接收到發送請求時,便是如此情景。在某些實施例中,用以判定該等多個裝置中之哪個裝置將接著進行發送的步驟係由一循環程序完成,其中各個裝置受准予發送權限而可在其各自機會中進行發送動作。該方法可另包含由微網控制器對該網路中的裝置播送時槽配置資訊。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輪詢程序以及該准予程序在相同的超級訊框中發生,進而提升時槽配置效率。在某些實施例中,指向該天線之一波束的動作包含電子性地操縱該天線波束。再者,在某些實施例中,一發送請求包含針對用以進行發送之一持續時間的一請求。
本發明的某些實施例可實行為一種程式產品以與一電腦系統結合使用,例如展示於第1圖中的電腦100。該程式產品可用於其他電腦系統或處理器上。該程式產品的程式界定了本發明實施例的功能(包括本發明所述的該方法),並且該(等)程式可包含在多個不同的信號承載媒體上。展示性的信號承載媒體包括但不限於:(i)永久地儲存在不可覆寫儲存媒體上的資訊(例如,一電腦中的唯讀記憶體裝置,例如可由一CD-ROM驅動機讀取的CD-ROM碟片);(ii)儲存在可覆寫儲存媒體上的可變資訊(例如,位於一磁片驅動機或硬碟驅動機上的軟性碟片);以及(iii)由一通訊媒體傳遞到一電腦的資訊,例如透過一電腦或電話網路,包括無線通訊。後面的實施例特別地包括從網際網路以及其他網路下載的資訊。該種信號承載媒體,當攜載引導本發明功能的電腦可讀指令時,可代表本發明的實施例。
大致上,受執行以實行本發明實施例的常式可為一作業系統或一特定應用程式的部分、部件、程式、模組、物件、或指令序列。本發明的電腦程式典型地包含多種由本地電腦轉譯為一種機器可存取格式的指令,且因此為可執行指令。同樣地,程式包含常駐在該等程式中或可在記憶體中或儲存裝置上發現的多個變數以及資料結構。此外,可根據在本發明特定實施例中實行的應用程式而識別出下面所述的多種程式。然而,應該了解的是,以下的任何特定程式命名法或術語係僅為了便利的目的而使用,且因此本發明不應該單獨地受限於由該種命名法或術語所識別及/或暗示的任何特定應用。
因此,另一個本發明的實施例提供一種包含指令的機器可存取媒體,該等指令受一機器執行時可使該機器進行一連串用以在一微網控制器之網路中對多個裝置配置時槽的操作。該操作包含:在一輪詢程序中,使該微網控制器之一天線的一波束連續地指向該等裝置中的各個裝置。當在該輪詢程序中使該波束指向一裝置時,該操作包含傳送一輪詢訊息到該裝置,且隨後接收來自該裝置的一發送請求,其中該發送請求指定用以接收該請求發送該裝置之傳輸的一或多個裝置。在一准予程序中,該操作包含使該微網控制器之該天線的一波束指向在該輪詢程序中從其接收到一發送請求的一裝置,並且從該微網控制器對該裝置發送准予發送權限。同樣在該准予程序中,該操作包含對該等指定接收裝置發送准予接收權限。該操作可另包含判定在該輪詢程序中遞交發送請求中之多個裝置中的哪個裝置將接著進行發送。在某些實施例中,該輪詢程序與該准予程序可在相同的超級訊框中發生。在某些實施例中,一發送請求包含針對用以進行發送之一持續時間的一請求。
已經針對某些實施例詳細地說明本發明以及其某些優點。應該了解的是,在不偏離由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界定之本發明精神與範圍的狀況下,可進行各種不同的改變方案、替代方案以及修改方案。本發明的一實施例可達成多個目標,但並非屬於以下申請專利範圍的每個實施例都可達成每項目標。再者,並不意圖使本發明的範圍受限在本發明說明所述之程序、機器、製造物、物質組成、構件、方法以及步驟的特別實施例中。熟知技藝者將可從本發明揭示瞭解的是,目前存在或未來將研發出的程序、機器、製造物、物質組成、構件、方法或步驟均可等效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並且屬於本發明的申請專利範圍。因此,以下的申請專利範圍係意圖包含該種程序、機器、製造物、物質組成、構件、方法或步驟。
260...微網控制器(PNC)
262...請求解譯器
264...時間配置器
268...指向式輪詢機構
270...收發器
272...裝置1
274...裝置2
276...裝置3
300...電腦
310...系統記憶體
312...微網控制程式碼
314...作業系統(OS)程式碼
316...其他應用程式的程式碼
318...資料/檔案
320...記憶體控制器
330...L2快取記憶體
340...處理器
342...指令擷取器
344...L1快取記憶體
346...指令解碼器
348...指令緩衝器
350...分配單元
352...執行單元
354...控制電路
400...收發器單元
401...積體電路
402...處理器核心
404...接收器
406...發送器
408...編碼器
410...調變器
412...向上轉換器
414...放大等級/放大器
416...雙工器
418...天線
420...放大等級/放大器
422...向下轉換器
424...解調器
426...解碼器
500...保留時槽
502...時間片段
504...時間片段/准予片段
506...時間區間
700...方法
702~718...步驟元件
第1圖展示出一種由一微網控制器(PNC)接收來自一無線裝置之要求進行發送之一請求的習知方法實施例,以及在下一個後續超級訊框中配置一時槽的情景。
第2圖展示出一種具有一指向式輪詢機構的PNC實施例,該指向式輪詢機構用以選擇性地輪詢該PNC網路中的個別裝置,該PNC亦具有用以進行發送以及接收的一收發器。
第3圖展示出一種可在一PNC之某些實施例中找到的電腦實施例。
第4圖展示出一種可在一PNC中以及該PNC之一網路的一無線裝置中找到的收發器實施例。
第5圖展示出一種保留時槽的配置方式,該配置方式用以提供用於輪詢以及用於准予發送與接收權限的多個時間片段,第5圖亦展示出用以進行發送的一持續時間。
第6圖展示出在輪詢以及准予發送與接收權限的步驟中,一PNC之多個天線的指向性以及該PNC之網路中的多個裝置。
第7圖展示出一種用以在多個裝置之間進行輪詢、准予權限、以及發送的流程圖實施例。
700...方法
702~718...步驟元件

Claims (25)

  1. 一種微網控制器,該微網控制器用以對其一網路中的多個無線裝置分配時槽,該微網控制器包含:用以儲存持續時間分配資訊以及從該網路中之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裝置接收到之發送請求的記憶體;一處理器,其用以藉著改變該微網控制器之一選擇性指向式天線的定向來連續地輪詢該等裝置中的各個裝置、用以發送輪詢訊息至該等裝置並用以接收來自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裝置之響應該等輪詢訊息的發送請求、用以響應於接收到來自該等裝置中的該一或多個裝置的該等發送請求而准予該等裝置中之一裝置進行發送的權限、以及用以響應於接收到該等發送請求而准予該等裝置中之一或多個其他裝置進行接收的權限,其中:准予發送權限包含於連續輪詢該等裝置完成之後准予發送權限;以及具有該選擇性指向式天線的一收發器,其用以對該等裝置傳遞輪詢訊息與准予權限,並且用以接收來自該等裝置的發送請求。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網控制器,其中該處理器從該等裝置中的多個裝置接收該等發送請求,且該處理器另根據準則選出要對在輪詢期間請求發送權限之該等多個裝置中的哪個裝置准許進行下一個發送動作的權限。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網控制器,其中該處理器另處理一發送請求以判定該一或多個其他裝置中的哪個裝置要從受准予發送權限的該裝置進行接收。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網控制器,其中該處理器另指定分配給一發送裝置的一段發送持續時間。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網控制器,其中該收發器的該選擇性指向式天線包含一可操縱相位陣列天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網控制器,其中一發送請求包含一段請求發送持續時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之微網控制器,其中一發送請求包含從受准予發送權限的該裝置接收一傳輸之裝置的位址。
  8. 一種由微網控制器實行以對該微網控制器之一網路中的多個裝置分配一超級訊框時槽的方法,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以下列步驟,藉著使該微網控制器之一天線的一指向式波束逐一地且連續地指向該等多個裝置來輪詢該等多個裝置:逐一地且連續地對該等裝置傳送一輪詢訊息;接收來自該等裝置中之至少一裝置之響應該輪詢訊息的一發送請求,其中一發送請求指定要進行接收的一或多個裝置;及響應於從該等裝置中的一裝置接收到一發送請求,使該微網控制器之該天線的一指向式波束指向從其 接收到該發送請求之該等裝置中的該一裝置;以及響應於從該等裝置中的該一裝置接收到該發送請求而對該裝置發送一准予發送權限,且對受該發送請求指定要進行接收的該等裝置發送准予接收權限,其中:准予發送權限的步驟包含於連續輪詢該等裝置完成之後准予發送權限之步驟。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另包含判定在該輪詢中遞交發送請求之多個裝置中的哪個裝置將接著進行發送。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之方法,其中判定該等多個裝置中之哪個裝置將接著進行發送的步驟係由一循環程序完成。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另包含評估一發送請求中的位址以判定哪些裝置受指定要接收來自從其接收到該發送請求之該裝置的一傳輸。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另包含由該微網控制器對該網路中的裝置廣播時槽分配資訊。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該輪詢發生於一超級訊框期間,且該發送權限之准予亦發生於該超級訊框期間。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於該超級訊框期間,該微網控制器分配一時槽以發送至該微網控制器的該網路中之該等裝置中之另一 裝置;及該微網控制器於該超級訊框期間從該另一裝置接收一訊息,該訊息為該另一裝置於該超級訊框期間並未請求時間分配;該輪詢步驟包含響應於接收到該訊息而在該超級訊框期間輪詢該等多個裝置之步驟;以及該准予發送權限的步驟包含在該超級訊框期間准予該等裝置中之該一裝置發送的權限之步驟。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使該天線之一波束指向的該步驟包含電子性地操縱該天線波束。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一發送請求包含針對用以進行發送之一持續時間的一請求。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之方法,其中對受該發送請求指定要進行接收的該等裝置發送准予接收權限之步驟包含對受該發送請求指定要進行接收的多個裝置發送准予接收權限之步驟。
  18. 一種實體的機器可讀取儲存媒體,其中該儲存媒體不包含暫時性信號,該儲存媒體包含用以對微網控制器之網路中的多個裝置分配時間之指令,該等指令受一機器執行時可使該機器進行包含下列動作的操作:以下列動作,藉著使該微網控制器之一天線的一指向式波束逐一地且連續地指向該等多個裝置來輪詢該等多個裝置:逐一地且連續地對該等裝置傳送一輪詢訊息; 接收來自該等裝置中之至少一裝置之響應該輪詢訊息的一發送請求,其中一發送請求指定要進行接收的一或多個裝置;及響應於從該等裝置中的一裝置接收到該發送請求,使該微網控制器之該天線的一指向式波束指向從其接收到該發送請求之該等裝置中的該一裝置;以及響應於從該等裝置中的該一裝置接收到該發送請求而對該等裝置中的該一裝置發送一准予發送權限,且對受該發送請求指定要進行接收的該等裝置發送准予接收權限,其中:准予發送權限的動作包含於連續輪詢該等裝置完成之後准予發送權限之動作。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實體的機器可讀取儲存媒體,其中該操作另包含判定在該輪詢中遞交發送請求之多個裝置中的哪個裝置將接著進行發送。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8項之實體的機器可讀取儲存媒體,其中:該等操作更包含下列動作:於一超級訊框期間,該微網控制器分配一時槽以發送至該微網控制器的該網路中之該等裝置中之另一裝置;及該微網控制器於該超級訊框期間從該另一裝置接收一訊息,該訊息為該另一裝置於該超級訊框期間並未請求時間分配; 該輪詢動作包含響應於接收到該訊息而在該超級訊框期間輪詢該等多個裝置之動作;以及該准予發送權限的動作包含在該超級訊框期間准予該等裝置中之該一裝置發送的權限之動作。
  21. 一種用以把微網中的時間分配給微網控制器之網路中多個裝置的方法,其包含下列步驟:使該等多個裝置之各個裝置的一指向式天線指向該微網控制器;以下列步驟,藉著使該微網控制器之一天線的一指向式波束逐一地且連續地指向該等多個裝置來輪詢該等多個裝置:逐一地且連續地對該等裝置傳送一輪詢訊息;接收來自該等裝置中之至少一裝置之響應該輪詢訊息的一發送請求,其中一發送請求指定要進行接收的一或多個裝置;及響應於從該等裝置中的一裝置接收到一發送請求,使該微網控制器之該天線的一指向式波束指向從其接收到該發送請求之該等裝置中的該一裝置;以及響應於從該等裝置中的該一裝置接收到該發送請求而對該等裝置中的該一裝置發送一准予發送權限,且對受該發送請求指定要進行接收的該等裝置發送准予接收權限,其中:准予發送權限的步驟包含於連續輪詢該等裝置完成之後准予發送權限之步驟。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另包含判定在該輪詢中遞交發送請求之多個裝置中的哪個裝置將接著進行發送。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另包含由該微網控制器對該網路中的裝置廣播時槽分配資訊。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1項之方法,其中該輪詢發生於一超級訊框期間,且該准予亦發生於該超級訊框期間。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更包含下列步驟:於該超級訊框期間,該微網控制器分配一時槽以發送至該微網控制器的該網路中之該等裝置中之另一裝置;及該微網控制器於該超級訊框期間從該另一裝置接收一訊息,該訊息為該另一裝置於該超級訊框期間並未請求時間分配;該輪詢步驟包含響應於接收到該訊息而在該超級訊框期間輪詢該等多個裝置之步驟;以及該准予發送權限的步驟包含在該超級訊框期間准予該等裝置中之該一裝置發送的權限之步驟。
TW098107662A 2008-03-11 2009-03-10 用於動態時槽預留輪詢之系統及方法 TWI41689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3548008P 2008-03-11 2008-03-11
US12/215,911 US8335203B2 (en) 2008-03-11 2008-06-30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polling for dynamic slot reservation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7924A TW200947924A (en) 2009-11-16
TWI416891B true TWI416891B (zh) 2013-11-21

Family

ID=436616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7662A TWI416891B (zh) 2008-03-11 2009-03-10 用於動態時槽預留輪詢之系統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2) US8335203B2 (zh)
TW (1) TWI416891B (zh)
WO (1) WO2009114518A2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223739B2 (en) 2008-10-29 2012-07-1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ynamic bandwidth management
US8326221B2 (en) * 2009-02-09 2012-12-04 Apple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roximity-based content synchronization
US8989106B2 (en) * 2009-02-27 2015-03-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scheduling uplink request spatial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 (RSDMA) messages in an SDMA capable wireless LAN
US9125090B2 (en) * 2009-02-27 2015-09-01 At&T Mobility Ii Llc Staggered channelization code allocation for multi-carrier networks
AU2010224157A1 (en) * 2009-03-10 2011-10-20 Ims Software Services,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ddress intelligence
US8971256B2 (en) * 2009-04-15 2015-03-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hoc 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in contention access period
US8351406B2 (en) 2009-12-21 2013-01-08 Intel Corporation Techniques for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US9357565B2 (en) 2010-03-09 2016-05-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user uplink communication using EDCA with polling
US20130084798A1 (en) * 2011-09-29 2013-04-04 Broadcom Corporation Single nfc device identity selection on a multiple-identity supported device
US11122587B2 (en) * 2013-02-07 2021-09-14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scheduling resources in mesh networks
US20150035681A1 (en) * 2013-08-01 2015-02-05 Schweitzer Engineering Laboratories, Inc. Point-to-Multipoint Polling in a Monitoring System for an Electric Power Distribution System
US9313131B2 (en) 2013-09-06 2016-04-12 Stmicroelectronics, Inc. Hardware implemented ethernet multiple tuple filter system and method
US9325631B2 (en) * 2013-09-06 2016-04-26 Stmicroelectronic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improved upstream transmission
US11438961B2 (en) 2021-04-05 2022-09-06 Ultralogic 6G, Llc Cascaded polling for resource-efficient low-complexity 5G/6G DRX
US20240072920A1 (en) * 2022-08-30 2024-02-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Optimizing node location in a battery management system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2372A1 (en) * 2003-06-13 2005-01-06 Johan Rune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intra-piconet scheduling
US20060159118A1 (en) * 2005-01-18 2006-07-20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for polling in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US7245947B2 (en) * 2003-09-16 2007-07-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based control of an ad ho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4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16313A (en) * 1996-11-07 2000-01-18 Wavtrace,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broadband millimeter wave data communication
US6233466B1 (en) * 1998-12-14 2001-05-15 Metawave Communications Corporation Downlink beamforming using beam sweeping and subscriber feedback
US6560213B1 (en) * 1999-03-24 2003-05-06 Hrl Laboratories, Llc Wideband wireless access local loop based on millimeter wave technology
JP3663323B2 (ja) * 1999-04-05 2005-06-2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ミリ波送信装置およびミリ波受信装置
US7006530B2 (en) * 2000-12-22 2006-02-28 Wi-Lan,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adaptively obtaining bandwidth allocation requests
US7146164B2 (en) * 2000-12-20 2006-12-05 Denso Corporation Intelligent base station antenna beam-steering using mobile multipath feedback
US6823186B2 (en) * 2000-12-28 2004-11-23 Nokia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associated method, for allocating channel capacity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099671B2 (en) * 2001-01-16 2006-08-29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Collaborative mechanism of enhanced coexistence of collocated wireless networks
WO2002063806A2 (en) * 2001-02-07 2002-08-15 Xtremespectrum, Inc. System, method,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 for sharing bandwidth in a wireless personal area network or a wireless local area network
US7113536B2 (en) * 2001-04-16 2006-09-2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Rendezvous point interpiconet scheduling
US6745038B2 (en) * 2001-04-30 2004-06-01 Motorola, Inc. Intra-piconet location determination and tomography
US7136361B2 (en) * 2001-07-05 2006-11-14 At&T Corp. Hybrid coordination function (HCF) access through tiered contention and overlapped wireless cell mitigation
US7224685B2 (en) * 2001-09-13 2007-05-29 Ipr Licensing, Inc. Method of detection of signals using an adaptive antenna in a peer-to-peer network
JP3782330B2 (ja) * 2001-09-14 2006-06-07 富士通株式会社 Ofdm受信方法及びofdm受信装置
US7280517B2 (en) * 2001-11-02 2007-10-09 At&T Corp. Wireless LANs and neighborhood capture
CN100518107C (zh) * 2001-11-09 2009-07-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用于确保无线网络中的介质接入的方法
US6973335B2 (en) * 2002-02-06 2005-12-06 Kyocera Wireless Corp.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sonal area network (PAN) distributed global optimization
US7453832B2 (en) * 2003-02-12 2008-11-18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Transit link coordin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a distribut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
KR100544481B1 (ko) * 2003-05-13 2006-01-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고속 무선 개인영역 네트워크에서 채널시간 할당방법
US7103386B2 (en) * 2003-06-19 2006-09-05 Ipr Licensing, Inc. Antenna steering and hidden node recognition for an access point
JP3880554B2 (ja) * 2003-07-18 2007-02-14 松下電器産業株式会社 空間分割多重アクセス方式ワイヤレス媒体アクセスコントローラ
US7463886B2 (en) * 2003-09-16 2008-12-09 Spyder Navigations L.L.C. Method and system for supporting residual energy awareness in an ad ho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7433697B2 (en) * 2003-10-24 2008-10-07 Broadcom Corporation Synchronized UWB piconets for Simultaneously Operating Piconet performance
AR046714A1 (es) * 2003-11-24 2005-12-21 Interdigital Tech Corp Un metodo y un aparato para utilizar una antena direccional en una unidad transmisora/receptora inalambrica
US7809835B2 (en) * 2004-02-06 2010-10-05 Reunamaeki Jukka Device discovery and connection establishment for ad hoc networks
US7890116B2 (en) * 2004-05-05 2011-02-15 Nokia Corporation Adaptive beacon period in a distributed network
US20060215601A1 (en) * 2005-03-14 2006-09-28 H-Stream Wireles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ordinating a wireless PAN network and a wireless LAN network
US7822000B2 (en) * 2005-06-30 2010-10-26 Symbol Technologies, Inc. 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 for access ports in a wireless network
US20070002809A1 (en) * 2005-06-30 2007-01-04 Jukka Reunamaki Recovery techniqu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s
KR20070013864A (ko) * 2005-07-27 2007-01-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분산형 무선 개인영역 네트워크에서의 채널 타임 예약 시분쟁을 회피 및 해결하는 디바이스, 이를 포함하는 예약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GB2433859B (en) * 2005-12-29 2008-04-16 Motorola Inc Mobile station, system and method for us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CN101427486B (zh) * 2006-05-23 2013-06-19 英特尔公司 具有定向天线和一个或多个毫米波反射器的毫米波通信系统
CN101427422B (zh) * 2006-05-23 2013-08-07 英特尔公司 用于无线网络的毫米波片透镜阵列天线系统
US8320942B2 (en) * 2006-06-13 2012-11-27 Intel Corporation Wireless device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s for use in millimeter-wave peer-to-peer networks and methods for adaptive beam steering
EP2104245B1 (en) * 2006-12-07 2013-08-1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radio terminal station, and radio base station
JP5258307B2 (ja) * 2007-01-19 2013-08-0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無線通信装置
US7652624B2 (en) * 2007-03-06 2010-01-26 Intel Corporation Millimeter-wave communication stations with directional antennas and methods for fast link recovery
US8682246B2 (en) * 2007-03-21 2014-03-2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 coexistence of bluetooth and WiMax
US20090149146A1 (en) * 2007-12-05 2009-06-11 Motorola, Inc. Adaptive millimeter-wave antenna system
US8223739B2 (en) * 2008-10-29 2012-07-17 Intel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dynamic bandwidth management
US9214990B2 (en) * 2008-11-12 2015-12-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irectional clear channel assessmen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02372A1 (en) * 2003-06-13 2005-01-06 Johan Rune Method of and system for intra-piconet scheduling
US7245947B2 (en) * 2003-09-16 2007-07-17 Nokia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power-based control of an ad ho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network
US20060159118A1 (en) * 2005-01-18 2006-07-20 Freescale Semiconductor Inc. Method for polling in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90232112A1 (en) 2009-09-17
WO2009114518A3 (en) 2009-12-10
US8335203B2 (en) 2012-12-18
TW200947924A (en) 2009-11-16
US20120127972A1 (en) 2012-05-24
US9225062B2 (en) 2015-12-29
WO2009114518A2 (en) 200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16891B (zh) 用於動態時槽預留輪詢之系統及方法
CN101646241B (zh) 用于动态时隙预留的轮询系统和方法
US11716156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pathlos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2756609B1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beam selecting in beamformed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1385267B (zh) Ofdma系统中传送控制信道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JP6184996B2 (ja) 動的リソース割当てのための技術
EP2713643A1 (en) Dynamic spectrum allocation method, central control unit, base station and spectrum allocation system
CN102164028B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支持非对称载波聚合的装置和方法
CN106471749A (zh) 用于反向散射通信的装置
CN106664510A (zh) 用于反向散射通信的接收器
CN101873156B (zh) 无线通信装置、无线通信方法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EP3335298A1 (en) Request of and feedback information for simultaneous wireless information and power transfer for multiple wireless devices
CN110268773A (zh) 上行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设备
JP2009232372A (ja) 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装置
CN103561401A (zh) 向网络指示移动台容量的方法
KR20080069536A (ko) 패킷을 송수신하는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023306A1 (en) Mechanism to avoid interference and improve channel efficiency in mmwave wpans
US8768411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RF communication between processors
US10848204B2 (en) Reconfigurable antenna multiple access for millimeter wave systems
US20200204414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sing the same
US8290439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ross-platform radio frequency interference mitigation
KR20230150400A (ko) 시간 도메인 자원 정보의 지시 방법과 장치
JP3448650B2 (ja) 路車間通信方法
George The Microsecond Revolution: How Wi-Fi 7 Will Enable Real-Time Connectivity and Transform Key Industries
Gong et al. Understanding State-of-the-Art Ambient Backscat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