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401983B - 基地台與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 - Google Patents

基地台與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401983B
TWI401983B TW098146374A TW98146374A TWI401983B TW I401983 B TWI401983 B TW I401983B TW 098146374 A TW098146374 A TW 098146374A TW 98146374 A TW98146374 A TW 98146374A TW I401983 B TWI401983 B TW I4019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idamble
channel
base station
sequence
symbo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4637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2829A (en
Inventor
Chih Yuan Lin
Pei Kai Liao
Original Assignee
Mediatek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diatek Inc filed Critical Mediatek Inc
Publication of TW20111282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282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4019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4019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JMULTIPLEX COMMUNICATION
    • H04J11/00Orthogonal multiplex systems, e.g. using WALSH codes
    • H04J11/0023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 H04J11/005Interference mitigation or co-ordination of intercell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7/00Modulated-carrier systems
    • H04L27/26Systems using multi-frequency codes
    • H04L27/2601Multicarrier modulation systems
    • H04L27/2602Signal structure
    • H04L27/261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8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 H04L5/005Allocation of pilot signals, i.e. of signals known to the receiver of common pilots, i.e. pilots destined for multiple users or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25/00Baseband systems
    • H04L25/02Details ; arrangements for supplying electrical power along data transmission lines
    • H04L25/03Shaping networks in transmitter or receiver, e.g. adaptive shaping networks
    • H04L25/03006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 H04L2025/03777Arrangements for removing intersymbol interference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2025/03783Details of reference signals
    • H04L2025/03796Location of reference signa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Description

基地台與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 相關申請之交叉引用
本申請依據35 U.S.C.§119要求如下優先權:編號為61/141,814,申請日為2008/12/31,名稱為“UL and DL Sounding Channel Designs”之美國臨時申請與編號為61/219,452,申請日為2009/6/23,名稱為“Midamble Sequence Arrangement Methods For OFDMA Systems”之美國臨時申請。其主題於此一併作為參考。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無線網路通訊,尤指一種於正交分頻多重擷取(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以下簡稱為OFDMA)系統中之基地台與中置碼(midamble)通道分配方法。
於OFDMA系統中,中置碼係為一種測量導航(pilot),其使行動台(mobile station)獲得於行動台與基地台(base station)之間的通道資訊(knowledge)。中置碼傳送係為一種下行鏈路(downlink,以下簡稱為DL)發信(signaling)機制,其中基地台於DL上傳送中置碼信號以使行動台估測基地台至行動台之通道響應。於一範例中,行動台可利用通道資訊來選擇最佳預編碼向量/矩陣並隨後將資訊回饋至基地台,通道資訊係從已接收之中置碼信號獲得。於另一範例中,行動台可利用通道資訊來計算 特定頻帶之通道品質指示符(Channel Quality Indicator,以下簡稱為CQI)。第1圖(先前技術)係DL中置碼被用於DL閉環(Close-Loop,以下簡稱為CL)傳送之方式的示意圖。於第1圖之範例中,基地台經由中置碼通道11傳送中置碼信號,中置碼通道11位於訊框N之DL次訊框(subframe)DL#4中。行動台接收中置碼信號並於DL通道上執行DL通道估測。於接續之訊框N+K中,基地台經由位於DL次訊框DL#2中之資料通道12傳送資料,上述傳送利用基於碼元書(cookbook-based)之DL CL方法,例如CL多用戶(MU)多入多出(MIMO)或單用戶(SU)多入多出。
於電機與電子工程師學會(IEEE)802.16m系統中,資源區塊被定義為二維(two-dimensional)無線資源(radio resource)區域,其包含多個連續之次載波(sub-carrier)與多個連續之正交分頻多工(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簡稱為OFDM)符號,上述次載波亦被稱作頻率音調(frequency tone),上述OFDM符號(亦被稱作時槽(time slot))。對於DL與上行鏈路(uplink,以下簡稱為UL)傳送,IEEE 802.16m規格為各類無線系統定義不同之資源區塊,例如5-符號資源區塊、6-符號資源區塊、及7-符號資源區塊。IEEE 802.16m規格亦為每種資源區塊中之各類MIMO機制定義對應之導航樣式。第2圖(先前技術)係6-符號資源區塊中之不同MIMO機制之不同導航樣式的示意圖。資源區塊21係為具有8-串流區域式(localized)導航樣式之18×6資源區塊,資源 區塊22係為具有4-串流區域式導航樣式之18×6資源區塊,而資源區塊23係為具有2-串流區域式導航樣式之18×6資源區塊。
為確保通道估測品質,經由中置碼通道傳送之中置碼信號不可與位於各種DL資源區塊中之原始導航發生碰撞。對於利用相同資源區塊之資料傳送,不同之基地台可使用任何預定義導航樣式,因此中置碼通道必然不可與任何預定義導航樣式重疊。如第2圖所示,於組合全部之預定義導航樣式之後,用字母“P”標記之資源區域代表全部可能之導航信號,基地台之不同天線於資源區塊24中傳送上述導航信號。
第3A至3C圖(先前技術)係不同MIMO機制之不同中置碼通道樣式分配的示意圖。第3A圖示意2Tx與4TxMIMO機制之中置碼通道分配。第3B圖示意2Tx、4Tx及8Tx MIMO機制之中置碼通道分配。類似地,第3C圖示意2Tx、4Tx及8Tx MIMO機制之另一中置碼通道分配。由此可見,已分配之中置碼通道未與任何預定義導航樣式重疊。然而,上述中置碼通道分配對系統實施增大不利之複雜性。第一,每一MIMO機制與一種不同之中置碼樣式相關。當採取不同MIMO機制時,這需要基地台與行動台儲存不同之資料映射(mapping)規則。第二,資料與中置碼信號於一OFDM符號中共存。因此,很難控制OFDM符號之峰值對平均功率比(Peak-to-Average Power Ratio,以下簡稱為PAPR)且難以決定中置碼功率之增大。
除上述與中置碼通道分配相關之複雜性問題之外,其 他問題亦隨著中置碼序列設計而出現。於現行之IEEE 802.16m系統中,對於位於OFDMA系統中之不同細胞(cell)之基地台,定義144個細胞ID。上述144個細胞ID中之每一者皆被指派不同之中置碼序列,其用於中置碼傳送以達到行動台之干擾隨機化與穩健之中置碼序列偵測。然而,每一行動台必須全部儲存144個中置碼序列。為支援未來網路之成長(亦即,未來之毫微微細胞(femtocell)配置),於當前之IEEE 802.16m系統中定義768個細胞ID。對768個細胞ID中之每一者使用768個中置碼序列係不再可行。因此尋求解決方案。
有鑑於此,特提供以下技術方案:本發明實施例提供一種基地台與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於無線正交分頻多重擷取系統中,使用中置碼以便於下行鏈路通道估測。基地台經由中置碼通道傳送中置碼信號,上述中置碼通道位於下行鏈路次訊框之多個資源區塊中。於本發明之符號式中置碼通道分配機制中,中置碼通道係位於下行鏈路次訊框之多個資源區塊之第一或最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而相同資源區塊之剩餘之連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係被用於資料傳送。無須額外之限制或複雜性,符號式中置碼通道設計於中置碼信號與導航信號之間提供良好之共存。
第一,於第一或最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傳送之中置碼信號不與於剩餘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傳送之任何導航信 號發生碰撞。第二,中置碼樣式不影響使用相同資源區塊之其他基地台之資料傳送行為。舉例而言,佔用整個第一或最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之中置碼信號並未限制於剩餘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之基於塊狀空間頻率碼之資料傳送。第三,於每一資源區塊之不同多入多出機制中,中置碼樣式係為一致以使基地台與行動台無需實施額外資料映射規則。此外,由於無資料與第一或最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之中置碼混合,較容易設計中置碼序列並決定中置碼功率之增大以便最小化第一或最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之峰值對平均功率比。因此,利用現行之IEEE 802.16m系統定義,符號式中置碼通道分配機制自然地滿足全部之中置碼通道設計考慮,且無須額外之限制或複雜性。
於本發明之中置碼通道與序列分配中,考慮碼序列與時域或頻域位置自由度以使所需中置碼序列之數目遠小於強干擾之數目。於正交分頻多重擷取系統中,所需不同中置碼序列之數目取決於支配鄰近細胞之數目(亦即,造成強干擾之細胞數目)與對於每一訊框內中置碼通道分配而言時域位置(亦即,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之數目或頻域(亦即,無重疊次載波集)之數目。
此外,基於基本序列系統地產生不同之中置碼序列以使接收行動台無須全部儲存不同之碼序列。於第一實施例中,藉由循環移位基本序列來產生碼序列。對於基地台產生之每一序列,將要移位之位元數目可取決於基地台之細胞ID。於第二實施例中,藉由於基本序列上之分離與組合操作來產生碼序列。對於基地台產生之每一序列,分離與 組合規則可取決於基地台之細胞ID。於第三實施例中,藉由虛擬隨機交插基本序列來產生碼序列。對於基地台產生之每一序列,交插規則可取決於基地台之細胞ID。
其他實施例與有益效果將於下文中作詳細說明。本發明內容並非作為本發明的限制。本發明藉由申請專利範圍界定。
下文將參考所附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作詳細說明。
第4圖係依本發明實施例之具有中置碼通道分配與傳送之無線OFDMA系統40的示意圖。無線OFDMA系統40包含行動台31與基地台41。對於DL傳送,行動台31包含儲存裝置32、處理器33、通道估測模組34、中置碼去分配模組35、及耦接於天線37之傳送機及/或接收機模組36。類似地,基地台41包含儲存裝置42、處理器43、中置碼序列產生器44、中置碼通道分配模組45、及耦接於天線47之傳送機及/或接收機模組46。對於DL通道估測,基地台41傳送藉由中置碼通道48載送之中置碼信號49,中置碼通道48位於DL次訊框中之資源區塊38(或多個資源區塊)中。資源區塊38為二維無線資源區域,其包含於頻域上之多個(亦即,18個)連續之次載波與於時域上之多個(亦即,6個)連續之OFDM符號。
於第4圖之範例中,中置碼通道48位於資源區塊38中之第一OFDM符號中。位於資源區塊38中之中置碼通道48之次載波數目等於資源區塊之次載波數目(亦即,18 個)。然後,將中置碼序列映射於中置碼通道48上。經由資源區塊38,中置碼序列將作為多個中置碼信號來傳送。每一中置碼信號(亦即,中置碼信號49)佔用一個頻率音調。通常而言,中置碼序列之長度與資源區塊之次載波數目相等,因此載送於中置碼通道中之中置碼信號數目與資源區塊之次載波數目相等。然而,一般而言,中置碼通道跨越(span)多個資源區塊以便使用較長之中置碼序列。所附圖式對本發明實施例作詳細說明,中置碼通道48係被分配一中置碼樣式以使藉由基地台41於資源區塊38中傳送之中置碼信號不與於相同資源區塊38中傳送之導航信號發生碰撞。中置碼樣式亦不影響使用相同資源區塊38之資料傳送行為。此外,中置碼樣式減少基地台41與行動台31的不利之複雜性。
第5圖係依本發明實施例之DL中置碼通道分配與傳送的方法流程圖。於步驟51中,基地台於DL次訊框中之多個資源區塊中分配實體(physical)中置碼通道結構。於步驟52中,基地台於已分配之中置碼通道上映射中置碼序列。經由DL次訊框,中置碼序列將作為多個中置碼信號來傳送。於行動台接收中置碼信號之後,行動台去分配已接收之中置碼通道,隨後為DL CL傳送執行DL通道估測(步驟53)。舉例而言,行動台可利用已獲得之通道資訊來選擇最佳預編碼向量/矩陣並隨後將資訊回饋至基地台。此外,行動台可利用通道資訊計算DL通道之特定頻帶之CQI(步驟54)。
設計良好之中置碼通道滿足多個重要之中置碼通道 設計考慮。第一,為給資料傳送提供高品質之通道估測,中置碼信號不可與於相同資源區塊中傳送之原始導航發生碰撞。第二,期望中置碼樣式不影響使用相同資源區塊之資料傳送行為。第三,於每一資源區塊之不同多入多出機制中,亦期望最大化地保持中置碼樣式一致,以使行動台無需實施額外資料映射規則。此外,期望可最小化每一資源區塊中之每一OFDM符號之PAPR。
第6圖係符號式中置碼通道分配機制之範例的示意圖,本分配機制可滿足上述中置碼通道設計考慮。如先前技術所述,IEEE 802.16m規格於6-符號資源區塊(類型1)中預定義不同之導航樣式。類型1之資源區塊係為最常用於IEEE 802.16m系統中之基本資源區塊。然而,於某些方案中,第一DL次訊框之第一OFDM符號常被用於同步通道,而最後DL次訊框之最後OFDM符號常被用於接收/傳送轉換間隔(Receive/transmit Transition Gap,以下簡稱為RTG)。因此,5-符號資源區塊通常被用於資料傳送。為便於利用5-符號資源區塊來進行資料傳送,IEEE 802.16m規格亦於各種5-符號資源區塊(類型3)中預定義不同之導航樣式。於第6圖中繪示具有不同之導航樣式之5-符號資源區塊61與62的兩個範例。資源區塊61係為具有4-串流區域式導航樣式之18×5資源區塊。類似地,資源區塊62係為具有2-串流區域式導航樣式之18×5符號資源區塊。
基於於IEEE 802.16m規格中之現行定義良好之資源區塊類型與導航樣式,可知若中置碼通道位於6-符號資源 區塊之第一或最後OFDM符號中,若對應之5-符號資源區塊被用於資料傳送,則自然地滿足全部之中置碼通道設計考慮。於第6圖之18×6資源區塊63之範例中,中置碼通道64位於第一OFDM符號中。於第6圖之18×6資源區塊65之範例中,中置碼通道66位於最後OFDM符號中。當致能中置碼時,若基地台使用中置碼通道64或66來傳送中置碼信號,則剩餘之五個連續OFDM符號組成5-符號資源區塊來傳送資料。另一方面,當禁能中置碼時,則基地台繼續使用6-符號資源區塊來傳送資料。
藉由將中置碼通道分配於6-符號資源區塊之第一或最後OFDM符號中並利用剩餘之5-符號資源區塊來傳送資料,自然地滿足全部之中置碼通道設計考慮,且無須額外之限制或複雜性。第一,於第一或最後OFDM符號中傳送之中置碼信號不與於剩餘OFDM符號中傳送之任何導航信號發生碰撞。第二,中置碼樣式不影響使用相同資源區塊之資料傳送行為。舉例而言,可將塊狀空間頻率碼(Space Frequency Block Coding,以下簡稱為SFBC)編碼演算法利用多個傳送天線來傳送資料以達到空間分集(diversity)。由於中置碼信號佔用整個第一或最後OFDM符號,其並未限制於剩餘OFDM符號中之基於SFBC之資料傳送。第三,於每一資源區塊之不同MIMO機制中,中置碼樣式係為一致以使行動台無需實施額外資料映射規則。此外,由於無資料與第一或最後OFDM符號中之中置碼混合,較容易設計中置碼序列並決定中置碼功率之增大以便最小化第一或最後OFDM符號之PAPR。
第7A至7D圖係符號式中置碼通道之範例的示意圖,上述符號式中置碼通道位於具有各種預定義導航樣式之資源區塊中。於第7A圖中,具有4-串流區域式導航樣式之18×6資源區塊係被用於中置碼信號與資料之傳送。於第7B圖中,具有2-串流區域式/分配(distributed)導航樣式之18×6資源區塊係被用於中置碼信號與資料之傳送。於第7C圖中,具有8-串流區域式導航樣式之18×6資源區塊係被用於中置碼信號與資料之傳送。於第7D圖中,具有8-串流區域式導航樣式之36×6資源區塊係被用於中置碼信號與資料之傳送。由此可見,於上述所有範例中,由於中置碼通道位於第一OFDM符號或最後OFDM符號中,且導航信號與資料係被傳送於剩餘之連續OFDM符號中,中置碼信號不與導航信號或資料發生碰撞。由於於IEEE 802.16m規格中已良好定義5-符號導航樣式與資料間之映射規則,此類符號式中置碼通道分配機制通常提供中置碼信號與導航信號之良好共存,且無須增加對資料傳送行為之任何額外限制或行動台實施之額外複雜性。
第8圖係可輕易擴展至7-符號資源區塊之符號式中置碼通道分配機制的示意圖。具有7 MHz與8.75 MHz頻寬之資源區塊81存在於IEEE 802.16m系統中。於18×7資源區塊81中,用於傳送中置碼信號之中置碼通道82位於第一OFDM符號(或最後OFDM符號,未於第8圖中繪示)中,而剩餘之連續OFDM符號組成6-符號資源區塊來傳送資料。這進一步說明基於現行之IEEE 802.16m系統定義,符號式中置碼通道分配機制提供中置碼信號與導航信號之 良好共存,且無須額外之限制或複雜性。
基地台之不同天線可利用碼分多工(Code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簡稱為CDM)、頻分多工(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簡稱為FDM)及/或時分多工(Time Division Multiplexing,以下簡稱為TDM)來共用一已分配之中置碼通道。第9A圖係基地台之天線1與天線2利用CDM共用中置碼通道92的示意圖,其中中置碼通道92位於資源區塊91中。於第9A圖之範例中,基地台之天線1於中置碼通道92上映射中置碼序列93,而基地台之天線2於中置碼通道92上映射另一中置碼序列94。藉由利用不同之中置碼序列,中置碼通道之相同資源區域可被多個天線共用來傳送中置碼信號。第9B圖係基地台之天線1與天線2利用FDM共用中置碼通道96的示意圖,其中中置碼通道96位於資源區塊95中。於第9B圖之範例中,基地台之天線1於中置碼通道96內之部分次載波(亦即,次載波1、3、5)上映射中置碼序列,而基地台之天線2於中置碼通道96內之不同部分次載波(亦即,次載波2、4、6)上映射相同中置碼序列。藉由利用中置碼通道之不同次載波,中置碼通道可被多個天線共用來傳送中置碼信號。
於另一實施例中,兩個不同之基地台亦可利用CDM、FDM及/或TDM之組合來共用中置碼通道。兩個基地台中之每一者僅有一天線被用於中置碼傳送。若利用CDM,兩個基地台之天線利用不同之中置碼序列來傳送中置碼信號。若利用FDM,兩個基地台之天線利用不同之無重疊次 載波集(sets of non-overlapping subcarriers)來傳送中置碼信號。若利用TDM,兩個基地台之天線利用不同之OFDM符號(亦即,時槽)來傳送中置碼信號。
第10圖係依本發明實施例之具有中置碼通道與中置碼序列分配之無線OFDMA系統100的示意圖。無線OFDMA系統100包含行動台101與分別服務多個細胞105、106、107之多個基地台102、103、104。對於DL通道估測,基地台102經由位於DL次訊框中之一者之中置碼通道將中置碼信號傳送至行動台101。由於鄰近基地台103與104對行動台101產生強干擾,鄰近基地台103與104係為支配(dominant)鄰近細胞。為達到干擾隨機化並提供穩健之中置碼序列偵測,於傳統之IEEE 802.16m系統中,用於不同基地台之中置碼序列不同。舉例而言,基於基地台之細胞ID,每一基地台被指派唯一之中置碼序列。然而,於第10圖之本發明中置碼通道與序列分配中,基地台102之已分配之中置碼通道與已選擇之中置碼序列以某種方式被分派於不同基地台中,以達到具有不同碼序列之最小所需數目之干擾隨機化。此外,以此體系所產生之中置碼序列使行動台101無須儲存所有不同之碼序列來偵測中置碼序列。
第11圖係於本發明無線OFDMA系統100中中置碼通道與序列分配之範例的示意圖。於第11圖之範例中,每一DL訊框包含四個於時域上連續之DL次訊框S1-S4。於細胞105中,基地台102於位於S4中之中置碼通道111中傳送第一數目個中置碼信號。中置碼序列112被映射於中 置碼通道111上。於細胞106中,基地台103於位於S2中之中置碼通道113中傳送第二數目個中置碼信號。中置碼序列114被映射於中置碼通道113上。於細胞107中,基地台104於位於S4中之中置碼通道115中傳送第二數目個中置碼信號。中置碼序列116被映射於中置碼通道115上。對於基地台102,基地台103與基地台104皆為可產生強干擾信號之支配鄰近細胞。由於中置碼通道113與中置碼通道111位於不同時域位置中,中置碼序列112與中置碼序列114可相同且不會導致強干擾。另一方面,由於中置碼通道115與中置碼通道111位於相同時域位置(具有重疊次載波)中,中置碼序列112與中置碼序列116必須不同以避免強干擾。當不同之中置碼序列被傳送至行動台時,於序列匹配之後,其他中置碼序列皆作為具有小功率值之白雜訊,因此可達到干擾隨機化。
基於第11圖所示之範例,可知於OFDMA系統100中,所需不同中置碼序列之數目(亦即,P)取決於支配鄰近細胞之數目(亦即,造成強干擾之細胞數目)與每一訊框內用於中置碼通道分配之時域位置(亦即,OFDM符號)之數目。若中置碼位置之數目小且強干擾之數目大,則P值應大。否則,若中置碼位置之數目大且強干擾之數目小,則P值應小。於OFDMA系統中,強干擾之數目通常選為256。中置碼位置之數目更取決於次訊框與訊框之數目及對於每一次訊框之中置碼分配所允許之時域位置之數目。舉例而言,若每一訊框包含四個DL次訊框且每一訊框被允許用於一中置碼通道,則於每一訊框中,中置碼位置之數 目為四。因此,為於256強干擾環境中達到干擾隨機化,所需不同中置碼序列之數目P等於256/4=64。藉由組合碼序列與時域位置自由度,則所需中置碼序列之數目遠小於強干擾之數目。
多個基地台之不同天線可進一步利用CDM、FDM及/或TDM之組合來共用一已分配之中置碼通道。第12A圖係基地台102、103及104之天線1與天線2利用CDM共用中置碼通道122的示意圖,其中中置碼通道122位於資源區塊121中。於第12A圖之範例中,每一基地台之每一天線於中置碼通道122上映射不同之中置碼序列來傳送中置碼。第12B圖係基地台102、103及104之天線1與天線2利用FDM共用中置碼通道124的示意圖,其中中置碼通道124位於資源區塊123中。於第12B圖之範例中,每一基地台之每一天線於中置碼通道124內之次載波之不同無重疊部分上映射相同之中置碼序列來傳送中置碼。
於本發明實施例中,於產生P個不同之中置碼序列中,可使用相同之基本碼序列。對於2048 FFT大小,基本序列係為預定長度-2048碼序列。對於不同之FFT大小,可藉由截斷(truncate)最長之碼序列而獲得對應之基本序列。於第一實施例中,藉由循環移位基本序列來產生碼序列。對於基地台產生之每一序列,將要移位之位元數目可取決於基地台之細胞ID。舉例而言,可根據下列等式產生碼序列b(k):
其中(0<k<Nused-1)係為碼序列中之第k個位元,u=(Cell_ID)mod(P)係為不同細胞之循環移位,offset(FFTsize)係為FFT大小之特定偏置,Nused係為碼序列之長度,Nt係為傳送天線之數目,g係為基地台傳送天線索引(範圍為0至Nt-1),G係為預定長度-2048基本序列,以及對於k<=(Nused-1)/2,s=0,以及對於k>(Nused-1)/2,s=1。於IEEE 802.16m系統中,將P設置為256係為足夠的。
於第二實施例中,藉由於基本序列上之分離與組合(separation-and-combination,以下簡稱為SC)操作來產生碼序列。對於基地台產生之每一序列,SC規則可取決於基地台之細胞ID。於第三實施例中,藉由虛擬隨機交插(pseudo-randomly interleave)基本序列來產生碼序列。對於基地台產生之每一序列,交插規則可取決於基地台之細胞ID。藉由自相同基本序列產生不同之碼序列,行動台僅需儲存一2048-長度碼序列。藉由將基地台之細胞ID插入中置碼序列產生器,為上述基地台系統地產生唯一之碼序列。
於具有很多細胞之無線OFDMA系統中,對於每一特定細胞,藉由利用交插特徵,系統確保其他第一層(tier)鄰近細胞於不同之次訊框或次載波之不同部分中分配中置 碼。對於第二層鄰近細胞,系統授權其於與第一層細胞相同之次訊框中分配中置碼,但需確保第二層鄰近細胞使用不同之中置碼序列,上述中置碼序列係藉由重分配(循環移位、分離與組合、或虛擬隨機交插)一設計良好之隨機序列來獲得。對於其他層(outer-tier)細胞,系統授權其於與前層(previous-tier)細胞相同之次訊框中分配中置碼,但需確保其他級細胞使用不同之中置碼序列與不同之重分配因數。
第13圖係依本發明實施例之於OFDMA系統中之DL中置碼通道與序列分配的方法流程圖。對於基地台而言,於步驟131中,基地台於DL次訊框之時域位置(亦即,第一OFDM符號)中分配實體中置碼通道結構。於步驟132中,基地台產生中置碼序列並將中置碼序列映射於中置碼通道上。經由DL次訊框,中置碼序列將作為多個中置碼信號來傳送。於步驟133中,基地台將多個中置碼信號傳送至行動台。中置碼通道與中置碼序列係被分配以使多個中置碼信號不受OFDMA系統中之其他支配鄰近細胞傳送之其他中置碼信號干擾。組合碼序列與時域或頻域位置自由度以使於OFDMA系統中所需不同中置碼序列之數目遠小於支配鄰近細胞之數目。此外,基於相同之基本序列體系地產生碼序列以減少行動台之複雜性。對於行動台而言,於步驟134中,行動台首先接收由基地台廣播之同步通道(synchronization channel,以下簡稱為SCH)資訊並藉由解碼SCH資訊獲得基地台之細胞ID。基於細胞ID,行動台可獲得由基地台傳送之對應中置碼序列(亦即,藉 由循環移位基本序列)(步驟135)。於中置碼通道去分配之後,行動台自基地台接收經由已分配之中置碼通道傳送之中置碼信號(步驟136)。隨後,行動台利用已獲得之中置碼序列來匹配已接收之中置碼信號以執行DL通道估測(步驟137)。舉例而言,行動台可利用通道資訊來選擇最佳預編碼向量/矩陣並隨後將資訊回饋至基地台。此外,行動台可利用通道資訊計算DL通道之特定頻帶之CQI(步驟138)。
雖然本發明係以特定實施例來說明,其並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之範疇。因此,舉凡熟悉本案之人士援依本發明之精神所做之等效修飾與組合,皆應涵蓋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內。
11、48、64、66、82、92、96、111、113、115、122、124‧‧‧中置碼通道
12‧‧‧資料通道
21~24、38、61~63、65、81、91、95、121、123‧‧‧資源區塊
31、101‧‧‧行動台
32、42‧‧‧儲存裝置
33、43‧‧‧處理器
34‧‧‧通道估測模組
35‧‧‧中置碼去分配模組
36、46‧‧‧傳送機及/或接收機模組
37、47‧‧‧天線
40、100‧‧‧無線OFDMA系統
41、102、103、104‧‧‧基地台
44‧‧‧中置碼序列產生器
45‧‧‧中置碼通道分配模組
49‧‧‧中置碼信號
51~54、131~138‧‧‧步驟
93、94、112、114、116‧‧‧中置碼序列
105、106、107‧‧‧細胞
下列附圖,其中相似符號係代表相似組件,以說明本發明實施例。
第1圖(先前技術)係DL中置碼被用於DL CL傳送之方式的示意圖。
第2圖(先前技術)係18×6資源區塊中之不同MIMO機制之不同導航樣式的示意圖。
第3A至3C圖(先前技術)係不同MIMO機制之不同中置碼通道樣式分配的示意圖。
第4圖係依本發明實施例之具有DL中置碼通道分配與傳送之無線OFDMA系統的示意圖。
第5圖係依本發明實施例之DL中置碼通道分配與傳 送的方法流程圖。
第6圖係符號式中置碼通道分配機制之範例的示意圖。
第7A至7D圖係符號式中置碼通道之範例的示意圖,上述符號式中置碼通道位於具有各種導航樣式之6-符號資源區塊中。
第8圖係可擴展至7-符號資源區塊之符號式中置碼通道分配機制的示意圖。
第9A至9B圖係不同天線利用碼分多工及/或頻分多工共用中置碼通道的示意圖。
第10圖係依本發明實施例之具有中置碼通道與中置碼序列分配之無線OFDMA系統的示意圖。
第11圖係於如本發明第10圖所示之無線OFDMA系統中中置碼通道與序列分配之範例的示意圖。
第12A至12B圖係多個基地台之不同天線利用碼分多工及/或頻分多工共用中置碼通道的示意圖。
第13圖係依本發明實施例之於OFDMA系統中之DL中置碼通道與序列分配的方法流程圖。
51~54‧‧‧步驟

Claims (27)

  1. 一種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用於IEEE 802.16m系統中,該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包含:藉由一基地台於一次訊框中分配該中置碼通道,該次訊框具有多個資源區塊,其中該多個資源區塊跨越一二維無線資源區域,該二維無線資源區域於頻域上具有一組次載波並於時域上具有一組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以及經由該中置碼通道傳送多個中置碼信號,以使該多個中置碼信號佔用該次訊框內之一單正交分頻多工符號,其中該中置碼通道位於該次訊框之該多個資源區塊之一第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或一最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且其中相同資源區塊之剩餘連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係用於資料傳送。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該多個資源區塊係為6-符號資源區塊,且其中於每一資源區塊中之剩餘五個連續符號組成用於資料傳送之一5-符號資源區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該多個資源區塊係為7-符號資源區塊,且其中於每一資源區塊中之剩餘六個連續符號組成用於資料傳送之一6-符號資源區塊。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多個導航信號被映射於IEEE 802.16m預定義之多個導航樣式,且其中該多個中置碼信號不與於相同資源區塊中傳送之該多個導航信號發生碰撞。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可將塊狀空間頻率碼用於相同資源區塊中來傳送資料,且其中該多個中置碼信號不限制基於塊狀空間頻率碼之資料傳送。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多個基地台之不同傳送天線之間利用碼分多工、頻分多工、及時分多工中之至少一者來共用該中置碼通道。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多個中置碼通道位於多個下行鏈路次訊框中以給多個基地台之不同傳送天線提供不同之中置碼。
  8. 一種基地台,位於正交分頻多重擷取系統中,該基地台包含:一中置碼通道分配模組,用於於具有多個資源區塊之一次訊框中分配一中置碼通道,其中該多個資源區塊跨越一二維無線資源區域,該二維無線資源區域於頻域上具有一組次載波並於時域上具有一組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以及一傳送機,用於經由該中置碼通道傳送多個中置碼信號,其中該中置碼通道位於該次訊框之該多個資源區塊之一第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或一最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且其中相同資源區塊之剩餘連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係用於資料傳送。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多個資源區塊係為6-符號資源區塊,且其中於每一資源區塊中之剩餘五個連續符號組成用於資料傳送之一5-符號資源區塊。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多個資源區塊係為7-符號資源區塊,且其中於每一資源區塊中之剩餘六個連續符號組成用於資料傳送之一6-符號資源區塊。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多個基地台之不同傳送天線之間利用碼分多工、頻分多工、及時分多工中之至少一者共用該中置碼通道。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多個中置碼通道位於多個下行鏈路次訊框中以給多個基地台之不同傳送天線提供不同之中置碼。
  13. 一種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包含:藉由一基地台於一下行鏈路次訊框中分配一中置碼通道,其中該基地台與多個支配鄰近基地台位於一正交分頻多重擷取系統中;將一中置碼序列映射於該中置碼通道上,其中該中置碼序列係基於一預定義基本中置碼序列而產生;以及傳送與該已映射之中置碼序列相關之多個中置碼信號,其中該中置碼通道與該中置碼序列係被分配以使該多個中置碼信號不受其他中置碼信號干擾,與其他中置碼序列相關之其他中置碼信號係傳送自該多個支配鄰近基地台。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該中置碼序列係藉由循環移位該基本中置碼序列來產生,且其中移位規則取決於該基地台之細胞ID。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 法,其中該中置碼序列係藉由於該基本中置碼序列上之分離與組合操作來產生,且其中分離與組合規則取決於該基地台之細胞ID。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該中置碼序列係藉由虛擬隨機交插該基本中置碼序列來產生,且其中交插規則取決於該基地台之細胞ID。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一第二中置碼序列係被映射於一第二中置碼通道上並藉由該多個支配鄰近基地台中之一者而傳送,且其中該中置碼通道與該第二中置碼通道位於相同之下行鏈路次訊框位置,該下行鏈路次訊框位置具有重疊次載波集或無重疊次載波集。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與該中置碼序列相同之一中置碼序列係被映射於一第二中置碼通道上並藉由該多個支配鄰近基地台中之一者而傳送,且其中該中置碼通道與該第二中置碼通道位於不同之下行鏈路次訊框位置中或位於相同之下行鏈路次訊框位置之無重疊次載波集中。
  19. 一種基地台,位於具有多個支配鄰近基地台之正交分頻多重擷取系統中,該基地台包含:一中置碼通道分配模組,用於於一下行鏈路次訊框中分配一中置碼通道;一中置碼序列產生器,用於產生一中置碼序列並將該中置碼序列映射於該中置碼通道上,其中該中置碼序列係基於一預定義基本中置碼序列而產生;以及 一傳送機,該傳送機傳送與該已映射之中置碼序列相關之多個中置碼信號,其中該中置碼通道與該中置碼序列係被分配以使該多個中置碼信號不受其他中置碼信號干擾,與其他中置碼序列相關之其他中置碼信號係傳送自該多個支配鄰近基地台。
  20. 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中置碼序列係藉由循環移位該基本中置碼序列來產生,且其中移位規則取決於該基地台之細胞ID。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中置碼序列係藉由於該基本中置碼序列上之分離與組合操作來產生,且其中分離與組合規則取決於該基地台之細胞ID。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該中置碼序列係藉由虛擬隨機交插該基本中置碼序列來產生,且其中交插規則取決於該基地台之細胞ID。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一第二中置碼序列係被映射於一第二中置碼通道上並藉由該多個支配鄰近基地台中之一者而傳送,且其中該中置碼通道與該第二中置碼通道位於相同之下行鏈路次訊框位置,該下行鏈路次訊框位置具有重疊次載波集或無重疊次載波集。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基地台,其中與該中置碼序列相同之一中置碼序列係被映射於一第二中置碼通道上並藉由該多個支配鄰近基地台中之一者而傳送,且其中該中置碼通道與該第二中置碼通道位於不同之下行鏈路次訊框位置中或位於相同之下行鏈路次訊框位置之無重 疊次載波集中。
  25. 一種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包含:於正交分頻多重擷取系統中解碼由一基地台廣播之同步通道資訊並由此獲得該基地台之一細胞ID;基於該基地台之該細胞ID獲得一中置碼序列;自該基地台接收經由一已分配之中置碼通道傳送之多個中置碼信號;以及藉由利用該已獲得之中置碼序列來匹配該已接收之中置碼信號以執行通道估測。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該中置碼通道位於一下行鏈路次訊框之一第一正交分頻多工符號或一最後正交分頻多工符號中。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其中該中置碼序列係藉由循環移位該基本中置碼序列來產生,且其中移位規則取決於該基地台之細胞ID。
TW098146374A 2008-12-31 2009-12-31 基地台與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 TWI4019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4181408P 2008-12-31 2008-12-31
US21945209P 2009-06-23 2009-06-23
US12/655,524 US8811300B2 (en) 2008-12-31 2009-12-30 Physical structure and sequence design of midamble in OFDMA system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2829A TW201112829A (en) 2011-04-01
TWI401983B true TWI401983B (zh) 2013-07-11

Family

ID=422848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46374A TWI401983B (zh) 2008-12-31 2009-12-31 基地台與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8811300B2 (zh)
EP (1) EP2384588A4 (zh)
JP (1) JP2012513711A (zh)
CN (1) CN102282875B (zh)
TW (1) TWI401983B (zh)
WO (1) WO20100757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6138B2 (en) * 2009-03-10 2014-11-11 Sharp Kabushiki Kaish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reless transmitter, and control program for wireless transmitter
BRPI1010189A2 (pt) * 2009-07-03 2016-03-29 Koninkl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istema de iluminação para incorporar dados em uma saida de luminancia do sistema de iluminação, receptor optico configurado para o uso com o sistema de iluminação estrutura de iluminação metodo
CN101945074B (zh) * 2009-07-04 2014-03-19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中间导频的发送方法
KR101667428B1 (ko) * 2009-08-25 2016-10-18 한국전자통신연구원 스테이션의 프리앰블 생성 방법 및 장치, 데이터 프레임 생성 방법
WO2011025333A2 (ko) * 2009-08-28 2011-03-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단말이 소정의 tdd 프레임 구조를 이용하여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WO2012002743A2 (ko) * 2010-07-02 2012-01-05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미드앰블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US9173110B2 (en) * 2010-10-28 2015-10-27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easuring a channel status between terminals in a wireless access system that supports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US9014111B2 (en) * 2011-08-10 2015-04-21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Multi-block radio access method and transmitter module and receiver module using the same
WO2013125887A1 (ko) * 2012-02-24 2013-08-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전송 방법 및 전송 장치
EP2836038A4 (en) * 2012-04-20 2015-04-15 Huawei Tech Co Ltd METHOD FOR SENDING PILOT SIGNALS, METHOD FOR RECEIVING PILOT SIGNALS, USER DEVICE AND BASE STATION
CN105101419B (zh) * 2014-05-08 2018-09-07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一种信号传输的方法及终端
US10536946B2 (en) * 2015-12-08 2020-01-14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performing network slicing in a radio access network
US10772101B2 (en) 2015-12-08 2020-09-08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air interface configuration
CN107041002B (zh) * 2016-02-04 2023-11-1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信道子帧的指示方法及装置
US10448380B2 (en) * 2016-06-27 2019-10-15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lit symbol control for aligned numerology
US20180146076A1 (en) * 2016-11-20 2018-05-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ng presence of mid-amble
US10419186B2 (en) 2016-11-20 2019-09-17 Qualcomm Incorporated Mobility communication using mid-ambles
US10608720B2 (en) 2016-11-20 2020-03-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Indicating support for communication using mid-ambles
CN108270711B (zh) * 2017-01-04 2021-12-0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传输参考信号的方法、设备和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852A (zh) * 2002-09-30 2005-11-30 阿雷伊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时隙结构
CN1870464A (zh) * 2005-05-27 2006-11-29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的档案传输系统
US20070217539A1 (en) * 2004-09-30 2007-09-20 Ihm Bin 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and estimating channel information in ofdm/of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01162987A (zh) * 2007-11-10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上行特殊时隙中导频信号的发送方法
US20080219342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qualization with non-common midamble allocation in 3gpp td-cdma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4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169759B1 (en) * 1999-03-22 2001-01-02 Golden Bridge Technology Common packet channel
US7068631B2 (en) 2001-08-06 2006-06-2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raining sequence hopping in a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US7342974B2 (en) 2003-03-20 2008-03-11 Silicon Integrated Systems Corp. Channel estimation in OFDM systems
CN106160830B (zh) * 2004-03-15 2020-02-14 苹果公司 用于具有四根发射天线的ofdm系统的导频设计
US7417974B2 (en) 2004-04-14 2008-08-26 Broadcom Corporation Transmitting high rate data within a MIMO WLAN
WO2006000091A1 (en) * 2004-06-24 2006-01-05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Preambles in ofdma system
KR100594156B1 (ko) * 2004-09-10 2006-06-28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다중 입력 다중 출력 방식을 사용하는 직교 주파수 분할다중 통신시스템에서 프리앰블 시퀀스 송/수신 방법
US7239659B2 (en) 2004-11-04 2007-07-03 Motorola,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nnel feedback
CN1870465B (zh) 2005-05-24 2011-06-01 都科摩(北京)通信技术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循环训练序列的生成方法、通信系统和通信方法
KR20070027999A (ko) * 2005-08-30 2007-03-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대역 다중 접속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자원 할당 방법 및할당된 자원 수신 방법
JP4979224B2 (ja) 2005-11-08 2012-07-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受信装置、送信装置および通信方法
US8774019B2 (en) 2005-11-10 2014-07-08 Apple Inc. Zones for wireless networks with relays
JP4819130B2 (ja) * 2005-11-28 2011-11-24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でコードシーケンスを生成して送信するための方法及び装置
US20070149249A1 (en) 2005-12-22 2007-06-28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configuration of hybrid sub-carrier allocation
US7940640B2 (en) 2006-01-20 2011-05-10 Nortel Networks Limited Adaptive orthogonal scheduling for virtual MIMO system
JP2009527997A (ja) 2006-02-21 2009-07-30 クゥアルコム・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 マルチアンテナ無線通信のための空間パイロット構造
JP4356702B2 (ja) 2006-03-03 2009-11-04 ソニー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JP4899555B2 (ja) 2006-03-17 2012-03-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送信装置及び受信装置
US7804800B2 (en) 2006-03-31 2010-09-28 Intel Corporation Efficient training schemes for MIMO based wireless networks
GB2440981A (en) 2006-08-18 2008-02-20 Fujitsu Ltd Wireless multi-hop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329435B (en) 2006-09-13 2010-08-21 Sunplus Technology Co Ltd Channel estimation apparatus with an optimal search and method thereof
UA94482C2 (ru) 2006-10-03 2011-05-10 Квелкомм Інкорпорейтед Передача синхронизации в системе беспроводной связи
CN101352089B (zh) 2006-10-27 2015-04-08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数据通信方法、通信系统及移动终端
US20080165881A1 (en) * 2007-01-08 2008-07-10 Zhifeng Tao Method for Accessing Channels in OFDMA Mobile Multihop Relay Networks
US7961806B2 (en) 2007-01-23 2011-06-14 Mediatek Inc. Power adaptive channel estimation for a multi-path receiving
EP2120353B1 (en) * 2007-01-31 2020-01-15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Radio transmission device and radio transmission method
US7941806B2 (en) * 2007-03-01 2011-05-10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Method, system and program product for optimizing communication and processing functions between disparate applications
CN101272593B (zh) 2007-03-21 2011-08-03 电信科学技术研究院 上行信道探测导频的调度方法及调度器
WO2008120925A1 (en) 2007-03-29 2008-10-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sounding reference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213943B2 (en) * 2007-05-02 2012-07-03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strained hopping of DL reference signals
US20090067377A1 (en) * 2007-08-15 2009-03-12 Motorola, Inc. Medium access control frame stru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8503547B2 (en) * 2007-10-11 2013-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codes for secondary synchronization cod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US7924803B2 (en) 2007-11-09 2011-04-12 Mitsubishi Electric Research Labs, Inc. Antenna selection for mobile stations in OFDMA networks
JP5098628B2 (ja) * 2007-12-18 2012-12-12 富士通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移動端末及び通信システム並びに通信方法
WO2009108010A2 (ko) * 2008-02-27 2009-09-0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제어채널 할당방법
US8537790B2 (en) 2008-03-10 2013-09-17 Motorola Mobility Llc Hierarchical pilot struct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KR101449031B1 (ko) 2008-04-10 2014-10-13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미드앰블의 전송방법
US20090274226A1 (en) 2008-05-05 2009-11-05 Motorola, Inc. Sounding channel based feedbac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00035555A1 (en) * 2008-08-05 2010-02-11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mplementing multi-cell cooperation techniques
WO2010046202A1 (en) * 2008-10-20 2010-04-29 Nokia Siemens Networks Oy Sounding channel apparatus and method
WO2010074472A2 (ko) 2008-12-22 2010-07-01 (주)엘지전자 데이터 프레임을 이용한 데이터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CN101494528B (zh) 2009-02-27 2011-12-28 清华大学 发射分集块传输系统的训练序列设计及其信道估计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3852A (zh) * 2002-09-30 2005-11-30 阿雷伊通讯有限公司 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的时隙结构
US20070217539A1 (en) * 2004-09-30 2007-09-20 Ihm Bin C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and estimating channel information in ofdm/ofdma mobile communications system
CN1870464A (zh) * 2005-05-27 2006-11-29 佛山市顺德区顺达电脑厂有限公司 移动电话的档案传输系统
US20080219342A1 (en) * 2007-03-09 2008-09-11 Qualcomm Incorporated Channel equalization with non-common midamble allocation in 3gpp td-cdma systems
CN101162987A (zh) * 2007-11-10 2008-04-16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时分双工系统上行特殊时隙中导频信号的发送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2829A (en) 2011-04-01
JP2012513711A (ja) 2012-06-14
US9106357B2 (en) 2015-08-11
EP2384588A4 (en) 2013-02-13
US20100165954A1 (en) 2010-07-01
US8811300B2 (en) 2014-08-19
WO2010075796A1 (en) 2010-07-08
EP2384588A1 (en) 2011-11-09
CN102282875A (zh) 2011-12-14
US20140321385A1 (en) 2014-10-30
CN102282875B (zh) 2014-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01983B (zh) 基地台與中置碼通道分配方法
US10735234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of cyclic shift parameter for supporting orthogonality in MIMO environment
JP5731544B2 (ja) 復調参照信号のためのアンテナポートマッピ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KR101472398B1 (ko) Dmrs 혼합 다중화에 기반한 프리코딩 방법 및 그 장치
US8385360B2 (en) Control channel formulation in OFDM systems
US9585152B2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handling reference signals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6656448B (zh) 用于生成和传输解调参考信号的方法
JP5567688B2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参照信号シーケンス生成方法及び装置
US20200366435A1 (en) Flexible transmission of message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ith multiple transmit antennas
CN103944665A (zh) 上行解调参考信号的发送方法、装置和系统
WO2010147853A2 (en) Rank adaptive cyclic shift for demodulation reference signal
KR20190059976A (ko) 복조 참조 신호들의 밀도를 적응시키기 위한 방법들
KR20100138261A (ko) 무선통신 시스템에서 참조신호의 할당방법 및 그 장치, 그 장치를 이용한 송수신장치
WO2009132178A2 (en) Backward compatible bandwidth extension
JP2022530728A (ja) 無線通信における複数の伝送スキーム
JP2012513178A (ja) Ofdmaシステム中のサウンディングチャネルの物理的構造と設計
JP2014524703A (ja)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メッセージの柔軟な送信
JP6529560B2 (ja)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US10158470B2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adio station in a mobile network
CN102217348B (zh) 在多天线环境下指派参考信号的方法及系统
JP6027637B2 (ja) 復調参照信号のためのアンテナポートマッピング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8631991A (zh) 一种在多天线通信系统中发射分集的方法及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