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81300B -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與電容式觸控感應器 - Google Patents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與電容式觸控感應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81300B
TWI381300B TW97151857A TW97151857A TWI381300B TW I381300 B TWI381300 B TW I381300B TW 97151857 A TW97151857 A TW 97151857A TW 97151857 A TW97151857 A TW 97151857A TW I381300 B TWI381300 B TW I381300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end
sensing
switch
signal
touch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71518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1025107A (en
Inventor
Chen Wei Lin
Chen Pang Kung
Yu Jen Chen
Yen Shih Huang
Original Assignee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 Tech Res Inst filed Critical Ind Tech Res Inst
Priority to TW971518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81300B/zh
Publication of TW20102510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102510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8130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81300B/zh

Links

Landscapes

  • Position Input By Displaying (AREA)

Description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與電容式觸控感應器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觸控感測的技術,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用於電容式觸控感應器的感測技術。
近年來,感觸式之人機介面,如:觸控面板(Touch Panel),已被廣泛地應用至各式各樣之電子產品中,如:全球定位系統(GPS)、個人數位助理(PDA)、行動電話(cellular phone)及掌上型電腦(Hand-held PC)等,以取代傳統之輸入裝置(如:鍵盤及滑鼠等),此一設計上之大幅改變,不僅提昇了該等電子裝置之人機介面親和性,更因省略了傳統輸入裝置,而騰出更多空間,供安裝大型顯示面板,方便使用者瀏覽資料。
觸控面板大致可以分別電阻式和電容式,二者的原理大致上相同。圖1A和圖1B繪示為一種電容式觸控感應器的操作原理示意圖。請合併參照圖1A和圖1B,一般的觸控式面板上可以配置有許多觸控感應器。習知的電容式的觸控感應器100中可以配置有兩個電極板102和104,因此可以形成一感測電容Cf,其具有一電容值。在起始的情況下,也就是觸控感應器100未被致能的情況下,其整體的電容值就等於感測電容Cf的電容值。
當使用者的指頭112或其它的物件接觸到觸控感應器100時,就會與電極板102和104分別產生電容效應,因而產生感應電容CS1和CS2。此時,觸控感應器100整體的電容值就會是感測電容Cf與感應電容CS1和CS2並聯後的電容值。因此,只要量測觸控感應器的電容變化,就可以判斷電容感應器是否被致能。
習知量測觸控感應器之電容變化量的技術很多,例如在美國專利US6518820中,電晶體T的閘極端耦接至感測電容15,而集極端C則耦接觸控感應器的輸出端17,以輸出一電壓訊號。因此,當觸控感應器被致能導致整體電容值改變時,輸出端17的電壓值就會改變。藉此,就可以判斷觸控感應器是否被致能。
由於US6518820中,是藉由量測電壓訊號來判斷觸控感應器的狀態。然而,在一觸控面板上,通常會配置許多的觸控感應器。而每一觸控感應器還會與多個觸控感應器彼此並聯。當並聯的觸控感應器愈多,則每一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電壓訊號就會愈受影響。
另外,由於US6518820所提供的電路,需要接收由訊號源12所所輸出的高頻控制訊號13來驅動,而雖然在電路中已經配置有高通濾波器,然而高頻控制訊號13還是很容易受雜訊的影響,導致整個電路可能有誤動作的發生。另一方面,在一觸控顯示面板上,已經配置有多條掃描線、多條資料線和多條共同電壓線。若是還要在面板上配置用來傳送高頻控制訊號13的導線,則不但影響觸控顯示面板的開口度,並且更使得整體的製造成本上升。
本發明提供一種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包括電容感測電路和輸出控制電路。電容感測電路具有一感測電容,其電容值是依據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而決定。另外,電容感測電路更依據至少一第一控制訊號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給輸出控制電路。藉此,輸出控制電路可以至少依據該第一感測訊號和該第一控制訊號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其用來表示觸控感應器的狀態。
從另一觀點來看,本發明提供一種觸控面板,包括多個觸控感應器和一觸控處理單元。其中,觸控感應器可以以陣列方式排列,並且分別具有一電容感測電路和一輸出控制電路。電容感測電路具有一感測電容,其電容值是依據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而決定。另外,電容感測電路更依據至少一第一控制訊號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給輸出控制電路,使得輸出控制電路可以至少依據該第一感測訊號和該第一控制訊號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給觸控處理單元。藉此,觸控處理單元就可以依據所接收到的第二感測訊號而判斷各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從另一觀點來看,本發明更提供一種觸控顯示面板,包括多條掃描線、多個觸控感應器和一觸控處理單元。其中,觸控感應器可以以陣列方式排列,並且分別具有一電容感測電路和一輸出控制電路。電容感測電路具有一感測電容,其電容值是依據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而決定。另外,電容感測電路更依據至少第n-1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給輸出控制電路,使得輸出控制電路可以至少依據該第一感測訊號和第n-1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給觸控處理單元。藉此,觸控處理單元就可以依據所接收到的第二感測訊號而判斷各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由於本發明可以利用掃描線上所傳送的訊號來產生感測訊號,因此不需要額外的訊號線和訊號源,使得本發明不會影響到原有的開口度。
為讓本發明之上述特徵和優點能更明顯易懂,下文特舉實施例,並配合所附圖式作詳細說明如下。
圖2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觸控式面板的架構圖。請參照圖2,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觸控式面板200,包括一感應器陣列202,其可以由多個觸控感應器(例如204)以陣列方式排列而成。另外,觸控面板200還包括一觸控處理單元212,其可以透過多條訊號線而耦接至感應器陣列202。
觸控處理單元212耦接至感應器陣列202的訊號線可以分為列(Row)訊號線222和行(Column)訊號線224。在本實施例中,觸控處理單元212可以從行訊號線送出控制訊號到感應器陣列202中的觸控感應器,再從列訊號線222接收每一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以判斷每一觸控感應器的狀態。例如,當觸控處理單元212要判斷觸控感應器204的狀態時,可以先從行訊號線224[1]送入一控制訊號至觸控感應器204,再從列訊號線222[1]接收由觸控感應器204所輸出的感測訊號。藉此,觸控處理單元212就可以判斷觸控感應器204的狀態。
雖然在以上的實施例中,觸控處理單元212是從行訊號線224輸入控制訊號,而從列訊號線222接收感測訊號。然而,在其它的實施例中,觸控處理單元212也可以從列訊號線222輸入控制訊號,而從行訊號線224接收感測訊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觸控面板200也可以利用觸控顯示面板來實現。在這些實施例中,觸控面板200(也可以稱作觸控顯示面板)還可以包括資料驅動器232和掃描驅動器234。其中,資料驅動器232可以耦接多條資料線236,以將多筆資料訊號透過這些資料線236傳送。另外,掃描驅動器234則可以耦接多條掃描線238,以將一掃描訊號依序透過這些掃描線238傳送。
為了使觸控顯示面板200上的佈線能夠單純化,以及讓製造成本能夠降低,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可以利用掃描線238來取代行訊號線224或是列訊號線222來傳送控制訊號,以下將會針對這點有詳細的說明。
圖3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觸控感應器的電路方塊圖。請參照圖3,本實施例所提供的觸控感應器300,可以適用於圖2之感應器陣列202中所有的觸控感應器。觸控感應器300包括電容感測電路302和輸出控制電路304。其中,電容感測電路302至少依據第一控制訊號S1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T1給輸出控制電路304,而輸出控制電路304則至少依據第一感測訊號T1和第一控制訊號S1而輸出第二感測訊號T2給觸控處理單元212。
在本實施例中,電容感測電路302更依據一第二控制訊號S2而輸出第一感測訊號T1。同樣地,輸出控制電路304還可以依據第一感測訊號T1和第二控制訊號S2而輸出第二感測訊號T2。其中,控制訊號S1和S2的工作週期不同。在一些實施例中,控制訊號S1和S2的工作週期可以分別在相鄰的時間區間中,並且第一控制訊號S1的工作週期可以先於第二控制訊號S2的工作週期。
請合併參照圖2,在本實施例中,第一控制訊號S1可以是第n-k條行訊號線224[n-k]或列訊號線222[n-k]上所傳送的控制訊號,而第二控制訊號S2則可以是第n條行訊號線224[n]或列訊號線222[n]上所傳送的控制訊號。其中,n為正整數,而k則可以是小於n的正整數。而在本實施例中,k可以等於1。例如,當觸控感應器300擺放在圖2之觸控感應器206的位置時,則控制訊號S1和S2可以分別是行訊號線224[1]和224[2]上所傳送的訊號線。而若是觸控感應器300是擺在觸控感應器204的位置,則控制訊號S1和S2則可以分別是一行冗餘(Dummy)訊號線(224[0])與訊號線224[1]上所傳送的控制訊號。
然而在另外一些實施例中,控制訊號S1和S2也可以利用在掃描線238上所傳輸的掃描訊號來實現。例如,若是觸控感應器300擺放觸控感應器206的位置時,則控制訊號S1和S2可以分別是掃描線238[1]和238[2]上所傳送的掃描訊線。如此一來,就可以降低面板上的佈線複雜度。
為了使本領域具有通常知識者能夠更明瞭本發明的操作原理,以下則以幾個實施例來說明電容感測電路和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架構。
第一實施例
圖4A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請參照圖4A,在本實施例中,電容感測電路302可以包括開關402、404和406,、感測電容Cf以及充放電電容C1和C2。其中,充放電電容C1的第一連接端耦接一操作電源VSS,而開關402的第一連接端可以耦接充放電電容C1的第二連接端,而開關402的第二連接端則可以耦接操作電源VDD。為了使本發明的敘述可以簡明,以下的敘述都是將操作電源VSS的電位設為接地電位,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
另外,感測電容Cf的第一連接端可以與充放電電容的第一連接端共同接地,而二者的第二連接端則可以透過開關404耦接至開關402的第一連接端。除此之外,開關406的第一連接端也可以接地,而其第二連接端則可以將感測電容Cf和充放電電容C1的第二連接端耦接至輸出控制電路304。
輸出控制電路304則包括電晶體408和開關410。其中,電晶體408的源極端接地,閘極端則可以耦接開關406的第二連接端。另外,電晶體408的汲極端則可以耦接開關410的第一連接端。
圖5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控制訊號S1和S2的時序圖。請合併參照圖4A和圖5,在本實施例中,開關402和406是依據控制訊號S1而作動,而開關404和開關410則是依據控制訊號S2而作動。在時間區間P1期間,第一控制訊號S1為高電位,而第二控制訊號S2為低電位,導致開關402和406導通(Turn on),而開關404和410關閉(Turn off)。此時,充放電電容C1會被操作電源VDD充電,而感測電容Cf和充放電電容C2則是對地放電。
接著,在時間區間P2期間,由於控制訊號S1和S2會同時轉態,導致開關402和406關閉,而開關404和410則轉而導通。因此,充放電電容C1會開始放電,使得電容感測電路302可以輸出一電壓形式的感測訊號T1至電晶體408的閘極端。此時,電晶體408的閘極端電壓(Vg)可以表示如下:
Vg=(VDD×C1)/(C1+C2+Cf) (1)
若是例如圖2中的觸控處理單元212施加一工作電壓至電晶體408的汲極端,而使得電晶體408工作在飽合區,則電晶體408就可以產生一工作電流ID。而由於開關410是導通的狀態,因此工作電流ID從開關410的第二連接端流出後,就可以成為一電流形式的感測訊號T2,並且被送至觸控處理單元212。從第(1)式可知,當有物件碰觸到觸控感應器時,感測電容Cf的電容值就會改變,因此工作電流ID的大小也會隨之變化。藉此,觸控處理單元212就可以依據感測訊號T2的大小,來判斷每一觸控感應器是否被致能。
在本實施例中,由於感測訊號T2可以是電流形式。因此,無論有多少個觸控感應器並聯,各觸控感應器所輸出之感測訊號的精度仍然不會受到影響。
第二實施例
圖4B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請參照圖4B,本實施例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點,在於輸出控制電路304還包括開關412,其是依據第一控制訊號S1而決定是否導通。其中,開關412的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分別對應耦接至開關410的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
由於開關412是依據第一控制訊號S1而決定是否導通,因此觸控處理單元212在不同的單位時間內,可能會收到不同的感測訊號T2。因此,觸控處理單元212藉由比較每一觸控感應器在相鄰單位時間內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就可以得知各觸控感應器的狀態。
第三實施例
圖4C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請參照圖4C。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相異點,在於本實施例省略了充放電電容C2,並且感測電容Cf與充放電電容C1的位置互換。
在本實施例中,在時間區間P2期間,當開關404導通時,電晶體408閘極的電壓可以表示如下:
Vg=(VDD×Cf)/(C1+Cf)
第四實施例
圖4D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請參照圖4D,本實施例與第二實施例的差異點,在於操作電壓VSS和VDD互換位置。在此,操作電壓VSS可以例如是接地電位。這樣互換的結果,會導致在時間區間P2期間,當開關404導通時,電晶體408的閘極電壓則可以改寫為:
Vg=[VDD×(C2+Cf)]/(C1+C2+Cf)
第五實施例
圖4E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請參照圖4E,本實施例與第三實施例類似,不同處也是在於,將操作電壓VSS與VDD的位置互換。結果會導致,在時間區間P2期間,當開關404導通時,電晶體408的閘極電壓可以改寫為:
Vg=(VDD×C1)/(C1+Cf)
然而此例與前例相較其他例特殊要求圖1中的觸控處理單元212通過開關412、410施加低工作電壓給電晶體408,而使得電晶體408可工作在飽合區。
第六實施例
圖4F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請參照圖4F,在本實施例中,電容感測電路302可以包括感測電容Cf、充放電電容C1、以及開關414和418。其中,開關414的第一連接端可以透過感測電容Cf接地,而開關414的第二連接端則可以耦接操作電源VDD。另外,充放電電容C1和開關418的第一連接端可以分別對應耦接至開關414的第二連接端和第一連接端,而充放電電容C1和開關418的第二連接端可以分別耦接至輸出控制電路304。
輸出控制電路304可以包括電晶體420、以及開關422和424。電晶體420的源極端可以接地,而閘極端則可以耦接開關418的第二連接端。開關422的第一連接端可以耦接電晶體420的閘極端,並且耦接充放電電容C1的第二連接端,而開關422的第二連接端則可以耦接電晶體420的汲極端。此外,電晶體420的汲極端還可以耦接至開關424的第一連接端。
請合併參照圖4F和圖5,在本實施例中,開關414和422都是依據第一控制訊號S1而決定是否導通,而開關418和424則是依據第二控制訊號S2而決定是否導通。在時間區間P1期間,由於第一控制訊號S1是高電位,而第二控制訊號S2為低電位,以致於開關414和422會導通,而開關418和424則會關閉。此時,感測電容Cf會被操作電源VDD充電,而電晶體420的閘極端電壓則會對充放電電容C1放電,直到電晶體420截止為止。此時,電晶體420閘極端的電壓可以等於臨界電壓。
在時間區間P2期間,控制訊號S1和S2共同轉態,使得開關414和422關閉,而開關418和424則轉為導通。此時,電容感應電路302會輸出感測訊號T1至電晶體420的閘極端。此時,電晶體420閘極端的電壓(Vg)可以表示如下:
Vg=[(VDD×Cf)+(VTH ×C1)]/(C1+Cf) (2)
其中,VTH 為電晶體420的臨界電壓。由於開關424在時間區間P2期間內為導通,若是圖1中的觸控處理單元212通過開關424施加工作電壓給電晶體420,而使得電晶體420工作在飽合區時,則電晶體420就會產生一工作電流;此工作電流I2通過開關424後,可以從開關424的第二連接端產生一感測訊號T2。感測訊號T2便可以送至觸控處理單元212。
從以上第(2)式可知,電晶體420的閘極電壓Vg可以保證在操作電壓VDD電晶體420的臨界電壓VTH 之間的範圍內。因此,當電晶體420因為長時間工作而導至VTH 漂動時,本實施例可以避免感測訊號T2發生錯誤。
請回頭參照圖2,當觸控處理單元212接收到各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時,可以如以上第二實施例所述般,將每一觸控感應器在相鄰單位時間內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互相比較。如此一來,觸控處理單元212也可以避免因為輸出控制電路304中電晶體之臨界電壓VTH 的漂移而發生誤動作。除此之外,本實施例還提供幾個判斷的方法,來判斷每一觸控感應器的狀態。
當觸控感測單元202接收到各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時,還可以將每一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與相鄰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互相比較。例如,當觸控處理單元212接收到由觸控感應器206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時,可以將其與觸控感應器204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來比較。甚至,觸控感測單元212還可以將每一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同時與相鄰多個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互相比較。例如,將觸控感應器206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同時與觸控感應器204和208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進行比較。藉此,若是有一待測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與周圍其它的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不同時,則觸控處理單元212就可以判斷該待測觸控感應器可能被致能。
此外,還有最簡單的方法,就是將每一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與一臨界值進行比較。當一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感測訊號T2高於或低於一臨界值時,則觸控處理單元212就可以判斷該觸控感應器被致能。
綜上所述,由於本發明所產生的感測訊號可以是電流形式,因此本發明可以避免因為觸控感應器並聯的數目太多,而造成因電阻電容造成的電壓衰減等精度的下降。另外,由於本發明可以利用掃描訊號當作控制訊號,因此本發明可以降低面板佈線的困難度,使得開口度不受影像,並且也可以降低製造的成本。
雖然本發明已以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任何所屬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內,當可作些許之更動與潤飾,故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100、204、300...觸控感應器
102、104...電極板
112...指頭
200...面板
202...感應器陣列
212...觸控處理單元
222...列訊號線
224...行訊號線
232...資料驅動器
234...掃描驅動器
236...資料線
302...電容感測電路
304...輸出控制電路
402、404、406、410、412、414、418、422、424...開關
408、420...電晶體
C1、C2...充放電電容
Cf...感測電容
CS1、CS2...感應電容
P1、P2...時間區間
S1、S2...控制訊號
T1、T2...感測訊號
VDD、VSS...操作電源
圖1A和圖1B繪示為一種電容式觸控感應器的操作原理示意圖。
圖2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觸控式面板的架構圖。
圖3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觸控感應器的電路方塊圖。
圖4A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一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4B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二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4C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三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4D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四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4E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五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4F繪示為依照本發明第六實施例的電容感測電路與輸出控制電路的電路圖。
圖5繪示為依照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控制訊號和的時序圖。
302...電容感測電路
304...輸出控制電路
402、404、406、410...開關
408...電晶體
C1、C2...充放電電容
Cf...感測電容
T1、T2...感測訊號
VDD、VSS...操作電源

Claims (29)

  1. 一種電容式觸控感應器,用於一觸控式面板,該觸控式面板具有多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該電容式觸控感應器至少包括:一電容感測電路,具有一感測電容,其電容值是依據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而決定,且該電容感測電路更依據至少一第一控制訊號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其中該第一控制訊號來自該觸控式面板上之一訊號線;以及一輸出控制電路,耦接該電容感測電路,並接收該第一感測訊號,以至少依據該第一感測訊號和該第一控制訊號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用以表示該觸控感應器的狀態;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和該輸出控制電路更依據一第二控制訊號而分別輸出該第一感測訊號和該第二感測訊號,而該第二控制訊號來自該觸控式面板上之另一訊號線,且該第一控制訊號和該第二控制訊號的工作週期不同。
  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第一控制訊號和該第二控制訊號的工作週期分別在相鄰的時間區間內,且該第一控制訊號的工作週期早於該第二控制訊號的工作週期。
  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包括:一第一充放電電容,其第一連接端接地;一第一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充放電電容的第二連接端,而該第一開關的第二連接端則則耦接一操作電 源,且該第一開關更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將該操作電源導通至該第一充放電電容;一第二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第一開關的第一連接端,而該第二開關的第二連接端則是耦接至該感測電容的第二連接端,且該第二開關更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一第二充放電電容,其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分別對應耦接至該感測電容的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且該第二充放電電容的第一連接端接地;以及一第三開關,其第一連接端接地,其第二連接端則是將該第二充放電電容的第二連接端耦接至該輸出控制電路,且該第三開關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
  4.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感測電容的第二連接端,並透過該感測電容的第一連接端接地,而該第一開關的第二連接端則是耦接至一操作電源,其中該第一開關是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一第二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第一開關的第一連接端,且該第二開關是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一第一充放電電容,其第一連接端接地,而其第二連接端耦接至該第二開關的第二連接端;以及一第三開關,其第一連接端接地,而其第二連接端則 將該第一充放電電容的第二連接端耦接至該輸出控制電路,且該第三開關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
  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包括:一第一充放電電容,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一操作電源;一第一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第一充放電電容的第二連接端,而該第一開關的第二連接端則接地,且該第一開關是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將該操作電源導通至該第一充放電電容;一第二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第一開關的第一連接端,且該第二開關是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一第二充放電電容,其第一連接端與該感測電容的第一連接端共同耦接至該操作電源,而該第二充放電電容和該感測電容的第二連接端則共同耦接至該第二開關的第二連接端;以及一第三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操作電源,其第二連接端則將該感測電容的第二連接端耦接至該輸出控制電路,且該第三開關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
  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包括:一第一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感測電容的第二連接端,並透過該感測電容的第一連接端耦接至一操作電 壓,而該第一開關的第二連接端則是接地,其中該第一開關是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一第二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第一開關的第一連接端,且該第二開關是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一第一充放電電容,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操作電源,而其第二連接端則耦接至該第二開關的第二連接端;以及一第三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操作電源,其第二連接端則將該第一充放電電容的第二連接端耦接至該輸出控制電路,且該第三開關是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
  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輸出控制電路包括:一電晶體,其源極端接地,閘極端則耦接至該電容感測電路,以接收該第一感測訊號;以及一第四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該電晶體的汲極端,而該第四開關則是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從其第二連接端輸出該第二感測訊號。
  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輸出控制電路更包括一第五開關,其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分別對應耦接該第四開關的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且該第五開關是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
  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輸出控制電路包括:一電晶體,其源極端耦接一操作電源,閘極端則耦接至該電容感測電路,以接收該第一感測訊號;以及一第四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該電晶體的汲極端,而該第四開關則是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從其第二連接端輸出該第二感測訊號。
  1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輸出控制電路更包括一第五開關,其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分別對應耦接該第四開關的第一連接端和第二連接端,且該第五開關是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
  1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包括:一第六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感測電容的第二連接端,並透過該感測電容的第一連接端接地,而該第六開關的第二連接端則是耦接該操作電源,且該第六開關是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一第一充放電電容,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第六開關的第二連接端,而其第二連接端則耦接至該輸出控制電路;以及一第七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第六開關的第一連接端,而該第七開關的第二連接端則耦接至該輸出控制電路,並耦接至該第一充放電電容的第二連接端,且該第 七開關是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
  1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輸出控制電路包括:一電晶體,其源極端接地;一第八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電晶體的閘極端和該電容感測電路,而其第二連接端則耦接至該電晶體的汲極端,且該第八開關是依據該第一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導通;以及一第九開關,其第一連接端耦接至該電晶體的汲極端,且該第九開關是依據該第二控制訊號而決定是否從其第二連接端輸出該第二感測訊號。
  1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電容式觸控感應器,其中該第二感應訊號為電流訊號。
  14. 一種觸控面板,至少包括:多個觸控感應器,以陣列方式排列,而每一該些觸控感應器至少包括:一電容感測電路,具有一感測電容,其電容值是依據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而決定,且該電容感測電路更依據至少一第一控制訊號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其中該第一控制訊號來自該觸控式面板上之一訊號線;以及一輸出控制電路,耦接該電容感測電路,並接收該第一感測訊號,以至少依據該第一感測訊號和該第一控制訊號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以及一觸控處理單元,耦接該輸出控制電路,用以依據該 些第二感測訊號而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和該輸出控制電路更依據一第二控制訊號而分別輸出該第一感測訊號和該第二感測訊號,而該第二控制訊號來自該觸控式面板上之另一訊號線,且該第一控制訊號和該第二控制訊號的工作週期不同。
  1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和該輸出控制電路更依據一第二控制訊號而分別輸出該第一感測訊號和該第二感測訊號,而該第一控制訊號和該第二控制訊號的工作週期不同。
  1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一控制訊號和該第二控制訊號的工作週期分別在相鄰的時間區間內,且該第一控制訊號的工作週期早於該第二控制訊號的工作週期。
  1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更配置至少一充放電電容。
  1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7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充放電電容與感測電容可彼此互換於電容感測電路中的位置,仍具有感測功能。
  1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5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處理單元,是將每一該些觸控感應器在相鄰單位時間內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互相比較,來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20.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處理單元,是在一單位時間內,將每一該些觸控感應 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與相鄰的另一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相比,來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處理單元,是在一單位時間內,將每一該些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與相鄰的多個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相比,來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觸控處理單元,是在一單位時間內,將每一該些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與一臨界值相比,來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4項所述之觸控面板,其中該第二感測訊號為電流訊號。
  24. 一種觸控顯示面板,至少包括:多條掃描線,依序傳送一掃描訊號;多個觸控感應器,以陣列方式排列,而每一該些觸控感應器至少包括:一電容感測電路,具有一感測電容,其電容值是依據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而決定,且該電容感測電路更依據至少一第n-k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而輸出一第一感測訊號,其中n為正整數,k為小於n的正整數,其中該至少一第n-k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為來自該觸控式面板上之一訊號線;以及 一輸出控制電路,耦接該電容感測電路,並接收該第一感測訊號,以至少依據該第一感測訊號和第n-1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而輸出一第二感測訊號;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和該輸出控制電路更依據至少一第n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而分別輸出該第一感測訊號和該第二感測訊號,而該至少一第n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來自該觸控式面板上之另一訊號線,且該至少一第n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與該至少一第n-k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的工作週期不同;以及一觸控處理單元,耦接該輸出控制電路,用以依據該些第二感測訊號而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25.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電容感測電路和該輸出控制電路更依據第n條掃描線上所傳送的掃描訊號,而分別輸出該第一感測訊號和該第二感測訊號。
  26.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觸控處理單元,是將每一該些觸控感應器在相鄰單位時間內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互相比較,來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27.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觸控處理單元,是在一單位時間內,將每一該些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與相鄰的另一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相比,來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 被碰觸。
  28.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觸控處理單元,是在一單位時間內,將每一該些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與相鄰的多個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相比,來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29.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4項所述之觸控顯示面板,其中該觸控處理單元,是在一單位時間內,將每一該些觸控感應器所輸出的第二感測訊號與一臨界值相比,來判斷各該觸控感應器是否被碰觸。
TW97151857A 2008-12-31 2008-12-31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與電容式觸控感應器 TWI38130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51857A TWI381300B (zh) 2008-12-31 2008-12-31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與電容式觸控感應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7151857A TWI381300B (zh) 2008-12-31 2008-12-31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與電容式觸控感應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5107A TW201025107A (en) 2010-07-01
TWI381300B true TWI381300B (zh) 2013-01-01

Family

ID=448524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7151857A TWI381300B (zh) 2008-12-31 2008-12-31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與電容式觸控感應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8130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407358B (zh) * 2010-07-28 2013-09-01 Elan Microelectronics Corp Sensing Circuit and Method of Capacitive Touchpad
CN102768586A (zh) * 2011-05-06 2012-11-07 许明松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TWI509531B (zh) * 2013-09-13 2015-11-21 Apex Material Technology Corp Apparatus for identifying touch signal and method thereof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8820B2 (en) * 2000-02-05 2003-02-11 E.G.O. Elektro-Geraetebau Gmbh Circuit arrangement having a capacitive sensor element for a touch contact switch
TWI245253B (en) * 2002-07-18 2005-12-11 Gigno Technology Co Ltd LCD with touch-control function and the method thereof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518820B2 (en) * 2000-02-05 2003-02-11 E.G.O. Elektro-Geraetebau Gmbh Circuit arrangement having a capacitive sensor element for a touch contact switch
TWI245253B (en) * 2002-07-18 2005-12-11 Gigno Technology Co Ltd LCD with touch-control function and the method thereof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1025107A (en) 2010-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10026431A1 (en) Reducing sleep current in a capacitance sensing system
US10261605B2 (en) Dynamic control of shield electrode connection of a stylus
US10133432B2 (en) Technique for increasing the sensitivity of capacitive sense arrays
US11481066B2 (en) Providing a baseline capacitance for a capacitance sensing channel
US9557853B2 (en) Touch detecting circuit and semiconductor integrated circuit using the same
US8089288B1 (en) Charge accumulation capacitance sensor with linear transfer characteristic
WO2019144303A1 (zh) 电容检测电路、触控装置和终端设备
US10429998B2 (en) Generating a baseline compensation signal based on a capacitive circuit
US8432170B1 (en) Integrated capacitance model circuit
US8159462B1 (en) Reference voltage offset for capacitive touch-sensor measurement
TWI397848B (zh) 觸控偵測方法、觸控偵測裝置及觸控顯示裝置
US20120286800A1 (en) Capacitance sensor with sensor capacitance compensation
US8779783B1 (en) Mutual capacitance sensing using a self-capacitance sensing device
US9218096B2 (en) Sensing methods for touch sensing devices
TWI489365B (zh) 電容式觸控感測器及其自容與互容的切換方法
TWI503725B (zh) 自互容檢測電路及具有自互容檢測電路的電容式觸控面板
JP6615683B2 (ja) 容量測定回路、それを用いた入力装置、電子機器
US2014028546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Identification of Touch Panels
US9103858B2 (en) Capacitance sensing apparatus and touch screen apparatus
TWI381300B (zh) 觸控面板、觸控顯示面板與電容式觸控感應器
TW201426478A (zh) 電容式觸控裝置及其觸控感測方法
KR20140129498A (ko) 정전용량식 터치감지패널 및 이를 갖는 정전용량식 터치감지장치
US9612265B1 (en)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detect a conductive objec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