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I253518B - Metallic photonic box and it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 Google Patents

Metallic photonic box and it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I253518B
TWI253518B TW093102498A TW93102498A TWI253518B TW I253518 B TWI253518 B TW I253518B TW 093102498 A TW093102498 A TW 093102498A TW 93102498 A TW93102498 A TW 93102498A TW I253518 B TWI253518 B TW I253518B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etal
layer
wavelength
photonic box
ligh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09310249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TW200521517A (en
Inventor
Ching-Fuh Lin
Cha-Hsin Chao
Original Assignee
Univ Nat Taiwa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Univ Nat Taiwan filed Critical Univ Nat Taiwan
Publication of TW2005215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05215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TWI25351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I253518B/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KELECTRIC INCANDESCENT LAMPS
    • H01K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adapted to the manufacture, installing, removal, or maintenance of incandescent lamps or parts thereof
    • H01K3/02Manufacture of incandescent bod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KELECTRIC INCANDESCENT LAMPS
    • H01K1/00Details
    • H01K1/02Incandescent bod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Optical Modulation, Optical Deflection, Nonlinear Optics, Optical Demodulation, Optical Logic Element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 Lasers (AREA)
  • Optical Integrated Circuits (AREA)
  • Led Device Packages (AREA)
  • Optical Filters (AREA)

Description

1253518 九、發明說明: 【發明所屬之技術領域】 本發明關於一種金屬光子盒,特別是一種可增強特定波長光發光效率 之光子盒及其製造方法。 【先前技術】 自西70—八九七元愛迪生發明電燈泡後,人們就不斷地想盡各種方 法想改進照明的技術,最終目的當然是更省電,發光效率更好,價格低廉 月bt、大眾普及使用的發光元件,能夠帶給人類更好的生活品質。目前全球 电力約有百分之二十用在照明,在全球天然資源骑耗盡的情況下,如何 創更省電及更有效率的發光元件是人類虽欲解決的問題。 早期的照明主要為自熾紐泡,白熾紐泡侧闕絲通電後產生熱阻 效應上升至高溫(約2, 5GGT)以發出黑體輕射的可見光供照明。白光熾鶴 絲燈泡亦有倾率、高耗電、壽輕1鱗缺點。 成十年來φ於科技的發展快速,許多創新的主動發光照日月元件也一 :問世,例如:日光燈管,白光發光二極體(LED,Light EmittingDiode)·.. 等。茲分別說明如下:
BJtM ± 間早地說就是個密閉的氣體放電管,長形玻魏電管的兩端個 j衣有,,且燈、、.糸,燈絲上塗布電子放射物,如氧化卸或氧化妈。玻璃管内 ,塗布螢输’充錢氣髮顧三及⑽量水銀。 田兩極間㈣電壓時’極間開始放電,射出電子,並與管内的水銀原子互 12535.18 相碰撞而形成氣體放電狀態,並釋出波長為253.7奈米的紫外光。當紫外 光激發螢光粉時,即可發出可見光,發光波長則由螢光物質的原子結構決 定。因此,若將燈管内壁混合塗上多種螢光物質,便可產生多種不同顏色 的可見光。日光燈所使用的螢光粉主要有氧化釔摻雜銪、磷酸化鑭鈽摻雜 铽、及氧化鋇鎂鋁摻雜銪。日光燈輸入的電能約6〇%可轉換成紫外光,而 其他的能量則轉換成熱能。一般紫外光轉換為可見光的效率約為40%。因 此,曰光燈的效率約為60% X鄕=24%,大約為相同功率鎢絲燈的兩 L。日光燈雖省電,仍有廢棄物含汞污染、易碎等問題。 白光發光二極體具有體積小、無熱幅射、耗電量低、壽命長和反應速度 仫等優點,能解決非常多過去傳統燈泡所難以克服的問題,但白光發光二 極體對材料的選擇,以及長晶的要求極高,製作上並不容易。近年來,歐 美和日本等國基於節_源與環境保護的共識,皆決定選擇白光發光二極 體作為二十—世紀照明的新光源。再加上目前許多國家的能源都仰賴進 口,使得它在照明市場上的發展極具價值。根據專家評估,日本若是將所 有白熾燈以白光發光二極體取代,騎年可省下卜2座發電廠的發電量, 間接減少的條量達1G億公升,而且在魏職巾簡_二氧化礙也會 減少,進而抑制了溫室效應。 在臺灣,由於核四廠興建問題引發很大的爭議,促使目前新能源的開發 以及提高能源制率的課題也深受大眾重視。若臺灣四分之—的照明設備 能省電達_ ’聽年可省下11G億度的電力,相t於—趣能電廠每年的 1253518 發電量’同時減少二氧化碳排放,每年節·上億升的原油消耗(資料來 源:光電協進會2GGG/7)。由此可見,節省能源所得到的效益是多麼地驚 因此,亟需一種能提高傳統照面設備的發光效率,且能達到省電效果的 發光源。 【發明内容】 本發明利用高溫發出黑魏射且透過金屬光子盒,造成可見絲圍的波 段強度大輻增強,並能充分發揮其預期之功效。因此,本發明提供一種可 增強特定光波長之發光強度之金屬光子盒,其包括: 金屬包圍壁,其中該金屬包圍壁形成一共振腔;及 不導電介質,其係充填於該共振腔中, 其中該金屬光子盒可形成一截止波長,使得大於該截止波長的光波段無 法在該金屬光子盒共振。 金屬在高溫會發出顯著的黑體輻射現象,如圖一說明,我們可看出在不 同溫度之下其頻譜的分佈,而隨著溫度及波長的不同,其輕射強度也隨之 改變,其依循著蒲朗克黑體輻射的公式: 五(又, 2nhc2 X5(ehc/m-l) 其中主要的參數:為波長,Γ是絕對溫度,c是光速,其它為基本的 物理參數。隨著溫度上升,頻譜最強的波長位置之隨之左移,以圖一說明, 在溫度2500K的時候,韓射最強的波長大約在1· 2微米,此為紅外光發光 波長,所以人的肉眼無法觀察到;然後溫度上升到4000K時,其輻射最強 1253518 的波長已開始進入到可見光的範圍;若再上升到5_κ時,對人的肉眼而 言,大概是會呈現亮白色醜色,所以太陽才會發出熾熱的白色光。 本發明利用金屬光子盒所含之共振腔,餅發丨的黑魏紐變。透過 共振腔這樣的屏_閉體’能夠把電磁場完全封閉在金屬導體壁内,達到 共振而產生駐波的效應,因此對應出不_截止波長,依照電磁學的理論, 如果此金屬光子盒為正立方體,其不同模態波長為 ;一 2ηα λΙ k +12 + m2 ,中主要的參數.“為不_態的波長立方體共振腔的邊長,石 =振朗部介質之折鱗’ w、时為不嗎趙數,若對應主模模態 的情況,也就是可對應最長的波長,稱之為截止》皮長(Cut 〇ff wavelength),公式可簡化為: yilna 旦欲製作對應波長467奈米之藍光的金屬光子盒,所設計之結構a ^ 7 可以達咖_效果,其截止波長可依照電磁學的理論另外 叶异。 移到二乂二Γ、:子盒’可將無法在該金屬光子盒共振之級能量轉 同尺♦的二:二叫醜短波段的^域巾特定光波長之發^強度。不 m外本冰I子1 ’可應用於其它領域,例如光通訊所需要傳輸的h 55 二二、,亦可_本發明之技術達成。因此,其應用及發展空間 極為廣泛。本發_特色是,改變發光波 麟先技_比,是餘綠各績紐光晴技術。 ^金屬光子孤可以任何形狀存在,例如但不限於正立方體形狀、 1253518 長方體形狀、球體形狀、橢球體形狀、金字塔形狀及其他可以用半導體製 程製作之幾何形狀,較佳為正立方體形狀。 本發明之金屬光子盒,其金屬包酸之金屬,較佳具有厚度係介於i nm 至ίο //m之間。該金屬可為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習知之任一種具高熔點 之至屬較仏為銘、鎢或金。再者,該金屬光子盒之不導電介質,可為各 式各樣热習此項技術者所習知之介電材料,例如但不限於二氧化矽、氮化 矽、二氧化鈦、空氣或真空。 " 、、根據本個之金屬光子盒,其可財倾餘技術,將其製作於白織燈 /包内之ϋ絲外面,將可大輪提高原本白熾燈泡之發光效率以及更為省電。 =於傳統燈泡發光能制只有5%_量針在可見光,棚金屬光子盒的 設計能確定將非可見光的能量轉移到可見光,達到 電之目的,應用在照明產業上,每年將可省下上億度電,=一】= 發電廠每年所提供的電量。 因此,本發明另提供-種製造可產生所欲光波長之金屬光子盒之方法, 其包括下列步驟: (a) 在一基板上形成一金屬層; (b) 在該金屬層上形成一不導電介質層; (c) 以顯影術在該不導電介質層上定義出光阻之區域; (d) 除去該不導電介質層上沒有光阻覆蓋之區城; (e) 在該不導電介質層上形成一金屬層; (f) 剝除該光阻;及 (g)在该不導電介質層上形成一金屬掩蓋層。 根據該方法之步驟(a),其中所使用之基板可為但不限於雜板、玻璃 1253518 基板、金屬基板或導熱基板。該步驟(a)之金屬層,較佳係具有厚度介於5nm 至1 /zm之間。 根據該方法之步驟(b),其中所使用之不導電介質層係以pecvd、蒸鍍、 藏鍵或旋塗方式塗覆於該基板上。 根據該方法之步驟(c),其中該顯影術可為但不限於光學顯影術 (photolithography)、電子束顯影術(E-beam lithography)、離子束顯影 術(ion-beam lithography)、原子力顯影術(Atomic force lithography) 或掃瞄電子穿隧顯影術(Scanning tuning electron lithography)。 根據遠方法,其中該金屬層及金屬掩蓋層之金屬係為熟習此項技術者所習 知之任一種具高熔點之金屬,較佳為鉑、鎢或金。 根據該方法,其中步驟(g)之金屬掩護層係具有厚度介於lnm至5〇〇nm之間。 如前所述,本發明之金屬光子盒可以任何形狀存在,當欲製成正立方體時, 該方法之步驟(b)中不導電介質層之厚度為所欲光波長之約5〇%,步驟(c) 之光阻區域係為邊長為所欲光波長之約5〇%之正方形,且步驟(e)之不導電 介質層之厚度為步驟⑹中之介質層厚度或小於此厚度。 本發明可奈米尺度的金屬光子盒被覆於例如燈泡_絲表面,利用 嫣絲熱電阻效應上升至高溫的情形下,發出黑體輻射,再利用電磁波在金 屬光子盒裡的共振腔行為,大幅增加可見光的發光效率,亦可增加其穩定 性,在相同亮度需求下,電流也可降低,達到省電的功能。 因此,本發明又提供一種光源,其包括: 一黑體輻射發射體,其具有預定奈米尺寸的金屬光子盒;及 一加熱源,其可加熱該金屬光子盒之金屬, 12535.18 其中該金屬光子盒可形成一截止波長,使得大於該截止波長的光波壯 法在該金屬光子盒共振。 有關本發明所提供之光源,茲進一步說明如后·· 將金屬光子盒2結構製作完成後,連同試片一起放到加熱的基座*上 基座設計的方法是糊石墨或郁或其它可產生熱之高耐熱電傳導物質 兩端通過電流下產生熱效應,進而達到加熱的效果 置於一真空腔體下進行,如第2圖所示。 ’而整個加熱的基台4 或者’直接_光子盒6結構製作在可產生熱之高耐熱電傳導物質8 上’或金屬光子盒之金屬即為可產生熱之高耐熱電傳導物質上,例如鶴的 材質’製作完錢直親職缝生應,材麵城敝果,如第 三圖所示。 上述加熱的溫度’比目前燈泡的溫度低,因為金屬光子盒可以改變黑體 幅射的光譜’加絲麵設収長_度,因此要_可見絲其他設計 波長的同樣強度,其溫度會轉統的黑舰射溫度低。再者,上述加熱的 金屬光子盒可置於練壓力遠低於—錄壓,如丨咖以下)封裝内,以 降低金屬在高溫下被氧化的速率。 本發明之金屬光子盒亦可用_不同尺寸的金屬光子盒對應不同的光 皮長之特& 成發射不同可見光光源而控制光的顏色。其所遵守的公 式為電磁學雛共鐘线止波長,其巾n k2 +/2 +w2 率,a為金屬光子盒的邊長,k,丨,m為共振腔不同模態最小為q或丄。例 如欲對應紅色光源’金屬光子盒尺寸為咖奈米,對應綠色光源之金屬光 11 1253518 子盖尺寸為250奈米,對應監色光源之金屬光子盒尺寸為mo奈米,其它 顏色以此類推。若要達到高亮度的白光光源(照明技術的首要目標),可設 計對應不同尺寸之金屬光子盒,舰、黃的金屬光子盒混合制,或紅、 綠、藍三種金屬光子盒混合排列,均可輕易達到白光光源的效果,而不需 要複雜的長晶技術或特定材料以發出特定顏色的光,利用此技術也可增強 在其他非可見光之特定波長的發光強度。不同顏色的金屬光子盒可以利用 半導體製紐在同-基板上,只是鮮_樣根據㈣改變。因此在樣品 上可以同時有不同波長的金屬光子盒,以同時發出不同顏色的光。 有關本發明之金屬光子盒,其應用非常廣泛,例如照明所需要的白光光 源,可利用二種尺寸之金屬光子盒(紅,、綠,藍)製作在同一試片上加熱, 即可達到,若取代傳流鎢絲燈之燈絲,發光效率將大為提升,所產生之光 源也不會是偏黃的光線。此外,白色絲源亦可細在最近發展成熟的液 晶顯示器,其所需的背光源,加上金屬光子盒體積極小(奈米尺寸),將可 大輻降低液晶顯示器的體積。 若金屬光子盒之尺寸固定,其發光顏色也將固定,可以做為指示燈或交 通號誌用。與傳統需要彩色玻璃的指示燈相比,其在該顏色的光之發光效 率仏’可以省電’而且可以用同一種材料製造就可以做出不同顏色的指示 燈,比半導狀LED用不同材料以達到不同顏色相比,金屬光子盒指示燈 或交通號誌更容易製作,生產成本更低。 另一方面,金屬光子盒亦可直接應用在顯示方面,將金屬光子盒分區 域,每一區域代表某一顏色的波長和像素(pixel),控制不同電流通過不同 12 1253518 區域金屬光子盒,可以達到不同區域的顏色顯示,因此可以達到彩色的顯 像。加上金屬光子盒尺寸小的緣故,每一個像素(pixel)可以小到金屬光子 盒的尺寸,(比//m還小),因此可製作高解析度的顯示器。此類顯示器與目 前的液晶顯示器相比,不需背光板,不需濾光片(c〇1〇r filter),不需液 晶材料等等,製作更容易,生產成本更低。而且在製作完成後,由於金屬 的可彎曲性,金屬光子盒可以做在彎曲表面上,使顯示器的形狀更多變化。 金屬光子盒亦可製作在通訊元件上,製作出通訊所需要的L 55#m波長 或其他波長,其所對應的金屬光子盒尺寸約為73〇奈米,其它各領域所需要 之光源亦以此類推來製作。 下列之實施例並非用以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任何熟習此項技術者, 在不脫離本個之精神和範_,t可作些狀更軸麟,即凡依本發 明所做的均等變化與修飾,應為本發明專利範圍所涵蓋。 【實施方式】 有關本發明之金屬光子盒,其詳細的製作流程如下: 1.如第4圖所示,树基板上驗—層金屬—麵(白金),厚度約為⑽ 奈米。然而此技術不限定基板的材質。 2·製作-層厚度為220奈米之介質層,利用旋塗s〇G(spin—〇nglass)來成 長。 3·以電子束顯影(E-beam lithography)的方式定義出光阻的區域,邊長為 220奈米的正方型,間隔為1〇〇奈米(上視圖,如第5圖所示)當作光 罩(mask)。 4.利用乾侧㈣,Reactive IonEtch)的技術姓刻掉沒有光阻的的區城。 13 1253518 5·蒸鍍厚度為220奈米的金屬一鉑(白金),之後再將光阻清洗掉。 6·再蒸鍍厚度為10奈米的掩蓋層(cover)金屬即完成,如第6圖所示。 經過上述步驟的製造,將所製得之金屬光子盒置入高溫量測系統,可 觀察到發出467奈米之波長,其頻譜如第7圖所示,溫度約在攝氏7〇〇度 左右,完全達到我們所欲觀察到的波長,且其頻譜壓抑了截止波長467奈 米以上的波段,將其能量轉移到短波長的區域,所以467奈米的強度亦被 放大了五到六倍左右’大輪提咼了原本可見光波段的發光效率。就能源觀 點來看,電流只需原本的五分之一,即可達到相同的亮度,達到大輻省電 的效果。與第8圖相比較,其顯示了無金屬光子盒之黑體輻射下鉑表面之 發光頻譜。可以發現長波長部份被壓抑許多,而只在金屬光子盒之截止波 長出現一放大五至六倍的強度,使得可見光所佔能量的比例大輻提高 20〜30%,致使可見光範圍的發光效率大輻提高。 【圖式簡單說明】 第1圖係為黑體輪射在三種不同溫度下的頻譜圖。 第2圖係將含有本發明之金屬光子盒之試片置於加熱基座進行熱效應時 之示意圖。 第3圖係將含有本發明之金屬光子盒之試片直接置於可產生熱之高财熱 電傳導物質上進行熱效應實驗之示意圖。 第4圖係顯示製造本發明實施例之金屬光子盒之製作結構示意圖。 第5圖係為第4圖的上視圖,此為光阻的陣列結構。 1253518 26圖係為本购實施例之金屬光子盒之結構完成圖。 第7圖係220奈米之金屬光子盒發光頻譜,溫度約在攝氏700度左右。 由圖可觀察到,在467奈米的位置,光強度被放大了 5〜6倍左右, 與第6圖相比較,可以發現長波長部份被壓抑許多,而只在金屬 光子盒之截止波長出現一放大五至六倍的強度,使得可見光所佔 能量的比例大輻提高20〜30%,致使可見光範圍的發光效率大輻提 南。 第8圖係鉑表面之發光頻譜(無金屬光子盒之黑體輻射),溫度約在攝氏 700 度。 【主要元件符號說明】 2金屬光子盒 4加熱基座 6金屬光子盒 8可產生熱之高耐熱電傳導物質 15

Claims (1)

1253518 十、申請專利範圍: 1. 一種可增強特定光波長之發光強度之金屬光子盒,其包括: 金屬包圍壁,形成一共振腔;及 不導電介質,置於該共振腔中,其中該不導電介質呈 2· 請專利範圍第i項所述之金屬光子盒,係將 金ίίκίϊ,?移到短波段的區域’以増強該s波段的fig 3· 橢球體形狀、金子塔形狀及其他可以用半導體製程製作之幾何开^。 4. 圍第1項所述之金屬光子盒,其中該不導電介質将、登 I包括下列之任一種介質··二氧化石夕、氮化石夕、二氧化工 5· rilSSi 6· 其中該金屬係選自包括 7· -種製造可產生所欲光波長之金屬光子盒之方法,其包括下列步驟: (a)在一基板上形成一金屬層; (b)在a亥金屬層上形成一不導電介質層; ⑹以顯影術在該不導電介質層上定義出光阻之區域; (d) 除去該不導電介質層上沒有光阻覆蓋之區城; (e) 在該不導電介質層上形成一金屬層;及 16
TW093102498A 2003-12-23 2004-02-04 Metallic photonic box and it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TWI253518B (e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0/746,908 US6940174B2 (en) 2003-12-23 2003-12-23 Metallic photonic box and it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0521517A TW200521517A (en) 2005-07-01
TWI253518B true TWI253518B (en) 2006-04-21

Family

ID=34654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093102498A TWI253518B (en) 2003-12-23 2004-02-04 Metallic photonic box and it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6940174B2 (zh)
EP (1) EP1560257A3 (zh)
JP (1) JP2005184018A (zh)
CN (1) CN1638016A (zh)
TW (1) TWI25351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7139022A1 (ja) * 2006-05-26 2007-12-06 Nalux Co., Ltd. 赤外光源およびその製造方法
WO2007141826A1 (ja) * 2006-05-26 2007-12-13 Nalux Co., Ltd. 赤外光源
US20080231184A1 (en) * 2006-06-19 2008-09-25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Higher efficiency incandescent lighting using photon recycling
US7625515B2 (en) * 2006-06-19 2009-12-01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Fabrication of layer-by-layer photonic crystals using two polymer microtransfer molding
US9400219B2 (en) * 2009-05-19 2016-07-26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Metallic layer-by-layer photonic crystals for linearly-polarized thermal emission and thermophotovoltaic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20110203767A1 (en) * 2009-07-22 2011-08-25 Zimmerman Scott M Recycling thermal sources
US8742406B1 (en) 2011-02-16 2014-06-03 Iowa State University Research Foundation, Inc. Soft lithography microlens fabrication and array for enhanced light extraction from organic light emitting diodes (OLEDs)
US11022275B2 (en) * 2019-03-18 2021-06-01 Chi-Yuen Chau Optical device and illumination device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79473A (en) * 1989-09-08 1992-01-07 John F. Waymouth Intellectual Property And Education Trust Optical light source device
JP3576859B2 (ja) * 1999-03-19 2004-10-13 株式会社東芝 発光装置及びそれを用いたシステム
EP1246324B1 (en) * 2001-03-09 2006-02-08 Nippon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Corporation White light source
US6611085B1 (en) * 2001-08-27 2003-08-26 Sandia Corporation Photonically engineered incandescent emitter
ITTO20020031A1 (it) * 2002-01-11 2003-07-11 Fiat Ricerche Struttura tridimensionale di tungsteno per una lampada ad incandescenza e sorgente luminosa comprendente tale struttura.
WO2003071587A1 (en) * 2002-02-15 2003-08-28 University Of Delaware Process for making photonic crystal circuits using an electron beam and ultraviolet lithography combination
DE10240056B4 (de) * 2002-08-30 2005-06-23 Fraunhofer-Gesellschaft zur Förderung der angewandten Forschung e.V. Hochtemperaturstabiler Metallemitter sowie Verfahren zur Herstell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638016A (zh) 2005-07-13
US6940174B2 (en) 2005-09-06
JP2005184018A (ja) 2005-07-07
EP1560257A2 (en) 2005-08-03
US20050133926A1 (en) 2005-06-23
EP1560257A3 (en) 2006-12-06
TW200521517A (en) 2005-07-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utta Gupta et al. Artificial lighting system for plant growth and development: Chronological advancement, working principles, and comparative assessment
Zissis et al. State of art on the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f electrical light sources: from the past to the future
Fu et al. A novel double perovskite La2ZnTiO6: Eu3+ red phosphor for solid-state lighting: synthesis and optimum luminescence
JP5529296B2 (ja) 白光led光源に用いられる発光ナノ微結晶ガラ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TWI253518B (en) Metallic photonic box and it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CN101405831A (zh) 引入高温陶瓷复合物和气相用于选择性发射的光源
Dai et al. 2D photonic crystal layer assisted thiosilicate ceramic plate with red‐emitting film for high quality w‐LED s
Zhou et al. A promising red phosphor MgMoO4: Eu3+ for white light emitting diodes
Liang et al. Silica encapsulated ZnO quantum dot-phosphor nanocomposites: Sol-gel preparation and white light-emitting device application
Wang et al. High color rendering index of warm WLED based on LuAG: Ce 3+ PiG coated CaAlSiN 3: Eu 2+ phosphor film for residential lighting applications
Liu et al. Vigorous high-efficiency YAGG: Ce phosphor-in-glass film for next-generation laser lighting applications
JP5715252B2 (ja) 白色発光ガラスセラミックス及びその製造方法、並びにledデバイス
Kang et al. Multicolor carbon dots assembled polyvinyl alcohol with enhanced emission for white light-emitting diode
Komukai et al. Luminescence properties of BaZrSi3O9: Eu synthesized by an aqueous solution method
CN201266596Y (zh) 高演色性灯件
TW201114069A (en) White-light emitting device and preparation method and application of the same
CN207674138U (zh) 一种具有红外辐射散热的led灯丝灯及其led发光条
TWI431099B (zh) 製造螢光粉之方法及該方法所製得之螢光粉
Wang et al. Tunable visible emission and warm white photoluminescence of lithium-doped zinc oxide thin films
CN201811028U (zh) 一种易散热低频无极灯
CN109929555A (zh) 一种硼磷酸盐白色荧光粉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201845735U (zh) 直热式阴极电子激发荧光灯
CN101964299A (zh) 一体化闭合磁路梨形磁能灯
CN205810763U (zh) 一种大功率陶瓷金卤灯
Honda et al. Light sources and lighting circuit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MM4A Annulment or lapse of patent due to non-payment of fe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