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2419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發光單元,特別關於一種具有密閉 工間的發光單元。 【先%技術】 由於發光二極體(Light Emitting Diode, LED )具有高 免度及省電等優點,因此,隨著發光二極體的技術逐漸成 • # ’其應用領域也越來越廣泛,例如照明設備及背光源。 ’ 請參照圖1所示,一種習知的發光單元1包含一電路 基板11、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粒12、一封膠體13及一反 射喊體(lamp house) 14。其中,發光二極體晶粒12係設 於電路基板11上,並利用打線接合( wire bonding)的 式與電路基板11電性連接。封膠體13為透光材料,並 用 中Λ保護發光二極體晶粒12,反射殼體14係用以反射集 發光二極體晶粒12的出光方向。 在習知技術中’當發光二極體晶粒12發光時’其會 l3 大量的熱能’且發光二極體晶粒12、固化後之封膠體 電路基板11及反射殼體14四者之材質的熱膨脹係數 相同,因此將會造成夾置於發光二椏體晶粒12、封膠 13、電路基板11及反射殼體14之間的導線w,受到撥 或技扯而產生變形或斷裂,進而可能造成發光二極體晶 1之無法發光的情形,也會使得發光單元1產生缺陷。 中 ’熱膨脹程度不同所造成的影響,尤其是在具有大面 % 5 丄:)3Z4丄y 積封膠體的發光單元中更為嚴 重 另外,習知 技術架構亦不能改善發光二極體散熱的問 題。溫度最咼的…、口 j丨口j 膠體之中,因|| 门坪度的封 板。 此 P、能藉由熱傳導方式將熱導引至電路基 因此,如何括 封夥體材質、替^種能避免發光二極體晶粒之導線因 不同而產线2二極體錄與電路基板之間熱膨脹程度 元,已成為重要===’以及能夠改善散熱的發光單 【發明内容】 發光= =本發明之-目的為提供-種能避免 基板之間材㈣^ 封膠體、發光二極體晶粒與電路 有鐘於上塊課„同而產生斷裂的發光單元。 高發光二極明之另—目的為提供-種能提 為達上述目^的發光單元。 光管體、至少^,依據本發明之—種發光單元包含一透 一 电路基板、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粒及至少 二連接電極。透絲體敍少部分透光,並具有—密閉空 :^路基板係設置於透光管體之密閉㈣。料發光二 趣=日曰粒係覆晶接合或打線接合於電路基板之上。該等連 电極係與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電性連接。 麵靜^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一種發光單元係將發光二 -Β曰粒置於透光管體的密閉空間内,因此發光單元不需 6 1352419 再利用高厚度封膠體將發光二極體晶粒整個包覆。藉由透 光管體即可保護發光二極體晶粒不受水氣或灰塵等外界 環境因素的影響,並可避免發光二極體晶粒與電路基板間 * 連接的導線,受擠壓或拉扯而產生變形或斷裂的情形。另 . 外,發光二極體晶粒少了高厚度封膠體的阻隔後,其散熱 路徑除了經由下方電路基板作散熱外,亦可直接經由上方 散熱,又若於密閉空間内充填惰氣、液態膠體、彈性膠體 或油質流體等,藉由氣體或流體之熱對流效應則更可提高 鲁.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的散熱效果。 另外,本發明之發光單元更可包含一反射層及一螢光 轉換材料。設置有反射層的透光管體除可增加固定方向之 出光效率外,並可使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粒所發出的光線 先於透光管體内進行混光,以使發光單元能發出均勻的光 源。而螢光轉換材料則可用以改變發光單元的出光顏色, 以增加發光單元的應用範圍。 ®【實施方式】 • 以下將參照相關圖式,說明依據本發明之一種發光單 - 元,其中相同的元件將以相同的參照符號加以說明。 第一實施例 請參照圖2所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發光單元 2包含一透光管體21、· 一電路基板22、複數個發光二極體 晶粒23及至少二連接電極24。 透光管體21係至少部分透光,且具有一密閉空間 7 1352419 211,換言之,透光管體21係可具有一透光部及一非透光 部,意即透光管體21可部分透光、部分不透光,當然透 光管體21亦可全部透光。密閉空間211可為真空或充填 * 有氣體,例如充填有惰氣(inert gas )或氮氣。另外,密 . 閉空間211亦可充填一膠體或一流體,其中膠體例如為液 態膠體或彈性膠體,而流體例如為油質流體,且液態膠 體、彈性膠體或油質流體之折射率係大於1.3。另外,當 透光管體21之表面為曲面時,液態膠體、彈性膠體或油 ·.質流體的折射率係可大於或等於透光管體21之透光部的 :折射率,藉此可造成集光的功能,.使透光管體21的出光 面形成類似凸透鏡的效果。 上述之密閉空間211的形成方式係可利用熔合或膠合 等方式,其中,膠合方式包含封膠後紫外光固化、封膠後 熱固化、封膠後自然乾燥、安裝蓋體後封膠固化等方式完 成。 I 在本實施例中,透光管體21之透光部的材質例如為 高分子聚合材料、玻璃或石英之至少其中之一,而非透光 • 部的材質例如為高分子聚合材料、陶瓷或金屬之至少其中 - 之一。其中,高分子聚合材料係可選自聚苯乙烯 (polystyrene,PS )、?畏碳酸酉旨(polycarbonate,PC )、苯乙 稀-曱基丙稀酸曱酉旨樹脂(methylstyrene, MS )、聚曱基丙 稀酸甲 §旨(polymethylmethacrylate, PMMA)或丙烯晴-丁 二稀-苯乙烯(Acrylonitrile Butadiene Styrene, ABS )至少 其中之一。另外,若透光管體21為金屬材質,則於發光 1352419 二極體晶粒23的出光面具有一開口,其係為透光部,以 使光線射出。由於金屬本身具有高反射率、良好的散熱效 果及容易加工成型等優點,藉此可增加發光單元2的應用 - 範圍。 . 透光管體21亦可捧雜複數個散射體(scattering center ),其可為散射粒子或散射氣泡,以增加光擴散的效 果。其中,散射粒子之材料可利用與透光管體21之折射 率不同的有機散射體或無機散射體,例如硫酸鋇 • (BaS04)、二氧化矽(Si02)或氧化鋁(Al2〇3)等。又,透 光管體21例如為直條型(strip type ),且其截面形狀例如 為圓形、橢圓形、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或不規則形, 於本實施例中,係以圓形為例作說明。 電路基板22設置於透光管體21之密閉空間211,且 電路基板22例如為一玻璃基板、一樹脂基板、一陶瓷基 板或一金屬基板。 發光二極體晶粒23係設置於電路基板22之一表面, * 且發光二極體晶粒23可利用覆晶接合(flip-chip)或打線 • 接合(wire-bonding)方式與電路基板22電性連接。另外, - 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23之發射光譜例如為可見光範圍及/ 或紫外光範圍,其中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23之發射光譜 若為可見光範圍,則發光二極體晶粒23可選自紅光發光 二極體晶粒、綠光發光二極體晶粒、藍光發光二極體晶粒 及其組合所構成的群組。 連接電極24係與發光二極體晶粒23電性連接,且連 9 1352419 接電極24係可設置於電路基板 電路基板22之兩端。其中, 、端或是分別設置於 光管體21之外部。在本實施例中,^係電性連接至透 別經由-金屬導線241而電性連接電極24係分 於此值得-提的是,複數個發光至遷光管趙21外部。 光官體21外部的連接器或其他 亦可藉由設置於透 接,其中連接H或連接機構縣 接機構來進行串 另外,請參照圖3所示,連接電極24^ 24電性連接。 光管體21的外部。 亦可直接延伸至透 承上所述,請參照圖2所示,由 _ 粒23係位於透光管體。的密閉空間2;; 例之發光單元2不需再利用高厚度封膠體將 體晶粒23整個包覆。藉由透光管體21即可保護 -極體晶粒23不受水氣或灰塵等外界環境因素的影響, 並可避免各發光二極體晶粒23與電路基板22間連接的導 線受擠壓或拉扯而產生變形或斷裂的情形。另外,該等發 光二極體晶粒23少了高厚度封膠體的阻隔後,其散熱路 徑除經由下方電路基板22作散熱外,亦可直接經由上方 散熱,又若於透光管體21内充填氣體、液態膠體、彈性 膠體或油質流體等,藉由氣體或流體之熱對流效應則更可 提高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23的散熱效果。 本實施例之發光單元亦可利用部分覆蓋於單顆發光 二極體晶粒的封膠體作為提高發光二極體晶粒之出光效 率及出光範圍的功此。清參照圖4所示,發光單元2更包 1352419 含至少一封膠體27,其係覆蓋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23之 至少其中之一的至少一部分面積,意即,封膠體27並未 完全包覆發光二極體晶粒23。其中,封膠體27係可覆蓋 - 發光二極體晶粒23之出光面,或覆蓋發光二極體晶粒23 . 與至少一導線W的接觸點,且封膠體27未完全覆蓋導線 W。 封膠體27可為一多層折射率材料結構,其材料特性 為隨著與各發光二極體晶粒23的距離由近到遠,材料的 • 折射率由大至小作排列。因此,藉由封膠體27多層折射 率材料結構的特性,即可避免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23介 面之間容易發生全反射所導致的出光效率下降,進而使發 光單元2的出光效率提高。 第二實施例 請同時參照圖5A及圖5B所示,其中圖5B為沿圖5 A 中之A-A直線的剖面圖。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發光單元 2A與第一實施例的差異在於:發光單元2A更包含一反射 • . 部及一螢光轉換材料26。其中,反射部可以係為透光管體 * 21之一部分,或是如本實施例所述係外加一反射層2 5。 . 在本實施例中,反射層25係設置於透光管體21之外 表面,其並具有至少一開口部251,且開口部251係對應 於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23之一出光面。反射層25之材料 係選自反射頻譜為紫外光波段( 200-400nm)、可見光藍光 波段( 400-480nm)或可見光全波段( 400-780nm)之其中 之一,且其反射率至少大於50%以上。另外,反射層25 11 :利用一氧化鈦(加2)、硫酸鋇(Bas04)或氧化叙⑷ 或才料並以塗佈或印刷來形成於透光管雜21之外表面, ^將上述材料加人塑膠材料t,再以麼出成形、射出成形 6方式形成反射層25。又,反射層25亦可藉由設置一反 ^ y ' — #· H -v 办 ^ ^ 兄月或一多層鍍膜材料於透光管體21之外表 面來達成。 螢光轉換材料26係可設置於至少部分的透光管體21 卩分外表面、部分内表面、直接摻雜於透光管體21及/ 或是捧雜於第—實施例中所述的膠體或流體中。於本實施 」中,螢光轉換材料26係對應設置於開口部251的透光 二體21的外表面。且螢光轉換材料26至少包含一黃色螢 光轉換材料、一紅色螢光轉換材料、一綠色螢光轉換材料 或一藍色螢光轉換材料。 藉由反射層25的設置可集中發光單元2Α的出光方 向’且可利用反射層25使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23發出的 光線先於透光管體21内進行混光後再射出’以使發光單 元2Α能發出均勻的光源。又,藉由螢光轉換材料26則玎 改變發光單元2Α的出光顏色。 另外’請參照圖6Α所示,反射層25Α亦可設置於透 光管體21之内表面,且反射層25Α亦具有開口部251,其 係對應於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23之出光面,而螢光轉換 材料26亦可設置於對應於開口部251的透光管體21的内 表面或外表面。於此則以設置於對應於開口部251的透光 管體21的内表面為例作說明。又,請參照圖6Β所示,邡 12 1352419 可同時於透光管體21之内表面及外表面設置反射層25B 及反射層25C。需注意者,設置於透光管體21之内表面及 外表面的反射層25B及反射層25C係為錯位設置,但應避 • 免覆蓋住出光用的開口部251。 , 請參照圖7所示,螢光轉換材料亦可改以利用一螢光 體膠帶(phosphor tape) T來取代,螢光體膠帶T係設置 於至少部分的透光管體21之外表面及/或内表面,於此螢 光體膠帶T是以黏貼設置於透光管體21之外表面為例作 • 說明。螢光體膠帶T例如具有一黏著層T1及一螢光層T2, 螢光層T2中則摻雜有螢光體,以改變出光顏色。其中需 注意者,螢光體膠帶T依不同的需求可有不同的組成。 另外,上述之反射層係以設置於透光管體為例說明, 然而,反射層亦可設置於電路基板之表面。以下,請參照 圖8A至圖8D所示,其係為一電路基板32的長轴剖面圖。 為求清楚說明,以下圖示中皆省略透光管體,然於實際應 用時,電路基板32仍應設置於透光管體内。 I 如圖8A至圖8D所示,電路基板32之之一表面或相 * 對之表面係設置有複數發光二極體晶粒33,而與上述實施 . 例相同,發光二極體晶粒33係可以覆晶接合或打線接合 於電路基板32之上,於此係以覆晶接合為例。 請參照圖8A所示,一反射層35係設置於電輅基板32 上之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33的周圍。利用反射層35將由 發光二極體晶粒33所發射至電路基板32的光線反射,藉 此可增加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33所發出光線的利用率。 13 1352419 其中,反射層35之材質係與上述實施例中的反射層之材 質相同,於此不再贅述。 另外,請參照圖8B所示,若電路基板32為透明基板 - 時,反射層35A係可設置於電路基板32與該等發光二極 . 體晶粒33相反的另一面,以反射發光二極體晶粒33所發 射出的光線。 接著,請參照圖8C所示,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33係 可以錯位的方式分別設置於電路基板32的正反兩面,於 • 此,可分別將一反射層35B、35C分別設置於電路基板32 之正反兩面之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33的周圍。又,請參 照圖8D所示,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33亦可以對位的方式 分別設置於電路基板32的正反兩面,於此,可分別將一 反射層35D、35E分別設置於電路基板32之正反兩面該等 發光二極體晶粒33的周圍。需注意者,反射層的設置非 為限制性,依不同的設計亦可僅設置於部分的發光二極體 0 晶粒33的周圍。 另外,請參照圖9所示,電路基板32上該等發光二 • 極體晶粒33周邊亦可設置有一反射殼體(lamp house)L, • 藉此可用以反射集中發光二極體晶粒33的出光方向。 第三實施例 承上所述,發光單元的透光管體除可如上所述係為一 體成型之外,亦可由至少二殼體元件所構成。請參照圖10A 與圖10B所示,發光單元4的一透光管體41係由二殼體 元件412、413所構成。電路基板42之上同樣設置有複數 14 1352419 發光二極體晶粒43及二連接電極44,且電路基板42夾置 於二殼體元件412、413之間。其中,一反射層45係可設 置或形成於電路基板42之上,而一螢光轉換材料46則可 - 設置或形成於殼體元件412,然其非為限制性,其變化態 ^ 樣亦可參照上述實施例。另外,由於透光管體41係可具 有一透光部及一非透光部,意即可部分透光、部分不透 光,因此殼體元件412、413亦可部分透光、部分不透光, 例如於電路基板42下的殼體元件413可為不透光,然其 • 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該等殼體元件412、413係在對應設置後,利用膠合 或熔合等方式結合,以形成密閉空間411。其中,膠合方 式包含封膠後紫外光固化、封膠後熱固化或封膠後自然乾 燥等。另外,該等殼體元件412、413亦可先以鎖合或卡 合結合後,再以膠合或溶合方式作結合。 另外,請參照圖11所示,若於該等發光二極體晶粒 43出光面上之殼體形狀為三角形、四邊形、多邊形或不規 ® 則形等,則對應各發光二極體晶粒43上之殼體的外表面 - 或内表面係可具有一透鏡結構S,藉由不同透鏡的結構, . 以使發光二極體晶粒43所發出的光產生聚光或散光的效 果。於此以透鏡結構S設置於殼體元件412A的外表面為 例作說明,然其非限制性。 綜上所述,因依據本發明之一種發光單元係將發光二 極體晶粒置於透光管體的一密閉空間内,因此發光單元不 需再利用高厚度封膠體將發光二極體晶粒整個包覆。藉由 15 1352419 透光管體即可保護發光二極體晶粒不受水氣或灰塵等外 界環境因素的影響,並可避免發光二極體晶粒與電路基板 間連接的導線,受擠壓或拉扯而產生變形或斷裂的情形。 - 另外,發光二極體晶粒少了高厚度封膠體的阻隔後,其散 . 熱路徑除經由下方電路基板作散熱外,亦可直接經由上方 散熱,又若於密閉空間内充填惰氣、膠體或流體等,藉由 氣體或流體之熱對流效應則更可提高該等發光二極體晶 粒的散熱效果。 • 另外,本發明之發光單元更可包含一反射層及一螢光 轉換材料。設置有反射層的透光管體上除可增加固定方向 之出光效率外,並可使複數個發光二極體晶粒所發出的光 線先於透光管體内進行混光,以使發光單元能發出均勻的 光源。而螢光轉換材料則可用以改變發光單元的出光顏 色,以增加發光單元的應用範圍。螢光轉換材料更可改以 利用螢光體膠帶來取代,來增加製程效率及產品可靠度。 以上所述僅為舉例性,而非為限制性者。任何未脫離. * 本發明之精神與範疇,而對其進行之等效修改或變更,均 應包含於後附之申請專利範圍中。 【圖式簡單說明】 圖1為一種習知的發光單元示意圖; 圖2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一種發光單元示意圖; 圖3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發光單元另一變化態樣示 意圖; 16 1352419 圖4為本發明第一實施例之發光單元又一變化態樣示 意圖; 圖5A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發光單元示意圖,圖5B . 為沿圖5A中之A-A直線的發光單元剖面圖; . 圖6A及圖6B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發光單元的一變 化態樣示意圖; 圖7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發光單元的另一變化態樣 不意圖, • 圖8A至圖8D為本發明之反射層設置於電路基板上的 不同變化態樣示意圖; 圖9為本發明第—二實施例之發光單元的又一變化態樣 不意圖, 圖10A及圖10B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發光單元的示 意圖;以及 圖11為本發明第三實施例之發光單元的另一變化態 樣示意圖。 *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1、2、2A、4 :發光單元 11、 22、32、42 :電路基板 12、 23、33、43 :發光二極體晶粒 13、 27 :封膠體 14、 L· :反射殼體 21、41 :透光管體 17 1352419 211、411 :密閉空間 24、44 :連接電極 241 :金屬導線 -25、25A〜25C、35、35A〜35E、45 反射層 .251 :開口部 412、412A、413 :殼體元件 26、46 :螢光轉換材料 A-A .直線 • S :透鏡結構 T :螢光體膠帶 T1 :黏著層 T2 :螢光層 W :導線
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