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2031B - 滑動機構 - Google Patents

滑動機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2031B
TWI402031B TW100111562A TW100111562A TWI402031B TW I402031 B TWI402031 B TW I402031B TW 100111562 A TW100111562 A TW 100111562A TW 100111562 A TW100111562 A TW 100111562A TW I402031 B TWI402031 B TW I40203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plate body
sliding mechanism
guiding portion
pie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0011156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42497A (en
Inventor
A Ming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rimax Electronics Ltd filed Critical Primax Electronics Ltd
Priority to TW10011156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402031B/zh
Priority to US13/105,687 priority patent/US8475047B2/en
Publication of TW2012424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4249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20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2031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06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 H04M1/0208Portable telephones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mechanically joined movable body parts, e.g. hinged housings characterized by the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5Slidable or telescopic telephones, i.e. with a relative translation movement of the body parts; Telephones using a combination of translation and other relative motions of the body parts
    • H04M1/0237Sliding mechanism with one degree of freedom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16ENGINEERING ELEMENTS AND UNITS; GENERAL MEASURES FOR PRODUCING AND MAINTAINING EFFECTIVE FUNCTIONING OF MACHINES OR INSTALLATIONS; THERMAL INSULATION IN GENERAL
    • F16CSHAFTS; FLEXIBLE SHAFTS; ELEMENTS OR CRANKSHAFT MECHANISMS; ROTARY BODIES OTHER THAN GEARING ELEMENTS; BEARINGS
    • F16C29/00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only linearly
    • F16C29/02Sliding-contact bearing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24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sliding enclosures, e.g. sliding keyboard or displa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earings For Parts Moving Linearly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滑動機構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滑動機構,尤其是指一種可自動滑動之滑動機構。
近年來隨著個人行動裝置的使用率上升,個人行動裝置之收蓋機構亦日趨多元且成熟,如臺灣新型專利第M390622號揭露一種應用於個人行動裝置之滑蓋機構。如圖1所示,圖1為臺灣新型專利第M390622號之滑蓋機構之示意圖。如圖1所示,滑蓋機構10包括一主體板20、二彈性元件30以及滑動板40。主體板20包括一主體板部21、二導槽22、二襯墊23與一引導體24,而滑動板40包括一滑動板部41、二導軌42、二通勤滑槽44以及二定位孔45。
請繼續參閱圖1,主體板20之導槽22位於主體板20兩側,係由主體板20之側邊反摺一ㄈ型結構而成,用以裝設襯墊23與滑動板40之導軌42,使得滑動板40可相對於主體板20穩定滑動而不易分離。而彈性元件30設置於滑動板40之通勤滑槽43中,其中一端固定於定位孔44,另一端則抵持於引導體24之引導部242。
請參閱圖2,圖2為臺灣新型專利第M390622號之滑蓋機構之動作示意圖。當滑動板部41相對於主體板部21滑動一預設距離時,彈性元件30於引導部242之抵持作用下積聚最大彈性勢能。因此,當滑動板部41相對於主體板部21之滑動距離超過預設距離,彈性元件30於引導部242之抵持作用將因為引導體24的形狀改變而減弱,導致彈性元件30積聚之彈性勢能釋放,達到驅動滑動板部41相對於主體板部21自動滑動之效果。
然而,為了限位主體板20與滑動板40滑動軌跡而設計的導槽22與導軌42,不僅造成主體板20與滑動板40的結構複雜,且必須在導槽22中設置襯墊23,才能主體板20與滑動板40順利滑動,致使滑蓋機構10的組裝成本大幅提高。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係提供一種結構簡單且低成本之滑動機構。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一種滑動機構,包括:第一板體;第二板體,設置於第一板體上方,具有滑槽與引導部;固定片,具有通孔,其中固定片穿設於第二板體之滑槽中;以及滑動件,設置於第二板體上方,其中滑動件包括滑動片與彈性元件,滑動片具有凹槽,用以容置彈性元件,而滑動片一端抵頂於第二板體之引導部,另一端則貫穿固定片之通孔,當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滑動一第一預定距離時,滑動片受到引導部引導而向固定片之一方向滑動,使彈性元件產生彈性勢能,而當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滑動一第二預定距離時,滑動片受到引導部引導而向固定片之另一方向滑動,使彈性元件釋放彈性勢能,而讓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自動滑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滑槽為直線型滑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引導部具有弧型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弧型面之弧線之中點至滑槽之距離小於弧線之二端點至滑槽之距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彈性元件為彈簧。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滑動片之凹槽中具有凸柱,用以定位彈性元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預定距離小於第二預定距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引導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一種滑動機構,包括:第一板體;第二板體,設置於第一板體上方,具有二滑槽與二引導部;二固定片,各具有通孔,其中二固定片分別穿設於第二板體之二滑槽中;以及二滑動件,設置於第二板體上方,其中二滑動件分別包括滑動片與彈性元件,滑動片具有凹槽,用以容置彈性元件,而滑動片一端抵頂於對應之第二板體之引導部,另一端則貫穿對應之固定片之通孔,當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滑動第一預定距離時,二滑動片受到二引導部引導而相背滑動,使二彈性元件分別產生彈性勢能,而當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滑動第二預定距離時,二滑動片受到二引導部引導而相向滑動,使些彈性元件釋放彈性勢能,而讓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自動滑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二滑槽為直線型滑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二引導部分別具有弧型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二弧型面各具弧線,且每一弧線之中點至對應之滑槽之距離小於弧線之二端點至對應之滑槽之距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二彈性元件為彈簧。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每一滑動片之凹槽中具有凸柱,用以定位彈性元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預定距離小於第二預定距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至少一引導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一種滑動機構,包括:第一板體;第二板體,設置於第一板體上方,具有二滑槽與引導部;二固定片,各具有通孔,其中二固定片分別穿設於第二板體之二滑槽中;以及二滑動件,設置於第二板體上方,其中二滑動件分別包括滑動片與彈性元件,滑動片具有凹槽,用以容置彈性元件,而滑動片一端抵頂於第二板體之引導部,另一端則貫穿對應之固定片之通孔,當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滑動第一預定距離時,二滑動片受到引導部引導而相背滑動,使二彈性元件分別產生彈性勢能,而當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滑動第二預定距離時,二滑動片受到引導部引導而相向滑動,使二彈性元件釋放彈性勢能,而讓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自動滑動。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二滑槽為直線型滑槽。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引導部具有二弧型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二弧型面各具弧線,且每一弧線之中點至對應之滑槽之距離小於弧線之二端點至對應之滑槽之距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二彈性元件為彈簧。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每一滑動片之凹槽中各具有凸柱,用以定位彈性元件。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第一預定距離小於第二預定距離。
於一較佳實施例中,引導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請參照圖3,圖3為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爆炸圖。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滑動機構500包括一第一板體510、一第二板體520、一固定片530以及一滑動件540,其中第二板體520更包括一滑槽521與一引導部522,固定片530更包括一通孔531,滑動件540更包括一滑動片541與一彈性元件542。
請繼續參閱圖3,第二板體520平行設置於第一板體510上方,而固定片530則設置於第一板體510之上表面,並且穿設於第二板體520之滑槽521,用以定位第二板體520,使第二板體520相對於第一板體510滑動時不易分離。
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第二板體520之滑槽521為一直線型的中空滑槽,使固定片530得以穿設於其中。第二板體520之引導部522具有一弧型面523,且弧型面523之弧線的中點P至滑槽521的最小距離a小於弧線的二端點Q1 、Q2 各別至滑槽521的最小距離b,致使引導部522之弧型面523呈現一凸弧形狀。
此外,滑動件540之滑動片541具有一凹槽543,用以容置彈性元件542,其中凹槽543中設有一凸柱544,用以貫穿彈性元件542,使彈性元件542限位於固定片530與凹槽543所形成的空間中而不至於彈出或移位。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彈性元件542為一彈簧,但並不以此為限。
關於滑動件540之組裝情形請參照圖4,圖4為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如圖4所示,滑動片541設置於第二板體520上方,其一端抵持於第二板體520之引導部522,特別是引導部522的弧型面523,另一端則貫穿固定片530之通孔531。於本較佳實施例中,滑動片541貫穿固定片530之通孔531之一端具有二卡勾545、546,抵頂於固定片530,用以定位滑動片541不至脫離固定片530。
接著,請參照圖5與圖6,圖5為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動作示意圖。如圖5所示,當第二板體520相對於第一板體510滑動第一預定距離d1 ,且第一預定距離d1 小於或等於端點Q1 至弧型面523之弧線的中點P之垂直距離D時,滑動片541受到引導部522之弧型面523引導,而向固定片530之一方向A滑動,使彈性元件542產生彈性勢能並持續蓄積。
當第二板體520相對於第一板體510滑動第二預定距離d2 ,如圖6所示,圖6為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二動作示意圖,其中第二預定距離d2 大於第一預定距離d1 ,且大於端點Q1 至弧型面523之弧線的中點P之垂直距離D時,滑動片541受到引導部522之弧型面523引導,而向固定片530之另一方向B滑動。此時,彈性元件542於引導部522之抵持作用將因為弧型面523的形狀改變而減弱,導致彈性元件542積聚之彈性勢能釋放,達到驅動第二板體520相對於第一板體510自動滑動之效果。
請參閱圖7,圖7為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滑動機構600包括一第一板體610、一第二板體620、一固定片630以及一滑動件640,其中第二板體620更包括一滑槽621與一引導部622,而引導部622具有一弧型面623,用以引導滑動件640。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可參照第一實施例,如圖4所示,於此不再贅述,而與圖4差異在於,引導部622之弧型面623設置有三定位槽624、625、626。於本較佳實施例中,當第二板體620在相對於第一板體610滑動時,滑動件640能夠定位於不同的定位槽624、625、626,形成多段滑動的功能,如此不僅能夠滿足每位使用者的操作習慣與需求,更能增加滑動第二板體620時的手感。
請參閱圖8,圖8為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滑動機構700包括一第一板體710、一第二板體720、二固定片730a、730b以及二滑動件740a、740b,其中第二板體720更包括二滑槽721a、721b與二引導部722a、722b,而引導部722a、722b各具有一弧型面723a、723b。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可參照第一實施例,如圖4所示,於此不再贅述,而與圖4差異在於,第三實施例另增一組固定片730b、滑動件740b、滑槽721b與引導部722b,用以使第二板體720能夠更平順地相對於第一板體710滑動。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引導部722a、722b之弧型面723a、723b亦可設置至少一定位槽,使滑動件740a、740b能夠定位於定位槽中,用以增加滑動第二板體720時的手感。
請參閱圖9,圖9為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本發明第四實施例之滑動機構800包括一第一板體810、一第二板體820、二固定片830a、830b以及二滑動件840a、840b,其中第二板體820更包括二滑槽821a、821b與引導部822,而引導部822具有二弧型面823a、823b。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可參照第三實施例,如圖8所示,於此不再贅述,而與圖8差異在於,第四實施例僅設置一引導部822,且引導部822具有二弧型面823a、823b,用以引導滑動件840a、840b。於本較佳實施例中,引導部822之弧型面823a、823b亦可設置至少一定位槽,使滑動件840a、840b能夠定位於定位槽中,用以增加滑動第二板體820時的手感。
根據以上較佳實施例之說明可知,本發明之滑動機構透過設置於第一板體之固定片與第二板體之上的滑動件夾持第二板體,使第二板體夾於第一板體與滑動件之間,並且利用第二板體之引導部,使滑動件沿著引導部之弧型面滑動,無須設置導軌結構,也不必在導槽中加裝襯墊,即可達到驅動第二板體相對於第一板體自動滑動之效果。此般結構不僅減少組裝成本,更因結構簡單且容易組裝,大大增進滑動機構的生產效能。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之申請專利範圍,因此凡其他未脫離本發明所揭示之精神下所完成之等效改變或修飾,均應包含於本案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500...滑動機構
510...第一板體
520...第二板體
530...固定片
540...滑動件
521...滑槽
522...引導部
523...弧型面
531...通孔
541...滑動片
542...彈性元件
543...凹槽
544...凸柱
545、546...卡勾
600...滑動機構
610...第一板體
620...第二板體
630...固定片
640...滑動件
621...滑槽
622...引導部
623...弧型面
624、625、626...定位槽
700...滑動機構
710...第一板體
720...第二板體
730a、730b...固定片
740a、740b...滑動件
721a、721b...滑槽
722a、722b...引導部
723a、723b...弧型面
800...滑動機構
810...第一板體
820...第二板體
830a、830b...固定片
840a、840b...滑動件
821a、821b...滑槽
822...引導部
823a、823b...弧型面
A...方向
B...方向
a...最小距離
b...最小距離
D...垂直距離
d1 ...第一預定距離
d2 ...第二預定距離
P...中點
Q1、Q2...端點
圖1:係臺灣新型專利第M390622號之滑蓋機構之示意圖。
圖2:係臺灣新型專利第M390622號之滑蓋機構之動作示意圖。
圖3:係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爆炸圖。
圖4:係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圖5:係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一動作示意圖。
圖6:係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一實施例之第二動作示意圖。
圖7:係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二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圖8:係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三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圖9:係本發明之滑動機構之第四實施例之組合示意圖。
510...第一板體
520...第二板體
530...固定片
522...引導部
523...弧型面
541...滑動片
542...彈性元件
A...方向
D...垂直距離
d1 ...第一預定距離
P...中點
Q1 ...端點

Claims (24)

  1. 一種滑動機構,包括: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設置於該第一板體上方,具有一滑槽與一引導部;一固定片,具有一通孔,其中該固定片穿設於該第二板體之該滑槽中;以及一滑動件,設置於該第二板體上方,其中該滑動件包括一滑動片與一彈性元件,該滑動片具有一凹槽,用以容置該彈性元件,而該滑動片一端抵頂於該第二板體之該引導部,另一端則貫穿該固定片之該通孔,當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滑動一第一預定距離時,該滑動片受到該引導部引導而向該固定片之一方向滑動,使該彈性元件產生彈性勢能,而當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滑動一第二預定距離時,該滑動片受到該引導部引導而向該固定片之另一方向滑動,使該彈性元件釋放該彈性勢能,而讓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自動滑動。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滑槽為直線型滑槽。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引導部具有一弧型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弧型面之一弧線之一中點至該滑槽之距離小於該弧線之二端點至該滑槽之距離。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彈性元件為一彈簧。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滑動片之該凹槽中具有一凸柱,用以定位該彈性元件。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第一預定距離小於該第二預定距離。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引導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9. 一種滑動機構,包括: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設置於該第一板體上方,具有二滑槽與二引導部;二固定片,各具有一通孔,其中該二固定片分別穿設於該第二板體之該二滑槽中;以及二滑動件,設置於該第二板體上方,其中該二滑動件分別包括一滑動片與一彈性元件,該滑動片具有一凹槽,用以容置該彈性元件,而該滑動片一端抵頂於對應之該第二板體之該引導部,另一端則貫穿對應之該固定片之該通孔,當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滑動一第一預定距離時,該二滑動片受到該二引導部引導而相背滑動,使該二彈性元件分別產生彈性勢能,而當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滑動一第二預定距離時,該二滑動片受到該二引導部引導而相向滑動,使該些彈性元件釋放該彈性勢能,而讓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自動滑動。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二滑槽為直線型滑槽。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二引導部分別具有一弧型面。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1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二弧型面各具一弧線,且每一該弧線之一中點至對應之該滑槽之距離小於該弧線之二端點至對應之該滑槽之距離。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二彈性元件為彈簧。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每一該二滑動片之該凹槽中具有一凸柱,用以定位該彈性元件。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第一預定距離小於該第二預定距離。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至少一該引導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17. 一種滑動機構,包括:一第一板體;一第二板體,設置於該第一板體上方,具有二滑槽與一引導部;二固定片,各具有一通孔,其中該二固定片分別穿設於該第二板體之該二滑槽中;以及二滑動件,設置於該第二板體上方,其中該二滑動件分別包括一滑動片與一彈性元件,該滑動片具有一凹槽,用以容置該彈性元件,而該滑動片一端抵頂於該第二板體之該引導部,另一端則貫穿對應之該固定片之該通孔,當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滑動一第一預定距離時,該二滑動片受到該引導部引導而相背滑動,使該二彈性元件分別產生彈性勢能,而當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滑動一第二預定距離時,該二滑動片受到該引導部引導而相向滑動,使該二彈性元件釋放該彈性勢能,而讓該第二板體相對於該第一板體自動滑動。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二滑槽為直線型滑槽。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引導部具有二弧型面。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二弧型面各具一弧線,且每一該弧線之一中點至對應之該滑槽之距離小於該弧線之二端點至對應之該滑槽之距離。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二彈性元件為彈簧。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每一該二滑動片之該凹槽中各具有一凸柱,用以定位該彈性元件。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第一預定距離小於該第二預定距離。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滑動機構,其中該引導部更包括至少一定位槽。
TW100111562A 2011-04-01 2011-04-01 滑動機構 TWI40203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1562A TWI402031B (zh) 2011-04-01 2011-04-01 滑動機構
US13/105,687 US8475047B2 (en) 2011-04-01 2011-05-11 Sliding mechanism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00111562A TWI402031B (zh) 2011-04-01 2011-04-01 滑動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42497A TW201242497A (en) 2012-10-16
TWI402031B true TWI402031B (zh) 2013-07-11

Family

ID=469273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00111562A TWI402031B (zh) 2011-04-01 2011-04-01 滑動機構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US (1) US8475047B2 (zh)
TW (1) TWI40203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593997B2 (en) 2014-08-08 2017-03-14 Fluke Corporation Self-locking modular pressure controller/calibrator
CN111373720B (zh) * 2018-07-09 2021-11-30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4345B1 (en) * 2005-11-09 2006-08-01 Kinpo Electronics, Inc. Slide cover unit
TWM328747U (en) * 2007-04-23 2008-03-11 wen-bin Zhuang Sliding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253274B (en) * 2004-05-05 2006-04-11 Benq Corp Mobile phone
KR100630074B1 (ko) * 2004-08-27 2006-09-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슬라이딩 모듈
US20070155447A1 (en) * 2005-12-29 2007-07-05 Gordecki Ryszard J Sliding motion arrangement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I358935B (en) * 2007-09-20 2012-02-21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and sliding cover structure
CN101460023B (zh) * 2007-12-10 2012-03-28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滑动机构
CA2696350C (en) * 2009-03-10 2016-08-16 Research In Motion Limited Roller assembly for a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TWI407758B (zh) * 2009-05-27 2013-09-01 Htc Corp 電子裝置
CN201657561U (zh) * 2010-03-12 2010-11-24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滑盖机构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084345B1 (en) * 2005-11-09 2006-08-01 Kinpo Electronics, Inc. Slide cover unit
TWM328747U (en) * 2007-04-23 2008-03-11 wen-bin Zhuang Sliding mechanism of electronic devic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8475047B2 (en) 2013-07-02
US20120251022A1 (en) 2012-10-04
TW201242497A (en) 2012-10-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084345B1 (en) Slide cover unit
US7708359B2 (en) Latch mechanism for slide rail assembly
EP2594159A3 (en) Guided slide assembly
US7794030B2 (en) Latch mechanism for slide rail assembly
US20120251229A1 (en) Latching mechanism for battery pack of electrical tool
WO2012152893A3 (en) A pull-out guide assembly for a drawer
CN103151207A (zh) 滑键组件及应用该滑键组件的电子装置
TWI402031B (zh) 滑動機構
JP6647762B2 (ja) 保持装置
KR100690814B1 (ko) 슬라이드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이동통신 단말기
CN105442991A (zh) 家具侧滑门的调节定位机构
EP3550809B1 (en) Sliding mechanism and terminal device provided with same
US20100244643A1 (en) Sliding Mechanism
US20140126140A1 (en) Removable Computer Component Module
WO2012104650A1 (en) Sliding supports
TW201513775A (zh) 承載裝置與其自鎖結構
CN102955533B (zh) 一种带移动风扇的散热架
CN109613813A (zh) 一种穿戴设备
CN102740640A (zh) 滑动机构
JP2010005063A (ja) スライドレール
US8920903B2 (en) Plate structure with easy assembly
CN201259902Y (zh) 电池卡钩的固定机构
KR101220856B1 (ko) 슬라이드 모듈 및 이를 구비한 휴대 단말기
TWI554182B (zh) 握把組件與具有該握把組件的伺服器
KR101107123B1 (ko) 슬라이드 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기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