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4139B - 滑動裝置 - Google Patents

滑動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4139B
TWI384139B TW99133132A TW99133132A TWI384139B TW I384139 B TWI384139 B TW I384139B TW 99133132 A TW99133132 A TW 99133132A TW 99133132 A TW99133132 A TW 99133132A TW I384139 B TWI384139 B TW I384139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vex portion
bump
inclination angle
sliding device
incline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91331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213678A (en
Inventor
Yu Chi Cho
Original Assignee
Inventec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ventec Corp filed Critical Inventec Corp
Priority to TW991331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4139B/zh
Publication of TW201213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213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413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4139B/zh

Link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Description

滑動裝置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滑動裝置,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具有抵接結構之滑動裝置。
近年來,由於科技日益發達,各種便於攜帶的電子裝置也隨之出現。舉凡筆記型電腦、行動電話、或是具有拍照及錄影功能之攝影機或相機等,皆可便於使用者隨身攜帶並可隨時開啟電源,以讓使用者能在任何地點使用電子裝置。可攜電子裝置之結構,一般可分為一體式或蓋式兩種。蓋式可攜電子裝置可再依照開闔動作之不同,而細分為掀蓋式或滑蓋式兩種。
請參見第1A和1B圖,其分別繪示傳統上一種滑蓋式行動電話的示意圖。滑蓋式行動電話之結構可分為一本體110以及一蓋體120。當滑蓋式行動電話未進行使用時,蓋體120係覆蓋本體110的全部或一部分,即蓋體120與本體110係位於一閉合位置,如第1A圖所示。當使用者使用滑蓋式行動電話時,可將蓋體120相對於本體110滑動至開啟位置,使本體110被蓋體120覆蓋之部分露出,如第1B圖所示,此時使用者即可對本體110進行操作,例如進行撥號通話或接聽電話等動作。當使用者操作完畢之後,可將蓋體120反向滑動而回到如第1A圖所示之閉合位置。
然而,滑蓋式行動電話的滑動機構一般設計皆為手動開啟蓋體120及手動閉合蓋體120,且手動開啟蓋體120的力道與手動閉合蓋體120的力道也都要求一致,亦即開啟蓋體120時所需的力道大時,閉合蓋體120時所需的力道也相對大;反之,開啟蓋體120時所需的力道小時,閉合蓋體120時所需的力道也相對小。也因此,開啟或閉合蓋體120時所需的力道大小及是否容易操作常是使用者選購滑蓋式行動電話時非常重視的環節。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滑動裝置,利用凸塊與凸起部之間以不同的傾斜角相互抵接,來改變第二本體相對於第一本體滑動時所需的力道,以使開啟第二本體時所需的力道與閉合第二本體時所需的力道不同。
根據本發明之一方面,提出一種滑動裝置。滑動裝置包括:一第一本體、一第二本體以及一抵接結構。第二本體與第一本體平行配置,且第二本體於第一本體上沿著一開啟方向或一閉合方向滑動。抵接結構包括一彈性件以及一凸塊,分別配置於第一本體及第二本體。彈性件具有對應於凸塊之一凸起部。當第二本體沿著開啟方向相對於第一本體滑動時,凸塊與凸起部之間以一第一傾斜角相互抵接;當第二本體沿著閉合方向相對於第一本體滑動時,凸塊與凸起部之間以一第二傾斜角相互抵接。第一傾斜角不等於第二傾斜角。
為了對本發明之上述及其他方面有更佳的瞭解,下文特舉較佳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滑動裝置,係利用凸塊與凸起部之間以不同的傾斜角相互抵接,來改變第二本體相對於第一本體滑動時所需的力道。以滑蓋式電子裝置為例,第二本體例如為蓋體,其覆蓋於第一本體上,並可相對於第一本體滑動。較佳地,第二本體於開啟位置時,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電性連接,以使第二本體內的電子裝置可接收來自於第一本體之電子訊號或第二本體內的電子裝置可將所得到的電子訊號傳輸至第一本體。以下所舉之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滑動裝置,係以第二本體包括一可滑動的蓋體作說明,但本發明不限於此,只要第一本體與第二本體之間會相對滑動的滑動裝置,皆涵蓋於本發明的範圍內。
請參考第2A、2B、3A及3B圖,第2A及2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滑動裝置於閉合時及開啟時的外觀示意圖,第3A及3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滑動裝置的抵接結構的剖面示意圖。滑動裝置200包括:一第一本體210、一第二本體220以及一抵接結構230。第二本體220與第一本體210平行配置,且第二本體220於第一本體210上沿著一開啟方向D1或一閉合方向D2滑動。如第2A圖所示,當使用者未施力於第二本體220時,第二本體220與第一本體210係位於閉合位置。如第2B圖所示,當使用者施力於第二本體220時,可將第二本體220沿著開啟方向D1滑動,以使第一本體210與第二本體220相對遠離,或將第二本體220沿著閉合方向D2滑動,以使第一本體210與第二本體220相對靠近,進而回到第2A圖所示之閉合位置。
較佳地,第一本體210係包含一第一殼體212,而第二本體220係包含一第二殼體222。第二殼體222於第2A圖所示之閉合位置時係覆蓋於第一殼體212之上。當第二本體220沿著開啟方向D1滑動時,第二殼體222係顯露出第一殼體212的全部或一部分。此時,使用者可對第一本體210、第二本體220單獨操作或對電性連接之第一本體210及第二本體220進行操作。當使用者操作完畢之後,使用者再施力於第二本體220,可將第二本體220沿著閉合方向D2滑動而回到如第2A圖所示之閉合位置。
請參照第3A及3B圖,抵接結構230配置於第一本體210與第二本體220之間。抵接結構230包括一凸塊232以及一彈性件234,凸塊232配置於第二本體220上,而彈性件234配置於第一本體210上。彈性件234具有對應於凸塊232之一凸起部236。如第3A圖所示,凸塊232與凸起部236之間以一第一傾斜角θ1相互抵接。如第3B圖所示,凸塊232與凸起部236之間以一第二傾斜角θ2相互抵接。第一傾斜角θ1不等於第二傾斜角θ2。
需說明的是,為了使凸塊232與凸起部236之間以不同的傾斜角相互抵接,在第3A圖中,凸塊232例如具有一第一斜面232a,而凸起部236例如具有一第二斜面236a,第一斜面232a與第二斜面236a具有相同的斜度且平行相對配置,因而由凸塊232的第一斜面232a與一水平基準線H之間所夾的內導角可視為第一傾斜角θ1,其角度小於90度,但不等於第二傾斜角θ2。此外,在第3B圖中,凸塊232例如具有一第三斜面232b,而凸起部236例如具有一第四斜面236b,第三斜面232b與第四斜面236b具有相同的斜度且平行相對配置,因而由凸塊232的第三斜面232b與一水平基準線H之間所夾的內導角可視為第二傾斜角θ2,其角度小於90度,但不等於第一傾斜角θ1。水平基準線H的方向大致上平行於第3A及3B圖所示的開啟方向D1及閉合方向D2。
在本實施例中,當第二本體220沿著第2B圖所示之開啟方向D1相對遠離第一本體210滑動時,凸塊232的第一斜面232a與凸起部236的第二斜面236a之間係以較小的第一傾斜角θ1相互抵接,使得第一斜面232a與第二斜面236a之間具有較小之一第一作用力(或阻力),因而使用者可以較小的力道來推動第二本體220相對遠離第一本體210。另外,當第二本體220沿著第2B圖所示之閉合方向D2相對靠近第一本體210滑動時,凸塊232的第三斜面232b與凸起部236的第四斜面236b之間係以較大的第二傾斜角θ2相互抵接,使得第三斜面232b與第四斜面236b之間具有較大之一第二作用力(或阻力),因而使用者必須以較大的力道來推動第二本體220相對靠近第一本體210。因此,使用者能感受到開啟第二本體220時所需的力道與閉合第二本體220時所需的力道是不同的。本實施例係以第一傾斜角θ1小於第二傾斜角θ2為例作說明,然不限於此,本實施例亦可採用第一傾斜角θ1大於第二傾斜角θ2。
在第3A圖中,第一殼體212具有一第一表面212a,例如是上表面,而第二殼體222例如具有一第二表面222a,例如是下表面。第一表面212a與第二表面222a平行且上下相對,且凸塊232與彈性件234較佳地分別突出於相對的第一表面212a與第二表面222a之間,以構成用以開啟或閉合第二殼體222之抵接結構230。本實施例之凸塊232配置於第二殼體222之下表面,且彈性件234配置於第一殼體212之上表面的一凹槽中,然不限於此,本實施例之凸塊232亦可配置於第一殼體212之上表面,且彈性件234配置於第二殼體222之下表面,可視實際需求調整。
較佳地,第一表面212a具有一凹槽212b,用以容納彈性件234,而凸塊232係配置於相對於第一表面212a之第二表面222a上,並與凹槽212b內的彈性件234之凸起部236相互抵接,因而當凸起部236受到凸塊232的橫向推抵時,彈性件234受到第一作用力而向下彎曲,此時與凸起部236傾斜接觸的凸塊232可沿著凸起部236的外緣向下擺動,並通過凸起部236的頂端,進而完成開啟第二本體220之動作。此外,在第3B圖中,當使用者欲閉合第二本體220時,凸起部236亦受到凸塊232的橫向推抵,且彈性件234受到第二作用力而向下彎曲,此時與凸起部236傾斜接觸的凸塊232可沿著凸起部236的外緣向下擺動,並通過凸起部236的頂端,進而完成閉合第二本體220之動作。
需說明的是,為了使彈性件234具有可彈性變形的回復力,彈性件234較佳地具有一連接臂238,連接臂238之一第一端238a連接凹槽212b之一側壁212c,且連接臂238之一第二端238b連接凸起部236。也就是說,連接臂238的第一端238a為固定端,而連接臂238的第二端238b為自由端,可使位於連接臂238之第二端238b的凸起部236係以第一端238a為支撐點固定於第一殼體212上。因此,當凸塊232與凸起部236之間以第一傾斜角θ1相互抵接時,凸起部236係以連接臂238之第一端238a為支撐點相對於凸塊232向下擺動,如第3A圖所示,此時,凸塊232與凸起部236之間的施力點係位在凸起部236的前端,故施力點相對於連接臂238的支撐點的距離較遠,因而施力臂較大,可使彈性件234容易變形,以達到省力的效果。另外,當凸塊232與凸起部236之間以第二傾斜角θ2相互抵接時,凸起部236係以連接臂238之第一端238a為支撐點相對於凸塊232向下擺動,如第3B圖所示,此時,凸塊232與凸起部236之間的施力點係位在凸起部236的後端,故施力點相對於連接臂238的支撐點的距離較近,因而施力臂較小,不易使彈性件234變形,故所需的力道相對較大。
由此可知,本發明上述實施例所揭露之滑動裝置,係利用凸塊與凸起部之間以不同的傾斜角相互抵接,來改變第二本體相對於第一本體滑動時所需的力道。透過傾斜角的大小來控制開啟或閉合第二本體所需的力道,因而使用者能感受到開啟第二本體時所需的力道與閉合第二本體時所需的力道是不同的。故,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之滑動裝置可設計成以較小的力道來開啟第二本體,而以較大的力道來閉合第二本體,然不限於此,本發明上述實施例之滑動裝置亦可設計成以較大的力道來開啟第二本體,而以較小的力道來閉合第二本體,可視實際需求調整。
綜上所述,雖然本發明已以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本發明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10...本體
120...蓋體
200...滑動裝置
210...第一本體
212...第一殼體
212a...第一表面
212b...凹槽
212c...側壁
220...第二本體
222...第二殼體
222a...第二表面
230...抵接結構
232...凸塊
232a...第一斜面
232b...第三斜面
234...彈性件
236...凸起部
236a...第二斜面
236b...第四斜面
238...連接臂
238a...第一端
238b...第二端
θ1...第一傾斜角
θ2...第二傾斜角
D1...開啟方向
D2...閉合方向
H...水平基準線
第1A和1B圖分別繪示傳統上一種滑蓋式行動電話的示意圖。
第2A及2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滑動裝置於閉合時及開啟時的外觀示意圖。
第3A及3B圖分別繪示依照本發明較佳實施例之滑動裝置的抵接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210...第一本體
212...第一殼體
212a...第一表面
212b...凹槽
212c...側壁
220...第二本體
222...第二殼體
222a...第二表面
230...抵接結構
232...凸塊
232a...第一斜面
234...彈性件
236...凸起部
236a...第二斜面
238...連接臂
238a...第一端
238b...第二端
θ1...第一傾斜角
H...水平基準線

Claims (10)

  1. 一種滑動裝置,包括:一第一本體;一第二本體,與該第一本體平行配置,且該第二本體於該第一本體上沿著一開啟方向或一閉合方向滑動;以及一抵接結構,包括一凸塊以及一彈性件,該彈性件與該凸塊分別配置於該第一本體與該第二本體,該彈性件具有對應於該凸塊之一凸起部;其中,當該第二本體沿著該開啟方向相對於該第一本體滑動時,該凸塊與該凸起部之間係以一第一傾斜角相互抵接;當該第二本體沿著該閉合方向相對於該第一本體滑動時,該凸塊與該凸起部之間係以一第二傾斜角相互抵接,該第一傾斜角不等於該第二傾斜角。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裝置,其中該第一傾斜角小於該第二傾斜角,且該第二傾斜角小於或等於90度。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裝置,其中該第二傾斜角小於該第一傾斜角,且該第一傾斜角小於或等於90度。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裝置,其中該凸塊具有一第一斜面,而該凸起部具有一第二斜面,該第一斜面對應於該第二斜面,且該第一斜面與該第二斜面以該第一傾斜角平行配置。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項所述之滑動裝置,其中該凸塊具有一第三斜面,而該凸起部具有一第四斜面,該第三斜面對應於該第四斜面,且該第三斜面與該第四斜面以該第二傾斜角平行配置。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裝置,其中當該凸塊與該凸起部之間以該第一傾斜角相互抵接時,該凸塊與該凸起部之間具有一第一作用力,且該彈性件受該第一作用力作用而彎曲;當該凸塊與該凸起部之間以該第二傾斜角相互抵接時,該凸塊與該凸起部之間具有一第二作用力,且該彈性件受該第二作用力作用而彎曲,該第一作用力不等於該第二作用力。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滑動裝置,其中該第一本體係包含一第一殼體,而該第二本體係包含一第二殼體,當該第二本體沿著該開啟方向滑動時,該第二殼體係顯露出該第一殼體;當該第二本體沿著該閉合方向滑動時,該第二殼體係覆蓋於該第一殼體。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滑動裝置,其中該第一殼體具有一第一表面,而該第二殼體具有一第二表面,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平行相對,且該彈性件與該凸塊分別突出於該第一表面與該第二表面。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8項所述之滑動裝置,其中該第一表面具有一凹槽,用以容納該彈性件,而該彈性件更具有一連接臂,該連接臂之一第一端連接該凹槽之一側壁該第一表面,且該連接臂之一第二端連接該凸起部。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滑動裝置,其中當該凸塊與該凸起部之間以該第一傾斜角相互抵接時,該凸起部以該連接臂之該第一端為支撐點相對於該凸塊擺動,而當該凸塊與該凸起部之間以該第二傾斜角相互抵接時,該凸起部以該連接臂之該第一端為支撐點相對於該凸塊擺動。
TW99133132A 2010-09-29 2010-09-29 滑動裝置 TWI38413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3132A TWI384139B (zh) 2010-09-29 2010-09-29 滑動裝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9133132A TWI384139B (zh) 2010-09-29 2010-09-29 滑動裝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3678A TW201213678A (en) 2012-04-01
TWI384139B true TWI384139B (zh) 2013-02-01

Family

ID=467862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9133132A TWI384139B (zh) 2010-09-29 2010-09-29 滑動裝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4139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9177A1 (en) * 2005-03-21 2006-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ttery pack locking device of a mobile phone
CN101472431A (zh) * 2007-12-27 2009-07-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滑动开合机构
TW200950467A (en) * 2008-05-30 2009-12-01 Fih Hong Kong Ltd Sliding cover structure and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US20090298563A1 (en) * 2005-09-23 2009-12-03 Amphenol Phoenix Co., Ltd. Sliding mechanism with undulating spring for use i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60209177A1 (en) * 2005-03-21 2006-09-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Battery pack locking device of a mobile phone
US20090298563A1 (en) * 2005-09-23 2009-12-03 Amphenol Phoenix Co., Ltd. Sliding mechanism with undulating spring for use i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s
CN101472431A (zh) * 2007-12-27 2009-07-0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滑动开合机构
TW200950467A (en) * 2008-05-30 2009-12-01 Fih Hong Kong Ltd Sliding cover structure and the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ing the same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213678A (en) 2012-04-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522944B2 (en) Portable communication apparatus
US9104374B2 (en) Electronic device
US7499264B2 (en) Compact devices with turn and slide concept
US7685681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7583496B2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US8140135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US8493725B2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20080174942A1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JP2012141915A (ja) 電子機器およびヒンジ
JPWO2009110454A1 (ja) 開閉式小型電子機器
TW201413423A (zh) 可攜式電子裝置
TW201210141A (en) Connector mechanism capable of adjusting a height of an opening thereof
US9876521B2 (en) Sliding stand assembly
US8453299B2 (en) Connecting module and sliding mechanism for electronic device
CN101155487A (zh) 滑盖机构及应用该滑盖机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US8797730B2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384139B (zh) 滑動裝置
US20120162926A1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TWI505763B (zh) 翻掀式電子產品之開啟穩定裝置
US2014011192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TW201116728A (en) Electronic device
US20120293926A1 (en) Sliding module for electronic device
US7822445B2 (en) Hand held apparatus and flip device thereof
KR100770169B1 (ko) 굴절형 힌지장치 및 그 힌지장치를 사용한 개인휴대단말기
JP5566273B2 (ja) 携帯型電子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