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6580B - 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 Google Patents

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6580B
TWI406580B TW98128487A TW98128487A TWI406580B TW I406580 B TWI406580 B TW I406580B TW 98128487 A TW98128487 A TW 98128487A TW 98128487 A TW98128487 A TW 98128487A TW I406580 B TWI406580 B TW I40658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slot
window frame
packet
bluetooth
active tim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2848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08808A (en
Inventor
jia bin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ixart Imaging Inc filed Critical Pixart Imaging Inc
Priority to TW9812848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658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0880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0880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65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6580B/zh

Link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用於藍芽系統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尤指一種於藍芽系統中由僕裝置主動傳送封包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藍芽(Bluetooth)系統是一種無線短程通訊系統,以微網(Piconet)為最小網路單位,利用分時多工(Time Division Duplexing)技術,讓一個主裝置(Master Device)與最多七個僕裝置(Slave Device)彼此傳達訊息。藍芽系統在實體層通道的通訊時間上分出多個連續時槽,根據主裝置的時脈對時槽進行標號,偶數時槽作為「主-僕」(Master-to-Slave)時槽,而奇數時槽則作為「僕-主」(Slave-to-Master)時槽。在傳輸時序上,主僕裝置交替傳輸封包,主裝置只能在偶數時槽上起始一給僕裝置的封包傳輸,而僕裝置只能在奇數時槽上起始一回應主裝置的封包傳輸藍芽分時多工,以實現分時多工。
現今許多僕裝置應用於人性化介面裝置(Human Interface Device)上,如鍵盤、滑鼠、耳機及搖桿,其主要功能用來接收使用者的動作,比如鍵盤的輸入、滑鼠的移動及感應式搖桿的揮動。由於這些動作具不可預測性,因此在多個人性化介面裝置的情況下,主裝置必須利用輪流詢問(Polling)的方式,逐一確認人性化介面裝置是否有偵測到使用者的動作變化。
請參考第1圖,第1圖為習知藍芽系統詢問傳輸時序之示意圖。第1圖描繪一個微網內一電腦主機(主裝置)與鍵盤及滑鼠兩僕裝置進行詢問溝通。在通訊時間上,時槽K、(K+2)、(K+4)...(K+10)為「主-僕」時槽(偶數時槽),而時槽(K+1)、(K+3)...(K+11)為「僕-主」時槽(奇數時槽)。在第1圖中,電腦主機輪流詢問鍵盤及滑鼠,其首先於時槽K傳送一詢問封包PPK1給鍵盤,並於時槽(K+1)接收鍵盤的回覆封包,接著再於時槽(K+2)~(K+4)傳送一詢問封包PPK2給滑鼠,並於時槽(K+5)~(K+6)接收滑鼠的回覆封包。接著,由於電腦主機只能在偶數時槽上起始封包傳輸,因此須等到時槽(K+8)才開始傳送一詢問封包PPK3給鍵盤。同樣地,因為詢問封包PPK3佔用時槽(K+8)~(K+9),因此鍵盤須等到時槽(K+11)才能回覆電腦主機。
由上可知,在習知藍芽系統中,僕裝置傳輸行為皆受制於主裝置,不具有傳輸自主性。也因此,為了傳達僕裝置資料,主僕裝置必須一來一往傳送封包而耗費了較多的無線資源。
因此,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讓僕裝置主動傳送封包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以降低無線資源耗費。
本發明揭露一種用於一藍芽系統之一僕裝置中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其包含有在一通訊時間上設定一主動時槽窗框,其中該通訊時間至少包含一接收時槽;以及轉換該主動時槽窗框中的接收時槽為傳送時槽。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用於一藍芽系統之一僕裝置中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之通訊裝置,其包含有一中央處理器及一儲存裝置。該中央處理器用來執行一程式碼,而該儲存裝置耦接於該中央處理器,用來儲存該程式碼。其中該程式碼包含有在一通訊時間上設定一主動時槽窗框,其中該通訊時間至少包含一接收時槽;以及轉換該主動時槽窗框中的接收時槽為傳送時槽。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用於一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中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其包含有在一通訊時間上決定一主動時槽窗框,其中該通訊時間至少包含一傳送時槽;根據所決定之主動時槽窗框,產生一功能設定訊息;傳送該功能設定訊息至該藍芽系統之至少一僕裝置,以讓該至少一僕裝置設定該主動時槽窗框;以及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轉換傳送時槽為接收時槽,以聽取來自該至少一僕裝置的藍芽封包。
本發明另揭露一種用於一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中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之通訊裝置,其包含有一中央處理器及一儲存裝置。該中央處理器用來執行一程式碼,而該儲存裝置耦接於該中央處理器,用來儲存該程式碼。其中該程式碼包含有在一通訊時間上決定一主動時槽窗框,其中該通訊時間至少包含一傳送時槽;根據所決定之主動時槽窗框,產生一功能設定訊息;傳送該功能設定訊息至該藍芽系統之至少一僕裝置,以讓該至少一僕裝置設定該主動時槽窗框;以及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轉換傳送時槽為接收時槽,以聽取來自該至少一僕裝置的藍芽封包。
本發明實施例主要在於提供一種讓僕裝置不受制於主裝置能主動傳送封包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請注意,在本實施方式中若未特別註明,接收時槽皆視為「主-僕」(Master-to-Slave)時槽,傳送時槽皆視為「僕-主」(Slave-to-Master)時槽。
請參考第2圖,第2圖為本發明一流程20之示意圖。流程20用於藍芽系統之一僕裝置中實現封包交換(Packet Switched)領域之一主動傳輸功能,以降低無線資源耗費。流程20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200:開始。
步驟210:在一通訊時間上設定一主動時槽窗框。
步驟220:轉換該主動時槽窗框中的接收時槽(「主-僕」時槽)為傳送時槽(「僕-主」時槽)。
步驟230: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傳送一藍芽封包至該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
步驟240:結束。
根據流程20,本發明僕裝置在通訊時間上取一段或多段特定時間,設定為主動時槽窗框,並將主動時槽窗框中的所有接收時槽皆轉換為傳送時槽,以在主動時槽窗框期間主動傳送藍芽封包至主裝置。於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僕裝置可以進行一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原理及操作將於下文說明),以確認封包傳送成功或需要重傳。因此,在主動時槽窗框期間,僕裝置不需要等待主裝置的詢問即可主動傳送封包,如此一來,不僅主裝置用來詢問的無線資源得以節省下來,也提昇主僕裝置之間溝通的效率。
由於在同一微網下的僕裝置不能互相溝通,在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中,僕裝置是根據一主裝置產生的功能設定訊息設定主動時槽窗框。在此情況下,本發明提供一用於主裝置中實現僕裝置的主動傳輸功能的流程。請參考第3圖,第3圖為本發明一流程30之示意圖。流程30可配合流程20,包含下列步驟:
步驟300:開始。
步驟310:在一通訊時間上,決定一主動時槽窗框。
步驟320:根據所決定之主動時槽窗框,產生一功能設定訊息。
步驟330:傳送該功能設定訊息至僕裝置。
步驟340: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轉換傳送時槽(「主-僕」時槽)為接收時槽(「僕-主」時槽),以聽取來自僕裝置的藍芽封包。
步驟350:結束。
根據流程30,本發明主裝置在通訊時間上取一段或多段特定時間,決定為主動時槽窗框,並產生相關功能設定訊息,其產生後將傳送至僕裝置進行僕裝置主動傳輸功能設定。在主動時槽窗框期間,所有傳送時槽(「主-僕」時槽)轉換為接收時槽(「僕-主」時槽),以聽取來自僕裝置的藍芽封包。在僕裝置主動傳輸功能設定方面,主裝置可以知道參與主動傳輸功能之僕裝置的數目,並決定第一次主動時槽窗框中僕裝置之間的傳輸順序。在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主裝置會根據接收到的封包,與僕裝置進行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
在主動時槽窗框的設定方式上,主裝置可先設定一週期性的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間(Temporary Reserved Time Division Duplex Slot Interval),再於每一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中設定一時間長固定的主動時槽窗框,而僕裝置也根據功能設定訊息順應設定。請參考第4圖,第4圖為本發明主動傳輸功能之通訊時間配置的一實施例示意圖。通訊時間上具有兩種時槽,即標號0的「主-僕」時槽或標號1的「僕-主」時槽。對僕裝置來說,’0’時槽為接收時槽,而’1’時槽為傳送時槽。第4圖簡略描繪出兩個連續的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間,每一區間包含一非主動時槽窗框及一主動時槽窗框。非主動時槽窗框的時槽按照習芝藍芽系統的時槽配置,由「主-僕」及「僕-主」時槽交替排列,僕裝置需要透過主裝置詢問才能傳送封包,而主動時槽窗框的「主-僕」時槽皆已轉換為「僕-主」時槽,僕裝置根據該功能設定訊息,使用主動時槽窗框中之一或多個’1’時槽主動傳送藍芽封包至主裝置。
本發明功能設定訊息包含主動傳輸功能的相關參數值,通常由主裝置產生並利用單播(Unicast)方式傳遞給僕裝置。請參考第5至7圖,第5至7圖為本發明用來啟動主動傳輸功能之訊息交換時序圖。在第5圖中,僕裝置主動傳送一請求訊息LMP_ReqRTDD_Service,向主裝置請求使用主動傳輸功能。當主裝置接受僕裝置的請求時,則回覆一功能設定訊息MLMP_Accepted,而僕裝置則根據功能設定訊息MLMP_Accepted所包含的參數內容,啟動主動傳輸功能,如設定主動時槽窗框。在第6圖中,主裝置傳送一功能設定訊息LMP_RTDD_Cfg,要求僕裝置啟動主動傳輸功能,而僕裝置則回覆一接受訊息SLMP_Accepted給主裝置確認接受要求。在第7圖中,主僕裝置分別利用功能設定訊息LMP_RTDD_Cfg及請求訊息LMP_ReqRTDD_Service協商參數內容,當僕裝置不同意主裝置所指示的參數內容時,可以回覆一夾帶參考參數內容的請求訊息LMP_ReqRTDD_Service,當主裝置不同意參考參數內容時,可以再度傳送一夾帶新的參考參數內容的功能設定訊息LMP_RTDD_Cfg。協商程序直到僕裝置回覆接受訊息SLMP_Accepted,則表示雙方協商成功,僕裝置將使用主裝置最後一次指示的參數內容。相反地,若僕裝置回覆一拒絕訊息SLMP_Not_Accepted,則表示雙方協商失敗,協商程序中止。
請求訊息LMP_ReqRTDD_Service可包含參數Max_Desired_RTDD_Time及Min_Desired_RTDD_Time,兩參數長度2位元,以時槽為單位,分別提供可接受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間的最大及最小值給主裝置,或是分別提供可接受主動時槽窗框的最大及最小值,其視系統需求而定。功能設定訊息MLMP_Accepted及LMP_RTDD_Cfg可包含參數RTDD_Interval、RTDD_Window、RTDD_Instant及RTDD_TokenAddr。參數RTDD_Interval及RTDD_Window可由2位元表示,以時槽為單位,分別指示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間及主動時槽窗框的大小;參數RTDD_Instant由4位元組成,用來指示下一次開啟主動傳輸功能所在的主裝置藍芽時脈,也就是說,僕裝置據此知道主動時槽窗框何時結束;參數RTDD_TokenAddr長度為1位元,用來指示下一個主動時槽窗框中與其他具有主動傳輸功能的僕裝置之間的傳輸順序。此外,根據參數RTDD_TokenAddr,每個僕裝置在每一主動時槽窗框自行調整傳送封包的順序。
請參考第8至9圖,第8至9圖為本發明用來關閉主動傳輸功能之訊息交換時序圖。在第8圖中,僕裝置主動傳送一中止請求訊息SLMP_StopRTDD_Service,向主裝置提出中止主動傳輸功能的請求,而主裝置則回應一中止接受訊息MLMP_StopRTDD_Accepted告知僕裝置同意該請求。在第9圖中,主裝置傳送一中止請求訊息MLMP_StopRTDD_Service,要求僕裝置中止主動傳輸功能,而僕裝置則回應主裝置一中止接受訊息SLMP_StopRTDD_Accepted並接著中止主動傳輸功能。
較佳地,以上用來啟動或關閉主動傳輸功能的訊息及其相關程序是運用於藍芽系統的鏈結管理協定(Link Management Protocol,LMP)層,以管理實現於無線電層的主動傳輸功能。
本發明主動時槽窗框可由多個使用主動傳輸功能的僕裝置所分享,因此在主動傳輸功能設定時,僕裝置先相互建立傳輸順序,而在主動時槽窗框中第一個傳輸封包的僕裝置稱為啟動端(Initiator),其他稱為追隨端(Follower)。由於藍芽系統中每個僕裝置都由主裝置分派一邏輯傳輸位址(Logic Transport Address,Lt_Addr),因此僕裝置能利用邏輯傳輸位址與前述參數RTDD_TokenAddr,與其他僕裝置建立傳輸順序。為了更清楚揭露本發明概念,以下實施例將舉一主裝置與多個僕裝置之間的傳輸時序作說明。
請參考第10圖,第10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一主裝置MAS及僕裝置SLV1~SLV4之傳輸時序示意圖。第10圖的通訊時間包含顯示兩個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間,其一包含一主動時槽窗框RTDDWin_1與一非主動時槽窗框BTDDWin_1,另一則包含一主動時槽窗框RTDDWin_2與一非主動時槽窗框BTDDWin_2,主動時槽窗框RTDDWin_1與RTDDWin_2皆包含四個傳送時槽供僕裝置SLV1~SLV4主動傳送封包。在主動時槽窗框RTDDWin_1中,以僕裝置SLV1作為啟動端,與其他僕裝置依序傳送DM1型的藍芽封包給主裝置MAS。像滑鼠或鍵盤之類的人性化介面裝置的資料特性,DM1或DH1型的藍芽封包可以滿足需求,其表頭接包含一68位元的存取碼(Access Code)。由於DM1或DH1型的藍芽封包格式應為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熟知,因此相關格式內容不再贅述。為了平衡每個僕裝置的傳輸效率,本發明可以在每下一個主動時槽窗框,僕裝置依序,週期性當啟動端,如第10圖所示,在下一個主動時槽窗框RTDDWin_2中,由僕裝置SLV2來當啟動端,與僕裝置SLV3、SLV4及SLV1依序傳送藍芽封包,爾後三個主動時槽窗框(未示於圖中)再分別由僕裝置SLV3、SLV4及SLV1來當啟動端。僕裝置SLV1~SLV4可以根據自己的邏輯傳輸位址及參數RTDD_TokenAddr,在每個主動時槽窗框自動調整傳輸順序。換句話說,僕裝置SLV1~SLV4的預定傳送時槽隨著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的週期進行週期性位置變換。
在非主動時槽窗框BTDDWin_1及BTDDWin_2中,僕裝置SLV1~SLV4與主裝置MAS分別進行對應於主動時槽窗框RTDDWin_1及RTDDWin_2的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其相關概念如下。首先,在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第一個「主-僕」時槽,僕裝置SLV1~SLV4皆聽取主裝置MAS送出來的第一個封包,接下來可分為三種情況:
情況一:若主裝置MAS送出來的第一個封包,其包含的邏輯傳輸位址不屬於任何僕裝置SLV1~SLV4的邏輯傳輸位址,或者第一個封包是一廣播封包時,則表示僕裝置SLV1~SLV4在主動時槽窗框中傳送的封包都已經成功被主裝置MAS接收。舉例來說,僕裝置SLV1~SLV4分別具有邏輯傳輸位址Lt_Addr1~Lt_Addr4,而第一封包的邏輯傳輸位址為Lt_Addr5,則表示僕裝置SLV1~SLV4的封包皆傳送成功,即成功收訖確認(Positively Acknowledged)。
情況二:若第一個封包包含的邏輯傳輸位址是任一僕裝置SLV1~SLV4的邏輯傳輸位址時,就表示在主動時槽窗框中,(i)被第一封包指示的僕裝置需要重傳封包,即未收訖確認(Negatively Acknowledged);(ii)較前傳送封包的僕裝置的封包傳送成功;(iii)較晚傳送封包的僕裝置須進入一詢問等待狀態,繼續等待主裝置的通知,一直到主裝置傳送的封包之中有邏輯傳輸位址不屬於任何僕裝置SLV1~SLV4的邏輯傳輸位址,才表示僕裝置SLV1~SLV4的封包皆傳送成功。舉例來說,若第一封包的邏輯傳輸位址為Lt_Addr3,則表示僕裝置SLV1~SLV2的封包皆傳送成功,僕裝置SLV2需重傳封包,而僕裝置SLV3進入詢問等待狀態。
情況三:若是直到下一主動時槽窗框開始前,僕裝置SLV1~SLV4皆未聽取到任何主裝置的封包,則表示僕裝置SLV1~SLV4的封包皆成功被接收,意即隱式收訖確認。
因此,從僕裝置SLV1~SLV4的立場來說,一合適的收訖確認程序必須至少包含下列幾個步驟及原則,以僕裝置SLV2為例:
(1)於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進入一聽取來自主裝置MAS之藍芽封包的狀態;
(2)於非主動時槽窗框內未聽取到任何封包時,判斷傳送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
(3)於成功聽取來自該主裝置之第一個藍芽封包,其包含一超出Lt_Addr2之邏輯傳輸位址時,判斷傳送藍芽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
(4)於成功聽取第一個藍芽封包,且其為一廣播型封包時,判斷傳送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
(5)於成功聽取第一個藍芽封包,其亦包含邏輯傳輸位址Lt_Addr2時,判斷傳送封包需要重傳;
(6)於成功聽取第一個藍芽封包,其包含一Lt_Addr2的範圍內之邏輯傳輸位址時,進入一詢問等待狀態;以及
(7)於詢問等待狀態中接收來自該主裝置之一藍芽封包時,遵循(3)、(5)及(6)的判斷原則。
前述(3)的「超出Lt_Addr2之邏輯傳輸位址」表示傳輸順序在僕裝置SLV2之後,或是不屬於任一僕裝置SLV1~SLV4的邏輯傳輸位址。相對地,(6)的「Lt_Addr2的範圍內之邏輯傳輸位址」表示傳輸順序在僕裝置SLV2之前的邏輯傳輸位址。
此外,請參考第11圖,第11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主裝置MAS及僕裝置SLV1~SLV4之傳輸時序示意圖。在第11圖中,主動時槽窗框RTDDWin_1及RTDDWin_2的第一與第三時槽是由「主-僕」時槽轉換成「僕-主」時槽,而第二與第四時槽原來即為「僕-主」時槽。第11圖與第10圖的不同處在於第二與第四順位的僕裝置採用較短的存取碼(如32位元)來傳送封包,即第11圖的封包Pkt1~Pkt4。由於第二與第四時槽中,習知僕裝置也處於一傳送狀態並不會聽取任何封包,因此本發明僕裝置傳送短存取碼的封包不會影響到習知僕裝置的運作。如此一來,本發明僕裝置可以節省傳輸功率,亦保留與習知僕裝置的相容性。
請特別注意,在前述收訖確認程序中使用邏輯傳輸位址作為傳輸順序的判別僅為本發明一實施例,本領域具通常知識者熟知亦可使用任何能建立僕裝置相對關係的資訊作為順序指標。此外,本發明僕裝置可以在主動時槽窗框中進行多時槽傳輸,並不限於一個時槽長度的封包傳輸。
請參考第12圖,第12圖是本發明用於一藍芽裝置之一通訊裝置1200之實施例示意圖。通訊裝置1200包含一射頻收發器1210、一基頻電路1220、一中央處理器1230和一儲存裝置1240。射頻收發器1210能讓藍芽裝置傳送及接收無線訊號。中央處理單元1230可執行儲存裝置1240所儲存之一程式碼1250,以控制射頻收發器1210、基頻電路1220及儲存裝置1240。程式碼1250包含一無線電協定層1252、一鏈結控制(Link Control,LC)協定層1254及一鏈結管理協定(Link Management Protocol,LMP)層1256。本發明在程式碼1250中提供一主動傳輸功能程式1258,藉由中央處理器1230執行,以實現主裝置上或僕裝置上關於主動傳輸功能的操作。
當通訊裝置1200用於一藍芽僕裝置時,主動傳輸功能程式1258主要用來實現流程20讓僕裝置可以在主動時槽窗框期間,主動傳送封包給主裝置。在此情況下,無線電協定層1252主要配合射頻收發器1210進行頻率合成及資料轉換,以在實體通道上傳送及接收封包。鏈結控制協定層1254主要配合基頻電路1220負責辨識時槽為傳送或接收時槽,及根據功能設定訊息設定主動時槽窗框。鏈結管理協定層1256用來解讀及設定主動傳輸功能的相關訊息,例如解讀來自主裝置的功能設定訊息,此外亦管理主動傳輸功能的相關參數,如前述參數Max_Desired_RTDD_Time及RTDD_Instant。藉由參數的管理,鏈結管理協定層956負責建立、釋放以及管理與主裝置的連線。由於通訊裝置1200利用主動傳輸功能程式1258可用來實現流程20,因此主動傳輸功能的詳細操作請參考前述(如第2及4~11圖敘述)。
當通訊裝置1200用於一藍芽主裝置時,主動傳輸功能程式1258主要用來實現流程30。在此情況下,鏈結控制協定層1254主要配合基頻電路1220負責辨識時槽為傳送或接收時槽,及設定主動時槽窗框。鏈結管理協定層1256用來產生主動傳輸功能的啟動及關閉訊息等等,以要求僕裝置啟動、關閉及變更的主動傳輸功能。由於通訊裝置1200利用主動傳輸功能程式1258可用來實現流程30,因此主動傳輸功能的詳細操作請參考前述(如第3及4~11圖敘述)。
綜上所述,本發明在藍芽系統中主僕裝置的通訊時間上建立主動時槽窗框,讓僕裝置的封包傳輸不受制於主裝置的傳輸行為。在此情況下,主裝置能省下用於詢問的封包,因此相較於習知技術約可省下50%的無線資源。此外,本發明僕裝置可同時使用短存取碼的封包且不影響與習知僕裝置的相容性,可進一步節省無線資源。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K、(K+2)、(K+3)、(K+4)、(K+5)、(K+6)、(K+7)、(K+8)、(K+9)、(K+10)、(K+11)...時槽
PPK1、PPK2、PPK3...詢問封包
LMP_ReqRTDD_Service...請求訊息
MLMP_Accepted、LMP_RTDD_Cfg...功能設定訊息
SLMP_Accepted...接受訊息
SLMP_Not_Accepted...拒絕訊息
SLMP_StopRTDD_Service、MLMP_StopRTDD_Service...中止請求訊息
MLMP_StopRTDD_Accepted、SLMP_StopRTDD_Accepted...中止接受訊息
MAS...主裝置
SLV1、SLV2、SLV3、SLV4...僕裝置
RTDDWin_1、RTDDWin_2...主動時槽窗框
BTDDWin_1、BTDDWin_2...非主動時槽窗框
DM1、Pkt1、Pkt2、Pkt3、Pkt4...藍芽封包
1200...通訊裝置
1210...射頻收發器
1220...基頻電路
1230...中央處理器
1240...儲存裝置
1250...程式碼
1252...無線電協定層
1254...鏈結控制協定層
1256‧‧‧鏈結管理協定層
1258‧‧‧主動傳輸功能程式
20、30‧‧‧流程
200、210、220、230、240、300、310、320、330、340、350‧‧‧步驟
第1圖為習知藍芽系統詢問傳輸時序之示意圖。
第2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用於僕裝置流程之流程圖。
第3圖為本發明實施例用於主裝置流程之流程圖。
第4圖為本發明通訊時間配置的一實施例示意圖。
第5至7圖為本發明用來啟動主動傳輸功能之訊息交換時序圖。
第8至9圖為本發明用來關閉主動傳輸功能之訊息交換時序圖。
第10圖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主裝置與僕裝置之傳輸時序示意圖。
第11圖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主裝置與僕裝置之傳輸時序示意圖。
第12圖是本發明一通訊裝置之實施例示意圖。
20...流程
200、210、220、230、240...步驟

Claims (28)

  1. 一種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用於一藍芽系統之一僕裝置,該傳輸方法包含有:在一通訊時間上設定一主動時槽窗框,其中該通訊時間至少包含一接收時槽;以及轉換該主動時槽窗框中的接收時槽為傳送時槽;其中,在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該僕裝置不需要等待該主裝置的詢問即可主動傳送藍芽封包至該主裝置。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在該通訊時間上設定該主動時槽窗框包含根據該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所產生的一功能設定訊息,在該通訊時間上設定該主動時槽窗框。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傳輸方法,其另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傳送一藍芽封包至該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
  4. 如請求項3所述之傳輸方法,其另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進行一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進行該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利用可與其他僕裝置區分之一順序指標進行該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其中該收訖確認程序包含: 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進入一聽取來自該主裝置之藍芽封包的狀態;於一預設期限內未聽取到任何來自該主裝置的封包時,判斷所傳送之藍芽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於成功聽取來自該主裝置之第一個藍芽封包,且該第一個藍芽封包包含一超出該順序指標之順序指標時,判斷所傳送之該藍芽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於成功聽取該第一個藍芽封包,且該第一個藍芽封包係為一廣播型封包時,判斷所傳送之該藍芽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於成功聽取該第一個藍芽封包,且該第一個藍芽封包包含一與該順序指標相同之順序指標時,判斷所傳送之該藍芽封包需要重傳;於成功聽取該第一個藍芽封包,且該第一個藍芽封包包含一該順序指標的範圍內之順序指標時,進入一詢問(Polling)等待狀態;以及於該詢問等待狀態中接收來自該主裝置之一藍芽封包,且該藍芽封包包含一超出該順序指標之順序指標時,判斷所傳送之該藍芽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
  6. 如請求項5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該順序指標係一邏輯傳輸位址(Logic Transport Address)。
  7. 如請求項3所述之傳輸方法,其另包含設定一週期性的暫定分 時多工時槽區間(Temporary Reserved Time Division Duplex Slot Interval),其包含該主動時槽窗框。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傳送封包至該藍芽系統之該主裝置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之一預定傳送時槽中傳送封包至該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其中該預定傳送時槽在該主動時槽窗框中的位置,隨著該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的週期進行週期性變換。
  9. 如請求項3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該藍芽封包包含一長度小於68位元的存取碼(Access Code)。
  10. 一種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之通訊裝置,用於一藍芽系統的一僕裝置,該通訊裝置包含有:一中央處理器,用來執行一程式碼;以及一儲存裝置,耦接於該中央處理器,用來儲存該程式碼;其中該程式碼包含有:在一通訊時間上設定一主動時槽窗框,其中該通訊時間至少包含一接收時槽;以及轉換該主動時槽窗框中的接收時槽為傳送時槽;其中,在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該僕裝置不需要等待該主裝置的詢問即可主動傳送藍芽封包至該主裝置。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在該通訊時間上設定該主動時槽窗框包含根據該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所產生的一功能設定訊息,在該通訊時間上設定該主動時槽窗框。
  12.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程式碼另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傳送一藍芽封包至該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程式碼另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進行一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
  14. 如請求項13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進行該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利用可與其他僕裝置區分之一順序指標進行該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其中該收訖確認程序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進入一聽取來自該主裝置之藍芽封包的狀態;於一預設期限內未聽取到任何來自該主裝置的封包時,判斷所傳送之藍芽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於成功聽取來自該主裝置之第一個藍芽封包,且該第一個藍芽封包包含一超出該順序指標之順序指標時,判斷所傳送之該藍芽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於成功聽取該第一個藍芽封包,且該第一個藍芽封包係為一廣播型封包時,判斷所傳送之該藍芽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 於成功聽取該第一個藍芽封包,且該第一個藍芽封包包含一與該順序指標相同之順序指標時,判斷所傳送之該藍芽封包需要重傳;於成功聽取該第一個藍芽封包,且該第一個藍芽封包包含一該順序指標的範圍內之順序指標時,進入一詢問(Polling)等待狀態;以及於該詢問等待狀態中接收來自該主裝置之一藍芽封包,且該藍芽封包包含一超出該順序指標之順序指標時,判斷所傳送之該藍芽封包為成功收訖狀態。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順序指標係一邏輯傳輸位址(Logic Transport Address)。
  16. 如請求項10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程式碼另包含設定一週期性的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間(Temporary Reserved Time Division Duplex Slot Interval),其包含該主動時槽窗框。
  17. 如請求項16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傳送封包至該藍芽系統之該主裝置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之一預定傳送時槽中傳送封包至該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其中該預定傳送時槽在該主動時槽窗框中的位置,隨著該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的週期進行週期性變換。
  18. 如請求項12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藍芽封包包含一長度小於68位元的存取碼(Access Code)。
  19. 一種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用於一藍芽系統之一主裝置,該傳輸方法包含有:在一通訊時間上決定一主動時槽窗框,其中該通訊時間至少包含一傳送時槽;根據所決定之主動時槽窗框,產生一功能設定訊息;傳送該功能設定訊息至該藍芽系統之至少一僕裝置,以讓該至少一僕裝置設定該主動時槽窗框;以及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轉換傳送時槽為接收時槽,以聽取來自該至少一僕裝置的藍芽封包;其中,在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該至少一僕裝置不需要等待該主裝置的詢問即可主動傳送該藍芽封包至該主裝置。
  20.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傳輸方法,其另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進行一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
  21.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傳輸方法,其另包含決定一週期性的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間(Temporary Reserved Time Division Duplex Slot Interval),其包含該主動時槽窗框。
  22. 如請求項19所述之傳輸方法,其另包含: 決定於主動時槽窗框中進行封包傳輸之僕裝置的數量及一初始傳輸順序;以及置入該出始傳輸順序的參數於功能設定訊息中。
  23. 如請求項22所述之傳輸方法,其中該出始傳輸順序是根據該至少一僕裝置的邏輯傳輸位址(Logic Transport Address)所決定。
  24. 一種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之通訊裝置,用於一藍芽系統的一主裝置,該通訊裝置包含有:一中央處理器,用來執行一程式碼;以及一儲存裝置,耦接於該中央處理器,用來儲存該程式碼;其中該程式碼包含有:在一通訊時間上決定一主動時槽窗框,其中該通訊時間至少包含一傳送時槽;根據所決定之主動時槽窗框,產生一功能設定訊息;傳送該功能設定訊息至該藍芽系統之至少一僕裝置,以讓該至少一僕裝置設定該主動時槽窗框;以及於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轉換傳送時槽為接收時槽,以聽取來自該至少一僕裝置的藍芽封包;其中,在該主動時槽窗框期間,該至少一僕裝置不需要等待該主裝置的詢問即可主動傳送該藍芽封包至該主裝置。
  25. 如請求項24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程式碼另包含於該主動時槽窗框結束後,根據封包聽取結果,進行一群組併隱式的收訖確認程序。
  26. 如請求項24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程式碼另包含決定一週期性的暫定分時多工時槽區間(Temporary Reserved Time Division Duplex Slot Interval),其包含該主動時槽窗框。
  27. 如請求項24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程式碼另包含:決定於主動時槽窗框中進行封包傳輸之僕裝置的數量及一初始傳輸順序;以及置入該出始傳輸順序的參數於功能設定訊息中。
  28. 如請求項27所述之通訊裝置,其中該出始傳輸順序是根據該至少一僕裝置的邏輯傳輸位址(Logic Transport Address)所決定。
TW98128487A 2009-08-25 2009-08-25 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TWI4065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28487A TWI406580B (zh) 2009-08-25 2009-08-25 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28487A TWI406580B (zh) 2009-08-25 2009-08-25 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8808A TW201108808A (en) 2011-03-01
TWI406580B true TWI406580B (zh) 2013-08-21

Family

ID=4483570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28487A TWI406580B (zh) 2009-08-25 2009-08-25 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40658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5504B2 (en) 2017-02-03 2019-02-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reduction for periodic and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42164B (zh) 2014-05-21 2016-07-11 微晶片科技公司 藍牙通信系統及其廣播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0246A (en) * 1996-05-15 1999-07-2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412080A (en) * 2002-12-23 2004-07-0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Link method of bluetooth scatternet
US20090046667A1 (en) * 2007-08-13 2009-02-1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radio resource overhead associated with intermittent traffic
US20090154446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ata frame, telegra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rf-transceiv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0246A (en) * 1996-05-15 1999-07-27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Bidirectional communication system
TW200412080A (en) * 2002-12-23 2004-07-0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Link method of bluetooth scatternet
US20090046667A1 (en) * 2007-08-13 2009-02-19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reduce radio resource overhead associated with intermittent traffic
US20090154446A1 (en) * 2007-12-14 2009-06-18 Infineon Technologies Ag Data frame, telegram, method for controlling an rf-transceiver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205504B2 (en) 2017-02-03 2019-02-1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reduction for periodic and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594381B2 (en) 2017-02-03 2020-03-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Facilitation of computational complexity reduction for periodic and aperiodic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reporting i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08808A (en) 2011-03-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08285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ocessing audio signal by using Bluetooth technology
JP5301533B2 (ja) ニアフィールド・リンクを最適化する方法
TW202032927A (zh) 在藍芽真無線身歷聲(tws)耳塞式耳機之間的快速角色切換
CN108990031B (zh) 用于附件设备的优化的蓝牙调度
JP6625641B2 (ja) 近隣認識ネットワーク(nan)データパスにおけるトラフィックアドバタイズメント
TWI526089B (zh) 用於同級間通信的方法、裝置與無線器件
TWI617919B (zh) 用於促進無線對接系統中的直接配對的設備和方法
JP2015534413A (ja) ワイヤレス通信における省電力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20210400389A1 (en) Tws earphone interaction method and system using residual slots
JP2010504658A (ja) 無線ネットワークにおける電力制御方法
CN112313977A (zh) 利用通信共存的低时延音频流式传输
EP3909386B1 (en) Electronic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response message in bluetooth network environment and method for the same
WO2014135086A1 (zh) 无线信号收发方法和装置以及终端设备
US9474084B2 (en) MAC protocol in wireless body area network capable of processing emergency data and wireless network communication method using same
WO2022246803A1 (zh) 接入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143508A1 (zh) 一种近场中传输数据的方法、设备及系统
WO2015109569A1 (zh) 资源配置方法和装置
WO2021174536A1 (zh) 一种通信方法及相关装置
WO2016183804A1 (zh) 一种nan设备之间的寻呼方法及nan设备
KR20120066979A (ko) 근거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
TWI406580B (zh) 可降低無線資源耗費的傳輸方法及其相關裝置
WO2023273743A1 (zh) 一种侧行通信方法及装置
WO2022252917A1 (zh) 建立蓝牙链路的方法、装置、蓝牙芯片及设备
TWI764458B (zh) 基於藍牙的資料傳輸方法、接收方法、通信裝置以及電腦存儲介質
WO2022078183A1 (zh) 用于确定传输时延的方法和电子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