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6832B - 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6832B
TWI386832B TW97145139A TW97145139A TWI386832B TW I386832 B TWI386832 B TW I386832B TW 97145139 A TW97145139 A TW 97145139A TW 97145139 A TW97145139 A TW 97145139A TW I386832 B TWI386832 B TW I386832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touch
module
modules
communication device
portable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4513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0874A (en
Inventor
Yu Peng Lai
Original Assignee
Ht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tc Corp filed Critical Htc Corp
Priority to TW9714513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6832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08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08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68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6832B/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特別係關於一種於通訊時可避免誤觸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隨著時代的進步,人與人之間的通訊型態也不停的改變。特別是近幾年可攜式通訊裝置,例如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裝置(PDA),的崛起,使得人們使用可攜式通訊裝置進行通話的機會日趨頻繁。
以行動電話為例,目前已有許多行動電話係以觸控模組取代傳統的按鍵,以便進行操作。觸控式操作的特色在於,僅需接近或輕觸該觸控模組,即可使該觸控模組感應使用者之操作,而達成如選取功能之目的。然將觸控模組應用於行動電話,將可能面臨以下使用問題。
依一般使用習慣,使用者於通話時,多將行動電話置於耳際。此時由於行動電話非常靠近臉部,故可能導致行動電話之觸控模組感應到臉部。若不慎觸發通話控制功能,可能於使用者無意識狀態下,終止通話,造成使用上的不便。
综上所述,將觸控模組使用於可攜式通訊裝置中,依然存在有誤觸的風險。因此如何結合觸控模組與可攜式通訊裝置,以使操作便利,並降低使用時因靠近使用者而產生誤觸的風險,進而產生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乃是業界仍然需要努力解決的目標。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之控制方法,該方法用於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包含一微處理器模組、複數第一觸控模組及複數第二觸控模組。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致能複數第一觸控模組,用以感應一觸控操作,以啟動該可攜式通訊裝置之一通話功能,通話功能啟動時,致能複數第二觸控模組,感應一連續觸控操作,以產生一感應訊號,該處理器模組因應該感應訊號,以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之一後續觸控操作。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包含一微處理器模組、複數第一觸控模組及複數第二觸控模組。藉由將複數第二觸控模組,分別設置於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之間,可使該可攜式通訊裝置之一通話功能啟動時,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能感應使用者身體,如臉部,之一連續觸控操作,以產生一感應訊號,該處理器模組因應該感應訊號,以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之一後續觸控操作,避免誤觸產生。
藉由上述之安排,本發明可有效解決使用者於通話時,使用者身體過於靠近可攜式通訊裝置,而造成誤觸觸控模組,進而造成關閉通話之問題。
在參閱圖式及隨後描述之實施方式後,該技術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便可瞭解本發明之目的,以及本發明之技術手段及實施態樣。
以下將透過實施例來解釋本發明內容,本發明係關於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然而,本發明之實施例並不侷限於特定的環境、應用或實施,因此,關於實施例之描述僅為說明目的,並非本發明之限制。
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如第1圖所示,係為本發明之可攜式通訊裝置1之示意圖。可攜式通訊裝置1可為易於隨時行動攜帶之裝置,如行動電話、具通訊功能之個人數位助理裝置(PDA)等,但不以前述之裝置為限制。為方便說明,本實施例之可攜式通訊裝置1以行動電話為例。
可攜式通訊裝置1包含一顯示面板103、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複數第二觸控模組107以及一微處理器模組109。相較於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及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107,該顯示面板103設置於不同位置,主要係用以顯示可攜式通訊裝置1之各項功能操作,及顯示來電資訊等,其中微處理器模組109係設置於可攜式通訊裝置1之內部,因此以虛線表示。
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設置於與顯示面板103不同的位置,其並無顯示功能,僅用以感應觸控操作,以啟動可攜式通訊裝置1之功能,例如通話功能。在其他實施例中,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可選自下列群組:一遮蓋式感應器(Cap sensor)、一電阻式觸控面板模組、一電容式觸控面板模組、一按鈕模組、及其組合等。
複數第二觸控模組107則分別設置於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之間。其中,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及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107係相互緊密鄰設。複數第二觸控模組107用以於通話功能啟動時,當複數第二觸控模組107感應一連續觸控操作,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107因應該連續觸控操作,產生一感應訊號,可攜式通訊裝置1之微處理器模組109因應該感應訊號,以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之一後續觸控操作。
詳言之,當使用者藉由觸控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而啟動通話功能時,使用者會將可攜式通訊裝置1移至臉部附近,俾進行通話。此時臉部可能過於貼近可攜式通訊裝置1,而使得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感應到觸控操作。由於臉部面積相對於使用者之手指或觸控裝置,例如一觸控筆,而言較大,此時設置在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之間之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107,可感應到臉部的連續觸控操作,意即有至少二個第二觸控模組107感應到臉部的觸控操作。此時可攜式通訊裝置1則因應連續觸控操作以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之一後續觸控操作,意即使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105無法感應臉部之觸控操作,以避免正在進行中的通話因臉部誤觸觸控模組而被中斷。
請參考第2圖,其繪示本發明之可攜式通訊裝置之一第二實施例示意圖。可攜式通訊裝置包含一微處理器模組201、一顯示面板203、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及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以進行通話為例,當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感應觸控操作後,依據該觸控操作,傳送一感應訊號至微處理器模組201,微處理器模組201則根據此感應訊號啟動一通話功能,並顯示與通話相關之訊息於顯示面板203。
承上所述,於通話期間,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可因應一連續觸控操作,例如一臉部的觸控,產生並傳送一感應訊號至微處理器模組201,而後微處理器模組201則因應該感應訊號,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一後續觸控操作,以避免誤觸。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第三實施例示意圖。與第二實施例最主 要差異在於第三實施例之微處理器模組201可內建一應用模組301,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因應該連續觸控操作,產生一感應訊號,該應用模組適可因應該感應訊號,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一後續觸控操作。
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第四實施例示意圖。與第二實施例最主要差異在於第四實施例之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可內建一應用模組401。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因應該連續觸控操作,產生一感應訊號,該應用模組401適可因應該感應訊號,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一後續觸控操作。
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之流程圖如第5圖所描繪。首先,執行步驟501,致能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以感應一觸控操作,以啟動一通話功能。接著,執行步驟503,致能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接著,執行步驟505,判斷是否獲取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之感應訊號,若步驟505之判斷結果為否,則繼續執行步驟505,若步驟505之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507,判斷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是否感應一連續觸控操作而產生一感應訊號。若步驟507之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509,微處理器模組201確認來自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感應訊號為一誤觸感應訊號,並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一後續觸控操作,即不反應來自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感應訊號。
承上所述,若步驟507之判斷結果為否,代表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並未感應到連續觸控操作,因此不會產生一感應訊號。接著,執行步驟511,判斷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是否感應一中斷通 話之觸控操作。若步驟511之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515,結束通話,並執行步驟519,關閉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若步驟511之判斷結果為否,代表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感應一其他功能選擇之觸控操作,則執行步驟517,以啟動被選擇之功能。
本發明之第三實施例之流程圖如第6圖所描繪。首先,執行步驟601,致能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以感應一觸控操作,以啟動一通話功能。接著,執行步驟603致能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接著,執行步驟605,判斷是否獲取來自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感應訊號。若步驟605之判斷結果為否,則繼續執行步驟605,若步驟605之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607,判斷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是否感應一連續觸控操作而產生一感應訊號,若步驟607之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609,內建於微處理器模組201之應用模組301確認來自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之感應訊號為一誤觸感應訊號,並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一後續觸控操作,即不反應來自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感應訊號。
承上所述,若步驟607之判斷結果為否,代表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並未感應到連續觸控操作,則執行步驟611,判斷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是否感應一中斷通話之觸控操作。若步驟611之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615,結束通話,並執行步驟619,關閉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若步驟611之判斷結果為否,代表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感應一其他功能選擇之觸控操作,則執行步驟617,以啟動被選擇之功能。
本發明之第四實施例之流程圖如第7圖所描繪。首先,執行步 驟701,致能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以感應一觸控操作,已啟動一通話功能。接著,執行步驟703,致能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接著,執行步驟705,判斷是否獲取來自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感應訊號。若步驟705之判斷結果為否,則繼續執行步驟705,若步驟705之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707,判斷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是否感應一連續觸控操作而產生一感應訊號,若步驟707之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709,內建於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之應用模組401確認來自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之感應訊號為一誤觸感應訊號,並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一後續觸控操作,即不反應來自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之感應訊號。
承上所述,若步驟707之判斷結果為否,代表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並未感應到連續觸控操作,則執行步驟711,判斷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是否感應一中斷通話之觸控操作。若步驟711之判斷結果為是,則執行步驟715,結束通話,並執行步驟719以關閉複數第二觸控模組207。若步驟711之判斷結果為否,代表複數第一觸控模組205感應一其他功能選擇之觸控操作,則執行步驟717,以啟動被選擇之功能。
惟上述實施例僅為例示性說明本發明之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於限制本發明。任何熟於此項技藝之人士均可在不違背本發明之技術原理及精神的情況下,對上述實施例進行修改及變化。因此本發明之權利保護範圍應如後述之申請專利範圍所列。
1‧‧‧可攜式通訊裝置
103‧‧‧顯示面板
105‧‧‧第一觸控模組
107‧‧‧第二觸控模組
109、201‧‧‧微處理器模組
203‧‧‧顯示面板
205‧‧‧第一觸控模組
207‧‧‧第二觸控模組
301、401‧‧‧應用模組
第1圖係為本發明之可攜式通訊裝置之示意圖;第2圖係為本發明之可攜式通訊裝置之一第二實施例示意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之可攜式通訊裝置之一第三實施例示意圖;第4圖係為本發明之可攜式通訊裝置之一第四實施例示意圖;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第二實施例之操作流程示意圖;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第三實施例之操作流程示意圖;以及第7圖係為本發明之一第四實施例之操作流程示意圖。
1‧‧‧可攜式通訊裝置
103‧‧‧顯示面板
105‧‧‧第一觸控模組
107‧‧‧第二觸控模組
109‧‧‧微處理器模組

Claims (5)

  1. 一種可攜式通訊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複數第一觸控模組,相較於該顯示面板設置於不同位置,用以感應一觸控操作,以啟動該可攜式通訊裝置之一通話功能;複數第二觸控模組,分別設置於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之間並與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相互緊密鄰設,於該通話功能啟動時,至少二個該第二觸控模組感應一連續觸控操作,並因應該連續觸控操作,產生一感應訊號;以及一微處理器模組,耦合至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以及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並因應該感應訊號,以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之一後續觸控操作。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係選自下列群組:一遮蔽式感應器(Cap sensor)、一電阻式觸控面板模組、一電容式觸控面板模組、一按鈕模組、及其組合。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可攜式通訊裝置,其中該微處理器模組更內建一應用模組,該應用模組適可因應該感應訊號,以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之後續觸控操作。
  4. 一種控制一可攜式通訊裝置之方法,該可攜式通訊裝置包含一顯示面板、一微處理器模組、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以及複數第二觸控模組,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相較於該顯示面板設置於不同位置,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分別設置於該複數第一 觸控模組之間並與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相互緊密鄰設,且該微處理器模組耦合至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以及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該方法包含下列步驟:致能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以感應一觸控操作,以啟動該可攜式通訊裝置之一通話功能;致能該複數第二觸控模組,於該通話功能啟動時,並驅使至少二個該第二觸控模組感應一連續觸控操作,並因應該連續觸控操作,產生一感應訊號;以及使該微處理器因應該感應訊號,以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之一後續觸控操作。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方法,其中該微處理器模組更內建一應用模組,該應用模組因應該感應訊號,以不反應該複數第一觸控模組之後續觸控操作。
TW97145139A 2008-11-21 2008-11-21 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TWI3868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45139A TWI386832B (zh) 2008-11-21 2008-11-21 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45139A TWI386832B (zh) 2008-11-21 2008-11-21 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0874A TW201020874A (en) 2010-06-01
TWI386832B true TWI386832B (zh) 2013-02-21

Family

ID=4483242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45139A TWI386832B (zh) 2008-11-21 2008-11-21 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683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19014B (zh) * 2010-12-10 2013-12-11 Acer Inc 防止誤觸控的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4318A1 (en) * 1999-12-17 2001-11-2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Controlling a terminal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TWM244674U (en) * 2003-02-11 2004-09-2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saving power after using a handset to answer a call
TWI246303B (en) * 2004-07-16 2005-12-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Distance detecting system for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of
TWI246296B (en) * 2002-05-09 2005-12-21 Nec Corp Encryption/decryption system and encryption/decryption method
US20060166702A1 (en) * 2005-01-24 2006-07-27 Dietz Paul H Cellular telephone with ear proximity display and lighting control
US20080102882A1 (en) * 2006-10-17 2008-05-01 Sehat Sutardja Display control for cellular phone
US20080158185A1 (en) * 2007-01-03 2008-07-03 Apple Inc. Multi-Touch Input Discrimination
US20080167834A1 (en) * 2007-01-07 2008-07-10 Herz Scott M Using ambient light sensor to augment proximity sensor output
TW200835292A (en) * 2007-02-14 2008-08-16 Silicon Data Internat Co Ltd Dual-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38266A (en) * 2007-03-02 2008-09-16 Inventec Corp Locking method for touch screen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10044318A1 (en) * 1999-12-17 2001-11-22 Nokia Mobile Phones Ltd. Controlling a terminal of a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246296B (en) * 2002-05-09 2005-12-21 Nec Corp Encryption/decryption system and encryption/decryption method
TWM244674U (en) * 2003-02-11 2004-09-21 Inventec Appliances Corp Device for automatically saving power after using a handset to answer a call
TWI246303B (en) * 2004-07-16 2005-12-21 Compal Electronics Inc Distance detecting system for a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a method thereof
US20060166702A1 (en) * 2005-01-24 2006-07-27 Dietz Paul H Cellular telephone with ear proximity display and lighting control
US20080102882A1 (en) * 2006-10-17 2008-05-01 Sehat Sutardja Display control for cellular phone
US20080158185A1 (en) * 2007-01-03 2008-07-03 Apple Inc. Multi-Touch Input Discrimination
US20080167834A1 (en) * 2007-01-07 2008-07-10 Herz Scott M Using ambient light sensor to augment proximity sensor output
TW200835292A (en) * 2007-02-14 2008-08-16 Silicon Data Internat Co Ltd Dual-mode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driving method thereof
TW200838266A (en) * 2007-03-02 2008-09-16 Inventec Corp Locking method for touch screen and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0874A (en) 2010-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7494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る携帯式電子機器および制御方法
TWI619068B (zh) 用於控制電子裝置的顯示器的方法以及使用該方法的電子裝置
US8988359B2 (en) Moving buttons
WO2018107901A1 (zh) 移动终端的触摸屏控制方法、装置、移动终端及存储介质
JP5759660B2 (ja) タッチ・スクリーンを備える携帯式情報端末および入力方法
WO2013030441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cluding operations associated with accidental touch inputs
WO2012075732A1 (zh) 一种应用于数字终端的输入方法及装置
TWI599912B (zh) 電子裝置防誤觸之方法與裝置
TWI659353B (zh) 電子設備以及電子設備的工作方法
TWI482064B (zh) 可攜式裝置與操作方法
TW201519000A (zh) 電子裝置及其軟體鍵盤的顯示方法
US10592012B2 (en) Five-rectangle method for dispatching touch events from motion-disabled users
TWI488082B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及觸控感測方法
TWI556152B (zh) An input method control method and a handheld device
JP2014123327A (ja) 携帯情報端末
KR20090131757A (ko) 터치 입력부를 구비한 영상 처리 장치의 유효터치 판별방법 및 이를 수행하는 영상 처리 장치
JP2021519969A (ja) 圧力センサ設計を備えるペンの相互操作性のための機構
EP3528103B1 (en) Screen locking method, terminal and screen locking device
US20150153925A1 (en) Method for operating gestures and method for calling cursor
TWI386832B (zh) 可攜式通訊裝置及其控制方法
TW201319866A (zh) 電子系統之控制裝置
KR20160000534U (ko) 터치패드를 구비한 스마트폰
TW201249739A (en) Distance sensing circuit and touch electronic device
JP2014095963A (ja) 入力装置、入力方法、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KR20160000535U (ko) 트랙볼을 구비한 스마트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