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8534A - 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 - Google Patents

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8534A
TW202308534A TW110131820A TW110131820A TW202308534A TW 202308534 A TW202308534 A TW 202308534A TW 110131820 A TW110131820 A TW 110131820A TW 110131820 A TW110131820 A TW 110131820A TW 202308534 A TW202308534 A TW 202308534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ayer
component
opening
shoe
sole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013182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水木
Original Assignee
捷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捷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filed Critical 捷欣企業股份有限公司
Priority to TW11013182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TW202308534A/zh
Publication of TW202308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8534A/zh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otwear And Its Accessory,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Apparatuses (AREA)

Abstract

一種鞋面,用來與一鞋底結合而形成一鞋子。所述鞋面包含一第一部件、一第二部件及一第三部件。第一部件定義鞋面之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一部件圍繞界定出一容置空間、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第一開口連通容置空間且用於朝向鞋底,第二開口連通容置空間且與第一開口相對。第二部件設置於第一開口處且封閉第一開口。第三部件局部覆蓋第一部件的一外表面且完全覆蓋第二部件。

Description

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
本發明是有關於一種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且特別是有關於一種可簡化製程及可提升密封性的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
隨著現代人對於鞋子兼具舒適與功能性的要求提升,各種多功能鞋應運而生,其中具有防水機能的鞋子就是一個例子。
一般而言,具有防水機能的鞋子包含鞋面與鞋底。鞋底通常包含鞋中底及鞋大底,鞋面通常包含一內襯、一表皮及二底片,製作鞋面時需將內襯及表皮分別與底片結合後才套合在一起,最後再與鞋底結合形成鞋子。換句話說,在完成鞋面時,至少需要三道工序:結合內襯及底片、結合表皮及底片、將內襯套入表皮,在製作上較為繁瑣費時。此外,底片的側邊通常與表皮的下緣鄰接(即底片的側邊與表皮的下緣直接相鄰),或者,底片的側邊通過網帶等其他部件與表皮的下緣連接(即底片的側邊與表皮的下緣之間還設置有網帶等其他部件),如此一來,可能造成底片與表皮之間有縫隙而導致密封性不佳,進而影響防水效果。
本發明之目的在於提供一種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以解決上述問題。
依據本發明之一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鞋面,用來與一鞋底結合而形成一鞋子。鞋面包含一第一部件、一第二部件及一第三部件。第一部件定義鞋面之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一部件圍繞界定出一容置空間、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其中第一開口連通容置空間且用於朝向鞋底,第二開口連通容置空間且與第一開口相對。第二部件設置於第一開口處且封閉第一開口。第三部件局部覆蓋第一部件的一外表面且完全覆蓋第二部件。
依據前述的鞋面,可更包含一縫線及一膠封體,縫線連接第一部件及第二部件,膠封體設置於縫線處。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一部件、第二部件及第三部件其中至少一者可為一複合膜材,複合膜材包含複數膜層,各膜層為一連續膜層或一非連續膜層。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二部件可包含一底材層及一熱塑層,底材層與第三部件鄰接,熱塑層設置於底材層且朝向容置空間。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三部件可黏合於第一部件的外表面。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三部件可包含一底布層及一熱熔層,底布層用於與鞋底鄰接,熱熔層設置於底布層且朝向第一開口。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一部件可包含一裡布層、一表布層及一防水層,裡布層朝向容置空間,表布層遠離容置空間,防水層設置於裡布層及表布層之間。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一部件可更包含一強化層,強化層設置於表布層上。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一部件可更包含一緩衝層,緩衝層設置於表布層及強化層之間。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一部件可更包含一填充層,填充層設置於裡布層及表布層之間。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一部件可更包含一第一接著層,第一接著層設置於裡布層及防水層之間,第一接著層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
依據前述的鞋面,第一部件可更包含一第二接著層,第二接著層設置於表布層及防水層之間,第二接著層具有複數個第二貫孔。
依據本發明之另一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鞋子,包含前述的鞋面及鞋底,鞋底固定於第一部件的外表面且完全覆蓋住第三部件。
依據前述的鞋子,鞋底可包含一中底件、一中底覆膜及一大底件。中底件朝向第三部件,中底覆膜包覆中底件的至少一部分,大底件設置於中底件遠離第三部件的一側。
依據前述的鞋子,中底件可包含一頂面、一底面、一側面及一環狀凸緣,頂面朝向第三部件,底面遠離第三部件,側面連接於頂面及底面之間,環狀凸緣形成於頂面的一周緣且由周緣朝向鞋面延伸凸起,其中,中底覆膜包覆底面、側面及環狀凸緣。
依據本發明之又一實施方式是提供一種鞋子的製造方法,包含以下步驟。彎曲定型一第一料件以形成一第一部件,其中第一部件圍繞界定出一容置空間、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連通容置空間,且第一開口及第二開口彼此相對。連接一第二部件至第一部件,而使第二部件封閉第一開口。連接一第三部件至第一部件的一外表面,而使第三部件局部覆蓋第一部件的外表面且完全覆蓋第二部件以獲得一鞋面,其中第一部件定義鞋面之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固定一鞋底至第一部件的外表面並使鞋底完全覆蓋住第三部件。
依據前述的鞋子的製造方法,連接第二部件至第一部件可以車縫的方式將第二部件連接至第一部件,且鞋子的製造方法可更包含於連接第二部件至第一部件後,於第二部件與第一部件的連接處施膠以形成一膠封體。
依據前述的鞋子的製造方法,連接第三部件至第一部件的外表面可以黏合的方式將第三部件連接至第一部件。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的鞋面無需另外製作獨立的內襯,故可省略結合內襯與第二部件的步驟,更不需要進行套合的動作,有利於簡化製程以提升產能。本發明藉由第三部件局部覆蓋第一部件的外表面且完全覆蓋第二部件,可避免第三部件的側邊與第一部件的側邊因相鄰或需要透過其他部件連接而產生縫隙,可有效提高鞋面的密封性。
有關本發明之前述及其它技術內容、特點與功效,在以下配合參考圖式之較佳實施方式的詳細說明中,將可清楚地呈現。各圖式中所示的部件並非依實際實施時的數目、形狀或尺寸作等比例繪製,其詳細比例可依據實際需設計求來進行調整。以下實施方式所提到的方向用語,例如:上、下、左、右、前、後、底、頂等,僅是參考附加圖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語是用以說明,而非對本發明加以限制。此外,在下列各實施方式中,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將採用相同或相似的標號。
請參照第1圖,其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鞋子1的側視示意圖。鞋子1包含鞋面10及鞋底20,鞋面10與鞋底20結合而形成鞋子1。請同時參照第2圖,其是第1圖中的鞋子1沿著割面線A-A的剖視示意圖。鞋面10包含一第一部件100、一第二部件200及一第三部件300,其中第一部件100定義鞋面10之一外表面10a的至少一部分。前述「第一部件100定義鞋面10之一外表面10a的至少一部分」是指第一部件100的至少一部分未被鞋子1的其他部件遮蔽而能夠曝露於外,故可被使用者直接觀察到,亦即,第一部件100與一般鞋面的內襯並不相同。
請併同參照第3、4圖,第3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第一料件100’的俯視示意圖,第4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第一部件100的立體示意圖,其中第一部件100係藉由彎曲定型第一料件100’而形成。具體來說,可將第一料件100’的周邊100b及周邊100c透過車縫或黏合的方式連接起來,而形成第一部件100。藉此,第一部件100圍繞界定出一容置空間110、一第一開口111及一第二開口112,其中第一開口111連通容置空間110且用於朝向鞋底20,第二開口112連通容置空間110且與第一開口111相對,更具體來說,使用者的足部是經由第二開口112進入容置空間110。另外,第一料件100’的周邊100b及周邊100c車縫後,可選擇性地於車縫處貼上一塑料膜片(圖未示),例如:一種熱塑性聚氨酯(thermoplastic polyurethanes, TPU)膜片,以避免外部液體(例如:水)過多時,由車縫處滲入容置空間110,可進一步強化防水。
請同時參照第2、4、5圖,第5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第一部件100與第二部件200結合後的仰視示意圖。第二部件200設置於第一開口處(未另標號)且封閉第一開口111,在本實施方式中,是以縫線410連接第二部件200及第一部件100,並於縫線處(即縫線410的周邊區域)設置膠封體420以覆蓋縫線410。藉由設置膠封體420,可提升鞋面10的密封性,避免外部液體藉由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之間的縫隙進入容置空間110。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採取第二部件200與第一部件100疊設後黏合的方式來連接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可避免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之間產生縫隙,同樣可提升鞋面10的密封性。於第5圖中,係以撒點表示呈封閉環狀的膠封體420,於此仰視視角,縫線410、部分的第一部件100(即第一部件100朝向鞋底20的部分)及部分的第二部件200被膠封體420所覆蓋。因此,將縫線410及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的接縫以虛線表示。此外,膠封體420可通過施膠於縫線處形成,例如:可塗液態膠於縫線處經固化後形成膠封體420;或者,可於縫線處貼上膠條,再加熱使膠條軟化後冷卻固化,此時液態膠或軟化後的膠條可能會滲入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之間的縫隙、縫線410穿過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而形成的孔洞,並滲入容置空間110。換句話說,膠封體420不僅可位於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朝向鞋底20的外表面,也可存在前述縫隙、孔洞或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朝向容置空間110的內表面。
請同時參照第2、5至7圖,第6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鞋面10的仰視示意圖,第7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鞋面10的側視示意圖。第6圖中係第5圖中的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結合後,再與第三部件300結合形成鞋面10的示意圖,第6圖係以斜線表示第三部件300,於此仰視視角,部分的第一部件100(即第一部件100朝向鞋底20的部分)、縫線410、膠封體420及第二部件200均被第三部件300所覆蓋。因此,將縫線410及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的接縫以虛線表示。如第2、5至7圖所示,第三部件300局部覆蓋到第一部件100的一外表面100a且完全覆蓋住第二部件200。優選地,第三部件300可黏合於第一部件100的外表面100a,而使第三部件300固定於第一部件100的外表面100a。第三部件300可同時黏合於第二部件200及膠封體420,而使第三部件300固定於第二部件200及膠封體420,以強化第三部件300與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的密合強度。
由上述內容可知,本發明的第一部件100及第二部件200結合後即已完成一般製鞋流程中的結幫步驟,鞋面10無需再另外套入內襯,可省去內襯與第二部件200結合及套合的步驟,而有簡化製作流程的優點。此外,藉由第三部件300局部覆蓋第一部件100的外表面100a且完全覆蓋第二部件200,可避免第三部件300的側邊與第一部件100的側邊因相鄰或需要透過其他額外的部件連接而產生縫隙,故能有效提高鞋面10的密封性。
本發明的第一部件100、第二部件200及第三部件300其中至少一者可為一複合膜材,複合膜材包含複數膜層,各膜層為一連續膜層或一非連續膜層。前述「非連續膜層」是指膜層包含至少獨立的二部位,所述至少獨立的二部位並未直接連接在一起,但可通過其他膜層形成間接連接。前述「連續膜層」是指組成膜層的各部位直接連接在一起而形成單一膜層。
請參照第1、2圖,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00可為複合膜材,且可包含一裡布層120、一防水層150及一表布層170。裡布層120朝向容置空間110。裡布層120為第一部件100中最貼近使用者足部的膜層,裡布層120可用以提供優良的觸感及親膚性,裡布層12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梭織布、針織布或不織布。防水層150設置於裡布層120及表布層170之間。防水層150可用於提供防水性,優選地,防水層150可兼具防水性及透氣性。防水層15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膨體聚四氟乙烯(expanded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ePTFE)。表布層170遠離容置空間110。表布層170的至少一部分曝露於外,經設計可提供特殊的視覺效果。另一方面,表布層170可具有透氣性及疏水性。表布層17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經塗佈過的(coated)梭織布、針織布或不織布,例如:可塗佈疏水性塗料或其他機能性塗料。
優選地,第一部件100可更包含強化層190,強化層190設置於表布層170上。在本實施方式中,強化層190包含複數個獨立且未直接連接的部位,亦即,強化層190為非連續膜層。強化層190可用於局部強化表布層170的結構,可設置於鞋子1使用時較容易磨損的部位,以延長鞋子1的使用壽命。此外,強化層190曝露於外而可被直接觀察到,因此藉由設計強化層190的顏色、形狀及位置,可提供特殊的視覺效果。強化層19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熱塑性聚氨酯。
優選地,第一部件100可更包含緩衝層180,緩衝層180設置於表布層170及強化層190之間。在本實施方式中,緩衝層180包含複數個獨立且未直接連接的部位,亦即,緩衝層180為非連續膜層。緩衝層180可用於為鞋子1的特定部位提供緩衝效果,減緩其他物品與鞋子1碰撞時的衝擊力道,進而可提供保護效果,可設置於鞋子1使用時較易被撞擊的部位。此外,如第2圖所示,緩衝層180具有較大的厚度T,而可產生凸出的視覺效果,藉由配置緩衝層180的厚度T、形狀及位置,亦可提供特殊的視覺效果。緩衝層18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聚氨酯(polyurethanes, PU)。
優選地,第一部件100可更包含填充層130,填充層130設置於裡布層120及表布層170之間。填充層130可用於提供柔軟性及吸震性,以提供使用者穿著上的舒適性。填充層13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泡棉。
優選地,第一部件100可更包含第一接著層140,第一接著層140設置於裡布層120及防水層150之間。第一接著層140可用於接著位於其相對表面的二膜層。在此,第一接著層140係用於接著填充層130及防水層150。第一接著層14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熱熔膠。
優選地,第一部件100可更包含第二接著層160,第二接著層160設置於表布層170及防水層150之間。第一接著層140可用於接著位於其相對表面的二膜層。在此,第一接著層140係用於接著表布層170及防水層150。第二接著層16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熱熔膠。
優選地,第一接著層140及/或第二接著層160可包含複數個貫孔,藉以提高第一部件100的透氣性。請參照第8圖,其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第一接著層140的俯視示意圖,第一接著層140包含複數個第一貫孔141。至於第二接著層160的結構,則可與第一接著層140相同或相異。請併同參照第9圖,其是第2圖中的第一部件100沿著割面線B-B的局部剖視示意圖。第一接著層140包含複數個第一貫孔141,第二接著層160包含複數個第二貫孔161,且第一接著層140及第二接著層160分別設置於防水層150的相對二表面,有利氣體於容置空間110及外界之間的交換,故可提升透氣性。在其他實施方式中,可僅為第一接著層140或僅為第二接著層160配置有貫孔結構,相較於第一接著層140及第二接著層160皆不具有貫孔結構的實施方式而言,已相對提升透氣性。具體來說,第一接著層140的前驅物(圖未示)與第8圖中第一接著層140的結構類似,為一種具有複數個孔洞的膠膜,當將第一接著層140的前驅物設置於欲黏合的二膜層之間(在此例示為填充層130及防水層150之間),藉由加熱、加壓可使第一接著層140的前驅物軟化或接近融化,再加以冷卻、固化,即可形成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141的第一接著層140,兼具接著與透氣的效果。
請復參照第1、2圖,第二部件200可為複合膜材,且可包含一底材層210及一熱塑層220。底材層210與第三部件300鄰接,底材層210可用於強化密封性,底材層21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不織布。熱塑層220可設置於底材層210且朝向容置空間110。熱塑層220可用於強化防水性,熱塑層22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熱塑性聚氨酯。
第三部件300可為複合膜材,且可包含一底布層310及一熱熔層320。底布層310用於與鞋底20鄰接,底布層310可用於強化密封性,底布層31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不織布。熱熔層320可設置於底布層310且朝向第一開口111。熱熔層320可用於提供黏合及密封的效果,使第三部件300可黏合並固定於第一部件100的外表面100a、膠封體420及第二部件200的底材層210,熱熔層32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熱熔膠。
在本實施方式中,第一部件100由內而外依序包含裡布層120、填充層130、第一接著層140、防水層150、第二接著層160、表布層170、緩衝層180(局部)及強化層190(局部),如第9圖所示。然而,本發明並不以此為限,而可依實際需求調整,例如:可調整各膜層設置的順序,又例如:可增設其他膜層或省略部分現有的膜層。舉例來說,填充層130及防水層150的設置位置可對調,且對調前後就最終可實現的功能而言,並無差異。另外,在本實施方式中,鞋子1由於配置有緩衝層180,可提供較佳保護效果,適合作為使用環境需要為足部提供較多保護的工作鞋。在其他實施方式中,鞋子1可省略緩衝層180,而適合一般場合穿著。此外,上述各膜層之間,除了設置於第一接著層140兩側的膜層可透過第一接著層140接著,設置於第二接著層160兩側的膜層可透過第二接著層160接著,其他膜層之間亦可視其材質及實際需求,透過熱壓黏合、塗膠黏合、微波熔接、超聲波熔接等方式接著。
如第1、2圖所示,鞋底20固定於第一部件100的外表面100a且完全覆蓋住第三部件300。優選地,鞋底20可包含一中底件500、一中底覆膜600及一大底件700。中底件500朝向第三部件300,中底件500可用於提供避震、緩衝及回彈性,藉以有效吸收行走或跑動時地面反饋之作用力,並減緩其對足部之衝擊力道,並可適度承受使用者的重量而提供支撐性。中底件50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乙烯/醋酸乙烯酯共聚物(ethylene vinyl acetate, EVA)或聚氨酯發泡物。中底覆膜600包覆中底件500的至少一部分。中底覆膜600可用於提供鞋底20防水功能及強化鞋底20的表面強度,亦可採用不同於中底件500的顏色。中底覆膜60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熱塑性聚氨酯。大底件700設置於中底件500遠離第三部件300的一側。大底件700可用於提供相對較高的硬度、耐磨度及止滑性,以保護使用者的腳底不被地面堅硬或尖銳物品所傷、抵抗粗糙表面、並保護使用者在較光滑或潮濕的地方不易滑倒。大底件700的材質可為但不限於橡膠。
優選地,中底件500可包含一頂面510、一底面520、一側面530及一環狀凸緣540。頂面510朝向第三部件300,底面520遠離第三部件300,側面530連接於頂面510及底面520之間,環狀凸緣540形成於頂面510的一周緣且由所述周緣朝向鞋面10延伸凸起。中底覆膜600包覆底面520、側面530及環狀凸緣540。藉由使中底覆膜600由側面530往內彎折而充分包覆環狀凸緣540,可避免外部液體由鞋面10與鞋底20的接合處滲入中底件500,而造成中底件500因吸收液體而受潮膨脹,可強化鞋子1的防水性。
如第1圖所示,鞋子1可視需求選擇性地設置其他部件,例如:可設置鞋舌810、鞋眼孔820及鞋墊(圖未示)。其中鞋眼孔820供鞋帶(圖未示)穿設,以加壓固定使用者的足部。鞋墊設置於容置空間110中並放置於第二部件200上,以對足部提供更柔軟的舒適性或保持衛生清潔的效果。
請參照第10圖,其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鞋子的製造方法900的步驟流程圖。鞋子的製造方法900包含步驟910、920、940、950,且可選擇性地包含步驟930。以下係以第1圖之鞋子1作為例示,說明鞋子的製造方法900。
步驟910是彎曲定型一第一料件以形成一第一部件。如第3、4圖所示,第一料件100’實質上為呈平坦狀的複合膜層,透過彎曲定型第一料件100’可形成第一部件100,第一部件100圍繞界定出容置空間110、第一開口111及第二開口112,第一開口111及第二開112口連通容置空間110,且第一開口111及第二開口112彼此相對。另外,若欲於鞋子1設置鞋舌810,可於進行步驟910前,採用黏合或車縫等方式使鞋舌810結合於第一料件100’的適當位置,至於如何將鞋舌810結合於第一料件100’為本領域所熟知,在此不另贅述。另外,第3、4圖中,為了清楚呈現如何透過彎曲定型第一料件100’以形成第一部件100,係將鞋舌810予以省略。
步驟920是連接一第二部件至第一部件,而使第二部件封閉第一開口。如第5圖所示,第二部件200被連接至第一部件100,而使第二部件200封閉第一開口111。如上文所述,第二部件200與第一部件100可透過車縫的方式連接,而以縫線410將第二部件200連接至第一部件100,此時,可選擇進行步驟930,以提升第二部件200與第一部件100之間的密封性。第二部件200與第一部件100亦可透過直接黏合的方式連接,此時便可省略步驟930。
步驟930是於第二部件與第一部件的連接處施膠以形成一膠封體。如第5圖所示,可於第二部件200與第一部件100的連接處施膠以形成膠封體420。
步驟940是連接一第三部件至第一部件的一外表面,而使第三部件局部覆蓋第一部件的外表面且完全覆蓋第二部件以獲得一鞋面。如第6、7圖所示,第三部件300被連接至第一部件100的一外表面100a,而使第三部件300局部覆蓋第一部件100的外表面100a且完全覆蓋住第二部件200以形成一鞋面10,其中第一部件100定義鞋面10之外表面10a的至少一部分。關於步驟910至步驟940的其他細節,可參酌前文中關於第4至7圖的示例性說明。
步驟950是固定一鞋底至第一部件的外表面並使鞋底完全覆蓋住第三部件。如第1、2圖所示,鞋底20被固定至第一部件100的外表面100a並使鞋底20完全覆蓋住第三部件300。例如:可施膠於鞋底20朝向鞋面10的表面,而使鞋底20黏合並固定於第一部件100的外表面100a及第三部件300。換句話說,本發明的鞋面10及鞋底20可分開製作,再予以結合。
相較於先前技術,本發明的鞋面無需另外製作獨立的內襯,故可省略結合內襯與第二部件的步驟,更不需要進行任何套合步驟,有利於簡化製程、提升產能。本發明藉由第三部件局部覆蓋第一部件的外表面且完全覆蓋第二部件,可避免第三部件的側邊與第一部件的側邊因相鄰或需要透過其他部件連接而產生縫隙,可有效提高鞋面的密封性。 以上所述僅為本發明之較佳實施例,凡依本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所做之均等變化與修飾,皆應屬本發明之涵蓋範圍。
1:鞋子 10:鞋面 10a:外表面 20:鞋底 100:第一部件 100’:第一料件 100a:外表面 100b, 100c:周邊 110:容置空間 111:第一開口 112:第二開口 120:裡布層 130:填充層 140:第一接著層 141:第一貫孔 150:防水層 160:第二接著層 161:第二貫孔 170:表布層 180:緩衝層 190:強化層 200:第二部件 210:底材層 220:熱塑層 300:第三部件 310:底布層 320:熱熔層 410:縫線 420:膠封體 500:中底件 510:頂面 520:底面 530:側面 540:環狀凸緣 600:中底覆膜 700:大底件 810:鞋舌 820:鞋眼孔 900:鞋子的製造方法 910~950:步驟 T:厚度
第1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鞋子的側視示意圖。 第2圖是第1圖中的鞋子沿著割面線A-A的剖視示意圖。 第3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第一料件的俯視示意圖。 第4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第一部件的立體示意圖。 第5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第一部件與第二部件結合後的仰視示意圖。 第6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鞋面的仰視示意圖。 第7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鞋面的側視示意圖。 第8圖是依據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第一接著層的俯視示意圖。 第9圖是第2圖中的第一部件沿著割面線B-B的局部剖視示意圖。 第10圖是依照本發明一實施方式的鞋子的製造方法的步驟流程圖。
1:鞋子
10:鞋面
10a:外表面
20:鞋底
100:第一部件
100a:外表面
110:容置空間
111:第一開口
120:裡布層
130:填充層
140:第一接著層
150:防水層
160:第二接著層
170:表布層
180:緩衝層
190:強化層
200:第二部件
210:底材層
220:熱塑層
300:第三部件
310:底布層
320:熱熔層
410:縫線
420:膠封體
500:中底件
510:頂面
520:底面
530:側面
540:環狀凸緣
600:中底覆膜
700:大底件
T:厚度

Claims (18)

  1. 一種鞋面,用來與一鞋底結合而形成一鞋子,該鞋面包含: 一第一部件,定義該鞋面之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該第一部件圍繞界定出一容置空間、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其中該第一開口連通該容置空間且用於朝向該鞋底,該第二開口連通該容置空間且與該第一開口相對; 一第二部件,設置於該第一開口處且封閉該第一開口;及 一第三部件,局部覆蓋該第一部件的一外表面且完全覆蓋該第二部件。
  2.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更包含: 一縫線,連接該第一部件及該第二部件;及 一膠封體,設置於該縫線處。
  3.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一部件、該第二部件及該第三部件其中至少一者為一複合膜材,該複合膜材包含複數膜層,各該膜層為一連續膜層或一非連續膜層。
  4.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二部件包含: 一底材層,與該第三部件鄰接;及 一熱塑層,設置於該底材層且朝向該容置空間。
  5.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三部件黏合於該第一部件的該外表面。
  6.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三部件包含: 一底布層,用於與該鞋底鄰接;及 一熱熔層,設置於該底布層且朝向該第一開口。
  7. 如請求項1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一部件包含: 一裡布層,朝向該容置空間; 一表布層,遠離該容置空間;及 一防水層,設置於該裡布層及該表布層之間。
  8. 如請求項7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一部件更包含: 一強化層,設置於該表布層上。
  9. 如請求項8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一部件更包含: 一緩衝層,設置於該表布層及該強化層之間。
  10. 如請求項7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一部件更包含: 一填充層,設置於該裡布層及該表布層之間。
  11. 如請求項7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一部件更包含: 一第一接著層,設置於該裡布層及該防水層之間,該第一接著層具有複數個第一貫孔。
  12. 如請求項7所述的鞋面,其中該第一部件更包含: 一第二接著層,設置於該表布層及該防水層之間,該第二接著層具有複數個第二貫孔。
  13. 一種鞋子,包含: 如請求項1至12任一項所述的鞋面;及 一鞋底,固定於該第一部件的該外表面且完全覆蓋住該第三部件。
  14. 如請求項13所述的鞋子,其中該鞋底包含: 一中底件,朝向該第三部件; 一中底覆膜,包覆該中底件的至少一部分;及 一大底件,設置於該中底件遠離該第三部件的一側。
  15. 如請求項14所述的鞋子,其中該中底件包含: 一頂面,朝向該第三部件; 一底面,遠離該第三部件; 一側面,連接於該頂面及該底面之間;及 一環狀凸緣,形成於該頂面的一周緣且由該周緣朝向該鞋面延伸凸起; 其中該中底覆膜包覆該底面、該側面及該環狀凸緣。
  16. 一種鞋子的製造方法,包含: 彎曲定型一第一料件以形成一第一部件,其中該第一部件圍繞界定出一容置空間、一第一開口及一第二開口,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連通該容置空間,且該第一開口及該第二開口彼此相對; 連接一第二部件至該第一部件,而使該第二部件封閉該第一開口; 連接一第三部件至該第一部件的一外表面,而使該第三部件局部覆蓋該第一部件的該外表面且完全覆蓋該第二部件以獲得一鞋面,其中該第一部件定義該鞋面之一外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及 固定一鞋底至該第一部件的該外表面並使該鞋底完全覆蓋住該第三部件。
  17.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鞋子的製造方法,其中連接該第二部件至該第一部件是以車縫的方式將該第二部件連接至該第一部件,且該鞋子的製造方法更包含於連接該第二部件至該第一部件後,於該第二部件與該第一部件的連接處施膠以形成一膠封體。
  18. 如請求項16所述的鞋子的製造方法,其中連接該第三部件至該第一部件的該外表面是以黏合的方式將該第三部件連接至該第一部件。
TW110131820A 2021-08-27 2021-08-27 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 TW2023085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1820A TW202308534A (zh) 2021-08-27 2021-08-27 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TW110131820A TW202308534A (zh) 2021-08-27 2021-08-27 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534A true TW202308534A (zh) 2023-03-01

Family

ID=86690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0131820A TW202308534A (zh) 2021-08-27 2021-08-27 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08534A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478673B (zh) 防水及透氣之成型鞋墊及與此鞋墊一併製造之鞋子
US20040049942A1 (en) Shoe having waterproof breathable shell
EP2736366B1 (en) Upper with zonal contouring and fabrication of same
JP4833828B2 (ja) 防水性履物及びその作成方法
TWI414248B (zh) 防水及透氣之鞋底
CN104799484B (zh) 具有鞋前部板的鞋类物品
JP6105760B2 (ja) 空気透過層と、アッパー配列の下側周辺領域内の空気透過部分とを有する履き物
JP5501441B2 (ja) 防水性・透湿性の靴の製造方法
US20070245595A1 (en) Shoe with an upper made of a flat composite and method of making the shoe
US11058178B2 (en) Moisture-permeable waterproof shoe having an upright velvet inner sleeve
SK284969B6 (sk) Obuv, ktorá je priedušná a spôsob jej výroby
US20040139629A1 (en) Waterproof footwear
US20040143996A1 (en) Shoe having a cup member connected to the bottom of a waterproof breathable lining
US20030121181A1 (en) Shoe upper made of a light-weight waterproof laminate
US20080110051A1 (en) Article of footwear with attachment skirt
JPS6222603A (ja) 耐水靴及びその製法
TW202308534A (zh) 鞋面、鞋子及鞋子的製造方法
JP5799297B2 (ja) 履物用インソールの製造のための加工法およびその加工法により得られるインソール
US9877539B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footwear
US11607005B2 (en) Moisture-permeable waterproof shoe
EP1522228A1 (en) Sock-shaped footwear lining, and footwear incorporating said lining
CN104522930A (zh) 一种轻质耐用抗刺穿鞋靴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CN219047551U (zh) 一种无勾心商务鞋
JP2974633B2 (ja) ブーツの製造方法
US20130133226A1 (en) Insulated pac boot assembly and associated manufacturing metho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