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12574A - 訊號傳輸裝置 - Google Patents
訊號傳輸裝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TW202312574A TW202312574A TW110133277A TW110133277A TW202312574A TW 202312574 A TW202312574 A TW 202312574A TW 110133277 A TW110133277 A TW 110133277A TW 110133277 A TW110133277 A TW 110133277A TW 202312574 A TW202312574 A TW 202312574A
- Authority
- TW
- Taiwan
- Prior art keywords
- signal
- transmission device
- signal transmission
- lines
- cable
- Prior art dat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sulated Conduc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之訊號傳輸裝置至少包含一排線、至少一傳導件以及一連接裝置,其中,排線依序層疊有導體層、金屬層及絕緣層,導體層包含複數條訊號線,其每一者分別具有一預設寬度且其每一者之間彼此間隔一預設間距;若傳導件為複數個,則彼此間隔一特定間距並分別包含第一接觸端及第二接觸端,第一接觸端電性接觸於金屬層;連接裝置電性連接於排線並包含複數條訊號傳導線及複數條接地線,訊號傳導線之數量對應於訊號線之數量並分別彼此電性接觸,複數條接地線之數量對應於複數個傳導件之數量,且第二接觸端電性接觸於複數條接地線之每一者。
Description
本發明係為訊號傳輸的技術領域,尤指一種可藉由改良接地結構設計以有效達到提升訊號傳輸效率之目的的訊號傳輸裝置。
一般訊號傳輸裝置包含一排線(例如用於電腦之PCIE規格匯流排、SATA規格匯流排等訊號傳輸線)以及分別設置於排線兩端之連接器,連接器係與排線電性接合並連接至外部設備之對應的連接器(例如公、母對應之連接器),訊號則經由排線內之訊號線並透過連接器而於外部設備之間傳輸。
請同時參照第1圖及第2圖,其中之第1圖係為習知排線之平面圖,第2圖係為取自第1圖A-A截面之剖視圖。如第1圖及第2圖所示,習知之排線9層疊有導體層91、發泡體層92、金屬層93、絕緣層94等,且導體層91設有複數條訊號線911及複數條接地線912。於習知作法上,二條訊號線911會配合一條接地線912,以此重複設置成具有規格寬度之排線9,例如具有四十八條線路或七十二條線路之規格寬度的排線9。
如上所述,習知排線9之導體層91因具有接地線912,故在排線9具有規格寬度的條件限制下,訊號線911的寬度會因此受到限制,進而降低傳輸速率。因此,排線9之結構必須進行妥善設計,而其在設計上一般必須考慮到所謂的集膚效應與特性阻抗。
上述之集膚效應亦稱為趨膚效應,其係指導體(例如訊號線911)中有交流電或者交變電磁場時,導體內部的電流分布不均勻的一種現象,隨著與導體表面的距離逐漸增加,導體內的電流密度呈指數衰減,亦即導體內的電流會集中在導體的表面,當從與電流方向垂直的橫截面來看時,導體的中心部分幾乎沒有電流流過,只在導體邊緣的部分會有電流,簡單而言,就是電流集中在導體的皮膚部分。由於集膚效應係使得交變電流只通過導體的表面,因此電流只在導體的表面產生熱效應,故例如在鋼鐵工業中,可利用集膚效應來為鋼材進行表面淬火,使鋼材表面的硬度增大。減緩集膚效應的方法可例如採用所謂的利茲線,亦即將多條金屬導線相互纏繞,以使電磁場能夠比較均勻地分布;或者可將實心導線換成空心導線管,中間補上絕緣材料。
另外,上述之特性阻抗係指高頻訊號或電磁波在導體中傳播時所遇到的阻力,以歐姆為單位。導體中的阻抗值的起伏差異必須加以控制,以使訊號可以正確的速度傳輸,而對於不同型態的導體所形成的傳輸線(例如同軸傳輸線、線條式傳輸線、微條傳輸線、共面傳輸線等),會有不同的阻抗計算公式。可以配合變更不同的設計條件來達成阻抗控制,例如改變傳輸線中發泡體層之使用材質、厚度及介電常數等。
綜上所述,在上述原理下,藉由設定不同的設計條件可以使訊號線91之寬度的加寬形成為使訊號線911提升傳輸距離以及傳輸速率的因素。換言之,傳輸效率的提升在現今技術發展中係極為重要,故如何使傳統的訊號線911的寬度在排線9之規格寬度的條件限制下可以再加寬以提升傳輸效率、並同時仍然可以保有排線9之接地效果,乃是亟待解決之課題。
為解決上述習知訊號傳輸裝置因為排線之規格寬度限制所造成傳輸效率降低之問題,本發明所提出的訊號傳輸裝置係以改良的接地結構設計來加寬排線用於傳輸訊號之訊號線的寬度,藉此可有效達到提升訊號傳輸效率之目的。
本發明所提出之訊號傳輸裝置至少包含一排線、至少一傳導件以及一連接裝置。其中,該排線依序層疊有一導體層、一金屬層及一絕緣層,該導體層包含複數條訊號線,該複數條訊號線之每一者分別具有一預設寬度,且該複數條訊號線之每一者之間係彼此間隔一預設間距;且該傳導件包含一第一接觸端及一第二接觸端,該傳導件之該第一接觸端係電性接觸於該金屬層;該連接裝置係電性連接於該排線,且該連接裝置包含複數條訊號傳導線及複數條接地線,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之數量係對應於該複數條訊號線之數量並分別彼此電性接觸,該複數條接地線之數量係對應於且電性接觸傳導件之數量,且該複數個傳導件之該第二接觸端係分別電性接觸於該複數條接地線之每一者。
如上所述,本發明所提出之訊號傳輸裝置在結構設計上是將複數個傳導件直接電性接觸於排線之金屬層,藉以做為接地結構設計。換言之,排線之導體層可以僅具有訊號線而沒有接地線,因此,即使在排線之規格寬度的條件限制下,訊號線的寬度可以再加寬,藉此可以有效達到提升訊號傳輸效率之目的。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預設寬度係介於0.4毫米至1.0毫米之間;該預設間距係介於0.4毫米至1.2毫米之間。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傳導件係為一片狀導電膠,且該第一接觸端與該第二接觸端係為該片狀導電膠之相對側面。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排線更包含一低介電常數層,且該低介電常數層係層疊於該導體層與該金屬層之間;該低介電常數層之材質係為聚丙烯(PP)、聚乙烯(PE)、不織布及鐵氟龍之其中一者。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之每一者與該複數條訊號線之每一者之間係分別經由一導電膠彼此電性接觸。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之每一者之長度係大於該複數條接地線之每一者之長度。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之每一者包含彼此連結之一長形體部及一矩形頭部,且該矩形頭部相對於該長形體部係呈外擴狀。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排線係為一柔性扁平排線(FFC,Flexible Flat Cable)。
本發明亦提出一種訊號傳輸裝置,至少包含一排線、一連接器、複數個傳導件以及一連接裝置。其中,該排線依序層疊有一導體層、一金屬層及一絕緣層,該導體層包含複數條訊號線,該複數條訊號線之每一者分別具有一預設寬度,且該複數條訊號線之每一者之間係彼此間隔一預設間距;該連接器包含彼此接合之一上部件及一下部件;該複數個傳導件係彼此間隔一特定間距並設置於該上部件與該下部件之間,且該複數個傳導件之每一者分別包含一第一接觸端及一第二接觸端,該複數個傳導件之每一者之該第一接觸端係分別電性接觸於該金屬層;該連接裝置係電性連接於該排線,且該連接裝置包含複數條訊號傳導線及複數條接地線,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之數量係對應於該複數條訊號線之數量並分別彼此電性接觸,該複數條接地線之數量係對應於該複數個傳導件之數量,且該複數個傳導件之每一者之該第二接觸端係分別電性接觸於該複數條接地線之每一者。
如上所述,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預設寬度係介於0.4毫米至1.0毫米之間;該預設間距係介於0.4毫米至1.2毫米之間;該特定間距係介於0.2毫米至2.7毫米之間。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上部件與該下部件之至少其中一者包含彼此間隔設置之複數個凹槽,該複數個凹槽之數量係對應於該複數個傳導件之數量,且該複數個傳導件之每一者係分別為一桿狀傳導條並分別對應設置於該複數個凹槽之每一者。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上部件與該下部件係分別成長矩形狀,且該上部件與該下部件之其中一者於兩端分別包含一卡扣,該上部件與該下部件之另一者於兩端分別包含一卡槽,該卡扣與該卡槽係彼此對應卡合。
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複數個傳導件之每一者之該第一接觸端係呈一脊狀;該複數個傳導件之每一者之該第二接觸端係呈一弧狀。
如上所述,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排線更包含一低介電常數層,且該低介電常數層係層疊於該導體層與該金屬層之間;該低介電常數層之材質係為聚丙烯(PP)、聚乙烯(PE)、不織布及鐵氟龍之其中一者。
如上所述,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之每一者與該複數條訊號線之每一者之間係分別經由一導電膠彼此電性接觸。
如上所述,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之每一者之長度係大於該複數條接地線之每一者之長度。
如上所述,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之每一者包含彼此連結之一長形體部及一矩形頭部,且該矩形頭部相對於該長形體部係呈外擴狀。
如上所述,可選擇地,於一非限制性的例示實施態樣中,該排線係為一柔性扁平排線。
如上所述,可選擇地,其中該複數個傳導件係由一一體成形傳導主體,並沖壓形成該第一接觸端及該第二接觸端。
以下配合隨附圖式,以較佳具體實施例之表達方式進一步說明本發明之技術內容及其所具有之優點和所能達成之功效,惟其目的僅是用於說明以利於更加瞭解,而非用於限制。
請同時參照第3圖及第4圖,其中之第3圖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分解圖,第4圖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剖視圖。於第3圖及第4圖中顯示有一訊號傳輸裝置1,且此訊號傳輸裝置1包含一排線2以及至少一傳導件4。
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排線2於上下方向依序層疊有一導體層21、一金屬層22及一絕緣層23,其中之導體層21包含複數條訊號線211,此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分別具有一預設寬度W,且此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之間係彼此間隔一預設間距P;傳導件4包含一第一接觸端41及一第二接觸端42,其中,傳導件4之第一接觸端41係電性接觸於排線2之金屬層22。
其中
為特性阻抗(characteristic impedance)、
為介電常數、W為線寬、H為絕緣層高度、T為導電層的厚度。於上述之排線2中,若排線2以厚度相同及介電常數相同之前提下,訊號線之線寬W越寬,則傳輸效率越好。換言之,本案因排線2沒有接地結構,所以可以將訊號線的線寬W加寬,則可使排線2的傳輸長度更長,使其可以提升更好的傳輸效率。
有關實施例與比較例之差異說明,依據表1所述,比較例一係為習知排線內設有接地線與訊號線,且該訊號線之線寬為0.3毫米(mm);而本發明之一實施例中,則係為沒有接地線之排線2,此外,視實際結構設計需要,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的預設寬度W係可介於0.4毫米(mm)至1.0毫米(mm)之間,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之間彼此間隔的預設間距P係可介於0.4毫米(mm)至1.2毫米(mm)之間。因此,在本發明之實施例一至四中,以厚度相同及介電常數相同的前提之下,當訊號線的線寬W加寬,則可使傳輸長度更長,進而提升傳輸效率:
排線訊號線 | 線寬W(mm) | 傳輸速率(G/s) | 最長可傳輸長度(M) |
實施例一 | 0.4 | 6 | 1.0 |
實施例二 | 0.5 | 6 | 2.0 |
實施例三 | 0.6 | 6 | 2.5 |
實施例四 | 0.7 | 6 | 3.0 |
比較例一 | 0.3 | 6 | 0.5 |
再由第3圖及第4圖可知,訊號傳輸裝置1於本實施例中另包含一連接裝置5,在本發明一實施例中,該連接裝置5係為電路板,且該連接裝置5係電性連接於排線2。此外,連接裝置5包含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及複數條接地線52,其中,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數量係對應於排線2之導體層21的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數量並分別彼此電性接觸,亦即一條訊號傳導線51與一條訊號線211電性接觸,例如分別經由一連接件61彼此電性接觸;在本發明一較佳實施例中,該連接件61較佳可為銲料,且該連接件61係用以導通連接該訊號傳導線51與該訊號線211之間;另外,複數條接地線52之數量係對應於傳導件4,且電性接觸傳導件4,且傳導件4之第二接觸端42係電性接觸於複數條接地線52之每一者。其中該連接裝置5可為電路板、連接器等任一者。
於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5之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每一者之長度係大於複數條接地線52之每一者之長度,藉由長短之差異可形成容易辨識之效果。此外,於本實施例中,連接裝置5之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每一者包含彼此連結之一長形體部511及一矩形頭部512,且矩形頭部512相對於長形體部511係呈外擴狀,藉此,訊號傳導線51之較大面積的矩形頭部512可容易與連接件61、及因此之訊號線211電性接觸。於本案另一實施例中,連接裝置5之複數條接地線52之每一者包含彼此連結之一接地端子521,且各該接地端子係彼此連接有一接地面522,該接地面522與該傳導件4之該第二接觸端42電性接觸,並透過該傳導件4之該第一接觸端41與該排線2之該金屬層22電性接觸,以達到接地導通之態樣。
又如第3圖及第4圖所示,該傳導件4於本實施例中係為一片狀導電膠(如圖所示之矩形片狀),且第一接觸端41與第二接觸端42係為片狀導電膠之相對側面。前述之傳導件4於本實施例中係為片狀導電膠之形式,但亦可使用其它方式,例如以金屬彈片或銲料焊接(銲料即形成傳導件)。
由上述可知,排線2的接地結構設計係直接以金屬層22為之,亦即藉由傳導件4分別電性接觸於排線2之金屬層22以及連接裝置5之接地線52來形成接地結構設計,因此,排線2之導體層21可僅具有訊號線211而不需如習知般再設置接地線,相對地,在不影響排線2之規格寬度的條件限制下,訊號線211可具有更多的空間而使訊號線211的寬度可以再加寬,並因此有效達到提升訊號傳輸效率之目的。
於本實施例中,上述之排線2係為一柔性扁平排線(FFC),當然並不以此為限,排線2例如亦可為柔性印刷電路(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ry)。此外,排線2可更包含一低介電常數層24,此低介電常數層24係層疊於導體層21與金屬層22之間,且此低介電常數層24之材質係可為聚丙烯(PP)、聚乙烯(PE)、不織布或鐵氟龍其中之一者。於排線2之製造上,排線2亦可再包含(皮膜)膠層、(例如材質為PET之)皮膜層等。
請同時參照第5圖至第9圖,其中之第5圖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立體圖,第6圖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另一視角之立體圖,第7A圖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分解圖,第7B圖係為本發明另一傳導件結構之實施例分解圖,第8圖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剖視圖,第9圖係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剖視圖。
於本實施例中,其主要結構皆與上述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相同,唯差別在於訊號傳輸裝置1更包含一連接器3,且此連接器3包含彼此接合之一上部件31及一下部件32,而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係分別為一桿狀傳導條並設置於上部件31與下部件32之間。
同樣地,連接裝置5係電性連接於排線2,且連接裝置5包含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及複數條接地線52,其中,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數量係對應於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數量並分別彼此電性接觸,複數條接地線52之數量係對應於複數個傳導件4之數量,且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之第二接觸端42係分別電性接觸於複數條接地線52之每一者。
如同上述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本實施例是利用呈桿狀傳導條型態之傳導件4分別電性接觸於排線2之金屬層22與連接裝置5之接地線52,藉此達成接地效果,且同樣地,排線2不需要再有接地線之設置,相對使得排線2之訊號線211的寬度可以再加寬,進而達到有效提升傳輸效率之目的。
於本實施例中,上部件31包含彼此間隔設置之複數個凹槽310(當然複數個凹槽310亦可彼此間隔設置在下部件32、或者同時設置在上部件31和下部件32),此複數個凹槽310之數量係對應於複數個傳導件4之數量,且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係分別對應設置於複數個凹槽310之每一者,亦即一個傳導件4對應設置於一個凹槽310,例如傳導件4可以緊配合方式插入設置於凹槽310,並藉以防止掉落。
另於本實施例中,上部件31與下部件32係分別成長矩形狀,且上部件31(下部件32)於兩端分別包含一卡扣311,下部件32(上部件31)於兩端分別包含一卡槽321,且卡扣311與卡槽321係彼此對應卡合。當然,上部件31與下部件32的接合方式並不以此為限,例如以螺鎖、拴接、黏接等方式亦可。
為了使複數個傳導件4可更方便地電性接觸於排線2之金屬層22與連接裝置5之接地線52,於本實施例中,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之第一接觸端41係呈一脊狀,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之第二接觸端42係呈一弧狀。換言之,脊狀及弧狀之結構設計可使第一接觸端41與第二接觸端42形成一突出點而可更方便地電性接觸於排線2之金屬層22與連接裝置5之接地線52。當然,複數個傳導件4之第一接觸端41與第二接觸端42的形狀並不以前述者為限,其它形狀亦可,例如尖狀、多角狀等。如第7B圖所示,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該複數個傳導件4係由一一體成形傳導主體(圖未標示),並沖壓形成該第一接觸端41及該第二接觸端42;據此,即可直接將沖壓後之該傳導主體直接成形於該連接器3之該上部件31或該下部件32上。
又請參閱第9圖所示,在本發明另一實施例中,該訊號傳輸裝置係由二排線2、一連接裝置5及一連接器3所構成,該連接裝置5係為雙面連接裝置,且該雙面連接裝置之二表面係分別電連接一排線2結構,其中排線2於上下方向依序層疊有一導體層21、一金屬層22及一絕緣層23,其中之導體層21包含複數條訊號線211,此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分別具有一預設寬度W,且此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之間係彼此間隔一預設間距P。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的較佳具體實施例,其並不用以限制本發明,凡在本發明的精神和原則之內,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換、改進等,均應包含在本發明的保護範圍之內。
1:訊號傳輸裝置
2:排線
21:導體層
211:訊號線
22:金屬層
23:絕緣層
24:低介電常數層
3:連接器
31:上部件
310:凹槽
311:卡扣
32:下部件
321:卡槽
4:傳導件
41:第一接觸端
42:第二接觸端
5:連接裝置
51:訊號傳導線
511:長形體部
512:矩形頭部
52:接地線
521:接地端子
522:接地面
61:連接件
9:排線
91:導體層
911:訊號線
912:接地線
92:發泡體層
93:金屬層
94:絕緣層
P:預設間距
W:預設寬度
d:特定間距
第1圖係為習知排線之平面圖。
第2圖係為取自第1圖A-A截面之剖視圖。
第3圖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4圖係為本發明第一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5圖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立體圖。
第6圖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另一視角之立體圖。
第7A圖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分解圖。
第7B圖係為本發明另一傳導件結構之實施例分解圖。
第8圖係為本發明第二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剖視圖。
第9圖係為本發明第三較佳具體實施例之剖視圖。
1:訊號傳輸裝置
2:排線
21:導體層
211:訊號線
22:金屬層
23:絕緣層
24:低介電常數層
3:連接器
31:上部件
310:凹槽
32:下部件
4:傳導件
41:第一接觸端
42:第二接觸端
5:連接裝置
51:訊號傳導線
52:接地線
61:連接件
Claims (25)
- 一種訊號傳輸裝置,至少包含: 一排線(2),依序層疊有一導體層(21)、一金屬層(22)及一絕緣層(23),該導體層(21)包含複數條訊號線(211),該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分別具有一預設寬度(W),且該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之間係彼此間隔一預設間距(P); 至少一傳導件(4),該傳導件(4)包含一第一接觸端(41)及一第二接觸端(42),該傳導件(4)之該第一接觸端(41)係分別電性接觸於該金屬層(22) ;以及 一連接裝置(5),其係電性連接於該排線(2),且該連接裝置(5)包含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及複數條接地線(52),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數量係對應於該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數量並分別彼此電性接觸,該複數條接地線(52)之係對應且電性接觸於該傳導件(4)上,且該傳導件(4)之該第二接觸端(42)係分別電性接觸於該複數條接地線(52)之每一者。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預設寬度(W)係介於0.4毫米至1.0毫米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預設間距(P)係介於0.4毫米至1.2毫米之間。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傳導件(4)之係為一片狀導電膠,且該第一接觸端(41)與該第二接觸端(42)係為該片狀導電膠之相對側面。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排線(2)更包含一低介電常數層(24),且該低介電常數層(24)係層疊於該導體層(21)與該金屬層(22)之間。
- 如請求項5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低介電常數層(24)之材質係為聚丙烯、聚乙烯或鐵氟龍其中之一者。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每一者與該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之間係分別經由一連接件(61)彼此電性接觸。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每一者之長度係大於該複數條接地線(52)之每一者之長度。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每一者包含彼此連結之一長形體部(511)及一矩形頭部(512),且該矩形頭部(512)相對於該長形體部(511)係呈外擴狀。
- 如請求項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排線(2)係為一柔性扁平排線。
- 一種訊號傳輸裝置,包含: 一排線(2),依序層疊有一導體層(21)、一金屬層(22)及一絕緣層(23),該導體層(21)包含複數條訊號線(211),該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分別具有一預設寬度(W),且該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之間係彼此間隔一預設間距(P); 一連接器(3),包含彼此接合之一上部件(31)及一下部件(32); 複數個傳導件(4),係彼此間隔一特定間距(d)並設置於該上部件(31)與該下部件(32)之間,且該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分別包含一第一接觸端(41)及一第二接觸端(42),該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之該第一接觸端(41)係分別電性接觸於該金屬層(22) ;以及 一連接裝置(5),其係電性連接於該排線(2),且該連接裝置(5)包含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及複數條接地線(52),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數量係對應於該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數量並分別彼此電性接觸,該複數條接地線(52)之數量係對應於該複數個傳導件(4)之數量,且該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之該第二接觸端(42)係分別電性接觸於該複數條接地線(52)之每一者。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預設寬度(W)係介於0.4毫米至1.0毫米之間。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預設間距(P)係介於0.4毫米至1.2毫米之間。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特定間距(d)係介於0.2毫米至2.7毫米之間。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上部件(31)與該下部件(32)之至少其中一者包含彼此間隔設置之複數個凹槽(310),該複數個凹槽(310)之數量係對應於該複數個傳導件(4)之數量,且該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係分別為一桿狀傳導條並分別對應設置於該複數個凹槽(310)之每一者。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上部件(31)與該下部件(32)係分別成長矩形狀,且該上部件(31)與該下部件(32)之其中一者於兩端分別包含一卡扣(311),該上部件(31)與該下部件(32)之另一者於兩端分別包含一卡槽(321),該卡扣(311)與該卡槽(321)係彼此對應卡合。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之該第一接觸端(41)係呈一脊狀。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傳導件(4)之每一者之該第二接觸端(42)係呈一弧狀。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排線(2)更包含一低介電常數層(24),且該低介電常數層(24)係層疊於該導體層(21)與該金屬層(22)之間。
- 如請求項19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低介電常數層(24)之材質係為聚丙烯、聚乙烯或鐵氟龍之其中一者。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每一者與該複數條訊號線(211)之每一者之間係分別經由一連接件(61)彼此電性接觸。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每一者之長度係大於該複數條接地線(52)之每一者之長度。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複數條訊號傳導線(51)之每一者包含彼此連結之一長形體部(511)及一矩形頭部(512),且該矩形頭部(512)相對於該長形體部(511)係呈外擴狀。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排線(2)係為一柔性扁平排線。
- 如請求項11所述之訊號傳輸裝置,其中該複數個傳導件(4)係由一一體成形傳導主體,並沖壓形成該第一接觸端(41)及該第二接觸端(42)。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33277A TW202312574A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訊號傳輸裝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TW110133277A TW202312574A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訊號傳輸裝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TW202312574A true TW202312574A (zh) | 2023-03-16 |
Family
ID=8669063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TW110133277A TW202312574A (zh) | 2021-09-07 | 2021-09-07 | 訊號傳輸裝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TW (1) | TW202312574A (zh) |
-
2021
- 2021-09-07 TW TW110133277A patent/TW202312574A/zh unknow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11581622B2 (en) | Transmission line and electronic device | |
US3703604A (en) | Flat conductor transmission cable | |
US7658651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s and circuit boards having non-ohmic plates | |
US5387111A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 |
US5689216A (en) | Direct three-wire to stripline connection | |
US20020157865A1 (en) | Flexible flat circuitry with improved shielding | |
US11277913B2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 |
CN112928550A (zh) | 电缆连接器和电子设备 | |
KR20190053462A (ko) | 플렉시블 케이블 및 이를 구비하는 전자 장치 | |
CN216015884U (zh) | 讯号传输装置 | |
TWI755171B (zh) | 連接器 | |
TW202312574A (zh) | 訊號傳輸裝置 | |
TW202312575A (zh) | 排線改良結構及包含該排線改良結構之訊號傳輸裝置 | |
TWM628416U (zh) | 訊號傳輸裝置 | |
US10923857B2 (en) | Connector module and connector for transmitting HF signals | |
TWM628417U (zh) | 排線改良結構及包含該排線改良結構之訊號傳輸裝置 | |
TWM628418U (zh) | 連接器改良結構 | |
US20230132991A1 (en) | Signal transmission device | |
CN216014841U (zh) | 排线改良结构及包含该排线改良结构的讯号传输装置 | |
CN216015883U (zh) | 连接器改良结构 | |
US6422893B1 (en) |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cable | |
CN115831446A (zh) | 排线改良结构及包含该排线改良结构的讯号传输装置 | |
CN115832789A (zh) | 讯号传输装置 | |
US8517774B2 (en) | Connector with ground electrode terminals having different lengths | |
JP5816065B2 (ja) | 接続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