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8629B - Fiber advertising device - Google Patents

Fiber advertising device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8629B
TWI408629B TW098117799A TW98117799A TWI408629B TW I408629 B TWI408629 B TW I408629B TW 098117799 A TW098117799 A TW 098117799A TW 98117799 A TW98117799 A TW 98117799A TW I408629 B TWI408629 B TW I4086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d portion
optical fiber
structural substrate
light
advertising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177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42596A (en
Inventor
Chu Yih Yu
Original Assignee
Taiwan Plastic Opt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wan Plastic Optical Fib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wan Plastic Optical Fiber Co Ltd
Priority to TW0981177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8629B/zh
Priority to US12/656,648 priority patent/US20100299982A1/en
Publication of TW20104259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4259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86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862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5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the ends of optical fibr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Illuminated Signs And Luminous Advertising (AREA)

Description

光纖廣告裝置
本發明是涉及一種光纖廣告裝置。
廣告就是普遍告知,通常是商品在營銷過程中,藉著傳播媒體向社會大眾傳播訊息,以期招徠主顧,達成商業上銷售的目標;廣告是扮演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媒介角色,對產品的促銷、市場的開拓、企業的發展有極大的意義。
廣告和媒體是互相依存的,沒有媒體,廣告無用武之地;沒有廣告,媒體也不易生存。通常在媒體的運用上,以電視、報紙、雜誌、廣播影響範圍叫廣,合稱為四大媒體;其他像DM(直接信函)、戶外廣告、夾報、傳單、POP(購買時點廣告)等,泛稱小眾媒體。
而小眾媒體中,以戶外廣告為較能提昇顧客對產品或公司的一大手段,其中,戶外廣告的特色,有以下幾點:
[1]面積大,廣告醒目,注意度高;[2]重要路口看廣告的人潮多;[3]廣告期限長,易造成印象累積效果;[4]以簡單文字、特殊構圖取勝。
又戶外廣告呈現類型,有以下幾種:
[1]壁面上油漆或懸掛PVC布招;[2]屋頂上架設PVC布招、電虹燈;[3]特殊集會場、表演場四周看板;[4]重要路口架設之大型看板、電腦看板;[5]特殊地點的電視牆。
隨著市時代的進步,戶外廣告的美觀度越來越高,配合高科技的應用,有成為一新興都市景觀的趨勢。
前述戶外廣告存在著下列問題點:
1.所有的戶外廣告,其最大的共通問題點就是,廣告效果好的位置有限、不易取得,且租金高昂,更具有時效性,需要常常維護的問題。
有鑑於此,如何讓降低租金,並延長時效性、降低維護機率,更不必擔心位置有限的問題,便成為本發明欲改進的目的之一。
2.戶外廣告中,一般以電視牆、電腦看板等會發光的廣告裝置,最能吸引人的注意力,但是此種類型的廣告裝置,有幾個共通的缺點,就是裝置昂貴、耗電、及易故障。
有鑑於此,如何在會發光的前提下,降低耗電量、裝置成本、與故障率,便成為本發明欲改進的目的之二。
3.新興的戶外廣告中,雖然有一些能做為都市景觀用,如101大樓的燈光排列,美觀度度是夠高,還能當做一種裝飾手段,但是其能應用的地點有限,且變化小、廣告成本非常高,不能廣泛的應用。
有鑑於此,如何增加應用地點、範圍及變化,降低廣告成本,便成為本發明欲改進的目的之三。
本發明目的在於提供一種省電、不易故障、容易維護、成本低、光影變化多、能作為裝飾用的光纖廣告裝置。
為解決前述問題及達到本發明的目的,其技術手段有以下兩種應用型態:本發明第一型態:為一種光纖廣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具有數個與外界接觸之表面(11)的結構基材(1);數個穿設於結構基材(1)內、能讓一端之光線傳導至另端處的光纖(2),該光纖(2)是由一第一端部(21),一設於第一端部(21)一側端的第二端部(22),及一設於第一端部(21)與第二端部(22)間、能將兩者連接、外側被結構基材(1)所包覆圍繞的導光部(23)所組成,而前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為分別以一間距(h)、陣列排列形成一圖形及/或文字造型、暴露於該結構基材(1)之不同的表面(11)處;至少一以一距離(W)、設於該結構基材(1)一側外、能將光線投射在前述設有第一端部(21)之表面(11)處的投光裝置(3)所組成;以及一設於前述各表面(11)處,並將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覆蓋、以保持結構基材(1)與光纖(2)之結合度、且能透光的塗佈層(4)。
根據上述的光纖廣告裝置,所述結構基材(1)的材質為下列之一:不透明的高分子材質、半透明的高分子材質、礦石材質、混凝土材質、金屬材質、陶瓷材質。
根據上述的光纖廣告裝置,所述結構基材(1)是為下列之一:廣告看板、廣告牆、採光牆、外牆。
根據上述的光纖廣告裝置,所述投光裝置(3)是為下列一:多彩投光燈、單色投光燈、投影機、發光面板。
根據上述的光纖廣告裝置,所述塗佈層(4)是為含有鈦化物的塗層。
根據上述的光纖廣告裝置,所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暴露於該結構基材(2)之不同的表面(11)處,前述表面(11)是為相對及/或相鄰的表面(11)。
本發明的第二型態:為一種光纖廣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具有數個與外界接觸之表面(11)的結構基材(1);數個穿設於結構基材(1)內、能讓一端之光線傳導至另端處的光纖(2),該光纖(2)是由一第一端部(21),一設於第一端部(21)一側端的第二端部(22),及一設於第一端部(21)與第二端部(22)間、能將兩者連接、外側被結構基材(1)所包覆圍繞的導光部(23)所組成,而前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為分別以一間距(h)、陣列排列形成一圖形及/或文字造型、暴露於該結構基材(1)之不同的表面(11)處;以及一設於前述各表面(11)處,能保持結構基材(1)與光纖(2)之結合度的塗佈層(4)。
根據上述的光纖廣告裝置,所述結構基材(1)的材質為下列之一:不透明的高分子材質、半透明的高分子材質、礦石材質、混凝土材質、金屬材質、陶瓷材質;而所述結構基材(1)是為下列之一:廣告看板、廣告牆、採光牆、外牆。
根據上述的光纖廣告裝置,所述塗佈層(4)是為含有鈦化物的塗層。
根據上述的光纖廣告裝置,所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暴露於該結構基材(2)之不同的表面(11)處,前述表面(11)是為相對及/或相鄰的表面(11)。
1.本發明中,透過結構基材(1)與光纖(2)的結合應用,再加上一投光裝置(3),能產生出非常多變的光影變化,以達成吸引眾人目光的目的,還有,因為結構基材(1)的材質與造型能做多樣化的應用與變更,讓本發明能應用能做多元化應用,讓整體的應用範圍增加;而藉由光纖(2)及投光裝置(3)的配合,能產生較柔和的發光效果,能減少光害的產生,而且通過投光裝置(3)的應用,讓本發明相較於大型的燈光秀、電視牆、廣告看板、電腦看板,有著能較低的成本、耗電量、方便維護、及不易故障等等的優點,此外,更不必擔心位置有限的問題,還能增加應用地點、範圍及變化,有空間就能應用,使本發明的實用性,大幅度的提高。
2.因為結構基材(1)的熱膨脹係數,與光纖(2)不同,所以本發明透過一能透光的塗佈層(4),將兩者結合,避免因為放置於戶外時,過大溫度的變化,使光纖(2)與結構基材(1)的結合處,產生裂痕、裂縫,而其中,更可以透過其中所包含的鈦化物,讓整體的強度與耐候性提高,能延長時效性、降低維護機率。
3.當不使用投光裝置(3)時,能採用自然光源,來做為一具廣告、裝飾功能的採光牆及/或採光板使用,當白天時,室外的光,能透過光纖(2)進入室內,提高室內的亮度,並將光纖(2)所排列形成的圖形及/或文字造型,展示於內,當室外光線有變化時,如:有物體自外經過,遮掩住室外的光,即能產生光影的變化,非一般死板板、靜態的廣告、裝飾;而當晚上時,則是相反,室內的光,透過光纖(2)射出室外,並將光纖(2)所排列形成的圖形及/或文字造型,展示於外,同樣當有物體自內經過,遮掩住室內的光時,一樣能產生光影的變化,透過此種的設置,有效的降低耗電量、裝置成本、與故障率,並降低租金,降低廣告成本,使本發明的產業利用性增加。
以下依據圖面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如後:
第一型態:
如圖1所示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為第一種光纖設置型態時的立體示意圖,如圖2所示為圖1的部分放大示意圖,如圖3所示為圖1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如圖4、圖5所示為圖1的實施示意圖,如圖6所示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為第二種光纖設置型態時的立體示意圖,如圖7所示為圖6的實施示意圖,如圖8所示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為第三種光纖設置型態時的部分剖面示意圖,如圖9所示為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為第三種光纖設置型態時的實施示意圖。
圖式中揭示出,一種光纖廣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具有數個與外界接觸之表面(11)的結構基材(1);數個穿設於結構基材(1)內、能讓一端之光線傳導至另端處的光纖(2),該光纖(2)是由一第一端部(21),一設於第一端部(21)一側端的第二端部(22),及一設於第一端部(21)與第二端部(22)間、能將兩者連接、外側被結構基材(1)所包覆圍繞的導光部(23)所組成,而前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為分別以一間距(h)、陣列排列形成一圖形及/或文字造型、暴露於該結構基材(1)之不同的表面(11)處;至少一以一距離(W)、設於該結構基材(1)一側外、能將光線投射在前述設有第一端部(21)之表面(11)處的投光裝置(3)所組成;以及一設於前述各表面(11)處,並將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覆蓋、以保持結構基材(1)與光纖(2)之結合度、且能透光的塗佈層(4)。
其中,透過結構基材(1)與光纖(2)的結合應用,再加上一投光裝置(3),能產生出非常多變的光影變化,以達成吸引眾人目光的目的。
其次,藉由光纖(2)及投光裝置(3)的配合,能產生較柔和的發光效果,能減少光害的產生,而且通過投光裝置(3)的應用,能以較低的成本和耗電量,達到廣告與裝飾的兩大目標。
再者,因為結構基材(1)與光纖(2)的特性,不怕風雨,所以不易故障,整體裝置中,只要維護投光裝置(3)即可,十分的方便,且因為裝置十分的簡單,投光裝置(3)又小,所以不必擔心位置有限的問題,能增加應用地點、範圍及變化,有空間就能應用。
還有,因為結構基材(1)的熱膨脹係數,與光纖(2)不同,所以透過一能透光的塗佈層(4),將兩者結合,能避免因為過大溫度的變化,使光纖(2)與結構基材(1)的結合處,產生裂痕、或是裂縫。
另外,距離(W)大小的決擇,是依結構基材(1)的大小,與投光裝置(3)的種類來決定;而間距(h),則是依使用者所需的發光效果、及結構基材(1)的種類來決定。
上述中,所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暴露於該結構基材(2)之不同的表面(11)處,前述表面(11)是為相對及/或相鄰的表面(11)。
其中,表面(11)包括了一第一表面(11A)、一與第一表面(11A)相對的第二表面(B)、一與第一表面(11A)相鄰的第三表面(11C)、一與第一表面(11A)相鄰的第四表面(11D)、及一與第一表面(11A)相鄰的第五表面(11E);當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是暴露於該結構基材(2)的相對表面(11)時(如圖1),能讓光平行的穿過,讓光線自第一表面(11A),透出於第二表面(B);而當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是暴露於該結構基材(2)相鄰的表面(11)時(如圖6),能讓光線自第一表面(11A),透出於第三表面(11C)、第四表面(11D)、及第五表面(11E)等表面(11),能多方向發光。
其次,雖然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能暴露於該結構基材(2)的相對表面(11),但是當其入光端(A)與出光端(A‘)於第一表面(11A)和第二表面(B)處,是呈倒置狀的設置時(如圖8),能讓結構基材(1)兩側的光線、影像相反(如圖9),有別於傳統的廣告、裝飾裝置。
第二型態:
如圖10、圖11所示為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圖式中揭示出,一種光纖廣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具有數個與外界接觸之表面(11)的結構基材(1);數個穿設於結構基材(1)內、能讓一端之光線傳導至另端處的光纖(2),該光纖(2)是由一第一端部(21),一設於第一端部(21)一側端的第二端部(22),及一設於第一端部(21)與第二端部(22)間、能將兩者連接、外側被結構基材(1)所包覆圍繞的導光部(23)所組成,而前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為分別以一間距(h)、陣列排列形成一圖形及/或文字造型、暴露於該結構基材(1)之不同的表面(11)處;以及一設於前述各表面(11)處,能保持結構基材(1)與光纖(2)之結合度的塗佈層(4)。
其中,與第一型態最大的不同點,就是不使用投光裝置(3),而是使用環境光源,如太陽(S)的光,或是室內的散溢光,做為光源來使用,能達到零耗電的目標。
其次,當白天時,室外的光,能透過光纖(2)的第一端部(21),自第二端部(22)進入室內,提高室內的亮度,並將光纖(2)所排列形成的圖形及/或文字造型,展示於內(如圖10),當室外光線有變化時,如:有物體自外經過,遮掩住室外的光,即能產生光影的變化,非一般死板板、靜態的廣告、裝飾所能相比。
再者,而當晚上時,則是相反,室內的光,透過光纖(2)的第二端部(22),自第一端部(21)射出室外,並將光纖(2)所排列形成的圖形及/或文字造型,展示於外(如圖11),同樣當有物體自內經過,遮掩住室內的光時,一樣能產生光影的變化。
前述兩種應用型態中,所述結構基材(1)的材質為下列之一:不透明的高分子材質、半透明的高分子材質、礦石材質、混凝土材質、金屬材質、陶瓷材質。
其中,配合使用者的需求,使用不同的材質,能讓本發明能應用能做多元化應用,讓整體的應用範圍增加。
前述兩種應用型態中,所述結構基材(1)是為下列之一:廣告看板、廣告牆、採光牆、外牆。
其中,因為結構基材(1)的材質變化多,讓其能做多樣化的應用與變更,能讓本發明能應用能做多元化應用,讓整體的應用範圍增加。
前述兩種應用型態中,所述投光裝置(3)是為下列一:多彩投光燈、單色投光燈、投影機、發光面板。
其中,透過使用不同的投光裝置(3),能符合使用者的需求,而其中又以投影機、發光面板的發光效果最佳,能帶給觀看者,一種不同的視覺享受。
前述兩種應用型態中,所述塗佈層(4)是為含有鈦化物的塗層。
其中,可以透過塗佈層(4)其中所包含的鈦化物,讓整體的強度與耐候性提高,並有一定的自潔效果,能延長時效性、降低維護機率。
上述中,所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暴露於該結構基材(2)之不同的表面(11)處,前述表面(11)是為相對及/或相鄰的表面(11)。
其中,配合不同的光線需求,進行改變,能增加本發明的實用性,產生多元化的光影與採光效果。
由上述能得知,本發明中,透過結構基材(1)、光纖(2)、投光裝置(3)、及塗佈層(4)的配合,能擁有較低的成本、耗電量、裝置空間,與較佳的視覺效果,相較於現今的電視牆、廣告看板、電腦看板,更具有實用性、功效性與產業利用性。
以上依據圖式所示的實施例詳細說明了本發明的構造、特徵及作用效果,由於符合新穎及進步性要件,遂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申請;惟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但本發明不以圖面所示限定實施範圍,因此舉凡與本發明意旨相符的修飾性變化,只要在均等範圍內都應涵屬於本發明專利範圍內。
1...結構基材
11...表面
11A...第一表面
11B...第二表面
11C...第三表面
11D...第四表面
11E...第五表面
2...光纖
21...第一端部
22...第二端部
23...導光部
3...投光裝置
4...塗佈層
h...間距
W...距離
A...入光端
A‘...出光端
S...太陽
圖1: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為第一種光纖設置型態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2:為圖1的部分放大示意圖。
圖3:為圖1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4、圖5:為圖1的實施示意圖。
圖6: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為第二種光纖設置型態時的立體示意圖。
圖7:為圖6的實施示意圖。
圖8: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為第三種光纖設置型態時的部分剖面示意圖。
圖9:本新型第一實施例為第三種光纖設置型態時的實施示意圖。
圖10、圖11:本新型第二實施例的實施示意圖。
1...結構基材
11...表面
11A...第一表面
11B...第二表面
11C...第三表面
11D...第四表面
11E...第五表面
2...光纖
21...第一端部
22...第二端部
23...導光部
3...投光裝置
4...塗佈層
W...距離

Claims (10)

  1. 一種光纖廣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具有數個與外界接觸之表面(11)的結構基材(1);數個穿設於結構基材(1)內、能讓一端之光線傳導至另端處的光纖(2),該光纖(2)是由一第一端部(21),一設於第一端部(21)一側端的第二端部(22),及一設於第一端部(21)與第二端部(22)間、能將兩者連接、外側被結構基材(1)所包覆圍繞的導光部(23)所組成,而前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為分別以一間距(h)、陣列排列形成一圖形及/或文字造型、暴露於該結構基材(1)之不同的表面(11)處;至少一以一距離(W)、設於該結構基材(1)一側外、能將光線投射在前述設有第一端部(21)之表面(11)處的投光裝置(3)所組成;以及一設於前述各表面(11)處,並將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覆蓋、以保持結構基材(1)與光纖(2)之結合度、且能透光的塗佈層(4)。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廣告裝置,其中:所述結構基材(1)的材質為下列之一:不透明的高分子材質、半透明的高分子材質、礦石材質、混凝土材質、金屬材質、陶瓷材質。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廣告裝置,其中:所述結構基材(1)是為下列之一:廣告看板、廣告牆、採光牆、外牆。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廣告裝置,其中:所述投光裝置(3)是為下列一:多彩投光燈、單色投光燈、投影機、發光面板。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廣告裝置,其中:所述塗佈層(4)是為含有鈦化物的塗層。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光纖廣告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暴露於該結構基材(2)之不同的表面(11)處,前述表面(11)是為相對及/或相鄰的表面(11)。
  7. 一種光纖廣告裝置,其特徵在於包括:一具有數個與外界接觸之表面(11)的結構基材(1);數個穿設於結構基材(1)內、能讓一端之光線傳導至另端處的光纖(2),該光纖(2)是由一第一端部(21),一設於第一端部(21)一側端的第二端部(22),及一設於第一端部(21)與第二端部(22)間、能將兩者連接、外側被結構基材(1)所包覆圍繞的導光部(23)所組成,而前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為分別以一間距(h)、陣列排列形成一圖形及/或文字造型、暴露於該結構基材(1)之不同的表面(11)處;以及一設於前述各表面(11)處,能保持結構基材(1)與光纖(2)之結合度的塗佈層(4)。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光纖廣告裝置,其中:所述結構基材(1)的材質為下列之一:不透明的高分子材質、半透明的高分子材質、礦石材質、混凝土材質、金屬材質、陶瓷材質;而所述結構基材(1)是為下列之一:廣告看板、廣告牆、採光牆、外牆。
  9. 如請求項7所述的光纖廣告裝置,其中:所述塗佈層(4)是為含有鈦化物的塗層。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光纖廣告裝置,其中:所述第一端部(21)和第二端部(22),暴露於該結構基材(2)之不同的表面(11)處,前述表面(11)是為相對及/或相鄰的表面(11)。
TW098117799A 2009-05-27 2009-05-27 Fiber advertising device TWI4086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17799A TWI408629B (zh) 2009-05-27 2009-05-27 Fiber advertising device
US12/656,648 US20100299982A1 (en) 2009-05-27 2010-02-12 Optical fiber billboard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17799A TWI408629B (zh) 2009-05-27 2009-05-27 Fiber advertising devic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2596A TW201042596A (en) 2010-12-01
TWI408629B true TWI408629B (zh) 2013-09-11

Family

ID=432186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17799A TWI408629B (zh) 2009-05-27 2009-05-27 Fiber advertising device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20100299982A1 (zh)
TW (1) TWI4086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872657B (zh) * 2019-04-10 2021-03-30 广东工业大学 一种户外投影设备
EP3796103A1 (fr) * 2019-09-20 2021-03-24 The Swatch Group Research and Development Ltd Article decoratif avec effet lumineux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0624A1 (en) * 2001-03-16 2002-09-19 Hideichi Nakamura Electroluminescence fiber
TWM353450U (en) * 2008-10-29 2009-03-21 Univ Far East Advertising sign integrated with warning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612645A (en) * 1925-08-03 1926-12-28 Joseph R Nooe Electric sign
US3184872A (en) * 1962-12-31 1965-05-25 Mobilcolor Inc Moving pattern simulator
US4279089A (en) * 1978-07-11 1981-07-21 Tatsuo Murakami Optical illumination device
US4422719A (en) * 1981-05-07 1983-12-27 Space-Lyte International, Inc. Optical distribution system including light guide
US6024476A (en) * 1998-04-21 2000-02-15 Us Sign And Fabrication Corporation Optical fiber lighting of channel letters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20130624A1 (en) * 2001-03-16 2002-09-19 Hideichi Nakamura Electroluminescence fiber
TWM353450U (en) * 2008-10-29 2009-03-21 Univ Far East Advertising sign integrated with warning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42596A (en) 2010-12-01
US20100299982A1 (en) 2010-1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20023377A1 (en) Indoor/outdoor advertising device and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WO2008064574A1 (fr) Boîtier d'éclairage dynamique à led et son procédé de fabrication
TWI408629B (zh) Fiber advertising device
CN201727203U (zh) 一种魔术镜子
WO2010139178A1 (zh) 光线广告装置
CN204557959U (zh) 一种全彩点控式视频光电玻璃
CN203204974U (zh) 可显示动态广告的led灯箱
US20130227899A1 (en) Concrete wall with optical fibers display device
CN204423814U (zh) 一种室外广告牌
CN208985647U (zh) 支持精确多分屏的液晶显示屏
CN206441485U (zh) 一种防风内打光led灯箱装置
CN1920904A (zh) 一种室内外广告装置
US20050073469A1 (en) Multimedia advertising billboard
CN201293275Y (zh) 装在户外的导光板侧光源节能超薄灯箱
CN101632112B (zh) 使用屏幕的广告设备
CN213545794U (zh) 一种双向广告显示屏
CN201401718Y (zh) Led绚球灯
KR20110102966A (ko) 후광기능을 갖는 채널간판
CN202929969U (zh) 一种led玉质玻璃显示屏
WO2024047460A1 (en) A moving and light-decomposing crystal sign powered by wind
JP3100456U (ja) マルチメディア看板
CN208538442U (zh) 餐厅用灯箱
CN2845081Y (zh) 一种动态广告显示屏
Li et al. Research on the Application of LED Media Building Curtain Wall in Urban Outdoor Advertising
CN201084351Y (zh) 一种节能环保霓虹灯广告招牌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