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7741B - 用於管理一組通信連接相關資訊之方法及裝置 - Google Patents

用於管理一組通信連接相關資訊之方法及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7741B
TWI407741B TW096120629A TW96120629A TWI407741B TW I407741 B TWI407741 B TW I407741B TW 096120629 A TW096120629 A TW 096120629A TW 96120629 A TW96120629 A TW 96120629A TW I407741 B TWI407741 B TW I4077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ccess terminal
access
access point
connection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612062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814678A (en
Inventor
Gavin Bernard Horn
Fatih Ulupinar
Paul E Bender
Rajat Prakash
Parag Arun Agashe
Original Assignee
Qualcomm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ualcomm Inc filed Critical Qualcomm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814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814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77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774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9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 H04W36/00692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in case of dual connectivity, e.g. decoupled uplink/downlink using simultaneous multiple data streams, e.g. cooperative multipoint [CoMP], carrier aggregation [CA] or multiple input multiple output [MIMO]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7/00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s, i.e. using radiation field
    • H04B7/14Relay systems
    • H04B7/15Active relay systems
    • H04B7/204Multiple acces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16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 H04W36/18Performing reselection for specific purposes for allowing seamless reselection, e.g. soft reselec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9/00Cryptographic mechanisms or cryptographic arrangements for secret or secur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04L9/40Network security protoc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8/00Access restriction; Network selection; Access point selection
    • H04W48/20Selecting an access poi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Small-Scale Networks (AREA)

Description

用於管理一組通信連接相關資訊之方法及裝置
本發明係針對用於無線通信之方法及裝置,且更特定言之係針對關於對存取終端機之現用組管理的方法及裝置。
考慮具有向存取終端機(AT)提供服務之多個存取點(AP)的行動無線通信系統。許多系統具有一現用組,該現用組係已將資源指派至AT的一組AP。在多數無線系統(CDMA2000、GSM/WCDMA等)中,基於由AT自個別AP接收到之信號強度(AT在導頻強度量測訊息(PSMM)中報告信號強度)而在網路處判定此現用組。藉由網路對現用組之此判定具有下列問題1.需要現用組控制協定在AP之間操作以協調現用組。尤其當對現用組之添加亦涉及越過現用組協調MAC/PHY參數(諸如控制通道組態等)時,此會增加AP間相互作用之複雜性。
2.當AT移動穿過系統時,須在控制器之間轉變現用組控制協定之狀態。此會增加交遞之複雜性,且視設計而定,此可能會產生時間間隔,在此間隔時可能須凍結現用組控制協定。
現將關於圖1之圖式500描述當前技術狀態的呼叫流程。圖式500包括存取終端機502、第一存取點APa 504、第二存取點APb 506及錨定AP 508。
考慮在APa 504為當前服務之AP且AT 502希望添加APb 506至現用組(假定在量測來自APb 506之強信號強度之後)時之狀況。在此實例中,由AT 502偵測且量測自APb 506發射之導頻信號510,且AT 502量測到如方塊512所指示之強信號強度。
1. AT 502發送一含有來自不同導頻之信號強度的導頻報告514。
2. APa 504接收此導頻報告514且如信號516所指示轉遞該訊息至錨定AP 508。錨定AP 508剖析該訊息且如方塊518所指示決定添加APb 506至現用組。若APa 504及APb 506使用訊息(或協定)之不同版本,則錨定AP 508能夠對於兩個版本剖析訊息格式。
3.如信號520所指示,錨定AP 508發送現用組添加請求(ActiveSetAddRequest)以及AT所使用之其他資源之一列表至APb 506。
4.如方塊522所指示,APb 506將新MAC ID(或連接ID)指派至AT 502且為AT產生對應於在步驟3中由IAP建議之資源的資源。如信號524所指示,APb 506通信MAC ID至錨定AP 508。
5.視情況,視與APb 506之資訊交換而定,錨定AP 508可改變由APa 504指派至AT 502之資源。舉例而言,錨定AP 508發送資源更新請求(Resource Update Request)訊息526至APa 504且接收資源更新回應(Resource Update Response)訊息528。
6.錨定AP 508產生現用組指派(ActiveSetAssignment)訊息530且經由APa 504發送至AT 502。自APa 504通信現用組指派訊息532至AT 502。現用組指派(530、532)含有來自APb 506的經更新之資源。有時,現用組指派(530、532)含有關於APa 504之經更新之資源。方塊534指示AT 502添加APb 506至現用組。
應瞭解,關於管理一存取終端機與存取點之間的現用連接之改良之方法及裝置係吾人所要的。舉例而言,用於建立連接、更新連接資訊且/或儲存關於存取終端機在給定時間點使用哪些AP之資訊的改良之方法在至少一些但不一定所有系統中將係吾人所要的。
根據各種實施例之方法提供一種供一存取終端機(AT)管理一組AP及/或關於與已將資源指派至該AT之AP的連接之資訊而無需在存取點(AP)之間操作之現用組控制協定的方法。描述關於管理一存取終端機與存取點之間的現用連接之方法及裝置。一存取終端機維護且管理現用組資訊。在各種實施例中,該存取終端機為通信系統中之用於收集並儲存存取終端機之現用組資訊的單點。現用組資訊識別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現用連接之一組存取點。在一些實施例中,現用組資訊包括對應於現用組中之不同存取點之被指派至存取終端機的經配置資源。在各種實施例中,使用第2層傳送隧道傳輸(Layer 2 Transport Tunneling)來在存取點之間通信連接請求及/或連接回應資訊。
一種在一網路中操作一存取終端機的例示性方法包括發射一連接請求至一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連接之第一存取點,該連接請求指示該存取終端機試圖與一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該例示性方法進一步包含自該第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及基於所接收之連接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一組資訊。一種供一通信網路中使用之例示性存取終端機包括:一無線發射器模組,其用於發射一連接請求至一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連接之第一存取點,該連接請求指示該存取終端機試圖與一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該例示性存取終端機進一步包含:一無線接收器模組,其用於自該第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記憶體,其包括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一組資訊;及一連接管理模組,其用於基於所接收之連接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該組資訊。
一種操作一第一存取點之例示性方法包括自一與該第一存取點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接收一連接請求,該連接請求包括一對應於一第二存取點的識別符,該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該操作一第一存取點之例示性方法進一步包含:轉遞該連接請求之至少一部分至該第二存取點;自該第二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及轉遞該連接回應訊息至該存取終端機。一例示性第一存取點包括一無線接收器模組,其用於自一與該第一存取點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接收一連接請求,該連接請求包括一對應於一第二存取點的識別符,該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該例示性第一存取點進一步包含:一連接請求轉遞模組,其用於轉遞連接請求之至少一部分至該第二存取點;一網路介面模組,其用於自該第二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及一連接回應轉遞模組,其用於轉遞連接回應訊息至該存取終端機。
一種操作一第二存取點之例示性方法,該第二存取點與一第一存取點具有一連接,該第一存取點與一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該方法包含:接收一自第一存取點通信至第二存取點之連接請求,該連接請求指示該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連接;產生一連接回應訊息;及通信該連接回應至該第一存取點以供轉遞至該存取終端機。一例示性第二存取點,其與一第一存取點具有一連接,該第一存取點與一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該第二存取點包含:一I/O介面模組,其用於接收一自第一存取點通信至第二存取點之連接請求,該連接請求指示該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連接;一連接回應產生模組,其用於產生一連接回應訊息;且其中該I/O介面模組亦通信該連接回應至該第一存取點以供轉遞至該存取終端機。
儘管已在以上發明內容中論述各種實施例,但應瞭解,不一定所有實施例包括相同的特徵且上述特徵中的一些係不必要的但在一些實施例中可能係所要的。在隨後之實施方式中論述眾多額外特徵、實施例及益處。
無線通信系統經廣泛部署以提供各種類型之通信內容,諸如語音、資料等。此等系統可為能夠藉由共用可用之系統資源(例如,頻寬及發射功率)來支援與多個使用者之通信的多重存取系統。該等多重存取系統之實例包括全球互通微波存取(World Interoperability 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諸如紅外線資料協會(IrDA)之紅外線協定、短程無線協定/技術、Bluetooth技術、ZigBee協定、超寬頻(UWB)協定、家庭射頻(HomeRF)、共用無線存取協定(SWAP)、諸如無線乙太網路相容性聯盟(WECA)之寬頻技術、無線保真聯盟(Wi-Fi Alliance)、802.11網路技術、公眾交換電話網路技術、諸如網際網路之公眾異質通信網路技術、專用無線通信網路、地面行動無線電網路、分碼多重存取(CDMA)、寬頻分碼多重存取(WCDMA)、全球行動電信系統(UMTS)、進階行動電話服務(AMPS)、分時多重存取(TDM)、分頻多重存取(F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全球行動通信系統(GSM)、單載波(1X)無線電發射技術(RTT)、以資料為主的演進(evolution data only,EV-DO)技術、整合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增強型資料GSM環境(EDGE)、高速下行鏈路資料封包存取(HSPDA)、類比及數位衛星系統,及可用於無線通信網路及資料通信網路中之至少一者中的任何其他技術/協定。
大體而言,一無線多重存取通信系統可同時支援多個無線終端機之通信。每一終端機經由前向及反向鏈路上之發射而與一或多個基地台通信。前向鏈路(或下行鏈路)係指自基地台至終端機之通信鏈路,且反向鏈路(或上行鏈路)係指自終端機至基地台之通信鏈路。可經由單入單出、多入單出或多入多出(MIMO)系統建立此通信鏈路。
參看圖2,說明一根據一實施例之多重存取無線通信系統。一存取點100(AP)包括多個天線群組,一天線群組包括104及106,另一天線群組包括108及110,且一額外天線群組包括112及114。在圖2中,對於每一天線群組僅展示兩個天線,然而,對於每一天線群組可利用更多或更少之天線。存取終端機116(AT)與天線112及114通信,其中天線112及114經前向鏈路120發射資訊至存取終端機116且經反向鏈路118自存取終端機116接收資訊。存取終端機122與天線106及108通信,其中天線106及108經前向鏈路126發射資訊至存取終端機122且經反向鏈路124自存取終端機122接收資訊。在一FDD系統中,通信鏈路118、120、124及126可使用不同頻率來通信。舉例而言,前向鏈路120可使用不同於反向鏈路118所使用之頻率的頻率。
每一天線群組及/或該等天線經設計以在其中通信之區域經常被稱作存取點之一扇區。在實施例中,天線群組各經設計以通信至在存取點100所覆蓋之區域之一扇區中的存取終端機。
在經前向鏈路120及126之通信中,存取點100之發射天線利用波束成形以便為不同存取終端機116及122改良前向鏈路之信雜比。又,使用波束成形以發射至隨機散佈於其覆蓋區內之存取終端機的存取點與經由單一天線發射至其所有存取終端機的存取點相比對相鄰小區中之存取終端機引起較少的干擾。
存取點可為用於與終端機通信之固定台且亦可被稱作存取節點、節點B、基地台或某其他術語。存取終端機亦可被稱為存取設備、使用者裝備(UE)、無線通信設備、終端機、無線終端機、行動終端機、行動節點、端節點或某其他術語。
圖3為一MIMO系統200中之一例示性存取點210及一例示性存取終端機250之一實施例的方塊圖。在存取點210處,自資料源212提供用於若干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至發射(TX)資料處理器214。
在一實施例中,經各別發射天線發射每一資料流。TX資料處理器214基於為每一資料流選擇之特別編碼方案而格式化、編碼且交錯用於彼資料流之訊務資料以提供經編碼資料。
可使用OFDM技術來以導頻資料多工化每一資料流之經編碼資料。導頻資料通常為以已知方式處理且可在接收器系統處用來估計通道回應之已知資料型樣。隨後基於為每一資料流選擇之特別調變方案(例如,BPSK、QSPK、M-PSK或M-QAM)而調變(亦即,符號映射)彼資料流之經多工導頻及經編碼資料以提供調變符號。可由處理器230所執行之指令判定每一資料流之資料速率、編碼及調變。
隨後將該等資料流中之每一者的調變符號提供至TX MIMO處理器220,其可進一步處理調變符號(例如,用於OFDM)。TX MIMO處理器220隨後提供N T 個調變符號流至N T 個發射器(TMTR)222a至222t。在某些實施例中,TX MIMO處理器220對資料流之符號且天線(該等符號係自該等天線發射)應用波束成形權重(beamforming weight)。
每一發射器(222a、...、222t)接收且處理各別符號流以提供一或多個類比信號,且進一步調節(例如,放大、濾波及升頻變換)類比信號以提供適合於經MIMO通道發射之經調變信號。隨後分別自N T 個天線224a至224t發射來自發射器222a至222t之N T 個經調變信號。
在存取終端機250處,由N R 個天線252a至252r接收所發射之經調變信號,且將來自每一天線252之所接收信號提供至各別接收器(RCVR)254a至254r。每一接收器(254a、...、254r)調節(例如,濾波、放大及降頻變換)各別所接收信號,數位化經調節信號以提供樣本,且進一步處理該等樣本以提供對應之"所接收"符號流。
RX資料處理器260隨後接收來自N R 個接收器(254a、...、254r)之N R 個所接收符號流,且基於一特別接收器處理技術而處理該等符號流以提供N T 個"所偵測"符號流。RX資料處理器260隨後解調變、解交錯且解碼每一所偵測符號流以恢復資料流之訊務資料。RX資料處理器260之處理與由TX MIMO處理器220及TX資料處理器214在發射器系統210處執行之處理係互補的。
處理器270週期性地判定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以下論述)。處理器270公式化一包含一矩陣指數部分及一秩值部分之反向鏈路訊息。
該反向鏈路訊息可包含關於通信鏈路及/或所接收資料流之各種類型之資訊。反向鏈路訊息隨後由TX資料處理器238(該資料處理器亦自資料源236接收若干資料流之訊務資料)處理,由調變器280調變,由發射器254a至254r調節,且分別經由天線(252a、252r)發射回至存取點210。
在存取點210處,來自存取終端機250之經調變信號由天線224接收,由接收器222調節,由解調變器240解調變,且由RX資料處理器242處理以提取由接收器系統250發射之反向鏈路訊息。處理器230隨後判定使用哪一預編碼矩陣來判定波束成形權重,隨後處理所提取訊息。
記憶體232包括常式及資料/資訊。處理器230、220及/或242執行常式且使用記憶體232中之資料/資訊來控制存取點210之操作並實施方法。記憶體272包括常式及資料/資訊。處理器270、260及/或238執行常式且使用記憶體272中之資料/資訊來控制存取終端機250之操作並實施方法。
在一態樣中,簡單RAN經設計以顯著簡化在無線無線電存取網路中之回程存取網路元件之間的通信協定,同時提供快速交遞以適應在快速改變之無線電條件下低潛時應用(諸如VOIP)之需求。
在一態樣中,該網路包含若干存取終端機(AT)及一存取網路(AN)。
AN支援集中式與分散式部署。用於集中式及分散式部署之網路架構分別展示於圖4及圖5中。
圖4說明一包括一分散式AN 302及一AT 303之例示性網路300。
分散式網路架構
在圖4中所示之分散式架構中,AN 302包含存取點(AP)及本籍代理(HA)。AN 302包括複數個存取點(APa 304、APb 306、APc 308)及本籍代理310。另外,AN 302包括一IP雲312。AP(304、306、308)分別經由鏈路(314、316、318)耦合至該IP雲。IP雲312經由鏈路320耦合至HA 310。
AP包括:網路功能(NF):○每一AP包括一NF,且多個NF可伺服單一AT。
○單一NF係用於每一AT之IP層附接點(IAP),亦即,NF(HA將發送至AT之封包轉遞至該NF)。在圖4之實例中,如圖4中之線322所示,NF 336為用於AT 303之當前IAP。
○IAP可改變(L3交遞)以最佳化封包經回程至AT之路由。
○IAP亦執行AT之會話主控器之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僅會話主控器可執行會話組態,或改變會話狀態。)
○NF充當AP中之TF中之每一者的控制器且在TF處執行如配置、管理及拆卸用於AT之資源的功能。
收發器功能(TF)或扇區:○每一AP包括多個TF,且多個TF可伺服單一AT。
○為AT提供空中介面附接。
○對於前向及反向鏈路可係不同的。
○基於無線電條件而改變(L2交遞)。
在AN 302中,APa 304包括NF 324、TF 326及TF 328。在AN 302中,APb 306包括NF 330、TF 332及TF 334。在AN 302中,APc 308包括NF 336、TF 338及TF 340。
一AT包括:一介面I_x,其被提供給現用組中之每一NF之行動節點(MN)。
行動節點(MN),其支援存取終端機處之IP層行動性。
AP使用經IP定義之隧道傳輸協定來通信。隧道係用於資料平面之IP中IP(IP-in-IP)隧道及用於控制平面之L2TP隧道。
例示性AT 303包括複數個介面(I_a 342、I_b 344、I_c 346)及MN 348。AT 303可(且有時確實)經由無線鏈路350耦合至AP_a 304。AT 303可(且有時確實)經由無線鏈路352耦合至AP_b 306。AT 303可(且有時確實)經由無線鏈路354耦合至AP_c 308。
圖5說明一包括一分散式AN 402及一AT 403之例示性網路400。
在圖5中所示之集中式架構中,NF不再與單一TF邏輯上相關聯,因此AN包含網路功能、存取點及本籍代理。例示性AN 402包括複數個NF(404、406、408)、複數個AP(AP_a 410、AP_b 412、AP_c 414)、HA 416及IP雲418。NF 404經由鏈路420耦合至IP雲418。NF 406經由鏈路422耦合至IP雲418。NF 408經由鏈路424耦合至IP雲418。IP雲418經由鏈路426耦合至HA 416。NF 404分別經由鏈路(428、430、432)耦合至(AP_a 410、AP_b 412、AP_c 414)。NF 406分別經由鏈路(434、436、438)耦合至(AP_a 410、AP_b 412、AP_c 414)。NF 408分別經由鏈路(440、442、444)耦合至(AP_a 410、AP_b 412、AP_c 414)。
AP_a 410包括TF 462及TF 464。AP_b 412包括TF 466及TF 468。AP_c 414包括TF 470及TF 472。
由於NF充當TF之控制器,且許多NF可與單一TF邏輯上相關聯,故AT之NF控制器(亦即,與作為現用組之一部分之AT通信的NF)在彼TF處執行配置、管理及拆卸TF之資源的功能。因此,多個NF可控制單一TF處之資源,儘管獨立地管理此等資源。在圖5之實例中,如線460所示,NF 408充當用於AT 403之IAP。
所執行之其餘邏輯功能與對於分散式架構執行之邏輯功能相同。
例示性AT 403包括複數個介面(I_a 446、I_b 448、I_c 450)及MN 452。AT 403可(且有時確實)經由無線鏈路454耦合至AP_a 410。AT 403可(且有時確實)經由無線鏈路456耦合至AP_b 412。AT 403可(且有時確實)經由無線鏈路458耦合至AP_c 414。
在如DO及802.20之系統中,AT藉由對一特別扇區(TF)之存取通道進行存取嘗試而自AP獲得服務。與接收該存取嘗試之TF相關聯的NF與作為AT之會話主控器的IAP聯繫且擷取AT之會話之複本。(AT藉由在存取有效負載中包括一UATI來指示IAP之識別碼。該UATI可用作IP位址以直接定址IAP,或可用以查找IAP之位址。)在成功的存取嘗試時,AT經指派有諸如MAC ID之空中介面資源及資料通道以與彼扇區通信。
此外,AT可發送一指示其可監聽之其他扇區及該等扇區之信號強度之報告。TF接收該報告且將其轉遞至NF中之一基於網路之控制器,NF接著向AT提供一現用組。對於DO以及802.20(在現今實施其時)而言,存在恰好一NF(AT可與該NF通信,在暫時存在兩個NF時之交遞期間除外)。與AT通信之TF中之每一者將轉遞所接收之資料及信號發射至此單一NF。此NF亦充當AT之基於網路之控制器且負責協商並管理對AT之資源之配置及拆卸以與現用組中之扇區一起使用。
現用組因此為扇區組,其中AT經指派有空中介面資源。當AT在網路中到處移動時,AT將繼續發送週期報告且基於網路之控制器可添加扇區或自現用組移除扇區。
現用組中之NF在其加入現用組時將亦提取AT之會話之局部複本。為了與AT適當地通信,需要該會話。
對於具有軟交遞之CDMA空中鏈路而言,在上行鏈路上,現用組中之扇區中的每一者可試圖解碼一AT之發射。在下行鏈路上,現用組中之扇區的每一者可同時發射至AT,且AT組合所接收發射以解碼封包。
對於OFDMA系統或不具有軟交遞之系統而言,現用組之一功能為允許AT在現用組中之扇區之間迅速地切換且維護服務而無須進行新的存取嘗試。存取嘗試通常比現用組之成員之間的切換慢得多,因為現用組成員已使會話及空中介面資源指派至AT。因此,現用組可用於進行交遞而不會影響現用應用之QoS服務。
當AT與IAP中之會話主控器協商屬性或者連接狀態改變時,屬性之新值或新狀態需以及時方式分配至現用組中之扇區中的每一者以確保來自每一扇區之最佳服務。在一些狀況下,例如,若標頭之類型改變或安全性密鑰改變,則AT可能根本不能與一扇區通信,直至此等改變傳播至彼扇區。因此,在會話改變時,應更新現用組之每一成員。一些改變需同步的關鍵性可能不如其他改變。
對於在網路中可發現的用於具有現用連接之AT存在三種主要類型之狀態或情形:資料狀態為在連接期間在AT與IAP或NF之間的資料路徑上之網路中之狀態。資料狀態包括諸如標頭壓縮器狀態或RLP流動狀態之狀態,其係非常動態的且難以轉變。
會話狀態為在連接斷開時所保留之在AT與IAP之間的控制路徑上之網路中之狀態。會話狀態包括在AT與IAP之間協商的屬性值。此等屬性影響連接之特性及由AT接收之服務。舉例而言,一AT可協商用於一新應用之QoS組態且供應新的濾波器及流量規格至網路,其指示對於該應用之QoS服務要求。作為另一實例,AT可協商與AN之通信中所使用的標頭之大小及類型。一組新屬性之協商經定義為會話改變。
連接狀態為在連接斷開且AT閒置時不保留之在AT與IAP或NF之間的控制路徑上之網路中之狀態。連接狀態可包括諸如功率控制迴路值、軟交遞時序及現用組資訊的資訊。
在IAP或L3交遞中,可能需在舊IAP與新IAP之間轉變三種類型之狀態。若僅一閒置AT可進行L3交遞,則僅需轉變會話狀態。為了支援對於現用AT之L3交遞,可能亦需轉變資料及連接狀態。
如DO及802.20之系統藉由定義多個路徑(或資料堆疊)來使資料狀態之L3交遞簡單,其中每一路徑之資料狀態對於彼路徑係局部的,亦即,路徑各具有獨立的資料狀態。藉由使每一IAP與不同路徑相關聯,不需在交遞中轉變資料狀態。另一甚至更佳的步驟係使每一NF與不同路徑相關聯,在該狀況下,L3交遞對於資料狀態係完全透明的,可能之封包重排除外。
由於資料狀態具有多個路徑,故支援對於現用AT之L3交遞之下一邏輯步驟為自IAP移動對連接狀態之控制且使其對現用組中之每一NF為局部的。此係藉由定義多個控制路徑(或控制堆疊)及定義空中介面以使得控制堆疊為獨立的且對於每一NF為局部的而實現。此可能需要對連接狀態之資源之配置及拆卸的一些協商及管理轉變至AT,因為不再存在管理現用組之所有成員的單一NF。其亦可對空中介面設計作出一些額外要求以避免現用組中之TF之間的緊密耦合(因為不同TF可能不共用同一NF)。舉例而言,為了以最佳方式操作,較佳消除不具有同一NF之TF之間的所有緊密同步,諸如功率控制迴路、軟交遞等。
將資料及連接狀態下推至NF消除了在L3交遞時轉變此狀態之需要,且亦應使NF至NF介面更簡單。
系統因此定義AT中的視需要與不同NF通信之多個獨立的資料及控制堆疊(在圖4及圖5中被稱為介面)以及使AT及TF邏輯上區分此等堆疊之定址機制。
根本上不能使一些會話狀態(QoS設定檔、安全性密鑰、屬性值等)對於NF(或IAP)為局部的,因為每當存在NF(或L3)交遞時便進行協商的費用太高。會話狀態亦係相對靜態的且易於轉變。需要在會話狀態改變時且在會話主控器移動之IAP交遞期間管理並更新會話狀態的機制。
最佳化用於L3交遞之會話狀態轉變對於每一系統係有用特徵,與網路架構無關,因為其簡化了網路介面且應亦改良交遞之無縫性。
分離但相關的問題為L3交遞之AT控制。現今,在如DO及802.20之系統中,AT由於其配置且拆卸局部堆疊而知道L3交遞,但其不控制L3交遞何時發生。此被稱為基於網路之行動性管理。問題在於是否使AT為交遞控制器,亦即,使用基於AT之行動性管理?
為了支援容錯及負載平衡,網路需能夠進行交遞或具有向AT進行信號傳輸以進行交遞之機制。因此,若使用基於AT之行動性管理,則網路仍需要指示其何時應發生之機制。
基於AT之行動性管理具有一些明顯的優點,諸如允許用於技術間及技術內之單一機制或全球及局部行動性。由於不需要網路元件判定何時進行交遞,其進一步簡化網路介面。
如DO及802.20之系統使用基於網路之行動性的主要原因為,基於AT之行動性未經最佳化以足夠快速地起作用以支援語音。次要原因為由於終止AT中之行動IP隧道(對於MIPv6)而引入的隧道傳輸耗用。可藉由使用當前前向鏈路服務扇區與先前前向鏈路服務扇區之間的隧道以及可能使用雙播(bicasting)來轉遞資料而解決行動性潛時,其中同時發送資料至現用組中之多個NF。
在簡單RAN中,可能存在兩種類型之交遞,例如,L2及L3交遞。
第2層交遞或L2交遞係指前向鏈路或反向鏈路服務扇區(TF)之改變。L3交遞係指IAP之改變,且L2交遞應盡可能快速地回應於改變之無線電條件。如DO及802.20之系統使用PHY層信號傳輸來使L2交遞快速。
L2交遞係用於前向(FL)或反向(RL)鏈路之服務扇區TF的轉變。當AT基於在AT處所見之RF條件而在現用組中選擇一新的服務扇區時,對於彼扇區發生交遞。AT對現用組中之所有扇區的前向及反向鏈路之RF條件執行已濾波量測。舉例而言,在用於前向鏈路之802.20中,AT可量測在獲取導頻、共同導頻通道(若存在)及共用信號傳輸通道上之導頻上的SINR以選擇其所要的FL服務扇區。對於反向鏈路而言,AT基於自扇區至AT之上行/下行功率控制命令而估計現用組中之每一扇區的CQI抹除速率。
當AT經由一反向鏈路控制通道請求一不同的FL或RL服務扇區時,起始L2交遞。當TF包括於用於AT之現用組中時,在TF處指派專用資源。TF已經組態以在交遞請求之前支援AT。目標服務扇區偵測交遞請求且完成交遞,其中訊務資源被指派至AT。前向鏈路TF交遞需要源TF或IAP與目標TF之間的訊息傳遞之往返以便接收資料以供目標TF發射。對於反向鏈路TF交遞而言,目標TF可立即將資源指派至AT。
L3交遞係IAP之轉變。L3交遞涉及與新IAP之HA繫結更新且需要用於控制平面的至新IAP之會話轉變。L3交遞與系統中之L2交遞不同步,以使得L2交遞不受MIPv6交遞信號傳輸速度限制。
L3交遞藉由定義一至每一NF之獨立路徑而得以在系統中以無線方式受支援。每一流為發射及接收較高層封包提供多個路徑。路徑指示哪一NF處理該封包。舉例而言,一NF可在TF處且以無線方式與路徑A相關聯,而另一NF可與路徑B相關聯。一服務TF可對於每一路徑使用一分離且獨立的序列空間同時自路徑A與路徑B(亦即,自兩個NF)發送封包至一AT。
在系統設計中存在至少兩種重要的概念以確保對於行動及其訊務之QoS處置在每一交遞模式上得以保持:L2及L3交遞之解耦合在交遞發生之前保留空中介面資源並提取目標NF或TF處之會話,以最小化在交遞期間之資料流中斷。此係藉由添加目標TF及NF至現用組而實現。
系統經設計以分離L2及L3交遞,以便允許系統在L2交遞之高速率期間支援EF訊務。L3交遞需要繫結更新,其限於每秒2至3之速率。為了允許為20 Hz至30 Hz之較快速L2交遞速率,L2及L3交遞經設計成獨立且非同步的。
對於L2交遞而言,現用組管理允許現用組中之所有TF經組態且專用資源經指派以便在發生L2交遞時隨時可伺服AT。
一根據各種實施例之新穎方法提供一供AT管理其現用組而無需在AP之間操作之現用組控制協定的方法。
現將關於圖6之圖式600描述一例示性新穎實施例中之呼叫流程。圖式600包括存取終端機602、第一存取點APa 604、第二存取點APb 606及錨定APc 608。APa 604為AT 602之當前服務AP。APb對於AT 602而言為新的AP。APc 608為AT 602之IAP。
考慮在APa 604為當前服務之AP且AT 602希望添加APb 606至現用組(假定在量測來自APb之強信號強度之後)時之狀況。舉例而言,AT 602如方塊610所指示發現一來自APb 606之強導頻且希望添加APb 606至現用組。在此狀況下,下列呼叫流程展示:1.當AT 602判定來自APb 606之信號足夠強時,其決定藉由發送一連接請求(ConnectionRequest)訊息來請求APb 606被添加至現用組。連同該訊息一起,AT 602發送APb 606之ID及當前指派之MAC資源之一列表。如箭頭612所指示,自AT 602將連接請求訊息、APb之ID及當前指派之資源之列表通信至APa 604。
2. APa 604得到此訊息612(由於AT當前由APa 604伺服)且轉遞該訊息至APb 606(使用由APa 604發送的APb 606之ID)。可藉由L2TP隧道傳輸而達到該轉遞。經轉遞之訊息614包括AT 602之ID。
3. APb 606自APa 604得到訊息614且自會話保持器提取會話(其包括安全性密鑰、QoS設定等)。使用AT之ID來判定會話保持器之位址(或替代地,訊息612可含有會話保持器之位址)。在此實例中,APc 608為會話保持器且自APb 606發送得到會話(Get Session)訊息616至APc 608。
4.會話保持器608用經由得到會話回應(Get Session Response)訊息618自APc 608通信至APb 606的會話資訊來回應APb 606。
5. APb 606用一包括經指派資源之連接回應(ConnectionResponse)訊息620作出回應。此等資源由APb 606判定為與當前指派至AT 602之MAC資源(如AP在訊息612中所報告)一致。在此實例中,經由APc 608將連接回應訊息620自APb 606通信至APa 604。
6. APa 604接收連接回應訊息620且將訊息620作為連接回應訊息622轉遞至AT 602。在接收此訊息622時,AT 602在其如方塊624所指示的現用組中包括經指派資源。
7.為了改良空中鏈路資源使用,AT 602可發送一資源更新請求(ResourceUpdateRequest)訊息626以請求由APa 604指派之資源之改變。此可能在由APb 606指派之資源與由APa 604提供之資源不一致時發生。
8. APa 604可(且有時確實)在一自APa 604通信至AT 602之資源更新回應(ResourceUpdateResponse)訊息628中指派新資源。隨後AT 602如方塊630所指示更新APa資源。
在現用組中可協商之資源(在此例示性實施例之設計中的步驟7及8中)可包括:1.控制通道大小(控制通道可為TDM、FDM、CDM)2.控制通道參數(在控制通道上將會使用的精確TDM時槽、FDM時槽、CDM碼、調變等)3.用於前向或反向資料通道的與以上相同之參數
受AT管理之現用組管理係有用的,原因如下:1.在現用組管理過程期間,無網路實體(亦即,無存取點)需知道a.現用組之成員b.由現用組之其他成員指派的資源僅AT 602知道此等資訊。
2.由於現用組資訊未儲存於網路中之任何位置處,以上特徵允許在網路中較容易地交遞控制器。該容易的交遞對支援分散式(非集中式)架構之下一代系統特別有用。
3.當在以上步驟2及6中中繼訊息時,AP並不解譯訊息,而是僅轉遞訊息。此移除了對複雜協定之需要。
4.此設計使得支援與APa 604及APb 606交換之訊息格式之不同版本較容易。
圖7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的操作一存取終端機(例如,行動無線終端機)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700。該例示性方法之操作開始於步驟702中,在步驟702中存取終端機經通電且初始化,存取終端機與一第一存取點建立一連接且對一來自一第二存取點之信號進行監視。操作自步驟702進行至步驟704,在步驟704中存取終端機自一第二存取點接收一信號(例如,導頻信號)。隨後,在步驟706中,存取終端機判定來自第二存取點之所接收信號是否高於預定位準。若來自第二存取點之所接收信號高於預定位準,則操作自步驟706進行至步驟707;否則,操作自步驟706進行至步驟704,在步驟704中存取終端機接收待評估之另一信號。
返回至步驟707,在步驟707中,存取終端機產生一指定傳遞至該第二存取點的連接請求訊息。操作自步驟707進行至步驟708。在步驟708中,存取終端機發射一連接請求至一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連接之第一存取點,該連接請求指示該存取終端機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包括連接請求訊息及一與連接請求訊息相關聯之識別符,該識別符識別第二存取點。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第一存取點將連接請求訊息導向至由該識別符識別之第二存取點。
在各種實施例中,在該連接請求中將指示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源資訊通信至第一存取點。連接請求可(且在一些實施例中確實)同樣包括關於由其他存取點配置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此資源配置資訊可指示由(例如)存取終端機之現用組中的第三及第四存取點配置之資源。該資源資訊可係對關於由第一存取終端機配置之資源的資訊的添加或替代。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訊息包括當前由無線終端機現用組中之多個不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的MAC資源之一列表。在一些該等實施例中,包括資源資訊作為連接請求訊息之部分。在其他實施例中,與連接請求訊息一起包括(例如,一起發送)資源資訊。
經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例示性資源包括(例如)控制通道資源、訊務通道資源及MAC識別符。在一些實施例中,由第一存取點指派之資源包括一控制通道資源且連接請求訊息包括一控制通道大小及一控制通道參數中之至少一者,該控制通道參數用以指示關於一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控制通道資源之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包括當前指派至存取終端機的MAC資源之一列表。
操作自步驟708進行至步驟710,在步驟710中存取終端機自第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在各種實施例中,連接回應訊息包括指示由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操作自步驟710進行至步驟712。
在步驟712中,存取終端機基於來自該第一存取點之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一組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指示與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該組資訊為一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之現用連接資訊組,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儲存與該現用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之一完整列表,該完整列表維護於該存取終端機中而非維護於網路中之任何其他位置處。
在各種實施例中,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對應於由不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關於經指派資源之資訊,該資訊並非維護於網路中之任何其他處之單一節點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更新一組資訊包括儲存指示由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經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例示性資源包括(例如)控制通道資源、訊務通道資源及MAC識別符。在一些實施例中,由第二存取點指派之資源包括一控制通道資源且連接回應訊息包括一控制通道大小及一控制通道參數中之至少一者,該控制通道參數用以指示關於一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控制通道資源之資訊。
在一些實施例中,例示性方法包括步驟714、716、718及720。在該實施例中,操作自步驟712進行至步驟714;否則,操作自步驟712進行至結束步驟722。
返回至步驟714,在步驟714中,存取終端機判定由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是否與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一致。若由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與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一致,則操作自步驟714進行至結束722。若由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與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不一致,則操作自步驟714進行至步驟716。在步驟716中,存取終端機發送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以請求由第一存取終端機指派之資源之改變,且隨後在步驟718中,存取終端機接收對該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之一回應,其指示已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新資源。操作自步驟718進行至步驟720。在步驟720中,存取終端機基於步驟718之所接收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由第一存取節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操作自步驟720進行至結束722。
在關於流程圖700之例示性實施例中,存取終端機為圖6之存取終端機602,第一存取點為圖6之存取點604,且第二存取點為圖6之存取點606。另外,繼續該實例,步驟708之所發射連接請求為圖6之連接請求612,步驟710之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為圖6之連接請求回應622,步驟716之所發射資源更新請求訊息為圖6之資源更新請求626,且步驟718之所接收資源更新回應訊息為圖6之資源回應更新628。
圖8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的操作一第一存取點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800。操作開始於步驟802中,在步驟802中第一存取點已被通電且程式化且第一存取點已與一現用終端機建立一現用連接。操作自開始步驟802進行至步驟804。
在步驟804中,第一存取點自一與該第一存取點具有一現用連接之第一存取終端機接收一連接請求,該連接請求包括一對應於一第二存取點的識別符,該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由第一存取點指派之資源的資訊包括於自存取終端機接收到之連接請求中。操作自步驟804進行至步驟806。
在步驟806中,第一存取點轉遞連接請求之至少一部分至該第二存取點。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之經轉遞部分包括一連接請求訊息且對連接請求之該部分之轉遞包括使用對應於第二存取點之該識別符來判定經轉遞連接請求訊息之目的地。在各種實施例中,將指示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通信至該第二存取點。在一些實施例中,指示由第一存取點指派之資源的資訊(例如)作為連接請求訊息之部分或對連接請求訊息之添加而包括於自存取終端機接收到之連接請求中。在一些實施例中,通信至第二存取點的指示所指派之資源之資訊由第一存取終端機提供。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通信至第二存取點的指示所指派之資源之資訊由第一存取點提供。
在各種實施例中,經轉遞之連接請求訊息包括一存取終端機識別符及一位址中的一者,該位址對應於一保持關於涉及該存取終端機之通信會話之會話資訊的設備。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之部分呈訊息之形式且使用第2層傳送隧道傳輸來執行轉遞以轉遞該連接請求訊息至該第二存取節點。
隨後,在步驟808中,第一存取點自第二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在一些實施例中,經由在第一存取接點與第二存取節點之間的第2層傳送隧道來接收連接回應訊息。在各種實施例中,連接回應訊息包括由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MAC資源。在一些該等實施例中,MAC資源包括至少一控制通道資源。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回應訊息包括一控制通道大小及一控制通道參數中之至少一者,該控制通道參數用以指示關於一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控制通道資源之資訊。接著,在步驟810中,第一存取點轉遞該連接回應訊息至該存取終端機。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至少一些時間期間,執行步驟812、814及816。在該狀況下,操作自步驟810進行至步驟812。在步驟812中,第一存取點自該存取終端機接收一資源更新訊息,該資源更新訊息請求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之改變。隨後,在步驟814中,第一存取點將資源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操作自步驟814進行至步驟816。在步驟816中,第一存取點發射對該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之一回應訊息,其指示已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新資源。在各種實施例中,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新資源與由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一致。
在一關於流程圖800之例示性實施例中,存取終端機為圖6之存取終端機602,第一存取點為圖6之存取點604,且第二存取點為圖6之存取點606。另外,繼續該實例,步驟804之所接收連接請求為圖6之連接請求612,步驟806之經轉遞之連接請求為圖6之連接請求614,步驟808之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為圖6之連接請求回應620,步驟810之經轉遞之連接回應訊息為圖6之連接回應622,步驟812之所接收資源更新請求訊息為圖6之資源更新請求626,且步驟816之所發射資源更新回應訊息為圖6之資源回應更新628。
圖9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的操作一第二存取點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900。第二存取點與一第一存取點具有一連接,且該第一點與一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例示性方法之操作開始於步驟902中且進行至步驟904。在步驟904中,第二存取點接收一自第一存取點通信之連接請求,該連接請求指示該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第二存取點建立一連接。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包括以下中之一者:一存取終端機識別符及一位址,該位址對應於一保持關於涉及該存取終端機之通信會話之會話資訊的設備。保持會話資訊之設備為(例如)第三存取點。在各種實施例中,在自第一存取節點接收到之連接請求中接收指示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操作自步驟904進行至步驟906。
在步驟906中,第二存取點擷取用於涉及該存取終端機之通信會話的會話資訊。在各種實施例中,步驟906包括子步驟908及910。在子步驟908中,第二存取終端機自一設備請求會話資訊,該設備保持關於一涉及該存取終端機之通信會話之會話資訊。隨後,在子步驟910中,第二存取點自該設備接收會話資訊。操作自步驟906進行至步驟912。
在步驟912中,第二存取點在第二存取點處為存取終端機指派MAC資源,該等MAC資源與當前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MAC資源一致。在一些實施例中,在第二存取點處指派之控制通道與在第一存取點處指派之控制通道為相同的類型。在各種實施例中,在第一及第二存取點處指派至存取終端機的控制通道資源之量係相同或大體上相同的。操作自步驟912進行至步驟914。在步驟914中,第二存取點產生一連接回應訊息。在一些實施例中,步驟914包括子步驟916,在子步驟916中第二存取點包括關於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
隨後,在步驟918中,第二存取點通信該連接回應至第一存取點以供轉遞至存取終端機。在各種實施例中,步驟918包括子步驟920,在子步驟920中第二存取點通信關於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在一些該等實施例中,通信資訊包括在第二存取節點與第一存取節點之間的第2層隧道中發送一訊息至第一存取點。
在一關於流程圖900之例示性實施例中,存取終端機為圖6之存取終端機602,第一存取點為圖6之存取點604,第二存取點為圖6之存取點606,且保持會話資訊之設備為存取點608。另外,繼續該實例,步驟904之所接收連接請求為圖6之連接請求614,經由圖6之得到會話訊息616而通信子步驟908之對會話資訊之請求,在圖6之得到會話回應訊息618中接收子步驟910之會話資訊,且步驟914及918之所產生的連接回應訊息為圖6之連接回應訊息620。
圖10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之例示性存取終端機1000(例如,行動無線終端機)的圖式。例示性存取終端機1000為(例如)圖6之存取終端機602。例示性存取終端機1000為(例如)實施圖7之流程圖700之方法的存取終端機。例示性存取終端機1000包括經由一匯流排1012耦合在一起的一無線接收器模組1002、一無線發射器模組1004、一處理器1006、使用者I/O設備1008及一記憶體1010,各種元件可經該匯流排互換資料及資訊。記憶體1010包括常式1018及資料/資訊1020。處理器1006(例如,CPU)執行常式1018且使用記憶體1010中之資料/資訊1020來控制存取終端機1000之操作並實施方法(例如,圖7之流程圖700之方法)。
無線接收器模組1002(例如,OFDM接收器)耦合至接收天線1014,存取終端機1000經由該接收天線自存取點接收下行鏈路信號。下行鏈路信號包括(例如)導頻通道信號、連接回應信號及資源請求回應信號。無線接收器模組1002自一第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
無線發射器模組1004(例如,OFDM發射器)耦合至發射天線1016,存取終端機1000經由該發射天線發射上行鏈路信號至存取點。上行鏈路信號包括(例如)連接請求信號及資源請求更新信號。無線發射器模組1004發射一連接請求至一與存取終端機1000具有一連接之第一存取點,該連接請求指示該存取終端機試圖與一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
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以MIMO組態使用多個天線。在一些實施例中,相同的一或多個天線用於接收器及發射器。
使用者I/O設備1008包括(例如)麥克風、鍵盤、小鍵盤、開關、攝影機、揚聲器、顯示器等。使用者I/O設備1008允許存取終端機1000之使用者輸入資料/資訊、存取輸出資料/資訊且控制無線終端機之至少一些功能(例如,試圖建立通信會話)。
常式1018包括一通信常式1022及存取終端機控制常式1024。通信常式1022實施由存取終端機使用之各種通信協定。存取終端機控制常式包括一功率量測模組1026、一連接決策模組1028、一連接請求產生模組1030、一連接管理模組1032、一指派評估模組1034、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產生模組1036及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控制模組1038。連接請求產生模組1030包括一連接請求訊息產生模組1031。
資料/資訊1020包括所接收導頻信號資訊1040、導頻信號量測資訊1042、導頻信號臨限值資訊1044、一所產生連接請求1046、一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1048、一對應於具有當前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資訊組1050、一所產生資源更新請求訊息1062及一所接收資源更新回應訊息1064。資訊組1050包括識別與存取終端機1000具有當前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資訊(AP 1識別資訊1052、...、AP N ID資訊1054)及對應之資源配置資訊(AP 1指派之資源1056、...、AP N指派之資源1058)。例示性AP 1指派之資源1056包括控制通道資源、訊務通道資源及識別資訊(例如,MAC識別符)。所產生連接請求1046包括一識別符1045及一所產生連接請求訊息1047。
功率量測模組1026判定一來自存取點(例如,來自第二存取點)之信號是否高於一預定臨限值。舉例而言,功率量測模組1026處理一來自一存取點的信號(例如,所接收導頻信號1040),存取終端機與該存取點不具有當前現用連接。作為該處理之部分,功率量測模組1026量測所接收信號強度從而獲得導頻信號強度資訊1042,且隨後將測得強度位準與導頻信號臨限值資訊1044相比較以判定是否已超過一最低位準。連接決策模組1028根據功率量測模組1026之判定而決定是否產生一連接請求。
連接請求產生模組1030產生一連接請求(例如,所產生連接請求1046)。連接請求訊息產生模組1031產生一指定傳遞至一第二存取點的連接請求訊息(例如,所產生連接請求訊息1047)。在一些實施例中,所產生連接請求包括一連接請求訊息及一與該連接請求訊息相關聯之識別符(例如,識別符1045),該識別符識別存取終端機試圖與之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例如,第二存取點)。在各種實施例中,經由接收到該連接請求之第一存取點將該連接請求訊息導向至識別符所識別之第二存取點。
在各種實施例中,在發射至該第一存取節點之該連接請求中通信指示由與存取終端機具有當前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例如,第一存取點)指派之資源的資源資訊,該連接請求試圖將存取終端機1000連接至另一存取節點(例如,第二存取節點)。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訊息產生模組1031在一所產生連接請求訊息中包括該資源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產生模組1030包括該資源資訊連同連接請求訊息一起作為連接請求之部分。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包括當前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MAC資源之一列表1060。在各種實施例中,由第二存取點指派之資源包括一控制通道資源,且連接回應訊息包括一控制通道大小及一控制通道參數中之至少一者,該控制通道參數用以指示關於一指派至存取終端機1000之控制通道資源之資訊。
連接管理模組1032基於一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資訊組1050。舉例而言,回應於一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而將一第二存取點及對應之經指派資源添加至所儲存資訊。在各種實施例中,連接回應訊息包括指示由被請求添加之存取點(例如,第二存取點)指派之資源的資訊。連接管理模組1032在資訊組1050中儲存指示對應於一存取點之被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該存取點從AT之觀點看被添加至現用存取點組。
指派評估模組1034判定由一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是否與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不一致。
資源更新請求訊息產生模組1036產生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例如,訊息1062),該訊息請求藉由一存取點對資源之改變,例如,藉由已與存取終端機具有進行中的現用連接之第一存取點對資源之改變。
資源更新請求訊息控制模組1038回應於指派評估模組1034判定由一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與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不一致而控制發射器模組1004發送一所產生資源更新請求訊息。
連接管理模組1032亦更新資訊組1050以指示由第一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新資源。舉例而言,第一存取點可(且有時確實)將新資源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且在一由接收器模組1022接收之資源更新回應訊息(例如,所接收資源更新回應訊息1064)中通信該指派。
在一些實施例中,指示與存取終端機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資訊組1050為一儲存於存取終端機1000中之現用連接資訊組,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儲存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之一完整列表,該完整列表維護於該存取終端機中而非維護於網路中之任何其他位置處。在一些該等實施例中,在至少一些時間期間,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對應於由不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1000之資源的資訊,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關於經指派資源之資訊,其並非維護於該網路中之任何其他處之單一節點中。
圖11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之例示性存取點1100的圖式。存取點1100為(例如)圖6之服務存取點A 604。存取點1100有時被稱作存取節點及/或基地台。例示性存取點1100包括經由一匯流排1112耦合在一起的一無線接收器模組1102、一無線發射器模組1104、一處理器1106、一網路I/O介面模組1108及一記憶體1110,各種元件可經該匯流排互換資料及資訊。記憶體1110包括常式1118及資料/資訊1120。處理器1106(例如,CPU)執行常式1118且使用記憶體1110中之資料/資訊1120來控制存取點1100之操作並實施方法(例如,圖8之流程圖800之方法)。
無線接收器模組1102(例如,OFDM接收器)耦合至接收天線1114,存取點1100經由該接收天線自存取終端機接收上行鏈路信號。所接收上行鏈路信號包括連接請求訊息及資訊更新請求訊息。無線接收器模組1102自一與存取點1100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接收一連接請求,該連接請求包括一對應於一第二存取點的識別符,該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現用連接。所接收連接請求1138為一由無線接收器模組1102接收之連接請求的一實例。例示性所接收連接請求1138包括一識別符1140及一連接請求訊息1141,該識別符1140用以識別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之建立新的連接之存取點。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接收連接請求1138包括資源資訊,例如,作為連接請求訊息1141之部分被包括的資源資訊1142及/或與連接請求訊息1141一起被包括之資源資訊1143。資源資訊1142及/或資源資訊1143包括識別(例如)已由與存取終端機具有當前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例如,包括存取點1100之一組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例如,MAC資源)的資訊。
無線發射器模組1104(例如,OFDM發射器)耦合至發射天線1116,存取點1100經由該發射天線發射下行鏈路信號至存取終端機。下行鏈路信號包括經轉遞之連接回應訊息(例如,對應於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1144之經轉遞訊息)及資源更新回應訊息(例如,所產生資源更新回應訊息1148)。
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天線及/或多個天線元件用於接收。在一些實施例中,多個天線及/或多個天線元件用於發射。在一些實施例中,相同的天線或天線元件中之至少一些用於發射與接收。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取點使用MIMO技術。
網路I/O介面模組1108將存取點耦合至其他網路節點(例如,其他存取點)及/或網際網路。存取點1100經由網路I/O介面模組1108將對於與另一存取點具有現用連接之所接收連接請求的至少一部分轉遞至另一存取點。存取點1100經由網路I/O介面模組1108自另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網路I/O介面模組1108自一第二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例如,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1144)。
常式1118包括一通信常式1122及存取點控制常式1124。通信常式1122實施由存取點使用之各種通信協定,例如,第2層協定、MAC層協定等。
存取點控制常式1124包括一連接請求轉遞模組1126、一連接回應轉遞模組1128、一資源更新請求處理模組1130、一資源指派模組1132、一資源更新回應訊息產生模組1134及一隧道傳輸模組1136。資料/資訊1120包括一所接收連接請求1138、一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1144、一所接收資源更新請求訊息1146、一所產生資源更新回應訊息1148、識別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的資訊1150、識別其他存取點之資訊1152、隧道資訊1154及資源配置資訊1156。識別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的資訊1150為當前與存取點1100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之一列表。識別其他存取點之資訊1152包括使一包括於一連接請求中之識別符(例如,識別符1140)與通信系統中之一特別存取點相關聯的資訊。該資訊1152由連接請求轉遞模組1126利用。隧道資訊1154包括(例如)隧道狀態資訊,其包括(例如)隧道識別資訊及與隧道端點相關聯之定址資訊。資源配置資訊1156包括識別由存取點1100配置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例如,MAC資源)的資訊。
連接請求轉遞模組1126轉遞一連接請求之至少一部分至一第二存取點。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之經轉遞部分包括一連接請求訊息且連接請求之該部分之轉遞包括使用一對應於第二存取點之識別符來判定經轉遞連接請求訊息之目的地。在各種實施例中,指示由該存取點1100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例如)作為連接請求之經轉遞部分之部分或作為連接請求之經轉遞部分之添加而通信至該第二存取點。在一些該等實施例中,指示由存取點1100指派之資源的資訊(例如)作為連接請求訊息之部分或作為連接請求訊息之添加而包括於自存取終端機接收之連接請求中。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指示由存取點1100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與連接請求之經轉遞部分一起通信且由存取點1100提供。
在一些實施例中,經轉遞連接請求訊息包括一存取終端機識別符及一對應於起始該請求之存取終端機的存取終端機位址中之一者。
連接回應轉遞模組1128轉遞一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至一存取終端機。所接收連接回應(例如)係自第二存取點接收到,連接請求係導向至該第二存取點。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請求之該部分呈訊息之形式且使用第2層傳送隧道傳輸來執行轉遞以轉遞連接請求訊息至第二存取節點。隧道傳輸模組1136控制隧道操作,例如,隧道建立、隧道使用及/或隧道解除。在各種實施例中,經由存取點1100與第二存取節點之間的第2層傳送隧道而接收連接回應訊息。在一些實施例中,在至少一些時間期間,在存取點之間隧道傳輸連接請求部分與連接回應。
在一些實施例中,連接回應訊息包括由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MAC資源。在一些該等實施例中,經指派之MAC資源包括至少一控制通道資源。
在各種實施例中,無線接收器模組1102自一存取終端機接收一資源請求更新請求訊息,該訊息請求由存取點1100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之改變。資源更新請求處理模組1130處理一所接收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例如,所接收資源更新請求訊息1146。回應資源更新請求處理模組1130之資源指派模組1132將資源指派至存取終端機。在各種實施例中,資源指派模組1132將與由第二存取點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一致的新資源指派至存取終端機。資源更新回應訊息產生模組1134產生一資源更新回應訊息1148,其由無線發射器模組1104發射。所產生之資源更新回應訊息1148包括(例如)已由存取點1100之資源指派模組1132指派至存取終端機的新資源。
圖12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之例示性存取點1200的圖式。存取點1200為(例如)圖6之新存取點b 606。存取點1200有時被稱作存取節點及/或基地台。例示性存取點1200包括經由一匯流排1212耦合在一起的一無線接收器模組1202、一無線發射器模組1204、一處理器1206、一網路I/O介面模組1208及一記憶體1210,各種元件可經該匯流排互換資料及資訊。記憶體1210包括常式1218及資料/資訊1220。處理器1206(例如,CPU)執行常式1218且使用記憶體1210中之資料/資訊1220來控制存取點1200之操作並實施方法(例如,圖9之流程圖900之方法)。
無線接收器模組1202(例如,OFDM接收器)耦合至接收天線1214,存取點1200經由該接收天線自存取終端機接收上行鏈路信號。無線發射器模組1204(例如,OFDM發射器)耦合至發射天線1216,存取點1200經由該發射天線發射下行鏈路信號至存取終端機。
網路I/O介面模組1208將存取點1200耦合至其他網路節點(例如,其他存取點)及/或網際網路。網路I/O介面模組1208接收一自另一存取點(例如,存取點1100)通信至存取點1200之連接請求(例如,所接收連接請求1240),該連接請求指示一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存取點1200建立連接。在各種實施例中,連接請求包括以下中之一者:一存取終端機識別符及一位址,該位址對應於一保持關於一涉及存取終端機之通信會話之會話資訊的設備。網路I/O介面模組1208亦通信一連接回應(例如,所產生連接回應訊息1242)至另一存取點以供轉遞至正試圖連接之存取終端機。網路I/O介面模組1208亦發射一所產生會話資訊請求訊息(例如,訊息1244),其導向至一保持對應於正試圖連接之存取終端機之會話資訊的設備,且網路I/O介面模組1208回應於該會話資訊請求而接收一通信會話資訊之訊息(例如,訊息1246)。
常式1218包括一通信常式1222及存取點控制常式1224。通信常式1222實施由存取點使用之各種通信協定,例如,第2層協定、MAC層協定等。
存取點控制常式1224包括一連接回應產生模組1226、一會話資訊模組1228、一資源指派模組1234、一資源通信模組1236及一隧道傳輸模組1238。資料/資訊1220包括一所接收連接請求1240、一所產生連接回應訊息1242、一所產生會話資訊請求訊息1244、一通信會話資訊之所接收訊息1246、已恢復會話資訊1248、對應於其他存取點之資源指派資訊1250、資源指派資訊1252、識別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的資訊1254、識別其他存取點之資訊1256,及隧道資訊1258。識別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的資訊1254為當前與存取點1200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之一列表。識別其他存取點之資訊1256包括使一識別符與通信系統中之一特別存取點相關聯的資訊。隧道資訊1258包括(例如)隧道狀態資訊,其包括(例如)隧道識別資訊及與隧道端點相關聯之定址資訊。
連接回應產生模組1226產生一連接回應訊息,例如,所產生連接回應訊息1242。
會話資訊模組1228擷取關於一涉及存取終端機之通信會話的會話資訊。會話資訊模組1228包括一請求模組1230及一資訊恢復模組1232。請求模組1230自一保持關於一涉及存取終端機之通信會話之會話資訊的設備請求會話資訊。在各種實施例中,保持會話資訊之設備亦為存取點,例如,可(且有時確實)不同於經空中鏈路自存取終端機接收一連接請求且轉遞該連接請求至存取點1200的存取點。所產生會話資訊請求訊息1244表示請求模組1230之一例示性輸出,其導向至保持關於存取終端機之會話資訊之設備。資訊恢復模組1232接收且恢復來自保持關於存取終端機之會話資訊之設備的會話資訊。通信會話資訊之所接收訊息1246為資訊恢復模組1232之一輸入,而已恢復之會話資訊1248為模組1232之一輸出。
資源指派模組1234(例如,MAC資源指派模組)在存取點1200處為存取終端機指派資源(例如,MAC資源),該等資源與當前關於與存取終端機具有連接之存取點(例如,存取點1100)而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例如,MAC資源)一致。資源指派資訊1252表示資源指派模組1234之一輸出。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來自另一點之連接請求訊息(例如,所接收連接請求1240)中接收由另一存取點或多個存取點(例如,存取點1100)指派至其他存取終端機之資源。對應於其他存取點之資源指派資訊1250表示在所接收連接請求1240中通信之該已恢復之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資源指派模組1234指派資源以致在存取點1200處指派之控制通道與在另一存取點(例如,存取點1100)處指派之控制通道具有相同的類型。在各種實施例中,資源指派模組1234指派資源以致在第一存取點及第二存取點處指派至存取終端機的控制通道資源之量係相同或大體上相同的。
資源通信模組1236藉由經由另一存取點(例如,存取點1100)發送一訊息至存取終端機來通信關於經指派至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在各種實施例中,作為所產生連接回應訊息之部分包括資源指派資訊。在一些實施例中,通信資訊包括在存取點1200與另一存取點(例如,存取點1100)之間的第2層隧道中發送訊息至另一存取點(例如,存取點1100)。隧道傳輸模組1238控制隧道操作,例如,隧道建立、隧道使用及/或隧道解除。
在各種實施例中,存取點包括關於圖11之存取點1100描述之特徵與關於圖12之存取點1200描述之特徵。舉例而言,存取點可(且有時確實)充當第一存取終端機之當前服務存取點且充當中繼對一新存取終端機之連接請求的中間物,第一存取終端機正試圖與該新存取終端機建立新連接。同時或在不同時間,同一存取點可充當關於第二存取終端機之新存取點。
在各種實施例中,使用一或多個模組來實施本文中所述之節點以執行對應於一或多種方法之步驟,例如,信號處理、訊息產生及/或發射步驟。一些例示性步驟包括發射一連接請求、接收一連接回應、更新指示與一存取終端機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一組資訊、轉遞一連接請求、轉遞一連接回應、判定資源指派、請求資源、更新資源等。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模組來實施各種特徵。可使用軟體、硬體或軟體與硬體之組合來實施該等模組。可使用諸如軟體之機器可執行指令來實施許多以上所述之方法或方法步驟,該等指令包括於諸如記憶體設備(例如,RAM、軟性磁碟、緊密光碟、DVD等)之機器可讀媒體中以便控制一機器(例如,具有或不具有額外硬體之通用電腦)(例如,在一或多個節點中)實施所有或部分以上所述之方法。因此,各種實施例尤其針對一機器可讀媒體,其包括用於使一機器(例如,處理器及相關聯之硬體)執行以上所述之方法之步驟中之一或多者的機器可執行指令。
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設備(例如,諸如存取終端機及/或存取點之通信設備)之該或該等處理器(例如,CPU)經組態以執行經描述為由通信設備執行之方法之步驟。可藉由使用一或多個模組(例如,軟體模組)來控制處理器組態且/或藉由在處理器中包括硬體(例如,硬體模組)以執行所敍述步驟且/或控制處理器組態來達成處理器之組態。因此,一些但並非所有實施例係針對一具有一處理器之設備(例如,通信設備),該處理器包括一對應於由包括處理器之設備執行的各種所述方法之步驟中之每一者的模組。在一些但並非所有實施例中,一設備(例如,通信設備)包括一對應於由包括處理器之設備執行的各種所述方法之步驟中之每一者的模組。可使用軟體及/或硬體來實施該等模組。
鑒於以上描述,熟習此項技術者將易見對以上所述之方法及裝置之眾多額外變動。應認為該等變動在範疇內。各種實施例之方法及裝置可(且在各種實施例中確實)與可用以提供存取節點與行動節點之間的無線通信鏈路之CDMA、正交分頻多工(OFDM)及/或各種其他類型之通信技術一起使用。在一些實施例中,存取節點經實施為基地台,該等基地台使用OFDM及/或CDMA來與行動節點建立通信鏈路。在各種實施例中,行動節點經實施為筆記型電腦、個人資料助理(PDA)或包括接收器/發射器電路及邏輯及/或常式之其他攜帶型設備,以用於實施各種實施例之方法。
100...存取點
104...天線
106...天線
108...天線
110...天線
112...天線
114...天線
116...存取終端機
118...反向鏈路
120...前向鏈路
122...存取終端機
124...反向鏈路
126...前向鏈路
200...MIMO系統
210...存取點/發射器系統
212...資料源
214...發射資料處理器
220...發射MIMO處理器
222a...發射器
222t...發射器
224a...天線
224t...天線
230...處理器
232...記憶體
236...資料源
238...發射資料處理器
240...解調變器
242...接收資料處理器
250...存取終端機/接收器系統
252a...天線
252r...天線
254a...接收器
254r...接收器
260...接收資料處理器
270...處理器
272...記憶體
280...調變器
300...例示性網路
302...分散式存取網路
303...存取終端機
304...存取點
306...存取點
308...存取點
310...本籍代理
312...IP雲
314...鏈路
316...鏈路
318...鏈路
320...鏈路
322...線
324...網路功能
326...收發器功能
328...收發器功能
330...網路功能
332...收發器功能
334...收發器功能
336...網路功能
338...收發器功能
340...收發器功能
342...介面
344...介面
346...介面
348...行動節點
350...無線鏈路
352...無線鏈路
354...無線鏈路
400...例示性網路
402...分散式存取網路
403...存取網路
404...網路功能
406...網路功能
408...網路功能
410...存取點
412...存取點
414...存取點
416...本籍代理
418...IP雲
420...鏈路
422...鏈路
424...鏈路
426...鏈路
428...鏈路
430...鏈路
432...鏈路
434...鏈路
436...鏈路
438...鏈路
440...鏈路
442...鏈路
444...鏈路
446...介面
448...介面
450...介面
452...行動節點
454...無線鏈路
456...無線鏈路
458...無線鏈路
460...線
462...收發器功能
464...收發器功能
466...收發器功能
468...收發器功能
470...收發器功能
472...收發器功能
500...圖式
502...存取終端機
504...第一存取點
506...第二存取點
508...錨定存取點
510...導頻信號
512...方塊
514...導頻報告
516...信號
518...方塊
520...信號
522...方塊
524...信號
526...資源更新請求訊息
528...資源更新回應訊息
530...現用組指派訊息
532...現用組指派訊息
534...方塊
600...圖式
602...存取終端機
604...第一存取點
606...第二存取點
608...錨定存取點
610...方塊
612...箭頭/訊息/連接請求
614...經轉遞訊息/連接請求
616...得到會話訊息
618...得到會話回應訊息
620...連接回應訊息/連接請求回應
622...連接回應訊息/連接請求回應/連接回應
624...方塊
626...資源更新請求訊息/資源更新請求
628...資源更新回應訊息/資源回應更新
630...方塊
700...流程圖
800...流程圖
900...流程圖
1000...例示性存取終端機
1002...無線接收器模組
1004...無線發射器模組
1006...處理器
1008...使用者I/O設備
1010...記憶體
1012...匯流排
1014...接收天線
1016...發射天線
1018...常式
1020...資料/資訊
1022...通信常式
1024...存取終端機控制常式
1026...功率量測模組
1028...連接決策模組
1030...連接請求產生模組
1031...連接請求訊息產生模組
1032...連接管理模組
1034...指派評估模組
1036...資源更新請求訊息產生模組
1038...資源更新請求訊息控制模組
1040...所接收導頻信號資訊
1042...導頻信號量測資訊/導頻信號強度資訊
1044...導頻信號臨限值資訊
1045...識別符
1046...所產生連接請求
1047...所產生連接請求訊息
1048...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
1050...對應於具有當前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資訊組
1052...AP 1識別資訊
1054...AP N ID資訊
1056...AP 1指派之資源
1058...AP N指派之資源
1060...MAC資源之列表
1062...所產生資源更新請求訊息
1064...所接收資源更新回應訊息
1100...例示性存取點
1102...無線接收器模組
1104...無線發射器模組
1106...處理器
1108...網路I/O介面模組
1110...記憶體
1112...匯流排
1114...接收天線
1116...發射天線
1118...常式
1120...資料/資訊
1122...通信常式
1124...存取點控制常式
1126...連接請求轉遞模組
1128...連接回應轉遞模組
1130...資源更新請求處理模組
1132...資源指派模組
1134...資源更新回應訊息產生模組
1136...隧道傳輸模組
1138...所接收連接請求
1140...識別符
1141...連接請求訊息
1142...資源資訊
1143...資源資訊
1144...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
1146...所接收資源更新請求訊息
1148...所產生資源更新回應訊息
1150...識別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的資訊
1152...識別其他存取點之資訊
1154...隧道資訊
1156...資源配置資訊
1200...例示性存取點
1202...無線接收器模組
1204...無線發射器模組
1206...處理器
1208...網路I/O介面模組
1210...記憶體
1212...匯流排
1214...接收天線
1216...發射天線
1218...常式
1220...資料/資訊
1222...通信常式
1224...存取點控制常式
1226...連接回應產生模組
1228...會話資訊模組
1230...請求模組
1232...資訊恢復模組
1234...資源指派模組
1236...資源通信模組
1238...隧道傳輸模組
1240...所接收連接請求
1242...所產生連接回應訊息
1244...所產生會話資訊請求訊息
1246...通信會話資訊之所接收訊息
1248...已恢復會話資訊
1250...對應於其他存取點之資源指派資訊
1252...資源指派資訊
1254...識別具有現用連接之存取終端機的資訊
1256...識別其他存取點之資訊
1258...隧道資訊
圖1說明一包括一存取終端機及複數個存取點之通信網路中的例示性當前技術狀態之呼叫流程。
圖2說明根據一實施例之一多重存取無線通信系統。
圖3為一例示性通信系統之方塊圖。
圖4說明一包括一分散式存取網路(AN)架構及一存取終端機(AT)之例示性網路。
圖5說明一包括一集中式AN架構及一AT之例示性網路。
圖6說明一包括一存取終端機及複數個存取點之新穎通信網路中的一例示性新穎實施例中之例示性呼叫流程。
圖7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的操作一存取終端機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
圖8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的操作一存取點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
圖9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的操作一存取點之例示性方法的流程圖。
圖10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之例示性存取終端機的圖式。
圖11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之例示性存取點(例如,第一存取點)的圖式。
圖12為一根據各種實施例之例示性存取點(例如,第二存取點)的圖式。
600...圖式
602...存取終端機
604...第一存取點
606...第二存取點
608...錨定存取點
610...方塊
612...箭頭/訊息/連接請求
614...經轉遞訊息/連接請求
616...得到會話訊息
618...得到會話回應訊息
620...連接回應訊息/連接請求回應
622...連接回應訊息/連接請求回應/連接回應
624...方塊
626...資源更新請求訊息/資源更新請求
628...資源更新回應訊息/資源回應更新
630...方塊

Claims (40)

  1. 一種在一網路中操作一存取終端機的方法,該方法包含:發射一連接請求至一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連接之第一存取點,該連接請求包括一連接請求訊息及一第二存取點之一識別符,該存取終端機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自該第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該連接回應訊息包括關於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控制通道資源的資訊,其中該等經指派之控制通道資源包括一控制通道大小及一控制通道參數中之至少一者;使用在該連接回應訊息中所提供之該等經指派之控制通道資源將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二存取點連接;及基於該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多個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一組由該存取終端機所維持之資訊。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連接請求訊息經由該第一存取點導向至由該識別符識別之該第二存取點。
  3.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發射該連接請求之前,產生指定傳遞至該第二存取點的該連接請求訊息。
  4.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連接請求進一步包括指示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源資訊。
  5.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 在發射一連接請求之前,判定一來自該第二存取點之信號高於一預定臨限值。
  6.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連接請求進一步包括當前由多個不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的MAC資源之一列表,該等不同存取點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
  7.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更新該組資訊包括:在該組由該存取終端機所維持之資訊中包含指示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該等資源的資訊。
  8. 如請求項7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發送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以請求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之資源之一改變。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在發送該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之前,判定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是否與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的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不一致;且其中該發送該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之步驟係回應於判定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與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不一致。
  10.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接收對該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之一回應,其指示已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新資源。
  11.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該組資訊為一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之現用連接資訊組,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與該存取終 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之一完整列表,該完整列表僅維護於該存取終端機中。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對應於由不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關於經指派資源之資訊,其僅被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
  13. 一種供一網路中使用之存取終端機,該存取終端機包含:一無線發射器模組,其用於發射一連接請求至一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連接之第一存取點,該連接請求包括一連接請求訊息及一第二存取點之一識別符,該存取終端機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一無線接收器模組,其用於自該第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該連接回應訊息包括關於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控制通道資源的資訊,其中該等經指派之控制通道資源包括一控制通道大小及一控制通道參數中之至少一者;一連接模組,其使用在該連接回應訊息中所提供之該等經指派之控制通道資源以將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二存取點連接;記憶體,其包括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一組資訊;及一連接管理模組,其用於基於該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多個現用連接之存取點 的該組由該存取終端機所維持之資訊。
  14.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連接請求訊息經由該第一存取點導向至由該識別符識別之該第二存取點。
  15.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進一步包含:一連接請求訊息產生模組,其用於產生一指定至該第二存取點的連接請求訊息。
  16.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中經傳輸至該第一存取點之該連接請求進一步包括指示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源資訊。
  17.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進一步包含:一功率量測模組,其用於判定一來自該第二存取點之信號高於一預定臨限值。
  18.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連接請求進一步包括當前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的MAC資源之一列表。
  19.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中儲存於該連接管理模組中之該組資訊包括指示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該等資源的資訊。
  20. 如請求項19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無線發射器模組發送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以請求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之資源之一改變。
  21. 如請求項20之存取終端機,其進一步包含:一指派評估模組,其用於判定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是否與由該第一存取點所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不一致;及 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控制模組,其用於回應於該指派評估模組判定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與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不一致而控制該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之發送。
  22. 如請求項20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無線接收器模組亦接收對該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之一回應,其指示已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新資源。
  23. 如請求項22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連接管理模組更新該組資訊以指示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該等新資源。
  24. 如請求項13之存取終端機,其中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該組資訊為一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之現用連接資訊組,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之一完整列表,該完整列表維護於該存取終端機中而非維護於該網路中之任何其他位置處。
  25. 如請求項24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對應於由不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關於經指派資源之資訊,其僅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
  26. 一種供一網路中使用之存取終端機,該存取終端機包含:無線發射器構件,其用於發射一連接請求至一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連接之第一存取點,該連接請求包括一 連接請求訊息及一第二存取點之一識別符,該存取終端機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用於自該第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之構件,該連接回應訊息包括關於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控制通道資源的資訊,其中該等經指派之控制通道資源包括一控制通道大小及一控制通道參數中之至少一者;連接構件,其使用在該連接回應訊息中所提供之該等經指派之控制通道資源以將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二存取點連接;記憶體構件,其包括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一組資訊;及用於基於該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該組資訊之構件。
  27. 如請求項26之存取終端機,其中儲存於該更新構件中之該組資訊包括指示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該等資源的資訊。
  28. 如請求項27之存取終端機,其中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該組資訊為一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之現用連接資訊組,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之一完整列表,該完整列表僅維護於該存取終端機中。
  29. 如請求項28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對應於由不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 的資訊,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關於經指派資源之資訊,其僅被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
  30. 如請求項29之存取終端機,其中該無線發射器構件發送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以請求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之資源之一改變。
  31. 一種用於無線通信之裝置,其包含:一供一存取終端機中使用之處理器,該處理器經組態以:發射一連接請求至一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連接之第一存取點,該連接請求包括一連接請求訊息及一第二存取點之一識別符,該存取終端機試圖與該第二存取點建立一現用連接;自該第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該連接回應訊息包括關於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控制通道資源的資訊,其中該等經指派之控制通道資源包括一控制通道大小及一控制通道參數中之至少一者;使用在該連接回應訊息中所提供之該等經指派之控制通道資源將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二存取點連接;且基於該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一組由該存取終端機所維持之資訊。
  32. 如請求項31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在更新該組資訊的情況下:包括指示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該等資源之該組資訊中之一資訊。
  33. 如請求項32之裝置,其中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該組資訊為一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之現用連接資訊組,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之一完整列表,該完整列表僅維護於該存取終端機中。
  34. 如請求項33之裝置,其中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對應於由不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關於經指派資源之資訊,其僅被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
  35. 如請求項34之裝置,其中該處理器進一步經組態以:發送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以請求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之資源之一改變。
  36. 一種電腦可讀媒體,其包括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係在其由一包含於一存取終端機中之處理器所執行時,致使該處理器實施一用於使該存取終端機與其他通信設備連接之方法,該方法包含:發射一連接請求至一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連接之第一存取點,該連接請求包括一連接請求訊息及一第二存取點之一識別符,該存取終端機試圖建立一現用連接;自該第一存取點接收一連接回應訊息,該連接回應訊息包括關於由該第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控制通道資源的資訊,其中該等經指派之控制通道資源包括一控制通道大小及一控制通道參數中之至少一者;使用在該連接回應訊息中所提供之該等經指派之控制 通道資源將該存取終端機與該第二存取點連接;及基於該所接收連接回應訊息而更新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一組由該存取終端機所維持之資訊。
  37. 如請求項36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更新該組資訊包括:在該組資訊中包括指示由該第二存取點將該等資源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一資訊。
  38. 如請求項37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指示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的該組資訊為一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之現用連接資訊組,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與該存取終端機具有一現用連接之存取點之一完整列表,該完整列表僅維護於該存取終端機中。
  39. 如請求項38之電腦可讀媒體,其中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對應於由不同存取點指派至該存取終端機之資源的資訊,該現用連接資訊組包括關於經指派資源之資訊,其僅被儲存於該存取終端機中。
  40. 如請求項39之電腦可讀媒體,其進一步包括機器可執行指令,該等機器可執行指令用於:發送一資源更新請求訊息以請求由該第一存取點指派之資源之一改變。
TW096120629A 2006-06-07 2007-06-07 用於管理一組通信連接相關資訊之方法及裝置 TWI4077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81187706P 2006-06-07 2006-06-07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814678A TW200814678A (en) 2008-03-16
TWI407741B true TWI407741B (zh) 2013-09-01

Family

ID=386165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6120629A TWI407741B (zh) 2006-06-07 2007-06-07 用於管理一組通信連接相關資訊之方法及裝置

Country Status (10)

Country Link
US (1) US8099096B2 (zh)
EP (1) EP2033383A1 (zh)
JP (1) JP4886036B2 (zh)
KR (1) KR101003898B1 (zh)
AR (1) AR061284A1 (zh)
BR (1) BRPI0712413B1 (zh)
CA (1) CA2651020C (zh)
RU (1) RU2420003C2 (zh)
TW (1) TWI407741B (zh)
WO (1) WO200714373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835712B1 (en) * 2006-12-19 2010-11-16 Palm,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s for providing multi-band operation in a mobile computing device
US8347339B2 (en) 2007-07-05 2013-01-01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streams to mobile devices with variable training information
US8332896B2 (en) 2007-07-05 2012-12-11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streams to mobile devices with cross stream association
US8358705B2 (en) 2007-07-05 2013-01-22 Coherent Logix, Incorporated Transmission of multimedia streams to mobile devices with uncoded transport tunneling
US8542634B2 (en) * 2008-01-31 2013-09-24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viding mobility to a mobile node
MX2011004560A (es) * 2008-10-30 2011-06-17 Fujitsu Ltd Estacion de base, dispositivo de terminal, metodo de asignacion de canal de control y metodo para determinacion de tamaño de region.
US20130121205A1 (en) * 2009-01-26 2013-05-16 Floyd Backes Method for Selecting an Optimum Access Point in a Wireless Network on a Common Channel
EP2306769B1 (en) * 2009-10-02 2014-06-18 Alcatel Lucent Handover in a wireless network with CoMP (coordinated multipoint) transmission/reception scheme
CN102045795B (zh) 2009-10-15 2015-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从目标基站获取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US9998571B2 (en) 2010-10-01 2018-06-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Legacy-compatible control frames
US8797881B2 (en) * 2011-06-13 2014-08-05 Cisco Technology, Inc. Coexistence mechanism for multiple channels
CN104094644B (zh) 2011-10-04 2020-08-25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配置用于连接到无线网络系统的用户设备的无线电接入网络参数的系统和方法
US8902732B2 (en) * 2012-09-24 2014-12-02 Silver Spring Networks, Inc. System and method for managing access point failover within a wireless mesh network
EP3324670A3 (en) * 2013-02-15 2018-07-04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oration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4283774B (zh) 2013-07-09 2017-10-03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ac池的实现方法和装置
KR102122488B1 (ko) * 2013-10-22 2020-06-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장치 및 방법
US20150117366A1 (en) 2013-10-29 2015-04-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networks
US9661634B2 (en) 2013-11-01 2017-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improved communication efficiency in high efficiency wireless networks
US9578657B2 (en) 2014-04-11 2017-02-21 Realtek Semiconductor Corporatio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US9766985B1 (en) * 2014-10-09 2017-09-19 EMC IP Holding Company LLC Deviceless brokerless backup
CN105162728B (zh) 2015-07-31 2018-07-3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网络接入方法、设备及系统
US10009944B2 (en) * 2015-08-26 2018-06-26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ntrolling wireless connection of a device to a wireless access point
CN107547616A (zh) * 2017-05-27 2018-01-05 新华三技术有限公司 Ap负载均衡方法和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7291A1 (en) * 2002-08-23 2004-02-26 Attar Rashid Ahm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77022A (en) 1994-11-22 1996-11-19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lot signal searching technique for a cellular communications system
US5946621A (en) * 1996-10-28 1999-08-31 Northern Telecom Limited Method of optimizing neighbor set during soft handoff of a mobile unit in a CDMA cellular environment
US6073021A (en) * 1997-05-30 2000-06-06 Lucent Technologies, Inc. Robust CDMA soft handoff
EP1199904B1 (en) * 2000-10-18 2004-03-1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controlling handover in uplink synchronous transmission scheme
US6731936B2 (en) 2001-08-20 2004-05-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handoff in a broadcast communication system
JPWO2003037027A1 (ja) * 2001-10-18 2005-02-17 富士通株式会社 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および移動通信システムの通信方法
FR2832895B1 (fr) * 2001-11-26 2004-02-20 France Telecom Systeme de telecommunication a gestion centralisee
US7042858B1 (en) * 2002-03-22 2006-05-09 Jianglei Ma Soft handoff for OFDM
KR100665425B1 (ko) 2003-03-08 2007-01-0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를 수행하는 시스템 및 방법
US7126928B2 (en) * 2003-08-05 2006-10-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Grant, acknowledgement, and rate control active sets
US20050073990A1 (en) * 2003-09-09 2005-04-07 Yong Chang System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BCMCS service at a handoff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030084811A (ko) 2003-09-20 2003-11-01 김상호 모바일 단말기를 통한 뉴스 제공 서비스 방법 및 이를실행하기 위한 프로그램을 기록한 컴퓨터로 읽을 수 있는기록매체
US7853215B2 (en) * 2003-10-10 2010-12-14 Motorola, Inc. Communication circuit and method for selecting a reference link
KR100713487B1 (ko) 2004-03-05 2007-05-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광대역 무선 접속 시스템에서 다수의 액티브기지국들을 가진 이동단말의 서비스 플로우 관리 방법
DE602004010301T2 (de) * 2004-03-30 2008-09-18 Mitsubishi Denki K.K. Mobilkommunikationsendgerät und funkkommunikationssystem
KR100678054B1 (ko) * 2005-01-31 2007-02-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핸드오버 방법
US7489929B2 (en) * 2005-03-31 2009-02-10 Alcatel-Lucent Usa Inc. Hard handoff procedure for dedicated and high speed shared channels
US7729703B2 (en) * 2006-04-27 2010-06-01 Motorola,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porting a channel quality indication to non-serving cells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37291A1 (en) * 2002-08-23 2004-02-26 Attar Rashid Ahmed Method and system for a data transmission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RU2420003C2 (ru) 2011-05-27
RU2008152287A (ru) 2010-07-20
KR101003898B1 (ko) 2010-12-30
CA2651020A1 (en) 2007-12-13
CA2651020C (en) 2014-01-28
EP2033383A1 (en) 2009-03-11
US8099096B2 (en) 2012-01-17
BRPI0712413B1 (pt) 2019-10-08
TW200814678A (en) 2008-03-16
JP2009540700A (ja) 2009-11-19
BRPI0712413A2 (pt) 2012-08-14
JP4886036B2 (ja) 2012-02-29
US20070286112A1 (en) 2007-12-13
AR061284A1 (es) 2008-08-20
WO2007143739A1 (en) 2007-12-13
KR20090031894A (ko) 2009-03-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7741B (zh) 用於管理一組通信連接相關資訊之方法及裝置
TWI389508B (zh) 用於空中鏈路通信之以偽隨機雜訊碼為基礎之定址方法及裝置
US7978677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using control values to control communications processing
JP2009540700A5 (zh)
AU2008279219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tunneling related to wireless downlink signaling flows
KR20100047273A (ko) 무선 업링크 시그널링 흐름들에 관련된 터널링을 지원하기 위한 방법들 및 장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