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8199A - 使用約束黏著劑之三維電池 - Google Patents

使用約束黏著劑之三維電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8199A
TW202308199A TW111112185A TW111112185A TW202308199A TW 202308199 A TW202308199 A TW 202308199A TW 111112185 A TW111112185 A TW 111112185A TW 111112185 A TW111112185 A TW 111112185A TW 202308199 A TW202308199 A TW 202308199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electrode assembly
battery
opposing
group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12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羅伯特 凱斯 羅森
布魯諾 A 韋德斯
姆拉里 拉瑪布拉曼尼安
羅伯特 S 布薩卡
Original Assignee
美商易諾維營運公司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美商易諾維營運公司 filed Critical 美商易諾維營運公司
Publication of TW20230819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8199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01M50/204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 H01M50/207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H01M50/209Racks, modules or packs for multiple batteries or multiple cell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adapted for prismatic or rectangular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8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 H01M10/0585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of accumulators having only flat construction elements, i.e. flat positive electrodes, flat negative electrodes and flat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13Large-sized flat cells or batteries for motive or stationary systems with plate-like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4Construction or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10/0468Compression means for stacks of electrodes and separato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05Accumulators with non-aqueous electrolyte
    • H01M10/052Li-accumulators
    • H01M10/0525Rocking-chair batteries, i.e. batteries with lithium insertion or intercalation in both electrodes; Lithium-ion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4/00Electrodes
    • H01M4/02Electrodes composed of, or comprising, active material
    • H01M4/04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 H01M4/0483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in general by methods including the handling of a melt
    • H01M4/0485Cast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03Manufacturing processes of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6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d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40Separators; Membranes; Diaphragms; 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 H01M50/471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 H01M50/474Spacing elements inside cells other than separators, membranes or diaphragms; Manufacturing processes thereof characterised by their position inside the cel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50Current conducting connections for cells or batteries
    • H01M50/502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 H01M50/505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terminals of adjacent batteries; Interconnectors for connecting cells outside a battery ca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busba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70/00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process for final industrial or consumer products
    • Y02P70/50Manufacturing or production processes characterised by the final manufactured product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 Battery Electrode And Active Subsutance (AREA)
  • Connection Of Batteries Or Terminals (AREA)
  • Cell Separator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提供一種用於蓄電池之電極總成及方法。該電極總成包含單位晶胞群及約束系統。該電極總成包含電極結構群、相對電極結構群及電絕緣隔板材料。該約束系統包含(i)在縱向方向上分隔開之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ii)在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連接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及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子集的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藉由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黏附至該子集,該黏著劑具有(i)在75℃至130℃之範圍內的熔融溫度,及(ii)如根據ASTM D1238所量測之在至少20至不超過350之範圍內的熔融指數值。

Description

使用約束黏著劑之三維電池
本發明大體上係關於用於能量儲存裝置中之結構,採用此類結構之能量儲存裝置,及用於製造此類結構及能量裝置之方法。
搖椅或嵌入蓄電池為一種類型之能量儲存裝置,其中載體離子,諸如鋰、鈉、鉀、鈣或鎂離子經由電解質在正電極與負電極之間移動。蓄電池可包含已經電耦接以形成電池之單一電池單元或兩個或更多個電池單元,其中每一電池單元包含正電極、負電極、微孔隔板及電解質。
在搖椅電池單元中,正電極及負電極皆包含其中嵌入且離開載體離子之材料。當電池放電時,載體離子自負電極離開且嵌入正電極中。當電池充電時,發生相反程序:載體離子自正電極離開且嵌入負電極中。
當載體離子在電極之間移動時,持續性挑戰中之一者在於以下事實:當電池重複充電及放電時,電極往往會膨脹及收縮。在循環期間,對於電池之可靠性及循環壽命而言,膨脹及收縮往往為有問題的,因為當電極膨脹時,發生電短路及電池故障。
因此,仍需要控制電極在電池循環期間之膨脹及收縮以改良電池之可靠性及循環壽命。
因此,簡言之,本發明之一個態樣係關於約束黏著劑之實施方式,以在長期暴露於電解質及蓄電池循環的其他條件下將約束結構牢固地保持在適當位置而不失去黏著力,藉此改良電池之能量密度、可靠性及循環壽命。
根據一個態樣,提供一種用於蓄電池之電極總成,該電極總成具有單位晶胞群、約束系統及黏著劑,其中該電極總成具有相互垂直之縱向、橫向及豎直軸線;在縱向方向上彼此分隔開之第一縱向末端表面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及圍繞電極總成縱向軸線A EA且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之側向表面,該側向表面具有在該縱向軸線之相對側上且在與該縱向軸線正交之第一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第一及第二區,該電極總成具有在該縱向方向上量測之最大寬度W EA、藉由該側向表面界定且在橫向方向上量測之最大長度L EA及藉由該側向表面界定且在豎直方向上量測之最大高度H EA。該電極總成進一步包含電極結構群、相對電極結構群及將該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電分離之電絕緣隔板材料,該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群之該等部件具有在該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且其中該單位晶胞群之每一部件包含電極結構、相對電極結構及在該電極與相對電極結構之間的電絕緣隔板。該約束系統包含(i)在該縱向方向上分隔開之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ii)在該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連接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及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結構群之該等部件之子集的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內表面,該子集之該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分別藉由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黏附至該相對的上部及下部內表面,該黏著劑具有(i)在75℃至130℃之範圍內的熔融溫度,及(ii)如根據ASTM D1238所量測之在至少20至不超過350之範圍內的熔融指數值。另一態樣係關於一種具有該電極總成之蓄電池。
根據另一態樣,提供一種製造蓄電池或電極總成之方法,其包括:(a)將電極結構群、相對電極結構群及將該電極及相對電極群之部件電分離之電絕緣隔板材料群以堆疊系列堆疊;(b)將包含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之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之第一側置放成與約束系統的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之上部或下部內表面接觸;(c)將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之子集的上部或下部末端表面置放成與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之第二側接觸;及(d)藉由加熱至少部分地熔融或軟化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以將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的該子集黏附至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
在以下描述及圖式中將部分地論述且部分地顯而易見本發明之其他態樣、特徵及實施例。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於2021年3月31日申請之美國臨時專利申請案序列號63/168,742之權益,該申請案以全文引用之方式併入本文中。 定義
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否則如本文所使用,「一(a/an)」及「該」(亦即,單數形式)指代複數個指示物。舉例而言,在一種情況下,提及「電極」包括單一電極及複數個類似電極兩者。
如本文所使用之「約」及「大致」係指加或減所陳述值之10%、5%或1%。舉例而言,在一種情況下,約250 μm將包括225 μm至275 μm。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種情況下,約1,000 μm將包括900 μm至1,100 μm。除非另外指示,否則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表示數量(例如,量測值及類似者)等之所有數字應理解為在所有情況中皆經術語「約」修飾。因此,除非有相反指示,否則在以下說明書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之數字參數為近似值。各數值參數應至少根據所報導之有效數位之數目且藉由應用一般捨位技術來解釋。
在蓄電池之狀態之上下文中,如本文所使用之「充電狀態」係指蓄電池充電至其額定容量之至少75%所處之狀態。舉例而言,電池可充電至其額定容量之至少80%,其額定容量之至少90%,且甚至其額定容量之至少95%,諸如其額定容量之100%。
如本文所使用之「C速率」係指蓄電池放電時速率之量度且定義為放電電流除以電池在一小時內將遞送其標稱額定容量所處之理論電流汲取。舉例而言,1C之C速率指示使電池在一小時內放電之放電電流,2C之速率指示使電池在1/2小時內放電之放電電流,C/2之速率指示使電池在2小時內放電之放電電流等。
在蓄電池之狀態之上下文中,如本文所使用之「放電狀態」係指蓄電池放電至小於其額定容量之25%所處之狀態。舉例而言,電池可放電至小於其額定容量之20%,諸如小於其額定容量之10%,且甚至小於其額定容量之5%,諸如其額定容量之0%。
在蓄電池在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循環之上下文中,如本文所使用之「循環」係指使電池充電及/或放電以使循環中之電池自第一狀態(亦即,充電或放電狀態)移動至第二狀態(亦即,第一狀態之相對狀態) (亦即,充電狀態(若第一狀態為放電),或放電狀態(若第一狀態為充電)),且隨後使電池移動回至第一狀態以完成循環。舉例而言,蓄電池在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的單一循環可包括,當在充電循環中時,使電池自放電狀態充電至充電狀態,且隨後放電回至放電狀態以完成循環。單一循環亦可包括,當在放電循環中時,電池自充電狀態放電至放電狀態,且隨後充電回至充電狀態以完成循環。
如本文中關於電極總成提及之「斐瑞特直徑(Feret diameter)」定義為在垂直於兩個平面之方向上量測之限制電極總成之兩個平行平面之間的距離。舉例而言,縱向方向上電極總成之斐瑞特直徑為如在縱向方向上在垂直於縱向方向之限制電極總成之兩個平行平面之間所量測之距離。作為另一實例,橫向方向上電極總成之斐瑞特直徑為如在橫向方向上在垂直於橫向方向之限制電極總成之兩個平行平面之間所量測之距離。作為又一實例,豎直方向上電極總成之斐瑞特直徑為如在豎直方向上在垂直於豎直方向之限制電極總成之兩個平行平面之間所量測的距離。
如本文所使用之「縱向軸線」、「橫向軸線」及「豎直軸線」係指相互垂直的軸線(亦即,各自彼此正交)。舉例而言,如本文所使用之「縱向軸線」、「橫向軸線」及「豎直軸線」等效於用於限定三維態樣或定向之笛卡爾(Cartesian)座標系統。因而,本文中之本發明主題之元件描述不限於用於描述元件之三維定向的一或多個特定軸線。換言之,當提及本發明主題之三維態樣時,軸線可為可互換的。
如本文所使用之「縱向方向」、「橫向方向」及「豎直方向」係指相互垂直的方向(亦即,各自彼此正交)。舉例而言,如本文所使用之「縱向方向」、「橫向方向」及「豎直方向」可分別大體上平行於用於限定三維態樣或定向之笛卡爾座標系統之縱向軸線、橫向軸線及豎直軸線。
在蓄電池在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的循環之上下文中,如本文所使用之「重複循環」係指自放電狀態至充電狀態,或自充電狀態至放電狀態循環超過一次。舉例而言,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的重複循環可包括自放電至充電狀態循環至少2次,諸如自放電狀態充電至充電狀態,放電回至放電狀態,再次充電至充電狀態且最終放電回至放電狀態。作為又一實例,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的至少2次重複循環可包括自充電狀態放電至放電狀態,充電回至充電狀態,再次放電至放電狀態且最終充電回至充電狀態。藉助於其他實例,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的重複循環可包括自放電至充電狀態循環至少5次,及甚至循環至少10次。藉助於其他實例,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的重複循環可包括自放電至充電狀態循環至少25、50、100、300、500及甚至1000次。
在蓄電池之上下文中,如本文所使用之「額定容量」係指在一段時段內遞送指定電流之蓄電池之容量,如在標準溫度條件(25℃)下所量測。舉例而言,藉由測定電流輸出持續指定時間,或藉由測定指定電流、可輸出電流的時間且獲取電流及時間之乘積,額定容量可以安培·小時之單位量測。舉例而言,對於額定20 Amp·hr之電池,若電流指定在2安培下以便評定,則電池可理解為將提供電流輸出10小時之電池,且相反地,若時間指定為10小時以便評定,則電池可理解為將在10小時期間輸出2安培之電池。具體而言,蓄電池之額定容量可以指定放電電流,諸如C速率下之額定容量形式給出,其中C速率為相對於其容量電池放電所處之速率之量度。舉例而言,1C之C速率指示使電池在一小時內放電之放電電流,2C指示使電池在1/2小時內放電之放電電流,C/2指示使電池在2小時內放電之放電電流等。因此,舉例而言,在20 Amp·hr下在1C之C速率下額定之電池將產生20 Amp之放電電流1小時,而在20 Amp·hr下在2C之C速率下額定之電池將產生40 Amp之放電電流持續½小時,且在20 Amp·hr下在C/2之C速率下額定之電池將產生10 Amp之放電電流超過2小時。
在電極總成之尺寸之上下文中,如本文所使用之「最大寬度」(W EA)對應於電極總成之最大寬度,如自縱向方向上電極總成之縱向末端表面之相對的點所量測。
在電極總成之尺寸之上下文中,如本文所使用之「最大長度」(L EA)對應於電極總成之最大長度,如自橫向方向上電極總成之側向表面之相對的點所量測。
在電極總成之尺寸之上下文中,如本文所使用之「最大高度」(H EA)對應於電極總成之最大高度,如自橫向方向上電極總成之側向表面之相對的點所量測。
此外,如本文所使用,對於使用術語「電極」描述材料或結構(諸如「電極結構」或「電極活性材料」)之每一實施例,應理解,此類結構及/或材料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對應於「負電極」,諸如「負電極結構」或「負電極活性材料」。類似地,如本文所使用,對於使用術語「相對電極」描述材料或結構(諸如「相對電極結構」或「相對電極活性材料」)之每一實施例,應理解,此類結構及/或材料在某些實施例中可對應於「正電極」,諸如「正電極結構」或「正電極活性材料」。亦即,若適合,針對電極及/或相對電極描述之任何實施例可對應於其中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特定為負電極及/或正電極之相同實施例,分別包括其對應結構及材料。 具體實施方式
大體而言,本發明係針對能量儲存裝置100,諸如蓄電池102,如例如圖1A至圖1D及圖2中所展示,其在充電狀態與放電狀態之間循環。蓄電池102包括電池殼體104、電極總成106、載體離子及在電池殼體內之非水性液體電解質。在某些實施例中,蓄電池102亦包括約束系統108,其抑制電極總成106之生長。電極總成106之受約束生長可為電極總成106之一或多個尺寸的宏觀增加。
參考圖1A至圖1D,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極總成106包括在堆疊方向(亦即,圖1B中之堆疊方向D)上串聯堆疊之單位晶胞504群。單位晶胞群之每一部件包含電極結構110、相對電極結構112及電極結構與相對電極結構之間的電絕緣隔板130,以使電極結構及相對電極結構110、112彼此電絕緣。在一個實例中,如圖1B中所展示,電極總成106包含一系列堆疊的單位晶胞504,其包含呈交替配置之電極結構110及相對電極結構。圖1C為展示具有圖1B之電極總成106之蓄電池的插圖,且圖1D為具有圖1B之電極總成106之蓄電池的橫截面。亦可提供單位晶胞504a、504b之堆疊系列的其他配置。因此,電極總成可包含電極結構群、相對電極結構群及將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電分離之電絕緣隔板材料,其中單位晶胞群之每一部件包含電極結構、相對電極結構及電極結構與相對電極結構之間的電絕緣隔板。
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極結構110包含電極活性材料層132及電極集電器136,如例如圖1A至圖1D中所展示。舉例而言,電極結構110可包含安置於一或多個電極活性材料層132之間的電極集電器136。根據一個實施例,電極活性材料層132包含陽極活性材料,且電極集電器136包含陽極集電器。類似地,在一個實施例中,相對電極結構112包含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及相對電極集電器140。舉例而言,相對電極結構112可包含安置於一或多個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之間的相對電極集電器140。根據一個實施例,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包含陰極活性材料,且相對電極集電器140包含陰極集電器。此外,應理解,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110及112分別不限於本文中所描述之特定實施例及結構,且除本文中所特定描述之彼等以外之其他組態、結構及/或材料亦可經提供以形成電極結構110及相對電極結構112。根據某些實施例,單位晶胞群中之各單位晶胞504a、504b在堆疊系列中包含電極集電器136之單位晶胞部分、包含電極活性材料層132之電極結構110、電極活性材料層與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之間的電絕緣隔板130、包含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之相對電極結構112及相對電極集電器140之單位晶胞部分。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極集電器之單位晶胞部分、電極活性材料層、隔板、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及相對電極集電器之單位晶胞部分的次序將針對堆疊系列中彼此鄰近之單位晶胞反轉,其中電極集電器及/或相對電極集電器之部分在鄰近單位晶胞之間共用,如例如圖1C中所展示。
根據如圖1A至圖1D中所展示之實施例,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群110、112之部件分別以交替順序配置,其中交替順序之方向對應於堆疊方向D。根據此實施例,電極總成106進一步包含相互垂直之縱向、橫向及豎直軸線,其中縱向軸線A EA大體上對應或平行於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之堆疊方向D。如圖1B中之實施例中所展示,縱向軸線A EA描繪為對應於Y軸,橫向軸線描繪為對應於X軸,且豎直軸線描繪為對應於Z軸。根據本文中之揭示內容之實施例,單位晶胞群之每一單位晶胞504內的電極結構110、相對電極結構112及電絕緣隔板130具有在與單位晶胞群之堆疊方向正交的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舉例而言,參考圖1C及圖4,單位晶胞群之每一部件中之電極結構110可包含在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500a、500b,單位晶胞群之每一部件中之相對電極結構112可包含在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501a、501b,且電絕緣隔板130可包含在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502a、502b。
參考圖1A至圖1D,根據一個實施例,電極總成106具有分別對應於假想三維笛卡爾座標系統之x、y及z軸的相互垂直之橫向、縱向及豎直軸線,在縱向方向上彼此分隔開的第一縱向末端表面116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8,及圍繞電極總成縱向軸線A EA且連接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之側向表面142。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之表面積小於電極總成106之表面積的33%。舉例而言,在一個此類實施例中,分別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之表面積之總和小於電極總成106之全部表面之表面積的25%。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分別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之表面積之總和小於電極總成之全部表面之表面積的20%。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分別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之表面積之總和小於電極總成之全部表面之表面積的15%。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分別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之表面積之總和小於電極總成之全部表面之表面積的10%。
在一個實施例中,側向表面142包含在縱向軸線之相對側上且在與縱向軸線正交之第一方向上分隔開的第一及第二區。舉例而言,側向表面142可包含X方向上之相對的表面區144、146 (亦即,矩形稜柱之側表面)及Z方向上之相對的表面區148、150。在又一實施例中,側向表面可包含圓柱形形狀。電極總成106可進一步包含在縱向方向上量測之最大寬度W EA、藉由側向表面界定且在橫向方向上量測之最大長度L EA及藉由側向表面界定且在豎直方向上量測之最大高度H EA。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長度L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2: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長度L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5: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長度L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1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長度L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15: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長度L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20:1。不同尺寸之比率可在能量儲存裝置內允許最佳組態以使活性材料之量最大化,藉此增加能量密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最大寬度W EA可經選擇以提供大於最大高度H EA之電極總成106之寬度。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寬度W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2: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寬度W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5: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寬度W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1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寬度W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15: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寬度W EA與最大高度H EA之比率可為至少20:1。
根據一個實施例,最大寬度W EA與最大長度L EA之比率可經選擇以在提供最佳組態之預定範圍內。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寬度W EA與最大長度L EA之比率可在1:5至5:1之範圍內。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寬度W EA與最大長度L EA之比率可在1:3至3:1之範圍內。藉助於又另一實施例,在一個實施例中,最大寬度W EA與最大長度L EA之比率可在1:2至2:1之範圍內。
根據本發明之實施例,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每一電極結構110包含如在橫向方向上在電極結構110之第一及第二相對橫向末端表面601a、601b之間所量測的長度L E,及如在豎直方向上在電極結構110之上部及下部相對豎直末端表面500a、500b之間所量測的高度H E,及如在縱向方向上在電極結構110之第一及第二相對表面603a、603b之間所量測的寬度W E,且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每一相對電極結構112包含如在橫向方向上在相對電極結構112之第一及第二相對橫向末端表面602a、602b之間所量測的長度L CE,如在豎直方向上在相對電極結構112之上部及下部第二相對豎直末端表面501a、501b之間所量測的高度H CE,及如在縱向方向上在相對電極結構112之第一及第二相對表面604a、604b之間所量測的寬度W CE
根據一個實施例,對於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電極結構110,L E與W E及H E中之每一者的比率分別為至少5:1,且H E與W E的比率在約2:1至約100:1之範圍內,並且對於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相對電極結構112,L CE與W CE及H CE中之每一者的比率分別為至少5:1,且H CE與W CE的比率在約2:1至約100:1之範圍內。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L E與W E及H E中之每一者的比率為至少10:1,且L CE與W CE及H CE中之每一者的比率為至少1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L E與W E及H E中之每一者的比率為至少15:1,且L CE與W CE及H CE中之每一者的比率為至少15: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L E與W E及H E中之每一者的比率為至少20:1,且L CE與W CE及H CE中之每一者的比率為至少20:1。
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極結構110之高度(H E)與寬度(W E)的比率分別為至少0.4:1。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對於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每一電極結構110,H E與W E的比率將分別為至少2: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H E與W E的比率將分別為至少1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H E與W E的比率將分別為至少20:1。然而,典型地,H E與W E的比率通常將分別小於1,000:1。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H E與W E的比率將分別小於50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H E與W E的比率將分別小於10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H E與W E的比率將分別小於1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對於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每一電極結構110,H E與W E的比率將分別在約2:1至約100:1之範圍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相對電極結構112之高度(H CE)與寬度(W CE)的比率分別為至少0.4:1。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對於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每一相對電極結構112,H CE與W CE的比率將分別為至少2: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H CE與W CE的比率將分別為至少1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H CE與W CE的比率將分別為至少20:1。然而,典型地,H CE與W CE的比率將通常分別小於1,000:1。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H CE與W CE的比率將分別小於50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H CE與W CE的比率將分別小於10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H CE與W CE的比率將分別小於10:1。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對於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每一相對電極結構112,H CE與W CE的比率將分別在約2:1至約100:1之範圍內。
在一個實施例中,單位晶胞群可包含交替順序之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110及112,且可取決於能量儲存裝置100及其預期用途而包括任何數目個部件。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且更一般地陳述,電極結構110群及相對電極結構112群各自具有N個部件,N-1個電極結構部件110中的每一者在兩個相對電極結構部件112之間,N-1個相對電極結構部件112中的每一者在兩個電極結構部件110之間,且N為至少2。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N至少為4。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N至少為5。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N為至少10。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N為至少25。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N為至少50。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N為至少100或更大。
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極總成106圍封於由約束系統108限定之體積V內,該約束系統抑制電極總成106之總體宏觀生長,如例如圖1A及圖1B中所說明。約束系統108可能夠抑制電極總成106沿著一或多個尺寸之生長,以便減少電極總成106之腫脹及變形,且藉此改良具有約束系統108之能量儲存裝置100之可靠性及循環壽命。在不限於任一種特定理論之情況下,咸信,在蓄電池102及/或電極總成106之充電及/或放電期間於電極結構110與相對電極結構112之間行進的載體離子可變得嵌入電極活性材料中,從而使電極活性材料及/或電極結構110膨脹。電極結構110之此膨脹可使電極及/或電極總成106變形且腫脹,藉此損害電極總成106之結構完整性,及/或增加電短路或其他故障之可能性。在一個實例中,在能量儲存裝置100循環期間,電極活性材料層132之過度腫脹及/或膨脹及收縮可使電極活性材料之片段斷裂及/或與電極活性材料層132分層,藉此損害能量儲存裝置100之效率及循環壽命。在又一實例中,電極活性材料層132之過度腫脹及/或膨脹及收縮可使電極活性材料破壞電絕緣微孔隔板130,藉此導致電極總成106之電短路及其他故障。因此,約束系統108抑制伴隨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循環可能另外發生的此腫脹或生長以改良能量儲存裝置100之可靠性、效率及/或循環壽命。
在一個實施例中,包含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約束系統108經提供以減輕及/或減少電極總成106在縱向方向上(亦即,在與Y軸平行之方向上)之生長、膨脹及/或腫脹中之至少一者,如例如圖1A中所展示。舉例而言,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可包括經組態以藉由對抗在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末端表面116、118處的膨脹來約束生長之結構。在一個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包含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其在縱向方向(堆疊方向)上彼此分隔開且可與將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連接在一起以抑制電極總成106在堆疊方向上之生長的至少一個一級連接部件162協同操作。舉例而言,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可至少部分地覆蓋電極總成106之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且可與使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彼此連接以抵抗且抑制在充電及/或放電之重複循環期間發生之電極總成106之任何生長的連接部件162、164協同操作。
根據本文中之實施例,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抑制電極總成106在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蓄電池102之20次連續循環(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的循環)內電極總成106之斐瑞特直徑在縱向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20%,或在蓄電池之10次連續循環內均小於10%,或在5次連續循環內均小於10%,或電池之每循環小於1%。在一個實施例中,在蓄電池之20次連續循環及/或50次連續循環內電極總成之斐瑞特直徑在堆疊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3%及/或小於2%。
根據一個實施例,電極結構群110及相對電極結構群112之部件在第一縱向表面上的投影定界第一投影區域700a,且電極結構群110及相對電極結構群112之部件在第二縱向表面上的投影定界第二投影區域700b,且其中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包含上覆於第一及第二投影區域700a、700b之第一及第二壓縮部件。
此外,蓄電池102中經由充電及放電過程之重複循環可不僅在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方向(例如,圖1A中之Y軸)上誘導生長及應變,而且可在與縱向方向正交之方向(諸如橫向及豎直方向(分別例如圖1A中之X及Z軸))上誘導生長及應變,如上文所論述。此外,在某些實施例中,併入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以抑制在一個方向上之生長甚至可加劇一或多個其他方向上之生長及/或腫脹。舉例而言,在提供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以抑制電極總成106在縱向方向上之生長的情況下,在充電及放電循環及電極結構之所得腫脹期間,嵌入載體離子可在一或多個其他方向上誘導應變。具體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由電極生長/腫脹及縱向生長約束之組合所產生之應變可導致電極總成106在豎直方向(例如,如圖1A中所展示之Z軸)上或甚至在橫向方向(例如,如圖1A中所展示之X軸)上之屈曲或其他故障。因此,在本發明之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其可與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協同操作以抑制電極總成106沿著電極總成106之多個軸線之生長。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可經組態以與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互鎖或以其他方式協同操作,使得可抑制電極總成106之總體生長,以賦予改良效能且分別降低具有電極總成106以及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152之蓄電池之故障發生率。
在一個實施例中,包含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58、160之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抑制電極總成106在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蓄電池之20次連續循環內電極總成之斐瑞特直徑在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20%,或在蓄電池之10次連續循環內均小於10%,或在5次連續循環內小於10%,或電池之每循環小於1%。在一個實施例中,在蓄電池之20次連續循環及/或50次連續循環內電極總成之斐瑞特直徑在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3%及/或小於2%。
參考圖7A至圖7C,展示用於電極總成106之具有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約束系統108之實施例。圖7A展示沿著縱向軸線(Y軸)截取之圖1A中之電極總成106的橫截面,使得說明具有豎直軸線(Z軸)及縱向軸線(Y軸)之所得2-D橫截面。圖7B展示沿著橫向軸線(X軸)截取之圖1A中之電極總成106的橫截面,使得說明具有豎直軸線(Z軸)及橫向軸線(X軸)之所得2-D橫截面。如圖7A中所展示,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可通常分別包含沿著縱向方向(Y軸)彼此分隔開之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分別包含至少部分地或甚至完全覆蓋電極總成106之第一縱向末端表面116的第一一級生長約束154及至少部分地或甚至完全覆蓋電極總成106之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8的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6。在又一版本中,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中之一或多者可在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末端表面116、118內部,諸如當一級生長約束中之一或多者包含電極總成106之內部結構時。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可進一步包含至少一個一級連接部件162,其連接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且可具有與縱向方向平行之主要軸線。舉例而言,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可分別包含沿著與縱向軸線正交之軸線,諸如沿著如實施例中所描繪之豎直軸線(Z軸)彼此分隔開的第一及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第一及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可分別用以分別將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彼此連接且分別維持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彼此拉伸,以便抑制沿著電極總成106之縱向軸線之生長。
在圖7A至圖7C中進一步展示,約束系統108可進一步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其可通常分別包含沿著與縱向方向正交之第二方向,諸如沿著如所展示之實施例中之豎直軸線(Z軸)彼此分隔開的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二級生長約束158至少部分地延伸跨過電極總成106之側向表面142之第一區148,且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60至少部分地延伸跨過與第一區148相對之電極總成106之側向表面142之第二區150。在又一版本中,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中之一或多者可在電極總成106之側向表面142內部,諸如當二級生長約束中之一或多者包含電極總成106之內部結構時。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分別藉由至少一個二級連接部件166連接,其可具有與第二方向平行之主要軸線,諸如豎直軸線。二級連接部件166可用於分別連接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且保持其彼此拉伸,以便抑制電極總成106沿著與縱向方向正交之方向之生長,例如抑制在豎直方向上(例如,沿著Z軸)之生長。在圖7A中所描繪之實施例中,至少一個二級連接部件166可對應於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中之至少一者。然而,二級連接部件166不限於此,且可替代地及/或另外包含其他結構及/或組態。
根據一個實施例,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1、152分別經組態以協同操作,使得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部分協作地充當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一部分,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部分協作地充當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一部分。舉例而言,在圖7A及圖7B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第一及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分別可充當約束在與縱向方向正交之第二方向上之生長的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之至少一部分或甚至整個結構。在又一實施例中,如上文所提及,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中之一或多者可分別充當一或多個二級連接部件166以分別連接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相反地,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之至少一部分可分別充當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分別第一及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且在一個實施例中,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至少一個二級連接部件166可分別充當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中之一或多者。在又一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分別第一及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的至少一部分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至少一個二級連接部件166可充當約束在與縱向方向正交之橫向方向上之生長之分別第一及第二三級生長約束157、159之至少一部分或甚至整個結構。因此,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1、152可分別共用組件及/或結構以對電極總成106之生長施加抑制。
在一個實施例中,約束系統108可包含諸如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及一級及二級連接部件之結構,其為在電池殼體104外部及/或內部之結構或可為電池殼體104自身之一部分。在某些實施例中,電池殼體104可為密封殼體,例如以密封其中之液體電解質及/或密封來自外部環境之電極總成106。在一個實施例中,約束系統108可包含包括電池殼體104以及其他結構組件之結構的組合。在一個此類實施例中,電池殼體104可為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組件;換言之,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池殼體104單獨或與一或多個其他結構(在電池殼體104,例如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內及/或外部)組合抑制電極總成106在電極堆疊方向D上及/或在與堆疊方向D正交之第二方向上之生長。在一個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及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中之一或多者可包含在電極總成內部之結構。在另一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並不形成電池殼體104之任何部分,且取而代之,除電池殼體104外的一或多個離散結構(在電池殼體104內及/或外部)抑制電極總成106在電極堆疊方向D上及/或在與堆疊方向D正交之第二方向上之生長。在另一實施例中,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1、152在電池殼體104內,該電池殼體可為密封式電池殼體,諸如氣密密封式電池殼體。電極總成106可在能量儲存裝置100或具有電極總成106之蓄電池之重複循環期間藉由約束系統108抑制在大於電極總成106之生長及/或腫脹所施加之壓力的壓力下。
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在電池殼體104內包括一或多個離散結構,該一或多個離散結構在具有電極結構110作為電極總成106之一部分之蓄電池102的重複循環後藉由施加超過電極結構110在堆疊方向D上產生之壓力的壓力來抑制電極結構110在堆疊方向D上之生長。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在電池殼體104內包括一或多個離散結構,該一或多個離散結構在具有相對電極結構112作為電極總成106之一部分之蓄電池102的重複循環後藉由施加超過相對電極結構112在堆疊方向D上產生之壓力的壓力來抑制相對電極結構112在堆疊方向D上之生長。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可在電池殼體104內類似地包括一或多個離散結構,該一或多個離散結構在分別具有電極或相對電極結構110、112之蓄電池102的重複循環後藉由在第二方向上施加超過電極或相對電極結構110、112在第二方向上分別產生之壓力的壓力來抑制電極結構110及相對電極結構112中之至少一者在與堆疊方向D正交之第二方向上,諸如沿著豎直軸線(Z軸)之生長。
在又一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分別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藉由在電極總成106之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上,意謂在縱向方向上施加超過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在電極總成106之其他表面上施加之壓力的壓力來抑制電極總成106之生長,該等其他表面將在與縱向方向正交之方向上,諸如沿著橫向軸線及/或垂直軸線之電極總成106之側向表面142之相對的第一及第二區。亦即,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可在縱向方向(Y軸)上施加超過由此在與其正交之方向,諸如橫向(X軸)及垂直(Z軸)方向上產生之壓力的壓力。舉例而言,在一個此類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用超過藉由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在垂直於堆疊方向D之兩個方向中之至少一者或甚至兩者上在電極總成106上維持之壓力至少3倍的壓力來抑制電極總成106在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上(亦即,在堆疊方向D上)之生長。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此類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用超過藉由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在垂直於堆疊方向D之兩個方向中之至少一個或甚至兩者上在電極總成106上維持之壓力至少4倍的壓力來抑制電極總成106在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上(亦即,在堆疊方向D上)之生長。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此類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用超過在垂直於堆疊方向D之兩個方向中之至少一者或甚至兩者上在電極總成106上維持之壓力至少5倍的壓力來抑制電極總成106在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上(亦即,在堆疊方向D上)之生長。
現參考圖7C,展示具有約束系統108之電極總成106之實施例,其具有沿著如圖1A中所展示之線A-A'截取的橫截面。在圖7C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可分別在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末端表面116、118處包含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且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在電極總成106之側向表面142之相對的第一及第二表面區148、150處包含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根據此實施例,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可充當至少一個二級連接部件166以連接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且維持生長約束在與縱向方向正交之第二方向(例如,豎直方向)上彼此拉伸。然而,另外及/或替代地,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可包含位於除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末端表面116、118外之區處之至少一個二級連接部件166。此外,至少一個二級連接部件166可理解為充當在電極總成之縱向末端116、118內部且可與另一內部一級生長約束及/或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末端116、118處之一級生長約束結合起作用以抑制生長的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中之至少一者。參考圖7C中所展示之實施例,可提供分別沿著遠離電極總成106之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諸如朝向電極總成106之中心區之縱向軸線間隔開的二級連接部件166。二級連接部件166可分別在電極總成末端表面116、118之內部位置處連接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且在該位置處可在該等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之間之拉力下。在一個實施例中,除在電極總成末端表面116、118處提供一或多個二級連接部件166,諸如亦在縱向末端表面116、118處充當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之二級連接部件166外,亦提供在末端表面116、118之內部位置處連接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之二級連接部件166。在另一實施例中,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包含在與縱向末端表面116、118間隔開之內部位置處分別與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連接的一或多個二級連接部件166,縱向末端表面116、118處具有或不具有二級連接部件166。內部二級連接部件166亦可理解為充當根據一個實施例之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位於內部位置處之二級連接部件166中之至少一者可包含電極或相對電極結構110、112之至少一部分,如在下文更詳細地描述。
更具體言之,相對於圖7C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可包括上覆於電極總成106之側向表面142之上部區148上的第一二級生長約束158及上覆於電極總成106之側向表面142之下部區150上的相對的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60,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在豎直方向上(亦即,沿著Z軸)彼此分隔開。另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可進一步包括與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末端表面116、118間隔開之至少一個內部二級連接部件166。內部二級連接部件166可與Z軸平行對準且分別連接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以維持生長約束彼此拉伸且形成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至少一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具有電極總成106之能量儲存裝置100及/或蓄電池102之重複充電及/或放電期間,至少一個內部二級連接部件166單獨地或與位於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末端表面116、118處之二級連接部件166一起在豎直方向上(亦即,沿著Z軸)可在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之間的拉力下,以減少電極總成106在豎直方向上之生長。此外,在如圖7C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約束系統108進一步包含分別在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末端116、118處具有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的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在電極總成106之分別上部及下部側向表面區148、150處分別藉由第一及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連接。在一個實施例中,二級內部連接部件166可自身理解為分別與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中之一或多者協同作用,以對位於縱向方向上二級內部連接部件166與電極總成106之縱向末端116、118 (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可分別位於其中)之間的電極總成106之各部分施加約束壓力。
根據一個實施例,第一及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 (其可與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相同)分別連接至二級連接部件166,該二級連接部件包含電極110或相對電極112結構或電極總成106之其他內部結構的至少一部分。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一級連接部件162 (其可為第一二級生長約束158)連接至單位晶胞群504之部件之子集的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結構110、112之上部末端表面500a、501a。在另一實施例中,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4 (其可為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60)連接至單位晶胞群504之部件之子集的電極或相對電極結構110、112之下部末端表面500b、501b。連接於上部末端表面處之單位晶胞部件之子集可與連接於下部末端表面處之單位晶胞部件之子集相同,或可為不同子集。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及/或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可連接至電極總成中形成二級連接部件166之其他內部結構。在一個實施例中,在單位晶胞群504之部件中,第一及/或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可連接至電極結構110及/或相對電極結構112之上部及/或下部末端表面,該等結構包括電極集電器136、電極活性材料層132、相對電極集電器140及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中之一或多者。在另一實例中,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可連接至電絕緣隔板130之上部及/或下部末端表面。因此,在某些實施例中,在單位晶胞群504之部件中,二級連接部件166可包含電極結構110及/或相對電極結構112中之一或多者,該等結構包括電極集電器136、電極活性材料層132、相對電極集電器140及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中之一或多者。參考圖3A至圖3B,展示其中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連接至二級連接部件166之實施例,該等二級連接部件包含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子集的電極集電器136。在圖1C及圖4中,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連接至包含包括電極集電器136之電極結構110的二級連接部件166。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極結構群110之部件包含在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510a、510b之電極集電器136,且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包含在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509a、509b之相對電極集電器140,且其中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62、164連接至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子集的電極及/或相對電極集電器之豎直末端表面。
參考圖3A及圖4,在一個實施例中,在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第一及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分別連接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且進一步連接至電極或相對電極群110、112之部件之子集。根據本文中之實施例,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58、160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內表面400a、400b,子集500a、501a、500b、501b之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分別藉由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511黏附至該上部及下部內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熱熔黏著劑511具有在75℃至130℃之範圍內,較佳地在77℃至100℃之範圍內的熔融溫度。在其他實施例中,熱熔黏著劑具有如根據ASTM D1238所量測之在至少20至不超過350之範圍內,較佳地在至少70至不超過350之範圍內的熔融指數值。在一些實施例中,熱熔黏著劑511包含選自但不限於乙烯-共-丙烯酸(EAA)、乙烯-共-甲基丙烯酸(EMAA)、官能化聚乙烯及聚丙烯及其組合之材料。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熱熔黏著劑包含EAA及EMAA共聚物之混合物。在一些實施例中,熱熔黏著劑511在處於或高於約80℃之溫度下不顯著反應或失去黏著力。在一些實施例中,熱熔黏著劑511在該蓄電池之200、500、800及/或1000次連續循環內不顯著失去黏著力。在一個實施例中,熱熔黏著劑511具有厚度在約10至約100微米之範圍內的膜形狀及預定圖案幾何結構。
參考圖3A至圖3B,在一個實施例中,第一及/或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 (其可與第一及/或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相同或不同)包含穿過其各別豎直厚度T C形成之孔口176。根據本文中之實施例,孔口176可為載體離子自輔助電極686穿過第一及/或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且達至單位晶胞群之部件的流動提供通道。舉例而言,對於位於由約束系統108圍封之體積V外部(例如,定位於第一及/或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外部)的輔助電極686,自輔助電極686提供之載體離子可經由穿過孔口之通道進入約束內部之電極總成的單位晶胞部件。輔助電極686可例如藉由開關及/或控制單元(未展示)而選擇性地電連接或耦接至單位晶胞部件之電極結構110及/或相對電極結構112中之一或多者。根據某些實施例,輔助電極電解地或以其他方式耦接至單位晶胞群之部件之相對電極結構及/或電極結構(例如,經由隔板),以提供載體離子自輔助電極至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結構之流動。電解地耦接意謂載體離子可經由電解質,諸如自輔助電極傳送至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結構110、112以及在電極與相對電極結構110、112之間傳送。輔助電極686亦諸如藉由一系列導線或其他電連接直接地或間接地電耦接至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結構110、112。
在圖6中所展示之實施例中,描繪展示第一一級連接部件162之電極總成106的俯視圖,孔口176包含具有在縱向及/或堆疊方向(Y方向)上定向之細長尺寸且延伸跨過複數個單位晶胞部件之狹槽形狀。亦可提供孔口176之其他形狀及/或組態。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孔口包含複數個狹槽178,該複數個狹槽在與堆疊方向及豎直方向正交之橫向方向上彼此間隔開,每一狹槽178具有在堆疊方向上定向之縱向軸線L S,且其中每一狹槽延伸跨過單位晶胞群之複數個部件。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或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包含鄰近孔口176之內表面400a、400b之接合區901a、901b,其中熱熔黏著劑511經提供以用於黏附至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110、112之部件的子集。如圖10C及圖10D中所展示,在一些實施例中,孔口176包含在縱向方向上延伸之複數個狹槽,且黏附至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110、112之部件之子集的接合區901a、901b位於第一及/或第二連接部件158、160之狹槽之間的內表面區400a、400b上。
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用於製造包含約束系統108之電極總成106之方法,其中電極總成106可用作蓄電池之一部分,該蓄電池經組態以在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循環。方法可通常包含形成薄片結構、將薄片結構切割成片件(及/或片件)、堆疊片件及應用約束系統。藉由條帶,應理解,可使用除呈條帶形狀之一者以外的片件。片件包含電極活性材料層132、電極集電器136、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相對電極集電器140,及隔板130,且可堆疊以便提供電極活性材料及/或相對電極活性材料之交替配置。舉例而言,薄片可包含單位晶胞504及/或單位晶胞504之組件中之至少一者。舉例而言,薄片可包含單位晶胞群,其可切割為預定大小(諸如適用於3D電池之大小),且接著單位晶胞之薄片可經堆疊以形成電極總成106。在另一實例中,薄片可包含單位晶胞之一或多個組件,例如電極集電器136、電極活性材料層132、隔板130、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及相對電極集電器140中之至少一者。組件之薄片可切割為預定大小以形成片件(諸如適用於3D電池之大小),且接著經堆疊以形成電極及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組件之交替配置。
在又一實施例中,所應用之約束系統108可對應於本文中所描述之彼等中之任一者,諸如包含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約束系統108,該一級生長約束系統包含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及至少一個一級連接部件162,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在縱向方向上彼此分隔開,且至少一個一級連接部件162連接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此外,約束系統108可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其包含在與縱向方向正交之方向(諸如豎直或橫向方向)上分隔開且藉由至少一個二級連接部件166連接的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其中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在蓄電池102循環時至少部分地抑制電極總成在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一級連接部件162,或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第一及/或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及二級連接部件166,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第一及/或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中之至少一者可為構成片件之總成組件中的一或多者,例如電極活性材料層132、電極集電器136、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相對電極集電器140及隔板130中之至少一者。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一級連接部件162可為構成片件之總成組件中的一或多者,例如電極活性材料層132、電極集電器136、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138、相對電極集電器140及隔板130中之至少一者。亦即,應用約束可涉及將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應用於作為片件堆疊中之結構中之一者的一級部件連接部件162。
現參考圖2,說明具有本發明之約束系統108之蓄電池102之一個實施例的分解圖。蓄電池102包括電池殼體104及電池殼體104內之電極總成106,該電極總成106具有第一縱向末端表面116、相對的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8 (亦即,沿著所展示笛卡爾座標系統之Y軸與第一縱向末端表面116分隔開),如上文所描述。替代地,蓄電池102可僅包含具有約束系統108之單一電極總成106。每一電極總成106包括在堆疊方向D上在電極總成106中之每一者內相對於彼此堆疊之電極結構群110及相對電極結構群112;換言之,電極結構110及相對電極結構112之群以一系列交替的電極110及相對電極112配置,其中該系列在堆疊方向D上分別於第一與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之間行進。
根據圖2中所展示之實施例,突片190、192自電池殼體104突出且在電極總成106與能量供應器或消耗器(未展示)之間提供電連接。更具體言之,在此實施例中,突片190電連接至突片延伸部191 (例如,使用導電膠合劑),且突片延伸部191電連接至電極總成106中之每一者所包含之電極110。類似地,突片192電連接至突片延伸部193 (例如,使用導電膠合劑),且突片延伸部193電連接至電極總成106中之每一者所包含之相對電極112。突片延伸部191、193亦可充當彙集來自其所電連接之各別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中之每一者的電流之匯流排。
圖2中所說明之實施例中之每一電極總成106具有用以抑制縱向方向(亦即,堆疊方向D)上之生長的相關聯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替代地,在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電極總成106可共用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之至少一部分。在如所展示之實施例中,每一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包括:分別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其可上覆於如上文所描述之分別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及分別第一及第二相對一級連接部件162、164,其可上覆於如上文所描述之側向表面142。第一及第二相對一級連接部件162、164分別可拉動分別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154、156朝向彼此,或換言之,幫助抑制電極總成106在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且一級生長約束154、156可將壓縮或抑制力施加至分別相對的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116、118。因此,在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的電池102之形成及/或循環期間,抑制電極總成106在縱向方向上之膨脹。另外,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在縱向方向(亦即,堆疊方向D)上在電極總成106上施加超過在彼此相互垂直且垂直於縱向方向之兩個方向中之任一者上在電極總成106上維持之壓力的壓力(例如,如所說明,縱向方向對應於Y軸之方向,且彼此相互垂直且垂直於縱向方向之兩個方向分別對應於所說明之笛卡爾座標系統之X軸及Z軸的方向)。
此外,圖2中所說明的實施例中之每一電極總成106具有用以抑制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亦即,電極總成106、電極110及/或相對電極112在豎直方向(亦即,沿著笛卡爾座標系統之Z軸)上之膨脹)的相關聯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替代地,在一個實施例中,複數個電極總成106共用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之至少一部分。每一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包括可分別上覆於對應側向表面142之分別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及至少一個二級連接部件166,各自如上文更詳細描述。二級連接部件166可分別拉動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朝向彼此,或換言之,幫助抑制電極總成106在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且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可分別將壓縮或抑制力施加至側向表面142,各自如上文更詳細描述。因此,在充電與放電狀態之間的電池102之形成及/或循環期間,抑制電極總成106在豎直方向上之膨脹。另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在豎直方向(亦即,與笛卡爾座標系統之Z軸平行)上在電極總成106上施加超過在彼此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豎直方向之兩個方向中之任一者上在電極總成106上維持之壓力的壓力(例如,如所說明,豎直方向對應於Z軸之方向,且彼此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豎直方向之兩個方向分別對應於所說明之笛卡爾座標系統之X軸及Y軸的方向)。
根據某些實施例,為完成蓄電池102之組裝,電池殼體104可填充有非水性電解質(未展示),且蓋子104a摺疊(沿著摺疊線FL)且密封於上部表面104b。當完全組裝時,密封蓄電池102佔據藉由其外部表面界定之體積(亦即,位移體積),蓄電池殼體104佔據對應於電池(包括蓋子104a)之位移體積減去其內部體積(亦即,藉由內部表面104c、104d、104e、104f、104g及蓋子104a界定之稜柱體積)之體積,且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1、152中之每一者佔據對應於其各別位移體積之體積。因此,組合地,電池殼體104及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1、152佔據不超過藉由電池殼體104之外表面界定之體積(亦即,電池之位移體積)的75%。舉例而言,在一個此類實施例中,組合地,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1、152及電池殼體104佔據不超過藉由電池殼體104之外表面界定之體積的60%。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此類實施例中,組合地,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1、152及電池殼體104佔據不超過藉由電池殼體104之外表面界定之體積的45%。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此類實施例中,組合地,一級及第二生長約束系統151、152及電池殼體104佔據不超過藉由電池殼體104之外表面界定之體積的30%。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此類實施例中,組合地,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1、152及電池殼體104佔據不超過藉由電池殼體之外表面界定之體積的20%。
一般而言,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將通常包含具有至少10,000 psi (>70 MPa)之極限拉伸強度的材料,其與電池電解質相容,不在電池102之浮式或陽極電位下顯著腐蝕,且在45℃且甚至高達70℃下不顯著反應或失去機械強度。舉例而言,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可包含廣泛範圍之金屬、合金、陶瓷、玻璃、塑膠或其組合(亦即,複合材料)中之任一者。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包含金屬,諸如不鏽鋼(例如,SS 316、440C或440C硬性)、鋁(例如,鋁7075-T6,硬性H18)、鈦(例如,6Al-4V)、鈹、鈹銅(硬性)、銅(不含O 2,硬性)、鎳;然而,一般而言,當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包含金屬時,一般而言,較佳為其以限制腐蝕且限制在電極結構110與相對電極結構112之間產生電短路之方式併入。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包含陶瓷,諸如氧化鋁(例如,燒結或Coorstek AD96)、氧化鋯(例如,Coorstek YZTP)、氧化釔穩定氧化鋯(例如,ENrG E-Strate®)。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包含玻璃,諸如Schott D263強化玻璃。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包含塑膠,諸如聚醚醚酮(PEEK) (例如,Aptiv 1102)、具有碳之PEEK (例如,Victrex 90HMF40或Xycomp 1000-04)、具有碳之聚苯硫醚(PPS) (例如,Tepex Dynalite 207)、具有30%玻璃之聚醚醚酮(PEEK) (例如,Victrex 90HMF40或Xycomp 1000-04)、聚醯亞胺(例如,Kapton®)。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包含複合材料,諸如E玻璃標準織物/環氧樹脂(0度)、E玻璃UD/環氧樹脂(0度)、克維拉(Kevlar)標準織物/環氧樹脂(0度)、克維拉UD/環氧樹脂(0度)、碳標準織物/環氧樹脂(0度)、碳UD/環氧樹脂(0度)、東洋(Toyobo) Zylon® HM纖維/環氧樹脂。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包含纖維,諸如克維拉49芳族聚醯胺纖維、S玻璃纖維、碳纖維、維克特綸(Vectran) UM LCP纖維、迪尼瑪(Dyneema)、柴隆(Zylon)。在又一實施例中,一級生長約束系統151及/或二級生長約束系統152在其內表面及/或外表面上,例如在第一及第二一級連接部件162、164之內表面及外表面400a、400b、401a、401b上包含絕緣材料塗層,諸如絕緣聚合材料。
電極結構110及相對電極結構112群之部件包括能夠吸收及釋放諸如鋰、鈉、鉀、鈣、鎂或鋁離子之載體離子之電活性材料。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結構110群之部件包括陽極活性電活性材料(有時稱為負電極)且相對電極結構112群之部件包括陰極活性電活性材料(有時稱為正電極)。在其他實施例中,電極結構110群之部件包括陰極活性電活性材料,且相對電極結構112群之部件包含陽極活性電活性材料。在此段落中敍述之各實施例及實例中,舉例而言,負電極活性材料可為微粒附聚物電極、由微粒材料形成之電極活性材料(諸如藉由形成微粒材料之漿料且澆鑄為層形狀),或單片電極。
根據一個實施例,對應於電極總成106之陽極之電極結構110中所使用的電極活性材料包含在蓄電池102及/或電極總成106之充電期間在載體離子嵌入電極活性材料之後膨脹的材料。舉例而言,電極活性材料可包含陽極活性材料,其在蓄電池充電期間諸如藉由嵌入或摻合載體離子而接收足以產生電極活性材料之體積增加之量的載體離子。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極活性材料可包含在蓄電池102自放電狀態充電至充電狀態時具有接收每莫耳電極活性材料超過一莫耳載體離子之容量之材料。藉助於其他實例,電極活性材料可包含具有接收每莫耳電極活性材料1.5或更多莫耳載體離子,諸如每莫耳電極活性材料2.0或更多莫耳載體離子,且甚至每莫耳電極活性材料2.5或更多莫耳載體離子,諸如每莫耳電極活性材料3.5莫耳或更多載體離子之容量之材料。電極活性材料接收之載體離子可為鋰、鉀、鈉、鈣及鎂中之至少一者。膨脹以提供此類體積變化之電極活性材料的實例包括矽(例如,SiO)、鋁、錫、鋅、銀、銻、鉍、金、鉑、鍺、鈀,及其合金及化合物中之一或多者。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極活性材料可包含呈微粒形式之含矽材料,諸如微粒矽、微粒氧化矽及其混合物中之一或多者。在又一實施例中,電極活性材料可包含展現較小或甚至可忽略的體積變化之材料。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極活性材料可包含含碳材料,諸如石墨。在又一實施例中,電極結構包含鋰金屬層,該鋰金屬層可充當電極集電器,且在充電過程期間經由將載體離子傳送至鋰金屬層而在其上沈積電極活性材料。
例示性陽極活性電活性材料包括碳材料,諸如石墨及軟性或硬性碳,或能夠與鋰形成合金之一系列金屬、半金屬、合金、氧化物及化合物中之任一者。能夠構成陽極材料之金屬或半金屬之特定實例包括石墨、錫、鉛、鎂、鋁、硼、鎵、矽、Si/C複合材料、Si/石墨共混物、SiOx、多孔Si、金屬間Si合金、銦、鋯、鍺、鉍、鎘、銻、銀、鋅、砷、鉿、釔、鋰、鈉、石墨、碳、鈦酸鋰、鈀及其混合物。在一個例示性實施例中,陽極活性材料包含鋁、錫或矽,或其氧化物、其氮化物、其氟化物或其其他合金。在另一例示性實施例中,陽極活性材料包含矽、氧化矽或其合金。
在又一實施例中,陽極活性材料可包含鋰金屬、鋰合金、碳、石油焦、活性碳、石墨、矽化合物、錫化合物及其合金。在一個實施例中,陽極活性材料包含碳,諸如非石墨化碳,石墨基碳等;金屬錯合氧化物,諸如Li xFe 2O 3(0≦x≦1)、Li xWO 2(0≦x≦1)、Sn xMe 1−xMe′ yO z(Me:Mn、Fe、Pb、Ge;Me′:Al、B、P、Si,元素週期表中之第1族、第2族及第3族中存在的元素,鹵素;0<x≦1;1≦y≦3;1≦z≦8)等;鋰金屬;鋰合金;矽基合金;錫基合金;金屬氧化物,諸如SnO、SnO 2、PbO、PbO 2、Pb 2O 3、Pb 3O 4、Sb 2O 3、Sb 2O 4、Sb 2O 5、GeO、GeO 2、Bi 2O 3、Bi 2O 4、Bi 2O 5等;導電聚合物,諸如聚乙炔等;Li-Co-Ni基材料等。在一個實施例中,陽極活性材料可包含碳基活性材料,碳基活性材料包括結晶石墨,諸如天然石墨、合成石墨及類似者;及非晶碳,諸如軟性碳、硬性碳及類似者。適用於陽極活性材料之碳材料之其他實例可包含石墨、凝析(Kish)石墨、熱解碳、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中間相碳微珠粒、中間相瀝青、石墨化碳纖維,及高溫燒結碳,諸如石油或柏油瀝青衍生之焦炭。在一個實施例中,負電極活性材料可包含氧化錫、硝酸鈦及矽。在另一實施例中,負電極可包含鋰金屬,諸如鋰金屬膜;或鋰合金,諸如鋰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種類型之金屬的合金:Na、K、Rb、Cs、Fr、Be、Mg、Ca、Sr、Ba、Ra、Al及Sn。在又一實施例中,陽極活性材料可包含:能夠摻合及/或嵌入鋰之金屬化合物,諸如Si、Al、C、Pt、Sn、Pb、Ir、Ni、Cu、Ti、Na、K、Rb、Cs、Fr、Be、Ca、Sr、Sb、Ba、Ra、Ge、Zn、Bi、In、Mg、Ga、Cd、Si合金、Sn合金、Al合金或類似者;能夠摻雜及去摻雜鋰離子之金屬氧化物,諸如SiO v(0<v<2)、SnO 2、氧化釩或鋰釩氧化物;及包括金屬化合物及碳材料之複合材料,諸如Si-C複合材料或Sn-C複合材料。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能夠摻合/嵌入鋰之材料可為金屬,諸如鋰、銦、錫、鋁或矽,或其合金;過渡金屬氧化物,諸如Li 4/3Ti 5/3O 4或SnO;及含碳材料,諸如人工石墨、石墨碳纖維、樹脂煅燒碳、熱分解氣相生長碳、軟木、中間相碳微珠粒(「MCMB」)、糠醇樹脂煅燒碳、聚并苯、瀝青基碳纖維、氣相生長碳纖維,或天然石墨。在又一實施例中,負電極活性材料可包含適合於諸如鈉或鎂之載體離子之組合物。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負電極活性材料可包含分層含碳材料;及安置於分層含碳材料之層之間的式Na xSn y-zM z之組合物,其中M為Ti、K、Ge、P或其組合,且0<x≤15,1≤y≤5,且0≤z≤1。
在一個實施例中,負電極活性材料可進一步包含導電材料及/或導電助劑,諸如碳基材料、碳黑、石墨、石墨烯、活性碳、碳纖維,碳黑諸如乙炔黑、科琴(Ketjen)黑、槽黑、爐黑、燈黑、熱黑或類似者;導電纖維,諸如碳纖維、金屬纖維或類似者;導電管,諸如碳奈米管或類似者;金屬粉末,諸如氟化碳粉末、鋁粉末、鎳粉末或類似者;導電鬚,諸如氧化鋅、鈦酸鉀或類似者;導電金屬氧化物,諸如氧化鈦或類似者;或導電材料,諸如聚苯衍生物或類似者。另外,亦可使用金屬纖維,諸如金屬網;金屬粉末,諸如銅、銀、鎳及鋁;或有機導電材料,諸如聚苯衍生物。在又一實施例中,可提供黏合劑,例如聚乙烯、聚氧化乙烯、聚丙烯、聚四氟乙烯(PTFE)、聚偏二氟乙烯(PVDF)、苯乙烯-丁二烯橡膠、四氟乙烯-全氟烷基乙烯基醚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聚氯三氟乙烯、偏二氟乙烯-五氟丙烯共聚物、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氯三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乙烯共聚物、偏二氟乙烯-全氟甲基乙烯基醚-四氟乙烯共聚物、乙烯-丙烯酸共聚物及其類似者中之一或多者可單獨或作為混合物使用。
例示性陰極活性材料包括廣泛範圍的陰極活性材料中之任一者。舉例而言,對於鋰離子電池,陰極活性材料可包含選自過渡金屬氧化物、過渡金屬硫化物、過渡金屬氮化物、鋰-過渡金屬氧化物、鋰-過渡金屬硫化物之陰極材料,且可選擇性地使用鋰-過渡金屬氮化物。此等過渡金屬氧化物、過渡金屬硫化物及過渡金屬氮化物之過渡金屬元素可包括具有d-殼或f-殼之金屬元素。此類金屬元素之特定實例為Sc、Y、鑭系元素、錒系元素、Ti、Zr、Hf、V、Nb、Ta、Cr、Mo、W、Mn、Tc、Re、Fe、Ru、Os、Co、Rh、Ir、Ni、Pb、Pt、Cu、Ag及Au。額外陰極活性材料包括LiCoO 2、LiNi 0.5Mn 1.5O 4、Li(Ni xCo yAl z)O 2、LiFePO 4、Li 2MnO 4、V 2O 5、氧硫化鉬、磷酸鹽、矽酸鹽、釩酸鹽、硫、含硫化合物、氧(空氣)、Li(Ni xMn yCo z)O 2及其組合。此外,陰極活性材料層之化合物可包含含鋰化合物,其進一步包含金屬氧化物或金屬磷酸鹽,諸如包含鋰、鈷及氧之化合物(例如,LiCoO 2),包含鋰、錳及氧之化合物(例如,LiMn 2O 4)及包含鋰鐵及磷酸鹽之化合物(例如,LiFePO)。在一個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包含鋰錳氧化物、鋰鈷氧化物、鋰鎳氧化物、磷酸鋰鐵或由前述氧化物之組合形成之錯合氧化物中的至少一者。在另一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可包含以下中之一或多者:鋰鈷氧化物(LiCoO 2)、鋰鎳氧化物(LiNiO 2)等或具有一或多種過渡金屬之取代化合物;鋰錳氧化物,諸如Li 1+xMn 2−xO 4(其中,x為0至0.33)、LiMnO 3、LiMn 2O 3、LiMnO 2等;鋰銅氧化物(Li 2CuO 2);氧化釩,諸如LiV 3O 8、LiFe 3O 4、V 2O 5、Cu 2V 2O 7等;由化學式LiNi 1−xM xO 2(其中,M=Co、Mn、Al、Cu、Fe、Mg、B或Ga,且x=0.01至0.3)表示之Ni位點型鋰鎳氧化物;由化學式LiMn 2-xM xO 2(其中,M=Co、Ni、Fe、Cr、Zn或Ta,且x=0.01至0.1)或Li 2Mn 3MO 8(其中,M=Fe、Co、Ni、Cu或Zn)表示之複合鋰錳氧化物;LiMn 2O 4,其中Li之一部分經鹼土金屬離子取代;二硫化物化合物;Fe 2(MoO 4) 3,及類似者。在一個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可包含鋰金屬磷酸鹽,其具有式Li 1+aFe 1-xM′ x(PO 4-b)X b之橄欖石晶體結構,其中M′係選自Al、Mg、Ni、Co、Mn、Ti、Ga、Cu、V、Nb、Zr、Ce、In、Zn及Y之至少一者,X係選自F、S及N之至少一者,−0.5≤a≤+0.5,0≤x≤0.5且0≤b≤0.1,諸如LiFePO 4、Li(Fe, Mn)PO 4、Li(Fe, Co)PO 4、Li(Fe, Ni)PO 4或類似者中的至少一者。在一個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包含LiCoO 2、LiNiO 2、LiMnO 2、LiMn 2O 4、LiNi 1-yCo yO 2、LiCo 1-yMn yO 2、LiNi 1-yMn yO 2(0≤y≤1)、Li(Ni aCo bMn c)O 4(0<a<2、0<b<2、0<c<2且a+b+c=2)、LiMn 2-zNi zO 4、LiMn 2-zCo zO 4(0<z<2)、LiCoPO 4及LiFePO 4,或其中兩種或更多種之混合物中的至少一者。
在又一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可包含元素硫(S8)、硫系列化合物或其混合物。硫系列化合物可特定地為Li 2S n(n≥1)、有機硫化合物、碳-硫聚合物((C 2S x) n: x=2.5至50,n≥2)或類似者。在又一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可包含鋰及鋯之氧化物。
在又一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可包含鋰及金屬之至少一種複合氧化物,諸如可使用鈷、錳、鎳或其組合,且其實例為Li aA 1-bM bD 2(其中,0.90≤a≤1且0≤b≤0.5);Li aE 1-bM bO 2-cD c(其中,0.90≤a≤1,0≤b≤0.5,且0≤c≤0.05);LiE 2-bM bO 4-cD c(其中,0≤b≤0.5,且0≤c≤0.05);Li aNi 1-b-cCo bM cD a(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Co bM cO 2-aX a(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Co bM cO 2-aX 2(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Mn bM cD a(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Mn bM cO 2-aX a(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Mn bM cO 2-aX 2(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bE cG dO 2(其中,0.90≤a≤1,0≤b≤0.9,0≤c≤0.5,且0.001≤d≤0.1);Li aNi bCo cMn dGeO 2(其中,0.90≤a≤1,0≤b≤0.9,0≤c≤0.5,0≤d≤0.5,且0.001≤e≤0.1);Li aNiG bO 2(其中,0.90≤a≤1,且0.001≤b≤0.1);Li aCoG bO 2(其中,0.90≤a≤1,且0.001≤b≤0.1);Li aMnG bO 2(其中,0.90≤a≤1,且0.001≤b≤0.1);Li aMn 2G bO 4(其中,0.90≤a≤1,且0.001≤b≤0.1);QO 2;QS 2;LiQS 2;V 2O 5;LiV 2O 5;LiX′O 2;LiNiVO 4;Li (3-f)J 2(PO 4) 3(0≤f≤2);Li (3-f)Fe 2(PO 4) 3(0≤f≤2);及LiFePO 4。在以上式中,A為Ni、Co、Mn或其組合;M為Al、Ni、Co、Mn、Cr、FE、Mg、Sr、V、稀土元素或其組合;D為O、F、S、P或其組合;E為Co、Mn或其組合;X為F、S、P或其組合;G為Al、Cr、Mn、Fe、Mg、La、Ce、Sr、V或其組合;Q為Ti、Mo、Mn或其組合;X′為Cr、V、Fe、Sc、Y或其組合;及J為V、Cr、Mn、Co、Ni、Cu或其組合。舉例而言,可使用LiCoO 2、LiMn xO 2x(x=1或2)、LiNi 1-xMn xO 2x(0<x<1)、LiNi 1-x-yCo xMn yO 2(0≤x≤0.5,0≤y≤0.5)或FePO 4。在一個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包含以下中之至少一者:鋰化合物,諸如鋰鈷氧化物、鋰鎳氧化物、鋰鎳鈷氧化物、鋰鎳鈷鋁氧化物、鋰鎳鈷錳氧化物、鋰錳氧化物或磷酸鋰鐵;硫化鎳;硫化銅;硫;氧化鐵;或氧化釩。
在一個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可包含含鈉材料,諸如以下中之至少一者:式NaM 1 aO 2之氧化物,諸如NaFeO 2、NaMnO 2、NaNiO 2或NaCoO 2;或由式NaMn 1-aM 1 aO 2表示之氧化物,其中M 1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且0≤a<1。代表性正極活性材料包括Na[Ni 1/2Mn 1/2]O 2、Na 2/3[Fe 1/2Mn 1/2]O 2及類似者;由Na 0.44Mn 1-aM 1 aO 2表示之氧化物、由Na 0.7Mn 1-aM 1 aO 2.05表示之氧化物(其中M 1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且0≤a<1);由Na bM 2 cSi 12O 30表示之氧化物,如Na 6Fe 2Si 12O 30或Na 2Fe 5Si 12O (其中M 2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2≤b≤6,且2≤c≤5);由Na dM 3 eSi 6O 18表示之氧化物,諸如Na 2Fe 2Si 6O 18或Na 2MnFeSi 6O 18(其中M 3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3≤d≤6,且1≤e≤2);由Na fM 4 gSi 2O 6表示之氧化物,諸如Na 2FeSiO 6(其中M 4係選自過渡金屬元素鎂(Mg)及鋁(Al)之至少一個元素,1≤f≤2,且1≤g≤2);磷酸鹽,諸如NaFePO 4、Na 3Fe 2(PO 4) 3、Na 3V 2(PO 4) 3、Na 4Co 3(PO 4) 2P 2O 7及類似者;硼酸鹽,諸如NaFeBO 4或Na 3Fe 2(BO 4) 3;由Na hM 5F 6表示之氟化物,諸如Na 3FeF 6或Na 2MnF 6(其中M 5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且2≤h≤3);氟代磷酸鹽,諸如Na 3V 2(PO 4) 2F 3、Na 3V 2(PO 4) 2FO 2及類似者。正極活性材料不限於前述內容,且可使用所屬領域中使用的任何適合之正極活性材料。在實施例中,正極活性材料較佳包含分層型氧化陰極材料,諸如NaMnO 2、Na[Ni 1/2Mn 1/2]O 2及Na 2/3[Fe 1/2Mns 1/2]O 2;磷酸鹽陰極,諸如Na 3V 2(PO 4) 3及Na 4Co 3(PO 4) 2P 2O 7;或氟代磷酸鹽陰極,諸如Na 3V 2(PO 4) 2F 3及Na 3V 2(PO 4) 2FO 2
在一個實施例中,電極集電器可包含負電極集電器,且可包含適合之導電材料,諸如金屬材料。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負電極集電器可包含銅、鎳、鋁、不鏽鋼、鈦、鈀、烘烤碳、煅燒碳、銦、鐵、鎂、鈷、鍺、鋰、經碳、鎳、鈦、銀、鋁-鎘合金及/或其其他合金表面處理之銅或不鏽鋼材料中之至少一者。作為另一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負電極集電器包含銅、不鏽鋼、鋁、鎳、鈦、烘烤碳、經碳、鎳、鈦、銀、鋁-鎘合金及/或其其他合金表面處理之銅或不鏽鋼材料中之至少一者。在一個實施例中,負電極集電器包含銅及不鏽鋼中的至少一者。
在一個實施例中,相對電極集電器可包含正電極集電器,且可包含適合之導電材料,諸如金屬材料。在一個實施例中,正電極集電器包含不鏽鋼、鋁、鎳、鈦、烘烤碳、燒結碳、經碳、鎳、鈦、銀及/或其合金表面處理之鋁或不鏽鋼材料中之至少一者。在一個實施例中,正電極集電器包含鋁。
在又一實施例中,陰極活性材料可進一步包含導電助劑及/或黏合劑中之一或多者,其例如可為針對本文中之陽極活性材料描述之導電助劑及/或黏合劑中之任一者。
根據某些實施例,電絕緣隔板層130可將電極結構110群之每一部件與相對電極結構112群之每一部件電隔離。電絕緣隔板層經設計以防止電短路,同時亦允許在電化學電池中電流傳遞期間電路閉合所需的離子電荷載流子之輸送。在一個實施例中,電絕緣隔板層為微孔的,且滲透有電解質,例如非水性液體或凝膠電解質。替代地,電絕緣隔板層可包含固體電解質,亦即固體離子導體,其可充當電池中之隔板及電解質兩者。
在某些實施例中,電絕緣隔板層130將通常包括可滲透有非水性電解質之微孔隔板材料;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微孔隔板材料包括直徑為至少50 Å、更通常在約2,500 Å之範圍內,且孔隙率介於約25%至約75%之範圍內、更通常介於約35%至55%之範圍內的孔。另外,微孔隔板材料可滲透有非水性電解質以准許載體離子在電極及相對電極群之鄰近部件之間傳導。在某些實施例中,舉例而言,且忽略微孔隔板材料之孔隙率,在充電或放電循環期間,用於離子交換之電極結構110群之部件與相對電極結構112群之最近部件(亦即,「鄰近對」)之間的電絕緣隔板材料中至少70 vol%為微孔隔板材料;換言之,微孔隔板材料構成電極結構110群之部件與相對電極結構112群之最近部件之間的電絕緣材料之至少70 vol%。
在一個實施例中,微孔隔板材料包含微粒材料及黏合劑,且具有至少約20 vol.%之孔隙率(空隙分數)。微孔隔板材料之孔將具有至少50 Å之直徑,且將通常處於約250至2,500 Å之範圍內。微孔隔板材料將典型地具有小於約75%之孔隙率。在一個實施例中,微孔隔板材料具有至少約25 vol%之孔隙率(空隙分數)。在一個實施例中,微孔隔板材料將具有約35%至55%之孔隙率。
微孔隔板材料之黏合劑可選自廣泛範圍的無機或聚合材料。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黏合劑可為有機聚合材料,諸如衍生自含有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四氟丙烯及類似者之單體的含氟聚合物。在另一實施例中,黏合劑為具有一系列不同分子量及密度中之任一者之聚烯烴,諸如聚乙烯、聚丙烯或聚丁烯。在另一實施例中,黏合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乙烯-二烯-丙烯三元共聚物、聚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乙二醇、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醇縮丁醛、聚縮醛及聚乙二醇二丙烯酸酯。在另一實施例中,黏合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甲基纖維素、羧甲基纖維素、苯乙烯橡膠、丁二烯橡膠、苯乙烯-丁二烯橡膠、異戊二烯橡膠、聚丙烯醯胺、聚乙烯醚、聚丙烯酸、聚甲基丙烯酸、聚丙烯腈、聚偏二氟乙烯聚丙烯腈及聚氧化乙烯。在另一實施例中,黏合劑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丙烯酸酯、苯乙烯、環氧樹脂及聚矽氧。其他適合之黏合劑可選自聚偏二氟乙烯-共-六氟丙烯、聚偏二氟乙烯-共-三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乙酸乙烯酯、聚乙烯-共-乙酸乙烯酯、聚氧化乙烯、乙酸纖維素、乙酸丁酸纖維素、乙酸丙酸纖維素、氰基乙基普魯蘭、氰基乙基聚乙烯醇、氰基乙基纖維素、氰基乙基蔗糖、普魯蘭、羧甲基纖維素、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醯亞胺或其混合物。在又一實施例中,黏合劑可選自以下中之任一者:聚偏二氟乙烯-六氟丙烯、聚偏二氟乙烯-三氯乙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聚丙烯腈、聚乙烯吡咯啶酮、聚乙酸乙烯酯、乙烯乙酸乙烯酯共聚物、聚氧化乙烯、乙酸纖維素、乙酸丁酸纖維素、乙酸丙酸纖維素、氰基乙基普魯蘭、氰基乙基聚乙烯醇、氰基乙基纖維素、氰基乙基蔗糖、普魯蘭、羧基甲基纖維素、丙烯腈苯乙烯丁二烯共聚物、聚醯亞胺、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酯、聚對苯二甲酸丁二酯、聚酯、聚縮醛、聚醯胺、聚醚醚酮、聚醚碸、聚苯醚、聚苯硫醚、聚乙烯萘及/或其組合。在另一實施例中,黏合劑係前述聚合物中之兩者或更多者之共聚物或共混物。
微孔隔板材料所包含之微粒材料亦可選自廣泛範圍的材料。一般而言,此類材料在操作溫度下具有相對較低電子及離子導電率且並不在接觸微孔隔板材料之電池電極或集電器之操作電壓下腐蝕。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微粒材料具有小於1×10 -4S/cm之載體離子(例如,鋰)之導電率。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微粒材料具有小於1×10 -5S/cm之載體離子之導電率。藉助於其他實例,在一個實施例中,微粒材料具有小於1×10 -6S/cm之載體離子之導電率。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微粒材料係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有機材料:矽酸鹽、磷酸鹽、鋁酸鹽、鋁矽酸鹽及氫氧化物,諸如氫氧化鎂、氫氧化鈣等。例示性微粒材料包括微粒聚乙烯、聚丙烯、TiO 2-聚合物複合材料、二氧化矽氣凝膠、煙霧狀二氧化矽、矽膠、二氧化矽水凝膠、二氧化矽乾凝膠、二氧化矽溶膠、膠態二氧化矽、氧化鋁、二氧化鈦、氧化鎂、高嶺土、滑石、矽藻土、矽酸鈣、矽酸鋁、碳酸鈣、碳酸鎂或其組合。舉例而言,在一個實施例中,微粒材料包含微粒氧化物或氮化物,諸如TiO 2、SiO 2、Al 2O 3、GeO 2、B 2O 3、Bi 2O 3、BaO、ZnO、ZrO 2、BN、Si 3N 4、Ge 3N 4。參見例如P. Arora及J. Zhang,「Battery Separators」,Chemical Reviews 2004, 104, 4419-4462)。其他適合之粒子可包含BaTiO 3、Pb(Zr,Ti)O 3(PZT)、Pb 1-xLa xZr 1-yTi yO 3(PLZT)、PB(Mg 3Nb 2/3)O 3-PbTiO 3(PMN-PT)、氧化鉿(HfO 2)、SrTiO 3、SnO 2、CeO 2、MgO、NiO、CaO、ZnO、ZrO 2、Y 2O 3、Al 2O 3、TiO 2、SiC,或其混合物。在一個實施例中,微粒材料將具有約20 nm至2微米,更典型地200 nm至1.5微米之平均粒度。在一個實施例中,微粒材料將具有約500 nm至1微米之平均粒度。
在又一實施例中,電絕緣隔板130包含固體電解質,例如呈固態電池形式。一般言之,固體電解質可在不需要添加液體或凝膠電解質之情況下促進載體離子之輸送。根據某些實施例,在提供固體電解質之情況下,固體電解質本身可能夠提供電極之間的絕緣且允許載體離子自其通過,且可不需要添加滲透結構之液體電解質。
在一個實施例中,蓄電池102可包含電解質,其可為有機液體電解質、無機液體電解質、水性電解質、非水性電解質、固體聚合物電解質、固體陶瓷電解質、固體玻璃電解質、石榴石電解質、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無機固體電解質、熔融型無機電解質或類似者中之任一者。亦可提供具有或不具有液體電解質之電絕緣隔板130的其他配置及/或組態。在一個實施例中,固體電解質可包含陶瓷或玻璃材料,其能夠提供電絕緣同時亦傳導載體離子穿過該陶瓷或玻璃材料。離子導電材料之實例可包括石榴石材料、硫化物玻璃、鋰離子導電玻璃陶瓷或磷酸鹽陶瓷材料。在一個實施例中,固體聚合物電解質可包含由聚氧化乙烯(PEO)基、聚乙酸乙烯酯(PVA)基、聚乙烯亞胺(PEI)基、聚偏二氟乙烯(PVDF)基、聚丙烯腈(PAN)基、氮氧化鋰磷(LiPON)及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基聚合物或其共聚物形成之聚合物中的任一者。在另一實施例中,可提供硫化物基固體電解質,諸如包含鋰及/或磷中的至少一者之硫化物基固體電解質,諸如Li 2S及P 2S 5中之至少一者,及/或其他硫化物,諸如SiS 2、GeS 2、Li 3PS 4、Li 4P 2S 7、Li 4SiS 4、Li 2S-P 2S 5及50Li 4SiO 4.50Li 3BO 3及/或B 2S 3。固體電解質之又其他實施例可包括鋰(Li)之氮化物、鹵化物及硫酸鹽,諸如Li 3N、LiI、Li 5NI 2、Li 3N-LiI-LiOH、LiSiO 4、LiSiO 4-LiI-LiOH、Li 2SiS 3、Li 4SiO 4、Li 4SiO 4-LiI-LiOH及Li 3PO 4-Li 2S-SiS 2、Li 2S-P 2S 5、Li 2S-P 2S 5-L 4SiO 4、Li 2S-Ga 2S 3-GeS 2、Li 2S-Sb 2S 3-GeS 2、Li 3.25-Ge 0.25-P 0.75S 4、(La,Li)TiO 3(LLTO)、Li 6La 2CaTa 2O 12、Li 6La 2ANb 2O 12(A=Ca, Sr)、Li 2Nd 3TeSbO 12、Li 3BO 2.5N 0.5、Li 9SiAlO 8、Li 1+xAl xGe 2−x(PO 4) 3(LAGP)、Li 1+xAl xTi 2−x(PO 4) 3(LATP)、Li 1+xTi 2−xAl xSi y(PO 4) 3−y、LiAl xZr 2-x(PO 4) 3、LiTi xZr 2−x(PO 4) 3。固體電解質之又其他實施例可包括石榴石材料,諸如美國專利第10,361,455號中所描述,該專利特此以全文併入本文中。在一個實施例中,石榴石固體電解質為具有通式X 3Y 2(SiO 4) 3之島狀矽酸鹽,其中X可為二價陽離子,諸如Ca、Mg、Fe或Mn,或Y可為三價陽離子,諸如Al、Fe或Cr。
根據經組裝能量儲存裝置之一個實施例,電絕緣隔板包含滲透有適用作蓄電池電解質之非水性電解質之微孔隔板材料。通常,非水性電解質包含溶解於有機溶劑及/或溶劑混合物中之鋰鹽及/或鹽的混合物。例示性鋰鹽包括無機鋰鹽,諸如LiClO 4、LiBF 4、LiPF 6、LiAsF 6、LiCl及LiBr;及有機鋰鹽,諸如LiB(C 6H 5) 4、LiN(SO 2CF 3) 2、LiN(SO 2CF 3) 3、LiNSO 2CF 3、LiNSO 2CF 5、LiNSO 2C 4F 9、LiNSO 2C 5F 11、LiNSO 2C 6F 13及LiNSO 2C 7F 15。作為又一實例,電解質可包含溶解於其中之鈉離子,例如NaClO 4、NaPF 6、NaBF 4、NaCF 3SO 3、NaN(CF 3SO 2) 2、NaN(C 2F 5SO 2) 2、NaC(CF 3SO 2) 3中之任何一或多者。可類似地提供鎂及/或鉀之鹽。舉例而言,可提供鎂鹽,諸如氯化鎂(MgCl 2)、溴化鎂(MgBr 2)或碘化鎂(MgI 2),及/或以及可為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至少一者的鎂鹽:過氯酸鎂(Mg(ClO 4) 2)、硝酸鎂(Mg(NO 3) 2)、硫酸鎂(MgSO 4)、四氟硼酸鎂(Mg(BF 4) 2)、四苯基硼酸鎂(Mg(B(C 6H 5) 4) 2、六氟磷酸鎂(Mg(PF 6) 2)、六氟砷鎂(Mg(AsF 6) 2)、全氟烷基磺酸鎂((Mg(R f1SO 3) 2),其中R f1為全氟烷基)、全氟烷基磺醯亞胺基鎂(Mg((R f2SO 2) 2N) 2,其中R f2為全氟烷基),及六烷基二矽疊氮化鎂((Mg(HRDS) 2),其中R為烷基)。使鋰鹽溶解之例示性有機溶劑包括環酯、鏈酯、環醚及鏈醚。環酯之特定實例包括碳酸伸丙酯、碳酸伸乙酯、碳酸伸丁酯、γ-丁內酯、碳酸伸乙烯酯、2-甲基-γ-丁內酯、乙醯基-γ-丁內酯及γ-戊內酯。鏈酯之特定實例包括碳酸二甲酯、碳酸二乙酯、碳酸二丁酯、碳酸二丙酯、碳酸甲基乙酯、碳酸甲基丁酯、碳酸甲基丙酯、碳酸乙基丁酯、碳酸乙基丙酯、碳酸丁基丙酯、丙酸烷基酯、丙二酸二烷基酯,及乙酸烷基酯。環醚之特定實例包括四氫呋喃、烷基四氫呋喃、二烷基四氫呋喃、烷氧基四氫呋喃、二烷氧基四氫呋喃、1,3-二氧雜環戊烷、烷基-1,3-二氧雜環戊烷及1,4-二氧雜環戊烷。鏈醚之特定實例包括1,2-二甲氧基乙烷、1,2-二乙氧基乙烷、二乙醚、乙二醇二烷基醚、二乙二醇二烷基醚、三乙二醇二烷基醚及四乙二醇二烷基醚。
參考圖8A至圖10E,在一個實施例中,提供一種製造本文所揭示之蓄電池及/或電極總成之方法。具體而言,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511用於將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子集黏附至約束系統108之第一及/或第二連接部件162、164。熱熔黏著劑511可藉由任何適合之方法,諸如藉由提供黏著劑之吹塑或流延膜、藉由擠壓黏著劑及/或藉由使用膠槍而施加至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400a、400b之內表面。在一些實施例中,熱熔黏著劑511以具有預定厚度及圖案之膜之形式提供。根據本文中之實施例,預定圖案可符合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510a、510b之內表面的形狀。可使用雷射或模具切割預定圖案。在一些實施例中,第一及/或第二連接部件162、164 (其可與第一及第二二級生長約束158、160相同或不同)包含穿過各別部件之豎直厚度形成之孔口176,且黏著劑膜切出物513沿著鄰近孔口176之第一及/或第二連接部件162、164之內表面400a、400b之接合區901a、901b置放。在一些實施例中,熱熔黏著劑藉由在至少75℃且不超過130℃之溫度下加熱而熔融及/或軟化。在一些實施例中,電極結構群110之部件包含在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510a、510b之電極集電器136,且相對電極結構群112之部件包含在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509a、509b之相對電極集電器140,且黏著劑膜切出物置放成與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子集的電極及/或相對電極集電器的豎直末端表面接觸。
根據一個實施例,製造如任一前述技術方案之蓄電池及/或電極總成之方法包含:提供電極總成;提供約束系統;及提供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膜,其具有(i)在75℃至130℃之範圍內的熔融溫度,及(ii)如根據ASTM D1238所量測之在至少20至不超過350之範圍內的熔融指數值。方法進一步包含將黏著劑膜之第一側514a與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62、164之上部或下部內表面400a、400b接觸,及將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子集之上部或下部末端表面置放成與黏著劑膜511之第二側514b接觸。舉例而言,第一連接部件162之上部內表面400a可置放成與第一黏著劑膜511a之第一側514a接觸,且第二連接部件164之下部內表面400b可置放成與第二黏著劑膜511b之第一側接觸。第一及第二黏著劑膜511a、511b之第二側514b可置放成與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子集的上部或下部末端表面接觸。方法可進一步包含藉由加熱而使黏著劑膜熔融及/或軟化,以使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子集黏附至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根據一個實施例,在加熱期間、之前及/或之後施加壓力以促進膜黏著。舉例而言,可施加至少3 psi之壓力,且甚至可施加至少5 psi,諸如在3 psi至10 psi之範圍內的壓力。 實例 實例 1
本實例表明製造蓄電池102及/或電極總成106之例示性方法,重點在於熱熔黏著劑之應用。圖8A至圖8E在本文中稱為該方法之實施例。
在此實例中,熱熔黏著劑511以具有預定厚度及第一及第二黏著劑部分511a、511b之黏著劑膜形狀之形式提供(圖10A)。黏著劑膜511接著經切割以形成具有預定圖案之切出物,該預定圖案至少部分地覆蓋及/或符合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400a、400b之內表面的形狀,如圖8B中所展示。接下來,如圖8C中所展示,黏著劑膜切出物511a之第一部分及黏著劑膜切出物511b之第二部分置放成與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510a、510b之上部及下部內表面400a、400b接觸,同時使孔口(狹槽) 176敞開。接著,在黏著劑膜之與置放成與內表面400a、400b接觸之膜側相對的表面處,將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110、112之部件之子集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置放成與黏著劑膜切出物511a、511b (圖8D)之第一及第二部分接觸。藉由在至少75℃且不超過130℃之溫度下加熱而使黏著劑膜切出物熔融及/或軟化,以將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110、112之部件之子集黏附至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62、164。在加熱製程期間,可向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62、164之外表面401a、401b施加壓力以改良黏著力。經組裝產物展示於圖8E中。 實例 2
本實例表明製造蓄電池102及/或電極總成106之另一例示性方法,重點在於熱熔黏著劑之應用。圖9A至圖9E在本文中稱為該方法之實施例。
在此實例中,方法不同於實例1之方法,其首先將黏著劑膜511a、511b之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置放成與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62、164 (圖9B)之上部及下部內表面400a、400b接觸,接著切割以形成預定所要圖案,如圖9C中所展示。第一及第二二級連接部件162、164可接著連接至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110、112之部件之子集,例如如針對實例1所描述且如圖9D至圖9E中所描繪。 實例 3
本實例表明製造蓄電池102及/或電極總成106之另一例示性方法,重點在於熱熔黏著劑之應用。圖10A至圖10E在本文中稱為該方法之實施例。
在此實例中,黏著劑膜511切割成多個條帶513,如圖10B中所展示。在孔口(狹槽) 176之間,條帶513a之第一部分接著置放成與第一連接部件162之上部內表面400a接觸,且條帶513b之第二部分置放成與第二連接部件164之下部內表面400b接觸(圖10C)。第一及第二二級連接部件162、164可接著連接至電極及/或相對電極群110、112之部件之子集,例如如針對實例1所描述且如圖10D至圖10E中所描繪。替代地,類似於實例2中所展示之方法,可將黏著劑膜511置放於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162、164之上部及下部內表面400a、400b上,接著切割且使條帶513保持接觸。亦可提供應用黏著劑膜511及/或連接至第一及/或第二一級連接部件之其他方法。
儘管以下實施例提供以說明本發明之態樣,但實施例並不意欲為限制性的且亦可提供其他態樣及/或實施例。
實施例1.一種用於蓄電池之電極總成,其包含單位晶胞群、約束系統及黏著劑,其中
該電極總成具有相互垂直之縱向、橫向及豎直軸線;在縱向方向上彼此分隔開之第一縱向末端表面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及圍繞電極總成縱向軸線A EA且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之側向表面,該側向表面具有在該縱向軸線之相對側上且在與該縱向軸線正交之第一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第一及第二區,該電極總成具有在該縱向方向上量測之最大寬度W EA、藉由該側向表面界定且在橫向方向上量測之最大長度L EA及藉由該側向表面界定且在豎直方向上量測之最大高度H EA
該電極總成進一步包含電極結構群、相對電極結構群及將該電極及相對電極群之部件電分離之電絕緣隔板材料,該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群之該等部件具有在該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且其中該單位晶胞群之每一部件包含電極結構、相對電極結構及在該電極與相對電極結構之間的電絕緣隔板,
該約束系統包含(i)在該縱向方向上分隔開之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ii)在該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連接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及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之子集的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內表面,該子集之該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分別藉由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黏附至該相對的上部及下部內表面,該黏著劑具有(i)在75℃至130℃之範圍內的熔融溫度,及(ii)熔融指數值。
實施例2:一種蓄電池,其包含如實施例1之電極總成。
實施例3.如實施例1至2中任一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之該熔融溫度在77℃至100℃之範圍內。
實施例4.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如根據ASTM D1238所量測之該熔融指數值在至少70至不超過350之範圍內。
實施例5.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之該等部件包含在該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之電極集電器,且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包含在該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之相對電極集電器,且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黏附至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該子集的該電極或相對電極集電器之豎直末端表面。
實施例6.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包含選自乙烯-共-丙烯酸(EAA)、乙烯-共-甲基丙烯酸(EMAA)、官能化聚乙烯及聚丙烯及其組合之材料。
實施例7.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包含EAA及EMAA共聚物之混合物。
實施例8.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在處於或高於約80℃之溫度下不顯著反應或失去黏著力。
實施例9.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在該蓄電池之1000次連續循環內不顯著失去黏著力。
實施例10.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具有厚度在約10至約100微米之範圍內的膜形狀及預定圖案幾何結構。
實施例11.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包含穿過各別部件之豎直厚度形成的孔口,且其中該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包含鄰近該等孔口之該等內表面的接合區,其中該熱熔黏著劑經提供以用於黏附至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的該子集。
實施例12.如實施例11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兩者包含穿過其該豎直厚度之孔口。
實施例13.如實施例11至12中任一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等孔口包含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之複數個狹槽,且其中黏附至該子集之該等接合區位於該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之該等狹槽之間的內表面區上。
實施例14.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之表面積小於該電極總成之表面積的33%。
實施例15.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長度L E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長度L CE在其中心縱向軸線A E及A CE之該橫向方向上量測,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寬度W E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寬度W CE在該縱向方向上量測,且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高度H E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高度H CE在垂直於每一此類部件之該中心縱向軸線A E或A CE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該豎直方向上量測,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L E與W E及H E中之每一者之比率分別為至少5:1,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H E與W E之比率在0.4:1與1000:1之間,且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L CE與W CE及H CE中之每一者之比率分別為至少5:1,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H CE與W CE之比率在0.4:1與1000:1之間。
實施例16.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L EA及W EA中之每一者與H EA之比率為至少2:1。
實施例17.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在第一縱向表面上的投影定界第一投影區域,且該電極結構群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該等部件在第二縱向表面上的投影定界第二投影區域,且其中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包含上覆於該第一及第二投影區域之第一及第二壓縮部件。
實施例18.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在該縱向方向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壓力,該壓力超過在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兩個方向中之每一者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之該壓力,超過在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該等兩個方向中之每一者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之該壓力。
實施例19.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在該縱向方向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壓力,該壓力超過在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該等兩個方向中之每一者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之壓力至少3倍。
實施例20.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在該縱向方向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壓力,該壓力超過在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該等兩個方向中之每一者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之壓力至少4倍。
實施例21.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在該縱向方向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壓力,該壓力超過在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該等兩個方向中之每一者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之壓力至少5倍。
實施例22.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一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20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斐瑞特直徑在該縱向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20%。
實施例23.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一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10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縱向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0%。
實施例24.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一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5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縱向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0%。
實施例25.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一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使得每循環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縱向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
實施例26.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該二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20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20%。
實施例27.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該二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10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0%。
實施例28.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該二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5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0%。
實施例29.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該二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使得每循環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
實施例30.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i)該電極結構群之部件為陽極結構且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為陰極結構,或(ii)該電極結構群之部件為陰極結構且該電極結構群之部件為陽極結構。
實施例31.如實施例31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之部件為包含陽極活性材料層之陽極結構,且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為包含陰極活性材料層之陰極結構。
實施例32.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含於密封式電池殼體內。
實施例33.如實施例33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載體離子及電極約束組含於該密封式電池殼體內。
實施例34.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包含陽極活性材料,該陽極活性材料包含以下中之任何一或多者的:碳材料,石墨、軟性或硬性碳;能夠與鋰形成合金之金屬、半金屬、合金、氧化物、化合物;錫、鉛、鎂、鋁、硼、鎵、矽、Si/C複合材料、Si/石墨共混物、SiOx、多孔Si、金屬間Si合金、銦、鋯、鍺、鉍、鎘、銻、銀、鋅、砷、鉿、釔、鋰、鈉、鈦酸鋰、鈀、鋰金屬、碳、石油焦、活性碳、石墨、矽化合物、矽合金、錫化合物;非石墨化碳、石墨基碳、Li xFe 2O 3(0≦x≦1)、Li xWO 2(0≦x≦1)、Sn xMe 1−xMe′ yO z(Me:Mn、Fe、Pb、Ge;Me′:Al、B、P、Si,元素週期表中之第1族、第2族及第3族中存在的元素,鹵素;0<x≦1;1≦y≦3;1≦z≦8)、鋰合金、矽基合金;錫基合金;金屬氧化物,SnO、SnO 2、PbO、PbO 2、Pb 2O 3、Pb 3O 4、Sb 2O 3、Sb 2O 4、Sb 2O 5、GeO、GeO 2、Bi 2O 3、Bi 2O 4、Bi 2O 5;導電聚合物,聚乙炔;Li-Co-Ni基材料;結晶石墨、天然石墨、合成石墨、非晶碳、凝析石墨、熱解碳、中間相瀝青基碳纖維、中間相碳微珠粒、中間相瀝青、石墨化碳纖維、高溫燒結碳、石油、柏油瀝青衍生之焦炭、氧化錫、硝酸鈦;鋰金屬膜;鋰與選自由以下組成之群的一或多種類型之金屬的合金:Na、K、Rb、Cs、Fr、Be、Mg、Ca、Sr、Ba、Ra、Al及Sn;選自以下中之任一者的能夠摻合及/或嵌入鋰之金屬化合物:Si、Al、C、Pt、Sn、Pb、Ir、Ni、Cu、Ti、Na、K、Rb、Cs、Fr、Be、Ca、Sr、Sb、Ba、Ra、Ge、Zn、Bi、In、Mg、Ga、Cd、Sn合金、Al合金;能夠摻雜及去摻雜鋰離子之金屬氧化物,SiO v(0<v<2)、SnO 2、氧化釩、鋰釩氧化物;包括金屬化合物及碳材料之複合材料,Si-C複合材料、Sn-C複合材料;過渡金屬氧化物,Li 4/3Ti 5/3O 4、SnO;含碳材料,石墨碳纖維、樹脂煅燒碳、熱分解氣相生長碳、軟木、中間相碳微珠粒(「MCMB」)、糠醇樹脂煅燒碳、聚并苯、瀝青基碳纖維、氣相生長碳纖維,或天然石墨;及安置在分層含碳材料之層之間的式Na xSn y-zM z之組合物,其中M為Ti、K、Ge、P或其組合,且0<x≤15,1≤y≤5,且0≤z≤1;以及前述任一者之氧化物、合金、氮化物、氟化物;及前述任一者之任何組合。
實施例35.如實施例34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陽極活性材料包含鋰金屬、鋰金屬合金、矽、矽合金、氧化矽、錫、錫合金、氧化錫及含碳材料中之至少一者。
實施例36.如實施例35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陽極活性材料包含矽及氧化矽中之至少一者。
實施例37.如實施例35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陽極活性材料包含鋰及鋰金屬合金中之至少一者。
實施例38.如實施例35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陽極活性材料包含含碳材料。
實施例39.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電絕緣隔板群之部件包含滲透有非水性液體電解質之微孔隔板材料。
實施例40.如實施例1至39中任一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群之部件包含固體電解質。
實施例41.如實施例40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群之部件包含陶瓷材料、玻璃或石榴石材料。
實施例42.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該電極總成包含選自由非水性液體電解質、凝膠電解質、固體電解質及其組合組成之群的電解質。
實施例43.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包含液體電解質。
實施例44.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包含水性液體電解質。
實施例45.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包含非水性液體電解質。
實施例46.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包含凝膠電解質。
實施例47.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包含固體電解質。
實施例48.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包含固體聚合物電解質。
實施例49.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包含固體無機電解質。
實施例50.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包含固體有機電解質。
實施例51.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包含陶瓷電解質。
實施例52.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包含無機電解質。
實施例53.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包含陶瓷。
實施例54.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絕緣隔板包含石榴石材料。
實施例55.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包含選自由水性電解質、非水性液體電解質、固體聚合物電解質、固體陶瓷電解質、固體玻璃電解質、固體石榴石電解質、凝膠聚合物電解質、無機固體電解質及熔融型無機電解質組成之群的電解質。
實施例56.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包含陰極活性材料,該陰極活性材料包含過渡金屬氧化物、過渡金屬硫化物、過渡金屬氮化物、鋰-過渡金屬氧化物、鋰-過渡金屬硫化物、鋰-過渡金屬氮化物中之至少一者,包括含有具有d-殼或f-殼之金屬元素之過渡金屬氧化物、過渡金屬硫化物、過渡金屬氮化物,及/或其中該金屬元素係選自以下中之任一者:Sc、Y、鑭系元素、錒系元素、Ti、Zr、Hf、V、Nb、Ta、Cr、Mo、W、Mn、Tc、Re、Fe、Ru、Os、Co、Rh、Ir、Ni、Pb、Pt、Cu、Ag及Au;LiCoO 2、LiNi 0.5Mn 1.5O 4、Li(Ni xCo yAl z)O 2、LiFePO 4、Li 2MnO 4、V 2O 5、氧硫化鉬、磷酸鹽、矽酸鹽、釩酸鹽、硫、含硫化合物、氧(空氣)、Li(Ni xMn yCo z)O 2;包含金屬氧化物或金屬磷酸鹽之含鋰化合物,包含鋰、鈷及氧之化合物(例如,LiCoO 2),包含鋰、錳及氧之化合物(例如,LiMn 2O 4),包含鋰鐵及磷酸鹽之化合物(例如,LiFePO);鋰錳氧化物、鋰鈷氧化物、鋰鎳氧化物、磷酸鋰鐵;鋰鈷氧化物(LiCoO 2)、鋰鎳氧化物(LiNiO 2)、具有一或多種過渡金屬之取代化合物;鋰錳氧化物,Li 1+xMn 2−xO 4(其中,x為0至0.33)、LiMnO 3、LiMn 2O 3、LiMnO 2;鋰銅氧化物(Li 2CuO 2);氧化釩,LiV 3O 8、LiFe 3O 4、V 2O 5、Cu 2V 2O 7;由化學式LiNi 1−xM xO 2(其中,M=Co、Mn、Al、Cu、Fe、Mg、B或Ga,且x=0.01至0.3)表示之Ni位點型鋰鎳氧化物;由化學式LiMn 2-xM xO 2(其中,M=Co、Ni、Fe、Cr、Zn或Ta,且x=0.01至0.1)、Li 2Mn 3MO 8(其中,M=Fe、Co、Ni、Cu或Zn)表示之複合鋰錳氧化物;LiMn 2O 4,其中Li之一部分經鹼土金屬離子取代;二硫化物化合物;Fe 2(MoO 4) 3;鋰金屬磷酸鹽,其具有式2:Li 1+aFe 1-xM′ x(PO 4-b)X b之橄欖石晶體結構,其中M′係選自Al、Mg、Ni、Co、Mn、Ti、Ga、Cu、V、Nb、Zr、Ce、In、Zn及Y之至少一者,X係選自F、S及N之至少一者,−0.5≤a≤+0.5,0≤x≤0.5且0≤b≤0.1,LiFePO 4、Li(Fe, Mn)PO 4、Li(Fe, Co)PO 4、Li(Fe, Ni)PO 4;LiCoO 2、LiNiO 2、LiMnO 2、LiMn 2O 4、LiNi 1-yCo yO 2、LiCo 1-yMn yO 2、LiNi 1-yMn yO 2(0≤y≤1)、Li(Ni aCo bMn c)O 4(0<a<2,0<b<2,0<c<2且a+b+c=2)、LiMn 2-zNi zO 4、LiMn 2-zCo zO 4(0<z<2)、LiCoPO 4及LiFePO 4;元素硫(S8);硫系列化合物,Li 2S n(n≥1)、有機硫化合物、碳-硫聚合物((C 2S x) n:x=2.5至50,n≥2);鋰及鋯之氧化物;鋰及金屬之複合氧化物(鈷、錳、鎳或其組合),Li aA 1-bM bD 2(其中,0.90≤a≤1且0≤b≤0.5),Li aE 1-bM bO 2-cD c(其中,0.90≤a≤1,0≤b≤0.5,且0≤c≤0.05),LiE 2-bM bO 4-cD c(其中,0≤b≤0.5,且0≤c≤0.05),Li aNi 1-b-cCo bM cD a(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Co bM cO 2-aX a(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Co bM cO 2-aX 2(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Mn bM cD a(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Mn bM cO 2-aX a(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1-b-cMn bM cO 2-aX 2(其中,0.90≤a≤1,0≤b≤0.5,0≤c≤0.05,且0<a<2),Li aNi bE cG dO 2(其中,0.90≤a≤1,0≤b≤0.9,0≤c≤0.5,且0.001≤d≤0.1),Li aNi bCo cMn dGeO 2(其中,0.90≤a≤1,0≤b≤0.9,0≤c≤0.5,0≤d≤0.5,且0.001≤e≤0.1),Li aNiG bO 2(其中,0.90≤a≤1,且0.001≤b≤0.1),Li aCoG bO 2(其中,0.90≤a≤1,且0.001≤b≤0.1),Li aMnG bO 2(其中,0.90≤a≤1,且0.001≤b≤0.1),Li aMn 2G bO 4(其中,0.90≤a≤1,且0.001≤b≤0.1),QO 2,QS 2,LiQS 2,V 2O 5,LiV 2O 5,LiX′O 2,LiNiVO 4,Li (3-f)J 2(PO 4) 3(0≤f≤2);Li (3-f)Fe 2(PO 4) 3(0≤f≤2),LiFePO 4(A為Ni、Co、Mn或其組合;M為Al、Ni、Co、Mn、Cr、Fe、Mg、Sr、V、稀土元素或其組合;D為O、F、S、P或其組合;E為Co、Mn或其組合;X為F、S、P或其組合;G為Al、Cr、Mn、Fe、Mg、La、Ce、Sr、V或其組合;Q為Ti、Mo、Mn或其組合;X′為Cr、V、Fe、Sc、Y或其組合;及J為V、Cr、Mn、Co、Ni、Cu或其組合),LiCoO 2,LiMn xO 2x(x=1或2),LiNi 1-xMn xO 2x(0<x<1),LiNi 1-x-yCo xMn yO 2(0≤x≤0.5,0≤y≤0.5),FePO 4;鋰化合物,鋰鈷氧化物、鋰鎳氧化物、鋰鎳鈷氧化物、鋰鎳鈷鋁氧化物、鋰鎳鈷錳氧化物、鋰錳氧化物、磷酸鋰鐵;硫化鎳;硫化銅;硫;氧化鐵;氧化釩;含鈉材料,式NaM 1 aO 2之氧化物(其中M 1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且0≤a<1),NaFeO 2、NaMnO 2、NaNiO 2、NaCoO 2;由式NaMn 1-aM 1 aO 2(其中M 1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且0≤a<1)、Na[Ni 1/2Mn 1/2]O 2、Na 2/3[Fe 1/2Mn 1/2]O 2表示之氧化物;由Na 0.44Mn 1-aM 1 aO 2表示之氧化物(其中M 1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且0≤a<1);由Na 0.7Mn 1-aM 1 aO 2.05表示之氧化物(其中M 1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且0≤a<1);由Na bM 2 cSi 12O 30表示之氧化物(其中M 2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2≤b≤6,且2≤c≤5),Na 6Fe 2Si 12O 30、Na 2Fe 5Si 12O (其中M 2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2≤b≤6,且2≤c≤5);由Na dM 3 eSi 6O 18表示之氧化物(其中M 3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3≤d≤6,且1≤e≤2),Na 2Fe 2Si 6O 18、Na 2MnFeSi 6O 18(其中M 3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3≤d≤6,且1≤e≤2);由Na fM 4 gSi 2O 6表示之氧化物(其中M 4係選自過渡金屬元素鎂(Mg)及鋁(Al)之至少一個元素,1≤f≤2,且1≤g≤2);磷酸鹽,Na 2FeSiO 6、NaFePO 4、Na 3Fe 2(PO 4) 3、Na 3V 2(PO 4) 3、Na 4Co 3(PO 4) 2P 2O 7;硼酸鹽,NaFeBO 4或Na 3Fe 2(BO 4) 3;氟化物Na hM 5F 6(其中M 5為至少一種過渡金屬元素,且2≤h≤3),Na 3FeF 6、Na 2MnF 6;氟代磷酸鹽,Na 3V 2(PO 4) 2F 3、Na 3V 2(PO 4) 2FO 2;NaMnO 2,Na[Ni 1/2Mn 1/2]O 2,Na 2/3[Fe 1/2Mn 1/2]O 2;Na 3V 2(PO 4) 3,Na 4Co 3(PO 4) 2P 2O 7;Na 3V 2(PO 4) 2F 3及/或Na 3V 2(PO 4) 2FO 2;以及前述之任何錯合氧化物及/或其他組合。
實施例57.如實施例56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陰極活性材料包含過渡金屬氧化物、過渡金屬硫化物、過渡金屬氮化物、過渡金屬磷酸鹽及過渡金屬氮化物中之至少一者。
實施例58.如實施例56至57中任一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陰極活性材料包含含有鋰以及鈷及鎳中之至少一者的過渡金屬氧化物。
實施例59.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包含陽極集電器,該等陽極集電器包含銅、鎳、鋁、不鏽鋼、鈦、鈀、烘烤碳、煅燒碳、銦、鐵、鎂、鈷、鍺、鋰、經碳、鎳、鈦、銀、鋁-鎘合金及/或其合金表面處理之銅或不鏽鋼材料中之至少一者。
實施例60.如實施例59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包含陽極集電器,該等陽極集電器包含銅、鎳、不鏽鋼及其合金中之至少一者。
實施例61.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等相對電極結構包含陰極集電器,該等陰極集電器包含不鏽鋼、鋁、鎳、鈦、烘烤碳、燒結碳、經碳、鎳、鈦、銀或其合金表面處理之鋁或不鏽鋼材料中之至少一者。
實施例62.如實施例61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等陰極集電器包含不鏽鋼、鋁、鎳、鈦、烘烤碳、燒結碳、經碳、銀或其合金表面處理之鋁或不鏽鋼材料中之至少一者。
實施例63.如實施例61至62中任一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等陰極集電器包含鋁。
實施例64.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約束系統之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不鏽鋼、鈦或玻璃纖維複合材料中之任一者。
實施例65.如實施例64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約束系統之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不鏽鋼。
實施例66.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約束系統之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絕緣材料在其內表面及外表面上之塗層。
實施例67.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包含至少5個電極結構及至少5個相對電極結構。
實施例68.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包含至少10個電極結構及至少10個相對電極結構。
實施例69.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包含至少50個電極結構及至少50個相對電極結構。
實施例70.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包含至少100個電極結構及至少100個相對電極結構。
實施例71.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總成包含至少500個電極結構及至少500個相對電極結構。
實施例72.一種製造如任一前述實施例之蓄電池或電極總成的方法,其包含:(a)將電極結構群、相對電極結構群及將該電極及相對電極群之部件電分離之電絕緣隔板材料群以堆疊系列堆疊;(b)將包含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之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之第一側置放成與約束系統的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之上部或下部內表面接觸;(c)將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之子集的上部或下部末端表面置放成與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之第二側接觸;及(d)藉由加熱至少部分地熔融或軟化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以將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的該子集黏附至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
實施例73.如實施例72之方法,其中第一黏著劑膜將該第一連接部件之該上部內表面黏附至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該子集的該等上部末端表面,且第二黏著劑膜將該等第二連接部件之該下部內表面黏附至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該子集的該等下部末端表面。
實施例74.如實施例72至73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切割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以形成具有預定圖案之膜切出物,且將該等膜切出物施加至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之該上部及下部內表面。
實施例75.如實施例72至74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向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以及該電極結構群及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之該子集中之一或多者施加壓力,以促進黏著力。
實施例76.如實施例75之方法,其包含施加至少3 psi之壓力。
實施例77.如實施例72至76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至少一個黏著劑膜藉由擠出、流延膜或吹塑膜方法提供。
實施例78.如實施例72至77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使用雷射或模具將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切割成膜切出物。
實施例79.如實施例72至78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將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切割成符合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之該上部及下部內表面之形狀的膜切出物。
實施例80.如實施例79之方法,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穿過各別部件之豎直厚度形成之孔口,且包含將黏著劑膜切出物沿著鄰近該等孔口之該第一及/或第二連接部件之該等內表面之接合區置放。
實施例81.如實施例72至80中任一項之方法,其中該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包含在該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之電極集電器,且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包含在該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之相對電極集電器,且包含將該黏著劑膜切出物置放成與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該子集的該電極或相對電極集電器的豎直末端表面接觸。
實施例82.如實施例72至81中任一項之方法,其包含在使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與該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及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該子集接觸之前、期間或之後,將該黏著劑膜加熱至至少75℃且不超過130℃之溫度。
實施例83.如實施例1至3及5至82中任一項之電極總成、蓄電池或方法,其中如根據ASTM D1238所量測之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之熔融指數值在至少20至不超過350之範圍內。 以引用方式併入
本文提及之所有公開案及專利,包括下列彼等項,均以全文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用於所有目的,其併入程度如同各個別公開案或專利以引用的方式特定地且個別地併入一般。在有衝突之情況下,以本申請案(包括本文中之任何定義)為準。 等效物
儘管已論述特定實施例,但上述說明書為說明性且非限制性的。在審閱本說明書時許多變化形式將對熟習此項技術者而言變得顯而易見。實施例之完整範疇以及其等效物之完整範疇,及說明書,以及此類變體,應參照申請專利範圍確定。
除非另外指示,否則本說明書及申請專利範圍中所使用之表示成分率量、反應條件等之所有數字應理解為在所有情況下皆經術語「約」修飾。因此,除非有相反指示,否則本說明書及所附申請專利範圍中所闡述之數值參數為可視設法獲得之所要特性而變化的近似值。
100:能量儲存裝置 102:蓄電池 104:電池殼體 104a:蓋子 104b:上部表面 104c:內部表面 104d:內部表面 104e:內部表面 104f:內部表面 104g:內部表面 106:電極總成 108:約束系統 110:電極結構 112:相對電極結構 116:第一縱向末端表面 118:第二縱向末端表面 130:電絕緣隔板 132:電極活性材料層 136:電極集電器 138:相對電極活性材料層 140:相對電極集電器 142:側向表面 144:表面區 146:表面區 148:表面區 150:表面區 151:一級生長約束系統 152:二級生長約束系統 154:第一一級生長約束 156:第二一級生長約束 158:第一連接部件 160:第二連接部件 162:一級連接部件 164:一級連接部件 166:二級連接部件 176:孔口 178:狹槽 190:突片 191:突片延伸部 192:突片 193:突片延伸部 400a:內表面 400b:內表面 401a:外表面 401b:外表面 500a:上部末端表面 500b:下部末端表面 501a:上部末端表面 501b:下部末端表面 502a:上部末端表面 502b:下部末端表面 504:單位晶胞 504a:單位晶胞 504b:單位晶胞 509a:上部末端表面 509b:下部末端表面 510a:上部末端表面 510b:下部末端表面 511:熱熔黏著劑 511a:第一黏著劑膜 511b:第二黏著劑膜 513:黏著劑膜切出物 513a:條帶 513b:條帶 514a:第一側 514b:第二側 601a:第一相對橫向末端表面 601b:第二相對橫向末端表面 602a:第一相對橫向末端表面 602b:第二相對橫向末端表面 603a:第一相對表面 603b:第二相對表面 604a:第一相對表面 604b:第二相對表面 686:輔助電極 700a:第一投影區域 700b:第二投影區域 901a:接合區 901b:接合區 A EA:縱向軸線 A-A':線 B-B':線 D:堆疊方向 FL:摺疊線 H CE:高度 H E:高度 H EA:最大高度 L CE:長度 L E:長度 L EA:最大長度 L S:縱向軸線 T C:豎直厚度 V:體積 W CE:寬度 W E:寬度 W EA:最大寬度
圖1A為具有電極約束組之電極總成之一個實施例的透視圖。
圖1B為用於蓄電池之三維電極總成之一個實施例的示意圖。
圖1C為圖1B之電極總成的插入橫截面圖。
圖1D為沿著圖1B中之線D截取之圖1B的電極總成的橫截面圖。
圖2說明包含電極總成及電極約束組之能量儲存裝置或蓄電池之實施例的分解圖。
圖3A說明具有輔助電極之電極總成之實施例在Z-Y平面中的橫截面。
圖3B說明具有約束系統之電極總成之實施例在X-Y平面中的俯視圖,該約束系統中具有孔口。
圖4為接合至約束系統之電極總成之實施例的橫截面圖。
圖5為說明在黏附至約束系統之前電極集電器之上部末端表面的電極總成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6為在已黏附約束系統之後圖5之電極總成之實施例的俯視圖。
圖7A說明沿著如圖1A中所展示之線A-A'截取的電極總成之實施例的橫截面,且說明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之實施例的元件。
圖7B說明沿著如圖1A中所展示之線B-B'截取的電極總成之實施例的橫截面,且說明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之實施例的元件。
圖7C說明沿著如圖1A中所展示之線A-A'截取的電極總成之實施例的橫截面,且說明一級及二級生長約束系統之實施例的其他元件。
圖8A至圖8E展示藉由使用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製造蓄電池及/或電極總成之方法。
圖9A至圖9E展示藉由使用呈一種形式之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製造蓄電池及/或電極總成的另一方法。
圖10A至圖10E展示藉由使用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製造蓄電池及/或電極總成之替代方法。
當結合隨附圖式考慮時,本發明主題之其他態樣、實施例及特徵將自以下詳細描述變得顯而易見。隨附圖式為示意圖且並不意欲按比例繪製。出於清楚起見,並非每一元件或組件均標記在每一圖式中,所展示之本發明主題之每一實施例的每一元件或組件亦如此,其中圖解說明對於使一般熟習此項技術者理解本發明主題而言並非必需的。
106:電極總成
108:約束系統
116:第一縱向末端表面
118:第二縱向末端表面
151:一級生長約束系統
152:二級生長約束系統
154:第一一級生長約束
156:第二一級生長約束
158:第一連接部件
160:第二連接部件
162:一級連接部件
164:一級連接部件
700a:第一投影區域
700b:第二投影區域
A-A':線
B-B':線
HEA:最大高度
LEA:最大長度
WEA:最大寬度

Claims (30)

  1. 一種用於蓄電池之電極總成,其包含單位晶胞群、約束系統及黏著劑,其中 該電極總成具有相互垂直之縱向、橫向及豎直軸線;在縱向方向上彼此分隔開之第一縱向末端表面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及圍繞電極總成縱向軸線A EA且連接該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之側向表面,該側向表面具有在該縱向軸線之相對側上且在與該縱向軸線正交之第一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第一及第二區,該電極總成具有在該縱向方向上量測之最大寬度W EA、藉由該側向表面界定且在橫向方向上量測之最大長度L EA及藉由該側向表面界定且在豎直方向上量測之最大高度H EA, 該電極總成進一步包含電極結構群、相對電極結構群及將該電極及相對電極群之部件電分離之電絕緣隔板材料,該電極及相對電極結構群之該等部件具有在該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且其中該單位晶胞群之每一部件包含電極結構、相對電極結構及在該電極與相對電極結構之間的電絕緣隔板, 該約束系統包含(i)在該縱向方向上分隔開之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ii)在該豎直方向上分隔開之連接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及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之子集的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內表面,該子集之該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分別藉由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黏附至該相對的上部及下部內表面,該黏著劑具有(i)在75℃至130℃之範圍內的熔融溫度,及(ii)如根據ASTM D1238所量測之在至少20至不超過350之範圍內的熔融指數值。
  2. 一種蓄電池,其包含如請求項1之電極總成。
  3. 如請求項1至2中任一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之該熔融溫度在77℃至100℃之範圍內。
  4.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如根據ASTM D1238所量測之該熔融指數值在至少70至不超過350之範圍內。
  5.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之該等部件包含在該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之電極集電器,且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包含在該豎直方向上具有相對的上部及下部末端表面之相對電極集電器,且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黏附至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該子集的該電極或相對電極集電器之豎直末端表面。
  6.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包含選自乙烯-共-丙烯酸(EAA)、乙烯-共-甲基丙烯酸(EMAA)、官能化聚乙烯及聚丙烯及其組合之材料。
  7.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包含EAA及EMAA共聚物之混合物。
  8.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在處於或高於約80℃之溫度下不顯著反應或失去黏著力。
  9.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在該蓄電池之1000次連續循環內不顯著失去黏著力。
  10.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熱熔黏著劑具有厚度在約10至約100微米之範圍內的膜形狀及預定圖案幾何結構。
  11.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包含穿過各別部件之豎直厚度形成的孔口,且其中該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包含鄰近該等孔口之該等內表面的接合區,其中該熱熔黏著劑經提供以用於黏附至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的該子集。
  12. 如請求項11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兩者包含穿過其該豎直厚度之孔口。
  13. 如請求項11至12中任一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等孔口包含在該縱向方向上延伸之複數個狹槽,且其中黏附至該子集之該等接合區位於該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之該等狹槽之間的內表面區上。
  14.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縱向末端表面之表面積小於該電極總成之表面積的33%。
  15.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長度L E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長度L CE在其中心縱向軸線A E及A CE之該橫向方向上量測,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寬度W E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寬度W CE在該縱向方向上量測,且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高度H E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高度H CE在垂直於每一此類部件之該中心縱向軸線A E或A CE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該豎直方向上量測,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L E與W E及H E中之每一者之比率分別為至少5:1,該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H E與W E之比率在0.4:1與1000:1之間,且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L CE與W CE及H CE中之每一者之比率分別為至少5:1,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每一部件的H CE與W CE之比率在0.4:1與1000:1之間。
  16.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L EA及W EA中之每一者與H EA之比率為至少2:1。
  17.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電極結構群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部件在第一縱向表面上的投影定界第一投影區域,且該電極結構群及該相對電極結構群之該等部件在第二縱向表面上的投影定界第二投影區域,且其中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包含上覆於該第一及第二投影區域之第一及第二壓縮部件。
  18.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在該縱向方向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壓力,該壓力超過在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兩個方向中之每一者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之該壓力,超過在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該等兩個方向中之每一者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之該壓力。
  19.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一級生長約束在該縱向方向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壓力,該壓力超過在相互垂直且垂直於該縱向方向之該等兩個方向中之每一者上在該電極總成上維持之壓力至少3倍、至少4倍或至少5倍。
  20.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一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20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斐瑞特直徑(Feret diameter)在該縱向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20%。
  21.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一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10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縱向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0%。
  22.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一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5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縱向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0%。
  23.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一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縱向方向上之生長,使得每循環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縱向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
  24.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該二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20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20%。
  25.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該二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10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0%。
  26.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該二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使得在5次連續循環內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0%。
  27. 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電極總成或蓄電池,其中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包含二級生長約束系統,該二級生長約束系統抑制該電極總成在該豎直方向上之生長,使得每循環該電極總成之該斐瑞特直徑在該豎直方向上之任何增加均小於1%。
  28. 一種製造如任一前述請求項之蓄電池或電極總成的方法,其包含:(a)將電極結構群、相對電極結構群及將該電極及相對電極群之部件電分離之電絕緣隔板材料群以堆疊系列堆疊;(b)將包含電絕緣、熱塑性、熱熔黏著劑之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之第一側置放成與約束系統的第一或第二連接部件之上部或下部內表面接觸;(c)將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之子集的上部或下部末端表面置放成與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之第二側接觸;及(d)藉由加熱至少部分地熔融或軟化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以將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該等部件的該子集黏附至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
  29. 如請求項28之方法,其中第一黏著劑膜將該第一連接部件之該上部內表面黏附至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該子集的該等上部末端表面,且第二黏著劑膜將該等第二連接部件之該下部內表面黏附至該電極或相對電極群之部件之該子集的該等下部末端表面。
  30. 如請求項28至29中任一項之方法,其進一步包含切割該至少一個黏著劑膜以形成具有預定圖案之膜切出物,且將該等膜切出物施加至該第一及第二連接部件之該上部及下部內表面。
TW111112185A 2021-03-31 2022-03-30 使用約束黏著劑之三維電池 TW20230819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68742P 2021-03-31 2021-03-31
US63/168,742 2021-03-31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8199A true TW202308199A (zh) 2023-02-16

Family

ID=835456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12185A TW202308199A (zh) 2021-03-31 2022-03-30 使用約束黏著劑之三維電池

Country Status (7)

Country Link
US (1) US20230057582A1 (zh)
EP (1) EP4315468A2 (zh)
JP (1) JP2024512737A (zh)
KR (1) KR20240001151A (zh)
CN (1) CN117413392A (zh)
TW (1) TW202308199A (zh)
WO (1) WO2022216485A2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97147B1 (ko) * 2000-02-08 2005-06-29 주식회사 엘지화학 다중 중첩 전기화학 셀 및 그의 제조방법
US9853292B2 (en) * 2009-05-11 2017-12-26 Nexeon Limited Electrode composition for a secondary battery cell
DE102010061865A1 (de) * 2010-11-24 2012-05-24 Behr Gmbh & Co. Kg Rahmen für eine elektrochemische Energiespeichereinheit
US20150283965A1 (en) * 2014-04-08 2015-10-08 Maxwell Technologies,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es for temperature control in energy storage devices
CN106797013B (zh) * 2014-07-02 2021-02-05 维金电力系统有限公司 多电极电化学电池和其制备方法
US20200119316A9 (en) * 2014-07-21 2020-04-16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Flexible micro-battery
TW202347848A (zh) * 2017-11-15 2023-12-01 美商易諾維公司 電極總成、蓄電池組、及製造方法
US10256507B1 (en) * 2017-11-15 2019-04-09 Enovix Corporation Constrained electrode assembly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16485A2 (en) 2022-10-13
WO2022216485A3 (en) 2022-11-24
KR20240001151A (ko) 2024-01-03
JP2024512737A (ja) 2024-03-19
US20230057582A1 (en) 2023-02-23
CN117413392A (zh) 2024-01-16
EP4315468A2 (en) 2024-02-0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I794331B (zh) 電極總成及蓄電池組
TW202249334A (zh) 用於從輔助電極傳送載體離子之方法與結構
TW202234730A (zh) 電極總成、二次電池及製造方法
US20240178521A1 (en) Methods and structures for transfer of carrier ions through constraint system from auxiliary electrode
US20220069421A1 (en) Electrode assembly,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e
US20230057582A1 (en) Three-dimensional batteries using constraint adhesive
US20230035746A1 (en) Secondary battery cells having hermetically sealed case, electrode assemblies and methods
US20240186589A1 (en) Methods and structures for transfer of carrier ions from auxiliary electrode
US11777174B1 (en) Electrode assembly structure, secondary battery, and methods of manufacture
CN117897844A (zh) 具有气密密封壳体、电极组件的二次电池单元和方法
CN117397049A (zh) 电极组合件结构、二次电池以及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