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6122A - 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 - Google Patents
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426122A TW202426122A TW111149694A TW111149694A TW202426122A TW 202426122 A TW202426122 A TW 202426122A TW 111149694 A TW111149694 A TW 111149694A TW 111149694 A TW111149694 A TW 111149694A TW 202426122 A TW202426122 A TW 202426122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pipeline
- gas
- adsorption
- control valve
- oil
- Prior art date
Links
- 238000001179 sorption measurement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27
- 239000012528 membrane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4
- 239000012510 hollow fiber Substance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9
- 238000003795 desorption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87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6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39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06
-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water Substances O XLYOFNOQVPJJNP-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76
- 230000001105 regulatory effec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4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50
-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Carbon Chemical compound [C] OKTJSMMVPCPJKN-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8
- 230000032258 transport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8
- 238000005406 wash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4
- 239000003507 refrigerant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2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865 sewage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6
- 239000007788 liquid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4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33 condens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2
- 230000005494 condensation Effects 0.000 claims 2
- 239000007789 gas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84
- 239000002033 PVDF bin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2
- 229920002981 polyvinylidene flu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2
- 239000003463 adsorb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0126 substanc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9
- 239000004695 Polyether sulf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29920006393 polyether sulf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9000010457 zeoli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8
- 230000007423 decrea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29920002301 cellulose 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12621 metal-organic framework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2245 particl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29920002492 poly(sulf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1 polydimethyl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843 powd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0746 pur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11084 recover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Atomic nitrogen Chemical compound N#N IJGRMHOSHXDMSA-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219 Ethylene 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642 Poly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491 Polyphenylsulf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3054 catalys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4715 ethylene 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RZXDTJIXPSCHCI-UHFFFAOYSA-N hexa-1,5-diene-2,5-diol Chemical compound OC(=C)CCC(O)=C RZXDTJIXPSCHCI-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2239 polyacrylonitril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1721 poly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29920000642 polymer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172 regenera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1276 controll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30195733 hydrocarbon Natural products 0.000 description 3
- 150000002430 hydrocarbon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3
- 239000005416 organic mat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3
- 229920001747 Cellulose diacetat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952 Polya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97 Polyetherimid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954 Polyglycol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372 Polyvinyl alcoho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atomic oxygen Chemical compound [O] QVGXLLKOCUKJST-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2485 combus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98 cooling wat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0354 decomposition rea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1066 destr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205 dimethyl polysiloxa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21389 graphene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808 molecular siev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57 nitro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301 oxyge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10052760 oxyge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435 poly(dimethylsiloxa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747 poly(lactic acid)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647 polya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10 polycaprolact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32 polycaprolact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601 polyetherim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33 polyglycol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626 polylactic acid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1343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4810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451 polyvinyl alcohol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2620 polyvinyl fluorid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29920000036 polyvinylpyrrolido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1267 polyvinylpyrrolidon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5000013855 polyvinylpyrrolidone Nutrition 0.000 description 2
-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sodium aluminosilicate Chemical compound [Na+].[Al+3].[O-][Si]([O-])=O.[O-][Si]([O-])=O URGAHOPLAPQHLN-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2
- 150000003457 sulfone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4458 analytical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9835 boil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7613 environment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8450 motiv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10815 organic waste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20000131 polyvinylidene Polymer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5086 pum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0 research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9000000725 suspension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diffusion
- B01D53/229—Integrated processes (Diffusion and at least one other process, e.g. adsorption, absorp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0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 B01D53/04—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adsorption, e.g. preparative gas chromatography with stationary adsorbents
- B01D53/047—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 B01D53/0476—Vacuum pressure swing adsorption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D—SEPARATION
- B01D53/00—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 B01D53/22—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diffusion
- B01D53/228—Separation of gases or vapours; Recovering vapours of volatile solvents from gases; Chemical or biological purification of waste gases, e.g. engine exhaust gases, smoke, fumes, flue gases, aerosols by diffusion characterised by specific membranes
-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0—PETROLEUM, GAS OR COKE INDUSTRIES; TECHNICAL GASES CONTAINING CARBON MONOXIDE; FUELS; LUBRICANTS; PEAT
- C10G—CRACKING HYDROCARBON OILS; PRODUCTION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e.g. BY DESTRUCTIVE HYDROGENATION, OLIGOMERISATION, POLYMERISATION; RECOVERY OF HYDROCARBON OILS FROM OIL-SHALE, OIL-SAND, OR GASES; REFINING MIXTURES MAINLY CONSISTING OF HYDROCARBONS; REFORMING OF NAPHTHA; MINERAL WAXES
- C10G5/00—Recovery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gases, e.g. natural gas
- C10G5/02—Recovery of liquid hydrocarbon mixtures from gases, e.g. natural gas with solid adsorbent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il, Petroleum & Natural Ga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為一種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主要是於一段時間後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的吸附效能下降時,能透過該熱交換器所產生熱交換後氣體來將附著於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讓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能恢復吸附效能,以具有提升處理高濃度油氣的效率。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尤指一種具有在利用變壓真空吸脫附運轉一段時間,而吸附效能低下時,再經由進行熱脫附,以提升處理高濃度油氣的效率,而適用於石化廠區、儲油廠區或是類似之區域。
目前石化廠區在進行作業時會產生高濃度油氣,而該高濃度油氣會透過活性碳處理設備來進行一次性吸附,或是利用兩個活性碳罐來進行一個吸附另一個脫附,且循環交替運轉。然而活性碳容易著火並具有其危險性。
而石化廠區所產生的高濃度油氣含有碳氫化合物及其他有機物,而有些有機物例如沸點較高的有機物,在該活性碳處理設備進行吸附過程容易附著於該活性碳處理設備的吸附材內,且經過一段時間後,會造成該活性碳處理設備的吸附效能下降,而處理效率的下降會讓較多的有機物廢氣直接排放到大氣中,而超過環保的排放標準。
且該活性碳處理設備因效率不佳將較多的有機物排出至大氣中容易對環境造成巨大的影響,除了污染周遭空氣外,還有當排出的有機物的濃度過濃時,會有安全上的隱患及危險。
因此,本發明人有鑑於上述缺失,期能提出一種具有提升處
理高濃度油氣效率的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令使用者可輕易操作組裝,乃潛心研思、設計組製,以提供使用者便利性,為本發明人所欲研發之發明動機者。
本發明之主要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主要是於一段時間後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的吸附效能,在經過多次吸附和真空脫附循環使用之後,例如一年後,其吸附效能下降或是不達排放標準時,能透過該熱交換器所產生熱交換後氣體來將附著於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的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的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中所未完全脫附而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讓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能恢復吸附效能,以具有提升處理高濃度油氣的效率,進而增加整體之實用性。其原理在於正常運轉的時候是採用變壓真空脫附,而在本實施例中另經過不同的路徑設計,使用高溫熱脫附,將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中的殘留有機物脫附出來,在教科書原理以及許多論文中我們可以發現高溫熱脫附的效果遠大於變壓真空脫附的效果,因此吸附效能得以回復提升。
本發明之另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透過當該真空泵以抽真空方式抽送高濃度油氣時,則透過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的一端形成連接,而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熱側道的一端連接,且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熱側道的另一端連接,以及
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的另一端形成連接,以進行熱交換來循環冷卻降溫,其中該熱交換器係採用為水對氣熱交換器,使該真空泵能透過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及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內的水來進行水循環,讓該真空泵在運作時,具有循環水來進行冷卻降溫的效能,進而增加整體之使用性,尤其在於無法提供冷卻水的情況下,而使用本發明之方式可以將冷卻水透過該熱交換器來進行降溫,再提供給真空泵冷卻,以移除真空泵產生的熱作用。
本發明之再一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透過該熱交換器所產生的熱交換後氣體由該熱交換輸送管路來輸送到該第二連通管路內,並由該第二連通管路來輸出至該第四管路內,再經由該第四管路來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且透過該熱交換器產生的熱交換後氣體來將附著於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而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則經由該第三管路來輸送至該第一連通管路內,並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來進入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內,再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由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來輸出至另一端所連接的一第二處理設備內,並透過該第二處理設備來進行後續處理,使除了具有高溫熱脫附的效能外,還能達成再次淨化處理之目的,進而增加整體之操作性。如此,因吸附過程採用真空脫附,而原理上真空脫附的效果不如加熱高溫脫附,因此經過高溫熱脫附之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會獲得比較真空脫附來得好的脫附過程,而達到回復性能作用。此點在化工原理書籍以及吸附等溫曲線,不同分壓吸附曲線分析上可以得到證明,在此不贅述。
為了能夠更進一步瞭解本發明之特徵、特點和技術內容,請參閱以下有關本發明之詳細說明與附圖,惟所附圖式僅提供參考與說明用,非用以限制本發明。
1: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
2: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
3: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
101:第一管路
1011:第一管路控制閥門
102:第二管路
1021:第二管路控制閥門
103:第二延伸管路
1031:第二延伸控制閥門
1032:第二延伸限流閥門
203:第三管路
2031:第三管路控制閥門
204:第四管路
2041:第四管路控制閥門
205:第四延伸管路
2051:第四延伸控制閥門
2052:第四延伸限流閥門
10:油氣輸送管路
11:油氣輸送控制閥門
12:油氣產生處
21:第一連通管路
211:第一控制閥門
212:第二控制閥門
22:第二連通管路
221:第一控制閥門
222:第二控制閥門
30:脫附第一排出管路
31:真空泵
32: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
33: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
34:第一處理設備
40:脫附第二排出管路
41:第二處理設備
42: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
50:排氣輸出管路
51:排氣設備
60:冷卻旁支管路
61:冷卻第一旁支管路
62:冷卻第二旁支管路
63:熱交換器
631:冷側道
632:熱側道
64:冷卻機組
65:水箱
651:入水管
652:出水管
66:水泵
70:熱交換輸送管路
71:風機
72:加熱器
73:外氣
80:穩壓桶
81:氣體輸出控制管路
90:真空泵旁支管路
91: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
S100:油氣輸送吸附
S110:吸附後氣體排出
S120:油氣吸附切換
S130:脫附濃縮油氣
S140:濃縮油氣推送
S150:油氣暫停輸送
S160:熱交換後氣體輸送
S170:進行附著物脫附
S180:附著物進行輸送
S190:附著物進行處理
S200:真空泵冷卻降溫
第1圖係為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設為吸附模式之系統架構示意圖。
第2圖係為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設為吸附模式之系統架構示意圖。
第3圖係為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改為高溫熱脫附模式之系統架構示意圖。
第4圖係為以壓縮氣體來控制氣動閥之實施系統架構示意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之主要步驟流程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之另一步驟流程圖。
請參閱第1~6圖,係為本發明實施例之示意圖,而本發明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的最佳實施方式係運用於石化廠區、儲油廠區或是類似之區域,主要是在利用變壓真空吸脫附運轉一段時間,而吸附效能低下時,再經由進行熱脫附,以提升處理高濃度油氣的效率。
而本發明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主要係包括有一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一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一油
氣輸送管路10、一第一連通管路21、一第二連通管路22、一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一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一排氣輸送管路50、一冷卻旁支管路60及一熱交換輸送管路70(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係分別以複數根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3填充而成,其中該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3的形狀為長管狀,其內有一個以上相互平行的空心孔道,且由聚合物及吸附劑製成,而該聚合物係為由聚碸(polysulfone,PSF)、聚醚碸(polyethersulfone,PESF)、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聚苯碸(polyphenylsulfone,PPSU)、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醋酸纖維素、二醋酸纖維素、聚亞醯胺(polyimide,PI)、聚醚醯亞胺、聚醯胺、聚乙烯醇、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聚己內酯、聚乙烯氫吡咯酮(polyvinyl pyrrolidone)、乙烯-乙烯醇(ethylene vinyl alcohol)、聚二甲基矽氧烷、聚四氟乙烯及乙酸纖維素(cellulose acetate,CA)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而所製成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3的管狀外徑為5mm以上,而內孔道單個直徑為0.3mm以上,可有多個相互平行內孔道,以具有高的比表面積,吸附送度快,脫附速度也快,因此吸附劑之用量較傳統顆粒型小,即可達到相同的動態吸附效能,在脫附時也自然會使用較少的熱能即可完成脫附,因此具有省能效果。另該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3所含的吸附劑比例10%~90%,且該吸附劑原型係為粉體狀,該粉體之複數粒子係具有0.005至50um之粒徑,而該粉體之複數粒子具有奈米吸附微孔結構,其中該吸附劑係為由分子篩、沸石(例如A型沸石(例如3A、4A或5A)、X型沸石(例如13X)、Y型沸石(例如ZSM-5))、金屬有機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活性碳或石墨烯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
另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係設有一第一管路101及一第二管路102,而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係設有一第三管路203及一第四管路204(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其中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一管路101係設有一第一管路控制閥門1011,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二管路102係設有一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三管路203係設有一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四管路204係設有一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且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1011、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使能透過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1011、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來控制該第一管路101、該第二管路102、該第三管路203及該第四管路204內的氣體流向。而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1011、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且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1011、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的開關。
而該第一連通管路21之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一管路101連接,且該第一連通管路21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三管路203連接(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其中該第一連通管路21係設有一第一控制閥門211及一第二控制閥門212,且該第一控制閥門21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1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而該第一控制閥門211係靠近該第一管路101,且該第二控制閥門212係靠近該第三管路203,使能透過該第一控制閥門21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12來控制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的氣體流向。另該第二連通管路22的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二管路102連接,該第二連通管路22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四管路204連接(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其中該第二連通管路22係設有一第一控制閥門221及一第二控制閥門222,且該第一控制閥門22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2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而該第一控制閥門221係靠近該第二管路102,且該第二控制閥門222係靠近該第四管路204,使能透過該第一控制閥門22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22來控制該第二連通管路22內的氣體流向。
另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第一連通管路21的第一控制閥門211及第二控制閥門212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而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且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一連通管路21的
第一控制閥門21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12的開關。另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第二連通管路22的第一控制閥門221及第二控制閥門222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而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且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二連通管路22的第一控制閥門221及第二控制閥門222的開關。
而上述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二管路102係與一第二延伸管路103連接,該第二延伸管路103係設有一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及一第二延伸限流閥門103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及該第二延伸限流閥門103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並透過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來控制該第二延伸管路103內的氣體流向,以及透過該第二延伸限流閥門1032來限制該第二延伸管路103內的氣體由另一端來流出,另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四管路204係與一第四延伸管路205連接,該第四延伸管路205係設有一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1及一第四延伸限流閥門205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1及該第四延伸限流閥門205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並透過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1來控制該第四延伸管路205內的氣體流向,以及透過該第四延伸限流閥門2052來限制該第四延伸管路205內的氣體由另一端來流出。再者,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及該
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1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及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2的開關。
另該油氣輸送管路1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一管路101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三管路203形成連接,該油氣輸送管路10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油氣產生處12,以能將油氣經由該油氣輸送管路10來輸送至該第一管路101內或是該第三管路203內(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其中該油氣產生處12係為石化廠區、儲油廠區或是類似之區域,也可以是油罐車卸油過程的油氣(一次性油氣)、加油過程的油氣(二次性油氣)、地下油槽所呼出的油氣(三次性油氣)之其中任一,其中該油氣輸送管路10係設有一油氣輸送控制閥門11,且該油氣輸送控制閥門11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油氣輸送,而該油氣輸送管路10還能設有阻火器、過濾網、泄液網等裝置(圖未示)來協助控制該油氣的輸送,以及防止該油氣輸送管路10冒出火苗等情形發生。
另該排氣輸送管路5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二管路102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四管路204形成連接,而該排氣輸送管路50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排氣設備51,以能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油氣吸附後產生的吸附後氣體,由該第二管路102或是該第
四管路204來進入該排氣輸送管路50內(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再經該排氣輸送管路50的另一端所連接的一排氣設備51來進行排出,其中該排氣設備51係為煙囪、排氣筒之其中任一,或是其他的排氣設施,不以本發明之實施例內容為限。
另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連通管路21連接,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係設有一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3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3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輸出,而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32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32的開關。而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上係設有一真空泵31,且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第一處理設備34,其中該第一處理設備34係可以為散氣裝置(圖未示),該散氣裝置係置於一污水池或一污油槽之其中任一種的液面下,以將濃縮油氣來儲存於污水池或污油槽內,方便後續進行回收或是再利用。另外,該第一處理設備34除了散氣裝置外,也可以為冷凝設備、洗滌設備、焚燒爐設備之其中任一種(圖未示),其中該冷凝設備可以是冷凝器或是凝結箱等裝置,洗滌設備可以是洗滌塔或洗滌淨化器等裝置,焚燒爐設備可以是直燃式焚燒爐(TO)、蓄熱式焚燒爐(RTO)或觸媒爐等裝置。
當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
式膜吸附罐2將吸附後油氣進行脫附成濃縮油氣後,由該第一管路101或是該第三管路203來輸送到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再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21來輸送至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內,再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內的濃縮油氣經由該真空泵31以抽真空方式進行所謂的真空變壓(vaccum swing adsorption;VSA)來推送至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的另一端所連接的第一處理設備34內(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以方便後續進行回收、再利用或是破壞性高溫燃燒的分解成無害物質。再者,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與該第一處理設備34之間係設有一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33,且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33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該濃縮油氣的輸出,而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33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33的開關。
另該冷卻旁支管路60上係設有一熱交換器63,而該熱交換器63係具有冷側道631及熱側道632,其中該熱交換器63係採用為水對氣熱交換器,也就是透過水與氣來進行熱交換,且該冷卻旁支管路60係設有一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及一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其中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的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的一端形成連接,而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63之熱側道632的一端連接,且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的一端係與
該熱交換器63之熱側道632的另一端連接(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另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的另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的另一端形成連接,其中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上係設有一冷卻機組64、一水箱65及一水泵66,其中該冷卻機組64係由一直膨式冷媒壓縮機、一冷媒蒸發器、一冷媒冷凝器、一冷熱散熱風扇所組成(圖未示),以透過該冷卻機組64來降低由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內的溫度,讓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的水達到降溫效果,另該水箱65係設有一入水管651及一出水管652,而該入水管651係將水注入該水箱65內,該出水管652係將水輸出至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內,該水泵66係將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內的水進行增壓以進行輸送,並透過該水箱65進行補充水的來源,以讓水能流經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且經由該熱交換器63之熱側道632來流經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再流經過該真空泵31,讓該真空泵31能透過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及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內的水來進行水循環,並經由該熱交換器63進行熱交換,以使在運作時能具有冷卻降溫該真空泵31的效能。
另該熱交換輸送管路70的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63之冷側道631的一端連接,而該熱交換器63之冷側道631的另一端係與一外氣73連接,其中該外氣73係為空氣、乾淨氣體(如氮氣、氧氣等)之其中任一,以透過該外氣73來與水進行熱交換,而經由該熱交換器63產生熱交換後氣體係由該熱交換輸送管路70來輸送到該第二連通管路22內,並由該第二連通管路22來輸送到該第四管路204內或是該第二管路102內,再經由該第四管路204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
附罐2內或是該第二管路102進入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內,且透過該熱交換後氣體來將附著於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而所謂的殘留的附著物乃是油氣除了碳氫化合物外,還含有其他有機物,且有些有機物在上述的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進行吸附過程及脫附過程中容易附著在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不容易脫附下來,所以必須透過用較高的溫度來將所殘留的附著物(有機物等)進行高溫熱脫附。其中熱交換輸送管路70係設有一風機71及一加熱器7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以將該熱交換輸送管路70內的熱交換後氣體進行推送及加熱,其中該加熱器72係採用瓦斯加熱器、電加熱器、熱媒油加熱器之其中任一,讓該熱交換後氣體能提升溫度,以達到熱脫附所需要之高溫需求。
另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連通管路21連接,而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的另一端係與一第二處理設備41連接,其中該第二處理設備41係為焚燒爐設備、洗滌設備、活性炭床設備之其中任一種(圖未示),其中該活性炭床設備可以是活性碳淨化處理或是活性碳吸附床等裝置,洗滌設備可以是洗滌塔或洗滌淨化器等裝置,焚燒爐設備可以是直燃式焚燒爐(TO)、蓄熱式焚燒爐(RTO)或觸媒爐等裝置。而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或是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則經由該第三管路203或是該第一管路101來輸送至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並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21來進入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內,再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由該脫附第二
排出管路40來輸出至另一端所連接的第二處理設備41內,並透過該第二處理設備41來進行後續處理,使除了具有高溫熱脫附的效能外,還能達成再次淨化處理之目的。其中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係設有一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4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4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輸出,而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42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42的開關。
另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與該第一處理設備34之間係設有一真空泵旁支管路90,而該真空泵旁支管路90的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連接,且該真空泵旁支管路90的另一端連接至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或是直接連接至該第二處理設備41,其中該真空泵旁支管路90係設有一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的氣體流向,另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而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且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的開關。當該真空泵31所輸出的濃縮油氣超出該
第一處理設備34所能容許處理範圍時,便能透過該真空泵旁支管路90來先輸送到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內或是直接連接至該第二處理設備41內進行處理,以防止該濃縮油氣的外洩。
再者,本發明主要是當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吸附和脫附於一段時間後,且油氣由第一管路101進入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進行吸附(如第1圖所示)改為由第三管路203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吸附後(如第2圖所示),而發現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的吸附效能下降時,將經由該第三管路203輸送的油氣暫停輸送至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其中暫停的時間15分鐘、20分鐘、30分鐘、40分鐘、50分鐘等時間,不以上述時間為限,並能透過該熱交換器63所產生熱交換後氣體來將附著於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如第3圖所示),再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經由該第三管路203來輸送至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並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21來進入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內,且輸出至另一端所連接的後處理設備41內進行處理。反之,當油氣由第三管路203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吸附改為由第一管路101進入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進行吸附後,而發現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的吸附效能下降時,也可以依上述的處理方式將經由該第三管路203輸送的油氣暫停輸送至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內,並進行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如第4圖所示),再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經由該第一管路101來輸送至該第一連通管
路21內,讓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能恢復吸附效能和脫附效能,以具有提升處理油氣的效率,進而增加整體之實用性。
其中上述所稱一段時間乃為0.5小時、1小時、1.5小時、2小時等時間,但不以上述時間為限。
而本發明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主要係用於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且設有一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一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一油氣輸送管路10、一第一連通管路21、一第二連通管路22、一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一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一排氣輸送管路50、一冷卻旁支管路60及一熱交換輸送管路70(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係分別以複數根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3填充而成,其中該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3的形狀為長管狀,其內有一個以上相互平行的空心孔道,且由聚合物及吸附劑製成,而該聚合物係為由聚碸(polysulfone,PSF)、聚醚碸(polyethersulfone,PESF)、聚偏二氟乙烯(polyvinylidene fluoride,PVDF)、聚苯碸(polyphenylsulfone,PPSU)、聚丙烯腈(polyacrylonitrile)、醋酸纖維素、二醋酸纖維素、聚亞醯胺(polyimide,PI)、聚醚醯亞胺、聚醯胺、聚乙烯醇、聚乳酸、聚乙醇酸、聚乳酸-乙醇酸(polylactic-co-glycolic acid)、聚己內酯、聚乙烯氫吡咯酮(polyvinyl pyrrolidone)、乙烯-乙烯醇(ethylene vinyl alcohol)、聚二甲基矽氧烷、聚四氟乙烯及乙酸纖維素(cellulose acetate,CA)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而所製成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3的管狀外徑為5mm以上,而內孔道單個直徑為
0.3mm以上,可有多個相互平行內孔道,以具有高的比表面積,吸附送度快,脫附速度也快,因此吸附劑之用量較傳統顆粒型小,即可達到相同的動態吸附效能,在脫附時也自然會使用較少的熱能即可完成脫附,因此具有省能效果。另該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3所含的吸附劑比例10%~90%,且該吸附劑原型係為粉體狀,該粉體之複數粒子係具有0.005至50um之粒徑,而該粉體之複數粒子具有奈米吸附微孔結構,其中該吸附劑係為由分子篩、沸石(例如A型沸石(例如3A、4A或5A)、X型沸石(例如13X)、Y型沸石(例如ZSM-5))、金屬有機骨架(Metal Organic Frameworks:MOF)、活性碳或石墨烯所組成群組之至少一。
而該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的主要步驟(如第5圖所示)係包括步驟S100油氣輸送吸附:一油氣產生處12係產生油氣,該油氣係由該油氣輸送管路10輸送到該第一管路101內,再經由該第一管路101進入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內進行油氣吸附。而完成上述步驟S10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10。
其中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係設有一第一管路101及一第二管路102,而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係設有一第三管路203及一第四管路204(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其中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一管路101係設有一第一管路控制閥門1011,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二管路102係設有一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三管路203係設有一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四管路204係設有一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且該第一管路
控制閥門1011、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使能透過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1011、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來控制該第一管路101、該第二管路102、該第三管路203及該第四管路204內的氣體流向。而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1011、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且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1011、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1021、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2031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2041的開關。
而該油氣輸送管路1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一管路101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三管路203形成連接,該油氣輸送管路10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油氣產生處12,以能將油氣經由該油氣輸送管路10來輸送至該第一管路101內或是該第三管路203內(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其中該油氣產生處12係為石化廠區、儲油廠區或是類似之區域,也可以是油罐車卸油過程的油氣(一次性油氣)、加油過程的油氣(二次性油氣)、地下油槽所呼出的油氣(三次性油氣)之其中任一,其中該油氣輸送管路10係設有一油氣輸送控制閥門11,且該油氣輸送控制閥門11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
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油氣輸送,而該油氣輸送管路10還能設有阻火器、過濾網、泄液網等裝置(圖未示)來協助控制該油氣的輸送,以及防止該油氣輸送管路10冒出火苗等情形發生。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10吸附後氣體排出: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進行油氣吸附後產生吸附後氣體,而該吸附後氣體經由該第二管路102來進入該排氣輸送管路50內,再經該排氣輸送管路50的另一端所連接的一排氣設備51來進行排出。而完成上述步驟S11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20。
其中上述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二管路102係與一第二延伸管路103連接,該第二延伸管路103係設有一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及一第二延伸限流閥門103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及該第二延伸限流閥門103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並透過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來控制該第二延伸管路103內的氣體流向,以及透過該第二延伸限流閥門1032來限制該第二延伸管路103內的氣體由另一端來流出,另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四管路204係與一第四延伸管路205連接,該第四延伸管路205係設有一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1及一第四延伸限流閥門205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1及該第四延伸限流閥門205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並透過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1來控制該第四延伸管路205內的氣體流向,以及透過該第四延伸限流閥門2052來限制該第四延伸管路205內的氣體由另一
端來流出。再者,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及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1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1031及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2052的開關。
另該排氣輸送管路5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二管路102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四管路204形成連接,而該排氣輸送管路50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排氣設備51,以能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油氣吸附後產生的吸附後氣體,由該第二管路102或是該第四管路204來進入該排氣輸送管路50內(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再經該排氣輸送管路50的另一端所連接的一排氣設備51來進行排出,其中該排氣設備51係為煙囪、排氣筒之其中任一,或是其他的排氣設施,不以本發明之實施例內容為限。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20油氣吸附切換:於一段時間後該油氣改經由該油氣輸送管路10所連通的第三管路203來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進行油氣吸附。而完成上述步驟S12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30。
其中上述所稱一段時間乃為0.5小時、1小時、1.5小時、2小時等時間,但不以上述時間為限。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30脫附濃縮油氣:而該第一中
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則將吸附後油氣進行脫附成濃縮油氣,並由該第一管路101來輸送到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再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21來輸送至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內。而完成上述步驟S13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40。
其中該第一連通管路21之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一管路101連接,且該第一連通管路21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三管路203連接(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其中該第一連通管路21係設有一第一控制閥門211及一第二控制閥門212,且該第一控制閥門21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1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而該第一控制閥門211係靠近該第一管路101,且該第二控制閥門212係靠近該第三管路203,使能透過該第一控制閥門21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12來控制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的氣體流向。另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第一連通管路21的第一控制閥門211及第二控制閥門212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而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且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一連通管路21的第一控制閥門21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12的開關。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40濃縮油氣推送:再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內的濃縮油氣經由該真空泵31以抽真空方式來推送至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的另一端所連接的一第一處理設備34內。而完成上述步驟S14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50。
其中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連通管路21連接,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係設有一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3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3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輸出,而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32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32的開關。而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上係設有一真空泵31(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第一處理設備34,其中該第一處理設備34係可以為散氣裝置(圖未示),該散氣裝置係置於一污水池或一污油槽之其中任一種的液面下,以將濃縮油氣來儲存於污水池或污油槽內,方便後續進行回收或是再利用。另外,該第一處理設備34除了散氣裝置外,也可以為冷凝設備、洗滌設備、焚燒爐設備之其中任一種(圖未示),其中該冷凝設備可以是冷凝器或是凝結箱等裝置,洗滌設備可以是洗滌塔或洗滌淨化器等裝置,焚燒爐設備可以是直燃式焚燒爐(TO)、蓄熱式焚燒爐(RTO)或觸媒爐等裝置。
當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將吸附後油氣進行脫附成濃縮油氣後,由該第一管路101或是該第三管路203來輸送到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再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21來輸送至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內,再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內的濃縮油氣經由該真空泵31以抽真空方式進行所謂的真空變壓
(vaccum swing adsorption;VSA)來推送至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的另一端所連接的第一處理設備34內(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以方便後續進行回收、再利用或是破壞性高溫燃燒的分解成無害物質。再者,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與該第一處理設備34之間係設有一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33,且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33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該濃縮油氣的輸出,而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33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33的開關。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50油氣暫停輸送:將經由該第三管路203輸送的油氣暫停輸送至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而完成上述步驟S15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60。
其中當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吸附和脫附於一段時間後,且油氣由第一管路101進入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進行吸附(如第1圖所示)改為由第三管路203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吸附後(如第2圖所示),而發現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的吸附效能下降時,將經由該第三管路203輸送的油氣暫停輸送至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如第3圖所示),其中暫停的時間15分鐘、20分鐘、30分鐘、40分鐘、50分鐘等時間,不以上述時間為限,主要是將讓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
附罐2能進行高溫熱脫附,以提升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的吸附能力。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60熱交換後氣體輸送:而經由該熱交換器63產生熱交換後氣體係由該熱交換輸送管路70來輸送到該第二連通管路22內,並由該第二連通管路22來輸出至該第四管路204內,再經由該第四管路204來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而完成上述步驟S16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70。
其中上述該第二連通管路22的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之第二管路102連接,該第二連通管路22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之第四管路204連接(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其中該第二連通管路22係設有一第一控制閥門221及一第二控制閥門222,且該第一控制閥門22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2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而該第一控制閥門221係靠近該第二管路102,且該第二控制閥門222係靠近該第四管路204,使能透過該第一控制閥門221及該第二控制閥門222來控制該第二連通管路22內的氣體流向。另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第二連通管路22的第一控制閥門221及第二控制閥門222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而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且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二連通管路22的第一控制閥門221及第二控制閥門222的開關。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70進行附著物脫附:且透過該熱交換後氣體來將附著於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而完成上述步驟S17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80。
其中上述該熱交換輸送管路70的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63之冷側道631的一端連接,而該熱交換器63之冷側道631的另一端係與一外氣73連接,其中該外氣73係為空氣、乾淨氣體(如氮氣、氧氣等)之其中任一,以透過該外氣73來與水進行熱交換,而經由該熱交換器63產生熱交換後氣體係由該熱交換輸送管路70來輸送到該第二連通管路22內,並由該第二連通管路22來輸送到該第四管路204內或是該第二管路102內,再經由該第四管路204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或是該第二管路102進入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內,且透過該熱交換後氣體來將附著於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而所謂的殘留的附著物乃是油氣除了碳氫化合物外,還含有其他有機物,且有些有機物在上述的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進行吸附過程及脫附過程中容易附著在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不容易脫附下來,所以必須透過用較高的溫度來將所殘留的附著物(有機物等)進行高溫熱脫附。其中熱交換輸送管路70係設有一風機71及一加熱器7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以將該熱交換輸送管路70內的熱交換後氣體進行推送及加熱,其中該加熱器72係採用瓦斯加熱器、電加熱器、熱媒油加熱器之其中任一,讓該熱交換後氣體能提升溫度,以達到熱脫附所需要之高溫需求。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80附著物進行輸送:而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則經由該第三管路203來輸送至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並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21來進入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內。而完成上述步驟S180後即進行下一步驟S190。
其中上述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係設有一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42(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42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輸出,而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42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42的開關。
另,下一步進行的步驟S190附著物進行處理:再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由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來輸出至另一端所連接的一第二處理設備41內,並透過該第二處理設備來進行後續處理。
其中上述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的一端係與該第一連通管路21連接,而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的另一端係與一第二處理設備41連接,其中該第二處理設備41係為焚燒爐設備、洗滌設備、活性炭床設備之其中任一種(圖未示),其中該活性炭床設備可以是活性碳淨化處理或是活性碳吸附床等裝置,洗滌設備可以是洗滌塔或洗滌淨化器等裝置,焚燒爐設備可以是直燃式焚燒爐(TO)、蓄熱式焚燒爐(RTO)或觸媒爐等裝置。而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或是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
罐1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則經由該第三管路203或是該第一管路101來輸送至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並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21來進入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內(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再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由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來輸出至另一端所連接的第二處理設備41內,並透過該第二處理設備41來進行後續處理,使除了具有高溫熱脫附的效能外,還能達成再次淨化處理之目的。
再者,於步驟S140濃縮油氣推送後係進一步包括下列步驟(如第6圖所示):步驟S200真空泵冷卻降溫:當該真空泵31以抽真空方式推送濃縮油氣時,則透過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的一端形成連接,而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63之熱側道632的一端連接,且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的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63之熱側道632的另一端連接,以及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的另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的另一端形成連接,以進行熱交換來循環冷卻降溫。
其中上述該冷卻旁支管路60上係設有一熱交換器63,而該熱交換器63係具有冷側道631及熱側道632,其中該熱交換器63係採用為水對氣熱交換器,也就是透過水與氣來進行熱交換,且該冷卻旁支管路60係設有一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及一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其中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的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的一端形成連接,而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63之熱側道632的一端連接,且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的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63之熱側道632的另一端連接(如第1圖至第4
圖所示)。
另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的另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的另一端形成連接,其中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上係設有一冷卻機組64、一水箱65及一水泵66,其中該冷卻機組64係由一直膨式冷媒壓縮機、一冷媒蒸發器、一冷媒冷凝器、一冷熱散熱風扇所組成(圖未示),以透過該冷卻機組64來降低由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內的溫度,讓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的水達到降溫效果,另該水箱65係設有一入水管651及一出水管652,而該入水管651係將水注入該水箱65內,該出水管652係將水輸出至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內(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該水泵66係將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內的水進行增壓以進行輸送,並透過該水箱65進行補充水的來源,以讓水能流經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且經由該熱交換器63之熱側道632來流經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再流經過該真空泵31,讓該真空泵31能透過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61及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62內的水來進行水循環,並經由該熱交換器63進行熱交換,以使在運作時能具有冷卻降溫該真空泵31的效能。
而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之真空泵31與該第一處理設備34之間係設有一真空泵旁支管路90,而該真空泵旁支管路90的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30連接,且該真空泵旁支管路90的另一端連接至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或是直接連接至該第二處理設備41,其中該真空泵旁支管路90係設有一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如第1圖至第4圖所示),且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係可以採用為逆止閥、電動
閥、氣動閥之其中任一種,以控制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的氣體流向,另上述中採用氣動閥的方式為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係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連接(如第4圖所示),而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係與一穩壓桶80形成連接,且該穩壓桶80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81內,其中該壓縮氣體係為壓縮空氣,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91的開關。當該真空泵31所輸出的濃縮油氣超出該第一處理設備34所能容許處理範圍時,便能透過該真空泵旁支管路90來先輸送到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內或是直接連接至該第二處理設備41內進行處理,以防止該濃縮油氣的外洩。
最後,本發明主要是當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吸附和脫附於一段時間後,且油氣由第一管路101進入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進行吸附(如第1圖所示)改為由第三管路203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吸附後(如第2圖所示),而發現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的吸附效能下降時,將經由該第三管路203輸送的油氣暫停輸送至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其中暫停的時間15分鐘、20分鐘、30分鐘、40分鐘、50分鐘等時間,不以上述時間為限,並能透過該熱交換器63所產生熱交換後氣體來將附著於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2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如第3圖所示),再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經由該第三管路203來輸送至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並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21來進入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40內,且輸出至另一端所連接的後處理設備41內進行處理。反之,當油氣由第三管路203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
管式膜吸附罐2進行吸附改為由第一管路101進入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進行吸附後,而發現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的吸附效能下降時,也可以依上述的處理方式將經由該第三管路203輸送的油氣暫停輸送至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內,並進行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1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如第4圖所示),再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經由該第一管路101來輸送至該第一連通管路21內,讓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或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能恢復吸附效能和脫附效能,以具有提升處理油氣的效率,進而增加整體之實用性。
由以上詳細說明,可使熟知本項技藝者明瞭本發明的確可達成前述目的,實已符合專利法之規定,爰提出發明專利申請。
惟以上所述者,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而已,當不能以此限定本發明實施之範圍;故,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及發明說明書內容所作之簡單的等效變化與修飾,皆應仍屬本發明專利涵蓋之範圍內。
1: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
2: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
3: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
101:第一管路
1011:第一管路控制閥門
102:第二管路
1021:第二管路控制閥門
103:第二延伸管路
1031:第二延伸控制閥門
1032:第二延伸限流閥門
203:第三管路
2031:第三管路控制閥門
204:第四管路
2041:第四管路控制閥門
205:第四延伸管路
2051:第四延伸控制閥門
2052:第四延伸限流閥門
10:油氣輸送管路
11:油氣輸送控制閥門
12:油氣產生處
21:第一連通管路
211:第一控制閥門
212:第二控制閥門
22:第二連通管路
221:第一控制閥門
222:第二控制閥門
30:脫附第一排出管路
31:真空泵
32: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
33: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
34:第一處理設備
40:脫附第二排出管路
41:第二處理設備
42: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
50:排氣輸出管路
51:排氣設備
60:冷卻旁支管路
61:冷卻第一旁支管路
62:冷卻第二旁支管路
63:熱交換器
631:冷側道
632:熱側道
64:冷卻機組
65:水箱
651:入水管
652:出水管
66:水泵
70:熱交換輸送管路
71:風機
72:加熱器
73:外氣
90:真空泵旁支管路
91: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
Claims (61)
- 一種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係包括:一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係以複數根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填充而成,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係設有一第一管路及一第二管路;一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係以複數根管狀之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材填充而成,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係設有一第三管路及一第四管路;一油氣輸送管路,該油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一管路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三管路形成連接,該油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油氣產生處;一第一連通管路,該第一連通管路之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一管路連接,該第一連通管路之另一端係與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三管路連接;一脫附第一排出管路,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連通管路連接,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第一處理設備,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上係設有一真空泵;一脫附第二排出管路,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連通管路連接,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第二處理設備;一排氣輸送管路,該排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二管路及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四管路形成連接,該排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係連接至一排氣設備;一第二連通管路,該第二連通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二管路連接,該第二連通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四管路連接;一冷卻旁支管路,該冷卻旁支管路上係設有一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係具有冷側道及熱側道,該冷卻旁支管路係設有一冷卻第一旁支管路及一冷卻第二旁支管路,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的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的一端形成連接,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熱側道的一端連接,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熱側道的另一端連接,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的另一端形成連接;以及一熱交換輸送管路,該熱交換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一端連接,該熱交換輸送管路的另一端係連接至該第二連通管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與該第一處理設備之間係進一步設有一真空泵旁支管路,該真空泵旁支管路的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連接,該真空泵旁支管路的另一端連接至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真空泵旁支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以控制輸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以控制輸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以控制輸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7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與該第一處理設備之間係進一步設有一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以控制輸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9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 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一處理設備係進一步為散氣裝置,該散氣裝置係置於一污水池或一污油槽之其中任一的液面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一處理設備係進一步為冷凝設備、洗滌設備、焚燒爐設備之其中任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二處理設備係進一步為焚燒爐設備、洗滌設備、活性炭床設備之其中任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熱交換器係進一步為水對氣熱交換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另一端係進一步與一外氣連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熱交換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加熱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6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加熱器係進一步為瓦斯加熱器、電加熱器、熱媒油加熱器之其中任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熱交換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上係進一步設有一冷卻機組、一水箱及一水泵,該水箱係設有一入水管及一出水管,該入水管係將水注入該水箱內,該出水管係將水輸出至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內,該水泵係將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內的水進行增壓以進行輸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9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冷卻機組係進一步由一直膨式冷媒壓縮機、一冷媒蒸發器、一冷媒冷凝器、一冷熱散熱風扇所組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油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油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油氣輸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排氣設備係進一步為煙囪、排氣筒之其中任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一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二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二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三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三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四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四管路控制閥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3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 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一連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控制閥門及一第二控制閥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5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一連通管路的第一控制閥門及第二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一連通管路的第一控制閥門及該第二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二連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控制閥門及一第二控制閥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7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二連通管路的第一控制閥門及第二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二連通管路的第一控制閥門及該第二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二管路係設有一第二延伸管路,該第二延伸管路係設有一第二延伸控制閥門及一第二延伸限流閥門,該第 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四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四延伸管路,該第四延伸管路係設有一第四延伸控制閥門及一第四延伸限流閥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29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其中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及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及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的開關。
- 一種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主要係用於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且設有一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一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一油氣輸送管路、一第一連通管路、一第二連通管路、一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一脫附第二排出管路、一排氣輸送管路、一冷卻旁支管路及一熱交換輸送管路,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係設有一第一管路及一第二管路,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係設有一第三管路及一第四管路,該第一連通管路係設於該第一管路及該第三管路之間,該第二連通管路係設於該第二管路及該第四管路之間,該油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管路及該第三管路形成連接,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連通管路連接,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上係設有一真空泵,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一連通管路連接,該排氣輸送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第二管路及該第四管路形成連接,該冷卻旁支管路上係設有一熱交換器,該熱交換器係具有冷側道及熱側道,該冷卻旁支管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連接,該冷卻旁支管路係設有一冷卻第一旁支管路及一冷卻第二旁支管路,該熱交換輸送管路的一端係 與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一端連接,該熱交換輸送管路的另一端係連接至該第二連通管路,而該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的主要步驟係包括:油氣輸送吸附:一油氣產生處係產生油氣,該油氣係由該油氣輸送管路輸送到該第一管路內,再經由該第一管路進入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進行油氣吸附;吸附後氣體排出: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進行油氣吸附後產生吸附後氣體,而該吸附後氣體經由該第二管路來進入該排氣輸送管路內,再經該排氣輸送管路的另一端所連接的一排氣設備來進行排出;油氣吸附切換:於一段時間後該油氣改經由該油氣輸送管路所連通的第三管路來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進行油氣吸附;脫附濃縮油氣:而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則將吸附後油氣進行脫附成濃縮油氣,並由該第一管路來輸送到該第一連通管路內,再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來輸送至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內;濃縮油氣推送:再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內的濃縮油氣經由該真空泵以抽真空方式來推送至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的另一端所連接的一第一處理設備內;油氣暫停輸送:將經由該第三管路輸送的油氣暫停輸送至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熱交換後氣體輸送:而經由該熱交換器產生熱交換後氣體係由該熱交換輸送管路來輸送到該第二連通管路內,並由該第二連通管路來輸出至該 第四管路內,再經由該第四管路來進入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進行附著物脫附:且透過該熱交換後氣體來將附著於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內所殘留的附著物進行高溫熱脫附;附著物進行輸送:而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則經由該第三管路來輸送至該第一連通管路內,並經由該第一連通管路來進入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內;附著物進行處理:再將含有附著物的熱脫附後氣體由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來輸出至另一端所連接的一第二處理設備內,並透過該第二處理設備來進行後續處理。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於濃縮油氣推送步驟後係進一步包括下列步驟:真空泵冷卻降溫:當該真空泵以抽真空方式推送濃縮油氣時,則透過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的一端形成連接,而該冷卻第一旁支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熱側道的一端連接,且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的一端係與該熱交換器之熱側道的另一端連接,以及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的另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的另一端形成連接,以進行熱交換來循環冷卻降溫。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上係進一步設有一冷卻機組、一水箱及一水泵,該水箱係設有一入水管及一出水管,該入水管係將水注入該水箱 內,該出水管係將水輸出至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內,該水泵係將該冷卻第二旁支管路內的水進行增壓以進行輸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3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冷卻機組係進一步由一直膨式冷媒壓縮機、一冷媒蒸發器、一冷媒冷凝器、一冷熱散熱風扇所組成。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與該第一處理設備之間係進一步設有一真空泵旁支管路,該真空泵旁支管路的一端係與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連接,該真空泵旁支管路的另一端連接至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真空泵旁支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以控制輸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6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真空泵旁支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以控制輸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8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 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脫附第一排出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脫附第二排出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以控制輸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0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脫附第二排出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脫附第一排出管路之真空泵與該第一處理設備之間係進一步設有一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以控制輸出。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2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真空泵輸出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一處理設備係進一步為散氣裝置,該散氣裝置係置於一污水池或一污油槽之其中任一的液面下。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一處理設備係進一步為冷凝設備、洗滌設備、焚燒爐設備之其中任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二處理設備係進一步為焚燒爐設備、洗滌設備、活性炭床設備之其中任一。院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熱交換器係進一步為水對氣熱交換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熱交換器之冷側道的另一端係進一步與一外氣連接。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熱交換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加熱器。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49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加熱器係進一步為瓦斯加熱器、電加熱器、熱媒油加熱器之其中任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熱交換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風機。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油氣輸送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油氣輸送控制閥門,以控制油氣輸送。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排氣設備係進一步為煙囪、排氣筒之其中任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一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二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二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三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三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四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四管路控制閥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4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一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二管路控制閥門、該第三管路控制閥門及該第四管路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一連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控制閥門及一第二控制閥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6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一連通管路的第一控制閥門及第二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一連通管路的第一控制閥門及該第二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二連通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一控制閥門及一第二控制閥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58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二連通管路的第一控制閥門及第二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二連通管路的第一控制閥門及該第二控制閥門的開關。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31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一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二管路係設有一第二延伸管路,該第二延伸管路係設有一第二延伸控制閥門及一第二延伸限流閥門,該第二中空纖維管式膜吸附罐之第四管路係進一步設有一第四延伸管路,該第四延伸管路係設有一第四延伸控制閥門及一第四延伸限流閥門。
- 如申請專利範圍第60項所述之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方法,其中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及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係進一步與一氣體輸出控制管路連接,該氣體輸出控制管路係與一穩壓桶形成連接,該穩壓桶係輸出壓縮氣體至氣體輸出控制管路內,並透過該壓縮氣體來控制該第二延伸控制閥門及該第四延伸控制閥門的開關。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49694A TWI839040B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 |
CN202310049607.8A CN118236825A (zh) | 2022-12-23 | 2023-02-01 | 吸附管式膜油气处理热脱附系统及其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1149694A TWI839040B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I839040B TWI839040B (zh) | 2024-04-11 |
TW202426122A true TW202426122A (zh) | 2024-07-01 |
Family
ID=9154984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1149694A TWI839040B (zh) | 2022-12-23 | 2022-12-23 | 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 |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8236825A (zh) |
TW (1) | TWI839040B (zh) |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7456839A (zh) * | 2017-09-14 | 2017-12-12 | 江苏航天惠利特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利用冷凝吸附法的油气回收装置及吸附与脱附的切换装置 |
CN113041771A (zh) * | 2021-03-19 | 2021-06-29 | 周静怡 | 一种低温吸附高温脱附的高效油气回收方法 |
TWM642350U (zh) * | 2022-12-23 | 2023-06-11 | 華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 |
-
2022
- 2022-12-23 TW TW111149694A patent/TWI839040B/zh active
-
2023
- 2023-02-01 CN CN202310049607.8A patent/CN118236825A/zh active Pendi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8236825A (zh) | 2024-06-25 |
TWI839040B (zh) | 2024-04-11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JP4677989B2 (ja) | ガスタービンを用いた揮発性有機化合物処理方法及び揮発性有機化合物処理システム | |
US9403122B2 (en) | VOC source removal and off gas purification system | |
CN100565010C (zh) | 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方法和处理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的系统 | |
CN219355791U (zh) | 吸附管式膜油气处理热脱附系统 | |
CN109045926B (zh) | 一种含有VOCs的废气处理装置和方法 | |
TWI839040B (zh) | 吸附管式膜油氣處理熱脫附系統及其方法 | |
CN211537120U (zh) | 一种采用热氮脱附的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及系统 | |
CN206778138U (zh) | 干湿两用可调式活性炭吸附脱附成套装置 | |
CN215782568U (zh) | 二氧化碳吸附转轮系统 | |
CN211706335U (zh) | 一种利用活性炭静活性的voc常温冷凝处理系统 | |
CN108636110A (zh) | 吸附协同低温等离子体催化处理废气的装置及方法 | |
CN107158879A (zh) | 干湿两用可调式活性炭吸附脱附成套装置 | |
CN210495782U (zh) | 一种高分子吸附材料voc废气治理装置 | |
TWI802029B (zh) | 具冷凝器之中空纖維管式膜油氣回收系統及其方法 | |
TWI833118B (zh) | 具冷凝器之中空纖維管式膜油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 |
TWI804995B (zh) | 具催化燃燒爐之中空纖維管式膜油氣回收系統及其方法 | |
CN221602015U (zh) | 一种基于水蒸气辅助的二氧化碳解吸装置 | |
TWM623649U (zh) | 具冷凝器之中空纖維管式膜油氣處理系統 | |
TWI847754B (zh) | 吸附性管膜二氧化碳捕集系統及其方法 | |
TWI804994B (zh) | 具催化燃燒爐之中空纖維管式膜油氣處理系統及其方法 | |
CN111174222A (zh) | 一种新型有机废气多级催化燃烧装置 | |
TWI821714B (zh) | 二氧化碳吸附轉輪系統及其方法 | |
CN218221759U (zh) | 一种制药厂的溶剂回收设备 | |
CN217068283U (zh) | 一种解吸气回收利用系统 | |
CN216295686U (zh) | 具有催化燃烧炉的中空纤维管式膜油气处理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