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2141A - 口罩收容體 - Google Patents

口罩收容體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2141A
TW202342141A TW112111467A TW112111467A TW202342141A TW 202342141 A TW202342141 A TW 202342141A TW 112111467 A TW112111467 A TW 112111467A TW 112111467 A TW112111467 A TW 112111467A TW 202342141 A TW202342141 A TW 202342141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fragrance
bag body
container
sheet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1146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大竹雄也
Original Assignee
日商大王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日商大王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日商大王製紙股份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21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2141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25/00Devices for storing or holding or carrying respiratory or breath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DCONTAINERS FOR STORAGE OR TRANSPORT OF ARTICLES OR MATERIALS, e.g. BAGS, BARRELS, BOTTLES, BOXES, CANS, CARTONS, CRATES, DRUMS, JARS, TANKS, HOPPERS, FORWARDING CONTAINERS; ACCESSORIES, CLOSURES, OR FITTINGS THEREFOR; PACKAGING ELEMENTS; PACKAGES
    • B65D77/00Packages formed by enclosing articles or materials in preformed containers, e.g. boxes, cartons, sacks or bags
    • B65D77/04Articles or materials enclosed in two or more containers disposed one within anothe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Respiratory Apparatuses And Protective Means (AREA)
  • Disinfection, Sterilisation Or Deodorisation Of Air (AREA)
  • Packaging Of Annular Or Rod-Shaped Articles, Wearing Apparel, Cassettes, Or The Like (AREA)
  • Packag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的口罩收容體包含:口罩;收容體,其收容前述口罩;及,袋體,其配置於前述收容體內,且包含香料承載體,該香料承載體承載有香料。

Description

口罩收容體
本發明有關一種口罩收容體。
以往,已知對口罩附加香氣成分。例如專利文獻1記載了一種口罩,其中,口罩本體具有含香料之不織布片材,該含香料之不織布片材包含微膠囊,該微膠囊含有薄荷醇等香料。 [先前技術文獻] (專利文獻)
專利文獻1:日本特開2014-54509號公報
[發明所欲解決的問題]
然而,在香料被封入微膠囊之如上所述的形態中,如果不給予拍打口罩本體等刺激,則無法產生充分的香氣,在佩戴的初期階段,佩戴者有時不易感覺到香氣。又,雖然亦可考慮直接在口罩本體上塗佈香料,但是考慮到使用前的口罩的保管時香料的成分會揮發,而不得不預先增大香料的塗佈量。此時,在佩戴的初期階段有時會感覺香氣過強,而失去舒適度。
有鑑於上述之本發明的一態樣的目的在於提供一種口罩,其即使在佩戴初期階段,亦能夠感覺到適度強度的香氣。 [解決問題的技術手段]
本發明的一態樣是一種口罩收容體,其包含:口罩;收容體,其收容前述口罩;及,袋體,其配置於前述收容體內,且包含香料承載體,該香料承載體承載有香料。 [發明的功效]
根據本發明的一態樣,能夠提供一種口罩,其即使在佩戴初期階段,亦能夠感覺到適度強度的香氣。
以下,一邊參照圖式,一邊詳細說明本發明的實施形態。再者,在各圖式中,只要未特別說明,有時會對於相同或對應的構成標註相同的符號並省略其說明。
<口罩收容體> 圖1中示出本形態的口罩收容體(收容有口罩之收容體)100的斜視圖。又,圖2中示出圖1的I-I線剖面圖。如圖1所示,本形態的口罩收容體100包含:口罩1,能夠覆蓋佩戴者的臉部,更具體而言能夠覆蓋佩戴者的至少鼻和口;及,收容體50,收容該口罩1。本形態中的收容體50可以是收容開始使用前的口罩之收容體,亦可以是用以暫時收容已開始使用的口罩之收容體。又,1個收容體50中可收容有1片口罩,如圖1所示,亦可收容有複數片口罩1、1、…。當收容複數片口罩1、1、…時,口罩的數量可以是2~10片。
本形態中的口罩1亦被稱為衛生口罩或外科口罩,其能夠具有防止異物到達臉部、或防止佩戴者所產生的飛沫飛散之功能。口罩1可以是拋棄式口罩,亦可以是藉由清洗而能夠重複使用的口罩。口罩1具備:口罩本體(以下亦僅稱為「本體」),其佩戴時配置於佩戴者的臉部的正面,主要是能夠覆蓋佩戴者的鼻和口;及,一對耳掛部,分別接合於口罩本體的左右方向的端部。
<收容體> 收容體50的形態只要是覆蓋整個口罩1且手指和異物不會容易錯誤地進入收容體50內之結構,則無特別限定,較佳是具有密封性。再者,在本說明書中,密封性不一定是指氣密,只要是配置於抑制或延遲收容體的內部的揮發性的成分的揮發之特性即可。如圖1所示,收容體50能夠構成為由膜或片材所形成的信封型的包裝。當收容體50是信封型包裝時,收容體50係第一片材51與第二片材52重疊,除了一部分以外的邊緣被接合,在中央配置有口罩1。而且,在上述一部分、亦即邊緣未接合之部分中,能夠構成為第一片材51比第二片材52更突出,該突出部51a被回折而配置於第二片材52上。突出部(或回折部)51a能夠藉由黏著劑58而可拆裝地黏附在第二片材52的外表面。這樣的信封型的包裝相對容易製造,體積不大,因而較佳。
構成收容體50的片材51、52的材料並無特別限定,從使香料的成分(於下文詳述)不易散發至外部的觀點來看,較佳是氣密性較高(非透氣性)的材料。因此,構成收容體50的片材51、52較佳是包含高分子膜。作為高分子膜,可列舉:由延伸聚丙烯(OPP)、無延伸聚丙烯(C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酯、聚醯胺(P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聚酯(PES)、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所形成的膜;或,在這些高分子膜上蒸鍍金屬、例如鋁而得的蒸鍍鋁膜等。上述膜能夠單獨使用,亦能夠製成層壓膜來使用,該層壓膜是組合複數的膜、例如積層複數的膜,並加以貼合而得。在本形態的情況下,其中,從防溼性、遮光性、強度優異來看,較佳是使用包含延伸聚丙烯(OPP)膜及蒸鍍鋁無延伸聚丙烯(CPP)膜之層壓膜。
<香料承載體> 如圖1和圖2所示,承載有香料之香料承載體35以填充於袋體30中的狀態配置於收容體50的內部。換言之,香料承載體35被袋體30包裹。在圖1和圖2所示的例子中,於收容體50內,這樣的填充有香料承載體35之袋體30(亦稱為香料承載體填充袋體)配置於一捆口罩1、1、…與收容體50之間。此時,袋體30較佳是配置成與口罩1的臉部側(佩戴時與佩戴者的臉部相對向的一側)相對。又,當收容體50內收容有複數片口罩1、1、…時,袋體30可配置於口罩1、1彼此之間。
再者,在圖1和圖2所示的例子中,相對於1個收容體50,填充有香料承載體35之袋體30(香料承載體填充袋體)的個數為1個,亦可以是2個以上。當填充有香料承載體35之袋體30的個數為2個時,亦能夠將2個袋體30分別配置於一捆口罩1、1、…的兩側,亦即配置成以2個袋體30包夾一捆口罩1、1、…。
構成香料承載體35的承載體例如是多孔質體,從與香料的反應性較低來看,較佳是無機的多孔質體。作為多孔質體的例子,可列舉無機酸化物,例如:矽膠(silica gel)等二氧化矽;矽酸鈣、沸石、膨土等。其中,從相對廉價且吸溼作用亦優異來看,較佳是矽膠。再者,承載體的布厄特(BET)比表面積可以是30~2000m 2/g,平均細孔徑可以是0.2~30nm。又,多孔質體較佳是平均粒徑為1~10mm的粒子集合體。粒子集合體能夠在袋體30內流動,因此移動收容體50時袋體30亦移動,從而其中的粒子流動,因而能夠促使香料成分的揮發、散發。
在香料承載體35中,承載於承載體上的香料並無特別限定,可以是天然香料,亦可以是合成香料。作為香料的具體例,可列舉:薄荷油、綠薄荷油、桉樹油、檸檬油、葡萄柚油、迷迭香油、紅橘油、萊姆油、柚子油、甘菊油、薰衣草油、玫瑰油、桃金孃油、茶油等天然香料;薄荷醇、樟腦、檸烯、蒎烯、沈香醇、香茅醇、香葉醇等萜烯類;醇類;酮類;醛類等合成香料等。這些香料能夠使用單獨1種,或將2種以上組合使用。上述香料之中,較佳是能夠誘發聞到的人在生理上的清涼感或寒冷感之薄荷系的油、薄荷醇、樟腦等。
例如能夠藉由下述方式獲得香料承載體:在旋轉釜內裝入多孔質粒子,在利用溶劑等加以稀釋後的狀態下加入香料並加以攪拌。此時,相對於多孔質粒子100質量份,所使用的香料的量可以是3~20質量份。
<袋體> 袋體30被構成為:所收容的香料的成分能夠揮發並釋放至袋體30的外部。如此一來,香料承載體35被收容於袋體30中,因而能夠避免香料與口罩1直接接觸,香料的成分一旦釋放至收容體50內之後,與收容體50內的空氣混合,以適度的濃度被空氣運送,從而能夠附著於口罩1上。因此,相較於將香料直接塗佈在口罩上的情況,能夠以適度的濃度將香料的成分廣範圍地施加在口罩上。因此,作為袋體30的材料,例如可使用能夠容易透氣的由纖維聚集而成之纖維結構體或透氣性膜。
在本形態中,香料亦藉由袋體30而與收容體50隔離,未與收容體50直接接觸。因此,能夠減少香料或用於塗佈香料的溶劑對於收容體50的材料的影響。例如,當如上所述使用層壓膜作為收容體50的材料時,為了形成層壓膜而使用的膜之間的接合部中的接著劑會受到香料或溶劑的影響,層壓膜有可能剝離,但是香料未被直接塗佈在收容體50上的本形態則無這樣的疑慮。
又,填充有香料承載體35之袋體30能夠與上述收容體(包裝)50分開製造。因此,在口罩收容體100的製造中,只要預先製造收容體50,然後在收容體50內收容口罩1及填充有香料承載體35之袋體30即可。亦即,在收容體50的製造步驟中不需要帶入香料。這可帶來以下優點。在收容體的材料中包含香料等情況下,當在收容體的製造步驟中帶入香料時,製造後香料可能殘留於裝置中,因而可能需要建構專用的收容體的製造線。相對於此,根據本形態,收容體的製造時不需要考慮香料,在時間、勞力及成本方面變得有利。
如圖1和圖2所示,袋體30可包含外袋體31和內袋體32,上述香料承載體35可被收容於內袋體32內。如此一來,藉由將袋體30設為雙層結構,能夠分別對外袋體31和內袋體32賦予不同的功能,能夠提高袋體30整體的功能。
圖3中僅示出內袋體32的平面圖。又,圖4中示出由外袋體31和內袋體32所形成的袋體30的平面圖,圖5中示出圖3的II-II線剖面圖。在圖4中,外袋體31是以灰色或梨皮圖案表示,外袋體31較佳是透明或半透明(於下文詳述)。又,在圖4中,省略所填充的香料承載體35的圖示。
<內袋體> 內袋體32可由纖維結構體所形成。纖維結構體對於撕裂或拉伸的強度較大,通氣性亦較高,因此較佳。形成內袋體32的纖維結構體只要是由纖維聚集成為片狀而成之結構體,則無特別限定,可以是不織布、織物、編物等。又,構成纖維結構體的纖維可以是天然纖維、合成纖維、或其混合物。其中,從能夠三維地將纖維彼此緊密地構成,並且能夠廉價取得來看,較佳是不織布。當內袋體32是不織布時,可以是紡黏不織布、水針不織布、熔噴不織布、熱風不織布、點黏不織布等。又,當不織布是由樹脂纖維所形成時,作為該樹脂的種類,可以是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耐綸等。
當袋體30是由外袋體31和內袋體32所構成時,香料承載體35被裝填於內袋體32內。
如圖3和圖4所示,可以在內袋體32的外表面附加有與香料或是香料承載體35及/或袋體30有關的資訊34。上述資訊34在圖3和圖4所示的例子中被附加文字「香氣」。然而,只要使用者看到時能夠識別袋體30的功能、亦即作為香袋(fragrance sachet)的功能,則不僅文字,還可包含圖畫、記號等。又,資訊34中可包括香料的種類、製造商、操作上的注意事項(例如不可食用之說明)等。
能夠藉由包含著色劑之墨水的印刷、記載有資訊34之片材的貼附、縫入等來附加資訊34。其中,墨水的印刷由於是簡便的方法,因而較佳。當藉由印刷來附加資訊34時,所使用的墨水能夠根據形成內袋體32的材料來使用公知的墨水。
再者,將資訊34附加於內袋體32的外表面的時機可以是在內袋體32中收容香料承載體35之前,亦可以在之後。例如準備預先在其中一面附加有資訊34之纖維結構體(纖維結構片材),以附加有資訊34之上述面成為外表面的方式利用纖維結構體來包裹香料承載體35後,藉由利用熱封、接著劑等手段來將纖維結構體的邊緣密封,能夠將香料承載體35封入,而製作裝有香料承載體35之內袋體32。再者,作為將纖維結構體的邊緣密封之手段,從減少產生香料與接著劑之交互作用的可能性的觀點來看,較佳是熱封,從減少香料所受到熱量的影響的觀點來看,較佳是接著劑。
如圖3和圖4所示,內袋體32的平面視形狀較佳是設為四邊形、尤其是矩形。又,較佳是與口罩1整體的平面視形狀和收容體50的平面視形狀同樣為長方形。如圖3和圖4所示的四邊形的內袋體32能夠由1片纖維結構片材無浪費地形成。當內袋體32的平面視形狀是四邊形時,其中一邊的長度只要是不會超出收容體50和下述外袋體31之大小,則無特別限定,較佳是30~100mm。
<外袋體> 能夠在內袋體32的外側設置外袋體31。藉由在內袋體32的外側配置外袋體31,從而袋體30成為雙層。藉此,內袋體32被外袋體31保護,因而在口罩收容體100的製造步驟中運送或握持袋體30時內袋體32破損的情況下,能夠減少所收容的香料承載體35向外飛出之風險。
外袋體31的平面視形狀和大小只要能夠收容內袋體32,則無特別限定。外袋體31的平面視形狀較佳是與內袋體32相同的形狀。在圖4所示的例子中,外袋體31的平面視形狀較佳是與內袋體32同樣為矩形,更佳是長方形。當外袋體31的平面視形狀是四邊形時,其中一邊的長度只要是能夠收容內袋體32且不會超出收容體50之大小,則無特別限定,較佳是50~130mm。
外袋體31較佳是由高分子膜所形成。又,如上所述,當在內袋體32的外表面附加有資訊34時,為了能夠視覺認識該資訊34,外袋體31較佳是透明或半透明。再者,形成外袋體31之材料可以是透氣性,亦可以是非透氣性,從成本的抑制和透明性(內袋體32的視認性)的確保之觀點來看,較佳是使用非透氣性的膜。
作為形成外袋體31之高分子膜的具體例,可列舉:延伸聚丙烯(OPP)、無延伸聚丙烯(CPP)、聚乙烯(PE)、聚氯乙烯(PVC)、聚酯、聚醯胺(PA)、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PET)、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PBT)等聚酯(PES)、乙烯-乙烯醇共聚物(EVOH)等。其中,從獲得充分的透明性且耐溼性、強度優異來看,較佳是延伸聚丙烯(OPP),更具體而言,較佳是雙軸延伸聚丙烯。
又,亦能夠使用外袋體31來控制由收容於內袋體32內的香料承載體所釋放的香料的成分的釋放速度。例如,使用非透氣性或低透氣性的膜作為外袋體31,預先對外袋體31開孔31h(圖4和圖5),藉此能夠根據孔的形狀、大小、數量、及位置等來調整香料成分的釋放。
在圖4和圖5所示的例子中,在外袋體31中,以平面視來看在外袋體31的幾乎中央形成有1個圓形的孔31h,孔的形狀和大小不限於圖示的形狀和大小。當如上所述在內袋體32的表面藉由著色劑來附加資訊34時,外袋體31的孔較佳是形成為:附加有上述資訊34的部分保持被外袋體31覆蓋,亦即配置有著色劑的部分不會通過孔31h露出。或者,較佳是:為了附加資訊34而附著於內袋體32的外表面之著色劑以不會通過外袋體31的孔露出的方式附加資訊。在圖4所示的例子中,附加於內袋體32的外表面的資訊34、亦即標記有文字「香氣」之部分不會通過形成於外袋體31上的孔31h露出。
形成於外袋體31上的孔可僅形成於外袋體31的單面,亦可形成如圖2、圖4及圖5所示。如圖2、圖4及圖5所示,藉由孔31h、31h形成於外袋體31的各面,從而即使在收容體50內使袋體30的任一面與口罩1相對向,從孔31h至口罩1的距離仍為相同程度,因而將袋體30封入收容體50內時,不需要對袋體30的正反面進行檢測並加以對準的步驟。
當外袋體31上形成有孔時,孔的面積的合計量較佳是內袋體32的平面視面積的5~20%。藉由將孔的面積設為上述範圍,能夠將香料成分充分釋放至外袋體31的外部,並且維持外袋體31整體的強度,當如上所述在內袋體32的外表面藉由墨水來附加資訊34時,能夠減少從孔31h露出的墨水附著於收容體的內壁或口罩1上的可能性。
1個形成於外袋體31上的孔31h的大小取決於孔的數量、配置等,可以是等效圓直徑為1~20mm。再者,等效圓直徑是指具有與孔31h的面積相同的面積之真圓的直徑,而與孔31h的形狀無關。如圖4和圖5所示,當形成於單面的孔31h的數量為1個時,孔31h的等效圓直徑較佳是5~15mm。又,雖然圖4所示的孔31h的形狀為圓形,但是孔31h的形狀可以不必是圓形,亦可以是:橢圓形;四邊形、三角形等多邊形;其他任意形狀(例如心形、滴形等)。
<外袋體的變化例> 圖6中示出形成於外袋體31上的孔的變化例。圖6中僅示出外袋體31的平面圖。雖然在圖6中外袋體31亦以灰色(梨皮圖案)表示,但是如上所述,外袋體31較佳是透明或半透明。如圖6所示,在外袋體31上可在單面形成有複數個孔31h、31h、…。此時,複數個孔31h、31h、…的大小可如圖6(a)所示彼此相同,亦可如圖6(b)所示彼此不同。
在圖6(a)所示的例子和圖6(b)所示的例子中,複數個孔31h、31h、…不僅形成於外袋體31的中央處,而且形成於整個面。藉此,不僅從袋體30的中央處,而且能夠從整個面釋放香料的成分,因而即使是釋放速度較慢的香料,亦能夠在收容體50內於面方向上迅速地充滿香料成分。
在圖6(a)所示的例子中,相同形狀和相同大小的孔31h、31h、…以交錯的方式形成,因而使香料的成分容易從外袋體31的整個面均勻地釋放。又,在圖6(a)所示的例子中,在外袋體31的製造步驟中,即使用以形成孔31h、31h、…的衝壓模具的位置偏移,仍容易維持孔31h、31h、…的效果。
又,在圖6(b)所示的例子中,孔31h、31h、…的形狀為圓形且相同,孔31h的大小根據位置而不同。孔31h的大小隨著靠近外袋體31的邊緣而變小,隨著離開邊緣(亦即隨著靠近中央)而變大。當上述香料承載體35是粒子集合體時,香料承載體35在內袋體32中移動而變得容易密集配置於中央。因此,當希望藉由在外袋體31上形成圖6(b)所示的孔31h、31h、…來使香料成分從外袋體31的整個面釋放但是盡可能快速地釋放時較佳。
在以上說明的外袋體31的例子中,外袋體31上形成有孔、亦即外袋體31的一部分被去除而成的去除部,外袋體31上亦可形成有切口,而非孔。再者,此處,切口是指在不從外袋體31將材料去除(會產生被去除的廢料)的情形下僅藉由切入切口的步驟所形成者。被釋放至內袋體32的外部的香料的成分通過切口而進一步被釋放至外袋體31的外部,能夠充滿於收容體50內的空氣中。
再者,外袋體31與內袋體32可彼此固定,亦可未彼此固定。又,袋體30亦能夠設為由外袋體31的材料與內袋體32的材料貼合而成的層壓體。
<口罩> 在本形態中,收容於收容體50中的口罩的構成並無特別限定,參照圖7~圖9,示出口罩1的例子。圖7是從外側(佩戴時與佩戴者的臉部相對向的一側、或臉部側)觀察口罩1而得的平面圖。如圖7所示,口罩1具備:口罩本體10、及一對耳掛部20a、20a。口罩1和口罩本體10具有:佩戴時與佩戴者的臉部的上下方向相對應的上下方向(縱方向)D1、及佩戴時與佩戴者的臉部的左右方向相對應的左右方向(橫方向)D2。縱方向D1與橫方向D2正交。又,圖8中示出繪示為了使用口罩1而將耳掛部20a、20a向左右方向展開後的狀態的平面圖,圖9中示出口罩本體10的剖面圖(圖8的III-III線剖面圖)。
在圖7~圖9所示的例子中,口罩本體10具有長方形的平面視形狀,該長方形在橫方向D2上具有長邊,但是口罩本體10的平面視形狀不限於圖示的平面視形狀。又,如圖7~圖9所示,口罩本體10具有皺褶結構15,該皺褶結構15是由在縱方向D1上排列配置的複數個皺褶(pleats)所形成。皺褶結構15的皺褶是藉由將構成口罩本體10的片材依沿著橫方向D2的折線彎折所形成。而且,在形成有複數個皺褶的狀態下,藉由熱封、超音波密封、接著劑等來固定口罩本體10的橫方向D2兩端部。再者,在本例中,皺褶結構15形成為上下方向D1的中央處成為箱式褶(圖9),但是皺褶結構15的具體構成並無特別限定,可以是形成於口罩本體的公知的構成。
口罩本體10可具有由複數的片材積層而成的多層結構。口罩本體10可成為以下3層結構:內側依序積層有內片材(與臉部相對向的片材)11、中間片材12、及外片材13。構成這樣的口罩本體10的各片材較佳是包含不織布、織物、編物等纖維結構體。其中,不織布具有由纖維複雜地纏繞而成的結構,因而捕集異物(塵、花粉、細菌、病毒等)的功能較高,此外,從容易保持由上述香料承載體35釋放並到達口罩本體10的香料的成分之觀點來看,亦較佳。
作為形成口罩本體10的不織布,可列舉:紡黏不織布、水針不織布、熔噴不織布、熱風不織布、點黏不織布等。中間片材12較佳是提高了捕集異物的功能,因而為此,較佳是使用能夠包含較細的纖維之熔噴不織布。又,構成不織布的纖維較佳是樹脂纖維,作為樹脂纖維的樹脂的種類,可列舉:聚乙烯、聚丙烯、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耐綸等。內片材(與臉部相對向的片材)11和外片材13的基重可以是10~50g/m 2。異物捕集性較高的中間片材的基重較佳是10~100g/m 2,亦可以是10~50g/m 2,更佳是15~50g/m 2
在本形態中,口罩本體10在上側和下側回折。更具體而言,內片材(與臉部相對向的片材)11在上端和下端具有超出中間片材12和外片材13這樣的長度。而且,在內片材11的上側,超出的部分以覆蓋中間片材12和外片材13的上端緣的方式向外側(不與臉部相對向的一側)回折,而形成上回折部11U;在下側,超出的部分以覆蓋中間片材12和外片材13的下端緣的方式向外側(不與臉部相對向的一側)回折,而形成下回折部11L。藉此,構成口罩本體10的片材的上端緣及/或下端緣被覆蓋,因而即使在片材的端緣變尖銳的情況下,亦不易與臉部或手接觸,能夠提高佩戴感。
再者,口罩本體10內可配置有扁平帶狀的金屬製或樹脂製的構件即形狀保持構件(亦稱為鼻貼合部(nose fit))NF,該構件在橫方向D2上延伸。形狀保持構件NF例如在將上回折部11U回折前配置於外片材13的面上,較佳是使其配置於上回折部11U與外片材13之間。
一對耳掛部20a、20a分別在口罩本體10的左右方向D2的端部中的接合區域BD、BD與口罩本體10接合。一對耳掛部20a、20a形成為片狀,而非細繩狀或線狀。亦即,一對耳掛部20a、20a分別以平面視來看形成具有寬度的帶狀的環。因此,當以耳朵進入耳掛部20a的開口29的方式佩戴口罩1時,耳掛部20a會以面接觸耳朵的後面或耳垂的背面,因而能夠減輕掛在耳朵上的負擔。又,與細繩狀的構成相比,片狀的耳掛部20a、20a的表面積較大,因而由上述香料承載體35釋放的香料的成分容易附著。因此,耳掛部20a、20a亦能夠發揮功能。
又,如圖7所示,一對耳掛部20a、20a可形成為在橫方向D2的中央處能夠彼此分離地結合而成的單一片狀,亦即形成為連續的1片的耳掛部片材20。
耳掛部20a、20a(或耳掛部片材20)較佳是由伸縮性構件、及分別配置於伸縮性構件的雙面上的包含低伸縮性或非伸縮性的片狀的表面材料料之構件所構成。更具體而言,能夠藉由下述方式形成伸縮性的耳掛部20a、20a:在對伸縮性構件施加拉伸力來使其伸長的狀態下,使低伸縮性或非伸縮性的片材(表面材料料)積層於其各面,將伸縮性膜和與表面材料間歇性地加以固定後,解除拉伸力來緩解伸縮性構件的伸長。伸縮性構件可以是伸縮性膜、複數條橡膠絲等彈性伸縮性構件。又,表面材料較佳是纖維結構體,更具體而言是不織布、織物、編物等,從肌膚觸感、通氣性良好且有助於佩戴感的提升來看,較佳是不織布。
開始使用口罩1時,使用者在佩帶口罩1前能夠將耳掛部20a、20a之中的未在接合區域BD、BD與口罩本體10接合的部分向側方(向橫方向D2)展開,使其成為如圖8所示的狀態。如上所述,當耳掛部20a、20a彼此在結合部28結合時,解除該結合,來使耳掛部20a、20a相互分離。
在圖7~圖9所示的口罩1中,耳掛部20a、20a接合在口罩本體10的不與臉部相對向的一側(外側)的面上。因此,如上所述,在使耳掛部20a、20a彼此分離來向橫方向D2外側展開之動作中,能夠減少使用者接觸口罩本體10的與臉部相對向的一側的可能性或消除該可能性,從衛生的觀點來看較佳。又,在口罩1的佩戴中,口罩本體10的兩側部容易被耳掛部20a、20a從不與臉部相對向的一側(外側)朝向臉部推壓,因而在口罩本體10的兩側部能夠縮小口罩本體10與臉部的間隙,能夠提升口罩的功能(隔絕異物、防止飛沫的飛散等)。又,在佩戴中耳掛部20a的端部不會直接接觸佩戴者的臉部,因此亦能夠減少不適感。
再者,耳掛部20a、20a形成有將耳掛部20a、20a相互分離來向橫方向D2外側展開時使用者能夠捏持的捏持部25、25(圖1和圖2、圖4)。使用者藉由捏持部25、25,能夠以不接觸口罩本體10本身的方式或幾乎不接觸的方式利用雙手對於捏持部25、25進行捏持。因此,即使在使用者無法充分顧及手指的衛生的狀況下,仍能夠將良好的衛生狀態的口罩1佩戴在自己或他人上。又,捏持部25、25亦能夠在將耳掛部20a、20a掛在佩戴者的耳朵上時或之後用於調整耳掛部20a、20a的位置或張力狀況。
<感覺引起劑(sensate)> 在本形態中,在口罩1上、較佳是在口罩本體10上,可塗佈有能夠引起特定的感覺之感覺引起劑。感覺引起劑較佳是引起例如清涼感(或寒冷感)、溫感等由肌膚感受到的感覺之藥劑,更佳是引起清涼感之藥劑。又,較佳是使用吸熱性物質作為引起清涼感之感覺引起劑。吸熱性物質接觸佩戴者的氣息中包含的水分而引起吸熱反應,因而形成於口罩與臉部之間的空間的溫度下降,藉此,佩戴者能夠感受到清涼感。從確保安全性的觀點來看,作為引起清涼感之感覺引起劑,較佳是使用:木糖醇、赤藻糖醇、右旋糖、山梨糖醇等糖醇類;海藻糖、蔗糖、乳糖、麥芽糖等糖類等。其中,從操業性和效果效能方面來看,較佳是木糖醇。
口罩1中塗佈有感覺引起劑的地方並無特別限定,較佳是塗敷在口罩本體10的內部、亦即口罩本體10的未露出的地方。藉此,能夠防止對於佩戴者的肌膚引起過強的感覺,並且當佩戴者的肌膚是敏感肌時等,能夠防止可能因感覺引起劑直接接觸肌膚(臉部、手指等)而產生的不佳的影響。進一步,感覺引起劑40(圖9)較佳是塗佈在口罩本體10中包含的片材之中的內片材(與臉部相對向的片材)11的外表面(不與臉部相對向的面)11ex。內片材11是構成口罩本體10的片材(內片材11、中間片材12、及外片材13)之中在佩戴時被配置於最靠近佩戴者臉部位置的片材,因此佩戴者的氣息容易到達,使佩戴者的氣息中的水分與感覺引起劑40容易進行反應。
再者,對於感覺引起劑40的片材的塗佈例如能夠對將感覺引起劑溶於溶劑中而獲得的溶液使用噴霧、刷毛、刷子、棒式塗佈機、凹版塗佈機、柔版塗佈機、輥式塗佈機、噴墨印刷等來實行。
塗佈有感覺引起劑40之區域亦無特別限定,能夠塗佈在口罩本體10中包含的片材(不織布等)的整個面或部分。但是只要是塗佈在整個片材的構成,則由片材形成口罩本體10前不需要進行塗佈區域與非塗佈區域的區域區分,因而口罩本體10、以及口罩1的操作性變高而較佳。
當感覺引起劑40是吸熱性物質時,如上所述,感覺的引起是藉由與水分反應而發生,因而佩戴者是在經過某一程度的時間後感覺到清涼感,而不是在剛佩戴口罩後。因此,佩戴口罩後經過某一程度的時間,例如變得容易感覺到悶熱或呼吸困難時,能夠有效地發揮功能。
此處,當使用引起清涼感之感覺引起劑作為感覺引起劑40,並且亦使用引起清涼感之香料(薄荷系的油、薄荷醇、樟腦等)作為承載於上述香料承載體35的香料時,不論利用在收容體50內的轉移至口罩1上的香料的成分,或者利用直接塗佈在口罩1上的感覺引起劑40,都能夠使佩戴者感覺到清涼感,引起清涼感的效果提高。進一步,當感覺引起劑40是吸熱性物質時,如上所述藉由感覺引起劑40引起感覺是在從佩戴開始經過某一程度的時間後,因此能夠藉由香料和感覺引起劑40來階段性地使佩戴者感覺到清涼感。亦即,由於香料是揮發性,因而剛佩戴口罩後佩戴者容易感覺到其香氣,但是其作用有時不會長期持續。相對於此,感覺引起劑(吸熱性物質)40在經過某一程度的時間後發揮功能,因而即使由香料引起的佩戴初期的清涼感消失,仍能夠使佩戴者感覺到清涼感,以彌補該情形。如此一來,能夠藉由香料與感覺引起劑40的組合來使清涼感這樣的感覺從口罩1的佩戴初期持續很長時間。
進一步,以下記載本發明的具體的態樣。
(附記1) 附記1的態樣是一種口罩收容體,其包含:口罩;收容體,其收容前述口罩;及,袋體,其配置於前述收容體內,且包含香料承載體,該香料承載體承載有香料。
根據上述附記1的態樣,香料承載體被袋體包裹。藉此,開始使用前口罩的保管時,在口罩收容體內,香料逐漸被釋放至袋體的外部,而轉移至口罩。由於未使香料直接附著於口罩上,因而在佩戴的初期階段,香氣不會變得過強,佩戴者能夠從口罩感覺到適度的強度的香氣。又,由於利用了承載有香料之香料承載體,因此香料能夠在不從收容體的外側擠壓或拍打的情形下揮發。亦即,即使不向收容體給予刺激等,僅預先保持在通常的保管狀態,仍能夠使香氣轉移至口罩。再者,當根據使用者的喜好而希望在早期轉移較強的香氣時,可給予刺激。
(附記2) 附記2的態樣,其中,前述袋體具有由纖維結構體所構成之內袋體、及配置於前述內袋體的外側的由高分子膜所構成之外袋體。
根據上述附記2的態樣,袋體之中的內袋體由纖維結構體所形成,因而在香料承載體不直接接觸口罩的情形下,使香料的揮發成分從整個內袋體中釋放,該釋放出來的成分附著於口罩上。因此,能夠以適度的濃度對整個口罩附加香氣。又,藉由在內袋體的外側設置有由高分子膜所形成的外袋體,亦能夠調整香料成分的釋放速度。
(附記3) 在附記3的態樣中,前述外袋體上形成有孔。
根據上述附記3的態樣,無論形成外袋體的材料如何,都能夠經由外袋體的孔來釋放香料成分。因此,亦能夠使用香料成分的滲透性較低之材料作為外袋體的材料,材料的選擇的範圍變廣。
(附記4) 在附記4的態樣中,在前述內袋體的外表面藉由著色劑而附加有與前述香料或前述袋體有關的資訊。
根據上述附記4的態樣,藉由在內袋體的外表面利用著色劑附加資訊,能夠避免使用者誤用袋體。又,由於著色劑被外袋體覆蓋,因而能夠防止著色劑附著於口罩或收容體的內壁。
(附記5) 在附記5的態樣中,前述香料承載體是承載有前述香料之多孔質粒子。
根據上述附記5的態樣,承載體是多孔質體,因而亦能夠在承載體的細孔內承載香料。因此,能夠承載相對較多量的香料,並且能夠使香料長期逐漸散發。進一步,藉由香料承載體是粒子狀,能夠在袋體內進行某一程度的流動,因此能夠藉由移動收容體來促進香料的成分的散發。
(附記6) 在附記6的態樣中,在前述口罩上塗佈有能夠對使用者引起特定的感覺之感覺引起劑。
根據上述附記6的態樣,藉由預先將感覺引起劑直接塗佈在口罩上,從而口罩的佩戴者能夠感覺到由上述的袋體內的香料轉移至口罩的香氣,並且亦能夠享受感覺引起劑的效果,因而能夠提供一種更舒適的口罩。
(附記7) 在附記7的態樣中,前述香料能夠引起的感覺和前述感覺引起劑能夠引起的感覺是清涼感。
根據上述附記7的態樣,使用引起清涼感的香料作為使用香料,亦使用引起清涼感的藥劑作為感覺引起劑。因此,以下作用提升:藉由香料和感覺引起劑的雙方,來對口罩的佩戴者引起清涼感這樣的感覺。
(附記8) 在附記8的態樣中,前述感覺引起劑是吸熱性物質。
根據上述附記8的態樣,藉由吸熱性物質即感覺引起劑,從而佩戴口罩時能夠降低口罩與臉部之間的空間的溫度,佩戴者能夠感覺到清涼感。又,通常吸熱性物質的反應到發生為止要花費某一程度的時間,而非剛佩戴後,因此從開始佩戴時經過某一程度時間,佩戴者開始感覺到炎熱、呼吸困難等時,能夠對佩戴者賦予舒適的感覺(清涼感)。而且,藉由將這樣的感覺引起劑與上述香料加以組合,從而在佩戴初期能夠感覺到收容體內轉移至口罩的香氣,然後經過某一程度的時間後,能夠感覺到由感覺引起劑產生的寒冷感或清涼感,舒適的感覺能夠從佩戴初期維持至佩戴中。進一步,當選擇附記7的態樣這樣引起清涼感之香料作為香料時,藉由香料和感覺引起劑,能夠從佩戴初期長期持續清涼感這樣的特定的感覺。
以上,根據實施形態來說明了本發明,但是本發明不受限於這些實施形態。又,上述實施形態在申請專利範圍所記載的範圍內能夠進行各種變更、修正、置換、附加、刪除、及組合等,該等亦屬於本發明的技術範圍內。
本申請案係基於2022年4月14日申請的日本國專利申請案2022-066773號主張優先權,且將該日本國專利申請案的全部內容援引至本申請案中。
1:口罩 10:口罩本體 11:內片材(與臉部相對向的片材) 11U:內片材的上回折部 11L:內片材的下回折部 12:中間片材 13:外片材 15:皺褶 20:耳掛部片材 20a:耳掛部 25:捏持部 28:可分離的結合部 29:開口 30:袋體 31:外袋體 31h:外袋體的孔 32:內袋體 34:資訊 35:香料承載體(香料承載粒子) 50:收容體 51:收容體的第一片材 51a:第一片材的回折部 52:收容體的第二片材 100:口罩收容體 BD:接合部 D1:縱方向(上下方向) D2:橫方向(左右方向) NF:形狀保持構件
圖1是本實施形態的口罩收容體的斜視圖。 圖2示出圖1中的I-I線剖面的示意圖。 圖3示出內袋體的平面圖。 圖4示出袋體的平面圖。 圖5示出圖3的II-II線剖面的示意圖。 圖6示出袋體的變化例。 圖7是本實施形態中的使用前的口罩的平面圖。 圖8是將圖6所示的口罩的耳掛部展開後的狀態的平面圖。 圖9是口罩本體的剖面(圖8的III-III線剖面)的示意圖。
國內寄存資訊(請依寄存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國外寄存資訊(請依寄存國家、機構、日期、號碼順序註記) 無
30:袋體
31:外袋體
32:內袋體
50:收容體
51:收容體的第一片材
51a:第一片材的回折部
100:口罩收容體

Claims (8)

  1. 一種口罩收容體,其包含: 口罩; 收容體,其收容前述口罩;及, 袋體,其配置於前述收容體內,且包含香料承載體,該香料承載體承載有香料。
  2. 如請求項1所述之口罩收容體,其中,前述袋體具有由纖維結構體所構成之內袋體、及配置於前述內袋體的外側的由高分子膜所構成之外袋體。
  3. 如請求項2所述之口罩收容體,其中,前述外袋體上形成有孔。
  4. 如請求項2或3所述之口罩收容體,其中,在前述內袋體的外表面藉由著色劑而附加有與前述香料或前述袋體有關的資訊。
  5.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口罩收容體,其中,前述香料承載體是承載有前述香料之多孔質粒子。
  6. 如請求項1或2所述之口罩收容體,其中,在前述口罩上塗佈有能夠對使用者引起特定的感覺之感覺引起劑。
  7. 如請求項6所述之口罩收容體,其中,前述香料能夠引起的感覺和前述感覺引起劑能夠引起的感覺是清涼感。
  8. 如請求項7所述之口罩收容體,其中,前述感覺引起劑是吸熱性物質。
TW112111467A 2022-04-14 2023-03-27 口罩收容體 TW202342141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22066773A JP2023157096A (ja) 2022-04-14 2022-04-14 マスク収容体
JP2022-066773 2022-04-14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2141A true TW202342141A (zh) 2023-11-01

Family

ID=8832937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11467A TW202342141A (zh) 2022-04-14 2023-03-27 口罩收容體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2023157096A (zh)
TW (1) TW202342141A (zh)
WO (1) WO2023199708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59836A (ja) * 1993-08-27 1995-03-07 Sekine:Kk 芳香体
JP2001231846A (ja) * 2000-02-25 2001-08-28 Akira Fujiwara 香 袋
JP2004180959A (ja) * 2002-12-04 2004-07-02 Japan Pionics Co Ltd 芳香具
US20040222108A1 (en) * 2003-04-03 2004-11-11 Domenic Tommarello Method and system for delivering a fragrance to medical apparel packaged in a container
JP2005021548A (ja) * 2003-05-02 2005-01-27 Takejiro Kanzaki 芳香袋
JP6753701B2 (ja) * 2016-06-03 2020-09-09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862078B1 (ja) * 2020-06-30 2021-04-2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マス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3157096A (ja) 2023-10-26
WO2023199708A1 (ja) 2023-10-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074126B2 (ja) 蒸気温熱具
US7784710B2 (en) Delivery system for a medicament or well-being enhancing composition
JP5593083B2 (ja) 発熱具
US20190216639A1 (en) Therapeutic eye compress system
US20070067888A1 (en) Perspiration absorption device
JP2014140774A (ja) マスク
JP2004073828A (ja) 水蒸気発生具
JP2004329951A (ja) 鼻及び口に密着しない多目的マスク。
KR102623141B1 (ko) 증기 발생구
JP7321706B2 (ja) マスク
JP5268432B2 (ja) 吸収性コア、及びこれを収容するマスク
TW202342141A (zh) 口罩收容體
JP3150869U (ja) マスク用衛生フィルタ
JP4660294B2 (ja) 香り放散貼付材
KR200462144Y1 (ko) 방향 패드가 부착된 베개
JP7325958B2 (ja) マスク
WO2022168435A1 (ja) マスク
JP7473957B2 (ja) マスク
JP3092989U (ja) 衛生マスク
JP2001218859A (ja) 手持ちマスク
US11998480B2 (en) Self-heating compress for moist heat delivery
US20210267793A1 (en) Self-heating compress for moist heat delivery
US20230123500A1 (en) On-demand agent dispensing devices and related methods
JP2021195696A (ja) マスク用インナーシート及びマスク用インナーシート製品
JPH0136396Y2 (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