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5118A - 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及其裝置 - Google Patents

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及其裝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5118A
TW202415118A TW112136841A TW112136841A TW202415118A TW 202415118 A TW202415118 A TW 202415118A TW 112136841 A TW112136841 A TW 112136841A TW 112136841 A TW112136841 A TW 112136841A TW 202415118 A TW202415118 A TW 20241511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ntn
node
lmf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368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朴海旭
金沂濬
高賢秀
黃陞溪
Original Assignee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南韓商Lg電子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511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5118A/zh

Links

Images

Abstract

根據本發明中所揭示的至少一實施方式,第一裝置可基於非地面網路(NTN)的非地面節點與第一裝置之間的第一鏈路獲得時序提前(TA)資訊;向位址管理功能(LMF)節點發送用於基於NTN的使用者設備(UE)定位的輔助資料;基於非地面節點與第一裝置之間的第一鏈路測量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以及向LMF節點發送包含關於時間差的資訊的測量報告。TA資訊可包含配置在第一鏈路上的參考點(RP)與非地面節點之間的公用TA資訊,且第一裝置可透過輔助資料向LMF節點報告公用TA資訊。

Description

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及其裝置
本發明係關於一種無線通訊系統,更具體地,係關於一種支援非地面網路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及其裝置。
一般而言,無線通訊系統正發展為多樣化地涵蓋廣範圍,以提供例如音訊通訊服務、資料通訊服務等之類的通訊服務。無線通訊為一種藉由共享可用系統資源(例如,頻寬、發送功率等)能夠支援與多個使用者通訊的多重存取系統。例如,多重存取系統可為分碼多重存取(CDMA)系統、分頻多重存取(FDMA)系統、分時多重存取(TDMA)系統、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系統及單一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系統中的任一者。
[發明所欲解決之問題]
本發明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在支援非地面網路的無線通訊系統中透過參考訊號的傳輸及接收執行使用者設備(UE)定位的方法及裝置。
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明白本發明可達成之目的並不限於前文所具體描述的目的,且本發明可達成的上述及其他目的將從以下的詳細描述更清楚地來理解。 [解決問題之技術手段]
在發明的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由包含非地面網路(NTN)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一裝置執行的方法。該方法可包括:基於NTN的非地面節點與第一裝置之間的第一鏈路獲得時序提前(TA)資訊;向位址管理功能(LMF)節點發送用於基於NTN的使用者設備(UE)定位的輔助資料;測量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以及向LMF節點發送包含關於時間差的資訊的測量報告。TA資訊可包含配置在第一鏈路上的參考點(RP)與非地面節點之間的公用TA資訊。第一裝置可透過輔助資料向LMF節點報告公用TA資訊。
非地面節點可為衛星,而第一裝置可為地面基地台。
第一鏈路可為衛星與地面基地台之間的饋送器鏈路。
在RP處,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可為定位參考訊號(PRS)與探測參考信號(SRS)之間的時間差。PRS可由第一裝置通過非地面節點向UE發送,而SRS可由第一裝置通過非地面節點從UE接收。
針對基於NTN的UE定位,可向LMF節點提供關於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資訊。
關於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資訊可包含與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相關的下行鏈路時序移位的估測。
關於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資訊可由目標UE測量,用於基於NTN的UE定位。
關於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資訊可與目標UE測量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的時間週期相關。
基於NTN的UE定位可獨立於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來執行。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處理器可讀記錄媒體,其上記錄有用於執行上面描述之方法的程式。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第一裝置,配置以執行上面描述的方法。
在本發明的另一個態樣中,本文提供一種由包含NTN的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二裝置執行的方法。該方法可包括:基於NTN的非地面節點與第二裝置之間的第二鏈路獲得TA資訊;接收來自LMF節點之用於基於NTN的UE定位的第一輔助資料;測量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以及向LMF節點發送包含關於時間差的資訊的測量報告及第二輔助資料。TA資訊可包含UE特定TA資訊。第二裝置可透過第二輔助資料向LMF節點報告由第二裝置測量的時序誤差。
第二裝置可為UE。第二裝置可為控制UE的處理裝置。
非地面節點可為衛星,而第二裝置可為UE。
第二鏈路可為衛星與UE之間的服務鏈路。
由第二裝置測量的時序誤差可為由UE測量的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
UL參考訊號與DL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可為第二裝置接收通過非地面節點接收來自基地台的PRS的時序與第二裝置通過非地面節點向基地台發送SRS的時序之間的差。
關於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資訊可包含與都卜勒效應相關的下行鏈路時序移位的估測。
關於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資訊可與UE測量UL參考訊號與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的時間週期相關。
基於NTN的UE定位可獨立於GNSS而執行。
在本發明的進一步態樣中,本文提供了一種第二裝置,配置以執行上面描述的方法。 [對照先前技術之功效]
根據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即使在非地面網路中,使用者設備(UE)的位址仍可透過依賴無線電存取技術(依賴RAT)參考訊號的傳輸及接收來估測,從而提供可驗證且高度可靠的定位技術。
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明白本發明可達成的效果並不限於前文已具體描述的效果,且本發明的其他優點將從以下結合附圖所做的詳細描述來更清楚地理解。
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係適用於例如分碼多重存取(CDMA)、分頻多重存取(FDMA)、分時多重存取(TDMA)、正交分頻多重存取(OFDMA)及單載波分頻多重存取(SC-FDMA)之類的多種無線存取技術。CDMA可實施為例如通用地面無線電存取(UTRA)或CDMA2000之類的無線電技術。TDMA可實施為例如全球行動通訊系統(GSM)/通用封包無線電服務(GPRS)/增強型資料速率GSM演進(EDGE)之類的無線電技術。OFDMA可實施為例如電氣和電子工程師協會(IEEE)802.11(無線保真(Wi-Fi))、IEEE 802.16(微波存取全球互通(WiMAX))、IEEE 802.20及演進型UTRA (E-UTRA)之類的無線電技術。UTRA為通用行動電信系統(UMTS)的一部份。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 長期演進(LTE)為使用E-UTRA的演進型UMTS(E-UMTS)的一部份,而LTE進階(LTE-A)為3GPP LTE的演進版。3GPP NR(新無線電或新無線電存取技術)為3GPP LTE/LTE-A的演進版。
由於越來越多的通訊裝置要求較大的通訊能力,所以需要強過習知無線電存取技術(RAT)的行動寬頻通訊。此外,藉由連接多個裝置與物件而能夠隨時隨地提供多種服務之大規模機械式通訊(MTC)是為下一代通訊要考慮的另一個重要問題。考慮到對可靠性及等待時間敏感的服務/UE的通訊系統設計亦在討論中。因此,考慮到增強型行動寬頻通訊(eMBB)、大規模MTC及超可靠低等待時間通訊(URLLC)之新無線電存取技術的引入正在討論中。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為了簡單起見,此技術稱為NR(新無線電或新RAT)。
為了清楚起見,主要描述3GPP NR,但本發明的技術構想並不限於此。
關於與本發明相關的背景技術、術語的定義及縮寫, 以下文獻可透過引用來倂入。 - 38.211: 實體通道及調變(Physical channels and modulation) - 38.212: 多工及通道編碼(Multiplexing and channel coding) - 38.213: 實體層控制規程(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control) - 38.214: 實體層資料規程(Physical layer procedures for data) - 38.215: 實體層測量(Physical layer measurements) - 38.300: NR及NG-RAN的整體描述(NR and NG-RAN Overall Description) - 38.304: 閒置模式下及RRC非活動狀態下的使用者設備(UE)規程(User Equipment (UE) procedures in idle mode and in RRC Inactive state) - 38.321: 媒體存取控制(MAC)協定規範(Medium Access Control (MA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 38.331: 無線電資源控制(RRC)協定規範(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protocol specification) - 37.213: 通道存取規程引入基於NR之存取的未授權頻譜(Introduction of channel access procedures to unlicensed spectrum for NR-based access) - 36.355: LTE定位協定(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 37.355: LTE定位協定(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術語及縮寫- 5GC: 5G核心網路 (5G Core Network) - 5GS: 5G系統(5G System) - AoA: 到達角度(Angle of Arrival) - AP: 存取點(Access Point) - CID: 胞元ID(Cell ID) - E-CID: 增強型胞元ID (Enhanced Cell ID) - GNSS: 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lobal Navigation Satellite System) - GPS: 全球定位系統(Global Positioning System) - LCS: 位址服務(LoCation Service) - LMF: 位址管理功能(Location Management Function) - LPP: LTE定位協定(LTE Positioning Protocol) - MO-LR: 行動台發起的位址請求(Mobile Originated Location Request) - MT-LR: 行動台終止的位址請求(Mobile Terminated Location Request) - NRPPa: NR定位協定A(NR Positioning Protocol A) - OTDOA: 觀測到達時間差(Observed Time Difference Of Arrival) - PDU: 協定資料單位(Protocol Data Unit) - PRS: 定位參考訊號(Positioning Reference Signal) - RRM: 無線電資源管理(Radio Resource Management) - RSSI: 接收訊號強度指示符(Received Signal Strength Indicator) - RSTD: 參考訊號時間差(Reference Signal Time Difference) - ToA: 到達時間(Time of Arrival) - TP: 傳輸點(Transmission Point) - TRP: 傳輸及接收點(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Point) - UE: 使用者設備(User Equipment) - SS: 搜索空間(Search Space) - CSS: 公用搜索空間(Common Search Space) - USS: UE特定搜索空間(UE-specific Search Space) - PDCCH: 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 PDSCH: 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 PUCCH: 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 - PUSCH: 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 DCI: 下行鏈路控制資訊(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UCI: 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 SI: 系統資訊(System Information) - SIB: 系統資訊區塊(System Information Block) - MIB: 主資訊區塊(Master Information Block) - RRC: 無線電資源控制(Radio Resource Control) - DRX: 不連續接收(Discontinuous Reception) - RNTI: 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Radio Network Temporary Identifier) - CSI: 通道狀態資訊(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 PCell: 主胞元(Primary Cell) - SCell: 次胞元(Secondary Cell) - PSCell: 主SCG(次胞元群組)胞元(Primary SCG (Secondary Cell Group) Cell) - CA: 載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 - WUS: 喚醒訊號(Wake up Signal) - TX: 發送器(Transmitter) - RX: 接收器(Receiver)
在無線通訊系統中,使用者設備(UE)通過下行鏈路(DL)從基站(BS)接收資訊及通過上行鏈路(UL)向BS發送資訊。由BS及UE發送及接收的資訊包含資料及各種控制資訊,並根據由BS及UE發送及接收的資訊的類型/用途包含各種實體通道。
圖1是示出在3GPP NR系統中使用的實體通道及使用其的通用訊號傳輸方法。
在步驟S11中,當UE自電源關閉狀態再次開啟電源或進入新胞元時,UE執行初始胞元搜索規程,諸如,與BS同步的建立。為此,UE接收來自BS的同步訊號區塊(SSB)。SSB包含:主同步訊號(PSS);次同步訊號(SSS);以及實體廣播通道(PBCH)。UE基於PSS/SSS與BS建立同步並獲取例如胞元識別(ID)之類的資訊。UE可基於PBCH獲取胞元中的廣播資訊。UE可在初始胞元搜索規程中接收DL參考訊號(RS),以監視DL通道狀態。
在步驟S12中,在初始胞元搜索之後,UE可藉由接收實體下行鏈路控制通道(PDCCH)及基於PDCCH的資訊接收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來獲取更具體系統資訊。
在步驟S13至步驟S16中,UE可執行隨機存取規程,以對BS存取。關於隨機存取,UE可在實體隨機存取通道(PRACH)上向BS發送前置碼(S13)及在PDCCH及對應於PDCCH之PDSCH上接收對前置碼的回應訊息(S14)。在基於爭用的隨機存取的情況中,UE可藉由進一步發送PRACH(S15)及接收PDCCH和對應於PDCCH的PDSCH(S16),來執行爭用解決規程。
前述規程之後,UE可接收PDCCH/PDSCH(S17)及發送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實體上行鏈路控制通道(PUCCH)(S18),作為通用下行鏈路/上行鏈路訊號傳輸規程。UE向BS發送的控制資訊稱為上行鏈路控制資訊(UCI)。UCI包含混合式自動重發與請求確認/否定確認(HARQ-ACK/NACK)、排程請求(SR)、通道狀態資訊(CSI)等。CSI包含通道品質指示符(CQI)、預編碼矩陣指示符(PMI)、秩指示符(RI)等。儘管UCI一般而言係在PUCCH上發送的,但當控制資訊與流量資料需要被同時發送時,UCI可在PUSCH上發送。此外,UCI可根據網路的請求/命令通過PUSCH被非週期性地發送。
圖2是示出無線電訊框結構。在NR中,上行鏈路及下行鏈路傳輸配置有訊框。每一個無線電訊框具有10 ms的長度並分割為兩個5-ms的半訊框(HF)。每一個半訊框分割為五個1-ms的子訊框(SFs)。子訊框分割為一個或多個時槽,且子訊框中之時槽的數目取決於子載波間隔(SCS)。每一個時槽根據循環字首(CP)包含12或14個正交分頻多工(OFDM)符號。當使用常規CP時,每一個時槽包括14個OFDM符號。當使用擴展CP時,每一個時槽包括12個OFDM符號。
表1示例性地顯示當使用常規CP時每個時槽之符號的數目、每個訊框之時槽的數目及每個子訊框之時槽的數目根據SCS變化。 [表1]
SCS (15*2 u) N slot symb N frame,u slot N subframe,u slot
15KHz (u=0) 14 10 1
30KHz (u=1) 14 20 2
60KHz (u=2) 14 40 4
120KHz (u=3) 14 80 8
240KHz (u=4) 14 160 16
N slot symb: 時槽中之符號的數目 N frame,u slot: 訊框中之時槽的數目 N subframe,u slot: 子訊框中之時槽的數目
表2示出當使用擴展CP時每個時槽之符號的數目、每個訊框之時槽的數目及每個子訊框之時槽的數目根據SCS變化。 [表2]
SCS (15*2 u) N slot symb N frame,u slot N subframe,u slot
60KHz (u=2) 12 40 4
該訊框的結構只是個範例。訊框中之子訊框的數目、時槽的數目及符號的數目係可變。
在NR系統中,OFDM參數集(例如,SCS)可針對對一個UE聚合的複數個胞元配置為不同。因此,由相同數目之符號所組成之時間資源(例如,SF、時槽或TTI)(為簡單起見,稱為時間單位(TU))的(絕對時間)時長在聚合的胞元之間可配置為不同。在此,符號可包含OFDM符號(或CP-OFDM符號)及SC-FDMA符號(或離散傅裡葉變換展頻OFDM(DFT-s-OFDM)符號)。
圖3是示出時槽的資源網格。在時域中,時槽包含複數個符號。例如,當使用常規CP時,時槽包含14個符號。然而,當使用擴展CP時,時槽包含12個符號。在頻域中,載波包含複數個子載波。在頻域中,資源區塊(RB)定義為複數個連續子載波(例如,12個連續子載波)。頻寬部分(BWP)在頻域中可定義為複數個連續實體RB(PRB)並對應單一參數集(例如,SCS、CP長度等)。載波可包含至多N(例如,5)個BWP。資料通訊可透過啟動的BWP執行,且對於一個UE,可只啟動一個BWP。在資源網格中,每一個元件稱為資源元件(RE),且一個複數符號可映射至每一個RE。
圖4示出實體通道在時槽中映射的範例。在NR系統中,訊框的特徵為其中DL控制通道、DL或UL資料及UL通道可全部包含在一個時槽中之獨立的結構。例如,時槽的頭N個符號可使用於承載DL通道(例如,PDCCH)(以下稱為DL控制區域),且該時槽之後M個符號可使用於承載UL通道(例如,PUCCH)(以下稱為UL控制區域)。N及M中的每一者為等於或大於0的整數。DL控制區域與UL控制區域之間的資源區(以下稱為資料區域)可使用於發送DL資料(例如,PDSCH)或UL資料(例如,PUSCH)。保護週期(GP)提供從傳輸模式切換至接收模式或從接收模式切換至傳輸模式的時間間隙。子訊框中DL至UL切換時間處的一些符號可配置為GP。
PDCCH遞送DCI。例如,PDCCH(亦即,DCI)可承載關於DL共享通道(DL-SCH)的傳送格式及資源分配的資訊、上行鏈路共享通道(UL-SCH)的資源分配資訊、傳呼通道(PCH)上的傳呼資訊、DL-SCH上的系統資訊、關於例如在PDSCH上發送的RAR之類的較高層控制訊息的資源分配的資訊、發送功率控制命令、關於所配置排程的啟動/釋放的資訊等。DCI包含循環冗餘校驗(CRC)。CRC根據PDCCH的所有者或用途用各種識別符(ID)(例如,無線電網路臨時識別符(RNTI))遮蔽。例如,若PDCCH是針對特定UE,則CRC由 UE ID(例如,胞元RNTI (C-RNTI))遮蔽。若PDCCH是針對傳呼訊息,則CRC由傳呼RNTI(P-RNTI)遮蔽。若PDCCH是針對系統資訊(例如,系統資訊區塊(SIB)),則CRC由系統資訊RNTI(SI-RNTI)遮蔽。當PDCCH是針對RAR時,CRC由隨機存取RNTI(RA-RNTI)遮蔽。
圖5示出示例性PDSCH接收及ACK/NACK傳輸程序。參考圖5,UE可在時槽#n中偵測PDCCH。PDCCH包含DL排程資訊(例如,DCI格式1_0或DCI格式1_1),並指示指派給PDSCH之DL的偏移K0及PDSCH-HARQ-ACK報告偏移K1。在根據時槽#n的排程資訊於時槽#(n+K0)中接收PDSCH之後,UE可在時槽#(n+K1)中於PUCCH上發送UCI。UCI可包含對PDSCH的HARQ-ACK回應。在PDSCH配置以最多承載一個TB的情況中,HARQ-ACK回應可在一個位元中配置。在PDSCH配置以承載至多兩個TB的情況中,若空間附隨並未配置,則HARQ-ACK回應可在2位元中配置,而若空間附隨被配置,則HARQ-ACK回應可在1個位元中配置。當時槽#(n+K1)指定為複數個PDSCH的HARQ-ACK傳輸時序時,在時槽#(n+K1)中發送的UCI包含對複數個PDSCH的HARQ-ACK回應。
圖6示出示例性PUSCH傳輸程序。參考圖6,UE可在時槽#n中偵測PDCCH。PDCCH包含DL排程資訊(例如,DCI格式1_0或1_1)。然後,UE可根據時槽#n中的排程資訊在時槽#(n+K2)中發送PUSCH 。PUSCH包含UL-SCH TB。 定位
定位可指基於無線電訊號的測量確定UE的地理位置及/或速度。位址資訊可由與UE相關聯的客戶端(例如,應用)請求並可向其報告位址資訊。位址資訊亦可由核心網路內或連接至核心網路的客戶端請求。位址資訊可與UE之位置及速度的估測誤差及/或定位所使用的定位方法一起以例如基於胞元的座標或地理座標的格式之類的標準格式報告。
圖7為示出適用於各種實施方式之用於定位UE的示例性定位協定配置的圖。
參考圖7,LTE定位協定(LPP)可用作位址伺服器(E-SMLC及/或SLP及/或LMF)與目標裝置(UE及/或SET)之間的點對點協定,用於使用從一個或多個參考資源獲得的位置相關測量值來定位目標裝置。目標裝置及位址伺服器可透過LPP基於訊號A及/或訊號B交換測量值及/或位址資訊。
NRPPa可使用於參考源(存取節點及/或BS及/或TP及/或NG-RAN節點)與位址伺服器之間的資訊交換。
NRPPa協定可提供以下功能。 - E-CID位址資訊轉移。此功能允許參考源出於E-CID定位的目的而與LMF交換位址資訊。 - OTDOA資訊轉移。此功能允許參考源出於OTDOA定位的目的而與LMF交換資訊。 - 報告一般誤差情形。此功能允許報告尚未對其定義功能特定誤差訊息的一般誤差情形。
在NG-RAN中支援的定位方法可包含GNSS、OTDOA、E-CID、氣壓感測器定位、WLAN定位、藍牙定位、TBS、上行鏈路到達時間差(UTDOA)等。雖然該些定位方法中的任一者可使用於UE定位,但二者或多個定位方法可使用於UE定位。 OTDOA 觀測到達時間差
圖8為示出適用於各種實施方式之觀測到達時間差(OTDOA)定位方法的圖。
OTDOA定位方法使用對UE從包含eNB、ng-eNB及僅PRS之TP的多個TP接收的DL訊號所測量的時間。UE使用從位址伺服器接收的位址輔助資料測量所接收的DL訊號的時間。可基於此測量結果及相鄰TP的地理座標來確定UE的位置。
連接至gNB的UE可從TP請求測量間隙,以執行OTDOA測量。若UE不知道OTDOA輔助資料中的至少一個TP的SFN,則在為執行參考訊號時間差(RSTD)測量而請求測量間隙之前,UE可使用自主間隙以獲得OTDOA參考胞元的SFN。
在此,RSTD可定義為從參考胞元及測量胞元接收的兩個子訊框邊界之間的最小相對時間差。亦即,RSTD可以計算為在從測量胞元接收的子訊框的開始時間與來自參考胞元最接近於從測量胞元接收的子訊框的子訊框的開始時間之間的相對時間差。參考胞元可由UE選擇。
關於精確OTDOA測量,需要測量從在地理上分散的三個或更多個TP或BS接收的訊號的到達時間(ToA)。例如,可測量TP 1、TP 2及TP 3中之每一者的ToA,且TP 1及TP 2的RSTD、TP 2及TP 3的RSTD及TP 3及TP 1的RSTD係基於三個ToA值計算。幾何雙曲線係基於所計算的RSTD值確定,且雙曲線交叉的點可估測為UE的位置。在這種情況中,每一個ToA測量值的準確度及/或不確定性可能發生,且根據測量值的不確定性,所估測的UE的位置可看作一特定範圍。
例如,可基於下面的方程式1計算兩個TP的RSTD。 [方程式 1]
在方程式1中,c為光的速度, {x t, y t}為目標UE的(未知)座標,{x i, y i}為TP的(已知)座標,及{x 1, y 1}為參考TP(或另一個TP)的座標。在此,(T i-T 1)為兩個TP之間的傳輸時間偏移,稱為「實時間差」(RTD),而n i及n 1為UE ToA測量誤差值。 E-CID 增強型胞 ID
在胞元ID(CID)定位方法中,UE的位置可基於UE的服務ng-eNB、服務gNB及/或服務胞元的地理資訊測量。例如,服務ng-eNB、服務gNB及/或服務胞元的地理資訊可透過傳呼、註冊等來獲取。
除了CID定位方法之外,E-CID定位方法還可使用額外的UE測量值及/或NG-RAN無線電資源來改善UE位址估測。雖然根據RRC協定E-CID定位方法可部分地利用與測量控制系統相同的測量方法,但一般而言不執行僅用於UE位址測量的額外測量。換句話說,可不針對UE位址測量提供額外的測量配置或測量控制訊息。UE不期望請求僅用於位址測量的額外測量操作,並且UE可報告由一般可測量的方法所獲取的測量值。
例如,服務gNB可使用由UE提供的E-UTRA測量值來實施E-CID定位方法。
例如以下可為可使用於E-CID定位的測量要素。 UE測量:E-UTRA參考訊號接收功率(RSRP)、E-UTRA參考訊號接收品質(RSRQ)、UE E-UTRA接收(Rx)-傳輸 (Tx)時間差、GERAN/WLAN參考訊號強度指示(RSSI)、UTRAN公用導頻通道(CPICH)接收訊號碼功率(RSCP)及/或UTRAN CPICH Ec/Io E-UTRAN測量:ng-eNB Rx-Tx時間差、時序提前(TADV)及/或AoA
在此,TADV可劃分為如下的1類及2類。 1類TADV = (ng-eNB Rx-Tx時間差)+(UE E-UTRA Rx-Tx時間差) 2類TADV = ng-eNB Rx-Tx時間差
可使用AoA測量UE的方向。AoA定義為UE逆時針方向距eNB/TP的估測角度。在這種情況中,地理參考方向可為北向。eNB/TP可將例如SRS及/或DMRS之類的UL訊號使用於AoA測量。AoA的測量準確度隨天線陣列設置的增加而增加。當天線陣列以相同間隔設置時,在鄰近天線元件處接收的訊號可具有恒定相位旋轉。 UTDOA 上行鏈路到達時間差
UTDOA為藉由估測SRS的到達時間來確定UE的位址的方法。當計算所估測SRS到達時間時,UE的位址可藉由使用服務胞元作為參考胞元透過與另一個胞元(或基地台/ TP)的到達時間差來估測。為了實施UTDOA,E-SMLC可指示目標UE的服務胞元,以指示目標UE發送SRS。此外,E-SMLC可提供例如週期性的/非週期性的SRS、頻寬及跳頻/群組跳躍/序列跳躍之類的配置。 RTT 往返時間
圖9為示出適用於各種實施方式之示例性多往返時間(多RTT)定位方法的圖。
參考圖9的(a),示出示例性RTT規程,其中發起裝置及回應裝置執行ToA測量,且回應裝置向發起裝置提供ToA測量值,用於RTT測量(計算)。發起裝置可為TRP及/或UE,而回應裝置可為UE及/或TRP。
發起裝置可發送RTT測量請求,而回應裝置可接收RTT測量請求(1301)。
發起裝置可在t 0發送RTT測量訊號,而回應裝置可獲取ToA測量值t 1(1303)。
回應裝置可在t 2發送RTT測量訊號,而發起裝置可獲取ToA測量值t 3(1305)。
回應裝置可發送關於[t 2-t 1]的資訊,而發起裝置可接收該資訊並透過方程式2計算RTT(1307)。該資訊可基於單獨訊號或在RTT測量訊號中來發送及接收(1305)。 [方程式2]
參考圖9的(b),RTT可對應於兩個裝置之間的雙量程測量。定位估測可根據對應資訊執行,且多點定位可使用於定位估測。可基於測量的RTT來確定d 1、d 2及d 3,且目標裝置的位址可確定為半徑為d 1、d 2及d 3的圓的圓周的交叉點,其中分別以BS 1、BS 2及BS 3(或TRP)為中心。 NTN 非地面網路
非地面網路(NTN)係指配置以使用衛星或無人飛行器系統(UAS)平臺中的無線電資源的網路或網路區段。
為了在不容易安裝無線通訊BS的地方確保較寬涵蓋區或提供無線通訊服務,已考慮非地面網路(NR NTN)或LTE NTN服務的使用。作為現有地面網路(TN)服務的NR或LTE服務係藉由在陸地上安裝對應的BS來向UE提供無線通訊服務,但NTN服務係藉由在陸地上於人造衛星(地球靜止軌道,低地球軌道,中地球軌道等)、飛機、無人飛機、無人機或其類似物不被定位的地方安裝BS而非在陸地上安裝BS來向UE提供無線通訊服務。可包含例如HAPS(高空平臺)及ATG(空對地)之類的情境。
關於(Rel-17/18)NTN服務,主要考慮分頻雙工(FDD)(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分時雙工被完全排除)。假設UE具有GNSS能力。
圖10示出使用者設備(UE)能夠存取之NTN的示例性情境。具體地,圖10的(a)示出基於透通有效負載的NTN情境,而圖10的(b)示出基於再生有效負載的NTN情境。透通有效負載執行例如射頻濾波、頻率轉換和放大等之類的角色。因此,傳輸有效負載中之波形訊號不變化。另一方面,再生有效負載執行例如射頻濾波、頻率轉換和放大以及解調變/解碼、切換及/或路由、編碼/調變等的角色。因此,可考慮將全部或一些BS功能裝設在衛星上。
NTN通常可以以下因素為特徵。 - 用於將NTN連接至公用資料網路的一個或多個衛星閘道: 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可從設置在作為衛星的目標的涵蓋區(例如,區域性涵蓋區或甚至大陸涵蓋區)中的一個或多個衛星閘道中提供。可假定胞元內的UE將只由一個衛星閘道服務; 非GEO衛星可由一個或多個衛星閘道連續服務。系統可在足以繼續進行行動錨定及換手的時間週期確保服務衛星閘道之間的服務及饋送器鏈路的連續性。 - 衛星閘道與衛星(或UAS平臺)之間的饋送器鏈路或無線鏈路 - UE與衛星(或UAS平臺)之間的服務鏈路或無線鏈路 - 用於實施透通或再生(包括機上處理)有效負載中之一者的衛星(或UAS平臺)。衛星(或UAS平臺)一般而言可在其邊界由衛星(或UAS平臺)的視場界定的服務區中產生多個波束。波束的覆蓋區一般而言可為橢圓形的。衛星(或UAS平臺)的視場可根據機載天線圖及最小仰角來確定。 透通有效負載:射頻濾波及頻率轉換和放大。因此,不改變由有效負載重發的波形訊號。 再生有效負載:解調變/解碼、切換及/或路由、編碼/調變以及射頻濾波及頻率轉換和放大。此實際上等同於衛星(或UAS平臺)上具有BS(例如,gNB)的全部或一些功能。 - 衛星群組情況中的衛星間鏈路(ISL)。為此,衛星要求再生有效負載。ISL可以RF頻率或寬頻操作。 - UE可由目標服務區內的衛星(或UAS平臺)服務。
下面的表3顯示各種類型之衛星(或UAS平臺)的範例。 [表3]
平臺 高度範圍 軌道 典型波束覆蓋區尺寸
低地球軌道(LEO)衛星 300 – 1500 km 繞地球的圓形 100 – 1000 km
中地球軌道(MEO)衛星 7000 – 25000 km 100 – 1000 km
地球靜止軌道(GEO)衛星 35 786 km 就相對於給定地點的升降及方位而言保持位置固定的假想台 200 – 3500 km
UAS平臺(包含HAPS) 8 – 50 km(20 km,對於HAPS) 5 - 200 km
高橢圓軌道(HEO)衛星 400 – 50000 km 繞地球的橢圓 200 – 3500 km
一般而言, - 可使用GEO衛星及UAS以提供大陸性、區域性或本地服務。 - 在南北半球均可使用低地球軌道(LEO)及中地球軌道(MEO)群組以提供服務。在一些情況中,星座亦可提供包含極區的全球涵蓋。關於後者,可要求適合的軌道傾斜、產生足夠波束、及衛星間鏈路。
亦可考慮高橢圓軌道(HEO)衛星系統。
下文將描述包含以下六種參考情境的NTN中的無線通訊系統。 - 環形軌道及名目上的台保持平臺 - 最高往返延遲(RTD)約束 - 最高都卜勒約束 - 透通或再生有效負載 - 一種具有ISL的情況及一種不具有ISL的情況。在衛星間鏈路的情況中,可要求再生有效負載。 - 在陸地上造成移動的或固定的覆蓋區的固定或可操縱波束
表4及表5中考慮到六種參考情境。 [表4]
透通衛星 再生衛星
基於GEO的非地面存取網路 情境A 情境B
基於LEO的非地面存取網路: 可操縱波束 情境C1 情境D1
基於LEO的非地面存取網路:波束隨衛星移動 情境C2 情境D2
[表5]
情境 基於GEO的非地面存取網路 (情境A及情境B) 基於LEO的非地面存取網路(情境C及情境D)
軌道類型 就相對於給定地點的升降及方位而言保持位置固定的假想台 繞地球的圓形軌道
高度 35,786 km 600 km1,200 km
頻譜(服務鏈路) <6 GHz(例如,2 GHz) >6 GHz (例如,DL 20 GHz,UL 30 GHz)
最大通道頻寬能力(服務鏈路) 頻帶< 6 GHz時,30 MHz;頻帶> 6 GHz時, 1 GHz
有效負載 情境A:透通(僅包括射頻功能) 情境B:再生(包括全部或部分RAN功能) 情境C:透通(僅包含射頻功能) 情境D:再生(包含全部或部分RAN功能)
衛星間鏈路 情境C:NoScenario D:是/否(兩種情況都有可能。)
地球固定波束 情境C1:是(可操縱波束),見註1,情境C2:否(波束隨衛星移動) 情境D 1:是(可操縱波束),見註1 情境D 2:否(波束隨衛星移動)
無關仰角的最大波束覆蓋區尺寸(邊緣至邊緣) 3500 km(註5) 1000 km
衛星閘道及使用者設備二者之最小仰角 10°,對於服務鏈路;及10°,對於饋送器鏈路 10°,對於服務鏈路;及10°,對於饋送器鏈路
衛星與使用者設備在最小仰角處的最大距離 40,581 km 1,932 km(600 km高度);3,131 km(1,200 km高度)
最大往返延遲(僅傳播延遲) 情境A:541.46 ms(服務及饋送器鏈路);情境B:270.73 ms(僅服務鏈路) 情境C:(透通有效負載:服務及饋送器鏈路) 25.77 ms(600km) 41.77 ms(1200km) 情境D:(再生有效負載:僅服務鏈路) 12.89 ms(600km) 20.89 ms(1200km)
胞元內的最大差分延遲(註6) 10.3 ms 3.12 ms及3.18 ms,分別對於600km及1200km
最大都卜勒都卜勒頻移(地球固定使用者設備) 0.93 ppm 24 ppm(600km);21ppm(1200km)
最大都卜勒都卜勒頻移變異(地球固定使用者設備) 0.000 045 ppm/s 0.27ppm/s(600km);0.13ppm/s(1200km)
使用者設備在地球上移動 1200 km/h(例如,飛行器) 500 km/h(例如,高速鐵路),有可能1200 km/h(例如,飛行器)
使用者設備天線類型 全向天線(線性極化),假定0 dBi定向天線(圓極化中至多60 cm等效孔徑直徑)
使用者設備Tx功率 全向天線:具有至多200 mW的3級功率UE;定向天線:至多20 W
使用者設備雜訊指數 全向天線:7 dB;定向天線:1.2 dB
服務鏈路 3GPP定義的新無線電
饋送器鏈路 3GPP或非3GPP定義的無線電介面 3GPP或非3GPP定義的無線電介面
參考1:每一個衛星可藉由使用波束形成技術來將波束操縱至地球上的固定點。此可應用於對應於衛星的可見性的時間。 參考2:對於閘道及UE二者,波束中的最大延遲變異(在陸地上固定的UE)均可基於最小仰角(最小仰角)來計算。 參考3:波束中的最大差分延遲可基於最大波束覆蓋區在最低點(天底點)處的直徑來計算。 參考4:計算延遲使用的光速可為299,792,458 m/s。 參考5:在涵蓋區邊緣處(低高度)存在點狀波束的假設下,GEO的最大波束覆蓋區的尺寸可基於當前狀態的GEO高吞吐量系統技術來確定。 參考6:胞元級的最大差分延遲可在考慮到波束級延遲時的最大波束尺寸下計算。當波束的尺寸小或中等時,胞元可包含二個或多個波束。然而,在表10中,胞元中全部波束的累積差分延遲不可超過胞元級的最大差分延遲。
本說明書的NTN相關描述可應用於NTN GEO情境及具有高度等於或大於600 km的環形軌道的任一非對地靜止軌道(NGSO)情境。
圖11是用於解釋NTN中之UE特定時序提前(TA)及公用TA的圖。
在NTN中,衛星與UE之間的距離歸因於衛星的移動而變化,而與UE的移動無關。為了克服此問題,UE可基於GNSS確定UE的位址,且基於BS提供的衛星軌道資訊計算UE特定TA,亦即,UE與衛星之間的往返延遲(RTD)。
公用TA可指陸地上的gNB(例如,參考點)與衛星之間的RTD。在此,參考點可意味著DL與UL的訊框邊界匹配的地方。公用TA可定義為BS向UE指出的那樣。若參考點在衛星上,則公用TA可不被指出。若參考點在陸地上的gNB處,則可使用公用TA以補償gNB與衛星之間的RTD。
如圖11所示,在Rel-17 NTN中,UE可自主地基於UE的GNSS能力及BS提供的資訊(例如,星曆資訊)來計算TA,該TA稱為UE特定TA。基於BS提供之公用TA參數計算的TA可稱為公用TA。表6顯示TS 38.211中定義之基於其的最終TA。 [表6]
從UE的傳輸的第 上行鏈路訊框將在UE的對應下行鏈路訊框開始之前開始 ,其中 - 由[5, TS 38.213]第4.2條給出,msgA在 將被使用的PUSCH上的傳輸除外; -     若配置則從較高層參數 TACommonTACommonDrifTACommonDriftVariation求得,否則 ; -     若配置則由UE基於UE的位置及服務衛星星曆相關之較高層參數計算,否則
圖12是用於解釋基於再生有效負載的NTN情境及基於透通有效負載的NTN情境中之每一者中的TA的圖。
圖12的(a)示出基於再生有效負載之NTN情境的圖。公用TA(Tcom)(對全部UE公用)可以2D0(衛星與參考訊號之間的距離)/c計算,而第x個UE(UEx)的UE特定差分TA(TUEx)可以2(D1x-D0)/c計算。總TA (Tfull)可以Tcom + TUEx計算。在此,D1x為衛星與UEx之間的距離,而c為光速。
圖12的(b)示出基於透通有效負載的NTN情境。公用TA(Tcom)(對全部UE公用)可以2(D01+D02)/c計算,而第x個UE(UEx)的UE特定差分TA(TUEx)可以2(D1x-D0)/c計算。總TA (Tfull)可以Tcom + TUEx計算。在此,D01為衛星與參考點之間的距離,而D02為衛星與位於陸地上的BS之間的距離。
圖13是用於解釋衛星支援的胞元類型的圖。
參考圖13,依據所支援的胞元類型,胞元可劃分為:(a)地球固定波束/胞元;以及(b)移動胞元。地球固定胞元(a)意味著胞元基於衛星的波束操縱能力永久地保持在地球表面上的特定位址內或在地球表面上的特定位址內保持特定服務時長。地球移動胞元(b)意味著胞元基於衛星服務的固定波束而非使用衛星的波束操縱能力在地球表面上連續移動。
考慮用於NR NTN服務的頻帶如下:對於低於6 GHz的頻帶,正考慮2 GHz頻帶(L頻帶:1至2 GHz及S頻帶:2至4 GHz);而對於高於6 GHz的頻帶,正考慮DL 20 GHz頻帶及UL 30 GHz頻帶(Ka頻帶:26.5至40 GHz)。具體地,Rel-17中支援的NTN頻帶如下。 - S頻帶(n256):UL 1980-2010MHz / DL 2170-2200 MHz - L頻帶(n255): UL 1626.5-1660.5MHz / DL 1525-1559MHz
圖14是用於解釋NTN中的排程偏移:K_offset及K_mac的圖。為了有效操作具有非常長RTT的NTN,引入排程偏移:K_offset及K_mac。
參考圖14,𝐾_offset係表示指出UL時間同步參考點(RP)的RTT的偏移值。𝐾_offset為服務鏈路RTT與公用TA(若被指出)之和。
此外,𝑘_mac係表示指出RP與gNB之間的RTT的偏移值。
在Rel-17中,Rel-17中支援兩種星曆格式,且其內容如下。 1)位置及速度狀態向量星曆格式:132個位元 (<17個位元組) - 位置(x, y, z)(m)的欄位大小為78個位元 - 速度(vx, vy, vz)(m/s)的欄位大小為54個位元 2)軌道參數星曆格式:164個位元(<21個位元組) - 半長軸 「α 」(m))為33個位元 - 偏心量「e」為20個位元 - 近拱點幅角「ω」(rad)為28個位元 - 升交點經度「Ω」(rad)為28個位元 - 傾斜度「i」(rad)為27個位元 - 曆元時間時的平均近點角「M」(rad)為28個位元
在基於衛星的通訊中,圓極化主要使用於增強無線電波的真直度。在Rel-17中,系統資訊(或SIB)訊令引入,以將衛星使用的極化資訊通知UE。包含在訊令中的極化類型為線性、右手圓極化(RHCP)及左手圓極化(LHCP)。 用於 NTN 之基於多 RTT 的定位方法
下文將描述NTN中依賴RAT之定位技術(例如,多RTT、DL/UL-TDOA等)的實施方式。
作為NTN中的定位技術,除了基於GNSS(GPS)定位,正考慮依賴RAT的定位技術。依賴RAT之定位技術的主要目的為防止UE GNSS資訊的惡意操縱。
在NTN中,由網路驗證的位址(網路驗證UE位址)可透過依賴RAT的定位技術來確定。表7為自以下規範:TS 23.501及TS 23.502中與網路驗證UE位址相關之小節的摘錄。 [表7]
[TS 23.501]5.4.11.4 UE位址的驗證 為了確保滿足法規要求,網路可配置以藉由在移動性管理及會話管理規程期間驗證UE位址來強制允許所選PLMN在當前UE位址中操作。在這種情況中,當AMF接收含有使用NR衛星存取之UE的使用者位址資訊的NGAP訊息時,AMF可決定驗證UE位址。若AMF基於所選PLMN ID及從gNB接收的ULI (包括胞元ID)確定不允許在當前UE位址操作,則AMF應用適合的原因值拒絕任何NAS請求。若當AMF確定不允許在當前UE位址操作時UE已註冊在網路上,則AMF可發起UE的註銷。AMF不應拒絕請求或註銷UE,除非其具有足夠精確UE位址資訊來確定UE位於不允許PLMN操作的地理區域中。 註: 允許UE操作的地區可基於允許PLMN基於其授權條件操作的監管區來確定。 若AMF基於ULI不能足夠準確地確定UE的位址從而做出最終決定,則AMF繼續進行移動性管理或會話管理規程,並可在移動性管理或會話管理規程完成之後發起UE位址規程,如TS 23.273 [87]第6.10.1中所規定,以確定UE位址。若從LMF接收的資訊指出UE註冊至在UE位址中不允許操作的PLMN,則AMF將準備好註銷UE。在NAS規程的情況中,AMF應拒絕以在已知UE位址中不允許操作且指出適當原因值的PLMN為目標的任何NAS請求,或一旦知道UE位址,就接受NAS規程並發起註銷規程。在至UE的註銷訊息中,AMF將包含合適的原因值。關於UE對指出不允許PLMN在當前UE位址中操作的原因值的處理,見TS 23.122 [17]及TS 24.501 [47]。 在換手規程的情況中,若(目標)AMF確定不允許在當前UE位址處操作,則AMF拒絕換手,或接受換手而之後註銷UE。 [TS 23.502]4.2.2.2.2 一般註冊 ... 3. (R)AN至新AMF:N2訊息(N2參數,註冊請求(如步驟1中所述)及[LTE-M指示]。 當使用NG-RAN時,N2參數包含所選的PLMN ID(或PLMN ID及NID,見 TS 23.501 [2]第5.30條)、位址資訊及與UE正常駐的胞元相關的胞元識別、指出包含安全性資訊的UE上下文需要在NG-RAN處建立的UE上下文請求。 ………… 關於NR衛星存取,AMF可驗證UE位址並確定是否允許PLMN在UE位址處操作,如TS 23.501 [2]第5.4.11.4條所述。若UE接收具有指出不允許PLMN在當前UE位址處操作的原因值的註冊拒絕訊息,則UE應嘗試選擇PLMN,如TS 23.122 [22]所規定。 …………
可對以下使用情況考慮這種網路(NW)驗證規程:合法截取、緊急呼叫、公眾警告系統、收費及計費,亦即,在國家/區域性法律及/或規章存在變異的情況中。為了執行NW驗證規程,除了基於UE GNSS的位址資訊,NW可考慮基於RAT的定位。在最近的標準對話中,關於NW驗證UE位址的協議已達成,如表8所示。 [表8]
[協議] 在基於NGSO的NTN部署的情況中,以下依賴3GPP定義之RAT的定位方法將被認為是對網路驗證UE位址的研究的開始點:  - 多RTT  - DL/UL-TDOA 註1:不排除其他方法(例如,基於AoA) 註2:獨立於RAT的定位方法不在本研究範圍內 [協議] 關於評估NTN中的定位性能,以下度量適用。 水平準確度:  - 水平準確度為藉由網路計算之UE的水平位置與UE的實際水平位置之差(用於評估目的)  - 在NR定位評估中,至少水平定位誤差的CDF用作性能度量 - 至少分析以下定位誤差百分位數:50%、67%、80%、90%、95%
如表8中所示,多RTT及/或TDOA正被考慮為依賴RAT的定位技術。
在上面參考圖9描述之用於TN的多RTT技術中,可使用UL SRS及DL PRS進行定位。位址伺服器可向UE提供DL PRS配置,而BS可對UE配置SRS。具體地,UE可接收來自BS的DL PRS及向BS發送UL SRS。UE對多對TRP/BS測量及報告UE RX-TX時間差測量值。UE RX-TX時間差測量值係指從UE的角度看從PRS接收至SRS傳輸的時間差。BS對多對TRP/BS測量及報告gNB RX-TX時間差測量值。gNB RX-TX時間差測量值係指從BS的角度看從PRS傳輸至SRS接收的時間差。gNB RX-TX時間差測量值大於UE RX-TX時間差測量值,且UE與對應BS之間的距離可從gNB RX-TX時間差測量值與UE RX-TX時間差測量值之間的時間差來計算。亦即,RTT可基於UE Rx-Tx時間差與gNB Rx-Tx時間差之差來計算。假設UL和DL傳播延遲相同,則可認為與UL和DL傳播延遲的一半等效的值為適用於DL和UL二者的公用傳播延遲,因為其滿足gNB Rx-Tx時間差-UE Rx-Tx時間差=UL傳播延遲+DL傳播延遲。儘管多RTT技術具有對同步誤差強健的優點,但多RTT技術要求相對長的延遲時間,並具有對於獲取多個測量值不利的結構。
圖15是用於解釋基於單一衛星之多RTT測量的圖。
具體地,圖15示出將基於多個BS測量多個RTT的技術應用於基於單一衛星的NTN的範例。單一衛星在多個時序上測量多個RTT,且位址伺服器(例如,LMF)基於多個RTT計算關於UE的位址上的資訊。
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提出了有效應用基於單一衛星的多RTT技術的方法。 提案 1
BS/TRP可用訊號向LMF發送關於誤差及/或延遲的資訊,用於RTT計算。誤差/延遲資訊可包含以下中的一些或全部。 - 衛星處理時間(例如,放大及轉發或解碼及轉發要求的處理時間) - K_mac值及/或K_mac誤差範圍 - 公用TA及/或公用TA誤差範圍 - 閘道與BS之間的延遲時間 - 關於(UE報告的UE的)移動誤差的資訊 - 關於NTN平臺的移動性資訊(例如,星曆資訊及/或衛星速度資訊) - 關於NTN平臺的波束資訊(例如, SSB ID、CSI-RS ID、PRS ID、其上的RSRP/SINR資訊、波束寬度/視軸資訊、TCI狀態資訊)
例如,移動性資訊可與關於衛星在特定時間戳的位置的資訊(例如,基於參考值所校正的資訊)或UE在對應時間測量的資訊相關。
在NTN中,與TN不同,鏈路劃分為RP與衛星之間的饋送器鏈路及衛星與UE之間的服務鏈路。RP基於BS的K_mac值來控制,使得RP與閘道處在等效於UL與DL訊框邊界之差的距離。因此,RTT計算期間潛在的誤差或時序延遲源可包含當衛星接收及發送訊號(例如,放大及轉發或解碼及轉發)時發生的處理延遲、在閘道與RP之間配置K_mac值的誤差及BS與gNB之間的延遲。雖然BS能夠計算且獨立地向LMF發送前述誤差值,但BS可向LMF發送此等誤差值,作為單一代表性誤差項/延遲時間。例如,BS可向LMF發送饋送器鏈路延遲的代表性值。因此,在NTN中,多RTT計算要求以下步驟:衛星與UE之間的RTT可透過從gNB Rx-Tx時間差-UE Rx-Tx時間差中將閘道與RP之間造成的延遲(K_mac)及/或RP與衛星之間造成的延遲(饋送器鏈路延遲(或公用TA))減去二次來計算。關於更精確計算,可基於特定測量時間報告每一個參數值及/或延遲值。這是因為在LEO衛星的情況中,衛星以非常高的速度移動,這可導致UL與DL之間的延遲差。為此,BS亦可向LMF發送與每一個測量值或參數值相關的時間資訊。在多RTT操作中,可在時域中執行多重測量。例如,BS可向LMF發送以下測量值:圖15所示之時間點T 0、T 1及T 2處的gNB Rx-Tx時間差及UE Rx-Tx時間差以及提案1中所列的資訊。然後,LMF基於gNB Rx-Tx時間差、UE Rx-Tx時間差及提案1中所列的資訊來執行多RTT計算。隨後,LMF對從多RTT計算獲得的UE位址進行NW驗證。 提案 1-1
UE可向LMF提供誤差資訊/延遲資訊,用於RTT計算。UE用訊號發送的誤差資訊/延遲資訊可包含以下中的一些或全部。 - UE的GNSS誤差範圍 - 由UE計算的UE特定TA - UE側的時序誤差值(例如,歸因於都卜勒效應之所測量的DL時序漂移/移位) - 關於UE的移動性資訊(例如,速度、方向、行駛時間等) - 關於UE的波束資訊(例如,SRS ID、傳輸功率資訊、波束寬度/視軸資訊等)
在提案1-1中,提出直接向LMF報告對應於UE與衛星之間的RTT的UE特定TA值。在此種情境中,基於GNSS計算的UE特定TA值需要獲得NW的信任。因此,基於此方式的多RTT技術可在NW驗證UE位址資訊後應用。換句話說,提出在初始存取步驟或在UE首先用NW驗證UE位址資訊的步驟中根據提案1計算RTT,且然後在後續步驟中基於UE特定TA及/或時序誤差計算RTT。BS可向LMF轉發由UE報告的值(在重新計算/校正該值之後)。在上述提案中,向LMF額外提供UE移動性資訊,以減小在測量RTT的那一刻UE正移動時可能發生的誤差。與提案1類似,UE可將所列的資訊包含在UE端上的單一代表性延遲或時序誤差值中,且然後向LMF/BS報告該單一值。
在提案1及提案1-1中,假設為使LMF獲得關於衛星位址的資訊亦向LMF報告星曆資訊,則亦可用訊號向LMF發送用於計算公用TA(例如,TACommon、TACommonDrift及TACommonDriftVariation)而設定的參數。另外,在上述的提案1及提案1-1中,BS或NW可指出或配置閾值,作為存取誤差資訊的誤差確定準則。在提案1及提案1-1中,只可對上面描述之代表性值配置閾值。然後,僅當存在誤差時,UE/BS可基於該閾值向LMF報告該值。
在NTN中,移動性資訊可為關於衛星在特定時間戳的位置的資訊(其可為基於參考值所校正的資訊)並可在對應時間與由UE測量的資訊一起來報告。
在波束資訊中,波束寬度可為固定的或可透過操縱改變的。從NTN的角度看,假設固定位址,則全球座標中的方向可變。此外,從NTN的角度看,衛星可改變波束指向,以確保波束向陸地上的同一個位址發送。 提案 2
關於基於單一衛星的多RTT操作,BS可指示UE週期性地/半週期性地測量及向LMF報告UE Rx-Tx時間差結果。此外,BS可向LMF提供關於使用哪個測量值執行多RTT操作的資訊。
上述提案2的用途如下。UE需要基於單一衛星測量多個UE Rx-Tx時間差及向LMF報告多個UE Rx-Tx時間差,但歸因於NTN的性質造成的長RTT,BS在特定時間點觸發UE Rx-Tx時間差的測量及報告可為繁瑣的。為了解決此問題,BS週期性地/半週期性地觸發UE Rx-Tx時間差的測量及/或報告。BS可在特定時間點向LMF通知使用哪個測量值,或資訊可依靠由BS報告的gNB Tx-Rx時間差。為了測量UE Rx-Tx時間差,可配置一個或多個測量視窗。UE可根據由BS預定或確定的週期性/偏移來測量及向LMF報告UE Rx-Tx時間差,直到測量視窗生效。替代地,UE可藉由將由NTN胞元配置的有效性時長(視窗)看作虛擬測量視窗來執行測量,或UE可僅認為規定視窗內的值有效。
在上述提案中,關於較靈活的測量,不同的ID可指派給用於定位的DL-PRS及/或SRS,以測量每一個UE Rx-Tx時間差。在這種情況中,多個SRS可基於不同的空間關係使用於UL傳輸。另外,可對每一個ID配置測量視窗。甚至對於同一個BWP/CC,測量視窗可配置為重疊。可配置視窗的數目可以依據UE能力。
當同一個ID為多重測量指派給用於定位的PRS及/或SRS時,UE可將UE每ID能夠執行測量的最大次數作為UE能力來報告。BS可基於UE能力指示UE執行測量。在這種情況中,UE可累加多個測量值並立刻向LMF報告所累加的測量值。此等值可包含用於定位的DL-PRS/SRS ID、PRS RSRP、UE Rx-Tx時間差等。為了減小有效負載,此等值可作為基於特定參考值(例如,第一測量值(圖15中的T 0))的差分值來報告。當UE Rx-Tx時間差用一個DL-PRS ID及/或SRS ID測量時,在PRS接收與SRS傳輸之間可存在時序重疊。因此,在使用相同ID的情況中,BS對UE分配資源,以排除前述情境。當在PRS接收與SRS傳輸之間存在時序重疊時,例如,當下一個PRS在SRS傳輸之前被接收時,若UE能力高,亦即,若UE具有足夠的處理時間及/或足夠的緩衝能力,則UE可接收PRS。然而,若處理時間或緩衝能力不太夠,則UE可不嘗試PRS接收。為此,UE可向BS報告關於UE的記憶體/緩衝器狀態的資訊。替代地,可在測量事件(例如,圖15中的T 0、T 1、T 2)之間配置測量間隙,以允許UE基於測量間隙後發送的DL-PRS來執行新測量。
關於UE Rx-Tx時間差測量,以下操作已定義在NR規範中,如圖表9所示。 [表 9]
關於DL RSTD、DL PRS-RSRP及UE Rx-Tx時間差測量,UE報告相關聯之較高層參數nr-TimeStamp。nr-TimeStamp可包含dl-PRS-ID、SFN及子載波間隔的時槽號。此等值對應於由nr-DL-PRS-ReferenceInfo提供的參考。
換句話說,UE將關於測量的時間資訊作為時間戳報告。在基於單一PRS ID的累積報告的情況中,時間戳資訊可含有多條資訊。例如,當UE報告N個測量值時,可包含一個PRS ID以及N SFN及/或N個時槽號。在另一個範例中,可向LMF/BS報告一個PRS ID、一個SFN、一個時槽號及N-1個測量之間的時間差(以msec/時槽/符號為單位)。若使用多個PRS ID,則可向LMF/BS報告作為N條獨立資訊的時間戳資訊。替代地,可如下組合此二種方法:可對N個測量提供M個報告(其中M < N)。在這種情況中,M個報告與M PRS ID相關聯。
在上述提案中,術語「NTN平臺」可指例如GEO衛星、MEO衛星及LEO衛星之類的衛星或例如HAP、無人飛行載具(UAV)、無人機及飛機之類的行動物體。
術語「基地台(BS)」可涵蓋在與UE的資料傳輸及接收中涉及的物體。舉例而言,BS可為包括一個或多個傳輸點(TP)、一個或多個傳輸及接收點(TRP)等的概念。TP及/或TRP可包含BS的面板、傳輸及接收單元等。此外,術語「TRP」可用面板、天線陣列、胞元(例如,巨集胞元/小胞元/微微胞元等)、TP、BS(gNB等)等取代。如上所述,TRP可基於關於CORESET群組(或CORESET池)的資訊(例如,索引、ID)來區分開。例如,當一個UE配置以與多個TRP(或胞元)發送及接收時,可意味著多個CORESET群組(或CORESET池)係對一個UE配置。此CORESET群組(或CORESET池)的配置可透過較高層訊令(例如,RRC訊令等)執行。
儘管所提出的方法可獨立地實施,但所提出之方法中的一些方法可組合(或合併)實施。此外,可規定關於是否應用所提出之方法的資訊(或關於與所提出之方法的相關之規則的資訊)需要在預定訊號(例如,實體層訊號、較高層訊號等)中從BS向UE發送。較高層可包含例如以下功能層中的至少一者:MAC、RLC、PDCP、RRC及SDAP。
作為實施範例,關於UE的UL傳輸,UE可接收NTN相關配置資訊、UL資料相關資訊及/或UL通道相關資訊。此後,UE可接收關於UL資料及/或UL通道的傳輸的DCI/控制資訊。DCI/控制資訊可包含UL資料及/或UL通道的傳輸的排程資訊。UE可基於排程資訊發送UL資料及/或UL通道。UE可執行UL資料及/或UL通道的傳輸,直到UE發送所配置的/所指出的全部UL資料及/或UL通道。當UE發送全部UL資料及/或UL通道時,UE可終止UL傳輸程序。
作為實施範例,關於UE的DL接收,UE可接收NTN相關配置資訊、DL資料相關資訊及/或DL通道相關資訊。此後,UE可接收關於DL資料及/或DL通道的接收的DCI/控制資訊。DCI/控制資訊可包含DL資料及/或DL通道的排程資訊。UE可基於排程資訊接收DL資料及/或DL通道。UE可執行DL資料及/或DL通道的接收,直到UE接收所配置的/所指出的全部DL資料及/或DL通道。當UE接收全部DL資料及/或DL通道時,UE可確定是否要求所接收的DL資料及/或DL通道的回饋資訊。若必要,則UE可發送HARQ-ACK回饋。若不必要,則UE可終止接收程序,而不發送HARQ-ACK回饋。
作為實施範例,關於BS的UL接收,BS可(向UE)發送NTN相關配置資訊、UL資料相關資訊及/或UL通道相關資訊。此後,BS可(向UE)發送關於UL資料及/或UL通道的傳輸的DCI/控制資訊。DCI/控制資訊可包含UL資料及/或UL通道的傳輸的排程資訊。BS可(從UE)接收基於排程資訊發送的DL資料及/或DL通道。BS可執行UL資料及/或UL通道的接收,直到BS接收所配置的/所指出的全部UL資料及/或UL通道。當BS接收全部UL資料及/或UL通道時,BS可終止UL接收程序。
作為實施範例,關於BS的DL傳輸,BS可(向UE)發送NTN相關配置資訊、DL資料相關資訊及/或DL通道相關資訊。此後,BS可(向UE)發送關於DL資料及/或DL通道的接收的DCI/控制資訊。DCI/控制資訊可包含DL資料及/或DL通道的排程資訊。BS可基於排程資訊(向UE)發送DL資料及/或DL通道。BS可執行DL資料及/或DL通道的傳輸,直到BS發送所配置的/所指出的全部DL資料及/或DL通道。當BS發送全部DL資料及/或DL通道時,BS可確定是否要求DL資料及/或DL通道的回饋資訊的接收。若必要,則BS可接收HARQ-ACK回饋。若不必要,則BS可終止DL傳輸程序,而不接收HARQ-ACK回饋。
作為實施範例,UE可在RRC連接/配置之前的步驟中配置有預設HARQ操作模式。例如,若在PBCH(MIB)或SIB上指出UE已存取的胞元為NTN胞元,則UE可認為預設模式被設定為禁用HARQ。例如, HARQ禁用配置或HARQ啟用配置中的一者可在PBCH(MIB))或SIB上被指為預設操作模式(例如,當胞元被指為NTN胞元時)。
作為實施範例,UE可向BS報告關於與所提出的方法相關的UE的能力的資訊。例如,UE能力資訊可包含關於對UE支援/推薦的通道(例如,PDSCH)被重發的次數的資訊、關於時槽聚合等級的資訊及/或關於所支援的HARQ程序的數目的資訊。例如,UE能力資訊可週期性地/半週期性地/非週期性地報告。BS可考慮到UE能力配置/指示以下操作。
圖16是用於解釋根據實施方式支援NTN之系統操作的圖。
在圖16中,考慮了不依靠GNSS訊號(B)的UE定位。在圖7所示的結構中,GNSS訊號(B)為由衛星發送之獨立於RAT的訊號。換句話說,為了避免妨礙解釋觀點,不考慮例如GNSS訊號(B)之類獨立於RAT的訊號。此外,圖7中由參考源BS(gNB)發送的無線電訊號(A)為依賴RAT的訊號。圖7顯示參考源BS(gNB)直接向目標裝置(亦即,UE)發送無線電訊號(A)。然而,在圖16中,UE與gNB之間的信號傳輸及接收可透過NTN(衛星)執行。
參考圖16,LMF(例如,位址伺服器)可與UE及/或BS交換用於定位的輔助資料(1605)。LMF可基於LPP協定向UE發送輔助資料。BS可基於NRPPa協定向LMF發送輔助資料。如上所述,BS向LMF發送的輔助資料可包含公用TA資訊。
BS可向UE提供PRS配置(1610)並基於PRS配置發送PRS(1615)。UE可在接收PRS後發送用於定位的SRS(1620)。PRS/SRS在UE與BS之間的傳輸/接收可透過NTN(衛星)執行。
UE可透過LPP協定向LMF報告基於PRS/SRS包含UE Rx-Tx時間差的測量資訊(1625)。UE向LMF發送的資訊可包含關於DL時序漂移的資訊。例如,DL時序漂移可被倂入,作為UE向LMF發送的輔助資料的一部份。DL時序漂移是UE測量的值。具體地,UE可在與UE Rx-Tx時間差測量週期相關聯之服務鏈路上估測由都卜勒對造成的DL時序移位。
BS亦可基於PRS/SRS測量gNB Rx-Tx時間差,並基於NRPPa協定向LMF報告gNB Rx-Tx時間差(1630)。在UL同步RP處,gNB Rx-Tx時間差可為gNB Rx-Tx時間差。
LMF可基於從UE及BS獲得的測量報告計算UE的位址(1630),然後,向AMF提供所計算的UE位址(1635)。
AMF可驗證從LMF接收的UE位址(1640)。
圖17是用於解釋根據實施方式的第一裝置的操作的圖。
參考圖17,第一裝置可基於NTN的非地面節點與第一裝置之間的第一鏈路獲得TA資訊(A05)。TA資訊可包含在第一鏈路上配置的RP與非地面節點之間的公用TA資訊。
第一裝置可向LMF節點發送用於基於NTN的UE定位的輔助資料(A10)。第一裝置可透過輔助資料向LMF節點報告公用TA資訊。
第一裝置可測量UL參考訊號與DL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A15)。
第一裝置可向LMF節點發送包含關於時間差的資訊的測量報告(A20)。
非地面節點可為衛星,而第一裝置可為地面BS。
第一鏈路可為衛星與地面BS之間的饋送器鏈路。
在RP處,UL參考訊號與DL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例如,NTN的gNB Rx-Tx時間差)可為由第一裝置通過非地面節點向UE發送的PRS與由第一裝置過非地面節點從UE接收的SRS之間的時間差。
關於基於NTN的UE定位,可向LMF節點提供關於UE DL時序誤差的資訊。
關於UE DL時序誤差的資訊可包含與都卜勒效應相關的DL時序移位的估測。
關於UE DL時序誤差的資訊可由目標UE測量,用於基於NTN的UE定位。
關於UE DL時序誤差的資訊可與目標UE測量UL參考訊號與DL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的時間週期相關。
基於NTN的UE定位可獨立於GNSS執行。
圖18是用於解釋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第二裝置的操作的圖。
參考圖18,第二裝置可基於NTN的非地面節點與第二裝置之間的第二鏈路獲得TA資訊(B05)。TA資訊可包含UE特定TA資訊。
第二裝置可接收來自LMF節點用於基於NTN的UE定位的第一輔助資料(B10)。
第二裝置可測量UL參考訊號與DL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B15)。
第二裝置可向LMF節點發送包含關於時間差的資訊的測量報告及第二輔助資料(B20)。第二裝置可透過第二輔助資料向LMF節點報告第二裝置測量的時序誤差。
第二裝置可為UE。第二裝置可為控制UE的處理裝置。
非地面節點可為衛星,而第二裝置可為UE。
第二鏈路可為衛星與UE之間的服務鏈路。
由第二裝置測量的時序誤差可為由UE測量的UE DL時序誤差。
UL參考訊號與DL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例如,NTN的UE Rx-Tx時間差)可為第二裝置通過非地面節點從BS接收PRS的時序與第二裝置通過非地面節點向BS發送SRS的時序之差。
關於UE DL時序誤差的資訊可包含與都卜勒效應相關的DL時序移位的估測。
關於UE DL時序誤差的資訊可與UE測量UL參考訊號與DL參考訊號之間的時間差的時間週期相關。
基於NTN的UE定位可獨立於GNSS執行。
圖19示出適用於本發明的通訊系統1。
參考圖19,適用於本發明的通訊系統1包括無線裝置;基地台(BS);以及網路。在本文中,無線裝置代表使用無線電存取技術(RAT)(例如,5G新RAT(NR))或長期演進(LTE))進行通訊的裝置並可稱為通訊/無線電/5G裝置。無線裝置可包括但不限於機器人100a、載具100b-1和100b-2、擴展實境(XR)裝置100c、手持式裝置100d、家用電器100e、物聯網(IoT)裝置100f、及人工智慧(AI)裝置/伺服器400。例如,載具可包含具有無線通訊功能的載具、自動駕駛載具及能夠在載具之間進行通訊的載具。在本文中,載具可包含無人飛行載具(UAV)(例如,無人機)。XR裝置可包含增強實境(AR)/虛擬實境(VR)/混合實境(MR)裝置並可以頭戴式裝置(HMD)、裝設在載具中的抬頭顯示器(HUD)、電視、智慧型手機、電腦、可穿戴裝置、家用電器裝置、數位看板、載具、機器人等形式實施。手持式裝置可包含智慧型手機、智慧型平板電腦(smartpad)、可穿戴裝置(例如,智慧型手錶或智慧型眼鏡)及電腦(例如,筆記型電腦)。家用電器可包含TV、冰箱及洗衣機。IoT裝置可包含感測器及智慧型儀錶。例如,BS及網路可實施為無線裝置,且特定無線裝置200a可作為BS/網路節點對其他無線裝置操作。
無線裝置100a至100f可經由BS 200連接至網路300。AI技術可應用於無線裝置100a至100f,且無線裝置100a至100f可經由網路300連接至AI裝置/伺服器400。可使用3G網路、4G(例如,LTE)網路或5G(例如,NR)網路配置網路300。雖然無線裝置100a至100f可透過BS 200/網路300互相通訊,但無線裝置100a至100f可互相直接通訊(例如,側行鏈路通訊),而不通過BS/網路。例如,載具100b-1及100b-2可進行直接通訊(例如,載具與載具(V2V)/載具與萬物(V2X)通訊)。IoT裝置(例如,感測器)可與其他IoT裝置(例如,感測器)或其他無線裝置100a至100f進行直接通訊。
無線通訊/連接150a、150b或150c可建立在無線裝置100a至100f與BS 200之間或BS 200與BS 200之間。在本文中,無線通訊/連接可透過各種RAT(例如,5G NR)諸如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通訊150a、側行鏈路通訊150b(或D2D通訊)或BS間通訊(例如,中繼、一體型存取回載(IAB))來建立。無線裝置及BS/無線裝置可透過無線通訊/連接150a及150b互相發送/接收無線電訊號。例如,無線通訊/連接150a及150b可通過各種實體通道發送/接收訊號。為此,用於發送/接收無線電訊號的各種配置資訊配置程序、各種訊號處理程序(例如,通道編碼/解碼、調變/解調變及資源映射/解映射)及資源分配程序中的至少一部分可基於本發明的各種提案來執行。
圖20示出適用於本發明的無線裝置。
參考圖20,第一無線裝置100及第二無線裝置200可透過多種RAT(例如,LTE及NR)發送無線電訊號。在本文中,{第一無線裝置100及第二無線裝置200}可對應於圖19的{無線裝置100x及BS 200}及/或{無線裝置100x及無線裝置100x}。
第一無線裝置100可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一個或多個記憶體104,且額外進一步包括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或一個或多個天線108。處理器102可控制記憶體104及/或收發器106並可配置以實施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例如,處理器102可處理記憶體104內的資訊,以產生第一資訊/訊號,且然後透過收發器106發送包含第一資訊/訊號的無線電訊號。處理器102可透過收發器106接收包含第二資訊/訊號的無線電訊號,且然後將處理第二資訊/訊號所獲得的資訊儲存在記憶體104中。記憶體104可連接至處理器102,並可儲存與處理器102的操作相關的多種資訊。例如,記憶體104可儲存包含用於執行由處理器102控制的一部份程序或全部程序或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的命令的軟體碼。在本文中,處理器102及記憶體104可為設計以實施RAT(例如,LTE或NR)的通訊數據機/電路/晶片的一部份。收發器106可連接至處理器102並通過一個或多個天線108發送及/或接收無線電訊號。收發器106中的每一者可包含發送器及/或接收器。收發器106可與射頻(RF)單元可互換地使用。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無線裝置可代表通訊數據機/電路/晶片。
第二無線裝置200可包括一個或多個處理器202及一個或多個記憶體204,並額外進一步包括一個或多個收發器206及/或一個或多個天線208。處理器202可控制記憶體204及/或收發器206並可配置以實施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例如,處理器202可處理記憶體204內的資訊,以產生第三資訊/訊號,且然後透過收發器206發送包含第三資訊/訊號的無線電訊號。處理器202可透過收發器206接收包含第四資訊/訊號的無線電訊號,且然後將處理第四資訊/訊號所獲得的資訊儲存在記憶體204中。記憶體204可連接至處理器202,並可儲存與處理器202的操作相關的多種資訊。例如,記憶體204可儲存包含用於執行由處理器202控制的一部份程序或全部程序或用於執行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的命令的軟體碼。在本文中,處理器202及記憶體204可為設計以實施RAT(例如,LTE或NR)的通訊數據機/電路/晶片的一部份。收發器206可連接至處理器202且通過一個或多個天線208發送及/或接收無線電訊號。收發器206中的每一者可包含發送器及/或接收器。收發器206可與射頻(RF)單元可互換地使用。在本發明的實施方式中,無線裝置可代表通訊數據機/電路/晶片。
下文中,將更具體描述無線裝置100及200的硬體元件。一個或多個協定層可由但不限於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實施。例如,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可實施一個或多個層(例如,例如PHY、MAC、RLC、PDCP、RRC及SDAP之類的功能層)。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可根據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產生一個或多個協定資料單位(PDU)及/或一個或多個服務資料單位(SDU)。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可根據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產生訊息、控制資訊、資料或資訊。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可根據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產生包含PDU、SDU、訊息、控制資訊、資料或資訊的訊號(例如,基頻訊號),並向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提供所產生的訊號。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可接收來自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的訊號(例如,基頻訊號)並根據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獲取PDU、SDU、訊息、控制資訊、資料或資訊。
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可稱為控制器、微控制器、微處理器或微電腦。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可由硬體、韌體、軟體或其組合實施。作為範例,一個或多個應用特定積體電路(ASIC)、一個或多個數位訊號處理器(DSP)、一個或多個數位訊號處理裝置(DSPD)、一個或多個可程式化邏輯裝置(PLD)或一個或多個現場可程式設計閘陣列(FPGA)可包含在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中。可使用韌體或軟體實施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且韌體或軟體可配置以包含模組、規程或功能。配置以執行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的韌體或軟體可包含在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中或儲存在一個或多個記憶體104及204中,以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驅動。可使用韌體或軟體以碼、命令及/或一組命令的方式實施本文中所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
一個或多個記憶體104及204可連接至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並儲存各種類型的資料、訊號、訊息、資訊、規程、碼、指令及/或命令。一個或多個記憶體104及204可由唯讀記憶體(ROM)、隨機存取記憶體(RAM)、電可抹除可程式化唯讀記憶體(EPROM)、快閃記憶體、硬碟、暫存器、快取記憶體(cache memory)、電腦可讀儲存媒體及/或其組合配置。一個或多個記憶體104及204可位於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的內部及/或外部。一個或多個記憶體104及204可透過例如有線或無線連接之類的各種技術連接至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
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向一個或多個其他裝置發送於本文的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中所提及的使用者資料、控制資訊及/或無線電訊號/通道。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接收來自一個或多個其他裝置於本文中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中所提及的使用者資料、控制資訊及/或無線電訊號/通道。例如,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連接至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並可發送及接收無線電訊號。例如,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可執行控制,使得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向一個或多個其他裝置發送使用者資料、控制資訊或無線電訊號。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可執行控制,使得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接收來自一個或多個其他裝置的使用者資料、控制資訊或無線電訊號。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連接至一個或多個天線108及208,且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配置以通過一個或多個天線108及208發送及接收於本文中揭示的描述、功能、規程、提案、方法及/或操作流程圖中所提及的使用者資料、控制資訊及/或無線電訊號/通道。在本文中,一個或多個天線可為複數個實體天線或複數個邏輯天線(例如,天線埠)。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將所接收的無線電訊號/通道等從RF頻帶訊號轉換為基頻訊號,以使用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處理所接收的使用者資料、控制資訊、無線電訊號/通道等。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將使用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處理的使用者資料、控制資訊、無線電訊號/通道等從基頻訊號轉換為RF頻帶訊號。為此,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可包含(類比)振盪器及/或濾波器。
圖21示出適用於本發明的無線裝置的另一個範例。無線裝置可根據使用情形(use-case)/服務以各種方式實施(參考圖19)。
參考圖21,無線裝置100及200可對應於圖20的無線裝置100及200並可由各種元件、組件、單元/部分及/或模組配置。例如,無線裝置100及200中的每一者可包括:通訊單元110;控制單元120;記憶體單元130;以及額外組件140。通訊單元可包含;通訊電路112;以及收發器114。例如,通訊電路112可包含圖20的一個或多個處理器102及202及/或一個或多個記憶體104及204。例如,收發器114可包含圖20的一個或多個收發器106及206及/或一個或多個天線108及208。控制單元120電連接至通訊單元110、記憶體單元130及額外組件140並控制無線裝置的整體操作。例如,控制單元120可基於儲存在記憶體單元130中的程式/碼/命令/資訊控制無線裝置的電子/機械操作。控制單元120可經由通訊單元110透過無線/有線介面向外部裝置(例如,其他通訊裝置)發送儲存在記憶體單元130中的資訊或將經由通訊單元110透過無線/有線介面從外部裝置(例如,其他通訊裝置)接收的資訊儲存在記憶體單元130中。
額外組件140可根據無線裝置的類型以各種方式來配置。例如,額外組件140可包含電源單元/電池、輸入/輸出(I/O)單元、驅動單元及計算單元中的至少一者。無線裝置可以但不限於以機器人(圖19的100a)、載具(圖19的100b-1及100b-2)、XR裝置(圖19的100c)、手持式裝置(圖19的100d)、家用電器(圖19的100e)、IoT裝置(圖19的100f)、數位廣播終端、全像裝置、公共安全裝置、MTC裝置、醫療裝置、金融科技裝置(或金融裝置)、保全裝置、氣候/環境裝置、AI裝置/伺服器(圖19的400)、BS(圖19的200)、網路節點等的方式實施。無線裝置可根據使用範例/服務在行動或固定的地方使用。
在圖21中,無線裝置100及200中的各種元件、組件、單元/部分及/或模組的實體可透過有線介面互相連接,或者其等至少一部分可透過通訊單元110無線連接。例如,在無線裝置100及200中的每一者中,控制單元120及通訊單元110可由電線連接,而控制單元120及第一單元(例如,130及140)可透過通訊單元110無線連接。無線裝置100及200內的每一個元件、組件、單元/部分及/或模組可進一步包含一個或多個元件。例如,控制單元120可由一個或多個處理器中的一組配置。作為範例,控制單元120可由通訊控制處理器、應用處理器、電子控制單元(ECU)、圖形處理單元及記憶體控制處理器中的一組配置。作為另一個範例,記憶體單元130可由隨機存取記憶體(RAM)、動態RAM(DRAM)、唯讀記憶體(ROM)、快閃記憶體、揮發性記憶體、非揮發性記憶體及/或其組合配置。
圖22示出適用於本發明的載具或自動駕駛載具的範例。載具或自動駕駛載具可由移動式機器人、汽車、火車、載入/無人飛行載具(AV)、船舶等實施。
參考圖22,載具或自動駕駛載具100可包含:天線單元108、208;通訊單元110、210;控制單元120、220;記憶體單元130、230;驅動單元140a;供電單元140b;感測器單元140c;以及自動駕駛單元140d。天線單元108可配置為通訊單元110的一部分。區塊110/130/140a至140d分別對應於圖21的區塊110/130/140。
通訊單元110可向及從例如其他載具、BS(例如,gNB及路側單元)及伺服器之類的外部裝置發送及接收訊號(例如,資料及控制訊號)。控制單元120可藉由控制載具或自動駕駛載具100來執行各種操作。控制單元120可包含電子控制單元(ECU)。驅動單元140a可使載具或自動駕駛載具100在道路上行駛。驅動單元140a可包含引擎、電動機、動力傳動、輪子、刹車、轉向裝置等。供電單元140b可向載具或自動駕駛載具100供電,並可包含有線/無線充電電路、電池等。感測器單元140c可獲取載具狀態、周遭環境資訊、使用者資訊等。感測器單元140c可包含慣性測量單元(IMU)感測器、碰撞感測器、輪子感測器、速度感測器、坡度感測器、重量感測器、位置模組、載具前進/後退感測器、電池感測器、燃料感測器、輪胎感測器、轉向感測器、溫度感測器、濕度感測器、超音波感測器、照明感測器、腳踏板感測器等。自動駕駛單元140d可實施用於保持載具正在上面行駛的車道的技術、諸如自適應巡航控制之用於自動調節速度的技術、用於沿經確定的路線自動駕駛的技術、用於在目的地被設定的情況下透過自動設定路線來行駛的技術及其類似者。
例如,通訊單元110可接收來自外部伺服器的地圖資料、交通資訊資料等。自動駕駛單元140d可從所獲得的資料產生自動駕駛路線及駕駛規劃。控制單元120可控制驅動單元140a,使得載具或自動駕駛載具100可根據駕駛規劃(例如,速度/方向控制)沿自動駕駛路線移動。在自動駕駛的中途,通訊單元110可非週期性地/週期性地從外部伺服器獲取最近的交通資訊資料,並從相鄰載具獲取周圍交通資訊資料。在自動駕駛的中途,感測器單元140c可獲得載具狀態及/或周圍環境資訊。自動駕駛單元140d可基於新獲得的資料/資訊更新自動駕駛路線及駕駛規劃。通訊單元110可向外部伺服器傳遞關於載具位置、自動駕駛路線及/或駕駛規劃的資訊。外部伺服器可基於從載具或自動駕駛載具收集的資訊使用AI技術等預測交通資訊資料,並向載具或自動駕駛載具提供所預測的交通資訊資料。
圖23示出適用於本發明的NTN。例如,圖19的網路300可配置為NTN。此外,NTN可使用於上面描述的裝置,以執行本文描述的操作。
NTN指配置有例如衛星之類的未固定在陸地上的裝置的無線網路。NTN的代表性範例為衛星網路。基於NTN,可達成具有延伸的涵蓋區及高可靠性的網路服務。例如,可獨立於現有地面網路或與現有地面網路相結合地配置NTN,以建立無線通訊系統。
能夠在基於NTN的通訊系統中提供的使用情形可劃分為三類。「服務連續性」類可使用在透過地面網路的無線通訊涵蓋區無法實現對5G服務的存取的地理區域中以提供網路連接性。例如,衛星連接性可使用於與行人使用者相關聯的UE、移動地面平臺(例如,汽車、長途客車、卡車、火車)、飛行平臺(例如,商務或私人噴氣式飛機)或海上平臺(例如,海上輪船)上的UE。在「服務遍佈性」類中,當地面網路(歸因於例如災害、損毀、經濟狀況等)不可用時,衛星連接性可用於以下:IoT、公共安全相關的緊急網路、本藉存取等。「服務可擴充性」類涵括基於衛星網路的延伸涵蓋區的服務。
參考圖23,NTN包含一個或多個衛星410、能夠與衛星通訊的一個或多個NTN閘道420、以及能夠接收來自衛星的移動衛星服務的一個或多個UE(及/或BS)430。在圖23中,為了簡單起見,解釋對焦在包含衛星的NTN,但本發明的範圍不限於此。因此,NTN可不僅包含衛星,而且可包含飛行載具(涵括繫留UAS的UAS(TUA)、較空氣輕(Lighter than Air) UAS(LTA)、較空氣重(Heavier than Air)UAS(HTA)及包含HAP通常在8與50 km之間的高度運行的全部)。
衛星410為裝設有彎管有效負載或再生有效負載電訊發送器的航天載具並可位於LEO、MEO或GEO中。NTN閘道420為地球表面上現存的地球臺或閘道並可提供足夠的RF功率/靈敏度以存取衛星。NTN閘道對應於傳送網路層(TNL)節點。一個或多個UE(及/或BS)430可為無線裝置(100a至100f)及/或BS 200。此外,一個或多個UE(及/或BS)可實施為裝置。無線裝置100a至100f可經由BS 200及/或衛星410連接至NTN。
NTN可具有:i)衛星與UE之間的鏈路;ii)衛星之間的鏈路;iii)衛星與NTN閘道之間的鏈路。服務鏈路係指衛星與UE之間的無線電鏈路。若存在多個衛星,則可存在衛星之間的衛星間鏈路(ISL)。饋送器鏈路係指NTN閘道與衛星(或UAS平臺)之間的無線電鏈路。閘道可連接至資料網路並可透過饋送器鏈路與衛星通訊。UE可透過服務鏈路與衛星通訊。
關於NTN操作情境,基於透通有效負載及再生有效負載的兩種情境可被考慮。圖23的(a)顯示基於透通有效負載的示例性情境。在基於透通有效負載的情境中,有效負載重發的訊號保持不變。衛星410重發從饋送器鏈路至服務鏈路的NR-Uu無線電介面(反之亦然),且饋送器鏈路上的衛星無線電介面(SRI)為NR-Uu。NTN閘道420支援在NR-Uu介面上發送訊號所需的所有功能。此外,不同的透通衛星可連接至地面上的同一個gNB。圖23的(b)顯示基於再生有效負載的示例性情境。在基於再生有效負載的情境中,衛星410可執行習知BS(例如,gNB)的一些或全部功能。換句話說,衛星410可執行頻率轉換/解調變/解碼/調變中的一些或全部。關於UE與衛星之間的服務鏈路,使用了NR-Uu無線電介面,而關於NTN閘道與衛星之間的饋送器鏈路,使用了SRI。SRI對應於NTN閘道與衛星之間的傳送鏈路。
UE 430可透過基於NTN的NG-RAN及習知蜂巢NG-RAN二者連接至5G核心網路(5GCN)。替代地,UE可透過二個或多個NTN(例如,LEO NTN,GEO NTN等)連接至5GCN。
圖24示出適用於本發明的非常小型孔徑終端機(VSAT)。
VSAT 450可指能夠用小於3公尺的天線(板)間接通訊的天線/裝置。例如,VSAT可固定地位於陸地上,或可固定地安裝於載具/海上輪船上。NTN可配置有VSAT。參考圖24,VSAT以網狀拓撲(圖24的(a))或星狀拓撲(圖24的(b))的方式配置。在網狀拓撲的情況中,每一個VSAT可配置以與另一個VSAT直接通訊。另一方面,在星狀拓撲的情況中,多個VSAT可透過集線器440連接,且VSAT之間的通訊可透過集線器440執行。例如,VSAT 450可作為NTN閘道420及/或BS操作。例如, VSAT 450可作為將於之後描述的IAB鏈路上的IAB節點及/或BS操作。例如,NTN閘道420可連接至衛星410,衛星410可連接至VSAT 450,且VSAT 450可連接至UE 430,以提供服務。在此情況中,VSAT 450可作為IAB行動終端(IAB-MT)與衛星410通訊,並可作爲IAB分散式單元(IAB-DU)服務UE 430。此外,衛星410可作為父節點操作。
上面描述的實施方式對應於本發明的元件及特徵以指定方式的組合。另外,各個元件或特徵可看作選擇性的,除非其被明確提及。元件或特徵中的每一者可以不與其他元件或特徵組合的方式實施。再者,藉由將元件或特徵部分地組合在一起,能夠實施本發明的實施方式。對本發明的每一個實施方式解釋的操作順序可被修改。一個實施方式的一些配置或特徵可包含於另一個實施方式中或可取代另一個實施方式的對應配置或特徵。此外,實施方式可藉由將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沒有明確引用關係的請求項組合在一起來配置,或可在提交申請之後透過修改來包含作為新請求項。
本領域中具有通常知識者將明白本發明可以本文記載的方式之外的其他特定方式執行,而不脫離本發明的精神及實質特徵。因此,上述實施方式在所有態樣中被理解為說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發明的範圍不應由上面的描述確定而應由隨附申請專利範圍及其法律等效物確定,且落入隨附申請專利範圍的意義及等效範圍內的所有變更旨在包含在本文中。 〔產業上的可利用性〕
本發明適用於無線移動通信系統中的UE、BS或其他設備。
1:通訊系統 100:第一無線裝置(無線裝置)、載具 100a:機器人(無線裝置) 100b-1,100b-2:載具(無線裝置) 100c:擴展實境裝置(XR裝置)(無線裝置) 100d:手持式裝置(無線裝置) 100e:家用電器(無線裝置) 100f:物聯網裝置(IoT裝置)(無線裝置) 102:處理器 104:記憶體 106:收發器 108:天線、天線單元 110:通訊單元 112:通訊電路 114:收發器 120:控制單元 130:記憶體單元 140:額外組件 140a:驅動單元 140b:供電單元 140c:感測器單元 140d:自動駕駛單元 150a:無線通訊/連接(上行鏈路/下行鏈路通訊) 150b:無線通訊/連接(側行鏈路通訊) 150c:無線通訊/連接 200:第二無線裝置(無線裝置)、BS(基地台) 200a:無線裝置 202:處理器 204:記憶體 206:收發器 208:天線、天線單元 210:通訊單元 220:控制單元 230:記憶體單元 300:網路 400:人工智慧裝置/伺服器(AI裝置/伺服器) 410:衛星 420:NTN閘道(非地面網路閘道) 430:UE(使用者設備) 440:集線器 450:VSAT(非常小型孔徑終端機) A05,A10,A15,A20:步驟 B05,B10,B15,B20:步驟 S11〜S18:步驟 1301,1303,1305,1307:步驟 1605,1610,1615,1620,1625,1630,1635,1640:步驟
圖1是示出作為示例性無線通訊系統之第三代合作夥伴計劃(3GPP)系統中使用的實體通道及使用其的通用訊號傳輸方法。 圖2是示出無線電訊框結構。 圖3是示出時槽的資源網格。 圖4是示出實體通道在時槽中的示例性映射。 圖5是示出示例性實體下行鏈路共享通道(PDSCH)接收及確認/否定確認(ACK/NACK)傳輸程序。 圖6是示出示例性實體上行鏈路共享通道(PUSCH)傳輸程序。 圖7是示出設定定位協定的範例。 圖8是示出OTDOA的範例。 圖9是示出多RTT的範例。 圖10是示出使用者設備(UE)能夠存取之非地面網路的情境。 圖11是用於解釋NTN中之UE特定時序提前(TA)及公用TA的圖。 圖12是用於解釋每一個NTN情境中的TA的圖。 圖13是用於解釋由衛星支援的胞元類型的圖。 圖14是用於解釋NTN中之排程偏移參數的圖。 圖15是用於解釋基於單一衛星之多往返時間(多RTT)測量的圖。 圖16是用於解釋根據實施方式支援NTN之系統操作的圖。 圖17是示出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第一裝置的操作。 圖18是示出根據一個實施方式的第二裝置的操作。 圖19至圖22是示出適用於本發明之通訊系統1及無線裝置的範例。 圖23是示出適用於本發明的NTN。 圖24是示出適用於本發明的非常小型孔徑終端機(VSAT)。
A05,A10,A15,A20:步驟

Claims (15)

  1.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由包含一非地面網路(NTN)的該無線通訊系統中的一第一裝置執行,該方法包括: 基於該NTN的一非地面節點與該第一裝置之間的一第一鏈路獲得時序提前(TA)資訊; 向一位址管理功能(LMF)節點發送用於基於NTN的使用者設備(UE)定位的輔助資料; 測量一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一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一時間差;以及 向該LMF節點發送包含關於該時間差的資訊的一測量報告, 其中,該TA資訊包括配置在該第一鏈路上的一參考點(RP)與該非地面節點之間的公用TA資訊,以及 其中,該第一裝置透過該輔助資料向該LMF節點報告該公用TA資訊。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其中,該非地面節點為一衛星, 其中,該第一裝置為一地面基地台,以及 其中,該第一鏈路為該衛星與該地面基地台之間的一饋送器鏈路。
  3.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其中,在該RP處,該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該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該時間差為一定位參考訊號(PRS)與一探測參考信號(SRS)之間的一時間差, 其中,該PRS由該第一裝置通過該非地面節點向一UE發送,以及 其中,該SRS由該第一裝置通過該非地面節點從該UE接收。
  4.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其中,針對該基於NTN的UE定位,向該LMF節點提供關於一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資訊。
  5. 如請求項4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其中,關於該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該資訊包括與一都卜勒效應(Doppler effect)相關的一下行鏈路時序移位的估測。
  6. 如請求項4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其中,關於該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該資訊由一目標UE測量,用於該基於NTN的UE定位。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其中,關於該UE下行鏈路時序誤差的該資訊與該目標UE測量該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該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該時間差的一時間週期相關。
  8. 如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其中,該基於NTN的UE定位係獨立於一全球導航衛星系統(GNSS)而執行。
  9. 一種處理器可讀記錄媒體,其上記錄有用於執行請求項1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的程式。
  10.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由包含一非地面網路(NTN)的該無線通訊系統中的一第二裝置執行,該方法包括: 基於該NTN的一非地面節點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一第二鏈路獲得時序提前(TA)資訊; 接收來自一位址管理功能(LMF)節點之用於基於NTN的使用者設備(UE)定位的第一輔助資料; 測量一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一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一時間差;以及 向該LMF節點發送包含關於該時間差的資訊的一測量報告及第二輔助資料, 其中,該TA資訊包括UE特定TA資訊,以及 其中,該第二裝置透過該第二輔助資料向該LMF節點報告由該第二裝置測量的一時序誤差。
  11. 如請求項10所述之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其中,該非地面節點為一衛星, 其中,該第二裝置為一UE; 其中,該第二鏈路為該衛星與該UE之間的一服務鏈路,以及 其中,由該第二裝置測量的該時序誤差為由該UE測量的一下行鏈路時序誤差。
  12.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一裝置,該無線通訊系統包含一非地面網路(NTN),該第一裝置包括: 一記憶體,儲存指令;以及 一處理器,配置以藉由執行該指令來進行操作, 其中,該處理器的該操作包括: 基於該NTN的一非地面節點與該第一裝置之間的一第一鏈路獲得時序提前(TA)資訊; 向一位址管理功能(LMF)節點發送用於基於NTN的使用者設備(UE)定位的輔助資料; 測量一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一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一時間差;以及 向該LMF節點發送包含關於該時間差的資訊的一測量報告, 其中,該TA資訊包括配置在該第一鏈路上的一參考點(RP)與該非地面節點之間的公用TA資訊,以及 其中,該第一裝置透過該輔助資料向該LMF節點報告該公用TA資訊。
  13. 如請求項12所述之第一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收發器,其中,該第一裝置為一地面基地台。
  14. 一種無線通訊系統中的第二裝置,該無線通訊系統包含一非地面網路(NTN),該第二裝置包括: 一記憶體,儲存指令;以及 一處理器,配置以藉由執行該指令來進行操作, 其中,該處理器的該操作包括: 基於該NTN的一非地面節點與該第二裝置之間的一第二鏈路獲得時序提前(TA)資訊; 接收來自一位址管理功能(LMF)節點之用於基於NTN的使用者設備(UE)定位的第一輔助資料; 測量一上行鏈路參考訊號與一下行鏈路參考訊號之間的一時間差;以及 向該LMF節點發送包含關於該時間差及第二輔助資料的資訊的一測量報告, 其中,該TA資訊包括UE特定的TA資訊,以及 其中,該第二裝置透過該第二輔助資料向該LMF節點報告由該第二裝置測量的一時序誤差。
  15. 如請求項14所述之第二裝置,進一步包括:一收發器,其中,該第二裝置為一UE。
TW112136841A 2022-09-29 2023-09-26 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及其裝置 TW20241511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63/411,593 2022-09-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5118A true TW202415118A (zh) 2024-04-01

Family

I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960021B2 (en) Sidelink positioning based on PRS transmission of single user equipment in NR V2X
US2022038542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s-prs in nr v2x
US20220361142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sidelink rtt in nr v2x
KR102194932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위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KR102186256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측위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EP3873018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reference signal for positioning, and device therefor
KR20230048347A (ko) 네트워크 설정 기반의 사이드링크 측위 방법 및 장치
KR20230058446A (ko) Nr-v2x 시스템에서 릴레이를 이용한 네트워크 기반 측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220132463A1 (en) Positioning method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supporting same
KR2021011238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신호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지원하는 장치
EP4090092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sidelink-based positioning
US20220271888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for supporting same
US20230053304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efficient assistance data transfer in nr positioning
US2023000382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ositioning using backscatter tag
US20220095256A1 (en) Method and terminal for measuring location of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30127945A1 (en) Non-independent unlicensed band-based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in nr v2x
KR20220058571A (ko) 무선통신시스템에서 측위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US20230152420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as-based positioning
EP4191927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pparatus supporting same
US20230171714A1 (en)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transmits/receive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CN116669190A (zh) 用于sl定位的测量间隙形成的方法和装置
US20220322297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upporting same
TW202415118A (zh) 無線通訊系統中的定位方法及其裝置
US20240187090A1 (en) Techniques to handle interruption in satellite-based communications
EP435107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