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7018B - 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 - Google Patents

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7018B
TWI397018B TW98117185A TW98117185A TWI397018B TW I397018 B TWI397018 B TW I397018B TW 98117185 A TW98117185 A TW 98117185A TW 98117185 A TW98117185 A TW 98117185A TW I397018 B TWI397018 B TW I3970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ordering system
database
platform
consume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17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13568A (en
Inventor
Chao Kuei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Chao Kuei Huan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o Kuei Huang filed Critical Chao Kuei Huang
Priority to TW98117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9701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1356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1356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70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7018B/zh

Links

Landscapes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Description

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尤其是指一種不僅能有助於提升企業商業模式應用效益,且其使用XDNA〔eXtended Distributed Nerve Architecture〕平台作為訂購系統可加速系統及軟體的開發時間並發揮專業分工所帶來的優勢,XDNA平台已建置完成許多應用模組,可快速建置各業者所需要的系統,大大降低開發的技術門檻及時間,對軟體的應用產出有加速的效果,並可不必專門配置人力研究及維護,底層技術問題可完全交由XDNA平台技術服務中心來處理,可降低業者的人力成本與研發成本,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價值性之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創新設計者。
按,近年來網際網路的盛行與普及帶給企業前所未有的衝擊,從而發展出對客戶與企業有利的價值,也點醒了企業對客戶關係的重視。傳統交易在本質上是一種保持距離的情況下進行,現在則以電子交易廣泛地應用資訊與科技以促進並增加交易的價值,提供服務以利打造新的客戶關係。提供 快速回應最主要是能夠建立顧客關係管理,對於既有顧客創造對公司的忠誠,及透過公司通路維繫顧客忠誠度並讓企業獲利成長,提高其服務品質,即留住既有顧客;透過了解既有顧客的需求及其屬性,來開發獲得新的顧客,顧客們也可以觀看商品且針對產品發出自身的疑問或者建議,盡量來符合顧客的需求喜好。增加每一個顧客所帶來的利潤,同時在正確的時間,提供正確的產品,原有的顧客可以針對個人的喜好,將其所需之產品促銷活動進行通知,令所提供之產品不是顧客不想要的,而是顧客心中所想要的。
電子交易市集的由來,必須從企業開始採用資訊科技的時代討論起,在70~80年代的時候,為了減少人力成本的支出,企業開始採用資訊科技,而其目標是在於將企業的各個功能部門的作業自動化,由企業組織的架構來看,是比較偏重底層的營運方面,因此以提高作業效率的TPS〔Transaction Process System〕為主。到了90年代,提出所謂的企業流程再造〔Business ProcessReengineering,BPR〕,其所強調的是企業內部流程的重組與改造,因此這段期間所採用的資訊科技是以電腦整合製造〔Computer Integration Manufacturing,CIM〕或資訊運籌管理〔Computer Aided Logistic Support,CALS〕等輔助流程改造的工具為主。一直到了1996年的時候,著眼於企業國際化與全球化的影響,企業間的往來必須打破傳統的藩籬,因此所強調的是跨組織的整 合,也就是與上游供應商及下游客戶間流程的整合,這也就是供應鏈管理概念的由來,這段期間的資訊科技的採用以EDI系統為代表。
然而,隨著B2B電子商務的風起雲湧,企業整體營運環境條件也被迫逐漸的改變,如採購與行銷範圍延伸至全球,企業經營主軸由產品導向轉變為顧客導向,再加上資訊與通訊技術的創新度與可得性的日益提昇等因素,驅動了電子交易市集的勃興。此外,最早期的B2B商務,是透過EDI加值系統來進行的,然而EDI的缺點是封閉、昂貴而且不普遍,對於中小企業來說既沉重又不實用,因此普及性並不高。接著發展出來的模式是類似以商品型錄為基礎的一種電子商務雛形,例如:線上購物、一對一的買賣關係等,但這種基礎的B2B電子商務模型,對於潛在客戶的開發及客戶搜尋供應商上都有著數量上的限制,因此近年,便逐漸發展出一種能夠聚合眾多買方與賣方的電子交易市集機制,希望能透過電子交易市集的形成,加速B2B電子商務的發展,並使得企業能以最少的成本做最有效率的事情。
事實上,電子交易市集的由來就猶如資訊系統的演進史一樣,企業與企業之間為了提昇商業流程機制的效率,不斷的發展出新的資訊系統,從電子資料交換〔EDI〕,到企業資源規劃〔ERP〕、供應鏈管理〔SCM〕,以及採購電子化〔e-Procurement〕等系統,這些資訊系統在企業的營運過程中,扮演著關鍵性的核心角色,然而深入探究其架構,可以 發現他們共同的特色是其並非是一個以網路為基礎的技術,也就是說他們仍屬於封閉式的系統,在當今企業e化的過程當中,企業內部並無法承受互不整合的資訊系統,因此朝向以網路為建構基礎的系統便在此情景下孕育而生,而電子交易市集即是其中的明日之星。
依據傳統的市場理論,市場被定義成「一個供給與需求可以相互滿足的經濟交易場所,並且用來分配資源、技術以及商品,而協調〔coordination〕是達成市場最佳化分配與產生最大經濟利益的關係因素」。在市場中,事實上所有的資訊都應包含在商品或服務的價格中,然而傳統的市場理論並無法反應出真實世界的情況,反而是假設完全的市場透明化、完整的資訊與完全的競爭才能真實的反應出來。而電子交易市集則是為了達成此一完全市場〔pure market]的理想而產生,因為電子交易市集是「一個網路上的虛擬市集,它聚集了買方與賣方來交換關於價格、產品和提供服務的資訊,並且提供雙方協商以及完成交易的機制。」
綜合來說,為了讓供應商與採購商能夠各取所需,市場透過商業交易來達成,而交易過程可以分為三大階段:資訊、協商和執行。電子交易市集則至少支援上述三階段的資訊階段,並強調其互通操作性〔interoperability〕、可攜性〔portability〕、使用者可取得性〔user access〕與成為市集參與者的合法權利。透過降低交易成本,電子交易市集通常可以提高市場的效率。
而電子交易市集的成功關鍵因素如下:
1.匯集大量的買方與賣方:為了達成此一目的,電子市集的業者必須與電子市集平台的提供者、網路連接服務業者、內容提供者、產品與服務供應商、領域內之專家,共同來診斷與擬定該電子交易市集之買賣雙方所可能面臨無效率的交易與合作流程,藉此吸引更多的買方與賣方前來市集交易。成功的交易市集要能迅速匯集夠多的買主,才能吸引各家供應商進駐。此外,還需儘快產生大量的交易,如Amazon.com花費數百萬美元取得客戶,因而能銷售更多各類商品。
2.由大量服務到精準服務:許多交易市集是為降低產品的價格而成立,然而單靠降價是不夠的,還必須降低企業的整體擁有成本〔TCO〕,包括過多存貨、產品損壞率或緊急訂單等一些間接性的成本問題。電子交易市集最初成立的目的,主要是為了提高採購的效率與節省採購的成本,因此市集成立之初,所提供的服務是以滿足大多數人的一般性需求為主,但隨著日後電子交易市集的紛紛成立,競爭者眾,此時電子交易市集勢必要想辦法依據顧客的需求而設計專屬的服務,以提昇其存在的價值與提高競爭能力。
3.選擇一個廣大且被瓜分的市場:如果某一市場有很多供應商瓜分,同時價格時常呈現較不穩定的狀態,這樣的市場是最適合開發的。
4.擁有產業專業能力及有效管理公司的團隊:一個具備產業 專業能力的團隊必須能迅速收集到最新的產業消息,並提供給客戶,最重要的是要能提供完善的物品,俾使其一次購足。舉例來說,一個經營化學產業市集的業者,他們必須具有對於化學產業的領域知識,也就是所謂的領域知識〔domainknowledge〕,如此一來,對於整個垂直產業的成員才具有一定的吸引力,因此經營電子交易市集的管理階層必須具備一定程度的市場嗅覺與管理能力,否則在電子商務不斷燒錢的時代,是很快就會被淘汰的。經營買方眾多的交易市集,必須有良好的管理,才能避免買方之間的衝突、確保市集的流通,並維護市集的規章。要做好此類市集的管理,買方可以指派一個中立、忠於市集、具有決定權且獨立運作的管理小組,來協助買方本身之間以及買方與供應商之間的協商。該管理小組同時有權決定技術、採購原則,以及解決買賣雙方的衝突。
5.市場開放性與資訊透明化:由於電子交易市集成立的目的之一,便是要消除中間商不合理的要求與剝削,因此市場資訊的透明化,比如價格的透明,必須清楚的讓客戶知道,如此才有助於建立顧客的忠誠度與擴大客戶的基礎。電子交易市集必須要能吸引眾多買方與賣方加入,才能顯現效率,亦即必須採用開放標準才能促進流通量。
然而,一般之電子交易市集雖皆具有上述之各項既定的預期功效,但於其實際操作施行使用上卻發現,該電子交易市集以往傳統的不論係為分散式或是集中式,其都具有共通 的缺點,即是被固定軟硬體侷限,致令其整體在施行使用上仍存有改進之空間。
緣是,發明人有鑑於此,秉持多年該相關行業之豐富設計開發及實際製作經驗,針對現有之結構及缺失予以研究改良,提供一種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以期達到更佳實用價值性之目的者。
本發明之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其主要係分別設有後端之招商平台及前端之訂購系統,該招商平台可供業者進行商品上/下架、出貨/追蹤清單、促銷訊息刊登、帳號管理、銷售模式設定、電子型錄出版刊登、銷售分析加值、客訴服務等動作,而該訂購系統係使用XDNA〔eXtended Distributed Nerve Architecture〕平台所提供之系統元件與共用元件,開發出具有訂購區、預購區、促銷區、購物車、歷史訂單、取消訂單、客訴服務、修改基本資料等功能供消費者使用,使得業者能自行於招商平台上將貨品上架,且進行各項銷售功能設定使用,而該使用XDNA平台之訂購系統即會從招商平台上將業者上架之資料顯示於其之介面上,於消費者透過該訂購系統進行下單訂購後,招商平台會從訂購系統抓取訂購資料,並將該資料傳給業者,當業者由招商平台看到訂購資料後即能進行出貨動作;藉此,以能有助於提升企業商業模式應用效益,且由於該使用XDNA平台之訂購系統可加速系統及軟體的開發時間並發揮專業分工所帶來的 優勢,XDNA平台已建置完成許多應用模組,可快速建置各業者所需要的系統,大大降低開發的技術門檻及時間,對軟體的應用產出有加速的效果,並可不必專門配置人力研究及維護,底層技術問題可完全交由XDNA平台技術服務中心來處理,可降低業者的人力成本與研發成本,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價值性者。
(1)‧‧‧招商平台
(11)‧‧‧資料庫
(2)‧‧‧訂購系統
(21)‧‧‧資料庫
(3)‧‧‧業者
(31)‧‧‧通訊設備
(32)‧‧‧網際網路
(4)‧‧‧消費者
(41)‧‧‧電腦設備
(42)‧‧‧網際網路
第一圖:本發明之架構方塊圖
第二圖:本發明之訂購系統功能架構圖
第三圖:本發明之資料庫示意圖
為令本發明所運用之技術內容、發明目的及其達成之功效有更完整且清楚的揭露,茲於下詳細說明之,並請一併參閱所揭之圖式及圖號:首先,本發明主要係針對B2B〔Business to Business〕協同商務模式所建置,於DREAMWEAVER軟體介面下使用PHP語言以及MySQL資料庫來架構網站,搭配使用自由軟體技術〔Freeware〕XDNA〔eXtended Distributed Nerve Architecture〕所提供之系統元件與共用元件來開發電子市集平台之訂單系統。
請參閱第一圖本發明之架構方塊圖所示,本發明主要係分別具有後端之招商平台(1)及前端之訂購系統(2); 其中:該後端之招商平台(1),其連接具有資料庫(11),而可供業者(3)進行商品上/下架、出貨/追蹤清單、促銷訊息刊登、帳號管理、銷售模式設定、電子型錄出版刊登、銷售分析加值、客訴服務等動作。
該前端之訂購系統(2),其亦連接具有資料庫(21),該訂購系統(2)係使用XDNA〔eXtended Distributed Nerve Architecture〕平台所提供之系統元件與共用元件,開發出具有最新消息區、個人資料區及交易區等功能供消費者(4)使用,請一併參閱第二圖本發明之訂購系統功能架構圖所示,其中:
1.最新消息區分別具有:公共訊息:來自業者(3)之廣告、促銷資訊、價格調整、相關產品新聞等。
私人訊息:來自業者(3)給消費者(4)的私人訊息。
2.個人資料區:其可供消費者(4)修改、查看個人基本資料。
3.交易區分別具有:訂購區:提供消費者(4)各業者(3)之產品詳細資料,於選購後可加入購物車。
促銷區:提供消費者(4)各業者(3)之促銷產品詳細資料,於選購後可加入購物車。
預購區:提供消費者(4)各業者(3)之預購產品詳細資料,於選購後可加入購物車。
購物車:提供消費者(4)暫時存放訂購的商品,以便新增訂單,並可進行刪除訂購的商品之動作。
歷史訂單:提供消費者(4)查詢以往訂單資料、取消目前訂單資料或針對訂單問題提出疑問。
而該XDNA是遵循服務導向架構〔Service Oriented Architecture,SOA〕的系統架構,自由軟體開發之資訊表單元件可以彈性組裝成所需之共用表單重複使用於不同系統,其優點在於不怕斷線,在網路斷線時,資料會暫存於用戶端,待網路連線恢復後,資料主動後送回主伺服器之資料庫系統,確保資料完整性、確保伺服器主機的安全性,傳輸時可選由SSL加密連線、支援多種認證機制模組,可再新增特殊專案所需之認證模組,連結至認證伺服器系統、維護容易會以分散式的方式對各點自動更新,隨時保持最新資訊、系統建構費用低廉,依顧客所需來量身訂作,不用因此耗費高價且無效益的功能建制費用。能夠優化當前業務流程,並能夠有效地為企業未來對軟件的採用做出規劃的解決方案;且該XDNA技術平台同時提供Server〔伺服端〕跟Client〔用戶端〕兩種服務的完整平台,具有集中管理、分散運算,雙向即時訊息交換等特點,並遵循國際標準的Java、XML、SQL、網際網路標準制定資料庫等架構,透過應用伺服主機將各類服務元件送到XDNA Client端,該Client端就會以智慧型 的顯示畫面執行軟體的運作資料的傳送等功能。
訂購系統(2)在開發的過程中利用JAVA+XML技術具有高度的跨平台能力,使用Java技術所建立的應用程式,並根據所需來處理這些資訊,及運用XDNA Client MVC框架開發應用程式。Java語言的特色除了能夠跨平台之外還有運用了物件導向的觀念,並可採取了一些安全措施來保護程式不受攻擊、可以讓程式在同時間處理兩件以上的事情。而使用XML的實際的好處可結構化建立複雜層次的資料模型、可延伸性根據需要定義新的標誌、驗證檢查資料在結構中的正確性、獨立與媒介以多種方式發佈內容。
在Server端〔伺服端〕裡包含應用服務伺服器、資料中心、叢集運算服務以及服務整合等部份,主要是用來集中管理資料庫及軟體,應用程式的更新發佈是XDNA平台達成「集中管理」系統的應用服務在系統上線後,仍然持續進行功能的擴充開發、功能模組的新增、替換等作業,甚至是既有功能的修正改進。
Client端〔用戶端〕操作介面是建立在XDNA Client技術上的應用程式操作環境。具有跨作業系統平台的特性,負責應用程式的發佈、升級以及程式間的通訊。有別於一般的網頁瀏覽器操作介面,建立在XDNA Client技術上的使用者操作介面,具有離線作業的能力,並且擁有高度的操作互動性。
Client MVC架構是將資料處理模型〔Model〕、GUI畫面〔View〕以及程式控制〔Controller〕三者完全分離的應用程式端MVC Design Pattern。可以提升元件重用度、可擴充能力、應用程式的彈性,充分結合系統分析結果,將龐大複雜的系統開發的工作,轉化成實際的單元開發動作根據明確的元件功能區隔,以降低開發人員的學習門檻,並達到平行開發的效果、系統模組化及單元化開發的結果,也實現單元測試的可能性,加強各別元件品質,以及整體系統的可維護性,另外,應用程式流程由XML語言定義,可實現由Server集中管理,遠端發佈。
當XDNA Server要進行更新發布時原則如下:
1. Server端〔伺服端〕可以根據應用域〔Appliance〕,通知所屬領域的Client端〔用戶端〕進行應用程式更新,例如Server可以單獨的更新所有Client端應用程式,而不影響其他應用域。
2.每個Client端都屬於「XDNA」基本應用域,因此Server能夠控制所有Client進行平台的基本元件更新。
3. Client端應用程式更新機制,建構在Message Module訊息通知機制之下,應用程式更新的功能,必須擁有「更新發佈」權限的使用者才能操作。
此外訂購系統(2)也強調個人化,個人化是一種連續的程度,包括推薦的準確性與有用性,不過仍可分成三個階 層以表示三種不同個人化的程度,XDNA在非個人化的程度中,針對不同顧客均提供相同的內容,如:公共訊息、訂購選單、促銷選單。在暫時性的個人化程度中,以目前的時間點為基礎,並不考慮顧客長期的購買歷史資料,如:提供重大節日的預購單,並提供優惠的折扣、交貨日期可在顧客要求時間送達。在持續性的個人化程度中,需要顧客之互動來維護相關性,例如:提供顧客之私人訊息、針對產品可提供詢問、客戶可對下單之產品做追蹤、針對已訂購產品之訂單做客服客訴。
另,請一併參閱第三圖本發明之資料庫示意圖所示,該招商平台(1)之資料庫(11)與訂購系統(2)之資料庫(21)係呈一連線狀態,使得業者(3)可經招商平台(1)輸入最新資料到資料庫(11)中,令消費者(4)由訂購系統(2)經資料庫(21)觀看得知最新資料,且業者(3)能經招商平台(1)對資料庫(11)中之產品資料進行更新,讓消費者(4)由訂購系統(2)經資料庫(21)觀看得知最新產品目錄,並令業者(3)能經招商平台(1)將客戶資料輸入儲存在資料庫(11)中,而消費者(4)則能由訂購系統(2)經資料庫(21)觀看得知其基本資料及進行修改,另業者(3)亦能經招商平台(1)對資料庫(11)中由消費者(4)經訂購系統(2)資料庫(21)所輸入之訂單資料進行確認。
如此一來,使得業者(3)能透過各項通訊設備(31 )由網際網路(32)上,自行於招商平台(1)將貨品上架,且進行各項銷售功能設定使用,而該使用XDNA平台之訂購系統(2)即會透過資料庫(21)、(11)從招商平台(1)上將業者(3)上架之資料顯示於其之介面上,於消費者(4)由電腦設備(41)經網際網路(42)透過該訂購系統(2)進行下單訂購後,招商平台(1)則會透過資料庫(11)、(21)從訂購系統(2)抓取訂購資料,並將該資料傳給業者(3),當業者(3)經網際網路(32)透過各項通訊設備(31)由招商平台(1)看到訂購資料後即能進行出貨動作。
然而前述之實施例或圖式並非限定本發明之產品結構或使用方式,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之適當變化或修飾,皆應視為不脫離本發明之專利範疇。
藉由以上所述,該架構之組成與使用實施說明可知,本發明與現有架構相較之下,本發明由於主要係使用XDNA〔eXtended Distributed Nerve Architecture〕平台所提供之系統元件與共用元件做為訂購系統,以能有助於提升企業商業模式應用效益,且由於該使用XDNA平台之訂購系統可加速系統及軟體的開發時間並發揮專業分工所帶來的優勢,XDNA平台已建置完成許多應用模組,可快速建置各業者所需要的系統,大大降低開發的技術門檻及時間,對軟體的應用產出有加速的效果,並可不必專門配置人力研究及維護,底層技術問題可完全交由XDNA平台技術服務中心來處理,可降 低業者的人力成本與研發成本,而在其整體施行使用上更增實用價值性者。
綜上所述,本發明實施例確能達到所預期之使用功效,又其所揭露之具體構造,不僅未曾見諸於同類產品中,亦未曾公開於申請前,誠已完全符合專利法之規定與要求,爰依法提出發明專利之申請,懇請惠予審查,並賜准專利,則實感德便。
(1)‧‧‧招商平台
(11)‧‧‧資料庫
(2)‧‧‧訂購系統
(21)‧‧‧資料庫
(3)‧‧‧業者
(31)‧‧‧通訊設備
(32)‧‧‧網際網路
(4)‧‧‧消費者
(41)‧‧‧電腦設備
(42)‧‧‧網際網路

Claims (7)

  1. 一種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其主要係分別具有後端之招商平台及前端之訂購系統;其中:該招商平台,其連接具有資料庫;該訂購系統,其連接具有資料庫,該訂購系統係使用XDNA〔eXtended Distributed Nerve Architecture〕平台所提供之系統元件與共用元件,其開發出個人資料區功能供消費者使用,以供消費者修改、查看個人基本資料,而該訂購系統在開發的過程中利用JAVA+XML技術具有高度的跨平台能力,使用Java技術所建立的應用程式,並根據所需來處理這些資訊,及運用XDNA Client MVC框架開發應用程式。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其中,該後端之招商平台及前端之訂購系統係針對B2B〔Business to Business〕協同商務模式所建置,於DREAMWEAVER軟體介面下使用PHP語言以及MySQL資料庫來架構網站,搭配使用自由軟體技術〔Freeware〕XDNA〔eXtended Distributed Nerve Architecture〕所提供之系統元件與共用元件來開發電子市集平台之訂單系統。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其中,該招商平台供業者進行商品上/下架、出貨/追蹤清單、促銷訊息刊登、帳號管理、銷售模式設定、電子型錄出版刊登、銷售分析加值、客訴服務。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其中,該訂購系統開發出具有最新消息區及交易區等功能供消費者使用。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其中,該最新消息區分別具有:公共訊息:來自業者之廣告、促銷資訊、價格調整、相關產品新聞;私人訊息:來自業者給消費者的私人訊息。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其中,該交易區分別具有:訂購區:提供消費者各業者之產品詳細資料,於選購後可加入購物車;促銷區:提供消費者各業者之促銷產品詳細資料,於選購後可加入購物車;預購區:提供消費者各業者之預購產品詳細資料,於選購後可加入購物車;購物車:提供消費者暫時存放訂購的商品,以便新增訂單,並可進行刪除訂購的商品之動作;歷史訂單:提供消費者查詢以往訂單資料、取消目前訂單資料或針對訂單問題提出疑問。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其中,該招商平台之資料庫與訂購系統之資料庫係呈一連線狀態,使得業者可經招商平台輸入最新資料到資料庫中,令消費者由訂購系統經資料庫觀看得知最新資料,且業者能經 招商平台資料庫中之產品資料進行更新,讓消費者由訂購系統經資料庫觀看得知最新產品目錄,並令業者能經招商平台將客戶資料輸入儲存在資料庫中,而消費者則能由訂購系統經資料庫觀看得知其基本資料及進行修改,另業者亦能經招商平台對資料庫中由消費者經訂購系統資料庫所輸入之訂單資料進行確認。
TW98117185A 2008-09-26 2009-05-22 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 TWI39701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17185A TWI397018B (zh) 2008-09-26 2009-05-22 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217478 2008-09-26
TW98117185A TWI397018B (zh) 2008-09-26 2009-05-22 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3568A TW201013568A (en) 2010-04-01
TWI397018B true TWI397018B (zh) 2013-05-21

Family

ID=448294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17185A TWI397018B (zh) 2008-09-26 2009-05-22 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970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664589B (zh) * 2017-11-22 2019-07-01 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 聚合式供應鏈管理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187950A1 (en) * 2003-11-25 2005-08-25 Parker Leo F. Web service performance index
US20050201532A1 (en) * 2004-03-09 2005-09-15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Network-based voice activated auto-attendant service with B2B connectors
TW200629100A (en) * 2005-02-04 2006-08-16 Inventec Corp Electronic marketplace logistics plann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60195546A1 (en) * 2003-04-12 2006-08-31 Brian Hulse Access to web services
TWI289803B (en) * 2003-07-17 2007-11-11 Andy Chou Real-time interactive web-shopping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195546A1 (en) * 2003-04-12 2006-08-31 Brian Hulse Access to web services
TWI289803B (en) * 2003-07-17 2007-11-11 Andy Chou Real-time interactive web-shopping system
US20050187950A1 (en) * 2003-11-25 2005-08-25 Parker Leo F. Web service performance index
US20050201532A1 (en) * 2004-03-09 2005-09-15 Sbc Knowledge Ventures, L.P. Network-based voice activated auto-attendant service with B2B connectors
TW200629100A (en) * 2005-02-04 2006-08-16 Inventec Corp Electronic marketplace logistics planning system and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13568A (en) 2010-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im et al. Matching indirect procurement process with different B2B e-procurement systems
Markus Paradigm shifts-E-business and business/systems integration
Lusch et al. Service, value networks and learning
Gunasekaran et al. E-commerce and its impact on operations management
Humphreys et al. An inter-organizational information system for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mith Collaborative commerce through web-base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technologies
CN104008484A (zh) 一站式电子商务及综合运营服务系统
Chopra Technology in procurement and supply as prevalent today and scope for future
Sujatha Role of intelligent agents in facilitating information flow in supply chain management
Srinivasan et al. Linking ERP and e-Business to a Framework of an Integrated e-Supply Chain
Zhao et al. B2B e‐hubs and information integration in supply chain operations
Zheng The business models of e-marketplace
Chu et al. 4th party cyber logistics for air cargo
Abbasi et al. Supply chain finance: generation and growth of new financing approach
TWI397018B (zh) 電子交易市集與訂購系統架構
Pan et al. Management model on electronic commerce data based on cloud computing
Jiang Integration of CRM and ERP in E-Commerce Environment
Brewton et al. Getting the most from your B2B-enabled supply chain
Liu et al. An inter-enterprise workflow management system for B2B e-commerce and supply chain: a case study
Agyeman et al. A literature review on platform business model: The impact of technological processes on platform business
Atmaja et al. Architecture Design of E-Information System Marketplace with Method Enterprise Architecture Planning
Seth et al. Unified Modeling Language for Describing Business Value Chain Activities
Chen et al. Networked coordination to facilitate secondhand electronics recycling and exchange: a case study on aihuishou
Zhang Research on the “online and offline” operation education and teaching mode of cross-border e-commerce business based on the internet
Österle et al. Business networking: A process-oriented framework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