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6678B - 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6678B
TWI386678B TW098102004A TW98102004A TWI386678B TW I386678 B TWI386678 B TW I386678B TW 098102004 A TW098102004 A TW 098102004A TW 98102004 A TW98102004 A TW 98102004A TW I386678 B TWI386678 B TW I38667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nvironmental monitoring
environmental
module
point
monitor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20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8721A (en
Original Assignee
Univ Chienkuo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Chienkuo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Univ Chienkuo Technology
Priority to TW0981020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6678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87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87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6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667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00Technologies having an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90/30Assessment of water resources

Landscapes

  • Position Fixing By Use Of Radio Waves (AREA)

Description

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特別是指一種結合區域地理資訊、衛星定位以及無線通訊技術之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工業革命帶來人類文明的進步但接踵而至的是隨之衍生的環境問題,人類大量使用化石燃料以及大量有毒物質的結果造成環境變遷、環境汙染以及生態浩劫。全球氣溫逐漸暖化、雨林面積銳減、土地沙漠化、重金屬污染、水質優養化等環境問題日益嚴重,如何有效即時環境監控並達到降低甚至復育環境為目前重要議題。
目前常見之環境監測方式大致上可以區域範圍調查法、定距離調查法以及遙控感測調查法最具代表性。區域範圍調查法係限定於特定監測點附近的大範圍區域中,藉由隨機取樣的方式進行環境監控與調查。定距離調查法係於該監測點中設定特定調查線,觀察者沿此調查線進行環境的分析與調查。以上兩種環境監測方式,皆需要耗費大量的人力與時間,隨機取樣的結果,難免造成數據資料不確定性大幅提升。至於遙控感測調查法,係利用衛星影像分析進行遙控感測,雖適合用於大尺度的監測範圍,且具有減少人力與時間消耗的優勢;但藉由太空影像觀察並無法對環境細部問題進行精確的監測。
因此,如何有效進行環境作業成為環境監測工作的首要解決的問題。要有效進行環境監測作業首先要先建立一個良好的監測網絡,欲建立一個良好的監測網絡首要工作是選擇區域中最具代表性的監測點位置。過去,關於環境監測點的設置,通常限制於在自然保留區、生態保育區、國家公園之生態保護區等大範圍區域中隨機選擇位置進行環境監測作業,若未經審慎的環境評估以及地理分析時常會造成地點誤判、環境資料缺乏該區域代表性的結果。隨著科技的進步,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系統)以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系統)的發展日趨完備;上述兩系統於防止環境災害、環境復育等工作上應用屢見不鮮,以下將提出兩個實際案例以供參考。
以美國加州於西元2003九月發生的森林大火為例,該次森林大火焚毀約183公頃之林地,使得當地生態環境一度拉警報。美國有關當局有效地將地理空間資訊系統應用於森林火災的即時應變系統,利用GIS系統進行航測及衛星影像的收集達到有效控制火災持續延燒的關鍵。森林火災專家配合GIS系統以及GPS系統定位火災地區邊緣座標,此資訊送達指揮中心作為如何在短時間滅火的重要關鍵。
另外,GIS系統亦可利用於初步確定環境監測點位置,以頭前溪之砂石盜採為例,應用GIS系統分析河流上游砂石的分布情況,藉由分析結果設置監測站並利用環境監測技術,定期空拍當地環境,藉此資訊訂定採集砂石之規範,對於降低豪雨來襲之土石流情況有預防效果。
上述結合GIS系統以及GPS系統之應用,雖可用於特定區域之植被分布、生物系統、植物病蟲害、環境分析等之評估,但若能利用無線通訊裝置將即時環境監測報告傳遞至遠端監控裝置,更能於緊急情況時提供必要之應變資訊,並能有效分析了解當地環境資訊。
綜整以上所述,以下將結合圖式列舉一習知環境監測技術加以具體說明。請參與第一圖,其係顯示一習知環境監測技術之功能方塊圖。
如圖所示,一使用者10係分別手持一GIS裝置11與一GPS裝置12與一環境監測裝置13至環境監測點進行環境監測作業,在進行環境監測作業前,使用者10必需觀看GIS裝置11所提供之一電子地圖,據以決定需要進行環境監測作業之至少一環境監測點,然後利用GPS裝置12接收由一GPS衛星14所發送之一GPS信號PAS1對所選出之環境監測點加以定位,以協助使用者找到所選擇出之環境監測點。
接著,使用者必須利用環境監測裝置13對環境監測點進行一環境監測作業,最後將環境監測裝置13進行環境監測作業所得之環境監測資料藉由一環境監測訊號PAS2傳送至一遠端控制中心15中,藉以提供研究人員加以分析。
由上述習知技術中得知,過去在環境監測技術中,使用者需透過野外實查的方式隨機選定環境監測點,此種方法不僅造成時間及人力的浪費更造成環境監測效率的低落。為有效執行環境監測作業並建立完整環境監測網絡,本發明係結合GIS系統、GPS系統以及RFID裝置,藉以提供使用者有效設立環境監測點並建立一環境監測網絡,此系統提供一區域統合之即時環境分析,藉以作為緊急防災應變之用。
有鑑於習知中環境監測技術普遍存在耗損大量人力、時間等問題,且在環境監測系統設置及環境監測路徑規劃上亦缺乏全方位之區域性評估,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於環境監測技術,該技術係結合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模組以及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組藉以針對環境追蹤監測的必要性,精確地將環境監測點設置在需要進行環境監測之位置。
本發明之次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於環境監測技術,該技術可依據各種環境監測項目(如土壤酸鹼值、土壤含水量、環境溫度、環境溼度、放射線輻射量、落塵量、土壤重金屬含量、水質、空氣懸浮粒子、噪音或其他相關環境監測項目中之至少一者)而建立複數個環境監測點,並且在上述複數個環境監測點分別配合設置複數個無線射頻裝置,藉以針對各種環境監測項目建立各種相對應之區域監測網絡。藉此,可使研究人員能即時監測各環境監測點之環境變化,藉此加強過去環境監測工作中缺乏之機動性及統整性。
本發明為解決習知技術之問題所採用之技術手段係提供一種環境監測系統及方法,該系統包含一GIS模組、一GPS模組,以及至少一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裝置,並且搭配一環境監測裝置使用,藉以進行一環境監測作業。該方法係利用GIS模組,提供一區域之電子地圖,其包含此區域之水文、地質、氣候、植被以及生態系等地理資訊,以供使用者參閱,在評估上述地理資訊後,選定至少一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並依照該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之環境特性選定至少一項環境監測項目。
之後,再藉由GPS模組引導該使用者至所選定之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並將RFID裝置設置於所選定之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環境監測員於進行環境監測作業前,先規劃一環境監測網絡,該環境監測網絡係連結一區域中具有相同環境監測項目之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藉以建立該種環境監測項目之區域監測網絡。接著,環境監測員利用環境監測裝置沿著環境監測路徑進行環境監測作業,並於完成環境監測作業後將監測所得之環境監測資料傳輸至RFID裝置及一遠端控制裝置,藉以建立該區域之即時環境監測網絡。
相較於習知之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本發明係應用GIS模組提供之電子地圖來選定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再配合GPS模組將RFID裝置設置於所選定的環境監測點。透過環境監測員巡邏偵測,將環境監測資料傳送至RFID裝置及遠端控制裝置中。藉由上述方法,可大幅提升環境監測點設置之準確性也能透過該系統即時了解該環境監測網絡中之環境監測情況。顯而易見地,本發明確實提升環境監測點設置之準確性,並提供研究者具有即時性以及整合性之環境監測資料。
本發明所採用的具體實施例,將藉由以下之實施例及圖式作進一步之說明。
由於本發明所提供之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係利用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模組提供一區域之電子地圖,以選定環境監測點並建立一環境監測網絡,再藉由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組引導使用者至該環境監測點並將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裝置設置於環境監測點中;最後,環境監測人員沿環境監測網絡進行環境監測並將環境監測資料傳送至RFID裝置及遠端控制裝置,藉以進行各種環境監測項之對應區域環境監測。顯而易見地,於本發明相關之組合實施方式著實不勝枚舉,故在此不再一一贅述,僅列舉其中二個較佳實施例加以具體說明。
以下將參照各相關圖式,說明本發明二個較佳實施例。請參閱第二圖至第五圖,第二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可依據GPS信號設置RFID裝置;第三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功能方塊圖;第四圖係顯示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一電子地圖上具有一游標以供點選出環境監測點;第五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電子地圖上顯示一網絡建立視窗,以供選取一區域之至少一環境監測項目並建立一環境監測網絡。如圖所示,一種環境監測系統2係搭配一環境監測裝置3使用,藉以進行一環境監測作業,並在完成環境監測作業後,利用環境監測裝置3將監測所得之環境監測資料傳送至一遠端控制裝置4。
環境監測系統2包含一電子裝置21、一電子裝置22以及至少一RFID裝置23。電子裝置21中包含一處理單元211、一操作單元212、一顯示器213、一GIS模組214、一記憶單元215以及一傳輸單元216。其中,操作單元212、顯示器213、GIS模組214以及傳輸單元216係分別電性連通於處理單元211,記憶單元215則電性連通於GIS模組214,並且內建一電子地圖資料庫2151,藉以儲存至少一電子地圖EM,且電子地圖包含至少一區域之水文、地質、氣候、植被以及生態系等地理資訊。
電子裝置22中包含一處理單元221、一接收單元222、一顯示器223以及一GPS模組224,且接收單元222、顯示器223以及GPS模組224係分別電性連通於處理單元221,其中,GPS模組224係用以接收GPS衛星14所發送之一GPS訊號S1。RFID裝置23中包含一RFID收發模組231以及一記憶單元232。
在實現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時,必須先透過有線或無線信號連結的方式,將傳輸單元216分別電性連通於接收單元222以及RFID收發模組231。一使用者100藉由操作上述之操作單元212使顯示器213顯示一工作視窗2131,使用者100藉由操作上述之操作單元212至電子地圖資料庫2151中儲存之電子地圖EM選出至少一者,並將選出之電子地圖EM顯示於顯示器213之工作視窗2131。
此時,使用者100可依據電子地圖EM上所提供之水文、地質、氣候、植被以及生態系統等地理資訊,針對不同的環境監測項目進行是否有必要執行環境監測作業之初步評估。於完成前述之初步評估後,再根據初步評估結果,利用顯示於電子地圖EM上之游標c,選擇出至少一個需要進行該環境監測項目之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通常可為一經緯度座標)。接著,根據各環境監測點之環境特性再次評估各環境監測點所需要之環境監測項目。最後,將該區域中具有相同環境監測項目之環境監測點連接形成一總環境監測網絡W1。
請參閱第三圗以及第四圖,其係顯示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使用者100利用游標c於電子地圖EM上點選出五個環境監測點EP~EP4,並依照各環境監測點之環境特性分別選定至少一環境監測項目。接著,該點選之五個環境監測點EP~EP4所對應之地理座標會經由傳輸單元216分別傳輸至電子裝置22以及RFID裝置23。此外,傳輸單元216亦將各環境監測點選定之環境監測項目傳輸至RFID裝置23。
在電子裝置22接收到環境監測點EP~EP4之地理座標後,觸發GPS模組224接收一GPS衛星14發送之GPS信號S1,該GPS信號係為使用者100之地理位置。接著,處理單元221依據使用者100之地理位置至環境監測點EP~EP4之地理座標而計算出一建議移動路徑(圖未標示),並將建議移動路徑顯示於顯示器223,藉以引導使用者100至環境監測點之地理位置EP~EP4。使用者100於抵達環境監測點之地理位置EP~EP4後,將RFID裝置23設置於各環境監測點。
請參閱第四圖以及第五圖,在完成環境監測點EP~EP4之地理座標的選定與RFID裝置的設置之後,當一環境監測人員200欲進行環境監測作業時,必須攜帶電子裝置21、22(即設置本系統2之裝置)與環境監測裝置3。藉由顯示器213觀看電子地圖EM中五個環境監測點EP~EP4之地理座標以及上述各環境監測點之環境監測項目。
環境監測人員200藉由操作操作單元212於顯示器213中顯示網絡建立視窗2132。如第五圖所示,在本實施例中,共有土壤、水質、相對溼度與植被等四個環境監測項目,可分別將具有相同環境監測項目的環境監測點分別連結成對應於該環境監測項目之環境監測網絡。
換以言之,上述之總環境監測網絡W1可依環境監測項目而分別包含水質、土壤酸鹼值、環境溼度與落塵量等四個環境監測網絡。在第五圖中,當環境監測人員200利用操作單元212操作網絡建立視窗2132,藉由游標c選擇一環境監測項目(如水質)時,會自動在所有的環境監測點中找出具有水質環境監測項目者,在本實施例中,在環境監測點EP、EP1與EP3所設定之環境監測項目中皆包含水質,因此,處理單元211會將環境監測點EP、EP1與EP3連結成該區域之一水質環境監測網絡W2。相同地,當環境監測人員200藉由游標c選擇另一環境監測項目(如土壤酸鹼值、環境溼度或落塵量)時,也會分別對應產生一土壤酸鹼值環境監測網絡、環境溼度環境監測網絡或落塵量環境監測網絡(未標示於第五圖)。
接著,環境監測人員200利用環境監測裝置3沿著水質環境監測網絡W2進行環境監測作業。當環境監測人員200到達任一環境監測點(如環境監測點EP)時,環境監測裝置3會發送一RFID訊號S2,以啟動RFID收發模組231。此時,RFID模組231回傳一回覆訊號S3至環境監測裝置3,回覆訊號S3可傳送位於環境監測點EP之RFID裝置23中所儲存最近一次環境監測資料以及環境監測點EP之地理資訊。最後,環境監測裝置3將監測所得之環境監測資料分別藉由上述之RFID訊號S2與一環境監測訊號S4而分別傳送至RFID裝置23以及遠端控制裝置4。
在本發明中,較佳者,上述之電子裝置21、電子裝置22係可為一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一行動電話與一多媒體網路裝置(Multimedia Internet Device;MID)中之一者。此外,上述之電子裝置21與22中亦可內建至少一環境監測元件,使其本身亦可為一種環境監測裝置。遠端控制裝置4本身可為一伺服器或一筆記型電腦。上述之顯示器213可為一觸控式面板,此時,上述之操作單元212可直接設置於觸控式面板上。
與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不同的是,在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中,GIS模組247與GPS模組246可同時存在於一電子裝置24中。請參照第六圖,其係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功能方塊圖。如圖所示,電子裝置24中包含一處理單元241、一記憶單元242、一顯示器243、一操作單元244、一傳輸單元245、一GPS模組246以及一GIS模組247,且顯示器243、操作單元244、傳輸單元245、GPS模組246以及GIS模組247分別電性連通於處理單元241。
記憶單元242係電性連通於GIS模組247,並且內建一電子地圖資料庫2421,藉以存取至少一電子地圖EM,且電子地圖EM中包含至少一區域之水文、地質、氣候、植被以及生態系等地理資訊,GPS模組246係用以接收GPS衛星14所發送之一GPS訊號S1。
當上述之環境監測人員200沿著上述之水質環境監測網絡W2進行環境監測作業,並到達任一環境監測點(如環境監測點EP)時,環境監測裝置3會發送一RFID訊號S5,以啟動RFID收發模組231。此時,RFID模組231回傳一回覆訊號S6至環境監測裝置3,回覆訊號S5可傳送位於環境監測點EP之RFID裝置23中所儲存最近一次環境監測資料以及環境監測點EP之地理資訊。最後,環境監測裝置3將監測所得之環境監測資料分別藉由上述之RFID訊號S5與一環境監測訊號S7而分別傳送至RFID裝置23以及遠端控制裝置4。
由於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其餘技術皆與本發明之第一實施例相似或相同,因此以下不再予以贅述。
接者,為了更進一步推廣本發明所揭露之技術,以下將進一步將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以及第二實施例所揭露之技術彙整為一簡易流程圖,以便在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更容易記憶。請參閱第七圖,其係本發明之簡易實施步驟流程圖,同時請一併參閱第二圖。如第七圖所示,使用者100啟動電子裝置21並開啟電子地圖EM(步驟510),並藉由電子地圖EM分析該區域之地理資訊(步驟515)。
接著,使用者100可在GIS模組214或247所提供之電子地圖EM上點選複數環境監測點EP~EP4(步驟520),並分析各環境監測點之環境特性選定環境監測項目(步驟522),然後,可將環境監測點EP~EP4之地理座標及其環境監測項目傳送至GPS模組224或246以及RFID裝置23(步驟525)。之後,電子裝置22接收環境監測點EP~EP4之地理座標(步驟530)。
然後,GPS模組224或246對使用者100之地理位置加以定位,已獲得使用者目前所在之地理位置(步驟535),並結合環境監測點EP~EP4之地理座標規劃路徑引導使用者100至環境監測點EP~EP4之地理座標(步驟540)。使用者100將RFID裝置23設置於環境監測點EP~EP4之地理座標(步驟545)。環境監測人員200利用GIS模組214或247規劃總環境監測網絡W1,並依據所選擇之環境監測項目而建立對應之環境監測網路(如上述之水質環境監測網絡W2,步驟547)。
在完成環境監測網路之建立後,環境監測人員200可利用環境監測裝置3沿環境監測網絡W1進行即時環境監測作業,抑或沿著水質環境監測網絡W2進行有關水質之環境監測作業,亦可沿其他選定之環境監測項目所建立之環境監測網絡進行對應之環境監測作業(步驟550)。最後,可將進行環境監測作業所得之環境監測資料傳送至RFID裝置23以及遠端控制裝置4(步驟555)。
透過上述流程,可得到該環境監測點之環境監測資料,該環境監測資料係結合該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及地理資訊及環境監測報告。本系統結合電子裝置21、電子裝置22以及RFID裝置23,並透過環境監測人員將環境監測網絡之環境監測資料傳輸至RFID裝置23以及遠端監控裝置4。藉此提升該環境監測系統之統合性及機動性,提供即時應變之準則。
以上所述之實施例僅為舉例性,而非限制性,舉凡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當可依據本發明之上述實施例說明而作其它方面之改良及變化。然而這些依據本發明實施例所作的改良及變化,當仍屬於本發明之創作精神及界定之專利範圍內。
10...使用者
100...使用者
200...環境監測人員
11...GIS裝置
12...GPS裝置
13...環境監測裝置
14...GPS衛星
15...遠端控制中心
2,2a...環境監測系統
21...電子裝置
211...處理單元
212...操作單元
213...顯示器
2131...工作視窗
214...GIS模組
215...記憶單元
2151...電子地圖資料庫
216...傳輸單元
22...電子裝置
221...處理單元
222...接收單元
223...顯示器
224...GPS模組
23...RFID裝置
231...RFID收發模組
232...記憶單元
24...電子裝置
241...處理單元
242...記憶單元
2421...電子地圖資料庫
243...顯示器
244...操作單元
245...傳輸單元
246...GPS模組
247...GIS模組
3...環境監測裝置
4...遠端控制裝置
c...游標
EM...電子地圖
EP~EP4...環境監測點
W1...網總環境監測絡
W2...水質環境監測網絡
PAS1...GPS信號
PAS2...環境監測訊號
S1...GPS訊號
S2...RFID訊號
S3...回覆訊號
S4...環境監測訊號
S5...RFID訊號
S6...回覆訊號
S7...環境監測訊號
第一圖係顯示習知技術之功能方塊圖;
第二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可依據GPS信號設置RFID裝置;
第三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功能方塊圖;
第四圖係顯示在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一電子地圖上具有一游標以供點選出環境監測點;
第五圖係顯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中,電子地圖上顯示一網絡建立視窗,以供選取一區域之至少一環境監測項目並建立一環境監測網絡;
第六圖係顯示本發明之第二實施例之功能方塊圖;以及
第七圖係本發明之簡易實施步驟流程圖。
100...使用者
200...環境監測人員
2...環境監測系統
21...電子裝置
211...處理單元
212...操作單元
213...顯示器
2131...工作視窗
214...GIS模組
215...記憶單元
2151...電子地圖資料庫
216...傳輸單元
22...電子裝置
221...處理單元
222...接收單元
223...顯示器
224...GPS模組
23...RFID裝置
231...RFID收發模組
232...記憶單元
3...環境監測裝置
4...遠端控制裝置
EP...環境監測點
S1...GPS訊號
S2...RFID訊號
S3...回覆訊號
S4...環境監測訊號

Claims (34)

  1. 一種環境監測系統,係用以對至少一區域進行一環境監測作業,並在進行該環境監測作業時,將已監測之一環境監測資料傳送至一遠端控制裝置,該環境監測系統包含:一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模組,係提供該區域至少一電子地圖,以供選擇出至少一環境監測點,藉以提供該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組,係電性連通於GIS模組,藉以擷取該環境監測點之該地理座標;以及至少一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裝置,係電性連通於GIS模組,藉以接收該監測點之該地理座標;其中,至少一使用者係利用該GPS模組之引導而將該RFID裝置設置於該區域中之該環境監測點,在一環境監測裝置對該環境監測點進行該環境監測作業時,將已監測之該環境監測資料傳送至該遠端控制裝置。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遠端控制裝置係為一伺服器。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遠端控制裝置係為一筆記型電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更包含一記憶單元,該記憶單元係電性連通於該GIS模組,藉以存取該GIS模組所提供之該電子地圖。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記憶單元更包含一電子地圖資料庫,藉以記錄複數個上述之電子地圖。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更包含一顯示器,該顯示器係電性連通於該GIS模組,藉以顯示該電子地圖。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顯示器係為一觸控式顯示器,以供該使用者在該電子地圖上觸控選擇出該環境監測點。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更包含一操作介面,該操作介面係電性連通於該顯示器,以供該使用者依據該顯示器所顯示之電子地圖而選擇出該環境監測點。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地理座標係為一經緯度座標。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更包含一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係電性連通於該GIS模組,藉以將該地理座標與該GIS模組所提供一地理資訊結合為一環境監測點資料。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更包含一傳輸單元,該傳輸單元係電性連通於該GIS模組,藉以將該使用者所選擇之該環境監測點之該地理座標傳送至該RFID裝置。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更包含一傳輸單元,該傳輸單元係電性連通於該GPS模組,藉以接收該使用者所選擇之該環境監測點之該地理座標。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更包含一處理單元,該處理單元係電性連通於該GPS模組,藉以依據該地理座標與該GPS模組所偵測之一使用者座標,計算出一建議移動路徑。
  1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更包含一顯示器,該顯示器係電性連通於該GPS模組,藉以顯示該建議移動路徑以引導該使用者移動至該環境監測點之該地理座標。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GIS模組係內建複數個環境監測項目,以依據該環境監測點之至少一環境特性而供選擇出至少一該等環境監測項目,並將所選擇出之至少一該等環境監測項目傳送至該RFID裝置。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GIS模組係設置於一電子裝置。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係為該環境監測裝置。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係為一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一行動電話與一多媒體網路裝置(Multimedia Internet Device;MID)中之一者。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GPS模組係設置於一電子裝置。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係為該環境監測裝置。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係為一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一行動電話與一多媒體網路裝置(Multimedia Internet Device;MID)中之一者。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l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GIS模組與該該GPS模組係設置於一電子裝置。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係為該環境監測裝置。
  2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2項所述之環境監測系統,其中,該電子裝置係為一個人數位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一行動電話與一多媒體網路裝置(Multimedia Internet Device;MID)中之一者。
  25. 一種環境監測方法,係用以對至少一區域進行一環境監測作業,並在進行該環境監測作業時,將一環境監測資料傳送至一遠端控制裝置,該方法包含以下步驟:(a)提供該區域至少一電子地圖;(b)依據一使用者在該電子地圖上所選擇出至少一環境監測點,並提供該環境監測點之地理座標;(c)使一全球衛星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GPS)模組接收該監測點之該地理座標;(d)利用該GPS模組引導至少一使用者將至少一無線射頻辨識(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RFID)裝置係設置於該區域中之該環境監測點;以及(e)在該使用者進行該環境監測作業時,將該環境監測資料傳送至該遠端控制裝置。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環境監測方法,其中,在該步驟(a)中之該電子地圖係由一地理資訊系統(Geographical Information System;GIS)模組所提供。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環境監測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該環境監測點之該地理座標係藉由該使用者在一觸控式顯示器之該電子地圖上所觸控點選出。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環境監測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更包含一步驟(b1),該步驟(b1)係使該GIS模組藉由一傳輸單元將該環境監測點之該地理座標傳輸至該GPS模組與該RFID裝置中。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環境監測方法,其中,在該步驟(b)中更包含一步驟(b2),該步驟(b2)係依據該環境監測點之至少一環境特性而供選擇出至少一該等環境監測項目,並將所選擇出之至少一該等環境監測項目傳送至該RFID裝置。
  3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環境監測方法,其中,在該步驟(c)中更包含一步驟(c1),且在該步驟(c1)中,係依據該地理座標與該GPS模組所偵測之一使用者座標,計算出一建議移動路徑。
  3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0項所述之環境監測方法,其中,在該步驟(c1)中,該建議移動路徑係顯示於一顯示器。
  3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環境監測方法,其中,在該步驟(d)中,該建議移動路徑供導引該使用者移動至該環境監測點之該地理座標,藉以將該RFID裝置設置於該地理座標所在處。
  3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環境監測方法,其中,在該步驟(e)中,該RFID裝置係接收一環境監測裝置進行該環境監測作業時所得之該環境監測資料。
  3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環境監測方法,其中,在該步驟(e)中,該環境監測資料係藉由該環境監測裝置而傳送至該遠端控制裝置。
TW098102004A 2009-01-20 2009-01-20 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TWI38667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02004A TWI386678B (zh) 2009-01-20 2009-01-20 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098102004A TWI386678B (zh) 2009-01-20 2009-01-20 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8721A TW201028721A (en) 2010-08-01
TWI386678B true TWI386678B (zh) 2013-02-21

Family

ID=448537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2004A TWI386678B (zh) 2009-01-20 2009-01-20 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6678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2561B (zh) * 2014-06-12 2015-10-01 Environmental Prot Administration Executive Yuan Taiwan R O C Environmental processing and output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5183267A (zh) * 2014-06-12 2015-12-23 瑞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即时互动的现地调查移动装置及现地调查方法
CN105303011A (zh) * 2014-06-12 2016-02-03 瑞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场址评估的图资处理与输出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其方法
TWI587255B (zh) * 2014-06-12 2017-06-11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Executive Yuan Taiwan (R O C ) Immediate interactive survey of mobile devices and local survey methods
CN109471205A (zh) * 2018-10-18 2019-03-1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网格化气象数据在电网运行中的监测预警方法
TWI804060B (zh) * 2021-11-19 2023-06-01 國立成功大學 植物病蟲害監控方法及植物病蟲害監控系統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67695A (zh) * 2010-12-23 2012-07-11 北京时代凌宇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物联网标签巡检方法、设备及系统
TWI456419B (zh) * 2012-12-07 2014-10-11 Inst Information Industry 感測系統、感測方法與其記錄媒體
CN104459617B (zh) * 2014-12-22 2017-08-04 上海斐讯数据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定位的方法
CN105784923B (zh) * 2014-12-24 2017-12-01 台北科技大学 使用移动侦测装置以产生浓度分布的系统及其方法
CN109541728B (zh) * 2018-10-18 2020-12-01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一种电网工程项目气象预警方法
CN109541725B (zh) * 2018-10-18 2019-11-1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gis的电网工程气象监测预警方法
TWI790644B (zh) * 2021-06-11 2023-01-21 吳逸凡 遠距式人員移動足跡追蹤監視系統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5406U (en) * 2004-03-10 2005-01-11 Major Technologies Co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mobile monitoring system
TW200741595A (en) * 2007-04-24 2007-11-01 Univ Chang Gung Personal safety ca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US20080122641A1 (en) * 2006-11-29 2008-05-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hazardous materials in a processing or other environment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M255406U (en) * 2004-03-10 2005-01-11 Major Technologies Co Environmental radiation mobile monitoring system
US20080122641A1 (en) * 2006-11-29 2008-05-29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monitoring hazardous materials in a processing or other environment
TW200741595A (en) * 2007-04-24 2007-11-01 Univ Chang Gung Personal safety care monitoring system and method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502561B (zh) * 2014-06-12 2015-10-01 Environmental Prot Administration Executive Yuan Taiwan R O C Environmental processing and output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05183267A (zh) * 2014-06-12 2015-12-23 瑞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可即时互动的现地调查移动装置及现地调查方法
CN105303011A (zh) * 2014-06-12 2016-02-03 瑞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环境场址评估的图资处理与输出系统、计算机程序产品及其方法
TWI587255B (zh) * 2014-06-12 2017-06-11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Administration Executive Yuan Taiwan (R O C ) Immediate interactive survey of mobile devices and local survey methods
CN109471205A (zh) * 2018-10-18 2019-03-15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网格化气象数据在电网运行中的监测预警方法
CN109471205B (zh) * 2018-10-18 2022-01-04 国网山东省电力公司应急管理中心 一种基于网格化气象数据在电网运行中的监测预警方法
TWI804060B (zh) * 2021-11-19 2023-06-01 國立成功大學 植物病蟲害監控方法及植物病蟲害監控系統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8721A (en) 2010-08-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386678B (zh) 環境監測系統及其方法
US10444108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likelihood-based detection of gas leaks using mobile survey equipment
US8566737B2 (en) Virtual white lines (VWL) application for indicating an area of planned excavation
Kamat et al. Evaluation of augmented reality for rapid assessment of earthquake-induced building damage
Bell et al. Evaluation of next generation emission measurement technologies under repeatable test protocols
US8818721B2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changing data
KR20170022607A (ko) 재난 안전 통합관리 시스템에 의한 관심지역 분석방법
KR101724260B1 (ko) 재난안전 통합 상황관리를 위한 위치기반 실시간 시나리오 설정방법
CN110913002A (zh) 一种燃气泄漏检测数据同步采集方法、系统、北斗芯片模组、终端及存储介质
Song et al. A cost effective material tracking and locating solution for material laydown yard
Zhang et al. Methods for assessing asbestos-containing roofing slate distribution in an area with poor dwelling conditions
TWI501198B (zh) Slope safety analysis system and its method for applying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TWI502561B (zh) Environmental processing and output system,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and methods thereof
Shirowzhan et al. Implication of a construction labour tracking system for measuring labour productivity
WO2023150779A1 (en) Architectural drawing based exchange of geospatial related digital content
CN105893550A (zh) 一种基于矿产卫星图片的疑似违法图斑巡查方法、设备及系统
Zhang et al. Underground mining intelligent response and rescue systems
KR101454191B1 (ko) 위치기반서비스를 이용한 하상변화 모니터링 시스템 및 그 방법
TW201227626A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automatically detecting floor tiles which are not compactly or evenly placed on ground
Rinaldi A GIS-based system for electromagnetic risk management in urban areas
Abdalla Status of Spatial Analysis for Urban Emergency Management
Arias-Gomez et al. GIS, Positioning, and Imagery Tools: Case Analysis in Tracking COVID-19
Shibayama et al. A Study on the Disaster Information Collection Support System, Incorporat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Rasher et al. Autonomous Navigation and Positioning for Inventorying Natural Resources
Leterme et al. Development of an integrated methodology for the assessment of groundwater contamination by pesticides at the catchment sca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