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7937B - 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 Google Patents

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7937B
TWI407937B TW99113027A TW99113027A TWI407937B TW I407937 B TWI407937 B TW I407937B TW 99113027 A TW99113027 A TW 99113027A TW 99113027 A TW99113027 A TW 99113027A TW I407937 B TWI407937 B TW I407937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eeve
bone
passage
ligament
surgical ai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130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36565A (en
Inventor
Wen Ling Yeh
Cheng Kung Cheng
Yu Shu Lai
Yu Liang Liu
Tsung Wei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Wen Ling Ye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 Ling Yeh filed Critical Wen Ling Yeh
Priority to TW991130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7937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365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365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793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7937B/zh

Links

Landscapes

  • Surgical Instruments (AREA)

Description

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手術裝置,尤指一種可避免神經、血管等軟組織受傷以及縮短手術時間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按,十字韌帶的功能是防止脛骨向前移動以及控制膝關節的旋轉活動,而十字韌帶受傷是十分常見的運動創傷之一,特別是從事足球、籃球、滑雪等運動的人員,其十字韌帶大部份的受傷都是因為跳躍、轉動、突然急停或與其他球員踫撞而發生的。所有的十字韌帶損傷均可通過鑽孔重新固定來復原,或通過自體或人工韌帶經由手術方式來恢復其膝關節原來之活動度及功能。
第1圖與第2圖為一般十字韌帶手術之示意圖,如圖所示:當患者十字韌帶受傷時,其手術步驟大部分是以對位銷體20經由定位機構(圖未示)先鑽入脛骨10或股骨11並確認鑽孔方向及角度後,再利用適當尺寸之中空鑽頭30延著對位銷體20將脛骨10或股骨11鑽出適合放入韌帶且不會鬆脫的孔洞40,而孔洞40的數目則依病患條件或需求而定。也因為鑽孔時需要以對位銷體20作為指引,所以常會發生對位銷體20隨著鑽頭30的移動而產生歪斜或位移的現象,可能造成患者膝關節後方之主要神經、血管等軟組織受傷。另一方面,目前市售之鑽頭30雖然在管壁上有刻印鑽孔深度尺規,但在手術過程中常因為視角或是手術燈造成不易辨識深度,使得醫師必須小心翼翼避免傷及後方組織,不只拉長手術時間,更增加手術風險。故此類之十字韌帶手術方式難以堪稱實用。
因此,如何讓韌帶手術方式能減少病患傷口的大小、避免神經、血管等軟組織受傷以及縮短術後癒合的時間,實為一具有意義的思考方向。
由是,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韌帶手術輔助裝置,可達到避免神經、血管等軟組織受傷之功效者。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即在於提供一種韌帶手術輔助裝置,可達到縮短手術時間之功效者。
為達上述目的,本發明之技術實現如下:一種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係包含:一對位銷體,係穿入一骨頭內,並可指示穿入該骨頭之深度;一第一套筒,其中央具有一貫穿通道,且其一端部配置有至少一定位結構,以固定與該骨頭間的相對位置;一第二套筒,係可對應穿入該貫穿通道內,且其內配置有一限位通道,以提供該對位銷體於其內移動;一第三套筒,係可對應穿入該貫穿通道內,且其中央配置有一定位通道;以及一鑽孔元件,係經由該定位通道而鑽入該骨頭內,並可指示鑽入該骨頭之深度,且該鑽孔元件之直徑較該對位銷體之直徑為寬。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二套筒內更包含複數微調通道供該對位銷體穿入,以微調該第一套筒與該對位銷體間之相對位置。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上述之第一套筒外表面具有一長度標記,以配合指示該對位銷體與該鑽孔元件鑽入該骨頭之深度。
本發明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主要由三套筒、一對位銷體以及一鑽孔元件所組成,在手術進行時,會因為套筒提供定位的關係而不會改變鑽孔的方向與深度,確實達到骨頭輔助接合的目的。
第3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構造分解圖,如圖所示:本發明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50主要由一對位銷體51、一第一套筒52、一第二套筒53、一第三套筒54以及一鑽孔元件55所構成。對位銷體51即為一般韌帶手術常用之克氏針(Kirschner pin),可根據韌帶的位置而對應穿入一骨頭(通常為脛骨10)內,其上係配置有刻度511或特殊的顏色,以指示穿入骨頭之深度或長度。第一套筒52中央具有一貫穿通道521,且其一端部配置有至少一定位結構522,用以固定與該骨頭間的相對位置。第一套筒52外表面具有長度標記,以配合指示對位銷體51與鑽孔元件55鑽入骨頭(脛骨10)之深度。舉例來說,若第一套筒52長度為5公分,對位銷體51總長為10公分,依其表面之刻度511或特殊的顏色得知其露出於第一套筒52外之長度若為3公分,則可得知鑽入骨頭(脛骨10)之深度為2公分。第二套筒53可對應穿入第一套筒52中央之貫穿通道521內,且其內配置有一限位通道531,以提供對位銷體51於其內移動。第三套筒54亦可對應穿入第一套筒52中央之貫穿通道521內,且其中央配置有一定位通道541。此外,為求能將穿入第一套筒52中央貫穿通道521內之第二套筒53或第三套筒54快速取出,可於第二套筒53與第三套筒54表面分別配置一螺孔532、542(取出結構),並配合一表面具有螺紋之工具(如第8圖所示之螺紋桿體58)穿入螺孔532、542內,得以將第二套筒53或第三套筒54自第一套筒52中央貫穿通道521內快速取出。再者,第二套筒53或第三套筒54亦可為具有磁吸性之材質,以配合一磁鐵將第二套筒53或第三套筒54自第一套筒52中央貫穿通道521內快速吸出。鑽孔元件55乃經由第三套筒54之定位通道541而鑽入該骨頭內,其上係配置有刻度551或特殊的顏色,以指示鑽入該骨頭之深度。由於對位銷體51乃配合X光機使用來尋找出最適合手術鑽孔的位置,故其直徑較小,通常為2毫米,而鑽孔元件55乃真正進行鑽孔作業的工具,故其直徑較大,通常為6毫米以上,可依不同的需求來選擇。
第4圖到第12圖均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如圖所示:當欲使用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50進行韌帶重建手術時,首先,醫療人員必須先確認骨頭(脛骨10)鑽孔處之位置、大小與深度,此步驟可透過X光機來確認,並利用對位銷體51先行在此鑽孔處預鑽。待對位銷體51於骨頭(脛骨10)上之位置與深度確定後,即可將第二套筒53之限位通道531套於對位銷體51上,再將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套於第二套筒53上,並利用定位結構522將第一套筒52與骨頭(脛骨10)間的相對位置固定,此時,第一套筒52與第二套筒53將會隨對位銷體51的位置而被定位。舉例來說,定位結構522包含至少一定位片以及至少一定位元件523(固定釘),至少一固定釘可透過至少一定位片將第一套筒52與骨頭(脛骨10)釘固為一體。
此外,當第一套筒52的位置無法進行複數定位片、複數定位元件523與骨頭(脛骨10)的釘固時,如某個定位片過於凸出或歪斜時,則配置於第二套筒53內之複數微調通道(圖未示)就可提供對位銷體51穿入,醫療人員可以選定最適當之微調通道來套入對位銷體51,在不改變對位銷體51位置的前提下,微調該第一套筒52與該對位銷體51間之相對位置,即可稍微改變過於凸出或歪斜的某個定位片位置,使其不再過於凸出或歪斜而易於釘固。此外,複數微調通道亦可微調對位銷體51在鑽孔定位時的些許誤差。在將第一套筒52與骨頭(脛骨10)間的相對位置固定時,若對位銷體51於骨頭(脛骨10)上的方向是朝下,則第二套筒53則有可能會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而自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內滑出。為避免此現象發生,可於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內壁面配置有一螺紋,並使一中空螺帽56對應該螺紋而與第一套筒52結合為一體,以將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阻擋,避免第二套筒53自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內滑出。中空螺帽56乃呈現中空狀,因此不會與對位銷體51有任何的接觸。
待利用複數固定釘透過複數定位片將第一套筒52與骨頭(脛骨10)釘固為一體後,即可進行將對骨頭(脛骨10)鑽孔的動作。習知技術乃沿對位銷體對脛骨進行鑽孔,對位銷體會因為鑽頭移動的關係而移位,導致脛骨附近的軟骨或神經等軟組織受損。而在本發明中,於第一套筒52與骨頭(脛骨10)釘固為一體後,即可將對位銷體51以及第二套筒53自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取出,再將第三套筒54置入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以使鑽孔元件55通過第三套筒54中央之定位通道541而對骨頭(脛骨10)進行鑽孔。在對位銷體51與骨頭(脛骨10)分離前,由於其表面配置有刻度511或特殊的顏色,故醫療人員得以從其凸出於第一套筒52部分的刻度511或特殊的顏色而清楚得知其位於第一套筒52內以及骨頭(脛骨10)內的總長度,舉例來說,10公分。因此,於鑽孔時,由於鑽孔元件55表面亦配置有刻度551或特殊的顏色,醫療人員可以根據刻度551或特殊的顏色而輕易的將10公分的長度自第一套筒52內鑽入。由於第一套筒52的長度是固定的,因此鑽孔元件55鑽入骨頭(脛骨10)內的深度會與對位銷體51鑽入骨頭(脛骨10)內的深度相同。由於鑽孔元件55的鑽孔方向由第一套筒52與第三套筒54之定位通道541所限位,而鑽孔深度則為醫療人員預定,故在鑽孔方向與深度均與對位銷體51相同的情況下,將不會傷及脛骨10附近的軟骨或神經等軟組織,且可降低鑽孔的時間。
再者,由於醫療人員在進行鑽孔時,其深度控制乃依照鑽孔元件55表面的刻度551或特殊的顏色來決定,因此對於視力較差的醫療人員來說,視力的問題可能導致鑽孔的深度出現誤差。因此,本發明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50更包含若干與第一套筒52串接之限位套筒57,以限制鑽孔元件55鑽入骨頭(脛骨10)內的深度。舉例來說,若鑽孔元件55長度為20公分,若欲將鑽孔元件55自第一套筒52內鑽入10公分(第一套筒52長度加上骨頭(脛骨10)的鑽孔深度)的距離,則鑽孔元件55最理想的就是鑽到尚餘5公分曝露在第一套筒52外。此時,可取一長度為5公分的限位套筒57與第一套筒52串接,再將鑽孔元件55自限位套筒57內鑽入,直到剛好沒入限位套筒57為止,即可鑽出與對位元件51深度相同的孔洞。而限位套筒57可由複數不同長度的套筒所組成,以配合各種長度的使用。
另,由於鑽孔元件55係透過一旋轉工具(圖未示)的帶動而進行旋轉鑽孔的作業,因此當鑽孔元件55整體沒入限位套筒57內的同時,旋轉工具也會與限位套筒57的邊緣抵觸而無法繼續下鑽。故醫療人員於鑽孔時,僅需要確認第一套筒51與鑽孔深度的距離、鑽孔元件55的長度後,再配合將適當長度的限位套筒57與第一套筒51後,即可直接將鑽孔元件55自限位套筒57內鑽入,直到無法繼續下鑽為止,對於視力較差的醫療人員來說,也相當方便省時。
此外,為避免第三套筒54會因為地心引力的關係而自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內滑出,可於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內壁面配置有一螺紋,並使中空螺帽56對應該螺紋而與第一套筒52結合為一體,以將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阻擋,避免第三套筒54自第一套筒52之貫穿通道521內滑出。中空螺帽56乃呈現中空狀,因此不會與鑽孔元件55有任何的接觸。
由於對位銷體51係暫時性的鑽入骨頭(脛骨10)內,因此其直徑較鑽孔元件55小,而直徑較寬的鑽孔元件55則可根據對位銷體51而對骨頭(脛骨10)進行較大孔徑的鑽孔,以利後續韌帶手術的進行。為使鑽孔距離更加明確,如同第一套筒52具有外表面具有長度標記,各限位套筒57之外表面亦具有長度標記,以利長度的確認。
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脛骨
11...股骨
20...對位銷體
30...鑽頭
40...孔洞
50...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51...對位銷體
511...刻度
52...第一套筒
521...貫穿通道
522...定位結構
523...定位元件
53...第二套筒
531...限位通道
532...螺孔
54...第三套筒
541...定位通道
542...螺孔
55...鑽孔元件
551...刻度
56...中空螺帽
57...限位套筒
58...螺紋桿體
第1圖為一般十字韌帶手術之示意圖。
第2圖為一般十字韌帶手術之示意圖。
第3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構造分解圖。
第4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
第5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
第6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
第7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
第8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
第9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
第12圖為本發明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之操作示意圖。
50...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51...對位銷體
511...刻度
52...第一套筒
521...貫穿通道
522...定位結構
53...第二套筒
531...限位通道
532...取出結構
54...第三套筒
541...定位通道
542...取出結構
55...對位銷體
551...刻度

Claims (9)

  1. 一種韌帶手術輔助裝置,係包含:一對位銷體,係穿入一骨頭內,並可指示穿入該骨頭之深度;一第一套筒,其中央具有一貫穿通道,且其一端部配置有至少一定位結構,以固定與該骨頭間的相對位置,;一第二套筒,係可對應穿入該貫穿通道內,且其內配置有一限位通道,以提供該對位銷體於其內移動;一第三套筒,係可對應穿入該貫穿通道內,且其中央配置有一定位通道;以及一鑽孔元件,係經由該定位通道而鑽入該骨頭內,並可指示鑽入該骨頭之深度,且該鑽孔元件之直徑較該對位銷體之直徑為寬;其中,該第一套筒之該貫穿通道內壁面配置有一螺紋,並使一中空螺帽對應該螺紋而與該第一套筒結合為一體,以阻擋該第二套筒或該第三套筒自該貫穿通道內滑出。
  2. 根據請求項1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二套筒內更包含複數微調通道供該對位銷體穿入。
  3. 根據請求項1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一套筒外表面具有一長度標記。
  4. 根據請求項1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其中,該至少一定位結構係為至少一定位片,並配合至少一定位元件以固定該第一套筒與該骨頭間的相對位置。
  5. 根據請求項1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二套筒與該第三套筒均具有磁吸性之材質。
  6. 根據請求項1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其中,該第二套筒與該第三套筒表面均配置一螺孔。
  7. 根據請求項1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其中,該對位銷體與該鑽孔元件表面均配置有一刻度。
  8. 根據請求項1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更包含若干與該第一套筒串接之限位套筒,以限制該鑽孔元件鑽入該骨頭內的深度。
  9. 根據請求項8之韌帶手術輔助裝置,其中,該各限位套筒外表面具有一長度標記。
TW99113027A 2010-04-26 2010-04-26 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TWI40793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13027A TWI407937B (zh) 2010-04-26 2010-04-26 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13027A TWI407937B (zh) 2010-04-26 2010-04-26 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6565A TW201136565A (en) 2011-11-01
TWI407937B true TWI407937B (zh) 2013-09-11

Family

ID=4675919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13027A TWI407937B (zh) 2010-04-26 2010-04-26 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7937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8601A (en) * 1994-03-28 1995-10-17 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djustable ligament anchor
CN2282860Y (zh) * 1996-09-25 1998-06-03 王予彬 闭合微型钢板韧带固定手术器械
US5931840A (en) * 1996-10-28 1999-08-03 Innovasive Corp. Bone fixator for a ligament anchor system
US6015411A (en) * 1996-10-23 2000-01-18 Nagoya Screw Mfg. Co., Ltd. Bone excavating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ligament and a bone tunnel forming method
CN2845742Y (zh) * 2005-11-21 2006-12-13 朱瑜琪 黄韧带微创切割刀
CN201147351Y (zh) * 2007-07-06 2008-11-12 刘小勇 经皮椎体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458601A (en) * 1994-03-28 1995-10-17 Medical University Of South Carolina Adjustable ligament anchor
CN2282860Y (zh) * 1996-09-25 1998-06-03 王予彬 闭合微型钢板韧带固定手术器械
US6015411A (en) * 1996-10-23 2000-01-18 Nagoya Screw Mfg. Co., Ltd. Bone excavating apparatus for repairing ligament and a bone tunnel forming method
US5931840A (en) * 1996-10-28 1999-08-03 Innovasive Corp. Bone fixator for a ligament anchor system
CN2845742Y (zh) * 2005-11-21 2006-12-13 朱瑜琪 黄韧带微创切割刀
CN201147351Y (zh) * 2007-07-06 2008-11-12 刘小勇 经皮椎体微创手术的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36565A (en) 2011-11-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0349990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attaching a bone plate
US9962209B2 (en) Devices and method of achieving bone fusion
US4913137A (en) Intramedullary rod system
US5312412A (en) Fixation alignment guide for surgical use
EP2326263B1 (en) Drill guide assembly
US8449553B2 (en) Method of using a drill guide for forming tibial bone tunnels
US10201358B2 (en) Articulating syndesmosis targeting guide device and method
US9259257B2 (en) Instruments for targeting a joint defect
US6932818B2 (en) Intramedullary nail-based bone fracture treatment
EP1885269B1 (en) The canulated titanium implant for correcting flat feet in children
Morandi et al. Intramedullary nailing of tibial fractures: review of surgical techniques and description of a percutaneous lateral suprapatellar approach
BR102012021435A2 (pt) Dispositivos e métodos de pinagem transversal
MacMillan et al. A simplified technique of distal femoral screw insertion for the Grosse-Kempf interlocking nail
US8382758B1 (en) Method for aligning upper extremity bones and inserting guide device
Anastopoulos et al. Distal locking of tibial nails: a new device to reduce radiation exposure
Thaller et al. Surgical techniques for lengthening and deformity correction of the tibia with lengthening nails
US10952780B1 (en) Method of reducing a fracture of the lateral malleolus
TWI407937B (zh) 韌帶手術輔助裝置
US20160256177A1 (en) 3-d femur orthopedic drill guide
CN116172655A (zh) 一种内踝截骨导板及使用方法
CN216257447U (zh) 一种用于踝关节韧带重建的骨道定位器
KR20200128410A (ko) 관절경 어깨 관절성형, 부품들, 기구들, 및 그 방법
US10470900B2 (en) Implants, devices, systems, kits and methods of implanting
CN219250324U (zh) 一种内踝截骨导板
US11617609B2 (en) Percutaneous methods, systems, and devices for positioning a guide wire in a bon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