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42082A - 獲得密花豆(ssd)萃取物、其部分及組成物且使用來對抗病毒性疾病之方法 - Google Patents

獲得密花豆(ssd)萃取物、其部分及組成物且使用來對抗病毒性疾病之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42082A
TW202342082A TW112109368A TW112109368A TW202342082A TW 202342082 A TW202342082 A TW 202342082A TW 112109368 A TW112109368 A TW 112109368A TW 112109368 A TW112109368 A TW 112109368A TW 202342082 A TW202342082 A TW 202342082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ssp
ssd
extract
cov
sars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210936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利 劉
建萍 陳
志偉 陳
Original Assignee
香港商港大科橋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香港商港大科橋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香港商港大科橋有限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4208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42082A/zh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6/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s
    • A61K36/18Magnoliophyta (angiosperms)
    • A61K36/185Magnoliopsida (dicotyledons)
    • A61K36/48Fabaceae or Leguminosae (Pea or Legume family); Caesalpiniaceae; Mimosaceae; Papilionacea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2236/00Isolation or extraction methods of medicinal preparations of undetermined constitution containing material from algae, lichens, fungi or plants, or derivatives thereof, e.g. traditional herbal medicine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Natural Medicines & Medicinal Plant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ncology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Vir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lternative & Traditional Medicine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Botany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揭露一種獲得製備含有總類黃酮及原花青素之密花豆( Spatholobus suberectusDunn)萃取物的方法。本揭露係有關於一種用於自密花豆萃取活性部分的方法。亦提供該SSP、該活性部分,以及其組成物。進一步提供一種治療諸如由SARS-CoV-2所導致之COVID-19之病毒性疾病的方法,以及該SSP及該活性部分在製造用於預防及/或治療一病毒性疾病之製劑中的用途。

Description

獲得密花豆(SSD)萃取物、其部分及組成物且使用來對抗病毒性疾病之方法
發明領域
本發明揭露一種自含有總類黃酮及原花青素之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SSD)製備抗病毒萃取物之天然產物的方法。本揭露係有關於一種發現密花豆之活性原花青素(SSP)作為病毒進入抑制劑的方法。亦提供一種預防及治療諸如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之病毒性疾病的方法。
發明背景
隨著全球化及迅速都市化的到來,由新興及再浮現病毒所導致的近期疫情爆發突顯了其等之預防及治療對於公眾健康係一嚴重威脅。實例包括近期爆發的由嚴重急性呼吸症候群病毒2型(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virus type 2, SARS-CoV-2)所導致的COVID-19。儘管在免疫及藥物開發方面取得了進展,但是許多病毒缺乏預防性疫苗及有效的抗病毒療法。因此,鑑定對於病毒感染的管理及控制係高度有效且具成本效益的新穎藥劑,尤其係天然產物,係至關重要。廣效抗病毒藥將特別有利於對抗相關病毒的新變異株。
草藥及經純化之天然產物為新穎抗病毒藥物開發提供一豐富的資源。鑑定此等天然藥劑的抗病毒機制揭示了其等與病毒生命週期相互作用的位置,諸如病毒進入、複製、組裝及釋放。中醫學(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TCM)特別受到重視。世界上存在250,000至300,000種植物物種,中草藥學為藥物探索提供一快速通道及重要來源 6-10。黃花蒿(Artemisia annua)係代表性草藥。來自於黃花嵩之抗瘧疾藥物青蒿素(青蒿素)的發現以及隨後開發的數種抑制瘧疾寄生蟲的療法挽救了數百萬人的性命。
該植物SSD。微甘,性溫,歸肝及腎經。「本草綱目」聲稱其可以養胃及燥胃;「本草綱目拾遺」聲稱其可以促進血液循環且暖腰膝。治療具有閉性(closedness)、風濕(rheumatism)、痺證(numbness)、偏癱(paralysis)、血虛(blood deficiency)及萎黃(chlorosis)之病患的醫療需求很大。近年來,有一些關於蜈蚣常用來治療由病毒所導致之疾病的報告,但是在Covid-19方面還未有報告。至目前為止,未有論文指出SSP作為一病毒進入抑制劑。
SSD的化學組成主要包括類黃酮、萜烯類、 固醇類、木質素、蔥醌類、多酚類、原花青素及一些微量元素,其中類黃酮的含量最多。含量萃取方法之研究多以總類黃酮萃取速率作為一指標,並且未考慮該萃取方法對於該萃取物之藥效的影響。
發明概要
本文提供一種獲得SSD萃取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i)將SSD切成片;(ii)在室溫下將SSD片浸漬於一溶劑中並進行處理以獲得一萃取物;(iii)濃縮該萃取物;以及(iv)乾燥該經濃縮之萃取物以獲得SSD萃取物(SSP)粉末。
本文提供一種自SSD獲得一活性部分的方法,該活性部分包括原花青素,所述方法包含:(i)將SSD切成片;(ii)在室溫下將SSD片浸漬於一溶劑中並進行處理以獲得一萃取物;(iii)濃縮該萃取物;(iv)乾燥該經濃縮之萃取物以獲得SSD萃取物(SSP)粉末;(v)將SSP分散於水中以獲得一水性溶液;(vi)使用一系列具有不同極性之溶劑以相等體積萃取該SSP水性溶液以獲得對應於各個溶劑的SSP部分,該系列之溶劑包含正丁醇;以及(vii)使用沖提液分離該正丁醇部分(SSP-n-BuOH)以獲得該活性部分。
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在(ii)中的該處理程序包含滲濾作用(percolation)。
本文提供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的一種SSD萃取物以及一種來自於SSD的活性部分,以及一種包含該萃取物或者該活性部分的組成物。
本文提供一種預防及/或治療一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其包含向一有需要之個體投予一有效量的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的SSD萃取物或者來自於SSD的活性部分。
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病毒性疾病係由包括Omicron變異株之SARS-CoV-2、伊波拉病毒(EBOV)、具有CCR5或CXCR4向性之HIV-1、SARS-CoV、H5N1所導致。
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有效劑量係0.5 µg/ml至5000 µg/ml。
本發明提供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的一SSD萃取物或者一來自於SSD的活性部分在製造用於預防及/或治療一病毒性疾病之製劑中的用途。
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獲得SSD萃取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i)將SSD切成片;(ii)在室溫下將SSD片浸漬於一溶劑中並進行處理以獲得一萃取物;(iii)濃縮該萃取物;以及(iv)乾燥該經濃縮之萃取物以獲得SSD萃取物粉末,該SSD萃取物包括原花青素,命名為SSP。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SSD」係指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如本文所使用,術語「SSP」係指包括原花青素之SSD萃取物。在本文中,SSP可以係藉由以上包含步驟(i)至(iv)的方法所獲得。
在步驟(ii)中,合適的處理程序可以包含滲濾作用、超音波、加熱及回流、煎劑法(decoction),及/或溶劑萃取。合適地,在(ii)中的該處理程序係滲濾作用。
在步驟(ii)中,所使用之溶劑可以包含水,及/或一有機溶劑。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在(ii)中的該溶劑包含水及乙醇,諸如60%乙醇/水(v/v)。
例如,步驟(ii)包含在室溫下使用一60%乙醇(在水中,v/v)經由一滲濾作用程序處理SSD片。該滲濾作用程序可以進行12小時。
在步驟(iii)中,該濃縮程序可以包含減壓旋轉蒸發作用、離心作用,及/或氮氣吹掃。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在(iii)中的該濃縮程序係減壓旋轉蒸發作用。該濃縮程序可以係在一低於50℃的溫度下進行。
在步驟(iv)中,該乾燥程序可以包含冷凍乾燥、噴霧乾燥、微波乾燥,及/或紅外線加熱乾燥。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在(iv)中的該乾燥程序係冷凍乾燥。
本發明亦係有關於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的該SSP。SSP對SARS-CoV-2展現出顯著的抑制能力,IC 50值為3.574 µg/mL及3.648 µg/mL。創新地,SSP獨特地抑制SARS-CoV-2、HIV-1、伊波拉病毒(EBOV)、SARS-CoV-1及流感H5N1感染的進入,但是無法阻斷水泡性口炎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virus, VSV)。進一步,我們顯示SSP對於複製的進入後事件沒有影響。其藉由直接地作用於病毒套膜來阻斷SARS-CoV-2、HIV-1、H5N1、EBOV及SARS-CoV-1進入。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SSP係一新穎的進入抑制劑,其具有預防及治療COVID-19的潛力,亦可以對抗EBOV、HIV-1、H5N1及SARS-CoV感染,且儲備可能用於對抗未來由相關病毒所導致的全球大流行病。
針對SSP用於預防及治療COVID-19 (SARS-CoV-2)感染的潛在用途,以及儲備可能用於對抗未來由相關病毒所導致的全球大流行病,以及探究成分小分子化合物作為進入抑制劑,我們的研究結果提供了科學證據。
進一步,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自SSD獲得一活性部分的方法,該等活性部分包括原花青素,所述方法包含:(i)將SSD切成片;(ii)在室溫下將SSD片浸漬於一溶劑中並進行處理以獲得一萃取物;(iii)濃縮該萃取物;(iv)乾燥該經濃縮之萃取物以獲得SSD萃取物(SSP)粉末;(v)將SSP分散於水中以獲得一水性溶液;(vi)使用一系列具有不同極性之溶劑以相等體積萃取該SSP水性溶液以獲得對應於各個溶劑的SSP部分,該系列之溶劑包含正丁醇;以及(vii)使用沖提液分離該正丁醇部分(SSP-n-BuOH)以獲得該活性部分。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活性部分」係指自SSD萃取之部分,其具有作為進入抑制劑之活性及/或具有抗病毒活性。在本文中,一或多種活性部分可以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該(等)活性部分可以包括比SSP濃縮的原花青素。因此,該(等)活性部分如SSP展現進入抑制、抗病毒、免疫調節及/或抗發炎效應。
該(等)活性部分可以具有不同的平均聚合度(mean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 mDP)。該(等)活性部分可以具有比SSP更高的mDP。例如,一活性部分可以具有7~10的mDP。
在該等步驟(i)-(iv)中的各者可以具有在該獲得SSD萃取物的方法中如上述之任何特徵。
在步驟(vi)中,該系列之溶劑可以進一步包含水、乙醇、石油醚(petroleum ether, PE),及/或乙酸乙酯。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系列溶劑係石油醚(PE)、乙酸乙酯及正丁醇。在此情況下,對應於各個溶劑的SSP部分包含石油醚部分(SSP-PE)、乙酸乙酯部分(SSP-EA)、乙酸乙酯不溶性部分(SSP-EAin),以及正丁醇部分(SSP-n –BuOH)。
在步驟(vii)中,合適的分離程序可以包含大孔樹脂管柱分離(macroporous resin columns separation)、分級沉澱(fractional precipitation)、結晶作用、正相層析法、逆相層析法,及/或離子交換樹脂管柱分離。在一個實施態樣中,該分離程序係大孔樹脂管柱分離。
在步驟(vii)中,合適的沖提液可以包含水,及/或一有機溶劑。在一個實施態樣中,在(vii)中的該等沖提液係從10%至95%之梯度乙醇-水。
該自SSD獲得一活性部分的方法可以進一步包含:(viii)濃縮該活性部分;以及(ix)乾燥該經濃縮之活性部分。在步驟(viii)中的該濃縮程序可以具有在以上步驟(iii)中的該對應程序的任何特徵。在步驟(ix)中的該乾燥程序可以具有在以上步驟(iv)中的該對應程序的任何特徵。
本發明亦係有關於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的該活性部分。
除了以上SSP萃取物之外,來自於SSD的以上活性部分,來自於SSD的相關天然產物在本揭露中可能係有用的。同時,類似於SSP的處方或配方亦可以對COVID-19具有抗病毒作用。
本發明進一步係有關於一種包含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的該SSP或者該活性部分的組成物。該組成物可以進一步包含輔助材料。該等輔助材料可以包括但不限於填料,諸如澱粉、預糊化澱粉、乳糖、甘露醇、幾丁質、微晶纖維素、蔗糖等等;崩解劑,諸如澱粉、預糊化澱粉、微晶纖維素、羧基甲基澱粉鈉、交聯聚乙烯基吡咯啶酮、低取代羥基丙基纖維素、交聯聚甲基纖維素鈉等等;添加劑,諸如硬脂酸鎂、月桂基硫酸鈉、滑石、及/或二氧化矽懸浮劑、黏合劑等等;懸浮劑,諸如聚乙烯基吡咯啶酮、微晶纖維素、蔗糖、瓊脂、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等等;黏合劑,諸如澱粉漿、聚乙烯基吡咯啶酮等等。該組成物可以進一步包含除了SSD之外的草藥。
本文揭露SSP係一SARS-CoV-2的進入抑制劑,經由直接結合至病毒套膜並且下調在標靶細胞表面上的病毒受體ACE2。本發明係有關於一種預防及/或治療一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其包含向一有需要之個體投予一有效量的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的SSP或者活性部分。適當地,SSP的該有效劑量可以係在從0.5 µg/mL至5000 µg/mL之範圍內。
本發明亦係有關於藉由以上方法所獲得的SSP或者該活性部分在製造用於預防及/或治療一病毒性疾病之製劑中的用途。該等製劑可以係呈以下形式:注射劑、錠劑、顆粒劑、乳劑、凝膠劑、緩釋製劑、鼻用清洗劑/噴霧劑、口服液、喉用噴霧劑、類茶丸劑/糖果、奈米製劑、「喉錠」、「 喉用噴霧劑」、「鼻用清洗劑」,及/或「鼻用噴霧劑」。
該病毒性疾病包括由例如SARS-CoV-2及SARS-CoV-1及其變異株之冠狀病毒、伊波拉病毒(EBOV)、HIV-1、H5N1,以及除了VSV之外的其他套膜病毒所導致之疾病。
以下實施例進一步闡明本揭露之研究結果。 實施例
以下實施例意圖闡明本發明,但不意圖限制本發明之範疇。 材料及方法 1. SSD的SSP萃取物
乾燥的SS莖係購自康美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中國廣西省),且該等植物係經香港的香港大學中醫藥學院的稽查員認證。簡而言之,將SS切成片,並且在室溫下使用一滲濾裝置以10倍體積(v/w)的60%乙醇萃取12小時。然後在低於50℃下藉由減壓濃縮該萃取物,並且藉由真空冷凍乾燥機冷凍乾燥該萃取物以獲得該滲濾作用粉末,命名為SSP(圖1)。SSP可以被溶解於二甲基亞碸(dimethyl sulfoxide, DMSO)中以達到40 mg/mL之濃度以供未來使用。 2. 活性部分萃取
稱重約200 g SSP萃取物,並且均勻地分散於適量水中以獲得該水性溶液,接著以相等體積的石油醚(PE)、乙酸乙酯(EA),以及正丁醇(n-BuOH)進行萃取以獲得以下部分:2 g石油醚部分(SSP-PE)、21 g乙酸乙酯部分(SSP-EA)、8.2 g EA不溶性部分(SSP-EAin)、62 g正丁醇部分(SSP-n- BuOH),以及113 g水層殘留物(SSP-W)。然後該正丁醇部分(SSP-n-BuOH)經受大孔樹脂管柱進行梯度沖提乙醇-水以獲得部分A~J(圖1)。 3. 品質控制
SSP萃取物的該等品質控制方法包含:1) 原花青素的含量藉由香草醛-鹽酸方法;2) 參考化合物的含量測定藉由UPLC;3) TLC鑑定法。
1) 在SSP中的PACs(原花青素)的含量係藉由稍作修改之香草醛-鹽酸方法所測定(Y. CHENG et al., 2011)。2) SSP的UHPLC係藉由具有二極體陣列偵測器(diode array detector, DAD)之Ultimate 3000系統(美國麻薩諸塞州沃爾瑟姆市Thermo Fisher Scientific Inc.)所進行。一ACE Excel 2 C 18管柱(100 mm × 2.1 mm id,英國蘇格蘭)係用於該層析分離,且該移動相係由乙腈(溶劑A)以及具有0.1%甲酸之Milli-Q水(溶劑B)所組成,使用一梯度沖提為0分鐘95% B、3分鐘92% B、20分鐘85% B、26分鐘70% B、30分鐘40% B、35分鐘5% B,並且保持在5% B持續另外五分鐘。該溶劑流動速率係設定為0.4 mL/min,且用於分析之該波長係在280 nm下進行(圖2a)。此方法係經驗證。類黃酮以及原花青素係存在於該SSP萃取物UPLC圖譜中。3) SSP之鑑定係藉由薄層層析法(TLC)根據中國藥典(2015年版本)。基於在該層析圖上的該色斑,SSP的該等化合物係根據該對照的該對應位置所鑑定(圖2b)。 4. 細胞培養
將得自ATCC公司(美國典型培養物保藏中心)且繼代次數係在10次以內之高度靈敏且可轉移細胞株293T、TZM-bl及MDCK培育於具有10%失活胎牛血清(FBS,美國紐約州格蘭德艾蘭Gibco)、1%青黴素與鏈黴素混合物(P/S,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Sigma-Aldrich)之杜爾貝寇改良伊格爾培養基(Dulbecco’s modified Eagle medium)(DMEM,美國紐約州格蘭德艾蘭Gibco)中。將HEK 293FT-ACE2培育於具有10% FBS、1% P/S,以及1 μg/mL嘌呤黴素(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Sigma-Aldrich)之DMEM中。將GHOST (3)-CD4-CCR5/CXCR4細胞株培育於具有10% FBS、1% P/S,以及100 μg/mL潮黴素B、500 μg/mL G418,以及1 μg/mL嘌呤黴素(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市Sigma-Aldrich)之DMEM中。 5. 偽病毒生成
我們將SARS-CoV-2的一優化全長S基因(QHR63250)插入至該pVAX-1載體中,亦即pVax-1-S-COVID19。該建構係藉由序列分析所確認。單一週期螢光素酶SARS-CoV-2、SARS-CoV-1、HIV ADA、HIV HXB2、H5N1,以及水皰性口炎印第安納病毒(Vesicular stomatitis Indiana virus, VSV)偽病毒係如前述所建構(L. Liu et al., 2007; Yi, Ba, Zhang, Ho, & Chen, 2005)。簡言之,偽病毒係藉由以HIV-1 NL4-3 ΔEnv Vpr螢光素酶(pNL4-3.Luc.R-E-)或者HIV-1 NL4-3 ΔEnv EGFP報告載體(NIH AIDS試劑計畫,Cat #3418及11100)以及來自不同病毒株之套膜蛋白質(聚乙烯亞胺[PEI];賓州沃靈頓Polysciences Inc.)共轉染293T細胞所生成。在轉染後48小時收集無細胞上清液並且冷凍在-80℃下。為了測定該病毒效價,將在96孔板中每孔約10,000個HEK293T-ACE2細胞接種於含有10% FBS之培養基中。以最終體積為200 μL的經連續稀釋之SARS-CoV-2偽病毒感染細胞。在48小時之後,裂解經感染之細胞以使用一商業套組(威斯康辛州麥迪遜Promega,E1500)測量螢光素酶活性。該50%組織培養感染劑量(TCID50)係如前述使用該「TCID」巨集所計算(Richards & Clapham, 2006)。 6. 細胞毒性分析
細胞係在存在或不存在經連續稀釋之SSP的情況下在37℃下在5% CO 2中培育48小時。然後使用該CellTiter-Glo®發光細胞存活率分析套組(美國威斯康辛州Promega)測量該等細胞的存活率。根據該等樣品濃度以及發光值生成該細胞毒性。基於以下公式分析該結果: 7. 抗病毒分析
該SSP對抗病毒的抑制活性係如前述所評估((L. Liu et al., 2007; X. Lu et al., 2012)。簡而言之,測試經連續稀釋之SSP對抗100TCID50病毒感染。HEK 293FT-ACE2係用於SARS-CoV-1/2;MDCK係用於H5N1;GHOST (3)-CD4-CCR5/CXCR4係用於HIV ADA及HIV HXB2感染。在第三天,該病毒感染係藉由使用市售套組(美國威斯康辛州Promega)測量在感染後在標靶細胞中的該報告螢光素酶活性所測定。抗病毒數據係報告為抑制50%病毒複製所需之藥物濃度(EC 50)。類似地,該等包括Alpha (B.1.1.7)、Beta (B.1.351)、Gamma (P1)、Delta (B.1.617.2),以及Omicron (BA.1、BA.2、BA2.1.2.1及BA.4/5)之不同的SARA-CoV-2變異株亦係用於測試SSP的抑制速率。葡萄籽萃取物(GSE)以及茶多酚(TP, CAS: 84650-60-2)(上海源葉公司)的抗病毒活性亦係藉由相同方法所測試。 8. 安全性評估 模型:急性毒性-小鼠及大鼠;長期毒性-大鼠;鼻用噴霧劑刺激性試驗-兔子
急性毒性實驗:觀察並研究SD大鼠及NIH小鼠在24小時內藉由胃內投予單次或多次給予SSP的毒性,以測定該急性毒性劑量以及該最大耐受劑量以及對標靶器官的可能毒性,以確保其臨床安全性。方法:選擇數隻SD大鼠及NIH小鼠,雄雌各半,並隨機地分為載劑對照組以及SSP組。該等大鼠在投予之前禁食12小時至16小時並進行稱重。該SSP組係給予SSP粉末0.25 g/mL以20 mL/kg給予大鼠,且該載劑對照組係給予相等體積的純化水,口服或者每天2次(每次給藥間隔8小時),在每次投予之後連續觀察4小時,D1~D14係在上午及下午每天觀察一次;D1、D4、D7、D14稱重該等大鼠並記錄其等之情況。在動物犧牲以及目視觀察之後,記錄任何組織及器官之體積、顏色,以及質地的任何變化,並且進行組織病理學檢查。
長期毒性:24隻雄性及雌性Sprague-Dawley大鼠(150-180 g)係用於測定SSP的長時間不良效應。所有實驗係經中國廣州華南農業大學的實驗動物照護之機構指南以及活體動物於教學及研究中之使用委員會所認可。該等動物係隨機地分為四組,每組有三隻雄性及三隻雌性。將SSP溶解於水中,並以2、4、6 g/kg之劑量或者水經由胃管灌食法每天投予一次。每隔兩天-四天記錄其等之體重、一般行為、毒性之跡象、食物攝入,以及死亡率。在25天之後,藉由過度麻醉犧牲該等動物。進行大體屍體剖檢、器官指數之計算(諸如大腦、心臟、肺臟、肝臟、腎臟等等)、該等器官之病理檢查、血液採集,以及分析。
鼻用噴霧劑刺激性測驗-兔子:此實驗係在經CFDA認證之符合GLP之藥物安全性評估研究中心(山東欣博藥物研究有限公司)中完成,且此實驗之編碼係KY22233。 9. 穩定性
SSP粉末的穩定性係藉由如在3-1)中所述之香草醛-鹽酸方法檢測原花青素的含量所測定,且該等檢測樣品係該即刻製備之SSP水性溶液,且該SSP水性溶液係在室溫下放置超過1個月。
此外,發現該SSP水性溶液在經放置6天及13天之後的抗病毒活性。 10. 體內抗病毒實驗
SSP對抗活鼻內SARS-CoV-2 Omicron BA.2攻擊之功效係在K18-hACE2小鼠中測試。將單位為2*10^4 moi的病毒投予至該等小鼠的鼻腔。如顯示於圖10a中,在病毒感染前30分鐘給予一劑量的SSP介入(40 mg/ml * 20 μL, 800 μg),且該對照組係生理食鹽水組(n = 每組5隻)。在病毒感染的3天之後,採集該等小鼠的該等肺臟組織。 結果 11. SSP抑制SARS-CoV-2進入
為了測定SSP的抗病毒活性,如所述稱重SSP並且溶解於40 mg/mL中。如前述,生成該等SARS-CoV-2偽病毒(L.L. Liu et al., 2019; X.;)。為了檢驗SSP對抗SARS-CoV-2的抗病毒活性,HE293T-ACE2細胞然後係在經連續稀釋之SSP的存在下經100 TCID50 SARS-CoV-2偽病毒感染。經VSV-G的一第二、無相關之病毒套膜糖蛋白假型化的病毒係作為一對照被包括以降低假陽性。如顯示於圖3中,SSP在抑制SARS-CoV-2偽病毒感染方面展現3.5 μg/mL的EC 50(圖3a),並且缺乏明顯的細胞毒性(圖3c)。當測試SSP對抗VSV偽病毒時並未觀察到抑制作用(圖3b)。因為SARS-CoV-2及VSV偽病毒共享該共同遺傳HIV骨架表現蛋白酶(PR)、反轉錄酶(RT),以及整合酶(IN),且僅其等在該等病毒之表面上的糖蛋白有所不同。此結果表明SSP拮抗SARS-CoV-2偽病毒進入,而不是進入後事件(例如,反轉錄)。再者,缺乏對抗VSV的抗病毒活性亦排除SSP藉由作為一消毒劑作用於病毒脂質來簡單地失活該SARS-CoV-2病毒的可能性。 12. SSP藉由阻斷SARS-CoV刺突套膜蛋白質與進入受體ACE2之連接而作用
眾所周知,SARS-CoV-2透過一病毒表面錨定S蛋白質進入在該宿主中的細胞。該S蛋白質透過在該S1次單元中的該RBD介導病毒進入,其特異性地識別ACE2 作為其受體,且然後透過該S2次單元將該病毒融合至宿主膜中。進入抑制劑通常靶向在該等病毒套膜蛋白質內或者在病毒套膜蛋白質與宿主細胞之間的蛋白質-蛋白質相互作用,或者抑制蛋白質-脂質相互作用。為了測定SSP是否藉由靶向SARS-CoV-2 S蛋白質或者宿主細胞而作用,我們用經連續稀釋之SSP在37℃下預處理偽病毒以及HEK-293T-ACE2細胞2小時。然後該等病毒以及HEK-293T-ACE2細胞被回收且隨後地感染HEK293T-ACE2或者與未經處理之SARS-CoV-2偽病毒一起培育(Rapista et al., 2011)。作為對照,HEK293T-ACE2細胞係經SARS-CoV-2偽病毒感染,且然後立即或者在感染後2小時(hours post-infection, hpi)用經梯度稀釋之SSP處理。如顯示於圖3d中,與同時添加該病毒及SSP相比,在感染後2小時的SSP處理顯示有限的抗SARS-CoV-2活性。此結果證實SSP對抗SARS-CoV-2的抗病毒進入活性。再者,用SSP預處理偽病毒會導致抑制活性增加,該EC 50值為2.3 μg/mL,表明SSP靶向SARS-CoV-2病毒套膜S蛋白質以抑制SARS-CoV-2進入。值得注意的係,用SSP預處理標靶細胞會終止SARS-CoV-2感染,該EC 50值為2.1 μg/mL,表明SSP亦靶向細胞組分以抑制SARS-CoV-2進入。
為了測定SSP是否靶向ACE2受體以阻擋病毒進入,進行了RBD結合分析。HEK-293T-ACE2係在37℃下用經連續稀釋之SSP處理2小時、清洗,且然後係與從RBD-PD1表現質體經轉染HEK293T細胞所收集之上清液或者一對抗ACE2之山羊多株抗體在冰上培育30分鐘。然後清洗細胞並且分別地用一對抗山羊-IgG或者PD-1之經螢光標記第二抗體進行染色。如顯示於圖3e中,未經處理之HEK-293T-ACE2細胞針對ACE2以及RBD-PD1染色兩者係呈陽性,但是針對對抗山羊-IgG以及PD-1之抗體的染色係呈陰性,其表明HEK-293T-ACE2細胞具有高表現水平的ACE2並且可以結合至SARS-CoV-2 S蛋白質的RBD。經SSP處理之細胞針對ACE2染色顯示顯著降低之幾何平均信號,但是ACE2 +細胞之百分率沒有,表明SSP部分地阻斷ACE2特異性抗體結合的可能性,而不是下調ACE2表現。相反地,相較於未經處理之細胞,SSP處理減除了幾何平均信號以及RBD染色之陽性細胞的百分率兩者,表明SSP處理部分地阻斷RBD與ACE2蛋白質之結合(圖3f)。 13. SSP顯示對抗SARS-CoV、H5N1、EBOV及HIV-1的廣譜抗病毒活性
為了測定SSP是否具有廣譜抗病毒活性,在我們先前研究中生成一組偽病毒,包括SARS-CoV (L. Liu et al., 2019)、H5N1 Turkey(Xiao et al., 2013)、CCR5-tropic HIV-1 ADA,以及CXCR4-tropic HIV-1 HXB2(Liang et al., 2013),係用於測試SSP的抑制速率。如顯示於圖4a-d中,SSP分別地以大約3.64、5.13、3.61,以及8.15 μg/mL之EC 50抑制其等之感染,並且缺乏明顯的細胞毒性(圖4e)。此結果表明SSP具有一對抗SARS-CoV、H5N1,以及HIV-1之進入的廣譜抗病毒活性。此外,最近西非再次出現伊波拉病毒疾病,其促使我們檢驗SSP是否亦會抑制EBOV感染。EBOV偽病毒係如前述在293T細胞中所產生。我們測試偽病毒EBOV以及作為對照之VSV。293 T細胞係在經連續稀釋之SSP的存在下分別地經EBOV以及VSV感染。我們發現SSP以大約4 μg/ml之EC 50值抑制EBOV,且未觀察到細胞毒性(圖4f)。一貫地,SSP未抑制VSV感染,表明SSP阻斷EBOV進入至該等標靶細胞。
SSP藉由結合至病毒套膜以及其標靶細胞來阻斷SARS-CoV-1以及H5N1進入。為了測定SSP是否藉由結合至該SARS-COV-1套膜或者其在標靶細胞上的受體來抑制病毒進入,進行了SSP-病毒結合以及SSP-細胞結合分析。在該SSP-病毒結合分析中,偽病毒最初係經50 μg/mL的SSP預處理。該等病毒然後藉由超離心作用被回收且感染標靶細胞。我們發現SSP抑制SARS-CoV-1偽病毒感染的程度與當該病毒及SSP被同時添加至細胞中時的程度類似(圖5)。同時,該等SSP-細胞結合分析係藉由在37℃下用SSP預處理該等標靶細胞1小時而進行。在藉由PBS清洗之後,細胞係與SARS-CoV-1在37℃下培育48小時(Rapista et al., 2011)。我們發現對該等標靶細胞進行SSP之預處理會抑制病毒感染(圖5)。同樣的方法亦被用於測試SSP以一50 μg/mL之單一高劑量對抗H5N1的抑制效應。與SARS-CoV-1類似,病毒顆粒或者其等之標靶細胞的SSP處理會有效地阻斷H5N1病毒進入(圖5b)。
SSP藉由結合至該病毒套膜來阻斷HIV-1進入。我們使用一類似的但是略有修改的實驗方案測試HIV-1,其包括四種抗HIV藥物:AZT、一有效的NRTI、HIV-1融合阻斷劑T20、CCR5拮抗劑Marvaroc (MVC),以及該CXCR4拮抗劑JM2987作為陽性對照。如顯示於圖5中,當該處理係在感染後2小時開始時,AZT而不是SSP顯著地抑制HIV-1感染。相反地,以50 μg/mL的SSP預處理該病毒會顯著地抑制HIV-1感染,其程度與阻斷HIV-1融合之T-20類似(圖5c~5d)。隨後,該等SSP-細胞結合分析係藉由在37℃下用SSP或者用對照化合物該CCR5拮抗劑Marvaroc (MVC)或者該CXCR4拮抗劑JM2987處理該等標靶GHOST細胞2小時而進行。在藉由PBS清洗之後,細胞經受HIV-1 ADA或者HIV-1 HXB2感染,並且在37℃下培育48小時(Rapista et al., 2011)。我們發現用SSP預處理該等標靶細胞幾乎沒有抗病毒效應,而MVC以及JM2987如預期在1 µM下顯示對抗該等各自的ADA以及HXB2偽病毒的有效病毒抑制(圖5e~5f)。此證據證明SSP藉由作用於介導該病毒進入至該等宿主標靶細胞中的該病毒套膜糖蛋白gp160來抑制HIV-1感染。 14. SSP及其有效組成的抗病毒活性
為了說明該等含有SS之材料,一可實行之UPLC方法係用於分離SSP,其中SSP係分為三個部分,亦即部分I、II及III(圖6a)。UPLC-ESI-MS/MSn實驗亦按照相同方法進行(圖6d~6f),並且發現:(1) 單體以及二聚體主要富集在3~9分鐘(部分I);(2) 8~10體主要富集在23~33分鐘(部分II);(3) 3~7體兩者富集在該等兩個部分。然而,由於分子量的有限範圍,並未檢測到聚合度(degree of polymerization, DP)高於10的聚合物。基於此結果,不同的極性溶劑係用於該萃取,並且選擇該正丁醇部分(SSP-n-BuOH)藉由使用該等大孔樹脂管柱進行進一步分離。透過UPLC的檢測,Fr. B及Fr. G係分離為兩個部分,分別為部分I以及部分II,如上述(圖6b~6c)。在此研究中,我們萃取並且大量富集在SSP中的原花青素,達到約60%濃度。該等硫解實驗亦證明SSP、SSP-n-BuOH、Fr. B及Fr. G的平均聚合度(mean degrees of polymerization, mDP)分別為3.49、4.57、2.95及7.52,其代表大孔樹脂管柱可以有效地分離並獲得具有不同mDPs的部分。使用如前述之方法,我們發現SSP、SSP-n-BuOH及Fr. G在抑制SARS-CoV及SARS-CoV-2偽病毒感染方面展現比Fr. B更低的EC 50(圖7a~7b)。未觀察到對VSV偽病毒的顯著抑制效應(圖7c)或者細胞毒性(圖7d)。再者,以SSP-n-BuOH、Fr. F或Fr. G預處理偽病毒或細胞將以低於同時添加該病毒及片段的EC 50值抑制病毒進入,其表明那些片段靶向SARS-CoV-2病毒套膜S蛋白質及標靶細胞兩者以抑制SARS-CoV-2進入。更重要地,相較於Fr. B,Fr. G展現出更優異的生物活性,表明SSP的部分II含有比部分I更有效的抗病毒活性。此等結果顯示Fr. G含有原花青素的一中間聚合物,其可能具有較佳的抗病毒效應。 15. 安全性評估結果
為了評估SSP的安全性,藉由細胞毒性分析測定在多個細胞株中的細胞毒性(IC 50= 181.2~339.8 μg/mL,如顯示於圖8a~8d中)。
為了測試體內的急性毒性,NIH小鼠及SD大鼠係用於獲得該最大耐受劑量。在小鼠中的一次性投予的該最大耐受劑量係67 g生藥/kg (表1)。在大鼠中的一次性投予的該最大耐受劑量係107 g生藥/kg (表2)。
為了進一步檢驗體內長期毒性,24隻雄性及雌性SD大鼠係分為四組:水(空白對照)、2 g/kg、4 g/kg及6 g/kg SSP。藥物或者水係經由口服胃管灌食法每天投予一次持續25天。在監測期間,在任何一組大鼠中並未觀察到死亡數(圖8)。體重以及食物攝入係顯示於圖8e-8f中。以該等劑量投予SSP對大鼠沒有表現出任何毒性跡象,除了高劑量組體重減輕。相較於該對照小鼠,並未觀察到在器官指數(器官重量與體重之比率)方面的顯著差異(圖8g)。血液生化參數之水平未見異常且未受到損害,表示SSP對該等實驗大鼠無明顯的毒性(表3)。 小鼠結果: 表1 SSP在小鼠(NIH)中的急性毒性
劑量 指數
1 2 3 4 5 6
20g/kg 劑量 0.5g/ml(最大濃度) × 40ml/kg = 20g/kg (133 g生草藥/kg)
死亡 3.5h 5.5h 5.5h 4.5h 4h 4h
10g/kg 劑量 0.25g/ml × 40ml/kg = 10g/kg (67 g生草藥/kg)
死亡時間 22h / 3h 3h 4h /
FBG(6h) 3.2 2.3 死亡 死亡 死亡 2.3
PBG(24h) 死亡 3.1 8.4
PBG(48h) 2.8 8.8
5g/kg 劑量 0.125g/ml × 40ml/kg = 5g/kg (33 g生草藥/kg)
死亡 / / / / / /
FBG(6h) 5.2 3.7 2.2 5.1 2.7 3.8
PBG(24h) 7.4 5.9 3.4 3.2 7.3 7.4
PBG(48h) 8.7 7.0 3.8 5.5 9.2 9.5
大鼠結果: 表2 SSP在大鼠(SD)中的急性毒性
投予 口服攝入 (No. TT2-2018515)
劑量 0.4g/ml(最大濃度) × 20ml/kg × 2 = 16 g/kg (107 g生草藥/kg)
FBG(mmol/L) FBG(1h) PBG(6h) PBG(24h)
SSP 236.5g 7.9 9.8 1.7(死亡)
247.8g 7.2 8.3 8.4
272.5g 7.2 7.2 5.7
215.9g 4.8 6.8 6.6
223.0g 9.3 11.2 1.2
190.6g 5.9 9.6 (死亡)
173.5g 5.8 7.2 (死亡)
192.4g 7.9 8.2 (死亡)
表3 在雄性及雌性大鼠中的血液生化指數檢測項目
指標 對照 ♂ (n=3) SSP-H ♂ (n=3) 對照 ♀ (n=3) SSP-H ♀ (n=3)
平均 SD 平均 SD 平均 SD 平均 SD
ALP (U/L) 211.2 22.44 235.5 85.27 105.97 21.77 119.5 6.59
ALT (U/L) 42 13.45 28.67 10.97 27.67 4.62 20.67 1.53
AST (U/L) 91.37 25.26 91.97 17.09 89 16.05 78.53 9.01
LDH (U/L) 356.33 49.86 682 205.47 612.67 208.08 578.67 192.76
UREA (mmol/L) 5.38 0.35 3.89 0.53 6.98 0.68 5.68 0.51
CRE ( μmol/L) 29 4 27.33 2.89 36.33 6.66 32.33 3.06
TP (g/L) 55.8 3.72 55.83 1.1 55.43 4.68 55.27 3.52
ALB (g/L) 36.77 1.14 32.93 6.75 39.3 1.14 39.53 3.2
GLB (g/L) 19.03 4.86 22.9 7.61 16.13 3.73 15.73 0.42
A/G 2.02 0.52 1.64 0.94 2.51 0.48 2.51 0.16
GLU (mmol/L) 15.92 2.34 13.58 3.98 11.48 3.56 9.23 1.99
CHO (mmol/L) 1.35 0.14 1.46 0.15 1.24 0.2 1.14 0.13
TG (mmol/L) 0.97 0.34 0.64 0.21 0.94 0.36 0.53 0.36
K (mmol/L) 5.98 1.47 5.73 0.39 4.77 0.17 4.28 0.24
Na (mmol/L) 135.33 2.31 138.67 1.53 133.33 6.35 134 10.44
Cl (mmol/L) 97.47 3.65 98.47 1.08 96.67 6.34 95.8 8.43
CK (U/L) 1336.33 753.96 818.67 551.85 906.33 700.2 478.33 122.35
TBIL (μmol/L) 0.67 0.06 1.03 0.12 0.57 0.31 0.9 0.36
u/c 186.9 16.06 144.96 36.21 194.14 16.62 176.21 13.77
16. 安全性結果
根據相同方法,包含在立即製備之SSP水性溶液中的該等原花青素係794.794 ± 13.619 mg/g,而在經放置1個月後之SSP水性溶液中的該含量係778.964 ± 63.589 mg/g,其係在5%的品質標準範圍之內,因此該SSP水性溶液在原花青素含量方面係穩定的。
此外,發現該SSP水性溶液在經放置6天及13天之後的抗病毒活性無明顯降低,且細胞毒性亦無變化(圖9a)。 17. 對抗SARS-CoV-2病毒變異株的體外抗病毒實驗
如顯示於圖9a-9b中,SSP對抗SARS-CoV-2病毒變異株的抑制活性亦相當有效,同時細胞毒性較小。相較於SSP,亦含有PACs的GSE(圖9c)及TP(圖9d)展現更弱的抑制效應,且並非所有變異株都會被抑制。SSP對抗SARS-CoV-2變異株進入表現出較高效力及較廣譜,其與GSE及TP不同。綜上所述,SSP獨特之處在於具有對抗病毒之較高效力及較廣譜,其值得深入探索。 18. 體內抗病毒實驗
如顯示於圖10b中,相較於該生理食鹽水組,在經SSP處理之小鼠的肺組織中的經Omicron BA.2病毒感染之細胞(綠色)以及發炎性細胞(紅色)顯著地降低。此外,在經SSP處理之小鼠的該肺組織中,RNA-依賴性RNA聚合酶之表現水平以及該病毒效價係顯著地低於經生理食鹽水處理之小鼠的那些(圖10c)。總體而言,SSP在對抗SARS-CoV-2 omicron變異株病毒在小鼠中之鼻腔攻擊方面表現出保護功效。 19. 鼻用噴霧劑刺激性測試
此實驗係在經CFDA認證之符合GLP之藥物安全性評估研究中心(山東欣博藥物研究有限公司)中完成,且此實驗之編碼係KY22233。在該測試期間,該等動物總體狀況良好,且未發生死亡;在每次投予之後未立即觀察到明顯異常。在最後投予後的24小時以及在恢復後的14天進行屍體剖檢以用肉眼觀察該局部黏膜組織(口腔、鼻腔、喉、氣管,以及支氣管)。在該陰性對照組以及該測試產物組中未發現明顯異常。組織病理學檢查的該等結果亦顯示,在最後投予的24天以及在該恢復期結束時,在該陰性對照組以及該測試產物組的所有動物部位中未發現與藥物相關之組織病理學改變。 參考文獻
1. Liang, J., et al., Extracts of the medicinal herb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inhibit the entr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1.Journal of Food and Drug Analysis. 21(4): p. S52-S58. 2. Chu, Y. and H. Liu, Advances of research on anti-HIV agents from traditional Chinese herbs.Adv Dent Res, 2011. 23(1): p. 67-75. 3. Wu, X.F., et al., Thoughts on intervention in HIV/AIDS with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J Tradit Chin Med, 2011. 31(4): p. 265-8. 4. Lu, C.J., et al., A preliminary study on the medical expenditure of Chinese medicine and integrative medicine treatment for influenza A (H1N1) in the fever clinics.Chin J Integr Med, 2010. 16(6): p. 493-7. 5. Liu, J., H. McIntosh, and H. Lin, Chinese medicinal herbs for chronic hepatitis B: a systematic review.Liver, 2001. 21(4): p. 280-6. 6. CHENG, Y., et al., Determination on the Contents of Condensed Tannins in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Extracts and Primary Study on their Anti-tumor Activities.Acta Scientiarum Naturalium Universitatis Sunyatseni, 2011. 50(2): p. 75-80. 7. Liu, L., et al., Natural mutations in the receptor binding domain of spike glycoprotein determine the reactivity of cross-neutralization between palm civet coronavirus and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J Virol, 2007. 81(9): p. 4694-700. 8. Yi, C.E., et al., Single amino acid substitutions in the severe acute respiratory syndrome coronavirus spike glycoprotein determine viral entry and immunogenicity of a major neutralizing domain.J Virol, 2005. 79(18): p. 11638-46. 9. Richards, K.H. and P.R. Clapham,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es: propagation, quantification, and storage.Curr Protoc Microbiol, 2006. Chapter 15: p. Unit15J 1. 10. Lu, X., et al., F18, a novel small-molecule nonnucleoside reverse transcriptase inhibitor, inhibits HIV-1 replication using distinct binding motifs as demonstrated by resistance selection and docking analysis.Antimicrob Agents Chemother, 2012. 56(1): p. 341-51. 11. Liang, J., et al., Extracts of medicinal herb Sanguisorba officinalis inhibit the entry of 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 type one.Yao Wu Shi Pin Fen Xi, 2013. 21(4): p. S52-S58. 12. Liu, L., et al., Anti-spike IgG causes severe acute lung injury by skewing macrophage responses during acute SARS-CoV infection.JCI Insight, 2019. 4(4). 13. Rapista, A., et al., Human defensins 5 and 6 enhance HIV-1 infectivity through promoting HIV attachment.Retrovirology, 2011. 8: p. 45. 14. Xiao, H., et al., A replicating modified vaccinia tiantan strain expressing an avian-derived influenza H5N1 hemagglutinin induce broadly neutralizing antibodies and cross-clade protective immunity in mice.PLoS One, 2013. 8(12): p. e83274.
該等具體實施態樣的前述描述將非常充分地揭示本揭露的一般性質,使得其他人可以藉由應用該(等)相關領域技術範圍內之知識(包括所引用且藉由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的該等文獻的該等內容),在不背離本揭露的一般概念的情況下,在不過度實驗的情況下,針對各種應用諸如具體實施態樣輕易地進行修改及/或調適。因此,基於在本文中所呈現之教導及指導,此類調適及修改係意欲在該等所揭露之實施態樣之等同物的含義及範圍內。應理解在本文中之措辭或術語係為了描述而非限制之目的,使得本說明書之術語或措辭將由本領域技術人員根據在本文中所呈現之教導及指導,結合該(等)相關領域技術人員之知識進行解釋。
雖然以上已描述本揭露之各種實施態樣,但是應該理解其等係藉由例示而非限制之方式所呈現。對於該(等)相關領域技術人員而言顯而易見的係,在不背離本揭露之精神及範疇的情況下,可以在其中進行形式及細節上的各種改變。因此,本揭露不應該受限於任何上述例示性實施態樣,而應該僅根據以下申請專利範圍及其等同物來定義。
在本文中所引用之所有參考文獻係藉由全文引用之方式且出於所有目的併入本文中,其程度如同各個單獨的公開案或專利或專利申請案被具體地且單獨地指示為出於所有目的藉由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一般。
(無)
圖1。本研究之流程圖。SSP之製備及品質控制,其係用於測定該廣譜抗病毒活性及其潛在機制。進一步萃取該粉末SSP以獲得該等有效活性部分。
圖2。SSP之品質控制的代表性圖片。(A)在乙酸乙酯加工之後不同批次之SSP的HPLC層析圖。(B)不同批次之SSP及SS之陽性對照的TLC層析圖。
圖3。SSP對抗SARS-CoV-2的抗病毒活性。將經連續稀釋之SSP添加至分別經SARS-CoV-2 (A)及VSV (B)感染之HEK293T-ACE2細胞中。在感染後2或3天測量該螢光素酶水平。為了測試SSP細胞毒性,測量了細胞存活率(C)。(D) SARS-CoV-2及標靶細胞之預處理抑制病毒感染。(E) RBD與表現ACE2之293T細胞之結合,而非293T對照細胞。(F) SSP抑制RBD結合至標靶細胞。經SSP預處理之HEK293T-ACE2細胞與RBD-PD1在冰上培育30分鐘,接著進行ACE2(上圖)及RBD(下圖)的抗體染色以及流式細胞分析。該等數據代表三重複實驗的平均值±SEM。
圖4。SSP對抗SARS-CoV-1、H5N1、HIV及EBOV病毒的抗病毒活性。將經連續稀釋之SSP添加至分別經SARS-CoV-1 (A)、H5N1 (B)、HIV ADA(C),以及HIV HXB2(D)感染之HEK293T-ACE2、MDCK、GHOST-CCR5,以及GHOST-CXCR4中。在感染後2或3天測量該螢光素酶水平。測量細胞存活率(E)以測試SSP細胞毒性。(F)將經連續稀釋之SSP添加至經EBOV感染之293T細胞中。在感染後2天測量該螢光素酶水平。測量細胞存活率以測試SSP對抗該等293T細胞的細胞毒性。該等數據代表三重複實驗的平均值±SEM。
圖5。經SSP介導之病毒進入抑制作用的機制。(A-B)。SARS-CoV-1 (A)、H5N1 (B)及標靶細胞之預處理抑制病毒感染。經連續稀釋之SSP預處理之SARS-CoV-1或H5N1偽病毒以及HEK293T-ACE2 (A)或MDCK (B)細胞被回收且隨後地感染標靶細胞,或者分別地與未經處理之SARS-CoV-1偽病毒培育48小時。在感染後2或3天測量該螢光素酶水平。(C-D)。進入後分析。GHOST-CD4-CCR5或CXCR4細胞係與偽病毒共培育2小時,清洗,且然後用50 mg/ml SSP以及作為一陽性對照之1 mM AZT處理48小時。在該病毒進入達成之後,SSP不會抑制HIV-1 ADA或HIV HxB2病毒基因複製。(E-F)。SSP-病毒相互作用分析。用50 mg/ml SSP以及作為一陽性對照之進入抑制劑恩夫韋地(enfuvirtide)(T-20)預處理HIV-1 ADA及HIV HxB2偽病毒。SSP預處理抑制HIV ADA及HIV HxB2偽病毒感染兩者的程度與T-20類似。(G-H) SSP-細胞結合分析。在被感染之前在37℃下用SSP以及作為陽性對照之該CCR5拮抗劑maraviroc及該CXCR4拮抗劑JM2987預處理GHOST細胞1小時。對該等細胞進行SSP預處理不具有抗病毒效應,而maraviroc及JM2987預處理顯示強烈的抑制作用,如預期。二甲基亞碸(DMSO)係使用作為該陰性對照。該等數據代表三重複實驗的平均值±標準差。
圖6。SSP的分離及UPLC-MS分析。(A) SSP的UPLC-DAD圖譜;(B) Fr. B (部分I)的UPLC圖譜;(C) Fr. G (部分II)的UPLC圖譜;(D)在SSP中的該等原花青素的單體及二聚體的經萃取離子層析圖(Extracted ion chromatogram, EIC);(E)在SSP中的該等原花青素的具有在3與7之間的mDP的聚合物的經萃取離子層析圖(EIC);(F)在SSP中的該等原花青素的具有在8與10之間的mDP的聚合物的經萃取離子層析圖(EIC)。
圖7。SSP及其經萃取部分對抗SARS-CoVs及VSV的抗病毒活性。如顯示於a~d中,經連續稀釋之SSP、SSP-n-BuOH、Fr. B、Fr. F及Fr. G被添加至經SARS-CoV-2 (A)、SARS-CoV (B)及VSV (C)感染之HEK293T-ACE2細胞中。在感染後2或3天測量該螢光素酶水平。為了測試其等之細胞毒性,亦測量細胞存活率(D)。(E-H) SARS-CoV-2及標靶細胞之預處理抑制病毒感染。用經連續稀釋之SSP-n-BuOH (E)、Fr. B (F)、Fr. F (G)及Fr. G (H)預處理之SARS-CoV-2偽病毒及HEK293T-ACE2被回收且隨後地感染HEK293T-ACE2,或者分別地與未經處理之SARS-CoV-2偽病毒培育 48小時。作為對照,HEK293T-ACE2細胞係經SARS-CoV-2偽病毒感染並且同時地用經梯度稀釋之SSP處理。該等數據代表三重複實驗的平均值±SEM。
圖8。SSP在多種細胞株中未顯示顯著的細胞毒性,在大鼠中也未顯示長期體內毒性。(A~D)為了測試SSP細胞毒性,在HEK293T-ACE2 (A)、MDCK (B)、GHOST (3)-CD4-CXCR4 (C) /CCR5 (D)中測量細胞存活率。(E) SSP投予4週對SD大鼠之體重的影響。(F) SSD投予4週對SD大鼠之食物攝入的影響。(G) SSP投予4週對SD大鼠之器官係數的影響。
圖9。相較於GSE及TP,SSP對抗SARS-CoV-2變異株進入顯示較高效力及較廣譜。(A)在保存SSP溶液6天及13天之後,測試該抗病毒活性及細胞毒性。(B) SSP對抗主要SARS-CoV-2變體株[包括Alpha (B.1.1.7)、Beta (B.1.351)、Gamma (P1)、Delta (B.1.617.2),以及Omicron (BA.1、BA.2、BA2.1.2.1及BA.4/5)]具有相當強的抑制作用。(C~D)葡萄籽萃取物(grape seed extract, GSE)及茶多酚(tea polyphenol, TP)對抗SARS-CoV-2及Omicron變異株的抗病毒功效,以及其細胞毒性。
圖10。SSP在對抗在小鼠中的SARS_CoV-2 omicron的鼻腔攻擊方面表現出保護功效。(a)體內實驗之流程圖。(b)相較於該生理食鹽水組,在經SSP處理之小鼠的該等肺組織中的經Omicron BA.2病毒感染之細胞(綠色)及發炎性細胞(紅色)顯著地降低。(c)在經SSP處理之小鼠的該肺組織中,RNA-依賴性RNA聚合酶之表現水平以及該病毒效價係顯著地低於經生理食鹽水處理之小鼠的那些。*P<0.05。

Claims (35)

  1. 一種獲得密花豆(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SSD)萃取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含:(i)將SSD切成片;(ii)在室溫下將SSD片浸漬於一溶劑中並進行處理以獲得一萃取物;(iii)濃縮該萃取物;以及(iv)乾燥該經濃縮之萃取物以獲得SSD萃取物粉末,該SSD萃取物包括原花青素(SSP)。
  2. 一種自密花豆(SSD)獲得一活性部分的方法,該活性部分包括原花青素,所述方法包含:(i)將SSD切成片;(ii)在室溫下將SSD片浸漬於一溶劑中並進行處理以獲得一萃取物;(iii)濃縮該萃取物;(iv)乾燥該經濃縮之萃取物以獲得SSD萃取物(SSP)粉末;(v)將SSP分散於水中以獲得一水性溶液;(vi)使用一系列具有不同極性之溶劑以相等體積萃取該SSP水性溶液以獲得對應於各個溶劑的SSP部分,該系列之溶劑包含正丁醇;以及(vii)使用沖提液分離該正丁醇部分(SSP-n-BuOH)以獲得該活性部分。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ii)中的該處理程序包含滲濾作用(percolation)、超音波、加熱及回流、煎劑法(decoction),及/或溶劑萃取。
  4. 如請求項3之方法,其中在(ii)中的該處理程序包含滲濾作用。
  5.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ii)中的該溶劑包含水,及/或一有機溶劑。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在(ii)中的該溶劑包含水及乙醇。
  7. 如請求項6之方法,其中在(ii)中的該溶劑係60%乙醇/水(v/v)。
  8.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iii)中的該濃縮程序包含減壓旋轉蒸發作用、離心作用,及/或氮氣吹掃。
  9. 如請求項8之方法,其中在(iii)中的該濃縮程序包含減壓旋轉蒸發作用。
  10.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濃縮程序係在一低於50℃的溫度下進行。
  11.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iv)中的該乾燥程序包含冷凍乾燥、噴霧乾燥、微波乾燥,及/或紅外線加熱乾燥。
  12. 如請求項11之方法,其中在(iv)中的該乾燥程序包含冷凍乾燥。
  1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vi)中的該系列之溶劑進一步包含水、乙醇、石油醚(petroleum ether, PE),及/或乙酸乙酯。
  14.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vii)中的該分離程序包含大孔樹脂管柱分離(macroporous resin columns separation)、分級沉澱(fractional precipitation)、結晶作用、正相層析法、逆相層析法,及/或離子交換樹脂管柱分離。
  15. 如請求項14之方法,其中在(vii)中的該分離程序包含大孔樹脂管柱分離。
  16.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在(vii)中的該等沖提液包含水,及/或一有機溶劑。
  17. 如請求項16之方法,其中在(vii)中的該等沖提液係從10%至95%之梯度乙醇-水。
  18. 如請求項2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viii)濃縮該等活性部分。
  19. 如請求項18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ix)乾燥該經濃縮之活性部分。
  20. 一種SSD萃取物,其係藉由如請求項1及3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
  21. 一種來自於SSD的活性部分,其係藉由如請求項2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
  22. 一種組成物,其包含藉由如請求項1及3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的SSD萃取物,或者藉由如請求項2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的來自於SSD的活性部分。
  23. 一種預防及/或治療一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其包含向一有需要之個體投予一有效量的藉由如請求項1及3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的SSD萃取物。
  24. 一種預防及/或治療一病毒性疾病的方法,其包含向一有需要之個體投予一有效量的藉由如請求項2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的來自於SSD的活性部分。
  25. 如請求項23及24之方法,其中該有效劑量係在從0.5 µg/ml至5000 µg/ml之範圍內。
  26. 一種藉由如請求項1及3至17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的SSD萃取物在製造用於預防及/或治療一病毒性疾病之製劑中的用途。
  27. 一種藉由如請求項2至19中任一項之方法所獲得的來自於SSD的活性部分在製造用於預防及/或治療一病毒性疾病之製劑中的用途。
  28. 如請求項23至26中任一項之方法/用途,其中該病毒性疾病係由包括SARS-CoV-2及SARS-CoV-1及其變異株之冠狀病毒、伊波拉病毒(EBOV)、HIV-1、H5N1,以及除了VSV之外的其他套膜病毒所導致。
  29. 如請求項26或27之用途,其中該等製劑係呈以下形式:注射劑、錠劑、顆粒劑、乳劑、凝膠劑、緩釋製劑、鼻用清洗劑/噴霧劑、口服液、喉用噴霧劑、類茶丸劑/糖果、奈米製劑、「喉錠」、「喉用噴霧劑」、「鼻用清洗劑」,及/或「鼻用噴霧劑」。
  30. 如請求項26或27之用途,其中該等製劑進一步包含填料、崩解劑、添加劑、懸浮劑,及/或黏合劑。
  31. 如請求項30之用途,其中該等填料包含澱粉、預糊化澱粉、乳糖、甘露醇、幾丁質、微晶纖維素,及/或蔗糖。
  32. 如請求項30之用途,其中該等崩解劑包含澱粉、預糊化澱粉、微晶纖維素、羧基甲基澱粉鈉、交聯聚乙烯基吡咯啶酮、低取代羥基丙基纖維素,及/或交聯聚甲基纖維素鈉。
  33. 如請求項30之用途,其中該等添加劑包含硬脂酸鎂、月桂基硫酸鈉、滑石、及/或二氧化矽。
  34. 如請求項30之用途,其中該等懸浮劑包含聚乙烯基吡咯啶酮、微晶纖維素、蔗糖、瓊脂,及/或羥基丙基甲基纖維素。
  35. 如請求項30之用途,其中該等黏合劑包含澱粉漿,及/或聚乙烯基吡咯啶酮。
TW112109368A 2022-03-15 2023-03-14 獲得密花豆(ssd)萃取物、其部分及組成物且使用來對抗病毒性疾病之方法 TW202342082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263319940P 2022-03-15 2022-03-15
US63/319,940 2022-03-1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42082A true TW202342082A (zh) 2023-11-01

Family

ID=88022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2109368A TW202342082A (zh) 2022-03-15 2023-03-14 獲得密花豆(ssd)萃取物、其部分及組成物且使用來對抗病毒性疾病之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42082A (zh)
WO (1) WO2023174207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14316A (ja) * 2004-04-30 2005-11-10 Kikkoman Corp 抗sarsコロナウイルス剤
CN101474247A (zh) * 2008-12-26 2009-07-08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医学科学院卫生学环境医学研究所 鸡血藤提取物在制备抗流感病毒及抗肠道病毒药物中的应用
CN113925890A (zh) * 2020-06-29 2022-01-14 香港大学 鸡血藤提取物的提取方法、鸡血藤提取物及其用途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3174207A1 (en) 2023-09-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Bailly et al. Glycyrrhizin: An alternative drug for the treatment of COVID-19 infection and the associated respiratory syndrome?
Law et al. Antiviral effect of forsythoside A from Forsythia suspensa (Thunb.) Vahl fruit against influenza A virus through reduction of viral M1 protein
JP2001516337A (ja) 植物抽出物からの抗ウイルス薬、およびウイルス感染症の治療のための使用
JPH05500824A (ja) Hiv関連疾病の処置での漢方薬草抽出物
Hu et al. Anti-influenza virus effects of crude phenylethanoid glycosides isolated from ligustrum purpurascens via inducing endogenous interferon-γ
RU2505306C2 (ru) Композиция для профилактики и лечения вирусных инфекций
Liu et al. Broad‐spectrum antiviral activity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against SARS‐CoV‐2, SARS‐CoV‐1, H5N1, and other enveloped viruses
Dinda et al. An overview of anti-SARS-CoV-2 and anti-inflammatory potential of baicalein and its metabolite baicalin: insights into molecular mechanisms
US20150105457A1 (en) Line leaf inula flower lactone a and methods for preparing and using the same for treating myocarditis
Velásquez et al. Effectiveness of Drug Repurposing and Natural Products Against SARS-CoV-2: A Comprehensive Review
CN107073057B (zh) 含有朝鲜中井淫羊藿提取物作为活性成分的用于预防和治疗病毒性疾病的组合物
WO2023174207A1 (en) A method of obtaining extracts of spatholobus suberectus dunn (ssd), fractions and compostions thereof and using against viral diseases
Hikmawanti et al. In vitro anti-HIV activity of ethanol extract from gandarusa (Justicia gendarussa Burm. f) leaves
JP2023022208A (ja) 新型コロナウイルス感染症の予防又は治療のための抗ウイルス剤
Kanyara et al. Anti‐HIV‐1 activities in extracts from some medicinal plants as assessed in an in vitro biochemical HIV‐1 reverse transcriptase assay
JP5713484B2 (ja) 植物抽出物からなるウイルス感染症の予防及び/又は治療用組成物、それらを有効成分とするウイルス感染症の予防及び/又は治療剤、並びにウイルスの細胞への吸着阻害剤
CN102068452B (zh) 一种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药物组合物
Michalski et al. Review of studies on SARS-CoV-2 infection inhibitors
CN103565970B (zh) 一种治疗艾滋病的地榆提取物及其制备方法
WO2014129884A2 (en) Composition with inhibitory effect on viral integrase activity
CN113975268B (zh) 5,6-dehydroeurycomalactone在制备抗登革病毒药物的应用
WO2023089862A1 (ja) タマサキツヅラフジ由来アルカロイド含有製剤
Behbahani Anti-viral activity of the methanolic leaf extract of an Iranian medicinal plant “Hyssopus officinalis” against herpes simplex virus
Hemaiswarya et al. Synergistic Herb-Drug Interactions Against Viral Diseases
KR20220035675A (ko) 돌외 추출물을 유효성분으로 함유하는 항바이러스용 약학적 조성물 및 건강기능식품 조성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