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356941B -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 Google Patents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356941B
TWI356941B TW96149104A TW96149104A TWI356941B TW I356941 B TWI356941 B TW I356941B TW 96149104 A TW96149104 A TW 96149104A TW 96149104 A TW96149104 A TW 96149104A TW I356941 B TWI356941 B TW I356941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guide
guide plate
plate
backlight module
liquid cryst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9614910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928494A (en
Inventor
Kaijen Ke
Shunnan Chang
Original Assignee
Chimei Innolux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mei Innolux Corp filed Critical Chimei Innolux Corp
Priority to TW9614910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I356941B/zh
Publication of TW2009284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92849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3569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356941B/zh

Links

Landscapes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Liquid Crystal (AREA)

Description

1356941 • :九、發明說明 ^ 一 —.....—·-----------------—-----—_____________ ,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一 . 本發明是有關於-種平面顯示器,且㈣是有關於—種 背光模組及其在液晶顯示器(LCD)上的應用。 【先前技術】 由於液晶顯示器本身無法發光,而需藉助背光模組來提 供液晶顯示面板充足且均句亮度的光源,來使得液晶顯示面 • 板能顯示影像。正因為如此,背光模組為液晶顯示器中相當 關鍵之零組件。背光模組依光源的位置而可分為直下式背光 模組與側邊入光式背光模組。為達輕巧與薄型化以利攜帶的 目的,筆記型電腦等可攜式裝置的顯示器大都採用側邊入光 式背光模組。 請參照第1圖,其係繪示傳統背光模組之結構的刮面示 意圖。一般而言,背光模組1〇〇主要由導光板(Ught Guide
Plate)108、光學膜片no與116、光源114、光源反射罩ιΐ2、 籲背板102與膠框Π8所組成,其中光學膜片11〇為反射片, 而光學膜片116則可為擴散片或增亮膜等。背板1〇2主要係 由底板104與侧板1 〇6所構成,其中侧板i 〇6環繞底板丨〇4, 且侧板1 06之一側邊與底板丨〇4之側邊互相接合。導光板 108设置在背板1〇2之内部,且位於底板1〇4上。導光板1〇8 . 主要係在於使光源114所發出之光能均勻分佈於整體的背 光模組100。光源114設置在背板丨02内部,且介於側板丨〇6 與導光板10 8之側面之間。光源1丨4 一般係採用冷陰極燈管 (CCFL)。 1356941 具有反射功能之光學膜片110則貼設在導光板108之底 面’而介於導光板108與底板104之間。光源反射罩U2 . 則係鄰設在侧板106之内側面,且介於導光板1〇8之側面與 背板102之侧板106之間,其中光源反射罩112之刮面形狀 呈U字型,以將光源114罩設住。光學膜片11〇與光源反 射罩112均係用以將光源114所發射之光,反射至導光板 108 ’以增加光源114之使用效率。光學膜片116則位於導 光板108上’光學膜片116主要係用以使從導光板1〇8所發 鲁射出之光的亮度更大或分佈更為均句。待光學膜片116設置 • 元成後’即可將膠框11 8設置在侧板1 〇 6之另一側邊上,而 . 遮蓋住燈管反射罩112之上側面、以及部分之導光板1〇8 與部分之光學膜片116上。 目前,為提升行動電話、個人數位助理(pda)與筆記型 電腦(NB)等可攜式裝置之顯示元件的輝度與省電效能,降 低材料成本,並使這些可攜式裝置獲得更進一步的輕薄化, 而發展出導光板之V型溝槽(V-Cut)切削技術。請參照第2 • 圖,V_Cut導光板120主要係直接在導光板120之表面122 進行棱鏡微加工,以使V型溝槽124直接成型在導光板12〇 的表面122上。 . …:而具有V-Cut結構之導光板在應用上會面臨一些問 題。一般常見的問題主要是在於採用v_Cut結構之導光板的 筆記型電腦,在進行震動和衝擊試驗時,例如對背光模組之 背板施加背壓的測試時,受壓之背板會進而壓迫導光板,如 此一來,導光板表面上之v_cut結構容易因受壓而損壞,因 此極容易致使顯示畫面出現白點(White Spot)的現象,嚴重 1356941 影響液晶顯示裝置的顯示品質,並造成產品可靠度下降β 【發明内容】 因此,本發明之目的就是在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其背板 設有至少一凹折部延伸橫跨背板,而使背板之二邊緣區具有 尚低差,如此一來’導光板之中央區域懸空於背板之上而形 成緩衝空間》故,可避免因背板受壓而壓迫損毀導光板之表 面結構。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其導光板可 元王位於背板之内、背板之一部分邊緣係位於導光板之外圍 邊緣區且另一部分邊緣係延伸於導光板之外、或者背板之邊 緣係位於導光板之外圍邊緣區,因此背板受壓時可將應力導 引至導光板或背光模組之外圍,而可避免應力聚集在背光模 組之内部’進而可有效避免壓壞導光板。 本發明之又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背光模組,其背板之上 側係採用非鎖固的固定方式,因此當背板受背壓時背板之 上側仍可滑移,而可提供應力缓衝效果。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是在提供一種液晶顯示器,可大幅降 低導光板因背板受背壓而遭損壞的機會,而可有效提高液晶 示器之可罪度,進而可延長液晶顯示器之使用壽命。 .根,本發明之上述目的,提出一種背光模組,至少包 =:—背板’具有至少-凹折部延伸橫跨該背板,其中背板 l括第一邊緣區與第二邊緣區分別位於凹 光板設於背板之上,其中導光板之底面具有第一;邊區、; -侧邊區、以及中央區位於第一側邊區與第二側邊區之間, 1356941 第一側邊區盘篦-加、& 第二邊緣區:別壓設於背板之第-邊緣區與 導弁杯夕一“ # 以及-光源設於 邊且鄰近底面之第一側邊區。 依照本發明—較伟音, ,+- .b 衩佳實施例,上述之背光模組更 一膠框圍設在背板之外 ^匕括 所承托。 緣/、中身板之第一邊緣區為此膠框 依照本發明之另"較佳實施例,上述之膠框更包括至少 一卡勾,以固定背板之第二邊緣區。 括至少
根據本發明之目的’提出一種液晶顯示器,至少包括一 背光模組、以及—液晶顯示面板設於背光模組之上。背光模 '、且至v包括·—背板’具有至少—凹折部延伸橫跨背板,其 中背板包括第一邊緣區與第二邊緣區分別位於凹折部之: 侧;-導光板設於背板之上’其中導光板之底面具有第一側 邊區、第二側邊區、以及中央區位於第—側邊區與第二側邊 區之間,第-側邊區與第二側邊區分別壓設於背板之第一邊 緣區與第二邊緣區上,而中央區懸空在背板之上;以及一光 源設於導光板之一側邊且鄰近底面之第一侧邊區。 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上述背光模組更至少包括一 電路板,且此電路板設於背板之第二邊緣區之下方。 依照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上述之背光模組更至少 包括一電路板,且此電路板介於背板之第二邊緣區與導光板 之底面之間。 【實施方式】 本發明揭露一種背光模組及其應用。為了使本發明之敘 1356941 述更加詳盡與完備’可參照下列描述並配合第3圖至第6B 圖之圖式。 凊一併參照第3圖至第6B圖,其中第3圖係繪示依照 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一種液晶顯示器之裝置系統圖第4 圖係繪示第3圖之液晶顯示器的上視圖,第5圖係繪示沿著 第4圖之剖面線所獲得之液晶顯示器的剖面圖,而第6a圖 與第6B圖則係分別繪示第5圖之二放大部分的剖面圖。液 晶顯示器200主要係由背光模組22〇與液晶顯示面板216 ® 所組成,其中液晶顯示面板21 6設於背光模組220之上,亦 即责光模組220位於液晶顯示面板2 16之背面,以從背面提 供液晶顯示面板216光源。此外,液晶顯示器2〇〇通常更包 括前框218,其中前框218框罩在液晶顯示面板216外側之 邊緣區’且前框2 1 8可以與背光模組220之背板202結合, 而將液晶顯示面板216與背光模組220組合在一起,如第3 圖與第4圖所示。在一實施例中,液晶顯示器2〇〇可應用於 筆§己型電腦等可攜式裝置中,其中為滿足可攜式裝置對於輕 • 巧薄型化的需求,大都採側邊入光式背光模組。而在本示範 貫施例中’背光模組220即是一種側邊入光式背光模組。 背光模組220主要包括背板202、導光板2〇8、以及光 . 源222。背板202之主要功能係提供整個背光模組220結構 上的支撐,因此背板202通常係由金屬板件或硬質塑膠板件 所構成。由金屬板件所構成之背板2〇2同時亦可作為整個膜 組之散熱的傳導媒介。背板2〇2包括至少一凹折部224,其 中此凹折部224延伸而橫跨過整個背板202 ,藉以使得凹折 部224二側的背板202的二平板部226與228具有高度上的 9 1356941 落差。背板202包括邊緣區230與232,其中邊緣區230與 232分別位於平板部226之一側與平板部228之一側,且邊 緣區230與232分別位於背板202之相對二側。而由於平板 部226與228分別位於凹折部224之二侧,因此邊緣區230 與232也分別位於凹折部224之二側,且邊緣區230與232 之間亦因凹折部224的存在而具有高度上的落差,如第3 圖、第5圖與第6A圖所示。 導光板208設置在背板2〇2之上,其中導光板2〇8之底 面256承靠在背板2〇2之底面上。導光板2〇8之底面256 大致區分成二侧邊區250與254、以及中央區252,其中此 一側邊區250與254分別位於導光板208之底面256的相對 二側’而中央區252則是介於此二側邊區250與254之間, 如第3圖與第5圖所示。導光板208之底面256的侧邊區 250壓合在背板2〇2之平板部228的邊緣區232上,而由背 板202之邊緣區232所承托,如第6B圖所示;導光板208 之底面256的侧邊區254壓合在背板202之平板部226的邊 緣區230上,而由背板2〇2之邊緣區230所承托,如第6A 圖所示。在本示範實施例中’導光板2〇8之底面256的側邊 區250落在背板2〇2之邊緣區232内,而導光板208之底面 256的側邊區254超出背板202之邊緣區230,但背板202 之邊緣區230係落在而導光板2〇8之底面256的側邊區254 的外邊緣區,如第5圖所示。在另一示範實施例中,導光板 208可完全位於背板202的範圍内。在其他示範實施例中, 導光板208之底面256的側邊區250落在背板202之邊緣區 232内’且導光板208之底面256的側邊區254亦落在背板 10 1356941 - 202之邊緣區230内。 . 在本示範實施例中,導光板208具有楔型結構,且導光 板208之厚度從鄰近底面256的侧邊區250之一側邊朝相對 之另一側邊遞減,如第5圖所示。在其他實施例中,導光板 208亦可為均句厚度之平板結構。在_些實施例中,導光板 208更可為表面具有v_Cut結構的導光板。 由於背板202設有凹折部224,而使得背板2〇2相對二 側上的邊緣區230與232之間具有高度上的落差,因此當導 •,板2〇8之底面256的二側邊區250與254分別對應壓合在 背板202相對二側的邊緣區232與23〇上時,導光板Mg 之底面256的中央區252與背板2〇2之間會產生緩衝空間 244,而使導光板208之底面256的中央區252懸空在背板 202之上,如第5圖所示。如此一來,當背板2〇2受到背壓 力258壓迫時,導光板2〇8之底面256與背板2〇2之間的緩 衝空間244可供背板202活動,而可防止背板2〇2直接壓迫 到導光板208,進而可提供導光板2〇8更為優異的防護,大 • 幅提高導光板208的可靠度,更可延長背光模組220之操作 壽命。此外,由於背板202之一部分邊緣係位於導光板2〇8 之外圍邊緣區且另一部分邊緣係延伸於導光板2〇8之外(如 第5圖與第6A圖所示)、或者導光板2〇8可完全位於背板 202之範圍内,因此當背板2〇2遭道背壓力壓迫時,可將應 力導引至導光板208之外圍或背光模組22〇之外圍,如此一 來可避免應力聚集在導光板208之内部或背光模組之内 部,進而可有效避免壓壞導光板2〇8之表面的微結構,可確 保顯示品質。 11 (£ ) 1356941 光源222設於導光板208之一側邊,且光源222所設置 之此側邊鄰近於導光板208底面256之側邊區250,如第5 圖與第6B圖所示。光源222可例如採用冷陰極燈管或發光 二極體(LED)。光源222在導光板208之側邊所發光之光經 過導光板208之導引後,可使光源222所發出之光均句分佈 於整個背光模組220。
依實際產品設計需求’背光模組220可選擇性地包括膠 框204 ’其中膠框204圍設在背板202之外周緣,並與背板 202結合在一起,且膠框204可支承在導光板2〇8之底面256 的側邊區254之下方,如第3圖與第5圖所示。配合楔型結 構之導光板208,膠框204包括至少一緩衝部262,其中緩 衝部262夾設在背板202之邊緣區230與導光板2〇8之底面 256的側邊區254之間,以作為導光板2〇8之厚度相對較薄 的一側與背板202之間的高度緩衝結構,而使導光板2〇8 之厚度較薄的此一侧能透過緩衝部262而順利地由背板2〇2 之邊緣區230所承托,如第6A圖所示。膠框2〇4較佳更可 包括至少一卡勾260 ’以固定背& 202之邊緣區230的位 置,而可有效避免背板202朝背光模組22〇之背面彎曲而倒 :’如第6A圖所示。背板2G2之邊緣區23()並未被完全固 =因此仍可向内或向外移動。但背板搬之邊緣區232 勺虹以係鎖固或卡时式被完全固定在前框218。卡勾26〇 ^ 26^托部266與擋牆⑽,其中承托部266之—側邊與擋 二:之一側邊相互接合’而形成類L型結構,如“A圖 而勾謂之承托部266可支樓背板搬之邊緣區230, 肉拉牆264則可限制择由 制责板202之邊緣區23〇朝擋牆264方向 12 1356941 的位移量。背板202之背面未受到朝向導光板208方向之背 壓力的壓迫時,背板202之邊緣區230與卡勾260的擋牆 264之間具有間距268 ’此時由於背板202之邊緣區232遭 完全固定住而無法自由移動或伸展,因此這樣的間距268 即可提供背板202朝擂牆264方向的延伸或擴展的緩衝空 間。 根據產品需求’背光模組220更可選擇性地包括反射片 2〇6,其中反射片206貼設在導光板208之底面256,以將 光源222射向背板202底面的光朝背光模組220之出光面反 射,如第3圖、第6A圖與第6B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 在背板202之底面塗佈反射塗料或採用具反射特性之板材 來作為背板202,如此可省略反射片206的設置。背光模組 220亦可選擇性地設置光學膜片組214於導光板2〇8之頂面 上,以提尚出光均勻度及/或亮度。在本示範實施例中,光 學膜片組214包括依序疊設在導光板208之頂面上的二光學 膜片210與212’其中光學膜片210可為棱鏡片,而光學膜 片212可為擴散片。在一實施例中,配合導光板208可為 V-Cut導光板’光學膜片21〇採用逆稜鏡片,而光學膜片212 採用上擴散片。背光模組220更可依實際需求而選擇性地包 括光源反射罩246,其中光源反射罩246罩覆在光源222之 外侧’而與導光板208之側面將光源222完全包圍住,如第 6B圖所示。藉由光源反射罩246的設置可將光源222朝背 光模組220外朝射出的光反射回導光板2〇8,以進一步提升 光源222之效率。 背光模組220更包括電路板248,其中電路板248可例 13 1356941 如為印刷電路板(PCB)。在本示範實施例中,電路板248係 設於背板202之邊緣區23〇之下方,亦即電路板㈣係設置 •在整個背光模組220之外側面上,如第5圖與第“圖所示。 由於背板202設有凹折部224,而使得凹折部224 一側的平 板部226與另-側的平板部228之間具有高低差進而在背 板202之平板部226的區域形成,因此電路板248可設置在 背板202凹陷區域的平板部226,以充分利用背光模組22〇 之空間,避免增加背光模組220之厚度。在另一實施例中, • 電路板248可設於背板202之邊緣區230與導光板208之底 面256之間,亦即電路板248係設置在整個背光模組22〇 之内部。 s青再次參照第3圖與第5圖,液晶顯示面板21 6設置在 背光模組220之上,且可利用例如黏著物242而接合固定在 膠框204上,並由膠框204所支撐。液晶顯示面板2丨6至少 包括偏光板234與240、薄膜電晶體(TFT)基板236、彩色濾 光片238以及液晶層(未繪示)。偏光板234設在導光板208 φ 上方之光學膜片組214之上,其中偏光板234與光學膜片組 214之間具有間隙。薄膜電晶體基板236覆蓋在偏光板234 上’於色滤光片238覆蓋在薄膜電晶體基板236之上,而液 晶層則夾設在薄膜電晶體基板236與彩色濾光片238之間。 偏光板240則覆蓋在彩色濾光片238之上。再將前框218 ' 罩設在液晶顯示面板216之偏光板240的外周緣上,並同時 框住液晶顯示面板2 16下方之背光模組220的外緣,且與背 光模組220卡合或鎖合,而將液晶顯示面板216與背光模組 220結合在一起,而完成液晶顯示器200之裝置。 1356941 由上述示範實施例可知,本發明之一優點就是因為一示 範實施例之背光模組之背板設有至少一凹折部延伸橫跨背 板,而使背板之二邊緣區具有高低差,進而可使導光板之中 央區域懸空於背板之上而與背板之間形成緩衝空間。因此, 可避免因背板受壓而壓迫損毀導光板。 由上述示範較佳實施例可知,本發明之另一優點就是因 為一示範實施例之背光模組之導光板可完全位於背板之 内、背板之邊緣係位於導光板之外圍邊緣區、或者背板之邊 • 緣係位於導光板之外圍邊緣區,因此背板受壓時可將應力導 引至導光板或背光模組之外圍,而可避免應力聚集在背光模 組之内部’進而可有效避免壓壞導光板。 一由上述示範較佳f施例可知,本發明《又_優點就是因 為-不範實施例之背光模組之背板的上側係 固定方式,因此當背板受背壓時,背板之上側仍^鎖移固^ 可提供應力緩衝效果。 由上述示範較佳實施例可知’本發明之再一優點就是因 籲為-不範實施例之液晶顯示器可大幅降低導光板 背壓而遭損壞的機會,而可有效提高液晶顯示器之可靠产, 進而可延長液晶顯示器之使用壽命。 罪又 • 雖然本發明已以一較佳實施例揭露如上,然其並 限定本發明,任何在此技術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在不脫 . 離本發明之精神和範圍内,當可作各種之更動與潤飾,因此 本發明之保護範圍當視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所界定者為準 【圖式簡單說明】 15 1356941 第1圖係緣示傳統背光模組之結構的剖面示意圖。 第2圖係繪示-般V-Cut導光板的剖面示意圖。 第3圖係繪示依照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的—種液晶顯 示器之裝置系統圖。 第4圖係繪示第3圖之液晶顯示器的上視圖。 第5圖係繪示沿著第4圖《剖面線所獲得之液晶顯示器 的剖面圖。 第6A圖係繪示第5圖之液晶顯示器之一部分的放大剖 面圖。 第6B圖係繪示第5圖之液晶顯示器之另—部分的放大 剖面圖。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00 :背光模組 104 :底板 108 :導光板 112 :光源反射罩 116 :光學膜片 120 :導光板 124 : V型溝槽 202 :背板 206 :反射片 210 :光學膜片 214 :光學膜片組 218 :前框 102 : 背板 106 : 側板 110 : 光學膜片 114 : 光源 118 : 膠框 122 : 表面 200 : 液晶顯示器 204 : 膠框 208 : 導光板 212 : 光學膜片 216 : 液晶顯示面板 220 : 背光模纽
16 C £ J 1356941 222 : 光源 224 :凹折部 226 : 平板部 228 :平板部 230 : 邊緣區 232 :邊緣區 234 : 偏光板 2 3 6 :薄膜電 238 : 彩色滤光片 240 :偏光板 242 : 黏著物 244 :緩衝空 246 ·· 光源反射罩 248 :電路板 250 : 側邊區 252 :中央區 254 : 侧邊區 256 :底面 258 : 背壓力 260 :卡勾 262 : 緩衝部 264 :擋牆 266 : 承托部 268 :間距 晶體基板 間 17 < S)

Claims (1)

1356941 月曰修(更)正替換買
第96149104號 修正日期:l〇〇.lU4 +、净諸專剎範:圍:: 1· 一種背光模組,至少包括: 一背板,具有至少一凹折部延伸橫跨該背板,其中該背板 包括-第-邊緣區與-第二邊緣區分別位於該凹折部之二側; -導光板’設於該背板之上,其巾該導光板之—底面具有 -第-側邊區、-第二側邊區、以及—中央區位於該第—側邊區 與該第二側邊區之間,該第-側邊區與該第二側邊區分別壓設於 該背板之該第-邊緣區與該第二邊緣區上’而該中央區懸空在該 背板之上; u~ 一光源,設於該導光板之-側邊且鄰近該底面之該第一側 邊區;以及 一膠框,圍設在該背板之外緣,其中該背板之該第二邊緣 區為該膠框所承托,該膠框包括至少一緩衝部,以及該緩衝部係 夾設在該背板之該第二邊緣區與該導光板之該底面之該第二側 邊區之間。 / 2.如申請專利範圍第μ所述之背錢組,其中該導光板 係一楔型結構。 β ^如中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導光板 之厚度從該導光板之_邊㈣目對之另—側邊遞減。 4.如中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膠框更 。至少—卡勾,以固定該背板之該第二邊緣區。 5·如申請專利範g第4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該卡勾至 乂已相互接合之一承托部以及一擋牆。 6·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背光模組,其中當該背板 1356941 -ίθϋ^^Τ4—-- 第96149104號 修正日期:100.1U4 修正#月日修(更)正替換頁| 之背面未受到朝向該導光板方向的 . 區與該卡勾之鋪牆之間減1距。月板之該第二邊緣 7·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背光模組,更至少勺括一 电路板’其中該電路板設於該背板之該第二邊緣區之下方。 8·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背光模組,更至 電路板,其㈣電路板介於料板之該第二邊㈣與該導光板之 該底面之間。 9.如申請專利範圍第!項所述之背光模組,更至少包括一 反射片貼設在該導光板之該底面。 一 瓜如中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背光模組,更至少包括 -光源反射罩,罩設於該光源H轉該杨之光反射至該 導光板。 W ,U.如申請專利範圍第丨項所述之背光模组,更至少包括 一光學膜片組,設於該導光板之上。 12·—種液晶顯示器,至少包括: 一背光模組,至少包括: 一背板,具有至少-凹折部延伸橫跨該背板.,其中該背板 包括一第一邊緣區與一第二邊緣區分別位於該凹折部之二側; —一導光板’設於該背板之上,其中該導光板之一底面具有 第側邊區、一第二側邊區、以及一中央區位於該第一側邊區 與該第—側邊區之間,該第一側邊區與該第二側邊區分別壓設於 該背板之該第一邊緣區與該第二邊緣區上,而該中央區懸空在該 背板之上; 光源,設於該導光板之一側邊且鄰近該底面之該第—側 19 .
:却.'“:‘· . .?·,*·:,,《0·.· 1356941 - __„ 第96149104號 修正日期:100.11.14 修|_并月日降(¾正替換頁j . 邊區,以及 ' j * 一膠框,圍設在該背板之外緣,其中該背板之該第二邊緣 區為該膠框所承托,該膠框包括至少一緩衝部,以及該緩衝部係 -夹設在該背板之該第二邊緣區與該導光板之該底面之該第二側 邊區之間;以及 一液晶顯示面板,設於該背光模組之上。 13.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導 光板係一楔型結構。 1屯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3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導 光板之厚度從該導光板之該側邊朝相對之另—側邊遞減。 5.如申5月專利範圍g 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膠 框更包括至少-卡勾’以固定該背板之該第二邊緣區。 / 如申-月專利圍第15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卡 勾至少包括相互接合之-承托部以及-擋牆。 Π.如切專利範圍第16韻述之液晶顯示器,其 受到朝向該導光板方向的壓力時,該背板之該第二 ,/、該卡勾之該擋牆之間相隔一間距。 先才-如申。月專利乾圍第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背 緣=下=包括—電路板’且該電路板設於該背板之該第二邊 光模組更專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背 緣區與該導光:之該底且該電路板介於該背板之該第二邊 20 1356941 第96149104號修正日期:则以修月日細正替換頁丨 2〇.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背 光板組更至少包括__反射片貼設在該導光板之該底面。 21.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背 光模組更至少包括一光源反射罩罩設於該光源之外側以將該光 源之光反射至該導光板。 22.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背 光模組更至少包括一光學膜片組設於該導光板之上。 23.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其中該液 晶顯示面板至少包括: —第一偏光板,設於該導光板之上; 4模電晶體基板,設於該第一偏光板之上; —彩色濾光片’設於該薄膜電晶體基板之上; —液晶層,夾設在該薄膜電晶體晶板與該彩色濾光片之 間;以及 一第二偏光板,設於該彩色濾光片之上。 24·如申諳專利範圍第12項所述之液晶顯示器,更至少包 括一前框,以框住該背光模組與該液晶顯示面板之外周緣。 21
TW96149104A 2007-12-20 2007-12-20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TWI356941B (en)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49104A TWI356941B (en) 2007-12-20 2007-12-20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96149104A TWI356941B (en) 2007-12-20 2007-12-20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8494A TW200928494A (en) 2009-07-01
TWI356941B true TWI356941B (en) 2012-01-21

Family

ID=44864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96149104A TWI356941B (en) 2007-12-20 2007-12-20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I356941B (zh)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928494A (en) 2009-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440046B2 (en) Backlight assembly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KR101621535B1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US9063267B2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WO2017190548A1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a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pparatus having the same
US9507079B2 (en) Display apparatus
JP2008304887A (ja) 液晶表示装置
US20070081111A1 (en) Double-sided backlight module and double-side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with same
KR2011001213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액정표시장치
KR20090073452A (ko) 액정 표시 장치
US20150034977A1 (en) Display Device
JP2005249942A (ja) 表示装置
WO2011102033A1 (ja) 面光源装置、および当該面光源装置を備えた液晶表示装置
KR100730306B1 (ko) 직하형 백라이트 장치
KR101633125B1 (ko) 표시장치
US8899816B2 (en) Backlight module
TW201224584A (en) Display device
KR20050105568A (ko) 백라이트 유닛과 이를 이용한 액정표시장치
TW200537189A (en) Back light module
US7518670B2 (en) Heat conduction member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US20130135843A1 (en) Light guide plate structure and backlight module using the same
KR20110132801A (ko) 백라이트 유닛 및 이를 구비한 표시 장치
KR20100053369A (ko) 액정표시장치
US9052441B2 (en) Prism sheet a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having the same
TWI356941B (en) Backlight module and application thereof
US20120127393A1 (en) Display devic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