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413594A - 液晶介質 - Google Patents

液晶介質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413594A
TW202413594A TW112126353A TW112126353A TW202413594A TW 202413594 A TW202413594 A TW 202413594A TW 112126353 A TW112126353 A TW 112126353A TW 112126353 A TW112126353 A TW 112126353A TW 202413594 A TW202413594 A TW 20241359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toms
formula
compounds
group
replac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26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史分 克里斯丁 勞特
李熙規
楊明輝
Original Assignee
德商馬克專利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德商馬克專利公司 filed Critical 德商馬克專利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41359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413594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34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 C09K19/3491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one heterocyclic ring having sulfur as hetero atom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98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ene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2019/044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 C09K2019/0466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characterized by a linking chain between rings or ring systems, a bridging chain between extensive mesogenic moieties or an end chain group the linking chain being a -CF2O- chain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1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 C09K19/12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directly linked, e.g. biphenyls
    • C09K2019/121Compounds containing phenylene-1,4-diyl (-Ph-)
    • C09K2019/122Ph-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1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 C09K19/12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directly linked, e.g. biphenyls
    • C09K2019/121Compounds containing phenylene-1,4-diyl (-Ph-)
    • C09K2019/123Ph-Ph-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1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 C09K19/12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at least two benzene rings directly linked, e.g. biphenyls
    • C09K2019/121Compounds containing phenylene-1,4-diyl (-Ph-)
    • C09K2019/124Ph-Ph-Ph-Ph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3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rings in which the different rings are directly linked (covalent bond)
    • C09K2019/3004Cy-Cy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9DYES; PAINTS; POLISHES; NATURAL RESINS; ADHESIVES; COMPOSITION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PPLICATIONS OF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C09KMATERIALS FOR MISCELLANEOUS APPLICATIONS,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C09K19/00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 C09K19/04Liquid crystal materials characterised by the chemical structure of the liquid crystal components, e.g. by a specific unit
    • C09K19/06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 C09K19/08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 C09K19/30Non-steroidal liquid crystal 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non-condensed rings containing saturated or unsaturated non-aromatic rings, e.g. 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1Cyclohexane rings
    • C09K19/3003Compounds containing at least two rings in which the different rings are directly linked (covalent bond)
    • C09K2019/3016Cy-Ph-Ph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quid Crystal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係關於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之液晶(LC)介質及含有此等介質之液晶顯示器(LCD),尤其由主動矩陣定址之顯示器且特別關於TN、PS-TN、STN、TN-TFT、OCB、IPS、PS-IPS、FFS、HB-FFS、XB-FFS、PS-FFS、SA-HB-FFS、SA-XB-FFS、聚合物穩定之SA-HB-FFS、聚合物穩定之SA-XB-FFS、正VA或正PS-VA類型之節能LC顯示器。該等介質具有經改良的對抗UV輻射及高溫之長期穩定性。

Description

液晶介質
本發明係關於液晶(LC)介質及含有此等介質之液晶顯示器(LCD),尤其由主動矩陣定址之顯示器且特別關於TN、PS-TN、STN、TN-TFT、OCB、IPS、PS-IPS、FFS、HB-FFS、XB-FFS、PS-FFS、SA-HB-FFS、SA-XB-FFS、聚合物穩定之SA-HB-FFS、聚合物穩定之SA-XB-FFS、正VA或正PS-VA類型之節能LC顯示器。該等介質具有經改良的對抗UV輻射及高溫之長期穩定性。
液晶顯示器(LCD)被用於許多資訊顯示領域。LCD用於直觀式顯示器及投影型顯示器兩者。所使用之電光學模式為例如扭轉向列(TN)、超扭轉向列(STN)、光學補償彎曲(OCB)及電控雙折射(ECB)模式及其各種變體,以及其他模式。所有此等模式均利用實質上垂直於基板及液晶層而產生之電場。
除此等模式以外,亦存在利用實質上平行於基板或液晶層之電場的電光學模式。舉例而言,WO 91/10936揭示一種液晶顯示器,其中電信號以使得電場具有平行於液晶層之顯著分量之方式產生,且其此後稱為共平面切換型(IPS)顯示器。操作此類顯示器之原理例如由R.A. Soref在Journal of Applied Physics, 第45卷, 第12期, 第5466至第5468頁(1974)中描述。
IPS顯示器在具有平面定向之兩個基板之間含有LC層,其中兩個電極被配置在兩個基板中之僅一者上,且較佳具有叉指形梳狀結構。在向電極施加電壓後,在其之間產生具有平行於LC層之顯著分量的電場。此導致層平面中之LC分子之再配向。
舉例而言,EP 0 588 568揭示用於設計電極及用於定址IPS顯示器之各種可能性。DE 198 24 137同樣描述此類IPS顯示器之各種實施例。
用於此類型之IPS顯示器的液晶材料描述於例如DE 195 28 104中。
此外,已報告所謂「 邊緣場切換」(fringe-field switching;FFS)顯示器(尤其參見S.H. Jung等人, Jpn. J. Appl. Phys., 第 43卷, 第3期, 2004, 1028),其在同一基板上含有兩個電極,該等電極中之一者以梳形方式結構化且另一者為未經結構化。由此產生較強之所謂「 邊緣場」,亦即接近電極邊緣之強電場,及遍及單元之具有強垂直分量以及強水平分量兩者的電場。FFS顯示器之對比度具有低視角依賴性。FFS顯示器通常含有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之LC介質,及通常聚醯亞胺之配向層,該配向層向LC介質之分子提供平面配向。
IPS及FFS電光學模式之液晶顯示器特別適用於現代桌上型監測器、電視機及多媒體應用。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較佳用於此類型之顯示器。大體而言,具有相當低之介電各向異性值的正介電性液晶介質被用於FFS顯示器中,但在一些情況下,具有僅約3或甚至更低之介電各向異性的液晶介質亦被用於IPS顯示器中。
藉由HB-FFS模式已達成進一步之改良。與傳統FFS技術相比,HB-FFS模式之獨特特徵中之一者為其實現較高透射率,其使得可以較少能耗操作面板。
另一最近開發之模式為XB-FFS模式,其中液晶介質另外含有具有低介電各向異性之極性液晶化合物。
適合於LCD且尤其適合於FFS及IPS顯示器之液晶組合物在例如來自JP 07-181 439 (A)、EP 0 667 555、EP 0 673 986、DE 195 09 410、DE 195 28 106及DE 195 28 107之先前技術中為已知的。然而,此等組合物具有某些缺點。除其他缺陷以外,其中大多數不利地導致定址時間較長,具有不適當之電阻率值及/或需要過高操作電壓。操作特性以及存放期兩者中之改良在本文中為必要的。
FFS及IPS顯示器可作為主動矩陣顯示器(AMD)或被動矩陣顯示器(PMD)操作。在主動矩陣顯示器之情況下,個別像素通常藉由諸如薄膜電晶體(TFT)之整合式非線性主動元件來定址;而在被動矩陣顯示器之情況下,個別像素通常藉由依自先前技術已知的多工方法來定址。
根據本發明之顯示器較佳藉由主動矩陣,較佳藉由TFT之矩陣。然而,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亦可宜用於具有其他已知定址手段之顯示器中。
共平面切換(IPS)及邊緣場切換(FFS)技術之典型應用為監測器、筆記型電腦、電視、行動電話、平板PC等。
IPS及FFS技術兩者具有優於其他LCD技術,諸如垂直配向(VA)技術之某些優點,例如較寬的對比度之視角依賴性。
提供其他液晶介質且將其用於具有高透射率、良好黑色狀態及高對比度之顯示器中為現代FFS及IPS應用之主要挑戰。對比率與透射率(白色位準)及散射參數(黑色位準)有關。黑色位準可藉由降低散射參數且增加彈性常數,尤其K av而顯著改良。同時,將LC介質之反應時間參數比率γ 1/K 1保持足夠低以確保快速定址時間係至關重要的。因此,所需LC介質理想情況下應具有高K av同時反應時間參數比率γ 1/K 1需要保持較低。另外,現代FFS及IPS應用需要良好低溫穩定性及足夠高之清澈點以及長期熱穩定性及UV穩定性。
本發明之目標為提供液晶介質,尤其用於節能FFS及IPS顯示器,且亦用於TN、正VA或STN顯示器,且尤其用於主動矩陣顯示器(如由TFT定址之彼等顯示器),其並不呈現上文所指示之缺點或僅較小程度地呈現該等缺點,且較佳具有高透射率、良好黑色狀態及高對比率。其亦具有高比電阻、低臨限電壓、高介電各向異性、良好低溫穩定性(LTS)、快速反應時間及低旋轉黏度,且實現高亮度。
此藉由提供依下文所描述及主張之液晶介質來達成。
在FFS顯示器之情況下,亦需要進一步最佳化反應時間、對比度、亮度及可靠度。然而,已發現先前技術之液晶材料通常並不同時達成所有此等要求。
現已意外發現,尤其在用於FFS模式顯示器時,含有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及至少一種式P化合物的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顯示出顯著改良,如良好溶解度、高K av及低γ 1/K 1比率,且實現快速反應時間。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尤其適用於基於正介電性液晶及其聚合物穩定之變體的FFS、HB-FFS、XB-FFS及IPS模式之液晶顯示器。
先前技術,例如WO 2010/099853 A1及DE 10 2010 027 099 A1,揭示含噻吩LC介質。WO 2010/099853 A1教示含有直接鍵聯至2-取代之1,4-伸苯基單元及/或6-取代之1,4-伸苯基單元的噻吩-2,5-二基單元之化合物。WO 2010/099853 A1描述用於LC顯示器之新穎材料的開發。此目標藉由提供以下通式之化合物獲得 其中尤其A 0表示2,6-二氟-1,4-伸苯基單元,A 1及A 2除其他含義以外表示1,4-伸苯基或1,4-伸環己基單元,且Z 1及Z 2表示橋接元素或單鍵。
US 2021/0189241 A1教示一種液晶介質,其包含一或多種式T之噻吩化合物及式L化合物 T L
US 2021/0189241 A1之LC介質在LC顯示器中具有高透射率及減少之反應時間,此由其物理特性之有利組合產生,尤其高彈性常數值,尤其高K 1及旋轉黏度(γ1)與彈性常數(K 1)之低比率(γ1/K 1)。
此外,尤其在遊戲應用領域中,存在對於具有甚至更快反應時間及對比率之節能顯示器的持續需求。對於此等應用,需要具有甚至更低比率(γ 1/K 1)及旋轉黏度(γ 1)以及甚至更佳對比率之LC介質。出人意料地,本發明人可藉由提供本發明之LC介質顯著改良US 2021/0189241 A1之LC介質。
特定言之,已出人意料地發現,使用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之液晶的FFS型LC可使用特別選擇之液晶介質實現。此等介質之特徵在於改良的物理特性之組合。此等特性中最具決定性的為其高彈性常數值,尤其高K 1及其極佳的尤其較低的旋轉黏度(γ 1)與彈性常數(K 1)之比率(γ 1/K 1)。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通常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Δε),其較佳在1.5或更大至20.0或更小之範圍內,更佳在2.0或更大至8.0或更小之範圍內,且最佳在2.5或更大至7.0或更小之範圍內。
本發明之液晶介質較佳具有0.5或更大之介電各向異性(Δε)且包含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其濃度較佳在1 wt.%至60 wt.%範圍內,更佳在5 wt.%至40 wt.%範圍內,尤其較佳在8 wt.%至35 wt.%範圍內 I 其中個別取代基具有以下含義: R 1及R 2各自彼此獨立地為H原子、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或具有2或12個C原子之烯基或烯氧基,其中一或多個非鄰接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或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環烷基或環烷氧基置換,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A 0、A 1、A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伸苯基-1,4-二基,其中另外,一個或兩個CH基團可經N置換,且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CN、CH 3、CHF 2、CH 2F、CF 3、OCH 3、OCHF 2或OCF 3、環己烷-1,4-二基置換,其中另外,一個或兩個非鄰接CH 2基團可彼此獨立地經O及/或S置換,且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F、環己烯-1,4-二基、雙環[1.1.1]戊烷-1,3-二基、雙環[2.2.2]辛烷-1,4-二基、螺[3.3]庚烷-2,6-二基、四氫哌喃-2,5-二基或1,3-二㗁烷-2,5-二基置換, Z 1及Z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CF 2O-、-OCF 2-、-CH 2O-、-OCH 2-、-CO-O-、-O-CO-、-C 2H 4-、-C 2F 4-、-CF 2CH 2-、-CH 2CF 2-、-CFHCFH-、-CFHCH 2-、-CH 2CFH-、-CF 2CFH-、-CFHCF 2-、-CH=CH-、-CF=CH-、-CH=CF-、-CF=CF-、-C≡C-或單鍵, k及l           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0、1、2或3。
另外,本發明之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P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其濃度較佳在1 wt.%至20 wt.%範圍內,更佳在2 wt.%至10 wt.%範圍內: P 其中個別取代基具有以下含義: R 0表示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R 3表示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及 Y 0H或CH 3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一種依上文及下文所描述之液晶介質出於電光學目的之用途,尤其在以下中之用途:液晶顯示器、快門眼鏡、LC窗口、3D應用,較佳TN、PS-TN、STN、TN-TFT、OCB、IPS、PS-IPS、FFS、HB-FFS、XB-FFS、PS-HB-FFS、PS-XB-FFS、SA-HB-FFS、SA-XB-FFS、聚合物穩定之SA-HB-FFS、聚合物穩定之SA-XB-FFS、正VA及正PS-VA顯示器,極佳FFS、HB-FFS、IPS、PS-HB-FFS及PS-IPS顯示器。
本發明進一步係關於一種含有依上文及下文所描述之液晶介質的電光學液晶顯示器,尤其TN、PS-TN、STN、TN-TFT、OCB、IPS、PS-IPS、FFS、HB-FFS、XB-FFS、PS-HB-FFS、PS-XB-FFS、SA-HB-FFS、SA-XB-FFS、聚合物穩定之SA-HB-FFS、聚合物穩定之SA-XB-FFS、正VA或正PS-VA顯示器,較佳FFS、HB-FFS、IPS、PS-HB-FFS或PS-IPS顯示器。
在本申請案中,所有原子亦包括其同位素。在一些實施例中,一或多個氫原子(H)可視情況經氘(D)置換;較高程度之氘化能夠實現或簡化化合物之分析測定,尤其在低濃度之情況下。
在上式及下式中,若R 0、R 1、R 2或R 3表示烷基及/或烷氧基,則此可為直鏈的或分支鏈的。其較佳為直鏈的,具有2、3、4、5、6或7個C原子,且因此較佳表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庚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戊氧基、己氧基或庚氧基,此外為甲基、辛基、壬基、癸基、十一基、十二基、十三基、十四基、十五基、甲氧基、辛氧基、壬氧基、癸氧基、十一烷氧基、十二烷氧基、十三烷氧基或十四烷氧基。R 0較佳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
氧雜烷基較佳表示直鏈2-氧雜丙基(=甲氧基甲基);2-氧雜丁基(=乙氧基甲基)或3-氧雜丁基(=2-甲氧基乙基);2-氧雜戊基、3-氧雜戊基或4-氧雜戊基;2-氧雜己基、3-氧雜己基、4-氧雜己基或5-氧雜己基;2-氧雜庚基、3-氧雜庚基、4-氧雜庚基、5-氧雜庚基或6-氧雜庚基;2-氧雜辛基、3-氧雜辛基、4-氧雜辛基、5-氧雜辛基、6-氧雜辛基或7-氧雜辛基;2-氧雜壬基、3-氧雜壬基、4-氧雜壬基、5-氧雜壬基、6-氧雜壬基、7-氧雜壬基或8-氧雜壬基;2-氧雜癸基、3-氧雜癸基、4-氧雜癸基、5-氧雜癸基、6-氧雜癸基、7-氧雜癸基、8-氧雜癸基或9-氧雜癸基。
若R 0、R 1、R 2或R 3表示烷氧基或氧雜烷基,則其亦可含有一或多個額外氧原子,其限制條件為氧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R 0、R 1、R 2及R 3中之一或多者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S 1-F、-O-S 1-F、-O-S 1-O-S 2,其中S 1為C 1-12-伸烷基或C 2-12-伸烯基,且S 2為H、C 1-12烷基或C 2-12烯基,且極佳地R 0、R 1及R 2中之一或多者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 、-OCH 2OCH 3、-O(CH 2) 2OCH 3、-O(CH 2) 3OCH 3、-O(CH 2) 4OCH 3、-O(CH 2) 2F、-O(CH 2) 3F、-O(CH 2) 4F。
若R 0、R 1、R 2或R 3表示其中一個CH 2基團已經-CH=CH-置換之烷基,則此可為直鏈地或分支鏈的。其較佳為直鏈的且具有2至10個C原子。因此,其尤其表示乙烯基、丙-1-烯基或丙-2-烯基、丁-1-烯基、丁-2-烯基或丁-3-烯基、戊-1-烯基、戊-2-烯基、戊-3-烯基或戊-4-烯基、己-1-烯基、己-2-烯基、己-3-烯基、己-4-烯基或己-5-烯基、庚-1-烯基、庚-2-烯基、庚-3-烯基、庚-4-烯基、庚-5-烯基或庚-6-烯基、辛-1-烯基、辛-2-烯基、辛-3-烯基、辛-4-烯基、辛-5-烯基、辛-6-烯基或辛-7-烯基、壬-1-烯基、壬-2-烯基、壬-3-烯基、壬-4-烯基、壬-5-烯基、壬-6-烯基、壬-7-烯基或壬-8-烯基、癸-1-烯基、癸-2-烯基、癸-3-烯基、癸-4-烯基、癸-5-烯基、癸-6-烯基、癸-7-烯基、癸-8-烯基或癸-9-烯基。
若R 0、R 1、R 2或R 3表示至少經鹵素單取代之烷基或烯基,則此基團較佳為直鏈的,且鹵素較佳為F或Cl。在多取代的情況下,鹵素較佳為F。所得基團亦包括全氟化基團。在單取代之情況下,氟或氯取代基可位於任何所需位置,但較佳地位於ω-位置。
在下式中,X 0較佳為F、Cl或單氟化烷基或多氟化烷基或具有1、2或3個C原子之烷氧基或具有2或3個C原子之單氟化烯基或多氟化烯基。X 0尤其較佳為F、Cl、CF 3、CHF 2、OCF 3、OCHF 2、OCFHCF 3、OCFHCHF 2、OCFHCHF 2、OCF 2CH 3、OCF 2CHF 2、OCF 2CHF 2、OCF 2CF 2CHF 2、OCF 2CF 2CHF 2、OCFHCF 2CF 3、OCFHCF 2CHF 2、OCF 2CF 2CF 3、OCF 2CF 2CClF 2、OCClFCF 2CF 3、OCH=CF 2或CH=CF 2,極尤其較佳為F或OCF 3,此外為CF 3、OCF=CF 2、OCHF 2或OCH=CF 2
在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中,式I及式P之化合物與式Z1至Z11之化合物一起使用能夠實現增加之ε 值且同時降低旋轉黏度及γ 1/K 2及γ 1/K 1之比率,且因此實現更快反應時間。
I 化合物較佳為包含式I化合物之LC介質,其中A 0表示伸苯基-1,4-二基,其中另外,一個或兩個CH基團可經N置換且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CN、CH 3、CHF 2、CH 2F、OCH 3、OCHF 2、CF 3或OCF 3置換。尤其較佳為其中A 0表示以下之化合物: , 更佳為 且極尤其較佳地其中 A 0表示
較佳之式I化合物產生具有尤其高清澈點、低旋轉黏度、寬向列相、高雙折射率及高彈性常數的介質。
此外,較佳為式I化合物,其中m及n分別表示0、1或2,尤其較佳表示0或1。尤其較佳為式I化合物,其中n表示0,亦即噻吩環為末端環。此外,較佳為式I化合物,其中m表示0、1或2,較佳表示1或2且極尤其較佳表示1。
在式I中A 1及A 2尤其較佳表示伸苯基-1,4-二基,其亦可經F,此外環己烷-1,4-二基、伸環己烯基-1,4-二基、四氫哌喃-2,5-二基或1,3二㗁烷-2,5-二基單取代或多取代。
式I中之Z 1及Z 2尤其較佳表示-CF 2O-、-OCF 2-或單鍵,其中單鍵為尤其較佳的。
在式I中A 1及A 2尤其較佳表示
較佳表示未經取代之1,4-伸苯基,其中L表示鹵素、CF 3或CN,較佳表示F。
此外,較佳為式I化合物,其中R 1及R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F、Cl、Br、-CN、-SCN、-NCS、SF 5、鹵素或具有1至8個,較佳1至5個C原子之烷基、烯基或炔基,其中各者視情況經鹵素,尤其經F取代。
在式I中尤其較佳基團R 1及R 2表示H、鹵素或具有1至12個,較佳1至8個C原子之烷基、烯基、炔基或烷氧基,其中各者視情況經鹵素,尤其經F取代,尤其較佳為H、F、具有1至8個C原子之烷基、烯基或炔基。較佳地,至少一個基團不為H,尤其較佳地,兩個基團R 1及R 2均不為H。R 1極尤其較佳地相當於烷基。此外,R 2較佳地為H、烷基或氟。極尤其較佳地,R 1為烷基且R 2為H或烷基。R 1、R 2各自彼此獨立地,極尤其較佳表示具有1至5個C原子之非分支鏈烷基。若R 1及R 2表示經取代之烷基、烷氧基、烯基或炔基,則在兩個基團R 1及R 2中C原子之總數較佳小於10。
較佳烷基為例如甲基、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正戊基、正己基、正庚基及正辛基。
較佳烯基為例如乙烯基、丙烯基、丁烯基及戊烯基。
較佳炔基為例如乙炔基、丙炔基、丁炔基、戊炔基、己炔基、庚炔基及辛炔基。
較佳烷氧基為例如甲氧基、乙氧基、正丙氧基、正丁氧基、正戊氧基、正己氧基、正庚氧基、正辛氧基。
鹵素較佳表示F或Cl。
尤其較佳之式I化合物為選自以下子式之彼等化合物:
I-1-1
I-1-2
I-1-3
I-1-4
I-1-4-1
I-1-5
I-1-6
其中R 1及R 2具有式I中所指示之含義,且L 1至L 6獨立地表示H或F。R 1及R 2較佳表示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視情況經氟化之烷基或烷氧基、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視情況經氟化之烯基或炔基、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視情況經氟化之環烷基。
尤其較佳為具有1至5個C原子之視情況經氟化之烷基、烯基或炔基。式I-1-1至I-1-6中,L 2較佳表示F。在式I-1-4至式I-1-6中,L 3及L 4較佳表示H。在式I-1-4至I-1-6中,L 3及L 4較佳表示F。
在一個尤其較佳實施例中,式I化合物係選自以下結構:
I-1-4-1
其中R 1具有與通式I中相同之含義, L 1及L 2獨立地表示H或F,及 R 2表示具有1至7個C原子之直鏈或分支鏈烷基或烷氧基,或具有1至7個C原子之烯基、烯氧基、烷氧基烷基,或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環烷基或環烷氧基,其中一或多個非相鄰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在本發明之上下文中,以下通式I化合物為尤其較佳的:
I-2-1
I-2-2
I-2-3
I-2-4
I-2-5
I-2-6
I-2-7
I-2-8
I-2-9
I-2-10
I-2-11
I-2-12
I-2-13
I-2-14
I-2-15
I-2-16
I-2-17
I-2-18
I-2-19
I-2-20
I-2-21
I-2-22
I-2-23
I-2-24
I-2-25
I-2-26
I-2-27
I-2-28
I-2-29
I-2-30
I-2-31
I-2-32
I-2-33
I-2-34
I-2-35
I-2-36
I-2-37
其中R 1及R 2係依上文所定義。
另外,包含以下式I化合物之LC介質為尤其較佳的:
I-3-1
I-3-2
I-3-3
I-3-4
I-3-5
I-3-6
I-3-7
I-3-8
I-3-9
I-3-10
I-3-11
I-3-12
I-3-13
I-3-14
I-3-15
I-3-16
I-3-17
I-3-18
I-3-19
I-3-20
I-3-21
I-3-22
最佳之式I化合物尤其包括以下中之一或多者:
I-4-1
I-4-2
I-4-3
I-4-4
I-4-5
I-4-6
I-4-7
I-4-8
作為另一可能,可使用以下式I化合物:
I-4-42
I-4-43
I-4-9
I-4-10
I-4-11
I-4-12
I-4-13
I-4-14
I-4-15
I-4-16
I-4-17
I-4-18
I-4-19
I-4-20
I-4-21
I-4-22
I-4-23
I-4-24
I-4-25
I-4-26
I-4-27
I-4-28
I-4-29
I-4-30
I-4-31
I-4-32
I-4-33
I-4-34
I-4-35
I-4-36
I-4-37
I-4-38
I-4-39
I-4-40
I-4-41
式I化合物可依類似於對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且描述於有機化學之標準著作,諸如Houben-Weyl, Methoden der organischen Chemie [Methods of Organic Chemistry], Thieme-Verlag, Stuttgart中之方法來製備。
P 化合物除了一或多種通式I之噻吩衍生物之外,本發明之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通式P之化合物:
P
其中個別取代基具有以下含義:
R 0表示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R 3表示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及 Y 0H或CH 3
包含以下子式P-1至P-12之化合物的LC介質為尤其較佳的:
P-1
P-2
P-3
P-4
P-5
P-6
P-7
P-8
P-9
P-10
P-11
P-12
其中「 alkyl」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及 「 alkenyl」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烯基。
在尤其較佳實施例中,通式P之化合物可選自以下:
P-1-1
P-1-2
P-1-3
P-1-4
P-3-1
P-3-2
P-3-3
P-3-4
P-7-1
P-7-2
P-7-3
P-7-4
P-9-1
P-9-2
P-9-3
P-9-4
P-9-5
P-12-1
LP1 LP2 之化合物除了依上文所定義之一或多種式I及P之化合物以外,LC介質可視情況包含一或多種選自式LP1及LP2之化合物,較佳包含一或多種式LP1化合物及一或多種式LP2化合物:
LP1
LP2
其中個別基團在各次出現時相同地或不同地且各自彼此獨立地具有以下含義: R 0表示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R 2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X 2F原子或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或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烯基或烯氧基,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經F原子置換; Y 1及Y 2H、F或Cl; Y 0H或CH 3
在尤其較佳實施例中,通式LP1及LP2之化合物可由以下中之一者表示:
LP1a
LP1b
LP1c
LP1d
LP2a
LP2b
LP2c
LP2d
其中 R 0為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較佳為具有1至4個C原子之烷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烯基或烯氧基或具有3至6個C原子之環烷基或環烷氧基,其中乙烯基、烯丙基或環戊基為尤其較佳的, n               表示1、2、3、4或5,及 m              表示1、2、3或4。
在又另一實施例中,一或多種式LP1及LP2之化合物係由式LP1-1及LP2-1描述:
LP1-1
LP2-1
其中 R 0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或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R 2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X 2F原子或具有1至3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或具有2至3個C原子之烯基或烯氧基,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經F原子置換;及 Y 0H或CH 3
極佳的式LP1化合物為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的彼等化合物:
LP1-1a
LP1-1b
LP1-1c
LP1-1d
LP1-1e
LP1-1f
其中Y 0為H或CH 3,較佳為H。
極佳為式LP1-1a、LP1-1b及LP1-1c之化合物,最佳為式LP1-1a之化合物。
尤其較佳之式LP2化合物為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的彼等化合物:
LP2-1a
LP2-1b
LP2-1c
LP2-1d
LP2-1e
LP2-1f
LP2-1g
LP2-1h
LP2-1i
其中Y 0為H或CH 3,較佳為H。
極佳為式LP2-1a、LP2-1a、LP2-1c、LP2-1d及LP2-1i之化合物,最佳為式LP2-1i之化合物。
在一尤其較佳實施例中,本發明之LC介質含有一或多種式LP1化合物及一或多種式LP2化合物。
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LC介質中之式LP1或LP2之化合物之總量較佳為2重量%至35重量%,極佳為3重量%至30重量%,最佳為4重量%至20重量%。
其他液晶原基組分除上文所描述之化合物以外,本發明之LC介質通常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下式所描述之彼等化合物的化合物:
Z1
Z2
Z3
Z4
Z5
Z6
Z7
Z8
Z9
Z10
Z11
其中 「 alkyl」及「 alkyl*」彼此獨立地為C 1-6烷基,且較佳為乙基、丙基、丁基或戊基,極佳為乙基、丙基或丁基; 「 alkenyl」及「 alkenyl*」較佳表示C 2-6-烯基。
極佳為式Z1、Z2、Z3及Z4之化合物。
尤其較佳之式Z1至Z11之化合物為選自以下子式之化合物:
Z1-1
Z1-2
Z1-3
Z2-1
Z2-2
Z2-3
Z2-4
Z2-5
Z2-6
Z3-1
Z3-2
Z4-1
Z4-2
Z4-3
Z4-4
Z5-1
Z11-1
Z11-2
Z11-3
Z11-4
較佳地,LC介質含有1、2或3種選自式Z1、Z2、Z3及Z4或其子式之化合物。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含有一或多種式Z1化合物或其較佳子式及/或一或多種選自式Z2、Z3、Z4及Z5或其較佳子式之化合物。
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式Z1、Z2、Z3、Z4、Z5及Z6或其子式之化合物(諸如CC-3-V)在介質中的總比例為10 wt.%至65 wt.%,極佳為20 wt.%至60 wt.%,最佳為25 wt.%至55 wt.%。
在又一更佳實施例中, ● 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式Z1-1化合物之使用濃度在10 wt.%至60 wt.%,更佳在10 wt.%至40 wt.%範圍內;及/或 ● 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式Z4-2化合物之使用濃度在1 wt.%至20 wt.%,更佳在2 wt.%至15 wt.%範圍內;及/或 ● 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式Z3-1化合物之使用濃度在1 wt.%至20 wt.%,更佳在2 wt.%至15 wt.%範圍內。
LC介質可另外包含一或多種以下通式之化合物:
XII
其中 R''              表示C 1-6烷基、C 1-6烷氧基或C 2-6-烯基,及 「 alkenyl」  表示C 2-6-烯基,
式XII化合物較佳選自以下子式:
XIIa
XIIb
其中「 alkyl」為甲基、丁基、戊基或己基。
尤其較佳為式XIIa化合物。在式XIIb中,「 alkyl」較佳彼此獨立地表示 n-C 3H 7n-C 4H 9n-C 5H 11,尤其 n-C 3H 7
在一個較佳實施例中,式XIIa化合物為XIIa-1:
XIIa-1
本發明之LC介質可另外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下式之化合物:
XIV
XV
其中 L 1及L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原子、F、Cl或具有1至4個C原子之烷基,及 R 1及R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各自具有至多6個C原子之正烷基、烷氧基、氧雜烷基、氟烷基或烯基,且較佳地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及
在式XIV化合物中,基團R 1及R 2中之至少一者較佳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烯基。
LC介質可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式XIV化合物,其中基團R 1及R 2中之至少一者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烯基,較佳包含選自以下子式之彼等化合物:
XIVa
XIVb
XIVc
XIVd
其中「 alkyl」具有上文所指示之含義,且較佳表示甲基、乙基或丙基。
式XIV化合物較佳選自以下子式:
XIVd-1
XIVd-2
極佳為式XIVd-1化合物。
在又另一實施例中,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VI化合物:
XVI
其中R 1及R 2具有式I中所指示之含義且較佳地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L表示H或F。
尤其較佳之式XVI化合物為以下子式之彼等化合物:
XVIa
XVIb
XVIc
XVId
XVIe
XVIf
其中 「 alkyl」及「 alkyl*」  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尤其表示乙基、丙基或戊基,及 「alkenyl」及「alkenyl*」 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烯基,尤其CH 2=CHC 2H 4、CH 3CH=CHC 2H 4、CH 2=CH及CH 3CH=CH。
尤其較佳為式XVIb及XVIc之化合物。極尤其較佳為以下子式之化合物:
XVIb-1
XVIb-2
XVIb-3
XVIc-1
XVIc-2
XVIc-3
極佳為式XVIc-2化合物。
-   介質包含一或多種下式之化合物:
XVIIa
XVIIb
XVIIc
其中 R 1及R 2分別具有式I中所指示之含義,且較佳地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L表示H或F。
極佳為式XVIIa化合物,其中L為H。極佳為式XVIIb化合物,其中L為F。
介質可另外包含一或多種下式之化合物:
XXXI
XXXII
XXXIII
XXXIV
其中L、R 1及R 2分別具有式Y中針對L 1、R 1及R 2所指示之含義。R 1及R 2較佳表示各自具有至多6個C原子之烷基、烷氧基、氧雜烷基、氟烷基或烯基。
極佳地,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XIVa化合物
XXXIVa
其中「 alkyl」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尤其乙基、丙基或戊基。
式XXXIV,尤其式XXXIVa之化合物較佳以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0.5重量%至10重量%,尤其較佳1重量%至5重量%之量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中。
在一些其他實施例中,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下式之化合物:
XXXIV
其中R 1及R 2具有式I中所指示之含義,且較佳地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
本發明之LC介質可另外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下式之化合物:
II
III
其中個別基團彼此獨立地且在各次出現時相同地或不同地具有以下含義:
R 0式I中針對R 1所給出之含義中之一者, X 0F、Cl、CN、SF 5、SCN、NCS、具有至多6個C原子之鹵化烷基、鹵化烯基、鹵化烷氧基或鹵化烯氧基,及 L 1-6H或F, Y 0H或CH 3
較佳的式II及III之化合物為其中Y 0為H之彼等化合物。
更佳式II及III之化合物為其中R 0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極佳為乙基或丙基,且X 0表示F或OCF 3,極佳為F之彼等化合物。
LC介質較佳地可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以下子式之式II化合物:
II-1
II-2
II-3
II-4
II-5
II-6
II-7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中所給出之含義。
較佳化合物為式II-1、II-2及II-3之彼等化合物,極佳為式II-1及II-2之彼等化合物。
在式II-1至II-7之化合物中,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極佳為乙基或丙基,且X 0較佳表示F或OCF 3,極佳為F。
LC介質可含有一或多種依上文及下文所描述之式II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其中Y 0為CH 3。極佳地,根據此較佳實施例之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以下子式之式II化合物:
IIA-1
IIA-2
IIA-3
IIA-4
IIA-5
IIA-6
IIA-7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中所給出之含義。
較佳化合物為式IIA-1、IIA-2及IIA-3之彼等化合物,極佳為式IIA-1及IIA-2之彼等化合物。
在式IIA-1至IIA-7之化合物中,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極佳為乙基或丙基,且X 0較佳表示F或OCF 3,極佳為F。
LC介質亦可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以下子式之式III化合物:
III-1
III-2
III-3
III-4
III-5
III-6
III-7
III-8
III-9
III-10
III-11
III-12
III-13
III-14
III-15
III-16
III-17
III-18
III-19
III-20
III-21
III-22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中所給出之含義。
較佳化合物為式III-1、III-4、III-6、III-16、III-19及III-20之彼等化合物。
在式III-1至III-21之化合物中,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極佳為乙基或丙基,X 0較佳表示F或OCF 3,極佳為F,且Y 2較佳表示F。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可含有一或多種依上文及下文所描述之式III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其中Y 0為CH 3,極佳地,根據此較佳實施例之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以下子式之式III化合物:
IIIA-1
IIIA-2
IIIA-3
IIIA-4
IIIA-5
IIIA-6
IIIA-7
IIIA-8
IIIA-9
IIIA-10
IIIA-11
IIIA-12
IIIA-13
IIIA-14
IIIA-15
IIIA-16
IIIA-17
IIIA-18
IIIA-19
IIIA-20
IIIA-21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I中所給出之含義。
較佳化合物為式IIIA-1、IIIA-4、IIIA-6、IIIA-16、IIIA-19及IIIA-20之彼等化合物。
在式IIIA-1至IIIA-21之化合物中,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極佳為乙基或丙基,X 0較佳表示F或OCF 3,極佳為F,且Y 2較佳表示F。
LC介質可另外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下式之化合物:
IV
V
VI
VII
VIII
其中 R 0、X 0及Y 1-5具有式II及III中所指示之含義, Z 0表示-C 2H 4-、-(CH 2) 4-、-CH=CH-、-CF=CF-、-C 2F 4-、-CH 2CF 2-、-CF 2CH 2-、-CH 2O-、-OCH 2-、-COO-或-OCF 2-,在式V及VI中亦表示單鍵,在式V及VIII中亦表示-CF 2O-, r  表示0或1,及 s  表示0或1。
式IV化合物較佳選自下式:
IVa
IVb
IVc
IVd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及III中所指示之含義。 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 X 0較佳表示F或OCF 3,此外表示OCF=CF 2或Cl。
式IVa化合物較佳選自以下子式:
IVa-1
式IVb化合物較佳由下式表示:
IVb-1
式IVc化合物較佳選自以下子式:
IVc-1
其中R 0具有式II中所指示之含義且較佳為丙基或戊基。
式IVc,尤其式IVc-1之化合物較佳以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1重量%至20重量%,尤其較佳2重量%至15重量%之量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中。
式V化合物較佳選自以下子式:
Va
Vb
Vc
Vd
Ve
Vf
Vg
Vh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中所指示之含義。
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X 0較佳表示F或OCF 3,此外表示OCHF 2、CF 3、OCF=CF 2及OCH=CF 2
-   式VI化合物較佳選自以下子式:
VIa
VIb
VIc
VId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中所指示之含義。
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X 0較佳表示F,此外為OCF 3、CF 3、CF=CF 2 OCHF 2及OCHF 2
式VII化合物較佳選自以下子式:
VIIa
VIIb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中所指示之含義。
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X 0較佳表示F,此外為OCF 3、OCHF 2及OCH=CF 2
在一些實施例中,介質另外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下式之化合物:
XVIII
XIX
XX
XXI
XXII
XXIII
其中 R 0及X 0各自彼此獨立地具有式II中所指示之含義中之一者, Y 1-4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或F, Y 5表示H或CH 3,較佳為H, X 0較佳為F、Cl、CF 3、OCF 3或OCHF 2, R 0較佳表示烷基、烷氧基、氧雜烷基、氟烷基或烯基,其各自具有至多6個C原子。
極佳地,根據本發明之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a化合物,
XXa
其中R 0具有式I中R 1之含義。R 0較佳表示直鏈烷基,尤其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或正戊基,且極尤其較佳為正丙基。
式XX化合物,尤其式XXa之化合物較佳以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0重量%至15重量%,尤其較佳1重量%至10重量%之量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中。
極佳地,根據本發明之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Ia化合物
XXIa
其中R 0具有式I中R 1之含義。R 0較佳表示直鏈烷基,尤其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或正戊基,且極尤其較佳為正丙基。
式XXI,尤其式XXIa之化合物較佳以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1重量%至15重量%,尤其較佳2重量%至10重量%之量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中。
更佳地,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IIIa化合物,
XXIIIa
其中R 0具有式I中R 1之含義。R 0較佳表示直鏈烷基,尤其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或正戊基,且極尤其較佳為正丙基。
式XXIII化合物,尤其式XXIIIa之化合物較佳以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0.5重量%至5重量%,尤其較佳0.5重量%至2重量%之量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LC介質可另外包含一或多種式XXIV化合物,
XXIV
其中R 0、X 0及Y 1-6具有式III中所指示之含義,s表示0或1,且
表示
在式XXIV中,X 0亦可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或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氧基。烷基或烷氧基較佳為直鏈的。 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X 0較佳表示F;
式XXIV化合物較佳選自以下子式:
XXIVa
XXIVb
XXIVc
XXIVd
XXIVe
XXIVf
XXIVg
XXIVh
其中R 0、X 0及Y 1具有式III中所指示之含義。R 0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X 0較佳表示F,且Y 1較佳為F; - 較佳為 。 R 0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或烯基;
LC介質可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下式之化合物:
XXV
XXVI
其中R 1及X 0分別具有式II中所指示之R 0及X 0的含義。R 1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X 0較佳表示F或Cl。在式XXIV中,X 0極佳表示Cl。
LC介質亦可包含一或多種下式之化合物:
XXVII
XXVIII
XXIX
XXX
其中R 1及X 0分別具有式II中所指示之R 0及X 0的含義。R 1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X 0較佳表示F。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尤其較佳地包含一或多種式XXIX化合物,其中X 0較佳表示F。
式XXVI至XXIX之化合物較佳以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1至20重量%,尤其較佳1至15重量%之量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中。尤其較佳之LC介質包含至少一種式XXIX化合物。
極佳地,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IXa化合物:
XXIXa
其中R 1具有式I中所指示之含義,且較佳表示直鏈烷基,尤其乙基、正丙基、正丁基或正戊基,且極尤其較佳為正丙基。
式XXIXa化合物較佳以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1重量%至15重量%,尤其較佳2重量%至10重量%之量用於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中。
LC介質可進一步包含下式之嘧啶或吡啶化合物的一或多種化合物:
XXX-1
XXX-2
XXX-3
其中R 1及X 0分別在式II中針對R 0及X 0所指示之含義。R 1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X 0較佳表示F。根據本發明之介質尤其較佳包含一或多種式XXX-1化合物,其中X 0較佳表示F。式XXX-I至XXX-3之化合物較佳以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1至20重量%,尤其較佳1至15重量%之量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中。
在根據本發明之一個較佳實施例中,除式I及H之化合物以外,LC介質含有一或多種選自式Y及B之化合物:
Y
B
其中個別基團在各次出現時相同地或不同地且各自彼此獨立地具有以下含義:
R 1、R 2式I中針對R 1及R 2所給出之含義中之一者, R 3針對R 1所給出之含義中之一者, Z x、Z y-CH 2CH 2-、-CH=CH-、-CF 2O-、-OCF 2-、-CH 2O-、-OCH 2-、-CO-O-、-O-CO-、-C 2F 4-、-CF=CF-、-CH=CH-CH 2O-或單鍵,較佳為單鍵, Z zCH 2O或單鍵, Y 1O或S, L 1-4H、F或Cl,較佳為H或F,極佳為F, x、y 0、1或2,其中x+y≤3, z   0或1, 其中在式B中,二苯并呋喃或二苯并噻吩基亦可進一步經甲基或甲氧基取代,及 其中式Y化合物含有至少一個為F或Cl,較佳為F之取代基L 1-4
較佳地,根據此第一較佳實施例之LC介質含有一或多種式I及P之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式LP1及LP2之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式Z1、Z2及Z3之化合物以及一或多種選自式Y及B之化合物。
根據此第一較佳實施例之LC介質尤其適用於HB-FFS或PS-HB-FFS模式之LC顯示器。
在根據本發明之第二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不含有式Y或B之化合物。
在式Y及其子式之化合物中,R 1及R 2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或烷氧基,此外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烯基,尤其乙烯基、1E-丙烯基、1E-丁烯基、3-丁烯基、1E-戊烯基、3E-戊烯基或4-戊烯基。
在式Y及其子式之化合物中,較佳地基團L 1及L 2兩者均表示F。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在式Y及其子式之化合物中,基團L 1及L 2中之一者表示F且另一者表示Cl。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含有一或多種選自以下子式之式Y化合物:
Y1
Y2
其中L 1、L 2、R 1、R 2、Z x、Z y、x及y具有式Y中給出之含義或上文在式I中給出之較佳含義中之一者, a  表示1或2, b  表示0或1,
表示
表示
L 3、L 4表示F或Cl,較佳為F,及 L 5表示H原子或CH 3
較佳地,在式Y1及Y2之化合物中,L 1及L 2兩者均表示F或L 1及L 2中之一者表示F且另一者表示Cl,或L 3及L 4兩者均表示F或L 3及L 4中之一者表示F且另一者表示Cl。
較佳地,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的式Y1化合物:
Y1-1
Y1-2
Y1-3
Y1-4
Y1-5
Y1-6
Y1-7
Y1-8
Y1-9
Y1-10
Y1-11
Y1-12
Y1-13
Y1-14
Y1-15
Y1-16
Y1-17
Y1-18
Y1-19
Y1-20
Y1-21
Y1-22
Y1-23
Y1-24
Y1-25
Y1-26
Y1-27
Y1-28
Y1-29
Y1-30
Y1-31
Y1-32
Y1-33
Y1-34
Y1-35
Y1-36
Y1-37
Y1-38
Y1-39
Y1-40
Y1-41
Y1-42
Y1-43
Y1-44
Y1-45
Y1-46
Y1-47
Y1-48
Y1-49
Y1-50
Y1-51
Y1-52
Y1-53
Y1-54
Y1-55
Y1-56
Y1-57
Y1-58
Y1-59
Y1-60
Y1-61
Y1-62
Y1-63
Y1-64
Y1-65
Y1-66
Y1-67
Y1-68
Y1-69
Y1-70
Y1-71
Y1-72
Y1-73
Y1-74
Y1-75
Y1-76
Y1-77
其中 a表示1或2, 「 alkyl」及「 alkyl*」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 「 alkenyl」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烯基,及 L 5表示H原子或CH 3。 「 alkenyl」較佳表示CH 2=CH-、CH 2=CHCH 2CH 2-、CH 3-CH=CH-、CH 3-CH 2-CH=CH-、CH 3-(CH 2) 2-CH=CH-、CH 3-(CH 2) 3-CH=CH-或CH 3-CH=CH-(CH 2) 2-。
極佳地,LC介質含有一或多種選自式Y1-1、Y1-2、Y1-7、Y1-12、Y1-17、Y1-22、Y1-40、Y1-41、Y1-42、Y1-44、Y1-50及Y1-68之式Y1化合物。L 5較佳表示H原子。
更佳地,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的式Y2化合物:
Y2-1
Y2-2
Y2-3
Y2-4
Y2-5
Y2-6
Y2-7
Y2-8
Y2-9
Y2-10
Y2-11
Y2-12
Y2-13
Y2-14
Y2-15
Y2-16
Y2-17
Y2-18
Y2-19
Y2-20
Y2-21
Y2-22
Y2-23
Y2-24
Y2-25
Y2-26
Y2-27
Y2-28
Y2-29
Y2-30
Y2-31
Y2-32
Y2-33
Y2-34
Y2-35
Y2-36
Y2-37
Y2-38
Y2-39
其中 「 alkyl」及「 alkyl*」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及 「 alkenyl」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烯基,且(O)表示氧原子或單鍵,及 L 5表示H原子或CH 3,較佳為H原子。 「 alkenyl」較佳表示CH 2=CH-、CH 2=CHCH 2CH 2-、CH 3-CH=CH-、CH 3-CH 2-CH=CH-、CH 3-(CH 2) 2-CH=CH-、CH 3-(CH 2) 3-CH=CH-或CH 3-CH=CH-(CH 2) 2-。
極佳地,介質含有一或多種選自式Y2-2及Y2-10之式Y2化合物。
式Y1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比例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0至10重量%。
式Y2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比例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0至10重量%。
式Y1及Y2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比例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20重量%,極佳2至15重量%。
較佳地,LC介質含有式Y1及Y2或其子式,極佳選自式Y1-2、Y1-22、Y1-66、Y1-70、Y2-6及Y2-22之1、2或3種化合物。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含有一或多種選自以下子式之式Y化合物:
Y3
其中L 1、L 2、R 1及R 2具有式Y中給出之含義中之一者或依式I及其子式中所給出之較佳含義中之一者。
較佳之式Y3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
Y3-1
Y3-2
Y3-3
Y3-4
Y3-5
Y3-6
Y3-7
Y3-8
Y3-9
Y3-10
Y3-11
Y3-12
Y3-13
Y3-14
其中, 「 alkyl」及「 alkyl*」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 「 alkenyl」及「 alkenyl*」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烯基, 「 alkenyl」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氧基,及 O表示氧原子或單鍵。 「 alkenyl」及「 alkenyl*」較佳表示CH 2=CH-、CH 2=CHCH 2CH 2-、CH 3-CH=CH-、CH 3-CH 2-CH=CH-、CH 3-(CH 2) 2-CH=CH-、CH 3-(CH 2) 3-CH=CH-或CH 3-CH=CH-(CH 2) 2-。
尤其較佳之式Y3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
Y3-6A
Y3-6B
其中「 alkoxy」及「 alkoxy*」各自彼此獨立地較佳地表示具有3、4或5個C原子之直鏈烷氧基。
較佳地,在式Y3化合物及其子式中,L 1及L 2兩者均表示F。更佳地,在式Y3化合物中,基團L 1及L 2中之一者表示F且另一者表示Cl。
式Y3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比例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10重量%,極佳1至6重量%。
較佳地,LC介質含有1、2或3種式Y3或其子式,較佳式Y3-6,極佳式Y3-6A之化合物。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介質含有一或多種選自子式Y4之式Y化合物:
Y4
其中R 1及R 2各自彼此獨立地具有上文在式Y中所指示之含義中之一者,及
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
其中L 5表示F或Cl,較佳為F,且L 6表示F、Cl、OCF 3、CF 3、CH 3、CH 2F或CHF 2,較佳為F,且較佳地環G、I及K中之至少一者不同於未經取代之苯。
較佳之式Y4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
Y4-1
Y4-2
Y4-3
Y4-4
Y4-5
Y4-6
Y4-7
Y4-8
Y4-9
Y4-10
Y4-11
Y4-12
Y4-13
Y4-14
Y4-15
Y4-16
Y4-17
Y4-18
Y4-19
Y4-20
其中 R         表示具有1至7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或烷氧基, R*       表示具有2至7個C原子之直鏈烯基, (O)      表示氧原子或單鍵,且m表示1至6之整數。 R*較佳表示CH 2=CH-、CH 2=CHCH 2CH 2-、CH 3-CH=CH-、CH 3-CH 2-CH=CH-、CH 3-(CH 2) 2-CH=CH-、CH 3-(CH 2) 3-CH=CH-或CH 3-CH=CH-(CH 2) 2-。 R較佳表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己基、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丁氧基或戊氧基。
式Y4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介質中之比例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0至10重量%,極佳1至6重量%。
尤其較佳之化合物為以下子式之彼等化合物:
Y4-2a
其中 「 alkyl」及「 alkyl*」  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尤其乙基、丙基或戊基。
使用以下化合物為尤其有利的:
Y4-2b
Y4-2c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介質含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的式Y化合物:
Y5
Y6
Y7
Y8
Y9
Y10
Y11
其中R 5具有上文在式Y中針對R 1所指示之含義中之一者, 「 alkyl」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 L x表示H或F, X表示F、Cl、OCF 3、OCHF 2或OCH=CF 2,及 d表示0或1。
在此等化合物中R 5尤其較佳為C 2-6烷基或C 2-6-烷氧基或C 2-6-烯基,d較佳為1。在此等化合物中,X尤其較佳為F。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較佳包含一或多種上述式之化合物,其量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為≥5重量%。
其他較佳實施例依下文所指示: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以下子式之式Y化合物:
LY
其中R 1、R 2、L 1、L 2、x及Z x具有式Y中所給出之含義,及 其中環X中之至少一者為伸環己烯基。
較佳地,基團L 1及L 2兩者均表示F。更佳地,基團L 1及L 2中之一者表示F且另一者表示Cl。
式LY化合物較佳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
LY-1
LY-2
LY-3
LY-4
LY-5
LY-6
LY-7
LY-8
其中 R 1具有上文式Y中所指示之含義, (O)   表示氧原子或單鍵,及 v      表示1至6之整數。
R 1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或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烯基,尤其CH 3、C 2H 5n-C 3H 7n-C 4H 9n-C 5H 11、CH 2=CH-、CH 2=CHCH 2CH 2-、CH 3-CH=CH-、CH 3-CH 2-CH=CH-、CH 3-(CH 2) 2-CH=CH-、CH 3-(CH 2) 3-CH=CH-或CH 3-CH=CH-(CH 2) 2-。
極佳為式LY-4化合物。
較佳地,介質含有1、2或3種式LY化合物,極佳為式LY-4化合物。
式LY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介質中之比例較佳為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1至10重量%。
-   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以下子式之式Y化合物:
AY
其中R 1、R 2、L 1、L 2、Y、y及Z y具有式Y中所給出之含義,及 其中環Y中之至少一者為四氫哌喃。
式AY化合物較佳選自由以下子式組成之群:
AY-1
AY-2
AY-3
AY-4
AY-5
AY-6
AY-7
AY-8
AY-9
AY10
AY-11
AY-12
AY-13
AY-14
AY-15
AY-16
其中R 1具有上文所指示之含義, 「 alkyl」     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 (O)      表示氧原子或單鍵,及 v         表示1至6之整數。
R 1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或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烯基,尤其CH 3、C 2H 5n-C 3H 7n-C 4H 9n-C 5H 11、CH 2=CH-、CH 2=CHCH 2CH 2-、CH 3-CH=CH-、CH 3-CH 2-CH=CH-、CH 3-(CH 2) 2-CH=CH-、CH 3-(CH 2) 3-CH=CH-或CH 3-CH=CH-(CH 2) 2-。
在式B及其子式之化合物中,R 1及R 3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或烷氧基,尤其甲氧基、乙氧基、丙氧基或丁氧基,此外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烯基,尤其乙烯基、1E-丙烯基、1E-丁烯基、3-丁烯基、1E-戊烯基、3E-戊烯基或4-戊烯基。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含有一或多種選自以下子式之式B化合物:
B1
B2
其中L 1、L 2、R 1、R 3及Y 1具有式B中所給出之含義。
較佳之式B1化合物係選自以下子式:
B1-1
B1-2
其中R 1及R 3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極佳為式B1-1及B1-2之化合物,其中兩個基團(O)均表示氧原子,且R 1及R 3獨立地表示烷基,該烷基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其較佳為直鏈的。極佳地,一個「 alkyl」為乙基且另一個「 alkyl」為正戊基。
極佳為式B1-2化合物。
較佳地,式B1-1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式B1-1-1至B1-1-11之化合物,較佳式B1-1-6之化合物,
B1-1-1
B1-1-2
B1-1-3
B1-1-4
B1-1-5
B1-1-6
B1-1-7
B1-1-8
B1-1-9
B1-1-10
其中 「 alkyl」及「 alkyl*」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 「 alkenyl」及「 alkenyl*」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烯基, 「 alkoxy」及「 alkoxy*」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氧基。
較佳地,式B1-2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式B1-2-1至B1-2-10之化合物,較佳式B1-2-6化合物:
B1-2-1
B1-2-2
B1-2-3
B1-2-4
B1-2-5
B1-2-6
B1-2-7
B1-2-8
B1-2-9
B1-2-10
其中 「 alkyl」及「 alkyl*」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 「 alkenyl」及「 alkenyl*」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烯基, 「 alkoxy」及「 alkoxy*」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氧基。
視情況地,LC介質可包含一或多種式B1-1A及/或B1-2A之化合物
B1-1A
B1-2A
其中 (O)   表示O或單鍵, R IIIA表示具有至多7個C原子之烷基或烯基或基團Cy-C mH 2m+1-, m及n相同地或不同地為0、1、2、3、4、5或6,較佳為1、2或3,極佳為1, Cy    表示具有3、4或5個環原子之環脂族基,其視情況經各自具有至多3個C原子之烷基或烯基或經鹵素或CN取代,且較佳地表示環丙基、環丁基或環戊基。
較佳另外地,替代地或除式B1-1及B1-2之化合物以外,式B1-1A及/或B1-2A之化合物含於LC介質中。
極佳地,式B1-1A及/或B1-2A之化合物為以下:
B1-1A-1
B1-1A-2
B1-1A-3
B1-2A-1
B1-2A-2
B1-2A-3
其中「 alkoxy」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氧基或替代地表示-(CH 2) nF (其中n為2、3、4或5),較佳地表示C 2H 4F。
式B1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比例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20重量%,極佳1至15重量%。
較佳地,LC介質含有1、2或3種式B1或其子式之化合物。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可包含一或多種式B2-2之化合物
B2-2
其中 R 1、R 3相同地或不同地表示H、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其中此等基團中之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彼此獨立地經以下置換:-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另外,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置換。
式B2-2之化合物較佳選自由式B2-2-1至B2-2-10之化合物組成之群:
B2-2-1
B2-2-2
B2-2-3
B2-2-4
B2-2-5
B2-2-6
B2-2-7
B2-2-8
B2-2-9
B2-2-10
其中R 3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較佳表示乙基、正丙基或正丁基,或替代地表示環丙基甲基、環丁基甲基或環戊基甲基,或替代地表示-(CH 2) nF (其中n為2、3、4或5),較佳表示C 2H 4F。
尤其較佳之式B2化合物係選自以下子式:
B2-2-11
B2-2-12
B2-2-13
式B2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比例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20重量%,極佳1至15重量%。
較佳地,LC介質含有1、2或3種式B2或其子式之化合物。
較佳之式B3化合物係選自以下子式:
B3-1
B3-2
其中R 1具有式B3中給出之含義中之一者且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極佳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更佳為乙基或丙基,最佳為丙基,且X 1具有式B3中給出之含義中之一者且較佳表示CF 3或OCF 3
較佳之式B3化合物係選自以下子式:
B3-1-1
B3-1-2
B3-2-1
B3-2-2
其中R 1具有式B3中給出之含義中之一者且較佳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直鏈烷基,極佳為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或己基,更佳為乙基或丙基,最佳為丙基。
最佳為式B3-1-1及B3-2-2之化合物。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介質含有一或多種式B或其子式B1、B2、B3、B1-1、B1-2、B2-1、B2-2、B2-3、B3-1、B3-2、B3-1-1、B3-1-2、B3-2-1及B3-2-2之化合物,其中二苯并呋喃或二苯并噻吩基經甲基或甲氧基,較佳經甲基,較佳在取代基F之對位,極佳在取代基F之對位(亦即,在端基R 2或X 1之間位)取代。
式B3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比例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20重量%,極佳1至10重量%。
較佳地,LC介質含有1、2或3種式B3或其子式之化合物。
較佳地,式Y及B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比例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2至25重量%,極佳3至20重量%。
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不含有式Y、B、LY或AY之化合物。
在其他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不含有具有在2-位置及3-位置處經F或Cl取代之1,4-伸苯基的化合物。
ST 化合物在本發明之一些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可進一步包含一或多種通式ST之化合物:
ST
其中個別取代基具有以下含義: 表示 ; X 21、X 2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O-、-CH 2-、-CHR 23-或-N-R 23-, R 21及R 2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原子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炔基、烯氧基或烷氧基烷基或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環烷基,其中一或多個非相鄰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或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環烷基或環烷氧基置換,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R 23表示H原子、具有1至10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 r      表示0或1。
包含以下子式ST-1、ST-2及ST-3之化合物的LC介質顯示出尤高的長期熱穩定性及UV穩定性:
ST-1
ST-2
ST-3
其中個別取代基具有以下含義: 表示 ; R 21及R 2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原子或具有1至7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及 r  表示0或1。
在尤其較佳實施例中,通式ST之化合物可選自以下特定結構:
ST-1-1
ST-1-2
ST-1-3
ST-1-4
ST-1-5
ST-1-6
ST-1-7
ST-1-8
ST-2-1
ST-2-2
ST-2-3
ST-2-4
ST-2-5
ST-2-6
ST-2-7
ST-2-8
ST-2-9
ST-2-10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可包含至少一種其他位阻酚,其在下表B中提及。
H 化合物LC介質可視情況包含一或多種式H化合物
H
其中 R 11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原子、F、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若存在)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且一個或(若存在)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CH=CH-或-C≡C-置換,且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F、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 R 1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原子、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烴基,其含有環烷基或烷基環烷基單元且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且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F、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或芳族或雜芳族烴基,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 R 13及R 14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10個C原子之烷基或醯基,或具有6至12個C原子之芳族烴或羧酸基, R 15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10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 R 16各自彼此獨立地為H原子、具有1至10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O-環烷基、O 或OH, S 11及S 1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伸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若存在)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且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F、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或表示單鍵, Y 11至Y 14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甲基或乙基, X 11表示C, Z 11至Z 14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O-、-(C=O)-、-O-(C=O)-、-(C=O)-O-、-O-(C=O)-O-、-(N-R 13)-、-N-R 13-(C=O)-或單鍵,若S 11為單鍵,則Z 11及Z 12不同時表示-O-;若S 12為單鍵,則Z 13及Z 14不同時表示-O-;且若q表示0,則Z 12及Z 13不同時表示-O-, p   表示1或2, q   表示0或1, o   表示(3-p), n   表示1至10之整數, m  表示0至8之整數,其中 n *p 表示1至10,較佳3至8之整數,及
表示具有(m+n)個鍵結位點之有機部分,
在本發明之一些較佳實施例中,在式H化合物中,
表示 (聯苯-1,1',3,3'-四基)或 (苯-1,2,4,5-四基)
表示 (苯-1,3,5-三基)或 (苯-1,2,4-三基),
表示-(CH 2-) 2、-(CH 2-) 3、-(CH 2-) 4、-(CH 2-) 5、-(CH 2-) 6、 -(CH 2-) 7、-(CH 2-) 8,亦即,
   乙-1,2-二基、丙-1,3-二基、丁-1,4-二基、戊-1,5-二基、己-1,6-二基、庚-1,7-二基、辛-1,8-二基、
   (1,4-伸苯基)、
   (1,3-伸苯基)、
   (1,2-伸苯基)或
   (反-1,4-伸環己基)及/或
其中 -Z 12-S 11-Z 11-在各次出現時彼此獨立地表示-O-、S 11-O-、-O-S 11-O-、-(C=O)-O-S 11-O-、-O-(C=O)-S 11-O-、-O-(C=O)-S 11-(C=O)-O-、-O-S 11-(C=O)-O-、-(C=O)-O-S 11-C、-(C=O)-O-S 11-O-(C=O)-或-(N-R 13)-S 11-O-、-(N-R 13-C(=O)-S 11-(C=O)-O或單鍵,較佳為-O-、-S 11-O-、-O-S 11-O-、-(C=O)-O-S 11-O-、-O-(C=O)-S 11-O-或-O-S 11-(C=O)-O-,及/或 S 11較佳表示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伸烷基,及/或 R 11若存在,則表示烷基、烷氧基或H,較佳為H或烷基,及/或 R 12表示H、甲基、乙基、丙基、異丙基或3-庚基,或環己基。
在本申請案之一較佳實施例中,在式H化合物中,
表示選自下式之群的基團:
在本申請案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在式H化合物中,
表示選自下式之群的基團:
在本發明之又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在其中p較佳表示1之式H化合物中, 表示 ,較佳為-O-S 11-O-、-S 11-O-或-O-S 11-, 尤其較佳為-O-S 11-O-或-S 11-O-。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在式H化合物中,基團
表示選自下式之群的基團: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其中p為2,其可與上文所描述之彼等相同或不同,在式H化合物中,
表示選自下式之群的基團:
在本發明之又另一較佳實施例中,其可與上文所描述之彼等相同或不同,在式H化合物中,基團 在各次出現時彼此獨立地表示
較佳為
以下通式H-1-1、H-1-2及H-1-3之化合物顯示為在液晶混合物中尤其有效之UV穩定劑,尤其在VHR穩定性方面:
H-1-1
H-1-2
H-1-3
其中ZG、R 16及n如上文所定義且n表示1至8之整數。此等化合物非常適合作為液晶混合物中之穩定劑且在UV曝露後使混合物之VHR穩定。
在一尤其較佳實施例中,一或多種式H化合物可選自由下式H-2-1至H-2-6之化合物組成之群:
H-2-1
H-2-2
H-2-3
H-2-4
H-2-5
H-2-6
其中 R 11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原子、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若存在)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且一個或(若存在)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CH=CH-或-C≡C-置換,且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F、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 R 16表示H原子或O , n         表示0至12之整數,及 S 11及S 1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伸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若存在)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且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F、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或表示單鍵。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在各情況下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下式化合物之群的式H化合物:
H-3-1
H-3-2
H-3-3
H-3-4
H-3-5
H-3-6
H-3-7
H-3-8
H-3-9
H-3-10
H-3-11
H-3-12
H-3-13
H-3-14
H-3-15
H-3-16
H-3-17
H-3-18
H-3-19
H-3-20
H-3-21
更佳之LC介質係選自以下較佳實施例,包括其任何組合: 式I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總含量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40重量%,較佳為2至30重量%,且尤其較佳為5至25重量%。
已出人意料地證明,在本發明之LC介質中,可藉由選自I-2-6及I-4-1至I-4-6之單一式描述的方式來選擇式I化合物為有利的。尤其較佳地,在本發明之LC介質中,所有式I化合物均可藉由選自以下清單之單一結構來描述: I-4-1、I-4-2、I-4-3、I-4-4、I-4-5、I-4-6。
在本發明之一些實施例中,介質可包含至少兩種不同通式I之化合物的組合。已顯示,本發明之LC介質中至少兩種不同式I化合物之組合不僅具有比單一式I化合物好得多的溶解度,且亦呈現針對UV輻射及高溫之顯著改良的穩定性。
若兩種不同式I化合物存在於本發明之LC介質中,則按兩種式I化合物之總重量計,其重量比較佳在10:90與90:10之間,尤其較佳在20:80與80:20之間,甚至更佳在30:70與70:30之間。
一或多種式H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較佳含量尤其取決於LC介質之固有化學穩定性以及式H化合物之性質。式H化合物(其中R 16表示O•)被稱為NO基團型HALS,其較佳地以按LC介質之重量計在50 ppm至1000 ppm範圍內的比例使用。式H化合物(其中R 16表示H原子)被稱為NH基團型HALS,其宜以按LC介質之重量計在50 ppm至2000 ppm範圍內的比例使用。
式P化合物(其較佳表示為式P-1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總含量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20重量%,較佳為2至10重量%。
式LP1及LP2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總含量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50重量%,較佳為2至40重量%,更佳為5至20重量%。此外,按LC介質之重量計,本發明之LC介質通常包含 ●   1至30重量%,較佳2至20重量%,更佳4至15重量%之至少一種式LP1化合物;及 ●   1至30重量%,較佳2至20重量%,更佳4至15重量%之至少一種式LP2化合物。
式Z1至Z11之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總含量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0至80重量%,較佳20至70重量%。此外,按LC介質之重量計,本發明之LC介質通常包含 ●   10至60重量%,較佳20至50重量%,更佳30至40重量%之至少一種式Z1化合物; ●   1至20重量%,較佳2至15重量%,更佳3至10重量%之至少一種式Z3化合物;及 ●   1至30重量%,較佳2至20重量%,更佳5至15重量%之至少一種式Z4化合物。
式III化合物(其較佳選自由式III-1、III-16及III-20之化合物組成之群)在LC介質中之總含量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30重量%,較佳為2至20重量%。在此情形下,宜使用至少兩種,更佳至少三種式III-1、III-16或III-20之化合物,其中各個別化合物以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20重量%,較佳2至10重量%之濃度存在。
式XIV化合物(其較佳表示為式XIVd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總含量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30重量%,較佳為5至15重量%。
式XVI化合物(其較佳表示為式XVIc化合物)在LC介質中之總含量較佳為按LC介質之重量計,1至20重量%,較佳為2至10重量%。
本發明之更佳實施例為按以下: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式P化合物及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化合物:式LP1及LP2、Z1至Z11、Y、B、LY、AY、II、III、IV、V、VI、VII、VIII、XII、XIII、XIV、XV、XVI、XVIIa、XVIIb、XVIIc、XVIII、XIX、XX、XXI、XII、XXIII、XXIV、XXV、XXVI、XXVII、XXVIII、XXIX、XXX、XXX1、XXX2、XXX3、XXXI、XXXII、XXXIII及XXXIV以及其子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或其子式、式P化合物及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化合物:式LP1、LP2、Z1、Z2、Z3、Z4、Z5、Y、B、II、III、IV、VI、XIV、XVI、XVIIa、XVIIb、XVIIc、XX、XII、XXIII、XXIX、XXXI及XXXIV以及其子式。 -    LC介質不含有式Y、B、AY或LY之化合物。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II,較佳選自由式II-1、II-2及II-3組成之群,極佳選自式II-1及II-2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中之各者的個別濃度較佳為2至15重量%。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總濃度較佳為5至25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III,較佳選自由式III-1、III-4、III-6、III-16、III-19及III-20組成之群,極佳選自由式III-1、III-6、III-16及III-20組成之群的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中之各者的個別濃度較佳為2至15重量%。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總濃度較佳為5至3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IV化合物,較佳為選自式IVa或式IVc,極佳選自式IVa-1或IVc-1,最佳選自式IVc-1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中之各者的個別濃度較佳為2至15重量%。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總濃度較佳為5至2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較佳選自式VIb之式VI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中之各者的個別濃度較佳為1至20重量%。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總濃度較佳為5至2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較佳選自式Z1-1之式Z1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總濃度較佳為1至60重量%,極佳為5至5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較佳選自式Z2-1及Z2-2之式Z2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總濃度較佳為2至35重量%,極佳為3至25重量%。 -    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LC介質包含5至20重量%之式Z3化合物,較佳為式Z3-1化合物。 -    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LC介質包含5至20重量%之式Z4化合物,較佳為式Z4-1化合物。 -    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LC介質包含10至65重量%,極佳20至60重量%之式Z5化合物。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II,較佳式XIIa或式XIIb,極佳式XIIa,最佳式XIIa-1之化合物。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15重量%。 -    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LC介質包含1至15重量%之式XIIb化合物。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IV化合物,較佳為式XIVd化合物,極佳為式XIVd1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1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VIb化合物,較佳為式XVIb-1、XVIb-2及/或XVI-3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15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VIc化合物,較佳為式XVIc-1、XVIc-2及/或XVIc-3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2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VIg化合物,較佳為式XVIg-1及/或XVIg-2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總濃度較佳為5至25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化合物:式XVIIa、XVIIb及XVIIc,極佳為式XVIIa (其中L為H)及式XVIIb (其中L為F)。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總濃度較佳為0.5至5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化合物,較佳式XXa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1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I,較佳式XXIa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1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III,較佳式XXIIIa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0.5至5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IX,較佳式XXIXa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1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X,較佳式XXXa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1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XI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1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XI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2至10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XXXIV,較佳式XXXIVa之化合物。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此等化合物之濃度較佳為1至5重量%。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I,較佳式I-2-6之化合物;式P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Z1、Z2及Z3、Z4、Z5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XIV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II、III、IV、VI、XX、XXIII及XXIX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以及一或多種選自由式XII、XVI、XVIIa、XVIIb、XVIIc、XXXI及XXXIV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I,較佳式I-2-6之化合物;式P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Z1、Z2及Z3、Z4、Z5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Z1-1、Xb、XIb及XIVd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II、III、IVc、VIb、XXa、XXIIIa及XXIXa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以及一或多種選自由式XIIb、XVIb、XVIc、XVIIa、XVIIb、XVIIc、XXXI及XXXIVa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I,較佳式I-2-6之化合物;式P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Z1、Z2、Z3、Z4及Z5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一或多種式Y,較佳選自由式Y1及Y2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XIV或其子式之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II、III、IV、VI、XX、XXIII及XXIX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以及一或多種選自由式XII、XVI、XVIIa、XVIIb、XVIIc、XXXI及XXXIV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 -    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式I,較佳式I-2-6之化合物;式P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Z1、Z2、Z3、Z4及Z5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一或多種式B,較佳選自由式B1、B2及B3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Z1-1、Z2-2、Z5及XIVd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一或多種選自由式II、III、IVc、VIb、XXa、XXIIIa及XXIXa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以及一或多種選自由式XIIb、XVIb、XVIc、XVIIa、XVIIb, XVIIc、XXXI及XXXIVa或其子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 -    除式I及P之化合物以外,LC介質包含選自以下之群的其他化合物:式Z1、Z2、Z3、Z4、Z5、Y、B、IV、XII、XIV、XVI、XVIIa、XVIIb、XVIIc、XXI、XXIII、XXIX、XXX、XXXI及XXIV或其子式之化合物。 -    除式I及P之化合物以外,LC介質包含選自以下之群的其他化合物:式Z1、Z2、Z3、IV、XII、XIV、XVI、XVIIa、XVIIb、XVIIc、XXI、XXIII、XXIX、XXX、XXXI及XXIV或其子式之化合物。 -    式Z1、Z2及Z3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整體中之比例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為10%至65%,極佳為20%至60%。 -    式Y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整體中之比例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為0%至20%,極佳為2%至15%。 -    式B或其子式之化合物在LC介質整體中之比例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為0%至20%,極佳為2%至10%。 -    式II、III、IV-VIII、XVIII-XXIII及XXVII-XXX之化合物在LC介質整體中之比例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為30至60重量%。 -    式XII-XV之化合物在LC介質整體中之比例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為40至70重量%。 -    式XIV、XVIIa-c及XXXI-XXXIV之化合物在LC介質整體中之比例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為0.5至15重量%。
本申請案中之術語「 alkyl」或「 alkyl *」涵蓋具有1至6個碳原子之直鏈及分支鏈烷基,尤其直鏈基團甲基、乙基、丙基、丁基、戊基及己基。具有2至5個碳原子之基團通常為較佳的。
術語「 alkenyl」或「 alkenyl*」涵蓋具有2至6個碳原子之直鏈及分支鏈烯基,尤其直鏈基團。較佳之烯基為C 2-C 7-1E-烯基、C 4-C 6-3E-烯基,尤其為C 2-C 6-1E-烯基。尤其較佳烯基之實例為乙烯基、1E-丙烯基、1E-丁烯基、1E-戊烯基、1E-己烯基、3-丁烯基、3E-戊烯基、3E-己烯基、4-戊烯基、4Z-己烯基、4E-己烯基及5-己烯基。具有至多5個碳原子之基團通常為較佳的,尤其CH 2=CH、CH 3CH=CH。
術語「 fluoroalkyl」較佳地涵蓋具有末端氟之直鏈基團,亦即氟甲基、2-氟乙基、3-氟丙基、4-氟丁基、5-氟戊基、6-氟己基及7-氟庚基。然而,氟之其他位置並未排除在外。
術語「 oxaalkyl」或「 alkoxy」較佳地涵蓋式C nH 2n+1-O-(CH 2) m之直鏈基團,其中n及m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1至6。m亦可表示0。較佳地,n=1且m=1-6,或m=0且n=1-3。更佳地,烷氧基或氧雜烷基亦可含有一或多個其他O原子,使得氧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
經由適當選擇R 0及X 0之含義,定址時間、臨限電壓、透射特徵線之陡度等可以所需方式修改。舉例而言,與烷基及烷氧基相比,1E-烯基、3E-烯基、2E-烯氧基及其類似者通常導致更短定址時間、改良之向列傾向及更高的彈性常數K 3(彎曲)與K 1(傾斜)之間的比率。與烷基及烷氧基相比,4-烯基、3-烯基及其類似基團通常提供較低臨限電壓及較低K 3/K 1值。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的突出之處尤其在於高Δε值,且因此具有明顯快於先前技術之混合物的反應時間。
上述各式化合物的最佳混合比率實質上取決於所需特性、取決於上述各式組分的選擇且取決於任何其他可存在組分之選擇。
可根據各情況容易地判定在上文所指示範圍內之合適混合比率。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中之上文所提及之式的化合物之總量並不關鍵。混合物可因此包含一或多種用於最佳化各種特性之目的之其他組分。然而,上文所提及之式之化合物的總濃度愈高,所觀測到的對介質特性之所需改良的影響通常愈大。
在一尤其較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包含式IV至VIII (較佳為IV及V)之化合物,其中X 0表示F、OCF 3、OCHF 2、OCH=CF 2、OCF=CF 2或OCF 2-CF 2H。與式I、II及III之化合物之有利協同作用產生尤其有利的特性。特定言之,包含式I、P、II及III之化合物之混合物的突出之處在於其低臨限電壓。
可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中的上文所提及之各式及其子式之個別化合物為已知的或可類似於已知化合物製備。
本發明亦係關於一種用於製備依上文及下文所描述之液晶介質之方法,該方法藉由將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與一或多種式P之化合物,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式H化合物,以及一或多種選自由式II、III、IV、VI、XIV、XII、XVI、XVIIa、XVIIb、XVIIc、XX、XXIII、XXIX、XXXI及XXXIV組成之群的化合物混合。
在本發明之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液晶介質另外包含一或多種可聚合化合物。可聚合化合物較佳選自式M R a-B 1-(Z b-B 2) m-R bM 其中個別基團在各次出現時相同地或不同地且各自彼此獨立地具有以下含義: R a及R bP、P-Sp-、H、F、Cl、Br、I、-CN、-NO 2、-NCO、-NCS、-OCN、-SCN、SF 5或具有1至25個C原子之直鏈或分支鏈烷基,另外,其中一或多個非相鄰CH 2基團可各自彼此獨立地經以下置換:-C(R 0)=C(R 00)-、-C≡C-、-N(R 00)-、-O-、-S-、-CO-、-CO-O-、-O-CO-、-O-CO-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及/或S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另外,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F、Cl、Br、I、CN、P或P-Sp-置換,其中若B 1及/或B 2含有飽和C原子,則R a及/或R b亦可表示螺鍵聯至此飽和C原子的基團, 其中基團R a及R b中之至少一者表示或含有基團P或P-Sp-, P         可聚合基團, Sp       間隔基或單鍵, B 1及B 2較佳具有4至25個環原子之芳族基、雜芳族基、脂環族基或雜環基,其亦可含有稠環且其未經取代或經L單取代或多取代, Z b-O-、-S-、-CO-、-CO-O-、-OCO-、-O-CO-O-、-OCH 2-、-CH 2O-、-SCH 2-、-CH 2S-、-CF 2O-、-OCF 2-、-CF 2S-、-SCF 2-、-(CH 2) n1-、-CF 2CH 2-、-CH 2CF 2-、-(CF 2) n1-、-CH=CH-、-CF=CF-、-C≡C-、-CH=CH-COO-、-OCO-CH=CH-、CR 0R 00或單鍵, R 0及R 00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 m        表示0、1、2、3或4, n1       表示1、2、3或4, L         P、P-Sp-、OH、CH 2OH、F、Cl、Br、I、-CN、-NO 2、-NCO、-NCS、-OCN、-SCN、-C(=O)N(R x) 2、-C(=O)Y 1、-C(=O)R x、-N(R x) 2、視情況經取代之矽烷基、視情況經取代之具有6至20個C原子之芳基或具有1至25個C原子之直鏈或分支鏈烷基、烷氧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羰氧基或烷氧基羰氧基,其中另外,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F、Cl、P或P-Sp-置換, P及Sp  具有上文所指示之含義, Y 1表示鹵素, R x表示P、P-Sp-、H、鹵素、具有1至25個C原子之直鏈、分支鏈或環狀烷基,其中另外,一或多個非相鄰CH 2基團可經以下置換:-O-、-S-、-CO-、-CO-O-、-O-CO-、-O-CO-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及/或S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另外,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以下置換:F、Cl、P或P-Sp-、具有6至40個C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芳基或芳氧基或具有2至40個C原子之視情況經取代之雜芳基或雜芳氧基。
尤其較佳之式M化合物為其中B 1及B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1,4-伸苯基、1,3-伸苯基、萘-1,4-二基、萘-2,6-二基、菲-2,7-二基、9,10-二氫-菲-2,7-二基、蒽-2,7-二基、茀-2,7-二基、香豆素、黃酮之彼等化合物,其中另外,此等基團中之一或多個CH基團可經N、環己烷-1,4-二基置換,其中另外,一或多個非相鄰CH 2基團可經以下置換:O及/或S、1,4-伸環己烯基、雙環[1.1.1]戊烷-1,3-二基、雙環[2.2.2]辛烷-1,4-二基、螺[3.3]庚烷-2,6-二基、哌啶-1,4-二基、十氫萘-2,6-二基、1,2,3,4-四氫萘-2,6-二基、茚烷-2,5-二基或八氫-4,7-甲橋茚烷-2,5-二基,其中所有此等基團可未經取代或經依上文所定義之L單取代或多取代。
尤其較佳之式M化合物為其中B 1及B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1,4-伸苯基、1,3-伸苯基、萘-1,4-二基或萘-2,6-二基之彼等化合物。
極佳之式M化合物係選自下式:
M1
M2
M3
M4
M5
M6
M7
M8
M9
M10
M11
M12
M13
M14
M15
M16
M17
M18
M19
M20
M21
M22
M23
M24
M25
M26
M27
M28
M29
M30
M31
其中個別基團在各次出現時相同地或不同地且各自彼此獨立地具有以下含義: P 1、P 2、P 3可聚合基團,較佳地選自乙烯基氧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氟丙烯酸酯基、氯丙烯酸酯基、氧雜環丁烷基及環氧基, Sp 1、Sp 2、Sp 3單鍵或間隔基,其中另外,基團P 1-Sp 1-、P 1-Sp 2-及P 3-Sp 3-中之一或多者可表示R aa,其限制條件為所存在之基團P 1-Sp 1-、P 2-Sp 2及P 3-Sp 3-中之至少一者不同於R aa,較佳為-(CH 2) p1-、-(CH 2) p1-O-、-(CH 2) p1-CO-O-或-(CH 2) p1-O-CO-O-,其中p1為1至12之整數, R aaH、F、Cl、CN或具有1至25個C原子之直鏈或分支鏈烷基,其中另外,一或多個非相鄰CH 2基團可各自彼此獨立地經以下置換:-C(R 0)=C(R 00)-、-C≡C-、-N(R 0)-、-O-、-S-、-CO-、-CO-O-、-O-CO-、-O-CO-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及/或S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另外,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以下置換:F、Cl、CN或P 1-Sp 1-,尤其較佳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視情況單氟化或多氟化的直鏈或分支鏈烷基、烷氧基、烯基、炔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羰氧基、或烷氧基羰氧基(其中,烯基及炔基具有至少兩個C原子且分支鏈基團具有至少三個C原子), R 0、R 00H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 R y及R zH、F、CH 3或CF 3, X 1、X 2、X 3-CO-O-、-O-CO-或單鍵, Z M1-O-、-CO-、-C(R yR z)-或-CF 2CF 2-, Z M2、Z M3-CO-O-、-O-CO-、-CH 2O-、-OCH 2-、-CF 2O-、-OCF 2-或-(CH 2) n-,其中n為2、3或4, L   F、Cl、CN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視情況單氟化或多氟化的直鏈或分支鏈烷基、烷氧基、烯基、炔基、烷基羰基、烷氧基羰基、烷基羰氧基或烷氧基羰氧基, L'、L"    H、F或Cl, r  0、1、2、3或4, s  0、1、2或3, t  0、1或2, x  0或1。
尤其較佳為式M2及M13之化合物。
更佳為M15至M31,尤其M17、M18、M19、M22、M23、M24、M25、M30及M31之三反應性化合物。
在式M1至M31之化合物中,基團
較佳為
  
其中L在各次出現時相同地或不同地具有上文或下文所給出之含義中之一者,且較佳為F、Cl、CN、NO 2、CH 3、C 2H 5、C(CH 3) 3、CH(CH 3) 2、CH 2CH(CH 3)C 2H 5、OCH 3、OC 2H 5、COCH 3、COC 2H 5、COOCH 3、COOC 2H 5、CF 3、OCF 3、OCHF 2、OC 2F 5或P-Sp-,極佳為F、Cl、CN、CH 3、C 2H 5、OCH 3、COCH 3、OCF 3或P-Sp-,更佳為F、Cl、CH 3、OCH 3、COCH 3或OCF 3,尤其F或CH 3
較佳的式M1至M31之化合物為其中P 1、P 2及P 3表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氧雜環丁烷基或環氧基,極佳為丙烯酸酯基或甲基丙烯酸酯基之彼等化合物。
更佳的式M1至M31之化合物為其中Sp 1、Sp 2及Sp 3為單鍵之彼等化合物。
更佳的式M1至M31之化合物為其中Sp 1、Sp 2及Sp 3中之一者為單鍵且Sp 1、Sp 2及Sp 3中之另一者不同於單鍵的彼等化合物。 更佳的式M1至M31之化合物為其中不同於單鍵之彼等基團Sp 1、Sp 2及Sp 3表示-(CH 2) s1-X"-之彼等化合物,其中s1為1至6之整數,較佳為2、3、4或5,且X"為鍵聯至苯環之鍵且為-O-、-O-CO-、-CO-O-、-O-CO-O-或單鍵。
尤其較佳為包含一種、兩種或三種式M,較佳選自式M1至M31之可聚合化合物的液晶介質。
更佳地,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下表E之可聚合化合物。
較佳地,較佳選自式M及表E之可聚合化合物在液晶介質中之比例為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0.01%至5%,極佳為0.05%至1%,最佳為0.1%至0.5%。
觀測到向液晶介質中添加一或多種如選自式M及表E之彼等者的可聚合化合物產生有利特性,如快速反應時間。此類液晶介質尤其適用於展示出低影像殘留、快速及完全聚合、快速產生低預傾斜角(UV曝露之後保持穩定)、高可靠性、UV曝露之後的高VHR值及高雙折射率之PSA顯示器。藉由適當選擇可聚合化合物,可增加液晶介質在更長UV波長下之吸收,使得可使用此類更長之UV波長進行聚合,其對顯示器製造製程有利。
可聚合基團P為適用於聚合反應(諸如自由基或離子鏈聚合、加成聚合或聚縮合)或聚合物類似反應(例如加成或縮合至主聚合物鏈上)之基團。尤其較佳為用於鏈聚合之基團,尤其含有C=C雙鍵或-C≡C-參鍵之彼等基團;及適用於開環聚合之基團,諸如(例如)氧雜環丁烷基或環氧基。
較佳之基團P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CH 2=CW 1-CO-O-、CH 2=CW 1-CO-、 、CH 2=CW 2-(O) k3-、CW 1=CH-CO-(O) k3-、CW 1=CH-CO-NH-、CH 2=CW 1-CO-NH-、CH 3-CH=CH-O-、(CH 2=CH) 2CH-OCO-、(CH 2=CH-CH 2) 2CH-OCO-、(CH 2=CH) 2CH-O-、(CH 2=CH-CH 2) 2N-、(CH 2=CH-CH 2) 2N-CO-、HO-CW 2W 3-、HS-CW 2W 3-、HW 2N-、HO-CW 2W 3-NH-、CH 2=CW 1-CO-NH-、CH 2=CH-(COO) k1-Phe-(O) k2-、CH 2=CH-(CO) k1-Phe-(O) k2-、Phe-CH=CH-、HOOC-、OCN-及W 4W 5W 6Si-,其中W 1表示H、F、Cl、CN、CF 3、苯基或具有1至5個C原子之烷基,尤其H、F、Cl或CH 3;W 2及W 3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或具有1至5個C原子之烷基,尤其H、甲基、乙基或正丙基;W 4、W 5及W 6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Cl、具有1至5個C原子之氧雜烷基或氧雜羰基烷基;W 7及W 8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Cl或具有1至5個C原子之烷基;Phe表示1,4-伸苯基,其視情況經除P-Sp-以外之一或多個依上文所定義之基團L取代;k 1、k 2及k 3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0或1,k 3較佳表示1且k 4表示1至10之整數。
極佳基團P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CH 2=CW 1-CO-O-、CH 2=CW 1-CO-、 、CH 2=CW 2-O-、CH 2=CW 2-、CW 1=CH-CO-(O) k3-、CW 1=CH-CO-NH-、CH 2=CW 1-CO-NH-、(CH 2=CH) 2CH-OCO-、(CH 2=CH-CH 2) 2CH-OCO-、(CH 2=CH) 2CH-O-、(CH 2=CH-CH 2) 2N-、(CH 2=CH-CH 2) 2N-CO-、CH 2=CW 1-CO-NH-、CH 2=CH-(COO) k1-Phe-(O) k2-、CH 2=CH-(CO) k1-Phe-(O) k2-、Phe-CH=CH-及W 4W 5W 6Si-,其中W 1表示H、F、Cl、CN、CF 3、苯基或具有1至5個C原子之烷基,尤其H、F、Cl或CH 3;W 2及W 3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或具有1至5個C原子之烷基,尤其H、甲基、乙基或正丙基;W 4、W 5及W 6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Cl、具有1至5個C原子之氧雜烷基或氧雜羰基烷基;W 7及W 8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Cl或具有1至5個C原子之烷基;Phe表示1,4-伸苯基;k 1、k 2及k 3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0或1,k 3較佳表示1且k 4表示1至10之整數。
極尤其較佳之基團P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CH 2=CW 1-CO-O-,尤其CH 2=CH-CO-O-、CH 2=C(CH 3)-CO-O-及CH 2=CF-CO-O-,此外CH 2=CH-O-、(CH 2=CH) 2CH-O-CO-、(CH 2=CH) 2CH-O-、
更佳的可聚合基團P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乙烯氧基、丙烯酸酯基、甲基丙烯酸酯基、氟丙烯酸酯基、氯丙烯酸酯基、氧雜環丁烷基及環氧基,最佳選自丙烯酸酯基及甲基丙烯酸酯基。
若Sp不同於單鍵,則其較佳具有式Sp"-X",使得各別基團P-Sp-符合式P-Sp"-X"-,其中 Sp"   表示具有1至20個,較佳1至12個C原子之伸烷基,其視情況經F、Cl、Br、I或CN單取代或多取代,且其中另外,一或多個非相鄰CH 2基團可各自彼此獨立地經以下置換:-O-、-S-、-NH-、-N(R 0)-、-Si(R 0R 00)-、-CO-、-CO-O-、-O-CO-、-O-CO-O-、-S-CO-、-CO-S-、-N(R 00)-CO-O-、-O-CO-N(R 0)-、-N(R 0)-CO-N(R 00)-、-CH=CH-或-C≡C-,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及/或S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 X"    表示-O-、-S-、-CO-、-CO-O-、-O-CO-、-O-CO-O-、-CO-N(R 0)-、-N(R 0)-CO-、-N(R 0)-CO-N(R 00)-、-OCH 2-、-CH 2O-、-SCH 2-、-CH 2S-、-CF 2O-、-OCF 2-、-CF 2S-、-SCF 2-、-CF 2CH 2-、-CH 2CF 2-、-CF 2CF 2-、-CH=N-、-N=CH-、-N=N-、-CH=CR 0-、-CY 2=CY 3-、-C≡C-、-CH=CH-CO-O-、-O-CO-CH=CH-或單鍵, R 0及R 00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或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烷基,及 Y 2及Y 3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F、Cl或CN。
X"較佳為-O-、-S-、-CO-、-COO-、-OCO-、-O-COO-、-CO-NR 0-、-NR 0-CO-、-NR 0-CO-NR 00-或單鍵。
典型之間隔基Sp及-Sp"-X"-為例如-(CH 2) p1-、-(CH 2CH 2O) q1-CH 2CH 2-、-CH 2CH 2-S-CH 2CH 2-、-CH 2CH 2-NH-CH 2CH 2-或-(SiR 0R 00-O) p1-,其中p1為1至12之整數,q1為1至3之整數,且R 0及R 00具有上文所指示之含義。
尤其較佳之基團SP及-Sp"-X"-為-(CH 2) p1-、-(CH 2) p1-O-、-(CH 2) p1-O-CO-、-(CH 2) p1-CO-O-、-(CH 2) p1-O-CO-O-,其中p1及q1具有上文所指示之含義。
在各情況下,尤其較佳之基團Sp''為直鏈伸乙基、伸丙基、伸丁基、伸戊基、伸己基、伸庚基、伸辛基、伸壬基、伸癸基、伸十一基、伸十二基、伸十八基、伸乙基氧基伸乙基、亞甲基氧基伸丁基、伸乙基硫基伸乙基、伸乙基-N-甲基亞胺基伸乙基、1-甲基伸烷基、伸乙烯基、伸丙烯基及伸丁烯基。
為產生PSA顯示器,藉由在LC顯示器之基板之間的液晶介質中原位聚合,視情況同時向電極施加電壓,使液晶介質中所含有之可聚合化合物聚合或交聯(若一種化合物含有兩個或更多個可聚合基團)。
根據本發明之PSA顯示器之結構對應於依在開始時所引用之先前技術中所描述之PSA顯示器的常見幾何結構。較佳為不具有突起之幾何結構,尤其其中另外地濾色器側上之電極未經結構化且僅TFT側上之電極具有狹縫之幾何結構。PS-VA顯示器之尤其適合且較佳之電極結構係描述於例如US 2006/0066793 A1中。
具有上文所描述之聚合化合物的上文所提及之較佳實施例之化合物的組合在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中產生低臨限電壓、低旋轉黏度及極佳低溫穩定性,同時一直具有高清澈點及高VHR值。
使用含有可聚合化合物之液晶介質使得在PSA顯示器中快速建立尤其低之預傾斜角。尤其與來自先前技術之介質相比,在PSA顯示器中液晶介質呈現顯著縮短之反應時間,尤其亦呈現顯著縮短之灰影反應時間。
通常較佳的為具有向列型液晶相且較佳不具有對掌性液晶相之液晶介質。
本發明亦係關於依上文及下文所描述之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出於電光學目的之用途,尤其用於快門眼鏡、3D應用、TN、PS-TN、STN、TN-TFT、OCB、IPS、PS-IPS、FFS、HB-FFS、XB-FFS、PS-FFS、正VA及正PS-VA顯示器,且尤其含有依上文及下文所描述之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的前述類型之電光學顯示器,尤其TN、PS-TN、STN、TN-TFT、OCB、IPS、PS-IPS、FFS、HB-FFS、XB-FFS、PS-FFS、正VA (垂直配向)或正PS-VA顯示器中。
本發明亦係關於電光學顯示器,諸如STN或MLC顯示器,其具有兩個平面平行外板,該等外板與框架一起形成單元;用於切換外板上之個別像素之整合式非線性元件;及位於單元中具有正介電各向異性及高比電阻的向列型液晶介質,其中向列型液晶介質為依上文及下文所描述之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使得能夠顯著擴寬可用參數寬容度。清澈點、低溫下之黏度、熱及UV穩定性及高光學各向異性之可達成組合遠優於先前技術之前述材料。
特定言之,式I化合物與式Y及/或B之化合物,及另外與選自式II-XXXIV或其子式之化合物的組合產生液晶介質,其顯示出適當正介電各向異性且同時顯示增加的垂直於液晶分子縱軸之介電常數ε ,同時保持較低旋轉黏度及較低的比率γ 1/K 1之值。此使得液晶顯示器,尤其FFS、HB-FFS、XB-FFS及IPS模式之液晶顯示器具有較高亮度及透射率以及較低反應時間。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適用於行動應用及TFT應用,諸如行動電話及PDA。此外,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尤其適用於基於正介電性液晶之FFS、HB-FFS、XB-FFS及IPS顯示器。
在保持向列相降至-20℃且較佳地降至-30℃,尤其較佳地降至-40℃,以及清澈點≥70℃,較佳地≥75℃的同時,本發明之液晶介質同時亦達成旋轉黏度γ 1≤100 mPa·s,更佳地≤90 mPa·s,甚至更佳地≤80 mPa·s,尤其較佳地≤70 mPa·s,從而使得能夠達成具有快速反應時間之極佳的MLC顯示器。在20℃及1 kHz下測定旋轉黏度。
在20℃及1 kHz下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的介電各向異性Δε較佳為≥+1.5,極佳為+2至+6。
在20℃下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的雙折射率Δn較佳為0.1至0.16,極佳為0.11至0.15,最佳為0.12至0.14。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的旋轉黏度γ 1較佳為≤90 mPa s,更佳為≤80 mPa s,極佳為≤70 mPa s。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的比率γ 1/K 1(其中γ 1為旋轉黏度γ 1且K 1為斜展變形(splay deformation)之彈性常數)較佳為≤4.0 mPa·s/pN,極佳為≤3.8 mPa·s/pN,最佳為≤3.5 mPa·s/pN。
LC介質之斜展變形之彈性常數K 1通常為≥15 pN,更佳為≥17 pN,甚至更佳為≥18 pN。
本發明之LC介質的彎曲變形之彈性常數K 3通常為≥13 pN,更佳為≥14 pN,甚至更佳為≥15 pN。
LC介質之平均彈性常數K av通常為≥13 pN,更佳為≥14 pN,甚至更佳為≥15 pN。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之向列相範圍的寬度較佳為至少90℃,更佳至少100℃,尤其至少110℃。此範圍較佳地至少自-25℃延伸至+80℃。
不言而喻,經由適當選擇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之組分,亦可在保持其他有利性質之情況下在較高臨限電壓下達成較高清澈點(例如100℃以上)或在較低臨限電壓下達成較低清澈點。在黏度僅相應稍微增加的情況下,同樣可獲得具有較高Δε且因此具有低臨限值之液晶介質。根據本發明之MLC顯示器較佳在第一Gooch及Tarry透射最小值[C.H. Gooch及H.A. Tarry, Electron. Lett. 10, 2-4, 1974;C.H. Gooch及H.A. Tarry, Appl. Phys., 第8卷, 1575-1584, 1975]下操作,其中除尤其有利的電光學性質,諸如特徵線之高陡度及對比度之低角度依賴性(德國專利30 22 818)以外,較低介電各向異性在與類似顯示器中相同臨限電壓下在第二最小值下為足夠的。此使得能夠在第一最小值下使用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達成比在包含氰基化合物之液晶介質之情況下顯著更高的比電阻值。經由適當選擇個別組分及其重量比例,熟習此項技術者能夠使用簡單常規方法設置MLC顯示器之預先指定層厚度所必需的雙折射率。
電壓保持率(HR)之量測[S. Matsumoto等人, Liquid Crystals 5, 1320 (1989);K. Niwa等人, Proc. SID Conference, San Francisco, 1984年6月, 第304頁(1984);G. Weber等人, Liquid Crystals 5, 1381 (1989)]已顯示,相較於包含式 之氰苯環己烷或式 之酯的類似混合物,包含式ST-1、ST-2、RV、IA及IB之化合物的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在UV曝露時呈現顯著更小的HR之減少。
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的光穩定性及UV穩定性顯著更佳,亦即,其在曝露於光、熱或UV時呈現顯著更小的HR之減小。
由偏振器、電極基底板及經表面處理之電極來建構根據本發明之MLC顯示器對應於此類型顯示器的常見設計。術語常見設計在本文中進行大體上描述,且亦涵蓋MLC顯示器之所有衍生物及修改,尤其包括基於聚Si之TFT或MIM之矩陣顯示元件。
然而,本發明之顯示器與基於扭轉向列單元之迄今習知顯示器之間的顯著差異在於液晶層之液晶參數的選擇。
以本身習知方式,例如藉由將一或多種如技術方案1之化合物與一或多種式Z1至Z11、LP1及LP2、II-XXXIV之化合物或與其他液晶化合物及/或添加劑混合來製備可根據本發明使用之液晶介質。一般而言,宜在高溫下將以較少量使用之所需量之組分溶解於構成主要成分的組分中。亦可將組分於有機溶劑中(例如丙酮、氯仿或甲醇中)之溶液混合,且例如藉由在充分混合之後蒸餾來再次移除溶劑。
LC介質亦可包含熟習此項技術者已知及文獻中所描述之其他添加劑,諸如聚合引發劑、抑制劑、表面活性物質、光穩定劑、抗氧化劑(例如BHT)、TEMPOL、微米粒子、自由基清除劑、奈米粒子等。舉例而言,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可添加0至15 wt.%之多色染料或對掌性摻雜劑或引發劑(如Irgacure® 651或Irgacure® 907)。適合之穩定劑及摻雜劑在下表C及表D中提及。
在本發明之一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含有一或多種其他穩定劑,較佳地選自由依上文所描述之式H組成之群。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LC介質包含一或多種選自表D之穩定劑。
較佳地,穩定劑(如式ST-1至ST-3之彼等穩定劑)在LC介質中之比例為10至2000 ppm,極佳為30至1000 ppm。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含有自配向(SA)添加劑,其濃度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較佳為0.1至2.5 wt.%。根據此較佳實施例之LC介質尤其適用於聚合物穩定之SA-FFS、SA-HB-FFS或SA-XB-FFS顯示器。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SA-FFS、SA-HB-FFS或SA-XB-FFS顯示器不含有聚醯亞胺配向層。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較佳實施例之SA-FFS、SA-HB-FFS或SA-XB-FFS顯示器含有聚醯亞胺配向層。
用於此較佳實施例之較佳SA添加劑選自包含液晶原基及直鏈或分支鏈烷基側鏈之化合物,直鏈或分支鏈烷基側鏈由一或多種選自羥基、羧基、胺基或硫醇基之極性錨定基團封端。
更佳之SA添加劑含有一或多種視情況經由間隔基連接至液晶原基基團之可聚合基團。此等可聚合SA添加劑可在與應用於PSA方法中之RM類似的條件下在LC介質中聚合。
尤其用於SA-VA模式顯示器中的誘導垂直配向之適合的SA添加劑揭示於例如US 2013/0182202 A1、US 2014/0838581 A1、US 2015/0166890 A1及US 2015/0252265 A1中。
在另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或聚合物穩定之SA-FFS、SA-HB-FFS或SA-XB-FFS顯示器含有一或多種選自下表F之自配向添加劑。
此外,可向液晶介質中添加例如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0至15重量%之多色染料,此外奈米粒子、導電鹽(較佳4-己氧基苯甲酸乙基二甲基十二基銨、四苯基硼酸四丁銨或冠醚之錯合鹽) (參見例如Haller等人, Mol. Cryst. Liq. Cryst. 24, 249-258 (1973))以用於改良導電性;或添加用於調整介電各向異性、黏度及/或向列相之配向的物質。此類型之物質描述於例如DE-A 22 09 127、22 40 864、23 21 632、23 38 281、24 50 088、26 37 430及28 53 728中。
對於本發明而言及在以下實例中,藉助於字首語指示液晶化合物之結構,其中根據下表A至表C進行化學式之轉化。所有基團C mH 2m+1、C nH 2n+1及C lH 2l+1或C mH 2m-1、C nH 2n-1及C lH 2l-1均為直鏈烷基或伸烷基,在各情況下分別具有n、m及l個C原子。較佳地,n、m及l彼此獨立地為1、2、3、4、5、6或7。表A顯示化合物核之環元素的編碼,表B列出橋接單元,且表C列出分子之左側及右側端基之符號的含義。字首語由以下構成:具有視情況選用之鍵聯基團之環元素的編碼,繼之以第一連字符及左側端基之編碼,及第二連字符及右側端基之編碼。表D展示化合物以及其對應縮寫之說明性結構。 A 環元素
C      
D DI
A AI
P      
G GI
U UI
Y U(1)
P(F, Cl)Y P(Cl,F)Y
np      
n3f nN3fI
th thI
tH2f tH2fI
o2f o2fI
dh      
B B(S)
O S
K KI
L LI
F FI
Bh Bh(S)
Bf Bf(S)
Bfi Bfi(S)
B :橋接單元
E -CH 2-CH 2-      
V -CH=CH-      
T -C≡C-      
W -CF 2-CF 2-      
B -CF=CF-      
Z -CO-O- ZI -O-CO-
X -CF=CH- XI -CH=CF-
O -CH 2-O- OI -O-CH 2-
Q -CF 2-O- QI -O-CF 2-
C 端基
在左側個別地或以組合形式 在右側個別地或以組合形式
-n- C nH 2n+1- -n -C nH 2n+1
-nO- C nH 2n+1-O- -On -O-C nH 2n+1
-V- CH 2=CH- -V -CH=CH 2
-nV- C nH 2n+1-CH=CH- -nV -C nH 2n-CH=CH 2
-Vn- CH 2=CH-C nH 2n- -Vn -CH=CH-C nH 2n+1
-nVm- C nH 2n+1-CH=CH-C mH 2m- -nVm -C nH 2n-CH=CH-C mH 2m+1
-N- N≡C- -N -C≡N
-S- S=C=N- -S -N=C=S
-F- F- -F -F
-CL- Cl- -CL -Cl
-M- CFH 2- -M -CFH 2
-D- CF 2H- -D -CF 2H
-T- CF 3- -T -CF 3
-MO- CFH 2O- -OM -OCFH 2
-DO- CF 2HO- -OD -OCF 2H
-TO- CF 3O- -OT -OCF 3
-A- H-C≡C- -A -C≡C-H
-nA- C nH 2n+1-C≡C- -An -C≡C-C nH 2n+1
-NA- N≡C-C≡C- -AN -C≡C-C≡N
-(cn)- -(cn)
-(cn)m- -m(cn)
在左側僅以組合形式 在右側僅以組合形式
- n - -C nH 2n- - n -C nH 2n-
- M - -CFH- - M -CFH-
- D - -CF 2- - D -CF 2-
- V - -CH=CH- - V -CH=CH-
- Z - -CO-O- - Z -CO-O-
- ZI - -O-CO- - ZI -O-CO-
- K - -CO- - K -CO-
- W - -CF=CF- - W -CF=CF-
其中n及m各自為整數,且三點「…」為來自此表之其他縮寫的占位符。
使用以下縮寫: (n、m、k及l各自彼此獨立地為整數,較佳為1至9,較佳為1至7,k及l亦可有可能為0且較佳為0至4,更佳為0或2,且最佳為2,n較佳為1、2、3、4或5,在組合「-nO-」中,其較佳為1、2、3或4,較佳為2或4,m較佳為1、2、3、4或5,在組合「-Om」中,其較佳為1、2、3或4,更佳為2或4。組合「-lVm」較佳為「2V1」。
較佳混合物組分展示於表D及表E中。 D
PYP PYRP
BCH CBC
CCH CCP
CPTP CEPTP
ECCP CECP
EPCH PCH
  
CH   
  
PTP CCPC
CP BECH
  
EBCH CPC
  
B FET-nF
CGG CGU
CFU
E在下式中,n及m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0、1、2、3、4、5、6、7、8、9、10、11或12,尤其2、3或5,此外為0、4或6。
    
APU-n-OXF  
    
ACQU-n-F  
 
APUQU-n-F  
 
BCH-n.Fm CFU-n-F  
 
CBC-nmF  
 
ECCP-nm CCZU-n-F  
 
PGP-n-m CGU-n-F  
 
CDUQU-n-F  
 
CLUQU-n-F  
 
CLUQU(1)-n-F  
 
CLP-V-n  
 
CDU-n-F DCU-n-F  
 
CGG-n-F CPZG-n-OT  
 
CC-nV-Vm  
 
CCP-Vn-m CCG-V-F  
 
CCP-nV-m CC-n-V  
 
CCQU-n-F CC-n-Vm  
 
CLUQU-n-F  
 
CPPC-nV-Vm  
 
CCQG-n-F CQU-n-F  
 
CP-1V-m CLP-n-T  
 
CLP-n-OT  
 
CP-2V-m CP-V2-m  
 
Dec-U-n-F CWCU-n-F  
 
CPGP-n-m  
 
CWCG-n-F CLU-n-F  
 
CCOC-n-m  
 
CPTU-n-F GPTU-n-F  
 
PQU-n-F PUQU-n-F  
 
PGU-n-F CGZP-n-OT  
 
CCGU-n-F CCQG-n-F  
 
DPGU-n-F DPGU-n-OT  
CUQU-n-F
CCCQU-n-F
CGUQU-n-F
CPGU-n-OT
PYP-nF
CPGU-n-F
CCVC-n-m
CCVC-n-V
CCVC-n-lV
CVCP-1V-OT GGP-n-Cl
DLGU-n-F
DLGU-n-m
PP-nV-Vm PP-1-nVm
CWCQU-n-F
PPGU-n-F
PGUQU-n-F
PGUQU(1)-n-F
GPQU-n-F MPP-n-F
MUQU-n-F NUQU-n-F
PGP-n-kVm
PP-n-kVm
PCH-nCl GP-n-Cl
GGP-n-F PGIGI-n-F
PGU-n-OXF CPU-n-OXF
PUS-n-m PGS-n-m
PUS-n-Om PGS-n-Om
PUS-(c5)-m PGS-(c5)-m
CCQU-n-F(1)
DUQU-n-F(1)
PUQU-n-F(1)
APUQU-n-F(1)
CDUQU-n-F(1)
CPPQU-n-F(1)
DGUQU-n-F(1)
DPUQU-n-F(1)
PGUQU-n-F(1)
PYP-n-m
尤其較佳為包含除化學式I及P之化合物以外至少一種、兩種、三種、四種或更多種來自表E之化合物的液晶介質。
F表F指示通常添加至根據本發明之液晶原基介質中的可能摻雜劑。LC介質較佳包含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0至10重量%、尤其0.01至5重量%且尤其較佳0.01至3重量%之摻雜劑。
C 15 CB 15
CM 21 R/S-811
CM 44 CM 45
CM 47 CN
R/S-2011 R/S-3011
R/S-4011 R/S-5011
  
R/S-1011
G下文提及可另外例如以按LC介質之總重量計,0至10重量%之量添加至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中的穩定劑。
n=1、2、3、4、5、6或7
n=1、2、3、4、5、6或7
n=1、2、3、4、5、6或7 q=1、2、3、4、5、6或7
  
q=1、2、3、4、5、6、7、8、9或10
H表H展示可用於根據本發明之液晶介質中的說明性反應性液晶原基化合物(RM)。 RM-175                                                            RM-176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混合物包含一或多種可聚合化合物,其較佳選自式RM-1至RM-182之可聚合化合物。其中,化合物RM-1、RM-4、RM-8、RM-17、RM-19、RM-35、RM-37、RM-39、RM-40、RM-41、RM-48、RM-52、RM-54、RM-57、RM-58、RM-64、RM-74、RM-76、RM-88、RM-91、RM-102、RM-103、RM-109、RM-116、RM-117、RM-120、RM-121、RM-122、RM-139、RM-140、RM-142、RM-143、RM-145、RM-146、RM-147、RM-149、RM-156至RM-163、RM-169、RM-170及RM-171至RM-183為尤其較佳的。
I表I展示用於垂直配向之自配向添加劑,其可用於根據本發明之SA-FFS、SA-HB-FFS及SA-XB-FFS顯示器之LC介質中:
在一較佳實施例中,根據本發明之LC介質、SA-VA及SA-FFS顯示器包含一或多種選自式SA-1至SA-48,較佳選自式SA-14至SA-48,極佳選自式SA-20至SA-34及SA-44之SA添加劑與一或多種RM之組合。
以下混合物實例意欲解釋本發明,而不對其進行限制。
在上文及下文中,百分率資料表示重量百分率。以攝氏度指示所有溫度。m.p.表示熔點,cl.p. =清澈點。此外,C =結晶態,N =向列相,S =近晶相且I =各向同性相。此等符號之間的資料表示轉變溫度。此外,使用以下符號 V 020℃下之弗雷德里克(Freedericks)臨限電壓,電容[V], V 10針對10%透射率之電壓[V], n e20℃及589 nm下量測之非尋常折射率, n o20℃及589 nm下量測之尋常折射率, Δn    20℃及589 nm下量測之光學各向異性, ε 20℃及1 kHz下垂直於分子縱軸之介電磁感率(或「 介電常數」), ε ||20℃及1 kHz下平行於分子縱軸之介電磁感率(或「 介電常數」), Δε    20℃及1 kHz下之介電各向異性, cl.p.或 T(N,I)    清澈點[℃], ν     20℃下量測之流動黏度[mm 2·s -1], γ 120℃下量測之旋轉黏度[mPa·s], K 1彈性常數,在20℃下之「斜展」變形[pN], K 2彈性常數,在20℃下之「扭轉」變形[pN], K 3彈性常數,在20℃下之「彎曲」變形[pN],及 LTS  主體中之相[h]的低溫穩定性 VHR 電壓保持率。
除非另外明確指示,否則所有物理特性均根據「Merck Liquid Crystals, Physical Properties of Liquid Crystals」, Status 1997年11月, Merck KGaA, Germany來測定,且適用於20℃之溫度。
實例 基礎混合物 M1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5.0
2 CC-3-V 34.5 % n e[589 nm, 20 ℃]: = 1.6290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1.4938   
4 CPP-3-2V1 3.5 % Δn [589 nm, 20 ℃]: = 0.1352   
5 CLP-3-T 7.0 % ε ||[1 kHz, 20 ℃]: = 6.3   
6 CLP-V-1 7.0 %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 Δε [1 kHz, 20 ℃]: = 3.7   
8 PGUQU-3-F 4.0 % γ 1[mPa s, 20 ℃]: = 64   
9 PGUQU-4-F 3.0 % K 1[pN, 20 ℃]: = 19.5   
10 PGUQU-5-F 3.0 % K 3[pN, 20 ℃]: = 16.5   
11 PP-1-2V1 10.0 %            
12 PPGU-3-F 0.5 %            
13 PUS-3-2 11.5 %            
LC混合物具有15.25 pN之K av及3.28 mPa s/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1 ( 經式 ST-2-3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 99.95 wt.%
式ST-2-3化合物 5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不穩定混合物M1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2-3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之其餘物理特性。
ST-2-3
基礎混合物 M2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6
2 CC-3-V 34.5 % n e[589 nm, 20 ℃]: = 1.6295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1.4943   
4 CPP-3-2V1 3.5 % Δn [589 nm, 20 ℃]: = 0.1352   
5 CLP-3-T 7.0 % ε ||[1 kHz, 20 ℃]: = 6.4   
6 CLP-V-1 7.0 %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 Δε [1 kHz, 20 ℃]: = 3.8   
8 PGUQU-3-F 4.0 % γ 1[mPa s, 20 ℃]: = 65   
9 PGUQU-4-F 3.0 % K 1[pN, 20 ℃]: = 17.9   
10 PGUQU-5-F 3.0 % K 3[pN, 20 ℃]: = 15.5   
11 PP-1-2V1 10.0 %            
12 PPGU-3-F 0.5 %            
13 PUS-3-2 8.5 %            
14 PUS-(c5)-2 3.0 %            
PUS-(c5)-2
LC混合物具有14.12 pN之K av及3.63 mPa s/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2 ( 經式 ST-1-3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2 99.95 wt.%
式ST-1-3化合物 5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不穩定混合物M2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1-3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2之其餘物理特性。
ST-1-3
基礎混合物 M3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5.0 % T(N, I) = 84
2 CC-2-2V1 1.0 % n e[589 nm, 20 ℃]: = 1.6284   
3 CC-3-V 33.5 % n o[589 nm, 20 ℃]: = 1.4937   
4 CC-3-V1 8.0 % Δn [589 nm, 20 ℃]: = 0.1347   
5 CPP-3-2V1 3.5 % ε ||[1 kHz, 20 ℃]: = 6.2   
6 CLP-3-T 6.0 % ε [1 kHz, 20 ℃]: = 2.6   
7 CLP-V-1 7.0 % Δε [1 kHz, 20 ℃]: = 3.6   
8 PGP-1-2V 4.0 % γ 1[mPa s, 20 ℃]: = 64   
9 PGUQU-3-F 4.0 % K 1[pN, 20 ℃]: = 19.0   
10 PGUQU-4-F 3.0 % K 3[pN, 20 ℃]: = 16.1   
11 PGUQU-5-F 3.0 %            
12 PP-1-2V1 10.0 %            
13 PPGU-3-F 0.5 %            
14 PUS-3-2 11.5 %            
LC混合物具有14.87 pN之K av及3.37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3 ( 經式 H-3-1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3 99.9 wt.%
式H-3-1化合物 10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不穩定混合物M3相比,添加1000 ppm之式H-3-1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3之其餘物理特性。
H-3-1
基礎混合物 M4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4.0
2 CC-3-V 32.5 % n e[589 nm, 20 ℃]: = 1.6332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1.4954   
4 CPP-3-2V1 3.5 % Δn [589 nm, 20 ℃]: = 0.1377   
5 CLP-3-T 7.0 % ε ||[1 kHz, 20 ℃]: = 6.5   
6 CLP-V-1 7.0 % ε [1 kHz, 20 ℃]: = 2.7   
7 PGP-1-2V 6.0 % Δε [1 kHz, 20 ℃]: = 3.8   
8 PGUQU-3-F 4.0 % γ 1[mPa s, 20 ℃]: = 64   
9 PGUQU-4-F 3.0 % K 1[pN, 20 ℃]: = 19.4   
10 PGUQU-5-F 3.0 % K 3[pN, 20 ℃]: = 15.7   
11 PP-1-3 10.0 %            
12 PPGU-3-F 1.0 %            
13 PUS-3-2 11.0 %            
LC混合物具有14.93 pN之K av及3.30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4 ( 經式 H-3-3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4 99.9 wt.%
式H-3-3化合物 1 0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不穩定混合物M4相比,添加1 000 ppm之式H-3-3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4之其餘物理特性。
H-3-3
基礎混合物 M5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5.0
2 CC-3-V 34.5 % n e[589 nm, 20 ℃]: = 1.6289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1.4938   
4 CPP-3-2V1 3.5 % Δn [589 nm, 20 ℃]: = 0.1351   
5 CLP-3-T 7.0 % ε ||[1 kHz, 20 ℃]: = 6.3   
6 CLP-V-1 7.0 %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3.0 % Δε [1 kHz, 20 ℃]: = 3.7   
8 PGP-V2-2V 1.0 % γ 1[mPa s, 20 ℃]: = 63   
9 PGUQU-3-F 4.0 % K 1[pN, 20 ℃]: = 19.1   
10 PGUQU-4-F 3.0 % K 3[pN, 20 ℃]: = 16.1   
11 PGUQU-5-F 3.0 %            
12 PP-1-2V1 10.0 %            
13 PPGU-3-F 0.5 %            
14 PUS-3-2 11.5 %            
LC混合物具有14.92 pN之K av及3.30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5 ( 經式 H-3-5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5 99.995 wt.%
式H-3-5化合物 5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5相比,添加50 ppm之式H-3-5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5之其餘物理特性。
H-3-5
基礎混合物 M6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3.0 % T(N, I) = 84.0
2 CC-V-2V1 1.0 % n e[589 nm, 20 ℃]: = 1.6137   
3 CC-3-V 34.5 % n o[589 nm, 20 ℃]: = 1.4791   
4 CC-3-V1 8.0 % Δn [589 nm, 20 ℃]: = 0.1346   
5 CPP-3-2V1 3.5 % ε ||[1 kHz, 20 ℃]: = 6.3   
6 CLP-3-T 7.0 % ε [1 kHz, 20 ℃]: = 2.6   
7 CLP-V-1 7.0 % Δε [1 kHz, 20 ℃]: = 3.7   
8 PGP-1-2V 4.0 % γ 1[mPa s, 20 ℃]: = 62   
9 PGUQU-3-F 4.0 % K 1[pN, 20 ℃]: = 19.0   
10 PGUQU-4-F 3.0 % K 3[pN, 20 ℃]: = 16.1   
11 PGUQU-5-F 3.0 %            
12 PP-1-2V1 10.0 %            
13 PPGU-3-F 0.5 %            
14 PUS-3-2 11.5 %            
LC混合物具有14.87 pN之K av及3.26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6 ( 經式 H-3-5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6 99.995 wt.%
式H-3-5化合物 5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6相比,添加50 ppm之式H-3-5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6之其餘物理特性。
基礎混合物 M7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2.5
2 CC-3-V 36.0 % n e[589 nm, 20 ℃]: = 1.6271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1.4928   
4 CPP-3-2V1 3.0 % Δn [589 nm, 20 ℃]: = 0.1343   
5 CLP-3-T 7.0 % ε ||[1 kHz, 20 ℃]: = 6.3   
6 CLP-V-1 5.0 %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5.5 % Δε [1 kHz, 20 ℃]: = 3.7   
8 PGUQU-3-F 4.0 % γ 1[mPa s, 20 ℃]: = 61   
9 PGUQU-4-F 3.0 % K 1[pN, 20 ℃]: = 18.7   
10 PGUQU-5-F 3.0 % K 3[pN, 20 ℃]: = 16.3   
11 PP-1-2V1 10.0 %            
12 PPGU-3-F 0.5 %            
13 PUS-3-2 11.0 %            
LC混合物具有14.78 pN之K av及3.26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7 ( 經式 H-3-5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7 99.995 wt.%
式H-3-5化合物 5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7相比,添加50 ppm之式H-3-5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7之其餘物理特性。
基礎混合物 M8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4
2 CC-3-V 29.5 % n e[589 nm, 20 ℃]: = 1.6280   
3 CC-2-3 5.0 % n o[589 nm, 20 ℃]: = 1.4936   
4 CC-3-V1 8.0 % Δn [589 nm, 20 ℃]: = 0.1344   
5 CPP-3-2V1 3.5 % ε ||[1 kHz, 20 ℃]: = 6.3   
6 CLP-3-T 7.0 % ε [1 kHz, 20 ℃]: = 2.6   
7 CLP-V-1 7.0 % Δε [1 kHz, 20 ℃]: = 3.7   
8 PGP-1-2V 4.0 % γ 1[mPa s, 20 ℃]: = 64   
9 PGUQU-3-F 4.0 % K 1[pN, 20 ℃]: = 19.7   
10 PGUQU-4-F 3.0 % K 3[pN, 20 ℃]: = 16.2   
11 PGUQU-5-F 3.0 %            
12 PP-1-2V1 10.0 %            
13 PPGU-3-F 0.5 %            
14 PUS-3-2 11.0 %            
LC混合物具有15.25 pN之K av及3.25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8 ( 經式 BHT-1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8 99.95 wt.%
式BHT-1化合物 5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8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BHT-1化合物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8之其餘物理特性。
BHT-1
基礎混合物 M9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6
2 CC-3-V 32.5 % n e[589 nm, 20 ℃]: = 1.6313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1.4946   
4 CPP-3-2V1 3.5 % Δn [589 nm, 20 ℃]: = 0.1344   
5 CLP-3-T 8.0 % ε ||[1 kHz, 20 ℃]: = 6.3   
6 CLP-V-1 8.0 %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 Δε [1 kHz, 20 ℃]: = 3.7   
8 PGUQU-3-F 4.0 % γ 1[mPa s, 20 ℃]: = 66   
9 PGUQU-5-F 3.0 % K 1[pN, 20 ℃]: = 19.0   
10 PGUQU-(c5)-F 3.0 % K 3[pN, 20 ℃]: = 16.0   
11 PP-1-2V1 10.0 %            
12 PPGU-3-F 0.5 %            
13 PUS-3-2 11.0 %            
14 CC-3-2V1 4.0 %            
15 CC-3-V 32.5 %            
PGUQU-(c5)-F
LC混合物具有14.83 pN之K av及3.47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9 ( 經式 BHT-6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9 99.95 wt.%
式BHT-6化合物 5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9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BHT-6化合物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9之其餘物理特性。
BHT-6
基礎混合物 M10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8
2 CC-3-V 32.5 % n e[589 nm, 20 ℃]: = 1.6330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1.4949   
4 CPP-3-2V1 3.5 % Δn [589 nm, 20 ℃]: = 0.1380   
5 CLP-3-T 8.0 % ε ||[1 kHz, 20 ℃]: = 6.2   
6 CLP-V-1 8.0 %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 Δε [1 kHz, 20 ℃]: = 3.6   
8 PGUQU-3-F 4.0 % γ 1[mPa s, 20 ℃]: = 66   
9 PGUQU-5-F 3.0 % K 1[pN, 20 ℃]: = 19.4   
10 PGUQU-V2-F 2.0 % K 3[pN, 20 ℃]: = 16.2   
11 PP-1-2V1 10.0 %            
12 PPGU-3-F 0.5 %            
13 PUS-3-2 11.0 %            
LC混合物具有15.10 pN之K av及3.40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10 ( 經式 BHT-7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0 99.95 wt.%
式BHT-7化合物 5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0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BHT-7化合物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0之其餘物理特性。
BHT-7
基礎混合物 M11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8
2 CC-3-V 32.5 % n e[589 nm, 20 ℃]: = 1.6330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1.4949   
4 CPP-3-2V1 3.5 % Δn [589 nm, 20 ℃]: = 0.1380   
5 CLP-3-T 8.0 % ε ||[1 kHz, 20 ℃]: = 6.2   
6 CLP-V-1 8.0 %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 Δε [1 kHz, 20 ℃]: = 3.6   
8 PGUQU-3-F 4.0 % γ 1[mPa s, 20 ℃]: = 66   
9 PGUQU-5-F 3.0 % K 1[pN, 20 ℃]: = 19.4   
10 PGUQU-(c3)1-F 2.0 % K 3[pN, 20 ℃]: = 16.2   
11 PP-1-2V1 10.0 %            
12 PPGU-3-F 0.5 %            
13 PUS-3-2 11.0 %            
PGUQU-(c3)1-F
LC混合物具有15.10 pN之K av及3.40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11 ( 經式 ST-1-3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1 99.95 wt.%
式ST-1-3化合物 5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1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1-3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1之其餘物理特性。
基礎混合物 M12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8.0
2 CC-3-V 31.5 % n e[589 nm, 20 ℃]: = 1.6332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1.4952   
4 CPP-3-2V1 3.5 % Δn [589 nm, 20 ℃]: = 0.1380   
5 CPP-1V-2 2.0 % ε ||[1 kHz, 20 ℃]: = 6.2   
6 CLP-3-T 8.0 % ε [1 kHz, 20 ℃]: = 2.6   
7 CLP-V-1 8.0 % Δε [1 kHz, 20 ℃]: = 3.6   
8 PGP-1-2V 3.0 % γ 1[mPa s, 20 ℃]: = 68   
9 PGUQU-3-F 3.0 % K 1[pN, 20 ℃]: = 19.3   
10 PGUQU-4-F 3.0 % K 3[pN, 20 ℃]: = 16.0   
11 PGUQU-5-F 3.0 %            
12 PP-1-2V1 11.0 %            
13 PPGU-3-F 0.5 %            
14 PUS-3-2 11.5 %            
LC混合物具有14.98 pN之K av及3.52 mPa s / pN之γ 1/K 1
混合物實例 S12 ( 經式 ST-1-3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2 99.95 wt.%
式ST-1-3化合物 5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2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1-3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2之其餘物理特性。
基礎混合物 M13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 T(N, I) = 82.0
2 CC-3-V 34.5 % n e[589 nm, 20 ℃]: =      
3 CC-3-V1 8.0 % n o[589 nm, 20 ℃]: =      
4 CPP-3-2V1 3.5 % Δn [589 nm, 20 ℃]: = 0.1332   
5 CLP-3-T 7.0 % ε ||[1 kHz, 20 ℃]: =      
6 CLP-V-1 7.0 % ε [1 kHz, 20 ℃]: =      
7 PGP-1-2V 4.0 % Δε [1 kHz, 20 ℃]: = 3.5   
8 PGUQU(1)-3-F 4.0 % γ 1[mPa s, 20 ℃]: = 70   
9 PGUQU-4-F 3.0 % K 1[pN, 20 ℃]: =      
10 PGUQU-5-F 3.0 % K 3[pN, 20 ℃]: =      
11 PP-1-2V1 10.0 %            
12 PPGU-3-F 0.5 %            
13 PUS-3-2 11.5 %            
PGUQU(1)-3-F
混合物實例 S13 ( 經式 ST-1-3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3 99.95 wt.%
式ST-1-3化合物 5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3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1-3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3之其餘物理特性。
基礎混合物 M14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T(N, I) = 83.5
2 CC-3-V 34.5 n e[589 nm, 20 ℃]: = 1.6284   
3 CC-3-V1 8.0 n o[589 nm, 20 ℃]: = 1.4948   
4 CPP-3-2V1 3.5 Δn [589 nm, 20 ℃]: = 0.1336   
5 CLP-3-T 7.0 ε ||[1 kHz, 20 ℃]: = 6.3   
6 CLP-V-1 7.0 ε [1 kHz, 20 ℃]: = 2.7   
7 PGP-1-2V 4.0 Δε [1 kHz, 20 ℃]: = 3.6   
8 PGUQU-3-F 4.0 γ 1[mPa s, 20 ℃]: = 74   
9 PGUQU-4-F 3.0 K 1[pN, 20 ℃]: = 18.8   
10 PGUQU-5-F 3.0 K 3[pN, 20 ℃]: = 16.1   
11 PP-1-2V1 10.0            
12 PPGU-3-F 0.5            
13 PUS-3-O(c5) 11.5            
混合物實例 S14 ( 經式 ST-1-8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4 99.96 wt.%
式ST-1-8化合物 4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4相比,添加400 ppm之式ST-1-8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4之其餘物理特性。
ST-1-8
基礎混合物 M15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T(N, I) = 85
2 CC-3-V 34.5 n e[589 nm, 20 ℃]: = 1.6275   
3 CC-3-V1 8.0 n o[589 nm, 20 ℃]: = 1.4938   
4 CPP-3-2V1 3.5 Δn [589 nm, 20 ℃]: = 0.1337   
5 CLP-3-T 7.0 ε ||[1 kHz, 20 ℃]: = 6.3   
6 CLP-V-1 7.0 ε [1 kHz, 20 ℃]: = 2.7   
7 PGP-1-2V 4.0 Δε [1 kHz, 20 ℃]: = 3.6   
8 PGUQU-3-F 4.0 γ 1[mPa s, 20 ℃]: = 74   
9 PGUQU-4-F 3.0 K 1[pN, 20 ℃]: = 19.1   
10 PGUQU-5-F 3.0 K 3[pN, 20 ℃]: = 16.9   
11 PP-1-2V1 10.0            
12 PPGU-3-F 0.5            
13 PUS-3-O1(c5) 11.5            
混合物實例 S15 ( 經式 ST-2-8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5 99.97 wt.%
式ST-2-8化合物 3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5相比,添加300 ppm之式ST-2-8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5之其餘物理特性。
ST-2-8
基礎混合物 M16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T(N, I) = 84.5
2 CC-3-V 34.5 n e[589 nm, 20 ℃]: = 1.6282   
3 CC-3-V1 8.0 n o[589 nm, 20 ℃]: = 1.4947   
4 CPP-3-2V1 3.5 Δn [589 nm, 20 ℃]: = 0.1335   
5 CLP-3-T 7.0 ε ||[1 kHz, 20 ℃]: = 6.3   
6 CLP-V-1 7.0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Δε [1 kHz, 20 ℃]: = 3.7   
8 PGUQU-3-F 4.0 γ 1[mPa s, 20 ℃]: = 70   
9 PGUQU-4-F 3.0 K 1[pN, 20 ℃]: = 19.5   
10 PGUQU-5-F 3.0 K 3[pN, 20 ℃]: = 16.4   
11 PP-1-2V1 10.0            
12 PPGU-3-F 0.5            
13 PUS-3-(c5) 11.5            
混合物實例 S16 ( 經式 H-3-6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6 99.995 wt.%
式H-3-6化合物 5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6相比,添加50 ppm之式H-3-6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6之其餘物理特性。
H-3-6
基礎混合物 M17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T(N, I) = 81
2 CC-3-V 34.5 n e[589 nm, 20 ℃]: = 1.6249   
3 CC-3-V1 8.0 n o[589 nm, 20 ℃]: = 1.4945   
4 CPP-3-2V1 3.5 Δn [589 nm, 20 ℃]: = 0.1304   
5 CLP-3-T 7.0 ε ||[1 kHz, 20 ℃]: = 6.2   
6 CLP-V-1 7.0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Δε [1 kHz, 20 ℃]: = 3.6   
8 PGUQU-3-F 4.0 γ 1[mPa s, 20 ℃]: = 70   
9 PGUQU-4-F 3.0 K 1[pN, 20 ℃]: = 18.2   
10 PGUQU-5-F 3.0 K 3[pN, 20 ℃]: = 15.5   
11 PP-1-2V1 10.0            
12 PPGU-3-F 0.5            
13 PUS-3-1(c5) 11.5            
混合物實例 S17 ( 經式 H-3-7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7 99.975 wt.%
式H-3-7化合物 25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7相比,添加250 ppm之式H-3-7化合物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7之其餘物理特性。
H-3-7
基礎混合物 M18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T(N, I) = 83.5
2 CC-3-V 34.5 n e[589 nm, 20 ℃]: = 1.6252   
3 CC-3-V1 8.0 n o[589 nm, 20 ℃]: = 1.5037   
4 CPP-3-2V1 3.5 Δn [589 nm, 20 ℃]: = 0.1215   
5 CLP-3-T 7.0 ε ||[1 kHz, 20 ℃]: = 6.3   
6 CLP-V-1 7.0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Δε [1 kHz, 20 ℃]: = 3.7   
8 PGUQU-3-F 4.0 γ 1[mPa s, 20 ℃]: = 75   
9 PGUQU-4-F 3.0 K 1[pN, 20 ℃]: = 19.2   
10 PGUQU-5-F 3.0 K 3[pN, 20 ℃]: = 16.5   
11 PP-1-2V1 10.0            
12 PPGU-3-F 0.5            
13 PUS-3-2(c5) 11.5            
混合物實例 S18 ( 經式 ST-1-3 H-3-1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8 99.91 wt.%
式ST-1-3化合物 500 ppm
式H-3-1化合物 4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8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1-3化合物與400 ppm之式H-3-1化合物的組合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8之其餘物理特性。
基礎混合物 M19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T(N, I) = 83.5
2 CC-3-V 34.5 n e[589 nm, 20 ℃]: = 1.6288   
3 CC-3-V1 8.0 n o[589 nm, 20 ℃]: = 1.4951   
4 CPP-3-2V1 3.5 Δn [589 nm, 20 ℃]: = 0.1337   
5 CLP-3-T 7.0 ε ||[1 kHz, 20 ℃]: = 6.4   
6 CLP-V-1 7.0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Δε [1 kHz, 20 ℃]: = 3.8   
8 PGUQU-3-F 4.0 γ 1[mPa s, 20 ℃]: = 65   
9 PGUQU-4-F 3.0 K 1[pN, 20 ℃]: = 18.5   
10 PGUQU-5-F 3.0 K 3[pN, 20 ℃]: = 16.3   
11 PP-1-2V1 10.0            
12 PPGU-3-F 0.5            
13 PUS-2-2V 11.5            
混合物實例 S19 ( 經式 ST-2-3 H-3-1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19 99.91 wt.%
式ST-2-3化合物 500 ppm
式H-3-1化合物 4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19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2-3化合物與400 ppm之式H-3-1化合物的組合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19之其餘物理特性。
基礎混合物 M20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T(N, I) = 85.5
2 CC-3-V 34.5 n e[589 nm, 20 ℃]: = 1.6296   
3 CC-3-V1 8.0 n o[589 nm, 20 ℃]: = 1.4942   
4 CPP-3-2V1 3.5 Δn [589 nm, 20 ℃]: = 0.1354   
5 CLP-3-T 7.0 ε ||[1 kHz, 20 ℃]: = 6.2   
6 CLP-V-1 7.0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Δε [1 kHz, 20 ℃]: = 3.6   
8 PGUQU-3-F 4.0 γ 1[mPa s, 20 ℃]: = 66   
9 PGUQU-4-F 3.0 K 1[pN, 20 ℃]: = 19.1   
10 PGUQU-5-F 3.0 K 3[pN, 20 ℃]: = 17.3   
11 PP-1-2V1 10.0            
12 PPGU-3-F 0.5            
13 PUS-V2-2 11.5            
混合物實例 S20 ( 經式 ST-1-3 H-3-3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20 99.9 wt.%
式ST-1-3化合物 500 ppm
式H-3-3化合物 5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20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1-3化合物與500 ppm之式H-3-3化合物的組合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20之其餘物理特性。
基礎混合物 M21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T(N, I) = 82
2 CC-3-V 34.5 n e[589 nm, 20 ℃]: = 1.6209   
3 CC-3-V1 8.0 n o[589 nm, 20 ℃]: = 1.4904   
4 CPP-3-2V1 3.5 Δn [589 nm, 20 ℃]: = 0.1305   
5 CLP-3-T 7.0 ε ||[1 kHz, 20 ℃]: = 6.9   
6 CLP-V-1 7.0 ε [1 kHz, 20 ℃]: = 2.7   
7 PGP-1-2V 4.0 Δε [1 kHz, 20 ℃]: = 4.2   
8 PGUQU-3-F 4.0 γ 1[mPa s, 20 ℃]: = 65   
9 PGUQU-4-F 3.0 K 1[pN, 20 ℃]: = 17.8   
10 PGUQU-5-F 3.0 K 3[pN, 20 ℃]: = 19.8   
11 PP-1-2V1 10.0            
12 PPGU-3-F 0.5            
13 PUS-3-T 11.5            
混合物實例 S21 ( 經式 ST-2-3 H-3-3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21 99.91 wt.%
式ST-2-3化合物 500 ppm
式H-3-3化合物 4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21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2-3化合物與400 ppm之式H-3-3化合物的組合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21之其餘物理特性。
基礎混合物 M22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組合物 特性
Nr. 化合物 濃度,wt.%            
1 CC-3-2V1 4.0 T(N, I) = 84.5
2 CC-3-V 34.5 n e[589 nm, 20 ℃]: = 1.6287   
3 CC-3-V1 8.0 n o[589 nm, 20 ℃]: = 1.4941   
4 CPP-3-2V1 3.5 Δn [589 nm, 20 ℃]: = 0.1346   
5 CLP-3-T 7.0 ε ||[1 kHz, 20 ℃]: = 6.6   
6 CLP-V-1 7.0 ε [1 kHz, 20 ℃]: = 2.6   
7 PGP-1-2V 4.0 Δε [1 kHz, 20 ℃]: = 4.0   
8 PGUQU-3-F 4.0 γ 1[mPa s, 20 ℃]: = 66   
9 PGUQU-4-F 3.0 K 1[pN, 20 ℃]: = 19.2   
10 PGUQU-5-F 3.0 K 3[pN, 20 ℃]: = 17.3   
11 PP-1-2V1 10.0            
12 PPGU-3-F 0.5            
13 PUS-3-F 3.5            
14 PUS-3-2 8.0            
混合物實例 S22 ( 經式 ST-1-3 H-3-2 化合物穩定化 )根據本發明之向列LC混合物按以下調配:
混合物M22 99.94 wt.%
式ST-1-3化合物 500 ppm
式H-3-3化合物 100 ppm
在UV曝露之後,與非穩定混合物M22相比,添加500 ppm之式ST-1-3化合物與100 ppm之式H-3-2化合物的組合顯著改良VHR 100,而不影響混合物M22之其餘物理特性。

Claims (17)

  1. 一種液晶介質,其特徵在於其包含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 I 其中個別取代基具有以下含義: R 1及R 2各自彼此獨立地為H原子、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或具有2或12個C原子之烯基或烯氧基,其中一或多個非鄰接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或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環烷基或環烷氧基置換,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A 0、A 1、A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伸苯基-1,4-二基,其中另外,一個或兩個CH基團可經N置換,且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CN、CH 3、CHF 2、CH 2F、CF 3、OCH 3、OCHF 2或OCF 3、環己烷-1,4-二基置換,其中另外,一個或兩個非鄰接CH 2基團可彼此獨立地經O及/或S置換,且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F、環己烯-1,4-二基、雙環[1.1.1]戊烷-1,3-二基、雙環[2.2.2]辛烷-1,4-二基、螺[3.3]庚烷-2,6-二基、四氫哌喃-2,5-二基或1,3-二㗁烷-2,5-二基置換, Z 1及Z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CF 2O-、-OCF 2-、-CH 2O-、-OCH 2-、-CO-O-、-O-CO-、-C 2H 4-、-C 2F 4-、-CF 2CH 2-、-CH 2CF 2-、-CFHCFH-、-CFHCH 2-、-CH 2CFH-、-CF 2CFH-、-CFHCF 2-、-CH=CH-、-CF=CH-、-CH=CF-、-CF=CF-、-C≡C-或單鍵,及 k及l  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0、1、2或3;及 及一或多種式P化合物 P
    其中該等個別取代基具有以下含義:
    R 0表示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R 3表示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及 Y 0H或CH 3
  2. 如請求項1或2之液晶介質,其中該一或多種式I化合物係選自由以下化合物組成之群: 其中R 1及R 2係依請求項1中所定義;及 L 1至L 6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原子、F、Cl或具有1至4個C原子之烷基。
  3. 如請求項1或2之液晶介質,其中其包含一或多種選自下式之化合物: 其中 「 alkyl」及「 alkyl*」   表示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 「 alkenyl」及「 alkenyl*」 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烯基, 其中該介質較佳地包含總共超過45重量%之式Z1及Z4之化合物。
  4. 如請求項1至3中任一項之液晶介質,其中其包含一或多種選自由下式組成之群的化合物: 其中該等個別基團彼此獨立地且在各次出現時相同地或不同地具有以下含義: R 0請求項1中針對R 1所給出之含義中之一者, X 0F、Cl、具有至多6個C原子之鹵化烷基、鹵化烯基、鹵化烷氧基或鹵化烯氧基, L 1-6H或F,及 Y 0H或CH 3
  5. 如請求項4之液晶介質,其中該一或多種式II化合物係選自以下子式: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中所給出之含義。
  6. 如請求項4之液晶介質,其中該一或多種式III化合物係選自以下子式: 其中R 0及X 0具有式II中所給出之含義。
  7. 如請求項1至6中任一項之液晶介質,其中其進一步含有一或多種選自式LP1及LP2之化合物: LP1
    其中該等個別基團在各次出現時相同地或不同地且各自彼此獨立地具有以下含義: R 0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R 2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Y 1及Y 2H、F或Cl, Y 0H或CH 3;及 LP2
    其中該等個別基團在各次出現時相同地或不同地且各自彼此獨立地具有以下含義: R 0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其中一或多個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X 2F原子或具有1至6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或具有2至6個C原子之烯基或烯氧基,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經F原子置換, Y 1及Y 2H、F或Cl, Y 0H或CH 3
  8. 如請求項1至7中任一項之液晶介質,其中其包含一或多種式XIV化合物: XIV
    其中R 1及R 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各自具有至多6個C原子之正烷基、烷氧基、氧雜烷基、氟烷基或烯基。
  9. 如請求項1至8中任一項之液晶介質,其中其包含一或多種式XVI化合物 XVI
    其中L 1、R 1及R 2具有請求項2中所指示之含義。
  10. 如請求項1至9中任一項之液晶介質,其中其包含一或多種式H化合物: H
    其中 R 11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原子、F、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若存在)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且一個或(若存在)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CH=CH-或-C≡C-置換,且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F、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 R 1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H原子、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烴基,其含有環烷基或烷基環烷基單元且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且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F、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或芳族或雜芳族烴基,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 R 13及R 14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10個C原子之烷基或醯基,或具有6至12個C原子之芳族烴或羧酸基, R 15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10個C原子之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 R 16各自彼此獨立地為H原子、具有1至10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O-環烷基、O 或OH, S 11及S 12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具有1至20個C原子之伸烷基,其中一個-CH 2-基團或(若存在)複數個-CH 2基團可經-O-或-C(=O)-置換,但兩個相鄰-CH 2-基團不可經-O-置換,且其中一個H原子或複數個H原子可經F、OR 13、N(R 13)(R 14)或R 15置換,或表示單鍵, Y 11至Y 14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甲基或乙基, X 11表示C, Z 11至Z 14各自彼此獨立地表示-O-、-(C=O)-、-O-(C=O)-、-(C=O)-O-、-O-(C=O)-O-、-(N-R 13)-、-N-R 13-(C=O)-或單鍵,若S 11為單鍵,則Z 11及Z 12不同時表示-O-;若S 12為單鍵,則Z 13及Z 14不同時表示-O-;且若q表示0,則Z 12及Z 13不同時表示-O-, p   表示1或2, q   表示0或1, o   表示(3-p), n   表示1至10之整數, m  表示0至8之整數,其中 n * p    表示1至10,較佳3至8之整數,及 表示具有(m+n)個鍵結位點之有機部分, 及/或一或多種式ST化合物: ST
    其中該等個別取代基具有以下含義: 表示 ; X 21、X 22各自彼此獨立地為-O-、-CH 2-、-CHR 23-或-N-R 23-, R 21及R 22各自彼此獨立地為H原子或具有1至12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具有2至12個C原子之烯基、炔基、烯氧基或烷氧基烷基或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環烷基,其中一或多個非相鄰CH 2基團視情況經以下取代:-C≡C-、-CF 2O-、-OCF 2-、-CH=CH-、 、-O-、-CO-O-或-O-CO-,以此方式使得O原子彼此不直接鍵聯,且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或具有3至12個C原子之環烷基或環烷氧基置換,其中一或多個H原子可經鹵素原子置換, R 23表示H原子、具有1至10個C原子之烷基或烷氧基,及 r      表示0或1。
  11. 如請求項1至10中任一項之液晶介質,其中其另外包含一或多種可聚合化合物。
  12. 一種用於製備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液晶介質的方法,其特徵在於將一或多種該式I化合物及一或多種該式P化合物與一或多種液晶原基化合物及視情況選用之一或多種可聚合化合物或式M化合物及/或一或多種添加劑混合。
  13. 一種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液晶介質的用途,其用於電光學目的。
  14. 如請求項13之用途,其中該液晶介質係用於節能液晶顯示器中。
  15. 一種電光學液晶顯示器,其含有如請求項1至11中任一項之液晶介質。
  16. 如請求項15之電光學液晶顯示器,其中其為TN、PS-TN、STN、TN-TFT、OCB、IPS、PS-IPS、FFS、HB-FFS、XB-FFS、PS-HB-FFS、PS-XB-FFS、SA-HB-FFS、SA-XB-FS、聚合物穩定之SA-HB-FFS、聚合物穩定之SA-XB-FFS、正VA或正PS-VA顯示器。
  17. 如請求項15之電光學液晶顯示器,其中其為FFS、HB-FFS、XB-FFS、PS-HB-FFS、PS-XB-FFS、IPS或PS-IPS顯示器。
TW112126353A 2022-07-15 2023-07-14 液晶介質 TW20241359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EP22185329.4 2022-07-15
EP22185329 2022-07-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413594A true TW202413594A (zh) 2024-04-01

Family

ID=826087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26353A TW202413594A (zh) 2022-07-15 2023-07-14 液晶介質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EP (1) EP4306614A1 (zh)
TW (1) TW202413594A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2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795849A (fr) 1972-02-26 1973-08-23 Merck Patent Gmbh Phases nematiques modifiees
US3814700A (en) 1972-08-03 1974-06-04 Ibm Method for controllably varying the electrical properties of nematic liquids and dopants therefor
DE2450088A1 (de) 1974-10-22 1976-04-29 Merck Patent Gmbh Biphenylester
DE2637430A1 (de) 1976-08-20 1978-02-23 Merck Patent Gmbh Fluessigkristallines dielektrikum
DE2853728A1 (de) 1978-12-13 1980-07-17 Merck Patent Gmbh Fluessigkristalline carbonsaeureester, verfahren zu ihrer herstellung, diese enthaltende dielektrika und elektrooptisches anzeigeelement
DE3022818C2 (de) 1980-06-19 1986-11-27 Merck Patent Gmbh, 6100 Darmstadt Flüssigkristall-Anzeigeelement
DE4042747B4 (de) 1990-01-09 2009-10-08 Merck Patent Gmbh Elektrooptisches Flüssigkristallschaltelement
DE69332575T2 (de) 1992-09-18 2003-11-20 Hitachi, Ltd. Flüssigkristall-Anzeigevorrichtung
JPH07181439A (ja) 1993-12-24 1995-07-21 Hitachi Ltd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JP3543351B2 (ja) 1994-02-14 2004-07-1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アクティブマトリクス型液晶表示装置
TW262553B (zh) 1994-03-17 1995-11-11 Hitachi Seisakusyo Kk
DE19528106A1 (de) 1995-02-03 1996-08-08 Merck Patent Gmbh Elektrooptische Flüssigkristallanzeige
DE19528107B4 (de) 1995-03-17 2010-01-21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ines Medium und seine Verwendung in einer elektrooptischen Flüssigkristallanzeige
DE19528104B4 (de) 1995-08-01 2008-05-15 Merck Patent Gmbh Elektrooptisches Flüssigkristallmedium
DE19509410A1 (de) 1995-03-15 1996-09-19 Merck Patent Gmbh Elektrooptische Flüssigkristallanzeige
TW387997B (en) 1997-12-29 2000-04-21 Hyundai Electronics Ind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fabrication method
JP4387276B2 (ja) 2004-09-24 2009-12-16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液晶表示装置
US8486297B2 (en) 2009-02-19 2013-07-16 Merck Patent Gmbh Thiophene derivatives, and LC media comprising same
DE102010027099A1 (de) 2010-07-14 2012-01-19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ines Medium mit Stabilisator
DE102011108708A1 (de) 2010-09-25 2012-03-29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anzeigen und flüssigkristalline Medien mit homöotroper Ausrichtung
KR20150070027A (ko) 2013-12-16 2015-06-24 메르크 파텐트 게엠베하 액정 매질
EP3730590A1 (de) 2014-03-10 2020-10-28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ine medien mit homöotroper ausrichtung
DE102017007672A1 (de) * 2017-08-14 2019-02-14 Merck Patent Gmbh Flüssigkristalline Verbindungen
CN109796991B (zh) * 2017-11-16 2022-08-09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含有侧向三氟甲基的液晶化合物以及液晶混合物及其显示器件
US11359142B2 (en) 2019-12-20 2022-06-14 Merck Patent Gmbh Liquid-crystalline medium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comprising the same
CN112940750B (zh) * 2019-12-30 2023-08-08 石家庄诚志永华显示材料有限公司 液晶组合物、液晶显示元件、液晶显示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4306614A1 (en) 2024-01-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845571B (zh) 液晶介質
EP3390571B1 (en) Cinnamic acid derivatives
EP3870671B1 (en) Liquid-crystalline medium
EP3892706B1 (en) Liquid-crystalline medium
EP3985085B1 (en) Liquid-crystal medium
TW202302821A (zh) 液晶介質
WO2022084168A1 (en) 4,6-difluorodibenzothiophene derivatives and liquid-crystal medium containing these
TW202413594A (zh) 液晶介質
TW202115229A (zh) 液晶(lc)介質
CN118207002A (zh) 液晶介质
TW202346549A (zh) 液晶介質
JP2024082264A (ja) 液晶媒体
TW202405137A (zh) 液晶介質
WO2024132893A1 (en) Liquid-crystalline medium
CN118516118A (zh) 液晶介质
TW202405135A (zh) 液晶介質
WO2024126567A1 (en) Liquid-crystalline medium
TW202405136A (zh) 液晶介質
EP4247914A1 (en) Liquid crystal mediu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