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21025A - 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 - Google Patents

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21025A
TW202421025A TW112131486A TW112131486A TW202421025A TW 202421025 A TW202421025 A TW 202421025A TW 112131486 A TW112131486 A TW 112131486A TW 112131486 A TW112131486 A TW 112131486A TW 202421025 A TW202421025 A TW 20242102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protrusion
sole structure
fluid
filled chamber
mids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1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 D 佩登
桑督瓦 蘿拉 E 弗羅里斯
Original Assignee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filed Critical 荷蘭商耐克創新有限合夥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210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21025A/zh

Links

Abstract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包括足跟區、前足區、流體填充室和中底。該流體填充室自足跟區延伸到前足區。該中底包括在前足區中的第一接觸區處接觸流體填充室的第一突起和在足跟區中的第二接觸區處接觸流體填充室的第二突起。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間隔開且分開以限定空隙。

Description

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
本公開總體上涉及一種鞋類製品,並且更具體地涉及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
本章節提供與本公開相關的背景資訊並且不一定是現有技術。
鞋類製品傳統上包括鞋面和鞋底結構。鞋面可以由任何合適的材料形成以將足部接納、固定和支撐在鞋底結構上。鞋面可以與鞋帶、帶或其他緊固件協作以調節鞋面圍繞足部的貼合度。鞋面的底部部分在接近足部的底部表面的位置處附接到鞋底結構。
鞋底結構通常包括在地面表面和鞋面之間延伸的分層佈置。鞋底結構的一個層包括外底,該外底提供耐磨性和與地面表面的附著摩擦。外底可以由橡膠或賦予耐用性和耐磨性以及增強與地面表面的附著摩擦的其他材料形成。鞋底結構的另一層包括設置在外底和鞋面之間的中底。中底為足部提供緩衝,並且可以部分地由聚合物泡沫材料形成,該聚合物泡沫材料在施加的負載下彈性壓縮以通過減弱地面反作用力來緩衝足部。中底可以附加地或替代地結合流體填充囊,以通過在施加的負載下彈性壓縮以減弱地面反作用力來為足部提供緩衝。鞋底結構還可以包括位於空腔內在接近鞋面的底部部分的位置處的增強舒適度的內底或鞋墊,以及附接到鞋面並設置在中底與內底或鞋墊之間的中底布。
採用流體填充囊的中底通常包括尺寸和形狀適於接納類似尺寸和形狀的流體填充囊的凹部。流體填充囊通常被構造成當在施加的負載下被彈性壓縮時(諸如在運動期間)既彎曲又提供支撐。在這點上,流體填充囊通常被設計成當囊在施加的負載下彈性壓縮時,利用提供回應性的緩衝特性來平衡對足部的支撐。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包括足跟區、前足區、流體填充室和中底。該流體填充室自足跟區延伸到前足區。該中底包括在前足區中的第一接觸區處接觸流體填充室的第一突起和在足跟區中的第二接觸區處接觸流體填充室的第二突起。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間隔開且分開以限定空隙。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根據35 U.S.C. §119(e)要求於2022年8月22日提交的美國臨時申請第63/373,090號的優先權。該在先申請的公開內容被認為是該申請的公開內容的一部分,並且在此通過引用整體併入。
現在將參考圖式更全面地描述示例構型。提供了示例構型,使得本公開將是徹底的,並且將向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充分地傳達本公開的範圍。闡述了特定細節,諸如特定部件、裝置和方法的實例,以提供對本公開的構型的透徹理解。對於本領域普通技術人員明顯的是,不需要採用特定細節,可以以許多不同的形式來體現示例構型,並且不應當將特定細節和示例構型解釋為限制本公開的範圍。
本文使用的術語僅是為了描述特定的示例性構型,而不旨在限制。如本文所用,單數冠詞“一個”、“一種”和“該”也可以旨在包括複數形式,除非上下文另外明確指示。術語“包括(comprises)”、“包括(comprising)”、“包括(including)”和“具有”是包括性的,並且因此指定特徵、步驟、操作、元件和/或部件的存在,但不排除一個或多個其他特徵、步驟、操作、元件、部件和/或其群組的存在或添加。本文所述的方法步驟、過程和操作不應當被解釋為必須要求它們以所討論或圖示的特定循序執行,除非其被具體標識為執行順序。可以採用附加或替代步驟。
當元件或層被稱為“在另一元件或層上”、“接合到”、“連接到”、“附接到”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層時,其可以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層上、接合、連接、附接或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層,或可以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相反,當元件被稱為“直接在另一元件或層上”、“直接接合到”、“直接連接到”、“直接附接到”或“直接耦接到”另一元件或層時,可能不存在中間元件或層。用於描述元件之間的關係的其他詞語應當以類似的方式解釋(例如,“在……之間”對“直接在……之間”、“鄰近”對“直接鄰近”等)。如本文所用,術語“和/或”包括相關聯的所列項中的一個或多個的任何和所有組合。
術語第一、第二、第三等可以在本文中用於描述各種元件、部件、區、層和/或區段。這些元件、部件、區、層和/或區段不應受到這些術語的限制。這些術語可以僅用於將一個元件、部件、區、層或區段與另一區、層或區段區分開。術語諸如“第一”、“第二”和其他數字術語不暗示次序或順序,除非上下文明確指示。因此,下面討論的第一元件、部件、區、層或區段可以被稱為第二元件、部件、區、層或區段,而不脫離示例構型的教導。
在一種構型中,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包括足跟區、前足區和自足跟區延伸到前足區的流體填充室。該鞋底結構還包括中底,該中底具有在前足區中的第一接觸區處接觸流體填充室的第一突起和在足跟區中的第二接觸區處接觸流體填充室的第二突起,該第一突起與該第二突起間隔開且分開。
鞋底結構可以附加地包括以下可選特徵中的一個或多個。即,第一突起可以包括限定與第一接觸區接觸的第一接合區的遠端,第二突起可以包括限定與第二接觸區接觸的第二接合區的遠端。第一接合區和第二接合區可以小於被限定在流體填充室的內側和流體填充室的外側之間的流體填充室的寬度。
在一種構型中,空隙被限定在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之間。該空隙可以自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鞋底結構的外側。
在一種構型中,中底包括襯底,該襯底自足跟區延伸到前足區並且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設置在襯底的與第一表面相對的一側上。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自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中的一者延伸。
鞋底結構可以包括限定地面接合表面的外底,該外底附接到襯底的第二表面。在另一構型中,鞋底結構可以包括可操作以接納穿著者足部的鞋床,襯底的第二表面與該鞋床相對。
在一種構型中,流體填充室可以包括在接近鞋底結構的前端的位置處與中底接觸的第一端。附加地或替代地,流體填充室可以包括在接近鞋底結構的後端的位置處與中底間隔開的第二端。空隙可以在第一突起和鞋底結構的前端之間從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鞋底結構的外側。
在另一構型中,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包括足跟區、前足區和自足跟區延伸到前足區的流體填充室。該鞋底結構還包括中底,該中底具有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該第一突起在第一方向上自中底延伸並在前足區中的第一接觸區處接觸流體填充室,該第二突起在與第一方向相對的第二方向上自中底延伸並在足跟區中的第二接觸區處接觸流體填充室。
鞋底結構可以包括以下可選特徵中的一個或多個。例如,第一突起可以包括限定與第一接觸區接觸的第一接合區的遠端,並且第二突起可以包括限定與第二接觸區接觸的第二接合區的遠端,第一接合區和第二接合區小於被限定在流體填充室的內側和流體填充室的外側之間的流體填充室的寬度。
在一種構型中,鞋底結構可以包括被限定在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之間的空隙,該空隙自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鞋底結構的外側。
中底可以包括第一襯底,該第一襯底自前足區延伸到足跟區並且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該第二表面設置在第一襯底的與第一表面相對的一側上。中底還可以包括第二襯底,該第二襯底自足跟區延伸到中足區。第二襯底可以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該第四表面設置在第二襯底的與第三表面相對的一側上。第一突起可以在朝向鞋底結構的地面接合表面的方向上自第二表面延伸,並且第二突起可以在遠離地面接合表面的方向上自第三表面延伸。
鞋底結構還可以包括限定地面接合表面的外底。外底可以在足跟區中附接到第二襯底的第四表面,並且可以在前足區中附接到流體填充室。鞋底結構還可以包括可操作以接納穿著者的足部的鞋床,第一襯底的第一表面與該鞋床相對。
在一種構型中,流體填充室可以包括在接近鞋底結構的前端的位置處與中底接觸的第一端。附加地或替代地,流體填充室可以包括在接近鞋底結構的後端的位置處與中底間隔開的第二端。鞋底結構可以包括在第一突起和鞋底結構的前端之間自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鞋底結構的外側的空隙。
參照圖1、圖11和圖21,鞋類製品10包括鞋面100和鞋底結構200、300、400。鞋類製品10可以被分成一個或多個區。這些區可以包括前足區12、中足區14和足跟區16。前足區12可以被細分成與指骨相對應的足尖部分12T和與足部的蹠骨相關聯的趾球部分12B。中足區14可以與足部的弓形區域相對應,並且足跟區16可以與足部的後部分(包括跟骨)相對應。
鞋類10還可以包括與前足區12的最前點相關聯的前端18和與足跟區16的最後點相對應的後端20。鞋類10的縱向軸線AF1沿著鞋類10的長度自前端18平行於地面表面延伸到後端20。縱向軸線AF1(在圖6、圖16和圖26中示出)可以沿著鞋類10的長度位於中心位置,使得縱向軸線AF1通常將鞋類10分成內側22和外側24(在圖6、圖16和圖26中示出)。因此,內側22和外側24分別與鞋類10的相對側相對應並延伸穿過區12、14、16。如圖6、圖16、圖26中所圖示,鞋類10的橫向軸線AF2沿著鞋類10的寬度自內側22平行於地面表面延伸到外側24,使得橫向軸線AF2被設置成垂直於縱向軸線AF1。如本文所用,縱向方向是指自前端18延伸到後端20的方向,而橫向方向是指橫穿縱向方向並自內側22延伸到外側24的方向。
鞋類製品10,更具體地,鞋底結構200、300、400可以進一步被描述為包括週邊區26和內部區28。週邊區26通常被描述為是內部區28和鞋底結構200、300、400的外周邊之間的區。具體地,週邊區26沿著內側22和外側24中的每一者自前足區12延伸到足跟區16,並且圍繞前足區12和足跟區16中的每一者纏繞。內部區28由週邊區26限制,並且沿著鞋底結構200、300、400的中心部分自前足區12延伸到足跟區16。因此,前足區12、中足區14和足跟區16中的每一者可以被描述為包括週邊區26和內部區28。
鞋面100包括限定內部空腔102的內部表面101,該內部空腔102被配置成接納和固定足部以支撐在鞋底結構200、300、400上。鞋面100可以由縫合或粘合劑粘結在一起以形成內部空腔102的一種或多種材料形成。鞋面100的合適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於網、紡織品、泡沫、皮革和合成皮革。可以選擇和定位材料以賦予耐久性、透氣性、耐磨性、柔性和舒適性的特性。
在一些實例中,鞋面100包括中底布104,該中底布104具有與鞋底結構200、300、400相對的底部表面和限定內部空腔102的鞋床106的相對的頂部表面。縫合或粘合劑可以將中底布固定到鞋面100。鞋床106的輪廓可以符合足部的底部表面(例如,足底)的輪廓。可選地,鞋面100還可以結合附加層,諸如內底或鞋墊(未示出),該內底或鞋墊可以設置在中底布104上。內底或鞋墊可以位於鞋面100的內部空腔102內,並且被定位成接納足部的足底表面以增強鞋類製品10的舒適性。再次參考圖1、圖11和圖21,足跟區16中的腳踝開口114可以提供通向內部空腔102的入口。例如,腳踝開口114可以接納足部,以將足部固定在內部空腔102內,並且便於足部進入內部空腔102和從內部空腔102移出足部。
在一些實例中,一個或多個緊固件(未示出)沿著鞋面100延伸以調節圍繞足部的內部空腔102的貼合度,並適應足部的進出。鞋面100可以包括諸如孔眼的孔和/或諸如接納緊固件的織物或網狀環的其他接合特徵。緊固件可以包括鞋帶、帶、繩、鉤環或任何其他合適類型的緊固件。鞋面100可以包括在內部空腔102和緊固件之間延伸的舌狀物部分(未示出)。
鞋底結構200、300、400包括彼此協作以向鞋底結構200、300、400提供緩衝特性的中底202、302、402和流體填充室204,以及提供鞋類製品10的地面接合表面30的外底206。流體填充室204自足跟區16延伸到前足區12,並具有長度LC(在圖7、圖17、圖27中示出),其短於中底202的長度LM。
中底202、302、402提供帶狀緩衝和性能特性,並且可以包括襯底208、308、408。襯底208、308、408自足跟區16延伸到前足區12,並且包括第一表面208a、308a、408a和第二表面208b、308b、408b,該第二表面208b、308b、408b設置在襯底208、308、408的與第一表面208a、308a、408a相對的一側。中底202、302、402還可以包括第一突起210、310、410和第二突起212、312、412,該第二突起212、312、412與第一突起210、310、410間隔開以在其間限定空隙214。在一個方面,第一突起210、310、410,第二突起212、312、412和襯底208、308、408形成為一體件。在另一方面,第一突起210、310、410和/或第二突起212、312、412形成為單獨部件,如下面更詳細地討論的。
襯底208、308、408可以由諸如泡沫或橡膠等彈性聚合物材料形成,以賦予穿著者的足部緩衝、回應性和能量分佈的特性。襯底208、308、408可以獨立地由彈性聚合物材料的單個一體件形成,或者可以由多個元件形成,每個元件由一種或多種彈性聚合物材料形成。例如,該多個元件可以使用熔合工藝、使用粘合劑或通過將元件懸掛在不同的彈性聚合物材料中而彼此附連。
用於襯底208、308、408的示例彈性聚合物材料可以包括基於發泡或模制一種或多種聚合物的那些材料,諸如一種或多種彈性體(例如,熱塑性彈性體(TPE))。該一種或多種聚合物可以包括脂族聚合物、芳族聚合物或兩者的混合物;並且可以包括均聚物、共聚物(包括三元共聚物)或兩者的混合物。
在一些方面,一種或多種聚合物可以包括烯烴均聚物、烯烴共聚物或其共混物。烯烴聚合物的實例包括聚乙烯、聚丙烯及其組合。在其他方面,一種或多種聚合物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乙烯共聚物,諸如乙烯-乙酸乙烯酯(EVA)共聚物、EVOH共聚物、乙烯-丙烯酸乙酯共聚物、乙烯-不飽和單脂肪酸共聚物,及其組合。
在另外的方面,一種或多種聚合物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聚丙烯酸酯,諸如聚丙烯酸、聚丙烯酸的酯、聚丙烯腈、聚丙烯酸乙酸酯、聚丙烯酸甲酯、聚丙烯酸乙酯、聚丙烯酸丁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和聚乙酸乙烯酯;包括其衍生物、其共聚物及其任何組合。
在又另外的方面,該一種或多種聚合物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離聚物聚合物。在這些方面,離聚物聚合物可以包括具有羧酸官能團、磺酸官能團、其鹽(例如,鈉、鎂、鉀等)和/或其酸酐的聚合物。例如,離聚物聚合物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脂肪酸改性離聚物聚合物、聚苯乙烯磺酸鹽、乙烯-甲基丙烯酸共聚物,及其組合。
在另外的方面,一種或多種聚合物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苯乙烯類嵌段共聚物,諸如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丙烯腈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乙烯丙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苯乙烯丁二烯苯乙烯嵌段共聚物,及其組合。
在另外的方面,該一種或多種聚合物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聚醯胺共聚物(例如,聚醯胺-聚醚共聚物)和/或一種或多種聚氨酯(例如,交聯聚氨酯和/或熱塑性聚氨酯)。合適的聚氨酯的實例包括用於形成如下所述的流體填充室204的那些。替代地,該一種或多種聚合物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天然和/或合成橡膠,諸如丁二烯和異戊二烯。
當彈性聚合物材料是發泡聚合物材料時,發泡材料可以使用基於溫度和/或壓力的變化而相變為氣體的物理發泡劑,或當加熱到高於其活化溫度時形成氣體的化學發泡劑來發泡。例如,化學發泡劑可以是偶氮化合物,諸如偶氮二甲醯胺、碳酸氫鈉和/或異氰酸酯。
在一些實施例中,發泡聚合物材料可以是交聯發泡材料。在這些實施例中,可以使用基於過氧化物的交聯劑,諸如過氧化二異丙苯。此外,發泡聚合物材料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填料,諸如顏料、改性或天然粘土、改性或未改性合成粘土、滑石玻璃纖維、粉狀玻璃、改性或天然二氧化矽、碳酸鈣、雲母、紙、木屑等。
彈性聚合物材料可以使用模制工藝形成。在一個實例中,當彈性聚合物材料為模制彈性體時,未固化彈性體(例如,橡膠)可以在班布裡(Banbury)混合機中與可選的填料和固化包(諸如基於硫或基於過氧化物的固化包)混合、壓延、成型、置於模具中,並且硫化。
在另一實例中,當彈性聚合物材料是發泡材料時,該材料可以在模制工藝(諸如注射模制工藝)期間發泡。熱塑性聚合物材料可以在注射模制系統的料筒中熔融並與物理或化學發泡劑和可選的交聯劑組合,並且然後在使發泡劑活化的條件下注入模具中,形成模制泡沫。
可選地,當彈性聚合物材料是發泡材料時,該發泡材料可以是壓縮模制泡沫。壓縮模制可以用於改變泡沫的物理特性(例如,密度、剛度和/或硬度),或改變泡沫的物理外觀(例如,熔合兩片或更多片泡沫、使泡沫成型等),或兩者。
壓縮模制工藝理想地通過形成一個或多個泡沫預成型件開始,諸如通過注射模制和使聚合物材料發泡、通過形成發泡顆粒或珠粒、通過切割發泡片料等。然後可以通過將由發泡聚合物材料形成的一個或多個預成型件置於壓縮模具中,並且向一個或多個預成型件施加足夠的壓力以在封閉模具中壓縮一個或多個預成型件來製作壓縮模制泡沫。一旦模具封閉,就向封閉模具中的一個或多個預成型件施加足夠的熱和/或壓力,持續足夠的持續時間,以通過在壓縮模制泡沫的外表面上形成表皮來改變預成型件、使各個泡沫顆粒彼此熔合、永久地增加泡沫的密度,或其任何組合。在加熱和/或施加壓力之後,打開模具並從模具中取出模制泡沫製品。
如圖7至圖7C、圖17至圖17C、圖27至圖27C的橫截面圖所示,流體填充室204可以由相對的一對阻擋層216形成,該一對阻擋層216可以沿著週邊接縫218彼此連接以限定形成流體填充室204的整體形狀的內部室220。替代地,流體填充室204可以由一個或多個阻擋層216的任何合適的組合產生。如本文所用,術語“阻擋層”(例如,阻擋層216)涵蓋單層膜和多層膜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阻擋層216中的一者或兩者各自由單層膜(單層)產生(例如,熱成型或吹塑)。在其他實施例中,阻擋層216中的一者或兩者各自由多層膜(多個子層)產生(例如,熱成型或吹塑)。在任一方面,每個層或子層可以具有範圍為從約0.2微米至約1毫米的膜厚度。在另外的實施例中,每個層或子層的膜厚度的範圍可以為從約0.5微米至約500微米。在又另外的實施例中,每個層或子層的膜厚度的範圍可以為從約1微米至約100微米。
阻擋層216中的一者或兩者可以獨立地為透明的、半透明的和/或不透明的。如本文所用,用於阻擋層和/或囊的術語“透明的”是指光以基本上直線穿過阻擋層,並且觀察者可以透過阻擋層查看。相比之下,對於不透明的阻擋層,光不穿過阻擋層,並且人們完全不能透過阻擋層清楚地查看。半透明的阻擋層落在透明的阻擋層與不透明的阻擋層之間,因為光穿過半透明的層,但一些光被散射,使得觀察者不能透過該層清楚地查看。
阻擋層216可以各自由包括一種或多種熱塑性聚合物和/或一種或多種可交聯聚合物的彈性體材料產生。在一個方面,該彈性體材料可以包括一種或多種熱塑性彈性體材料,諸如一種或多種熱塑性聚氨酯(TPU)共聚物、一種或多種乙烯-乙烯醇(EVOH)共聚物等。
如本文所用,“聚氨酯”是指含有氨基甲酸酯基團(-N(C=O)O-)的共聚物(包括低聚物)。除了氨基甲酸酯基團之外,這些聚氨酯還可以含有附加基團,諸如酯、醚、脲、脲基甲酸酯、縮二脲、碳化二亞胺、噁唑烷基、異氰脲酸酯、脲二酮、碳酸酯等。在一個方面,聚氨酯中的一種或多種可以通過使一種或多種異氰酸酯與一種或多種多元醇聚合以產生具有(-N(C=O)O-)鍵的共聚物鏈來產生。
用於產生聚氨酯共聚物鏈的合適的異氰酸酯的實例包括二異氰酸酯,諸如芳族二異氰酸酯、脂族二異氰酸酯及其組合。合適的芳族二異氰酸酯的實例包括甲苯二異氰酸酯(TDI)、TDI與三羥甲基丙烷(TMP)的加合物、亞甲基二苯基二異氰酸酯(MDI)、二甲苯二異氰酸酯(XDI)、四甲基苯二亞甲基二異氰酸酯(TMXDI)、氫化二甲苯二異氰酸酯(HXDI)、萘1,5-二異氰酸酯(NDI)、1,5-四氫萘二異氰酸酯、對亞苯基二異氰酸酯(PPDI)、3,3'-二甲基二苯基-4,4'-二異氰酸酯(DDDI)、4,4'-二苄基二異氰酸酯(DBDI)、4-氯-1,3-亞苯基二異氰酸酯及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共聚物鏈基本上不含芳族基團。
在特定方面,聚氨酯聚合物鏈由包括HMDI、TDI、MDI、H12脂族化合物及其組合的二異氰酸酯產生。在一個方面,熱塑性TPU可以包括基於聚酯的TPU、基於聚醚的TPU、基於聚己內酯的TPU、基於聚碳酸酯的TPU、基於聚矽氧烷的TPU或其組合。
在另一方面,聚合物層可以由以下各項中的一種或多種形成:EVOH共聚物、聚(氯乙烯)、聚偏二乙烯聚合物和共聚物(例如,聚偏二氯乙烯)、聚醯胺(例如,無定形聚醯胺)、基於醯胺的共聚物、丙烯腈聚合物(例如,丙烯腈-丙烯酸甲酯共聚物)、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醚醯亞胺、聚丙烯酸醯亞胺,以及已知具有相對較低的氣體透過率的其他聚合物材料。這些材料的共混物以及與本文描述的TPU共聚物的共混物(並且可選地包括聚醯亞胺和結晶聚合物的組合)也是合適的。
阻擋層216可以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子層(多層膜),諸如Mitchell等人的美國專利第5,713,141號和Mitchell等人的美國專利第5,952,065號中所示,這些專利的公開內容通過引用整體併入本文。在阻擋層216包括兩個或更多個子層的實施例中,合適的多層膜的實例包括微層膜,諸如Bonk等人的美國專利第6,582,786號中公開的那些,該專利通過引用整體併入本文。在另外的實施例中,阻擋層216可以各自獨立地包括一種或多種TPU共聚物材料和一種或多種EVOH共聚物材料的交替子層,其中阻擋層216中的每一者中的子層的總數包括至少四(4)個子層、至少十(10)個子層、至少二十(20)個子層、至少四十(40)個子層和/或至少六十(60)個子層。
流體填充室204可以使用任何合適的技術由阻擋層216產生,諸如熱成型(例如真空熱成型)、吹塑、擠出、注射模制、真空模制、旋轉模制、傳遞模制、壓力成型、熱封、澆鑄、低壓澆鑄、旋轉澆鑄、反應注射模制、射頻(RF)焊接等。在一個方面,阻擋層216可以通過共擠出然後通過真空熱成型以形成流體填充室204的輪廓來產生,該流體填充室204可以可選地包括一個或多個閥(未示出),該一個或多個閥允許流體填充室204填充有流體(例如,氣體)。
流體填充室204理想地具有低氣體透過率以保有其保持的氣體壓力。在一些實施例中,流體填充室204對氮氣的氣體透過率比基本上相同尺寸的丁基橡膠層的氮氣透過率低至少約十(10)倍。在一個方面,對於500微米的平均膜厚度(基於阻擋層216的厚度),流體填充室106a、106b具有15立方釐米/平方米•大氣•天(cm3/m2•atm•天)或更小的氮氣透過率。在另外的方面,透過率為10 cm3/m2•atm•天或更小、5 cm3/m2•atm•天或更小,或1 cm3/m2•atm•天或更小。
在示出的實施例中,阻擋層216包括形成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的第一上阻擋層和形成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的第二下阻擋層。
現在參考圖1至圖10,在一種構型中,中底202設置在鞋面100和流體填充室204之間,並且外底206在流體填充室204的與中底202相對的一側附接到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自中底202朝向外底206延伸並且與流體填充室204接觸。流體填充室204具有通常恒定的厚度TC,如圖7所示。流體填充室204的前端18和後端20是弧形的,在朝向鞋面100的方向上延伸,並且位於前端18和後端20之間的流體填充室204的一部分通常是平面。如圖7所示,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與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間隔開,並且通常與流體填充室204的平面部分相對。
現在參考圖2,提供了鞋底結構200的分解頂部透視圖。襯底208的第一表面208a包括界定襯底208的週邊的唇緣部分222。唇緣部分222包括弧形表面,該弧形表面限定用於容納足部的底部的凹穴226。唇緣部分222包括設置在襯底208的前端18上的基座部分224。基座部分224是深度小於外底206的厚度TO的凹痕,並且接納外底206的一部分。
現在參考圖3,提供了鞋底結構200的分解底部透視圖。圖3描繪了外底200的構型,其中中底202形成為一體件。具體地,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被模制到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並且自第二表面208b延伸由第一突起210的厚度TFP和第二突起212的厚度TSP限定的距離(在圖7中示出)。第一突起210可以包括設置在鞋底結構200的內側22上的內側第一突起210a和設置在鞋底結構200的外側24上的外側第一突起210b。內側第一突起210a和外側第一突起210b在橫跨鞋底結構200的寬度的方向上(即,在內側22和外側24之間)彼此間隔開。足尖支撐件228在中底202的在突起210a、210b前方的前端18處形成在第二表面208b上。足尖支撐件228與第一突起210間隔開並且包括壁部分230,該壁部分230通常被設置成垂直於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壁部分230的高度HW通常與流體填充室204的厚度TC相同。
第二突起212設置在中底202的足跟區16內的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上。內側第一突起210a、外側第一突起210b和第二突起212是截棱錐,使得內側第一突起210a、外側第一突起210b和第二突起212中的每一者都包括基本上截圓錐形的形狀。內側第一突起210a和外側第一突起210b可以小於第二突起212,並且可以在襯底208的內側22和外側24之間延伸。同樣地,第二突起212可以在襯底208的內側22和外側24之間延伸,並且與內側第一突起210a和外側第一突起210b間隔開。內側第一突起210a、外側第一突起210b和第二突起212的遠端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平面並且限定相應的第一接合區232和第二接合區234。第一接合區232和第二接合區234被配置成在位於流體填充室204的前足區12中的相應的第一接觸區236和位於流體填充室204的足跟區16中的第二接觸區238處接觸流體填充室204。第一接合區232和第二接合區234小於流體填充室204的寬度WC,如圖8和圖10所示。
現在參考圖4至圖7和圖8至圖10,提供了對處於組裝狀態的鞋底結構200的描繪。首先參考圖4和圖5,外底206包括設置在外底206的前端18上的足尖部分240。足尖部分240通常是弧形的,就位在襯底208的基座部分224內,並延伸到襯底208之外。流體填充室204對環境是開放的,使得在使用期間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對流體填充室204的壓縮容易可見。
現在參考圖7,中底202附接到流體填充室204,並且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附接到外底206的內部表面32。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在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之間與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間隔開。流體填充室204的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沿著流體填充室204的長度彼此間隔開,並且設置在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上。第一接合區232和第二接合區234與相應的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齊平,並且可以通過合適的粘合劑附接到其上。壁部分230通常是弧形的並且附接到流體填充室204的前端。壁部分230與中底202的後端20間隔開通常與流體填充室204的長度LC相當的距離。
在圖1至圖10中示出的構型中,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在從鞋面100到外底206的方向上被驅動到流體填充室204中,以將負載賦予到流體填充室204上。具體地,在使用期間,使用者的重量將第一突起210的第一接合區232驅動到第一接觸區236中,並且將第二突起212的第二接合區234驅動到第二接觸區238中。因此,中底202在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的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處承載流體填充室204,其中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的剩餘部分被間隔開且與中底202分開。這樣,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在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上施加聚焦的點負載。這樣做時,點負載有效地將來自穿著者的力集中在流體填充室204的相對小的區域之上,因此,與施加在流體填充室204的較大表面區域之上的相同力相比,減小了使流體填充室204變形所需的力。
現在參考圖3A和圖7A,在一種構型中,第二突起212與中底202a分開形成。在該構型中,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包括在前足區12處與襯底208一體地形成的內側第一突起210a和外側第一突起210b,與圖3中示出的中底202類似。然而,在足跟區16處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是平滑且不間斷的(即,沒有一體地形成的突起)。
如圖3A所示,第二突起212是第一囊242,並且可以使用與上文關於流體填充室204描述的相同的材料和方法來形成。優選地,第一囊242的厚度TB1與圖7中示出的第二突起212的厚度TSP相當。在該構型中,第一囊242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具有圓角邊緣的立方形。然而,應當理解,第一囊242可以成形為與圖3中所示出的類似的截棱錐。第一囊242可以在足跟區16處固定到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通常處於與圖3中示出的第二突起212相同的位置。
雖然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在足跟區16處被示出為通常是平面,但第二表面208b可以在足跟區16處包括接納第一囊242的凹部。如圖所示,第一囊242可以包括與第二表面242b相對的第一表面242a,其中第一表面242a和第二表面242b都基本上是平面。第一表面242a可以與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接觸,並且可以通過合適的粘合劑附接到其上。第二表面242b可以限定第二接合區234並且可以與流體填充室204的第二接觸區238接觸。
現在參考圖3B和圖7B,在一種構型中,第一突起210與中底202b分開形成。在該構型中,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包括在足跟區16處與襯底208一體地形成的第二突起212,與圖3中示出的中底202類似。前足區12處的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通常是平面。第一突起210(包括內側第一突起210a和外側第一突起210b)包括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可以使用與上文描述的流體填充室204相同的材料和方法來形成。優選地,內側第二囊244a的厚度TMB與內側第一突起210a的厚度TSP相當,並且外側第二囊244b的厚度TLB與圖3中示出的外側第一突起210b的厚度TSP相當。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具有圓角邊緣的立方形。然而,應當理解,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可以成形為與圖3中示出的第一突起210類似的截棱錐。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可以在前足區12處固定到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通常處於與圖3中示出的內側第一突起210a和外側第一突起210b相同的位置。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的頂表面限定第一接合區232並接合設置在外底204的頂側204a上的第一接觸區238。
現在參考圖3C和圖7C,中底202c、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被示出為形成為單獨部件。在該構型中,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從前足區12到足跟區16通常是平面。第二突起212是第一囊242,並且第一突起210(即,內側第一突起210a和外側第一突起210b)包括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第一囊242大於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中的每一者。第一囊242、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截棱錐,該截棱錐具有與上文關於圖3描述的對應的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類似的形狀和尺寸。第一囊242大於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並且可以被加壓到與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中的至少一者相同或不同的壓力。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被示出為通常尺寸相同,並且可以被加壓到相同或不同的壓力。內側第二囊244a和外側第二囊244b可以在前足區12處固定到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通常處於與圖3中示出的相應的內側第一突起210a和外側第一突起210b相同的位置。同樣地,第一囊242可以在足跟區16處固定到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通常處於與圖3中示出的第二突起212相同的位置。
圖1至圖10中示出的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被配置成在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處在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上生成負載。第一突起210的第一接合區232和第二突起212的第二接合區234接觸流體填充室204,以將襯底208的第二表面208b與流體填充室204間隔開。在這樣做時,將第一突起210與第二突起212分開的空隙214被限定並且自內側22到外側24延伸穿過鞋底結構200。因此,鞋底結構200允許中底200圍繞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的徑向位移。此外,鞋底結構200沿著中底202、202a、202b、202c的在空隙214上方的部分相對自由地彎曲。
在圖11至圖20中示出的鞋底結構300的構型中,外底206和流體填充室204與圖1至圖10中示出的外底206和流體填充室204基本上相同。鞋底結構300包括具有附接到外底206的襯底308的中底302,並且居於外底206和流體填充室204之間。襯底308包括第一表面308a和第二表面308b,該第二表面308b形成在襯底308的與第一表面308a相對的一側上。外底204的內部表面32附接到襯底308的第二表面308b,如圖17所示。
中底302包括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該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遠離外底206朝向流體填充室204並在朝向鞋面100的方向上延伸。這樣,流體填充室204設置在中底302的襯底308上方,並且與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接觸。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設置在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上而不是頂側204a上,如結合鞋底結構200所描述和示出的。使用者的重量驅動流體填充室204的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與第一突起310的第一接合區332和第二突起312的第二接合區334接合。因此,中底302在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的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處承載流體填充室204,其中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的剩餘部分被間隔開且與中底302分開。
現在參考圖12和圖13,在鞋底結構300的一種構型中,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設置在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上。在這種構型中,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與襯底308一體地形成以限定一體結構。足尖支撐件328在中底302的前端18處形成在第一表面308a上。足尖支撐件328與第一突起310間隔開並且包括壁部分330,該壁部分330通常被設置成垂直於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
鞋底結構300可以包括底板348,該底板348的剛度大於襯底308的剛度。在該構型中,襯底308的第二表面308b可以包括具有深度和週邊的板凹部350,該板凹部350以齊平方式接納底板348,使得板凹部350的週邊界定底板348的週邊,並且底板348的外表面與襯底308的第二表面308b齊平。
鞋底結構300還包括附接到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的唇緣部分322和襯墊352。唇緣部分322是界定流體填充室204的週邊並在其中心開放的閉環帶。襯墊352的尺寸被設置成填充唇緣部分322的開放中心,並且襯墊352的厚度與唇緣部分322的內部的厚度相當,以形成齊平的連續表面,如圖19所示。唇緣部分322和襯墊352形成用於以與上文描述的凹穴226類似的方式容納足部的底部的凹穴326。唇緣部分322包括設置在唇緣部分322的前端18上的基座部分324。基座部分324是深度小於外底206的厚度TO的凹痕。外底206包括設置在外底206的前端18上的足尖部分240。足尖部分240通常是弧形的,就位在唇緣部分322的基座部分324內,並延伸到唇緣部分322的外表面之外。
現在參考圖14至圖17和圖18至圖20,提供了對處於組裝狀態的鞋底結構300的描繪。在組裝狀態下,流體填充室204是可見的並且對環境是開放的,使得在使用期間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對流體填充室204的壓縮容易可見。
現在參考圖17,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被示出為與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間隔開。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沿著流體填充室204的長度彼此間隔開,並且設置在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上。第一接合區332和第二接合區334與相應的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齊平。壁部分330通常是弧形的並且以齊平的方式接納流體填充室204的前端。壁部分330與中底302的後端20間隔開通常與流體填充室204的長度LC相當的距離。
在圖11至圖20中示出的構型中,流體填充室204被驅動到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中,以在流體填充室204上賦予負載。具體地,穿著者的重量將流體填充室204的第一接觸區236驅動到第一突起310的第一接合區332中,並且將流體填充室204的第二接觸區238驅動到第二突起312的第二接合區334中。因此,中底302在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的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處承載流體填充室204,其中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的剩餘部分被間隔開且與中底302分開。
現在參考圖12A和圖17A,在中底302a的一種構型中,第二突起312形成為與中底302a分開的部件。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包括第一突起310(包括內側第一突起310a和外側第一突起310b)。在該構型中,內側第一突起310a和外側第一突起310b在前足區12處與襯底308一體地形成,與圖12中示出的中底302類似。在足跟區16處襯底308的第一表面208a通常是平滑且不間斷的。如圖所示,第二突起312是第一囊342,該第一囊342通過合適的粘合劑在足跟區16處附接到襯底308的光滑表面。第一囊342可以使用與上文關於流體填充室204描述的相同的材料和方法來形成。優選地,第一囊342的厚度TB1與圖12中示出的第二突起312的厚度TSP相當。第一囊342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具有圓角邊緣的立方形。然而,應當理解,第一囊342可以成形為與圖12中關於第二突起312所示出的類似的截棱錐。第一囊342可以在足跟區16處固定到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b,通常處於與圖12中示出的第二突起312相同的位置。
應當理解,雖然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被示出為在足跟區16處通常是平面,但是第一表面308a可以在足跟區16處包括接納第一囊342的凹部。第一囊342包括與第二平面表面342b相對的第一平面表面342a。第二表面342b經由合適的粘合劑與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接觸並且可以附接到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並且第一表面342a限定第二接合區334並且通過相同或不同的粘合劑與外底206的第二接觸區238接觸並且可以附接到外底206的第二接觸區238。
現在參考圖12B和圖17B,在中底302b的一種構型中,第一突起310形成為與中底302b分開的部件。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包括在足跟區16處與襯底308一體地形成的第二突起212,與圖12中示出的中底302類似。前足區12處的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通常是平面。第一突起310(即,內側第一突起310a和外側第一突起310b)包括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可以使用與上文描述的流體填充室204相同的材料和方法來形成。優選地,內側第二囊344a的厚度TMB與內側第一突起310a的厚度TSP相當,並且外側第二囊344b的厚度TLB與圖12中示出的外側第一突起210b的厚度TSP相當。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具有圓角邊緣的立方形。然而,應當理解,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可以成形為與圖12中關於內側第一突起310a和外側第一突起310b所示出的類似的截棱錐。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可以通過合適的粘合劑在前足區12處固定到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通常處於與圖12中示出的相應的內側第一突起310a和外側第一突起310b相同的位置。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可以在前足區12處固定到襯底308的第二表面308b,通常處於與圖12中示出的相應的內側第一突起310a和外側第一突起310b相同的位置。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的頂表面限定第一接合區332並接合設置在外底204的底側204b上的第一接觸區238。
現在參考圖12C和圖17C,在中底302c的一種構型中,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形成為與中底302c分開的部件。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從前足區12到足跟區16通常是平面。第二突起312是第一囊342,並且第一突起310(包括內側第一突起310a和外側第一突起310b)包括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第一囊342大於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中的每一者。第一囊342、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以與上文關於圖12所示和所述的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類似的方式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截棱錐。第一囊342大於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並且可以包括與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中的至少一者相同或不同的壓力。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被示出為通常尺寸相同並且可以包括彼此相同或不同的壓力。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可以通過合適的粘合劑在前足區12處固定到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通常分別處於與內側第一突起310a和外側第一突起310b相同的位置。同樣地,第一囊342可以通過合適的粘合劑在足跟區16處固定到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通常處於與圖12中示出的第二突起312相同的位置。
圖11至圖20中示出的鞋底結構300被配置成通過將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按壓到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中而在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處在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上生成負載。第一突起210的第一接合區232和第二突起212的第二接合區234在離散位置處接觸流體填充室204,以將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與流體填充室204隔開。照此,將第一突起310與第二突起312分開的空隙214同樣限定流體填充室204與襯底308的第一表面308a之間的空腔,該空腔自內側22到外側24延伸穿過鞋底結構300。因此,鞋底結構300允許中底302圍繞第一突起310和第二突起312的徑向位移。此外,鞋底結構300沿著中底202的在空隙214上方的部分相對自由地彎曲。
在圖21至圖30中示出的鞋底結構400的構型中,外底206與圖1至圖20中示出的外底206基本上相同。鞋底結構400包括具有第一襯底408和第二襯底454的中底402,該第二襯底454與第一襯底408間隔開且分開。第一襯底408包括第一表面408a和第二表面408b,該第二表面408b形成在第一襯底408的與第一表面408a相對的一側上。第一表面408a限定襯底408的頂部。第二襯底454包括第三表面454a和第四表面454b,該第四表面454b形成在第二襯底454的與第三表面454a相對的一側上。第三表面454a限定第二襯底454的頂部,並且第四表面454b限定第二襯底454的底部。第一襯底408自前足區12到足跟區16延伸鞋底結構400的長度,並且第二襯底454自足跟區16延伸到鞋底結構400的中足區14。
流體填充室204設置在第一襯底408和第二襯底454之間。流體填充室204包括限定流體填充室204的頂部的頂側204a和設置在流體填充室204的與頂側204a相對的一側上的底側204b。第一接觸區236設置在前足區12中和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上。第二接觸區238設置在足跟區16中和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上,使得接觸區236、238設置在流體填充室204的相對側上。
現在參考圖27,流體填充室204包括前足部分205、中足部分207和足跟部分209。中足部分207將前足部分205連接到足跟部分209。足跟部分209相對於前足部分205被抬高,因此使中足部分207相對於前足部分205和足跟部分209成角度。以這種方式,中足部分207用作前足部分205和抬高的足跟部分209之間的過渡,並限定流體填充室204的弧形區段,如圖27所示。
中底302還包括第一突起410和第二突起412。第一突起410可以設置在第一襯底408上,在第一方向上延伸,並在第一接觸區236處接觸流體填充室204。第二突起412可以設置在第二襯底454上,在與第一方向相對的第二方向上延伸,並在第二接觸區238處接觸流體填充室204。
在一種構型中,第一突起410包括內側第一突起410a和外側第一突起410b。內側第一突起410a、外側第一突起410b和第二突起412是具有截圓錐形的形狀的截棱錐,這些截棱錐與相應的第一襯底408和第二襯底454一體地形成。
內側第一突起410a和外側第一突起410b通常彼此尺寸相同,並且尺寸小於第二突起412。第一突起410在朝向鞋底結構400的地面接合表面30的方向上自第一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延伸,並且第二突起在遠離地面接合表面30的方向上自第二襯底454的第三表面454a延伸。第一突起410的遠端限定第一接合區432,並且第二突起412的遠端限定第二接合區434。第一接合區432接合外底206的第一接觸區236,並且第二接合區434接合外底206的第二接觸區238。如圖28和圖30所示,第一接合區432和第二接合區434小於被限定在流體填充室204的內側22和流體填充室204的外側24之間的流體填充室204的寬度WC。
如圖21和圖27至圖30所示,襯底408的第一表面408a與鞋床106相對。外底206在足跟區16中附接到第二襯底454的第四表面454b,並且在鞋底結構400的前足區12中附接到流體填充室204的前足部分205的底側204b。在鞋底結構400的足跟區16中,流體填充室204的足跟部分209設置在第二襯底454和第一襯底408之間。在鞋底結構400的中足區14中,流體填充室204設置有在鞋底結構400的內側22和外側24之間以及在第一突起410和第二突起412之間延伸的空隙214。在鞋底結構400的中足區14中,流體填充室400也設置在第一襯底408和第二襯底454之間。在前足區12中,流體填充室204設置在外底206和第一襯底408之間。
現在參考圖23,足尖支撐件428在第一襯底408的前端18處形成在第二表面408b上。足尖支撐件428與第一突起410間隔開並且包括壁部分430,該壁部分430通常垂直於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壁部分430的高度HW通常與流體填充室204的厚度TC相同。
鞋底結構400可以包括底板448。底板448的剛度可以大於第二襯底454的剛度。第二襯底454的第四表面454b可以包括具有深度和週邊的板凹部450,該板凹部450以齊平方式接納底板448,使得板凹部450的週邊界定底板448的週邊,並且底板448的外表面與第二襯底454的第四表面454b齊平。
鞋底結構400還可以包括頂板456。頂板456可以由與底板448相同或不同的材料形成,並且可以具有與底板448類似的剛度。第一襯底408的第一表面408a可以包括具有深度和週邊的頂板凹部458,該頂板凹部458以齊平方式接納頂板456,使得頂板凹部458的週邊界定頂板456的週邊,並且頂板456的頂表面與第一襯底408的第一表面408a齊平。
鞋底結構400還可以包括界定第一襯底408的週邊的唇緣部分422。唇緣部分422可以包括弧形表面,該弧形表面限定用於以與上文描述的凹穴226類似的方式容納足部的底部的凹穴426。唇緣部分422包括設置在第一襯底408的前端18上的基座部分424。基座部分424是深度小於外底206的厚度TO的凹痕。外底206包括設置在外底206的前端18上的足尖部分240。足尖部分240通常是弧形的,就位在襯底208的基座部分224內,並延伸到襯底208之外。
現在參考圖14至圖17和圖18至圖20,提供了對處於組裝狀態的鞋底結構300的描繪。流體填充室204是可見的並且對環境是開放的,使得第一突起210和第二突起212對流體填充室204的壓縮容易可見。
現在參考圖27,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在流體填充室204的足跟區205處與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接觸。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沿著流體填充室204的長度彼此間隔開。第一接觸區236設置在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上,並且第二接觸區238設置在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上。第一接合區332和第二接合區333與相應的第一接觸區236和第二接觸區238齊平,並且可以通過合適的粘合劑附接到其上。壁部分430通常是弧形的並且以齊平的方式接納流體填充室204的前端。壁部分430與中底402的後端20間隔開通常與流體填充室204的長度LC相當的距離。因此,流體填充室204的前端(即,第一端)在接近鞋底結構400的前端18的位置處與中底402接觸,並且流體填充室204的後端(即,第二端)在接近鞋底結構400的後端20的位置處與中底402的第二襯底454間隔開。
現在參考圖22A、圖23A和圖27A,在中底402a的一種構型中,第二突起412形成為與第二襯底454分開的部件。第一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包括內側第一突起410a和外側第一突起410b。內側第一突起410a和外側第一突起410b在前足區12處與其一體地形成,與圖23中示出的第一襯底408類似。在足跟區16處第一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是平滑且不間斷的。第二突起412是第一囊442,該第一囊442可以使用與上文描述的流體填充室204相同的材料和方法來形成。優選地,第一囊442的厚度TB1與圖22中示出的第二突起412的厚度TSP相當。第一囊442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具有圓角邊緣的立方形。然而,應當理解,第一囊442可以成形為與圖22中示出的第二突起412類似的截棱錐。第一囊442可以在足跟區16處固定到第二襯底454的第三表面454a,通常處於與圖22中示出的第二突起412相同的位置。
應當理解,儘管第二襯底454的第三表面454a被示出為在足跟區16處通常是平面,但是第三表面454a可以在足跟區16處包括接納第一囊442的凹部。第一囊442包括與第二表面442b相對的第一表面442a。第一表面442a和第二表面442b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平面表面。第二表面442b與第二襯底454的第三表面454a接觸並且可以固定到第三表面454a,並且第一表面442a限定第二接合區434並且與外底206的第二接觸區238接觸。
現在參考圖22B、圖23B和圖27B,在中底402b的一種構型中,第一突起410形成為單獨部件。第二襯底454的第三表面454a包括在足跟區16處與第二襯底454一體地形成的第二突起412,與圖22中示出的第二襯底454類似。第一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從前端18到後端20是連續的。第一突起410(即,內側第一突起410a和外側第一突起410b)包括內側第二囊444a和外側第二囊444b。內側第二囊444a和外側第二囊444b可以使用與上文描述的流體填充室204相同的材料和方法來形成。優選地,內側第二囊444a的厚度TMB與內側第一突起410a的厚度TSP相當,並且外側第二囊444b的厚度TLB與圖23中示出的外側第一突起210b的厚度TSP相當。內側第二囊444a和外側第二囊444b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具有圓角邊緣的立方形。然而,應當理解,內側第二囊444a和外側第二囊444b可以成形為與圖23中關於內側第一突起410a和外側第一突起410b所示出的類似的截棱錐。內側第二囊444a和外側第二囊444b可以在前足區12處固定到第一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通常分別處於與內側第一突起410a和外側第一突起410b相同的位置。
現在參考圖22C、圖23C和圖27C,在中底402c的一種構型中,第一突起410和第二突起412形成為與中底402c分開的部件。第一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從前端18到後端20通常是平滑且不間斷的。同樣地,第二襯底454的第三表面454a從前端18到後端20通常是平滑且不間斷的。第二突起412是第一囊442,並且第一突起410(即,內側第一突起410a和外側第一突起410b)包括內側第二囊444a和外側第二囊444b。第一囊442大於內側第二囊444a和外側第二囊444b中的每一者,並且可以包括相同或不同的壓力。內側第二囊344a和外側第二囊344b被示出為通常尺寸相同並且可以包括彼此相同或不同的壓力。第一囊442、內側第二囊444a和外側第二囊444b被圖示性地示出為是截棱錐。內側第二囊444a和外側第二囊444b可以在前足區12處固定到第一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通常處於與圖23中示出的內側第一突起410a和外側第一突起410b相同的位置。第一囊442可以在足跟區16處固定到第二襯底454的第三表面454a,通常處於與圖22中示出的第二突起412相同的位置。
圖21至圖30中示出的鞋底結構400被配置成在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和底側204b上生成負載。在足跟區16處,負載被施加到位於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上的第一接觸區236。在前足區12處,負載被施加到位於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b上的第一接觸區236。第一突起410的第一接合區432設置在第一接觸區236上方,並且第二突起412的第二接合區434設置在第二接觸區238下方。
第一突起410自第一襯底408朝向外底206延伸並接觸流體填充室204的第一接觸區236,並且流體填充室204的底側204b被安裝到外底206的內部表面32上。圍繞第一突起410的第一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與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間隔開。
第二突起412自第二襯底454朝向鞋面100延伸並接觸流體填充室204的第二接觸區238。流體填充室204的頂側204a接觸襯底408的第二表面408b,並且圍繞第二突起412的第二襯底454的第三表面454a與外底206的底側204b間隔開。空隙214將第一突起410與第二突起412分開,並且外底206以一定角度延伸穿過空隙214。因此,鞋底結構400允許中底400圍繞第一突起410和第二突起412的徑向位移。此外,鞋底結構400沿著中底402的在空隙214上方的部分相對自由地彎曲。
以下條款提供了用於上文描述的鞋底結構和鞋類製品的示例性構型。
條款1.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包括足跟區、前足區、流體填充室和中底。所述流體填充室從所述足跟區延伸到所述前足區。所述中底包括在所述前足區中的第一接觸區處接觸所述流體填充室的第一突起和在所述足跟區中的第二接觸區處接觸所述流體填充室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與所述第二突起間隔開且分開。
條款2.根據條款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包括限定與所述第一接觸區接觸的第一接合區的遠端,並且所述第二突起包括限定與所述第二接觸區接觸的第二接合區的遠端,所述第一接合區和所述第二接合區小於被限定在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內側和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外側之間的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寬度。
條款3.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空隙被限定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之間,所述空隙自所述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所述鞋底結構的外側。
條款4.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中底包括襯底,所述襯底自所述足跟區延伸到所述前足區並且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設置在所述襯底的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一側上,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自所述第一表面和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一者延伸。
條款5.根據條款4所述的鞋底結構,還包括限定地面接合表面的外底,所述外底附接到所述襯底的所述第二表面。
條款6.根據條款4所述的鞋底結構,還包括能夠操作以接納穿著者的足部的鞋床,所述襯底的所述第二表面與所述鞋床相對。
條款7.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流體填充室包括在接近所述鞋底結構的前端的位置處與所述中底接觸的第一端。
條款8.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流體填充室包括在接近所述鞋底結構的後端的位置處與所述中底間隔開的第二端。
條款9.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還包括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鞋底結構的前端之間自所述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所述鞋底結構的外側的空隙。
條款10.一種鞋類製品,所述鞋類製品結合有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
條款11.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包括足跟區、前足區、流體填充室和中底。所述流體填充室自所述足跟區延伸到所述前足區。所述中底包括第一突起和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在第一方向上自所述中底延伸並在所述前足區中的第一接觸區處接觸所述流體填充室,所述第二突起在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對的第二方向上自所述中底延伸並在所述足跟區中的第二接觸區處接觸所述流體填充室。
條款12.根據條款1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包括限定與所述第一接觸區接觸的第一接合區的遠端,並且所述第二突起包括限定與所述第二接觸區接觸的第二接合區的遠端,所述第一接合區和所述第二接合區小於被限定在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內側和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外側之間的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寬度。
條款13.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空隙被限定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第二突起之間,所述空隙自所述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所述鞋底結構的外側。
條款14.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中底包括第一襯底和第二襯底,所述第一襯底自所述前足區延伸到所述足跟區並且包括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一襯底的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一側上,所述第二襯底自所述足跟區延伸到中足區並且包括第三表面和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二襯底的與所述第三表面相對的一側上,所述第一突起在朝向所述鞋底結構的地面接合表面的方向上自所述第二表面延伸,並且第二突起在遠離所述地面接合表面的方向上自所述第三表面延伸。
條款15.根據條款14所述的鞋底結構,還包括限定所述地面接合表面的外底,所述外底在所述足跟區中附接到所述第二襯底的所述第四表面並且在所述前足區中附接到所述流體填充室。
條款16.根據條款14所述的鞋底結構,還包括能夠操作以接納穿著者的足部的鞋床,所述第一襯底的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鞋床相對。
條款17.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流體填充室包括在接近所述鞋底結構的前端的位置處與所述中底接觸的第一端。
條款18.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流體填充室包括在接近所述鞋底結構的後端的位置處與所述中底間隔開的第二端。
條款19.根據前述條款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還包括在所述第一突起和所述鞋底結構的前端之間自所述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所述鞋底結構的外側的空隙。
條款20.一種鞋類製品,所述鞋類製品結合有根據條款11至19中任一項所述的鞋底結構。
出於說明和描述的目的提供了前述描述。該前述描述並非旨在窮舉或限制本公開。特定構型的個別元件或特徵通常不限於該特定構型,但在適用的情況下,個別元件或特徵可互換且可以用於選定的構型中,即使未特別示出或描述。特定構型的個別元件或特徵還可以以多種方式變化。此類變化不應當被視為脫離本公開,並且所有此類修改均旨在包括在本公開的範圍內。
10:鞋類製品 12:前足區 12B:與足部的蹠骨相關聯的趾球部分 12T:與指骨相對應的足尖部分 14:中足區 16:足跟區 18:前端 20:後端 22:內側 24:外側 26:週邊區 28:內部區 30:地面接合表面 32:內部表面 100:鞋面 101:內部表面 102:內部空腔 104:中底布 106:鞋床 106a:流體填充室 106b:流體填充室 114:腳踝開口 200:鞋底結構 202:中底 202a:中底 202b:中底 202c:中底 204:流體填充室 204a:頂側 204b:底側 205:前足部分 206:外底 207:中足部分 208:襯底 208a:第一表面 208b:第二表面 209:足跟部分 210:第一突起 210a:內側第一突起 210b:外側第一突起 212:第二突起 214:空隙 216:阻擋層 218:週邊接縫 222:唇緣部分 224:基座部分 226:凹穴 228:足尖支撐件 230:壁部分 232:第一接合區 234:第二接合區 236:第一接觸區 238:第二接觸區 240:足尖部分 242:第一囊 242a:第一表面 242b:第二表面 244: 244a:內側第二囊 244b:外側第二囊 300:鞋底結構 302:中底 302a:中底 302b:中底 302c:中底 308:襯底 308a:第一表面 308b:第二表面 310:第一突起 310a:內側第一突起 310b:外側第一突起 312:第二突起 322:唇緣部分 324:基座部分 326:凹穴 328:足尖支撐件 330:壁部分 332: 334: 342:第一囊 342a:第一平面表面 342b:第二平面表面 344: 344a:內側第二囊 344b:外側第二囊 348:底板 350:板凹部 352:襯墊 400:鞋底結構 402:中底 402a:中底 402b:中底 402c:中底 406b: 408:第一襯底 408a:第一表面 408b:第二表面 410:第一突起 410a:內側第一突起 410b:外側第一突起 412:第二突起 420: 422:唇緣部分 424:基座部分 426:凹穴 428:足尖支撐件 430:壁部分 432:第一接合區 434:第二接合區 442:第一囊 442a:第一表面 442b:第二表面 444: 444a:內側第二囊 444b:外側第二囊 448:底板 450:板凹部 454:第二襯底 454a:第三表面 454b:第四表面 456:頂板 458:頂板凹部 A F1:縱向軸線 A F2:橫向軸線 H W:壁部分430的高度 L C:流體填充室204的長度 T B1:第一囊342的厚度 T C:流體填充室的厚度 T FP:第一突起的厚度 T LB:外側第二囊的厚度 T MB:厚度 T O:外底的厚度 T SP:突起的厚度 W C:流體填充室的寬度 T MB:內側第二囊的厚度 T SP:第一突起的厚度
本文描述的圖式僅用於說明性的目的,並且不旨在限制本公開的範圍。 〔圖1〕是根據本公開的原理的鞋類製品的側視圖; 〔圖2〕是〔圖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頂部透視圖; 〔圖3〕是〔圖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底部透視圖; 〔圖3A〕是〔圖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底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後向突起; 〔圖3B〕是〔圖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底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 〔圖3C〕是〔圖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底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和後向突起; 〔圖4〕是〔圖1〕的鞋底結構的前視圖; 〔圖5〕是〔圖1〕的鞋底結構的後視圖; 〔圖6〕是〔圖1〕的鞋底結構的底部平面圖; 〔圖7〕是沿線7–7截取的〔圖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7A〕是〔圖7〕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後向突起; 〔圖7B〕是〔圖7〕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 〔圖7C〕是〔圖7〕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和後向突起; 〔圖8〕是沿線8–8截取的〔圖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9〕是沿線9–9截取的〔圖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10〕是沿線10–10截取的〔圖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11〕是根據本公開的原理的鞋類製品的構型的側視圖; 〔圖12〕是〔圖1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頂部透視圖; 〔圖12A〕是〔圖1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頂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後向突起; 〔圖12B〕是〔圖1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頂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 〔圖12C〕是〔圖1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頂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和後向突起; 〔圖13〕是〔圖1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底部透視圖; 〔圖14〕是〔圖11〕的鞋底結構的前視圖; 〔圖15〕是〔圖11〕的鞋底結構的後視圖; 〔圖16〕是〔圖11〕的鞋底結構的底部平面圖; 〔圖17〕是沿線17-17截取的〔圖1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17A〕是〔圖17〕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後向突起; 〔圖17B〕是〔圖17〕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 〔圖17C〕是〔圖17〕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和後向突起; 〔圖18〕是沿線18-18截取的〔圖1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19〕是沿線19-19截取的〔圖1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20〕是沿線20-20截取的〔圖1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21〕是根據本公開的原理的鞋類製品的另一構型的側視圖; 〔圖22〕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頂部透視圖; 〔圖22A〕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頂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後向突起; 〔圖22B〕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頂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 〔圖22C〕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頂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和後向突起; 〔圖23〕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底部透視圖; 〔圖23A〕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底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後向突起; 〔圖23B〕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底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 〔圖23C〕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分解底部透視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和後向突起; 〔圖24〕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前視圖; 〔圖25〕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後視圖; 〔圖26〕是〔圖21〕的鞋底結構的底部平面圖; 〔圖27〕是沿線27-27截取的〔圖2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27A〕是〔圖27〕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後向突起; 〔圖27B〕是〔圖27〕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 〔圖27C〕是〔圖27〕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示出了形成為單獨部件的前向突起和後向突起; 〔圖28〕是沿線28-28截取的〔圖2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 〔圖29〕是沿線29-29截取的〔圖26〕的鞋底結構的橫截面圖;以及 〔圖30〕是沿線30-30截取的〔圖26〕的鞋底結構的截面圖; 在所有圖式中,對應元件符號指示對應部分。
10:鞋類製品
12:前足區
12B:與足部的蹠骨相關聯的趾球部分
12T:與指骨相對應的足尖部分
14:中足區
16:足跟區
18:前端
20:後端
26:週邊區
28:內部區
30:地面接合表面
100:鞋面
101:內部表面
102:內部空腔
104:中底布
106:鞋床
200:鞋底結構
202:中底
204:流體填充室
206:外底
210:第一突起
212:第二突起

Claims (20)

  1.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所述鞋底結構包括: 足跟區; 前足區; 流體填充室,所述流體填充室自所述足跟區延伸到所述前足區;以及 中底,所述中底包括在所述前足區中的第一接觸區處接觸所述流體填充室的第一突起及在所述足跟區中的第二接觸區處接觸所述流體填充室的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與所述第二突起間隔開且分開。
  2.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包括界定與所述第一接觸區接觸的第一接合區的遠端,並且所述第二突起包括界定與所述第二接觸區接觸的第二接合區的遠端,所述第一接合區及所述第二接合區小於被界定在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內側與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外側之間的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寬度。
  3.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空隙被界定在所述第一突起與所述第二突起之間,所述空隙自所述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所述鞋底結構的外側。
  4.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中底包括襯底,所述襯底自所述足跟區延伸到所述前足區並且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設置在所述襯底的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一側上,所述第一突起及所述第二突起自所述第一表面及所述第二表面中的一者延伸。
  5.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鞋底結構,其進一步包括界定地面接合表面的外底,所述外底附接到所述襯底的所述第二表面。
  6. 根據請求項4所述的鞋底結構,其進一步包括能夠操作以接納穿著者的足部的鞋床,所述襯底的所述第二表面與所述鞋床相對。
  7.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流體填充室包括在接近所述鞋底結構的前端的位置處與所述中底接觸的第一端。
  8.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流體填充室包括在接近所述鞋底結構的後端的位置處與所述中底間隔開的第二端。
  9. 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進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突起與所述鞋底結構的前端之間自所述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所述鞋底結構的外側的空隙。
  10. 一種鞋類製品,所述鞋類製品結合有根據請求項1所述的鞋底結構。
  11. 一種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所述鞋底結構包括: 足跟區; 前足區; 流體填充室,所述流體填充室自所述足跟區延伸到所述前足區;以及 中底,所述中底包括第一突起及第二突起,所述第一突起在第一方向上自所述中底延伸並在所述前足區中的第一接觸區處接觸所述流體填充室,所述第二突起在與所述第一方向相對的第二方向上自所述中底延伸並在所述足跟區中的第二接觸區處接觸所述流體填充室。
  12.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第一突起包括界定與所述第一接觸區接觸的第一接合區的遠端,並且所述第二突起包括界定與所述第二接觸區接觸的第二接合區的遠端,所述第一接合區及所述第二接合區小於被界定在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內側與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外側之間的所述流體填充室的寬度。
  13.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空隙被界定在所述第一突起與所述第二突起之間,所述空隙自所述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所述鞋底結構的外側。
  14.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中底包括第一襯底及第二襯底,所述第一襯底自所述前足區延伸到所述足跟區並且包括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所述第二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一襯底的與所述第一表面相對的一側上,所述第二襯底自所述足跟區延伸到中足區並且包括第三表面及第四表面,所述第四表面設置在所述第二襯底的與所述第三表面相對的一側上,所述第一突起在朝向所述鞋底結構的地面接合表面的方向上自所述第二表面延伸,並且所述第二突起在遠離所述地面接合表面的方向上自所述第三表面延伸。
  15. 根據請求項14所述的鞋底結構,其進一步包括界定所述地面接合表面的外底,所述外底在所述足跟區中附接到所述第二襯底的所述第四表面並且在所述前足區中附接到所述流體填充室。
  16. 根據請求項14所述的鞋底結構,其進一步包括能夠操作以接納穿著者的足部的鞋床,所述第一襯底的所述第一表面與所述鞋床相對。
  17.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流體填充室包括在接近所述鞋底結構的前端的位置處與所述中底接觸的第一端。
  18.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中所述流體填充室包括在接近所述鞋底結構的後端的位置處與所述中底間隔開的第二端。
  19. 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鞋底結構,其進一步包括在所述第一突起與所述鞋底結構的前端之間自所述鞋底結構的內側延伸到所述鞋底結構的外側的空隙。
  20. 一種鞋類製品,所述鞋類製品結合有根據請求項11所述的鞋底結構。
TW112131486A 2022-08-22 2023-08-22 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 TW20242102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373,090 2022-08-22
US18/451,470 2023-08-1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21025A true TW202421025A (zh) 2024-06-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52448B (zh) 用於鞋類物品之鞋底結構
CN113645868B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鞋底结构
CN112469300B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气囊
CN112449575B (zh) 用于鞋类物品的气囊
US11633010B2 (en) Sole structure for article of footwear and article of footwear
TW202106195A (zh) 用於鞋類物件之鞋底結構
US11612212B2 (en) Sole structure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11903442B2 (en) Sole structure for article of footwear
US20230189925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sole structure
TW202308532A (zh) 流體填充腔、囊總成及鞋類物品
TW202421025A (zh) 用於鞋類製品的鞋底結構
US20240057715A1 (en) Sole structure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TWI843120B (zh) 鞋類物品及鞋底結構
US20230000208A1 (en) Sole structure for article of footwear
TWI838707B (zh) 鞋類物件
US20230276904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having a sole structure
WO2024044528A1 (en) Sole structure for an article of footwear
US20230189926A1 (en) Sole structure for article of footwear
TW202304339A (zh) 鞋類物品及鞋底結構
CN117460439A (zh) 用于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
CN117597047A (zh) 用于鞋类制品的鞋底结构
CN118338807A (zh) 具有鞋底结构的鞋类制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