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W202300998A - 使用二元振幅調變之眼用鏡片 - Google Patents

使用二元振幅調變之眼用鏡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TW202300998A
TW202300998A TW111120903A TW111120903A TW202300998A TW 202300998 A TW202300998 A TW 202300998A TW 111120903 A TW111120903 A TW 111120903A TW 111120903 A TW111120903 A TW 111120903A TW 202300998 A TW202300998 A TW 202300998A
Authority
TW
Taiwan
Prior art keywords
lens
ophthalmic lens
amplitude
mask
optical
Prior art date
Application number
TW11112090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亞瑟 貝克
瑞維 巴凱瑞裘
Original Assignee
澳大利亞商布萊恩荷登視覺協會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澳大利亞商布萊恩荷登視覺協會 filed Critical 澳大利亞商布萊恩荷登視覺協會
Publication of TW20230099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TW202300998A/zh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4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 G02C7/041Contact lenses for the eyes bifocal; multifocal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24Methods of designing ophthalmic le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2/00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i.e. artificial substitutes or replacements for parts of the body; Appliances for connecting them with the body;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 A61F2/02Prostheses implantable into the body
    • A61F2/14Eye parts, e.g. lenses, corneal implants; Implanting instruments specially adapted therefor; Artificial eyes
    • A61F2/16Intraocular lenses
    • A61F2/1613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 A61F2/1659Intraocular lenses having special lens configurations, e.g. multipart lenses; having particular optical properties, e.g. pseudo-accommodative lenses, lenses having aberration corrections, diffractive lenses, lenses for variably absorbing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lenses having variable focus having variable absorption coefficient for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photochromic lens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02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 G02C7/06Lenses; Lens systems ; Methods of designing lenses bifocal; multifocal ; progressive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0Diffractive and Fresnel lenses or lens por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2202/00Generic optical aspects applicable to one or more of the subgroups of G02C7/00
    • G02C2202/24Myopia progression prevention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7/00Optical parts
    • G02C7/16Shades; shields; Obturators, e.g. with pinhole, with slot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Oral & Maxillofacial Surgery (AREA)
  • Transplantation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Cardiology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yeglasses (AREA)
  • Prostheses (AREA)

Abstract

本發明揭示一種用於近視控制之眼用鏡片,其包括阻擋及/或衰減光(例如,藉由振幅調變)之圖案或遮罩。該振幅調變可為二元的,例如,其中零振幅意謂光之吸收或阻擋,且1之值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例如,未顯著改變)之情況下透射穿過該鏡片。替代地,在一些實施例中,該振幅調變可非二元的。

Description

使用二元振幅調變之眼用鏡片
本發明係關於用於防止及/或減緩近視加深之眼用鏡片,且更特定言之,係關於藉由使用振幅調變來阻擋或衰減光之眼用鏡片。一些實施例至少部分係關於將0與1之間之光振幅調變引入至傳入場以產生對近視眼(例如,加深近視眼)之停止信號,而不損及視力(例如,實質上不損及視力)。
近視(亦被稱為近視(short-sightedness))係其中眼睛之折射屈光度過高,從而導致來自遙遠物體之光線聚焦在視網膜前面而非視網膜上之狀況。通常由於眼睛之軸向長度過長及/或角膜之前表面過陡而發生近視。
近視影響高達33%之美國人口,且在一些亞洲人口中高達75%。因此,大百分比之世界人口具有近視。特定言之,近視性折射誤差可在年輕患者中逐漸加深。高度近視可導致某些形式之視網膜病理;增加視網膜剝離、後發性白內障及青光眼之風險。近視之原因係未知的,然而,可歸因於遺傳及環境因素之組合。
已提出及開發數種方法以使用眼用鏡片(例如,使用多焦點隱形眼鏡或眼鏡片)減緩近視加深。此等包含使用產生近視散焦之各種折射光學構形,例如,視網膜前面之焦點;或高階像差;或具有離軸屈光度之鏡片;藉由角膜整形暫時引起眼睛上之像差之鏡片;或具有點特徵以散射光及/或降低對比度之鏡片。
在一些例項中,該等方法可在近視控制功效、視力清晰度、鏡片配戴之便利性及/或外觀方面提供某些優點及缺點,其等可影響配戴者在預期時間長度內使用眼用鏡片之順應性,且因此潛在地損及最佳治療。
因此,需要防止及/或減緩近視加深之眼用鏡片。本文中描述之例示性實施例可提供完全或部分促成改良近視(例如,加深近視)治療之設計。本文中描述之實施例可解決或處理本文中揭示之此等及/或其他問題之一或多者。本發明亦係關於指出使用本文中描述之例示性眼用鏡片之一或多個優點。
本發明至少部分係關於克服及/或改善本文中描述之問題之一或多者。
本發明至少部分係關於經設計或構形以矯正、減緩、減少及/或防止近視(例如,近視加深)之眼用鏡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用於近視控制之眼用鏡片可包括阻擋及/或衰減光(例如,藉由振幅調變)之圖案或遮罩。該振幅調變可為二元的,例如,其中零振幅意謂光之吸收或阻擋,且1之值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例如,未顯著改變)之情況下透射穿過該鏡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可並非二元的。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可為多個步階,其中零振幅意謂光之吸收或阻擋,且1之值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例如,未顯著改變)之情況下透射穿過鏡片,且0與1之間之值意謂僅光之一部分被吸收或阻擋。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可具有2 (二元)、3、4、5、6、7、8、9或10個步階。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可在0與1之間連續。
在一些實施例中,眼用鏡片系統可為以下之一者:眼鏡片、隱形眼鏡、角膜覆蓋體或嵌體、人工水晶體或其等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眼用鏡片系統之鏡片可為眼鏡片及隱形眼鏡。
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圖案可為對稱的,例如,徑向、垂直及/或水平對稱。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圖案可為非對稱的。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圖案可定位至鏡片之一或多個區域(例如,中心部分及/或周邊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圖案可由形狀、同心環(全部或部分)、柵格之形式、圓形分佈之形式、六邊形陣列之形式、螺旋陣列之形式、矩形陣列之形式及/或任何其他隨機或預定圖案組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圖案可形成可為均勻或不均勻之透射。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跨鏡片之至少一部分從中心至周邊在空間上變化。變化可為連續或離散、單調或非單調及/或週期性或非週期性或其中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併入至分佈於鏡片之至少一部分上之複數個隔開形狀中。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形狀可鄰接(例如,連結),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等形狀可隔開。
在一些實施例中,鏡片在固定部分上或在振幅調變形狀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可減小10%或更多或20%或更多或30%或更多。在一些實施例中,MTF可在低(<6週期/度)、中(6至10週期/度)或高(>10週期/度)空間頻率下或跨一或多個空間頻率以均勻方式選擇性地減小10%或20%或更多或30%或更多,或針對一或多個空間頻率選擇性地衰減或增強。
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元件可跨整個鏡片實施,或可僅定位於鏡片之某些視場內。
在一些實施例中,眼用鏡片系統可僅在整個鏡片系統之孔徑之某些部分內實施,例如,中心或周邊或下部或上部或鼻部或顳部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鏡片可具有透明中心區帶,且在一些實施例中,該中心區帶可含有振幅調變圖案。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振幅調變元件可跨鏡片分佈。
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振幅調變元件可經圖案化為陣列或隨機分佈。
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元件可相同或可不同,例如,具有不同大小、不同特徵及/或不同光振幅調變程度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調變元件可藉由使用以視軸為中心之圓形片段在視場之約中心5度或10度或15度;或從5度或10度或20度或更多開始之周邊視場;或類似於雙焦點或多焦點眼用鏡片構形之輪廓形狀之下降(dropped)片段之任何組合中實施。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調變元件可在孔徑之一或多個部分內實施。例如,其等可在孔徑之中央50%面積,或孔徑之中央30%,或孔徑之中央35%,或孔徑之中央40%,或孔徑之中央45%,或孔徑之中央55%,或孔徑之中央60%,或孔徑之中央65%,或孔徑之中央70%內實施,或在孔徑之周邊50%面積,或孔徑之周邊60%面積,或孔徑之周邊55%面積,或孔徑之周邊45%面積,或孔徑之周邊40%面積,或孔徑之周邊35%面積,或孔徑之周邊30%面積內實施。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調變圖案或元件可定位於鏡片內,或可定位於前表面或後表面或兩個表面上。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中描述之眼用鏡片可在與用於矯正視力之其他技術之各種組合中實施。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中描述之眼用鏡片可被實施為單視力鏡片或多焦點鏡片或擴展焦深(EDOF)鏡片或包含散光矯正之鏡片或多焦點散光鏡片。
在一些實施例中,鏡片系統可用於矯正眼睛之視力,且任何振幅調變光可聚焦在定位於視網膜前面、上及/或後面之位置,且可位於中央視網膜(例如,中央窩或黃斑區域)或中央旁視網膜或周邊視網膜。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光振幅調變特徵之眼用鏡片亦可包括近視控制光學元件或特徵,包含例如提供在視網膜平面上或前面或後面產生所要光焦點分佈之屈光度輪廓或波前之折射、繞射或相位設計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光振幅調變特徵之眼用鏡片亦可包括近視控制光學元件或特徵,包含例如光散射或對比度減小元件。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光振幅調變特徵之眼用鏡片亦可包括近視控制光學元件或特徵,包含例如可形成至少一或多個焦點或焦點區域或焦點軌跡之光散射或對比度減小元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調變特徵可應用於眼用鏡片(例如,使用自由形式製造程序完成之全成品眼鏡片或鏡片坯料)之前表面或後表面或基質或一或多個層之至少一部分以提供對近視控制有用之鏡片處方表面及/或屈光度輪廓。
在一些實施例中,包括光振幅調變特徵之眼用鏡片亦可包括至少一或多個近視控制光學元件或特徵,包含例如同軸或非同軸折射元件(例如,同心環形環、非同心環形環、部分環形環、由包含球形環面、非球形環面、散光元件及由表面曲率或線曲率或平坦部分形成之非散光元件之表面形成之環形環之複數個扇區)。
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特徵可併入於該(等)近視控制光學元件之至少一部分中,例如,近視控制光學元件之至少一部分可經振幅調變。
在一些實施例中,該近視控制光學元件可併入至振幅調變特徵或(若干)區域之至少一部分中,例如,該(等)振幅調變特徵或區域之至少一部分可含有近視控制光學元件。
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調變特徵可包圍近視控制光學元件或至少部分與近視控制光學元件連結以引入衝突光學信號或不連續光學信號之至少一者,該光學信號具有與在不同注視方向上觀看相關聯之眼睛移動。類似地,在一些實施例中,近視控制光學元件可包圍該(等)振幅調變特徵或至少部分與該(等)振幅調變特徵連結以亦引入衝突光學信號或不連續光學信號之至少一者,該光學信號具有與在不同注視方向上觀看相關聯之眼睛移動。
在一些實施例中,折射光學元件可具有在-30D至+30D之範圍內之屈光度(例如,+/-5D、+/-10D、+/-15D、+/-20D、+/-25D、+/-30D或更多)。
在一些實施例中,調變光之振幅之區帶可具有與未提供光調變之鏡片之部分不同之光學屈光度。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小鏡片或鏡片之片段可在屈光度上比基底屈光度更正以在視場之該等部分上引入相對近視散焦,且亦具有不同(例如,比具有基底屈光度之鏡片之區域更多之)光調變振幅,且可增強至視網膜受體之近視控制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調變光之振幅之區帶可具有與未提供光調變之鏡片之部分相同之光學屈光度。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小鏡片或鏡片之片段可併入將近視控制光學信號傳遞至視網膜受體之特徵,例如,相對近視散焦,但不具有任何光振幅調變,且眼用鏡片可將光調變性質限於具有基底屈光度之鏡片之區域,且可增強至視網膜受體之近視控制信號。
在一些實施例中,鏡片之基底屈光度可具有跨不同區帶中之光學區帶分佈或連續分佈之至少一或多個鏡片屈光度,例如,區帶折射鏡片、繞射鏡片、相位鏡片、加深屈光度輪廓或自由形式表面,且光振幅調變區帶或區域或特徵調變可跨至少一或多個不同鏡片屈光度分佈。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調變遮罩可包括例如構形為可在空間上不連續之同心環形環之光調變特徵,即,該等環可被隔開,且間隔或寬度可為規則及恆定的或可為不規則及不恆定的,或間隔或寬度可為隨機的以在視場之該等部分上引入相對近視散焦,且亦具有不同(例如,比具有基底屈光度之鏡片之區域更多之)光調變振幅,且可增強至視網膜受體之近視控制信號,尤其具有眼睛移動。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遮罩可經構形為任何對稱或非對稱形狀,且可為環形及同心的,或可為非同心或非環形的,包含眼用鏡片表面之部分之或扇區或區塊或片段或區段。
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本文中描述之一或多個眼用鏡片中發現以下優點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 A.     眼用鏡片可將用以減少或停止眼睛生長(或折射誤差狀態)之停止信號提供至配戴者眼睛而無關於(或實質上無關於)配戴者眼睛相對於眼用鏡片之中心之注視方向; B.     為了有效近視控制,眼鏡片系統之配戴者可不必透過眼用鏡片之特定部分觀看; C.     眼用鏡片可在外觀上看似典型眼用鏡片且可不經受某些配戴者展示出之可能厭惡(例如,磨製雙焦點眼鏡或其中至少一或多個鏡片屈光度元件可分佈成陣列);及 D.     眼用鏡片可具有使用結合眼用鏡片之光學元件來更改影響軸向眼睛生長之像差或光學信號之能力。
在一些實施例中,本文中描述之裝置、方法及/或系統可能夠提供一種眼用鏡片,該眼用鏡片將停止信號提供至近視加深之眼睛,而無關於個人(例如,兒童)正在使用眼用鏡片系統之哪一部分。
在一些實施例中,併入本文中揭示之一或多個光振幅調變元件之眼用鏡片可在其等之性質上實質上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可由多於1個層(例如,2、3、4或5個層)組成之片材中製造該元件。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可由至少1、2、3、4或5個層組成之片材中製造該元件。片材可接著經切割或構形以適當配合最終眼用鏡片之前驅體形式或與其結合使用。該等元件可定位於鏡片之前表面上、鏡片之後表面上、嵌入鏡片基質中、在鏡片之第一層中、在眼鏡片之第二層中、在眼鏡片之第三層中、在眼鏡片之第四層中、在眼鏡片之第五層中或其等之一或多者之組合。該元件可應用或黏合至鏡片或夾置於鏡片內。
在例示性實施例中,該元件可為實心或部分填充且在形狀上呈圓形、半圓形、非圓形、橢圓形、矩形、六邊形、三角形或方形形狀或任何其他形狀,其中形狀邊界或邊緣或界限或圓周之至少一部分係彎曲或線性的。
在某些實施例中,基底鏡片之形狀可由以下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來描述:球面、非球面、展開奇數多項式、展開偶數多項式、圓錐曲線、雙圓錐曲線、複曲面或冊尼克(Zernike)多項式。元件之表面可被描述為二元步階、2步階、4步階、8步階、開諾全像(kinoform)或炫耀光柵。
在一些實施例中,元件之製造可透過將連續表面雷射直寫、模製、薄膜或光微影方法直接建構至鏡片上或在眼用鏡片之處理期間進行。其他囊封或添加劑或材料移除或材料改性或染色程序,例如,二步模製、印刷(襯墊、噴墨、雷射、3D、奈米)、奈米微影、濺射、蝕刻等。
前文概述若干實施例之特徵,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更佳地理解本發明之態樣。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其等可容易地使用本發明作為設計或修改用於實行本文中介紹之實施例之相同目的及/或達成相同優點之其他程序及結構之一基礎。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知,此等等效構造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且其等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在本文中進行各種改變、替換及更改。
從描述及圖式且從本文中提供之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將明白本文中描述之標的物之其他特徵及優點。
相關申請案之交叉參考
本申請案主張2021年06月03日申請之美國臨時申請案第63/196,476號之優先權。本優先申請案之全部內容以引用的方式併入本文中。
以下揭示內容提供用於實施所提供標的物之不同特徵之許多不同實施例或實例。在下文描述組件及配置之特定實例以簡化本發明。當然,此等僅為實例且不旨在為限制性。另外,本發明可在各種實例中重複參考數字及/或字母。此重複係出於簡單及清晰之目的且本身並不指示所論述之各種實施例及/或構形之間之關係。
關於可共用共同特性及特徵之若干實施例提供以下描述。應瞭解,一項實施例之一或多個特徵可與其他實施例之一或多個特徵組合。另外,特定實施例中之單一特徵或特徵組合可構成額外實施例。本文中揭示之特定結構及功能細節不應被解釋為限制性,而僅作為教示熟習此項技術者以各種方式採用所揭示實施例及該等實施例之變化之代表性基礎。
包含詳細描述中使用之主標題僅爲了方便讀者參考且不得用於限制本發明或發明申請專利範圍內存在之標的物。主標題不得用於解釋發明申請專利範圍或發明申請專利範圍限制之範疇。
如本發明中使用之術語「約」應被理解為可與術語近似或近似地互換。
如本發明中使用之術語「包括」及其衍生詞(例如包括(comprises、comprising))應被視為包含其所指之特徵,且不意欲排除額外特徵之存在,除非另有提及或暗示。
如本發明中使用之術語「近視眼」或「近視」旨在指代已近視、近視前期或具有朝向近視加深之折射狀況之眼睛。
如本發明中使用之術語「減緩近視」或「減緩近視之加深」旨在指代減緩或減少或最小化或阻止近視加深速度之嘗試。
如本發明中使用之術語「眼用鏡片」旨在包含用於視力之任何鏡片,且可包含眼鏡片、隱形眼鏡、角膜覆蓋體或嵌體、人工水晶體或其等之組合之一或多者。在一些實施例中,眼用鏡片系統之鏡片可為眼鏡片及隱形眼鏡。
圖1A繪示具有前表面102、後表面103、中心厚度104、光學軸105及中心光學區帶1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1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對應於隱形眼鏡101之中心光學區帶106之區帶108之12 mmx12 mm方形107。在圖1A之實例中,未在區帶106上圖案化振幅調變遮罩,且因此區帶108呈現白色,即,跨區帶以1縮放,從而指示不具有透射率調變。
圖1B展示針對穿過隱形眼鏡101之中心區帶106之555 nm波長計算之由圖1A中展示之實例鏡片導致之調變轉移函數之標繪圖。
圖2A繪示具有前表面202、後表面203、中心厚度204、光學軸205及中心光學區帶2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2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201之前表面2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2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2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2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中心之實心填充1 mm直徑圓209。振幅梯度標度指示圓209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2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2A之隱形眼鏡201之區帶2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207之調變轉移函數。如繪示,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非常小改變。如繪示,與圖1之無遮罩控制之MTF相比,小中心圓形遮罩對MTF之影響非常小(例如,<5%)。
圖3A繪示具有前表面302、後表面303、中心厚度304、光學軸305及中心光學區帶3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3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301之前表面3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3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3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3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中心之實心填充2 mm直徑圓309。振幅梯度標度指示圓309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3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3A之隱形眼鏡301之區帶3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307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小改變(例如,相對於先前實施例,增加遮罩之直徑具有MTF之更顯著改變,在低及中間空間頻率下約為12%,且在高空間頻率下約為20%)。
圖4A繪示具有前表面402、後表面403、中心厚度404、光學軸405及中心光學區帶4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4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401之前表面4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4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4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4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1 mm至1.25 mm半直徑之間之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0.25 mm寬實心填充環形環409。振幅梯度標度指示環409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4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4A之隱形眼鏡401之區帶4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407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輕微/適度顯著改變(例如,在眼睛之敏感度範圍內,由相對窄單一環引入之MTF改變類似於先前實施例跨空間頻率之較大中心實心圓(高達160 c/mm),此表明在一些狀況下,環形環遮罩比實心遮罩更有效)。
圖5A繪示具有前表面502、後表面503、中心厚度504、光學軸505及中心光學區帶5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5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501之前表面5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5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5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5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1.5 mm至1.75 mm半直徑之間之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0.25 mm寬實心填充環形環509。振幅梯度標度指示環509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5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5A之隱形眼鏡501之區帶5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507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適度顯著改變。在一些實施例中,當環位置在孔徑(瞳孔)內改變時,可觀察到MTF之更大改變(例如,圖5中之設計展示比圖4更大之MTF偏差)。
圖6A繪示具有前表面602、後表面603、中心厚度604、光學軸605及中心光學區帶6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6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601之前表面6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6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6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6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2 mm至2.25 mm半直徑之間之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0.25 mm寬實心填充環形環遮罩。振幅梯度標度指示環609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6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6A之隱形眼鏡601之區帶6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607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適度顯著改變(例如,大於圖4及圖5)。
圖7A繪示具有前表面702、後表面703、中心厚度704、光學軸705及中心光學區帶7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7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701之前表面7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7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7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7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1 mm至1.25mm及2 mm至2.25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雙環形同心環遮罩(各0.25 mm寬)及0振幅調變透射。振幅梯度標度指示環709及710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7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7A之隱形眼鏡701之區帶7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707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適度顯著改變(例如,與圖2至圖6中之單視力鏡片及先前遮罩相比,具有2個環之遮罩可對MTF曲線具有顯著及適度影響,尤其在低及中間頻率下)。
圖8A繪示具有前表面802、後表面803、中心厚度804、光學軸805及中心光學區帶8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8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801之前表面8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8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8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8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0.5 mm至0.625mm及2.375 mm至2.5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雙環形同心環遮罩(各0.125 mm寬)及0振幅調變透射。振幅梯度標度指示環809及810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8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8A之隱形眼鏡801之區帶8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807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適度顯著變化(例如,環之間之較大距離及環之較薄厚度在改變MTF曲線方面可不如單視力有效)。
圖9A繪示具有前表面902、後表面903、中心厚度904、光學軸905及中心光學區帶9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9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901之前表面9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9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9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9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0.65 mm至0.75 mm、1 mm至1.15 mm及2 mm至2.2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各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不同寬度 (分別為0.1 mm、0.15 mm及0.2 mm)之三環形同心環遮罩901至911。振幅梯度標度指示環909、910及911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9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9A之隱形眼鏡901之區帶9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907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適度顯著改變。如繪示,在一些實施例中,環遮罩之數目、分佈及/或間距可經構形以選擇性地操縱MTF曲線在不同空間頻率下之改變(例如,環909及910之間之較窄間隙在中間空間頻率下適度降低MTF,但亦能夠跨空間頻帶在曲線中產生平台)。周邊之第3環在1 c/mm至30 c/mm範圍內之低空間頻率下繼續具有輕微影響。然而,為了實質上降低MTF,可期望添加進一步環且控制其等各自之間距。
圖10A繪示具有前表面1002、後表面1003、中心厚度1004、光學軸1005及中心光學區帶10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10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1001之前表面10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10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10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10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0.65 mm至0.75 mm、0.8 mm至0.9 mm及2.2 mm至2.3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具有0.1 mm寬度之各環1009至1011且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三環形同心環遮罩。振幅梯度標度指示環1009、1010及1011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10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10A之隱形眼鏡1001之區帶10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1008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適度顯著改變。如由此圖進一步繪示,此3環遮罩之較薄厚度及非常近間距可不如圖9中之遮罩有效地選擇性地操縱MTF曲線在不同空間頻率下之改變(例如,圖10之此遮罩僅在低及中間空間頻率下輕微降低MTF)。周邊之非常薄環1010在1 c/mm至30 c/mm範圍內之低空間頻率下繼續具有輕微影響,但少於圖9之環911。
圖11A繪示具有前表面1102、後表面1103、中心厚度1104、光學軸1105及中心光學區帶11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11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1101之前表面11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11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11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11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0.65 mm至0.75 mm、0.8 mm至0.9 mm、2.2 mm至2.3 mm及2.5 mm至2.7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各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不同寬度(分別為0.1 mm、0.1 mm、0.1 mm及0.2 mm)之四環形同心環遮罩1109至1112。振幅梯度標度指示環1109、1110、1111及1112之調變振幅為0,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圖案可具有變化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11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11A之隱形眼鏡1101之區帶11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1107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適度顯著改變。如由此圖進一步繪示,在孔徑1106之周邊緊密配對(例如,具有小間隙)且具有不同厚度之兩個環1111及1112可在低空間頻率下顯著及/或適度降低MTF,而更中心地定位於孔徑1106中之兩個緊密配對之較薄環1109及1110與包含在圖9 (例如,909、910)及圖10 (例如,1009、1010)之遮罩中之中心環對具有對高空間頻率之約相同(例如,在10%內或更小)及輕微影響。因此,在一些實施例中,可期望更多環及/或更厚尺寸以對MTF具有大量改變(相當於現有近視控制眼用鏡片)。
圖12A繪示具有前表面1202、後表面1203、中心厚度1204、光學軸1205及中心光學區帶1206之眼用鏡片(例如,單視力隱形眼鏡1201)之橫截面。在鏡片橫截面旁邊係繪示包含在隱形眼鏡1201之前表面1202上之6 mm中心光學區帶1206中之振幅調變遮罩1208之圖案之12 mmx12 mm方形1207。在此實例中,經圖案化之遮罩係由隔開0.5 mm之0.2 mm×0.2 mm直徑之複數個實心填充方形元件1210組成且圖案化為7×7方形柵格陣列1209之遮罩。在此實例中,方形可具有0之振幅調變透射,即,不具有透射率。在一些實施例中,複數個方形元件可具有不相等振幅,且可具有範圍在0.0與1之間之值。在一些實施例中,振幅可為隨機或圖案化的,或遠離鏡片中心逐漸增加,或朝向區帶1206之周邊逐漸減小。
圖12B標繪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形成於圖12A之隱形眼鏡1201之區帶1206上之振幅調變遮罩1207之調變轉移函數。遮罩圖案導致MTF跨空間頻率之適度顯著改變。如由此圖進一步繪示,與單視力鏡片相比,小點陣列總體上可僅將MTF降低輕微量,但可將MTF曲線之形狀從跨空間頻率之平滑改變顯著改變為多個步階改變。因此,包含點狀振幅遮罩陣列之遮罩可用於更改跨空間頻率之MTF改變之進展。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較大及較小點之陣列可用於選擇性地更改MTF曲線之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組成陣列之不同形狀之二元振幅元件之陣列(例如,方形、三角形、多邊形或不規則、實心或中空形狀及自由形狀)可用於選擇性地更改MTF曲線之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組成陣列之成形二元振幅元件之陣列可為均勻間隔的,或可為非均勻間隔的,例如,不規則或隨機間隔的,且可用於選擇性地更改MTF曲線之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組合組成陣列之成形二元及非二元振幅元件之陣列可用於選擇性地更改MTF曲線之形狀。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在眼用鏡片上之遮罩中應用上文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以便在不同空間頻率下實質上總體及/或選擇性地改變MTF。
圖13展示可用於減緩近視加深之環形環雙焦點隱形眼鏡(Coopervision公司之MiSight TM)在-3D基底屈光度及+2D額外屈光度下之影像及屈光度輪廓之平面視圖。鏡片經設計具有-3D之基底屈光度以矯正近視患者之距離折射誤差,其經構形為3.2 mm之中心區帶1301及1 mm寬度之第二同心環形環1302。併入具有高於基底屈光度之+2.00D額外屈光度之第一1303及第三1304環形環以為緩慢近視加深提供近視散焦。
圖14係來自Zemax之表示正視模型眼睛之示意圖,其中來自圖13之環形雙焦點隱形眼鏡在模型眼睛上之適當位置以用於具有零焦度之發散度之傳入單色(例如,589 nm)光。
圖15A顯示穿過放置於來自圖14之模型眼睛系統之角膜上之眼用鏡片1503 (例如,圖13之MiSight隱形眼鏡)之中心部分之光(例如,無阻礙或未調變之光)透射率映射。圖15B至圖15D展示透過MiSight隱形眼鏡及模型眼睛系統分別在3 mm、4 mm及5 mm之瞳孔直徑上量測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之標繪圖。在一些實施例中,MTF可用作描述光學系統在空間頻率下之影像中之對比度方面之效能之度量。由於鏡片及模型眼睛系統在適當位置中不具有二元遮罩,因此圖15A中展示之透射率映射可在鏡片之中心部分上不具有光振幅之調變,且因此如指示,光透射率可不被光振幅標度上之1.0之值所阻礙。圖15B至圖15D中展示之各瞳孔大小處之MTF證實,與先前在圖1A中展示之無鏡片控制量測相比,MiSight隱形眼鏡之屈光度輪廓可實質上改變(例如,減小)影像跨空間頻率之對比度。
在一些實施例中,二元振幅遮罩可經構形以緊密模仿眼用鏡片之MTF,例如,併入可控制加深近視患者之眼睛生長之光學設計之隱形眼鏡或眼鏡片。在一些實施例中,二元遮罩可經構形以不具有散焦屈光度,例如,其中可組合遮罩之基底鏡片之屈光度輪廓可含有矯正配戴者之折射誤差之屈光度輪廓,但可不包含鏡片之一部分中之額外屈光度輪廓,且可不形成散焦,例如,在視網膜影像平面之前面(近視散焦)或後面(遠視散焦)之焦點。在一些實施例中,二元遮罩可經設計具有散焦屈光度,例如,其中可組合遮罩之基底鏡片之屈光度輪廓可含有至少部分矯正配戴者之折射誤差之屈光度輪廓,且亦可包含可形成至少一個散焦之鏡片之一部分中之額外屈光度輪廓,例如,在視網膜影像平面之前面(近視散焦)或後面(遠視散焦)之至少一個焦點或近視及遠視散焦之組合。在一些實施例中,二元遮罩可經設計具有多個散焦屈光度,且併入於鏡片之一部分中之額外屈光度輪廓可為單一額外屈光度輪廓(例如,雙焦點屈光度輪廓),或可包含可用於在視網膜前面及/或後面形成多個焦點之多焦點屈光度輪廓,其等可控制加深近視患者之眼睛生長。在一些實施例中,由組合基底鏡片及遮罩系統導致之MTF之總改變(例如,影像對比度在空間頻率下之改變)可至少部分由包含在基底鏡片中之散焦屈光度輪廓之比重及至少部分由二元振幅遮罩之比重導致。在一些實施例中,二元遮罩可經設計具有多個焦度,例如,其中可組合遮罩之基底鏡片之屈光度輪廓可含有一或多個屈光度輪廓以至少部分矯正配戴者在遠距離、中間觀看距離及/或近工作距離(如矯正老花眼所需)處之折射誤差。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在使用同時視覺光學器件矯正老花眼時,可使用組合鏡片及二元振幅遮罩系統之MTF來提供比不具有遮罩之基底鏡片更佳之影像品質,例如,可改變MTF以消除、減少或最小化離焦影像對焦內影像之視覺干擾,包含重影影像或光暈及來自夜間燈光干擾之眩光。在一些實施例中,遮罩可用於最小化來自其他非所要光學效應之視覺干擾或不適,諸如來自放大效應或來自散焦或來自屈光度過渡或光學接面之偏心、光學失真。
因此,可透過光學模擬軟體(例如,Zemax)中之優值函數程序來設計及最佳化例如不具有散焦屈光度之二元振幅遮罩以近似計算可已用於特殊應用之另一眼用鏡片之MTF。例如,MiSight雙焦點隱形眼鏡可用於近視控制,此係因為光學設計併入散焦屈光度之環形環(圖13),其等亦可在對視網膜受體敏感之空間頻率上影響MTF (圖15)。因此,MiSight之MTF可用作Zemax中之優值函數以作為標準模型眼睛(圖14)中之額外表面,以便設計具有零散焦屈光度之二元振幅遮罩,例如,環形環遮罩。作為設計及最佳化程序之部分,起始遮罩(例如,環形環遮罩)可經構形,包含設定環之數目以及各環之起始徑向位置,且接著選擇環之厚度作為最佳化中之變量(例如,在0.1 mm與0.4 mm之間之範圍內),且定義Zemax中之優值函數,例如,如圖15中論述及展示之MiSight之MTF。此等二元光振幅調變區帶之配置可使不具有散焦屈光度之眼用鏡片(例如,隱形眼鏡)能夠藉由提供與併入散焦屈光度之眼用鏡片(例如,MiSight隱形眼鏡)導致之MTF相當之MTF來減緩近視加深。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將環設定為具有光透射率,例如,零光透射率,且可將環之間之基底鏡片設定為例如可不發生光振幅調變之區域,因此使得在基底鏡片透射率上不存在光透射率之額外阻抗。在一些實施例中,遮罩之部分可經設計具有可具有梯度或非二元調變之光振幅調變,且因此區域中之光透射率可介於完全阻擋與不阻擋光透射率之間。
圖16至圖19展示用於併入零散焦光學屈光度之一系列環形環遮罩之設計最佳化程序之輸出。該等圖提供針對使用具有擁有透過光學模擬程序最佳化之徑向位置及寬度之2、3、5及15個環形環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一系列零散焦光學屈光度光學設計穿過鏡片模型眼睛系統之中心部分之透射率之標繪圖。該等圖亦展示最佳化模型眼睛遮罩系統在3 mm、4 mm及5 mm之瞳孔直徑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之標繪圖,且標繪圖亦包含來自圖15B至圖15C之控制(MiSight雙焦點)隱形眼鏡之MTF結果以用作優值函數。總體而言,圖中呈現之結果證實振幅調變(在此等情況中,二元振幅調變),使用環設計可選擇性地跨空間頻率(例如,低對中等對高空間頻率)及瞳孔大小減小MTF,且因此可基於影響視網膜影像品質之任何其他光學原理(例如,MiSight) (併入來自折射屈光度輪廓之近視散焦及/或光學像差,包含高階像差)來模仿或近似計算由眼用鏡片提供之MTF。
圖16A展示經設計具有無散焦屈光度及3個環形同心環之遮罩之中心5 mm×5 mm矩形部分1603上之最佳化後二元振幅調變映射。在最佳化之前,二元振幅遮罩被設定為在如資料表中展示之起始徑向位置「r1 Rad」至「r3 Rad」處具有擁有0.0振幅調變(即,不具有光透射率)之3個徑向隔開之同心環r1至r3,且最佳化後厚度「r1 Thick」至「r3 Thick」亦在資料表中輸出。二元振幅調變映射之其餘區域(即,較亮區域)可具有1.0之調變值,其指示未額外降低基底鏡片所預期之光透射率。在圖16B至圖16D中展示無散焦遮罩設計之MTF標繪圖,其併入由先前描述之最佳化程序導致之資料表中展示之尺寸之3個環遮罩,與3 mm、4 mm及5 mm瞳孔上之帶遮罩及控制(MiSight)鏡片相比。如圖16B中可見,可由測試遮罩達成之控制鏡片MTF之最佳近似值出現在3 mm瞳孔中,且在中等及高空間頻率下尤其如此。
圖17A展示經設計具有無散焦屈光度及5個環形同心環之遮罩之中心5 mm×5 mm矩形部分1703上之最佳化後二元振幅調變映射。在最佳化之前,二元振幅遮罩被設定為在如資料表中展示之起始徑向位置「r1 Rad」至「r5 Rad」處具有擁有0.0振幅調變(即,不具有光透射率)之5個徑向隔開之同心環r1至r5,且最佳化後厚度「r1 Thick」至「r5 Thick」亦在資料表中輸出。二元振幅調變映射之其餘區域(即,較亮區域)可具有1.0之調變值,其指示未額外降低基底鏡片所預期之光透射率。在圖17B至圖17D中展示無散焦遮罩設計之MTF標繪圖,其併入由先前描述之最佳化程序導致之資料表中展示之尺寸之5個環遮罩,與3 mm、4 mm及5 mm瞳孔上之帶遮罩及控制(MiSight)鏡片相比。如各瞳孔大小之各MTF標繪圖中可見,5環測試遮罩可在非常低空間頻率下針對全部3個瞳孔大小達成控制鏡片MTF之緊密模仿。
圖18A展示經設計具有無散焦屈光度及2個環形同心環之遮罩之中心5 mm×5 mm矩形部分1803上之最佳化後二元振幅調變映射。在最佳化之前,二元振幅遮罩被設定為在如資料表中展示之起始徑向位置「r1 Rad」至「r2 Rad」處具有擁有0.0振幅調變(即,不具有光透射率)之2個徑向隔開之同心環r1至r2,且最佳化後厚度「r1 Thick」至「r2 Thick」亦在資料表中輸出。二元振幅調變映射之其餘區域(即,較亮區域)可具有1.0之調變值,其指示未額外降低基底鏡片所預期之光透射率。在圖18B至圖18D中展示無散焦遮罩設計之MTF標繪圖,其併入由先前描述之最佳化程序導致之資料表中展示之尺寸之2個環遮罩,與3 mm、4 mm及5 mm瞳孔上之帶遮罩及控制(MiSight)鏡片相比。如各瞳孔大小之各MTF標繪圖中可見,2環測試遮罩可跨全部空間頻率且針對全部3個瞳孔大小達成控制鏡片MTF之最佳模仿。
圖19A展示經設計具有無散焦屈光度及15個環形同心環之遮罩之中心5 mm×5 mm矩形部分1903上之最佳化後二元振幅調變映射。在最佳化之前,二元振幅遮罩被設定為在如資料表中展示之起始徑向位置「r1 Rad」至「r15 Rad」處具有擁有0.0振幅調變(即,不具有光透射率)之15個徑向隔開之同心環r1至r15,且最佳化後厚度「r1 Thick」至「r15 Thick」亦在資料表中輸出。二元振幅調變映射之其餘區域(即,較亮區域)可具有1.0之調變值,其指示未額外降低基底鏡片所預期之光透射率。在圖19B至圖19D中展示無散焦遮罩設計之MTF標繪圖,其併入由先前描述之最佳化程序導致之資料表中展示之尺寸之15個環遮罩,與3 mm、4 mm及5 mm瞳孔上之帶遮罩及控制(MiSight)鏡片相比。如各瞳孔大小之各MTF標繪圖中可見,15環測試遮罩可跨全部空間頻率針對4 mm及5 mm瞳孔大小達成類似於圖17之5環遮罩之控制鏡片MTF之近似值,但具有較少波動。
圖20至圖22提供針對使用經構形具有複數個重複同心環圖案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一系列零散焦光學屈光度光學設計穿過模型眼睛之中心部分之透射率之標繪圖。併入圖20至圖22中展示之環形二元振幅遮罩之零散焦光學設計之光學模型化最佳化類似於用於圖16至圖19中展示之遮罩之最佳化,且亦可基於使用MiSight之MTF作為Zemax中之優值函數。然而,重複環圖案可由以原點為中心且重複至孔徑之整個表面半直徑之數個正弦函數定義,且可用於Zemax中之最佳化程序,例如,環圖案可由正弦級數之總和之正負號定義,如下:
Figure 02_image001
其中c n係第n個係數, h n係第n個倍頻器(參見modes), r係半直徑座標 length係定義重複圖案之直徑。 當pattern為負時,透射率可衰減,否則其可為100%。如圖20C中之表中展示,可選擇數個輸入項及參數作為最佳化程序之部分,且可進一步定義如下; Mode指代針對最佳化選擇之重複圖案之類型,例如: 類型1:連續(0<n<501) h n=n 類型2:2之冪(0<n<33) h n=2 n-1類型3:斐波那契(Fibonacci) (0<n<47) h n=h n-1+h n-2,其中h 1=1,h 2=2 Num Terms指代所存在之正弦項之數目。 Length指代定義唯一圖案之半直徑長度(mm)。 Mask Rel Trans指代從全衰減至無衰減應用遮罩之相對透射分率。
圖20A提供針對使用具有透過光學模擬程序使用正弦函數最佳化之重複環形環圖案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零散焦光學屈光度設計穿過鏡片遮罩模型眼睛系統之中心部分2003之透射率之標繪圖。圖20B展示最佳化模型眼睛遮罩系統在5 mm之瞳孔直徑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且可將其與來自圖15C之用作最佳化中之優值函數之控制(MiSight雙焦點)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進行比較。圖20C提供用於在輸出遮罩設計中產生複數個環之正弦函數之細節。如圖20C中所見,構形圖20A中展示之遮罩且導致圖20B之MTF之最佳化藉由選擇1.00 mm長度(Length:1.00) 3個正弦項/級數(Variables:3)之連續(類型1)重複圖案以在MiSight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空間頻率曲線(圖15C)上匹配261個目標點之優值函數來實施,其中起始遮罩優值函數(初始MF)為0.45266976,且最佳化優值函數(當前MF)改良為0.14357989 (當前MF值愈接近值0.0,指示與目標優值函數之匹配愈最佳化),且最佳化運行15.72分鐘(時間)。因此,圖20A之最佳化遮罩透射率標繪圖對應於圖20C中指定之最佳化項,包含在L201上定義正弦圖案之單一週期之長度,且可由起始徑向位置r201、r202及r203之三個環組成,且如標繪圖中所見之3個重複L201、L202、L203定義。正弦函數之細節可在圖20C中展示,且可由3個項組成。
圖21A提供針對使用具有透過光學模擬程序使用正弦函數最佳化之重複環形環圖案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零散焦光學屈光度設計穿過鏡片遮罩模型眼睛系統之中心部分2103之透射率之標繪圖。圖21B展示最佳化模型眼睛遮罩系統在5 mm之瞳孔直徑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且可將其與來自圖15C之用作最佳化中之優值函數之控制(MiSight雙焦點)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進行比較。圖21C提供用於在輸出遮罩設計中產生複數個環之正弦函數之細節。如圖21C中所見,構形圖21A中展示之遮罩且導致圖21B之MTF之最佳化藉由選擇0.20 mm長度(Length:0.20)之3個正弦項/級數(Variables:3)之「2之冪」(類型2)重複圖案以在MiSight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空間頻率曲線(圖15C)上匹配261個目標點之優值函數來實施,其中起始遮罩優值函數(初始MF)為0.45266976,且最佳化優值函數(當前MF)改良為0.13582217 (當前MF值愈接近值0.0,指示與目標優值函數之匹配愈最佳化),且最佳化運行49.53分鐘(時間)。正弦函數之細節可在圖21C中展示,且可由3個項組成。
圖22A提供針對使用具有透過光學模擬程序使用正弦函數最佳化之重複環形環圖案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零散焦光學屈光度設計穿過鏡片遮罩模型眼睛系統之中心部分2203之透射率之標繪圖。圖22B展示最佳化模型眼睛遮罩系統在5 mm之瞳孔直徑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且可將其與來自圖15C之用作最佳化中之優值函數之控制(MiSight雙焦點)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進行比較。圖22C提供用於在輸出遮罩設計中產生複數個環之正弦函數之細節。如圖22C中所見,構形圖22A中展示之遮罩且導致圖22B之MTF之最佳化藉由選擇0.40 mm長度(Length:0.40)之7個正弦項/級數(Variables:7)之「2之冪」(類型2)重複圖案以在MiSight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空間頻率曲線(圖15C)上匹配261個目標點之優值函數來實施,其中起始遮罩優值函數(初始MF)為0.45266976,且最佳化優值函數(當前MF)改良為0.12990765 (當前MF值愈接近值0.0,指示與目標優值函數之匹配愈最佳化),且最佳化運行1.67小時(時間)。正弦函數之細節可在圖22C中展示,且可由7個項組成。
在一些實施例中,與如圖16至圖19及圖20至圖22中展示之環或重複環圖案之位置、寬度及數目相比,對二元振幅遮罩構形之設計及因此在不同空間頻率下及跨不同孔徑(瞳孔大小)之MTF具有更大控制可為有利的。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遮罩可經設計具有更大控制,且因此達成相當或改良MTF及/或光學性質。例如,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調變遮罩可為非二元的,例如,可具有梯度,即,至少部分及/或在遮罩特徵之至少一部分上具有從1至0之光振幅值。在一些實施例中,遮罩可並非環形的,例如,可為任何形狀,或可為非對稱的,且具有任何尺寸或位置或厚度或特徵數目,或可圖案化為陣列,或可隨機分佈,或可數學地描述為包含球面、非球面、圓錐曲線、多項式、冊尼克或超圓錐曲線之表面分佈。
圖23至圖26提供針對使用經構形具有使用基於冊尼克波前表面之Zemax中之最佳化程序產生之不規則及/或非對稱圖案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一系列零散焦光學屈光度光學設計穿過模型眼睛之中心部分之光透射率之標繪圖。併入圖23至圖26中展示之不規則及/或非對稱圖案二元振幅遮罩之零散焦光學設計之光學模型化最佳化可類似於用於圖16至圖22中展示之遮罩之最佳化,且亦可基於使用MiSight之MTF作為Zemax中之優值函數。然而,圖23至圖36中之遮罩圖案可由比在圖16至圖22之先前實例中使用之遮罩圖案更複雜之數學函數來定義,例如,藉由使用冊尼克波前作為包含在Zemax中之最佳化程序中之表面,遮罩圖案可由等壓線(即,在光透射率值(例如,具有一致值或在例如10%或更少或30%或更少或50%或更少光透射率之定義範圍內之值)之頻帶內定義之區域)形成,該等等壓線可在冊尼克表面上隔開(間距)且具有寬度(厚度),且等壓線可為在光學模型化最佳化程序中使用之參數。等壓線圖案可形成如下:
Figure 02_image002
其中: |zern(c_0:c_N,x,y)| 係具有係數之(x,y)處之冊尼克表面之絕對值 c 0:c N
   isobarPitch 判定等壓線之間之間隔
   isobarThickness 判定等壓線之厚度
上文公式給出穿過遮罩之光振幅調變區域之零透射,但穿過遮罩區域(包含等壓線區域)之任何透射率值可被指定且在0與1之值之間及其等之間之任何處變化。如圖23C中展示,可選擇數個輸入項及參數作為最佳化程序之部分,且可進一步定義如下; NormRadius:冊尼克表面正規化至之半徑。 NumTerms: 冊尼克項之數目,升值捨位至下一完整n集合。 IsobarPitch:等壓線之間之間隔(表面z距離,單位與係數相同) IsobarThick:等壓線之厚度(正規化,0至1) Coeff_0 Coeff_1 … Coeff_N
光學模型化方法及計算設定係基於使用MiSight隱形眼鏡之MTF作為初始優值函數。不具有屈光度之輸出二元遮罩區帶之各者可由等壓線(間距及厚度)及一系列冊尼克係數定義為在MTF/空間頻率曲線上(例如,在250至850個點之間)之座標(目標)之目標取樣上不具有屈光度之最佳化遮罩之輸出優值函數(當前MF)。該等區帶可定義在中心5 mm內。此等二元光振幅調變區帶之配置可藉由提供與例如MiSight之雙折射焦點效應導致之MTF相當之MTF來使眼用鏡片(例如,隱形眼鏡)能夠減緩近視加深。
圖23A提供針對使用併入基於應用於基底鏡片之光透射函數(即,完全無阻礙透射率)之一組冊尼克表面之二元振幅遮罩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零散焦光學屈光度設計穿過鏡片遮罩模型眼睛系統之中心部分2303之透射率之標繪圖。圖23B展示最佳化模型眼睛遮罩系統在5 mm之瞳孔直徑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且可將其與來自圖15C之用作最佳化中之優值函數之控制(MiSight雙焦點)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進行比較。圖23C提供用於在最佳化遮罩設計之輸出中產生複數個二元振幅遮罩區域之冊尼克表面函數之細節。如圖23C中所見,可構形圖23A中展示之無散焦光學屈光度二元振幅遮罩且可導致圖23B之MTF之最佳化藉由選擇冊尼克表面中允許之項數 (Num Terms:10)、遮罩區域之間之最大間隔(IsobarPitch:0.50 mm)及最大等壓線厚度或寬度(IsobarThick:0.50 mm)及變量數目(Variables:10)以在MiSight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空間頻率曲線(圖15C)上匹配261個目標點之優值函數來實施。0.19081971之起始優值函數(初始MF)指示起始遮罩透射率可導致相對於目標MTF之MTF可並非最佳的,且最佳化優值函數(當前MF)改良為0.09929833 (「當前MF」值愈接近值0.0,指示與目標優值函數(即,MiSight隱形眼鏡之MTF)之匹配愈最佳化),且最佳化運行57.1分鐘(時間)。因此,圖23A之最佳化遮罩透射率標繪圖可對應於圖23C中指定之最佳化項。冊尼克係數函數之細節可在圖23C中展示,且可由10個項組成。
如圖23A中展示,在此實例鏡片中顯示之透射標繪圖顯示最佳化二元振幅遮罩在5 mm×5 mm區域上之光透射,例如,其中較暗藍色區域指示值0,其中光可未被透射,即,被阻擋,且紅色區域指示值1,其中光完全未被阻擋,例如,可不受阻礙地透射。在一些實施例中,透射遮罩可經設計為非二元的,其中光可在0至1之間之範圍內進行調變。圖23B之MTF圖展示表示正切MTF及縱切MTF之2條線,因為遮罩亦可為非對稱的,且因此MTF在兩個方向上可能不相似。
圖24A提供針對使用併入基於應用於基底鏡片之光透射函數(即,完全無阻礙透射率)之一組冊尼克表面之二元振幅遮罩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零散焦光學屈光度設計穿過鏡片遮罩模型眼睛系統之中心部分2403之透射率之標繪圖。圖24B展示最佳化模型眼睛遮罩系統在5 mm之瞳孔直徑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且可將其與來自圖15C之用作最佳化中之優值函數之控制(MiSight雙焦點)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進行比較。圖24C提供用於在最佳化遮罩設計之輸出中產生複數個二元振幅遮罩區域之冊尼克表面函數之細節。如圖24C中所見,可構形圖24A中展示之無散焦光學屈光度二元振幅遮罩且可導致圖24B之MTF之最佳化藉由選擇冊尼克表面中允許之項數 (Num Terms:15)、遮罩區域之間之最大間隔(IsobarPitch:0.60 mm)及最大等壓線厚度或寬度(IsobarThick:0.20 mm)及所使用之冊尼克變量之數目(Variables:6)以在MiSight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空間頻率曲線(圖15C)上匹配261個目標點之優值函數來實施。0.19081971之起始優值函數(初始MF)指示起始遮罩透射率可導致相對於目標MTF之MTF可並非最佳的,且最佳化優值函數(當前MF)改良為0.16295166 (「當前MF」值愈接近值0,指示與目標優值函數(即,MiSight隱形眼鏡之MTF)之匹配愈最佳化),且最佳化運行48.3分鐘(時間)。因此,圖24A之最佳化遮罩透射率標繪圖可對應於圖24C中指定之最佳化項。冊尼克係數函數之細節可在圖24C中展示,且可由6組項組成。
如圖24A中展示,在此實例鏡片中顯示之透射標繪圖顯示最佳化二元振幅遮罩在5 mm×5 mm區域上之光透射,例如,其中較暗藍色區域指示值0,其中光可未被透射,即,被阻擋,且紅色區域指示值1,其中光完全未被阻擋,例如,可不受阻礙地透射。在一些實施例中,透射遮罩可經設計為非二元的,其中光可在0至1之間之範圍內進行調變。圖24B之MTF圖展示表示正切MTF及縱切MTF之2條線,因為遮罩亦可為非對稱的,且因此MTF在兩個方向上可能不相似。
圖25A提供針對使用併入基於應用於基底鏡片之光透射函數(即,完全無阻礙透射率)之一組冊尼克表面之二元振幅遮罩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零散焦光學屈光度設計穿過鏡片遮罩模型眼睛系統之中心部分2503之透射率之標繪圖。圖25B展示最佳化模型眼睛遮罩系統在5 mm之瞳孔直徑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且可將其與來自圖15C之用作最佳化中之優值函數之控制(MiSight雙焦點)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進行比較。圖25C提供用於在最佳化遮罩設計之輸出中產生複數個二元振幅遮罩區域之冊尼克表面函數之細節。如圖25C中所見,可構形圖25A中展示之無散焦光學屈光度二元振幅遮罩且可導致圖25B之MTF之最佳化藉由選擇冊尼克表面中允許之項數 (Num Terms:45)、遮罩區域之間之最大間隔(IsobarPitch:0.10 mm)及最大等壓線厚度或寬度(IsobarThick:0.20 mm)及變量數目(Variables:23)以在MiSight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空間頻率曲線(圖15C)上匹配261個目標點之優值函數來實施。0.19081971之起始優值函數(初始MF)指示起始遮罩透射率可導致相對於目標MTF之MTF可並非最佳的,且最佳化優值函數(當前MF)改良為0.09066014 (「當前MF」值愈接近值0.0,指示與目標優值函數(即,MiSight隱形眼鏡之MTF)之匹配愈最佳化),且最佳化運行55.39分鐘(時間)。因此,圖25A之最佳化遮罩透射率標繪圖可對應於圖25C中指定之最佳化項。冊尼克係數函數之細節可在圖25C中展示,且可由23個項組成。
如圖25A中展示,在此實例鏡片中顯示之透射標繪圖顯示最佳化二元振幅遮罩在5 mm×5 mm區域上之光透射,例如,其中較暗藍色區域指示值0,其中光可未被透射,即,被阻擋,且紅色區域指示值1,其中光完全未被阻擋,例如,可不受阻礙地透射。在一些實施例中,透射遮罩可經設計為非二元的,其中光可在0至1之間之範圍內進行調變。圖25B之MTF圖展示表示正切MTF及縱切MTF之2條線,因為遮罩亦可為非對稱的,且因此MTF在兩個方向上可能不相似。
圖26A提供針對使用併入基於應用於基底鏡片之光透射函數(即,完全無阻礙透射率)之一組冊尼克表面之二元振幅遮罩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零散焦光學屈光度設計穿過鏡片遮罩模型眼睛系統之中心部分2603之透射率之標繪圖。圖26B展示最佳化模型眼睛遮罩系統在5 mm之瞳孔直徑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且可將其與來自圖15C之用作最佳化中之優值函數之控制(MiSight雙焦點)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進行比較。圖26C提供用於在最佳化遮罩設計之輸出中產生複數個二元振幅遮罩區域之冊尼克表面函數之細節。如圖26C中所見,可構形圖25A中展示之無散焦光學屈光度二元振幅遮罩且可導致圖26B之MTF之最佳化藉由選擇冊尼克表面中允許之項數 (Num Terms:16)、遮罩區域之間之最大間隔(IsobarPitch:0.70 mm)及最大等壓線厚度或寬度(IsobarThick:0.5 mm)及變量數目(Variables:21)以在MiSight隱形眼鏡在5 mm上之MTF空間頻率曲線(圖15C)上匹配261個目標點之優值函數來實施。0.19081971之起始優值函數(初始MF)指示起始遮罩透射率可導致相對於目標MTF之MTF可並非最佳的,且最佳化優值函數(當前MF)改良為0.05512701 (「當前MF」值愈接近值0.0,指示與目標優值函數(即,MiSight隱形眼鏡之MTF)之匹配愈最佳化)。因此,圖26A之最佳化遮罩透射率標繪圖可對應於圖26C中指定之最佳化項。冊尼克係數函數之細節可在圖26C中展示,且可由21個項組成。
如圖26A中展示,在此實例鏡片中顯示之透射標繪圖顯示最佳化二元振幅遮罩在5 mm×5 mm區域上之光透射,例如,其中較暗藍色區域指示值0,其中光可未被透射,即,被阻擋,且紅色區域指示值1,其中光完全未被阻擋,例如,可不受阻礙地透射。在一些實施例中,透射遮罩可經設計為非二元的,其中光可在0至1之間之範圍內進行調變。圖26B之MTF圖展示表示正切MTF及縱切MTF之2條線,因為遮罩亦可為非對稱的,且因此MTF在兩個方向上可能不相似。
在一些實施例中,任何其他數學函數(例如,球面、非球面、展開奇數多項式、展開偶數多項式、圓錐曲線、雙圓錐曲線、超圓錐曲線、複曲面或冊尼克多項式)可應用於起始透射標繪圖,以便設計具有透射性質之遮罩,其可調變光振幅以達成眼用鏡片之所要光學性質(包含MTF)。
圖27至圖29展示若干眼用鏡片之平面視圖,其等至少部分包括併入具有二元及/或非二元及/或梯度振幅調變之光振幅調變遮罩之元件(隔開、連結、連續)之構形,例如,其中光透射率可藉由振幅調變之0與1之間之值或梯度(例如,2或更大值)進行調變。除遮罩之外,眼用鏡片可具有包含併入遮罩元件之區域之單一基底屈光度輪廓(即,可不包含散焦光學屈光度)或用於矯正折射誤差及/或產生散焦之多個基底屈光度輪廓及/或任何其他折射屈光度輪廓,及/或可併入有利於視力矯正及/或治療配戴者之折射誤差(包含治療近視加深)之任何其他光學原理。
圖27繪示各包括梯度二元振幅遮罩構形之眼用鏡片2700 (圖27A)及2720 (圖27B)之平面視圖,該梯度二元振幅遮罩構形旨在調變穿過各自鏡片之光透射率,以便修改穿過遮罩之光之影像品質(例如,包含MTF及/或影像對比度)。如圖27A中展示,鏡片2700可具有前表面2701及中心區帶2702及由外周邊區帶2706包圍之複數個(例如,3個)環形區帶2703至2705。在此實施例中,鏡片可為單視力鏡片,即,基底鏡片屈光度輪廓可不包含散焦光學屈光度,且可經設計以矯正鏡片配戴者之距離折射誤差,例如-3.50D,且因此鏡片2700上之區帶2702至2706之各者可具有經構形以矯正-3.50D之折射誤差之基底屈光度輪廓。在一些實施例中,折射誤差可包含散光折射誤差矯正或在遠距離與近工作距離之間之一或多個距離處矯正老花眼之折射誤差。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向視網膜受體提供用於減緩或停止或控制軸向眼睛生長之視覺信號之折射及/或非折射(例如,光散射)光學元件可跨一或多個區帶2702至2706分佈。如圖27A中展示,梯度光振幅遮罩可經構形為3個環形區帶2703至2705,且光振幅調變之程度在各區帶內可為約恆定的,且各區帶可減小朝向周邊透射之光振幅,即,區帶2703可具有比其他2個區帶更低之光調變(更高透射率及更接近1之標度值)。同樣地,區帶2704可具有比最外區帶2705更小之光振幅調變(更高透射率及更接近1之標度值),最外區帶2705可比其他2個區帶2703及2704具有最低光透射量。如圖27B中展示,鏡片2720可具有前表面2721及中心區帶2722及由外周邊區帶2728包圍之複數個(例如,6個)環形區帶2723至2727。在此實施例中,鏡片可為單視力鏡片,即,基底鏡片屈光度輪廓可不包含散焦光學屈光度,且可經設計以矯正鏡片配戴者之距離折射誤差,例如-3.50D,且因此鏡片2700上之區帶2702至2706之各者可具有經構形以矯正-3.50D之折射誤差之基底屈光度輪廓。在一些實施例中,折射誤差可包含散光折射誤差矯正或在遠距離與近工作距離之間之一或多個距離處矯正老花眼之折射誤差。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向視網膜受體提供用於減緩或停止或控制軸向眼睛生長之視覺信號之折射光學元件及/或非折射(例如,光散射)光學元件可跨一或多個區帶2722至2728分佈。如圖27B中展示,前表面2721可經構形為各併入光振幅遮罩之3個環形區帶2723、2725及2727以及未併入任何振幅遮罩之另外3個交替環形區帶2724、2726及2728。併入光振幅遮罩之3個區帶2723、2725及2727可經設計,使得光振幅調變之程度在各區帶內可為約恆定的,且各更多周邊區帶可減小朝向周邊透射之光量,即,區帶2723可具有比其他2個區帶更少之光調變(更高透射率及更接近1.0之標度值)。同樣地,區帶2725可具有比區帶2727更小之光調變(更高透射率及更接近1.0之標度值),區帶2727可比其他2個區帶2723及2725具有最低光透射量。
圖28繪示各包括連續梯度二元振幅遮罩構形之眼用鏡片2800 (圖28A)及2820 (圖28B)之平面視圖,該連續梯度二元振幅遮罩構形可調變穿過各自鏡片之光振幅透射率,以便修改穿過遮罩之光之影像品質(例如,包含MTF及/或影像對比度)。如圖28A中展示,鏡片2800可具有前表面2801及中心區帶2802及可連續至鏡片邊緣2804之周邊區帶2803。在此實施例中,鏡片可為單視力鏡片,即,基底鏡片屈光度輪廓可不包含散焦光學屈光度,且可經設計以矯正鏡片配戴者之距離折射誤差,例如-2.00D,且因此鏡片2800上之區帶2802及2804之各者可具有經構形以矯正-2.00D之折射誤差之基底屈光度輪廓。在一些實施例中,折射誤差可包含散光折射誤差矯正或在遠距離與近工作距離之間之一或多個距離處矯正老花眼之折射誤差。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向視網膜受體提供用於減緩或停止或控制軸向眼睛生長之視覺信號之折射光學元件及/或非折射(例如,光散射)光學元件可跨中心區帶2802及/或周邊區帶2803之一或多個部分分佈。如圖28A中展示,中心區帶2802係透明的且不具有任何光振幅調變遮罩,而周邊區帶2803可經構形具有跨該區帶至鏡片邊緣2804之連續可變梯度光振幅遮罩。梯度遮罩可經設計以從2805處之透明中心區帶之邊緣之輕微光振幅調變等級逐漸增加至約2806處之區域且接著更快速進展且從2806之適度光振幅調變增加至環形區域處(例如,定位於約2807處)之最大及適度高光振幅調變(即,較小光透射率),且此後於約2808處更緩慢減小至更恆定適度值直至鏡片邊緣2804。藉由跨鏡片連續變化光振幅調變,MTF可被更精確地控制及定製以提供更適合於特定應用之影像品質。例如,在單視力鏡片之此情況中,對比度降低可針對不同空間頻率定製,且因此視網膜平面處之視網膜影像品質可經設計以減緩加深近視患者之近視加深。替代地,在多焦點或擴展焦深眼用鏡片中,其中多個焦點之同時影像可在視網膜影像平面處引起某些非所要光學效應,包含感知霧度或重影或光暈或其他視覺干擾。設計與多焦點折射誤差矯正結合之光振幅調變可減輕且例如減少可由光學設計或光學區帶之一或多個部分引起之非所要視覺效應之觀察,例如,接面或不連續性或離焦光。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調變可與光學屈光度之突變之間之過渡區帶結合使用(例如,疊對)以最小化相關聯光學效應,包含但不限於稜鏡、折射及/或光散射或其等之任何組合。
如圖28B中展示,鏡片2820可具有前表面2821及中心區帶2822及可連續至鏡片邊緣2831之內周邊區帶2823及外周邊區帶2825。在此實施例中,鏡片可為單視力鏡片,即,基底鏡片屈光度輪廓可不包含散焦光學屈光度,且可經設計以矯正鏡片配戴者之距離折射誤差,例如-2.00D,且因此鏡片2800上之區帶2822、2823及2824之各者可具有經構形以矯正-2.00D之折射誤差之基底屈光度輪廓。在一些實施例中,折射誤差可包含散光折射誤差矯正或在遠距離與近工作距離之間之一或多個距離處矯正老花眼之折射誤差。在一些實施例中,可向視網膜受體提供用於減緩或停止或控制軸向眼睛生長之視覺信號之折射及/或非折射(例如,光散射)光學元件可跨一或多個區帶2822及/或2823及/或2825分佈。如圖28B中展示,中心區帶2822可包括複數個隔開光振幅調變元件,且周邊區帶2823可經構形具有遮罩,該遮罩可在由跨區帶2823至內周邊區帶2825之端部之約2826、2827、2828、2829及2830處之環形部分之中心的位置識別之區帶之約5個環形部分中提供可變梯度光振幅調變。周邊區帶2823中之遮罩可被視為梯度遮罩,且可包含例如2826、2829及2830處之恆定光調變區域,且亦可包含例如2827及2828處之梯度光振幅調變區域。光振幅調變之程度亦可跨區帶2823變化,且在部分2826處可為輕微光振幅調變,且在約部分2827處可為輕微-適度及緩慢進展之光振幅調變,且在部分2828處亦具有窄高階光振幅,而可在鏡片上之部分2829及2830處調變類似及適度光振幅,且外周邊區帶2825可不具有光振幅調變。
圖29A繪示包括光振幅調變遮罩之眼用鏡片2900之平面視圖,該光振幅調變遮罩可調變穿過眼用鏡片之光透射率且因此修改由眼用鏡片形成之影像品質(例如,MTF及影像對比度)。如圖29A中展示,眼用鏡片2900可具有前表面2901及中心區帶2902及併入由外周邊區帶2904包圍之光振幅遮罩之內環形周邊區帶2903。在此實施例中,鏡片可為單視力鏡片,即,基底鏡片屈光度輪廓可不包含散焦光學屈光度輪廓,且可經設計以矯正鏡片配戴者之距離折射誤差,例如-2.50D,且因此鏡片2900上之區帶2902、2903及2904之各者可具有經構形以矯正-2.50D之距離折射誤差之基底屈光度輪廓而不具有任何散焦光學屈光度。在一些實施例中,折射誤差可包含散光折射誤差矯正或在遠距離與近工作距離之間之一或多個距離處矯正老花眼之折射誤差。在一些實施例中,鏡片可在基底屈光度輪廓中包含散焦光學屈光度,該散焦光學屈光度可經至少部分設計以將信號提供至視網膜細胞受體以減緩或停止軸向伸長,且因此控制近視加深。例如,光調變遮罩可至少部分用於可包含其他光學設計之鏡片表面之一部分上,包含折射、繞射、對比度調變、相位調變、超表面、光散射、像差、全像、漫射、光偏離或其等之一或多個元素之組合。內周邊區帶2903可併入可包含隔開光振幅調變元件之光振幅調變遮罩,且複數個元件可配置成圖案或陣列,例如,環或複數個環,如視窗29A-1、29A-2及29A-3中展示。區帶2903中之光振幅遮罩可經構形具有隔開光振幅調變元件,該等光振幅調變元件可具有如29A-1中展示之相同或相似光振幅調變值,或該等元件之至少兩者或更多者可具有如29A-2中展示之不同光振幅調變值,例如,元件2912具有比元件2911及2910更低之光透射率(亦可見2925相對於2927)。在一些實施例中,如29A-3中展示,區帶2903中之光振幅遮罩可經構形具有隔開光振幅調變元件,該等光振幅調變元件可包含可在元件內具有光振幅調變梯度之元件之至少一或多者,例如,如29A-3中展示,其中光透射率跨元件2913、2914及2915變化。在一些實施例中,隔開光振幅調變元件可隨機配置成任何適合圖案或配置,包含六邊形、方形、橢圓形、規則或不規則,或可彼此偏移。在一些實施例中,內周邊區帶2903可併入可包含光振幅調變元件之光振幅調變遮罩,該等光振幅調變元件可不隔開且可經構形為配置成陣列或圖案或團塊之複數個元件,例如,如圖29B中展示之連結光振幅調變元件之環形環,例如,其中元件2926及2927可進行接觸。在一些實施例中,例如,光振幅調變元件2928或2930可部分設計為不具有任何光振幅調變,而元件之至少另一部分可阻擋光透射率,即,光振幅調變在元件內可為二元的,至少部分值為1.0且至少部分值為0。在一些實施例中,如圖29B中繪示,個別元件可至少部分經設計具有光振幅調變梯度,即,在光振幅調變元件之部分中,光可在0及1之值內調變至不同程度,且至少在元件之一部分中可為連續可變的,例如,如在元件2928中展示,其展示基於灰階從較暗灰色改變為非常淺灰色之調變漸變。圖29C繪示併入二元及/或非二元及/或梯度光振幅調變遮罩之進一步實例元件29C-1至29C-8,且遮罩之範圍係從隔開(29C-6)至一系列不同梯度(29C-1、29C-2、29C-3、29C-4)或隔開(29C-5)或具有由受控因數偏移之間隔(29C-5)或疊對(29C-7)或重疊(29C-8)。在一些實施例中,(若干)光振幅調變區域及/或形成光振幅調變區域之光振幅調變元件可經構形具有或不具有漸進光振幅調變梯度,或可在至少一或多個元件之至少一部分內連續漸進,且可具有任何形狀及尺寸,且可配置成任何分佈,包含圖案化或陣列或隨機或隔開或連結。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調變元件或特徵可經構形以與經構形以將信號提供至視網膜細胞受體以減緩或停止軸向伸長且因此控制近視加深之光學元件之至少一部分重合(例如,疊對)。在一些實施例中,光振幅調變元件或特徵可經構形以與經構形以將信號提供至視網膜細胞受體以減緩或停止軸向伸長且因此控制近視加深之光學元件之至少一部分不重合(例如,不疊對)。在一些實施例中,眼用鏡片可經構形以包括光振幅調變元件或特徵,其等可與經構形以將信號提供至視網膜細胞受體以減緩或停止軸向伸長且因此控制近視加深之光學元件之至少一部分重合及不重合。在一些實施例中,分佈在眼用鏡片之一部分上之將信號提供至視網膜細胞受體以減緩或停止軸向伸長且因此控制近視加深之光學元件可包含但不限於包含折射、繞射、對比度調變、相位調變、超表面、光散射、像差、全像、漫射、光偏離或其等之一或多個元素之組合之光學設計。在一些實施例中,折射光學元件可包含小鏡片、散光或非散光環形環,其等可為同心(例如,同軸)環、球形環面、非球形環面(例如,正弦)或藉由數學函數調變之任何其他表面,或非同心(例如,螺旋)或對稱或非對稱或任何部分環形(例如不完整)環、環之至少一或多個扇區、鏡片表面之區域或其等之任何組合。
將理解,本說明書中揭示及定義之實施例延伸至從文字或圖式提及或明白之兩個或更多個個別特徵之全部替代組合。全部此等不同組合構成本發明之各種替代態樣。
前文概述若干實施例之特徵,使得熟習此項技術者可更佳地理解本發明之態樣。熟習此項技術者應瞭解,其等可容易地使用本發明作為設計或修改用於實行本文中介紹之實施例之相同目的及/或達成相同優點之其他程序及結構之基礎。熟習此項技術者亦應認知,此等等效構造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且其等可在不脫離本發明之精神及範疇之情況下在本文中進行各種改變、替換及更改。
101:單視力隱形眼鏡 102:前表面 103:後表面 104:中心厚度 105:光學軸 106:中心光學區帶 107:方形 108:區帶 201:單視力隱形眼鏡 202:前表面 203:後表面 204:中心厚度 205:光學軸 206:中心光學區帶 2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208:振幅調變遮罩 209:圓 301:單視力隱形眼鏡 302:前表面 303:後表面 304:中心厚度 305:光學軸 306:中心光學區帶 3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308:振幅調變遮罩 309:圓 401:單視力隱形眼鏡 402:前表面 403:後表面 404:中心厚度 405:光學軸 406:中心光學區帶 4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408:振幅調變遮罩 409:環形環 501:單視力隱形眼鏡 502:前表面 503:後表面 504:中心厚度 505:光學軸 506:中心光學區帶 5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508:振幅調變遮罩 509:環形環 601:單視力隱形眼鏡 602:前表面 603:後表面 604:中心厚度 605:光學軸 606:中心光學區帶 6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608:振幅調變遮罩 609:環 701:單視力隱形眼鏡 702:前表面 703:後表面 704:中心厚度 705:光學軸 706:中心光學區帶 7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708:振幅調變遮罩 709:環 710:環 801:單視力隱形眼鏡 802:前表面 803:後表面 804:中心厚度 805:光學軸 806:中心光學區帶 8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808:振幅調變遮罩 809:環 810:環 901:單視力隱形眼鏡 902:前表面 903:後表面 904:中心厚度 905:光學軸 906:中心光學區帶 9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908:振幅調變遮罩 909:環遮罩/環 910:環遮罩/環 911:環遮罩/環 1001:單視力隱形眼鏡 1002:前表面 1003:後表面 1004:中心厚度 1005:光學軸 1006:中心光學區帶 1007:方形 1008:振幅調變遮罩 1009:環 1010:環 1011:環 1101:單視力隱形眼鏡 1102:前表面 1103:後表面 1104:中心厚度 1105:光學軸 1106:中心光學區帶 11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1108:振幅調變遮罩 1109:環遮罩/環 1110:環遮罩/環 1111:環遮罩/環 1112:環遮罩/環 1201:單視力隱形眼鏡 1202:前表面 1203:後表面 1204:中心厚度 1205:光學軸 1206:中心光學區帶 1207:方形/振幅調變遮罩 1208:振幅調變遮罩 1209:方形柵格陣列 1210:實心填充方形元件 1503:眼用鏡片 1603:矩形部分 1703:矩形部分 1803:矩形部分 1903:矩形部分 2003:中心部分 2103:中心部分 2203:中心部分 2303:中心部分 2403:中心部分 2503:中心部分 2603:中心部分 2700:眼用鏡片 2701:前表面 2702:中心區帶 2703:環形區帶 2704:環形區帶 2705:環形區帶 2706:外周邊區帶 2720:眼用鏡片 2721:前表面 2722:中心區帶 2723:環形區帶 2724:環形區帶 2725:環形區帶 2726:環形區帶 2727:環形區帶 2728:外周邊區帶 2800:眼用鏡片 2801:前表面 2802:中心區帶 2803:周邊區帶 2804:鏡片邊緣 2805:透明中心區帶之邊緣 2806:區域 2807:環形區域 2808:環形區域 2820:眼用鏡片 2821:前表面 2822:中心區帶 2823:內周邊區帶 2824:區帶 2825:外周邊區帶 2826:部分 2827:部分 2828:部分 2829:部分 2830:部分 2831:鏡片邊緣 2900:眼用鏡片 2901:前表面 2902:中心區帶 2903:內環形周邊區帶 2904:外周邊區帶 2910:元件 2911:元件 2912:元件 2913:元件 2914:元件 2915:元件 2925:元件 2926:元件 2927:元件 2928:光振幅調變元件 2930:光振幅調變元件 29A-1至29A-3:視窗 29C-1至29C-8:元件
當結合隨附圖式閱讀時,從以下實施方式更佳地理解本文中描述之實施例之態樣。
圖1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
圖1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1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2A繪示對跨6 mm橢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中心之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圖案之實心填充1 mm直徑圓形遮罩。
圖2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2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3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中心之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圖案之實心填充2 mm直徑圓形遮罩。
圖3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3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4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1 mm至1.25 mm半直徑之間之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0.25 mm寬實心填充環形環遮罩。
圖4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4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5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1.5 mm至1.75 mm半直徑之間之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0.25 mm寬實心填充環形環遮罩。
圖5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5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6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2 mm至2.25 mm半直徑之間之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0.25 mm寬實心填充環形環遮罩。
圖6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6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7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1 mm至1.25mm及2 mm至2.25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雙環形同心環遮罩(各0.25 mm寬)及0振幅調變透射。
圖7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7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8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0.5 mm至0.625mm與2.375 mm至2.5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雙環形同心環遮罩(各0.125 mm寬)及0振幅調變透射。
圖8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8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9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0.65 mm至0.75 mm、1 mm至1.15 mm及2 mm至2.2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各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不同寬度(0.1 mm、0.15 mm及0.2 mm)之三環形同心環遮罩。
圖9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9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10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0.65 mm至0.75 mm、0.8 mm至0.9 mm及2.2 mm至2.3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具有0.1 mm寬度之各環且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三環形同心環遮罩。
圖10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10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11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之例示性實施例。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定位於距遮罩中心之0.65 mm至0.75 mm、0.8 mm至0.9 mm、2.2 mm至2.3 mm及2.5 mm至2.7 mm半直徑位置之間之各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之不同寬度(0.1mm、0.1 mm、0.1 mm及0.2 mm)之四環形同心環遮罩。
圖11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11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之例示性實施例。
圖12A繪示對跨6 mm圓形孔徑大小之傳入場進行之0與1之間之振幅調變。0意謂吸收,且1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之情況下透射。該實施例包含由圖案化為7×7方形柵格陣列之隔開0.5 mm之0.2 mm×0.2 mm直徑之實心填充方形元件組成之遮罩。各方形具有0振幅調變透射。
圖12B繪示針對555 nm波長計算之對應於圖12A之振幅調變之調變轉移函數。
圖13展示環形環雙焦點隱形眼鏡(由Coopervision公司製造之MiSight)在-3.00D基底屈光度及+2.00D額外屈光度下之屈光度輪廓。
圖14係來自Zemax之表示正視模型眼睛之示意圖,其中來自圖13之環形雙焦點隱形眼鏡在模型眼睛上之適當位置以用於具有零焦度之發散度之傳入單色光。
圖15A顯示穿過放置於來自圖14之模型眼睛系統之角膜上之眼用鏡片(例如,圖13之MiSight隱形眼鏡)之中心部分之光(例如,無阻礙或未調變之光)透射率映射。
圖15B至圖15D展示透過MiSight隱形眼鏡及模型眼睛系統分別在3 mm、4 mm及5 mm之瞳孔直徑上量測之調變轉移函數(MTF)之標繪圖。
圖16至圖19繪示用於併入零散焦光學屈光度之一系列環形環遮罩之設計最佳化程序之輸出之例示性實施例。
圖20至圖22提供針對使用經構形具有複數個重複同心環圖案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一系列零散焦光學屈光度光學設計穿過模型眼睛之中心部分之透射率之標繪圖之例示性實施例。
圖23至圖26提供針對使用經構形具有使用基於冊尼克波前表面之Zemax中之最佳化程序產生之不規則及/或非對稱圖案之二元振幅調變遮罩之一系列零散焦光學屈光度光學設計穿過模型眼睛之中心部分之光透射率之標繪圖之例示性實施例。
圖27至圖29展示若干眼用鏡片之平面視圖之例示性實施例,其等至少部分包括併入具有二元及/或非二元及/或梯度振幅調變之光振幅調變遮罩之元件(例如,隔開、連結、連續等)之構形,例如,其中光透射率可藉由振幅調變之0與1之間之值或梯度(例如,2或更大值)進行調變。
101:單視力隱形眼鏡
102:前表面
103:後表面
104:中心厚度
105:光學軸
106:中心光學區帶
107:方形
108:區帶

Claims (46)

  1. 一種眼用鏡片(例如,用於近視控制及/或老花矯正),其包括: 至少一個圖案或遮罩,其藉由振幅調變來阻擋及/或衰減光; 其中該振幅調變係二元(例如,其中零振幅意謂光之吸收或阻擋,且1之值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例如,未顯著改變)之情況下透射穿過該鏡片)或非二元之至少一者。
  2. 如請求項1之眼用鏡片,其中該振幅調變具有多個步階,其中零振幅意謂光之吸收或阻擋,且1之值意謂光可在未改變(例如,未顯著改變)之情況下透射穿過該鏡片,且0與1之間之值意謂僅該光之一部分被吸收或阻擋。
  3. 如請求項1或2之眼用鏡片,其中該振幅調變具有2 (二元)、3、4、5、6、7、8、9或10個步階。
  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振幅調變在0與1之間連續(包含但不限於非步階、連續改變、非連續改變及連續覆蓋)。
  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眼用鏡片系統可為以下之一者:眼鏡片、隱形眼鏡、角膜覆蓋體或嵌體、人工水晶體或其等之組合。
  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係眼用鏡片系統之部分。
  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振幅調變圖案係對稱的,例如,徑向、垂直及/或水平對稱。
  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振幅調變圖案係非對稱的。
  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振幅調變圖案定位至該鏡片之一或多個區域(例如,中心部分及/或周邊部分)。
  1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振幅調變圖案由形狀、同心環(全部或部分)、柵格之形式、圓形分佈之形式、六邊形陣列之形式、螺旋陣列之形式、矩形陣列之形式、線性陣列之形式(例如,條紋、徑向/輻條)、非線性陣列之形式(例如,曲線)及/或任何其他隨機或預定圖案組成。
  1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振幅調變圖案形成可為均勻或不均勻之透射(例如,振幅可跨該鏡片之至少一部分從中心至周邊在空間上變化,及/或該變化可為連續或離散、單調或非單調及/或週期性或非週期性或其中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
  1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圖案被併入至分佈於該鏡片之至少一部分上之複數個隔開形狀中(例如,該等形狀可鄰接(例如,連結)或可隔開)。
  1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鏡片在固定部分上或在振幅調變形狀上之調變轉移函數(MTF)可減小10%或更多或20%或更多或30%或更多。
  1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MTF可在低(<6週期/度)、中(6至10週期/度)或高(>10週期/度)空間頻率下或跨一或多個空間頻率以均勻方式選擇性地減小10%或更多或20%或更多或30%或更多,或針對一或多個空間頻率選擇性地衰減或增強。
  1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振幅調變元件跨該整個鏡片之至少一者實施或定位於該鏡片之某些視場內。
  1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系統僅在整個鏡片系統之孔徑之某些部分內實施(例如,中心或周邊或下部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
  1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鏡片具有透明中心區帶。
  1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中心區帶含有振幅調變圖案。
  1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複數個振幅調變元件跨該鏡片分佈。
  2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複數個振幅調變元件經圖案化為陣列或隨機分佈。
  2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等振幅調變元件係相同或不同的(例如,具有不同大小、不同特徵及/或不同光振幅調變程度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
  2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等光振幅調變元件可藉由使用以視軸為中心之圓形片段在該視場之約中心5度或10度或15度;或從5度或10度或20度或更多開始之周邊視場;或類似於雙焦點或多焦點眼用鏡片構形之輪廓形狀之下降片段之任何組合中實施。
  2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等光振幅調變元件在該孔徑之一或多個部分內實施(例如,在該孔徑之中央20%面積,或該孔徑之中央10%,或該孔徑之中央15%,或該孔徑之中央25%,或該孔徑之中央30%,或該孔徑之中央35%,或該孔徑之中央40%,或該孔徑之中央45%,或該孔徑之中央50%內實施,或在該孔徑之周邊80%面積,或該孔徑之周邊90%面積,或該孔徑之周邊85%面積,或該孔徑之周邊75%面積,或該孔徑之周邊70%面積,或該孔徑之周邊65%面積,或該孔徑之周邊60%面積內實施)。
  2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等光振幅調變圖案或元件定位於該鏡片內,或定位於前表面或後表面或兩個表面上。
  2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在與用於矯正視力之其他技術之各種組合中實施(例如,該眼用鏡片被實施為單視力鏡片或多焦點鏡片或擴展焦深(EDOF)鏡片或包含散光矯正之鏡片或多焦點散光鏡片)。
  2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鏡片用於矯正眼睛之視力,且任何振幅調變光聚焦在定位於視網膜前面、上或後面之位置。
  2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進一步包括近視控制光學元件或特徵,包含例如提供在視網膜平面上或前面或後面產生所要光焦點分佈之屈光度輪廓或波前之折射、繞射或相位設計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或其等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
  2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進一步包括近視控制光學元件或特徵,包含例如光散射或對比度減小元件。
  2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調變光之該振幅之該區帶具有與未提供該光調變之該鏡片之部分不同之光學屈光度。
  3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小鏡片或該鏡片之片段在屈光度上比基底屈光度更正以在該視場之該等部分上引入相對近視散焦,且亦具有不同(例如,比具有該基底屈光度之該鏡片之區域更多之)光調變振幅,且可增強至視網膜受體之近視控制信號。
  3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調變光之該振幅之該區帶具有與未提供該光調變之該鏡片之該部分相同之光學屈光度。
  3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小鏡片或該鏡片之片段併入將近視控制光學信號傳遞至該等視網膜受體之特徵(例如,相對近視散焦,但不具有任何光振幅調變,且該眼用鏡片可將光調變性質限於具有該基底屈光度之該鏡片之該區域,且可增強至該等視網膜受體之近視控制信號)。
  3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將用以減少或停止眼睛生長(或折射誤差狀態)之停止信號提供至配戴者眼睛而無關於(或實質上無關於)該配戴者眼睛相對於該眼用鏡片之中心之注視方向。
  3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為了有效近視控制,該眼鏡片系統之該配戴者可不必透過該眼用鏡片之特定部分觀看。
  35.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在外觀上看似典型眼用鏡片且不經受某些配戴者展示出之可能厭惡(例如,磨製雙焦點眼鏡)。
  36.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具有使用與該眼用鏡片結合之光學元件來更改像差之能力。
  37.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一或多個光振幅調變元件在其等之性質上變化。
  38.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在由多於1個層(例如,2、3、4或5個層)組成之片材中製造該元件。
  39.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在可由至少1、2、3、4或5個層組成之片材中製造該元件,且該等片材經切割或構形以適當配合最終眼用鏡片之前驅體形式或與其結合使用。
  40.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等元件定位於該鏡片之該前表面上、該鏡片之該後表面上、嵌入鏡片基質中、在該鏡片之第一層中、在該眼鏡片之第二層中、在該眼鏡片之第三層中、在該眼鏡片之第四層中、在該眼鏡片之第五層中或其等之一或多者之組合。
  41.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元件被應用或黏合至該鏡片或夾置於該鏡片內。
  42.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元件係部分或實心填充且在形狀上呈圓形、半圓形、非圓形、橢圓形、矩形、六邊形、或方形。
  43.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基底鏡片之形狀由以下之一或多者之任何組合來描述:球面、非球面、展開奇數多項式、展開偶數多項式、圓錐曲線、雙圓錐曲線、複曲面或冊尼克(Zernike)多項式。
  44. 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元件之製造可透過將連續表面雷射直寫、模製、薄膜、壓印、衝壓、印刷(例如,3D印刷)或光微影方法直接建構至該鏡片上或在該眼用鏡片之處理期間進行。
  45. 一種系統,其包括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經構形以提供將停止信號提供至近視加深之眼睛之眼用鏡片,而無關於個人(例如,兒童)正在使用眼用鏡片系統之哪一部分。
  46. 一種用於減少近視加深之方法,其包括使用如前述請求項中任一項之眼用鏡片,其中該眼用鏡片經構形以提供將停止信號提供至近視加深之眼睛之眼用鏡片,而無關於個人(例如,兒童)正在使用眼用鏡片系統之哪一部分。
TW111120903A 2021-06-03 2022-06-06 使用二元振幅調變之眼用鏡片 TW202300998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2163196476P 2021-06-03 2021-06-03
US63/196,476 2021-06-03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TW202300998A true TW202300998A (zh) 2023-01-01

Family

ID=843228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W111120903A TW202300998A (zh) 2021-06-03 2022-06-06 使用二元振幅調變之眼用鏡片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TW (1) TW202300998A (zh)
WO (1) WO2022254389A1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260727A (en) * 1990-10-22 1993-11-09 Oksman Henry C Wide depth of focus intraocular and contact lenses
US5662706A (en) * 1996-06-14 1997-09-02 Pbh, Inc. Variable transmissivity annular mask lens for the treatment of optical aberrations
US5965330A (en) * 1996-12-06 1999-10-12 Pbh, Inc. Methods for fabricating annular mask lens having diffraction-reducing edges
US7061693B2 (en) * 2004-08-16 2006-06-13 Xceed Imaging Ltd. Optical method and system for extended depth of focus
EP2785296B1 (en) * 2011-12-02 2018-06-20 AcuFocus, Inc. Ocular mask having selective spectral transmission
US9204962B2 (en) * 2013-03-13 2015-12-08 Acufocus, Inc. In situ adjustable optical mask
US9594259B2 (en) * 2014-08-29 2017-03-14 Johnson & Johnson Vision Care, Inc. Mask lens design and method for preventing and/or slowing myopia progression
US10698232B2 (en) * 2017-06-23 2020-06-30 Largan Medical Co., Ltd. Contact lens and product thereof
US10884264B2 (en) * 2018-01-30 2021-01-05 Sightglass Vision, Inc. Ophthalmic lenses with light scattering for treating myopia
US20220350169A1 (en) * 2019-06-28 2022-11-03 Brien Holden Vision Institute Limited Ophthalmic Lenses and Methods for Correcting, Slowing, Reducing, and/or Controlling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254389A1 (en) 2022-12-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220350169A1 (en) Ophthalmic Lenses and Methods for Correcting, Slowing, Reducing, and/or Controlling the Progression of Myopia
US11556018B2 (en) Ophthalmic multifocal diffractive lens
CA2642019C (en) Pseudo-accomodative iol having multiple diffractive patterns
JP2022505332A (ja) 光学レンズ
EP2021914A2 (en) Aspheric multifocal diffractive ophthalmic lens
WO2013118177A1 (ja) 回折型多焦点眼用レンズとその製造方法
CN220553053U (zh) 用于近视控制的渐进多焦点镜片
IL292431A (en) A new generation of multifocal eye lenses
CN115867851A (zh) 用于眼科透镜的几何限定形状和/或轮廓光学元件及用于创建这种几何限定形状和/或轮廓光学元件的方法
CN116134371A (zh) 用于老花眼校正的优化的多焦点波前
TW202138877A (zh) 具有輔助光學元件之眼鏡鏡片
TW202300998A (zh) 使用二元振幅調變之眼用鏡片
US20220206317A1 (en) Myopia control optical lens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KR20230078949A (ko) 스루-초점 곡선을 평탄화하기 위한 광학 렌즈 설계
TW202109094A (zh) 用於設計邊對邊光致變色軟式隱形眼鏡的方法
EP4089473A1 (en) Spectacle lens design, spectacle lens kit,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 spectacle lens and method of providing a spectacle lens design
JPH1068912A (ja) コンタクトレンズ
WO2024121218A1 (en) A pair of spectacle lenses comprising a first optical lens intended to be worn in front of a first eye of a wearer and a second optical lens intended to be worn in front of a second eye of the wearer
TW202320723A (zh) 用於確定適於減緩視力障礙的發展的眼科鏡片之方法以及對應的眼科鏡片