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5605A - 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的胺基酸組合物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的胺基酸組合物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15605A
TW202315605A TW111127785A TW111127785A TW202315605A TW 202315605 A TW202315605 A TW 202315605A TW 111127785 A TW111127785 A TW 111127785A TW 111127785 A TW111127785 A TW 111127785A TW 202315605 A TW202315605 A TW 202315605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amino acid
entity
acid entity
nac
administered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77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瑞華提 瓦倪
愛麗森 思雀特
麥克 哈密爾
瑪格莉特 可冀兒
馬修 羅素
卡琳 雅哲
凱倫 樂薇瑞
喬艾爾 普哈婷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胺細拉健康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胺細拉健康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胺細拉健康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156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15605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185Acids; Anhydrides, halides or salts thereof, e.g. sulfur acids, imidic, hydrazonic or hydroximic acids
    • A61K31/19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 A61K31/195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 A61K31/197Carboxylic acids, e.g. valproic acid having an amino group the amino and the carboxyl groups being attached to the same acyclic carbon chain, e.g. gamma-aminobutyric acid [GABA], beta-alanine, epsilon-aminocaproic acid or pantothenic acid
    • A61K31/198Alpha-amino acids, e.g. alanine or edetic acid [EDTA]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31/00Antiinfectives, i.e. antibiotics, antiseptics, chemotherapeutics
    • A61P31/12Antivirals
    • A61P31/14Antivirals for RNA viru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75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31/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ontaining organic active ingredients
    • A61K31/33Heterocyclic compounds
    • A61K31/395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 A61K31/41Heterocyclic compounds having nitrogen as a ring hetero atom, e.g. guanethidine or rifamycins having five-membered rings with two or more ring hetero atoms, at least one of which being nitrogen, e.g. tetrazole
    • A61K31/41641,3-Diazoles
    • A61K31/4172Imidazole-alkanecarboxylic acids, e.g. histidin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9/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special physical form
    • A61K9/0087Galenical forms not covered by A61K9/02 - A61K9/7023
    • A61K9/0095Drinks; Beverages; Syrups; Compositions for reconstitution thereof, e.g. powders or tablets to be dispersed in a glass of water; Veterinary drench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1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respiratory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1/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muscular or neuromuscular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5/00Drugs for disorders of the nervous system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29/00Non-central analgesic, antipyretic or antiinflammatory agents, e.g. antirheumatic agents; Non-steroidal antiinflammatory drugs [NSAI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PSPECIFIC THERAPEUTIC ACTIVITY OF CHEMICAL COMPOUNDS OR MEDICINAL PREPARATIONS
    • A61P43/00Drugs for specific purpos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A61P1/00-A61P41/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KPREPARATIONS FOR MEDICAL, DENTAL OR TOILETRY PURPOSES
    • A61K47/00Medicinal preparations characterised by the non-active ingredients used, e.g. carriers or inert additives; Targeting or modifying agents chemically bound to the active ingredient
    • A61K47/30Macromolecular organic or inorganic compounds, e.g. inorganic polyphosphates
    • A61K47/36Polysaccharides; Derivatives thereof, e.g. gums, starch, alginate, dextrin, hyaluronic acid, chitosan, inulin, agar or pectin
    • A61K47/38Cellulose; Derivatives thereof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Pharmacology & Pharmac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Pain & Pain Management (AREA)
  • Rheumatology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surger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Myc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Communicable Diseases (AREA)
  • Oncology (AREA)
  • Acyclic And Carbocyclic Compounds In Medicinal Compositions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包含胺基酸實體之醫藥組合物及其用途。亦揭示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該等組合物。

Description

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的胺基酸組合物及方法
重度急性呼吸道症候群冠狀病毒2 (SARS-CoV-2)為造成冠狀病毒病2019 (COVID-19)的病原體。正在研究以測定COVID19之完整長期後遺症。然而,研究表明COVID-19之長期作用在多個系統(包括肺、腦血管、肌肉骨骼、神經認知及感官,以及心臟血管系統)中顯現,且可由異常代謝或發炎反應驅動。隨著更多患者自COVID-19恢復,需要治療該疾病之不同作用的新穎方法。
本文中至少部分揭示治療慢性疲勞之方法,例如由病毒疾病之急性後期後遺症(諸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PASC),亦稱為長COVID)造成的慢性疲勞,或由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或纖維肌痛]造成的慢性疲勞。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方法包含投與包括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的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包含以下的組合物):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肝功能障礙、高血糖、2型糖尿病、心率加快、發炎、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肌無力、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post-exertional malaise)、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
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方法: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心率加快、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之方法: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肌肉功能障礙、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些實施例中,疲勞包含持續性疲勞及運動性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疲勞包含心理疲勞及身體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具有COVID-19感染且正經歷疲勞。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SARS-CoV-2後至少4、8、12或16週經歷疲勞。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SARS-CoV-2後不到4週(例如,不到3週、不到2週或不到1週)經歷疲勞。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肌痛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疲勞及/或肌肉疲勞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粒線體功能障礙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運動後呼吸困難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混淆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PASC)之個體的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白胺酸、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側氧基-白胺酸、異戊醯基-CoA及N-乙醯基-白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精胺酸、鳥胺酸、精胺基丁二酸酯、精胺、肌酸及N-乙醯基-精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麩醯胺酸、胺甲醯基-P及N-乙醯基-麩醯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其選自N-乙醯半胱胺酸(NAC)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疲勞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白胺酸、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側氧基-白胺酸、異戊醯基-CoA及N-乙醯基-白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精胺酸、鳥胺酸、精胺基丁二酸酯、精胺、肌酸及N-乙醯基-精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麩醯胺酸、胺甲醯基-P及N-乙醯基-麩醯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其選自N-乙醯半胱胺酸(NAC)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方法:呼吸困難、心律不整、混淆、癡呆、抑鬱、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心率加快、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白胺酸、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側氧基-白胺酸、異戊醯基-CoA及N-乙醯基-白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精胺酸、鳥胺酸、精胺基丁二酸酯、精胺、肌酸及N-乙醯基-精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麩醯胺酸、胺甲醯基-P及N-乙醯基-麩醯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其選自N-乙醯半胱胺酸(NAC)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組合物,其包含: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白胺酸、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側氧基-白胺酸、異戊醯基-CoA及N-乙醯基-白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精胺酸、鳥胺酸、精胺基丁二酸酯、精胺、肌酸及N-乙醯基-精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麩醯胺酸、胺甲醯基-P及N-乙醯基-麩醯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其選自N-乙醯半胱胺酸(NAC)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以及 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其鹽。
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歷疲勞。在一些實施例中,疲勞包含持續性疲勞及運動性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疲勞包含心理疲勞及身體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SARS-CoV-2後至少4週經歷疲勞。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個體患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疲勞、肌痛、纖維肌痛、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特發性肺纖維化、混淆、肌肉功能障礙、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個體在使用雙模態評分之CFQ-11測試上具有大於或等於8之評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個體在使用雙峰評分之CFQ-11測試上相對於投與之前的個體評分降低至少1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前,個體在使用李克特評分(Likert scoring)之CFQ-11測試上具有大於或等於25之評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使用李克特評分之CFQ-11測試上相對於投與之前的評分降低至少1分。
在某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個體之MOTS-c含量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個體之碳酸氫鹽含量或sVCAM-1含量降低。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包含(a)至(d)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向個體投與(a)至(d)每天兩次(BID),持續至少4週。在一些實施例中,(a)至(d)中之至少一者為游離胺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向個體投與之組分之總重量的至少50 wt%為呈游離形式的一或多種胺基酸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a)至(d)之總wt%大於組合物中之其他胺基酸實體之總wt%。在某些實施例中,(a)至(d)中之至少一者係呈鹽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甲硫胺酸(M)、色胺酸(W)或半胱胺酸(C)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更多者不存在,或(若存在)以小於10重量(wt)%存在。在某些實施例中,向個體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0.5至3 : 0.5至4 : 1至4 : 0.1至2.5。
在某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投與以下中之一者或兩者: (e)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異白胺酸、2-側氧基-3-甲基-戊酸酯、甲基丁醯基-CoA及N-乙醯基-異白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及 (f)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纈胺酸、2-側氧基-戊酸酯、異丁醯基-CoA、3-HIB-CoA、3-HIB及N-乙醯基-纈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0.5至2 : 0.1至1 : 0.1至1 : 0.5至3 : 0.5至4 : 0.1至0.5。
在某些實施例中,向該個體BID投與25至40 g組合物,其中重量包括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但不包括賦形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賦形劑:檸檬酸、卵磷脂、甜味劑、分散增強劑、調味劑、苦味遮蔽劑、螯合劑及天然或人工染色劑。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治療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組合物,其包含: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及 e)螯合劑,例如乙二胺四乙酸(EDTA)或其鹽(例如,二鈉EDTA)。
在某些實施例中,螯合劑包含EDTA或其鹽(例如,二鈉EDTA)。在某些實施例中,NAC實體與螯合劑之比率為3±20% : 1±20%。在一些實施例中,螯合劑(例如,EDTA或其鹽,例如二鈉EDTA)在組合物之約0.1%至1.00%之間(例如,在約0.1%至0.3%、0.3%至0.5%、0.5%至0.7%、0.7%至0.9%或0.9%至1.00%之間)。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個體在使用雙峰評分之CFQ-11測試上具有大於或等於4、5、6、7、8、9或10之評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藉由CFQ-11測試、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多維疲勞症狀評估量表-簡表(MFSI-SF)、簡式疲勞評估量表(BFI)、慢性疾病療法之功能評估(FACIT)量測系統、16項多維疲勞評估(MAF)量表、醫學結果研究簡表36 (SF-36)之活力量表、視覺類比量表(VAS)疲勞量表、疲勞嚴重度量表(FSS)、疲勞影響量表、PFRS疲勞量表、MFTQ能量量表及MFTQ腦霧量表中之一或多者(例如,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六者、七者、八者、九者、十者、十一者、十二者、十三者或全部)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後,使用本文所列出之量表中之一或多者,個體顯示疲勞減輕,例如,自中度或重度疲勞變化至輕度疲勞或自輕度疲勞變化至不疲勞。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個體具有疲勞標誌。此類診斷可基於患者對問題或調查表(諸如使用雙峰或李克特評分之慢性疲勞調查表(CFQ)-11)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或兩者)之回應。通常,罹患疲勞之患者將具有比正常個體顯著更多的指示疲勞之回答。特定言之,此類個體將鑑別為將具有指示疲勞之評分或已接受指示疲勞之評分(例如,來自評估疲勞之測試的評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之後4週),個體在疲勞標誌中相對於投與之前的評分具有降低,例如在使用雙峰評分之CFQ-11測試上降低至少1、2、3或4分。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個體在使用李克特評分之CFQ-11測試上具有大於或等於25、26或27之評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使用李克特評分之CFQ-11測試上相對於投與之前的評分降低至少1、2、3、4、5、6或7分,或在另一疲勞標誌上具有等效改善。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使用李克特評分之CFQ-11測試上顯示身體疲勞或心理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相對於投與之前的評分降低。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例如使用李克特評分之CFQ-11測試上顯示自輕度疲勞變化至不疲勞。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CFQ-11測試上顯示自輕度身體疲勞變化至不存在身體疲勞。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例如CFQ-11測試上顯示自輕度心理疲勞變化至不存在心理疲勞。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使用李克特評分之CFQ-11測試上降低至少1、2、3、4、或5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例如CFQ-11測試上顯示自中度或重度疲勞變化至輕度疲勞。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例如CFQ-11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中度或重度疲勞變化至輕度疲勞。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例如CFQ-11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中度或重度身體疲勞變化至輕度身體疲勞。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例如CFQ-11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中度或重度心理疲勞變化至輕度心理疲勞。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例如CFQ-11測試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輕度疲勞變化至不疲勞。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CFQ-11測試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輕度身體疲勞變化至不存在身體疲勞。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個體在例如CFQ-11測試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示自輕度心理疲勞變化至不存在心理疲勞。
在某些實施例中,例如使用CELLROX green分析所量測,投與(a)至(d)造成骨骼肌中之氧化壓力降低例如至少約5%、10%、50%、90%或99%。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調節(例如,增加或降低)黏附因子(例如,vWF、ICAM、PECAM、E-選擇素或P-選擇素)之含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調節(例如,增加或降低)凝血因子(例如,組織因子、凝血酶調節素、P-選擇素或血纖維蛋白原)之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造成內皮細胞中之vWF蛋白質含量降低,例如降低至少約5%、10%、50%、80%、90%或99%。在某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造成內皮細胞中之VEGF蛋白質含量及PDGF-aa蛋白質含量中之一者或兩者降低,例如降低至少5%、10%、50%、80%、90%或99%。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VEGF蛋白質含量、PDGF-aa蛋白質含量、PDGF-AB蛋白質含量、PDGF-BB蛋白質含量、VCAM-1或碳酸氫鹽含量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或全部降低(其中視情況使用碳酸氫鹽含量來估算CO 2含量)。在一些實施例中,相較於來自個體之樣本,例如來自投與(a)至(d)之前的個體之樣本,VEGF蛋白質含量、PDGF-aa蛋白質含量、PDGF-AB蛋白質含量、PDGF-BB蛋白質含量、VCAM-1或碳酸氫鹽含量(其中視情況使用碳酸氫鹽含量來估算CO 2含量)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或全部降低。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VEGF蛋白質含量及PDGF-aa蛋白質含量、PDGF-AB蛋白質含量及PDGF-BB蛋白質含量、VCAM-1及碳酸氫鹽(本身或以CO 2之量測值形式)含量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全部降低。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血液中之碳酸氫鹽含量降低。在某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代謝燃料源自葡萄糖轉移向肌肉中之脂質。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內皮健康改善。在某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肺微血管中之氣體交換改善。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MOTS-c含量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碳酸氫鹽含量降低。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細胞中或由細胞分泌之內皮發炎性細胞介素含量降低。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IFNγ及CCL20中之一者或兩者降低。在某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細胞(例如,內皮細胞)中或由該等細胞分泌之一或多種促炎性細胞介素(例如,IL-8、IL-15或TNF-α)降低。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促使細胞(例如,內皮細胞)中或由該等細胞分泌之抗炎性細胞介素(例如,IL-11)增加。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個體具有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 i.   減弱或延遲的免疫反應; ii.  增強的氧化壓力及/或促炎性狀態;或 iii. 失調的內皮功能(例如,過度凝血或灌注)。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個體展現出以下中之一或多者: i.   增加的粒線體生合成; ii.  恢復(例如,部分或完全恢復)的粒線體氧化能力; iii. 恢復(例如,部分或完全恢復)的細胞呼吸及/或細胞能量; iv. 在較高代謝需求條件(例如,運動)下,例如肌肉中的細胞反應提高; v.  改善的粒線體呼吸(例如,包含受質移動增加、一氧化氮(NO)傳訊增加、微血管或組織灌注增強、血管傳導增強或微血管灌注增加); vi. 減少的發炎(例如,減少的肝發炎)、蛋白質分解及運動後肌肉疲勞; vii. 正常化(例如,部分或完全正常化)凝血功能; viii.  改良的粒線體能量及/或氧化還原平衡, ix. 降低的氧化壓力; x.  改善的細胞呼吸、抗氧化及/或抗炎作用, xi. 增加的核苷酸池可用性; xii. 相對於糖解,優先脂肪酸氧化增加; xiii.  增加的酮體含量; xiv.   FGF-21減少 xv. 降低的血管滲透性 xvi.   疲勞降低,例如自中度或重度疲勞至輕度疲勞;例如自輕度疲勞至不存在疲勞;自中度或重度疲勞至不存在疲勞; xvii.  睡眠改善,例如睡/醒週期改善; xviii. 移動性改善; xix.   運動能力提高; xx. 上皮細胞存活率提高; xxi.   T細胞反應改善; xxii.  粒線體ROS產生減少; xxiii. HIF1a傳訊減少; xxiv. 改良的氧化磷酸化; xxv.  改良的執行功能;及 xxvi. 專注能力增加。
在某些實施例中,疲勞包含持續性疲勞及運動性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疲勞包含心理疲勞及身體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具有COVID-19感染且正經歷疲勞。
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SARS-CoV-2後至少4、8、12或16週經歷疲勞。
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SARS-CoV-2後不到4週(例如,不到3週、2週或1週)經歷疲勞。
在一些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及Q-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以與L-胺基酸實體相比更高的量(wt%)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進一步包含甘胺酸(G)-胺基酸實體。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進一步包含組胺酸(H)-胺基酸實體、離胺酸(K)-胺基酸實體、苯丙胺酸(F)-胺基酸實體及蘇胺酸(T)-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
在某些實施例中,分開投與(a)至(d)。在一些實施例中,(a)至(d)係以摻合物形式投與。在某些實施例中,(a)至(d)係經口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餐前投與(a)至(d)。在某些實施例中,與用餐同時投與(a)至(d)。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餐後投與(a)至(d)。在某些實施例中,每天投與(a)至(d)一次、兩次或三次。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至少1、2、3或4週。在某些實施例中,投與(a)至(d)每天兩次(BID),持續至少4週(例如,至少4週、至少5週、至少6週、至少7週、至少8週、至少9週、至少10週、至少11週、至少12或更多週)。在一些實施例中,(a)至(d)投與劑量約6至8 g、約8至12 g、約12至16 g、約16至18 g、約18至20 g、約20至30 g、約22至28 g或約24至26 g。在某些實施例中,(a)至(d)係呈溶液或懸浮液。
在某些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含使(a)至(d)與液體(例如,飲料,例如水)接觸,由此製備溶液或懸浮液。
在一些實施例中,(a)至(d)存在於一或多種組合物(例如,一或多種棒狀包裝(stick packs))中,且方法包含使該一或多種組合物與液體接觸。
在某些實施例中,在使(a)至(d)與液體接觸之前,並非所有(a)至(d)存在於相同組合物中,例如其中(a)至(d)中之一者、兩者或三者係在第一組合物中,且(a)至(d)中之其餘一者、兩者或三者係在第二組合物中,且方法包含例如同時或依序使液體與第一組合物及第二組合物接觸。
在某些實施例中,(a)至(d)之總wt%大於向個體投與之其他胺基酸實體之總wt%。
在一些實施例中,當向罹患CFS或病毒感染(例如長COVID)之後遺症之個體投與時,組合物能夠實現以下中之一或多者: a)  減少或預防肌痛; b)  減少或預防纖維肌痛; c)  減少或預防特發性肺纖維化; d)  減少或預防疲勞; e)  減少或預防肌肉疲勞; f)  減少或預防肌肉功能障礙; g)  減少或預防粒線體功能障礙; h)  減少或預防運動後呼吸困難; i)   改善運動耐量或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之能力; j)   減少或預防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或 k)  減少或預防心動過速; l)   改良粒線體功能; m) 改良粒線體容量或能量(例如,運動或活動後氧化ATP合成之改良); n)  減少氧化壓力及/或減少活性含氧物(ROS); o)  改善情緒障礙及/或抑鬱; p)  改善認知功能; q)  增加骨骼肌或其他器官血管灌注; r)  改善內皮功能; s)  減少或預防糖尿病(例如,新發糖尿病);或 t)   改善發炎。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及組合物包含4至20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之組合,例如5至15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或包含該等實體中之任何五者的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其中視情況不存在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其中視情況不存在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其中視情況不存在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及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其中視情況不存在抗氧化劑活性含氧物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中之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之總wt%大於組合物中之任何其他胺基酸之總wt%。
在一些態樣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或包含該等實體中之任何五者的組合物。在一些態樣中,組合物包含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其中視情況不存在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在一些態樣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其中視情況不存在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在一些態樣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其中視情況不存在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在一些態樣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及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其中視情況不存在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些實施例中: (i) (a)之胺基酸實體(例如胺基酸實體中之至少一者、兩者或三者)係選自表2;及/或 (ii) R-胺基酸實體及Q-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以與L-胺基酸實體相比更高的量(wt%)存在;及/或 (iii)組合物進一步包含甘胺酸(G)-胺基酸實體。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0.5至3 : 0.5至4 : 1至4 : 0.1至2.5,例如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2:0.15或約1:1.5:2:0.3。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1.5+/-15% : 2+/-15% : 0.15+/-15%或約1+/-15% : 1.5+/-15% : 2+/-15% : 0.3+/-15%。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75:2:0.15或約1:0.75:2:0.3。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0.75+/-15% : 2+/-15% : 0.15+/-15%或約1+/-15% : 0.75+/-15% : 2+/-15% : 0.3+/-1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81:2:0.1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1.81+/-15% : 2+/-15% : 0.15+/-1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1.81+/-20% : 2+/-20% : 0.15+/-20%。
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81:1.333:0.1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1.81+/-15% : 1.333+/-15% : 0.15+/-1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1.81+/-20% : 1.333+/-20% : 0.15+/-20%。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5:2:0.15或約1:0.5:0.5:1.5:2:0.3。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L-甘胺酸及L-絲胺酸中之一者或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NAC或其鹽及L-甘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NAC或其鹽及L-絲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NAC或其鹽、L-甘胺酸及L-絲胺酸。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5:2:0.15或約1:0.5:0.5:1.5:2:0.3。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15+/-15%或約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3+/-15%。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81:2:0.15或約1:0.5:0.5:1.81:2:0.3。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15+/-15%或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3+/-15%。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15+/-20%或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3+/-20%。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15+/-20%或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3+/-20%。
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81:1.333:0.15或約1:0.5:0.5:1.81:1.333:0.3。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3+/-15% : 0.15+/-15%或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3+/-15% : 0.3+/-15%。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3+/-20% : 0.15+/-20%或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3+/-20% : 0.3+/-20%。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1.333+/-20% : 0.15+/-20%或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1.333+/-20% : 0.3+/-20%。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包含約0.5 g至約10 g L-胺基酸實體、約0.25 g至約5 g I-胺基酸實體、約0.25 g至約5 g V-胺基酸實體、約0.5 g至約20 g R-胺基酸實體、約1 g至約20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約0.1 g至約5 g NAC或其鹽,例如組合物包含約1 g L-胺基酸實體、約0.5 g I-胺基酸實體、約0.5 g V-胺基酸實體、約1.5 g R-胺基酸實體、約2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約0.15 g或約0.3 g NAC或其鹽。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0.15 g NAC。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0.3 g NAC。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約0.9 g NAC或其鹽。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2 g L-胺基酸實體、約1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約0.3 g NAC或其鹽。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2 g L-胺基酸實體、約1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628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約0.3 g NAC或其鹽。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2 g L-胺基酸實體、約1 g I-胺基酸實體約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3 g NAC或其鹽及約0.01 g至約0.2 g螯合劑(例如,EDTA或其鹽,例如,二鈉EDTA)。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2 g L-胺基酸實體、約1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3 g NAC或其鹽及約0.1 g螯合劑(例如,EDTA或其鹽,例如,二鈉EDTA)。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2 g L-胺基酸實體、約1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628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3 g NAC或其鹽及約0.1 g螯合劑(例如,EDTA或其鹽,例如,二鈉EDTA)。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9 g NAC或其鹽及約6 g L-絲胺酸或其鹽。在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9 g NAC或其鹽及約6.67 g L-絲胺酸或其鹽。在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9 g NAC或其鹽、約9 g L-絲胺酸或其鹽及約9 g L-甘胺酸或其鹽。在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9 g NAC或其鹽、約3.33 g L-絲胺酸或其鹽及約3.33 g L-甘胺酸或其鹽。
在一些實施例中,向個體BID投與25至40 g,例如30至35 g,例如約33.9 g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每天向個體投與25至40 g、,例如30至35 g,例如,約33.9 g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向個體BID投與15至30 g,例如20至25 g,例如約22.6 g組合物。在某些實施例中,每天向個體投與15至30 g,例如,20之25 g,例如約22.6 g組合物。
在一個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包括游離胺基酸之組合物,其中胺基酸包括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及選自白胺酸、異白胺酸及纈胺酸中之一個、兩個或全部之分支鏈胺基酸。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分支鏈胺基酸為白胺酸、異白胺酸及纈胺酸。
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白胺酸、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側氧基-白胺酸、異戊醯基-CoA及N-乙醯基-白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精胺酸、鳥胺酸、精胺基丁二酸酯、天冬胺酸、精胺、肌酸及N-乙醯基-精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Q-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麩醯胺酸、麩胺酸酯、胺甲醯基-P及N-乙醯麩醯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NAC實體係選自NAC、乙醯基絲胺酸、麩胱甘肽、高半胱氨酸、甲硫胺酸甲硫胺酸L-半胱胺酸、胱胺酸及半胱胺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I-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異白胺酸、2-側氧基-3-甲基-戊酸酯、甲基丁醯基-CoA及N-乙醯基-異白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V-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纈胺酸、2-側氧基-戊酸酯、異丁醯基-CoA、3-HIB-CoA、3-HIB及N-乙醯基-纈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G-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甘胺酸、L-絲胺酸、麩胱甘肽麩胱甘肽肌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H-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組胺酸、組胺醇、組胺醛、核糖-5-磷酸酯、肌肽、組織胺、4-咪唑丙烯酸酯、N-乙醯基組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K-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離胺酸、二胺基庚二酸酯、三甲基離胺酸、肉鹼、酵母胺酸(saccharopine)、N-乙醯基離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F-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苯丙胺酸、苯丙酮酸、酪胺酸、N-乙醯基-苯丙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在某些實施例中,T-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蘇胺酸、高絲胺酸、O-磷高絲胺酸、側氧基丁酸酯、N-乙醯基-蘇胺酸或其鹽、二肽或其鹽、三肽或其鹽,或前述任一者之組合。
在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任一者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0.5:0.5:1.5:2:0.15。在某些實施例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15+/-15%。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0.5:0.5:1.81:2:0.15。在某些實施例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15+/-15%。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0.5:0.5:1.81:2:0.15。在某些實施例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15+/-20%。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0.5:0.5:1.81:1.333:0.15。在某些實施例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3+/-15% : 0.15+/-15%。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0.5:0.5:1.81:1.333:0.15。在某些實施例中,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之重量比率為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3+/-20% : 0.15+/-20%。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胺基酸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 (例如,1±20%):約1.81 (例如,1.81±20%):約2 (例如,2±20%):約0.15 (例如,0.15±20%)。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胺基酸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 (例如,1±15%):約1.81 (例如,1.81±15%):約2 (例如,2±15%):約0.15 (例如,0.15±15%)。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胺基酸之總重量(wt)為約2 g至約60 g。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之總wt為約6 g、約12 g、約18 g、約24 g或約48 g。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包括約0.5 g至約10 g白胺酸、約0.25 g至約5 g異白胺酸、約0.25 g至約5 g纈胺酸、約1 g至約20 g精胺酸、約1 g至約20 g麩醯胺酸及約0.1 g至約5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包括約1 g白胺酸、約0.5 g異白胺酸、約0.5 g纈胺酸、約1.5 g精胺酸、約2 g麩醯胺酸及約0.15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包括約1 g白胺酸、約0.5 g異白胺酸、約0.5 g纈胺酸、約1.5 g精胺酸、約2 g麩醯胺酸及約0.3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包括約2 g白胺酸、約1 g異白胺酸、約1 g纈胺酸、約3.0 g精胺酸、約4 g麩醯胺酸及約0.3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包括約4 g白胺酸、約2 g異白胺酸、約2 g纈胺酸、約6.0 g精胺酸、約8 g麩醯胺酸及約0.6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e)所投與之Q-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R-胺基酸實體之wt%; f)所投與之Q-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L-胺基酸實體之wt%; g)所投與之R-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L-胺基酸實體之wt%;或 h) (e)至(g)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Q-胺基酸實體之wt%比R-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5%,例如,Q-胺基酸實體之wt%比R-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10%、15%、20%或25%。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Q-胺基酸實體之wt%比L-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20%,例如,組合物中之Q-胺基酸實體之wt%比L-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25%、30%、35%、40%、45%或50%。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R-胺基酸實體之wt%比L-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10%,例如,所投與之R-胺基酸實體之wt%比L-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15%、20%、25%或30%。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i)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4或至少2:5,且不超過3:4,例如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3; j)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與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4或至少1:3,且不超過3:4,例如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與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2; k)所投與之R-胺基酸實體與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4或至少1:2,且不超過6:7,例如所投與之R-胺基酸實體與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3:4;或 l) (j)至(k)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m)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或等於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 n)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或等於Q-胺基酸實體之wt%; o)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之wt%小於R-胺基酸實體之wt%; p)所投與之R-胺基酸實體及Q-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或 q) (m)至(p)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r) 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或其鹽之wt%為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至少50%,或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至少70%,但不超過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90%; s) NAC或其鹽之wt%為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至少1%或至少2%,但不超過10%; t) 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為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至少15%、或至少20%,但不超過50%; u) 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或其鹽之wt%為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至少40%、或至少50%,但不超過80%;或 v) (r)至(u)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oo)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NAC或其鹽之wt%; pp)所投與之R-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NAC或其鹽之wt%; qq)所投與之Q-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NAC或其鹽之wt%;或 rr) (oo)至(qq)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在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任一者中,胺基酸實體包括約10 wt%至約30 wt% L-胺基酸實體、約5 wt%至約15 wt% I-胺基酸實體、約5 wt%至約15 wt% V-胺基酸實體、約15 wt%至約40 wt% R-胺基酸實體、約20 wt%至約50 wt% Q-胺基酸實體及約1 wt%至約8 wt% NAC實體。
在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任一者中,胺基酸包括約10 wt%至約30 wt%白胺酸、約5 wt%至約15 wt%異白胺酸、約5 wt%至約15 wt%纈胺酸、約15 wt%至約40 wt%精胺酸、約20 wt%至約50 wt%麩醯胺酸及約1 wt%至約8 wt% N-乙醯半胱胺酸。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胺基酸包括約16 wt%至約18 wt%白胺酸、約7 wt%至約9 wt%異白胺酸、約7 wt%至約9 wt%纈胺酸、約28 wt%至約32 wt%精胺酸、約31 wt%至約34 wt%麩醯胺酸及約1 wt%至約5 wt% N-乙醯半胱胺酸。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胺基酸包括約16.8 wt%白胺酸、約8.4 wt%異白胺酸、約8.4 wt%纈胺酸、約30.4 wt%精胺酸、約33.6 wt%麩醯胺酸及約2.5 wt%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0.5至3 : 0.5至4 : 1至4 : 0.1至2.5。在一實施例中,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1.5:2:0.15。在一實施例中,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1.5:2:0.3。在一實施例中,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0.5至2 : 0.1至1 : 0.1至1 : 0.5至3 : 0.5至4 : 0.1至0.5。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5:2:0.15。在一實施例中,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5:2:0.3。
在一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與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NAC或其鹽之比率為12+/-15% : 6+/-15% : 3+/-15% : 9+/-15% : 12+/-15% : 2.7+/-15%。
在一個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與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NAC或其鹽之比率為12+/-20% : 6+/-20% : 3+/-20% : 9+/-20% : 12+/-20% : 2.7+/-20%。
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胺基酸中之至少一者為游離胺基酸,例如,所投與之胺基酸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為游離胺基酸,例如,所投與之組分之總重量之至少50 wt%為呈游離形式之一或多種胺基酸實體。在某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胺基酸中之至少一者係呈鹽形式,例如,所投與之胺基酸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四者係呈鹽形式,例如,所投與之組分之總重量之至少10 wt%為呈鹽形式之一或多種胺基酸實體。
在本文所揭示之態樣及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進一步包括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賦形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檸檬酸、卵磷脂、甜味劑、分散增強劑、調味劑、苦味遮蔽劑、天然或人工染色劑及螯合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係呈固體、粉末、溶液或凝膠形式。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係由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係由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組胺酸、離胺酸、苯丙胺酸及蘇胺酸組成。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包括前述態樣或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之組合物的膳食組合物,例如其中膳食組合物係選自醫療食品、功能食品或補充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膳食組合物係選自醫療食品、功能食品或補充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感染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病毒:SARS-CoV-1、SARS-CoV-2、MERS、A型或B型流感、疱疹病毒(埃-巴二氏病毒(Epstein - Barr virus)、人類細胞巨大病毒及人類疱疹病毒6A及6B)、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 virus)、登革熱病毒(dengue virus)、羅氏河病毒(Ross river virus)、腸病毒及人類小病毒B19。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感染冠狀病毒(例如,人類alpha冠狀病毒(例如,HCoV-229E或HCoV-NL63)、人類beta冠狀病毒(HCoV-OC43或HKU1)、SARS-CoV-1、SARS-CoV-2及/或MERS)。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因急性COVID-19而住院。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因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一或多種症狀或病徵而住院。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尚未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例如,接種部分疫苗或接種完整疫苗)。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後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發生與感染一致的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無症狀,但後來發生與PASC一致的症狀或病徵。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具有感染症狀,變成抗體陰性或無症狀,且隨後再感染另一SARS-CoV-2變異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超過一次。在某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1、2、3、4或更多次。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診斷患有超過一種SARS-CoV-2感染(例如,1、2、3、4或更多種獨立的SARS-CoV-2感染)。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時,個體已具有PASC之一或多種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時,個體(例如,經測定)對於SARS-CoV-2呈陰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時,個體(例如,經測定)對於SARS-CoV-2呈陽性。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時,個體在投與組合物時在鼻樣本中不再具有可偵測的SARS-CoV-2。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alpha病毒株(例如,B.1.1.7或Q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beta病毒株(例如,B.1.351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gamma病毒株(例如,P.1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delta病毒株(例如,B.1.617.2或AY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epsilon病毒株(例如B.1.427或B.1.429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eta病毒株(例如,B.1.525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iota病毒株(例如,B.1.526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kappa病毒株(例如,B.1.617.1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1.617.3病毒株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Mu病毒株(例如,B.1.621或B.1.621.1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zeta病毒株(例如,P.2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感染SARS-CoV-2之Omicron病毒株(例如B.1.1.529、BA.1、BA.1.1、BA .2、BA.3、BA.4或BA.5譜系或由其得到之譜系後代)。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成人。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18與65歲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青年或兒童。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為17歲或更年輕。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1與17歲之間(例如,在1與5、5與10、10與15、或15與17之間。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具有疲勞型PASC。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具有>40秒或>50秒之PCr恢復常數。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以下中之一或多者:升高之血清乳酸相對於基線降低(例如,在6分鐘步行之後)、在6分鐘步行之後的疲勞PRO評分或功能狀態改善(例如,藉由Chalder疲勞問卷[CFQ-11])、6分鐘步行之步行距離增加、運動後之磷酸肌酸(PCr)恢復時間常數改善,及/或氧化ATP合成改善。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開始投與之後4週測試時,個體經歷血清乳酸含量降低至≤3 mmol/L (例如,在6分鐘步行之後)。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測試時,個體展現在6分鐘步行期間行進之距離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開始投與後2或4週測試時,個體展現出疲勞評分之改良,如藉由CFQ-11 (藉由雙峰評分)評定。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測試時,個體在6分鐘步行後展現出疲勞評分之改良,如藉由CFQ-11 (藉由雙峰評分)評定。
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測試時,個體展現出以下中之一或多者的改良:循環粒線體肽(例如Mots-C)、代謝物、蛋白質;發炎之血漿生物標記、黏附標記、肌肉損傷標記(例如,肌鈣蛋白(troponin)、肌酸激酶、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1)、粒線體功能、代謝;一氧化氮生物學;免疫概況、胞外酸化率及氧消耗率。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測試時,例如使用質子磁共振質譜分析( 1HMRS;亦即肌酸、肌細胞內脂質、乙醯肉鹼及肌肽)來量測,個體展現出一或多種能量活性代謝物之改良。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測試時,例如當使用動態 31P-MRS來量測時,個體展現出以下中之一或多者的改良:運動後的最小肌內pH、初始PCr恢復率、運動結束時之二磷酸腺苷(ADP)濃度、最大粒線體容量。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測試時,個體展現出粒線體功能之一或多種標記的改良。在一些實施例中,粒線體功能之標記包含以下中之一或多者:生長及分化因子-15 (GDF -15)、神經纖毛輕鏈(NF-L)、α類脂酸(ALA)、脂質過氧化物(PerOx)、總血漿抗氧化能力(TAC)、血清細胞色素c、危險相關分子形態(DAMP)、mtDNA、N-甲醯基肽(FP)或新穎的無細胞循環mtDNA (ccf-mtDNA)。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測試時,例如藉由 31P磁共振質譜分析(MRS)評估,個體展現出適度運動後之磷酸肌酸(PCr)恢復率改善。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基礎呼吸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基礎呼吸增加包含利用葡萄糖、麩醯胺酸及脂肪酸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粒線體衍生之ATP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糖解產生之ATP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或獲自個體之細胞或組織經歷基礎呼吸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基礎呼吸增加包含利用葡萄糖、麩醯胺酸及脂肪酸中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粒線體衍生之ATP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糖解產生之ATP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經由脂肪酸氧化(FAO)成乙醯基-CoA之通量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酮體β-羥基-丁酸酯(BHB)之含量或合成速率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FAO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酮生成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之後4週測試時,個體經歷肌細胞內脂質含量降低。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之後4週測試時,個體經歷峰值乳酸降低。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測試時,個體經歷肌肽含量增加。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經歷血凝塊形成減少。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歷血管發炎及內皮功能障礙減少。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歷氧化壓力降低。
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分開投與胺基酸實體。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實體係以摻合物形式投與。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實體係經口投與。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在餐前投與胺基酸實體。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與用餐同時投與胺基酸實體。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在餐後投與胺基酸實體。
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實體係以溶液或懸浮液形式投與。在一些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含使胺基酸與液體(例如,飲料,例如水)接觸的步驟,藉此製備溶液或懸浮液。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實體存在於一或多種組合物(例如,一或多種棒狀包裝)中。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含使一或多種組合物與液體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使胺基酸實體與液體接觸之前,並非所有投與之胺基酸實體存在於相同組合物中,例如,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兩者或三者或更多者係在第一組合物中,且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中之其餘一者、兩者或三者或更多者係在第二組合物中。在一些此類實施例中,方法進一步包含使液體與第一及第二組合物例如同時或依序接觸。
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15 g/d至約90 g/d之劑量投與。
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18 g/d、約24 g/d、約36 g/d、約54 g/d或約72 g/d之劑量投與。
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每天投與組合物一次、兩次至三次。
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6 g、約8 g、約12 g、約16 g、約18 g或約24 g之劑量每天投與三次。在適用的方法或膳食組合物之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6至8 g、約8至12 g、約12至16 g、約16至18 g、約18至20 g、約20至30 g、約22至28 g或約24至26 g之劑量投與。
一個實施例提供包含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之營養補充劑、膳食調配物、功能食品、醫療食品、食品或飲品。另一實施例提供包含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之營養補充劑、膳食調配物、功能食品、醫療食品、食品或飲品,其用於管理本文所描述之疾病或病症中之任一者。本文中所揭示之組合物可用於改善個體之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因此,本文揭示一種使用胺基酸實體組合物治療(例如,抑制、減少、減輕或預防)各種粒線體、肌肉骨骼、神經認知及感覺,以及肺部病症、疾病或其症狀的方法,包括給藥方案。因此,本文揭示一種使用胺基酸實體組合物治療(例如,抑制、減少、減輕或預防)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感染後疲勞症候群、危重病後期症候群、或加護病室後期症候群、後續疾病或感染或其症狀的方法,包括給藥方案。組合物亦可用作膳食組合物,例如醫療食品、功能食品或補充劑。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的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肝功能障礙、高血糖、2型糖尿病、心率加快、發炎、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肌無力、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粒線體功能障礙(例如,乳酸產生增加)、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方法: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肝功能障礙、高血糖、2型糖尿病、心率加快、發炎、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肌無力、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方法: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肌肉功能障礙、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氧化壓力或過量活性含氧物(ROS)、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情緒障礙、抑鬱及新發糖尿病,其中該方法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因急性COVID-19而住院。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因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一或多種症狀而住院。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尚未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例如,接種部分疫苗或接種完整疫苗)。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例如,接種部分疫苗或接種完整疫苗) (例如,在感染COVID-19之前)。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接受2、3或4劑疫苗。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接受至少2 (例如,2、3、4或更多)劑疫苗。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後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發生與感染一致的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無症狀,但後來發生與PASC一致的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具有感染症狀,變成抗體陰性或無症狀,且隨後再感染另一SARS-CoV-2變異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組合物之前,個體在一段時間內,例如至少3或4週內經測試對於COVID-19呈陽性至少兩次。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組合物之前,個體患有COVID-19約3、4、5、6、8、10或12週。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組合物時,個體已具有急性COVID-19之一或多種症狀至少3或4週。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1至7天、8至14天、15至21天、22至28天或超過28天,個體經測試對於COVID-19呈陽性。在某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1至7天、8至14天、15至21天、22至28天或超過28天,個體已感染COVID-19。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因急性COVID-19而住院。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因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一或多種症狀而住院。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尚未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例如,接種部分疫苗或接種完整疫苗)。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後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發生與感染一致的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無症狀,但後來發生與PASC一致的症狀。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具有感染症狀,變成抗體陰性或無症狀,且隨後再感染另一SARS-CoV-2變異體。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肌痛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疲勞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慢性疲勞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肌肉疲勞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肌肉功能障礙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與病毒感染相關之粒線體功能障礙(例如,與COVID-19或PASC相關之粒線體功能障礙)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運動後呼吸困難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心動過速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改良粒線體容量或能量(例如,改良運動或活動後氧化三磷酸腺苷(ATP)合成、磷酸肌酸PCr)重新合成)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減少氧化壓力及/或減少活性含氧物(ROS)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情緒障礙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抑鬱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改良內皮功能之方法,其包括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如本文中所揭示之態樣或實施例中任一項之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餐前投與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與用餐同時投與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餐後投與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與第二藥劑一起投與組合物。
本發明之另外特徵及實施例包括以下中之一或多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包含以下之組合物: a) L-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白胺酸或其鹽、或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或其鹽、或L-白胺酸或其鹽及HMB或其鹽之組合; b) R-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精胺酸或其鹽、鳥胺酸或其鹽、或肌酸或其鹽,或L-精胺酸或其鹽、鳥胺酸或其鹽、或肌酸或其鹽中之兩者或三者之組合; c)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或其鹽。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白胺酸作為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精胺酸作為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L-麩醯胺酸作為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NAC作為包含NAC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NAC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甲硫胺酸(M)、色胺酸(W)、纈胺酸(V)或半胱胺酸(C)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四者不存在,或(若存在)以小於10%之組合物重量百分比(wt%)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a)至(d)之總wt%大於組合物中之其他胺基酸實體之總wt%。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例如以組合物之至少10 wt%之量提供(a)至(d)中胺基酸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四者作為二肽或三肽之部分。在某些實施例中,二肽為(a)至(d)中之胺基酸中任一者之同二肽或異二肽,例如(a)至(d)中之胺基酸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四者為同二肽或異二肽。在某些實施例中,三肽為(a)至(d)中任一者之同三肽或異三肽,例如(a)至(d)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四者為同三肽或異三肽。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a)為L-胺基酸實體二肽或其鹽(例如L-白胺酸二肽或其鹽)。在一些實施例中,(a)為同二肽。在一些實施例中,(a)為異二肽,例如Ala-Leu。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b)為L-精胺酸二肽或其鹽。在一些實施例中,(b)為同二肽。在一些實施例中,(b)為異二肽,例如Ala-Arg。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c)為L-麩醯胺酸二肽或其鹽。在一些實施例中,(c)為同二肽,例如Gln-Gln。在一些實施例中,(c)為異二肽,例如Ala-Gln。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進一步包含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及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例如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兩者均存在。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組胺酸(H)-胺基酸實體、離胺酸(K)-胺基酸實體、苯丙胺酸(F)-胺基酸實體及蘇胺酸(T)-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兩者或三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m)組合物中之L-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或等於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 n)組合物中之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大於或等於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wt%; o)組合物中之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小於R-胺基酸實體之wt%; p)組合物中之R-胺基酸實體及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wt%大於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或 q) (m)至(p)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r) 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NAC或其鹽之wt%為組合物之至少50%,或組合物之至少70%,但不超過組合物之90%; s) NAC或其鹽之wt%為組合物之至少1%,或至少2%,但不超過10%; t) 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為組合物之至少15%,或至少20%,但不超過50%; u) 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NAC或其鹽之wt%為組合物之至少40%,或至少50%,但不超過80%;或 v) (r)至(u)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w) L-胺基酸實體與I-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5:1、或至少1.75:1且不超過2.5比1或不超過3:1,例如L-胺基酸實體與I-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1; x) L-胺基酸實體與V-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5:1,或至少1.75:1,且不超過2.5比1或不超過3:1,例如L與V之比率為約2:1; y) L-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大於1:3、大於1.5比3,且小於3:3,例如L-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3; z) L-胺基酸實體與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比率為大於1:4,大於1.5比4且小於4:4,或小於3:4,例如L-胺基酸實體與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比率為約1:2;或 aa) (w)至(z)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滿足上文所定義之(w)至(z)之特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滿足上文所定義之特性(w)至(aa)中之任一者之至少2、3、4或5個特性。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bb) I-胺基酸實體與V-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0.5:1或至少0.75:1,且不超過1.5比1或不超過2:1,例如L-胺基酸實體與I-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1; cc) I-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0.5:3或至少0.75:3,且不超過2:3或不超過1.5:3,例如L-胺基酸實體與I-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3; dd) I-胺基酸實體與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比率為至少0.5:4,或至少0.75:4,且不超過3:4,或不超過2:4,例如I-胺基酸實體與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比率為約1:4;或 ee) (bb)至(dd)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滿足上文所定義之(bb)至(dd)之特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滿足上文所定義之特性(bb)至(ee)中之任一者之至少2、3或4個特性。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ff) L-胺基酸實體與V-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5:1或至少1.75:1,且不超過2.5比1或不超過3:1,例如L-胺基酸實體與V-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1; gg) L-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大於1:3或大於1.5比3,且小於3:3,例如L-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3; hh) L-胺基酸實體與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比率為大於1:4,大於1.5比4,且小於4:4或小於3:4,例如L-胺基酸實體與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比率為約1:2;或 ii) (ff)至(hh)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滿足上文所定義之(ff)至(hh)之特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滿足上文所定義之特性(ff)至(ii)中之任一者之至少2、3或4個特性。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jj) V-胺基酸實體與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比率為至少0.5:4,或至少0.75:4,且不超過3:4,或不超過2:4,例如V-胺基酸實體與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比率為約1:4; kk) V-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0.5:3,或至少0.75:3,且不超過2:3,或不超過1.5:3,例如V-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3; ll) 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組合與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NAC或其鹽之比率為至少1:4,或至少2:3,或不超過5:7,或不超過6:7,例如比率為約6:11;或 mm) (jj)至(ll)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滿足上文所定義之(jj)至(ll)之特性。
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滿足上文所定義之特性(jj)至(mm)中之任一者之至少2、3或4個特性。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nn)組合物中之L-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NAC或其鹽之wt%; oo)組合物中之R-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NAC或其鹽之wt%; pp)組合物中之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wt%大於NAC或其鹽之wt%;或 qq) (nn)至(pp)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a)至(d)中之至少一者為游離胺基酸,例如,(a)至(d)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為游離胺基酸,例如,組合物之總重量的至少50 wt%為呈游離形式的一或多種胺基酸實體。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a)至(d)中之至少一者係呈鹽形式,例如,(a)至(d)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四者係呈鹽形式,例如,組合物之總重量之至少10 wt%為呈鹽形式之一或多種胺基酸實體。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能夠實現以下中之一或多者:: a)  減少或預防肌痛; b)  減少或預防纖維肌痛; c)  減少或預防特發性肺纖維化; d)  減少或預防疲勞; e)  減少或預防肌肉疲勞; f)  減少或預防肌肉功能障礙; g)  減少或預防粒線體功能障礙; h)  減少或預防運動後呼吸困難; i)   改善運動耐量或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之能力; j)   減少或預防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或 k)  減少或預防心動過速; l)   改善粒線體功能; m) 改良粒線體容量或能量(例如,運動或活動後之氧化ATP合成、磷酸肌酸[PCr]重新合成改良); n)  減少氧化壓力及/或減少活性含氧物(ROS); o)  改善情緒障礙及/或抑鬱; p)  改善認知功能; q)  增加骨骼肌或其他器官血管灌注; r)  改善內皮功能; s)  減少或預防糖尿病(例如,新發糖尿病);或 t)   改善發炎。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L-甘胺酸及L-絲胺酸中之一者或兩者。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NAC或其鹽及L-甘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NAC或其鹽及L-絲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NAC或其鹽、L-甘胺酸及L-絲胺酸。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5:2:0.15或約1:0.5:0.5:1.5:2:0.3。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81:2:0.15。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15+/-15%或約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3+/-15%。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15+/-15%。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15+/-20%或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3+/-20%。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15+/-20%。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3+/-15% : 0.15+/-15%。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3+/-20% : 0.15+/-20%。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0.5至3 : 0.5至4:1至4 : 0.1至2.5,例如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2:0.15、約1:1.5:2:0.225、約1:1.5:2:0.3或約1:1.5:2:0.5。在此段落中之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75:2:0.15、約1:0.75:2:0.225、約1:0.75:2:0.3或約1:0.75:2:0.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81:2:0.1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1.81+/-15% : 2+/-15% : 0.15+/-1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1.81+/-20% : 2+/-20% : 0.15+/-20%。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81:1.333:0.1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1.81+/-15% : 1.333+/-15% : 0.15+/-15%。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1.81+/-20% : 1.333+/-20% : 0.15+/-20%。
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5:2:0.15、約1:0.5:0.5:1.5:2:0.225、約1:0.5:0.5:1.5:2:0.3或約1:0.5:0.5:1.5:2:0.5。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5:2:0.15。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15+/-15%。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與NAC或其鹽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15+/-20%。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0.5 g至約10 g L-胺基酸實體、約0.25 g至約5 g I-胺基酸實體、約0.25 g至約5 g V-胺基酸實體、約0.5 g至約20 g R-胺基酸實體、約1 g至約20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約0.1 g至約5 g NAC或其鹽,例如組合物包含約1 g L-胺基酸實體、約0.5 g I-胺基酸實體、約0.5 g V-胺基酸實體、約1.5 g R-胺基酸實體、約2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約0.15 g、約0.225 g、約0.3 g或約0.5 g NAC或其鹽。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0.15 g NAC。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0.3 g NAC。在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約0.9 g NAC或其鹽。在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9 g NAC或其鹽及約6 g L-絲胺酸或其鹽。在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9 g NAC或其鹽及約6.67 g L-絲胺酸或其鹽。在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9 g NAC或其鹽、約3 g L-絲胺酸或其鹽及約3 g L-甘胺酸或其鹽。在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L-麩醯胺酸或其鹽、約0.9 g NAC或其鹽、約3.33 g L-絲胺酸或其鹽及約3.33 g L-甘胺酸或其鹽。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包含: a) L-白胺酸或其鹽; b) L-異白胺酸或其鹽; c) L-纈胺酸或其鹽; d) L-精胺酸或其鹽; e)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 f) NAC或其鹽。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該組合物包含: a) L-白胺酸或其鹽; b) L-異白胺酸或其鹽; c) L-纈胺酸或其鹽; d) L-精胺酸或其鹽; e) L-麩醯胺酸或其鹽; f) NAC或其鹽; g) L-組胺酸或其鹽, h) L-離胺酸或其鹽; i) L-苯丙胺酸或其鹽; j) L-蘇胺酸或其鹽。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白胺酸作為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異白胺酸作為包含L-異白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異白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纈胺酸作為包含L-纈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纈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精胺酸作為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麩醯胺酸作為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NAC作為包含NAC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NAC或其鹽之三肽之一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組胺酸作為包含L-組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組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離胺酸作為包含L-離胺酸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離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苯丙胺酸作為包含L-苯丙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苯丙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蘇胺酸作為包含L-蘇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蘇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4至20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之組合,例如5至15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之組合。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改善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一或多種症狀的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包含以下之組合物: a) L-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白胺酸或其鹽、或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或其鹽、或L-白胺酸或其鹽及HMB或其鹽之組合; b) R-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精胺酸或其鹽、鳥胺酸或其鹽、或肌酸或其鹽,或L-精胺酸或其鹽、鳥胺酸或其鹽、或肌酸或其鹽中之兩者或三者之組合; c)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或其鹽。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白胺酸作為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精胺酸作為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麩醯胺酸作為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NAC作為包含NAC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NAC或其鹽之三肽之一部分。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方法: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肝功能障礙、高血糖症、2型糖尿病、心率加快、發炎、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肌無力、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包含以下之組合物: a) L-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白胺酸或其鹽、或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或其鹽、或L-白胺酸或其鹽及HMB或其鹽之組合; b) R-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精胺酸或其鹽、鳥胺酸或其鹽、或肌酸或其鹽,或L-精胺酸或其鹽、鳥胺酸或其鹽、或肌酸或其鹽中之兩者或三者之組合; c)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或其鹽。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白胺酸作為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精胺酸作為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麩醯胺酸作為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NAC作為包含NAC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NAC或其鹽之三肽之一部分。
本發明之另一態樣提供一種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包含以下之組合物: a) L-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白胺酸或其鹽、或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或其鹽、或L-白胺酸或其鹽及HMB或其鹽之組合; b) R-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精胺酸或其鹽、鳥胺酸或其鹽、或肌酸或其鹽,或L-精胺酸或其鹽、鳥胺酸或其鹽、或肌酸或其鹽中之兩者或三者之組合; c) 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或其鹽。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白胺酸作為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白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精胺酸作為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精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L-麩醯胺酸作為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L-麩醯胺酸或其鹽之三肽之部分。
在一實施例中,提供NAC作為包含NAC或其鹽之二肽或包含NAC或其鹽之三肽之一部分。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疾病或病症:粒線體疾病或病症、肌肉骨骼疾病或病症、神經認知疾病或病症或肺部疾病或病症。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粒線體功能障礙(例如,乳酸產生增加)、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免疫症狀或病徵、代謝症狀或病徵及/或神經症狀或病徵。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症狀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發炎標記(例如,紅血球沈降速率、c反應蛋白)增加、促炎細胞介素(例如,CRP、IL-1A、IL-17a、TNF-α)增加、自然殺手細胞之細胞毒性降低、溶胞蛋白質之表現及細胞介素之產生、CD8+具有CD38活化抗原之細胞毒性T細胞增加、T細胞耗減及尤其針對CNS及自主神經系統中之目標的自體抗體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代謝症狀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乳酸增加、藉由三甲酸(TCA)循環由葡萄糖產生ATP減少、脂肪酸及醯基-肉鹼之含量減少、經由脲循環之胺基酸含量減少、、氧化磷酸化減弱、氧化還原不平衡(例如,休息時及/或運動或活動後的氧化劑(例如,過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異前列烷之含量增加;抗氧化劑之含量降低,例如α-生育酚(例如硫基巴比妥酸反應物質)之含量降低)、誘導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增加、NFκB增加,一氧化氮(NO)、過氧硝酸鹽及/或硝酸鹽增加(例如,運動或活動後),腦室乳酸之含量升高及血糖增加(例如,新發糖尿病)。在一些實施例中,神經症狀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認知缺陷(例如,注意力及反應時間),對認知、動作、視力及聽力挑戰之反應減弱,神經傳導研究異常、腦成像異常、灌注不足及/或神經膠質細胞代謝功能障礙、藉由星形膠質細胞及微神經膠質細胞兩者之廣泛活化表徵之神經發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之下調、大腦之一個區域對來自另一區域之訊號的反應減弱(連通性減弱)、無序的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活性、指示組織修復之蛋白質(例如,α-2-巨球蛋白、角蛋白16、血清類黏蛋白)含量增加、靶向膽鹼激導性、腎上腺素及蕈毒受體之自體抗體、厭氧臨限值降低及/或峰作用降低(例如,運動或活動後)及肌肉中之乳酸增加及需要補充另一大腦區域以對認知挑戰作出反應(藉由功能MRI) (例如活動後)。
在本文所揭示之組合物或方法中任一者(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具有相對於正常個體增加的發炎性細胞介素含量,例如相對於例如不具有一或多種症狀或不具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正常個體,個體具有增加的CRP或TNFα含量。
在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相對於例如不具有一或多種症狀或不具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正常個體,個體展現出肌肉萎縮或具有降低的肌肉組織與脂肪組織比率。
在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之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相對於例如不具有一或多種症狀或不具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正常個體,個體展現出腦霧或具有降低的神經認知功能。
在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相對於例如佈局一或多種症狀或不具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正常個體,個體展現出呼吸困難或具有降低的肺功能。
在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相對於例如不具有一或多種症狀或不具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正常個體,個體展現出降低的代謝功能。
在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相對於例如不具有一或多種症狀或不具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正常個體,個體展現出異常(例如,增加)的免疫功能。
在例如本文所描述之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用組合物,例如如本文所描述之任何組合物治療個體。在本文所描述之態樣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 (i) (a)之胺基酸實體(例如胺基酸實體中之至少一者、兩者或三者)係選自表2;及/或 (ii) R-胺基酸實體及Q-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以與L-胺基酸實體相比更高的量(wt%)存在。
一種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組合物的用途,該組合物包含: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組合物的用途: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心率加快、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組合物的用途: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肌肉功能障礙、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肌痛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疲勞及/或肌肉疲勞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粒線體功能障礙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運動後呼吸困難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混淆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治療劑的組合物的用途,該組合物包含: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之治療劑的組合物的用途: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心率加快、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之治療劑的組合物的用途: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肌肉功能障礙、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肌痛之治療劑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之治療劑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疲勞及/或肌肉疲勞之治療劑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粒線體功能障礙之治療劑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運動後呼吸困難之治療劑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混淆之治療劑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製造用於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之治療劑之組合物的用途,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組合物: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心率加快、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組合物: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肌肉功能障礙、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肌痛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疲勞及/或肌肉疲勞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粒線體功能障礙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運動後呼吸困難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混淆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一種用於治療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之組合物,其中該組合物包含: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本申請案主張2021年7月26日申請之美國序列號63/225,850及2021年10月25日申請之美國序列號63/271,665之優先權,其全部內容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本發明至少部分地提供包含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之方法及組合物,及其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PASC)之用途。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能夠實現以下中之一或多者: a)  減少或預防肌痛; b)  減少或預防纖維肌痛; c)  減少或預防特發性肺纖維化; d)  減少或預防疲勞; e)  減少或預防肌肉疲勞; f)  減少或預防肌肉功能障礙; g)  減少或預防粒線體功能障礙; h)  減少或預防運動後呼吸困難; i)   改善運動耐量或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之能力; j)   減少或預防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或 k)  減少或預防心動過速; l)   改善粒線體功能; m) 改良粒線體容量或能量(例如,運動或活動後之氧化ATP合成、磷酸肌酸[PCr]重新合成改良); n)  減少氧化壓力及/或減少活性含氧物(ROS); o)  改善情緒障礙及/或抑鬱; p)  改善認知功能; q)  增加骨骼肌或其他器官血管灌注; r)  改善內皮功能; s)  減少或預防糖尿病(例如,新發糖尿病);或 t)   改善發炎。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可向個體投與以提供改善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症狀或治療(例如,逆轉、減少、減輕或預防)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中之一者或兩者的有益效應。可用組合物處理之個體包括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諸如粒線體功能障礙、代謝功能障礙、肌肉骨骼功能障礙、免疫功能障礙、神經認知及感覺功能障礙,以及肺功能障礙。特定言之,個體可患有以下中之一者、兩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
在投與包含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ROS清除劑(例如NAC實體,例如NAC)之組合物後,個體可展現出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症狀的改善(例如,粒線體、肌肉骨骼、代謝、免疫、神經認知及/或肺功能之改善)。舉例而言,胺基酸實體組合物可以每天約總計15公克至每天約總計90公克(例如每天總共約48 g或總共約72 g)之劑量向個體投與例如兩週、三週、四週、五週、六週、七週、八週、九週、10週、11週、12週、13週、14週、15週、16週或更長時間之治療期。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30至40 g或30至36 g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兩次。
用胺基酸實體組合物治療可使得個體之PASC改善,例如,以下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粒線體及/或肌肉功能改善(例如,經由 31P MRS使粒線體功能改善)、功能容量提高(例如,6分鐘步行所行進之距離增加)、疲勞減少、血清乳酸減少、運動或活動後之磷酸肌酸重新合成提高或粒線體容量提高(Qmax,氧化ATP合成提高)。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用作改善個體之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用作治療(例如,逆轉、減少、減輕或預防)個體之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藥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用於製造用於改善個體之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用於製造用於治療(例如,逆轉、減少、減輕或預防)個體之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藥劑。
另外,組合物可用於個體(例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膳食管理之方法中。
一個實施例提供包含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之營養補充劑、膳食調配物、功能食品、醫療食品、食品或飲品。另一實施例提供包含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之營養補充劑、膳食調配物、功能食品、醫療食品、食品或飲品,其用於管理本文所描述之疾病或病症中之任一者。
一個實施例提供一種維持或改善粒線體、肌肉骨骼、代謝、免疫、神經認知及/或肺健康之方法,期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另一實施例提供一種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提供營養支持或補充之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又一實施例提供一種提供幫助管理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營養補充之方法,其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
定義  除非另外規定,否則申請專利範圍及說明書中所用之術語定義如下。
必須指出,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指定,否則如本說明書及隨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單數形式「一(a)」、「一(an)」及「該」包括複數個指示物。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胺基酸實體」係指呈游離形式或鹽形式(或兩者)之(L)-胺基酸、小於20個胺基酸殘基之肽(例如寡肽,例如二肽或三肽)中之L-胺基酸殘基、該胺基酸之衍生物、該胺基酸之前驅體或該胺基酸之代謝物(參見例如表2)。胺基酸實體包括能夠實現游離L-胺基酸之生物學功能性之胺基酸之衍生物、胺基酸之前驅體、胺基酸之代謝物或胺基酸之鹽形式。胺基酸實體不包括天然存在之具有超過20個胺基酸殘基之多肽或蛋白質,無論完全或經改質形式,例如水解形式。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XXX胺基酸實體」若為游離胺基酸,包含呈鹽形式之游離XXX或XXX,則係指胺基酸實體;若為肽,則係指包含XXX殘基之肽(例如,二肽或三肽);若為衍生物,則係指XXX之衍生物;若為前驅體,則係指XXX之前驅體;且若為代謝物,則係指XXX代謝物。舉例而言,在XXX為白胺酸(L)之情況下,則L-胺基酸實體係指游離L或呈鹽形式之L、包含L殘基之肽(例如,二肽或三肽)安培L衍生物、L前驅物或L之代謝物;在XXX為精胺酸(R)之情況下,則R-胺基酸實體係指游離R或呈鹽形式之R、包含R殘基之肽(例如,二肽或三肽)、R衍生物、R前驅物或R之代謝物;在XXX為麩醯胺酸(Q)之情況下,則Q-胺基酸實體係指游離Q或呈鹽形式之Q、包含Q殘基之肽(例如,二肽或三肽)、Q衍生物、Q前驅物或Q之代謝物;且在XXX為N-乙醯半胱胺酸(NAC)之情況下,則NAC實體係指游離NAC或呈鹽形式之NAC、包含NAC殘基之肽(例如,二肽或三肽)、NAC衍生物、NAC前驅物或NAC之代謝物。
「約」及「大約」鑒於量測值之性質或精確度,一般應意謂所量測之量之可接受誤差程度。例示性誤差程度在既定值或值範圍之百分(%)之20內,典型地在15%內,更典型地在10%內,且更典型地在5%內。
「胺基酸」係指具有胺基(-NH 2)、羧酸基(-C(=O)OH)及經由中央碳原子鍵合之側鏈之有機化合物,且包括必需及非必需胺基酸以及天然及非天然胺基酸。
下文所展示之蛋白質性胺基酸除了其全名以外已知為三個及一個字母縮寫。對於既定胺基酸,此等縮寫在本文中可互換使用。舉例而言,Leu、L或白胺酸均係指胺基酸白胺酸;Ile、I或異白胺酸均係指胺基酸異白胺酸;Val、V或纈胺酸均係指胺基酸纈胺酸;Arg、R或精胺酸均係指胺基酸精胺酸;且Gln、Q或麩醯胺酸均係指胺基酸麩醯胺酸。
類似地,非天然胺基酸衍生物N-乙醯半胱胺酸可與「NAC」或「N-乙醯半胱胺酸」互換提及。
胺基酸可以D-異構體或L-異構體形式存在。除非另外指明,否則本文所提及之胺基酸為胺基酸之L-異構體。 1. 胺基酸名稱及縮寫。
胺基酸 三個字母 一個字母
丙胺酸 Ala A
精胺酸 Arg R
天冬醯胺 Asn N
天冬胺酸 Asp D
半胱胺酸 Cys C
麩胺酸 Glu E
麩醯胺酸 Gln Q
甘胺酸 Gly G
組胺酸 His H
異白胺酸 Ile I
白胺酸 Leu L
離胺酸 Lys K
甲硫胺酸 Met M
苯丙胺酸 Phe F
脯胺酸 Pro P
絲胺酸 Ser S
蘇胺酸 Thr T
色胺酸 Trp W
酪胺酸 Tyr Y
纈胺酸 Val V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有效量」意謂足以顯著且積極地改變待治療之症狀及/或病況(例如,積極地改變個體之症狀中之一者、兩者或更多者,例如,提供積極的臨床反應)的胺基酸或醫藥組合物之量。藉由主治醫師之知識及專項技能,用於醫藥組合物中之活性成分之有效量將視所治療之特定病狀、病狀之嚴重程度、治療持續時間、並行療法之性質、所使用之特定活性成分、特定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及/或所利用之載劑以及類似因素而變化。
本文中所描述之「醫藥組合物」包含至少一種胺基酸及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載劑或賦形劑。在一些實施例中,醫藥組合物用作治療劑、類藥劑營養品、醫療食品或補充劑。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醫藥學上可接受」係指在合理醫學判斷之範疇內,適用於與人類及動物之組織接觸而無過度毒性、刺激、過敏性反應或其他問題或併發症,與合理的益處/風險比相匹配之胺基酸、材料、賦形劑、組合物及/或劑型。此可為由醫藥行業或管控醫藥行業之機構或實體(例如政府或商業機構或實體)使用以確保一或多種產品品質參數在藥品、醫藥組合物、治療或其他治療劑之可接受範圍內之標準。產品品質參數可為由醫藥行業或由機構或實體(例如政府或商業機構或實體)管控之任何參數,包括但不限於組成;組合物均勻性;劑量;劑量均勻性;污染物或雜質之存在、不存在及/或含量;及無菌性等級(例如微生物之存在、不存在及/或含量)。例示性政府管控機構包括:聯邦藥物管理局(Federal Drug Administration;FDA)、歐洲藥物管理局(European Medicines Agency;EMA)、瑞士藥監局(SwissMedic)、中國食品及藥物管理局(China Food and Drug Administration;CFDA)或日本藥品及醫療裝置管理局(Japanese Pharmaceuticals and Medical Devices Agency;PMDA)。
如本文中所使用,術語「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或「PASC」係指個體在初次感染SARS-CoV-2後四週或更多週所經歷的症狀。用於描述PASC之其他術語包括長COVID、長途COVID、COVID急性後期、COVID急性後期症候群(PACS)及/或慢性COVID。
若其提供有利的臨床效果,則組合物、調配物或產物為「治療劑」。有利的臨床作用可由減輕疾病進程及/或緩解疾病之一或多種症狀所證實。
如本文所使用之「單位劑量(unit dose或unit dosage)」意謂為方便、安全性或監測起見,個別封包或容器中所製備之醫療品之量或劑量。「單位劑量(unit dose或unit dosage)」包含一或多種藥物產品,其呈出售以供使用之形式,其在特定組態(諸如膠囊殼體)中具有活性成分與非活性組分(賦形劑)之特定混合物且分配成特定劑量。
如本文所使用,術語「治療(treat/treating/treatment)」PASC在一個實施例中係指減輕PASC (亦即,減緩或遏制或減少疾病或其至少一個臨床症狀之發展)。在另一實施例中,「治療」係指緩解或改善至少一種身體參數,包括患者可能無法辨別之身體參數。在又一實施例中,「治療」係指以物理方式(例如,穩定可辨別的症狀)、以生理方式(例如,穩定身體參數)或以兩種方式調節PASC之症狀。在又一實施例中,「治療」係指預防或延遲PASC之發作或發展或進展。
測定組合物中之胺基酸重量百分比及胺基酸比率  胺基酸之組合物或混合物中之一或多種特定胺基酸之重量比為相比於組合物或混合物中存在之胺基酸之總重量,組合物或混合物中之一或多種特定胺基酸之重量比。此值藉由特定胺基酸或組合物或混合物中之特定胺基酸之重量除以組合物或混合物中存在之全部胺基酸之重量來計算。應理解,出於此計算目的,將NAC視為胺基酸。
包含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  本發明提供包含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例如醫藥組合物。此等醫藥組合物由包括呈游離形式或鹽形式中之一者或兩者之胺基酸、肽(例如二肽、寡肽或多肽)之胺基酸殘基、胺基酸之衍生物、胺基酸之前驅體或胺基酸之代謝物組成的胺基酸實體。舉例而言,組合物可包括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物(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表2)。 2. 包括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之胺基酸、前驅體、代謝物及衍生物之胺基酸實體。
   例示性胺基酸 前驅體 代謝物 衍生物
L L-白胺酸 側氧基-白胺酸 HMB (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側氧基-白胺酸;異戊醯基-CoA N-乙醯基-白胺酸
I L-異白胺酸 2-側氧基-3-甲基-戊酸酯 2-側氧基-3-甲基-戊酸酯;甲基丁醯基-CoA N-乙醯基-異白胺酸
V L-纈胺酸 2-側氧基-戊酸酯 異丁醯基-CoA;3-HIB-CoA;3-HIB N-乙醯基-纈胺酸
R L-精胺酸 精胺基丁二酸酯;天冬胺酸 鳥胺酸;精胺;肌酸 N-乙醯基-精胺酸;
Q L-麩醯胺酸 麩胺酸酯 胺甲醯基-P;麩胺酸酯 N-乙醯基-麩醯胺酸;
NAC N-乙醯半胱胺酸 乙醯基絲胺酸 麩胱甘肽;高半胱胺酸;甲硫胺酸 L-半胱胺酸;胱胺酸;半胱胺
G 甘胺酸 L-絲胺酸 麩胱甘肽;L-絲胺酸 肌胺酸
H L-組胺酸 組胺醇;組胺醛;核糖-5-磷酸酯 肌肽;組織胺;4-咪唑丙烯酸酯 N-乙醯基-組胺酸
K L-離胺酸 二胺基庚二酸酯 三甲基離胺酸;肉鹼;酵母胺酸 N-乙醯基-離胺酸
F L-苯丙胺酸 苯丙酮酸酯 酪胺酸 N-乙醯基-苯丙胺酸
T L-蘇胺酸 高絲胺酸;O-磷高絲胺酸 側氧基丁酸酯 N-乙醯基-蘇胺酸
S L-絲胺酸 磷絲胺酸、P-羥基丙酮酸酯 磷脂醯絲胺酸
預期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可包含(例如,作為絲胺酸之替代物)、甘胺酸、蘇胺酸或絲胺酸及甘胺酸之組合(例如,1:1比率之絲胺酸及甘胺酸)。
個別胺基酸實體以各種量或比率存在於組合物(例如胺基酸組合物)中,該等量或比率可呈現為以重量(例如公克)計之量、以胺基酸實體彼此之重量計之比率、以莫耳計之量、以組合物之重量%計之量、以組合物之莫耳百分比計之量、熱量含量、對組合物之熱量貢獻百分比等。一般而言,本發明將提供劑型中胺基酸實體之公克數,亦即胺基酸實體之重量相對於總組合物之重量以定義胺基酸實體之重量百分比。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組合物以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製劑(例如,醫藥產品)形式提供。
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ROS清除劑(例如NAC實體,例如NAC)之總重量大於組合物中之其他胺基酸實體之總重量。在某些實施例中,甲硫胺酸(M)、色胺酸(W)或纈胺酸(V)中之兩者、三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可不存在於胺基酸實體組合物中,或(若存在)以小於2重量(wt)%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及Q-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以與L-胺基酸實體相比更高的量(wt%)存在。R-胺基酸實體可例如以比L-胺基酸實體大至少2 wt%、至少3 wt%、至少4 wt%、至少5 wt%、至少6 wt%、至少7 wt%或至少8 wt%之量存在。Q-胺基酸實體可例如以比L-胺基酸實體大至少2 wt%、至少3 wt%、至少4 wt%或至少5 wt%之量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前驅體、代謝物及衍生物。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白胺酸、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側氧基-白胺酸、異戊醯基-CoA及N-乙醯基白胺酸。在一個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為L-白胺酸。在另一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為HMB。
在一些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前驅體、代謝物及衍生物。在某些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精胺酸、鳥胺酸、精胺基丁二酸酯、天冬胺酸、精胺、肌酸及N-乙醯基-精胺酸。在一個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為L-精胺酸。在一個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為肌酸。在另一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為鳥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Q-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前驅體、代謝物及衍生物。在某些實施例中,Q-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麩醯胺酸、麩胺酸酯、胺甲醯基-P及N-乙醯麩醯胺酸。在一個實施例中,Q-胺基酸實體為L-麩醯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NAC-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前驅體、代謝物及衍生物。在某些實施例中,NAC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NAC、乙醯基絲胺酸、高半胱胺酸、甲硫胺酸、麩胱甘肽、半胱胺酸、胱胺酸及L-半胱胺酸。在一個實施例中,NAC實體為NAC。在一個實施例中,NAC實體為麩胱甘肽。
在各種實施例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一或兩種另外分支鏈胺基酸(BCAA)-實體,例如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及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在一些實施例中,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均存在。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以與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相比更高的量(重量%)存在(例如L-胺基酸實體以比I-胺基酸-實體及V-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大至少10 wt%、至少15 wt%、至少20 wt%、至少25 wt%、至少30 wt%、至少35 wt%、至少40 wt%、至少45 wt%或至少50 wt%之量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I-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鹽、前驅體、代謝物及衍生物。在某些實施例中,I-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異白胺酸、2-側氧基-3-甲基-戊酸酯、2-側氧基-3-甲基-戊酸酯、甲基丁醯基-CoA及N-乙醯基-異白胺酸。在一個實施例中,I-胺基酸實體為L-異白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V-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前驅體、代謝物及衍生物。在某些實施例中,V-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纈胺酸、2-側氧基-戊酸酯、異丁醯基-CoA、3-HIB-CoA、3-HIB及N-乙醯基-纈胺酸。在一個實施例中,V-胺基酸實體為L-纈胺酸。
在某些實施例中,H-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組胺酸、組胺醇、組胺醛、核糖-5-磷酸酯、肌肽、組織胺、4-咪唑丙烯酸酯及N-乙醯基-組胺酸,或前述任一者之鹽。在一些實施例中,H-胺基酸實體為L-組胺酸或其鹽。
在一些實施例中,K-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離胺酸、二胺基庚二酸酯、三甲基離胺酸、肉鹼、酵母胺酸及N-乙醯基離胺酸,或前述任一者之鹽。在一些實施例中,K-胺基酸實體為L-離胺酸或其鹽。
在某些實施例中,F-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苯丙胺酸、苯丙酮酸酯、酪胺酸及N-乙醯基-苯丙胺酸,或前述任一者之鹽。在一些實施例中,F-胺基酸實體為L-苯丙胺酸或其鹽。
在一些實施例中,T-胺基酸實體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L-蘇胺酸、高絲胺酸、O-磷高絲胺酸、側氧基丁酸酯及N-乙醯基-蘇胺酸,或前述中任一者之鹽。在一些實施例中,T-胺基酸實體為L-蘇胺酸或其鹽。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或白胺酸代謝物(例如HMB)、L-精胺酸或L-精胺酸代謝物(例如肌酸或鳥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或NAC代謝物,例如麩胱甘肽。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HMB、肌酸、L-麩醯胺酸及麩胱甘肽。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HMB、鳥胺酸、L-麩醯胺酸及麩胱甘肽。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HMB、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肌酸、L-麩醯胺酸及NAC。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鳥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麩胱甘肽。
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wt.)比率為約0.5至3 : 0.5至4 : 1至4 : 0.1至2.5。在一個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1.5:2:0.15。在一個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1.81:2:0.15。在一個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1.81:1.33:0.15。
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0.5至2 : 0.1至1 : 0.1至1 : 0.5至3 : 0.5至4 : 0.1至0.5。在一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5:2:0.15。在一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81:2:0.15。在一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與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0.5:0.5:1.81:1.33:0.15。
在各種實施例中,所存在之胺基酸之總重量為約2 g至約60 g。在某些實施例中,所存在之胺基酸之總重量為約6 g、約12 g、約18 g、約24 g或約48 g。在一個實施例中,所存在之胺基酸之總重量為約6 g。在一個實施例中,所存在之胺基酸之總重量為約12 g。在一個實施例中,所存在之胺基酸之總重量為約18 g。在一實施例中,所存在之胺基酸之總重量為約24 g。在一個實施例中,所存在之胺基酸之總重量為約48 g。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0.5 g至約10 g L-胺基酸實體、約0.25 g至約5 g I-胺基酸實體、約0.25 g至約5 g V-胺基酸實體、約1 g至約20 g R-胺基酸實體、 約1 g至約20 g Q-胺基酸實體及約0.1 g至約5 g NAC實體。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1 g L-胺基酸實體、約0.5 g I-胺基酸實體、約0.5 g V-胺基酸實體、約1.5 g R-胺基酸實體、約2 g Q-胺基酸實體及約0.15 g NAC實體。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2 g L-胺基酸實體、約1 g I-胺基酸實體、約1 g V-胺基酸實體、約3 g R-胺基酸實體、約4 g Q-胺基酸實體及約0.3 g NAC實體。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約4 g L-胺基酸實體、約2 g I-胺基酸實體、約2 g V-胺基酸實體、約6 g R-胺基酸實體、約8 g Q-胺基酸實體及約0.6 g NAC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包含約10 wt%至約30 wt%白胺酸、約5 wt%至約15 wt%異白胺酸、約5 wt%至約15 wt%纈胺酸、約15 wt%至約40 wt%精胺酸、約20 wt%至約50 wt%麩醯胺酸及約1 wt%至約8 wt% n-乙醯半胱胺酸。在某些實施例中,胺基酸包含約16 wt%至約18 wt%白胺酸、約7 wt%至約9 wt%異白胺酸、約7 wt%至約9 wt%纈胺酸、約28 wt%至約32 wt%精胺酸、約31 wt%至約34 wt%麩醯胺酸及約1 wt%至約5 wt% n-乙醯半胱胺酸。在一實施例中,胺基酸包含約16.8 wt%白胺酸、約8.4 wt%異白胺酸、約8.4 wt%纈胺酸、約30.4 wt%精胺酸、約33.6 wt%麩醯胺酸及約2.5 wt% n-乙醯半胱胺酸。
在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至少一種胺基酸實體為游離胺基酸,例如一種、兩種、三種或更多種(例如全部)胺基酸實體為游離胺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為游離胺基酸實體。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為游離胺基酸。
在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至少一種胺基酸實體係呈鹽形式,例如一種、兩種、三種或更多種(例如全部)胺基酸實體係呈鹽形式。在一些實施例中,其中L-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係呈鹽形式。在某些實施例中,L-胺基酸實體、I-胺基酸實體、V-胺基酸實體、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係呈鹽形式。
在前述實施例中之任一者中,組合物包含2至20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5至15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NAC實體比半胱胺酸更穩定。在某些實施例中,NAC實體不包含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絲胺酸、甘胺酸、麩醯胺酸、HMB、精胺酸、L-白胺酸、鳥胺酸、L-半胱胺酸、胱胺酸或麩胱甘肽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六者、七者、八者、九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絲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甘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進一步包含肉鹼。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及選自白胺酸、異白胺酸及纈胺酸中之一者、兩者或全部之分支鏈胺基酸(BCAA)。
在一些實施例中,BCAA為白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BCAA為異白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BCAA為纈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BCAA為白胺酸及異白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BCAA為白胺酸及纈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BCAA為異白胺酸及纈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BCAA為白胺酸、異白胺酸及纈胺酸。
特定言之,組合物可由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組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5 : 2 : 0.1至0.3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5:2: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5:2:0.2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81:2: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5 : 2 : 0.1至0.3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3+/-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5至1.81: 2 : 0.1至0.3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5至1.81 : 2 : 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5至1.81 : 2 : 0.25之重量比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81 : 2 : 0.1至0.3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81:2: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81:2:0.2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3+/-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3+/-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3+/-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例如,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3+/-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5 : 2 : 0.1至0.3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5:2:0.2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0.5:0.5:1.5:2: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81:2:0.2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0.5:0.5:1.81:2: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81 : 2 : 0.1至0.3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81:2:0.2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0.5:0.5:1.81:2: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0.5:0.5:1.81:1.333: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15% : 0.5+/-15% : 0.5+/-15% :1.81+/-15% : 2+/-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 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3+/-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3+/-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3+/-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3+/-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81 : 2 : 0.1至0.3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81:2: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81:2:0.2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2+/-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2+/-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81+/-15% : 1.33+/-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81+/-20% : 1.33+/-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5至2 : 1至2 : 0.1至0.3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 : 0.5 : 0.5 : 1.5 : 2 : 0.1至0.3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0.5:0.5:1.5:2:0.2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0.5:0.5:1.5:2: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2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15% : 0.5+/-15% : 0.5+/-15% : 1.5+/-15% : 2+/-15% : 0.15+/-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約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25+/-20%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以1+/-20% : 0.5+/-20% : 0.5+/-20% : 1.5+/-20% : 2+/-20% : 0.15+/-20%之重量比存在。
在一些實施例中,每劑量之胺基酸之總重量(wt)為約2 g至約60 g。
一些實施例中,每劑量之胺基酸之總重量為約5 g、約6 g、約7 g、約11 g、約12g、約13 g、約14 g、約15 g、約16 g、約17 g、約18 g、約19 g、約20 g、約21 g、約22 g、約23 g、約24 g、約25 g、約26 g、約27 g、約28 g、約29 g、約30 g、約31 g、約32 g、約33 g、約34 g、約35 g、約36 g、約37 g、約38 g、約39 g、約40 g、約41 g、約42 g、約43 g、約44 g、約45 g、約46 g、約47 g、約48 g、約49 g或約50 g。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約0.5 g至約10 g白胺酸、約0.25 g至約5 g異白胺酸、約0.25 g至約5 g纈胺酸、約1 g至約20 g精胺酸、約1 g至約20 g麩醯胺酸及約0.1 g至約5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至少1 g白胺酸、至少0.5 g異白胺酸、至少0.5 g纈胺酸、至少1.5 g精胺酸(或1.81 g精胺酸HCl)、至少2 g麩醯胺酸及至少0.15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約1 g白胺酸、約0.5 g異白胺酸、約0.5 g纈胺酸、約1.5 g精胺酸(或1.81 g精胺酸HCl)、約2 g麩醯胺酸及約0.15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至少2 g白胺酸、至少1 g異白胺酸、至少1 g纈胺酸、至少3.0 g精胺酸(或3.62 g精胺酸HCl)、至少4 g麩醯胺酸及至少0.3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約2 g白胺酸、約1 g異白胺酸、約1 g纈胺酸、約3.0 g精胺酸(或3.62 g精胺酸HCl)、約4 g麩醯胺酸及約0.3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至少4 g白胺酸、至少2 g異白胺酸、至少2 g纈胺酸、至少6.0 g精胺酸(或7.24 g精胺酸HCl)、至少8 g麩醯胺酸及至少0.6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約4 g白胺酸、約2 g異白胺酸、約2 g纈胺酸、約6.0 g精胺酸(或7.24 g精胺酸HCl)、約8 g麩醯胺酸及約0.6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至少1.0 g白胺酸、至少0.5 g異白胺酸、至少0.5 g纈胺酸、至少1.5 g精胺酸、至少2.0 g麩醯胺酸或至少0.15 g N-乙醯半胱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約1.0 g白胺酸、約0.5 g異白胺酸、約0.5 g纈胺酸、約1.5 g精胺酸、約2.0 g麩醯胺酸或約0.15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至少1.0 g白胺酸、至少0.5 g異白胺酸、至少0.5 g纈胺酸、至少1.5 g精胺酸、至少2.0 g麩醯胺酸及至少0.25 g N-乙醯半胱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約1.0 g白胺酸、約0.5 g異白胺酸、約0.5 g纈胺酸、約1.5 g精胺酸、約2.0 g麩醯胺酸及約0.25 g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之胺基酸包括約10 wt%至約30 wt%白胺酸、約5 wt%至約15 wt%異白胺酸、約5 wt%至約15 wt%纈胺酸、約15 wt%至約40 wt%精胺酸、約20 wt%至約50 wt%麩醯胺酸及約1 wt%至約8 wt%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之胺基酸包括約16 wt%至約18 wt%白胺酸、約7 wt%至約9 wt%異白胺酸、約7 wt%至約9 wt%纈胺酸、約28 wt%至約32 wt%精胺酸、約31 wt%至約34 wt%麩醯胺酸及約1 wt%至約5 wt%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之胺基酸包括約16.8 wt%白胺酸、約8.4 wt%異白胺酸、約8.4 wt%纈胺酸、約30.4 wt%精胺酸、約33.6 wt%麩醯胺酸及約2.5 wt% N-乙醯半胱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賦形劑:檸檬酸、卵磷脂、甜味劑、分散增強劑、調味劑、苦味遮蔽劑及天然或人工染色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檸檬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係呈固體、粉末、溶液或凝膠形式。在某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係呈粉末形式(例如在封包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其中胺基酸包含白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本發明之一態樣提供一種包含游離胺基酸及一或多種醫藥學上可接受之賦形劑之組合物,其中胺基酸由白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組成。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N-乙醯半胱胺酸及甘胺酸以1:1.5:2:0.15之重量比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至少1.0 g白胺酸、至少1.5 g精胺酸、至少2.0 g麩醯胺酸或至少0.15 g N-乙醯半胱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至少1.5 g精胺酸及至少2.0 g麩醯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分別以各自相比於總胺基酸重量20.4至22.6%、30.6至33.9%、40.9至45.2%及3.1至3.4%之重量%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胺基酸白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分別以各自相比於總胺基酸重量之21.5%、32.3%、43.0%及3.2%之重量%存在。
例示性胺基酸組合物包括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作為其胺基酸實體,其重量比率為1:0.5:0.5:1.81:2:0.15 (表3)。例示性胺基酸組合物包括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作為其胺基酸實體,其重量比率為1:0.5:0.5:1.5:2:0.15 (表4)。 3. 包括精胺酸 HCl 組合物之例示性胺基酸組分
胺基酸 重量比率 wt% g/封包 g劑量#1 g劑量#2
白胺酸 1 16.78 1.00 g 2 g 4 g
異白胺酸 0.5 8.39 0.50 g 1 g 2 g
纈胺酸 0.5 8.39 0.50 g 1 g 2 g
精胺酸HCl 1.81 30.37 1.81 g 3.62 g 7.24 g
麩醯胺酸 2 33.56 2.00 g 4 g 8 g
N-乙醯半胱胺酸 0.15 2.52 0.15 g  0.3 g 0.6 g
總胺基酸 5.96 g ~12 g ~24 g
4. 包括精胺酸 組合物之例示性胺基酸組分
胺基酸 重量比率 wt% g/封包 g劑量#1 g劑量#2
白胺酸 1 17.70 1.00 g 2 4
異白胺酸 0.5 8.85 0.50 g 1 2
纈胺酸 0.5 8.85 0.50 g 1 2
精胺酸 1.5 26.55 1.5 g 3 6
麩醯胺酸 2 35.4 2.00 g 4 8
N-乙醯半胱胺酸 0.15 2.65 0.15 g 0.3 0.6
總胺基酸 5.65 g 11.3 g 22.6 g
例示性胺基酸組合物包括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作為其胺基酸實體,其重量比率為1:0.5:0.5:0.905:2:0.15 (表5)。例示性胺基酸組合物包括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作為其胺基酸實體,其重量比率為1:0.5:0.5:0.75:2:0.15 (表6)。 5. 包括精胺酸 HCl 組合物之例示性胺基酸組分
胺基酸 重量比率 wt% g/封包 g劑量 #1 g劑量 #2
白胺酸 1 19.78 1.00 g 2 g 4 g
異白胺酸 0.5 9.89 0.50 g 1 g 2 g
纈胺酸 0.5 9.89 0.50 g 1 g 2 g
精胺酸HCl 0.905 17.90 0.905 g 1.81 g 3.62 g
麩醯胺酸 2 39.56 2.00 g 4 g 8 g
N-乙醯半胱胺酸 0.15 2.97 0.15 g  0.3 g 0.6 g
總胺基酸 5.06 g ~10 g ~20 g
6. 包括精胺酸 組合物之例示性胺基酸組分
胺基酸 重量比率 wt% g/封包 g劑量#1 g劑量#2
白胺酸 1 20.41 1.00 g 2 4
異白胺酸 0.5 10.20 0.50 g 1 2
纈胺酸 0.5 10.20 0.50 g 1 2
精胺酸 0.75 15.31 0.75 g 1.5 3
麩醯胺酸 2 40.82 2.00 g 4 8
N-乙醯半胱胺酸 0.15 3.06 0.15 g 0.3 0.6
總胺基酸 4.9 g 9.8 g 19.6 g
例示性胺基酸組合物包括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HC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作為其胺基酸實體,其重量比率為1:0.5:0.25:0.905:1:0.225 (表7)。例示性胺基酸組合物包括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作為其胺基酸實體,其重量比率為1:0.5:0.25:0.75:1:0.225 (表8)。 7. 包括精胺酸 HCl 之組合物之例示性胺基酸組分。
胺基酸 重量比率 wt% g/封包 g劑量#1 g劑量#2
白胺酸 1 25.77 1.00 g 2 g 4 g
異白胺酸 0.5 12.89 0.50 g 1 g 2 g
纈胺酸 0.25 6.44 0.25 g 0.50 g 1 g
精胺酸HCl 0.905 23.32 0.905 g 1.81 g 3.62 g
麩醯胺酸 1 25.77 1.00 g 2 g 4 g
N-乙醯半胱胺酸 0.225 5.80 0.225 g 0.45 g 0.9 g
總胺基酸 3.88 g 7.76 g 15.52 g
8. 包括精胺酸 組合物之例示性胺基酸組分
胺基酸 重量比率 wt% g/封包 g劑量#1 g劑量#2
白胺酸 1 26.85 1.00 g 2 4
異白胺酸 0.5 13.42 0.50 g 1 2
纈胺酸 0.25 6.71 0.25 g 0.5 1
精胺酸 0.75 20.13 0.75 g 1.5 3
麩醯胺酸 1 26.85 1.00 g 2 4
N-乙醯半胱胺酸 0.225 6.04 0.225 g 0.45 0.9
總胺基酸 3.725 g 7.45 g 14.9 g
本發明亦提供包括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的組合物,其中組合物能夠實現以下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六者、七者、八者、九者、十者、十一者、十二者、十三者、十四者、十五者、十六者、十七者或全部: a)  減少或預防肌痛中之一者或兩者; b)  減少或預防纖維肌痛中之一者或兩者; c)  減少或預防特發性肺纖維化中之一者或兩者; d)  減少或預防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 e)  減少或預防肌肉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 f)  減少或預防肌肉功能障礙中之一者或兩者; g)  減少粒線體功能障礙中之一者或兩者; h)  減少或預防運動後呼吸困難中之一者或兩者; i)   改善運動耐量或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之能力; j)   減少或預防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中之一者或兩者; k)  減少或預防心動過速中之一者或兩者; l)   改善粒線體功能; m) 改良粒線體容量或能量(例如,運動或活動後之氧化ATP合成、磷酸肌酸[PCr]重新合成改良); n)  減少氧化壓力及/或減少活性含氧物(ROS)中之一者或兩者; o)  改善情緒障礙及/或抑鬱; p)  改善認知功能; q)  增加骨骼肌或其他器官血管灌注; r)  改善內皮功能; s)  減少或預防糖尿病(例如,新發糖尿病);或 t)   改善發炎。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減少或預防肌痛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減少或預防疲勞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減少或預防肌肉疲勞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減少或預防粒線體功能障礙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減少或預防運動後呼吸困難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改善運動耐量或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之能力的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減少或預防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的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減少或預防心動過速的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改善粒線體功能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改良粒線體容量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改善情緒障礙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改善抑鬱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改善認知功能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增加骨胳肌或其他器官血管灌注之至少四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例如四種、五種、六種或更多種不同胺基酸實體)。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參考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肌痛減少(reducing/reduce)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纖維肌痛減少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特發性肺纖維化減少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疲勞減少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肌肉疲勞減少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粒線體功能障礙減少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運動後呼吸困難減少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減少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心動過速減少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粒線體功能改善(improving/improve)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運動耐量或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之能力改善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粒線體容量改良(例如,運動或活動後之氧化ATP合成、磷酸肌酸[PCr]重新合成改良)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情緒障礙及/或抑鬱改善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認知功能改善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在某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對照組合物(例如,媒劑對照;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AC之胺基酸組合物;包含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及L-麩醯胺酸之胺基酸組合物;或NAC),該組合物能夠使骨骼肌或其他器官血管灌注改良至少5%、10%、15%、20%、20%、30%、40%、45%、50%、55%、60%、65%、70%、75%、80%、85%或90%。
包含乙二胺四乙酸(EDTA)之胺基酸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胺基酸組合物,例如用於治療PASC之胺基組合物進一步包含螯合劑,例如EDTA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的情況下,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諸如EDTA之螯合劑有助於減少Nac-Nac二聚合。在一些實施例中,EDTA鹽包含二鈉EDTA。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包含一定量的EDTA或其鹽(例如,二鈉EDTA),亦即,呈粉末形式之組合物之0.1至1%,例如約0.74% wt/wt。
在一些態樣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組合物,其包含: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及 e)螯合劑,例如EDTA或其鹽或其醫藥學上可接受之鹽。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含EDTA或其鹽之組合物為根據下表9之組合物。 表9.例示性胺基酸組合物
材料 質量(g) % wt/wt
L-白胺酸 2.0000 14.85
L-異白胺酸 1.0000 7.42
L-纈胺酸 1.0000 7.42
L-精胺酸HCl 1 3.6280 26.94
L-麩醯胺酸 4.0000 29.70
N-乙醯基-L-半胱胺酸 0.3000 2.23
胺基酸(- HCl) 11.3000 83.90
檸檬酸 0.4000 2.97
大豆卵磷脂 0.3000 2.23
黃原膠180 0.2000 1.48
蔗糖素 0.0300 0.22
橙子調味劑 0.2000 1.48
N-C蛋奶凍型調味劑 0.0500 0.37
FD&C Yellow No 6 0.0090 0.07
經低取代之羥丙基纖維素 0.1000 0.74
二氧化矽 0.1320 0.98
硬脂酸鎂 0.0200 0.15
二鈉EDTA 0.1000 0.74
總計 13.4690 100.00
1. 3.6284 g L-精胺酸HCl等效於3.000 g L-精胺酸。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包含一定量的檸檬酸,亦即約0.4000 g或呈粉末形式之組合物之約4.34% wt/wt。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包含一定量的大豆卵磷脂,亦即約0.3000 g或呈粉末形式之組合物之約2.23% wt/wt。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包含一定量的蔗糖素,亦即約0.0300 g或呈粉末形式之組合物之約0.22% wt/wt。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包含一定量的橙子調味劑,亦即約0.2000 g或呈粉末形式之組合物之約1.48% wt/wt。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包含一定量的N-C蛋奶凍型調味劑,亦即約0.0500 g或呈粉末形式之組合物之約0.37% wt/wt。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包含一定量的二氧化矽,亦即約0.1320 g或呈粉末形式之組合物之約0.98% wt/wt。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包含一定量的EDTA或其鹽(例如,二鈉EDTA),亦即約0.1000 g或呈粉末形式之組合物之約0.74% wt/wt。
胺基酸組合物之產生  用於製備組合物之胺基酸可聚結及/或速溶化以幫助分散及/或溶解。
本發明之胺基酸組合物可使用來自以下來源之胺基酸及胺基酸衍生物製得,或可使用其他來源:FUSI-BCAA™速溶化摻合物(呈2:1:1重量比之L-白胺酸、L-異白胺酸及L-纈胺酸),FUSIL™速溶化L-白胺酸、L-精胺酸HCl及L-麩醯胺酸可獲自Ajinomoto Co., Inc;N-乙醯基-半胱胺酸可獲自Spectrum Chemical。
為產生本發明之胺基酸組合物,可使用以下一般步驟:起始材料(個體胺基酸及賦形劑)可在摻合單元中進行摻合。摻合之後可進行摻合均勻性及胺基酸含量之驗證。摻合粉末可填充至棒狀包裝或其他單位劑型中。棒狀包裝或其他單位劑型之內含物可在用於經口投與時分散於水中。
調配物  本發明之醫藥組合物可呈以下形式:適用於經口使用(例如以錠劑、口含錠、硬性或軟性膠囊、水性或油性懸浮液、乳液、可分散粉末或顆粒、糖漿或酏劑、醫療食品產品、類藥劑營養品形式)、體表使用(例如以乳霜、軟膏、凝膠或水性或油性溶液或懸浮液形式)、吸入投與(例如以細粉狀粉末形式)或胃腸外投與(例如以用於靜脈內、皮下、肌肉內給藥之無菌水性或油性溶液或用於直腸給藥之栓劑形式)。
賦形劑  本發明之胺基酸組合物可用一或多種賦形劑混配或調配。適合的賦形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促味劑、調味劑、緩衝劑、防腐劑、穩定劑、黏合劑、壓緊劑、潤滑劑、分散增強劑、崩解劑、調味試劑、甜味劑及著色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賦形劑包含緩衝劑。適合的緩衝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檸檬酸、檸檬酸鈉、碳酸鎂、碳酸氫鎂、碳酸鈣及碳酸氫鈣。
在一些實施例中,賦形劑包含防腐劑。適合的防腐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抗氧化劑,諸如α-生育酚及抗壞血酸酯,及抗菌劑,諸如對羥苯甲酸酯、氯丁醇及苯酚。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黏合劑作為賦形劑。適合黏合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澱粉、預膠凝澱粉、明膠、聚乙烯吡咯啶酮、纖維素、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鈉、乙基纖維素、聚丙烯醯胺、聚乙烯㗁唑啶酮(polyvinyloxoazolidone)、聚乙烯醇、C12-C18脂肪酸醇、聚乙二醇、多元醇、醣、寡醣及其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潤滑劑作為賦形劑。適合潤滑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硬脂酸鎂、硬脂酸鈣、硬脂酸鋅、氫化植物油、氫化蓖麻油(sterotex)、聚氧乙烯單硬脂酸酯、滑石、聚乙二醇、苯甲酸鈉、月桂基硫酸鈉、月桂基硫酸鎂及輕質礦物油。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分散增強劑作為賦形劑。適合的分散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澱粉、海藻酸、聚乙烯吡咯啶酮、瓜爾豆膠、高嶺土、黃原膠、膨潤土、經純化木材纖維素、羥基乙酸澱粉鈉、異非晶形矽酸鹽及微晶纖維素作為高HLB乳化劑界面活性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崩解劑作為賦形劑。在一些實施例中,崩解劑為非發泡崩解劑。適合的非發泡崩解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澱粉,諸如玉米澱粉、馬鈴薯澱粉、預膠凝及其經改質之澱粉;甜味劑;黏土,諸如膨潤土;微晶纖維素;海藻酸鹽;羥基乙酸澱粉鈉;膠類,諸如瓊脂、瓜爾膠、刺槐豆膠、加拉亞膠(karaya)、果膠及黃蓍膠。在一些實施例中,崩解劑為發泡崩解劑。適合的發泡崩解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碳酸氫鈉與檸檬酸之組合,及碳酸氫鈉與酒石酸之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賦形劑包含螯合劑。螯合劑可為例如EDTA或其鹽(例如,二鈉EDTA)。
在一些實施例中,賦形劑包含調味劑。調味劑可選自合成調味油及調味芳族化合物;天然油;來自植物、葉子、花及果實之提取物;及其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調味劑係選自肉桂油;冬青油;胡椒薄荷油;三葉草油;乾草油;大茴香油;桉樹;香草;橘皮油,諸如檸檬油、橙子油、葡萄油及葡萄柚油;及水果香精,包括蘋果、桃子、梨、草莓、覆盆子、櫻桃、李子、菠蘿及杏子。
在一些實施例中,賦形劑包含甜味劑。適合的甜味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葡萄糖(玉米糖漿)、右旋糖、轉化糖、果糖及其混合物(當不用作載劑時);糖精及其各種鹽,諸如鈉鹽;二肽甜味劑,諸如阿斯巴甜糖;二氫查爾酮化合物、甘草素;甜菊(甜菊苷);蔗糖之氯衍生物,諸如蔗糖素;及糖醇,諸如山梨糖醇、甘露糖醇、木糖醇及其類似者。亦涵蓋氫化澱粉水解產物及合成甜味劑3,6-二氫-6-甲基-1,2,3-㗁噻𠯤-4-酮-2,2-二氧化物,尤其鉀鹽(乙醯磺胺酸-K)以及其鈉鹽及鈣鹽。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包含著色劑。適合之著色劑之非限制性實例包括食物、藥物及化妝品著色料(FD&C)、藥物及化妝品著色料(D&C)及外用藥物及化妝品著色料(Ext. D&C)。著色劑可用作染料或其對應的色澱。
特定賦形劑可包括以下中之一或多者:檸檬酸、卵磷脂(例如Alcolec F100)、甜味劑(例如蔗糖素、蔗糖素微粉化NF、乙醯磺胺酸鉀(例如Ace-K))、分散增強劑(例如黃原膠(例如Ticaxan Rapid-3))、調味劑(例如香草蛋奶凍#4306、Nat Orange WONF #1326、酸橙865.0032U及檸檬862.2169U)、苦味遮蔽劑(例如936.2160U)及天然或人造著色劑(例如FD&C Yellow 6)。
特定賦形劑可包括以下中之一或多者:檸檬酸、卵磷脂(例如Alcolec F100)、分散增強劑(例如,黃原膠(例如,Ticaxan Rapid-3))、甜味劑(例如蔗糖素)、橙子調味劑(例如Nat Orange WONF #1326)、蛋奶凍調味劑(例如,香草蛋奶凍#4306)、著色劑(例如FD&C Yellow 6)、低經取代之羥丙基-纖維素(L-HPC)、膠態二氧化矽及硬脂酸鎂。
治療方法  可投與如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以改善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患者之粒線體、代謝、免疫、肌肉骨骼、神經認知及/或肺功能。亦可投與如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以治療(例如,逆轉、減少、減輕或預防)個體之病症,例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亦可投與如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以治療(例如,逆轉、減少、減輕或預防)個體之病症,例如,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感染後疲勞症候群、危重病後期症候群、或加護病室後期症候群、後續疾病或感染,例如與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相關。本發明提供治療選自以下之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方法: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及心動過速。特定言之,可投與(例如,根據本文所描述之給藥方案)有效量之組合物以治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的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及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的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的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包含以下之組合物: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及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及b)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及視情況c)必需胺基酸(EAA)-實體,其選自組胺酸(H)-胺基酸-實體、離胺酸(K)-胺基酸-實體、苯丙胺酸(F)-胺基酸-實體及蘇胺酸(T)-胺基酸-實體或該等EAA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治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的方法包含向有需要之個體投與有效量之包含以下之組合物: a) L-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白胺酸或其鹽、或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或其鹽; b) R-胺基酸實體,其選自L-精胺酸或其鹽、鳥胺酸或其鹽或肌酸或其鹽;及 c) L-麩醯胺酸或其鹽;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或其鹽;及 e) EAA,其選自L-組胺酸或其鹽、L-離胺酸或其鹽、L-苯丙胺酸或其鹽或L-蘇胺酸或其鹽,或該等EAA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本發明提供治療COVID19之急性後期後遺症之一或多種症狀之方法。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的方法: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肝功能障礙、高血糖症、2型糖尿病、心率加快、發炎、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肌無力、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及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的方法: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肝功能障礙、高血糖症、2型糖尿病、心率加快、發炎、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肌無力、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在一些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及Q-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以與L-胺基酸實體相比更高的量(wt%)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進一步包含甘胺酸(G)-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選自以下之一或多種症狀或病徵之方法:免疫症狀或病徵、代謝症狀或病徵,及/或神經症狀或病徵。在一些實施例中,免疫症狀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發炎標記(例如,紅血球沈降速率、c反應蛋白)增加、促炎細胞介素(例如,CRP、IL-1A、IL-17a、TNF-α)增加、自然殺手細胞之細胞毒性降低、溶胞蛋白質之表現及細胞介素之產生、CD8+具有CD38活化抗原之細胞毒性T細胞增加、T細胞耗減及尤其針對CNS及自主神經系統中之目標的自體抗體增加。在一些實施例中,代謝症狀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乳酸增加、藉由三甲酸(TCA)循環由葡萄糖產生ATP減少、脂肪酸及醯基-肉鹼之含量減少、經由脲循環之胺基酸含量減少、氧化磷酸化減弱、氧化還原不平衡(例如,休息時及/或運動或活動後的氧化劑(例如,過氧化物及超氧化物)、異前列烷之含量增加;抗氧化劑之含量降低,例如α-生育酚(例如硫基巴比妥酸反應物質)之含量降低)、誘導性一氧化氮合成酶(iNOS)增加、NFκB增加,一氧化氮(NO)、過氧硝酸鹽及/或硝酸鹽增加(例如,運動或活動後),腦室乳酸之含量升高。在一些實施例中,神經症狀或病症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認知缺陷(例如,注意力及反應時間),對認知、動作、視力及聽力挑戰之反應減弱,神經傳導研究異常、腦成像異常、灌注不足及/或神經膠質細胞代謝功能障礙、藉由星形膠質細胞及微神經膠質細胞兩者之廣泛活化表徵之神經發炎、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之下調、大腦之一個區域對來自另一區域之訊號的反應減弱(連通性減弱)、無序的交感神經及副交感神經活性、指示組織修復之蛋白質(例如,α-2-巨球蛋白、角蛋白16、血清類黏蛋白)含量增加、靶向膽鹼激導性、腎上腺素及蕈毒受體之自體抗體、厭氧臨限值降低及/或峰作用降低(例如,運動或活動後)及肌肉中之乳酸增加及需要補充另一大腦區域以對認知挑戰作出反應(藉由功能MRI) (例如活動後)。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方法:厭食、焦慮、心律不整、癡呆、抑鬱、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食慾不振、記憶喪失、情緒障礙、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纖維化、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及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的方法:厭食、焦慮、心律不整、癡呆、抑鬱、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食慾不振、記憶喪失、情緒障礙、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纖維化、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在一些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及Q-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以與L-胺基酸實體相比更高的量(wt%)存在,或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進一步包含甘胺酸(G)-胺基酸實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的方法:肌痛、肌肉疲勞、疲勞、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及心動過速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及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在一些實施例中,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方法: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在一些實施例中,R-胺基酸實體及Q-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以與L-胺基酸實體相比更高的量(wt%)存在。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進一步包含甘胺酸(G)-胺基酸實體。
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PASC)之患者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肝功能障礙、高血糖、2型糖尿病、心率加快、發炎、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肌無力、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肌痛、肌肉疲勞、疲勞、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感染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病毒:SARS-CoV-1、SARS-CoV-2、MERS、A型或B型流感、疱疹病毒(埃-巴二氏病毒、人類細胞巨大病毒及人類疱疹病毒6A及6B)、伊波拉病毒、西尼羅河病毒、登革熱病毒、羅氏河病毒、腸病毒及人類小病毒B19。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感染冠狀病毒(例如,人類alpha冠狀病毒(例如,HCoV-229E或HCoV-NL63)、人類beta冠狀病毒(HCoV-OC43或HKU1)、SARS-CoV-1、SARS-CoV-2及/或MERS)。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之後,個體在CFQ-11測試上經歷疲勞減輕。除非另外說明,否則CFQ-11測試上之疲勞減輕係指包括身體範圍及心理範圍兩者之總體CFQ-11評分。在一些實施例中,在CFQ-11測試上具有疲勞減輕之個體在CFQ-11測試之身體範圍及心理範圍中之一者或兩者中具有疲勞減輕。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因急性COVID-19而住院。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已因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一或多種症狀而住院。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尚未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例如,接種部分疫苗或接種完整疫苗)。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後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發生與感染一致的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無症狀,但後來發生與PASC一致的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具有感染症狀,變成抗體陰性或無症狀,且隨後再感染另一SARS-CoV-2變異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投與之前約1、2、3或4週,個體經測試對於COVID-19呈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在一段時間內,例如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之前至少3或4週,個體經測試對於COVID-19呈陽性至少兩次。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之前,個體患有急性COVID-19約3、4、5、6、8、10或12週。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之前,個體具有急性COVID-10之一或多種症狀至少3或4週。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時,個體(例如,經測定)對於SARS-CoV-2呈陰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時,個體(例如,經測定)對於SARS-CoV-2呈陽性。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時,個體在投與組合物時在鼻樣本中不再具有可偵測的SARS-CoV-2。
疲勞量測  在一些實施例中,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某些實施例中,在診斷為具有或將具有SARS-CoV-2感染之後,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後(例如,開始投與之後至少1、2、3、4、5、6、7、8、9、10、11、12週或更多週),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a)至(d)之前及之後(例如,開始之後至少1、2、3、4、5、6、7、8、9、10、11、12週或更多週),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包含(a)至(d)之組合物之前,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包含(a)至(d)之組合物之後,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投與包含(a)至(d)之組合物之前及之後(例如,開始之後至少1、2、3、4、5、6、7、8、9、10、11、12週或更多週),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用量測疲勞之量表評估個體之疲勞標誌。
可使用量測疲勞之各種自投與量表。在一些實施例中,量測疲勞之量表用於例如臨床試驗中以選擇患者進行治療。在一些實施例中,量測疲勞之量表用於在病毒感染之後診斷疲勞。量測疲勞之例示性量表為Chalder疲勞量表(CFQ或CFQ 11)或最初研發以量測慢性疲勞症候群(CFS)患者之疲勞的疲勞量表(一種用於量測臨床及非臨床流行病群體內之疲勞程度及嚴重度的自投與問卷)。CFQ提供雙峰評分及李克特評分兩者。李克特評分系統允許計算整體量表以及兩個分量表兩者之平均值及分佈。CFQ 11中使用之評分系統幾乎與用於一般健康問卷之案例概念一致(Jackson CA,2007)。對CFS患者之研究已展示CFQ 11之高可靠性係數(Morriss RK,1998),在李克特評分法之0.90與二進制評分法之0.83範圍內(Loge JH,1998)。用於量測疲勞之另一工具為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PROMIS F-SF為衍生自95項PROMIS疲勞題庫之七項問卷,其評定疲勞經歷及疲勞對個體在前一週之日常活動的干擾。臨床研究結果支持PROMIS F-SF作為ME/CFS之疲勞量測的可靠性及有效性且支持用於鑑定評估ME/CFS臨床試驗中之治療效果的此量測的藥物研發工具呈遞。PROMIS F-SF與另一量表MFSI-SF (多維度疲勞症狀評估量表-簡表)之間的相關性在r=.70至.85範圍內,且PROMIS F-SF與BFI (簡式疲勞評估量表)之間的相關性在r=.60至.85範圍內。PROMIS F-SF及壓力PSS (感知壓力量表)與抑鬱症狀CES-D (流行病研究中心-抑鬱)之間的相關性分別在r=.37至.62及r=.45至.64範圍內。此工具僅由七個項目組成;因此,完成該工具之患者負荷相對於具有30個項目之MFSI-SF較低。另外,相較於評定前24小時之疲勞的BFI,PROMIS F-SF評定前一週的疲勞。慢性疾病療法之功能性評估(FACIT)量測系統為量測患有癌症及其他慢性疾病之患者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的全面問題彙編。FACIT疲勞問卷經研發以評估與貧血症相關之疲勞且已在一般群體中得到驗證,且為患有癌症之患者及患有RA(類風濕性關節炎)及PsA 牛皮癬性關節炎)之患者之疲勞的可靠及有效量測。FACIT疲勞與mFSS (經修改的疲勞嚴重度評分)評分之間具有良好(負)相關性(r=-0.79,95% CI -0.85至-0.72)。負號反映FACIT疲勞量表上之較高評分指示較少疲勞,而mFSS量表上之較高評分指示較多疲勞。臨床試驗結果已展示不同疲勞測量工具可在不同疾病下以以不同方式執行。使用其他自報導量表來量測疲勞,諸如16-項多維度疲勞評估(MAF)量表、醫學結果研究簡表36 (SF-36)之活力量表、簡式疲勞評估量表、視覺類比量表(VAS)疲勞量表、疲勞嚴重度量表(FSS)及疲勞影響量表。在疲勞量表(CFQ) (評分≥14.50)、PFRS疲勞量表(評分≥1.88)、MFTQ能量量表(評分≥18.75)、MFTQ腦霧量表(評分≥24.17)及FSS (評分≥4.95)之90%敏感度水準下,發現特異性分別為.61、.62、.71、.73及.84。換言之,此等量表或分量表可鑑別90%具有CFS(慢性疲勞症候群)之彼等個體,其呈現類似於病毒感染後疲勞,如長期COVID疲勞。
在一特定實施例中,作為疲勞量測的CFQ (疲勞量表)及PROMIS F-SF兩者與長Covid相關。
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症狀改善  可投與如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以治療(例如,逆轉、減少、減輕或預防)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例如,人類),藉此改善患者中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症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投與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例如,以本文所描述之給藥方案)促使個體之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一或多種症狀(例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粒線體、代謝、肌肉骨骼、免疫、神經認知及/或肺症狀)改善。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粒線體功能改善。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肌肉骨骼功能改善。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神經認知功能改善。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肺功能改善。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活性含氧物(ROS)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肌痛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纖維肌痛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特發性肺纖維化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疲勞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肌肉疲勞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運動後呼吸困難減少。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減少。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心動過速減少。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減少或抑制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肌痛。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減少或抑制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疲勞。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減輕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肌肉疲勞。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減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運動後呼吸困難。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減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粒線體功能障礙。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減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減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心動過速。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減少或預防肌肉功能障礙。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改善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粒線體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改善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運動耐量或進行日常生活活動之能力。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改良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粒線體容量(例如,改良運動或活動後之氧化ATP合成、磷酸肌酸[PCr]重新合成)。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減少氧化壓力及/或減少活性含氧物(ROS)。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改善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情緒障礙。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改善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抑鬱。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改善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認知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增加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之骨骼肌或其他器官血管灌注。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改善內皮功能。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改良(例如,減少)血糖含量(例如,由於新發糖尿病導致的血糖含量)。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包括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例如,以本文所描述之給藥方案)促使個體之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一或多種症狀(例如,粒線體、代謝、肌肉骨骼、免疫神經認知及/或肺症狀)改善。
給藥方案  亦可根據本文所描述之給藥方案投與組合物以治療(例如,抑制、減少、改善或預防)個體(例如,人類)之病症,例如,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感染後疲勞症候群、危重病後期症候群、或加護病室後期症候群、例如與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相關之後續疾病或感染。可根據本文所描述之給藥方案投與組合物以治療(例如,抑制、減少、改善或預防)個體(例如,人類)之病症,例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
組合物可在單個或多個給藥方案中提供給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患者。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每天六次、每天七次或多於七次投與劑量。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至少2天、3天、4天、5天、6天、7天或2週。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至少10週、11週、12週、13週、14週、15週、16週、17週、18週、19週、20週或更長時間。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長期投與,例如超過30天,例如31天、40天、50天、60天、3個月、6個月、9個月、一年、兩年或三年)。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2 g至約60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5 g至約15 g、約10 g至約20 g、約20 g至約40 g或約30 g至約50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30 g至約40 g、約30 g至約36 g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或每天三次。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30 g至31 g、約31 g至約32 g、約32 g至約33 g、約33至約34 g或約34 g至約35 g之劑量投與,每天兩次。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5 g至約10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6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6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每天三次。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10 g至約20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12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個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12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每天三次。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20 g至約40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18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18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每天三次。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20 g至約40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24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24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每天三次。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30 g至約50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48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48 g總胺基酸之劑量投與,每天三次。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以約5公克、約8公克、約9公克、約10公克、約11公克、約12公克、約13公克、約14公克、約15公克、約16公克、約17公克、約18公克、約19公克、約20公克、約21公克、約22公克、約24公克、約25公克、約26公克、約27公克、約28公克、約29公克或約30公克總胺基酸(例如約12 g或約24 g)之劑量投與,例如每天一次、每天兩次、每天三次、每天四次、每天五次或每天六次(例如每天三次)。
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每隔2小時、每隔3小時、每隔4小時、每隔5小時、每隔6小時、每隔7小時、每隔8小時、每隔9小時或每隔10小時投與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分開投與組合物之胺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以摻合物形式投與組合物之胺基酸。在一些實施例中,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經口投與組合物。在一實施例中,在餐前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投與組合物。在一實施例中,與用餐同時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投與組合物。在一實施例中,在餐後向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投與組合物。
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物係呈凝膠、溶液或懸浮液。在一些實施例中,使組合物與液體(例如,飲料,例如水)接觸,藉此製備溶液或懸浮液。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胺基酸在一或多種組合物(例如,一或多種棒狀包裝)中,視情況其中一或多種組合物與液體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使一或多種組合物同時或依序與液體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所投與之胺基酸中之一者、兩者或三者或更多者係在第一組合物中,且其餘一者、兩者或三者或更多者係在第二組合物中。
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至少2 g白胺酸、至少1 g異白胺酸、至少1 g纈胺酸、至少1.5 g精胺酸(或1.81 g精胺酸HCl)、至少4 g麩醯胺酸及至少0.3 g N-乙醯半胱胺酸以投與每天兩次(例如,每天總共至少34 g)。
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約2 g白胺酸、約1 g異白胺酸、約1 g纈胺酸、約1.5 g精胺酸(或1.81 g精胺酸HCl)、約4 g麩醯胺酸及約0.3 g N-乙醯半胱胺酸以投與每天兩次(例如,每天總共約34 g)。
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至少6 g白胺酸、至少3 g異白胺酸、至少3 g纈胺酸、至少4.5 g精胺酸(或5.43 g精胺酸HCl)、至少12 g麩醯胺酸及至少0.9 g N-乙醯半胱胺酸以投與每天兩次(例如,每天總共至少68 g)。
在一實施例中,組合物包括約6 g白胺酸、約3 g異白胺酸、約3 g纈胺酸、約4.5 g精胺酸(或5.43 g精胺酸HCl)、約12 g麩醯胺酸及約0.9 g N-乙醯半胱胺酸以投與每天兩次(例如,每天總共約68 g)。
第二藥劑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方法進一步包含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之前、同時或之後投與第二藥劑。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二藥劑係選自抗抑鬱劑、疼痛舒解劑(例如,乙醯胺苯酚或NSAID)、β-阻斷劑、抗癲癇劑、抗心律不整藥劑、抗病毒劑及疫苗。
膳食組合物  包括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可為膳食組合物,例如選自醫療食品、功能食品或補充劑。
包括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可適用作膳食組合物,例如選自醫療食品、功能食品或補充劑。在一些實施例中,膳食組合物係用於包含向個體投與組合物之方法中。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患有脂肪肝病。
在一個實施例中,個體患有NASH。
在一些實施例中,個體可患有以下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肌痛、肌肉疲勞、疲勞、運動後呼吸困難、粒線體功能障礙、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或抑鬱。
向個體提供胺基酸之方法  本發明提供一種向個體提供胺基酸實體之方法,其包含向該個體投與有效量之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例如包含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抗氧化劑或活性含氧(ROS)清除劑,例如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之組合物。
本發明亦提供一種增加個體之一種、兩種、三種、或更多種(例如全部)胺基酸實體之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投與有效量之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個體之血液、血漿或血清中之一者、兩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例如來自個體之血液、血漿或血清樣本中之胺基酸實體。
生物標記  本文所揭示之方法中之任一者可包括評估或監測向患有PASC之個體投與包括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之效用。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促使本文所描述之一或多種生物標記改良。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所描述之方法包含量測本文所描述之一或多種生物標記。 MOTs-C
MOTS-c (12S rRNA-c之人類粒線體開放閱讀框)為近年來發現的粒線體編碼之傳訊肽,其主要靶向骨骼肌且有助於代謝內穩態(Lee等人,(「The mitochondrial-derived peptide MOTS-c promotes metabolic homeostasis and reduces obesity and insulin resistance.」 Cell Metab 21(3): 443-454, 2015))。MOTS-c藉由調節葉酸-甲硫胺酸循環發揮其活性,從而引起AICAR積聚、NAD+含量增加及AMPK活化(Lee等人,(「MOTS-c: A novel mitochondrial-derived peptide regulating muscle and fat metabolism.」 Free Radic Biol Med 100: 182-187, 2016))。代謝及氧化壓力刺激MOTS-c易位至細胞核,其中期藉由改良葡萄糖及脂質代謝且降低氧化壓力及發炎而調節基因表現以恢復內穩態(Benayoun及Lee, (「MOTS-c: A Mitochondrial-Encoded Regulator of the Nucleus.」 Bioessays 41(9): e1900046, 2019);Rochette等人, (「Mitochondrial-derived peptides: New markers for cardiometabolic dysfunction.」 Arch Cardiovasc Dis 115(1): 48-56, 2021);Yoon等人, (「Exercise, Mitohormesis, and Mitochondrial ORF of the 12S rRNA Type-C (MOTS-c).」 Diabetes Metab J 46(3): 402-413, 2022))。循環MOTS-c濃度降低與代謝疾病及老化相關,而運動誘導骨骼肌及全身循環中之MOTS-c上調(Merry等人, (「Mitochondrial-derived peptides in energy metabolism.」 Am J Physiol Endocrinol Metab 319(4): E659-E666, 2020);Miller等人,(「Peptides derived from small mitochondrial open reading frames: Genomic, biological, and therapeutic implications.」 Exp Cell Res 393(2): 112056, 2021);Reynolds等人,(「MOTS-c is an exercise-induced mitochondrial-encoded regulator of age-dependent physical decline and muscle homeostasis.」 Nat Commun 12(1): 470, 2021);Yoon等人, 2022, 同上)。在臨床前模型中投與外源性MOTS-c有助於改善代謝病症,包括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以及年齡相關之身體衰退(Merry等人,2020, 同上;Dabravolski等人, (「The Role of Mitochondria-Derived Peptides in Cardiovascular Diseases and Their Potential as Therapeutic Targets.」 Int J Mol Sci 22(16), 2021);Reynolds等人, 2021, 同上)。在骨骼肌內,MOTS-c已展示改善代謝,促進肌母細胞對代謝壓力之抗性(Reynolds等人,2020),減少肌肉抑制素表現且抑制由高脂飲食引起之萎縮性傳訊路徑(Reynolds等人,2021,同上)。
儘管MOTS-c在SARS-CoV-2誘導之病理生理學之上下文中仍未經充分研究,但近年來,在具有神經精神病學表現之長期COVID患者之神經元及星形膠質細胞衍生之胞外囊泡(EV)中描述了顯著降低的MOTS-c及另一粒線體肽人體肽(humanin)之含量(Peluso等人, (「SARS-CoV-2 and Mitochondrial Proteins in Neural-Derived Exosomes of COVID-19.」 Ann Neurol 91(6): 772-781, 2022))。相比之下,SARS-CoV-2 S1次單元及核蛋白殼(N)蛋白質在EV中升高,從而指示S1、N、人體肽及MOTS-c可充當長期COVID之診斷生物標記及新穎長期COVID治療劑之功效標記。
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標記包含循環粒線體肽(例如,MOTS-c)。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的情況下,在一些實施例中,回應於代謝壓力,MOTS-c易位至細胞核,在此情況下其結合至存在於多個基因之啟動子區中的抗氧化反應元素(ARE)。在一些實施例中,MOTS-c易位至細胞核促使粒線體呼吸、mTORC2活性增加,刺激葡萄糖吸收且促進肌肉生長。在一些實施例中,MOTS-c在CFS/QFS中展現含量降低。在一些實施例中,MOTS-c含量在用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治療之個體中增加。 CO 2及碳酸氫鹽
CO 2為參與ATP生產之代謝過程的副產物。血液將氧傳送至組織以支援ATP生產且移除CO 2;隨後在呼吸期間經由肺呼出CO 2。CO 2常常在臨床上量測作為基礎代謝或電解質小組之部分。異常CO 2值可表示肺或腎臟功能障礙或指示廣泛範圍之病狀,包括代謝疾病。
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標記包含碳酸氫鹽。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的情況下,碳酸氫鹽為由身體使用以幫助維持身體之pH平衡的電解質。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於碳酸氫鹽含量之測試包含量測血液中之二氧化碳(CO 2)總量,其大部分以碳酸氫鹽(HCO 3 -)形式存在。CO 2主要為各種代謝過程之副產物。作為電解質或代謝小組之部分,量測碳酸氫鹽可幫助診斷電解質不平衡性或酸中毒或鹼中毒。酸中毒及鹼中毒描述由過量酸或鹼(alkali/base)引起之血液PH不平衡所導致的異常病狀。此不平衡通常由一些潛在病狀或疾病引起。肺及腎為經由移除過量碳酸氫鹽參與調節血液pH的主要器官。肺藉由呼出CO 2而將酸沖洗出身體。影響肺、腎、代謝或呼吸之任何疾病或病狀具有引起酸中毒或鹼中毒的潛力。在一些實施例中,血液中之碳酸氫鹽含量在用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治療的個體中降低。
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 (VCAM-1)  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 (VCAM-1)表現於內皮細胞之表面上且經由與白血球整合素之相互作用促進發炎細胞之黏附(Smadja等人, (「COVID-19 is a systemic vascular hemopathy: insight for mechanistic and clinical aspects.」 Angiogenesis 24(4): 755-788, 2021)。VCAM-1之組成性表現在健康個體中較低但回應於發炎病狀(包括COVID-19)而在細胞表面上經上調(Ambrosino等人,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in COVID-19: A Unifying Mechanism and a Potential Therapeutic Target.」 Biomedicines 10(4), 2022))。循環VCAM-1 (可溶性VCAM-1;sVCAM-1)增加為血管發炎及內皮活化之標記。在COVID-19患者中,sVCAM-1含量升高與較高病毒負荷、較高的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增加相關(Bermejo-Martin等人, (「Viral RNA load in plasma is associated with critical illness and a dysregulated host response in COVID-19.」 Crit Care 24(1): 691, 2020);Tong等人, (「Elevated Expression of Serum Endothelial Cell Adhesion Molecules in COVID-19 Patients.」 J Infect Dis 222(6): 894-898, 2020);Birnhuber等人, (「Between inflammation and thrombosis: endothelial cells in COVID-19.」 Eur Respir J 58(3), 2021);Spadaro等人, (「Markers of endothelial and epithelial pulmonary injury in mechanically ventilated COVID-19 ICU patients.」 Crit Care 25(1): 74, 2021);Vieceli Dalla Sega等人, (「Time course of endothelial dysfunction markers and mortality in COVID-19 patients: A pilot study.」 Clin Transl Med 11(3): e283, 2021))。近年來,來自插管COVID-19患者的血小板衍生及內皮細胞衍生之微粒已展示在活體外培養之內皮細胞中誘導VCAM-1表現及細胞凋亡(Garnier等人, (「Plasma microparticles of intubated COVID-19 patients cause endothelial cell death, neutrophil adhesion and netosis, in a phosphatidylserine-dependent manner.」 Br J Haematol 196(5): 1159-1169, 2021))。
在一些實施例中,生物標記為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 (VCAM-1)。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的情況下,VCAM-1表現於內皮細胞之表面上且經由與白血球整合素相互作用而促進發炎細胞之黏附。在不希望受理論束縛的情況下,循環VCAM-1 (可溶性VCAM-1;sVCAM -1)增加為血管發炎及內皮活化之標記。在一些實施例中,對於VCAM-1含量之測試包含量測血液(例如,血清)中VCAM-1之量。在一些實施例中,VCAM-1藉由電化學發光免疫檢定(ECLIA)量測。作為ECLIA之部分,量測VCAM-1可幫助診斷發炎病狀。VCAM-1之組成性表現在健康個體中較低,但回應於發炎病狀(包括COVID-19)而在細胞表面上經上調。在COVID-19患者中,sVCAM-1含量升高與較高病毒負荷、較大疾病嚴重度及死亡率增加相關(Bermejo-Martin等人, 2020,同上;Tong等人,2020, 同上;Birnhuber等人, 2021, 同上;Spadaro等人,2021, 同上;Vieceli Dalla Sega等人,2021, 同上)。近年來,來自插管COVID-19患者的血小板衍生及內皮細胞衍生之微粒已展示在活體外培養之內皮細胞中誘導VCAM-1表現及細胞凋亡(Garnier等人,2021,同上)。在一些實施例中,血清中之VCAM-1 (例如,sVCAM -1)含量在用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治療的個體中降低。在一些實施例中,相較於對照(例如,未用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治療的個體),血清中之VCAM-1 (例如,sVCAM-1)含量在用本文所描述之組合物治療的個體中降低。
在實施例中,組合物治療患有PASC之個體的效果值包含以下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六者、七者、八者、九者、十者、十一者、十二者、十三者、十四者、十五者、十六者、十七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的量測值: a)生長分化因子-15 (GDF-15); b) SIRT1; c) SIRT3; d) COXII; e) COXIV; f) SHLP1-6; g)人體肽; h)肌肽; i)乙醯基肉鹼; j)磷酸肌酸; k)肌酸; l)牛磺酸(taurine); m)肝糖; n) IL-6; o) C反應蛋白(CRP) p) FGF-21; q) MOTS-c;或 r)血清乳酸酯。
在本文中所揭示之方法中任一者之一些實施例中,a)至r)中之一或多者的量測係自患有PASC之個體獲得的樣本中獲得。在一些實施例中,樣本係選自血液樣本(例如血漿樣本)。
在一些實施例中,在接受包括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之前、期間或之後評估個體。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包括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例如,約2 g至約60 g總胺基酸,例如約6 g、約12 g、約18 g、約24 g或約48 g之劑量)促使以下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六者、七者、八者、九者、十者、十一者、十二者、十三者、十四者、十五者、十六者、十七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改良: a)生長分化因子-15 (GDF-15); b) SIRT1; c) SIRT3; d) COXII; e) COXIV; f) SHLP1-6; g)人體肽; h)肌肽; i)乙醯基肉鹼; j)磷酸肌酸; k)肌酸; l)牛磺酸; m)肝糖; n) IL-6; o) C反應蛋白(CRP) p) FGF-21; q) MOTS-c;或 r)血清乳酸酯。
在一些實施例中,投與包括胺基酸實體之組合物(例如,以約2 g至約60 g總胺基酸,例如約6 g、約12 g、約18 g、約24 g或約48 g之劑量,每天三次)促使a)至r)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六者、七者、八者、九者、十者、十一者、十二者、十三者、十四者、十五者、十六者、十七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在約24小時、約72小時、約1週、約2週、約3週、約4週、約5週、約6週、約7週、約8週、約9週、約10週、約11週或12週之治療期之後得到改良。在某些實施例中,投與組合物促使a)至r)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在約2週之治療期之後得到改良。
實例  闡述以下實例以幫助理解本發明,但不意欲且不應理解為以任何方式限制其範疇。
實例1:產生胺基酸組合物之方法  本發明之胺基酸組合物及其調配物可根據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製得。其亦可藉由下文所描述之方法製得。
摻合且篩分起始材料(個別胺基酸及賦形劑)以產生粉末摻合物,將其填充至棒狀包裝或藥囊中。在用於經口投與時將棒狀包裝或藥囊之內容物分散於水中。藉此製成之藥囊調配物之實例提供於下文表10及11中。 表10.包含胺基酸之例示性組合物
成分 藥囊乾重(g) 乾重 (% w/w) 單劑量乾重(g) 最大日劑量乾重(g) 6 盎司中之單劑量濃度(g/L)*
L-白胺酸 2.0000 13.01 2.0000 12.0000 11.27
L-異白胺酸 1.0000 6.51 1.0000 6.0000 5.64
L-纈胺酸 1.0000 6.51 1.0000 6.0000 5.64
L-精胺酸 HCl 3.6280 23.61 3.6280 21.7680 20.45
L-麩醯胺酸 4.0000 26.03 4.0000 24.0000 22.54
N-乙醯基-L-半胱胺酸(NAC) 0.3000 1.95 0.3000 1.8000 1.69
檸檬酸 0.6667 4.34 0.6667 4.0002 3.76
卵磷脂 1.6666 10.85 1.6666 9.9996 9.36
黃原膠 0.2000 1.30 0.2000 1.2000 1.13
蔗糖素 0.0667 0.43 0.0667 0.4002 0.38
Orange (天然+ WONF) 0.3500 2.28 0.3500 2.1000 1.97
Vanilla Custard (Art) 0.0600 0.39 0.0600 0.3600 0.34
FD&C Yellow 6 0.0090 0.06 0.0090 0.0540 0.05
L-HPC (經低取代之羥丙基-纖維素) 0.1000 0.65 0.1000 0.6000 0.56
膠狀SiO 2 0.3000 1.95 0.3000 1.8000 1.69
硬脂酸鎂 0.0200 0.13 0.0200 0.1200 0.11
胺基酸(-HCL) 11.3000 73.53 11.3000 67.8000 63.68
總計 15.3670 100.00 15.3670 92.2020 86.60
*使用1個藥囊在6盎司水中形成懸浮液 表11.包含胺基酸之例示性組合物
成分 藥囊乾重(g) 乾重 (% w/w) 單劑量乾重(g) 最大日劑量乾重(g) 6 盎司中之單劑量濃度(g/L)*
L-白胺酸 2.0000 15.15 2.0000 12.0000 16.91
L-異白胺酸 1.0000 7.58 1.0000 6.0000 8.45
L-纈胺酸 1.0000 7.58 1.0000 6.0000 8.45
L-精胺酸 HCl 3.6280 27.49 3.6280 21.7680 30.67
L-麩醯胺酸 4.0000 30.31 4.0000 24.0000 33.81
N-乙醯基-L-半胱胺酸 (NAC) 0.3000 2.27 0.3000 1.8000 2.54
檸檬酸 0.2000 1.52 0.2000 1.2000 1.69
卵磷脂 0.1600 1.21 0.1600 0.9600 1.35
黃原膠 0.2000 1.52 0.2000 1.2000 1.69
蔗糖素 0.0300 0.23 0.0300 0.1800 0.25
Orange (天然+ WONF) 0.2000 1.52 0.2000 1.2000 1.69
Vanilla Custard (Art) 0.0500 0.38 0.0500 0.3000 0.42
FD&C Yellow 6 0.0020 0.02 0.0020 0.0120 0.02
L-HPC (經低取代之羥丙基-纖維素) 0.2640 2.00 0.2640 1.5840 2.23
膠態SiO 2 0.1320 1.00 0.1320 0.7920 1.12
硬脂酸鎂 0.0330 0.25 0.0330 0.1980 0.28
胺基酸(-HCL) 11.3000 85.61 11.3000 67.8000 95.52
總計 13.1990 100.00 13.1990 79.1940 111.58
*使用1個藥囊在6盎司水中形成懸浮液
實例2:脂肪變性及發炎之肝細胞模型  經由氧化壓力及內質網(ER)應力,肝細胞脂毒性似乎為肝細胞損傷之中央驅動子。使用人類原代肝細胞(Lonza,TRL)評估胺基酸影響肝細胞中之脂肪變性(脂質積聚)及發炎之能力。
細胞接種及維持在第0天,以6e04個細胞之密度,在96孔光學微孔板(Thermofisher)中,在肝細胞接種培養基(威廉氏E培養基(Gibco),其補充有10%熱不活化FBS (Atlanta Bio)、2mM格魯塔瑪(Glutamax) (Gibco)、1×ITS plus (R&D systems)及0.2% Primocin (InVivoGen))中接種來自兩個健康人類供體之原代肝細胞批次號且在37℃,5% CO 2下培育6小時。在6小時之後,用150 μl威廉氏E培養基洗滌細胞兩次且在37℃,5% CO 2下用補充有5 μg人類重組EGF (Corning)、2mM格魯塔瑪(Gibco)及1×青黴素/鏈黴素之無血清肝細胞培養基(肝細胞確定培養基(Corning))培育隔夜。在第1天,用150微升/孔威廉氏E培養基(Gibco)洗滌細胞兩次且在肝細胞培養基中在上文所描述之相同條件下培育24小時。
胺基酸預處理在第2天,用150 μl DPBS 1× (Gibco)洗滌細胞兩次且基於血液中之平均生理學濃度,維持在含有既定定製胺基酸濃度之無胺基酸WEM (US Biologicals)中。該等值公開於人類代謝體資料庫(Wishart DS, Tzur D, Knox C等人, HMDB: the Human Metabolome Database.Nucleic Acids Res. 2007年6月;35(Database issue):D521-6. 17202168;其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此定製培養基補充有11 mM葡萄糖、0.272 mM丙酮酸鈉及在各種濃度範圍內之限定胺基酸組合物(亦即,媒劑、LIVRQ+N-乙醯半胱胺酸、LIVRQ、RQ+N-乙醯半胱胺酸、僅N-乙醯半胱胺酸、LIV或個別地具有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L-半胱胺酸)之劑量曲線(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562.1 μM;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細胞在此限定的培養基中在37℃,5% CO 2下維持24小時。
用游離脂肪酸及不同胺基酸組合之共處理在預處理之後,使細胞暴露於補充有1 ng/ml之TNF-α (Thermofisher)之具有2:1比率之(油酸酯:棕櫚酸酯)之250 μM游離脂肪酸(FFA)或媒劑。細胞與FFA混合物及不同胺基酸組合一起在37℃,5% CO 2下培育24小時。在24小時培育之後,移出培養基以用於細胞介素分析且替換為含有相同刺激條件及胺基酸濃度之新鮮培養基。將細胞再培育48小時以用於總共72小時的FFA及TNFα刺激。
24 小時之後藉由 ELISA 進行細胞介素分析在1/5或1/10稀釋度下,在1×反應劑稀釋劑(反應劑輔助性套組2,R&D Systems)中,藉由ELISA (人類CCK2/MCP-1 DuoSet ELISA, R&D Systems)量測人類CCL2 (MCP-1)。數據經標準化為藉由Hoechst 3342 (Life technologies)在下文所描述之螢光顯微鏡中染色之細胞核計數測定之特定每孔細胞密度。
72 小時之後藉由螢光顯微法進行細胞內脂質積聚分析在72小時之後,在100 μl PBS 1× (Gibco)中洗滌細胞兩次,用4%多聚甲醛固定,且用PBS 1× (100 μl)洗滌兩次。在固定之後,脂質用稀釋1000倍之HCS LipidTOX Red Neutral (Thermofisher Scientific)染色且細胞核用稀釋至4 μg/ml之Hoechst 3342 (Life Technologies)染色。LipidTOX™中性脂質染劑對藉由螢光顯微法使用高含量成像儀(Molecular Devices)偵測到的中性脂質小液滴具有極高親和力。
結果 脂質積聚及脂肪變性表現型發現來自健康供體之原代人類肝細胞具有低水準之脂質積聚。用游離脂肪酸(FF)+TNFα處理細胞誘導具有大泡性脂肪變性表型之脂質積聚。用LIVRQNAC處理使肝細胞表型自大泡性脂肪變性變成小泡性脂肪變性。
MCP1/CCL2 分泌表12至15展示來自兩個健康供體之原代人類肝細胞中減去基線之MCP1/CCL2分泌(表12或13為供體1,且表14及15為供體2)。LIVRQNAC、LIVRQNAC+G、LIVRQNAC+S、LIVRQ及RQNAC使得兩個供體中之MCP1/CCL2分泌明顯減少。然而,組合LIV僅明顯提高供體中之一者之MCP1/CCL2分泌。相比於單獨的LIV,向LIV組合中添加精胺酸(R)及麩醯胺酸(Q)使兩個供體中之MCP1/CCL2分泌減少。單獨地,N-乙醯半胱胺酸及麩醯胺酸展示MCP1/CCL2分泌明顯減少,而精胺酸使得MCP1分泌提高。異白胺酸、白胺酸及纈胺酸對MCP1/CCL2分泌無作用。 表12.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供體1之MCP1表現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相對於對照物之MCP1 表現- 供體1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24.1616 0.032252 3 0.0001 ****
LIVRQNAC 30 -22.2916 2.119583 3 0.0001 ****
LIVRQNAC 20 -18.4363 0.850597 3 0.0005 ***
LIVRQNAC 10 -14.3383 1.854977 3 0.0074 **
LIVRQNAC 1 0 1.048045 3      
LIVRQNAC+G 40 -22.0824 0.873105 3 0.0001 ****
LIVRQNAC+G 30 -19.2605 1.611788 3 0.0003 ***
LIVRQNAC+G 20 -17.5807 2.893835 3 0.0009 ***
LIVRQNAC+G 10 -13.7521 3.068991 3 0.0106 *
LIVRQNAC+G 1 0 1.682719 3      
LIVRQNAC+S 40 -32.4703 0.340537 3 0.0001 ****
LIVRQNAC+S 30 -30.768 1.339048 3 0.0001 ****
LIVRQNAC+S 20 -25.5964 1.854519 3 0.0001 ****
LIVRQNAC+S 10 -17.8326 1.974033 3 0.0008 ***
LIVRQNAC+S 1 2.37E-15 18.41384 3      
LIV 40 15.52052 6.323205 3 0.0094 **
LIV 30 12.3111 10.02706 3 0.0475 *
LIV 20 12.6686 4.109608 3 0.0401 *
LIV 10 -5.18869 1.579468 3 0.6477 ns
LIV 1 -1.2E-15 8.178943 3      
LIVRQ 40 -25.9576 0.484283 3 0.0028 **
LIVRQ 30 -23.6562 2.599721 3 0.0099 **
LIVRQ 20 -13.4723 3.427666 3 0.6401 ns
LIVRQ 10 -9.22141 7.599407 3 0.9986 ns
LIVRQ 1 -8.23198 5.80889 3      
RQNAC 40 -21.4681 2.903892 3 0.0003 ***
RQNAC 30 -17.1873 5.202568 3 0.0038 **
RQNAC 20 -12.1782 2.907484 3 0.0506 ns
RQNAC 10 -8.89378 4.748653 3 0.206 ns
RQNAC 1 1.18E-15 10.02527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17.6065 1.211739 3 0.0009 ***
N-乙醯半胱胺酸 20 -10.8919 2.27818 3 0.0545 ns
N-乙醯半胱胺酸 10 -2.49755 8.795693 3 0.9424 ns
N-乙醯半胱胺酸 5 -0.76286 7.457085 3 0.9991 ns
N-乙醯半胱胺酸 0 0 6.716428 3      
13. 在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 1 MCP1 表現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相對於對照物之MCP1 表現- 供體1
平均值 標準差 數值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4.16805 19.23365 3 0.6777 ns
纈胺酸 11710 77.73396 137.82 3 0.9998 ns
纈胺酸 4684 23.6867 46.48697 3 0.2502 ns
纈胺酸 234 -2.4E-15 13.86902 3      
精胺酸 5440 10.9386 4.79774 3 0.0057 **
精胺酸 2720 6.526801 4.266971 3 0.1517 ns
精胺酸 1088 5.114414 4.685563 3 0.3321 ns
精胺酸 109 2.37E-15 0.666016 3      
麩醯胺酸 22484 -21.8392 1.113443 3 0.0004 ***
麩醯胺酸 11242 -9.00139 1.68951 3 0.2459 ns
麩醯胺酸 3747 -0.89805 6.374471 3 0.9991 ns
麩醯胺酸 749 0 9.549143 3      
異白胺酸 6639 -0.205 2.292188 3 0.9998 ns
異白胺酸 3320 -2.41722 2.382379 3 0.4907 ns
異白胺酸 1328 -0.30729 2.409691 3 0.9992 ns
異白胺酸 66 -1.2E-15 3.163838 3      
白胺酸 15270 -1.36762 3.37035 3 0.8675 ns
白胺酸 7635 1.895506 3.757642 3 0.6872 ns
白胺酸 3054 3.340489 3.016641 3 0.2201 ns
白胺酸 153 5.92E-16 3.132507 3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17.6065 1.211739 3 0.0009 ***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10.8919 2.27818 3 0.0545 ns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2.49755 8.795693 3 0.9424 ns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0.76286 7.457085 3 0.9991 ns
N-乙醯半胱胺酸 0 0 6.716428 3      
表14.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供體2之MCP1表現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 (X) 相對於對照物之MCP1 表現- 供體2
平均值 標準差 數值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24.5376 1.632923 3 0.0001 ****
LIVRQNAC 30 -13.6824 2.562571 3 0.0001 ****
LIVRQNAC 20 -8.42053 1.545343 3 0.0001 ****
LIVRQNAC 10 2.126223 0.453924 3 0.0007 ***
LIVRQNAC 1 -4.7E-15 0.412226 3      
LIVRQNAC+G 40 -35.3651 2.08381 3 0.0007 ***
LIVRQNAC+G 30 -30.3247 5.225183 3 0.001 ***
LIVRQNAC+G 20 -17.0719 4.522244 3 0.0119 *
LIVRQNAC+G 10 -14.2586 2.767898 3 0.049 *
LIVRQNAC+G 1 -7.1E-15 7.613666 3      
LIVRQNAC+S 40 -35.8381 1.404782 3 0.0001 ****
LIVRQNAC+S 30 -30.9946 2.372062 3 0.0001 ****
LIVRQNAC+S 20 -16.8831 3.223007 3 0.0004 ***
LIVRQNAC+S 10 -5.60595 10.2119 3 0.1887   
LIVRQNAC+S 1 2.37E-15 4.4168 3      
LIV 40 -46.7898 8.664441 3 0.3692 ns
LIV 30 -34.5953 16.84743 3 0.6246 ns
LIV 20 -28.0851 31.84348 3 0.7684 ns
LIV 10 -11.0006 72.74556 3 0.9889 ns
LIV 1 9.47E-15 60.93638 3      
LIVRQ 40 -129.802 7.067989 3 0.0008 ***
LIVRQ 30 -110.034 4.53852 3 0.0042 **
LIVRQ 20 -33.3611 31.87706 3 0.6524   
LIVRQ 10 -3.30904 71.03267 3 0.9999   
LIVRQ 1 -4.7E-15 46.12987 3      
RQNAC 40 -133.48 1.908424 3 0.0006 ***
RQNAC 30 -123.712 1.043889 3 0.0013 **
RQNAC 20 -109.575 5.533323 3 0.0044 **
RQNAC 10 -55.8583 22.72309 3 0.2273   
RQNAC 1 1.42E-14 43.79031 3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28.4419 1.694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10.5725 4.362178 3 0.0012 **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4.0591 5.600773 3 0.0572 ns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1.602474 3.423109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0 0 2.068861 3      
表15.在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供體2之MCP1表現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 (µM) 相對於對照物之MCP1 表現- 供體2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30.7921 22.55378 3 0.6118 ns
纈胺酸 11710 38.24762 28.44112 3 0.4268 ns
纈胺酸 4684 10.79011 51.87642 3 0.9835 ns
纈胺酸 234 -1.4E-14 30.91388 3    
精胺酸 5440 8.493664 22.98385 3 0.9913 ns
精胺酸 2720 24.06261 63.49489 3 0.7429 ns
精胺酸 1088 24.95224 52.94171 3 0.7192 ns
精胺酸 109 -4.7E-15 11.27976 3      
麩醯胺酸 22484 -138.873 10.74317 3 0.0001 ****
麩醯胺酸 11242 -90.6558 15.43989 3 0.0037 **
麩醯胺酸 3747 -45.0574 41.63249 3 0.2474 ns
麩醯胺酸 749 2.84E-14 59.86955 3 0.7631  
異白胺酸 6639 18.62132 26.01824 3 0.5663 ns
異白胺酸 3320 -5.64461 7.719105 3 0.9882 ns
異白胺酸 1328 26.62309 5.65413 3 0.2613 ns
異白胺酸 66 0 4.245462 3      
白胺酸 15270 -26.6436 10.08177 3 0.2607 ns
白胺酸 7635 -2.98815 21.00205 3 0.9989 ns
白胺酸 3054 16.11014 8.662188 3 0.68 ns
白胺酸 153 -4.7E-15 7.63396 3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28.4419 1.694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10.5725 4.362178 3 0.0012 **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4.0591 5.600773 3 0.0572 ns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1.602474 3.423109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0 0 2.068861 3      
實例3:肝臟星形細胞-TNFα發炎反應 方法基於用於選擇供體之以下標準,自Samsara Sciences獲得原代人類肝臟星形細胞:成人年齡(18歲與50歲之間),正常BMI(>18.5且<25),且無混雜肝病。將在通道10之下的T75或T150燒瓶中在完整HSC培養基中生長至約80%匯合之原代人類肝臟星形細胞接種於無菌膠原蛋白I塗佈之96孔光學塑膠微孔板(ThermoScientific,152036)中,每孔4000個細胞(每cm 2約1250個細胞)且在37℃,5% CO 2下,在含濕氣培育箱中培育6小時。
在6小時之後,自培育箱移出培養盤且輕輕地用移液管移出培養基且用150微升/孔DPBS洗滌一次。移除DPBS且將預處理培養基(±缺失的單一胺基酸、1× HMDB DMEM+3%滲析FBS+0.2% Primocin、以1× HMDB之倍數±補充胺基酸劑量[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562.1μM;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參見培養基組合物之實驗)以150微升/孔施用於細胞。將培養盤返回至培育箱隔夜,約14至15小時。
在隔夜預處理之後,自細胞移除培養基,且施加現補充有3 ng/mL TNFα之相同預處理培養基。各培養盤含有含3 ng/mL TNFα之1×人類血漿胺基酸(HMDB或PAA)濃度培養基、含0 ng/mL之1×HMDB及含3 ng/mL TNFα+50 nM苯胍麥(Bengamide)之1×HMDB以充當對照。將培養盤在37℃,5% CO 2下培育12小時。
在用TNFα刺激12小時之後,移除上清液且以兩個獨立等分試樣冷凍在-80℃下。輕輕地用DPBS及100微升/孔1×HMDB DMEM+3%滲析FBS+0.2% Primocin+10% CCK-8活力反應劑(Dojindo)洗滌培養盤一次。將培養盤在37℃,5% CO 2下培育1小時。
在1小時培育之後,在Synergy讀盤儀上量測存活力(在977 (測試)、900 (參考)及450 (CCK8) Nm下之吸光度)。緊接著,移除培養基且在室溫下用70微升/孔含4%多聚甲醛之PBS固定培養盤20分鐘,繼而用150 μL PBS洗滌兩次,且在4℃下與100微升/孔PBS一起儲存直至免疫螢光染色為止。
藉由ELISA (人類CCK2/MCP-1 DuoSet ELISA,R&D Systems;人類IL-6 DuoSet ELISA,R&D Systems),以1/5及1/20之稀釋度,在1×反應劑稀釋劑(反應劑輔助性套組2,R&D Systems)中量測人類CCL2/MCP1及人類IL-6。將數據標準化為藉由經Hoechst染色之細胞核計數測定之特定每孔細胞密度。
結果 促炎性 MCP-1 趨化因子分泌表16至19展示在來自兩個供體之原代人類肝臟星形細胞中之每細胞標準化MCP-1趨化因子分泌呈血漿胺基酸背景之倍數變化形式。在各處理組內藉由單因素變異數分析(one-way ANOVA)與鄧尼特氏多重比較(Dunnett's multiple comparison)測試計算統計顯著性。LIVRQNAC+G及RQNAC明顯減少兩個供體中之MCP-1分泌。LIVRQNAC、LIVRQNAC+S減少MCP1分泌且在兩個供體中之一者中為統計顯著的。單獨地,纈胺酸、精胺酸及白胺酸中之每一者對MCP-1分泌無顯著影響。麩醯胺酸減少兩個供體中之MCP1分泌,但僅在兩個供體中之一者中為統計顯著的。N-乙醯半胱胺酸明顯減少兩個供體中之MCP-1分泌。 16. 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 3 MCP1 分泌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每細胞標準化之MCP1 分泌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顯著性 P-
LIVRQNAC 40 0.6237 0.2500 3 ns 0.2763
LIVRQNAC 30 0.6180 0.2436 3 ns 0.2657
LIVRQNAC 20 0.5679 0.1728 3 ns 0.1863
LIVRQNAC 10 0.5548 0.2139 3 ns 0.1694
LIVRQNAC 1 1.0000 0.3619 3      
LIVRQNAC+G 40 0.6216 0.0903 3 ** 0.0036
LIVRQNAC+G 30 0.6742 0.0549 3 ** 0.0095
LIVRQNAC+G 20 0.6373 0.0888 3 ** 0.0047
LIVRQNAC+G 10 0.7075 0.0610 3 * 0.0179
LIVRQNAC+G 1 1.0000 0.1704 3      
LIVRQNAC+S 40 0.5911 0.1451 3 ns 0.2045
LIVRQNAC+S 30 0.5932 0.1943 3 ns 0.2077
LIVRQNAC+S 20 0.5760 0.1681 3 ns 0.1828
LIVRQNAC+S 10 0.6820 0.2396 3 ns 0.3845
LIVRQNAC+S 1 1.0000 0.4098 3      
LIV 40 1.2677 0.5786 3 ns 0.7802
LIV 30 1.3632 0.5837 3 ns 0.8368
LIV 20 1.3336 0.4754 3 ns 0.7964
LIV 10 1.3745 0.5427 3 ns 0.9132
LIV 1 1.0000 0.3186 3      
LIVRQ 40 1.3042 0.4140 3 ns 0.7695
LIVRQ 30 1.2208 0.4403 3 ns 0.9036
LIVRQ 20 0.9915 0.3521 3 ns 0.9999
LIVRQ 10 0.9968 0.3907 3 ns 0.9999
LIVRQ 1 1.0000 0.4257 3      
RQNAC 40 0.3220 0.0282 3 **** 0.0001
RQNAC 30 0.4353 0.0941 3 **** 0.0001
RQNAC 20 0.4629 0.0998 3 *** 0.0001
RQNAC 10 0.6513 0.0925 3 ** 0.0028
RQNAC 1 1.0000 0.1132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4485 0.0587 3 *** 0.0002
N-乙醯半胱胺酸 20 0.5413 0.1018 3 *** 0.0009
N-乙醯半胱胺酸 10 0.6565 0.0502 3 ** 0.007
N-乙醯半胱胺酸 5 0.8492 0.1515 3 ns 0.2738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1142 3      
17. 在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 3 MCP1 分泌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每細胞標準化之MCP1 分泌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顯著性 P-
纈胺酸 23420 1.2651 0.1295 3 ns 0.1126
纈胺酸 11710 1.0204 0.1126 3 ns 0.9956
纈胺酸 4684 1.0630 0.0878 3 ns 0.8999
纈胺酸 234 1.0000 0.2008 3      
精胺酸 5440 0.7840 0.2753 3 ns 0.7069
精胺酸 2720 0.8821 0.2249 3 ns 0.9264
精胺酸 1088 0.9435 0.3221 3 ns 0.9903
精胺酸 109 1.0000 0.3404 3      
麩醯胺酸 22484 0.6212 0.1952 3 ns 0.2465
麩醯胺酸 11242 0.6106 0.2085 3 ns 0.226
麩醯胺酸 3747 0.6036 0.2596 3 ns 0.2135
麩醯胺酸 749 0.7048 0.2473 3 ns 0.4593
麩醯胺酸 562 1.0000 0.2185 3      
異白胺酸 6639 1.2084 0.1334 3 ns 0.284
異白胺酸 3320 1.2169 0.0589 3 ns 0.2565
異白胺酸 1328 1.5550 0.2070 3 ** 0.0038
異白胺酸 66 1.0000 0.1188 3      
白胺酸 15270 1.1808 0.2601 3 ns 0.5156
白胺酸 7635 1.3054 0.1748 3 ns 0.1491
白胺酸 3054 1.1479 0.0605 3 ns 0.6605
白胺酸 153 1.0000 0.0784 3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0.4485 0.0587 3 *** 0.0002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0.5413 0.1018 3 *** 0.0009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0.6565 0.0502 3 ** 0.007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0.8492 0.1515 3 ns 0.2738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1142 3      
18. 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 4 MCP1 分泌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每細胞標準化之MCP1 分泌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顯著性 P-
LIVRQNAC 40 0.7791 0.0740 3 ns 0.1328
LIVRQNAC 30 0.6333 0.1114 3 * 0.0116
LIVRQNAC 20 0.6997 0.1013 3 * 0.0352
LIVRQNAC 10 0.8114 0.1271 3 ns 0.2216
LIVRQNAC 1 1.0000 0.1607 3      
LIVRQNAC+G 40 0.6738 0.0979 3 * 0.0454
LIVRQNAC+G 30 0.7117 0.0783 3 ns 0.0794
LIVRQNAC+G 20 0.6735 0.1127 3 * 0.0452
LIVRQNAC+G 10 0.7682 0.0563 3 ns 0.1778
LIVRQNAC+G 1 1.0000 0.2452 3      
LIVRQNAC+S 40 0.5780 0.0781 3 ** 0.0025
LIVRQNAC+S 30 0.5393 0.1185 3 ** 0.0013
LIVRQNAC+S 20 0.6487 0.0732 3 ** 0.0085
LIVRQNAC+S 10 0.6872 0.0118 3 * 0.017
LIVRQNAC+S 1 1.0000 0.1803 3      
LIV 40 0.7010 0.1399 3 ** 0.0059
LIV 30 0.8883 0.0530 3 ns 0.3745
LIV 20 0.9284 0.0579 3 ns 0.7114
LIV 10 0.8663 0.0569 3 ns 0.2428
LIV 1 1.0000 0.0928 3      
LIVRQ 40 1.2235 0.0592 3 ns 0.4365
LIVRQ 30 1.1653 0.0558 3 ns 0.6679
LIVRQ 20 0.8845 0.2698 3 ns 0.862
LIVRQ 10 1.0110 0.0738 3 ns 0.9999
LIVRQ 1 1.0000 0.3016 3      
RQNAC 40 0.4312 0.0994 3 *** 0.0006
RQNAC 30 0.3910 0.0649 3 *** 0.0003
RQNAC 20 0.5579 0.2079 3 ** 0.0037
RQNAC 10 0.5545 0.0663 3 ** 0.0035
RQNAC 1 1.0000 0.0987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5011 0.0756 3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20 0.6728 0.1024 3 ** 0.003
N-乙醯半胱胺酸 10 0.8033 0.1101 3 ns 0.058
N-乙醯半胱胺酸 5 0.6437 0.0648 3 ** 0.0017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0673 3      
19. 在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 4 MCP1 分泌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每細胞標準化之MCP1 分泌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顯著性 P-
纈胺酸 23420 1.1525 0.0406 3 ns 0.9999
纈胺酸 11710 1.1544 0.1743 3 ns 0.8877
纈胺酸 4684 1.0942 0.0846 3 ns 0.3545
纈胺酸 234 1.0000 0.1464 3      
精胺酸 5440 0.9456 0.0639 3 ns 0.9076
精胺酸 2720 1.0446 0.0741 3 ns 0.9449
精胺酸 1088 1.0453 0.1733 3 ns 0.9423
精胺酸 109 1.0000 0.1486 3      
麩醯胺酸 22484 0.7039 0.0544 3 ** 0.0065
麩醯胺酸 11242 0.7129 0.2237 3 ** 0.0077
麩醯胺酸 3747 0.6639 0.0467 3 ** 0.0027
麩醯胺酸 749 0.7782 0.0860 3 * 0.0452
麩醯胺酸 562 1.0000 0.0709 6      
異白胺酸 6639 0.9103 0.0536 3 ns 0.5597
異白胺酸 3320 0.8830 0.0872 3 ns 0.3538
異白胺酸 1328 1.3338 0.1099 3 ** 0.0044
異白胺酸 66 1.0000 0.0853 3      
白胺酸 15270 1.5745 0.0844 3 ns 0.1886
白胺酸 7635 1.7129 0.6026 3 ns 0.0885
白胺酸 3054 1.5342 0.1746 3 ns 0.2332
白胺酸 153 1.0000 0.2040 3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0.5011 0.0756 3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0.6728 0.1024 3 ** 0.003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0.8033 0.1101 3 ns 0.058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0.6437 0.0648 3 ** 0.0017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0673 3      
IL-6 細胞介素分泌表20至23展示在來自兩個供體之原代人類肝臟星形細胞中之每細胞標準化IL-6細胞介素分泌呈血漿胺基酸背景之倍數變化形式。在各處理組內藉由單因素變異數分析與鄧尼特氏多重比較測試計算統計顯著性。LIVRQNAC、LIVRQNAC+S及RQNAC明顯減少兩個供體中之一者之IL-6分泌。LIVRQNAC+G、LIVRQNAC+S及RQNAC減少兩個供體之IL-6分泌。LIV及LIVRQ對任一供體中之IL-6分泌無顯著影響。單獨地,纈胺酸、精胺酸、異白胺酸及白胺酸對IL-6分泌無顯著作用。N-乙醯半胱胺酸減少兩個供體中之IL-6分泌,但僅在兩個供體中之一者中為統計顯著的。麩醯胺酸明顯減少兩個供體中之IL-6分泌。 20. 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 1 IL-6 細胞介素分泌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每細胞標準化之IL-6 分泌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顯著性 P-
LIVRQNAC 40 0.4857 0.0915 3 *** 0.0004
LIVRQNAC 30 0.5667 0.0941 3 ** 0.0014
LIVRQNAC 20 0.6671 0.0431 3 ** 0.0088
LIVRQNAC 10 0.6579 0.1231 3 ** 0.0074
LIVRQNAC 1 1.0000 0.1361 3      
LIVRQNAC+G 40 0.4995 0.1427 3 ns 0.0949
LIVRQNAC+G 30 0.5722 0.2185 3 ns 0.1679
LIVRQNAC+G 20 0.6185 0.1769 3 ns 0.2376
LIVRQNAC+G 10 0.7040 0.2809 3 ns 0.4276
LIVRQNAC+G 1 1.0000 0.3513 3      
LIVRQNAC+S 40 0.5397 0.1569 3 * 0.0105
LIVRQNAC+S 30 0.5513 0.1190 3 * 0.0122
LIVRQNAC+S 20 0.6264 0.1593 3 * 0.0338
LIVRQNAC+S 10 0.6799 0.1218 3 ns 0.0703
LIVRQNAC+S 1 1.0000 0.1671 3      
LIV 40 1.3536 0.4767 3 ns 0.6216
LIV 30 1.2423 0.3135 3 ns 0.8437
LIV 20 1.2321 0.4818 3 ns 0.8611
LIV 10 1.1421 0.3489 3 ns 0.9704
LIV 1 1.0000 0.1647 3      
LIVRQ 40 0.8274 0.2003 3 ns 0.7863
LIVRQ 30 0.8880 0.2175 3 ns 0.938
LIVRQ 20 0.8468 0.1100 3 ns 0.8431
LIVRQ 10 0.9247 0.2696 3 ns 0.984
LIVRQ 1 1.0000 0.3311 3      
RQNAC 40 0.3958 0.0947 3 * 0.0109
RQNAC 30 0.4433 0.1317 3 * 0.0177
RQNAC 20 0.4936 0.1079 3 * 0.0297
RQNAC 10 0.5729 0.1741 3 ns 0.0674
RQNAC 1 1.0000 0.3440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5716 0.2306 3 ns 0.2067
N-乙醯半胱胺酸 20 0.6121 0.1718 3 ns 0.2729
N-乙醯半胱胺酸 10 0.7354 0.2816 3 ns 0.5703
N-乙醯半胱胺酸 5 0.7141 0.2509 3 ns 0.5098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3472 3      
21. 在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 1 IL-6 細胞介素分泌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每細胞標準化之IL-6 分泌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顯著性 P-
纈胺酸 23420 1.0404 0.2175 3 ns 0.9949
纈胺酸 11710 0.9562 0.3332 3 ns 0.9935
纈胺酸 4684 0.9790 0.1777 3 ns 0.9993
纈胺酸 234 1.0000 0.2868 3      
精胺酸 5440 0.7776 0.1994 3 ns 0.6927
精胺酸 2720 1.0231 0.4381 3 ns 0.9993
精胺酸 1088 0.9828 0.2957 3 ns 0.9997
精胺酸 109 1.0000 0.1728 3      
麩醯胺酸 22484 0.5138 0.0818 3 ** 0.0046
麩醯胺酸 11242 0.5136 0.1189 3 ** 0.0046
麩醯胺酸 3747 0.5460 0.0891 3 ** 0.0072
麩醯胺酸 749 0.6320 0.1181 3 * 0.0249
麩醯胺酸 562 1.0000 0.2226 3      
異白胺酸 6639 1.0859 0.1489 3 ns 0.764
異白胺酸 3320 1.1156 0.0776 3 ns 0.5903
異白胺酸 1328 1.0233 0.1536 3 ns 0.9922
異白胺酸 66 1.0000 0.1276 3      
白胺酸 15270 1.0767 0.0246 3 ns 0.853
白胺酸 7635 1.1215 0.0872 3 ns 0.6249
白胺酸 3054 1.1762 0.2273 3 ns 0.3655
白胺酸 153 1.0000 0.1535 3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0.5716 0.2306 3 ns 0.2067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0.6121 0.1718 3 ns 0.2729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0.7354 0.2816 3 ns 0.5703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0.7141 0.2509 3 ns 0.5098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3472 3      
22. 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 2 IL-6 細胞介素分泌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每細胞標準化之IL-6 分泌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顯著性 P-
LIVRQNAC 40 0.9911 0.1150 3 ns 0.9998
LIVRQNAC 30 0.9560 0.0473 3 ns 0.9404
LIVRQNAC 20 1.0008 0.1450 3 ns 0.9999
LIVRQNAC 10 1.0845 0.0707 3 ns 0.6567
LIVRQNAC 1 1.0000 0.0553 3      
LIVRQNAC+G 40 0.8055 0.1705 3 ns 0.4153
LIVRQNAC+G 30 0.8218 0.1567 3 ns 0.4855
LIVRQNAC+G 20 0.9236 0.1642 3 ns 0.9342
LIVRQNAC+G 10 1.1076 0.2097 3 ns 0.8216
LIVRQNAC+G 1 1.0000 0.0416 3      
LIVRQNAC+S 40 0.9508 0.0933 3 ns 0.967
LIVRQNAC+S 30 0.8581 0.0364 3 ns 0.4836
LIVRQNAC+S 20 0.8289 0.0765 3 ns 0.3356
LIVRQNAC+S 10 0.8487 0.1018 3 ns 0.432
LIVRQNAC+S 1 1.0000 0.2312 3      
LIV 40 0.9122 0.0773 3 ns 0.8233
LIV 30 1.0994 0.0987 3 ns 0.7586
LIV 20 1.0400 0.2330 3 ns 0.9857
LIV 10 0.9579 0.1077 3 ns 0.9828
LIV 1 1.0000 0.0540 3      
LIVRQ 40 0.9327 0.0639 3 ns 0.8313
LIVRQ 30 0.8421 0.1125 3 ns 0.2361
LIVRQ 20 0.7871 0.0932 3 ns 0.0841
LIVRQ 10 0.8693 0.0750 3 ns 0.3744
LIVRQ 1 1.0000 0.1428 3      
RQNAC 40 0.8711 0.0816 3 ns 0.5267
RQNAC 30 0.7460 0.1133 3 ns 0.0843
RQNAC 20 0.7838 0.0708 3 ns 0.1544
RQNAC 10 0.8781 0.1566 3 ns 0.5705
RQNAC 1 1.0000 0.1557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7064 0.0418 3 ns 0.0508
N-乙醯半胱胺酸 20 0.8111 0.1049 3 ns 0.2549
N-乙醯半胱胺酸 10 0.9180 0.2230 3 ns 0.8353
N-乙醯半胱胺酸 5 0.9161 0.1067 3 ns 0.8252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0632 3      
23. 在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 2 IL-6 細胞介素分泌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每細胞標準化之IL-6 分泌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顯著性 P-
纈胺酸 23420 0.9015 0.0930 3 ns 0.4967
纈胺酸 11710 0.9218 0.1179 3 ns 0.6516
纈胺酸 4684 1.0383 0.1014 3 ns 0.9291
纈胺酸 234 1.0000 0.0696 3      
精胺酸 5440 0.8895 0.0897 3 ns 0.547
精胺酸 2720 0.9401 0.1611 3 ns 0.8654
精胺酸 1088 0.9924 0.0692 3 ns 0.9996
精胺酸 109 1.0000 0.1263 3      
麩醯胺酸 22484 0.5993 0.0611 3 **** 0.0001
麩醯胺酸 11242 0.6478 0.0371 3 **** 0.0001
麩醯胺酸 3747 0.7100 0.0356 3 *** 0.0003
麩醯胺酸 749 0.7673 0.0222 3 ** 0.0017
麩醯胺酸 562 1.0000 0.1027 6      
異白胺酸 6639 1.1648 0.1125 3 ns 0.1448
異白胺酸 3320 0.9096 0.0916 3 ns 0.5304
異白胺酸 1328 1.1020 0.0987 3 ns 0.4446
異白胺酸 66 1.0000 0.0641 3      
白胺酸 15270 1.0183 0.1155 3 ns 0.9795
白胺酸 7635 0.9574 0.0590 3 ns 0.8187
白胺酸 3054 1.0011 0.0618 3 ns 0.9999
白胺酸 153 1.0000 0.0277 3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0.7064 0.0418 3 ns 0.0508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0.8111 0.1049 3 ns 0.2549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0.9180 0.2230 3 ns 0.8353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0.9161 0.1067 3 ns 0.8252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0632 3      
實例4:肝臟星形細胞之TGFβ1纖維發生基因表現  基於用於選擇供體之以下標準,自Samsara Sciences獲得原代人類肝臟星形細胞:成人年齡(18歲與50歲之間),正常BMI(>18.5且<25),且無混雜肝病。將在通道10之下的T75或T150燒瓶中在完整HSC培養基中生長至約80%匯合之細胞接種於無菌膠原蛋白I塗佈之96孔光學塑膠微孔板(ThermoScientific,152036)中,每孔6000個細胞(每cm 2約1250個細胞)且在37℃,5% CO 2下,在含濕氣培育箱中之具有2%胎牛血清及1%抗生素-抗黴劑之DMEM中培育隔夜。
在隔夜培育之後,自培育箱移除培養盤且輕輕地用移液管移出培養基且用150微升/孔DPBS洗滌兩次。移除DPBS且將預處理培養基(±缺失的單一胺基酸,1× HMDB DMEM +1%抗生素-抗黴劑,10 mM HEPES,±補充胺基酸劑量;補充AA劑量中之胺基酸為1×HMDB之倍數: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562.1μM;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非內源性]。參見培養基組合物之實驗)以150微升/孔施用於細胞。將培養盤返回至培育箱持續10.5小時。
在10.5小時預處理之後,自細胞移除培養基,且施加現補充有3 ng/mL TGFβ1之相同預處理培養基。各培養盤含有含3 ng/mL TGFβ1之1×人類血漿胺基酸(HMDB或PAA)濃度培養基、含0 ng/mL之1×HMDB及含3 ng/mL TGFβ1+20 µM Silybin之1×HMDB以充當對照。隨後將培養盤在37℃,5% CO2下培育24小時。
在24小時刺激之後,移除上清液且以兩個獨立等分試樣冷凍在-80℃下。隨後用125微升/孔緩衝液FCW (FastLane Cell Multiplex NR套組,Qiagen,216713)洗滌細胞。緊接著移除洗滌緩衝液且施加50 µL細胞處理混合物(含有基因體DNA Wipeout緩衝液)以使細胞溶解,在室溫下培育10分鐘。隨後將RNA裂解物轉移至96孔qPCR培養盤,密封,且在熱循環器上在75℃下消化gDNA 5分鐘。將RNA裂解物冷凍在-80℃下。
各20 µL單步RT-qPCR反應物含有4 µL RNA裂解物。分別使用具有可商購引物探針混合物(人類Col1a1引物探針集,HEX;人類Timp2引物探針集,Cy5;及人類Gapdh引物探針集,FAM,來自IDT)之HEX、Cy5及FAM螢光通道,對Col1a1、Timp2及Gapdh之基因表現進行多重分析。在各單一胺基酸缺失及補充時使用ΔΔCq方法藉由相對於其自身1×HMDB濃度進行標準化來評估基因表現。
在1/100稀釋度下,在1×反應劑稀釋劑(反應劑輔助性套組2,R&D Systems)中,藉由ELISA (人類膠原蛋白原Iα1 DuoSet ELISA, R&D Systems)量測上清液中之人類膠原蛋白原Iα1。
結果 Col1a1 基因表現表24至29展示來自三個不同健康供體之原代人類肝臟星形細胞中之Col1a1基因表現之平均倍數變化。LIVRQNAC及LIVRQNAC+S展示三個供體中之兩者中之Col1a1基因表現明顯減少。LIVRQNAC+G及RQNAC展示所有三個供體中之Col1a1表現明顯減少。LIVRQ展示僅一個供體中之Col1a1基因表現顯著變化。單獨的LIV不明顯改變Col1a1基因表現。
當單獨投與胺基酸時,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及精胺酸中之每一者不明顯改變任何供體中之Col1a1基因表現。麩醯胺酸減少三個供體中之兩者之Col1a1基因表現。N-乙醯半胱胺酸明顯減少所有三個供體中之Col1a1基因表現。 表24.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第一供體中相對於Gapdh表現標準化之Col1a1基因表現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相對於對照之Col1a1 倍數表現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0.91 0.08 4 ns 0.401
LIVRQNAC 30 0.87 0.10 4 ns 0.1073
LIVRQNAC 20 0.88 0.04 4 ns 0.1483
LIVRQNAC 10 0.90 0.08 4 ns 0.3035
LIVRQNAC 1 1.00 0.10 4      
LIVRQNAC+G 40 0.73 0.15 4 ** 0.0053
LIVRQNAC+G 30 0.79 0.08 4 * 0.0252
LIVRQNAC+G 20 0.84 0.08 4 ns 0.1181
LIVRQNAC+G 10 0.79 0.11 4 * 0.0286
LIVRQNAC+G 1 1.00 0.03 4      
LIVRQNAC+S 40 0.79 0.05 4 * 0.0325
LIVRQNAC+S 30 0.86 0.13 4 ns 0.1848
LIVRQNAC+S 20 0.96 0.10 4 ns 0.9287
LIVRQNAC+S 10 0.85 0.12 4 ns 0.1566
LIVRQNAC+S 1 1.00 0.10 4      
LIV 40 0.93 0.03 4 ns 0.5561
LIV 30 1.04 0.07 4 ns 0.8872
LIV 20 1.04 0.09 4 ns 0.9069
LIV 10 1.05 0.10 4 ns 0.8156
LIV 1 1.00 0.07 4      
LIVRQ 40 0.75 0.03 4 *** 0.001
LIVRQ 30 0.73 0.05 4 *** 0.0004
LIVRQ 20 0.80 0.03 4 ** 0.0054
LIVRQ 10 0.84 0.08 4 * 0.0208
LIVRQ 1 1.01 0.13 4      
RQNAC 40 0.51 0.07 4 **** 0.0001
RQNAC 30 0.49 0.02 4 **** 0.0001
RQNAC 20 0.59 0.04 4 **** 0.0001
RQNAC 10 0.68 0.07 4 **** 0.0001
RQNAC 1 1.00 0.11 4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76 0.06 4 ** 0.0011
N-乙醯半胱胺酸 20 1.02 0.08 4 ns 0.9921
N-乙醯半胱胺酸 10 1.07 0.08 4 ns 0.5517
N-乙醯半胱胺酸 5 1.00 0.08 4 ns 0.9999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 0.06 4      
表25.在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第一供體中相對於Gapdh表現標準化之Col1a1基因表現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相對於對照之Col1a1 倍數表現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00 0.05 4 ns 0.9996
纈胺酸 11710 1.09 0.17 4 ns 0.5528
纈胺酸 4684 1.05 0.11 4 ns 0.8851
纈胺酸 234 1.00 0.08 4      
精胺酸 5440 1.12 0.18 4 ns 0.2151
精胺酸 2720 1.03 0.03 4 ns 0.9625
精胺酸 1088 -0.99% 0.06 4 ns 0.9989
精胺酸 109 1.00 0.03 4      
麩醯胺酸 22484 0.53 0.01 4 **** 0.0001
麩醯胺酸 11242 0.62 0.05 4 **** 0.0001
麩醯胺酸 3747 0.70 0.03 3 **** 0.0001
麩醯胺酸 749 1.00 0.07 4 ns 0.9999
麩醯胺酸 562 1.00 0.07 3      
異白胺酸 6639 1.11 0.07 4 ns 0.7553
異白胺酸 3320 1.10 0.14 4 ns 0.7944
異白胺酸 1328 1.05 0.22 4 ns 0.9831
異白胺酸 66 1.01 0.21 4      
白胺酸 15270 -0.99% 0.10 4 ns 0.994
白胺酸 7635 1.12 0.16 4 ns 0.5049
白胺酸 3054 1.11 0.15 4 ns 0.5499
白胺酸 153 1.00 0.11 4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0.76 0.06 4 ** 0.0011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1.02 0.08 4 ns 0.9921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1.07 0.08 4 ns 0.5517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1.00 0.08 4 ns 0.9999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 0.06 4      
表26.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第二供體中相對於Gapdh表現標準化之Col1a1基因表現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相對於對照之Col1a1 倍數表現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0.72 0.05 4 **** 0.0001
LIVRQNAC 30 0.72 0.02 4 **** 0.0001
LIVRQNAC 20 0.70 0.03 4 **** 0.0001
LIVRQNAC 10 0.71 0.08 4 **** 0.0001
LIVRQNAC 1 1.00 0.02 4      
LIVRQNAC+G 40 0.60 0.09 4 **** 0.0001
LIVRQNAC+G 30 0.68 0.07 4 *** 0.0001
LIVRQNAC+G 20 0.71 0.09 4 *** 0.0003
LIVRQNAC+G 10 0.69 0.06 4 *** 0.0002
LIVRQNAC+G 1 1.00 0.07 4      
LIVRQNAC+S 40 0.66 0.02 4 **** 0.0001
LIVRQNAC+S 30 0.69 0.06 4 **** 0.0001
LIVRQNAC+S 20 0.76 0.05 4 *** 0.0002
LIVRQNAC+S 10 0.77 0.04 4 *** 0.0003
LIVRQNAC+S 1 1.00 0.11 4      
LIV 40 1.20 0.21 4 ns 0.1032
LIV 30 1.10 0.09 4 ns 0.6074
LIV 20 1.10 0.04 4 ns 0.6031
LIV 10 1.02 0.08 4 ns 0.9981
LIV 1 1.00 0.11 4      
LIVRQ 40 1.23 0.13 4 ns 0.1945
LIVRQ 30 1.12 0.13 4 ns 0.7176
LIVRQ 20 1.08 0.24 4 ns 0.8874
LIVRQ 10 1.14 0.16 4 ns 0.5632
LIVRQ 1 1.00 0.11 4      
RQNAC 40 0.54 0.03 4 **** 0.0001
RQNAC 30 0.55 0.06 4 **** 0.0001
RQNAC 20 0.58 0.04 4 **** 0.0001
RQNAC 10 0.73 0.04 4 *** 0.0007
RQNAC 1 1.01 0.16 4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57 0.06 4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20 0.69 0.06 4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10 0.69 0.09 4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5 0.69 0.05 4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 0.10 4      
表27.在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第二供體中相對於Gapdh表現標準化之Col1a1基因表現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相對於對照之Col1a1 倍數表現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05 0.03 4 ns 0.9194
纈胺酸 11710 0.98 0.11 4 ns 0.9827
纈胺酸 4684 1.05 0.18 4 ns 0.8893
纈胺酸 234 1.00 0.11 4      
精胺酸 5440 1.15 0.10 4 ns 0.2773
精胺酸 2720 1.15 0.14 4 ns 0.2759
精胺酸 1088 -0.99% 0.15 4 ns 0.9938
精胺酸 109 1.00 0.12 4      
麩醯胺酸 22484 0.86 0.07 4 ns 0.1411
麩醯胺酸 11242 0.91 0.09 4 ns 0.4365
麩醯胺酸 3747 1.04 0.14 4 ns 0.9811
麩醯胺酸 749 1.02 0.13 4 ns 0.9988
麩醯胺酸 562 1.01 0.12 8      
異白胺酸 6639 1.03 0.07 4 ns 0.8931
異白胺酸 3320 -0.99% 0.08 4 ns 0.9841
異白胺酸 1328 0.97 0.10 4 ns 0.9157
異白胺酸 66 1.00 0.02 4      
白胺酸 15270 1.13 0.14 4 ns 0.0811
白胺酸 7635 1.05 0.05 4 ns 0.7277
白胺酸 3054 1.06 0.03 4 ns 0.5342
白胺酸 153 1.00 0.03 4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0.57 0.06 4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0.69 0.06 4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0.69 0.09 4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0.69 0.05 4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 0.10 4      
表28.在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第三供體中相對於Gapdh表現標準化之Col1a1基因表現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相對於對照之Col1a1 倍數表現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0.81 0.09 4 ** 0.008
LIVRQNAC 30 0.70 0.06 4 *** 0.0001
LIVRQNAC 20 0.79 0.08 4 ** 0.0035
LIVRQNAC 10 0.79 0.07 4 ** 0.0039
LIVRQNAC 1 1.00 0.06 4      
LIVRQNAC+G 40 0.63 0.10 4 *** 0.0002
LIVRQNAC+G 30 0.64 0.02 4 *** 0.0003
LIVRQNAC+G 20 0.75 0.14 4 ** 0.005
LIVRQNAC+G 10 0.71 0.11 4 ** 0.0017
LIVRQNAC+G 1 1.00 0.03 4      
LIVRQNAC+S 40 0.79 0.11 4 * 0.0316
LIVRQNAC+S 30 0.79 0.04 4 * 0.0309
LIVRQNAC+S 20 0.77 0.09 4 * 0.0208
LIVRQNAC+S 10 0.85 0.09 4 ns 0.1434
LIVRQNAC+S 1 1.01 0.16 4      
LIV 40 1.00 0.16 4 ns 0.9999
LIV 30 0.94 0.16 4 ns 0.8685
LIV 20 1.08 0.08 4 ns 0.6767
LIV 10 0.93 0.04 4 ns 0.7713
LIV 1 1.00 0.05 4      
LIVRQ 40 1.00 0.05 4 ns 0.9999
LIVRQ 30 1.07 0.13 4 ns 0.8753
LIVRQ 20 1.10 0.13 4 ns 0.6983
LIVRQ 10 1.05 0.21 4 ns 0.9641
LIVRQ 1 1.00 0.07 4      
RQNAC 40 0.64 0.05 4 *** 0.0003
RQNAC 30 0.70 0.13 4 ** 0.0018
RQNAC 20 0.66 0.05 4 *** 0.0005
RQNAC 10 0.87 0.15 4 ns 0.2175
RQNAC 1 1.00 0.04 4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62 0.01 4 *** 0.0005
N-乙醯半胱胺酸 20 0.73 0.10 4 ** 0.0083
N-乙醯半胱胺酸 10 0.82 0.09 4 ns 0.0909
N-乙醯半胱胺酸 5 0.91 0.12 4 ns 0.4954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1 0.16 4      
29 . 在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 供體中相對於 Gapdh 表現標準化之 Col1a1 基因表現之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相對於對照之Col1a1 倍數表現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13 0.12 4 ns 0.7199
纈胺酸 11710 1.27 0.31 4 ns 0.1735
纈胺酸 4684 1.22 0.16 4 ns 0.3247
纈胺酸 234 1.01 0.13 4      
精胺酸 5440 1.02 0.09 4 ns 0.9702
精胺酸 2720 -0.99% 0.09 4 ns 0.9973
精胺酸 1088 0.95 0.02 4 ns 0.5384
精胺酸 109 1.00 0.05 4      
麩醯胺酸 22484 0.81 0.11 4 * 0.0113
麩醯胺酸 11242 0.81 0.11 4 ** 0.0087
麩醯胺酸 3747 1.00 0.03 4 ns 0.9999
麩醯胺酸 749 0.96 0.07 4 ns 0.8697
麩醯胺酸 562 1.00 0.10 8      
異白胺酸 6639 1.03 0.04 4 ns 0.9974
異白胺酸 3320 0.94 0.13 4 ns 0.8329
異白胺酸 1328 0.94 0.17 4 ns 0.7947
異白胺酸 66 1.02 0.20 4      
白胺酸 15270 1.07 0.12 4 ns 0.9535
白胺酸 7635 1.00 0.16 4 ns 0.998
白胺酸 3054 1.08 0.23 4 ns 0.9185
白胺酸 153 1.01 0.19 4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0 0.62 0.01 4 *** 0.0005
N-乙醯半胱胺酸 5000 0.73 0.10 4 ** 0.0083
N-乙醯半胱胺酸 2500 0.82 0.09 4 ns 0.0909
N-乙醯半胱胺酸 1000 0.91 0.12 4 ns 0.4954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1 0.16 4      
膠原蛋白原 I α 1 分泌表30至35展示來自三個不同健康供體之原代人類肝臟星形細胞中之膠原蛋白原Iα1相對於其各別基線胺基酸條件標準化之倍數變化。在各處理組內藉由單因素變異數分析與鄧尼特氏多重比較測試計算統計顯著性。組合LIV明顯增加所有三個供體中之膠原蛋白原Iα1分泌。向LIV組合中添加精胺酸(R)及麩醯胺酸(Q)削弱了單獨LIV之促纖維發生作用。LIVRQNAC、LIVRQNAC+G、LIVRQNAC+S及RQNAC明顯減少所有三個供體中之膠原蛋白原Iα1分泌。單獨地,N-乙醯半胱胺酸展示明顯減少三個供體中之兩者中之膠原蛋白原Iα1分泌。纈胺酸明顯提高兩個供體僅一者中之膠原蛋白原Iα1分泌,而異白胺酸及精胺酸明顯提高三個供體中之兩者中之膠原蛋白原Iα1分泌。換言之,單獨投與之麩醯胺酸對膠原蛋白原Iα1分泌無顯著影響。因而,基於個別胺基酸處理之作用,將無法預期相對於單獨的LIV,LIV與精胺酸及麩醯胺酸之促纖維發生作用降低。 表30.第一供體中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的膠原蛋白原1α1分泌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膠原蛋白原Iα1 分泌(1× 之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0.6283 0.0585 3 *** 0.0001
LIVRQNAC 30 0.5975 0.0709 3 **** 0.0001
LIVRQNAC 20 0.6504 0.0622 4 *** 0.0001
LIVRQNAC 10 0.8287 0.0936 4 * 0.0277
LIVRQNAC 1 1.0000 0.0908 4      
LIVRQNAC+G 40 0.5288 0.0402 3 *** 0.0006
LIVRQNAC+G 30 0.6297 0.0200 3 ** 0.0042
LIVRQNAC+G 20 0.5926 0.0634 4 ** 0.001
LIVRQNAC+G 10 0.7404 0.0920 4 * 0.0267
LIVRQNAC+G 1 1.0000 0.2151 4      
LIVRQNAC+S 40 0.5900 0.0450 3 *** 0.0003
LIVRQNAC+S 30 0.5562 0.1242 3 *** 0.0002
LIVRQNAC+S 20 0.6844 0.0638 3 ** 0.0022
LIVRQNAC+S 10 0.7003 0.0946 3 ** 0.0032
LIVRQNAC+S 1 1.0000 0.0311 3      
LIV 40 1.3017 0.1474 3 ns 0.0518
LIV 30 1.3358 0.1922 3 * 0.0305
LIV 20 1.2592 0.0747 3 ns 0.0997
LIV 10 1.0149 0.1089 3 ns 0.9997
LIV 1 1.0000 0.0828 3      
LIVRQ 40 1.0070 0.1716 3 ns 0.9999
LIVRQ 30 1.0190 0.1103 3 ns 0.9983
LIVRQ 20 1.1403 0.0516 3 ns 0.3875
LIVRQ 10 1.0454 0.0908 3 ns 0.9609
LIVRQ 1 1.0000 0.0935 3      
RQNAC 40 0.3622 0.0166 3 **** 0.0001
RQNAC 30 0.4232 0.0819 3 **** 0.0001
RQNAC 20 0.5819 0.0574 3 *** 0.0001
RQNAC 10 0.8181 0.0703 3 * 0.0313
RQNAC 1 1.0000 0.0967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5076 0.0154 3 **** 0.0001
N-乙醯半胱胺酸 20 0.6593 0.0914 3 *** 0.0003
N-乙醯半胱胺酸 10 0.7939 0.0715 3 ** 0.01
N-乙醯半胱胺酸 5 0.9175 0.0519 3 ns 0.3855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0686 3      
表31.第一供體中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的膠原蛋白原1α1分泌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膠原蛋白原Iα1 分泌(1× 之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2139 0.0544 3 ns 0.1392
纈胺酸 11710 1.2069 0.0881 3 ns 0.155
纈胺酸 4684 1.1203 0.1908 3 ns 0.5111
纈胺酸 234 1.0000 0.1389 4      
精胺酸 5440 1.0646 0.0939 3 ns 0.4155
精胺酸 2720 1.1757 0.0466 3 * 0.01
精胺酸 1088 1.0291 0.0615 4 ns 0.8428
精胺酸 109 1.0000 0.0389 4      
麩醯胺酸 22484 1.0564 0.1293 3 ns 0.8468
麩醯胺酸 11242 1.0888 0.0261 3 ns 0.5648
麩醯胺酸 3747 1.0757 0.1003 4 ns 0.6356
麩醯胺酸 749 0.9790 0.0836 4 ns 0.993
麩醯胺酸 562 1.0000 0.0596 3      
異白胺酸 6639 1.2144 0.1129 3 ns 0.0537
異白胺酸 3320 1.1366 0.0938 3 ns 0.2411
異白胺酸 1328 0.9229 0.0614 3 ns 0.6321
異白胺酸 66 1.0000 0.0953 3      
白胺酸 15270 1.1710 0.1043 3 ns 0.094
白胺酸 7635 1.0915 0.0832 3 ns 0.4736
白胺酸 3054 1.1410 0.1245 4 ns 0.1424
白胺酸 153 1.0000 0.0481 4      
32. 第二供體中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的膠原蛋白原 1α1 分泌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膠原蛋白原Iα1 分泌(1× 之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0.7465 0.0551 3 ** 0.0041
LIVRQNAC 30 0.6829 0.0991 3 *** 0.0007
LIVRQNAC 20 0.6922 0.0281 4 *** 0.0004
LIVRQNAC 10 0.7879 0.0748 4 ** 0.0085
LIVRQNAC 1 1.0000 0.1141 4      
LIVRQNAC+G 40 0.6372 0.0267 3 **** 0.0001
LIVRQNAC+G 30 0.7347 0.0324 3 **** 0.0001
LIVRQNAC+G 20 0.6716 0.0552 4 **** 0.0001
LIVRQNAC+G 10 0.7823 0.0579 4 *** 0.0001
LIVRQNAC+G 1 1.0000 0.0580 4      
LIVRQNAC+S 40 0.8756 0.0372 3 ns 0.1229
LIVRQNAC+S 30 0.7340 0.0432 3 ** 0.0019
LIVRQNAC+S 20 0.7405 0.0491 3 ** 0.0022
LIVRQNAC+S 10 0.7472 0.0710 3 ** 0.0027
LIVRQNAC+S 1 1.0000 0.1031 3      
LIV 40 1.4409 0.0697 3 **** 0.0001
LIV 30 1.3679 0.0156 3 *** 0.0001
LIV 20 1.3418 0.1090 3 *** 0.0002
LIV 10 1.2176 0.0343 3 ** 0.0057
LIV 1 1.0000 0.0396 3      
LIVRQ 40 0.9851 0.0534 3 ns 0.9965
LIVRQ 30 1.0185 0.0735 3 ns 0.9921
LIVRQ 20 0.9212 0.0215 3 ns 0.4893
LIVRQ 10 0.9558 0.0580 3 ns 0.8556
LIVRQ 1 1.0000 0.1134 3      
RQNAC 40 0.6363 0.0432 3 *** 0.0002
RQNAC 30 0.6154 0.0196 3 *** 0.0001
RQNAC 20 0.7060 0.0851 3 *** 0.0009
RQNAC 10 0.8385 0.0248 3 * 0.041
RQNAC 1 1.0000 0.1071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8383 0.0378 3 ns 0.4053
N-乙醯半胱胺酸 20 0.7378 0.1347 3 ns 0.1002
N-乙醯半胱胺酸 10 0.8877 0.2282 3 ns 0.6842
N-乙醯半胱胺酸 5 0.8387 0.0832 3 ns 0.407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0808 3      
33 . 第二供體中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的膠原蛋白原 1α1 分泌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膠原蛋白原Iα1 分泌(1× 之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3068 0.0963 3 ** 0.0019
纈胺酸 11710 1.2877 0.1122 3 ** 0.0029
纈胺酸 4684 1.2865 0.0717 4 ** 0.0018
纈胺酸 234 1.0000 0.0589 4      
精胺酸 5440 1.1304 0.0187 3 ns 0.0937
精胺酸 2720 1.0722 0.0791 3 ns 0.4483
精胺酸 1088 1.0126 0.0822 4 ns 0.989
精胺酸 109 1.0000 0.0778 4      
麩醯胺酸 22484 0.7143 0.0566 3 ** 0.0058
麩醯胺酸 11242 0.7080 0.0246 3 ** 0.005
麩醯胺酸 3747 0.7541 0.0860 4 * 0.0102
麩醯胺酸 749 0.9191 0.1171 4 ns 0.5776
麩醯胺酸 562 1.0000 0.1003 3      
異白胺酸 6639 1.5423 0.1489 3 ** 0.006
異白胺酸 3320 1.4940 0.0238 3 * 0.0102
異白胺酸 1328 1.4811 0.2307 3 * 0.0117
異白胺酸 66 1.0000 0.1264 3      
白胺酸 15270 0.9518 0.0406 3 ns 0.9292
白胺酸 7635 1.2628 0.1763 3 ns 0.0607
白胺酸 3054 1.0781 0.1735 4 ns 0.7374
白胺酸 153 1.0000 0.0681 4      
34 . 第三供體中投與胺基酸組合物後的膠原蛋白原 1α1 分泌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膠原蛋白原Iα1 分泌(1× 之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0.9052 0.0344 3 ns 0.5685
LIVRQNAC 30 0.7456 0.0895 3 * 0.0192
LIVRQNAC 20 0.7817 0.0680 4 * 0.03
LIVRQNAC 10 0.9774 0.1451 4 ns 0.9927
LIVRQNAC 1 1.0000 0.1116 4      
LIVRQNAC+G 40 0.7040 0.0080 3 ** 0.002
LIVRQNAC+G 30 0.6249 0.0819 3 *** 0.0003
LIVRQNAC+G 20 0.6863 0.1334 4 *** 0.0006
LIVRQNAC+G 10 1.0068 0.0642 4 ns 0.9998
LIVRQNAC+G 1 1.0000 0.0724 4      
LIVRQNAC+S 40 0.9190 0.0772 3 ns 0.3351
LIVRQNAC+S 30 0.8107 0.0596 3 * 0.0101
LIVRQNAC+S 20 0.8878 0.0129 3 ns 0.1296
LIVRQNAC+S 10 0.9814 0.0458 3 ns 0.9852
LIVRQNAC+S 1 1.0000 0.0780 3      
LIV 40 1.3233 0.0667 3 ** 0.0024
LIV 30 1.2510 0.1070 3 * 0.0125
LIV 20 1.2702 0.0639 3 ** 0.0079
LIV 10 1.1912 0.1049 3 ns 0.0532
LIV 1 1.0000 0.0521 3      
LIVRQ 40 1.2020 0.1119 3 ns 0.1081
LIVRQ 30 1.1380 0.0955 3 ns 0.3407
LIVRQ 20 0.9489 0.1179 3 ns 0.9263
LIVRQ 10 1.0786 0.0764 3 ns 0.7564
LIVRQ 1 1.0000 0.1056 3      
RQNAC 40 0.6590 0.0860 3 ** 0.0012
RQNAC 30 0.6708 0.0407 3 ** 0.0016
RQNAC 20 0.9135 0.1192 3 ns 0.5063
RQNAC 10 0.8783 0.0515 3 ns 0.245
RQNAC 1 1.0000 0.0740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0.6962 0.0189 3 * 0.0125
N-乙醯半胱胺酸 20 0.8521 0.0709 3 ns 0.2666
N-乙醯半胱胺酸 10 0.9391 0.1250 3 ns 0.8641
N-乙醯半胱胺酸 5 1.0897 0.1245 3 ns 0.6511
N-乙醯半胱胺酸 0 1.0000 0.1133 3      
35. 第三供體中投與單一胺基酸組合物後的膠原蛋白原 1α1 分泌倍數變化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µM) 膠原蛋白原Iα1 分泌(1× 之倍數變化)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1139 0.1077 3 ns 0.5315
纈胺酸 11710 1.0498 0.1773 3 ns 0.918
纈胺酸 4684 1.0428 0.1036 4 ns 0.9323
纈胺酸 234 1.0000 0.1203 4      
精胺酸 5440 1.2125 0.0862 3 * 0.0112
精胺酸 2720 1.1314 0.0820 3 ns 0.1114
精胺酸 1088 1.0623 0.0629 4 ns 0.5378
精胺酸 109 1.0000 0.0760 4      
麩醯胺酸 22484 1.0121 0.0730 3 ns 0.9989
麩醯胺酸 11242 1.1204 0.1056 3 ns 0.2356
麩醯胺酸 3747 0.9734 0.0900 4 ns 0.9747
麩醯胺酸 749 1.0317 0.0644 4 ns 0.9538
麩醯胺酸 562 1.0000 0.0447 3      
異白胺酸 6639 1.4465 0.0958 3 ** 0.0014
異白胺酸 3320 1.2703 0.0352 3 * 0.024
異白胺酸 1328 1.2687 0.0374 3 * 0.0247
異白胺酸 66 1.0000 0.1629 3      
白胺酸 15270 0.9892 0.0260 3 ns 0.9979
白胺酸 7635 1.2027 0.0693 3 ns 0.0638
白胺酸 3054 1.1399 0.1385 4 ns 0.1844
白胺酸 153 1.0000 0.1077 4      
實例5:原代人類巨噬細胞中之細胞介素分泌 分離外周血單核細胞 (PBMC)小心地將未經純化之白血球層(Research Blood Components)倒入50 mL離心管中且用具有鈣及鎂(Gibco)之室溫杜貝克氏磷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Dulbecco's Phosphate Buffered Saline;dPBS)稀釋。經稀釋之白血球層進一步分到四個總計50 mL離心管中,每個管20 mL。小心地將淋巴球分離培養基(Corning)吸取至各離心管之底部。在20℃在850 × g離心混合物32分鐘,減速度及加速度為0。
在離心之後使PBMC層與其他組分分離且添加至含有25 mL dPBS之新的50 mL離心管中。用dPBS使總體積達至50 mL且在20℃在600×g以9之加速度、5之減速度離心10分鐘。自細胞集結粒小心地移除上清液。使用10 mL dPBS使細胞集結粒再懸浮。隨後使用dPBS使總體積達至50 mL且在20℃在450×g以9之加速度,9之減速度離心5分鐘。再次重複上清液移除及細胞集結粒再懸浮。
接著自細胞集結粒小心地移除上清液。使細胞集結粒再懸浮於不具有鈣或鎂之10 mL dPBS中且經由70 μM細胞過濾器過濾。使用Cellometer K2自動化細胞計數器測定總PBMC數目。保存總共5E6個細胞用於流式細胞量測分析。在20℃在490×g以9之加速度,9之減速度離心剩餘細胞5分鐘。
CD14+ 細胞選擇使用EasySep TM人類CD14陽性選擇套組II (STEMCELL Technologies)選擇CD14+細胞。使細胞以1×10 8個細胞/毫升再懸浮於冷EasySep TM緩衝液(STEMCELL Technologies)中。將總共100 μL/mL之EasySep TM人類CD14陽性選擇混合液II添加至細胞懸浮液中,混合且在室溫培育10分鐘。將總共100 μL/mL RapidSpheres添加至混合物中,且在混合之後在室溫培育3分鐘,隨後添加RoboSep緩衝液以使總體積達至10 mL。將混合物於15 mL管中置放於磁體中且在室溫培育3分鐘。丟棄上清液,且將10 mL新鮮EasySep TM緩衝液添加至15 mL管中。添加RoboSep緩衝液、混合及丟棄上清液重複多於兩次。
將陰性及陽性溶離份在20℃在490×g以9之加速度,9之減速度離心5分鐘,且再懸浮於DMEM (Gibco)及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Atlanta Bio)及青黴素/鏈黴素中。對細胞進行計數且在20℃在490×g以9之加速度,9之減速度再離心5分鐘。在離心之後,使細胞再懸浮於含有500 U/mL GM之DMEM (Gibco)及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Atlanta Bio)及青黴素/鏈黴素中,且以1至2×10 6個細胞/毫升接種於10 cm組織培養盤上。在飼養(feeding)/採集之間使細胞保持在37℃、5% CO2中。
CD14+ 細胞飼養每隔3至4天藉由移除培養基及未附著之細胞,在20℃在490×g以9之加速度、9之減速度離心5分鐘,且再懸浮於含有500 U/mL GM-CSF之新鮮DMEM (Gibco)及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Atlanta Bio)及青黴素/鏈黴素中來飼養細胞。將再懸浮細胞接種回於10 cm組織培養盤上且在37℃,5% CO2下培育。
巨噬細胞採集在完成細胞附著之後,移除培養上清液且用5 mL PBS洗滌培養物1×。添加總共3 mL室溫細胞裂解劑(Cellstripper)且在37℃,5% CO2下培育培養物大致10分鐘直至細胞變圓且開始分離為止。使用細胞刮刀來使細胞自培養盤完全分離。在室溫在490 g快速離心收集之細胞5分鐘且再懸浮於含10% DMSO之熱不活化胎牛血清中且緊接著冷凍在-80℃下。
篩選在第0天,將原代人類PMBC衍生之巨噬細胞以3.0E4個細胞/孔接種於96孔微孔板(ThermoFisher)中補充有青黴素-鏈黴素(Hyclone)及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HI-FBS) (Atlanta Bio)之達爾伯克氏改良伊格爾培養基(DMEM) (Gibco)中且在37℃,5% CO2下培育隔夜。在第1天,細胞用150微升/孔之DPBS (Gibco)洗滌一次且用75 μL之以下各者處理: a.  基於血液中之平均生理學濃度,基於人類代謝體資料庫(HMDB)中公佈之值,含有限定的定製胺基酸濃度之無胺基酸DMEM (US Biologicals),其具有6 mM葡萄糖、1 mM丙酮酸鈉、10 mM HEPES、0.2% primocin (InVivoGen);或 b.  具有一種各種濃度之胺基酸之上文所描述之相同培養基,其包括完全缺失型。(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562.1μM;L-甘胺酸:251.3 μM;L-絲胺酸:141.5 μM;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
在第2天,細胞用補充有0.30 ng/mL之脂多糖(LPS) (Sigma)之75 μL之上文所描述之相同培養基處理,達至0.15 ng/mL之LPS的最終濃度。對照孔用1 μM BX-795 (Tocis)、1 μM TAK242 (Sigma)、0.15 ng/mL之LPS或磷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PBS)處理。
在第3天,收集上清液且立即在-80℃冷凍器中冷凍。用150 μL DPBS洗滌細胞一次且使用WST-8細胞增殖細胞毒性分析法(Dojindo)評估存活力。在分析法之後,細胞用150 μL PBS洗滌兩次且用4%多聚甲醛固定5分鐘,接著用150 μL PBS再洗滌兩次。藉由IL-6及TNF-a之ELISA,使用可商購的套組(R&D Systems),根據製造商供應方案分析上清液樣本中之蛋白質含量。結果展示於下36至41表中。 36. IL-6 量測值:供體 1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供體1 IL-6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619.787 114.1592 3 0.0001 ****
LIVRQNAC 30 -525.849 63.87122 3 0.0001 ****
LIVRQNAC 20 -290.199 33.5584 3 0.0092 **
LIVRQNAC 10 51.81434 183.3933 3 0.9479 ns
LIVRQNAC 1 0 148.7761 3 na na
LIVRQNAC+G 40 -1099.11 44.1139 3 0.0001 ****
LIVRQNAC+G 30 -903.836 107.7113 3 0.0001 ****
LIVRQNAC+G 20 -616.626 114.7826 3 0.0001 ****
LIVRQNAC+G 10 -367.918 98.44611 3 0.0007 ***
LIVRQNAC+G 1 0 172.9553 3 na na
LIVRQNAC+S 40 -968.997 90.53282 3 0.0001 ****
LIVRQNAC+S 30 -798.326 52.89122 3 0.0001 ****
LIVRQNAC+S 20 -506.804 63.85224 3 0.0001 ****
LIVRQNAC+S 10 -243.259 114.742 3 0.0365 *
LIVRQNAC+S 1 0 259.8506 3 na na
LIV 40 4.918642 62.7077 3 0.9999 ns
LIV 30 86.01907 128.1151 3 0.7604 ns
LIV 20 112.1501 83.62436 3 0.564 ns
LIV 10 54.22668 63.10515 3 0.9392 ns
LIV 1 0 75.98804 3 na na
LIVRQ 40 322.0706 73.87715 3 0.0033 **
LIVRQ 30 297.8004 34.60168 3 0.0072 **
LIVRQ 20 604.021 203.8836 3 0.0001 ****
LIVRQ 10 289.1798 57.78952 3 0.0095 **
LIVRQ 1 0 93.58494 3 na na
RQNAC 40 -911.011 12.65475 3 0.0001 ****
RQNAC 30 -766.912 26.23659 3 0.0001 ****
RQNAC 20 -511.403 32.15983 3 0.0001 ****
RQNAC 10 -201.63 6.477522 3 0.1054 ns
RQNAC 1 0 174.9658 3 na na
N-乙醯半胱胺酸 40 -914.194 56.77271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20 -553.802 85.27013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10 -121.142 53.05191 3 0.4973 ns
N-乙醯半胱胺酸 5 308.1772 263.4651 3 0.0052 **
N-乙醯半胱胺酸 0 0 45.08485 3 na na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μ M) 供體1 IL-6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06.268 155.3559 3 0.7885 ns
纈胺酸 11710 -97.25 77.26313 3 0.8339 ns
纈胺酸 4684 -85.9843 74.99317 3 0.8841 ns
纈胺酸 234 0 124.8497 3 na na
精胺酸 5440 357.4394 154.8508 3 0.0159 *
精胺酸 2720 -186.57 85.86105 3 0.3477 ns
精胺酸 1088 -181.36 131.6475 3 0.3722 ns
精胺酸 109 0 282.0306 3 na na
麩醯胺酸 22484 440.1437 114.443 3 0.0022 **
麩醯胺酸 11242 397.1745 23.36272 3 0.0064 **
麩醯胺酸 3747 291.5443 81.30853 3 0.0623 ns
麩醯胺酸 749 0 73.06692 3 na na
異白胺酸 6639 -218.332 146.5098 3 0.221 ns
異白胺酸 3320 -15.8843 89.88616 3 0.9998 ns
異白胺酸 1328 25.98372 323.6109 3 0.9984 ns
異白胺酸 66 0 48.21125 3 na na
白胺酸 15270 84.46122 68.15253 3 0.8902 ns
白胺酸 7635 -69.9873 99.00843 3 0.9398 ns
白胺酸 3054 244.9743 355.6551 3 0.1442 ns
白胺酸 153 0 61.85589 3 na na
用LIVRQNAC、LIVRQNAC+G、LIVRQNAC+S、RQNAC及NAC治療明顯減少原代人類單核球衍生之巨噬細胞中LPS誘導之IL-6分泌。用LIVRQ治療明顯增加IL-6分泌,而LIV無作用。單獨投與之精胺酸及麩醯胺酸增加IL-6分泌,而其他單獨的胺基酸不影響IL-6分泌。進行雙向ANOVA杜奈特多重比較以便進行統計分析。平均值表示為減去基線之值。 37. IL-6 量測值:供體 2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供體2 IL-6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27.1916 1.853569 3 0.0003 ***
LIVRQNAC 30 -21.5766 1.709414 3 0.0045 **
LIVRQNAC 20 -8.20655 8.458638 3 0.5143 ns
LIVRQNAC 10 -1.71581 6.104437 3 0.9965 ns
LIVRQNAC 1 -2.4E-15 11.85079 3      
LIVRQNAC+G 40 -33.2001 3.55425 3 0.0001 ****
LIVRQNAC+G 30 -30.8468 0.854995 3 0.0001 ****
LIVRQNAC+G 20 -18.4318 4.870421 3 0.0187 *
LIVRQNAC+G 10 14.63551 21.82024 3 0.0824 ns
LIVRQNAC+G 1 2.37E-15 8.607557 3      
LIVRQNAC+S 40 -26.5993 2.963677 3 0.0004 ***
LIVRQNAC+S 30 -14.2166 1.460268 3 0.0954 ns
LIVRQNAC+S 20 -8.2522 2.917345 3 0.5095 ns
LIVRQNAC+S 10 8.127841 1.783214 3 0.5227 ns
LIVRQNAC+S 1 0 6.232673 3      
LIV 40 34.10306 1.950493 3 0.0001 ****
LIV 30 31.10835 9.757211 3 0.0001 ****
LIV 20 20.32684 3.17293 3 0.0081 **
LIV 10 15.10204 9.179111 3 0.0697 ns
LIV 1 -7.1E-15 4.738966 3      
LIVRQ 40 49.62156 17.37012 3 0.0001 ****
LIVRQ 30 42.9625 7.798872 3 0.0001 ****
LIVRQ 20 48.38603 13.08566 3 0.0001 ****
LIVRQ 10 45.99191 15.19687 3 0.0001 ****
LIVRQ 1 1.18E-15 6.324379 3      
RQNAC 40 -36.5521 1.877658 3 0.0001 ****
RQNAC 30 -26.3768 0.744676 3 0.0004 ***
RQNAC 20 -18.7428 1.353649 3 0.0164 *
RQNAC 10 -3.74427 4.74578 3 0.9393 ns
RQNAC 1 2.37E-15 12.26314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33.7585 0.895842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20 -24.9999 1.083467 3 0.0008 ***
N-乙醯半胱胺酸 10 -9.75111 2.381012 3 0.3617 ns
N-乙醯半胱胺酸 5 -0.79458 5.988677 3 0.9998 ns
N-乙醯半胱胺酸 0 -2.4E-15 1.900091 3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μ M) 供體2 IL-6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4.395899 10.35903 3 0.973 ns
纈胺酸 11710 -1.19605 7.303571 3 0.9998 ns
纈胺酸 4684 -4.52846 4.069907 3 0.97 ns
纈胺酸 234 -4.7E-15 9.361734 3      
精胺酸 5440 -12.4164 0.292618 3 0.5017 ns
精胺酸 2720 -13.6102 2.1177 3 0.4207 ns
精胺酸 1088 -9.70116 9.286942 3 0.6995 ns
精胺酸 109 2.37E-15 14.30728 3      
麩醯胺酸 22484 34.38845 7.467725 3 0.0026 **
麩醯胺酸 11242 63.31441 35.02748 3 0.0001 ****
麩醯胺酸 3747 22.51543 9.686139 3 0.0721 ns
麩醯胺酸 749 2.37E-15 2.203881 3      
異白胺酸 6639 -1.77438 10.22772 3 0.999 ns
異白胺酸 3320 2.305485 1.328015 3 0.9975 ns
異白胺酸 1328 -2.31776 9.121049 3 0.9974 ns
異白胺酸 66 0 12.3413 3      
白胺酸 15270 47.59735 16.64049 3 0.0001 ****
白胺酸 7635 30.46065 7.144005 3 0.0087 **
白胺酸 3054 29.60609 13.39676 3 0.0111 *
白胺酸 153 7.11E-15 6.308577 3      
用LIVRQNAC、LIVRQNAC+G、LIVRQNAC+S、RQNAC及NAC治療明顯減少原代人類單核球衍生之巨噬細胞中LPS誘導之IL-6分泌。用LIVRQ及LIV治療明顯增加IL-6分泌。單獨投與的麩醯胺酸及白胺酸增加IL-6分泌,而其他單獨的胺基酸無作用。進行雙向ANOVA杜奈特多重比較以便進行統計分析。平均值表示為減去基線之值。 38. IL-6 量測值 供體 3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供體3 IL-6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18.2445 4.129349 3 0.7529 ns
LIVRQNAC 30 -16.8219 1.366045 3 0.8001 ns
LIVRQNAC 20 -13.4826 12.48206 3 0.8948 ns
LIVRQNAC 10 -34.4539 37.38053 3 0.2356 ns
LIVRQNAC 1 -1.4E-14 14.03982 3      
LIVRQNAC+G 40 -54.4799 5.467815 3 0.0228 *
LIVRQNAC+G 30 -48.3118 1.960574 3 0.0513 ns
LIVRQNAC+G 20 -55.792 7.763897 3 0.019 *
LIVRQNAC+G 10 -44.8309 14.34972 3 0.0783 ns
LIVRQNAC+G 1 0 26.01471 3      
LIVRQNAC+S 40 -14.5337 15.82418 3 0.868 ns
LIVRQNAC+S 30 -25.9127 10.00119 3 0.479 ns
LIVRQNAC+S 20 -25.8862 21.61536 3 0.48 ns
LIVRQNAC+S 10 -11.9742 10.3333 3 0.9277 ns
LIVRQNAC+S 1 -4.3E-14 15.34164 3      
LIV 40 10.21257 37.58938 3 0.9576 ns
LIV 30 -32.6891 24.862 3 0.2771 ns
LIV 20 27.66715 39.40901 3 0.4207 ns
LIV 10 9.44789 71.20002 3 0.9677 ns
LIV 1 -4.7E-14 27.50075 3      
LIVRQ 40 74.9145 12.55033 3 0.001 ***
LIVRQ 30 120.1764 20.21514 3 0.0001 ****
LIVRQ 20 77.12007 11.45452 3 0.0007 ***
LIVRQ 10 67.95483 43.58345 3 0.003 **
LIVRQ 1 -2.4E-14 27.62048 3      
RQNAC 40 -45.9765 5.740028 3 0.0683 ns
RQNAC 30 -53.3845 16.45009 3 0.0265 *
RQNAC 20 -65.6761 3.400465 3 0.0044 **
RQNAC 10 -32.8776 33.99103 3 0.2724 ns
RQNAC 1 -2.8E-14 23.14404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140.851 4.662272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20 -122.656 8.219985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10 -103.586 28.4385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5 -70.3269 8.563896 3 0.0021 **
N-乙醯半胱胺酸 0 -9.5E-15 11.75797 3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μ M) 供體3 IL-6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29.2004 25.98066 3 0.4329 ns
纈胺酸 11710 -43.8022 8.331697 3 0.1239 ns
纈胺酸 4684 -30.0609 8.478329 3 0.4072 ns
纈胺酸 234 4.26E-14 17.2027 3      
精胺酸 5440 -6.80983 0.643932 3 0.9922 ns
精胺酸 2720 -7.50318 22.06663 3 0.9888 ns
精胺酸 1088 31.5786 70.48311 3 0.3642 ns
精胺酸 109 0 17.26952 3      
麩醯胺酸 22484 108.5158 55.59202 3 0.0001 ****
麩醯胺酸 11242 98.4903 58.37 3 0.0001 ****
麩醯胺酸 3747 25.35457 16.40416 3 0.556 ns
麩醯胺酸 749 3.79E-14 16.54987 3      
異白胺酸 6639 -16.3663 8.09174 3 0.9718 ns
異白胺酸 3320 0 19.80362 3 0.9928 ns
異白胺酸 1328 -28.9897 13.10903 3 0.6593 ns
異白胺酸 66 -6.69039 13.72995 3      
白胺酸 15270 # # 3 # #
白胺酸 7635 # # 3 # #
白胺酸 3054 # # 3 # #
白胺酸 153 # # 3 # #
# 歸因於技術誤差,在實驗3中未量測白胺酸
用LIVRQNAC+G、LIVRQNAC+S、RQNAC及NAC治療明顯減少原代人類單核球衍生之巨噬細胞中LPS誘導之IL-6分泌。用LIVRQ治療增加IL-6分泌,而LIV及LIVRQNAC對IL-6分泌無統計顯著作用。單獨投與的麩醯胺酸明顯增加IL-6分泌,而其他單獨的胺基酸無作用。進行雙向ANOVA杜奈特多重比較以便進行統計分析。平均值表示為減去基線之值。 39. TNF-α 量測值 供體 1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供體1 TNF-α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422.74 4.347575 3 0.0001 ****
LIVRQNAC 30 -389.74 1.004633 3 0.0001 ****
LIVRQNAC 20 -336.69 3.007435 3 0.0001 ****
LIVRQNAC 10 -246.04 27.61929 3 0.0001 ****
LIVRQNAC 1 0 36.31082 3      
LIVRQNAC+G 40 -490.92 4.427614 3 0.0001 ****
LIVRQNAC+G 30 -447.73 9.819865 3 0.0001 ****
LIVRQNAC+G 20 -377.32 5.837159 3 0.0001 ****
LIVRQNAC+G 10 -268.29 9.642365 3 0.0001 ****
LIVRQNAC+G 1 0 37.44353 3      
LIVRQNAC+S 40 -415.03 4.800449 3 0.0001 ****
LIVRQNAC+S 30 -379.44 4.694868 3 0.0001 ****
LIVRQNAC+S 20 -323.77 7.971135 3 0.0001 ****
LIVRQNAC+S 10 -209.59 21.15676 3 0.0001 ****
LIVRQNAC+S 1 0 30.0492 3      
LIV 40 60.37 20.26331 3 0.0065 **
LIV 30 42.09 22.95664 3 0.0865 ns
LIV 20 63.37 37.24144 3 0.004 **
LIV 10 45.61 44.71078 3 0.0556 ns
LIV 1 0 10.49958 3      
LIVRQ 40 6.38 17.1283 3 0.9909 ns
LIVRQ 30 -6.72 18.9622 3 0.989 ns
LIVRQ 20 38.38 39.85515 3 0.1333 ns
LIVRQ 10 -18.95 10.84371 3 0.6982 ns
LIVRQ 1 0 36.96184 3      
RQNAC 40 -408.44 1.179877 3 0.0001 ****
RQNAC 30 -390.41 1.341282 3 0.0001 ****
RQNAC 20 -338.2 3.284307 3 0.0001 ****
RQNAC 10 -251.35 4.121085 3 0.0001 ****
RQNAC 1 0 51.06933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644.49 2.42197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20 -561.33 8.435064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10 -446.88 12.22132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5 -326.24 11.10173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0 0 42.00516 3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μ M) 供體1 TNF-α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4.98 20.86784 3 0.9928 ns
纈胺酸 11710 -41.77 36.61662 3 0.7784 ns
纈胺酸 4684 -40.37 32.31016 3 0.7974 ns
纈胺酸 234 0 24.8661 3      
精胺酸 5440 62.06 48.80326 3 0.4786 ns
精胺酸 2720 5.12 15.47951 3 0.9998 ns
精胺酸 1088 -24.33 17.74317 3 0.9577 ns
精胺酸 109 0 18.5366 3      
麩醯胺酸 22484 -103.07 27.02483 3 0.0985 ns
麩醯胺酸 11242 -65.24 23.02631 3 0.4346 ns
麩醯胺酸 3747 -45.7 28.56445 3 0.7222 ns
麩醯胺酸 749 0 30.75138 3      
異白胺酸 6639 -40.95 78.56369 3 0.7896 ns
異白胺酸 3320 -96.3 45.66981 3 0.1339 ns
異白胺酸 1328 -42.68 21.07739 3 0.7657 ns
異白胺酸 66 0 115.9559 3      
白胺酸 15270 -46.21 29.00402 3 0.7148 ns
白胺酸 7635 -23.04 40.08864 3 0.965 ns
白胺酸 3054 42.04 77.19161 3 0.7746 ns
白胺酸 153 0 157.6578 3      
用LIVRQNAC、LIVRQNAC+G、LIVRQNAC+S、RQNAC及NAC治療明顯減少原代人類單核球衍生之巨噬細胞中LPS誘導之TNFα分泌。用LIV治療增加TNFα分泌,而LIVRQ對TNF-α分泌無顯著作用。單獨地投與的胺基酸中無一者對TNF-α分泌起作用。進行雙向ANOVA杜奈特多重比較以便進行統計分析。平均值表示為減去基線之值。 40. TNF-α 量測值 供體 2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供體2 TNF-α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98.1341 2.118962 3 0.0001 ****
LIVRQNAC 30 -85.1019 1.385677 3 0.0001 ****
LIVRQNAC 20 -64.3364 10.07525 3 0.0001 ****
LIVRQNAC 10 -38.3512 5.120689 3 0.0001 ****
LIVRQNAC 1 0 5.45587 3      
LIVRQNAC+G 40 -91.3454 5.994009 3 0.0001 ****
LIVRQNAC+G 30 -82.4397 4.200763 3 0.0001 ****
LIVRQNAC+G 20 -61.247 8.702492 3 0.0001 ****
LIVRQNAC+G 10 -23.9913 7.471422 3 0.008 **
LIVRQNAC+G 1 -4.7E-15 4.578295 3      
LIVRQNAC+S 40 -74.1572 4.163823 3 0.0001 ****
LIVRQNAC+S 30 -64.0016 5.549308 3 0.0001 ****
LIVRQNAC+S 20 -47.5673 3.970363 3 0.0001 ****
LIVRQNAC+S 10 -28.635 7.390447 3 0.0012 **
LIVRQNAC+S 1 -4.7E-15 7.564883 3      
LIV 40 49.84155 4.092799 3 **** 0.0001
LIV 30 29.1118 14.72509 3 *** 0.001
LIV 20 30.17595 5.797518 3 *** 0.0006
LIV 10 16.68974 10.85983 3 ns 0.0974
LIV 1 0 10.41523 3      
LIVRQ 40 64.1705 27.82953 3 **** 0.0001
LIVRQ 30 50.92104 6.955429 3 **** 0.0001
LIVRQ 20 45.65882 19.0128 3 **** 0.0001
LIVRQ 10 32.37038 19.44425 3 *** 0.0002
LIVRQ 1 -4.7E-15 5.942707 3      
RQNAC 40 -84.147 5.821583 3 **** 0.0001
RQNAC 30 -77.9626 1.626776 3 **** 0.0001
RQNAC 20 -63.3754 3.494595 3 **** 0.0001
RQNAC 10 -37.6072 1.88043 3 **** 0.0001
RQNAC 1 -9.5E-15 4.727924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103.984 0.720962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20 -88.6528 0.668195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10 -70.8382 12.08717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5 -54.1596 11.06287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0 9.47E-15 2.926881 3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μ M) 供體2 TNF-α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1.25079 12.85688 3 0.9991 ns
纈胺酸 11710 -0.83505 8.524018 3 0.9998 ns
纈胺酸 4684 -0.00221 5.127759 3 0.9999 ns
纈胺酸 234 -4.7E-15 8.717375 3      
精胺酸 5440 -0.57378 8.672536 3 0.9999 ns
精胺酸 2720 -3.76334 2.467885 3 0.9594 ns
精胺酸 1088 -12.7222 4.764842 3 0.2488 ns
精胺酸 109 1.42E-14 3.511446 3      
麩醯胺酸 22484 11.50181 6.216029 3 0.3311 ns
麩醯胺酸 11242 20.03996 11.90208 3 0.0279 *
麩醯胺酸 3747 9.338214 9.748253 3 0.5134 ns
麩醯胺酸 749 -9.5E-15 7.275868 3      
異白胺酸 6639 19.25756 5.097831 3 0.0365 *
異白胺酸 3320 10.26061 7.861148 3 0.4307 ns
異白胺酸 1328 2.918887 1.921961 3 0.9836 ns
異白胺酸 66 4.74E-15 6.264135 3      
白胺酸 15270 46.68507 11.63209 3 0.0001 ****
白胺酸 7635 41.97528 6.512087 3 0.0001 ****
白胺酸 3054 31.74019 11.56537 3 0.0002 ***
白胺酸 153 0 0.482598 3      
用LIVRQNAC、LIVRQNAC+G、LIVRQNAC+S、RQNAC及NAC治療明顯減少原代人類單核球衍生之巨噬細胞中LPS誘導之TNF-α分泌。用LIV及LIVRQ治療增加TNF-α分泌。單獨投與的白胺酸、異白胺酸及麩醯胺酸增加TNF-α分泌,而其他胺基酸無作用。進行雙向ANOVA杜奈特多重比較以便進行統計分析。平均值表示為減去基線之值。 41. TNF-α 量測值 供體 3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供體3 TNF-α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LIVRQNAC 40 -18.7507 2.487301 3 0.0001 ****
LIVRQNAC 30 -15.5979 0.932399 3 0.0006 ***
LIVRQNAC 20 -10.7042 3.013527 3 0.026 *
LIVRQNAC 10 -8.49034 2.434812 3 0.1029 ns
LIVRQNAC 1 0 4.067982 3      
LIVRQNAC+G 40 -14.6552 3.149813 3 0.0013 **
LIVRQNAC+G 30 -11.6973 2.026588 3 0.0129 *
LIVRQNAC+G 20 -8.0218 0.671662 3 0.1331 ns
LIVRQNAC+G 10 -4.8035 1.658348 3 0.5453 ns
LIVRQNAC+G 1 -2.4E-15 5.625453 3      
LIVRQNAC+S 40 -14.247 1.800575 3 0.0018 **
LIVRQNAC+S 30 -15.1388 1.568817 3 0.0009 ***
LIVRQNAC+S 20 -12.4722 3.334857 3 0.0073 **
LIVRQNAC+S 10 -6.72057 1.833554 3 0.2549 ns
LIVRQNAC+S 1 0 4.171555 3      
LIV 40 14.07984 11.14252 3 0.002 **
LIV 30 1.759786 1.102706 3 0.9748 ns
LIV 20 14.51396 10.41503 3 0.0014 **
LIV 10 8.560957 12.86074 3 0.0989 ns
LIV 1 2.37E-15 3.660423 3      
LIVRQ 40 25.84453 0.659584 3 0.0001 ****
LIVRQ 30 33.74883 5.974096 3 0.0001 ****
LIVRQ 20 20.94481 2.163828 3 0.0001 ****
LIVRQ 10 15.45187 3.942596 3 0.0007 ***
LIVRQ 1 0 4.575346 3      
RQNAC 40 -21.5102 1.191926 3 0.0001 ****
RQNAC 30 -20.8898 2.622446 3 0.0001 ****
RQNAC 20 -19.9558 3.302225 3 0.0001 ****
RQNAC 10 -9.09425 5.483242 3 0.0725 ns
RQNAC 1 0 6.189505 3      
N-乙醯半胱胺酸 40 -55.3093 0.809363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20 -48.4373 1.563179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10 -41.7266 3.533914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5 -33.6246 0.253484 3 0.0001 ****
N-乙醯半胱胺酸 0 4.74E-15 8.55997 3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μ M) 供體3 TNF-α 量測值
平均值 標準差 值數 P- 值* 顯著性
纈胺酸 23420 3.688279 7.532913 3 0.8962 ns
纈胺酸 11710 -2.59866 2.586099 3 0.9674 ns
纈胺酸 4684 0.126 0.903014 3 0.9999 ns
纈胺酸 234 -2.4E-15 2.731283 3      
精胺酸 5440 -1.76662 4.067694 3 0.992 ns
精胺酸 2720 -0.96691 4.86075 3 0.9991 ns
精胺酸 1088 3.131153 10.346 3 0.9384 ns
精胺酸 109 3.55E-15 4.325877 3      
麩醯胺酸 22484 29.14034 17.71417 3 0.0001 ****
麩醯胺酸 11242 18.00238 14.58602 3 0.0061 **
麩醯胺酸 3747 1.935546 2.127977 3 0.9887 ns
麩醯胺酸 749 0 5.196592 3      
異白胺酸 6639 -1.66019 4.262718 3 0.9938 ns
異白胺酸 3320 3.308901 3.745411 3 0.9262 ns
異白胺酸 1328 -6.22991 0.48195 3 0.5976 ns
異白胺酸 66 -2.4E-15 3.844593 3      
白胺酸 15270 # # 3 # #
白胺酸 7635 # # 3 # #
白胺酸 3054 # # 3 # #
白胺酸 153 # # 3 # #
# 歸因於技術誤差,在實驗3中未量測白胺酸
用LIVRQNAC、LIVRQNAC+G、LIVRQNAC+S、RQNAC及NAC治療明顯減少原代人類單核球衍生之巨噬細胞中LPS誘導之TNF-α分泌。用LIV及LIVRQ治療增加TNF-α分泌。除了增加TNF-α分泌之麩醯胺酸以外,單獨投與的胺基酸對TNF-α分泌無顯著作用。進行雙向ANOVA杜奈特多重比較以便進行統計分析。平均值表示為減去基線之值。
實例6:原代人類M1巨噬細胞中之ATP生產速率  巨噬細胞之活化誘導自氧化磷酸化至糖酵解之代謝開關。此活化引起糖酵解、乳酸酯產生及糖酵解ATP含量增加,以及粒線體ATP降低(其中TCA循環受質丁二酸酯及檸檬酸酯增加)及發炎性細胞介素及活性含氧物增加。巨噬細胞中之此類代謝變化可促進NAFLD進展。使用即時ATP速率分析評定胺基酸組合L-白胺酸、L-異白胺酸、L-纈胺酸、L-精胺酸、L-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LIVRQNAC)對M1巨噬細胞代謝之作用。
在第0天,將原代人類PMBC衍生之巨噬細胞以2.0E4個細胞/孔接種在塗佈有0.1mg/mL聚-D-離胺酸(Trevigen)之Seahorse X96 Cell Culture Microplate V3-PS TC處理之盤(Agilent)中的補充有青黴素-鏈黴素(Gibco)及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HI-FBS) (Atlanta Bio)之杜貝克改良伊格爾培養基(DMEM) (Gibco)中,且在37℃、5% CO2下培育隔夜。在第1天,細胞用150微升/孔之DPBS (Gibco)洗滌一次且用100 μL之以下各者處理: a.  基於血液中之平均生理學濃度,基於人類代謝體資料庫(HMDB)中公佈之值,含有限定的定製胺基酸濃度之無胺基酸DMEM (US Biologicals),其具有6 mM葡萄糖、1 mM丙酮酸鈉、10 mM HEPES (Sigma)及青黴素-鏈黴素(Gibco);或 b.  呈15×或30× HMDB的具有LIVRQNAC之上文所描述之相同培養基(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562.1 μM [低於血漿含量];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
在第2天,細胞用100 μL補充有0.15 ng/mL之脂多醣(LPS) (Sigma)之上文所描述之相同培養基處理。用0.15 ng/mL之LPS或磷酸鹽緩衝生理食鹽水(PBS)處理對照孔。
在第3天,收集上清液且立即在-80℃冷凍器中冷凍。在Seahorse XFe儀器上使用可商購的套組(Agilent Seahorse XF即時ATP速率分析套組)根據製造商供應方案分析細胞之總ATP生產速率、糖酵解ATP生產速率及粒線體ATP生產速率。使用定製分析培養基(不具有酚紅或碳酸氫鈉之不含胺基酸之DMEM/F12 (US Biologicals),基於血液中之平均生理學濃度,基於人類代謝體資料庫(HMDB)中公開之值,其含有成分確定的定製胺基酸濃度,具有10 mM XF葡萄糖(Agilent)、1 mM XF丙酮酸酯(Agilent)及5 mM HEPES (Sigma))。根據製造商供應方案測定定製分析法培養基之緩衝因子。在分析之後,細胞用PBS洗滌兩次且用4%多聚甲醛固定。將資料標準化為藉由使用Hoechst 3342 (Life Technologies)染色之細胞核計數所測定的特定每孔細胞密度。結果展示於下文表42至44中。 42. ATP 生產速率結果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總ATP 量測值
平均速率(pmol/min) 標準差 值數 P- 顯著性
LIVRQNAC 30 65.31 19.59 5 0.5528 ns
LIVRQNAC 15 74.32 21.47 5 0.7562 ns
LPS,無AA補充劑 n/a 71.08 7.03 5 n/a n/a
43. 糖酵解 ATP 量測值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糖酵解ATP 量測值
平均速率(pmol/min) 標準差 值數 P- 顯著性
LIVRQNAC 30 0.63 3.06 5 <0.0001 ****
LIVRQNAC 15 5.95 3.12 5 0.0004 ***
LPS,無AA補充劑 n/a 16.80 2.75 5 n/a n/a
44. 粒線體 ATP 量測值
胺基酸補充劑 濃度(X) 粒線體ATP 量測值
平均速率(pmol/min) 標準差 值數 P- 顯著性  
LIVRQNAC 30 64.68 18.36 5 0.1456 ns  
LIVRQNAC 15 68.38 18.80 5 0.2590 ns  
LPS,無AA補充劑 n/a 54.28 5.38 5 n/a n/a  
表42至44展示在用30×及15× LIVRQNAC處理及不用30×及15× LIVRQNAC處理下之標準化ATP生產速率,以皮莫耳/分鐘為單位。如表42中所示,30×及15×之LIVRQNAC並不顯著影響總ATP生產速率。然而,糖酵解ATP生產速率(表43)在兩種測試濃度之LIVRQNAC處理下顯著降低。粒線體ATP生產速率(表44)增加,然而,並未達至統計顯著性。藉由t-測試計算P-值。
實例7:用胺基酸組合物治療個體中之固定不僅減少肌肉質量及功能之損失,且意外降低脂肪浸潤。  本文中所描述之研究之特徵在於向經歷單側膝部固定之健康個體投與包括胺基酸之組合物。此研究之目的為測定在7天單腿固定及固定後恢復14天之後,胺基酸組合物對肌肉萎縮之影響。組合物包括每個棒狀包裝約1 g L-白胺酸、約0.5 g L-異白胺酸、約0.5 g L-纈胺酸、約1.5 g L-精胺酸(或1.81 g L-精胺酸HCl)、約1.33 g L-麩醯胺酸、約0.15 g N-乙醯半胱胺酸、約0.08 g L-組胺酸、約0.35 g L-離胺酸、約0.08 g L-苯丙胺酸及約0.17 g L-蘇胺酸,用於以四個棒狀包裝投與,每天三次(例如每天總共約68或72 g,或每天三次約23 g或24 g)。組合物亦包括如表45中所示之賦形劑。 45. 各棒狀包裝中之成分內含物。
成分 品級 功能 公克 來源;註釋
胺基酸 USP 活性醫藥成分(API) 6 各種來源;非速溶形式(MFG級別)
檸檬酸 USP pH,調味劑 0.67 Spectrum Chems;f(體積) ≤ 1.0% w/v
Acesulfame K NF 甜味(快速起效) 0.05 Spectrum Chems;第1目標調味劑
蔗糖素 NF 甜味(緩慢起效) 0.03 Spectrum Chems;WHO ADI ≤ 15 mg/kg
卵磷脂 (Alecolec F100) FCC 濕潤劑 0.83 American Lecithin Company
黃原膠 FCC 穩定劑/增稠劑 0.24 TIC Gums;f(體積) ≤ 0.5% w/v
香草味蛋奶凍(Art) GRAS 味道/香氣 0.06 David Michael;遮蔽硫磺味
Orange (天然及WONF) GRAS 1 o調味劑 0.36 David Michael;柑橘特徵與低pH匹配
Lime (天然及WONF) GRAS 2 o調味劑 0.05 FONA;單一調味供應商
Lemon (天然及人工) GRAS 2 o調味劑 0.05 FONA;單一調味供應商
味覺改變劑 GRAS 遮蔽苦味 0.12 FONA;以低體積適用
FD&C Yellow No.6 USP 著色 0.009 Sensient;匹配調味特徵
在研究中,個體每天三次接受胺基酸組合物持續28天。胺基酸以待溶解於8盎司水中之粉末形式提供。在28天研究時間段期間,參與者經歷單腿固定7天(第8天至第15天)。固定裝置用於主膝之7天單腿固定(基於最大等距腿強度),其中在固定彎曲位置中以140°穿戴膝部支架(例如Breg支架)。
對照個體每天三次接受安慰劑持續28天。安慰劑由溶解於8盎司水中之在熱量上與所投與之胺基酸量等效之量的麥芽糊精(NF級別)及相同賦形劑組成。
此研究之主要結果量度為安全性且耐受性。另外,研究肌肉廢用性萎縮,尤其在7天單腿固定之後胺基酸調配物對肌肉萎縮之影響。次要結果量度包括基於膝部強度之肌肉功能、肌肉橫截面面積及體積、肌肉纖維品質及瘦肌肉質量。使用雙重能量x射線吸光測定法(DEXA)測定個體中之瘦肌肉質量之變化百分比。亦評估如使用BioDex機器所量測之最大扭力之變化百分比(以牛頓-公尺為單位量測)及達至最大扭力之時間變化百分比(以秒為單位量測)。將進行肌肉活檢以測定肌肉纖維橫截面積(CSA)。經由MRI評估肌肉尺寸。藉由電阻抗肌動描記法(EIM)量測來評估肌肉健康。在基線(第1天)、固定之前(第8天)、固定之後(第15天)及恢復(第28天)時進行評估。
更特定言之,在第1天、第8天、第15天及第28天進行MRI。使用GE高保真度3T磁體,獲得兩條大腿自股骨末端至大轉子之軸向(橫向)影像。使用快速回收、快速自旋回波脈衝序列,以及IDEAL (具有回波不對稱性及最小二乘評估之水及脂肪迭代分解)後處理以獲得大腿之僅水、僅脂肪、同相及異相影像。使用以下參數:TR=2000 msec,TE=30 msec,重新聚焦翻轉角=111度,回波鏈長度=6,ASSET (並行成像因子)=2,視野=42×21 cm,採集矩陣=512×256,3 mm片層厚度,0 mm片層間隙。總共獲取約160個片層,但取決於大腿長度而變化。分兩部分進行獲取,下部階段及上部階段。兩個階段之總掃描時間為約11分鐘。將掃描上傳至Analyze Pro軟體。使用髖部之大轉子與膝部之外側上髁之間的50%區域進行分析。使用軟體之分段特徵區分骨骼、脂肪、右側肌肉、右側四頭肌、左側肌肉及左側四頭肌。接著,針對兩條腿之四頭肌肌肉人工追蹤該50%區域中之每個第三片層。來自此等量測之最高數值視為峰值四頭肌橫截面積。接著,軟體能夠獲取人工量測之每個第三片層且外推該50%區域中之每個片層之資料,以獲得四頭肌體積之評估。CSA以mm 2表示且肌肉體積以mm 3表示。根據Reeder等人, 2005調適方案。
為了獲得成像資料之獨立驗證,將上部及下部大腿之DIXON序列妥善轉移至Image Analysis Group (IAG, London, UK)以用於完全肌肉體積分析及其他分析,以量測肌肉內脂肪部分。藉由水及脂肪影像,有可能產生脂肪部分(FF)影像,如: FF = F/(W+F),其中F=脂肪,且W=水。
IAG計算此等影像且將其添加至個別DICOM研究中。由於基礎影像會由於雜訊而產生高脂肪部分之假性區域,使用定限過濾器以減少此等小型周邊假像及最小化脂肪及水信號皆較小之區域中之雜訊。對上部大腿FF影像進行分段。分段係自大腿之中部朝向骨盆分成20個片層。自各序列人工地進行分段。在分段之後,將片層ROI分組以形成體積ROI且自動計算統計資料。
用於選擇個體之關鍵準則包括以下:1)一般健康,不吸菸;2)願意且能夠提供知情同意書;3)年齡20至45歲之男性;及4) 25與35 kg/m 2之間的BMI。排除準則包括以下:1)吸菸者;2)個體具有任何共存的醫學、矯形外科或精神病狀,以研究者之觀點來看將損害其符合研究需求之能力;3)最近5年內之癌症病史,但超過2年內無顯著進展之基底細胞癌、非鱗狀皮膚癌瘤、前列腺癌或原位癌除外;4)顯著矯形外科、心血管、肺部、腎臟、肝臟、感染性疾病、免疫病症(需要持續醫學護理)或代謝/內分泌失調(例如糖尿病、高膽固醇、空腹血糖升高)或將妨礙經口蛋白質補充劑攝取及/或安全性及研究目標評估之其他疾病;5)任何惡病體質相關病狀(例如涉及癌症、結核病或人類免疫缺陷病毒感染及後天性免疫不全症候群)或任何遺傳肌肉疾病或病症;6)可能干擾研究之當前疾病(例如長期嚴重腹瀉、反流或吞咽困難);7)個體在入選此研究之前參與小於60天研究產品或5個半衰期研究產品(無論哪個更長)之研究;8)對測試產品之組分中之任一者過敏;9)過度飲酒(>21個單位/週);10)對測試調配物中之胺基酸或任何成分之已知敏感性或過敏症;11)先前胃腸道旁路手術(例如腹腔帶手術)、腸激躁疾病或大腸急躁症;12)出血素質、血小板或凝結病症或抗血小板/抗凝療法(准許視為預防劑之每天高達81 mg嬰兒阿司匹林)之病史;13)凝血病症或深層靜脈栓塞之個人或家族病史;14)在篩選之前45天內,同時使用皮質類固醇、睪固酮置換療法(攝取、注射或經皮)、任何同化類固醇、肌酸、乳清蛋白質補充劑、酪蛋白質或分支鏈胺基酸(BCAA);15)MRI掃描禁忌症(例如具有不可卸除鐵磁性植入物、起搏器、動脈瘤夾或其他外來主體之個體,或具有將禁忌MRI掃描之幽閉恐怖症狀之個體);16)在篩選時血色素小於11.5 mg/dl;或17)在篩選時血小板小於150,000個/微升(150×109個/公升)。
此研究之結果表明,與接受安慰劑之個體相比,在接受LIVRQNacHKFT胺基酸組合之個體中由單側肢體固定引起之去脂腿質量下降(亦即,廢用性萎縮)減少(包括肌肉中之脂肪浸潤降低)。經歷單側肢體固定之個體中之此等結果表明胺基酸組合減少固定腿之去脂質量降低,同時保持肌肉強度。在兩週恢復時間段期間,安慰劑投與組中之固定腿之去脂質量未恢復至固定之後或固定之前的狀態。相比之下,胺基酸組合之投與在此兩週恢復期內維持及/或提高去脂腿部質量使其達到固定之後或固定之前的狀態。亦藉由胺基酸組合減少在安慰劑組中之一週單側肢體固定之後發現的肌肉強度之降低。安慰劑或LIVRQNacHKFT胺基酸投與組中之非固定腿似乎在去脂腿重或肌肉強度方面下降,與膝部支架時間段期間對應的固定腿之程度不相同,正如適當的對照所預期。
LIVRQNacHKFT與安慰劑投與相比,在固定期間保留股外側肌內特定纖維之CSA。一週固定引起纖維CSA降低2.2% (±4.0)。與現有文獻一致,在安慰劑組中,與I型纖維相比,肌肉廢用傾向於優先引起II型纖維之損失(II型之4.5±4.8%損失對比I型之無變化)。相比之下,LIVRQNacHKFT投與在固定期間保留兩種纖維類型之橫截面積。在LIVRQNacHKFT與安慰劑之間觀測到具有以下變化之CSA定量:總纖維增加4.1倍;II型纖維增加1.7倍;I型纖維增加12倍(P=0.08)。值得注意的是,LIVRQNacHKFT對慢縮I型纖維具有尤其顯著作用,不僅保留慢縮I型纖維,且傾向於誘導其生長(自第8天至第15天,I型纖維CSA增加13.3±7.4%)。
LIVRQNacHKFT對氧化性、慢縮I型纖維之作用觀測結果可表明對胰島素敏感性之影響,且後者與肌肉脂肪浸潤緊密相關(Albu等人2005)。與對I型肌纖維之此作用一致,LIVRQNacHKFT投與在肢體固定期間顯著減少肌肉脂肪浸潤。描繪脂肪部分(FF)變化之代表性影像表明在投與安慰劑之個體中,在第8天與第15天之間,未固定腿之FF無變化,而固定腿之FF增加且肌肉質量降低。相比之下,在投與LIVRQNacHKFT之個體中,在固定之後,固定腿具有較低脂肪部分及較高肌肉含量,從而說明LIVRQNacHKFT之抗萎縮作用。定量全部個體當中的此等FF變化。在固定腿中,在第15天對比第8天,四頭肌肌肉脂肪部分之變化百分比為安慰劑組中之+12.8±6.1%對比LIVRQNacHKFT組中之-0.41±3.07% (P=0.018)。如所預期,未固定腿具有顯著更少的肌肉脂肪浸潤或無肌肉脂肪浸潤:1.76±2.6% (安慰劑)對比-2.05±2.4% (LIVRQNacHKFT),各組之間不存在統計差異(P=0.479)。
與文獻(Tarulli等人2009)一致,吾人在安慰劑組中觀測到肢體固定期間(亦即第8天至第15天)之相位、最大電抗及電抗斜率(認為此等參數可反映肌肉健康,Rutkove 2009)之降低。
相比之下,LIVRQNacHKFT投與引起緩解,若在固定期間無此等參數之數值增加(其中與安慰劑相比之相對差異在115%至155%範圍內)。在恢復階段期間,在兩個組中,此等參數恢復至固定前水準(第28天對比第8天),但與安慰劑相比,此等參數傾向於在LIVRQNacHKFT組中更高,其中相位、最大電抗及電抗斜率之相對差分別為56%、60%及70%。
實例8:患有PASC之個體中之LIVRQNac評估  目標: 在患有疲勞突出的SARS-CoV2感染急性後期後遺症(PASC)之個體中,主要目標為: ●   評估LIVRQNac對比安慰劑之安全性及耐受性。 關鍵次要目標為: ●   評估相較於安慰劑,LIVRQNac對肌肉粒線體功能之潛在影響 ●   評估相較於安慰劑,LIVRQNac對功能狀態之影響。 探索目標為: ●   獲得對LIVRQNac之作用機制的另外見解 ●   評估相較於安慰劑,在用LIVRQNac處理之後藉由CFQ-11所量測的健康相關生活品質(HR-QoL)及疲勞變化 ●   測定患有PASC之個體的基線胺基酸概況。
研究終點: 功效終點主要(關鍵次要)功效終點為: ●   基於 31P-MRS在適度運動後PCr恢復相對於基線改善的個體之比例 ●   藥物與安慰劑之間的PCr恢復速率差異 ●   6分鐘步行後,血清乳酸含量相對於基線降低的個體之比例 ●   在6分鐘步行前後,根據CFQ-11 (藉由李克特及雙峰評分兩者之項目1至7、8至11及1至11)具有疲勞改善的個體之比例 ●   LIVRQNac與安慰劑組之間的疲勞相對於基線之變化的差異 ●   6分鐘步行後,血清乳酸含量≤3的個體之比例 ●   6分鐘步行後,血清乳酸含量之變化 ●   在6分鐘步行期間行進之距離相對於基線增加
探索性功效終點為: ●   循環粒線體肽(例如,Mots-C)、代謝體學、PBMC中之粒線體能量學(經由Seahorse XF分析)、肌肉損傷生物標記(例如,肌鈣蛋白、肌酸激酶、FGF-21等)及反應預測因子之變化;及 ●   給藥前及給藥後的胺基酸血漿濃度
安全性及耐受性終點將在整個研究期間評定LIVRQNac之安全性及耐受性。安全性及耐受性終點為: ●   不良事件(AE)及嚴重AE; ●   身體檢查結果,包括生命體徵及體重; ●   臨床實驗室評估(化學、血液學、凝血及尿樣分析)。
研究設計: 此為在患有以疲勞為主之PASC的個體中的單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2a期臨床研究。
個體參加長達9週。研究包含至多8週之篩選期、4週之治療期及1週之追蹤期。
在成功篩選後,包括在診斷COVID-19感染之後至少3個月以疲勞為主的PASC及 31P-MRS上粒線體功能障礙之基線異常暗示以及經驗證之患者報導結果(PRO)量測值上的顯著疲勞證據。隨後將個體以1:1之配置比例隨機分至2個每天經口處理小組中之1個中: ●   33.9 g BID LIVRQNac (例如,包含33.9 g胺基酸之組合物);或 ●   安慰劑BID。
在完成所有第1天程序之後,在研究之第1天自投與第一劑量之研究藥物(LIVRQNac或安慰劑)。個體接受隨機研究藥物BID,持續4週。
由於此為PoC研究,主要終點為安全性,期關鍵功效終點包括根據 31P-MRS的在適度運動後的PCr恢復時間變化及在第4週(治療結束[EOT])藉由 31P-MRS評估之肌肉代謝,以及另外終點,包括在6分鐘步行前後根據CFQ-11的疲勞評分改良、在6-分鐘步行期間所行走之距離增加、根據CFQ-11的功能狀態改善及6分鐘步行之後的血清乳酸減少。另外,評定多個實驗室測試的潛在粒線體功能改善,包括但不限於運動後之血清乳酸的改良。
將在隨機化計劃及交互式反應技術(IRT)系統中提供隨機化之細節。在禁食抽血之後,向個體投與LIVRQNac或安慰劑BID。在基線(第2次訪視)、2週(V3)及4週(V4)時,收集血液樣本,且在4週(V4)之後重複 31P-MRS及6-分鐘步行。
個體為在篩選之前至少3個月(藉由RT-PCR)已診斷患有COVID-19感染之65歲成人,且經診斷患有以疲勞為主之PASC±「腦霧」,且藉由P-MRS評定,具有由PCr恢復常數>40至50秒確認的粒線體氧化磷酸化減少的一些證據。此不適用於健康對照組組。
LIVRQNac劑量及投與模式: 將LIVRQNac活性醫藥成分及賦形劑混配以產生用於懸浮液之均勻乾粉摻合物且提供為含有11.3 g AA之單位劑量藥囊。 如下文詳述,將個體隨機分配至接受LIVRQNac之活性小組中: ●   33.9 g LIVRQNac (例如,根據實例12之表55):個體接受每劑量3個LIVRQNac藥囊,BID。
將藥囊(LIVRQNac或安慰劑)在約6個流體盎司(約180 mL)飲用水中配製以形成均勻分散之懸浮液,且以橙味飲品形式經口自投與,在含或不含食品下BID服用。建議在進餐時間投與以促進與BID方案之順應性且應間隔至少4小時進行。完整劑量需要在配製研究藥物之30分鐘內服用。
安慰劑、劑量及投與模式: 用作對照之安慰劑經調配為具有賦形劑及類似於LIVRQNac之卡路里含量的乾粉。安慰劑與LIVRQNac之氣味、外觀、顏色及口味特徵非常相符。安慰劑之藥囊總數、包裝、構成及投藥與LIVRQNac十分相似以在研究期間維持雙盲。
隨機分配至安慰劑小組中的個體接受每劑量3個安慰劑藥囊,BID。
將藥囊(安慰劑)在約6個流體盎司(約180 mL)飲用水中配製以形成均勻分散之懸浮液,且以橙味飲品形式BID自投與,在含或不含食品下BID服用。建議在進餐時間投與以促進與BID方案之順應性且應間隔至少4小時進行。完整劑量需要在配製研究藥物之30分鐘內服用。
研究藥物暴露之持續時間: 各個體(除健康對照組以外)接受研究藥物(LIVRQNac及/或安慰劑) BID,持續至多4週。
結果: 在一些實施例中,相對於基線升高的血清乳酸減少(例如,在6分鐘步行之後)、6分鐘步行後的疲勞PRO評分或功能狀態(例如,藉由CFQ-11)改良、6分鐘步行內行走之距離增加、運動後之磷酸肌酸(PCr)恢復時間常數改良及/或藉由LIVRQNac之氧化ATP合成改良(與安慰劑相比)中的一者或多者將指示,LIVRQNac會治療人類個體之PASC及/或提高患有PASC之個體的生活品質,且反映由於LIVRQNac投與而在肌肉「粒線體容量」或粒線體及/或肌肉結構及功能中引起改良。
實例9:患有PASC之個體中之LIVRQNac評估  研究目標
主要目標  主要目標為: ●   評定LIVRQNac對運動後之肌肉功能(代謝)的影響
次要目標  次要目標為: ●   評估LIVRQNac與功能狀態之間的關聯 ●   評估LIVRQNac之安全性及耐受性
探索性目標  探索性目標為: ●   獲得對LIVRQNac之作用機制的另外見解 ●   獲得患有PASC之個體的基線AA概況
研究終點  功效終點 主要功效終點主要功效終點為: ●   如藉由 31P-磁共振質譜分析(MRS)評定,在第4週,適度運動後的磷酸肌酸(PCr)恢復率相對於基線之平均變化
次要功效終點次要功效終點為: ●   在第4週,如藉由磷磁共振質譜分析( 31P-MRS)評定,PCr恢復率相對於基線之絕對及相對變化 ●   在第4週,PCr恢復率改良的個體之比例 ●   在第4週,6MWT後的血清乳酸含量相對於基線之絕對及相對變化 ●   在第4週,6MWT後的血清乳酸含量≤3 mmol/L的個體之比例 ●   在第4週,6MWT後的靜脈血清乳酸含量相對於基線降低的個體之比例 ●   在第4週,6MWT期間行進之距離相對於基線之變化 ●   在第4週及在第14天(不在6MWT下),6MWT前後如藉由Chalder疲勞問卷(CFQ)-11 (藉由雙峰評分)評定的個體疲勞評分相對於基線之變化 ●   在第4週,6MWT前後如藉由CFQ-11評定的疲勞評分改良的個體之比例
探索性功效終點探索性功效終點為: ●   在第4週,循環粒線體肽(例如,Mots-C)、代謝體學、蛋白質體學;發炎之血漿生物標記、黏附標記、肌肉損傷(例如,肌鈣蛋白、肌酸激酶、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21)生物標記及粒線體功能/代謝(總共約1.5 mL);一氧化氮生物學;免疫分析及代謝/表型胞外酸化速率及消氧速率相對於基線之變化 ●   在第4週,使用質子磁共振質譜分析( 1H-MRS;亦即,肌酸、肌細胞內脂質、乙醯基-肉鹼及肌肽)量測的能量活性代謝物相對於基線之平均變化 ●   在第4週,給藥前的胺基酸血漿濃度相對於基線之變化 ●   在第4週,運動後的最小肌內pH、初始PCr恢復率、運動結束時之二磷酸腺苷(ADP)濃度、最大粒線體容量及使用動態 31P-MRS量測的其他參數相對於基線之平均變化 ●   4週時,粒線體功能之標記相對於基線之變化,諸如生長及分化因子-15 (GDF-15)、神經纖毛輕鏈(NF-L)α類脂酸(ALA)、脂質過氧化物(PerOx)、總血漿抗氧化能力(TAC)、血清細胞色素c、危險相關分子模式(DAMP) (亦即,因為細胞毀壞導致不當隔室中存在的自分子,諸如mtDNA、N-甲醯基肽(FP)、新穎的游離循環-mtDNA (ccf-mtDNA))。
安全性及耐受性終點  安全性及耐受性終點為: ●   AE及嚴重不良事件(SAE) ●   身體檢查結果,包括生命體徵(定位收縮及舒張血壓、心率、呼吸率、體溫、休息O 2飽和度)及體重 ●   臨床實驗室評估(包括化學、血液學及尿樣分析)之變化
研究設計  整體研究設計  此為英國之單中心、隨機、雙盲、安慰劑對照的先導性臨床研究( 1)。研究將評估患有以疲勞為主之PASC (在初始感染後>12週)的個體中的LIVRQNac之功效及安全性。
各個體之總研究持續時間將為約9週。此研究將包含至多4週之篩選期、至多4週之治療期及1週之追蹤期。
在獲得知情同意書之後,將篩選個體,且將大約40個符合條件的個體(約20名個體/組)以1:1比率隨機分組以接受33.9 g LIVRQNac或安慰劑之BID經口投與。劑量將在第1天至第28天(包括端點)自投與。個體將在第1天及第28天進行臨床訪視,以及在第14天及在完成研究產物投與後1週進行電話訪視。可愛第1天及第28天之臨床訪視或治療結束(EOT)/提前終止(ET)時自投與劑量。
主要功效終點為如藉由 31P-MRS評定的在適度運動後的PCr恢復率在第4週相對於基線之平均變化,其將在篩選及EOT/ET (第4次訪視)時評估。用於評估肌肉功能、安全性、耐受性之另外終點及探索性功效終點將在研究期間評定。
將在隨機化計劃及交互式反應技術(IRT)系統中提供隨機化之細節。
BID=每天兩次;D=天數;MRS=磁共振質譜分析;PRO=患者報導之結果。
用於研究設計之科學理論基礎  此先導性研究經設計以評估在患有PASC之個體中給與至多4週的LIVRQNac。主要目標為評估LIVRQNac對運動後之肌肉功能(代謝)的影響。關鍵次要目標包括評估LIVRQNac與功能狀態之間的關聯及評估LIVRQNac在患有PASC之個體中的安全性及耐受性。
此研究經設計以表徵在患有PASC之個體中投與LIVRQNac至多4週的程度將對肌肉生物能量學及因此肌肉功能具有影響。利用 31P-MRS、6MWT及CFQ-11作為用於評估研究終點之適當量表。因此,選擇如藉由 31P-MRS評定的適度運動後PCr恢復率在第4週相對於基線之平均變化作為研究之主要終點。在相對快速的時間解析度(<8秒)及某些假設下,將由代謝變化測定生物能量學指數之範圍。特定言之,粒線體氧化能力之功能估計可由PCr恢復之動力學計算。
另一生物標記將評估為探索性終點以提供關於LIVRQNac之完整作用機制的另外資訊且有助於設計未來發展計劃。
大約40名個體之樣大小(20名個體/組)將入選該研究中。為偵測10秒改良之有意義的治療差異,除了大約20%的退出率之外,大約32名個體將以雙向5%的顯著水準提供80%的功率。
此樣本大小亦將允許總體評估LIVRQNac在此群體中之安全性及耐受性。
研究持續時間  個體將參與至多9週。研究將包含至多4週之篩選期、4週之治療期及1週之追蹤期。
實例10 -原代人類肝細胞之Seahorse分析中研究的LIVRQNac對受質氧化及ATP產生的作用 目標 ●   研究在存在脂毒性損傷之情況下,LIVRQNac對ATP生產率之劑量依賴性作用(0.25 mM飽和游離脂肪酸(2:1油酸酯:棕櫚酸)加1 ng/mL腫瘤壞死因子α) ●   研究在存在脂毒性損傷之情況下,LIVRQNac對受質偏好(葡萄糖、麩醯胺酸及長鏈脂肪酸)之劑量依賴性作用 測試系統:原代人類肝細胞(PHH) 測試物:LIVRQNac (例如,根據實例12之表55) 方法:(使用受質抑制劑乙莫克舍(etomoxir)、BPTES或UK5099)進行受質氧化粒線體壓力測試。評估至多3種濃度之LIVRQNac (5×、15×及30×)加上與脂毒性損傷之共處理對耗氧速率、胞外酸化速率及ATP生產速率之作用。使用PHH供體HC10-3及/或供體HUM4218進行以下實驗: •    受質氧化壓力測試:媒劑加上脂毒性損傷。 •    受質氧化壓力測試:脂毒性損傷與3種濃度之LIVRQNac。 •    受質氧化壓力測試:分別添加長鏈脂肪酸、葡萄糖/丙酮酸酯及麩醯胺酸路徑之3種代謝路徑特異性抑制劑(乙莫克舍、UK5099或BPTES)以量測各路徑之急性反應;使用脂毒性損傷與3種濃度之LIVRQNac進行24小時共處理。
結果:基礎呼吸隨著LIVRQNac處理增加。利用所測試之所有受質(例如,葡萄糖、麩醯胺酸及脂肪酸)且促進此增加;然而,利用比例不受影響。
存在粒線體衍生之ATP的劑量依賴性增加及糖酵解產生之ATP減少。
總結 在LIVRQNac處理下見到ATP產生路徑之調節及基礎呼吸之增加。急性COVID 19文獻表明能量失調及對粒線體代謝之影響可能持續超出急性期。因此,此處所示之研究結果可支持LIVRQNac組合物之生物能量權益。
引言根據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Centers for Disease Control and Prevention;CDC),一些因COVID-19而住院之患者的肝酶(諸如丙胺酸胺基轉移酶(ALT)及天冬胺酸胺基轉移酶(AST)含量增加,其指向異常肝功能(CDC,What to know about liver disease and COVID-19,2021;Marjot等人, Nat. Rev. Gastroenterology & Hepatology18:348-364, 2021)。在其他生物化學變化中,脂肪酸氧化(FAO)及氧化磷酸化失調(Nie等人, Cell184(3):775-791, 2021)。
LIVRQNac為5種特定AA及AA衍生物之組合物(白胺酸[Leu]、異白胺酸[Ile]、纈胺酸[Val]、精胺酸[Arg]、麩醯胺酸[Gln]及N-乙醯半胱胺酸[Nac])。
使用脂毒性損傷(0.25 mM飽和游離脂肪酸[2:1油酸酯:棕櫚酸]加1 ng/mL腫瘤壞死因子α[TNF-α])及LIVRQNac處理在原代人類肝細胞(PHH)脂毒性模型中進行此研究。在當前研究報告中使用PHH模型呈現之結果表明LIVRQNac具有由氧化磷酸化增加ATP產生同時使糖酵解下調的潛能。急性COVID-19文獻表明能量失調及對粒線體代謝之影響(Junfang等人, Biosci. Rep.41(3), 2021;Sullivan等人, Cell Rep.36(7):109527, 2021),其可能持續超出急性COVID期。因此,此處所示之研究可支持LIVRQNac組合物之生物能量權益。
目標此研究之目標如下: 1.  研究在存在脂毒性損傷之情況下,LIVRQNac對ATP生產率之劑量依賴性作用 2.  研究在存在脂毒性損傷之情況下,LIVRQNac對受質偏好(葡萄糖、麩醯胺酸及長鏈脂肪酸)之劑量依賴性作用
測試系統在此等研究中使用2名健康人類供體之PHH (HC10-3,Xenotech, LLC;HUM4218,Lonza)。篩選且測試PHH以選擇符合以下品質控制準則之供體:1)解凍後的存活率大於80%,2)極化形態及3)穩定的白蛋白分泌速率持續8至10天。 測試物  測試物:LIVRQNac 組合物:Leu、Ile、Val、Arg (HCl)、Gln及Nac。 對照物  對照物:媒劑、磷酸鹽緩衝鹽水(PBS) 脂毒性損傷  脂毒性損傷:(0.25 mM飽和FFA [2:1油酸酯:棕櫚酸]加1 ng/mL TNF-α) 抑制劑  ●   乙莫克舍;FAO路徑抑制劑 ●   BPTES:雙-2-(5-苯基乙醯胺基-1,3,4-噻二唑-2-基)乙基硫化物;麩醯胺酸路徑抑制劑 ●   UK5099:氰基-(1-苯基吲哚-3-基)-丙烯酸酯;葡萄糖路徑抑制劑
測試物製備  對於此等研究,以高於血漿之特定倍數的濃度添加LIVRQNac (5×、15×及30×;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46.8 μM [低於血漿含量];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其中1×濃度符合在人類血漿中發現之平均生理AA含量(HMDB [ Wishart 等人, Nucleic Acids Research , 35(Database Issue): D521-526, 2007]中公開之值)。
提高此等研究中之AA倍數濃度用於模型相關的AA暴露同時維持總體細胞健康。
Seahorse方法  膠原蛋白塗佈  藉由首先用0.02 N乙酸(細胞培養級別的水[Sigma]、冰乙酸[Fisher])稀釋膠原蛋白1儲備液(Corning)將96孔Seahorse分析盤塗佈有膠原蛋白。將20 μL體積的稀釋膠原蛋白1添加至培養盤的各孔中且在室溫下培育1小時。抽吸剩餘溶液,且用磷酸鹽緩衝鹽水(PBS;Gibco)洗滌孔兩次。將塗佈培養盤儲存於4℃下直至使用。
PHH培養及處理  在此等研究中使用來自2名健康人類供體之PHH。篩選且測試PHH以選擇符合以下品質控制準則之供體:1)解凍後的存活率大於80%,2)極化形態及3)穩定的白蛋白分泌速率持續8至10天,如上文所描述。
將合格的PHH解凍且在第1天以25,000個細胞/孔之密度接種於如上文所詳述塗佈有膠原蛋白的96孔Seahorse分析盤(Agilent)中補充有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FBS,Atlanta Bio]、2 mM格魯塔瑪[Gibco]及0.2% primocin[InVivoGen])之PHH接種培養基(威廉氏E培養基[WEM,Gibco])中。在整個研究中,將細胞培育在37℃下及5% CO 2下。接種之後,在將PHH洗滌兩次及在PHH接種培養基中培育隔夜之前使其附接6小時。
在第2天,將PHH洗滌兩次且在補充有表皮生長因子(EGF) (Corning)、2 mM格魯塔瑪(Gibco)及1×青黴素/鏈黴素(Gibco)之完全肝細胞確定培養基中培育24小時。
在第3天,細胞用DPBS 1×(Gibco)洗滌兩次,接著換成含有成分確定的定製AA濃度之無AA WEM (US Biologicals),其符合健康人類血漿中發現的彼等濃度(HMDB [ Wishart 等人2007 同上 ]中公開的值、WEM 1× HMDB),且按需要添加脂毒性損傷。此定製培養基視需要補充有PBS (媒劑)或以高於血漿含量特定倍數濃度添加的LIVRQNac之組分AA (至多30×;Nac在血漿中並非內源性的且在1.25至7.5 mM之間按比例調整)。提高此等研究中之AA倍數濃度用於模型相關的AA暴露同時維持總體細胞健康。在處理24小時之後,如下文所描述進行Seahorse分析。在分析之後,如下文所描述固定且染色細胞。
PHH培養基基線AA濃度(1×)符合在人類血漿中發現的平均生理含量(人類代謝體資料庫中公開之值[Wishart等人,2007])。以高於血漿含量之特定倍數的濃度添加LIVRQNac組分(至多30×;Nac在血漿中並非內源性的且在1.25至7.5 mM之間按比例調整;以0.234、0.702及1.404 mM添加麩醯胺酸)。
Seahorse分析-受質氧化粒線體壓力測試  根據製造商方案進行受質氧化粒線體壓力測試。在進行分析之前一天,在37℃下將分析料筒在無菌水(Sigma)中進行復水。在分析當天,將料筒轉移至XF校準物(Agilent)中1小時。根據製造商規格用10 mM Seahorse XF葡萄糖(Agilent)、1 mM Seahorse XF丙酮酸酯(Agilent)及2 mM Seahorse XF L-麩醯胺酸(Agilent)製備Seahorse XF達爾伯克氏改良伊格爾培養基(DMEM,Agilent)。在分析之前1小時,將細胞自處理培養基切換至所製備的Seahorse XF培養基中且在37℃/5% CO 2下培育。如製造商方案中所描述,用適當受質抑制劑製備用於各孔之4-口料筒: ●   A口 - 40 μM乙莫克舍/3 μM BPTES/4 μM UK5099 ●   B口 - 1.5 μM寡黴素; ●   C口 - 0.75 μM羰基氰-對三氟甲氧基苯腙(FCCP) ●   D口 - 1 μM魚藤酮(rotenone)+抗黴素A。
使用Agilent Seahorse 96-XF儀器(Agilent)及Wave軟體(Agilent)運行分析。在完成分析之後,如下文所描述將細胞固定且對細胞核進行染色。
固定及細胞核染色  在染色之前,PHH用1× PBS (Gibco)洗滌且用4%多聚甲醛(PFA,Invitrogen)固定。所有細胞用4 μg/mL Hoechst 33342 (Invitrogen)標記以用於細胞核染色且使用ImageXpress微型共焦高含量成像儀(Molecular Devices)對細胞進行成像。在DAPI通道中偵測經Hoechst 33342標記之細胞核。使用6.2.3.733版MetaXpress軟體(Molecular Devices)進行影像分析。對細胞核計數以僅對結果標準化;資料並未呈現於此報告中。
資料分析結果在GraphPad Prism中進行處理且表示為各組之平均百分比變化±平均值之標準誤差。當p<0.05時,結果視為顯著的。
結果受質氧化粒線體壓力測試  受質偏好  實驗之目的為評估PHH之受質偏好(葡萄糖、麩醯胺酸或棕櫚酸),且此偏好如何受添加脂毒性損傷(相對於媒劑)的影響。
發現投與脂毒性損傷並不會顯著影響任何受質之偏好。
圖2及表46表明,儘管所利用的受質之比例保持相同,但發現當與脂毒性損傷加媒劑相比時,脂毒性損傷加不同劑量之LIVRQNac的共處理顯著增加所有3種受質的利用率: 對於LIVRQNac 5×及30×,p<0.05 與脂毒性損傷相比,對於LIVRQNac 15×,p<0.01,FAO路徑 對於LIVRQNac 15×及30×,分別為p<0.01及p<0.001,葡萄糖路徑 對於LIVRQNac 30×,p<0.05,麩醯胺酸路徑。
在代謝抑制劑存在下之受質偏好評定2個PHH供體(HC10-3及HUM4218)中之脂毒性損傷與3種濃度之LIVRQNac之共處理對耗氧速率(OCR)之作用。添加3種不同代謝路徑特定的抑制劑(針對長鏈脂肪酸、葡萄糖/丙酮酸酯及麩醯胺酸路徑分別為乙莫克舍、UK5099及BPTES)能夠量測各路徑之急性反應。用飽和濃度之葡萄糖、丙酮酸酯及麩醯胺酸進行分析,同時內源性脂質/長鏈脂肪酸細胞儲存物提供受質。在來自供體HC10-3之PHH中添加用於FAO、葡萄糖(GLC)麩醯胺酸麩醯胺酸(GLN)路徑之抑制劑之後,急性反應之LIVRQNac劑量依賴性增加(指示受質偏好)展示於圖2及表46中。
LIVRQNac劑量依賴性地增加對所有3種受質之需求。PHH具有針對脂肪酸之最大粒線體受質需求;然而,相比於供體HC10-3,PHH供體HUM4218中的資料之動態範圍較窄。相較於供體HC10-3之結果,PHH供體HUM4218中之GLC OCR更大。在兩種供體中,LIVRQNac添加增加基礎呼吸(FAO),尤其如左側供體HC10-3之結果中所見。
此方法提供關於脂毒性損傷加LIVRQNac處理對基礎呼吸、特定代謝受質依賴性之作用及PHH中之路徑抑制之影響的資訊。
基礎呼吸  在2種供體中評定脂毒性損傷與3種濃度之LIVRQNac之共處理對基礎呼吸之OCR的作用。脂毒性損傷與遞增濃度之LIVRQNac的共處理以劑量依賴型方式增加呼吸呼吸之OCR,與在LIVRQNac處理下針對所有3種代謝路徑之增加偏好一致。
在來自供體HC10-3之PHH下,基礎呼吸存在更顯著的增加: 相較於僅脂毒性損傷,對於LIVRQNac 5×,p<0.05 對於LIVRQNac 15×,p<0.01 對於LIVRQNac 30×,p<0.001 最大呼吸亦增加,但由於備用呼吸能力保持無變化,其可能由基礎呼吸增加驅動。 46. 脂毒性 損傷加 LIVRQNac PHH 供體 HC10-3 中之 急性反應及 GLN GLC FAO 代謝路徑之抑制劑的作用
   脂肪酸OCR (pmol/min/1000個細胞核)
                  avg stdev SEM
媒劑 29.23 29.78 27.66 26.29 30.64 28.72 1.555545 0.695661
LIVRQNac (5X) 37.98 31.08 32.69 28.49 37.41 33.53 3.659689 1.636662
LIVRQNac (15X) 49.87 35.79 41.11 34.75 40.76 40.456 5.356744 2.395609
LIVRQNac (30X) 49.55 29.65 35.86 56.27 53.58 44.982 10.39704 4.649698
                          
   葡萄糖OCR (pmol/min/1000個細胞核)
                  avg stdev SEM
媒劑 9.6 11.48 12.17 10.26 13.36 11.374 1.339934 0.599237
LIVRQNac (5X) 10.58 12.31 12.44 14.38 11.64 12.27 1.243833 0.556259
LIVRQNac (15X) 14.34 13.27 14.34 14.58 15.15 14.336 0.609675 0.272655
LIVRQNac (30X) 17.73 18.13 17.65 20.98 19.31 18.76 1.258634 0.562878
                          
   麩醯胺酸OCR (pmol/min/1000個細胞核)
                 avg stdev SEM
媒劑 10.37 11.25 10.94 7.48 9.75 9.958 1.340677 0.599569
LIVRQNac (5X) 9.53 9.57 9.18 8.52 6.85 8.73 1.012581 0.45284
LIVRQNac (15X) 10.36 9.58 10.17 9.69 12.77 10.514 1.164725 0.520881
LIVRQNac (30X) 11.56 16.89 19.22 14.8 10.66 14.626 3.205942 1.433741
(stdev為標準差。SEM為平均值之標準誤差。)
ATP 生產速率分析評定PHH細胞與脂毒性損傷及LIVRQNac之共處理對ATP生產、OCR及胞外酸化速率(ECAR)之作用,且將結果展示於圖3及表47以及表48中。在來自供體HC10-3之PHH中,LIVRQNac處理引起粒線體衍生之ATP的劑量依賴性增加,且糖酵解產生之ATP存在劑量依賴性減少。另外,在此PHH供體中在表現型上觀測到基礎呼吸增加及糖酵解減少。此等單供體PHH資料展示LIVRQNac調節糖酵解與氧化ATP產生。 47. 脂毒性 損傷及 LIVRQNac 共處理對 ATP 產生、糖酵解百分比及氧化磷酸化百分比之基礎速率的作用
   基礎速率(平均值)
糖酵解ATP生產速率(pmol/min) 粒線體ATP生產速率(pmol/min) 總ATP生產速率(pmol/min) XF ATP速率指數 糖酵解% 氧化磷酸化%
群組 平均值 StDev 平均值 StDev 平均值 StDev 平均值 StDev 平均值 StDev 平均值 StDev
FFA 12.3 2.7 67.7 4.3 80.0 5.8 5.8 1.7 15.3 2.9 84.7 2.9
FFA + LIVRQNac 15X 11.0 1.5 71.7 5.5 82.7 4.5 6.7 1.3 13.4 2.2 86.6 2.2
FFA + LIVRQNac 30X 9.1 2.2 75.6 2.1 84.7 3.3 8.8 2.6 10.7 2.3 89.3 2.3
FFA + LIVRQNac 5X 12.4 2.2 71.2 3.8 83.6 4.6 5.9 1.3 14.8 2.3 85.2 2.3
Veh 12.3 2.6 66.0 4.4 78.3 4.9 5.6 1.8 15.7 3.0 84.3 3.0
Veh + LIVRQNac 15X 10.8 2.8 73.9 4.9 84.7 6.2 7.4 2.5 12.6 2.8 87.4 2.8
Veh + LIVRQNac 30X 6.9 1.8 76.6 3.6 83.5 4.0 11.7 2.6 8.2 2.0 91.8 2.0
Veh + LIVRQNac 5X 11.6 3.0 77.7 5.4 89.3 4.3 7.3 2.8 13.0 3.4 87.0 3.4
48. 在脂毒性損傷之 PHH LIVRQNac 處理對 ATP 產生之百分比變化的作用
   總ATP 粒線體ATP 糖酵解ATP
   變化% Std Dev 變化% Std Dev 變化% Std Dev
FFA 0.00 7.27 0.00 6.31 0.00 22.24
FFA + LIVRQNac (5X) 4.46 5.77 5.10 5.61 0.92 17.65
FFA + LIVRQNac (15X) 3.25 5.65 5.82 8.07 -10.86 11.79
FFA + LIVRQNac (30X) 5.84 4.18 11.65 3.08 -26.08 17.97
(stdev為標準差)
結論本研究已展示在LIVRQNac處理下,基礎呼吸增加。利用所測試之所有受質(葡萄糖、麩醯胺酸及脂肪酸)且促進此增加;然而,利用比例不受影響。
粒線體衍生之ATP存在劑量依賴性增加且糖酵解產生之ATP存在減少,從而指示LIVRQNac會調節糖酵解與氧化ATP產生。
在LIVRQNac處理下見到ATP產生路徑之調節及基礎呼吸之增加。
急性COVID-19文獻表明能量失調及對粒線體代謝之影響( Junfang 等人 , 2021, 同上; Sullivan 等人 , 2021, 同上 ),其可能持續超出急性COVID期。因此,此處所示之研究可支持LIVRQNac組合物之生物能量權益。
實例11 - LIVRQNac對原代人類肝細胞中之脂肪酸氧化的作用 目標:使用經穩定標記之棕櫚酸示蹤劑研究在存在脂毒性損傷之情況下LIVRQNac對原代人類肝細胞(PHH)中之脂肪酸氧化(FAO)的劑量依賴性作用。
測試系統:原代人類肝細胞(PHH)
測試物:LIVRQNac。
方法:將10×及30×濃度的LIVRQNac (其中1×濃度符合人類血漿中發現的平均生理含量(人類代謝體資料庫[Wishart等人,2007, 同上])中公開的值,除麩醯胺酸及Nac (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46.8 μM [低於血漿含量];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以外),與脂毒性損傷(0.25 mM飽和游離脂肪酸(2:1油酸酯:棕櫚酸)加1 ng/mL腫瘤壞死因子α [TNF-α])一起添加至PHH供體HC10-3之培養物中24小時。對照培養物含有高(11 mM)或低(5.5 mM)葡萄糖濃度之脂毒性損傷及媒劑。針對各處理使用三種生物複本。在處理24小時之後,將含有[U 13C]-棕櫚酸示蹤劑之脂毒性損傷添加至培養物中持續另外1小時。藉由液相層析串聯質譜法(LC MS/MS)及氣相層析-質譜法(GC-MS)測定示蹤劑併入之含量及醯基肉鹼、乙醯基-輔酶A(乙醯CoA)、酮體β-羥基丁酸酯(BHB)、三甲酸循環(TCA)中間物及胺基酸之總量。處理組之間的統計差異藉由ANOVA測定。當p≤0.05時,將差異視為統計學上顯著的。
結果:PHH中之代謝示蹤劑研究之結果使用在處理24小時加標記1小時之後的終點量測值展示與經媒劑處理之細胞相比,LIVRQNac劑量依賴性地增加醯基肉鹼(包括棕櫚醯肉鹼(M16)及乙醯肉鹼(M2))之標記。LIVRQNac亦劑量依賴性地增加乙醯基-CoA(M2)及酮體BHB (M2)之標記。與媒劑相比,未標記及經標記之乙醯基-CoA及BHB (分別為FAO及酮生成之最終產物)之池大小或合併濃度在LIVRQNac處理下保持相同(對於乙醯基-CoA)或增加(對於BHB)。與媒劑相比,在LIVRQNac處理下亦觀測到選擇TCA循環中間物(蘋果酸M2、丁二酸M2)及胺基酸(麩胺酸M2、天冬胺酸M2)之標記增加。
結論:本研究經設計以探索與僅脂毒性損傷相比,PHH中之脂質代謝回應於脂毒性損傷加LIVRQNac的變化機制。在LIVRQNac處理下棕櫚醯肉鹼之標記增加提供FAO開始增加的證據。FAO及酮生成之產物(分別為乙醯基-CoA及BHB)的標記增加以及不變或增加的池大小提供LIVRQNac增加長鏈脂肪酸((例如,棕櫚酸)通過此等路徑之通量的證據。TCA循環中間物之標記增加支持脂肪酸衍生之碳進入此等代謝物池之通量。總之,使用[U 13C]棕櫚酸之代謝示蹤劑研究支持以下結論:LIVRQNac處理在存在脂毒性損傷之情況下增加PHH中之FAO及酮生成。
引言LIVRQNac為5種特定AA及AA衍生物之組合物(白胺酸[Leu]、異白胺酸[Ile]、纈胺酸[Val]、精胺酸[Arg]、麩醯胺酸[Gln]及N-乙醯半胱胺酸[Nac])。先前已報導LIVRQNac之降低肝脂肪的活性(Harrison等人, Journal of Hepatology, 73:S123, 2020;Harrison等人, The American J. of Gastroenterology, 10.14309/ajg.0000000000001375, 2021)。使用以高於血漿之特定倍數的濃度(例如:10×、20×、30×,其中1×濃度符合人類血漿中發現的平均生理含量(人類代謝體資料庫[Wishart等人, 2007, 同上]中公開之值))添加的含有Leu、Ile、Val、Arg、Gln、Nac之LIVRQNac觀測到(Daou等人, Scientific Reports, 11(1):11861, 2021)到原代人類肝細胞(PHH)三酸甘油酯聚積之類似減少以及成像之中性脂質表型變化。重新開始脂肪生成(DNL)減少、脂肪酸氧化(FAO)增加、脂肪分解增加或此等路徑之組合可構成人類中之胞內脂質儲存物及PHH各別之LIVRQNac依賴型耗乏。
與層析及質譜分析成對的經穩定標記之同位素示蹤劑方法提供平均值以研究可能參與之代謝路徑對PHH中之脂質代謝的LIVRQNac作用的貢獻。本文所描述之研究使用經同位素標記之棕櫚酸示蹤劑([U- 13C]-棕櫚酸)探索LIVRQNac之作用機制及其對長鏈脂肪酸(LCFA)之FAO的作用。標記併入長鏈醯基肉鹼/CoA中表示FAO之起始,而併入乙醯肉鹼/CoA中表示總體β氧化。合併之未標記及經標記代謝物的代謝物池大小亦可提供對細胞代謝之深刻理解。
目標此研究之目標如下: ●   使用經穩定標記之棕櫚酸示蹤劑研究在存在脂毒性損傷之情況下LIVRQNac對PHH中之FAO的劑量依賴性作用。
測試系統在此研究中使用來自供體HC10-3之PHH (Sekuisui XenoTech, LLC)。篩選且測試PHH以選擇符合以下品質控制準則之供體:1)解凍後的存活率大於80%,2)極化形態及3)穩定的白蛋白分泌速率持續8至10天。
測試物  測試物:LIVRQNac LIVRQNac培養物含有高(11 mM)葡萄糖之脂毒性損傷
對照物  對照物:媒劑、磷酸鹽緩衝鹽水(PBS) 對照培養物含有媒劑加高(11 mM)或低(5.5 mM)葡萄糖濃度之脂毒性損傷
脂毒性損傷  ●   脂毒性損傷,未經標記:溶解於水中的0.25 mM飽和游離脂肪酸(sFFA) [2:1油酸酯:棕櫚酸]加1 ng/mL TNF-α ●   脂毒性損傷,經標記:溶解於水中的0.25 mM sFFA (2:1油酸酯:[U- 13C]-棕櫚酸)加1 ng/mL TNF-α
測試物製備  以高於血漿特定倍數的濃度(10×及30×;(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46.8 μM [低於血漿含量];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添加LIVRQNac,其中1×濃度符合人類血漿中發現的平均生理含量(人類代謝體資料庫[Wishart等人,2007, 同上]中公開之值)。提高此研究中之AA倍數濃度用於模型相關的AA暴露同時維持總體細胞健康。在處理當天將AA添加至適當培養基中,混合,且在用DPBS洗滌兩次之後添加至PHH中。
PHH培養及處理  在此研究中使用來自一種健康人類供體之PHH。篩選且測試PHH以選擇符合以下品質控制準則之供體:1)解凍後的存活率大於80%,2)極化形態及3)穩定的白蛋白分泌速率持續8至10天。
將合格的PHH解凍且在第1天以700,000個細胞/孔之密度接種於12孔膠原蛋白I塗佈之培養盤(Corning)中補充有10%熱不活化胎牛血清[HI FBS,Atlanta Bio]、2 mM格魯塔瑪[Gibco]及0.2% primocin [InVivoGen])之PHH接種培養基(威廉氏E培養基[WEM,Gibco])中。在整個研究中,將細胞培育在37℃下及5% CO 2下。接種之後,在將PHH洗滌兩次及在PHH接種培養基中培育隔夜之前使其附接6小時。
在第2天,將PHH洗滌兩次且在補充有表皮生長因子(EGF) (Corning)、2 mM格魯塔瑪(Gibco)及1×青黴素/鏈黴素(Gibco)之完全肝細胞確定培養基(cHDM) (Corning)中培育24小時。
在第3天,細胞用DPBS 1×(Gibco)洗滌兩次,接著換成含有500 μM肉鹼、10 μg/mL胰島素、EGF、1 μM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及成分確定的定製AA濃度之無AA WEM (US Biologicals),其符合健康人類血漿中發現的彼等濃度(人類代謝體資料庫[Wishart等人,2007, 同上]中公開的值) (WEM 1×HMDB)。按需要添加由0.25 mM sFFA (2:1油酸酯palmitate棕櫚酸)及1 ng/mL之TNF-α (ThermoFisher)組成的脂毒性損傷。此定製培養基視需要補充有PBS媒劑或以高於血漿含量特定倍數的濃度添加的LIVRQNac之組分AA (10×或30×;(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46.8 μM [低於血漿含量];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處理組呈現於表49中。提高此等研究中之AA倍數濃度用於模型相關的AA暴露同時維持總體細胞健康。
PHH培養基基線胺基酸濃度(1×HMDB)符合在人類血漿中發現的平均生理含量(人類代謝體資料庫HMDB [Wishart等人,2007, 同上]中公開之值)。以高於血漿含量特定倍數的濃度添加LIVRQNac組分(對於LIVR為10×或30×;以2.5或7.5 mM添加Nac;以0.468及1.404 mM添加麩醯胺酸)。
在處理24小時之後,移除培養基且用如下文所描述製備的含有脂毒性損傷及經[U- 13C]標記之棕櫚酸示蹤劑的培養基置換。在與如下文所描述之經標記之棕櫚酸培養基一起培育1小時之後,收集細胞。 49. 研究中使用之處理組
# 處理
1 脂毒性損傷,高葡萄糖(11 mM) + 媒劑(DPBS)
2 脂毒性損傷,低葡萄糖(5.5 mM) + 媒劑(DPBS)
1 脂毒性損傷,高葡萄糖(11 mM) + 媒劑(DPBS)
3 脂毒性損傷,高葡萄糖(11 mM) + LIVRQNac (10×)
4 脂毒性損傷,高葡萄糖(11 mM) + LIVRQNac (30×)
DPBS=達爾伯克氏磷酸鹽緩衝鹽水。
[U- 13C]-棕櫚酸標記製備  藉由將2 mM 13C16標記之棕櫚酸(Sigma)添加至含有下文所描述之添加劑加成分確定的定製AA濃度(期符合健康人類血漿中發現的彼等濃度) (人類代謝體資料庫(Wishart等人,2007,同上)中公開的值,WEM 1× HMDB)的無AA WEM (US Biologicals)中來製備經標記之棕櫚酸培養基。經標記之脂毒性損傷包含0.25 mM sFFA (2:1油酸酯:[U- 13C]-棕櫚酸)及1 ng/mL之TNF-α (ThermoFisher)。此定製的經標記之棕櫚酸培養基視需要補充有PBS (媒劑)或以高於血漿含量特定倍數的濃度添加的LIVRQNac之組分AA (10×或30×,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46.8 μM [低於血漿含量];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
標記程序及樣本萃取  在將細胞在視需要補充有PBS (媒劑)或LIVRQNac的未標記之定製WEM 1× HMDB培養基中處理24小時之後,移除培養基,且將細胞在上文所描述且補充有相同LIVRQNac處理之經標記培養基中培育1小時。在1小時之後,移除培養基,且用1 mL之1× PBS (Gibco)洗滌細胞。丟棄洗滌液,且將0.333 mL由80:20甲醇(Fisher):水及所添加之內部標準物(10 μM異戊醯基-L-肉鹼d9 [Sigma];10 μM肉鹼d9 [Sigma])組成之萃取緩衝液添加至各孔中。刮擦各孔,且合併三個孔。將合併樣本以13000×g離心8分鐘以移除殘渣。將透明上清液轉移至清潔管中且儲存於-80℃下。樣本藉由真空蒸發進行乾燥,且隨後提供用於分析。
分析  藉由Sciex LC-QTRAP 6500+-MS/MS分析醯基肉鹼。經乾燥之提取物在50℃下用100 µl 3 M HCl甲醇溶液衍生化20分鐘。衍生化樣本同樣藉由N2氣體進行完全乾燥且再懸浮於20 µl甲醇接著80 µl水中以用於Sciex LC-QTRAP 6500+-MS/MS分析(Millington及Stevens, Methods in Molecular Biology, 708:55-72, 2011)。
藉由Sciex LC-QTRAP 6500+-MS/MS分析乙醯基-輔酶A (乙醯基-CoA)。將經乾燥之萃取物再懸浮於含有5%乙酸之1 ml甲醇:水 (1:1體積比)中。樣本外加0.1 nmol D9戊醯基-CoA作為內部標準物且用固相萃取(SPE)進行純化。將自SPE收集之乙醯基-CoA溶離劑在N2氣體下進行完全乾燥。將經乾燥之樣本再懸浮於60 µl水中以用於液相層析-串聯質譜法(LC-MS/MS)分析((Li等人, Journal of Lipid Research, 5(3):592-602, 2014)。
藉由Agilent氣相層析-質譜法(GC-MS)分析其他代謝物。將經乾燥之樣本再懸浮於200 µl甲醇中且外加0.5 nmol正纈胺酸作為內部標準物。樣本藉由N2氣體完全乾燥且在40℃下用含35 µl之2%甲氧基胺HCl的吡啶衍生化90分鐘,接著在60℃下用25 µl丁基二甲基矽基氯化物(TBDMS)進行第二次衍生化30分鐘。將衍生化樣本轉移至GC小瓶中以用於GC-MS分析(Zhang等人, Cell Metabolism, 33(4):804-814, 2021)。
質量同位素異構體指定為M0、M1、M2、…,其中編號表示分子中重原子之數目。分析物之穩定同位素增濃定義為自天然同位素異構體分佈之背景減去同位素異構體標記的淨增加。採用矩陣計算以計算穩定同位素增濃。詳細計算已描述於公開的論文(Fernandez等人, Journal of Mass Spectrometry, 31(3):255-262, 1996;Tomcik等人, Analytical Biochemistry, 410(1):110-117, 2011)中。
資料分析將藉由LC-MS/MS及GC-MS之經標記及未標記之分析物定量所產生的資料在GraphPad Prism中進行分析。統計分析包括使用鄧尼特氏多重比較測試進行多重比較調節的通用單向ANOVA。將處理組(例如,LIVRQNac 10×及LIVRQNac 30×;關於群組描述,參見表9)與脂毒性損傷高葡萄糖(11 mM)+媒劑組(其含有相當濃度之葡萄糖)進行比較。未比較脂毒性損傷低葡萄糖(5.5 mM)組,因為在其與高葡萄糖組之間觀測到代謝物濃度或標記之極少差異。當經調整p≤0.05時,資料組之間的差異被視為顯著的。
結果LIVRQNac處理對醯基肉鹼之作用  與僅用脂毒性損傷處理之培養物相比,用LIVRQNac加脂毒性損傷處理之PHH中含有經標記碳原子(衍生自[U- 13C]-棕櫚酸示蹤劑)之醯基肉鹼的百分比存在劑量依賴性增加(圖4)。經完全標記(M16)之棕櫚醯肉鹼之百分比增加可能表示LIVRQNac刺激FAO起始之作用。棕櫚醯肉鹼標記增加之另一可能但不大可能的解釋可能為當LIVRQNac存在時衍生自脂肪分解或DNL之未標記脂肪酸對經標記之脂肪酸的較小稀釋(圖4及表50,關於群組描述,參見表49)。
在含有高(11 mM)及低(5.5 mM)葡萄糖之脂毒性損傷條件之間觀測到代謝物濃度或標記中之極少差異。在整個此報導中,未展示低葡萄糖條件,且將處理組與高葡萄糖對照條件進行比較,進而匹配LIVRQNac處理條件之葡萄糖濃度。 50.
棕櫚醯肉鹼M16標記%
   FFA LIVRQNac 10X LIVRQNac (30X)
Avg 43.9 49.8 56
SD 1.61 0.50 0.62
LIVRQNac處理對乙醯基-CoA及BHB之作用  發現經標記之乙醯基-CoA (M2)之百分比增加;作用依賴於LIVRQNac之劑量(圖5及表51)。乙醯基-CoA之總量不因LIVRQNac處理而顯著改變。經標記之乙醯肉鹼(圖4及表50)及乙醯基-CoA (圖5及表51)之百分比增加表示β氧化增加,在此期間連續的2-碳單元自醯基-CoA鏈裂解為最終產物乙醯基-CoA,與乙醯肉鹼平衡。與媒劑相比,具有增加標記百分比之乙醯基-CoA的無變化池表示在LIVRQNac處理下經由FAO至乙醯基-CoA之通量增加。
類似地,酮體BHB展示來自[U- 13C]-棕櫚酸示蹤劑之標籤併入(M2)的百分比增加,且作用具有劑量依賴性(圖6A及表52)。與僅用脂毒性損傷處理之組相比,BHB之總量亦在LIVRQNac下顯著增加(ANOVA,對於所有組,p<0.0001,圖6B及表52)。雖然乙醯基-CoA為TCA循環及其他代謝路徑中使用的中間產物,β-羥基丁酸酯為[U- 13C]-棕櫚酸氧化之最終代謝物,且因此,標記及池大小均增加指示在LIVRQNac下FAO中之劑量依賴性增加。來自[U- 13C]-棕櫚酸的經標記之M2 BHB的處理誘導之倍增表示FAO增加。在LIVRQNac (30×)處理下觀測到來自[U- 13C]-棕櫚酸的M2標記之BHB (nmol)增加102% (圖7及表53)。因此,此處報導之BHB結果進一步支持LIVRQNac活化FAO及酮生成。 51. 乙醯基 -CoA M2 標記 (%)
乙醯基-CoA M2標記%
   FFA LIVRQNac 10X LIVRQNac (30X)
Avg 14.8 16.38 18.41
SD 0.31 0.77 0.25
52. BHB M2 標記 (%) BHB (nmol)
BHB M2標記%
   FFA LIVRQNac 10X LIVRQNac (30X)
Avg 24.7 26.70 29.9
SD 0.18 0.13 0.31
BHB (nmol)
   FFA LIVRQNac 10X LIVRQNac (30X)
Avg 0.27 0.4 0.44
SD 0.01 0.01 0.02
表53. BHB M2標記(%)乘以BHB (nmol)
   M2 BHB (% x nmol)
   FFA LIVRQNac 10X LIVRQNac (30X)
   0.065 0.107 0.125
   0.068 0.112 0.136
   0.065 0.105 0.138
Avg 0.066 0.108 0.133
SD 0.002 0.004 0.007
n (SQRT(3)) 1.732 1.732 1.732
SEM 0.001 0.002 0.004
LIVRQNac處理對TCA循環中間物之作用  LIVRQNac處理使得TCA循環中間物蘋果酸之標記併入百分比增加(圖8及表54)。總之,此等結果展示來自[U- 13C]-棕櫚酸示蹤劑之經標記碳經由TCA循環且進入胺基酸代謝物池的通量。 表54.蘋果酸M2標記(%)
蘋果酸M2標記%
   FFA LIVRQNac 10X LIVRQNac (30X)
Avg 0.09 0.09 0.70
SD 0.18 0.25 0.21
結論與經媒劑處理之對照相比,用脂毒性損傷加LIVRQNac處理之PHH的來自[U- 13C]-棕櫚酸示蹤劑之標記併入乙醯肉鹼及乙醯基-CoA (FAO之最終產物)中之百分比增加。此提供由LIVRQNac處理引起之FAO增加的證據。另外,標記併入酮體BHB中之百分比增加,以及總的胞內BHB濃度增加,兩者均與增加的FAO及酮生成一致。與僅脂毒性損傷相比,標記併入棕櫚醯肉鹼及TCA循環代謝物中之百分比在存在脂毒性損傷加LIVRQNac處理之情況下增加,從而表明來自LCFA之通量增加。可能藉由FAO起始增加來解釋觀測到的棕櫚醯肉鹼中之標記併入增加。標記增加亦可為來自DNL或脂肪分解之未標記池對經標記脂肪酸的較小稀釋的結果。此被視為可能但不大可能的解釋。雖然脂質代謝之其他區域將為獨立研究之主題,但全部當前證據支持LIVRQNac加脂毒性損傷藉由增加FAO來誘導重塑PHH中之胞內脂質代謝。
先前發現LIVRQNac上調PPARα基因,該等基因在FAO過程中發揮主要作用,包括誘導編碼FAO之酶的基因表現(參見,Grygiel-Górniak B之綜述, Nutrition Journal, 13:17, 2014)。此表明在此實驗範例中促進FAO之速率增加的潛在機制。
先前已報導LIVRQNac對降低人類之肝臟脂肪具有影響(Harrison等人, 2020, 同上;Harrison等人, 2021, 同上),且在細胞中,LIVRQNac影響與PHH中之脂質代謝相關的表型(Daou等人, 2021, 同上)。藉由LC-MS/MS及GC-MS所量測,本報導提供在投與經穩定標記之示蹤劑[U- 13C]-棕櫚酸後,基於FAO-路徑之標記支持LIVRQNac增加FAO之作用的直接證據。
急性COVID-19文獻表明能量失調及對粒線體代謝之影響(Junfang等人, 2021, 同上;Sullivan等人, 2021, 同上),其可能持續超出急性COVID期。因此,此處所示之研究可支持LIVRQNac組合物之生物能量權益。在PASC之情況下,LIVRQNac可增加脂肪酸氧化且改善細胞呼吸。本文所描述的LIVRQNac誘導之PHH FAO增加可導致釋放至FAO之最終代謝物(諸如酮體BHB)之全身循環中,其可支援肌肉生理需求。
實例12 - 評估患有長期COVID疲勞之個體中之LIVRQNac 在未滿足之緊急醫療需求下 伴有疲勞之長期 COVID-19 為嚴重病狀: 長期COVID-19為主要藉由疲勞及肌無力表徵之慢性多器官疾病(Lopez Leon等人(More than 50 long-term effects of COVID-19: a systematic review and meta-analysis. Sci Rep.2021年8月9日;11(1):16144.數位物件識別碼:10.1038/s41598-021-95565-8. PMID: 34373540;PMCID: PMC8352980))。儘管許多患者在若干週內自COVID-19恢復,但相當大比例之患者在診斷之後展現超過4週之持續或新穎症狀(Sigfrid等人(Long Covid in adults discharged from UK hospitals after Covid-19: A prospective, multicentre cohort study using the ISARIC WHO Clinical Characterisation Protocol. Lancet Reg Health Eur. 2021年9月;8:100186.數位物件識別碼:10.1016/j.lanepe.2021.100186. Epub 2021年8月6日. PMID: 34386785;PMCID: PMC8343377))。具有持續性急性後期COVID (PASC)症狀之此等患者通常稱為罹患長期COVID。據估計,長期COVID影響具有急性感染的20%至70%之存活者。許多代表性及群組研究報導,慢性疲勞為在自急性COVID-19恢復後最常報導的症狀(Evans等人(Physical, cognitive, and mental health impacts of COVID-19 after hospitalisation (PHOSP-COVID): a UK multicentre,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Respir Med. 2021年11月;9(11):1275-1287. 數位物件識別碼:10.1016/S2213-2600(21)00383-0. Epub 2021年10月7日. Erratum in: Lancet Respir Med. 2022年1月;10(1):e9. PMID: 34627560;PMCID: PMC8497028);Crook等人(Long covid-mechanisms, risk factors, and management. BMJ. 2021年7月26日;374:n1648. 數位物件識別碼:10.1136/bmj.n1648. Erratum in: BMJ. 2021年8月3日;374:n1944. PMID: 34312178))。接近2百萬經診斷患有COVID-19之個體的最新較大資料庫估計23.2%之患者報導報告1種COVID-19後期病狀,且疲勞係在3種最常見的不適當中,典型地在超過一半的具有持續症狀之個體中經報導。疲勞之報導與初始疾病之嚴重度無關(Townsend等人(Persistent poor health after COVID-19 is not associated with respiratory complications or initial disease severity. Ann Am Thorac Soc. 2021;18(6):997-1003);Augustin等人(Post-COVID syndrome in non-hospitalis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a longitudinal prospective cohort study. Lancet Reg Health Eur. 2021年7月;6:100122. 數位物件識別碼:10.1016/j.lanepe.2021.100122. Epub 2021年5月18日. PMID: 34027514;PMCID: PMC8129613)。有證據表明對生活品質(QoL)具有顯著的負面影響(Halpin等人(Postdischarge symptoms and rehabilitation needs in survivors of COVID-19 infection: a cross-sectional evaluation. J Med Virol. 2020)),且考慮到患有長期COVID之大量存活者,假設將不僅對個體且亦對健康照護系統存在顯著長期影響係合理的。在檢查患有COVID-19之醫院存活者之1年結果的研究中,僅76%返回至預先的COVID-19採用水準,其中32%的個人將此歸因於生理功能降低(Huang等人(1-year outcomes in hospital survivors with COVID-19: a longitudinal cohort study. Lancet. 2021;398(10302):747-758))。因此,伴有疲勞之長期COVID-19為嚴重疾病,具有實質上減弱QoL且導致健康風險及成本增加及作用能力減損的可能性。
針對長期COVID-19之臨床研究  進行隨機的雙盲安慰劑對照2a期試驗以評估LIVRQNac測試物在具有與長期COVID相關之中度至重度疲勞之患者中的功效及安全性(在初始感染之後>12週)。完成研究之註冊,其中41名患者經均勻隨機分組以接受67.8公克/天之LIVRQNac或分兩次劑量之匹配安慰劑持續28天,具有一週安全性追蹤期。各個體之總研究持續時間為約9週且包含至多4週之篩選期、至多4週之治療期及1週之追蹤期(圖1)。
主要功效終點為如藉由磷磁共振質譜分析( 31P-MRS)評估,在適度運動後之磷酸肌酸(PCr)恢復率在第4週相對於基線之平均變化,其在篩選及試驗結束(EOT) (第4次訪視)時進行評估。為評估疲勞,利用6分鐘步行測試(6MWT)及Chalder疲勞量表,其在對慢性疲勞症候群(Mantha 2020)之先前研究中已經成功驗證且使用。
已對來自前20名個體之結果進行分析,結果呈現本文中。參與研究之41名個體之一線結果經預期可用於不久的將來。
研究測試物之說明  LIVRQNac測試物為如表55中提供的5種特定AA (白胺酸、異白胺酸、纈胺酸、精胺酸、麩醯胺酸)及N-乙醯半胱胺酸(Nac)之經口活性混合物。 表55. LIVRQNac測試物內之胺基酸及賦形劑組合物
胺基酸組合物 單位劑量乾重(g) 於單位劑量中之百分比(%) 總最大日劑量(g)
L-白胺酸 2.000 13.01 12.000
L-異白胺酸 1.000 6.51 6.000
L-纈胺酸 1.000 6.51 6.000
L-精胺酸 HCl a 3.628 23.61 21.768
L-麩醯胺酸 4.000 26.03 24.000
N-乙醯基L-半胱胺酸 0.300 1.95 1.800
無水檸檬酸 0.667 4.34 4.002
卵磷脂 1.667 10.85 10.002
黃原膠 0.200 1.30 1.200
蔗糖素,粉末 0.067 0.44 0.402
橙子調味劑,天然及WONF 0.350 2.28 2.100
N-C蛋奶凍調味劑,天然及人工 0.060 0.39 0.360
FD&C Yellow No. 6 0.009 0.06 0.054
經低取代之羥丙基纖維素 0.100 0.65 0.600
二氧化矽 0.300 1.95 1.800
硬脂酸鎂 0.020 0.13 0.120
AA (較少HCl) 11.30 73.53 67.800
總計 15.368 100.00 92.208
AA=胺基酸 注意:總量因四捨五入可>100% a精胺酸來源於精胺酸單鹽酸鹽
測試物以乾粉形式提供,將其溶解於約6盎司(約180mL)水中以形成均勻的懸浮液且每天兩次以橙味飲品形式經口投與。
研究終點選擇PCr恢復作為主要終點之理論基礎:  此研究之主要目標為評估LIVRQNac對運動後之肌肉功能(代謝)的影響。如藉由 31P-MRS所量測,將4週治療後的磷酸肌酸(PCr)恢復自基線的時間常數變化選擇為主要終點,因為其對粒線體功能之變化為客觀及敏感的。簡言之,使用 31P-MRS估計高能磷酸化合物之濃度;因此,組織之生物能態可在活體內表徵,因為其可反映粒線體功能之變化(Prompers 2006;Kemp2015;Valkovič 2016)。 31P-MRS已用於評估各種病狀中之粒線體功能,包括心臟衰竭患者(Menon 2021)、糖尿病(Ripley 2018),及藥物投與後的粒線體異常(Fleischman 2007)。如所預期,若包含LIVRQNac之組合物改良粒線體氧化能力,則預測道磷酸肌酸恢復時間相對於個體基線減少。在試驗開始時假設具有長時間疲勞之個體在COVID-19之後將具有50秒之基線PCr,其將與年齡個體或患有心臟衰竭之彼等個體相當。
選擇CFQ-11及6MWT評估疲勞之理論基礎:  Chalder疲勞量表(CFQ-11)及6MWT已用於多個治療領域及若干適應症中且在表徵患者之病狀及總體生活品質中為至關重要的。此等兩種測試均適合於評估患有長期COVID-19伴有疲勞之患者中常見的在科學上得以支持及邏輯的症狀組合,且以適當能力瞭解後續研究之設計以偵測此等關鍵終點之差異。
雖然可使用許多儀器評估疲勞,但已在多個不同患者群體(包括患有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之彼等患者)中驗證CFQ-11 (Whitehead 2009;Morriss 1998;Crawley 2013),其與患有長期COVID-19的經歷疲勞之患者之臨床表現相似(U.S)。亦在患有長期COVID-19之患者中使用CFQ-11(Staven 2021,Tuzon 2021,Townsend 2021)。鑒於此儀器在廣泛範圍之病狀、持續的公眾健康緊急事件及對於患有長期COVID的疲勞患者而言嚴重未滿足的醫療需求中的可靠性,此現有可靠的功能評估及評估臨床效益之PRO的用途超過在目標患者群體中不進行另外驗證之風險。
Chalder等人研發之疲勞量表為11項量表,其意欲量測患有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之個體所經歷的疲勞相關症狀(心理及身體)之嚴重度。該量表具有兩個評分系統:雙峰及李克特。在雙峰系統中,調查者用1或0回答各問題以指示其是否適用於該等問題。在李克特系統中,調查者可給出0至3之評分以指示其適用於各陳述項之程度,自「不太常見 」至「非常常見」。隨後對評分求和,且評分愈高指示疲勞相關症狀更嚴重。「身體疲勞」項包括諸如「你具有疲勞問題嗎?」或「你缺乏能量嗎?」之問題。剩餘項構成「心理疲勞」因素,諸如「你難以集中注意力嗎?」或「你說話時有口誤嗎?」的問題。總量表展現具有0.89之α係數的充分內部一致性(Chalder 1993)。在CFQ-11量表之90%敏感度水準(評分≥14.50)下,偵測到0.61之特異性,且此等量表能夠鑑別出90%患有CFS之彼等個體(Jason 2011)。作為僅疲勞強度之量度的一實例,Chalder等人之疲勞量表為具有極強內部一致性之口頭評級量測。使用ROC曲線分析(Jason 1997),此量表能夠區分CFS樣本與健康對照樣本。構成Chalder疲勞量表之總共14個項目的六各身體疲勞量表項目的接近最大評分支持以兩分量表(存在或不存在)而非四分評分對身體疲勞量表進行評分的有效性。如以上段落所述,CFQ-11已適用於COVID-19中之研究結果(Steven 2021,Tuzon 2021,2021)。
另外,6-分鐘步行測試(6MWT)為經驗證的評估心肺儲備之臨床測試且在根本上經設計用於患有慢性呼吸道疾病之成人(Holland 2014)且因此可為評估COVID-19患者之功能狀態的適當測試。
對此研究之此分析的結果  研究中之20名個體(10名個體服用測試物且10名服用安慰劑)在完成4週治療之後,進行分析。該分析專注於包括CFQ-11、6-MWT、MRS以及安全性及耐受性之研究終點。
相對於安慰劑,,接受LIVRQNac測試物之個體在CFQ-11中實現統計學上顯著的改良。研究之主要進入準則為存在中度至重度疲勞(評分 8,評分為4或大於4指示使用雙峰評分之疲勞,評分在0至11範圍內)。相對於安慰劑,接受LIVRQNac測試物之個體在CFQ-11評分中具有4分改良(表56,圖9)。
除了雙峰評分之外,CFQ-11亦可在李克特量表(身體及心理範圍兩者之分量表)上進行評分。關於李克特評分,身體及心理分量表兩者中亦存在統計學上顯著之改良,其中接受LIVRQNac測試物之個體的症狀嚴重度明顯轉向更溫和的疾病,且幾乎無證據表明接受安慰劑之彼等個體有此改良(表58)。另外,對個別個體之CFQ-11結果的進一步分析證實在第4週(P=0.0194),LIVRQNac測試物組利用雙峰評分(基線= 10.10,SD = 1.595,且第4週=6.10,SD =3.872)相比於安慰劑組(基線= 10.30,SD = 1.059,且第4週=9.8,SD=1.229)在臨床上及統計學上顯著的變化,及利用李克特評分(基線= 25.5,SD = 4.743,且第4週= 18.40,SD = 5.948)相比於安慰劑組(基線= 27.5,SD = 2.461,且第4週= 25.9,SD = 4.458)在臨床上及統計學上顯著的變化。
此外,身體及心理範圍之CFQ-11結果之分析利用李克特評分(下表57)證實LIVRQNac測試物組(總分:平均值=-7.10,SD=5.131)、身體(平均值=-5.00,SD=3.300)及心理(平均值=-2.10,SD=2.025)相比於安慰劑組(總分:平均值=-1.60,SD=4.427)、身體(平均值=-1.50,SD=3.629)及心理(平均值=-0.10,SD=1.197)在臨床上及統計學上顯著的變化,針對總分、身體及心理範圍之P值分別為0.0194、0.0367及0.0150(下表57)。
表56.CFQ-11評分(雙峰)相對於基線之變化
   PBO (n=10) LIVRQNac測試物 (n=10)
基線      
平均值 10.30 10.10
SD, SE 1.059, 0.335 1.595, 0.504
Min, Max 8.00, 11.00 6.00, 11.00
第4
平均值 9.80 6.10
SD, SE 1.229, 0.389 3.872, 1.224
Min, Max 8.00, 11.00 0.00, 11.00
在第4 週相對於基線之變化
平均值 -0.50 -4.00*
SD, SE 0.850, 0.269 4.000, 1.265
Min, Max -2.00, 0.00 -11.00, 0.00
LS 平均值之 差異(95% CI)  -3.61 (-6.33,-0.88), p = 0.0126 ( 雙向)
表57.CFQ-11評分(李克特)相對於基線之變化
   相對於基線之變化 安慰劑 (N=10) LIVRQNac測試物 (N=10) P
總體 平均值 SD -1.60 4.427 -7.10 5.131 0.0194
身體 平均值 SD -1.50 3.629 -5.00 3.300 0.0367
心理 平均值 SD -0.10 1.197 -2.10 2.025 0.0150
表58.患者之疲勞狀態自基線至第4週之變化(身體範圍):
訪視 基線類別 基線後類別 安慰劑 BID (N=10) LIVRQNac測試物 33.9g BID (N=10)
基線 正常   0 0
輕度   0 2 (20.0)
中度/重度   10 (100.0) 8 (80.0)
4 正常 正常 0 0
輕度 0 0
中度/重度 0 0
輕度 正常 0 2 (20.0)
輕度 0 0
中度/重度 0 0
中度/重度 正常 0 1 (10.0)
輕度 3 (30.0) 6 (60.0)
中度/重度 7 (70.0) 1 (10.0)
表59.患者之疲勞狀態自基線至第4週之變化(心理範圍):
訪視 基線類別 基線後類別 安慰劑 BID (N=10) LIVRQNac測試物 33.9g BID (N=10)
基線 正常   0 0
輕度   3 (30.0) 2 (20.0)
中度/重度   7 (70.0) 8 (80.0)
              
4 正常 正常 0 0
輕度 0 0
中度/重度 0 0
輕度 正常 0 0
輕度 3 (30.0) 2 (20.0)
中度/重度 0 0
中度/重度 正常 0 0
輕度 0 4 (40.0)
中度/重度 7 (70.0) 4 (40.0)
在第4週(P=0.0698) (費雪精確檢驗(Fisher's exact test)),與安慰劑組中10名個體中有3名(基線:平均值= 10.30,SD = 1.059,且第4週之變化:平均值=-0.50,SD = 0.850,具有95% CI)相比,在LIVRQNac測試物組中,10名個體中有8名展示臨床上顯著的改良(基線:平均值= 10.10,SD = 1.595,且第4週之變化:平均值= -4.00,SD = 4.000,具有95% CI)。
有趣點係在第4週之CFQ-11量表上,相比於安慰劑組中10名個體無一者具有正常評分,在LIVRQNac測試物組中10名個體中有2名具有正常評分。該差異不為統計學上顯著的。
此外,分析此等結果之任何改良(反應者分析),期指示LIVRQNac測試物組中之10名個體皆展示總分之改良,相比於安慰劑組中之10名個體中有6名(P=0.0867),LIVRQNac測試物組中之10名個體中有7名展示心理範圍之改良,相比於安慰劑組中之10名個體中有2名(P=0.0698) (費雪精確檢驗)。儘管身體範圍中之差異並未展示兩個群組關於李克特評分之間的統計顯著性,但藉由評分評分(P=0.0698)觀測到趨勢。
值得注意的係LIVRQNac測試物組中之個體的結果自基線至第4週在身體及心理範圍中均展示自中度/重度至輕度的較大變化。
結論在具有與長期COVID相關之中度至重度疲勞的患者中的此研究之此分析的總體結果表明,LIVRQNac有效於藉由使用定義明確且可靠的患者報導結果儀器改善患者之疲勞症狀而提供臨床上有意義的益處,且可適用於治療COVID-19感染後伴有持續性疲勞之患者(不同地稱作COVID急性後期後遺症[PASC]或長期COVID)。
實例13:六分鐘步行測試  如實例12所描述量測的6MWT之結果展示,在第4週行走的距離(無論計算為距離之絕對變化或所預測之百分比)中,相比於安慰劑組,LIVRQNac測試物組中不存在相對於基線之顯著變化.平均6MWT為533 M ± 106 M,或基於年齡或性別用低於預測距離之75%的大約四分之一的個體預測的約85%;此等結果與文獻一致。此等結果可歸因於研究之相對較短的持續時間(4週)及此患者群體所遇到的出人意料的疲勞嚴重度及量值。
實例14:磁共振質譜分析  如實例12所描述量測的PCr結果指示基線及與平均值之偏差中有出乎意料地較大變化(平均值84.56 sec ± 30.816)。無論使用未調整或經調整之統計模型,如藉由絕對變化及百分比變化檢查,在第4週LIVRQNac測試物組與安慰劑組之間的PCr相對於基線之變化無差異。與疲勞評分或6-MWT不存在相關性。
另一MRS評估展示在第4週,相較於安慰劑組,LIVRQNac測試物組相對於基線之積極趨勢變化,其包括: 肌細胞內脂質含量:LIVRQNac測試物組(基線平均值= 0.42,第4週變化= -0.17)對比安慰劑組(基線平均值= 0.36,第4週變化= 0.16), 峰值乳酸酯:LIVRQNac測試物組(基線平均值= 1.74,第4週變化= -0.53)對比安慰劑組(基線平均值= 2.11,第4週變化= -0.20),及 肌肽:LIVRQNac測試物組(基線平均值= 4.43,第4週變化= 0.78)對比安慰劑組(基線平均值= 4.38,第4週變化= -0.56)。
對前20名個體之此分析中之安全性結果展示LIVRQNac測試物組中無安全形問題:兩名個體具有輕度且消退的腹痛及頭痛之不良事件。存在兩次腹瀉不良事件(一次在患有上呼吸道感染之個體中,且另一次在患有鼻塞、MRI後噁心之個體中)。一名個體患有COVID。在安慰劑組中,肝功能測試增加很可能與伴隨藥物治療相關。此等結果證實LIVRQNac之良性安全性及耐受性概況,其與關於LIVRQNac組分AA之公開文獻及在NASH中用LIVRQNac進行之其他臨床研究所收集的安全性資料一致。
實例15:產生胺基酸組合物之方法  本發明之胺基酸組合物及其調配物可根據此項技術中已知之方法製得。其亦可藉由下文所描述之方法製得。
將起始材料(個別胺基酸及賦形劑)摻合、研磨且進行乾燥粒化以產生粉末摻合物,將其填充至棒狀包裝或藥囊中。在用於經口投與時將棒狀包裝或藥囊之內容物分散於水中。藉此製成之調配物的實例提供於下表60中。 表60.包含胺基酸之例示性組合物
成分 調配物乾重(g) 乾重 % wt/wt
L-白胺酸 2.0000 14.85
L-異白胺酸 1.0000 7.42
L-纈胺酸 1.0000 7.42
L-精胺酸 HCl 1 3.6280 26.94
L-麩醯胺酸 4.0000 29.70
N-乙醯基-L-半胱胺酸 0.3000 2.23
胺基酸(- HCl) 11.3000 83.90
檸檬酸 0.4000 2.97
大豆卵磷脂 0.3000 2.23
黃原膠180 0.2000 1.48
蔗糖素 0.0300 0.22
橙子調味劑 0.2000 1.48
N-C蛋奶凍型調味劑 0.0500 0.37
FD&C Yellow No 6 0.0090 0.07
經低取代之羥丙基纖維素 0.1000 0.74
二氧化矽 0.1320 0.98
硬脂酸鎂 0.0200 0.15
二鈉EDTA 0.1000 0.74
總計 13.4690 100.00
實例16:用LIVRQNac處理之長期COVID個體的臨床試驗樣本中之血漿生物標記  此實例表明在用LIVRQNac處理後,人類個體中之PASC生物標記提高。
為自上文實例12中之研究中產生對個體中之LIVRQNac生物活性的機制理解,在第2次訪視(基線;BL)及第4次訪視(試驗結束:EOT)時收集血清及血漿樣本。使用多種方法處理樣本以評估基於公開文獻及內部調研選擇之大量探索性生物標記之血清/血漿含量。所評估之生物分子表示相關疾病病理生理學(包括發炎、粒線體功能障礙、代謝功能障礙、骨骼肌功能障礙及內皮功能障礙)之標記。
下文呈現之資料反映對在分析實例12中所示之研究中的前20名個體時可用的樣本或在試驗結束(EOT)時對該研究之全部41名個體之樣本進行的分析。對於所有標記,資料表示為在EOT時相對於BL之變化以校正處理組與安慰劑組之間的可能內在(與處理不相關)差異。應用的統計檢定為威爾克森(Wilcoxon) (曼-惠尼特(Mann-Whitney)),一種基於等級之非參數測試。此途徑相比於參數測試具有較小統計能力但更保守,因為其基於分佈模型之不足而避免假性結論。
LIVRQNac增加MOTS-c肽之血漿含量 先前技術 MOTS-c (12S rRNA-c之人類粒線體開放閱讀框架)為近年來發現的粒線體編碼之傳訊肽,其主要靶向骨骼肌且有助於代謝內穩態(Lee等人, 2015, 同上)。MOTS-c藉由調節葉酸-甲硫胺酸循環發揮其活性,從而導致AICAR聚積、NAD+含量增加及AMPK活化(Lee等人,2016, 同上)。代謝及氧化壓力刺激MOTSc易位至細胞核,在此情況下其調節基因表現以藉由改良葡萄糖及脂質代謝且減少氧化壓力及發炎來恢復內穩態(Benayoun及Lee, 2019, 同上;Rochette等人, 2021, 同上;Yoon等人, 2022, 同上)。循環MOTS-c濃度降低與代謝疾病及老化相關,而運動誘導MOTS-c在骨骼肌及全身循環中之上調(Merry等人, 2020, 同上;Miller等人, 2021, 同上;Reynolds等人, 2021, 同上;Yoon等人, 2022, 同上)。在臨床前模型中投與外源性MOTS-c有助於代謝病症(包括肥胖症、糖尿病及心血管疾病以及年齡相關之身體衰退)改善(Merry等人, 2020, 同上;Dabravolski等人, 2021, 同上;Reynolds等人, 2021, 同上)。在骨骼肌內,MOTS-c已展示改善代謝,促進肌母細胞對代謝壓力之抗性(Reynolds等人,2020),減少肌肉抑制素表現且抑制由高脂飲食引起之萎縮性傳訊路徑(Reynolds等人,2021, 同上)。
儘管MOTS-c在SARS-CoV-2誘導之病理生理學之上下文中仍未充分研究,但近年來在具有神經精神病學表現之長期COVID患者的神經元及星形膠質細胞衍生之胞外囊泡(EV)中描述了MOTS-c及另一粒線體肽(人體肽)之含量顯著減少(Peluso等人,2022, 同上)。相比之下,SARS-CoV-2 S1次單元及核蛋白殼(N)蛋白質在EV中升高,從而指示S1、N、人體肽及MOTS-c可充當長期COVID之診斷生物標記及新穎長期COVID治療劑之功效標記。鑒於其在代謝內穩態及疲勞相關生理過程中之顯著作用,在來自上文實例12中所述之研究中前20名個體之血漿樣本中量測MOTS-c濃度。
方法:藉由ELISA (Abclonal,Woburn,MA)分析MOTS-c之血漿濃度。儘管ELISA最佳化以建立適當的樣本稀釋液,但許多樣本高於分析之線性範圍。因此,僅七個樣本可用於MOTS-c統計分析(五個處理及兩個安慰劑)。
結果:儘管樣本數有限,但資料之統計分析得到0.095之威爾克森檢定p值,其為五名處理個體與兩名安慰劑個體之比較中可能的最小p值(圖10A)。因此,此等資料反映在28天LIVRQNac處理而非安慰劑下MOTS-c血漿濃度增加之強烈趨勢。在兩名安慰劑個體中,MOTS-c血漿濃度隨時間推移降低,而五名處理個體中之三名展現出血漿MOTS-c濃度之明顯增加(圖10B)。在兩名處理個體中,血漿MOTS-c濃度降低。然而,由於降低之幅度相對於安慰劑較小,因此就等級而言,LIVRQNac與安慰劑之間存在完美分離。基於10個處理樣本及10個安慰劑樣本觀測到的值(包括範圍外的值),自助重抽法模擬(Bootstrap simulation) (10 5)藉由20個處理樣本及20個安慰劑樣本(完整研究資料)得到p<0.05之92%可能性。
此等資料表明LIVRQNac處理可能藉由解析粒線體及代謝功能障礙及/或降低氧化壓力而觸發MOTS-c產生增加且促進研究個體PRO之改良。
LIVRQNac降低CO 2之血清含量 先前技術 CO 2為參與ATP生產之代謝過程的副產物。血液將氧傳送至組織以支援ATP生產且移除CO 2;隨後在呼吸期間經由肺呼出CO 2。CO 2常常在臨床上量測作為基礎代謝或電解質小組之部分。異常CO 2值可表示肺或腎臟功能障礙或指示廣泛範圍之病狀,包括代謝疾病。
方法:藉由光度法分析CO 2之血清濃度(以碳酸氫鹽之形式量測)來自上文實例12中所描述之研究的所有41名個體的樣本處於分析之可定量範圍內,使得能夠估算處理組及安慰劑組中EOT對比基線時CO 2含量之變化的威爾克森檢定p值。
結果:測定處理組及安慰劑組中EOT對比BL之血清CO 2含量的變化(圖11A)。在LIVRQNac處理之個體中,血清CO 2含量相對於基線降低,而在安慰劑組中,CO 2似乎增加(p=0.054)。個別研究個體中BL至EOT之變化在圖11B中。觀測到一個明顯趨勢,相比於安慰劑,較高數目之經LIVRQNac處理之個體展現出血清CO 2含量降低。基於10個處理樣本及10個安慰劑樣本所觀測到的值,自助重抽法模擬(10 5)藉由20個處理樣本及20個安慰劑樣本得到p<0.05之85%可能性。
此等資料表明LIVRQNac處理有助於長期COVID個體中血漿CO 2降低。此降低背後之機制需要另外研究。資料可反映代謝燃料源自葡萄糖變成脂質,因為相比於碳水化合物,經由脂肪酸產生ATP產生的CO 2更少。替代地,可能的係LIVRQNac驅動之內皮健康改善(如下文所描述)可促進肺微血管中之氣體交換改善。
LIVRQNac降低sVCAM-1之血清含量 先前技術:血管細胞黏附分子1 (VCAM-1)表現於內皮細胞之表面上且經由與白血球整合素相互作用而促進發炎細胞之黏附(Smadja等人,2021, 同上)。VCAM-1之組成性表現在健康個體中較低,但回應於發炎病狀(包括COVID-19)而在細胞表面上經上調(Ambrosino等人,2022, 同上)。循環VCAM-1 (可溶性VCAM-1;sVCAM-1)增加為血管發炎及內皮活化之標記。在COVID-19患者中,sVCAM-1含量升高與較高病毒負荷、較大疾病嚴重程度及增加的死亡率相關(Bermejo-Martin等人, 2020, 同上;Tong等人, 2020 , 同上;Birnhuber等人, 2021, 同上;Spadaro等人, 2021, 同上;Vieceli Dalla Sega等人, 2021, 同上)。近年來,來自插管COVID-19患者的血小板衍生及內皮細胞衍生之微粒已展示在活體外培養之內皮細胞中誘導VCAM-1表現及細胞凋亡(Garnier等人,2021, 同上)。鑒於其作為COVID-19誘導之血管功能障礙之生物標記之潛在作用,在來自上文實例12中所描述研究中之個體的血漿樣本中量測sVCAM-1濃度。
方法:在中心檢驗室(MRL,United States)藉由電化學發光免疫檢定(ECLIA)分析VCAM-1之血清濃度。來自實例12中描述之研究的所有41名個體的樣本處於分析之可定量範圍內,從而能夠估算威爾克森檢定p值。
結果:測定處理組及安慰劑組中EOT對比BL之血清VCAM-1含量的變化(圖12A)。在LIVRQNac處理之個體中,血清VCAM-1含量相對於基線降低,而在安慰劑組中觀測到VCAM-1增加之趨勢(p = 0.017)。觀測到個別個體內自BL至EOT之變化的明顯趨勢,即相比於安慰劑,經處理個體中之VCAM-1降低(圖12B)。
此等資料表明LIVRQNac處理可降低長期COVID研究個體之內皮中之VCAM-1表現。可能的係LIVRQNac可直接在活化內皮上作用以降低發炎狀態且下調VCAM-1。替代地,LIVRQNac可藉由減少觸發VCAM-1表現之全身性發炎而間接作用。將計劃另外研究以更好地解決LIVRQNac作用機制。
實例17:LIVRQNac減少骨骼肌細胞中之氧化壓力  骨骼肌為碳水化合物及胺基酸之主要儲存器官且為人體中之主要能量產生源之一。大量研究已展示肌肉骨骼系統受COVID-19不利地影響,從而導致疲勞、肌痛及肌無力(De Giorgio等人, (「The impact of SARS-CoV-2 on skeletal muscles.」 Acta Myol 39(4): 307-312, 2020);Seixas等人, (「Unraveling Muscle Impairment Associated With COVID-19 and the Role of 3D Culture in Its Investigation.」 Front Nutr 9: 825629, 2022))。此外,此等症狀常常很好地持續超出COVID-19之急性階段(dos Santos等人, (「The Musculoskeletal Involvement After Mild to Moderate COVID-19 Infection.」 Front Physiol 13: 813924, 2022);Soares等人, 2022)。COVID-19中可能影響骨骼肌之一種潛在機制係藉由SARS-CoV-2與ACE2或TMPRSS2受體之直接結合。然而,SARS-CoV-2直接感染骨骼肌之能力尚未得到清楚地證實。替代地,骨骼肌功能障礙可藉由COVID-19及長期COVID期間存在的異常發炎性環境間接觸發(Mehandru及Merad, (「Pathological sequelae of long-haul COVID.」 Nat Immunol 23(2): 194-202, 2022))。細胞介素在COVID-19及長期COVID中升高,諸如IL-6、IL-8、IFN-γ及TNF-α,促進肌肉纖維蛋白分解且抑制蛋白質合成及肌生成(dos Santos等人,2022, 同上)。細胞介素之過度釋放亦與ROS產生增加相關,從而導致氧化壓力,其繼而擴大發炎性反應(Cecchini及Cecchini,2020)。
在三個不同的分化階段使用原代人類iPSC衍生之骨骼肌細胞建立長期COVID之活體外模型。應用多種疾病相關之刺激,包括IL-8、TNF-α及重組SARS-CoV-2刺突S1次單元
方法 用於 IPSC 及骨骼肌株系之塗佈培養盤 將500 μl Geltrex™基質溶液稀釋於50 mL預冷凍(4℃)的DMEM/F-12培養基中(1%最終濃度)。 使用1.5 mL經稀釋之geltrex塗佈6孔盤之各孔。 將塗佈之培養盤在37℃下培育30至60分鐘。 在將細胞接種於預先平衡之細胞培養基中之前,抽吸Geltrex基質溶液。
解凍及維持 IPSC 株系 將IPSC株系接種於經geltrex塗佈之培養盤中含有10uM ROCK抑制劑之預溫熱mTser plus培養基中。 24小時後,將培養基切換為不含ROCK抑制劑之mTser Plus培養基。 細胞在5天之後或當其達至約80%匯合時傳代,具有90%未分化細胞。
人類 iPSC 骨骼肌分化為產生1期肌原性前驅細胞: iPSC在37℃下用10 μM ROCK抑制劑預處理1小時。 在37℃下使用ACCUTASE™分離細胞5至10分鐘。 將iPSC細胞以5000至10000個/cm^2密度接種於經塗佈之培養盤上之肌肉誘導培養基(Amsbio SKM01)中。每隔一天更換培養基。 為產生2期肌母細胞: 在37℃下使用0.25%胰蛋白酶-EDTA分離1期細胞5 min。 將iPSC細胞以5000至10000個/cm^2密度接種於經geltrex塗佈之培養盤上之肌母細胞培養基(Amsbio SKM02)中。每隔一天更換培養基。 為產生3期肌管: 當2期細胞達至80%至90%匯合時,在接種2期肌母細胞後約6至8天,完全移除SKM02培養基。 將細胞在肌管培養基(Amsbio SKM03)中生長6至8天。每隔一天更換培養基。
疾病刺激及 LIVRQNac 處理TNF-α、IL-8及重組SARS-CoV-2刺突S1次單元分別以15 ng/ml、50 ng/ml及10 μg/ml濃度用作疾病刺激。在具有成分確定的定製AA濃度之1× DMEM培養基(HLMVEC 1× HMDB)中製備刺激以反映健康人類血漿(根據人類代謝體資料庫中公開的值)。用PBS (媒劑)或以高於血漿含量特定倍數的濃度(7.5×或15×)所添加的LIVRQNac (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46.8 μM [低於血漿含量];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的])製備處理培養基。在進行分析之前,用疾病刺激及LIVRQNac處理細胞24小時。
氧化壓力量測 (CELLROX green)將細胞在37℃在1×DMEM培養基中用5 μM CELLROX(Invitrogen)處理30 min且用4% PFA固定5 min。細胞接著用1× PBS洗滌一次且用DAPI染色10 min。使用來自Molecular Devices之ImageXpress微型共焦高含量成像系統上的FITC及DAPI過濾器對細胞進行成像。使用多波長評分程式使用MetaXpress軟體來量測整合強度。
結果: LIVRQNac降低2期(肌母細胞)骨骼肌細胞中之氧化壓力  使用2期肌母細胞進行兩個獨立實驗(圖13及圖14)。資料圖示為在具有及不具有7.5×及15×之LIVRQNac的情況下用TNF-α處理24小時後,2期細胞內的CELLROX之整合強度的相對倍數變化。LIVRQNac在存在TNF-α刺激之情況下減少ROS含量。
實例18:內皮HLMVEC細胞實驗  理論基礎:  血管功能障礙現公認為COVID-19及長期COVID之重要病理生理學基礎(Jin等人, (「Endothelial activation and dysfunction in COVID-19: from basic mechanisms to potential therapeutic approaches.」 Signal Transduct Target Ther 5(1): 293, 2020);Pretorius等人, 2021;Wang等人, (「Long COVID: The Nature of Thrombotic Sequelae Determines the Necessity of Early Anticoagulation.」 Front Cell Infect Microbiol 12: 861703, 2022);Korompoki等人, (「Late-onset hematological complications post COVID-19: An emerging medical problem for the hematologist.」 Am J Hematol 97(1): 119-128, 2022);Flaumenhaft等人, (「Vasculopathy in COVID-19.」 Blood, 2022))。仍未確定血管內皮是否經歷直接病毒感染或對SARS-CoV-2感染起反應之發炎性細胞介素或其他循環介體升高是否為內皮活化及損傷之主要觸發事件(Bernard等人, 2021;Flaumenhaft等人, 2021)。無論如何,在內穩態期間有助於血管健康之內皮細胞(EC)似乎在COVID-19期間經歷功能變化,導致病理學血管生成(Ackermann等人, (「Pulmonary Vascular Endothelialitis, Thrombosis, and Angiogenesis in Covid-19.」 N Engl J Med 383(2): 120-128, 2020);Smadja等人, 2021, 同上),增加白血球之黏附及浸潤、促凝狀態及組織缺氧(Madureira及Soares, (「The misunderstood link between SARS-CoV-2 and angiogenesis. A narrative review.」 Pulmonology, 2021)。在急性COVID-19期間引發之內皮損壞可持續,從而導致此等疾病表現之長時間活化且促成罹患長期COVID (Fogarty等人, (「Persistent endotheliopathy in the pathogenesis of long COVID syndrome.」 J Thromb Haemost 19(10): 2546-2553, 2021))。
與內皮活化相關之許多蛋白質失調已記錄於COVID-19及長期COVID中(Hadid等人,2022)。舉例而言,在凝血中發揮重要作用(Hansen, 「Fibronectin and coagulation factor XIII increases blood platelet adhesion to fibrin.」 Thromb Res 34(6): 551-556, 1984)且可導致過度的胞外基質沈積且減弱肺氣體交換(Proal及VanElzakker, (「Long COVID or Post-acute Sequelae of COVID-19 (PASC): An Overview of Biological Factors That May Contribute to Persistent Symptoms.」 Front Microbiol 12: 698169, 2021))的纖維連接蛋白的血液含量升高與COVID-19疾病嚴重程度相關(Lemanska-Perek等人, (「Fibronectin as a Marker of Disease Severity in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s.」 Cells 11(9), 2022))。同樣地,對於血小板黏附及活化以及對於使循環因子VIII穩定化至關重要的馮威里氏因子(Von Willebrand Factor) (Cortes等人,(Physiology, Von Willebrand Factor. StatPearls. Treasure Island (FL), 2022))在COVID-19及長期COVID中升高且與增加的疾病嚴重程度及降低的運動耐力相關(Ladikou等人, (「Von Willebrand factor (vWF): marker of endothelial damage and thrombotic risk in COVID-19?」 Clin Med (Lond) 20(5): e178-e182, 2020);Prasannan等人, 「Impaired exercise capacity in post-COVID-19 syndrome: the role of VWF-ADAMTS13 axis.」 Blood Adv 6(13): 4041-4048, 2022))。活化EC藉由上調黏附蛋白之表現補充白血球且分泌多種細胞介素(Sprague及Khalil, (「Inflammatory cytokines in vascular dysfunction and vascular disease.」 Biochem Pharmacol 78(6): 539-552, 2009)),由此促成局部及全身性免疫調節。
持續性暴露於發炎性、血栓性或低氧環境可藉由稱為內發血管生成(IA)的方法觸發新穎血管之快速形成(Nagy等人, (「VEGF-A and the induction of pathological angiogenesis.」 Annu Rev Pathol 2: 251-275, 2007);Jeong等人, (「Pathological angiogenesis and inflammation in tissues.」 Arch Pharm Res 44(1): 1-15, 2021))。儘管在各種病變之情況下已觀測到此補償性血管反應(De Spiegelaere等人,(「Intussusceptive angiogenesis: a biologically relevant form of angiogenesis.」 J Vasc Res 49(5): 390-404, 2012)),相對於其他呼吸道病毒(諸如流感),其似乎在COVID-19中更盛行,且可導致異常血流量(Ackermann等人,2020,同上)。大量文獻支持生長因子(諸如血小板衍生之生長因子(PDGF)、血管內皮生長因子(VEGF)、纖維母細胞生長因子(FGF)及血管生成素)之作用(Meini等人, (「Intussusceptive angiogenesis in Covid-19: hypothesis on the significance and focus on the possible role of FGF2.」 Mol Biol Rep 47(10): 8301-8304, 2020))。所有此等生長因子家族之成員經發現在COVID-19中之含量升高且與疾病嚴重程度相關(Smadja等人, (「Angiopoietin-2 as a marker of endothelial activation is a good predictor factor for intensive care unit admission of COVID-19 patients.」 Angiogenesis 23(4): 611-620, 2020);Henry等人, (「Circulating level of Angiopoietin-2 is associated with acute kidney injury in coronavirus disease 2019 (COVID-19).」Angiogenesis 24(3): 403-406, 2021);Villa等人, (「Dynamic angiopoietin-2 assessment predicts survival and chronic course in hospitalized patients with COVID-19.」 Blood Adv 5(3): 662-673, 2021);Nossent等人, (「Pulmonary Procoagulant and Innate Immune Responses in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s.」 Front Immunol 12: 664209, 2021);Petrey等人, (「Cytokine release syndrome in COVID-19: Innate immune, vascular, and platelet pathogenic factors differ in severity of disease and sex.」 J Leukoc Biol 109(1): 55-66, 2021;Vassiliou等人, (「ICU Admission Levels of Endothelial Biomarkers as Predictors of Mortality in Critically Ill COVID-19 Patients.」 Cells 10(1), 2021))。
鑒於其在調節受COVID-19影響之生理過程中的關鍵作用,EC為用於評估疾病作用機制及評估治療功效之高度邏輯的細胞類型。備受關注的係原代人類肺微血管內皮細胞(HLMVEC),因為此EC亞型為最接近於初始感染位點且先前已報導SARS-CoV-2介導之對於肺微血管內皮之損壞(Ackermann等人, 2020, 同上;Tarnawski及Ahluwalia, (「Endothelial cells and blood vessels are major targets for COVID-19-induced tissue injury and spreading to various organs.」 World J Gastroenterol 28(3): 275-289, 2022))。雖然內皮中之直接病毒感染及複製問題在COVID-19患者中仍未解決,但研究表明原代內皮細胞在活體外暴露於SARS-CoV-2組分及COVID-19相關發炎刺激時經歷病理學反應(Flaumenhaft等人, 2022;Ma等人, (「A human pluripotent stem cell-based model of SARS-CoV-2 infection reveals an ACE2-independent inflammatory activation of vascular endothelial cells through TLR4.」 Stem Cell Reports 17(3): 538-555, 2022))。
進行一系列活體外實驗以評估LIVRQNac對此表現型上相關之細胞類型的作用。HLMVEC暴露於與COVID-19及長期COVID相關之疾病刺激,包括發炎性細胞介素IL-8及TNFα,以及重組SARS-CoV-2刺突S1次單元。評估細胞對疾病刺激之反應以及LIVRQNac在逆轉疾病表型中之功效。
方法:  細胞培養及處理 將HLMVEC之一個供體(LONZA,批次號18TL065690)在用內皮基本培養基(LONZA)及EGM-2MV SingleQuot (LONZA)製備的Lonza EGM-2MV培養基中生長。在傳代或接種之前,使細胞生長至80%至90%匯合。將細胞在第7代以6000個細胞/孔接種於96孔盤上且在EGM-2MV培養基中保持隔夜。在整個研究期間,將細胞在37℃/5% CO 2下培育。
將細胞在用無AA內皮基本培養基MCDB 121 (US Biologicals)製備的定製培養基中處理24小時,該等定製培養基含有與健康人類血漿中發現之彼等匹配的成分確定的定製AA濃度(人類代謝體資料庫中公開的值;HLMVEC 1× HMDB)。此定製培養基視需要補充有與COVID-19及長期COVID相關之刺激(1.5至15 ng/mL TNFα (Invitrogen)、5至50 ng/mL IL-8(R&D Systems)及1至10 μg/mL重組SARS-CoV-2刺突S1次單元(R&D Systems))且PBS (媒劑)或LIVRQNac以高於血漿含量特定倍數的濃度添加(1×為L-白胺酸:152.7 μM;L-異白胺酸:66.4 μM;L-纈胺酸:234.2 μM;L-精胺酸:108.8 μM;L-麩醯胺酸:46.8 μM [低於血漿含量];N-乙醯半胱胺酸:250 μM [非內源性的])。在處理之後,收集上清液且將其儲存於-80℃下。將細胞在4%多聚甲醛中固定5至10 min。將細胞染色且在固定後不超過10天進行成像。
細胞染色 細胞首先用1% BSA/0.5% Triton X/PBS阻斷,接著在4℃在用0.1% BSA/0.5% Triton X/PBS溶液1:100稀釋之VWF初級抗體(Abcam)中培育隔夜。細胞在與0.1% BSA/Triton X/PBS一起培育之後進行洗滌,接著用1% BSA/0.5% Triton X/PBS 1:1000稀釋的山羊血清阻斷45分鐘。丟棄血清阻斷液且將細胞在室溫在1% BSA/0.5% Triton X/PBS 1:500稀釋之山羊抗兔568二級抗體(Invitrogen)中培育。接著移除二級抗體溶液,且用0.5% Triton X/PBS溶液洗滌細胞兩次。將細胞在PBS 1:2500稀釋之Hoechst中培育30分鐘,之後成像或儲存在4℃下。使用Molecular Devices ImageXpress微型共焦成像系統進行成像且在MetaXpress軟體中用Granularity程式進行分析。 Luminex研究小組
將在HLMVEC處理之後收集的細胞上清液運送至波士頓大學(Boston University) (Boston,MA)之分析中心實驗室(Analytical Core Laboratory)以用於分析。使用獲自Bio-Techne (Minneapolis,MN)之具有以下Luminex套組之Luminex Magpix系統分析樣本:Human XL Cytokine Luminex效能研究小組43-Plex(目錄號FCSTM18-43)及兩個經設計以評估內皮功能障礙的定製的Human Luminex Discovery分析小組(LXSAHM-18及LXSAHM-07)。根據製造商方案進行所有分析。
結果:  LIVRQNac在存在或不存在疾病刺激下降低VWF表現  細胞用Primary-VWF (Abcam)、Secondary-Alexa Fluor 568 (Invitrogen)及Hoechst (Invitrogen)進行細胞核染色。在Molecular Devices ImageXpress微型共焦成像系統上使用高含量共焦成像捕獲細胞影像且使用MetaXpress軟體之Granularity程式進行分析。
如方法中所描述,HLMVEC用三種不同疾病刺激及LIVRQNac處理。在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中,LIVRQNac在兩個實驗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降低細胞VWF蛋白質表現。在對刺激之反應中觀測到可變性,其中VWF表現呈現回應於實驗1中之TNF-α (圖15)及回應於實驗2中之IL-8及重組SARS-CoV-2刺突S1次單(圖16)元而增加。資料表示顆粒/細胞核相對於無處理、無刺激對照條件之倍數變化,其中誤差條表示複製孔之間的標準差。
LIVRQNac減少與內皮活化相關之蛋白質表現  HLMVECs在具有或不具有疾病刺激的情況下培育24小時且藉由如方法中所描述之Magpix分析上清液。回應於無刺激、SARS-CoV-2或TNFα刺激,觀測到纖維連接蛋白(圖17)、血管生成素2 (圖18)、IFN-γ (圖19)、CCL20/MIP3a (圖20)、PDGF-AA (圖21)、PDGF-AB/BB (圖20)、VEGF (圖23)之分泌增加。與刺激無關,LIVRQNac以劑量依賴性方式降低所有目標之表現。資料呈現為無刺激、無處理對照條件之log2 (倍數變化),且表示使用來自一個供體之細胞的兩個獨立實驗中的平均值。
結論:  回應於與COVID-19及長期COVID相關之生物刺激,原代HLMVEC增加與發炎(IFNγ及CCL20/MIP3a)、凝血(VWF及纖維連接蛋白)及內發血管生成(血管生成素-2、VEGF、PDGF-AA及PDGF-AB/BB)相關的蛋白質之表現及/或分泌。用LIVRQNac處理活化之HLMVEC以劑量依賴型方式降低所有蛋白質之表現。此等資料表明,LIVRQNac可有效地降低COVID-19或長期COVID患者中之內皮細胞之病理學活化,從而降低降低微凝血、持續性發炎、組織缺氧及氧化壓力之風險。
實例19:實例12至18之總結  已證實Covid-19病毒感染會主要經由進入ACE2細胞受體中而影響多個身體系統,包括尤其免疫、代謝、骨骼肌、肺及心臟。由於對內皮系統、心臟、肺及其他功能之組織/器官層級之功能障礙而實現了對細胞代謝之病毒影響。雖然一些系統恢復急性後期感染,但其他持續且引起稱為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否則稱為長期COVID。長期COVID涵蓋廣泛多種失調之系統及症狀,其中疲勞為此等症狀之最主要症狀。
涉及長期COVID之風險因素包括糖尿病/肥胖症/CV、EBV再活化、循環病毒RNA片段(可能反映脂肪及其他組織區室中記錄之病毒積存)及自體免疫病症。此等風險因素可在臨床上顯現或可失調且為亞臨床(先前對個人而言為未知的)。
涉及持續至長期COVID中之急性感染的系統及機制包括內皮功能障礙及微型血管缺氧/受損灌注、互補活化、促炎性環境、氧化壓力環境增加或可用抗氧化池與ROS含量之間的失調平衡。互補活化及內皮功能障礙導致促凝血環境且增加微凝塊及血栓性的微血管病之風險。除了涉及急性感染且在長期COVID疲勞患者之區段中持續,若干此等失調系統亦在歷史上與前述冠狀病毒(SARS及/或MERS)一起報導。
如由公開資料及當前研究及對臨床註冊及EHR資料庫之分析所證實,此等全身性改變引起失調的脂質代謝及脂肪酸代謝及氧化磷酸化之下調、糖酵解增加、呈抑制的代謝狀態(由灌注不足組織降低受質可用性所驅動)、促炎性及凝血狀態及氧化細胞環境增加。
上文所描述之結果(包括原發性肝臟、骨骼肌及內皮細胞臨床前模型以及人類臨床研究及生物標記研究)突出顯示以下與長期COVID中由LIVRQNac驅動之疲勞改善相關的生物學或生物標記之相關改良: 1.具有與長期COVID-19相關之中度至重度疲勞的患者之臨床研究之結果中的患者報導之疲勞評分顯著降低,表明LIVRQNac可適用於處理在COVID-19感染之後具有長期COVID及/或持續性疲勞之患者(例如,實例12) 2.脂肪酸氧化上調及BHB增加,亦指向增加細胞代謝及增加酮體(例如,實例2;實例10;實例11) 3.增加抗氧化劑之可用性及減少ROS之潛能 (例如,實例17;骨骼肌:ROS) 4.發炎/發炎性標記減少(例如,實例2;實例18:內皮模型:IFN-γ及CCL20/MIP3a;PHH) 5.改善內皮功能及減少血管發炎(例如,實例16:VCAM-1;實例16:內皮模型) 6.粒線體代謝及胰島素敏感性之標記改良(例如,實例10;實例16:MOTS-C) 7.骨骼肌中之肌細胞內部脂質含量改良的潛能(例如,實例12:MRS) 8.糖酵解之潛在減少,如藉由臨床研究中之乳酸減少之趨勢所證實(例如,實例6、實例10、實例12) 9.與促凝血環境及/或調節凝血因子相關之標記改良(例如,實例18:內皮臨床前模型:vWF及纖維連接蛋白) 10.恢復失調之血管生成(例如,實例18:內皮模型:PDGF-AA、PDGF-AB/BB、VEGF及血管生成素-2)
儘管本發明已參照較佳實施例及各種替代實施例加以具體顯示且描述,但應瞭解,在不背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熟習相關技術者可在其中作出形式及細節的各種變更。
出於所有目的,在本說明書正文內引用之所有參考文獻、頒佈專利及專利申請案均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圖1為如實例9中所描述之研究之時間線的示意圖。 圖2為描繪相較於對照(媒劑),用5×、15×及30× LIVRQNac處理的脂毒性損傷之PHH中之氧消耗速率(OCR)的條形圖。條形圖展示原代人類肝細胞(PHH)供體HC10-3中之急性反應及麩醯胺酸(GLN)、葡萄糖(GLC)及脂肪酸氧化(FAO)路徑之抑制劑的作用。如實例10中所描述進行研究。 圖3為描繪在PHH供體HC10-3中用LIVRQNac共處理脂毒性損傷後之ATP產生的散點圖。如實例10中所描述進行研究。 圖4為展示在LIVRQNac投與後,大部分醯基肉鹼物種中U 13C棕櫚酸之標籤併入百分比增加的條形圖。FFA=高葡萄糖脂毒性,***p<0.001,****p<0.0001。條形圖表示標準差。如實例11中所描述進行研究。 圖5為展示在LIVRQNac投與後,乙醯基-CoA中U 13C棕櫚酸之標籤併入百分比增加而其總體含量無變化的條形圖。FFA=高葡萄糖脂毒性,*p<0.01,***p<0.001。條形圖表示標準差。如實例11中所描述進行研究。 圖6A及圖6B為展示酮體β-羥基丁酸酯(BHB)中U 13C棕櫚酸之標籤標籤百分比(圖6A)及其總體含量(圖6B)增加的條形圖。BHB M2標記(%)意謂經標記碳原子之併入增加的百分比(例如,外源性[U- 13C]-棕櫚酸利用率)。條形圖表示標準差。****p<0.0001。如實例11中所描述進行研究。 圖7為展示終端FAO產物β-羥基丁酸酯(BHB)中U 13C棕櫚酸之標籤併入百分比增加及衍生自[U- 13C]-棕櫚酸之M2 BHB之量加倍的條形圖。條形圖表示標準差。*p<0.05;***p<0.001;****p<0.0001。如實例11中所描述進行研究。 圖8為展示在LIVRQNac投與後,檸檬酸循環(TCA)循環中間物中U 13C棕櫚酸之標籤併入百分比增加的條形圖。丁二酸酯M2標記(%)意謂經標記碳原子之併入增加的百分比(例如,外源性[U- 13C]-棕櫚酸利用率)。條形圖表示標準差。*p<0.05。如實例11中所描述進行研究。 圖9為展示CFQ-11評分相對於基線之變化的圖式。該圖式分別展示LIVRQNac及安慰劑在第4週時相對於基線之CFQ-11變化為-4.00及-0.50。 圖10A為展示MOTS-c之血漿濃度自基線(BL)至試驗結束(EOT)之變化的盒狀圖。資料反映在28天LIVRQNac處理而非安慰劑下MOTS-c血漿濃度增加之強烈趨勢。 圖10B為展示個別個體的血漿MOTS-c隨時間推移之變化的圖式。 圖11A為展示CO2之血清濃度自基線(BL)至試驗結束(EOT)之變化的盒狀圖。資料展示經LIVRQNac處理之個體相對於基線之血清CO2含量降低,而在安慰劑組中,CO2似乎增加(p=0.054)。 圖11B為展示個別個體的血清CO2隨時間推移之變化的圖式。 圖12A為展示VCAM-1之血清濃度自基線(BL)至試驗結束(EOT)之變化的盒狀圖。資料展示經LIVRQNac處理之個體相對於基線之血清VCAM-1含量降低,而在安慰劑組中觀測到VCAM-1增加之趨勢(p = 0.017)。 圖12B為展示個別個體的血清VCAM-1隨時間推移之變化的圖式。 圖13為展示2期骨骼肌中氧化壓力水準之相對倍數變化的條形圖。資料展示用TNF-a及隨後的LIVRQNac處理24小時後,2期細胞中之ROS含量降低。 圖14為展示2期骨骼肌中之氧化壓力水準之相對倍數變化的條形圖。資料展示用TNF-a及隨後的LIVRQNac處理24小時後,2期細胞中之ROS含量降低。 圖15為展示經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兩者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減少的細胞VWF蛋白質表現的條形圖。 圖16為展示經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兩者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減少的細胞VWF蛋白質表現的條形圖。 圖17為展示經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兩者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減少的細胞纖維連接蛋白表現的曲線圖。 圖18為展示經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兩者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減少的細胞血管生成素2表現的曲線圖。 圖19為展示經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兩者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減少的細胞IFN-γ表現的曲線圖。 圖20為展示經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兩者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減少的細胞CCL20/MIP3a表現的曲線圖。 圖21為展示經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兩者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減少的細胞PDGF-AA表現的曲線圖。 圖22為展示經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兩者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減少的細胞PDGF-AA/BB表現的曲線圖。 圖23為展示經刺激及未經刺激之細胞兩者中以劑量依賴型方式減少的細胞VEGF表現的曲線圖。

Claims (145)

  1. 一種治療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個體的方法,其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包含以下的組合物): a)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2. 如請求項1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confusion)(「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肝功能障礙、高血糖、2型糖尿病、心率加快、發炎、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肌無力、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post-exertional malaise)、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postural orthostatic hypotension)、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
  3. 如請求項1或2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
  4. 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的方法:厭食、焦慮、心律不整、混淆(「腦霧」)、癡呆、抑鬱、呼吸困難、疲勞、脫髮、頭痛、心臟衰竭、心肌病、心絞痛、心率加快、食慾不振、記憶喪失、嗅覺喪失、情緒障礙、心肌缺血、運動後不適、神經認知減弱、感覺功能減弱、肺浸潤或纖維化、體位起立性低血壓、腎功能障礙及呼吸窘迫,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5. 一種用於治療一或多種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症狀或病徵之方法:肌痛、纖維肌痛、特發性肺纖維化、疲勞、肌肉疲勞、肌肉功能障礙、粒線體功能障礙、運動後呼吸困難、體位起立性心動過速症候群、心動過速、情緒障礙及抑鬱,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6. 如請求項5之方法,其中該疲勞包含持續性疲勞及運動性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
  7. 如請求項5或6之方法,其中該疲勞包含心理疲勞及身體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
  8. 如請求項5至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COVID-19感染且正經歷疲勞。
  9. 如請求項5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感染SARS-Cov-2後至少4、8、12或16週經歷疲勞。
  10. 如請求項5至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感染SARS-Cov-2後不到4週經歷疲勞。
  11. 一種治療肌痛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12. 一種治療特發性肺纖維化(IPF)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13. 一種治療疲勞及/或肌肉疲勞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14. 一種治療粒線體功能障礙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15. 一種治療運動後呼吸困難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16. 一種治療混淆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17. 一種治療肌痛性腦脊髓炎/慢性疲勞症候群(ME/CFS)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向個體投與(例如向該個體投與組合物,該組合物包含)有效量之: a)  白胺酸(L)-胺基酸實體; b)  精胺酸(R)-胺基酸實體; c)  麩醯胺酸(Q)-胺基酸實體;及 d)  N-乙醯半胱胺酸(NAC)實體,例如NAC。
  1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前,該個體在使用雙峰評分(bimodal scoring)之CFQ-11測試上具有大於或等於4、5、6、7、8、9或10之評分。
  1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該個體在使用雙峰評分之CFQ-11測試上相對於投與之前的評分降低至少1、2、3或4分。
  2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前,該個體在使用李克特評分(Likert scoring)之CFQ-11測試上具有大於或等於25、26或27之評分。
  2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該個體在使用李克特評分之CFQ-11測試上相對於投與之前的評分降低至少1、2、3、4、5、6或7分。
  2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該個體在使用李克特評分之CFQ-11測試上顯示身體疲勞或心理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相對於投與之前的評分降低。
  23. 如請求項22之方法,其中該降低為至少1、2、3、4或5分。
  2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該個體在CFQ-11測試或PROMIS疲勞簡表(Short form) 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中度或重度疲勞變化至輕度疲勞。
  2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該個體在CFQ-11測試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中度或重度身體疲勞變化至輕度身體疲勞。
  2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該個體在CFQ-11測試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輕度疲勞變化至不疲勞。
  2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該個體在CFQ-11測試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輕度身體疲勞變化至不存在身體疲勞。
  2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後(例如在開始投與後4週),該個體在CFQ-11測試或PROMIS疲勞簡表7a (PROMIS F-SF)測試或兩者上顯示自輕度心理疲勞變化至不存在心理疲勞。
  2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骨骼肌中之氧化壓力降低例如至少約5%、10%、50%、90%或99%,例如使用CELLROX綠色分析量測。
  3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調節(例如增加或降低)黏附因子(例如vWF、ICAM、PECAM、E-選擇素或P-選擇素)之含量。
  3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調節(例如增加或降低)凝血因子(例如組織因子、凝血酶調節素、P-選擇素或血纖維蛋白原)之含量。
  3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細胞(例如內皮細胞)中或所分泌之vWF蛋白質含量降低,例如降低至少約5%、10%、50%、90%或99%。
  3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VEGF蛋白質含量、PDGF-aa蛋白質含量、PDGF-AB蛋白質含量、PDGF-BB蛋白質含量、VCAM-1或碳酸氫鹽含量中之一者、兩者、三者、四者、五者或全部降低(其中視情況使用碳酸氫鹽含量來估算CO 2含量)。
  3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VEGF蛋白質含量及PDGF-aa蛋白質含量、PDGF-AB蛋白質含量及PDGF-BB蛋白質含量、VCAM-1及碳酸氫鹽含量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全部降低(其中視情況使用碳酸氫鹽含量來估算CO 2含量)。
  3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血液中之碳酸氫鹽含量降低。
  3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代謝燃料源自葡萄糖轉移向肌肉中之脂質。
  3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內皮健康改善。
  3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肺微血管中之氣體交換改善。
  3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MOTS-c含量增加。
  4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碳酸氫鹽含量降低。
  4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細胞中或細胞所分泌之內皮發炎性細胞介素含量降低。
  4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IFNγ及CCL20中之一者或兩者減少。
  4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細胞(例如內皮細胞)中或所分泌之一或多種促炎性細胞介素(例如IL-8、IL-15或TNF-α)減少。
  4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投與造成細胞(例如內皮細胞)中或所分泌之抗炎性細胞介素(例如IL-11)增加。
  4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前,該個體具有以下特徵中之一或多者: i.   減弱或延遲的免疫反應; ii.  增加的氧化壓力及/或促炎性狀態;或 iii. 失調的內皮功能(例如發炎或過度凝血或灌注)。
  4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後,該個體展現以下中之一或多者: i.   增加的粒線體生合成(biogenesis); ii.  恢復(例如部分或完全恢復)的粒線體氧化能力; iii. 恢復(例如部分或完全恢復)的細胞呼吸及/或細胞能量; iv. 在較高代謝需求條件(例如運動)下,例如於肌肉中,細胞反應提高; v.  改善的粒線體呼吸(例如包含受質移動增加、一氧化氮(NO)傳訊增加、微血管或組織灌注增強、血管傳導增強,或微血管灌注增加); vi. 減少的發炎(例如減少的肝發炎)、蛋白質分解及運動後肌肉疲勞; vii. 正常化(例如部分或完全正常化)的凝血功能; viii.  改良的粒線體能量及/或氧化還原平衡, ix. 降低的氧化壓力; x.  改善的細胞呼吸、抗氧化及/或抗炎作用, xi. 增加的核苷酸池可用性; xii.   相對於糖酵解,增加優先脂肪酸氧化; xiii.  增加的酮體含量; xiv.   FGF-21減少 xv.    降低的血管滲透性 xvi.   疲勞降低,例如自中度或重度疲勞至輕度疲勞;例如自輕度疲勞至不疲勞;自中度或重度疲勞至不疲勞; xvii.  睡眠改善,例如睡/醒週期改善; xviii. 移動性改善; xix.   運動能力提高; xx.    上皮細胞存活率提高; xxi.   T細胞反應改善; xxii.  粒線體ROS產生減少; xxiii. HIF1a傳訊減少; xxiv. 改良的氧化磷酸化; xxv.  改良的執行功能;及 xxvi. 專注能力增加。
  47. 如請求項2至10、13或18至4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疲勞包含持續性疲勞及運動性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
  48. 如請求項2至10、13或18至4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疲勞包含心理疲勞及身體疲勞中之一者或兩者。
  4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COVID-19感染且正經歷疲勞。
  5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感染SARS-Cov-2後至少4、8、12或16週經歷疲勞。
  5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感染SARS-Cov-2後不到4週經歷疲勞。
  52. 如請求項1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R-胺基酸實體及該Q-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以比該L-胺基酸實體更高的量(wt%)存在。
  53. 如請求項1至5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進一步包含甘胺酸(G)-胺基酸實體。
  54. 如請求項1至5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進一步包含以下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更多者(例如全部):組胺酸(H)-胺基酸實體、離胺酸(K)-胺基酸實體、苯丙胺酸(F)-胺基酸實體,及蘇胺酸(T)-胺基酸實體。
  55. 如請求項4至5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
  56. 如請求項1至5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a)至(d)係分開投與。
  57. 如請求項1至5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a)至(d)係以摻合物投與。
  58. 如請求項1至5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a)至(d)係經口投與。
  59. 如請求項1至5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餐前投與(a)至(d)。
  60. 如請求項1至5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與用餐同時投與(a)至(d)。
  61. 如請求項1至5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餐後投與(a)至(d)。
  62. 如請求項1至6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a)至(d)係每天投與一次、兩次或三次。
  63. 如請求項1至6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投與(a)至(d)至少1、2、3或4週。
  64. 如請求項1至6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每天兩次(BID)投與(a)至(d)至少4週(例如至少4週、至少5週、至少6週、至少7週、至少8週、至少9週、至少10週、至少11週、至少12週或更多週)。
  65. 如請求項1至6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a)至(d)投與劑量約6至8 g、約8至12 g、約12至16 g、約16至18 g、約18至20 g、約20至30 g、約22至28 g,或約24至26 g。
  66. 如請求項1至6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a)至(d)係呈溶液或懸浮液。
  67. 如請求項1至6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使(a)至(d)與液體(例如飲料,例如水)接觸,藉此製造溶液或懸浮液。
  68. 如請求項1至67之方法,其中(a)至(d)存在於一或多種組合物(例如一或多種棒狀包裝(stick packs))中,且該方法包含使該一或多種組合物與該液體接觸。
  69. 如請求項1至68之方法,其中在使(a)至(d)與該液體接觸之前,並非所有(a)至(d)均存在於相同組合物中,例如其中(a)至(d)中之一者、兩者或三者係在第一組合物中,且(a)至(d)中之其餘一者、兩者或三者係在第二組合物中,且該方法包含使該液體與該第一組合物及該第二組合物例如同時或依序接觸。
  70. 如請求項1至6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a)至(d)之總wt%大於向該個體投與之其他胺基酸實體之總wt%。
  71. 如請求項1至7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e)所投與之該Q-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該R-胺基酸實體之wt%; f)所投與之該Q-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該L-胺基酸實體之wt%; g)所投與之該R-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該L-胺基酸實體之wt%;或 h) (e)至(g)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72. 如請求項1至7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Q-胺基酸實體之wt%比該R-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5%,例如該Q-胺基酸實體之wt%比該R-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10%、15%、20%或25%。
  73. 如請求項1至7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Q-胺基酸實體之wt%比該L-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20%,例如該組合物中之該Q-胺基酸實體之wt%比該L-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25%、30%、35%、40%、45%或50%。
  74. 如請求項1至7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R-胺基酸實體之wt%比該L-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10%,例如所投與之該R-胺基酸實體之wt%比該L-胺基酸實體之wt%大至少15%、20%、25%或30%。
  75. 如請求項1至7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i)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4或至少2:5,且不超過3:4,例如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與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3; j)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4或至少1:3,且不超過3:4,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2; k)所投與之該R-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4或至少1:2,且不超過6:7,例如所投與之該R-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3:4;或 l) (j)至(k)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76. 如請求項1至7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投與一或兩種另外分支鏈胺基酸(BCAA)-實體,例如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及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中之一者或兩者。
  77. 如請求項1至7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包含或該方法包含投與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而非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
  78. 如請求項1至7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包含或該方法包含投與纈胺酸(V)-胺基酸-實體而非異白胺酸(I)-胺基酸-實體。
  79. 如請求項77或78之方法,其中該I-胺基酸-實體包含L-異白胺酸或其鹽,且該V-胺基酸-實體包含L-纈胺酸或其鹽。
  80. 如請求項1至7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m)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或等於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 n)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或等於該Q-胺基酸實體之wt%; o)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之wt%小於該R-胺基酸實體之wt%; p)所投與之該R-胺基酸實體及該Q-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或 q) (m)至(p)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81. 如請求項1至8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r)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或其鹽之wt%為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至少50%,或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至少70%,但不超過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90%; s)該NAC或其鹽之wt%為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至少1%或至少2%,但不超過10%; t)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組合之wt%為所投與之胺基酸實體之至少15%、或至少20%,但不超過50%; u)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或其鹽之wt%為所投與之該等胺基酸實體之至少40%、或至少50%,但不超過80%;或 v) (r)至(u)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82. 如請求項1至8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w)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I-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5:1,或至少1.75:1,且不超過2.5比1或不超過3:1,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I-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1; x)所投與之L-胺基酸實體與V-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5:1,或至少1.75:1,且不超過2.5比1或不超過3:1,例如所投與之L與V之比率為約2:1; y)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大於1:3、大於1.5比3,且小於3:3,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3; z)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大於1:4、大於1.5比4,且小於4:4或小於3:4,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2;或 aa) (w)至(z)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的組合。
  83. 如請求項1至8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bb)所投與之該I-胺基酸實體與該V-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0.5:1或至少0.75:1,且不超過1.5比1或不超過2:1,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I-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1; cc)所投與之該I-胺基酸實體與該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0.5:3或至少0.75:3,且不超過2:3或不超過1.5:3,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I-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3; dd)所投與之該I-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0.5:4,或至少0.75:4,且不超過3:4,或不超過2:4,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4;或 ee) (bb)至(dd)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84. 如請求項1至8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ff)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V-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1.5:1或至少1.75:1,且不超過2.5比1或不超過3:1,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V-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1; gg)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大於1:3、大於1.5比3,且小於3:3,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2:3; hh)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大於1:4、大於1.5比4,且小於4:4或小於3:4,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2;或 ii) (ff)至(hh)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85. 如請求項1至8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jj)所投與之該V-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0.5:4,或至少0.75:4,且不超過3:4,或不超過2:4,例如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與該Q-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4; kk)所投與之該V-胺基酸實體與該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至少0.5:3,或至少0.75:3,且不超過2:3,或不超過1.5:3,例如所投與之該V-胺基酸實體與該R-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約1:3; ll)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之組合與該R-胺基酸實體、Q-胺基酸實體及NAC或其鹽的比率為至少1:4或至少2:3,或不超過5:7或不超過6:7,例如比率為約6:11;或 mm) (jj)至(ll)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86. 如請求項1至8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 nn)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該NAC或其鹽之wt%; oo)所投與之該R-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該NAC或其鹽之wt%; pp)所投與之該Q-胺基酸實體之wt%大於該NAC或其鹽之wt%;或 qq) (nn)至(pp)中之兩者或三者的組合。
  87. 如請求項1至8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L-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白胺酸、β-羥基-β-甲基丁酸酯(HMB)、側氧基(oxo)-白胺酸、異戊醯基-CoA,及n-乙醯基-白胺酸,或其組合。
  88. 如請求項1至8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R-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精胺酸、鳥胺酸、精胺基丁二酸酯(argininosuccinate)、天冬胺酸、精胺(agmatine)、肌酸,及N-乙醯基-精胺酸,或其組合。
  89. 如請求項1至8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Q-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麩醯胺酸、麩胺酸酯、胺甲醯基-P,及n-乙醯基麩醯胺酸,或其組合。
  90. 如請求項1至8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NAC實體係選自NAC、絲胺酸、乙醯基絲胺酸、胱硫醚、麩胱甘肽、高半胱胺酸、甲硫胺酸、L-半胱胺酸、胱胺酸,及半胱胺,或其組合。
  91. 如請求項76至9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I-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異白胺酸、2-側氧基-3-甲基-戊酸酯、蘇胺酸、甲基丁醯基-CoA,及N-乙醯基-異白胺酸,或其組合。
  92. 如請求項76至9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V-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纈胺酸、2-側氧基-戊酸酯、異丁醯基-CoA、3-HIB-CoA、3-HIB,及N-乙醯基-纈胺酸,或其組合。
  93. 如請求項53至9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G-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甘胺酸、L-絲胺酸、麩胱甘肽、肌胺酸,或其組合。
  94. 如請求項54至9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H-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組胺酸、組胺醇、組胺醛、核糖-5-磷酸酯、肌肽、組胺、4-咪唑丙烯酸酯(urocanate),及N-乙醯基組胺酸,或前述任一者之鹽,或其組合。
  95. 如請求項54至9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K-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離胺酸、二胺基庚二酸酯、三甲基離胺酸、肉鹼、酵母胺酸(saccharopine),及N-乙醯基離胺酸,或前述任一者之鹽,或其組合。
  96. 如請求項54至95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F-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苯丙胺酸、苯丙酮酸、酪胺酸,及N-乙醯基-苯丙胺酸,或前述任一者之鹽,或其組合。
  97. 如請求項54至9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T-胺基酸實體係選自L-蘇胺酸、高絲胺酸、O-磷高絲胺酸、側氧基丁酸酯,及N-乙醯基-蘇胺酸,或前述任一者之鹽,或其組合。
  98. 如請求項1至9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a)至(d)中之至少一者為游離胺基酸,例如(a)至(d)中之兩者、三者或四者為游離胺基酸,例如所投與組分之總重量之至少50 wt%為一或多種呈游離形式的胺基酸實體。
  99. 如請求項1至9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a)至(d)中之至少一者係呈鹽形式,例如(a)至(d)中之一者、兩者、三者或四者係呈鹽形式,例如所投與組分之總重量的至少10 wt%為一或多種呈鹽形式的胺基酸實體。
  100.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0.5至3 : 0.5至4 : 1至4 : 0.1至2.5。
  101. 如請求項100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1+/-20% : 1.5+/-20% : 2+/-20% : 0.15+/-20%。
  102. 如請求項100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1.81+/-20% : 2+/-20% : 0.15+/-20%。
  103. 如請求項100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1+/-20% : 1.5+/-20% : 2+/-20% : 0.3+/-20%。
  104. 如請求項100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20% : 1.81+/-20% : 2+/-20% : 0.3+/-20%。
  105.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該V-胺基酸實體、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0.5至2 : 0.1至1 : 0.1至1 : 0.5至3 : 0.5至4 : 0.1至0.5。
  106. 如請求項105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該V-胺基酸實體、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 : 0.5 : 0.5 : 1.5 : 2 : 0.15。
  107. 如請求項106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該V-胺基酸實體、該R-胺基酸實體、該Q-胺基酸實體及該NAC實體之重量比率為約1 : 0.5 : 0.5 : 1.5 : 2 : 0.3。
  108.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約0.5 g至約10 g該L-胺基酸實體、約0.25 g至約5 g該I-胺基酸實體、約0.25 g至約5 g該V-胺基酸實體、約1 g至約20 g該R-胺基酸實體、約1 g至約20 g該Q-胺基酸實體,及約0.1 g至約5 g該NAC實體。
  109.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約1 g該L-胺基酸實體、約0.5 g該I-胺基酸實體、約0.5 g V-胺基酸實體、約1.5 g R-胺基酸實體、約2 g Q-胺基酸實體,及約0.15 g NAC實體。
  110.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約1 g該L-胺基酸實體、約0.5 g該I-胺基酸實體、約0.5 g V-胺基酸實體、約1.5 g R-胺基酸實體、約2 g Q-胺基酸實體,及約0.3 g NAC實體。
  111.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約2 g該L-胺基酸實體、約1 g該I-胺基酸實體、約1 g該V-胺基酸實體、約3 g該R-胺基酸實體、約4 g該Q-胺基酸實體,及約0.3 g該NAC實體。
  112.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約4 g該L-胺基酸實體、約2 g該I-胺基酸實體、約2 g該V-胺基酸實體、約6 g該R-胺基酸實體、約8 g該Q-胺基酸實體,及約0.6 g該NAC實體。
  113.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約10 wt%至約30 wt% L-胺基酸實體、約5 wt%至約15 wt% I-胺基酸實體、約5 wt%至約15 wt% V-胺基酸實體、約15 wt%至約40 wt% R-胺基酸實體、約20 wt%至約50 wt% Q-胺基酸實體,及約1 wt%至約8 wt% NAC實體。
  114.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組合與該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NAC或其鹽之比率為12 : 6 : 3 : 9 : 12 : 2.7,視情況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組合與該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NAC或其鹽及該G-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12 : 6 : 3 : 9 : 12 : 2.7 : 18。
  115.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組合與該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及NAC或其鹽之比率為12+/-15% : 6+/-15% : 3+/-15% : 9+/-15% : 12+/-15% : 2.7+/-15%。
  116. 如請求項1至9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所投與之該L-胺基酸-實體、該I-胺基酸-實體及該V-胺基酸-實體組合與該R-胺基酸實體、L-麩醯胺酸或其鹽、NAC或其鹽及該G-胺基酸實體之比率為12+/-15% : 6+/-15% : 3+/-15% : 9+/-15% : 12+/-15% : 2.7+/-15% : 18+/-15%。
  117. 如請求項1至1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向該個體BID投與25至40 g,例如30至35 g,例如約33.9 g之該組合物,其中重量包括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但不包括賦形劑。
  118. 如請求項1至1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每天向該個體投與25至40 g,例如30至35 g,例如約33.9 g之該組合物,其中重量包括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但不包括賦形劑。
  119. 如請求項1至1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向該個體BID投與15至30 g,例如20至25 g,例如約22.6 g之該組合物,其中重量包括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但不包括賦形劑。
  120. 如請求項1至11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每天向該個體投與15至30 g,例如20至25 g,例如約22.6 g之該組合物,其中重量包括胺基酸實體及NAC實體,但不包括賦形劑。
  121. 如請求項1至12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組合物包含EDTA或其鹽。
  122. 如請求項1至12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方法包含投與4至20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之組合,例如5至15種不同胺基酸實體之組合。
  123. 如請求項1至122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至少兩種、三種、四種或更多種胺基酸實體不為長度超過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或20個胺基酸殘基的肽。
  124. 如請求項1至1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脂肪肝病。
  125. 如請求項1至12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疾病或病症: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非酒精性脂肪肝病(NAFLD)、非酒精性脂肪變性肝炎(NASH)、酒精性脂肪肝病(AFLD)及酒精性脂肪變性肝炎(ASH)。
  126. 如請求項125之方法,其中該個體患有NASH。
  127. 如請求項1至12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已感染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病毒:SARS-CoV-1、SARS-CoV-2、MERs、A或B型流感、人類alpha冠狀病毒(例如HCoV-229E或HCoV-NL63)、人類beta冠狀病毒(HCoV-OC43或HKU1)、疱疹病毒(埃-巴二氏病毒(Epstein-Barr virus)、人類細胞巨大病毒及人類疱疹病毒6A及6B)、伊波拉病毒(Ebola virus)、西尼羅河病毒(West Nile virus)、登革熱病毒(dengue virus)、羅氏河病毒(Ross river virus)、腸病毒,及人類小病毒B19。
  128. 如請求項1至12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已因急性COVID-19而住院。
  129. 如請求項1至12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已因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之一或多種症狀而住院。
  130. 如請求項1至1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尚未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
  131. 如請求項1至1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前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例如接種部分疫苗或接種完整疫苗)。
  132. 如請求項1至1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例如在感染COVID-19之前)。
  133. 如請求項132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已接受至少2、3或4劑該疫苗。
  134. 如請求項1至1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在感染COVID-19之後已針對COVID-19接種疫苗。
  135. 如請求項1至1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發生與感染一致的症狀。
  136. 如請求項1至1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且為無症狀的,但後來發生與PASC一致的症狀。
  137. 如請求項1至13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個體經測試對於SARS-COV-2呈陽性,具有感染症狀,變成抗體陰性或無症狀,且隨後再感染另一SARS-CoV-2變異體。
  138. 如請求項1至13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前,該個體在一段時間內,例如至少3或4週內,經測試至少兩次對於COVID-19呈陽性。
  139. 如請求項1至13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之前,該個體患有COVID-19約3、4、5、6、8、10或12週。
  140. 如請求項1至13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時,該個體已具有急性COVID-19之一或多種症狀至少3或4週。
  141. 如請求項1至14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a)至(d)之前1至7天、8至14天、15至21天、22至28天或超過28天,該個體經測試對於COVID-19呈陽性。
  142. 如請求項1至14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a)至(d)之前,該個體感染COVID-19 1至7天、8至14天、15至21天、22至28天或超過28天。
  143. 如請求項1至14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時,該個體已具有PASC之一或多種症狀。
  144. 如請求項1至14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時,該個體(例如經測定)對於SARS-CoV-2呈陰性。
  145. 如請求項1至14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在投與時,該個體(例如經測定)對於SARS-CoV-2呈陽性。
TW111127785A 2021-07-26 2022-07-25 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的胺基酸組合物及方法 TW20231560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225850P 2021-07-26 2021-07-26
US63/225,850 2021-07-26
US202163271665P 2021-10-25 2021-10-25
US63/271,665 2021-10-25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15605A true TW202315605A (zh) 2023-04-16

Family

ID=8285165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7785A TW202315605A (zh) 2021-07-26 2022-07-25 用於治療covid—19急性後期後遺症的胺基酸組合物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737999B2 (zh)
EP (1) EP4376826A1 (zh)
TW (1) TW202315605A (zh)
WO (1) WO2023009444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17102B2 (ja) 1995-01-27 2005-02-02 味の素株式会社 ヒト筋肉疲労の早期回復効果を有するアミノ酸栄養組成物
WO2008095093A2 (en) 2007-01-31 2008-08-07 Robert Keller Method of increasing cellular function and health of glutathione deficient animals
US9597367B2 (en) 2013-04-19 2017-03-21 Bioventures, Llc Methods for improving muscle and heart function
JOP20190146A1 (ar) * 2016-12-19 2019-06-18 Axcella Health Inc تركيبات حمض أميني وطرق لمعالجة أمراض الكبد
US20200386766A1 (en) 2016-12-22 2020-12-10 Metabolomycs, Inc. Metabolic signatures associated with diagnosis, disease progression, and immunological response to treatment of patients with covid-19
JP2020517703A (ja) 2017-04-28 2020-06-18 アクセラ・ヘル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xcella Health Inc. アミノ酸組成物及び外傷性脳損傷の治療のためのそれらの使用
CN111295186A (zh) 2017-08-14 2020-06-16 胺细拉健康公司 用于治疗神经元损伤的氨基酸组合物
CU20200106A7 (es) 2018-06-20 2021-08-06 Axcella Health Inc Composiciones y métodos para el tratamiento de hemoglobinopatías y talasemias
SG11202011611XA (en) 2018-06-20 2021-01-28 Axcella Health Inc Methods of manufacturing amino acid compositions
US11298332B2 (en) 2018-06-20 2022-04-12 Axcella Health Inc. Compositions for therapy and health containing amino acids with bitter taste
US20210275480A1 (en) 2018-06-20 2021-09-09 Axcella Health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reduction or treatment of fibrosis
JP2021529736A (ja) * 2018-06-20 2021-11-04 アクセラ・ヘルス・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ッドAxcella Health Inc. 炎症の軽減又は治療のための組成物及び方法
US10596136B2 (en) 2018-06-20 2020-03-24 Axcella Health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fat infiltration in muscle
WO2019246221A1 (en) 2018-06-20 2019-12-26 Axcella Health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and disorders
US20210275479A1 (en) 2018-06-20 2021-09-09 Axcella Health Inc.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reduction or treatment of insulin resistance and metabolic conditions
EP4040993A1 (en) 2019-10-10 2022-08-17 Axcella Health Inc. Reduced volume formulations including amino acid entitie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737999B2 (en) 2023-08-29
EP4376826A1 (en) 2024-06-05
US20230038163A1 (en) 2023-02-09
WO2023009444A1 (en) 2023-02-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087647B (zh) 氨基酸组合物及肝疾病的治疗方法
TWI780096B (zh) 胺基酸組合物及肌肉疾病與病症之治療方法
US10660870B2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and disorders associated with one or both of hyperammonemia or muscle wasting
US20210290574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globinopathies and thalassemias
US20210275480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reduction or treatment of fibrosis
US11737999B2 (en) Amino acid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post-acute sequelae of COVID-19
US20230044475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involving amino acids for the treatment of fat infiltrations in muscle
US20230000808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excluding or with reduced glutamine for the treatment of hemoglobinopathies and thalassemias
US20230105984A1 (en)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for the treatment of liver diseases and disorders
JPWO2007142231A1 (ja) 血液流動性改善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