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5879B - 電子裝置 - Google Patents

電子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5879B
TWI395879B TW098137288A TW98137288A TWI395879B TW I395879 B TWI395879 B TW I395879B TW 098137288 A TW098137288 A TW 098137288A TW 98137288 A TW98137288 A TW 98137288A TW I395879 B TWI395879 B TW I39587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nic device
pivoting portion
engaging
display unit
componen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3728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6728A (en
Inventor
Tzu Hao Fang
Wen Hung Wang
Original Assignee
Pegatr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egatron Corp filed Critical Pegatron Corp
Priority to TW09813728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95879B/zh
Priority to US12/913,743 priority patent/US8315042B2/en
Priority to JP2010246223A priority patent/JP5544622B2/ja
Publication of TW2011167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67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58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5879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00Details not covered by groups G06F3/00 - G06F13/00 and G06F21/00
    • G06F1/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 G06F1/1613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 G06F1/1615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 G06F1/1616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arrangements for portable computers with several enclosures having relative motions, each enclosure supporting at least one I/O or computing function with folding flat displays, e.g. laptop computers or notebooks having a clamshell configuration, with body parts pivoting to an open position around an axis parallel to the plane they define in closed posi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電子裝置
本發明關於一種電子裝置,特別關於一種具有卡合組件的電子裝置。
隨著電子技術之發展,各種消費性電子產品(例如筆記型電腦、可攜式播放器、可攜式遊戲機、個人數位助理、電子辭典、手機)都朝向小型化發展,以方便使用者攜帶,並隨時隨地可以使用。而通常為避免電子產品的顯示面板刮傷,電子產品多會利用摺疊的結構,將顯示面板蓋合在主機部分上。
以筆記型電腦(notebook)為例,筆記型電腦主要可分為本體以及透過樞接機構與本體連結的螢幕兩部分,因此,在收納及攜帶筆記型電腦時,可將螢幕蓋合在本體上,以避免螢幕表面遭異物刮傷、或灰塵侵入鍵盤縫隙、或是因不慎碰撞,造成樞接機構的損壞。而使用者欲使用筆記型電腦只要將筆記型電腦的螢幕掀開即可。
在現行技術中,筆記型電腦多使用以下兩種方式來保持螢幕與本體閉合:第一種是螢幕上例如具有一卡勾及與卡勾連結的推扭元件,而在本體上具有一與上述卡勾配合的勾槽。當螢幕與本體蓋合時,卡勾可鉤住卡槽,使螢幕無法打開。欲打開螢幕時,只要將推扭元件往一方向推動,即可使卡勾離開卡槽,使螢幕自本體掀開。
第二種是例如使用一凸輪式轉軸,使螢幕閉合到某一角度時即可自動蓋合於本體,而當打開大於某一角度時即可開啟螢幕。
然而,上述兩種螢幕與本體閉合的方式,會有以下缺點:若利用第一種卡勾配合推扭元件的方式,則因卡勾是突設於筆記型電腦的螢幕表面,因此卡勾易因碰撞而斷裂,造成螢幕無法有效地與本體閉合。若利用第二種凸輪式轉軸的方式,則會造成筆記型電腦之整體成本的提高。
有鑑於上述,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一種可避免成本增加,且能使第二機體有效地蓋合於第一機體的電子裝置。
為達上述目的,依據本發明之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一第二機體以及一卡合組件。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一樞接部。第二機體具有一顯示單元及與其耦接之一第二樞接部,顯示單元藉由第二樞接部樞接於第一樞接部而可相對第一機體轉動以開啟或蓋合,第二樞接部與顯示單元間夾有一角度,且第二樞接部具有一卡槽。卡合組件樞設於第一機體內,卡合組件具有一卡合件及一第一彈性元件。卡合件對應第二樞接部之卡槽設置。第一彈性元件連接卡合件。當卡合件卡合於卡槽,第一彈性元件提供一彈性力使顯示單元穩固地蓋合於第一機體。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顯示單元相對第一機體開啟時,卡合件經卡槽推擠而轉動以使卡合件脫離卡槽,且使第一彈性元件產生形變。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一機體具有一資訊輸入單元,且第二樞接部與第一樞接部的樞接處低於資訊輸入單元的一水平面。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卡合組件之卡合件卡合於卡槽的卡合方向垂直於顯示單元之寬度方向。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卡合組件之卡合件卡合於卡槽的卡合方向平行於顯示單元之寬度方向。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卡合組件與第二樞接部位於第一樞接部的兩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卡合組件與第二樞接部位於第一樞接部的相同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彈性元件,第二彈性元件設置於第一機體內並連接於卡合組件,其中卡合組件藉由第二彈性元件而往復移動。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第二機體更具有另一第二樞接部,且第二樞接部與另一第二樞接部分別耦接於顯示單元的兩側。
在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電子裝置更包括另一卡合組件,另一卡合組件對應於另一第二樞接部並分別樞接於第一機體的兩側。
承上所述,依據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的第二樞接部具有一卡槽,且卡合組件樞設於第一機體內,並具有一卡合件及一第一彈性元件。藉此,當卡合組件之卡合件卡合於卡槽時,第一彈性元件可提供一向下(即顯示單元蓋合於第一機體之方向)的彈性力,使顯示單元與第一機體在電子裝置未使用時保持蓋合,以避免第一機體及顯示單元在電子裝置非使用狀態時因外力而任意開啟,使得顯示單元的表面刮傷、或灰塵侵入設置於第二機體的資訊輸入單元縫隙、或是因不慎碰撞,造成第一樞接部及第二樞接部的損壞。此外,在本發明中,更可具有一第二彈性元件,卡合組件可藉由第二彈性元件而於水平方向往復移動,以避免電子裝置開啟時,卡合件刮傷第二機體的下緣。因此,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的卡合組件係隱藏在第一機體的第一樞接部附近,藉此可避免因外露而碰撞斷裂的問題,也可避免利用凸輪式轉軸而增加成本。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元件符號加以說明。
第一實施例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種電子裝置1的示意圖,圖2為圖1之電子裝置1之卡合組件13的放大側視圖。本發明之電子裝置1為一可攜式電子裝置,其可例如為筆記型電腦、可攜式播放器、可攜式遊戲機、個人數位助理(PDA)、電子辭典、手機等。在本實施例是以筆記型電腦為例,然並不以此為限制。
請參照圖1及圖2所示,電子裝置1包括一第一機體11、一第二機體12以及一卡合組件13。另外,電子裝置1更可包括另一卡合組件13,且兩卡合組件13分別位於第一機體11的兩側,然其非限制性。當然,電子裝置1亦可只具有一個卡合組件13位於第一機體11的中間部位或一側,更甚者,電子裝置1亦可具有二個以上的卡合組件13,以結構穩定及易於開闔為考量。
第一機體11可例如具有一資訊輸入單元111及/或一觸控元件(圖未顯示),用以作為人機介面。另外,第一機體11例如也可由兩子機體組合而成,以夾置資訊輸入單元111及/或觸控元件。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機體11更可具有二個第一樞接部112。於此,第一機體11具有兩個卡合組件13對應於兩個第一樞接部112且分別位於第一機體11的兩側為例(圖2中只顯示一側的第一樞接部112)。
第二機體12可例如具有一顯示單元121,用以作為顯示介面。另外,顯示單元121例如可由二個子機體組合而成,以夾置其中之顯示面板121a,例如液晶顯示面板等。
第二機體12更可具有一與顯示單元121耦接的第二樞接部122,且顯示單元121藉由第二樞接部122樞接於第一樞接部112而可相對第一機體11轉動以開啟或蓋合。
其中,第二樞接部122可例如具有一卡槽G。此外,第二樞接部122與顯示單元121之間夾置一角度θ。在本實施例中,角度θ可例如為90度,然並不以此為限制。
值的一提的是,第二樞接部122與第一樞接部112的樞接處係低於資訊輸入單元111的一水平面。換言之,本實施例之第一樞接部112樞接於第二樞接部122的設計係為一沉降式設計,亦即電子裝置1之資訊輸入單元111於水平面的方向是高於第一樞接部112與第二樞接部122的樞接處。
卡合組件13樞設於第一機體11內,並包括一卡合件131及一第一彈性元件132。卡合組件13對應第二樞接部122之卡槽G設置,並隱藏在第一機體11的第一樞接部112與第二機體12之第二樞接部122附近。
其中,卡合件131係設置於第一機體11內,並與第二樞接部122之卡槽G對應。卡合件131例如可為一卡塊,然其非限制性,只要卡槽G與卡合件131可相互配合並且卡合良好即可。
在電子裝置1非使用狀態時,卡合件131係卡合於卡槽G內。其中,卡合組件13之卡合件131卡合於卡槽G的卡合方向垂直於顯示單元121之寬度方向,然而卡合組件13之卡合件131卡合於卡槽G的卡合方向也可以是平行於顯示單元121之寬度方向。本實施例係以卡合件131卡合於卡槽G的卡合方向垂直於顯示單元121之寬度方向為例。
第一彈性元件132係設置於第一機體11,並與卡合件131連接,其連接方式例如可為卡合件131具有一凸塊,而第一彈性元件132穿設在凸塊上,上述結構僅是舉例性,非用以限制本發明。本實施例的第一彈性元件132可例如係為一彈簧、一扭簧、或一板簧,於此是以扭簧為例,然其非限制性。當然,若卡合件131的形狀及設置方式不同,第一彈性元件132的形狀及設置方式也可對應變更,以使卡合件131與第一彈性元件132可以連結,且第一彈性元件132可提供彈性力F1於卡合件131為主要考量。
在電子裝置1非使用狀態且卡合件131卡合於卡槽G時,第一彈性元件132可提供一彈性力F1以抵消因外力作用造成電子裝置1的開啟力量,使顯示單元121蓋合於第一機體11。
藉此,當收納或攜帶電子裝置1時,第一彈性元件132提供向下(即顯示單元121蓋合於第一機體11之方向)的彈性力F1,使第一機體11與顯示單元121未使用時保持蓋合,以避免顯示單元121及第一機體11在電子裝置1非使用狀態時因外力作用而任意開啟,使得顯示單元121表面刮傷、或灰塵侵入設置於第一機體11的資訊輸入單元111縫隙、或是因不慎碰撞,造成第一樞接部112及第二樞接部122的損壞。
圖3及圖4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於不同狀態的示意圖。
請參照圖3所示,欲開啟電子裝置1時,只要對顯示單元121沿方向O施以大於第一彈性元件132之彈性力F1的外力,就可使卡合件131經卡槽G推擠而轉動以使卡合件131脫離卡槽G,並使顯示單元121沿方向O相對於第一機體11轉動,以開啟電子裝置1。此時,第一彈性元件132產生形變而產生向下的彈性力F1。
請參照圖4所示,欲蓋合電子裝置1時,可於顯示單元121施以一方向C的外力,使顯示單元121沿方向C相對於第一機體11轉動,當卡合件131的底部接觸卡槽G底緣時,第一彈性元件132向下之彈性力F1即可使卡合件131自動進入卡槽G內,以有效地將顯示單元121蓋合於第一機體11。
此外,請參照圖5所示,其為本實施例之電子裝置1a的卡合組件13a另一態樣示意圖。在此,電子裝置1a更可包括一第二彈性元件133a,第二彈性元件133a設置於第一機體11內並連接於卡合組件13a。卡合組件13a可藉由第二彈性元件133a而於一水平方向H往復移動。
因此,當顯示單元121相對於第一機體11開啟時,卡合組件13a可沿水平方向H向左運動,以減少電子裝置1a開啟時,卡合件131a抵接第二機體12之第二樞接部122下緣的力量,避免卡合件131a刮傷第二機體12。本實施例的第二彈性元件133a可例如是以彈簧為例,然並不以此為限。
第二實施例
請參照圖6及圖7所示,其中圖6及圖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2、2a不同態樣的俯視圖。
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主要的不同在於:卡合組件23、23a的卡合件231、231a係分別平行於顯示單元(圖未顯示)的寬度方向。再者,如圖6所示,卡合件231與第二樞接部222可分別位於第一樞接部212的兩側,換言之,第二樞接部222及第一樞接部212位於二個卡合件231之間。或者,如圖7所示,卡合件231a可與第二樞接部222a分別位於第一樞接部212a的相同側。
藉此,同樣地,當收納或攜帶電子裝置2、2a時,第一彈性元件(圖未顯示)提供的彈性力(圖未顯示)可使顯示單元與第一機體(圖未顯示)未使用時保持蓋合,以避免顯示單元與第一機體在電子裝置2、2a非使用狀態時因外力作用而任意開啟,使得顯示單元表面刮傷、或灰塵侵入設置於第一機體的資訊輸入單元縫隙、或是因不慎碰撞,造成第一樞接部212、212a及第二樞接部222、222a的損壞。且,藉由卡合組件23、23a不同的設置位置,可增加電子裝置2、2a不同的設計方式。
綜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電子裝置的的第二樞接部具有一卡槽,且卡合組件樞設於第一機體內,並具有一卡合件及一第一彈性元件。藉此,當卡合組件之卡合件卡合於卡槽時,第一彈性元件可提供一向下(即顯示單元蓋合於第一機體之方向)的彈性力,使顯示單元與第一機體在電子裝置未使用時保持蓋合,以避免第一機體及顯示單元與在電子裝置非使用狀態時因外力而任意開啟,使得顯示單元表面刮傷、或灰塵侵入設置於第一機體的資訊輸入單元縫隙、或是因不慎碰撞,造成第一樞接部及第二樞接部的損壞。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1、1a、2、2a...電子裝置
11、21、21a...第一機體
111...資訊輸入單元
112、212、212a...第一樞接部
12...第二機體
121...顯示單元
121a...顯示面板
122、222、222a...第二樞接部
13、13a、23、23a...卡合組件
131、131a、231、231a...卡合件
132...第一彈性元件
133a...第二彈性元件
C、H、O...方向
F1...彈性力
G...卡槽
θ...角度
圖1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的示意圖;
圖2為圖1之電子裝置之卡合組件的放大側視圖;
圖3及圖4分別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於不同狀態的示意圖;
圖5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電子裝置之卡合組件另一態樣示意圖;以及
圖6及圖7分別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電子裝置不同態樣的俯視圖。
1...電子裝置
11...第一機體
111...資訊輸入單元
112...第一樞接部
12...第二機體
121...顯示單元
121a...顯示面板
122...第二樞接部
13...卡合組件
131...卡合件
132...第一彈性元件
F1...彈性力
G...卡槽
θ...角度

Claims (12)

  1. 一種電子裝置,包括:一第一機體,具有一第一樞接部;一第二機體,具有一顯示單元及與其耦接之一第二樞接部,該顯示單元藉由該第二樞接部樞接於該第一樞接部而可相對該第一機體轉動以開啟或蓋合,該第二樞接部與該顯示單元間夾有一角度,且該第二樞接部具有一卡槽;以及一卡合組件,樞設於該第一機體內,該卡合組件具有:一卡合件,對應該第二樞接部之該卡槽設置;及一第一彈性元件,連接該卡合件;其中,當該卡合件卡合於該卡槽,該第一彈性元件提供一彈性力使該顯示單元穩固地蓋合於該第一機體。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顯示單元相對該第一機體開啟時,該卡合件經該卡槽推擠而轉動以使該卡合件脫離該卡槽,且使該第一彈性元件產生形變。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機體具有一資訊輸入單元,且該第二樞接部與該第一樞接部的樞接處低於該資訊輸入單元的一水平面。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卡合組件之該卡合件卡合於該卡槽的卡合方向垂直於該顯示單元之寬度方向。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卡合組件之該卡合件卡合於該卡槽的卡合方向平行於該顯示單元之寬度方向。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卡合組件與該第二樞接部位於該第一樞接部的兩側。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卡合組件與該第二樞接部位於該第一樞接部的相同側。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更包括:一第二彈性元件,設置於該第一機體內並連接於該卡合組件,該卡合組件藉由該第二彈性元件而往復移動。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一彈性元件係為一彈簧、一扭簧或一板簧。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第二機體更具有另一第二樞接部,且該第二樞接部與該另一第二樞接部分別耦接於該顯示單元的兩側。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0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更包括另一卡合組件,該另一卡合組件對應於該另一第二樞接部並分別樞接於該第一機體的兩側。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子裝置,其中該電子裝置可為一筆記型電腦、一可攜式播放器、一可攜式遊戲機、一個人數位助理、一電子辭典或一手機。
TW098137288A 2009-11-03 2009-11-03 電子裝置 TWI3958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37288A TWI395879B (zh) 2009-11-03 2009-11-03 電子裝置
US12/913,743 US8315042B2 (en) 2009-11-03 2010-10-27 Electronic device
JP2010246223A JP5544622B2 (ja) 2009-11-03 2010-11-02 電子デバイ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37288A TWI395879B (zh) 2009-11-03 2009-11-03 電子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6728A TW201116728A (en) 2011-05-16
TWI395879B true TWI395879B (zh) 2013-05-11

Family

ID=4392521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37288A TWI395879B (zh) 2009-11-03 2009-11-03 電子裝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8315042B2 (zh)
JP (1) JP5544622B2 (zh)
TW (1) TWI395879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987B (zh) * 2018-10-23 2020-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619415B1 (en) * 2011-03-31 2013-12-31 Google Inc. Rotatable and extendable display portion of a computing device
CN104345781A (zh) * 2013-08-08 2015-02-11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及电子设备
TWI650058B (zh) * 2017-12-18 2019-02-01 英研智能移動股份有限公司 門蓋開關機構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9478U (zh) * 1988-06-08 1989-12-22
JPH0772954A (ja) * 1993-09-03 1995-03-17 Pfu Ltd 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のチルト機構
JPH11185343A (ja) * 1997-12-24 1999-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ク装置
TW200520666A (en) * 2003-12-09 2005-06-1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mproved hinge
CN1738325A (zh) * 2001-04-27 2006-02-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信息终端装置
CN100542204C (zh) * 2006-06-01 2009-09-16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可限制掀盖角度的扫描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29512A (ja) * 1994-02-19 1995-08-29 Sony Corp 蓋体等の開閉機構
JP4060418B2 (ja) * 1997-11-13 2008-03-12 株式会社東芝 開閉可能なディスプレイユニットを有する携帯形情報機器
CN100383696C (zh) 2003-09-10 2008-04-23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脑及其旋转与定位机构
CN1940810B (zh) 2005-09-30 2010-05-05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便携式计算机扩展坞的卡合装置
JP2010049351A (ja) * 2008-08-19 2010-03-04 Panasonic Corp 情報処理装置
TWI347515B (en) * 2008-09-04 2011-08-21 Asustek Comp Inc Electronic device
JP2012057662A (ja) * 2010-09-06 2012-03-22 Sony Corp 電子機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1179478U (zh) * 1988-06-08 1989-12-22
JPH0772954A (ja) * 1993-09-03 1995-03-17 Pfu Ltd 携帯型コンピュータのチルト機構
JPH11185343A (ja) * 1997-12-24 1999-07-09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フレキシブルディスク装置
CN1738325A (zh) * 2001-04-27 2006-02-22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便携式信息终端装置
TW200520666A (en) * 2003-12-09 2005-06-16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Electronic device with improved hinge
CN100542204C (zh) * 2006-06-01 2009-09-16 明基电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可限制掀盖角度的扫描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701987B (zh) * 2018-10-23 2020-08-11 仁寶電腦工業股份有限公司 電子裝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6728A (en) 2011-05-16
US20110102987A1 (en) 2011-05-05
US8315042B2 (en) 2012-11-20
JP5544622B2 (ja) 2014-07-09
JP2011101011A (ja) 2011-05-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416559B2 (en) Keyboard for slate personal computers
US10013020B2 (en) Electronic device with flexible display
TWI488026B (zh) 可折疊電子裝置
US9256255B2 (en) Docking station
US91043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1237599B2 (en) Dual-axis hinge assembly for electronic devices
TWI669593B (zh) 可調式顯示器殼體總成
US8493725B2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8599546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and hinge
JP4915448B2 (ja) 電子機器
US9876521B2 (en) Sliding stand assembly
TWI395879B (zh) 電子裝置
US20100053886A1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and latch mechanism applied in the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10127184A1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with hinge mechanism
US9541954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162926A1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488570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其鉸鍊組件
US2014011192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US10296048B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ual displays and a hinge structure
US9436230B2 (en) Dynamic moveable hinge
US7822445B2 (en) Hand held apparatus and flip device thereof
US20190272006A1 (en) Hinge structure and electronic device
US20140254082A1 (en) Electronic device having movable screen
CN107577276B (zh) 具有支撑结构的输入装置
TW201409857A (zh) 連接器機構及其相關電子裝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