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4783B - 用以傳送下行控制資訊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以傳送下行控制資訊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4783B
TWI384783B TW098103264A TW98103264A TWI384783B TW I384783 B TWI384783 B TW I384783B TW 098103264 A TW098103264 A TW 098103264A TW 98103264 A TW98103264 A TW 98103264A TW I384783 B TWI384783 B TW I384783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codes
transmitted
downlink control
control inform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810326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43775A (en
Inventor
So Yeon Kim
Jae Hoon Chung
Ji Ae Seok
Moon Il Lee
Hyun Soo Ko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Family has litigation
First worldwide family litigation filed litigation Critical https://patents.darts-ip.com/?family=41337679&utm_source=google_patent&utm_medium=platform_link&utm_campaign=public_patent_search&patent=TWI384783(B) "Global patent litigation dataset” by Darts-ip is licensed under a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 4.0 International Licens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TW2009437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437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4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4783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overed by a single one of groups H04B3/00 - H04B13/00; Details of transmission systems not characterised by the medium used for transmission
    • H04B1/69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 H04B1/707Spread spectrum techniques using direct sequence modulation
    • H04B1/7097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 H04B1/711Interference-related aspects the interference being multi-path interference
    • H04B1/7115Constructive combining of multi-path signals, i.e. RAKE receiv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2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 H04L1/000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transmission rate by switching between different modulation sche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Radio Transmission System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Detection And Prevention Of Errors In Transmission (AREA)
  • Transmitters (AREA)

Description

用以傳送下行控制資訊之方法
本發明相關於多天線通信系統,尤其是一種用以有效地傳輸包括代碼交換資訊和代碼啟用/停用資訊的控制資訊的方法。
通信系統所使用的錯誤控制演算可大致可分為一自動重複請求(ARQ)方案和一向前糾錯(FEC)方案。該ARQ方案包括「停等ARQ」、「返回N」、「選擇性重複ARQ」、等等。停等ARQ指的是一種確認是否一傳輸訊框已被準確地收到而後才傳輸一下一訊框。「返回N ARQ」指的是一種方案,用以傳輸N次連續的資料訊框,而如果傳輸不成功,所有後面跟著一「錯誤產生訊框」的資料訊框將被重傳。「選擇性重複ARQ」指的是一種方案,只選擇性重傳「錯誤產生訊框」。
同時,混合自動重複請求(HARQ)是指一種錯誤控制方案,其結合重傳和糾錯,可在資料重新傳輸期間最大限度地提高對接收到的資料進行糾錯編碼的能力。根據在重傳期間的傳輸特性,HARQ可分為追蹤結合(CC)HARQ和增量冗餘(IR)HARQ。CC HARQ,使用在重傳期間被用於主要傳輸的資料,藉由在接收端提升信號的信噪比(SNR),獲得增益。IR HARQ,藉由在重傳期間結合冗餘位元,在接收端獲得一編碼增益,以改善性能。
圖1是一示意圖,其解釋在HARQ中的「停等ARQ」方案的概念。
在一停等ARQ協定中,在傳輸一處理區塊之後,從一接收端藉由個別接收一確認(ACK)/負面確認(NACK)信號,以決定是否重傳資料。雖然停等ARQ方案是最簡單和最有效的傳輸方法,鏈結傳輸效率降低了一往返時間(RTT),直到一傳輸端從該接收端接收到ACK/NACK信號。
圖2之示意圖繪示一N通道停等HARQ協定方案。
在一傳輸鏈結未被使用時,N通道停等HARQ協定方案執行n個獨立停等HARQ作業一段時間,直到傳輸和接收一個ACK/NACK信號,以克服圖1所述之缺點。N通道停等HARQ協定方案可減少處理延遲。
然而,在空間上使用基地台和行動終端之二或二以上的傳輸/接收天線來同時傳輸多資料流時,一多輸入多輸出(MIMO)方案增加了系統容量。MIMO方案能夠使用多傳輸天線獲得一傳輸分集增益或一波束形成增益。
藉由多傳輸天線之可靠資料傳輸,一傳輸分集方案在快速時變通道環境傳輸同樣的資料,並有一種優點,那就是甚至不用從一接收者取得通道相關回饋資訊。藉由使用多傳輸天線來加乘權值,使用一波束成形方案增加一信號干擾雜訊比(SINR)。一般來說,因為頻分雙工(FDD)系統具有獨立的上鏈及下鏈通道,需要高可靠性通道資訊以得到一適當的波束成形增益,及因此使用從接收器接收到的更多的回饋資訊。
本文將簡介用於一單一使用者和多個使用者之一空間多工方案。
圖3之示意圖繪示在一MIMO通信系統中使用空間多工和空間分區多重存取方案的概念。
一單一使用者的空間多工被稱為SM或單一用戶(SU)-MIMO,及為一使用者使用多天線傳輸資料,如圖3左側所示。因此,一MIMO通道的容量與天線數目成比例增加。同時,多使用者的空間多工被稱為空間分割多重存取(SDMA)或多使用者(MU)-MIMO,以及藉由複數使用者天線傳送和接收資料,如圖3右側所示。
一MIMO方案包括:一單一代碼(SCW)方法,其使用一通道編碼區塊,來同時傳送N資料流;和一多代碼(MCW)方法,其使用M(其中M等於或小於N)通道編碼區塊,來傳送N資料流。每個通道編碼區塊產生獨立的代碼,及每個代碼被設計為能夠獨立檢測錯誤。
另一方面,上述代碼是經由一個或多層進行傳輸的,及經由代碼傳輸的資訊可被交換以進行傳輸。在可同時傳輸多個代碼的一無線通信系統中,可停用特定一代碼。
因此,鑑於上述問題因而產生了本發明,它的目標是在一多天線通信系統中提供一種有效地傳輸下鏈控制資訊的方法,該控制資訊包括交換資訊和代碼啟用/停用資訊。
本發明的目的可藉由一種在一多天線系統中傳輸控制資訊的方法來達成,其最多可同時傳送二代碼。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傳輸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資訊區塊之調變和編碼方案(MCS)資訊、一新的資料指標(NDI)、和一個冗餘版本(RV);和傳輸額外控制資訊,其包括一交換指標和啟用/停用資訊之至少一者,該交換指標指示是否在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該資訊區塊間發生交換,以及該啟用/停用資訊指示是否有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任何一者被停用,其中當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任一者是停用時,則保留該交換指標。
本發明的另一態樣是一種在一多天線系統中傳輸控制資訊的方法,其最多可同時傳送二代碼。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接收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資訊區塊之調變和編碼方案(MCS)資訊、一新的資料指標(NDI)、和一個冗餘版本(RV);和接收額外控制資訊,其包括一交換指標和啟用/停用資訊之至少一者,該交換指標指示是否在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該資訊區塊間發生交換,以及該啟用/停用資訊指示是否有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任何一者被停用,其中當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任一者是停用時,則保留該交換指標。
該額外控制資訊指示四狀態,包括:一第一狀態,其中該資訊區塊不經交換而藉由該二代碼傳輸;一第二狀態,其中該資訊區塊經交換而藉由該二代碼傳輸;及第三和第四狀態,其中當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傳輸之任一者是停用時,則藉由該二代碼傳輸的該資訊區塊之一者是藉由一啟用代碼傳輸。
當該二代碼皆被啟用時,該交換指標係在下行控制資訊中作為1位元的外顯資訊來傳輸,及該啟用/停用資訊係藉由下列之一或多組合,隱含地傳輸給一接收端:該NDI、該RV、和該MCS資訊。
優點
在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的多天線通信系統中,可以有效地傳輸包含代碼交換資訊和代碼啟用/停用資訊之下鏈控制資訊。
下文中將參照附圖,詳述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下文所述之實施方式將參照附圖進行說明,其目的僅在於說明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而非根據本發明所能實施之唯一實施例。
下文的實施方式包括具體的細節,以提供對本發明一個透徹的了解。然而,明顯地,熟知本項技藝者將能實施本發明而無需這樣的細節。在某些情況下,已知的結構和/或設備將被省略或以方塊形式呈現,而把重點放在重要的特徵結構和/或設備,以免混淆本發明的概念。在所有圖式中,相同的元件符號代表相同或相似部分。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以在一多天線通信系統中有效地傳輸下鏈控制資訊的方法,其中該下鏈控制資訊包括代碼交換資訊和啟用/停用資訊。為此,將闡述在一多天線系統中一代碼傳輸之關係,以及闡述下鏈傳輸中通常需要的控制資訊。其次,將闡述一種用以有效地傳輸交換資訊和代碼啟用/停用資訊之方法。
圖4之視圖說明一種使用多個代碼之一MIMO系統的一傳輸側之架構。
具體來說,當藉由編碼產生M代碼(例如,如圖4所示之渦輪編碼)和調變(例如,正交振幅調變(QAM),如圖4所示)時,產生M資料。每個代碼有一獨立的HARQ處理方塊。根據一多天線方案在一MIMO端同時編碼M調變資料符號,並藉由各自的實體天線傳輸。藉由回饋一多天線通道狀態的通道品質資訊,一接收端可控制一空間多工率、一代碼率和一調變方案。
對於圖4所示之MIMO傳輸,需要:調變和編碼方案(MCS)資訊,以供傳輸端使用;一新的資料指標(NDI),其指示是否傳輸的資料是新的資料或重傳的資料;冗餘版本(右)資訊,其指示在重傳時已重傳子封包;等等。
與此同時,在代碼和實體天線間的映射關係可以是任意形式。
圖5之示圖說明代碼和實體天線間的映射關係。
具體來說,圖5根據在3GPP的TS 36.211中之一下鏈,繪示「代碼對層映射」。當一空間多工率為1,一代碼映射到一層,而在一層中產生的資料是藉由一預編碼方案進行編碼,以藉由四個天線傳輸。當一個空間多工率為2,二代碼映射到二層,然後藉由一預編碼器映射到四個天線。對於空間多工率為3,二代碼之一者藉由一串列至並列(S/P)轉換器映射到二層。結果,共有二代碼映射到三層,然後藉由一預編碼器映射到四個天線。如果一空間多工率為4,二代碼之每一者藉由一S/P轉換器映射到二層。因此,共有4層藉由一預編碼器映射到四個天線。
意即,有四個傳輸天線的基地台可以最多只能有四層和四個獨立代碼。然而,圖5說明一種被配置為最多擁只有二代碼之系統。因此,假設在圖5所示之系統中,每個代碼具有一個獨立的HARQ處理,則最多可傳輸二個獨立的HARQ處理。
然而,預編碼器通常使用一空間多工率v,用一傳輸天線數量Mt的一矩陣來表示,及根據情況調適地使用一預編碼矩陣,其採用一組由一傳輸器和一接收器預定的一矩陣。一組這樣的預編碼矩陣被稱為一「代碼」。下面的表1及表2說明了在3GPP TS 36.211之下鏈中使用的一代碼之一示例。
具體地說,表1說明在一個二天線系統(2-Tx系統)中使用的一代碼,和表2說明在一個四天線系統(4-Tx系統)中使用的一代碼。
同時,在停等HARQ方案中,藉由一錯誤檢測碼,如循環冗餘校驗(CRC),一資料接收端確認是否資料已成功接收。為方便描述,其中可偵測到一錯誤的一資料單位將被稱為「HARQ處理區塊」。用來區別可在系統的一預定間隔內(也就是說,在一RTT內)傳輸之HARQ處理區塊之一標識符被稱為HARQ處理數。
當檢測資料未發現錯誤,則一接收端發送一ACK信號,以及在檢測發現一錯誤時,則接收端發送一NACK信號。接收到該ACK信號之資料傳輸端傳輸下一資料。接收到該NACK信號之資料傳輸端重傳其中發生錯誤之相應資料。依據一HARQ類型,重傳的資料可能會改變其中的一格式。
如果傳輸帶寬是寬的或使用多天線傳輸資料,則可同時傳輸多個HARQ處理區塊。
圖6之示意圖解釋一多HARQ方案,其中同時傳輸m個HARQ處理區塊,及接收每一HARQ處理區塊之一ACK/NACK信號。
如圖6所示,在一給定的傳輸單元內,一傳輸端可以同時傳輸m個HARQ處理區塊。已接收資料的一接收端可傳輸m個HARQ處理區塊之m個ACK/NACK信號給傳輸端。藉由結合如圖6所示之多停等HARQ方案,與如圖2所示之N通道停等HARQ方案,可應用高效率資料傳輸。
也就是說,在一RTT中可操作HARQ處理區塊之一最大數量n且同時傳輸m個HARQ處理區塊之一系統中可能產生之HARQ處理數量的組合數可計算如下。
[方程式1]
mn p m + mn p ( m -1 ) + mn P ( m -2) +…+ mn P 2 + mn P 1 結合
用以表示所有HARQ處理數之結合的控制信號之位元的數x可計算如下。
[方程式2]
此外,若同時被傳輸HARQ處理區塊的數(即,同時被使用層的數)已藉由任何信號所指示,則用以表示HARQ處理數之結合的控制信號之位元的數x可計算如下。
[方程式3]
作為一種用以降低此類控制資訊之維持損耗,在一個單入多出(SIMO)中用來區分HARQ處理ID之N位元也可用於MIMO技術。
圖7之示意圖解釋一種設置同時傳輸的HARQ處理方塊以分擔HARQ處理數之方法。
具體來說,在圖7中,因為只可同時使用兩層,在一RTT期間最多可操作8個HARQ處理區塊,而在一RTT期間最多可傳輸16個HARQ處理區塊。在圖7中,因為同時傳輸傳HARQ處理區塊佔用了HARQ處理數0到7,HARQ處理數可以只用3位元控制資訊來表示。
圖4繪示關於MIMO的傳輸,和圖5繪示HARQ處理數信號,下列控制資訊已在3GPP LTE系統中討論。
然而,上述控制資訊的形式可能有以下問題。
舉例來說,假定最多兩個代碼可被傳輸,而一多天線系統具有四個傳輸天線。如果一空間多工率為4,一第一代碼CW1可藉由第一和第二層來傳輸,而第二代碼CW2可經由第三和第四層來傳輸。在這種情況下,可在一代碼的單元中偵測出一錯誤。在一重傳時點中,如果只在該第一代碼CW1和因為通道環境振動而必須以一空間多工率2來傳輸的代碼中偵測出一錯誤,則錯誤產生代碼CW1不能使用一HARQ方案,例如,追蹤結合。
此外,如果完成第二代碼CW2的傳輸從而清空代碼CW2的一緩衝,則即使空間多工率為4也很難妥善處理只有代碼CW1被傳輸的情況。
此外,當一HARQ處理數共用以一MIMO模式同時傳輸之多個HARQ處理方塊時,如果資料映射到層的位置在重傳或傳輸一資料單元時因為天線選擇或排序調整而發生變化,則不可能只藉由HARQ處理數來確認HARQ處理區塊。
為了解決上述缺點,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提出了一種將空資料傳輸到一特定代碼的方法。
圖8A及8B繪示依據本發明之一示例性實施例,經由一特定代碼傳輸空資料之概念。
具體來說,圖8A及8B說明,當一代碼的一緩衝是空的,或在如圖5所示之層映射關係中,一通道的空間多工率在資料以一空間多工率為2或更多來傳輸的情況下減少時,藉由一代碼傳輸空資料的的概念。在圖8A中,空資料藉由一代碼CW1傳輸,和在圖8B中,空資料藉由一代碼CW2傳輸。
上述方法似乎是採用了多天線方案,如同二代碼都被使用,但實際上因為空資料,一空間多工率可被設定為較小的數值。藉由一特定代碼傳輸的空資料可能被表示為停用一相應代碼。停用一特定代碼包括停用一代碼本身(當傳輸空資料時)和停用藉由每個代碼傳輸的資訊。例如,圖8A及8B顯示停用的代碼CW1本身,或者顯示一種包括下述情況的概念:映射到代碼CW1或CW2的一第一或第二傳輸區塊的大小為0。
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建議代碼CW1和CW2之可互換的傳輸位置。
圖9之示意圖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藉由交換代碼進行傳輸之概念。
圖9中繪示在如圖5所示之層映射關係中傳輸二或更多代碼時,代碼CW1和CW2之傳輸位置的交換。在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中,交換假設的概念包括:映射到代碼的資訊的位置是交換傳輸的;以及二代碼本身之傳輸位置改變的情況。例如,依據本發明,當傳輸區塊映射到個別的代碼,映射到代碼之傳輸區塊的位置的改變以及代碼本身的傳輸位置的改變係包含在交換的概念中。
因此,如圖7所示之HARQ處理區塊的指數被建議做如下改動。
圖10之示意圖解釋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在同時傳輸的HARQ處理區塊中進行區分,並允許交換同時傳輸的HARQ處理區塊和傳輸空資料的的概念。
也就是說,同時傳輸的處理方塊係藉由'a'及'b'來區別,甚至在重傳時,HARQ處理方塊係藉由'a'及'b'來區別。
當映射每個傳處理方塊至一層時,最好能夠交換'a'及'b'的層映射。
為此,建議向接收端傳輸額外的控制資訊以區分以下6種狀態。
在表4中,'交換'是指改變代碼的傳輸位置或互換映射到個別代碼的資訊,以及'空值Tx'傳輸空資料到一代碼CWA或CWB或停用映射到每個代碼之傳輸區塊。
當出現在一控制資訊的欄位時,這種資訊可能是外顯或隱含表示的。例如,可外顯地增加用以表示表4和表3的情況的控制資訊欄位。當考慮所有可能的情況,需要3位元控制資訊來表示六種情況。
但是,由於用以表示6種情況的3位元控制資訊是可以表示8種情況的位元數,所以3位元控制資訊可解讀為包括6種情況中的一些維持消耗。因此,建議將表4的6種情況減少到下表5的4種情況,從而減少維持消耗和維持相同的性能。
具體來說,在表5中,當停用代碼CWA或CWB時,藉由保留使用交換功能,從表4的狀況中省略兩種狀況。亦即,如果任何一代被停用,因為交換代碼的傳輸位置不如傳輸兩個代碼,這示例性實施例建議當任一代碼被停用時,保留一交換功能。
如前所述,表5的四種情況可以藉由外顯信號來傳輸,或可以隱含地藉由其他控制資訊來傳輸。
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建議使用2位元重傳序列號(RSN)欄位來指示有無交換。例如,可能設置一RSN欄位為0以指示沒有使用交換,以及可能設置一RSN欄位為1至3以指示有進行交換。另外,可以設置1位元的新資料指標(NDI)和2位元RSN資訊如下,以指示有無交換。
如果一冗餘狀態存在於任何控制資訊欄位,則可增加必要的資訊。
例如,如果一冗餘狀態存在於一預編碼資訊欄位(如上表1所示),則可增加指示一代碼CWA/CWB的交換之狀態(這是必要的資訊)至一空白狀態。
表7的上方顯示表1,表7的下方顯示增加了一預編碼矩陣,其指示對表1之空白狀態之代碼交換。
如果有更多的冗餘狀態存在,則可增加其他必要的資訊。
在本發明的另一示例性實施例中,可修改表1所示之代碼表,以指示一特定代碼已被停用。
在表8中,表1所示之欄位'層數'和預編碼資訊欄位係顯示在相同欄,指數0到5指示排序1的資訊,和其他指數指示排序2的資訊。特別是,指數9至11指示「空值Tx A」,其代表一代碼A傳輸空資料,以及指數12至14指示「空值Tx B」,其代表一代碼B傳輸空資料。
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提出一種方法,包括以1位元外顯資訊指示是否在下鏈控制資訊中發生交換;及藉由另一控制資訊(如表8所示),隱含地指示停用一特定代碼。
下面的表9之示例使用一位元外顯資訊以指示是否發生交換,和使用如表8所示之預編碼資訊指示啟用/停用一編碼的資訊。
在表9中,狀態'1'或'2'指示一種依據一外顯交換旗標之狀態。在表8中,指數6至14係用於「層2」,及因此依據是否有交換發生來指示不同狀態。特別是,指數9至14代表一特定代碼已被停用。
如上所述,使用控制資訊欄位,同一狀態可能有不同含義。
另一個例子是,如果表3的第一和第二傳輸區塊有一個含義,其指示一資料大小為0,則下表10的狀態資訊可被表示為如表9之示例所示。亦即,一外顯交換旗標是用來說明是否發生交換,而另一控制資訊(即,例如,NDI、冗餘版本(RV),與MCS資訊之一或多的組合)則用來指示空值Tx。
同時,可使用各種方法表示一第一傳輸區塊和一第二傳輸區塊之傳輸格式有一資料大小為0。其中之一表示一種指示在一傳輸格式欄位中的一資料大小為0的狀態。另外,當一個資料大小為0時,可不表示欄位。如果已指定一含義指示一第一傳輸區塊映射到一代碼CW1和一第二傳輸區塊映射到一代碼CW2,則可清除第一傳輸區塊的傳輸格式欄位以停用代碼CW1,及可清除第二傳輸區塊的傳輸格式欄位以停用代碼CW2。
但是,如果已指定一含意指示一資料單位被傳輸至該第一傳輸區塊,則當一資料單位已傳輸,不論是代碼CW1或CW2,可藉由第一傳輸區塊的傳輸格式欄位,來設置資料大小以供傳輸,。在這種情況下,假定代碼CW1和CW2是藉由任何狀態資訊來外顯地或隱含地區別。
一種指示一資料大小為0的狀態可被加到第一和第二傳輸區塊的傳輸格式欄位中。根據示例性實施例,當使用外顯交換資訊時,可代表四個必要狀態。
本發明之示例性實施例的實施方式已載明以供熟知該項技藝者實施本發明。雖然本文已參照示例性實施例說明本發明,熟知該項技藝者將明白能在不背離后文申請專利範圍所載之本發明精神和範疇的情況下對本發明進行修改和變化。因此,發明不應局限於上述實施例,而應給予與本文所載根本和新穎特徵一致之最廣範圍。
產業利用性
依據本發明示例性實施例之傳輸控制資訊的方法不只適用上述3GPP LTE系統亦適用於任何多天線系統,其可以同時傳輸最多2代碼,並要求交換和停用一特定代碼。
為提供對本發明之進一步解說,伴隨文字敘述使用后附之圖式說明本發明實施例,以解釋本發明之原理。
圖式:
圖1是一示意圖,其解釋在HARQ中的「停等ARQ」方案的概念;
圖2之示意圖繪示一N通道停等HARQ協定方案;
圖3之示意圖繪示在一MIMO通信系統中使用空間多工和空間分區多重存取方案的概念;
圖4之視圖說明一種使用多個代碼之一MIMO系統的一傳輸側之架構。
圖5之示圖說明代碼和實體天線間的映射關係;
圖6之示意圖解釋一多HARQ方案,其中同時傳輸m個HARQ處理區塊,及接收每一HARQ處理區塊之一ACK/NACK信號;
圖7之示意圖解釋一種設置同時傳輸的HARQ處理方塊以分擔HARQ處理次數之方法;
圖8A及8B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經由一特定代碼傳輸空資料之概念;
圖9之示意圖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藉由交換代碼進行傳輸之概念;和
圖10之示意圖解釋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例,在同時傳輸的HARQ處理區塊中進行區分,並允許交換同時傳輸的HARQ處理區塊和傳輸空資料的的概念。

Claims (6)

  1. 一種用以在一多天線系統中傳輸下行控制資訊的方法,該多天線系統最多可同時傳送二個代碼(codewords),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傳輸該下行控制資訊,該下行控制資訊包括該等二個代碼用於一第一資訊區塊之第一調變和編碼方案(MCS)資訊、一第一新的資料指標(NDI)、和一個第一冗餘版本(RV),及用於一第二資訊區塊之第二MCS資訊、一第二NDI、和一個第二RV,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係透過該等二個代碼傳輸;和傳輸額外下行控制資訊,該額外下行控制資訊包括至少一交換指標或啟用/停用資訊,該交換指標指示是否在透過該等二個代碼傳輸的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間發生交換,以及該啟用/停用資訊指示透過該等二個代碼之傳輸的任何一者是否被停用,其中當透過該等二個代碼之該等傳輸的任一者是停用時,則保留該交換指標。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額外下行控制資訊指示四狀態,該四狀態包括:一第一狀態,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不經交換而透過該等二個代碼傳輸;一第二狀態,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經交換而透過 該等二個代碼傳輸;及第三和第四狀態,其中當透過該等二個代碼之該等傳輸的任一者是停用時,則透過該等二個代碼傳輸的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之一者是透過一啟用代碼傳輸。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交換指標係在該下行控制資訊中作為1位元的外顯資訊來傳輸,及其中該啟用/停用資訊係藉由下列之一或多組合,隱含地傳輸給一接收端:該第一或第二NDI、該第一或第二RV、和該第一或第二MCS資訊。
  4. 一種用以在一多天線系統中接收下行控制資訊的方法,該多天線系統最多可同時接收二個代碼(codewords),該方法包括下列步驟:接收該下行控制資訊,該下行控制資訊包括用於一第一資訊區塊之第一調變和編碼方案(MCS)資訊、一第一新的資料指標(NDI)、和一個第一冗餘版本(RV),及用於一第二資訊區塊之第二MCS資訊、一第二NDI、及一第二RV,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係透過該等二個代碼傳輸;和接收額外下行控制資訊,該額外下行控制資訊包括至少一交換指標或啟用/停用資訊,該交換指標指示是否在透過該等二個代碼傳輸的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間發生交換,以及該啟用/停用資訊指示透過該等二個代碼之傳輸的任 何一者是否被停用,其中當透過該等二個代碼之該等傳輸的任一者是停用時,則保留該交換指標。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額外下行控制資訊指示四狀態,該四狀態包括:一第一狀態,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不經交換而透過該等二個代碼傳輸;一第二狀態,其中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經交換而透過該等二個代碼傳輸;及第三和第四狀態,其中當透過該等二個代碼之該等傳輸的任一者是停用時,則透過該等二個代碼傳輸的該第一及第二資訊區塊之一者是透過一啟用代碼傳輸。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方法,其中該交換指標係在該下行控制資訊中作為1位元的外顯資訊來接收,及其中該啟用/停用資訊係藉由下列之一或多組合,隱含地被一接收端取得:該第一或第二NDI、該第一或第二RV、和該第一或第二MCS資訊。
TW098103264A 2008-01-30 2009-02-02 用以傳送下行控制資訊之方法 TWI384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488908P 2008-01-30 2008-01-30
KR1020080090733A KR100908064B1 (ko) 2008-01-30 2008-09-16 하향링크 제어 정보 전달 방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43775A TW200943775A (en) 2009-10-16
TWI384783B true TWI384783B (zh) 2013-02-01

Family

ID=413376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8103264A TWI384783B (zh) 2008-01-30 2009-02-02 用以傳送下行控制資訊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JP (1) JP5337167B2 (zh)
KR (1) KR100908064B1 (zh)
CN (1) CN101933250B (zh)
ES (1) ES2706294T3 (zh)
TW (1) TWI38478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91452B2 (en) 2010-10-12 2014-11-18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EP2869490B1 (en) * 2012-08-02 2022-01-19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Data retransmission method, device and system
US9590704B2 (en) 2012-09-21 2017-03-07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WO2015089766A1 (zh) * 2013-12-18 2015-06-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发送和接收方法、发送方设备以及接收方设备
CN104780620A (zh) * 2014-01-10 2015-07-15 夏普株式会社 用户设备间通信的控制信令发送和接收方法以及设备
US10893509B2 (en) * 2015-02-11 2021-01-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ple tri-state HARQ processes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7321A1 (en) * 2002-04-09 2004-03-11 Nec Corporation Signalling scheme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US20040062221A1 (en) * 2002-09-30 2004-04-01 Nandu Gopalakrishnan Signaling and control mechanisms in MIMO harq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5099124A1 (en) * 2004-04-07 2005-10-20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signal in mimo system
WO2005099123A1 (en) * 2004-04-07 2005-10-20 Lg Electronics Inc. Transmission method of downlink control signal for mimo system
CN101091373B (zh) * 2004-12-28 2012-05-30 富士通株式会社 重发控制装置和方法
JP4373426B2 (ja) * 2006-01-18 2009-11-25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送信装置及び送信方法
CN101351980A (zh) * 2006-01-31 2009-01-21 三菱电机株式会社 无线发送装置、无线接收装置以及无线通信系统
KR101240374B1 (ko) * 2006-02-03 2013-03-07 인터디지탈 테크날러지 코포레이션 전송 시간 간격마다 다중 하이브리드 자동 재송 요구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시스템
EP2157708A4 (en) * 2007-05-21 2013-10-23 Fujitsu Ltd DATA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THIS USING TH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40047321A1 (en) * 2002-04-09 2004-03-11 Nec Corporation Signalling scheme for high speed downlink packet access
US20040062221A1 (en) * 2002-09-30 2004-04-01 Nandu Gopalakrishnan Signaling and control mechanisms in MIMO harq schemes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s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3GPP TS36.211 V8.1.0(2007-11) 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 Project Technical Specification Group Radio Access Network Evolved 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 (E-UTRA) 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Release 8) 2007/12/20 http://www.3gpp.org/ftp/Specs/html-info/36211.htm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1510556A (ja) 2011-03-31
CN101933250A (zh) 2010-12-29
CN101933250B (zh) 2012-12-19
TW200943775A (en) 2009-10-16
ES2706294T3 (es) 2019-03-28
KR100908064B1 (ko) 2009-07-15
JP5337167B2 (ja) 2013-1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835337B2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P2255465B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 downlink signal
KR101430470B1 (ko) Harq 방식을 이용하는 다중 안테나 시스템에서 신호재전송 방법
US9906330B2 (en) Asynchronous hybrid ARQ process indication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622261B2 (en) Method for selecting PMI for non-adaptive HARQ operation in a MIMO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TWI384783B (zh) 用以傳送下行控制資訊之方法
CN101594219A (zh) 用于多输入多输出系统的混合自动重传请求方法及系统
CN101095302A (zh) 在无线通信多天线系统中选择重发格式的方法
CN101399639A (zh) Mimo空间复用系统中harq的方法和装置
KR20090034206A (ko) 프로세스 블록 인덱스 조합 구성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시그널링 방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