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92929B - 液晶顯示裝置 - Google Patents

液晶顯示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92929B
TWI392929B TW98131269A TW98131269A TWI392929B TW I392929 B TWI392929 B TW I392929B TW 98131269 A TW98131269 A TW 98131269A TW 98131269 A TW98131269 A TW 98131269A TW I392929 B TWI392929 B TW I39292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quid crystal
crystal display
housing
backlight module
display devi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813126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111874A (en
Inventor
Tsaicheng Huang
Shumin Lai
Chienchih Wu
Original Assignee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filed Critical Radiant Opto Electronics Corp
Priority to TW9813126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9292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111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111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9292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92929B/zh

Links

Landscapes

  • Liquid Crystal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Description

液晶顯示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背光模組及液晶顯示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不包含框架結構的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裝置。
請參照第6圖,第6圖係繪示一般液晶顯示裝置之局部剖面示意圖。一般之液晶顯示裝置600係由設置於前端之液晶顯示模組602、設置於後端之背光模組604以及一框架(Bezel)606所組成,其中框架606係用來結合液晶顯示模組602與背光模組604。根據液晶顯示裝置中背光模組之型式,液晶顯示裝置通常可區分為側光式入光(Edge Lighting)與直下式入光(Bottom Lighting)兩種,其間主要差異在於光源入射位置的不同,而背光模組主要功能在於提供液晶顯示裝置中之液晶顯示模組所需的面光源。由第6圖所示之結構可知,背光模組604係為側光式入光之背光模組。
一般市場上常見的液晶顯示器,除了包含有如上述第6圖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600之外,更包含有一外框(未繪示),此外框結合在液晶顯示裝置600之上,而此外框主要功能係作為美化液晶顯示裝置600之用。故以上述之液晶顯示裝置600為例,一個完整的液晶顯示器產品由內而外包含背光模組604、液晶顯示模組602、框架606以及美化用之外框,其中背光模組604、液晶顯示模組604以及框架606形成上述之液晶顯示裝置600。而背光模組604則包含有背板604a、反射片604b、導光板604c、光學膜片604d、光源604e以及前框604f,其中背板604a與前框604f形成一容置空間,用以容設上述之反射片604b、導光板604c、光學膜片604d以及光源604e。在將液晶顯示模組602設置於背光模組604之上後,利用上述之框架606與背光模組604之背板604a互相結合,藉此將液晶顯示模組602與背光模組604結合成液晶顯示裝置600。
由於電子工業的進步,基礎電子元件之尺寸越趨小型化,因此電子產品亦有朝著輕薄短小發展的趨勢。除了因應上述朝著輕薄短小發展的潮流外,同時亦為了提升空間利用率以達到節省空間的目的,目前市面上之液晶顯示裝置均有朝著輕與薄方向發展的趨勢,亦即使得液晶顯示器能夠趨於薄型化與輕量化。
為了有效地提升空間利用率,故需要設計一種新式之液晶顯示裝置結構以降低液晶顯示器的厚度。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是在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及採用此背光模組的液晶顯示裝置,利用具有容置空間之殼體來取代傳統背光模組之背板與前框結構,同時可取代傳統液晶顯示裝置之框架結構,因此可減少液晶顯示裝置之組成元件數量,進而降低液晶顯示裝置的厚度。
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提供一種背光模組。此背光模組包含殼體、導光板與光源。殼體之底部以及沿著殼體週邊設置之側壁定義出容置空間,其中殼體更具有將容置空間分隔成光學元件容置空間與電子元件容置空間的分隔壁,且此分隔壁具有連通光學元件容置空間與電子元件容置空間的凹陷部。導光板位在殼體的光學元件容置空間中。而光源則設置在殼體之分隔壁面向光學元件容置空間的表面之上。
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液晶顯示裝置。此液晶顯示裝置包含背光模組、液晶顯示面板以及第一電子元件,其中背光模組包含殼體、導光板與光源。背光模組殼體之底部以及沿著殼體週邊設置之側壁定義出容置空間,其中殼體更具有將容置空間分隔成光學元件容置空間與電子元件容置空間的分隔壁,且此分隔壁具有連通光學元件容置空間與電子元件容置空間的凹陷部。背光模組之導光板位在殼體的光學元件容置空間中。而背光模組之光源則設置在殼體之分隔壁面向光學元件容置空間的表面之上。而液晶顯示面板係位在殼體的光學元件容置空間中,同時位在背光模組的導光板之上,第一電子元件則位在背光模組殼體的電子元件容置空間中,其中第一電子元件係經由殼體的連通凹陷部電性連接至上述之液晶顯示面板。
本發明之優點為:採用本發明之導光板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可減少組成元件的數量,故可降低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之材料成本;另外,採用本發明之導光板之背光模組與液晶顯示器,具有結構簡單之特點,可降低組裝之時間成本。
請同時參照第1A、1B及1C圖,其中第1A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100的俯視圖,第1B圖係繪示沿著第1A圖中之剖面線BB’剖切的剖面示意圖,而第1C圖係繪示沿著第1A圖中之剖面線CC’剖切的剖面示意圖。液晶顯示裝置100包含背光模組200、液晶顯示面板300與電子元件400,其中背光模組200更包含殼體202、導光板204以及光源206。在本實施例中,背光模組200更包含有反射片208以及二光學膜片210。反射片208係用以增加光源206的利用率以及均齊度。而光學膜片210主要係用來調整背光模組200的光學特性,其中光學膜片210可為擴散片、稜鏡片、增亮膜(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BEF)、反射式增亮膜(Dual Brightness Enhancement Film;DBEF)、非多層膜式反射偏光片(Diffused Reflective Polarizer Film;DRPF)或上述之任意組合。在特定之實施例中,光學膜片的種類及數量可根據光學表現之需求而做調整,並不以本實施例為限。
殼體202係用以容設背光模組200之導光板204以及光源206,同時容設液晶顯示面板300,並提供保護的功能,因此殼體202可由金屬材質製造而成,利用金屬具有較佳強度的機械材料特性來達到保護之目的。另外,殼體202亦可由其他如強化塑膠等材料製造而成,藉此減少液晶顯示裝置100整體的重量,同時,採用如塑膠之材料來製造殼體202,可使得殼體202具有形成較為複雜之結構的能力。
殼體202具有底部202a(參見第1B及1C圖)。在本實施例中,殼體202之底部202a係一平板,在其他實施例中,殼體之底部可包含其他之結構,例如底部可為具有部分鏤空的平板。殼體202更具有沿著殼體202之週邊202b(參見第1A圖)設置的側壁202c,藉由底部202a以及側壁202c之結構在殼體202中定義出容置空間202d(參見第1A及1C圖)。此外,殼體202更具有分隔壁202e(參見第1A及1C圖),分隔壁202e將容置空間202d分隔成光學元件容置空間202f(參見第1A及1C圖)及電子元件容置空間202g(參見第1A及1C圖)。如第1A圖所示,分隔壁202e具有多個連通凹陷部202h,而其中連通凹陷部202h之功用係用來連通光學元件容置空間202f及電子元件容置空間202g。
請參照第1C圖。導光板204係位在殼體202的光學元件容置空間202f中,而光源206則設置在殼體202之分隔壁202e面向光學元件容置空間202f的表面上。另外,反射片208係設置在導光板204與殼體202之間,而光學膜片210則位在導光板204之上。
請再參照第1A至1C圖。液晶顯示面板300係位在背光模組200之殼體202的光學元件容置空間202f中。此外,在本實施例中,液晶顯示面板300更位在背光模組200的光學膜片210之上,藉此接收來自於光源206且經由導光板204折射後的面光源。在其他特定之實施例中,若背光模組不包含光學膜片,則液晶顯示面板係位在背光模組的導光板之上。
第一電子元件400(參見第1A及1C圖)係位在背光模組200之殼體202的電子元件容置空間202g中。如第1A圖所示,第一電子元件400係經由經由殼體202的連通凹陷部202h電性連接至液晶顯示面板300。在特定之實施例中,第一電子元件400可為驅動積體電路(Integrated Circuit;IC)。
採用上述第1A至1C圖所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100,可將傳統液晶顯示裝置中,用來與背光模組之背板互相結合的框架結構取消。同時,更可取消傳統液晶顯示裝置中背光模組的前框。藉此可減少組成液晶顯示裝置與背光模組之元件的數量,進而降低材料成本,且液晶顯示裝置與背光模組的組裝時間亦可降低,減少時間成本的支出。在本實施例中,液晶顯示裝置100中之導光板204與液晶顯示面板300可透過熟悉此技藝者所習知之各種固定結構或裝置而固定在殼體202之中,例如,液晶顯示裝置100更包含位在液晶顯示面板300之上保護蓋(未繪示),其中保護蓋係以如雙面膠與殼體202互相黏合,利用保護蓋與殼體202結合而將導光板204與液晶顯示面板300固定在殼體202的光學元件容置空間202f之中。
另外,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液晶顯示面板300與第一電子元件400係分別設置在殼體202之光學元件容置空間202f以及電子元件容置空間202g中,故可使得彼此互相電性連接之液晶顯示面板300與第一電子元件400大致位在同一水平面上,藉此可減少液晶顯示裝置100整體的厚度。
請參照第1A及1B圖。液晶顯示裝置100中用以定義殼體202之光學元件容置空間202f的側壁202c更設有支撐凹陷部202i,其中液晶顯示面板300係設置在支撐凹陷部202i上。另外,在特定之實施例中,支撐凹陷部更由可由殼體的側壁延伸至與側壁共同定義出光學元件容置空間的分隔壁。由於上述支撐凹陷部之結構與設置位置已為熟悉此技藝者所習知,故不再於此詳細描述。
在特定之實施例中,背光模組之導光板可為楔形板結構或平板形結構。而背光模組之光源係可為冷陰極螢光燈管(Cold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CCFL)、熱陰極螢光燈管(Hot Cathode Fluorescent Lamps;HCFL)、發光二極體(Light-Emitting Diode;LED)、有機發光二極體(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OLED)或電激發光片(Electro-Luminescence Panel;EL Panel)。
在特定之實施例中,背光模組更包含位在殼體之電子元件容置空間中的第二電子元件(未繪示),而此第二電子元件係經由殼體的連通凹陷部電性連接至背光模組的光源,其中第二電子元件可為變壓器。
請參照第1D圖,其中第1D圖係繪示第1A圖中圓圈A所包含之部分的放大示意圖。背光模組200之殼體202的側壁202c上設有定位結構202j,用以定位背光模組200之導光板204。在本實施例中,定位結構202j係設置在支撐凹陷部202i上的一缺口,而導光板204上亦設有相對應之定位結構204a,利用定位結構202j與定位結構204a來定位導光板204。
請參照第2圖,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2圖所示之結構係類似於第1C圖所示之結構,且其中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以下僅就第2圖與第1C圖所示之結構的差異部分加以說明,相同部份即不再加以贅述。第2圖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更包含有散熱層212a,其中此散熱層212a係位在光源206與殼體202的底部202a之間,散熱層212a主要功能在於將光源206所產生之廢熱帶走。
請參照第3圖,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3圖所示之結構係類似於第2圖所示之結構,且其中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以下僅就第3圖與第2圖所示之結構的差異部分加以說明,相同部份即不再加以贅述。第3圖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包含有散熱層212b,其中此散熱層212b係位在光源206與殼體202的底部202a之間,並延伸至光源206與殼體202的分隔壁202e之間,而第2圖所示之散熱層212a則並未延伸至第2圖所示之光源206與殼體202的分隔壁202e之間。
請參照第4圖,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4圖所示之結構係類似於第3圖所示之結構,且其中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以下僅就第4圖與第3圖所示之結構的差異部分加以說明,相同部份即不再加以贅述。第4圖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包含有散熱層212c,其中此散熱層212c除了延伸至光源206與殼體202的分隔壁202e之間,散熱層212c位在光源206與殼體202的底部202a之間部分更朝第4圖上方延伸,其係延伸至未繪示於圖中之側壁202c的另一部份。
請參照第5圖,其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第5圖所示之結構係類似於第4圖所示之結構,且其中相同的符號代表相同的元件。以下僅就第5圖與第4圖所示之結構的差異部分加以說明,相同部份即不再加以贅述。第5圖所示之液晶顯示裝置的背光模組包含有散熱層212d,其中此散熱層212d並未如第4圖所示之散熱層212c延伸至光源206與殼體202的分隔壁202e之間。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方式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熟習此技藝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液晶顯示裝置
200...背光模組
202...殼體
202a...底部
202b...週邊
202c...側壁
202d...容置空間
202e...分隔壁
202f...光學元件容置空間
202g...電子元件容置空間
202h...連通凹陷部
202i...支撐凹陷部
202j...定位結構
204...導光板
204a...定位結構
206...光源
208...反射片
210...光學膜片
212a...散熱層
212b...散熱層
212c...散熱層
212d...散熱層
300...液晶顯示面板
400...電子元件
600...液晶顯示裝置
602...液晶顯示模組
604...背光模組
604a...背板
604b...反射片
604c...導光板
604d...光學膜片
604e...光源
604f...前框
A...圓圈
BB’...剖面線
CC’...剖面線
為了能夠對本發明之觀點有較佳之理解,請參照上述之詳細說明並配合相應之圖式。要強調的是,根據工業之標準常規,附圖中之各種特徵並未依比例繪示。事實上,為清楚說明上述實施例,可任意地放大或縮小各種特徵之尺寸。相關圖式內容說明如下。
第1A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俯視圖。
第1B圖係繪示沿著第1A圖中之剖面線BB’剖切的剖面示意圖。
第1C圖係繪示沿著第1A圖中之剖面線CC’剖切的剖面示意圖。
第1D圖係繪示第1A圖中圓圈A所包含之部分的放大示意圖。
第2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第3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第4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第5圖係繪示根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例之液晶顯示裝置的局部剖面示意圖。
第6圖係繪示一般液晶顯示裝置之局部剖面示意圖。
100...液晶顯示裝置
200...背光模組
202...殼體
202a...底部
202c...側壁
202d...容置空間
202e...分隔壁
202f...光學元件容置空間
202g...電子元件容置空間
204...導光板
206...光源
208...反射片
210...光學膜片
300...液晶顯示面板
400...電子元件

Claims (10)

  1. 一種液晶顯示裝置,包含:一背光模組,包含:一殼體,具有一底部以及沿著該殼體週邊設置之一側壁,藉此於該殼體中定義出一容置空間,其中該殼體更具有一分隔壁,該分隔壁將該容置空間分隔成一光學元件容置空間及一電子元件容置空間,該分隔壁具有至少一連通凹陷部,該連通凹陷部連通該光學元件容置空間及該電子元件容置空間;一導光板,位在該殼體之該光學元件容置空間中;以及一光源,設置於該殼體之該分隔壁面向該光學元件容置空間之表面之上;一液晶顯示面板,位在該殼體之該光學元件容置空間中且位在該背光模組之該導光板之上;以及一第一電子元件,位在該殼體之該電子元件容置空間中,其中該第一電子元件經由該殼體之該連通凹陷部電性連接至該液晶顯示面板,其中該背光模組更包含一第二電子元件,該第二電子元件位在該殼體之該電子元件容置空間中,該第二電子元件經由該殼體之該連通凹陷部電性連接至該背光模組之該光源。
  2. 如請求項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殼體之該分隔壁之該至少一連通凹陷部係複數個凹陷部。
  3. 如請求項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更包含:至少一光學膜片,位在該導光板之上,其中該光學膜片係係選自於由擴散片、稜鏡片、增亮膜、反射式增亮膜、非多層膜式反射偏光片或上述之任意組合所組成之一群組。
  4. 如請求項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用以定義該殼體之該光學元件容置空間之該側壁或該分隔壁更設有至少一支撐凹陷部,該液晶顯示面板係設置在該支撐凹陷部上。
  5. 如請求項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更包含至少一反射片,該反射片係設置於該導光板與該殼體之間。
  6. 如請求項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之該導光板為楔形板結構或平板形結構。
  7. 如請求項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之該光源係選自於由冷陰極螢光燈管、熱陰極螢光燈管、發光二極體、有機發光二極體或電激發光片所組成之一群組。
  8. 如請求項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更包含一保護蓋,其中該保護蓋係位在該液晶顯示面板之上。
  9. 如請求項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之該殼體的該側壁設有至少一定位結構,用以定位該背光模組之該導光板。
  10. 如請求項1項所述之液晶顯示裝置,其中該背光模組更包含:一散熱層,其中該散熱層係位在該光源與該殼體之該分隔壁之間,或位在該光源與該殼體之該底部之間。
TW98131269A 2009-09-16 2009-09-16 液晶顯示裝置 TWI39292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31269A TWI392929B (zh) 2009-09-16 2009-09-16 液晶顯示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8131269A TWI392929B (zh) 2009-09-16 2009-09-16 液晶顯示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1874A TW201111874A (en) 2011-04-01
TWI392929B true TWI392929B (zh) 2013-04-11

Family

ID=449090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8131269A TWI392929B (zh) 2009-09-16 2009-09-16 液晶顯示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9292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64502B (zh) * 2012-11-08 2014-12-11 Au Optronics Corp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TWI566014B (zh) * 2015-08-13 2017-01-11 技嘉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導光板及顯示裝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1941A1 (en) * 2001-10-16 2003-04-17 Nec Corporation LCD supporting structure
TW589477B (en) * 2000-06-13 2004-06-01 Seiko Epson Corp Optoelectronic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ght transmission body, liquid cryst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TW200513738A (en) * 2003-10-06 2005-04-16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illuminant complex of the same
US7116385B2 (en) * 2003-06-03 2006-10-03 Lg.Philips Lcd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with frame housing comprising a guide portion for guiding the light unit wir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200714986A (en) * 2005-09-02 2007-04-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Surfac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589477B (en) * 2000-06-13 2004-06-01 Seiko Epson Corp Optoelectronic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light transmission body, liquid crystal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electronic equipment
US20030071941A1 (en) * 2001-10-16 2003-04-17 Nec Corporation LCD supporting structure
US7116385B2 (en) * 2003-06-03 2006-10-03 Lg.Philips Lcd Co., Ltd. Backlight assembly with frame housing comprising a guide portion for guiding the light unit wires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same
TW200513738A (en) * 2003-10-06 2005-04-16 Au Optronics Corp Backlight module and illuminant complex of the same
TW200714986A (en) * 2005-09-02 2007-04-16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Surface light source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111874A (en) 2011-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022673B (zh) 背光单元和具有该背光单元的液晶显示设备
TWI230827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KR101558166B1 (ko) 광출사 모듈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US8687142B2 (en) Backlight unit comprising a bottom cover including an embossing portion that overlaps with a portion of an LED package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using the same
KR101331903B1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80037165A (ko) 표시장치
US20090116244A1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KR102278871B1 (ko) 표시 장치
KR102378723B1 (ko) 디스플레이 장치
TW201319694A (zh) 顯示裝置及其背光模組
KR101796553B1 (ko) 액정표시소자
CN209928187U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面板
KR20120078234A (ko) 도광판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소자
US841636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module without bottom cover
CN101943353A (zh)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TWI392929B (zh) 液晶顯示裝置
US10330861B2 (en) Quantum dot unit, quantum dot sheet having the same, and display device having the quantum dot unit or the quantum dot sheet
KR20140118413A (ko)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30025114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KR101807872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150033785A (ko) 표시장치
KR20080070277A (ko) 백라이트 어셈블리 및 이를 갖는 표시장치
TWI357525B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US10782463B2 (en) Display panel with polarizing plates and display apparatus including the same
US20060209230A1 (en) Double-sid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